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中学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浙江省东阳中学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浙江省东阳中学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

1.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某时刻乙车在前、甲车在后,相距x=6m,从此刻开始计时,乙做匀减速运动,两车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12s内关于两车位置关系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4s时两车相遇

B.t=4s时两车间的距离为4m

C.0~12s内两车有两次相遇

D.0~12s内两车有三次相遇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题中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可表示位移,0~4s,甲车的位移为48m,乙车的位移为40m,因在t=0时,甲车在乙车后面6m,故当t=4s时,甲车会在前,乙车会在后,且相距2m,所以t=4s前两车第一次相遇,t=4s时两车间的距离为2m,故AB错误;

CD.0~6s,甲的位移为60m,乙的位移为54m,两车第二次相遇,6s后,由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乙又跑在前面,8s后,甲车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两车还会有第三次相遇,当t=12s时,甲的位移为84m,乙的位移为72m,甲在乙的前面,所以第三次相遇发生在t=12s之前,所以在0~12s内两车有三次相遇,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

.一列复兴号动车进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车头经过站台上三个立柱

A、B、C,对应时刻分别为t1、t2、t3,其x-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车头经过立柱B的速度为0

31

2x

t t

B .车头经过立柱A 、B 的平均速度为

21

x t t - C

.动车的加速度为

()

()()()

03212132312x t t t t t t t t t -+---

D .车头通过立柱B 、C 过程速度的变化量为()

()()

032121312x t t t t t t t -+--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车头经过站台上立柱AC 段的平均速度

31

2AC AC AC x x v t t t =

=- 由图可知,B 点是AC 段的位置中点,所以B 点的瞬时速度应该大于AC 段的平均速度,故A 错误;

B .车头经过立柱A 、B 的平均速度为

021

AB

AB AB x x v t t t =

=- 故B 正确;

C .根据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得,动车的加速度为

021331213121322(2)()()()22

AC AB v v x t t t v a t t t t t t t t t t t ---?=

==

--?----

故C 错误;

D .车头通过立柱B 、C 过程速度的变化量为

021331212(2)

()()

x t t t v a t t t t t --?=?=

--

故D 错误; 故选B 。

3.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 =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 -t 图中(如图),直线a 、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秒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10秒内两车逐渐靠近

B .在10~20秒内两车逐渐远离

C .在5~15秒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 .在t =10秒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在0-10 s 内,乙车的速度一直比甲车大,两车应逐渐远离,则A 错误;

B .在10-20 s 内,甲车的速度一直比乙车大,两车逐渐靠近,则B 错误;

C .在5-15 s 内,两图象与坐标轴的面积相等,则两车的位移相等,则C 正确;

D .在t =10 s 时两车速度相等,相距最远,则D 错误.

4.a b 、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行驶,两车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0t =时刻,b 车在a 车前方0S 处,在10~t 时间内,b 车的位移为s ,则( )

A .若a b 、在1t 时刻相遇,则03s s =

B .若a b 、在12t 时刻相遇,则032

s s = C .若a b 、在1

3t 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143t D .若a b 、在1

4t 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a 车速度为13

v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根据题述,在0t =时刻,b 车在a 车前方0S 处,在10~t 时间内,b 车的位移为s ,若a b 、在1t 时刻相遇,根据v t -图线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则有

03s s s +=

解得02s s =,故A 错误; B .若a b 、在

1

2

t 时刻相遇,根据v t -图线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则有

0744

s s

s +

= 解得032

s

s =

,故B 正确; C .若a b 、在1

3t 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的时刻为关于1t t =对称的153t 时刻,故C 错误; D .若a b 、在

1

4t 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174

t ,下次相遇时a 车速度 111

117244

a v t v v v t =-

?= 故D 错误。 故选B 。

5.两质点A 、B 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做直线运动。v t -图像如图所示。直线A 与四分之一椭圆B 分别表示A 、B 的运动情况,图中横、纵截距分别为椭圆的半长轴与半短轴(椭圆面积公式为S ab π=,a 为半长轴,b 为半短轴)。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2s t =时,a b 1.5m/s v v ==

B .当a 3m/s v =,两者间距最小

C .A 的加速度为23

m/s 2

D .当B 的速度减小为零之后,A 才追上B

【答案】C 【解析】 【详解】

AB .两质点A 、B 从同一地点出发,椭圆轨迹方程为

22

221x y a b

+= 由题图可知4a =、2b =,当

2s t x ==

带入方程解得

3m/s v y ==

在本题的追及、相遇问题中,初始时刻B 的速度大于A 的速度,二者距离越来越大,速度

相等的瞬间,两者间距最大,AB 错误;

C .A 做的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2s ,即

2v a t ?=

=? C 正确;

D .v t -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位移,经过4s ,B 速度减小为零,B 的位移为所围成图形的面积

B 1

24m 2m 4

s ππ=??=

A 的位移为

22A 114m 22s at =

== A 的位移大于B 的位移,说明在B 停下来之前,A 已经追上了B ,D 错误。 故选C 。

6.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1,经时间t 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2,若再经过时间kt 恰能回到出发点。则a 1:a 2为

A .21

k

k +

B .2

21k k +

C .2

1

k k +

D .

