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销售模式分析

国美销售模式分析
国美销售模式分析

国美销售模式分析

一.连锁零售行业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中国家电专门零售商品销售额也在不断增长,如图所示,中国家电连锁零售行业是中国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家电连锁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发展壮大,经历了较为充分的市场竞争,最终国美和苏宁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的扩张、并购,在大中城市形成双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

从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连锁零售的萌芽在不足一百平米的小店成立开始,到1996年,苏宁全资子公司—扬州苏宁诞生,揭开了苏宁电器连锁发展的序幕,此后永乐电器、大中电器、武汉工贸、浙江百诚、山东三联商社等中坚型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同样开始书写下了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发展史上的崭新篇章。

完成对传统渠道的“侵略”之后,我国家电连锁零售业开始进入同业并购时代。从2003年12月中永通泰成员间的并购开始,到国美电器借助资本力量大举并购,将常州金太阳、哈尔滨黑天鹅等区域连锁收归旗下,直至2006年11月国美电器与上海永乐闪电合并,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苏宁电器“虎口夺食”将北京大中纳入囊中。2007年12月国美托管大中,从而使国美电器在家电连锁零售业处于绝对的霸主地位。2008年年初,国美电器陆续收购山西大同电器、大连迅达移动通讯、陕西蜂星电器以及上市公司三联商社,为我国家电连锁零售业的业内并购划上了一个休止符。从2003年至2008年的6年间,家电连锁零售行业遭遇了以国美、苏宁、永乐为代表的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疯狂扩张和10多次的收购兼并,行业格局也由国美、苏宁、永乐、大中“四方”割据到“三国鼎立”,最终形成了“美苏”双雄对峙的竞争格局。

在国美、苏宁两寡头的竞争如火如茶的同时,海外资本渗透也已经拉开序幕。2004年12月11日,我国零售业全面开放。2006年5月,美国最大的电器连锁百思买集团以1.8亿美元控股五星电器,2009年2月百思买收购五星电器剩余股权,全资控股五星电器。2011年2月22日,百思买在官网发布公告,将关闭在我国的9家百思买门店,并计划于2012财年在我国开设将近50家五星电器门店。拥有六大PB品牌,150余种独家商品的百思买在我国家电连锁零售经营业中的竞争将举足轻重。2009年末日本家电连锁零售霸主山田电机提前进军我国市场,投资6亿多

元开设出我国及海外市场首家门店,向我国推介“购物即生活”的领先经营服务理念。日本第三大家电连锁零售淀桥相机瞄准网购商机,于2008年年末宣布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启动我国银联卡结算服务、网上订购服务,正式进军我国互联网邮购市场,开启其以“网店先行,进攻在后”的方式抢食我国家电连锁零售市场的蛋糕的征程。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家电专门

零售商品

1377.15 1848.43 2178.09 2553.28 1517.69 1768.80 3891.11 3407.71 销售额

(亿元)

增长率34.22% 17.83% 17.23% -40.56% 16.55% 119.99% -12.42 二.国美电器基本状况

国美电器成立于1987年1月1日,是中国最大的以家电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为主的全国性连锁企业。国美电器集团在全国280多个城市拥有直营门店1200多家,旗下拥有国美、永乐、大中、黑天鹅等全国性和区域性家电零售品牌,年销售能力1000亿元以上。1993年,黄光裕原来的电器小门面变成了一家大型电器商城;1995年,国美电器商城从一家变成了10家;1999年,国美进军天津,开始从北京走向全国,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全国性扩张;2001年12月,国美在12个城市共拥有49家直营连锁店及33家加盟连锁店;2003年国美电器在香港开业,迈出中国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国际化第一步;2004年国美电器在香港成功上市。2004年12月,国美电器直营门店达200家,并进入音像连锁业;2005年,国美进军地产业,建造国美第一城;随后3年,分别并购山西北方电器、大中电器和永乐电器;2008年2月,战胜最大竞争对手苏宁电器成功收购三联商社。2011年4月,国美电子商务网站全新上线。2013年,国美门店总数(含大中电器)达1,063家,覆盖全国256个城市,同时国美还有542家非上市公司,因此国美集团总门店数为1605家。国美电器在其领导人黄光裕的带领下,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2006年-2008年居于中国连锁百强企业榜首,如表1

所示。但是由于家电连锁行业的激烈竞争,,2008年,随着国美电器领导人黄光裕入狱以及2010年国美电器控股权之争,使得国美电器的家电连锁零售的霸主地位逐渐被同行业的苏宁云商所取代。

2006-2012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单位:亿元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第1名国美电器国美电器国美电器苏宁云商苏宁云商百联集团苏宁云商

销售规

8693000 10235000 10459378 11700267 15622292 11820757 12400000 模

第2名百联集团百联集团苏宁云商国美电器国美电器苏宁云商百联集团

销售规

7709457 8713915 10234242 10680165 15490000 11000000 12205221 模

第3名苏宁云商苏宁云商百联集团百联集团百联集团国美电器国美电器

销售规

6095237 8547546 9432939 9791537 10369291 11000000 11747974 模

数据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三.国美电器盈利模式及其分析

你的盈利能力只能支撑昨天、今天,你的盈利模式才能支撑明天。盈利模式,又称商业模式,指按照利益相关者划分的企业的收入结构、成本结构以及相应的目标利润。简单的说,盈利模式就是企业赚钱的渠道,通过怎样的模式和渠道来赚钱盈利模式在市场竞争的初期和企业成长的不成熟阶段,企业的赢利模式大多是自发的,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的不断成熟,企业开始重视对市场竞争和自身盈利模式的研究。国美电器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其盈利模式值得我们探究。

