山桐子的研究进展

山桐子的研究进展
山桐子的研究进展

World Journal of Forestry 林业世界, 2019, 8(2), 40-45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677169395.html,/journal/wjf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77169395.html,/10.12677/wjf.2019.82006

Research Progress of Idesia polycarpa Maxim

Can Wang1, Heng Luo2, Zhongli Hu3, Ying Diao1*

1College of Forestry and Life Sciences,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Yongchuan Chongqing

2Hubei Mei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Wuhan Hubei

3College of Life Scienc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Received: Mar. 12th, 2019; accepted: Mar. 27th, 2019; published: Apr. 2nd, 2019

Abstract

Idesia polycarpa Maxim is a subtropical fast-growing tree species in China. It is a greening tree species and a woody oil plant with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value. In recent years, Idesia poly-carpa Maxim has broad prospects in the use of ecology, woody edible oil, bioenergy, and economic value, and has been favored by many scholar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fruits and seeds,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oilseeds, and prospects its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prospects.

Keywords

Idesia polycarpa Maxim, Research Progress, Prospect

山桐子的研究进展

王灿1,罗恒2,胡中立3,刁英1*

1重庆文理学院,林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重庆永川

2湖北美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3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收稿日期:2019年3月12日;录用日期:2019年3月27日;发布日期:2019年4月2日

摘要

山桐子是我国亚热带阳性速生树种,是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绿化观赏性树种和木本油料植物。近年来由于山桐子在生态、木本食用油、生物能源、经济价值等方面的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受到众多学者的青*通讯作者。

王灿等

睐。文章对山桐子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果实和种子的化学成分、繁育和栽培技术以及油料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以及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山桐子,研究进展,展望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677169395.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属于大风子科(Flacourtiaceae)山桐子属(Idesia)落叶乔木。山桐子,又称山梧桐、半霜红、油葡萄、椅桐(湖南)、水冬瓜(陕西、四川、浙江)、水冬桐(湖南)、椅树(《诗经》)等。该属在全球仅有1种,主要生长于日本、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中国,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北、华中、西南、西北的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和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1]。

生长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亚热带松林受到松材线虫病的侵害,大量松树枯死,森林内出现了大面积的疏林地,林相遭到严重破坏。从维护生态安全和发展森林旅游的角度看,营造生态风景林是必然的选择。由于山桐子的速生性及种子的高含油量等特性,吸引了不少研究者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和开发。本文对山桐子的生物学特性、种子和果实化学成分、栽培和繁殖技术、优良种源的引进与选育以及油料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山桐子的系统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2. 山桐子的生物学特性

山桐子是高大落叶乔木,树干高8~21米;树皮呈淡灰色,平滑;小枝圆柱形,细而脆,黄棕色,有明显的皮孔,冬日呈侧枝长于顶枝状态,枝条平展,近轮生,树冠长圆形,当年生枝条紫绿色,有淡黄色的长毛;冬芽有淡褐色毛,有4~6片锥状鳞片。叶薄革质或厚纸质,卵形或心状卵形,长13~16厘米,宽12~15厘米,边缘有粗的齿,齿尖有腺体,叶面深绿色,无毛。

花期为4~5月,花单性,为黄绿色,有芳香,花瓣缺,雌花有多数雌蕊退化,排列成顶生下垂的圆锥型花序,花序梗有疏柔毛如图1。雄花无花瓣比雌花稍大,萼片3~5枚,有多数雄蕊,花丝呈丝状,雄花开花比雌花早,但花期长,谢花期相对一致;雌花序比雄花序长,雌花子房上位,圆球形,无毛,花柱5或6,向外平展,柱头倒卵圆形,退化雄蕊多数,花丝短或缺。浆果成熟期10~11月,紫红色,扁圆形,形似葡萄如图2,小粒种子,种皮覆有白色蜡质层,种子红棕色,圆形。

山桐子生长快,结果多,产量高。栽后4~6年开花结果,12~15年进入产果期,一般单株产量可达15~50 kg;20~40年为盛果期,一般单株产量可达150~200 kg,最高可达250 kg。山桐子果实熟后,留存枝上不易脱落,于“霜降”果熟透后,可利用农闲,随时采收[2]。

3. 山桐子的生态学特性

山桐子具有明显的向光性,在阳坡上生长的植株或年日照时间在1300 h以上的植株开花结实早,在林下阴蔽的环境中,植株生长细弱、节间长、下部叶片少、开花结实迟。

山桐子耐寒、耐旱,对温度要求不严,能耐低温高热,山桐子分布区适宜年平均气温13℃~21℃,

王灿 等

Figure 1. Idesia polycarpa Maxim flower

图1. 山桐子花

Figure 2. Idesia polycarpa Maxim yam fruit

图2. 山桐子果实

适宜越冬的极端最低气温为?3℃~8℃,适宜越夏的极端最高气温为34℃。山桐子在生长期旺盛时期对水分和相对湿度的需求较高,需要充沛的雨量和较高的相对湿度,但积水淹没则不利幼树生长,如果雨量过少,会造成干旱也会影响幼树的生长。适宜山桐子生长地区年降水量为800~1800 mm ,一般多在1000 mm 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80%。所以引种到年降雨量大于1200 mm 的地方,树木生长表现良好[3]。

迄今为止,在国外主要是日本对山桐子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做得较多。濑户等[4]对由赤松、锯齿栎以及山桐子组成的混交林的林下土壤进行了研究,对其中不溶性有机碳含量(DOC)的测定进行了报道,认

为,土壤温度、土壤水分以及土壤溶液中4NH +、3NO ?的浓度变化对DOC 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影响不大;

在深度为10 cm 的土壤层,DOC 的平均含量为0.328 g/m 2。平武等[5]对日本东北部仙台针叶林中木本植物的物候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鸦胆子等落叶阔叶树与山桐子有着相似的物候节律。木口[6]等报道,日本本州朝北谷地低坡下部存在着由山桐子与其他植物(蕨类、草本植物等)组成的植物群落。岛田等[7]介绍了山桐子、灯台树、樗叶花椒等先锋树种的树形与地形分布。

4. 山桐子果实、种子化学成分

山桐子是一种含油量很高的木本油料树种。山桐子果实和种子中不仅含油率高,并且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在食品以及医疗保健等领域具有重要开发价值。

山桐子油可以利用索氏提取法、压榨法、水酶法、超声辅助有机溶剂提取法和超临界CO 2萃取法来进行提取[8],但目前山桐子油的提取工艺还需要进行优化。山桐子油包括果实油、种子油和果肉油,根据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华南植物所对山桐子油料成分进行的分析研究,山桐子果实的含油率为20%~32%,其中主要成分包括亚油酸52.5%~73.2%、棕榈酸14.8%~20.9%、油酸5.5%~11.6%、十六碳烯酸2.7%~8.6%、硬脂酸 1.4%~5.7%等;种子的含油率为22.4%~31.6%,其中主要成分包括亚油酸80.8%~81.4%、油酸