21

k

k +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可知,质点的总位移为0,列式可得

2

211211

02

2

a t a t kt

a kt ,2

1

2

21

a k a k 故选B

7.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下,若已知物体在第1秒内位移为8.0m ,在第3秒内位移为0.5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4m/s 2 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3.75m/s 2 C .物体在第0.5秒末速度一定为8.0m/s D .物体在第2.5秒末速度一定为0.5m/s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假设物体在第3s 末时未停下,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

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0.5末的瞬时速度

18

m/s 8m /s 1

v ==

2.5s 末的瞬时速度

20.5

m/s 0.5m /s 1

v =

= 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可得加速度大小为

23.75m /s a =

则物体从0.5s 末开始到停下来所用时间为

32s 15

t = 即物体整个减速运动过程持续时间为

32

0.5s s 3s 15

+<

故假设不成立,2v 并非2.5s 末的瞬时速度,物体在3s 末之前就已停下来了。 设物体运动2s 后再运动0t 时间停下,则

()101.5v a t =+

从2s 末到物体停下来的这段时间内,即t 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

201

0.5m 2

x at ==

解得

00.5s t =,24m /s a =

故物体在2.5s 末停止运动,选项AC 正确,BD 错误。 故选AC 。

8.某同学放学准备乘坐805路公交车,到达公交站时,看见公交车已经沿平直公路驶离车站,司机听到呼喊后汽车马上以2m/s 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该同学同时以4m/s 的速度匀速追赶汽车,汽车开始刹车时速度为8m/s ,减速前距离同学12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公交车刹车第1s 内位移为1m

B .公交车从开始刹车5s 内位移为15m

C .公交车刹车过程平均速度为4m/s

D .该同学追上汽车所需的时间为7s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汽车减速至停止所用时间为t ,加速度大小为a ,初速度v 0以向前为正,根据

0v at v =+可得

2

8m/s =4s 2m/s o v t a =

= 由此可知汽车在第1s 内没有停止,第1s 内的位移为x 1,时间为t 1则有

210111

2

x v t at =-

解得

17m x =

故A 错;

B .由上可知,汽车减速4s 后已经停止,所以汽车5s 内的位移实际上是4s 内的位移,设此位移为x 2,则有

221

2

x v t at =-0

解得

216m x =

故B 错;

C .公交车刹车过程平均速度为

216m =4m/s 4s

x v t =

= 故C 正确;

D .设同学追上汽车所用的时间为t 2,同学的速度为v 人,在这个时间内汽车的位移x 3,同学的位移x 4,汽车刹车前与同学的距离为L ,根据题意有

2302212x v t at =-

42x v t =人 34x L x +=

解得

26s t =或22s t =-(舍去)

由于汽车刹车过程只需要4s ,所以说明人在追上汽车前汽车已经停止,则26s t =也不符合题意舍去;设人要追汽车的实际位移为x 5,人追上汽车的实际时间为t 3,整个过程有

52x L x =+

53x v t =人

解得

37s t =

故D 正确。 故选CD 。

9.从离地H 高处自由下落小球a ,同时在它正下方H 处以速度0v 竖直上抛另一小球b ,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 ) A

.若0v >b 在上升过程中与a 球相遇 B

.若0v

C

.若0v =b 和a 不会在空中相遇 D

.若0v =b 球速度为零。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经过时间t 物体a 、b 在空中相遇,a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

2112

h gt =

b 做竖直上抛运动的位移为

2201

2

h v t gt =-

由几何关系有

12H h h =+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H t v =

小球b 上升的时间

2v t g =

小球b 运动的总时间为

32v t g

=

A .若小球b 在上升过程中与a 球相遇,则

2t t <

解得

0v >故A 正确;

B .若下落过程相遇,则

23t t t <<

00

02v v H g v g

<< 得

0v <<

若若0v

.若0v ,小球b 落回地面的时间

030

2v H

t t g v =

==

即0v b 和a 相遇点在地面上,小球b 和a 不会在空中相遇,故C 正确。 D

.若0v =

2v t g

=

=相遇时间

0H t v =

= 此时b 球刚上升到最高点,速度为零,故D 正确; 故选ACD 。

10.在光滑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物体以10m/s 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始终为5m/s 2,方向沿斜面向下,当物体的位移大小为7.5m 时,下列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时间可能为1s

B .物体运动时间可能为3s

C .物体运动时间可能为

)s D .此时的速度大小一定为5m/s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当物体的位移为向上的7.5m 时,由运动学公式2

012

x v t at =-

,7.5m x =+,解得 13s t =,21s t =

故A 、B 均正确;

C .当物体的位移为向下的7.5m 时,7.5m x =-,由2

012

x v t at =-

解得 327)s t =+(或427)s<0t (=-舍去

故C 正确;

D .由速度公式0v v at =-,解得

5m/s =-v 或5m/s v =、57m/s v =-

故D 错误。 故选ABC 。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注意公式的矢量性。

11.由于公路维修只允许单车道通行。t =0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相距x 0=100m ,速度均为v 0=30m/s ,从此时开始两车按图所示规律运动,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车最近距离为10m