3.1 赚取差价盈利模式

赚取差价盈利模式,也可叫做“吃差价”盈利模式,是大多数零售企业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并实现盈利的“必经之路”,也是零售的起点。这种传统的零售企

业盈利模式是通过零售企业扩大网点规模和提高销售规模使自身在与供应商的议价中占取主动方优势,从而“逼迫”供应商降低采购价格,同时降低自身其他采购成本,再利用薄利多销即低价低利扩大销售的策略获取采购价与零售价的差价以达到盈利的目的。

国美电器作为家电零售行业的龙头企业,在中国大中型近全国280多个城市拥有直营门店1200多家,并且国美电器于2011年4月全新上线电子商务网站,这种“实体店+B2C”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使得国美拥有覆盖面最广的销售网络及强大的销售规模。薄利多销是国美电器的经营战略,这使得国美电器更好的拴住更多的消费者,同时国美进货量大,销售业绩好,强大的销售能力使得供应商愿意与国美合作,国美在与供应商的议价方面拥有主动位置,从而供应商“自愿”降低采购价格。销量越大进价越低,进价越低销量越大,国美的利润及销售规模也会逐渐提升,就这样,国美电器形成了一个循环体系。

面对如此的“价格压榨”,供应商为什么还要忍受亏损坚持与国美合作?因为国美所处的连锁零售行业销售份额占到城市市场总销量的40%-50%,供应商不敢丢掉这个市场。所以说国美的价格优势是建立在规模优势的基础之上。为了更加降低自身采购成本,赚取更多的进销差价,国美针对传统采购模式的弊端,果断地推出了招标采购制。这种模式的意义不仅在于采购费用的节约,而更重要的是彻底改变了家电生产厂家与商家之间的地位:不再是你生产什么我卖什么,而是我卖什么你生产什么。

国美电器的薄利多销策略主要体现在销售毛利率上。如表2所示,2005年—2012年,国美电器的销售毛利率平均在10%左右并呈上升状态,也就是说,国美电器每有100元的销售收入可以为公司创造10元钱的毛利润。如此低的毛利,国美电器却能在竞争如此之大的家电连锁行业立足并且逐渐成为行业的老大,可见国美电器的资本的强大。同时,国美电器毛利率的上升,也说明了国美电器其差异化战略以及定价策略得到了较好的成效。

国美电器财务分析

国美电器财务分析

国美电器资产负债表 单位:百万人民币 报告期2014-06-30 2013-12-31 2013-06-30 2012-12-31 2012-06-30 报表类型中报年报中报年报中报 非流动资产13003.023 12978.496 13132.607 13389.173 13346.684 流动资产29369.222 26345.489 24033.673 24323.55 22136.898 流动负债26383.035 23834.231 22066.344 22867.585 20013.775 净流动资产/(负债) 2986.187 2511.258 1967.329 1455.965 2123.123 非流动负债168.699 172.296 167.006 175.556 104.267 少数股东权益 - (借)/贷-703.893 -609.796 -497.179 -394.766 净资产/(负债) 16524.4 15927.25 15430.11 15064.35 15365.54 已发行股本423.221 421.551 421.551 421.551 421.551 储备16101.18 15505.7 15008.56 14642.8 14943.99 股东权益/(亏损) 16524.404 15927.254 15430.109 15064.348 15365.54 无形资产(非流动资产) 7422.637 7434.356 7461.865 7473.584 4134.82 物业、厂房及设备(非流动资 5044.778 5043.575 5143.151 5297.919 5036.387 产) 附属公司权益(非流动资产) -- -- -- -- -- 联营公司权益 (非流动资产) 其他投资(非流动资产) 149.04 135 106.38 124.2 156.06 应收账款(流动资产) 293.747 245.492 211.631 203.07 413.279 存货(流动资产) 9235.047 8220.734 6441.121 7779.164 6852.792 现金及银行结存(流动资产) 13073.513 9015.813 8413.048 7067.349 8232.021 应付帐款(流动负债) 7801.899 5992.325 5591.783 6629.959 6495.988 银行贷款(流动负债) 1721.613 2683.171 2269.437 2434.374 1075.233 非流动银行贷款-- -- -- -- -- 总资产42372.245 39323.985 37166.28 37712.723 35483.582

苏宁云商与国美电器财务报表比较研究

苏宁云商与国美电器财务报表比较研究 传统家电零售企业在电子商务行业迅速发展的现状下受到极大冲击。自2010年起苏宁云商和国美电器为了适应与应对这种经济下行压力,开始尝试涉 足网络电子业务,并进行了大量的投入。苏宁云商为了在这样严峻的压力下寻找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在2013年提出了“云商模式”。国美电器则在2013年和2014年推出了“全渠道策略”,2015年形成了特有的线上线下同步的“全零售体验”。 包括全零售用户界面平台和全零售供应链价值平台,通过移动微店和大数据工厂向客户精准传达从选择到售后所能提供的服务。目前两家公司都面临着线上线下同步经营、业务融合的问题,这就为我们比较研究提供了条件。本论文以两家公司2010-2014年的年报数据为主,详细地对苏宁云商和国美电器两家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出结论:国美电器的股东权益值较高,两家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基本充足,且两家公司的筹资活动都能很好地配合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 随后采用指标分析法系统分析两家公司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及成长能力。得出结论:营运能力方面国美电器稍有下降趋势而苏宁云商稳步上升。盈利能力方面国美电器的盈利能力逐步提升,虽然很缓慢但是步伐稳定,股票的投资价值较高。偿债能力方面苏宁云商的短期偿债能力较高。 成长能力方面两家公司目前的发展趋势较好。此外,论文还使用了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出两家公司最近几年的销售利润率,资产负债率和权益乘数,找出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最主要因素,根据这几个因素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扬长避短,借鉴国外经验帮助苏宁云商、国美电器充分合理地运用资源,建立一个友好共赢的电商时代。