6.6%~8.3%、棕榈酸6.2%~9.1%、硬脂酸2.1%~2.6%等;果肉的含油率为32.8%~43.6%

,其中主要成分包

王灿等

括亚油酸66.3%~69.4%、棕榈酸5.2%~18.2%、油酸5.6%~8.3%、十六碳烯酸3.6%、硬脂酸1.6%~2.1%等[9]。

贾然然等[10]对毛叶山桐子果实的成熟度和果实油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毛叶山桐子全果含油率的变幅为(31.17% ± 0.89%)~(41.59% ± 0.29%),果实中主要含有4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含量最高并且在深红色果实阶段达到最大值,因此在生产中可以将深红色果实阶段作为最佳采收期。龚榜初等[11]选取各地区山桐子果实测定其理化指标包括折光率、酸值及碘值。对比各地区山桐子全果、果肉、种子含油率及油脂理化指标,发现不同居群山桐子全果含油率变异系数均较大,且差异明显。洪祖兵等[12]对不同采收期的山桐子果实(果肉与种子)的含油量和含油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山桐子果实平均总含油率37.00%,其中果肉的平均含油率为41.44%,种子平均含油率为31.68%,果肉含油率明显高于种子含油率,山桐子油中亚油酸含量非常高,达62%。根据测定所得的不同采收期果实的含油率,山桐子的最佳采摘时间为果实成熟后至10月30日前。

山桐子果实和种子的含油率都很高,经精炼处理后可以食用,且具有较好的脂、酸配比,是较理想的食用木本油料。山桐子油脂肪酸组成以亚油酸为主,除了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之外,还含有一些皂化物,以甾醇类和生育酚的同系物为主,包括脂溶性维生素E、β–谷甾醇和角鲨烯等。王刚等[13]用山桐子油与其他几种植物油油脂肪酸(及碘值)进行比较,不饱和脂肪酸的总体含量相差不大,但山桐子亚油酸含量高达63.9%,远高于油茶的13.0%和油橄榄的32.0%,结果表明山桐子油脂肪酸组成表现为亚油酸和总不饱和酸双高的特点,是一种潜在优质食用植物油,同时也是提取富集医药用途亚油酸的好原料。

山桐子油精炼后可转为性能优良的生物能源,如生物柴油、高级润滑油、油漆树脂和生物肥料等,2011年成功试用于飞机燃油[14]。

5. 山桐子的繁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山桐子作为速生林木具有绿化环境,美化城市的重要作用,并且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人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山桐子繁育及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摸索,这为培育优质的山桐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用技术。

山桐子分布广泛,遍及东亚各国,在我国广泛分布于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各地区10多个省区。虽然山桐子属的树种在全球只有1种,但由于环境的影响,在同一个树种中能分化变异产生许多新的品种。同时由于长时间的地理隔离、自然选择以及自身基因发生突变等原因,产生了在生长形态、发育速度、木材性状、环境适应性和病虫害抗性、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别的树种。在日本,山桐子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变种,出现了具有较强的抗病抗寒能力以及具有相对较快的生长速度的树种,还出现了更具有开发价值的观赏型品种,此类变种比一般山桐子的果穗长、果粒大、果实颜色更加鲜艳。山桐子新品种的果实及种子中油脂的种类与含量发生的变化,以及在抗病耐寒、木材性状等方面产生的分化变异,给山桐子优良种源的引进与选育提供了广博的空间。种源引进时可以结合引种的目的与要求(木材、药用、观赏、化工和科研等)进行引进,并依据不同地理环境的种源或不同变种间相同指标的不同参数等,进行针对性地引种、培育与筛选。形成具有稳定性状的油脂率高、抗病、抗寒以及观赏性状等方面优良的栽培种。山桐子优良种源的引进与选育,将会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刘震等[15]通过比较日本冲绳县山桐子和三重县山桐子冬芽(顶芽)休眠的温度特性得出结果。该结果表明,两个县的山桐子的冬芽都有冬季休眠的特性,必须经历冬季低温后,冬芽才能萌发生长,且生长情况与所经历的低温情况有关,不同地区其所需低温量和有效低温下限不同。该研究为山桐子优良种源的引进、选育提供了参考。梁珍海等[16]将引进的2个日本山桐子种源与国内山桐子种源作对照进行了育苗试验,对苗期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种源在北亚热带地区的试验地能正常发育,在温室条件下,种子经处理去除蜡质层后,形成幼苗需35~40天。引进种源发芽率分别高出国内当地种源约5.7%

王灿等

和6.0%。两种种源苗期物候无显著差异;幼苗在生长期内生长速度变化规律均为由慢至快再变慢,于11月中下旬生长趋于停止。1年后2个日本种源平均苗高和平均地径都高于国内当地种源。蒋泽平等[17]在日本引进优良种源的山桐子中,筛选出优良单株。为了保持原植株的优良性状,利用组培的方式进行繁殖。再用各种试验方法对山桐子茎段组织培养的外植体灭菌、玻璃苗预防、增殖培养、根诱导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引进的日本优良种源上选取的外植体,灭菌成活率为76.7%,生根率可达87%,30天后成活率达到85%。同年,还收集了大量国内外优良种源,在组培繁殖的基础上,进行优良单株的选育,用山桐子当年生枝条的腋芽或茎尖新萌发的顶芽为材料进行组培,平均每试管苗生5~8条,生根均匀整齐,生根率达92%以上。结果显示采用组培快繁技术保持山桐子优良性状和加快推广这一前景有可能实现。以上研究为山桐子的人工繁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山桐子的苗木栽培过程对其生长产生影响的因素逐渐取得新进展。山桐子种子细小(千粒重2.2~2.5 g),种皮表面有蜡质层且坚硬,自然发芽率极低[18]。一般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可将山桐子种子在30℃的条件下经过洗洁精浸泡处理,在25℃下进行催芽处理后,能有效促进山桐子种子萌发[19]。此外,朱玲等[20]从种子的采集、整地作床、播种培育、幼苗生长管理和壮苗培育等方面对山桐子苗木的整个栽培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刘晓敏等[21]以山桐子种子为材料,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在不同浸种时间、浸种温度、催芽温度和不同浓度赤霉素的处理下,山桐子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最适宜山桐子种子的浸泡时间为24 h、浸泡温度为30℃、催芽温度25℃、赤霉素处理浓度200 mg/L,在最适组合条件下其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可分别达到81%、63.67%和5.02。言艳华等[22]以毛叶山桐子1年生盆栽苗为对象,研究不同NaCl浓度胁迫对其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毛叶山桐子的生长有很大影响,毛叶山桐子幼苗在0.1%NaCl浓度胁迫下,生长状况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未造成死亡。因此毛叶山桐子耐盐范围大约在0.1%左右,属于耐盐能力比较差的园林树种,在含盐量0.1%左右的土壤中可以选择毛叶山桐子作为行道树及木本油料树种栽植[23]。

山桐子造林后要定时进行松土、除草、施肥。以后主要是修枝,一般在晚秋和早春进行修枝,初次修枝年龄在造林后2~3年为宜。抚育过程中要注意对树干以及树冠进行培育、定型,形态培育以有利于结果丰硕为佳,幼树4~5年就能开花、结果。在幼林期,为了防治云斑天牛为害可在主干下部打孔注药法[24]。为防止山桐子叶片发生锈病,应避免与海棠、柏木类等易发生锈病的植物栽植在一起。

6. 结论与展望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各种速生经济林木成为了植树造林及森林的可持续利用研究的主要对象。山桐子广泛分布于我国,耐寒、抗旱,适应性强,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例如,《野生油料木本植物(毛叶山桐子)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同时山桐子被林业局列为国家“948”项目,名称为“山桐子树种优良种质资源及培育技术引进”。