B .两车最近距离为100m

C .两车一定不会相遇

D .两车一定会相遇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0~3s 时间内,甲车一直减速,乙车匀速运动,两车距离一直减小,在3s ~9s 时间内,甲车从静止开始加速,乙车开始减速,当两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近,从3s 开始,甲车的加速度为5m/s 2,再经t 时间,两车速度相等

0a t v a t =-甲乙

整理得

=3s t

因此在6s 时两车距离最近,由甲车图象可知

67.5m x =甲

设前3s 为t 0,乙车的位移

20001

157.5m 2

x v t v t a t =+-=乙乙

此时两车间距离

010m x x x x ?=+-=甲乙

因此两车最近距离为10m ,不会相遇,AC 正确,BD 错误。 故选AC 。

12.甲、乙两质点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对这两质点在0~3 s 内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2 s 时,甲、乙两质点相遇

B .在甲、乙两质点相遇前,t =1s 时,甲、乙两质点相距最远

C .甲质点的加速度比乙质点的加速度小

D .t =3 s 时,乙质点在甲质点的前面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C .由图可知

0=2m/s v 甲,0=1m/s v 乙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由图可知

22=m/s 3a -甲,21

=m/s 2

a 乙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选项C 错误;

AD .由公式2

012

x v t at =+得1s 、2s 、3s 时两质点的位移分别为

15m 3x =甲,28

m 3

x =甲,3 3m x =甲

1 1.25m x =乙,23m x =乙,3 5.25m x =乙

因为甲、乙两质点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可知t =2s 时,甲、乙没有相遇,t =3s 时,乙质点在甲质点的前面,故A 错误,D 正确;

B. 在甲、乙两质点相遇前,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由图可知,当t =1s 时,速度相等,甲、乙两质点相距最远,选项B 正确。 故选BD 。

13.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 、b 、c 、d 到达最高点e .

已知ab =bd =6 m ,bc =1 m ,小球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 s ,设小球经b 、c 时的速度分别为v b 、v c ,则( )

A .v b 8m/s

B .v c =3 m/s

C .s de =3 m

D .从d 到e 所用时间为4 s 【答案】BD 【解析】 【详解】

B .物体在a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0,加速度为a ,则从a 到c 有:

20111

2

ac x v t at =+

即:

01

7242

v a =?+??

0722v a =+

物体从a 到d 有:

20221

2

ad x v t at =+

即:

01

124162v a =?+?

3=v 0+2a

故:

21

m/s 2

a =-

故:

v 0=4m/s

根据速度公式v t =v 0+at 可得:

1

423m/s 2

c v =-?=

故B 正确。 A .从a 到b 有:

v b 2-v a 2=2ax ab

解得:

10m/s b

v =

故A 错误。

C .根据速度公式v t =v 0+at 可得:

021

442m/s 2

d v v at =+=-?=

则从d 到e 有:

-v d 2=2ax de

则:

244m

1

222

d d

e v x a ===? 故C 错误。

D .v t =v 0+at 可得从d 到e 的时间为:

2

4s

12

d d

e v t a =

== 故D 正确。

14.一辆客车以加速度a 1由静止驶出车站并沿着平直的公路加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在车后方有一名乘客还没有上车,司机紧接着刹车,做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a 2,停车时客车共行驶距离为s ,则( )

A .加速行驶的距离为2

12

a s a a + B 122()s a a + C 1

2122()

sa a a a +

D 1212

2()

s a a a a +【答案】AD 【解析】 【详解】

B .设加速结束时的速度为v ,则

22

12

22v v s a a += 解得

12

12

2sa a v a a =

+

选项B错误;A.加速的距离:

2

1

1

2

12

2

a

v

x

a

s

a a

==

选项A正确;

C.加速时间为

2

1

1112

2

()

sa

v

t

a a a a

==

选项C错误;

D.减速的时间:

1

2

2212

2

()

sa

v

t

a a a a

==

则客车运动的总时间为

2

12

1

12

2()

s a a

t

a a

t t

=+=

选项D正确;

15.在H=30m高的塔顶上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抛出速度为v0=20m/s,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物体位移大小为15 m时,球离开抛出点的时间可能为()

A.1s B.3s C.2+3s D.2+7s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体在塔顶上的A点竖直向上抛出,位移大小为15m的位置有两处,如图所示,

一处在A点之上,另一处在A点之下.

在A点之上时,通过位移为15m处又有上升和下降两种过程.根据

在A点之上时,物体的位移为15m,则,t1=1s,t2=3s

在A点之下时,物体的位移为-15m,则,7s

故选AB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竖直上抛运动规律.竖直上抛运动中位移相等,可能有三种情况,位移向上包括物体上升过程中经过;物体下降过程中经过;位移向下,物体下降到抛出点以下.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列方程求解.