国美内购会营销策略分析——以武汉中华路店为例

上海商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二级院系: 专业班级: 完成时间: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 I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研究方法 (1) (四)研究思路 (1) 二、促销策略极其表现形式 (1) 三、国美(武汉中华路)内购会营销简介 (2) (一)国美(武汉中华路)简介 (2) (二)国美内购会简介 (3) 四、内购会理论基础- 4R 营销理论 (3) (一)4R营销理论的定义和要素 (3) (二)基于4R营销的内购会优点分析 (4) 五、分析与总结 (5) (一)内购会与4R营销理论 (5) (二)国美武汉中华路店内购会调查问卷分析 (6) 调查问卷是以问题的形式取得第一手市场调研资料的有效方法,为了从内购会参与者的角度对该店举办的内购会获得一个相对直观的了解。本文设计了结构式调查问卷,从对内购会的价格感受,对内购会的服务感受,对内购会的期望三个维度调研了该店员工和与该店员工相关的内购会参与人员的反馈。 (6) (三)国美武汉中华路店内购会前后经营数据分析 (6) 六、内购会营销策略的优化方案 (9) (一)选择合适的内购会主题 (9) (二)统筹整体内购会的时间安排 (9) (三)提高内购会信息发布的效率 (9) (四)布置好内购会现场 (9)

国美案例分析

现代管理学案例分析报告 国美战略分析 目录 第一章国美背景介绍 (1) 第二章国美战略环境分析 (2) 2.1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2) 2.1.1 政治、经济环境分析 (2) 2.1.2 社会、技术环境分析 (2) 2.1.3 行业环境分析 (3)

2.2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3) 2.2.1 国美的优势 (3) 2.2.2组织管理体系 (4) 第三章国美当前战略存在问题分析 (4) 3.1国美战略存在的问题分析 (4) 3.2国美改革方向 (6) 第四章国美战略方案制定分析 (6) 第五章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第一章国美背景介绍 国美电器有限公司(GOME),成立于1987年1月1日,是一家以经营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为主的全国性连锁企业。在2013年,国美门店总数(含大中电器)已经达到1063家,覆盖全国256个城市;同时国美还有542家非上市公司,并且在2006年成功收购上海永乐生活家电、2007年并购北京大中电器之后,成为国内家电连锁企业中门店数量最多的一家;销售额曾多次占据中国连锁百强之首,睿富全球最有价值品牌中国榜曾评定国美电器品牌价值为553亿元,是家电连锁零售第一品牌。在二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国美电器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经营理念;塑造了“谦虚的行业领袖”、“成本控制专家”、“消费行家和服务专家”、“供应链管理专家”的品牌形象;形成了“选、用、育、留并重”的人才战略,并始终秉承着“成就品质生活”的企业文化。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在面临越来越多的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无数的挑战。国际经济局势动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各个企业都面临着经营模式的转变,内需消费拉力减低,产品的高度同质化,营销成本不断上升等因素,企业间竞争进一步走向白热化。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国美家电集团作为全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之一,从1999年至2006年间,成功实现了其跨区域连锁的经营模式,并逐渐走向国际。在长期经营实践中,国美电器形成了独特的商品、价格、服务、环境四大核心竞争力;所经营的商品几乎囊括所有消费类电子产品;大单采购、买断、包销、订制等多种营销手段,保证了国美家电的价格优势;以“彩虹服务”为代表的售后服务体系是国美电器规模化经营的基础;精品旗舰店的推出为消费者提供了放心、满意、舒适的购物环境。在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国美家电的单店数量急剧增长,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当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技术和管理的发展速度将滞后于企业利润增长速度,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 国美电器的收入来源不仅包括销售盈利,还包括供应商返利和其他业务盈利。长此以往,这种盈利模式使得国美的利润来源中,取自供应商的比重越来越大,逐渐形成挤压供应商的利润空间的局面。国美利用其为行业龙头的优势,在与供应商的博弈中处于优势地位。同时,随着苏宁等其他电器销售品牌的发展以及供应商自身销售渠道的拓宽,国美在与供应商的博弈中优势减弱,主要表现之

国美电器的财务报告分析

国美电器的财务报告 共分为四个部分: 一:国美电器的简介 二:国美电器的财务报告以及与苏宁的电器的对比 三:国美股权之争 四: 一:国美电器的简介 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0493)是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综合企业公司。公司在百慕大注册,主席为陈晓。创始人为黄光裕。 1987年元月一日,国美电器在北京创立了第一家以经营各类家用电器为主不足一百平米的小店。国美电器集团坚持“薄利多销,服务当先”的经营理念,依靠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不断创新的经营策略,引领家电消费潮流,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国美品牌得到中国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本着“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企业发展理念,国美电器与全球知名家电制造企业保持紧密、友好、互助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众多知名家电厂家在中国的最大的经销商。 (一):企业现状 目前,国美电器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并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位居全球商业连锁22位。在北京、天津、上海、青岛、成都、重庆、西安、广州、深圳等国内160多个城市以及香港、澳门地区拥有直营店560余家,10多万名员工,成为国内外众多知名家电厂家在中国最大的经销商。在国家商

