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月修订版分级考核标准

2017.12月修订版分级考核标准
2017.12月修订版分级考核标准

分级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特级护理质量考核标准(100分)

一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100分)

二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100分)

三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100分)

2017年12月第二次修订

注:

一、分级护理质量检查(特、一级护理合格率)

1、特、一级护理标准分100分,合格分80分;基础护理标准分40分,合格分36分。

2、一级质控检查:病区抽查5例特、一级护理患者,按月计算合格率。

3、二级质控检查每个科室抽查1例特级或一级护理患者,1例二级护理患者、3例三级护理患者,计算总体特、一级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

4、记录抽查患者的床号、姓名、扣分及原因。

二、基础护理合格率:

1、基础护理总分40分,合格分36分。

2、一级质控检查:各病区抽查5例患者,遵循先查重患者后查轻患者的原则,每个护理级别的患者均检查,了解基础护理情况,按月计算合格率。

3、二级质控检查每个病区抽查5例患者,要求检查1例特级或一级护理患者,1例二级护理患者、3例三级护理患者。

4、各级护理级别患者不齐全时,仍查5例患者、遵循先查重患者后查轻患者的原则,无特级或一级护理患者,则改查二级护理患者,此例患者扣分加倍(×2);若无二级护理患者,改查三级护理患者,此2例患者扣分加2倍(×3),按检查出存在问题最多的2例患者计算。

5、请记录抽查患者的床号、姓名、存在问题。

完整版技术部门绩效考核标准

制度名称 技术板块人员绩效考核 编号 执行部门 制作 审核 批准 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方案 目的 1、 为加强和提高本部门的绩效和公司绩效,增强公司活力,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成 就感,最终实现公司 的经营目标,特制订本方案。 2、 依据本方案实施的绩效考核结果将作为员工工薪调整、人员晋升、降级、辞退、培训等依据。 二、适应范围 本方案适应于技术人员。 考核周期 月度考核。对当月工作表现进行考核,考核时间为下个季度的 1 — 5日,遇节假日顺延。 年度考核。考核期限为本年度一月至十二月,考核时间为下一年度 1月的5—15日。 考核内容及指示说明 技术人员考核分为:业绩考核和行为考核两个部分,(考核项目和目标要求由上级根据每月的工作情 况不定 安排)如下表: 考核期间: 年 月 1、 2、 四

5 项目成本 日常工作 服务质量 加权合计 10% 控制 10% 5% 考核项目 自主工作 能力 项目成本掌控 情况 日常交办工作 完成情况 客户及销售 工作能力 专业技能 业绩及知识的 指标掌握 100% 本岗位胜 任度 执行力 A.成本控制合理,公司资源利用合理 并适当节约开支的;(10分+5分) B.成本控制未超出概预算;(10 分) C.成本超支,有正当原因的;(5 分) D.成本控制不当,超出预算成本; (0分) A.主动完成交办工作; B.被动完成交办工作; C.交办工作完成较差, 资源协助的;(2分) D.无法完成交办工作; (10 分) (5 分) 需要额外 (0 分) 投诉一次扣一分,甲方客户表扬的 加5分; 权重 10% 5% 5% 5% 评分标准 50% 得分 50% A.无需督促,主动完成工作并积极服务客户;(10 分) B.需要督促,被动工作,可以服务客户,需要上级协调资 源;(5分) C.工作被动,马虎,没有监督不工作,不提供资源不工作 的;(0分) A.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及知识,具有相应专业认证证书 的(5分) B.基本掌握专业技能及知识;(3分) C.有相关专业基础,可以被培训的;(1分) A.具有本岗位或相关岗位工作经验三年,能完成本岗位工 作;(5分) B.具有相关岗位工作经验,基本完成岗位工作;(3 分) C.具有相关岗位工作经验,无法完成本岗位工作;(0分) A.能够完成既定目标,并能主动解决难题; B.可以完成既定目标,需要主管或他人协助; C.执行能力欠缺,需要帮助才可完成任务; (5 分) (3 分) (1 分)