这一项目的实施,将会使我国对山桐子抗旱耐寒性种源、园艺观赏性种源与生长迅速性种源的长期缺少状况得到改变,还会启动我国对其它阔叶树种开展优良品种选育、杂交育种和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目前已经有相关研究人员有针对性地引进了数个山桐子的种源,进行引种的栽培试验和优质植株的组培技术的探索,希望通过这些试验及之后的优质种源栽培试验为山桐子优良种源产业化栽培基地的建立奠定基础。同时,四川、重庆等地已将山桐子种植与加工项目纳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项目。在森林中营造山桐子树林,不仅可以提高森林覆盖率、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能提高森林的观赏效果,同时还可以增强森林的可持续利用活力。山桐子快速生长、耐寒、观赏性种源的引进,将会促进城镇和乡村对山桐子园艺观赏树种的广泛应用。一旦山桐子优良种源苗木在我国规模性培育并加以推广,将有可能改变城乡的树木景观,带动特色旅游业的发展,其市场前景必将十分看好。

王灿等

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发展各种石油替代品,已经将发展生物液体燃料确定为国家产业发展方向。我国的石油长期依赖进口,而且会排放大量污染物破坏生态环境。山桐子油可以轻松制备成生物柴油,不仅能减少石油的进口,发展山桐子能源林生产生物柴油还可以大大减少污染物排放,有益于保护生态环境。此外,山桐子果实榨油的剩余物:果粕,可以继续进行加工,既是十分优质的饲料原料,也可用作有机肥料,回收以后可以作为原料在饲料加工厂生成饲料,还可以利用成熟的制作工艺生产成有机肥,再投入山桐子种植,实现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吴志文, 谢双喜, 刘青, 等. 山桐子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 贵州农业科学, 2010, 38(1): 161-164.

[2]戴国富, 谢世友, 万腾, 等. 山桐子特性、利用价值及苗木培育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 2011, 50(8): 1615-1618.

[3]刘芙蓉, 罗建勋, 杨马进. 山桐子的地理分布及其潜在适宜栽培区区划[J]. 林业科学研究, 2017, 30(6):

1028-1033.

[4]Seto, M. and Yui, S. (1983) The Amounts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in the Soil Solutions of a Forest and a Farm a

Soil in Situ. Japanese Journal of Ecology, 33, 305-312.

[5]Hirabuki, Y. (1984) Phenology of Woody Plants in a Fir Forest in Sendai, Northeast Japan. Japanese Journal of Ecol-

ogy, 34, 235-238.

[6]Kikuchi, T. and Miura, O. (1991) Differentiation in Vegetation Related to Micro-Scale Landforms with Special Refer-

ence to the Lower Sideslope. Ecological Review, 22, 61-70.

[7]Shimada, K. (1994) Top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Five Pioneer Tree Speci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ir Tree Forms in

Natural Forests on Mt. Takao, Central Japan. Japanese Journal of Ecology, 44, 293-304.

[8]黄心敏, 仇兆倩, 王俊杰, 等. 山桐子油的研究进展[J]. 粮食与油脂, 2017, 30(4): 11-13.

[9]王宗训. 中国资源植物利用手册[M]. 北京: 中国科技出版社, 1989: 233-234.

[10]贾然然, 唐晓姗, 董娜, 等. 毛叶山桐子果实成熟度对种子发芽与果实油品质的影响[J]. 种子, 2014, 33(9):

38-41+50.

[11]龚榜初, 李大伟, 江锡兵, 等. 不同产地山桐子果实含油率及其理化指标变异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 2012,

32(8): 16.

[12]洪祖兵, 泮文妃. 山桐子不同采收期果实含油量分析[J]. 华东森林经理, 2018, 32(2): 55-57.

[13]王刚, 王生, 邹黎曙, 等. 木本油料树种山桐子的开发与利用[J]. 湖北林业科技, 2017, 46(2): 29-31.

[14]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52卷第1分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56.

[15]刘震, 王玲. 不同种源山桐子冬芽休眠的温度特性[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34): 252-254.

[16]梁珍海, 蒋泽平, 李淑琴, 等. 日本山桐子引种育苗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初报[J]. 江苏林业科技, 2006(4): 9-11.

[17]蒋泽平, 梁珍海, 刘根林, 等. 山桐子茎段离体培养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12): 393-396.

[18]张如义, 陈佑才, 唐辉, 等. 内江地区毛叶山桐子种苗繁育与规范化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18(10):

290-293.

[19]陈耀兵. 山桐子种子萌发技术试验[J]. 湖北农业科学, 2018, 57(16): 75-78.

[20]朱玲, 郭雄辉. 优良木本油料树种——山桐子苗木栽培技术[J]. 陕西林业, 2008, 1(5): 34.

[21]刘晓敏, 岁立云, 李周岐, 等. 促进山桐子种子萌发技术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 2009, 18(4): 324-327.

[22]言艳华, 邱国金, 史云光, 等. NaCl处理对毛叶山桐子幼苗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J]. 林业科技通讯, 2017(2):

3-8.

[23]史云光, 邱国金, 宋刚, 等. 盐胁迫对毛叶山桐子生长的影响[J]. 福建林业科技, 2017, 44(1): 21-23+42.

[24]卢翔, 李效文, 郑坚, 等. 木本油料树种山桐子研究进展[J]. 农业科技通讯, 2010(5): 123-127.

知网检索的两种方式: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360docs.net/doc/677169395.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169-2432,即可查询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360docs.net/doc/677169395.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360docs.net/doc/677169395.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wjf@https://www.360docs.net/doc/677169395.html,

蛋白质工程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蛋白质工程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蛋白质工程是生物工程中五大工程之一,本文对蛋白质工程作了简要概述,介绍了蛋白质工程的特点,并从蛋白质结构分析结构、功能的设计和预测、蛋白的创造和改造等方面对蛋白质工程研究内容进行详细论述,并以实例作了蛋白工程的应用。 关键词:蛋白质工程特点;研究内容;实际应用;展望 蛋白质是生命的体现者,离开了蛋白质,生命将不复存在。可是,生物体内存在的天然蛋白质,有的往往不尽人意,需要进行改造。由于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按一定顺序连接而成的,每一种蛋白质有自己独特的氨基酸顺序,所以改变其中关键的氨基酸就能改变蛋白质的性质。而氨基酸是由三联体密码决定的,只要改变构成遗传密码的一个或两个碱基就能达到改造蛋白质的目的。蛋白质工程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根据人们的需要,对负责编码某种蛋白质的基因重新进行设计,使合成的蛋白质变得更符合人类的需要。这种通过造成一个或几个碱基定点突变,以达到修饰蛋白质分子结构目的的技术,称为基因定点突变技术。 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重组技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的基础之上,融合了蛋白质晶体学、蛋白质动力学、蛋白质化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学科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根据需要合成具有特定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确定蛋白质化学组成、空间结构与生物功能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从氨基酸序列预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生物功能,设计合成具有特定生物功能的全新的蛋白质,这也是蛋白质工程最根本的目标之一。 目前,蛋白质工程尚未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蛋白质工程就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改变或设计合成具有特定生物功能的蛋白质。实际上蛋白质工程包括蛋白质的分离纯化,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分析、设计和预测,通过基因重组或其它手段改造或创造蛋白质。从广义上来说,蛋白质工程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和基因重组等技术改造蛋白质或设计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新蛋白质。 1概念 按人们意志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或创造新的蛋白质的过程。包括在体外改造已有的蛋白质,化学合成新的蛋白质,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造已有的或创建新的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去合成蛋白质等。为获得的新蛋白具备有意义的新性质或新功