务部公布的2007年中国连锁经营前30强中,国美电器以869.3亿元位列第一,并再次蝉联家电连锁第一名,2008年3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2007年中国连锁百强”经营业绩,国美电器以1023.5亿元位列首位;国美电器集团是中国企业500强之一,被中央电视台授予“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特别贡献奖”;睿富全球最有价值品牌中国榜评定国美电器品牌价值为490亿元,成为中国家电连锁零售第一品牌;中国保护消费者协会连续多年授予国美电器“维护消费者权益诚信满意单位” 国美电器集团的企业使命是成就品质生活,企业愿景是到2015成为备受尊敬的世界家电零售行业第一。 在22年的发展过程中,国美电器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经营理念;塑造了“谦虚的行业领袖”、“成本控制专家”、“消费行家和服务专家”、“供应链管理专家”的品牌形象;形成了“选、用、育、留并重”的人才战略。 如今的国美电器,在连锁化程度、管理水平、经营业绩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已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成为中国家电零售业的第一品牌,正向着“成为全球顶尖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持续快速前进。 该企业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53位,销售额是426.67亿,(苏宁电器是第33位,销售额是583亿元)2007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三十七。2008年,在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编制的“中国购买者满意度第一品牌”中排名第5位。 国美电器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通过收购等手段来快速扩张店面网络规

国美苏宁营销案例分析

剑走偏锋——国美与苏宁的营销管理方式比较 工商管理08—1班石威 作为国内家电零售行业巨人,国美与苏宁各自有着不同的营销方式。正因为两家公司的营销方式不互相交叉,使得两家公司在对抗时,供应商与消费者的话语权没被完全挤兑掉。而且二者的营销策略结合在一齐看的时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国内企业产品产业链营销的完美形态。二者的营销策略异同之处究竟在哪里?是什么原因使得国美在气势上力压苏宁?苏宁会以什么战略来对抗国美的挑战?在两家公司销烟滚滚的战役中迷底会一一打开。 国美采取主动——收购永乐 国美收购永乐之后,在家电零售市场行业里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竞争优势,也进一步地昭示了它想绝对统治国内家电市场的勃勃野心。收购的事件公开后,业内人士众说纷纭,普遍担心苏宁会再没有方法与如此巨大的战车进行厮杀。一时间,家电卖场人心惶惶,谁都不知道哪一天会是末日的来临。但一段时间过后,我们惊奇地发现,即使国美现时的实力剧增,但苏宁等其它卖场依然可以从容不迫地应对国美的对抗。 这其中的问题出在哪里?我们看到,国美收购永乐后对自己的产业链管理运营并没有作出太大的改变。也就是说,国美收购永乐,于目前来说,我们只能看到仅仅是国美的规模增大了,仅仅是增加了自己的领地。合并所带来的优势与内部能量,暂时还没能显示出来。国美的规模大了,这就存在了一个问题,管理链能否有效衔接,这对于一个像国美战车的企业来说直接影响着它的发展。对于目前管理水平的不足一直是困扰着中国企业的难题。而管理链也仅仅是一个企业内部运营的一部分,企业规模庞大了,但是运营机制没跟上。或许,这是国美迟迟未能绝对性地压倒苏宁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这一方面,规模较少的苏宁,百思卖,在此方面下功夫比国美轻松多了。所以苏宁要想还在以后的战役中能继续与国美抗衡,这一点是不能错过的。事实也证明,苏宁在内部运营机制上和整条产业链的管理上都胜过了国美。 收购永乐后的国美,在市场份额上足以令所有人撑目结舌。此时的国美拥有更大规模的采购订单,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与供应商搓商的话语权。这种局面绝非是供应商所希望看到的,国美与厂家的直销关系,取代了供应商在市场上的参与权。这种微妙的局面,其实对苏宁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供应销为了保着自己的市场入场券,有意无意地扶持了与国美对抗的