2019-2020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解析版)

2019-2020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数学试 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3分)下列各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A.3x﹣4=0B.3x+4y=1C.x2﹣2x+1=0D.x﹣2xy=3 2.(3分)下列图形中∠1与∠2不是同位角的是() A.B.C.D. 3.(3分)芝麻作为食品和药物,均广泛使用,经测算,一粒芝麻重量约有0.00 000 201kg,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0粒芝麻的重量为() A.2.01×10﹣6kg B.2.01×10﹣5kg C.20.1×10﹣7kg D.20.1×10﹣6kg 4.(3分)如图,△ABC沿直线m向右平移a厘米,得到△DEF,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C∥DF B.CF∥AB C.CF=a厘米D.DE=a厘米5.(3分)明明家今年1~5月份的用电量情况如图所示,则相邻两个月用电量变化最大的是() A.1月至2月B.2月至3月C.3月至4月D.4月至5月6.(3分)计算(﹣2x2)3的结果是()

A.﹣2x5B.﹣8x6C.﹣2x6D.﹣8x5 7.(3分)如图,在A、B两座工厂之间要修建一条笔直的公路,从A地测得B地的走向是南偏东52°,现A、B两地要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对接,则B地所修公路的走向应该是() A.北偏西52°B.南偏东52°C.西偏北52°D.北偏西38°8.(3分)《九章算术》中,一次方程组是由算筹布置而成的.如图1所示的算筹图,表示的方程组就是,类似地,图2所示的算筹图表示的方程组为() A.B. C.D. 9.(3分)已知(x﹣2)(x2+mx+n)的乘积项中不含x2和x项,则m,n的值分别为()A.m=2,n=4B.m=3,n=6C.m=﹣2,n=﹣4D.m=﹣3,n=﹣6 10.(3分)如图,在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再将图中的阴影部分剪拼成一个长方形,若这个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为35,宽为15,则图中Ⅱ部分的面积是() A.100B.125C.150D.175 二.用心填一填(本题共24分,每小题4分)

东营上册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 1.假设列车经过铁路桥的全过程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某列车长为L 通过一铁路桥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列车全身通过桥头的时间为t 1,列车全身通过桥尾的时间为t 2,则列车车头通过铁路桥所需的时间为 ( ) A .1212 ·t t L a t t + B .122112·2t t t t L a t t +-- C .212112·2t t t t L a t t --- D .212112·2 t t t t L a t t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列车车头通过铁路桥所需要的时间为t 0,从列车车头到达桥头时开始计时,列车全身通过桥头时的平均速度等于 1 2 t 时刻的瞬时速度v 1,可得: 11 L v t = 列车全身通过桥尾时的平均速度等于2 02t t + 时刻的瞬时速度v 2,则 22 L v t =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得: 2121022t t v v a t ? ?=-+- ?? ? 联立解得: 2121 0122 t t t t L t a t t --= ?- A. 12 12 ·t t L a t t +,与计算不符,故A 错误. B. 1221 12·2t t t t L a t t +--,与计算不符,故B 错误. C. 2121 12·2 t t t t L a t t ---,与计算相符,故C 正确. D. 2121 12· 2 t t t t L a t t --+,与计算不符,故D 错误. 2.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 =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 -t 图中(如图),直线a 、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秒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常住人口数量和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常住人口数量和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引言 本报告针对金华东阳市常住人口数量和三次产业生产总值现状,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金华东阳市常住人口数量和三次产业生产总值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金华东阳市常住人口数量和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金华东阳市常住人口数量和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数据解读报告对关键因素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相信金华东阳市常住人口数量和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数据解读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 第一节金华东阳市常住人口数量和三次产业生产总值现状 (1) 第二节金华东阳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3) 一、金华东阳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三、金华东阳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 四、金华东阳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金华东阳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金华东阳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金华东阳市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7) 一、金华东阳市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7) 二、全省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金华东阳市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金华东阳市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金华东阳市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9)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是P、Q两质点运动的v-t图象,由图线可以判定( ) A.P质点的速度越来越小 B.零时刻P质点的加速度为零 C.在t1时刻之前,P质点的加速度均大于Q质点的加速度 D.在0-t1时间内,P质点的位移大于Q质点的位移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从图中可以看出P质点的速度越来越大,故A错误. B.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切线表示加速度,所以零时刻P质点的速度为虽然为零,但是斜率(即加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 C.在t1时刻之前,P质点的加速度即斜率逐渐减小最后接近零,所以P质点的加速度一开始大于Q的加速度,后来小于Q的加速度,故C错误. D.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所以在0﹣t1时间内,P质点的位移大于Q质点的位移,故D正确. 故选D。 2.某物体做直线运动,设该物体运动的时间为t,位移为x,其 21 x t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B.t=0时,物体的速度为ab C.0~b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2ab2 D.0~b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2b时间内物体做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D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201 2 x v t a t =+ 加得 02112 x v a t t =+加 即 2 1 x t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所以由图象可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0~b 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 ~2b 时间内物体做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A 错误,D 正确; B .根据数学知识可得: 0221a v k ab b == = 选项B 错误; C .根据数学知识可得 1 -2 a a =加 解得 -2a a =加 将t =b 代入201 2 x v t a t =+ 加得 ()222011 2222 x v t a t ab b a b ab =+=?+?-?=加 选项C 错误。 故选D 。 3.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运动,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与运动时间t 的关系图象。若甲、乙两物体恰不相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0时,乙物体一定在甲物体前面 B .t =1s 时,甲、乙两物体恰不相碰 C .t =2s 时,乙物体速度大小为1m/s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的实验操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长木板不能倾斜,也不能一端高一端低 B .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紧靠近打点计时器 C .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 D .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 2.甲、乙、丙三个物体做匀变速运动,通过 A 点时,物体甲的速度是 6 m/s , 加速度是 1 m/s 2;物体乙的速度是 2 m/s ,加速度是 6 m/s 2;物体丙的速度是- 4 m/s ,加速度是 2 m/s 2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通过 A 点时,物体甲最快,乙最慢 B .通过 A 点前 1 s 时,物体丙最快,乙最慢 C .通过 A 点后 1 s 时,物体乙最快,丙最慢 4.小球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在第 1 s 内通过的位移是 1 m ,在第 2 s 内通 过的位移是 2 m ,在第 3 s 内通过的位移是 3 m ,在第 4 s 内通过的位移是 4 m , 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这 4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2.5 m/s B .小球在 3 s 末的瞬时速度是 3 m/s C .小球在前 3 s 内的平均 速度是 3 m/s D .小球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5.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作如下分析, ( 分别用 v 1、 a 1表示物体在 0~t 1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 v 2、a 2 表 示物体在 t 1~t 2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 ) ,分析正确的是 ( ) v 1与v 2方向相同, A . a 1与a 2方向相反 B . C . v 1与v 2方向相反, v 与v 方向相a 1与a 2方向相同 a 1与a 2方向相反 D . v 1与v 2方向相同, a 1与a 2方向相同 t 0