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办法及细则

*****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办法(初稿) 为加强*****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激励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督促技术人员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制冷站技术管理工作精细化,本站结合《****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和《***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范围 1、****所有取得集团专业技术人员职务任职资格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包含M2级以上管理干部)。 2、未取得集团专业技术人员职务任职资格职称但属于****技术小组在编人员且拟报专业技术人员职务任职资格的技术人员(不包含M2级以上管理干部)。 二、考核周期 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周期为季度考核,制冷站考核小组于每季度末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三、考核等级 依据考核分数和下列条件,将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类,考核总分采取百分制。 优秀:85分以上(含85分) 称职:75分以上(含75分) 基本称职:65分以上(含65分) 不称职:65分以下一律视为不称职

四、考核内容及评价方法 技术人员工作绩效主要从工作能力、工作任务、工作质量、工作态度、团队合作性、纪律仪表,学习培训七个方面分为五个级别来评价计分考核,分为ABCDE五个考核级别,具体描述如下: 工作能力 按照个人相应技术职称岗位职责的要求评价一个考核周期内工作能力表现。 A级:表现出超出职位要求的能力 B级:偶有超出职位要求的表现 C级:符合职位技能要求 D级:略有不符合职位技能要求的表现 E级:多数表现不符合职位技能要求 工作任务 评价一个考核周期中的平均工作任务量饱和度。 A级:工作任务极重,能按时高效完成但需长时间加班。 B级:工作任务较重,需经常加班以完成任务。 C级:工作任务基本饱和,偶尔加班即可完成。 D级:工作任务不完全饱和,有少量空闲。 E级:工作任务饱和度不足50%。 工作质量 评价一个考核周期中所完成的工作的质量情况。该项考核同时要求安排工作任务时需要明确工作质量要求。

分级护理质量检查汇总

分级护理质量检查汇总 检查时间:2015年2月13-------------17日 存在问题 1入院护理:对患者及家属入院宣教不到位、宣教内容不全、患者对管床医生知晓率较高,但对责任护士及护士长知晓率较低(共性)。2病人佩戴腕带工作不到位,病区有部分患者未带腕带(中医科、消化科、内分泌呼吸科、干保科、儿科)。 3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填写内容不完整有漏填的项目(康复科。 4责任护士掌握病人九知道内容欠缺、随机抽查责任护士对自己管所病人不清诊断与护理等级,巡视病房过程中与病人缺乏交流,观察病情不细、通过询问病人饮食及药物指导不到位。(内分泌、老年科、儿科、心血管一科、) 5床单位物品较多,放置不规范。(呼吸科、神经内科、) 6护理记录重视基础护理内容,忽略专科护理的措施和评价、护理记录与医生病情观察的内容及记录存在偏差。(共性)

7原因分析: 1、由于护理质量期间临近春节,为了更好的做好节日期间的值班工作,护士长安排了部分护理人员调休,故责任护士更换频繁,患者记不住护士名字。护士也对患者九知道掌握欠缺。 2.病房管理质量有所提高,但仍未达到质量要求,陪护较多,责任护士未做好解释工作,未督促病人及家属将物品整理好,对夜间新入院的病人当班护士在病人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未及时进行卫生处置。 3、护理记录的书写较上月有明显进步,存在问题次数减少,仍需改进、加强内涵、体现病情观察。 4,病人及家属因文化层次所限,对宣教内容接受程度差, 8改进措施 1、完善护理记录内容增加专科观察的内容和基础护理的内容,如翻身、口腔、皮肤等护理执行落实情况,体现护理记录的真实、准确和护理措施落实及效果。强调按护理等级巡视患者, 2,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实施全面、整体的护理,满足患者身心两方面的要求,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3熟练掌握分级护理的内容各级护理人员均应熟练掌握分级护理的内 5严格交接班制度对特级护理及一级护理的患者要进行床边交接班。6。培训护士对药物知质控小组识,加强晨会提问,尤其对N1级责

煤质指标分级详细标准

煤质指标分级详细标准

————————————————————————————————作者:————————————————————————————————日期:

一、灰分产率级别: 1、动力用煤灰分分级 级别代号原煤灰分Vd% 特低灰煤SLA≤10 低灰煤LA 10.01~16.00 中灰煤MA 16.01~29.00 高灰煤HA>29 2、冶炼用炼焦精煤灰分分级 级别代号原煤灰分Vd% 特低灰煤SLA ≤6.00 低灰煤LA 6.01~9.00 中灰煤MA 9.01~12.00高灰煤HA >12.00 二、全硫含量级别: 1、无烟煤和烟煤硫分分级 级别代号干基全硫S d.t% 特低硫煤SLS <0.50 低硫煤LS 0.50~0.90