管理学案例分析——国美电器集团

问题一:面对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国美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国美电器从全国加点连锁零售第一品牌到2012年亏损近6亿,甚至被媒体预言可能消失,暴露出国美集团经营模式的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无视环境变化,盲目扩张门店。 管理学理论中提到“环境”这一概念,任何一个组织都不是独立存在的,环境中某些力量在管理者行为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组织外部力量和压力带来的变化一直影响着组织。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正是对管理的挑战,一个组织如果不能及时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来做出相应的调整,就很有可能失去在竞争中的优势从而失去先机,甚至出现被淘汰的危机。 组织的一般环境,即大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燃环境和国际环境等。任务环境包括顾客、竞争者、同盟者、供应商、运输部门、中间商与批发商、业务主管部门、税务财政部门以及企业所在社区等要素。纵观国美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从1999年到2006年短短7年时间,国美的规模已经实现向全国扩张并成功实现了区域连锁。然而在国美迅速壮大的同时国内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变化竞争对手也在快速成长,尤其是苏宁电器,2010年的数据显示苏宁的销售额已经超过国美,跃居中国零售百强企业榜首。面对这样强大的竞争对手,通常企业会采取扩张销售门店数量的形式抢夺销售量,国美在过去的5年里,通过快速自主开店、兼并收购等方式争取到现在的市场地位,然而由于门店扩大过于紧密并且已经远远超出了地区的负荷能力,因此在扩大的背后背负的是成本的增长远远高出利润增长的巨大包袱。对于国美来说,门店规模的扩大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实际的好处,表面无限光鲜,实际内里不堪重负。 2、低价策略使得与供应商关系恶化。 国美过去在与供应商的合作中,实施集中采购,统一采购,实现规模效应。由此建立起来的供销模式,摆脱了中间商环节,实现了低成本采购,从而将厂家的价格优惠转为自身销售商的优势,以低价格占领着市场。这样既可以避免厂家产品积压,又可以节省大笔宣传推广、产品促销和人员管理费用,以此达到进货越多,进价越低,销量越大,进货更多的良性循环。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家电市场进入了完全的买方市场,家电厂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合作关系由利益共同体走向矛盾的双方。一些连锁渠道在未经厂家同意的情况下,私自把零售价降到了出厂价以下,严重打乱了厂家的价格体系。厂家虽然提高了销量,但是由于大量的促销使价格降低,使得厂商的利润更加微薄。国美电器的低价优势主要来源之一就是对上游厂商的价格打压,这是一种典型的渠道终端行为的表现形式。众所周知的“格力事件”,就是因为格力不满国美电器擅自降低其空调价格,退出了国美电器卖场,两方关系就此恶化。从长远来看,国美电器的这种价格策略对整个产业链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弱化了上游生产厂商的整体盈利能力,迫使诸多厂商们纷纷自建渠道进行家电销售,以摆脱连锁卖场的控制,目前也变成国美有力的竞争者。国美与上游供应商矛盾的加剧,

国美电器竞争战略分析

国美电器竞争战略分析 摘要:自80年代以来,中国家电连锁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状态,在众多的家电连锁企业中,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依靠其独有的资金优势和“薄利多销、服务争先”的营销策略,稳稳地占据了家电连锁企业龙头老大之位,从而形成了一种“国美现象”。可是,随着中国其他家电连锁企业纷纷扩张,国美应该如何调整其竞争战略,应对其他家电连锁企业的挑战?本文通过对竞争战略的内涵的阐述以及对国美以往竞争战略回顾,在其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得出国美的SWOT分析,对其进行战略的分析和建议。对国美的分析为家电连锁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参照的坐标。 关键词:国美;家电连锁企业;竞争战略;竞争优势 引言:中国家电连锁业自80年代以来,正以超常规的发展加速改变整个中国家电流通领域的格局。在这个风起云涌的过程中,国美电器有限公司经过数年的迅速发展,脱颖而出,已经稳居中国家电销售的第一位。作为成长于中国经济环境中的一个民营企业,国美经验符合中国国情,也切合中国市场经济的实际。因此,对国美进行研究,分析其战略,了解其竞争方法与手段,可以为中国本土民营企业的战略管理提供参考价值,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在此,我将以国美为例,通过分析该企业的现有竞争战略及其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利用SWOT分析法,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为其制定新的竞争战略,使之能够保持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健康长久地发展经营下去。 一、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概况 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美)作为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成立于1987年元月一日,是一家以经营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为主的全国性连锁企业。始终坚持“薄利多销,服务当先”的经营理念,依靠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不断创新的经营策略,得以蓬勃发展。 在国家商务部公布的全国商业连锁前三十强排名中,国美连续多年蝉联中国家电连锁第一、中国商业连锁第二,持续领跑中国家电零售连锁业。本着“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企业发展理念,与全球知名家电制造企业保持紧密、友好、互助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众多知名家电厂家在中国的最大的经销商。 国美是中国企业500强之一,并被中央电视台授予“2005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特殊贡献奖”,成为中国家电流通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中国红十字会授予国美电器集团“印度洋海啸救援特别贡献奖”;世界品牌实验室评定国美电器集团品牌价值为301.25亿元,成为中国家电连锁第一品牌。 未来,国美将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加速企业发展,2008年预计实现销售额1200亿元,跨入世界500强行列,成为全球顶尖的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连锁零售企业。 二、国美电器有限公司现有竞争战略及其问题 竞争战略最初是由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他认为,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要靠两种途径,一种是在行业中处于最低成本的地位,另一种是具有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再与企业的市场广泛程度结合就形成了三种一般竞争战略,即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 现在的竞争战略理论,除了三种基本形式,还有混合战略,即低成本与差异化的结合。国美目前采用了以低成本战略为主,差异化战略为辅的混合战略。

(完整版)财务报表分析之国美电器

财务报表分析 ——国美电器财务报表分析 班级:金融904班 成员:钟西茜 09120003 杜玮 09060106 郝腾 09120026 分工:资料搜集:郝腾、钟西茜 盈利能力分析:钟西茜 资产管理能力分析:杜玮 偿债能力分析:郝腾 总结:杜玮 整合、排版:钟西茜

目录 第一章公司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盈利能力分析 (4) 2.1销售利润率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主营业务毛利率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营业利润率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每股净利润(EPS)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市盈率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偿债能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流动比率分析 (2)速动比率分析 3.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资产负债率分析 (2)产权比率分析 第四章资产管理能力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资产结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固流结构 (2)流动资产的内部结构 4.2 资产变动趋势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项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应收账款 (2)存货 (3)固定资产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总结…………………………………………………………………..- 18 - 5.1国家行业政策及分析……………………………………………………错误!未定义 书签。

国美案例分析

国美案例分析

————————————————————————————————作者:————————————————————————————————日期: ?