鞣质分析研究进展

[综 述] 鞣质分析研究进展 胡小刚, 李继革, 郭书好, 李素梅 (暨南大学化学系,广东广州510632) 关键词:鞣质;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在鞣质分析研究工作中的进展,对鞣质各种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与评述,着重对鞣质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论述。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21528(2002)0320217203收稿日期:2001201212 鞣质又称单宁(Tannin ),是一类比较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鞣质除在苔藓植物中很少含有外,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约70%以上的中草药中含有鞣质类化合物[1],富含鞣质的如五倍子、贯众、方儿茶、地榆、柯子、大黄、牡丹皮、仙鹤草和老鹤草等。 鞣质的多元酚类结构赋予它一系列独特的化学性质,使它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医药、林业、农业、食品、化工、环境等学科领域均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开展了鞣质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尤其在医药领域的研究倍受瞩目。目前鞣质的抗艾滋病(AIDS )研究令人关注,低分子量的水解鞣质,尤其二聚鞣花鞣质可作为口服剂来抑制AIDS ,仙鹤草素在浓度1 μg/mL ~10μg/mL 时就可起到最强的抑制AIDS 病毒HIV 生长的效果[2]。鞣质能清除生物体内过剩的自由基,维护细胞膜的流动和蛋白质的构象,防止辐射诱发的DNA 断裂,从而在抑制脂质过氧化、心血管病、抗癌、抗突变、抗衰老、抗白内障等方面有独到的功效[3]。Okuda 等[4]用AOP/VC 或 ADP/NADPH 诱发的大鼠线粒体及微粒体生成L PO 为指 标,研究了25种鞣质及相关化合物,发现其中23种鞣质有不同程度抗氧化作用。国外曾报道,缩合鞣质的前体儿茶素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能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5]。植物中的鞣质化合物对预防肿瘤和控制肿瘤进一步恶化有一定的作用,Schimmer [6]研究了鹅绒委陵草等植物中鞣质的抗突变作用,发现这些鞣质可明显抑制22NF 诱变性。Y okoza 2 wa [7]研究了含鞣质的生药,证明麻黄、盐肤木、柯子、肉桂、 牡丹皮、老鹤草、芍药、石榴、孩儿茶中的鞣质均能明显降低尿毒症毒素2M G 。一些水解鞣质,如鞣酸、云实素、贾木鞣花素、柯子酸本身就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提纯物活性高于原草药煎剂[8]。吉田隆志[9]发现汉方药中鞣质有抑制骨质疏松的作用,并且不用担心副作用,将来可用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近几年国外对鞣质药理活性的研究方兴未艾鞣质的药理价值被不断开发,其应用前途非常地广泛。 随着鞣质研究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对鞣质进行精确的定性定量分析,近几年鞣质分析方法的进展十分迅速,各种新方法不断涌现,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总结。 1 鞣质的鉴定 鞣质分为可水解鞣质、缩合鞣质和新型鞣质,在对鞣质组分进行详尽的鉴定之前,一般要通过一些特殊的反应对鞣质进行类型分析。常用的反应有三氯化铁反应、明胶氯化钠反应、溴水反应、乙酸铅2硫酸铁铵反应、香草醛浓硫酸反应、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甲醛浓盐酸2硫酸铁铵反应等。其中,三氯化铁反应显灰绿色,说明含有邻二酚羟基化合物,该鞣质为缩合型鞣质;溴水与缩合鞣质产生沉淀,与水解鞣质不沉淀;香草醛浓硫酸反应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呈红色,说明存在儿茶素类缩合鞣质;甲醛浓盐酸2硫酸铁铵反应是鉴别可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的著名反应,此法可将缩合鞣质和水解鞣质分离,甲醛盐酸煮沸将缩合鞣质沉淀滤去,水解鞣质不被沉淀留在溶液中用铁盐检查,灵敏度高,可达十万分之五[10]。 进一步的鞣质鉴定一般采取纸层析法、紫外法、红血球凝聚法和薄层层析法,其中目前最常用的是薄层层析法[11,12,23,14]。纸层析法[15,16]的分离效果较差,斑点重叠不集中,拖尾现象较严重。与纸层析法相比,薄层层析法的分离效果好,斑点集中,检测鞣质的分解产物没食子酸的重现性好,灵敏度高。近年来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药用植物中鞣质的研究,尤其是高效液相色谱的成功应用,为鞣质的研究增加了一双明亮的眼睛,高效液相色谱不仅可以检测鞣质组分中的α、 β异构体,还可以预试鞣质分子的大小、判断结构测定中水解反应进行的程度。刘延泽等[17]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从化香树的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出7种鞣质单体和一种二聚体。文献[18]采用HPLC 为检测手段,经多次Toyopearl HW 240Sephadex L H 220、MCI 柱层分离,从刺莓果中检测出了10个鞣质类组分。 在鞣质的结构鉴定中,近年来大量使用光谱分析。1H 2 NMR 、X 2射线、CD FAB 2MS 、13 C 2NMR 技术被大量使用。应 用CD 谱可以确定鞣质中HHDP 、DHHDP 的绝对构型;应用 1 H 2NMR 并结合化学降解产物的比旋度可分析得到整个分 子的绝对构型;应用13C 2NMR 可以确定整个分子的碳骨架,确定各个官能团之间的结合位置。这些较先进的技术和先 7 12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高等生物化学中期答辩 作者:ZJJ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药物化学 学号: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作者: 摘要:干扰素是人体受到病毒或双股RNA刺激物的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由细胞合成及分泌的一族蛋白质类,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作用,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干扰病毒基因转录或病毒蛋白组分的翻译,从而阻止或限制病毒感染,是目前最主要的抗病毒感染和抗肿瘤生物制品。本文就干扰素的分类、分子结构、作用机理、生物学活性、体外重组技术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做出预测展望。 关键词:干扰素研究进展应用前景 Research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interferon Author: (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072,China) Interferon (IFN) is human body gets virus or double stranded the exciting generation immunity of RNA exciter is respondent, by the cell synthesis reaches excretive gens protein kind ,has the function of regulating the immune function, antiviral and antitumo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body's defense system. It can prevent or limit viral infection by interfering with viral gene transcription or translation of the viral proteins,so it is the main antiviral and antitumor biological products.The research of interferon classification, molecular structure,