匀变速直线运动测试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测试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几种情况中,可能发生的是( ) A.位移和加速度反向 B.速度与加速度反向 C.加速度不变,速度在变 D.速度不变,加速度在变 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 A.在t s内的位移决定于平均速度 B.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位移的增量是相同的 C.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位移之比等于1∶3∶5 D.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之差是一个常量 3.汽车从静止开始先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8 m/s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共经历时间10 s,由此可以求出( ) A.汽车加速运动的时间 B.汽车的平均速度 C.汽车减速运动的距离 D.汽车运动的总距离为40 m 4.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先后经过A,B,C三点,AB=BC.质点在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20 m/s,30 m/s,根据以上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 ) A.质点在AC段运动的时间 B.质点的加速度

C.质点在AC段的平均速度 D.质点在C点的瞬时速度 5.不计空气阻力,同时将一重一轻两石块从同一高度自由释放,则( ) A.在任一时刻两石块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位移和速度 B.在下落这段时间内两石块平均速度相等 C.对任一石块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位移之比为1∶4∶9 D.重的石块落得快,轻的石块落得慢 6.A、B两物体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的加速度a1=1.0 m/s2,B的加速度a2=-2.0 m/s2,根据这些条件做出的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B.A做的是匀加速运动,B做的是匀减速运动 C.任意时刻两个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为零 D.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7.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B.20 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C.60 s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D.40 s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 8.两艘赛艇a、b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0时两赛艇都在同一计时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如下图所示.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艘赛艇始终没有追上另一艘( )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总户数和总人口数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总户数和总人口数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 2019版

序言 金华东阳市总户数和总人口数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从总户数,总人口数,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金华东阳市总户数和总人口数综合情况现状、趋势变化。 金华东阳市总户数和总人口数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 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请注明出处。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金华东阳市总户数和总人口数综合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金华东阳市总户数和总人口数综合情况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金华东阳市总户数和总人口数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金华东阳市总户数和总人口数综合情况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金华东阳市总户数和总人口数综合情况现状 (1) 第二节金华东阳市总户数指标分析 (3) 一、金华东阳市总户数现状统计 (3) 二、全省总户数现状统计 (3) 三、金华东阳市总户数占全省总户数比重统计 (3) 四、金华东阳市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金华东阳市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金华东阳市总户数同全省总户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金华东阳市总人口数指标分析 (7) 一、金华东阳市总人口数现状统计 (7) 二、全省总人口数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金华东阳市总人口数占全省总人口数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金华东阳市总人口数(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金华东阳市总人口数(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总人口数(2016-2018)统计分析 (9)