中硫煤MS 0.91~1.50 中高硫煤MHS 1.51~3.00 高硫煤HS >3.00 2、炼焦用炼焦精煤硫分硫分分级及炼焦原料用煤 级别代号干基全硫S d.t% 特低硫煤SLS <0.40 低硫煤LS 0.40~0.70 中低硫煤MLS 0.71~0.95 中硫煤MS 0.96~1.20 中高硫煤MHS 1.21~1.50 高硫煤HS 1.51~2.50 三、发热量级别 级别代号干燥高位发热量Qgr,d(MJ/kg) 特高热值煤SHQ >29.60 高热值煤HQ 25.51~29.60 中热值煤MQ 22.41~25.50 低热值煤LQ16.30~22.40 特低热值煤SLQ <16.30 四、磷含量级别

级别代号原煤磷Pd(%) 特低磷煤P—1 ≤0.01 低磷煤P—2 >0.01~0.05 中磷煤P—3 >0.05~0.10 高磷煤P—4>0.10 五、砷含量级别(煤中砷含量分级MT/T803-1999) 级别代号原煤砷As(%)一级含砷煤ⅠAs ≤4.0×10-4 二级含砷煤ⅡAs >4.0×10-4~8.0×10-4 三级含砷煤ⅢAs>8.0×10-4~25.0×10-4四级含砷煤ⅣAs >25.0×10-4 六、氟含量级别(煤中氟含量分级MT/T966-2005) 级别代号原煤氟As含量μg/g 特低氟煤SLF<80 低氟煤LF 80~130 中氟煤MF131~200 高氟煤HF >200

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评分表

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评分表(教学为主型填写) (年度) 注:教学为主型,指聘任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的教育教学综合部门中的专职教学人员。此类又根据工作性质和内容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一二三五系的专职教学人员),B组(四系的专职教学人员),C组(思政部、人文社科部、基础部的专职教学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评分表(科研为主型填写) (年度) 注:1.科研为主型,指聘任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的信息安全研究所人员。 2.标“*”项目为必要观测项目,其他为参考观测项目。

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评分表(管理为主型填写) 教育教学综合部门的管理为主型专技人员□(年度) 姓名部门职级 观测项目得分是否达标观测项目得分是否达标 师德师风*课外教学/ 课堂教学*教研教改/ 科学研究*思政教育/ 部门建设*社会服务/总分 信息安全研究所的管理为主型专技人员□(年度) 姓名部门职级 观测项目得分是否达标观测项目得分是否达标 师德师风*课外教学/ 科学研究*教研教改/ 部门建设*思政教育/ 课堂教学社会服务/总分 姓名部门职级 达标方式说明是否达标考核要求和标准 除考核管理工作外,每年科学研究分值须达到 20分以上;或每年撰写与工作相关有一定专业 水平的报告、总结或方案等,其中高级职称的总 计一般不少于2万字,中级职称的总计一般不少 于1万字,初级职称的总计一般不少于0.5万字。 注:1.管理为主型,指聘任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的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以及聘任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的党政教业务管理部门(除信息安全研究所外)人员。 2.标“*”项目为必要观测项目,其他为参考观测项目。 精心整理,仅供参考编辑文案使用,请按实际需求再行修改编辑 2020年2月17日