白花蛇舌草研究进展

白花蛇舌草研究进展 【摘要】白花蛇舌草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作用的中药,可用于治疗肿瘤、各种炎症、皮肤病等多种疾病。近年对其研究颇多,本文就近年来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其更深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白花蛇舌草,又名蛇舌草、甲猛草、舌针草、白花十字草等,为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Oldenlandia diffusa (Willd.) Roxb.]的带根全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湖北等地均有生长,夏秋采集,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其性寒、味甘,归心、肝、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解毒散结等功效。内服用于肺热咳喘、咽喉肿痛、水肿、热淋、肠痈痢疾、湿热黄疸、癌肿等,外用治疮疖痈肿,毒蛇咬伤[1~3]。为民间常用中草药。 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蒽醌类、萜类、黄酮类、甾醇类、烷烃类、有机酸类、多糖类、香豆精类和生物碱类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白花蛇舌草具有调节免疫活性、抗化学诱变、抗肿瘤、抗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近年来对该药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以及临床应用做了大量工作,研究日趋深入。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化学成分 蒽醌类为2-甲基-3-羟基蒽醌 (2-methy-3-hydroxyanthraquinone)、2-甲基-3-甲氧基蒽醌 (2-methy-3-methoxyanthraquinone)、2-甲基-3羟基-4-甲氧基蒽醌 (2-methy-3-hydro-4-methoxyanthraquinone)、2,3-二甲氧基-6-甲基蒽醌 (2,3-dimethoxy-6-methyanthraquinone)[4,5]。 萜类为车叶草苷(asperuloside)、车叶草苷酸(asperuloside acid)、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deacetyl asperuloside acid)、都槲子酸(geniposidic acid)、鸡屎藤次苷(scandoside)、鸡屎藤次苷甲酯(scandoside methyl ester)、6-O-对羟基桂皮酰鸡屎藤次苷甲酯(6-O-p-hydroxycinnamoyl scandoside methyl ester)、6-O-对甲氧基桂皮酰鸡屎藤次苷甲酯 (6-O-p-metho-xycinnamoyl scandoside methyl ester)、6-O-阿魏酰桂皮酰鸡屎藤次苷甲酯(6-O-feruloyl scandoside methyl ester)、熊果酸(ursolic acid)、

有限元方法的发展及应用

有限元方法的发展及应用 摘要:有限元法是一种高效能、常用的计算方法。有限元法在早期是以变分原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所以它广泛地应用于以拉普拉斯方程和泊松方程所描 述的各类物理场中。自从1969年以来,某些学者在流体力学中应用加权余数法中的迦辽金法或最小二乘法等同样获得了有限元方程,因而有限元法可应用于 以任何微分方程所描述的各类物理场中,而不再要求这类物理场和泛函的极值 问题有所联系。基本思想:由解给定的泊松方程化为求解泛函的极值问题。 1有限元法介绍 1.1有限元法定义 有限元法(FEA,Finite Element Analysis)的基本概念是用较简单的问题代替复杂问题后再求解。它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兴起的应用数学、现代力学及计算机科学相互渗透、综合利用的边缘科学。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求解域看成是由许多称为有限元的小的互连子域 组成,对每一单元假定一个合适的(较简单的)近似解,然后推导求解这个域总 的满足条件(如结构的平衡条件),从而得到问题的解。这个解不是准确解,而 是近似解,因为实际问题被较简单的问题所代替。由于大多数实际问题难以得 到准确解,而有限元不仅计算精度高,而且能适应各种复杂形状,因而成为行 之有效的工程分析手段。有限元法最初应用在工程科学技术中,用于模拟并且解 决工程力学、热学、电磁学等物理问题。 1.2有限元法优缺点 有限元方法是目前解决科学和工程问题最有效的数值方法,与其它数值方 法相比,它具有适用于任意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材料和几何非线性问题、容 易编程、成熟的大型商用软件较多等优点。 (1)概念浅显,容易掌握,可以在不同理论层面上建立起对有限元法的理解,既可以通过非常直观的物理解释来理解,也可以建立基于严格的数学理论 分析。 (2)有很强的适用性,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它不仅能成功地处理线性弹性

生漆

生漆 生漆(天然漆),俗称“土漆”,又称“国漆“或“大漆”它是从漆树上采割的乳白色胶状液休,一旦接触空气后转为褐色,数小时后表面干涸硬化而生成漆皮。生漆的经济价值很高,具有耐腐、耐磨、耐酸、耐溶剂、耐热、隔水和绝缘性好、富有光泽等特性,是军工、工业设备、农业机械、基本建设、手工艺品和民用家俱等的优质涂料。也是我国传统出口的重要物资之一,并以量多质好著称于世。 生漆行业发展预测 未来生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生漆器具产业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这给发展中国家,在市场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发展生漆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潜量,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可支配收人的不断提高,文化特征和社会特征的趋同,使购买高档物品的潜在顾客渐渐增多,生漆产品的市场潜量也必然会随之增长。 此外,现代工业的发展,也给生漆重防腐涂料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量。据测算,我国防腐及其它功能涂料市场潜力约200万吨,尤其是高档专用涂料将供不应求。据统计2010年中国重防腐涂料产量为159万吨,其中石油化工行业包括油田设施、输油管、贮油罐、海上平台、石油化工的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的防腐,冷却和循环水管道的防腐防污等,新建设备和定期维修用漆基本相同,采用量总计为20-30万吨,铁路和公路桥梁用漆包括新建和维修两个系列,年用量大约6万吨。冶金厂的厂房和设施大多为钢结构,而使用环境又相当恶劣,要求使用质量较好的防腐体系,新建厂不多,主要是维修用漆,年用量大约2-3万吨,电力如能源工业的发电设备,钢结构厂房,输电塔使用钢结构防腐涂料等,新建大型电厂大体上需要2万吨涂料,平常维修量大体相当,主要以通用型防腐涂料为主,重防腐体系用于海水管道,输电塔等部位。此外,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生产国,年需涂料越30万吨,其他如电力、船舶、水利等行业的需求量约60万吨。 市场上使用的高档涂料多为环氧氨基类树脂,而且很多高性能涂料经常需要高温烘烤,能量消耗很大。生漆重防腐涂料产品在防腐性能、降低能耗上占有很大优势,预计其在涂料市场的比重将逐渐增加。至2013年,我国重防腐涂料产量将达到225万吨。 2生漆简介 在中国传统家具中,大漆的使用,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就有关于漆树的记载。《尚书·禹贡》曰:“兖州厥贡漆丝” 。《山海经·西山经》中说:“虢