第二章匀加速直线运动知识点汇总

高中物理匀加速直线运动知识点汇总 一、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②宏观、微观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二、参考系 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①描述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决定于它相对于所选的参考系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由于所选的参考系并不是真正静止的,所以物体运动的描述只能是相对的。②描述同一运动时,若以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描述的结果可能不同③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但是有时选运动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会给问题的分析、求解带来简便, 三、质点 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质点没有形状、大小,却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是为了使研究问题简化的一种科学抽象。 把物体抽象成质点的条件是: (1)作平动的物体由于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选物体任意一个点的运动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可以当作质点处理。 (2)物体各部分运动情况虽然不同,但它的大小、形状及转动等对我们研究的问题影响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如研究绕太阳公转的地球的运动,地球仍可看成质点).由此可见,质点并非一定是小物体,同样,小物体也不一定都能当作质点. 【平动的物体不一定都能看成质点,{物体的形状与运动的距离相比不能忽略};转动的物体可能看成质点来处理{研究绕太阳公转的地球的运动},也就是研究的问题不突出转动因素时。】 【能否看成质点一看研究问题,二看物理的形状与研究物体的关系】 【一个实际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决定于物体的尺寸与物体间距相比的相对大小】 四、位置、位移与路程 1、位置:质点的位置可以用坐标系中的一个点来表示,在一维、二维、三维坐标系中表示为s(x) 、s (x,y) 、s (x,y,z) 2、位移:【矢量】 ①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的变化的物理量.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短表示位移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②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它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注意:位移的方向不一定是质点的运动方向。如:竖直上抛物体下落时,仍位于抛出点的上方; ③单位:m 3、路程【标量】: 路程是指质点所通过的实际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路程和位移是有区别的:一般地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始终向着同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五、速度 速度:表示质点的运动快慢和方向,是矢量。它的大小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定义,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轨迹是曲线,则为该点的切线方向。 速率:在某一时刻物体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速率是标量. 瞬时速度:由速度定义求出的速度实际上是平均速度,它表示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它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要精确地描述运动快慢,就要知道物体在某个时刻(或经过某个位置)时运动的快慢,因此而引入瞬时速度的概念。瞬时速度的含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定义式: x v t == 位移 时间 平均速率: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s v t == 路程 时间 (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二者相等) v1,队伍全长为L.一个通讯兵从队尾以速度v2(v1小于v2)赶到队前然后立即原速返回队尾。这个全过程中通讯兵通过的位移为。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量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量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本报告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总数量,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单位数量,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单位数量,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单位数量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金华东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量具体情况现状、趋势变化。 金华东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量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 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此报告均请注明出处。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金华东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量具体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本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金华东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量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 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金华东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量具体情况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金华东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量具体情况现状 (1) 第二节金华东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金华东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金华东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总数量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总数量比重统 计 (3) 四、金华东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金华东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金华东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总数量同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总数量 (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金华东阳市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单位数量指标分析 (7) 一、金华东阳市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单位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单位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金华东阳市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单位数量占全省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单位数量比 重统计分析 (7)

物理必修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归纳与推导

物理必修第二章匀变速直 线运动公式归纳与推导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归纳及推导证明导学案2018年9月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1)速度公式:at v v +=0 (2)位移公式:2021 at t v x += (3)位移速度公式:ax v v 22 02=- (4)平均速度公式:①t x v = (普适)②2 0v v v += (5)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公式:20 2 v v v v t +== 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6)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公式:22 2 02v v v x += 可以证明:无论加速还是减速,都有:2 2 x t v v < (7)任意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恒量,且有:2aT x =?(相邻) ※此式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推广:2)(aT N M x x N M -=-(间隔) 二、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at v =221at x =ax v 22=2v v =……末速度为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用逆向思维(逆过程)可看 做初速度为0的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 三、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例关系式: (1)等分时间:取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t =0时刻v 0=0。(见第2页图示) ①第1T 末、第2T 末、第3T 末……瞬时速度之比为1:2:3:…:n ②前1T 内、前2T 内、前3T 内……位移之比为1:4:9:…:n 2 ③第1T 内、第2T 内、第3T 内……位移之比为1:3:5:…:(2n -1) (2)等分位移:取连续相等的位移x ,t =0时刻v 0=0。(见第2页图示) ①第1x 末、第2x 末、第3x 末……瞬时速度之比为:3:2:1…: ②前1x 内、前2x 内、前3x 内…所用时间之比为:3:2:1…: ※③第1x 内、第2x 内、第3x 内…所用时间之比:)23(:)12(:1-- …:(-) 基本公式主要涉及五个物理量:位移x 、加速度a 、初速度v 0、末速度v 、时间t 。除时间t 外,x 、a 、v 0、v 均为矢量,一般以初速度v 0的方向为正方向。 由打点计时器可以精确.. 算出匀变速运动中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及运动的加速度,公式分别为:

匀变速直线运动测试题(含答案精编)

匀变速直线运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 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 D. 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0。 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 B.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C.相同时间内加速度的变化相同; D.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3.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 时,位移为S ,当速度为4V 时,位移为:( ) A.9S ; B.16S ; C.4S ; D.8S 。 4.(多选)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在前4s 内(向右为正方向):( ) A.物体始终向右运动; B.物体先向左运动,2s 后开始向右运动; C.前2s 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2s 位于出发点的右方; D.在t=2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5. 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一个物体自A 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 点时的速度为V ,到C 点时的速度为2V ,则AB 与BC 两段距离大小之比是:( ) A .1:4; B .1:3; C .1:2; D .1:1。 6.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它在第n 秒内的位移是S ,则其加速度大小为:( ) A . 1 2n 2S -; B . 1 n 2S - ; C . 2 n 2S ; D . 1 n S +。 7. (多选)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s 内该物体的:( )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2 ;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2。 8. 在平直公路上,汽车以15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10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 A .50m ; B .56.25m ; C .75m ; D .150m 。 9. A 、B 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 所示,则:( ) A. A 、B 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头4s 内A 、B 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2018-2019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八年级(下) 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黄河bó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y ǒng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①)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选自《壶口瀑布》)(1)加点字“刹”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A.chà B.shā (2)填入文中①处最恰当 ...的一项是() A.筑 B.铸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bó大宽厚 yǒng 往直前 2.古诗文填空。 (1)窈窕淑女,。(《诗经?关雎》) (2)曲径通幽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4)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5)朋友分别,离愁难免。请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道别,然后潇洒地挥手离去。 (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表现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3.下列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演讲稿的语言应该尽可能体现口语化、大众化的特点,尽量避免使用听众不熟悉的文言、方言或生僻词语。(删去“避免”) B.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使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删去“经过”或删去“使”)C.作者在文中记述了与友人游览勃朗峰,或浓墨重彩,或简笔勾勒,笔法多变,妙趣横生。(在“勃朗峰”后加上“的经历”) D.我们应当践行和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践行”与“树立”互换位置)