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的界定标准

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的界定标准 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是评价手术质量的客观指标,因此必须按统一标准予以界定并填写。但在实际工作中临床医师对标准的理解和掌握尚存在一定的偏差,在病案首页录入过 程中把握不准确,影响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现就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界定中常见的问 题及对策分述如下: 1 手术的概念 1.1 据《中国病案管理》“住院工作统计”一节的“手术统计”及其他数据的指标解释是:“手 术是利用器械或手法,对组织和器官进行切开,切除缝合、整复等基本操作处置病伤,达 到诊治病伤目的的医疗操作。” 1.2 根据卫生部有关规定,手术切口分为三类: ①Ⅰ类切口即无菌切口,经充分准备后,符合无菌要求的切口。如甲状腺切除术、开 颅手术、视觉器官、单纯骨折切开复位、四肢躯干及不切开空腔脏器的胸、腹部手术切口。 ②Ⅱ类切口即可能污染的切口。即手术切口部位有污染的可能。如手术中必须切开或 离断与体表相通连并有污染可能的空腔器官的手术切口。包括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 阴道、子宫以及阴囊 、会阴部等不易彻底消毒皮肤的切口;新近愈合的切口须再次切开手术,例如腹部手术后 出现并发症须再次剖腹的切口如脾切除术后大出血须再次切开探查止血;伤口6h内经清 创初期缝合的切口。 ③Ⅲ类切口即污染切口。即在临近感染区域组织及直接暴露于感染区域的切口。例如 某些腹内明显感染的手术如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阑尾穿孔手术、化脓性腹膜炎、胆囊积脓、肠绞窄坏死手术、结核性脓肿或窦道切出缝合的切口;与口腔相通的连的手术如唇裂、腭裂手术等以及各个系统或部位的脓肿切开引流等手术切口均属此类。 1.3 对于个别分类有困难的切口,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能确定为“Ⅰ”者可以“Ⅱ”计,不 能确定为“Ⅱ”者可以“Ⅲ”计。 切口愈合分为三级:

水土保持各种分级标准表及指标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表(SL190-96) 土壤侵蚀程度分级指标* * 注:在判别侵蚀程度时,根据风险最小原则,应将该评价单元判别为较高级别的侵蚀程度 风蚀强度分级表* 注:在判别侵蚀程度时,根据风险最小原则,应将该评价单元判别为较高级别的侵蚀程度。

风蚀沙漠化程度分级指标* * 注:在判别侵蚀程度时,根据风险最小原则,应将该评价单元判别为较高级别的侵蚀程度。 土壤盐渍化分级指标 石漠化程度评价表

降水酸度(酸雨)分级标准 注:降水酸度是用降水pH值的年平均值表示。降水酸度的计算方法是,将一年中每次降水的pH 值换算H+浓度后,再以雨量加权求其平均值,得到pH年均值。以氢离子浓度来划分降水酸度等级。 土壤侵蚀敏感性影响的分级 各因素权重确定专家调查表 注:Xi为影响因子i对土壤侵蚀的相对重要性,可通过专家调查方法得到。当因子i对土壤侵蚀重要性为比较重要时,Xi为1;当因子i对土壤侵蚀重要性为明显重要时,Xi为3;当因子i对土壤侵蚀重要性为绝对重要时,Xi为5。 沙漠化敏感性分级指标

临界水位深度 注:土地盐渍化敏感性是指旱地灌溉土壤发生盐渍化的可能性。在盐渍化敏感性评价中,首先应用地下水临界深度(即在一年中蒸发最强烈季节不致引起土壤表层开始积盐的最浅地下水埋藏深度),划分敏感与不敏感地区。 盐渍化敏感性评价 注:运用蒸发量、降雨量、地下水矿化度与地形指标划分等级。 石漠化敏感性评价指标 注:石漠化敏感性主要根据其是否为喀斯特地形及其坡度与植被覆盖度来确定的。 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相对敏感性分级指标

注:1、生态系统对酸雨的敏感性,是整个生态系统对酸雨的反应程度,是指生态系统对酸雨间接影响的相对敏感性,即酸雨的间接影响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相对难易程度,它主要依赖于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有关的土壤物理化学特性,与地区的气候、土壤、母质、植被及土地利用方式等自然条件都有关系。生态系统的敏感性特征可由生态系统的气候特性、土壤特性、地质特性以及植被与土地利用特性来综合描述。本标准选用周修萍建立的等权指标体系,该体系反映了亚热带生态系统的特点,对我国酸雨区基本适用。 2、P为降水量,PE为最大可蒸发量。 3、A组岩石:花岗岩、正长岩、花岗片麻岩(及其变质岩)和其他硅质岩、粗砂岩、正石英砾岩、去钙砂岩、某些第四纪砂/漂积物;B组岩石:砂岩、页岩、碎屑岩、高度变质长英岩到中性火成岩、不含游离碳酸盐的钙硅片麻岩、含游离碳酸盐的沉积岩、煤系、弱钙质岩、轻度中性盐到超基性火山岩、玻璃体火山岩、基性和超基性岩石、石灰砂岩、多数湖相漂积沉积物、泥石岩、灰泥岩、含大量化石的沉积物(及其同质变质地层)、石灰岩、白云石。 4、A组土壤:砖红壤、褐色砖红壤、黄棕壤(黄褐土)、暗棕壤、暗色草甸土、红壤、黄壤、黄红壤、褐红壤、棕红壤;B组土壤:褐土、棕壤、草甸土、灰色草甸土、棕色针叶林土、沼泽土、白浆土、黑钙土、黑色土灰土、栗钙土、淡栗钙土、暗栗钙土、草甸碱土、棕钙土、灰钙土、淡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草甸盐土、沼泽盐土、干旱盐土、砂姜黑土、草甸黑土。 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地区评价 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地区评价 性保护重要地区 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重要性分级表 注:区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的生态重要性在于整个区域对评价地区水资源的依赖程度及洪水调节作用。可以根据评价地区在对区域城市流域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对整个流域水资源的贡献来评价。