赶黄草化学成分研究综述

扯根草化学成分研究综述 摘要:赶黄草为虎耳草科扯根菜属植物扯根菜Penthorum chinense Pursh 的干燥地上部分。史载于明代《救荒本草》, 现收载于《 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十三册》附录。性平、味苦、微辛, 为苗族民间草药。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平肝、健脾等作用, 广泛用于治疗各型肝炎、胆囊炎、脂肪肝等。据文献报道, 其主要成分之一没食子酸的含量最高, 没食子酸是可水解鞣质的单体, 具有抗病毒的作用。目前, 对扯根菜的研究较少, 且深度远远不够, 对其提取工艺的研究更少, 即使有报道, 但结果不尽相同, 方法不够全面。本文将对近年来对扯跟菜化学成分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文献进行整理。 1 前言 扯根菜俗名赶黄草, 为虎耳草科扯根菜属植物扯根菜Penthorum chinense Pursh 的干燥地上部分。多年生草本,高达90cm。茎直立,红紫色,无毛,上部稍分枝。单叶互生,柄极短;叶片披针形,长3-11cm,边缘有细锯齿,两面无毛。总状花序顶生,花轴有腺毛;花萼宽钟形5裂;无花瓣;雄蕊10;雌蕊5,基部愈合,开花时浅黄色,花后变为绿色。蒴果红褐色,有短喙。种子多数,细小,黄白色。花期7-8月,果期9月。扯根菜为苗族传统药物,民间以其全草入药。全草性温、味甘、无毒,具清热、利尿消尿、解毒、活血、平肝、健脾、祛黄疸等功效。主治黄疸、水肿、经闭、血崩、带下、跌打损伤,以及各型肝炎、胆囊炎、脂肪肝等。 2 近年来对扯跟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近年对扯根菜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冯浩等吸附色谱柱、大孔吸附树脂等手段分离,从水提取物的醇溶部分得到3 个化合物, 分别得到乔松素7-O-β-D-葡萄糖苷、2,4,6-三羟基苯甲酸和槲皮素[1]。张旭等对其水溶性物质进行了研究, 分离得到5 个化合物, 根据理化性质, 光谱数据鉴定了其中3 个化合物的结构, 它们分别是则提得没食子(Galie acid)、槲皮素(Guercatin)、2,6-二羟基苯乙酮-4-O-β-D-吡喃葡萄糖苷(2,6-dihydroxyacetophenone -4-O-β-D-glucside) ,还有两个有待确证结构的黄色结晶[2]。冯长根等用RP-HPLC测定扯根菜中槲皮素的平均含量为0.45%,建立了测定扯根菜中槲皮素的含量方法 [3]。汪洪武等采用超声浸提和水浴浸提两种方法从扯根菜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认为影响黄酮类物质提取的主要条件基本相同的时候, 超声条件下提取效果优于水浴,并对不同部位的黄酮含量进行了比较,其中根中黄酮含量为3.5%、茎中为3.7%、叶中为4.1%,由此可见扯根菜叶中黄酮类物质含量最高[4]。杨明等采用对扯根菜提取工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通过实验结果得出,在一定浓度下, 提取出成分量与提取溶媒的碱性成正相关, 提取液以0.04% NaOH溶液为最佳。且将药材的茎处理成不同大小对提取效果也有一定影响。药材处理成1~ 3 cm 时, 大小合适, 即有利于成分的浸出, 又不致浸出过多的杂质。 [5]。汪洪武等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水泽兰总黄酮提取工艺也证实了水浴法以60%乙醇水溶液在80℃ 提3 h为佳, 超声以20倍的原料重的70%乙醇水溶液超声40 m in为最佳。超声法优于水浴法。[6]。邓锷等在黄酮提取的过程中,考虑到超声法和水浴法各有优劣,因此采用超声波预处理和水浴浸提相结合的方法对扯根菜全草总黄酮进行提取,在其最佳工艺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为7.71%[7]。冯长根等用扯跟菜全草经水蒸气蒸馏后所得的挥发性成分,用气象色谱—质谱进行分离鉴定,得油率为0.3%,确定了各组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酮和酯类化合物,其中以酯类为主,占总含量的38.15%,含量较多的是棕榈酸乙酯(l8.64%),亚油酸乙酯(7.40%)等,其次是酮类组分,占30.55% [8]。程贺军等研究赶黄草中槲皮素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水浴、超声水浴、渗漉、煎煮四种方法提取, 正交试验进行优选, 以高效液相法测定槲皮素含量, 结果: 赶黄草最佳提取条件为以浓度为50%的乙醇, 固液体积比为1: 15 的条件下煎煮3 小时最为稳定可行[9]。陈浩等采

中兽药研究现状与进展

中兽药研究现状与进展 宁康健 (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受化药的毒副作用及药物残留的影响及入世后对仿制新药的限制,中药成为创新药物的新亮点备受青眯。我国是一个中药材资源大国,具有11 000多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资源,常用药物在1000种以上,已出口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上每年中药的销售额高达160亿美元,但我国仅占市场份额的4%,而日本、韩国分别占到60%和20%,这与我国的中药大国地位极不相称。日本国内流通的生药共有390种,其中植物来源的有361种,占92.6%。日本自己栽培的生药有70种,其余大部分靠进口(约占75%)。日本用我国的“六神丸”加工制成的救心丹年销售额达1亿美元,几乎与我国中成药总出口创汇额相当。为什么人家这么少的资源可创造那么大的效益?我们的问题在那里?现就 中兽药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技术现代化、质量标化、管理规范化等提出拙见,意在抛砖引玉。 1中兽药研究现状 1.l 兽药典与中兽药企业 1.1.1 药典 2000年版《中国兽药典》共收载有183个中药成方制剂,其中散剂、配剂、浸膏、流浸膏剂、片剂等10个剂型占总数的94%,全部药典共收录剂型11个,以散剂为主(占80.3%)。而人药有43个剂型,5000余个品种。《日本药局方》已收录生药179种,汉方药方剂469个,剂型共27个。由此可见,中兽药与人用中药、与日本的药局方差距甚大。 1.1.2 中兽药企业 我国约有3000家兽药企业,90%以上属中小型,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的只有20O多家,大部分企业缺乏与国外企业的竞争力。2001 年人用中药工业企业共有1100多家,能生产包括滴丸、气雾剂、注射剂在内的现代中药剂型40余种,品种8000余个。日本95年在册的汉方药生产及销售厂家共82家,制剂生产厂家42家。其中以律村、钟纺药品、大杉制药、帝国汉方、本草等 10家生产厂为主,其销售额占日

POCT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POCT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一、POCT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和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重视个体健康信息的人群不断上升。因此,临床检验的发展将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是在维护人体健康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而人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就需要未来的临床检验发展向高分析速度、高自动化程度、高智能化水平、高速网络化信息传递、高精密度分析结果的要求发展,这就是所谓的临床实验室发展趋向中心化。另一方面是目前国内外医疗机构中除需要具有较大规模的中心医院外,还有家庭及社区医疗服务的需要。20世纪后期,急救医学的快速发展,在紧急救治过程中需要及时掌握病人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互联网、报纸、电视等传媒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有关医疗、保健知识的了解及关心程度不断提高,某些正常、亚健康和带病人群需要经常了解自己体内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验指标的变化。上述需求促使临床检验仪器向携带便捷、无需专业人员操作、结果即时可得的所谓POCT检验方向发展。 “POCT”是英文point-of-care testing的缩写。由于在英文文献中一些不同的名称被使用,如nea r-patient testing,on-site testing,bed side testing ,home use testing,extra laboratory te sting等,从而给其中文名称及其准确定义造成一定的困难。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床旁检验”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笼统的POCT定义,主要是指一些操作简便(非专业检验人员只要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操作),能够在中心实验室之外,如:病房、病人住所、医生办公室、急诊科、手术室、救护车上、战场、甚至学校、工厂等任何场所,开展的检验技术。由于POCT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效率高、成本低,试剂稳定且便于保存和携带,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等优点,目前正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基本原理 POCT与中心实验室一样要依赖各种现代分析技术的支持,如:化学、酶、酶免疫、免疫层析、免疫标记、电极、色谱法、光谱法、生物传感器、光电分析等技术。 1. 胶体金免疫标记技术 氯金酸(HAuCl4)在还原剂作用下,可聚合成一定大小的金颗粒,形成带负电的疏水胶溶液,由于静电作用而成为稳定的胶体状态,故称胶体金。免疫金标记技术类似与酶免疫技术,它是用胶体金标记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快速检测蛋白质类和多肽类抗原,如激素、心肌肌钙蛋白T(cTnT)、血清白蛋白、高敏C 反应蛋(hs-CRP)及一些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爱滋病病毒(HIV)抗原和