匀变速直线运动测试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测试题 注意:试卷中 g 取10 m/s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其中1-11为单选,12-14为多选,每题4分,共56分) 1 ?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能被看作质点的是( ) A ?研究乒乓球自旋时 B. 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所用时间 C ?研究地球自转时 D ?研究跳水运动员空中优美姿势时 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的物体的g 值大 B. g 值在地面任何地方一样大 C. g 值在赤道处大于南北两极处 D. 同一地点的轻重物体的g 值一样大 3. 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1图象如图所示,贝U 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第2s 内和第3s 内速度方向相反 第2s 内和第3s 内速度方向相 同 C. 第2 s 末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4 -…-少 D. 第5 s 内速度方向与第1 s 内方向相同 4. 某人站在楼房顶层从0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20 m , 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 下方25 m 的B 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 位移分别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 A. 25 m 、25 m B. 65 m 、25 m C. 25 m 、一 25 m D. 65 m 、一 25 m 5. 甲、乙两个物体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取初速度方向为正,甲的加速度 为2 m/s 2,乙的加速度为一3 m/s 2,贝U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都做加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变化快 B. 甲做加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快 C. 乙做减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率大 D.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6. “水立方”的泳池长50 m,在100米蝶泳比A. B.

2019-2020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

2019-2020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3分)已知线段a ,b ,c ,d 满足ab cd =,则把它改写成比例式正确的是( ) A .::a d c b = B .::a b c d = C .::c a d b = D .::b c a d = 2.(3分)已知圆内接四边形ABCD 中,::1:2:3A B C ∠∠∠=,则D ∠的大小是( ) A .45? B .60? C .90? D .135? 3.(3分)如图,AC ,BE 是O 的直径,弦AD 与BE 交于点F ,下列三角形中,外心不是点O 的是( ) A .ABE ? B .ACF ? C .AB D ? D .AD E ? 4.(3分)若把抛物线231y x =-向右平移2个单位,则所得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 A .233y x =- B .231y x =+ C .23(2)1y x =++ D .23(2)1y x =-- 5.(3分)已知O 的半径为3,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4,则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 .相切 C .相离 D .不能确定 6.(3分)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若干个红球和9个黄球,它们只有颜色不同,摇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口袋中,通过大量重复摸球试验发现,摸到黄球的频率是0.3,则估计口袋中大约有红球( ) A .21个 B .14个 C .20个 D .30个 7.(3分)如图,以(1,4)-为顶点的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与x 轴负半轴交于A 点,则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的正数解的范围是( )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土地面积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土地面积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序言 金华东阳市土地面积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金华东阳市土地面积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剖析和阐述。 金华东阳市土地面积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土地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对金华东阳市土地面积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金华东阳市土地面积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需注明出处。 金华东阳市土地面积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金华东阳市土地面积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重要参考渠道。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金华东阳市土地面积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 (1) 第二节金华东阳市土地面积指标分析 (3) 一、金华东阳市土地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土地面积现状统计 (3) 三、金华东阳市土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比重统计 (3) 四、金华东阳市土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金华东阳市土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土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土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金华东阳市土地面积同全省土地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金华东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7) 一、金华东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金华东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分析.7 四、金华东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金华东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9)

匀变速直线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测试题 含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 B.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C.相同时间内加速度的变化相同; D.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2.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 时,位移为S ,当速度为4V 时,位移为:( ) ; ; ; 。 3.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在前4s 内(设向右为正方向):( ) A.物体始终向右运动; B.物体先向左运动,2s 后开始向右运动; C.前2s 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2s 位于出发点的右方; D.在t=4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4.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 图 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t 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 .在0-t 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的大 C .在t 1-t 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 .在t 3-t 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变速运动 5. 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一个物体自A 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 点时的速度为V ,到C 点时的速度为2V ,则AB 与BC 两段距离大小之比是:( ) A .1:4; B .1:3; C .1:2; D .1:1。 6.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它在第n 秒内的位移是S ,则其加速度大小为:( ) A .12n 2S -; B .1n 2S - ;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总户数及人口数量数据洞察报告2019版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总户数及人口数量数据洞察报告2019版