研发技术人员考核标准.

xx市xx工厂有限公司文件 xx(2005)(总经)字(026) 技术、研发人员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建立公平公正公开,营造目标管理、责任明确、利润共享、量化考核的企业文化氛围,提升和发挥人尽其能、人尽其才的资源效益,建立从费用、成本、利润到效益的透明化内部财务结算制度,特拟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研发部、生产技术部及相关技改项目等部门。 核准:审核:编制:

三》职责、目标: 3.1研发部 3.1.1随时和销售人员沟通掌握市场最新需求。 3.1.2随时保持与技术部门沟通协调,协助技术部解决生产上的技术 3.1.3遵守公司各项管理规定。 3.1.4严守公司技术秘密,保证公司机密不外泄露。 3.1.5全年新品立项项目:国外不超过5家,国内不超过2家。 3.2技术部 3.2.1技术人员必须及时解决所负责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确保车 间工艺技术的正确执行,对生产系统的工艺检查监督、执行负责。 3.2.2每天做好生产系统对工艺操作执行情况巡查、抽查工作,查到问题及时 处理,并将检查情况汇报生产部。 3.2.3在每天巡查、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经常要向生产部提出合理化建议(工 艺及生产管理方面)。 3.2.4深入车间认真用心专研,开阔思路,寻找提高产品收率、提高回收价值、 降低质量成本的项目,要求每季度要有一个新项目在试验认证。 3.2.5生产车间产品收率、质量出现异常,应及时帮助得到解决,配合好车间 的生产,既是监督员、又是勤务员之职责。 3.2.6技术员对生产车间的工艺操作执行有监督权。

3.2.7技术员对生产操作人员违反工艺规定有处罚建议权。 3.2.8对车间违章操作有阻止权和处罚建议权。 四》奖励办法 4.1研发部 4.1.1自己的新品开发转化成工业产品后:利润在500万以内的,按利润的10% 提取;超过500万的超过部分按5%提取,提留3年,奖励金中要减去 开发费用或引进等费用。 4.1.2对开发出来的新品通过小试公司奖励1.5万元,通过中试未生产公司奖励 3万元,但资料工艺必须得到认可进入档案室。 4.1.3每年至少成功开发3个新品。 4.1.4技术人员引进技术改良,按年利润的10%-15%提取奖励计算给部门,年 利润的10%中的50%给引进个人做为奖励,奖金中要减去引进、科研等 费用。 4.1.5公司引进的技术,减去引进等费用按年利润的10%奖励给个人实施或团 队。 4.2技术部 4.2.1技术人员月度奖金按比例挂靠所负责的生产车间,与生产车间的产品成 本,质量挂钩,奖罚比例为车间主任的0.6。 4.2.2技术人员在维持车间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必须积极主动的进行技术改造, 在岗位如果6个月无技改项目的,一年内没有技改成果者,工资下降 20%,并调离技术科。 4.2.3技术改造创造的总效益每年必须完成200万指标,按6%奖励部门。