观赏草的研究进展

观赏草的研究进展 摘要:观赏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园艺造景植物材料,目前在我国对它的认识和应用还不充分。本文主要对观赏草观赏特性、品种培育、繁育栽培、抗逆性及园林应用等方面研究进行了阐述。探讨了观赏草在节约型园林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观赏草将在我国园林植物应用中占据一席之地。 关键词:观赏草;研究;应用;展望 Research Advance in Ornamental grass Abstract: Ornamental grass with high ornamental values, as a new gardening landscaping plant material, people's awareness on it is not sufficient.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study of landscape ornamental characteristics, breed of variety,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stress resistance and their garden application. Moreover, discussed and proposed that the ornamental gras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nomic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t would count for certain role in the landscape plant in China. Key words:Ornamental grass; Research; Application; Prospect 观赏草,英文名为Ornamental Grasses,是单子叶多年生草本的统称。以禾本科为主,其次是莎草科,还有灯心草科、木贼科、香蒲

含鞣质类中药的保健作用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7418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于生物、化学、信息等多学科技术集成的中药现代化发展关键技术研究(2012BAI29B00) [通信作者] *张兰珍,研究员,主要从事中药和民族药药效物质研究,Tel:(010)84738629, Fax:(010)84738611,E-mail:zhanglanzhen01@https://www.360docs.net/doc/677169395.html,; [作者简介] 邵岩岩,硕士研究生,Tel:(010)84738629,E-mail:sunshine4003@https://www.360docs.net/doc/677169395.html, 含鞣质类中药的保健作用 邵岩岩,朱丹,杨光辉,毛鑫,夏青,孙雪飞,赵海娟,张兰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0102) 摘要:鞣质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抗病毒、降血糖及调血脂等药理活性及营养保健价值,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鞣质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对鞣质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含鞣质类中药、药理活性及含鞣质类中药的保健作用进行综述,为含有鞣质类中药的应用和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鞣质;中药;药理活性;保健作用 Health effects of Chinese herbs containing tannins SHAO Yanyan, ZHU Dan, YANG Guanghui, MAO Xin, XIA Qing, SUN Xuefei, ZHAO Haijuan, ZHANG Lanzhen* (Schoo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102, China) Abstract: Tannins have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anti-oxidant, anti-tumor, anti-bacterial, anti-viral, lowering blood sugar ,lipid-lowering diet and other nutritional health. Thus the recent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he structure type, Chinese herbs containing tannins,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and the health benefits of tannins kind of medicinal plants were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Also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ood and health products were elaborated,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arrying out related research work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Key words: Tannins; Chinese herb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Health effects 鞣质(tannins)又称单宁,是一类存在于植物体内结构比较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鞣质除在苔藓植物中很少含有外,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我国约70%以上的中草药中含鞣质类化合物,很多中草药中富含鞣质,如余甘子、叶下珠、五倍子、方儿茶、茶多酚、地榆、诃子、仙鹤草、老鹳草及石榴皮等[1,2]。国外除了研究中草药中的鞣质,更多的是对酒、茶、高粱、葡萄及草莓中的鞣质活性进行研究。鞣质在过去常作为杂质除去, 但目前的研究证明鞣质有一系列的生理活性,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鞣质具有收敛、止血、抗菌、抗氧化、抗炎抗过敏、抗肿瘤、改善肾功能和抗癌变、调节血糖等药理作用[3]。鞣质不仅具有以上多种药理作用,还具有更重要的保健作用,用于保健食品的开发。本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主要对含有鞣质类中药的保健作用及保健品的开发研究进行综述。 1 含鞣质类常用中药 鞣质结构类型可分为三大类:水解鞣质(hydrolyzable tannins)、缩合鞣质(condensed tannins)以及缩合鞣质与水解鞣质中的葡萄糖以碳键连接而成的复合鞣质(complex tannins) [4]。 水解鞣质由酚酸及其衍生物与葡萄糖或多元醇通过苷键或酯键而形成的化合物[5]。根据化合物结构中所含多元醇的数目的多少还分为可水解鞣质单体、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及多聚体。含有这类鞣质的有五倍子、诃子、仙鹤草、地榆、老鹳草、麻黄、柽柳、石榴皮、山茱萸、叶下珠、余甘子及绿茶、核桃、番石榴等 [6]。 缩合鞣质是以黄烷-3-醇或黄烷-3, 4-二醇为单体,通过C-C键或部分C-O键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可形成二聚体和3~5个单体缩合而成的多聚体,故不为酸所水解[5]。缩合鞣质在中药以及一些食物中分布很广,如大黄、肉桂、儿茶、虎杖、毛杜仲、四季青、乌药、蛇麻、麻黄、槟榔及落花生、荔枝、银杏、苹果、葡萄等中均含缩合鞣质[7]。复合鞣质分子结构中是由没食子鞣质部分与原化色素部分结合组成的,具有可

真菌漆酶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真菌漆酶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作者:周雪婷, 张跃华, 罗志文, 潘亭如, 缪天琳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刊名: 农业与技术 英文刊名:Agriculture & Technology 年,卷(期):2012,32(9) 参考文献(33条) 1.王光辉;季立才中国漆树漆酶的底物专一性 1989 2.Nina H;Laura-Leena K Crystal structure of a laccase from Melanocarpus albomyces with an intact trinuclear coper site 2002(08) 3.雷福厚;蓝虹云漆树漆酶和真菌漆酶的异同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生漆 2003(01) 4.李慧蓉白腐真菌生物学和生物技术 2005 5.Harald Claus Laccases:structure.reactions,distrihution 2004(35) 6.张丽白腐真菌产漆酶对染料废水降解的研究 2004 7.张敏;肖亚中;龚为民真菌漆酶的结构与功能[期刊论文]-生物学杂志 2003(20) 8.Gimifreda L;Xu F;Bollag J-M Laccases:a useful group of oxido reductive enzymes 1999(03) 9.Xu F;Kulys J J;Duke K Redox Chemistry in Laccase-Catalyzed Oxidation of N-Hydroxy Compounds 2000(66) 10.堵国成;赵政;陈坚真菌漆酶的酶活测定及其在织物染料生物脱色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2) 11.缪静;姜竹茂漆酶的最新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17) 12.刘尚旭;赖寒木质素降解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1(14) 13.何为;詹怀宇;王习文;伍红一种改进的漆酶酶活检测方法[期刊论文]-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31) 14.季立才;胡培植漆酶结构,功能及应用 1996(18) 15.侯红漫白腐菌Pleurotus ostreatus漆酶及对蒽醌染料和碱木素脱色的研究 2004 16.Huang Z Y;Huang H P;CaiR X Organic solvent enhanced spectrofluorin etric method for determition of laccase activity 1998(01) 17.Badiani M;Felici M;Luna M Laccase assay by means of highperfo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1983(02) 18.Wood D.A Production,Purif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Extracelluar laccase of Agaricus bisporus 1980(17) 19.林俊芳;刘志明;陈晓阳真菌漆酶的酶活测定方法评价[期刊论文]-生物加工过程 2009(04) 20.望天志;李卫莲;万洪文微量热法测定漆酶的活性[期刊论文]-自然杂志 1997(06) 21.Kirk T K;Farrell R L Enzymatic "combustion":The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lignin 1987(10) 22.张爱萍;秦梦华;徐清华漆酶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造纸学报 2004(02) 23.Reid I D Biological pulping in paper manufacture 1991(08) 24.Bergbauer M;Eggert C;Kraepelin G Degradation of chlorinated lignin compounds in a bleach plant effluent by the white-rot fungus Trametes Versicolor 1991(35) 25.林建城酶在食品工业,轻工业和环境保护上的应用分析[期刊论文]-莆田学院学报 2005(02) 26.林鹿;陈嘉翔白腐菌对纸浆CEH漂白废水的脱色、消除毒性和芳香化合物的降解 1996(11) 27.E Rodriguez;MA.Pickard;R Vazquez-Duhalt Industial dye decolorization by laccases from ligninolytic fungi 1999(38) 28.Bollag J M;Myers C Detoxification of aquatic and terrestrial sites through binding of pollutants to humic substances 1992(117-118) 29.Majcherczy A Oxidation of plo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 by laccase of Trametes versicolor 1998(22) 30.刘涛;曹瑞饪漆酶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期刊论文]-云南环境科学 2005(03) 31.Collins P J;Kotterman M J J;Field J A;Dobson A Oxidation of Anthracene and Benzo[a]pyrene by Laccase from Trametes versicolor[外文期刊] 1996(12)