序言 本报告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当下金华东阳市总户数及人口数量现状及趋势脉络,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剖析金华东阳市总户数及人口数量重要指标即总户数,总人口数量等,把握金华东阳市总户数及人口数量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金华东阳市总户数及人口数量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金华东阳市总户数及人口数量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需求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目录 第一节金华东阳市总户数及人口数量现状 (1) 第二节金华东阳市总户数指标分析 (3) 一、金华东阳市总户数现状统计 (3) 二、全省总户数现状统计 (3) 三、金华东阳市总户数占全省总户数比重统计 (3) 四、金华东阳市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金华东阳市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金华东阳市总户数同全省总户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金华东阳市总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7) 一、金华东阳市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金华东阳市总人口数量占全省总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金华东阳市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金华东阳市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测试题(含答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测试题(含答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A卷(暑期节节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下面每小题中有一个或几个答案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两物体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D) A.谁的加速度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 B.谁的初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C.谁的末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 D.谁的平均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 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s=24t-1.5t2(m),当质点的速度为零,则t为多少(C)A.1.5s B.8s C.16s D.24s 3.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CD) A.速度的增量总是跟时间成正比 B.位移总是随时间增加而增加 C.位移总是跟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加速度,速度,位移的方向一致。 4.一质点做直线运动,t=t0时,s>0,v>0,a>0,此后a逐渐减小至零,则() A.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 B.速度逐步减小 C.位移继续增大 D.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 5.如图,第一个图中都有两条图线,分别表示一种直线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哪些图可能是正确的(ABC)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6.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由静止开始运动,第1秒内通过5m,第2秒内通过10m,第3秒内通过20m,第4s内通过10m,第5s内通过5m,5s末停止.则最初两秒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m/s,最后两秒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m/s,5秒内平均速度为m/s. 7.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是2m/s,加速度大小是0.5m/s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那么,它在3秒前的速度大小为m/s,3秒后的速度大小为m/s. 8.飞机着地时的速度v0=60m/s,着地后即以a=6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则飞机着地后12s内的位移大小为m 9.A、B两质点向同一方向运动,A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t=时 它们位于同一位置,则当它们再次位于同一位置时的速度vA、vB的关系为. 三、计算题(共3小题,共38分,写出必要的做题步骤,计算过程和单位.其中第10题12分,第11题12分,第12题14分.)10.一辆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过桥后以1.0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经12s已离开桥头180m,汽车原来匀速行驶的速度为多大? 11.一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仔细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 B.=±2 C.=2 D.=±2 2.若m>n,下列不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A.m+2>n+2 B.2m>2n C.>D.m2>n2 3.如果△ABC的三个顶点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那么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A=25°,∠B=65°B.∠A:∠B:∠C=2:3:5 C.a:b:c=::D.a=6,b=10,c=12 4.已知:将直线y=x﹣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直线y=kx+b,则下列关于直线y =kx+b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第一、二、四象限B.与x轴交于(1,0) C.与y轴交于(0,1)D.y随x的增大而减小 5.估计的值应在() A.5和6之间B.6和7之间C.7和8之间D.8和9之间6.如图,经过点B(﹣2,0)的直线y=kx+b与直线y=4x+2相交于点A(﹣1,﹣2),则不等式4x+2>kx+b的解集为() A.x<﹣2 B.x>﹣1 C.x<﹣1 D.x>﹣2 7.如图,AB⊥CD,且AB=CD.E、F是AD上两点,CE⊥AD,BF⊥AD.若CE=5,BF=3,EF =2,则AD的长为()

A.4 B.5 C.6 D.7 8.如图是由8个全等的小矩形组成的大正方形,线段AB的端点都在小矩形的顶点上,如果点P是某个小矩形的顶点,连接PA、PB,那么使△AB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点P的个数是() A.2个B.3个C.4个D.5个 9.不等式﹣4x﹣k≤0的负整数解是﹣1,﹣2,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A.8≤k<12 B.8<k≤12 C.2≤k<3 D.2<k≤3 10.如图,点E在△DBC的边DB上,点A在△DBC内部,∠DAE=∠BAC=90°,AD=AE,AB=AC.给出下列结论: ①BD=CE;②∠ABD+∠ECB=45°;③BD⊥CE;④BE2=2(AD2+AB2)﹣CD2.其中正确的 是()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二、认真填一填(每小题4分,共24分) 11.不等式2x﹣5>4x﹣1的最大整数解是. 12.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13.把两个同样大小的含45°角的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一个三角尺的锐角顶点与另一个的直角顶点重合于点A,且另三个锐角顶点B,C,D在同一直线上.若AB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常住人口数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常住人口数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序言 金华东阳市常住人口数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从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金华东阳市常住人口数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金华东阳市常住人口数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金华东阳市常住人口数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需注明出处。 金华东阳市常住人口数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金华东阳市常住人口数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

目录 第一节金华东阳市常住人口数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 (1) 第二节金华东阳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3) 一、金华东阳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三、金华东阳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 四、金华东阳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金华东阳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金华东阳市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金华东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7) 一、金华东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金华东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分析.7 四、金华东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金华东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分析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