现代管理学案例分析报告 国美战略分析

目录 第一章国美背景介绍?1 第二章国美战略环境分析 (2) 2.1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政治、经济环境分析 (2) 2.1.2 社会、技术环境分析 (2) 2.1.3行业环境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3) 2.2.1 国美的优势?3 2.2.2组织管理体系?4 第三章国美当前战略存在问题分析 (4) 3.1国美战略存在的问题分析?4 3.2国美改革方向?5 第四章国美战略方案制定分析 (6) 第五章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0)

第一章国美背景介绍 国美电器有限公司(GOME),成立于1987年1月1日,是一家以经营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为主的全国性连锁企业。在2013年,国美门店总数(含大中电器)已经达到1063家,覆盖全国256个城市;同时国美还有542家非上市公司,并且在2006年成功收购上海永乐生活家电、2007年并购北京大中电器之后,成为国内家电连锁企业中门店数量最多的一家;销售额曾多次占据中国连锁百强之首,睿富全球最有价值品牌中国榜曾评定国美电器品牌价值为553亿元,是家电连锁零售第一品牌。在二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国美电器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经营理念;塑造了“谦虚的行业领袖”、“成本控制专家”、“消费行家和服务专家”、“供应链管理专家”的品牌形象;形成了“选、用、育、留并重”的人才战略,并始终秉承着“成就品质生活”的企业文化。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在面临越来越多的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无数的挑战。国际经济局势动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各个企业都面临着经营模式的转变,内需消费拉力减低,产品的高度同质化,营销成本不断上升等因素,企业间竞争进一步走向白热化。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国美家电集团作为全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之一,从1999年至2006年间,成功实现了其跨区域连锁的经营模式,并逐渐走向国际。在长期经营实践中,国美电器形成了独特的商品、价格、服务、环境四大核心竞争力;所经营的商品几乎囊括所有消费类电子产品;大单采购、买断、包销、订制等多种营销手段,保证了国美家电的价格优势;以“彩虹服务”为代表的售后服务体系是国美电器规模化经营的基础;精品旗舰店的推出为消费者提供了放心、满意、舒适的购物环境。在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国美家电的单店数量急剧增长,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当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技术和管理的发展速度将滞后于企业利润增长速度,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 国美电器的收入来源不仅包括销售盈利,还包括供应商返利和其他业务盈利。长此以往,这种盈利模式使得国美的利润来源中,取自供应商的比重越来越大,逐渐形成挤压供应商的利润空间的局面。国美利用其为行业龙头的优势,在与供应商的博弈中处于优势地位。同时,随着苏宁等其他电器销售品牌的发展以及供应商自身销售渠道的拓宽,国美在与供应商的博弈中优势减弱,主要表现之一

国美战略分析

【摘要】自80年代以来,中国家电连锁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状态,在众多的家电连锁企业中,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依靠其独有的资金优势和“薄利多销、服务争先”的营销策略,稳稳地占据了家电连锁企业龙头老大之位,从而形成了一种“国美现象”。可是,随着中国其他家电连锁企业纷纷扩张,国美应该如何调整其竞争战略,应对其他家电连锁企业的挑战?本文通过对竞争战略的内涵的阐述以及对国美以往竞争战略回顾,在其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得出国美的SWOT分析,结合“价值链”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战略的分析和建议。对国美的分析为家电连锁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参照的坐标。 一、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概况 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美)作为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成立于1987年元月一日,是一家以经营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为主的全国性连锁企业。始终坚持“薄

利多销,服务当先”的经营理念,依靠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不断创新的经营策略,得以蓬勃发展。 在国家商务部公布的全国商业连锁前三十强排名中,国美连续多年蝉联中国家电连锁第一、中国商业连锁第二,持续领跑中国家电零售连锁业。本着“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企业发展理念,与全球知名家电制造企业保持紧密、友好、互助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众多知名家电厂家在中国的最大的经销商。 国美内地一级市场网络布局已全面完成,正迅速向二三级城市拓展,目前在内地160多个城市拥有直营门店560多家,在香港和澳门的门店总数达到12家,员工近10万人。国美是中国家电零售领域率先在香港上市的企业。通过香港和澳门市场积累经验,为国美未来走向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国美是中国企业500强之一,并被中央电视台授予“2005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特殊贡献奖”,成为中国家电流通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中国红十字会授予国美电器集团“印度洋海啸救援特别贡献奖”;世界品牌实验室评定国美电器集团品牌价值为301.25亿元,成为中国家电连锁第一品牌。 未来,国美将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加速企业发展,2008年预计实现销售额1200亿元,跨入世界500强行列,成为全球顶尖的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连锁零售企业。1

国美电器战略管理分析

目录 一、公司概况: (2) (一)、企业背景 (2) (二)、目前业绩 (2) (三)、战略态势 (3) 二、公司治理: (3) (一)、高层管理人员 (4) (二)、公司治理结构 (8) 三、公司的职能分析: (9) 管理: (9) 营销: (10) 人才储备: (11) 四、财务分析: (11) 1. 盈利能力分析 (12) 2. 营运能力分析 (13) 3. 现金结构分析 (14) 4. 偿债能力分析 (15) 5. 成长性分析 (14) 五、SWOT分析: (10) 1)、内部因素总结(IFAS表) (15) 2)、外部因素总结(EFAS表) (17) 3)、战略方案(SWOT分析) (21) 六、讨论总结与建议: (22)