无铬鞣剂的研究进展

无铬鞣剂的研究进展 鞣制是使生皮变成革的最基本的化学变性过程,它使易腐烂变质的生皮变得不容易腐烂。经过鞣制后的皮其湿热稳定性高,更耐酸、碱等化学试剂作用,再通过其它处理后,物理性质、手感、气味和外观有很大改变,成为弹性好、柔软、丰满而耐用的皮革。铬鞣法一直是鞣革的主要方法。但是,进入21世纪铬鞣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方面是铬原料资源本身的短缺;另一方面是成品革中三价铬会因为外在条件影响而氧化为六价铬,而Cr6+是严重致癌物质。因此,现阶段提倡用无铬鞣剂部分或全部代替铬鞣剂是有必要的,这也成为当今皮革界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胶原分子中含有-COOH、-NH2、-NH-等活性基团,因此研究者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希望在无铬鞣剂中引入能与皮胶原纤维中的官能团反应的基团,现阶段主要研究的无铬鞣剂可分为四大类:植物鞣剂、醛鞣剂、醛类鞣剂、金属结合鞣剂、合成鞣剂。 1.植物鞣剂 植物鞣剂由于可生物降解而被喻为“绿色鞣剂”,它对减少铬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植物鞣革具有良好的丰满性和成型性,革身挺实、耐磨性和透气性均良好等特点,至今仍是生产重革的基本鞣法。利用栲胶的良好填充性生产轻革时,也常用来进行复鞣或填充。同时,植鞣在家具革、服装革及鞋面革等品种上,已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现在人们正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力图用植物鞣剂代替铬鞣剂。植物鞣质含量不高、纯度低、渗透慢、皮中吸收的鞣质不耐水洗,与皮结合不牢;栲胶液中的不溶物、沉淀物较多,并且栲胶有一定颜色,鞣制后造成坯革颜色较深;单独用于鞣制其成革收缩温度一般只能达到75至85摄氏度,不能满足多数成革的要求;另外它用于轻革生产中总是存在着较强的植鞣感,即显得重和过度紧实。为了克服栲胶鞣制的缺点,制革工作者主要从对植物栲胶进行化学改性和改进植鞣鞣制工艺,即采用结合鞣制2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鞣剂主要有植物—金属结合鞣、植—醛结合鞣、栲胶—合成鞣剂结合鞣。 1.1化学改性 栲胶通过亚硫酸化反应,在鞣质分子中引入磺酸基,可以使沉淀减少,增进冷溶性,提高渗透速度,浅化栲胶颜色。对栲胶进行重度亚硫酸化改性,可提高渗透速度,低温下却不能满足鞣制的要求。为了提高栲胶的分散性,利用木素磺酸钠对坚木栲胶进行改性,也能使栲胶具有较好的分散效果。同时还提高了皮坯对产品的吸收率,而且干燥后坯革的颜色较浅。常用降解方法一般采用氧化降解,经氧化降解后栲胶仍含有大量的酚羟基,并产生出较多的羧基,同时分子质量大大下降,栲胶原来的胶体溶液性质逐渐消失,溶解性变好,色变降低,对酸、碱的缓冲性也有很大提高,收敛性降低,鞣性更加温和。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是高级氧化技术之一,其处理程序简单,安全无毒副作用,采用TiO2光催化降解栲胶,是一种栲胶降解的新途径。 1.2结合鞣制 为了保持植物鞣剂优点的同时,能够有效克服其缺点,植物鞣剂与其他鞣剂结合鞣引起了制革者的广泛关注。通过栲胶与其他鞣剂的结合鞣,可以大大提高成革收缩温度,同时成革性能接近或达到当前铬鞣水平。 1.2.1 植物—金属结合鞣 植铝结合鞣法实指先用植物鞣剂鞣制,然后用铝鞣制的方法。其鞣制出的成革收缩温度可达95至120摄氏度,革身丰满,成型性好,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单宁先以氢键和疏水键与皮胶原结合,经过铝离子复鞣,金属离子既能与皮胶原侧链羧基以配位键结合,也可与单宁分子发生配位,大大增加单位分子的结合点,从而增加胶原纤维间的有效交联,提高胶原的 湿热稳定性。石碧用氧化降解改性的橡椀栲胶与铝结合鞣,成革收缩温度虽低于100摄氏度,但鞣革粒面平细、革身柔软、较丰满,当铝盐用量高于1%时,颜色非常浅淡,可用于浅色革的

浮萍研究进展及应用

文献综述 浮萍研究进展及应用 05092113 罗秀勤 摘要:入今能源危机已近迫使人类不断寻找新的来源丰富且廉价的能源来源。浮萍是一种很常见的水生植物,当然也就成为了一种很好的能源来源,最主要的方面就是作为饲料,但其它方面的应用也不少,也是一种很好的药材。有很多用人工种植来提高浮萍的产量的相关研究。本文就目前对浮萍的研究及应用做如下分析。主要介绍浮萍的性质特征及用途,当前浮萍的研究状况,及几大应用。 关键词:浮萍;饲料;药材; 基因测序;污染治理 浮萍是一种常见的水面浮生植物。其功效: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在中国多本古书中有记载,如,《唐本草》、《本草拾遗》等。随着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人们把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浮萍的巨大潜力,包括清理污染、抗击全球气候变暖、生物能源以及减轻世界饥饿问题。 据研究,浮萍植物可以从农业和城市废水中提取氮、磷污染物;可以减少藻类生长,大肠杆菌和池塘周围的蚊虫数量;可以浓缩重金属,消除有毒化学品,并促进其他水产动物,如青蛙和家禽的繁殖。 浮萍产生的生物量速度比任何其他的开花植物都快;可作为高蛋白质饲料;而且,由于浮萍光合作用能力很强大,还可用于生产生物燃料,是一种新的生物能源。 日前,美国能源部已经计划开始浮萍(spirodela polyrhiza )基因组测序项目。等到测序完成,这最小的,增长最快和最简单的开花植物,是否也可作为新模式植物呢?那要看以后的发展和研究结果了。 1. 浮萍简介 浮萍又称水浮萍,是一种生长在水面的水草,生长能力极旺盛。 浮萍的生长能力旺盛.一旦温度和养分条件适宜,就会迅速繁殖,常分布于水田、水塘、湖泊、水沟等。只要有农作物存在的水域,几乎都有浮萍存在.它们与庄稼争夺肥料,所以往往被视为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