附录: (22) 一、公司概况: (一)、企业背景 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0493)是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综合 企业公司。公司在百慕大注册,主席为陈晓。创始人为黄光裕。 1987年元月一日,国美电器在北京创立了第一家以经营各类家用电器 为主不足一百平米的小店。国美电器集团坚持“薄利多销,服务当先”的 经营理念,依靠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不断创新的经营策略,引领家电消费潮 流,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国美品牌得到中国广大消费者 的青睐。本着“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企业发展理念,国美电器与全球 知名家电制造企业保持紧密、友好、互助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众多 知名家电厂家在中国的最大的经销商。 (二)、目前业绩 1987年元月一日,国美电器在北京创立了第一家以经营各类家用电器 为主不足一百平米的小店。 目前,国美电器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并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家 电零售连锁企业,位居全球商业连锁22位。在北京、天津、上海、青岛、 成都、重庆、西安、广州、深圳等国内160多个城市以及香港、澳门地区 拥有直营店560余家,10多万名员工,成为国内外众多知名家电厂家在中 国最大的经销商。在国家商务部公布的2004年中国连锁经营前30强中, 国美电器以238.8亿元位列第二,并再次蝉联家电连锁第一名;在国家商 务部公布的2005年中国连锁经营前30强中,国美电器以498.4亿元位列 第二,并再次蝉联家电连锁第一名,继续领跑中国家电零售业。2004年底, 国美电器基本完成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一级市场的网络建设,同时扩展到较

国美电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国美电器财务报表分析

潍坊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编号 潍坊学院 毕业论文 课题名称:国美电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 究 ——基于国美电器财务报表分析 2017年5月

潍坊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引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现状 (1) 1.国内研究现状 (1) 2.国外研究现状 (2) (三)研究内容 (2) 一、财务分析基础理论 (2) (一)财务分析意义和价值 (2) 1.财务分析的意义 (2) 2.财务分析的价值 (2) (二)财务分析方法 (2) 1.趋势分析法 (2) 2.比率分析法 (3) 3.因素分析法 (3) 二、国美电器财务报表分析 (3) (一)国美电器介绍 (3) (二)国美电器财务报表分析 (3) 1.盈利能力分析 (3) 2.偿债能力分析 (4) 3.运营能力分析 (6) 三、国美电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7) (一)盈利能力 (7) (二)偿债能力 (8) (三)资产管理能力 (8)

四、改善对策分析 (8) (一)关注现金流 (8) (二)机制创新 (8) (三)资讯创新 (8) 结论 (9) 参考文献 (9)

中文摘要 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部分。有效的了解与评价企业财务经营业绩与财 务状况的重要手段就是进行财务分析,对企业财务状况分析,能够及时现金流转情况、 企业营运能力、收益能力、债务偿还能力,这些信息能为管理人员以及有关人员对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管理情况提供有效的评价依据。对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状况的宏观与微观、主客因素分析比较,为了明确责任,客观全面分析经营管理者的业绩,有助于经营管理者寻找不足,促进水平提高。 本文运用案例分析、对比分析法对国美电器财务报表进行分析,首先概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其次,阐述了财务管理分析方法及理论、并依据财务管理理论,分析国美电器在新形势下财务问题,如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从而透视出财务经营方面存在的不足,如:竞争压力大、营销渠道过于狭窄和单一、对下游分销商控制力不够、国美电器的人才机制需要改善、创新意识,危机意识有待加强、从而提出推出和实施高新技术、营销方面、重视服务和人力资源提高等建议,以期为国美电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借鉴。 关键词:财务管理国美电器财务分析报表分析

【完整版】国美财务报表偿债能力分析

国美电器偿债分析论文 指导老师:乔庆敏 分析对象:国美电器 班级:会计五班 姓名:杨亚伟

目录 一、 ................................................................................ 国 美公司简介 二、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理论概述 (一)企业偿债能力的基本概念 (二)企业偿债能力的特点 (三)偿债能力分析的目的 (四)偿债能力分析的内容 三、企业偿债能力指标体系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 1.流动比率 2.速动比率 3现金比率 (二)长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 1.负债比率 2.股东权益比率 3.资本负债比率 4.利息保障倍数 三、结论及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词

国美电器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偿债能力分析 摘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信用经济的条件下,举债经营已成为现代企业重要的融资手段和策略。企业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足够的资金,而为了筹集资金,负债经营是每个企业都必不可免的一条路。举债经营的合理运用,能够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益,有效地提高股东权益报酬率,但与此同时,债务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甚或破产的风险。因此,在投资之前,对企业偿债能力进行合理的分析,是企业预测风险、保护企业利益的一种有效方法。 本文以国美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2012年的财务信息为例,运用比率分析的方法,分析该公司偿债能力的强弱,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两大部分,其中结合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量比率、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比率等指标,对该上市公司的债务状况能力进行分析及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偿债能力分析;影响因素;资产负债表 一、公司简介: 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1月1日,是一家以经营各类家用电器为主的全国性家电零售连锁企业。隶属于北京鹏润投资公司。 多年来,国美电器始终坚持“薄利多销、服务争先”的经营策略,把规模化的经营建立在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基础之上,从而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国美电器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重庆、郑州、西安、沈阳、济南、青岛、广州、深圳、杭州、昆明、福州、宁波及山西、河北、吉林、江苏等省市拥有130余家大型连锁商城,10000多名员工,年销售额达200多亿元,跨入中国商业连锁三甲,并成为长虹、TCL、康佳、厦华、海信、东芝、索尼、松下、LG、飞利浦、夏普、三洋等众多厂家在中国的最大经销商。自1998年加入国家信息产业中心和国家统计局等单位的商业信息网络以来,国美电器公司的彩电、空调机、影碟机等产品的销售统计每年均高居全国同行业之榜首。与此同时,国美电器建立起了一支高素质的售后服务队伍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制度。1999年,国美电器公司被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授予“售后服务信得过单位”称号。2001年,被中国消费者协会评为“诚信单位”。 国美电器极其重视公司品牌形象得树立和维护,由一个地区性品牌成长为全国品牌之后,其影响力也不断增强。2000年7、8月份国美电器成功阻击彩电价格联盟,在广大消费者中树立了良好得企业形象;11月,“国美模式高层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和官员对国美得发展给予了极高得评价,称“国美现象”代表着“商业资本的抬头”;年底国美电器陆续抛出千万元和亿元招标采购函,引发了家电行业厂商之间的供销模式的革命。2001年11月,“国美服务工程”在全国的推广在各地掀起了服务高潮,率先在家电流通领域打

对国美电器的战略研究分析

对国美电器的战略分析

————————————————————————————————作者:————————————————————————————————日期: 2

对国美电器的战略分析 本学期在宋老师授课和小组案例分析中,我们小组结合搜集到的信息对自己所选公司——国美电器进行了战略管理方面的相关分析。这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对国美电器内部资源和能力分析,价值链分析并结合swot分析得出其竞争优势;二是对国美电器的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分析;三是国美电器的战略态势选择及其在战略实施中的问题分析;四是对国美电器家族文化的分析。下面一一阐述: 第一部分:国美电器资源能力分析和竞争优势分析 从课本102页可以知道,不同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归纳成四种竞争优势,分别是:成本和质量方面的竞争优势,时间和专有知识方面的竞争优势,设置进入障碍,实力优势。下面结合我们组所选公司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进而得出其竞争优势。 首先,分析一下国美电器的内部资源。一个企业的资源包括有形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方面,结合网上2010年来国美的综合损益报表,可以看出其当年收入为5091014.50万元。从实物资源上看,截止到2011年,国美家电店面数量有1500多家,多于位于第二的苏宁,仍为家电行业的老大。企业无形资源方面:由于国美并不涉及家电的生产制造,所以其技术资源和创新资源欠缺,但声誉资源却很强大。20年来,国美一直坚持“薄利多销”营销理念,赢得了顾客的支持和极高的品牌认知度。近年来,国美年营业收入均在300亿以上。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国美的实力优势突出。 在企业能力方面,主要分析的是其核心竞争力。我们认为国美电器依靠其自主品牌配合其“薄利多销”的营销政策进行构建其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营销体系的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因为它是有价值的能力,稀有的而且不易被苏宁等其他电器公司模仿和替代,这是它独特的竞争力。其坚持大规模集中采购商品并迫使供应商降低价格,使得其商品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成本降低。可见,国美在成本上也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它的成本,要明显低于一般百货业的家电部和超市大卖场的家电部门成本。 然后,我们运用swot分析法来简单分析一下国美的优势和劣势。小组对国美电器的swot分析见下: (1)从优势上看: 价格优势——天天低价策略吸引着大量顾客 信用优势——国美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口碑较好。 规模优势——遍及全国的1500多家店面和资金雄厚。 (2)劣势: 小组认为,国美在售后服务方面与苏宁电器相比,有较大差距,急 待提高。这方面,小组成员曾亲自去过德州市的国美和苏宁店面, 在商场浏览和咨询有关商品时,国美服务人员少,服务态度没有微 笑,苏宁则好的多。 (3)机会上看: 家电下乡活动及乡镇人民收入的提高,为国美等家电企业开辟农村 市场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国美也面临着国际扩张的 机会。 (4)劣势上: 其一竞争者,尤其是苏宁电器,近几年店面数量增长迅速,利润

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战略采购 案 例 分 析 报 告

课题名称: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的订单柔性分配与采购决策研究小组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目录 一、公司简介 ------------------------------------------------------ - 1 - 二、发展历程 ------------------------------------------------------ - 2 - 三、问题分析 ------------------------------------------------------ - 3 - 四、应对方案 ------------------------------------------------------ - 5 - 五、成本效益分析 ------------------------------------------------ - 8 - 六、结束语 -------------------------------------------------------- - 10 -

一、公司简介 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0493)是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综合企业公司。公司在百慕大注册,创始人为黄光裕。现任董事会主席为张大中。 国美电器一直居于国内领先电器行业。来自中怡康的权威数据显示, 2010年国美集团空调销售达600万套,据中国电子商会2006年以来对空调市场份额监测显示,国美集团空调复合增长一直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并持续稳居空调市场销售份额第一,是中国空调渠道的第一渠道。另外,国美集团率先在行业通过与上游厂家深度合作及大单采购、淡季打款等措施,国美集团终端空调零售价格在2011年继续保持低于其他渠道的竞争优势,并力争在2011年空调旺季来临之际,抑制空调价格上涨苗头,维持空调低价位水平。 国美电器集团坚持“薄利多销,服务当先”的经营理念,依靠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不断创新的经营策略,引领家电消费潮流,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国美品牌得到中国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本着“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企业发展理念,国美电器与全球知名家电制造企业保持紧密、友好、互助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众多知名家电厂家在中国的最大的经销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