干旱指标确定与等级划分

干旱指标确定与等级划分 由于影响干旱的因素很多,造成干旱的原因不同,各地气候、地理条件差异很大,目前难以采用全国统一的干旱评判标准。本附录推出的指标、公式供在编制《抗旱预案》时作参考之用,各地也可选用本地区的研究成果。 1单一干旱指标 1.1气象干旱指标 1.1.1 连续无雨日数 指作物在正常生长期间,连续无有效降雨的天数。本指标主要指作物在水分临界期(关键生长期)的连续无有效降雨日数。 表1 作物生长需水关键期连续无有效降雨日数与干旱等级关系参考值 (单位:天) 注:无有效降水指日降水量<5毫米。 水分临界期指作物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即水分亏缺或过多对作物产量影响最大的生育期。 1.1.2 降水距平或距平百分率 距平指计算期内降雨量与多年同期平均降雨量的差值,距平百分率指距平值与多年平均值的百分比值。 中国中央气象台:单站连续三个月以上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少25%~50%为一般干旱,偏少50%~80%为重旱;连续两个月降水偏少50%~80%为一般干旱,偏少80%以上为重旱。 多站降水距平百分率干旱指标可参照下表确定。

表3 区域降水距平百分率(%)与相应的干旱等级 1.1.3 干燥程度 用大气单个要素或要素组合反映空气干燥程度和干旱状况。如温度与湿度的组合,高温、低湿与强风的组合等,可用湿润系数反映。 湿润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1:K 1 = r / 0.10ΣT 式中:ΣT—为计算时段0℃以上活动积温(℃〃日), r—为同期降水量(毫米)。 公式2:K 2 = 2r / E 式中:E—为小型蒸发皿的水面蒸发量(毫米); r—为同期降水量(毫米)。 计算时,请参考当地的有关数据。 表4 干燥程度与干旱等级的划分 1.2水文干旱指标 1.2.1 水库蓄水量距平百分率 公式:I k =(S-S )/S ×100% 式中:S—为当前水库蓄水量(万立方米); S —为同期多年平均蓄水量(万立方米)。 表5 水库蓄水量距平百分率(%)与干旱等级

水土保持各种分级标准表及指标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表(SL190-96) 重计算之。 土壤侵蚀程度分级指标*

* 注:在判别侵蚀程度时,根据风险最小原则,应将该评价单元判别为较高级别的侵蚀程度。 风蚀强度分级表* 注:在判别侵蚀程度时,根据风险最小原则,应将该评价单元判别为较高级别的侵蚀程度。 风蚀沙漠化程度分级指标*

* 注:在判别侵蚀程度时,根据风险最小原则,应将该评价单元判别为较高级别的侵蚀程度。 土壤盐渍化分级指标 石漠化程度评价表 降水酸度(酸雨)分级标准

注:降水酸度是用降水pH 值的年平均值表示。降水酸度的计算方法是,将一年中每次降水的pH 值换算H+浓度后,再以雨量加权求其平均值,得到pH 年均值。以氢离子浓度来划分降水酸度等级。 土壤侵蚀敏感性影响的分级 各因素权重确定专家调查表 注:Xi 为影响因子i 对土壤侵蚀的相对重要性,可通过专家调查方法得到。当因子i 对土壤侵蚀重要性为比较重要时,Xi 为 1;当因子i 对土壤侵蚀重要性为明显重要时,Xi 为3;当因子i 对土壤侵蚀重要性为绝对重要时,Xi 为5。 沙漠化敏感性分级指标

临界水位深度 注:土地盐渍化敏感性是指旱地灌溉土壤发生盐渍化的可能性。在盐渍化敏感性评价中,首先应用地下水临界深度(即在一年中蒸发最强烈季节不致引起土壤表层开始积盐的最浅地下水埋藏深度),划分敏感与不敏感地区。 盐渍化敏感性评价 注:运用蒸发量、降雨量、地下水矿化度与地形指标划分等级。 石漠化敏感性评价指标 注:石漠化敏感性主要根据其是否为喀斯特地形及其坡度与植被覆盖度来确定的。 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相对敏感性分级指标

护理质量检查表

目录 第一部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1.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第二部分护理质量检查表 1. 三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 2. 二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 3. 二级质控护理质量检查汇总表 4. 一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 (1)一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特殊区域用) (2)一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供应室用) (3)一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门诊用) (4)一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病房用) 第三部分各项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 普通病区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2.分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2.1 特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2.2 一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2.3 二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2.4 三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3. 急救物品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4. 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5. 消毒隔离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6. 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7 手术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8. ICU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9. 急诊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0 门诊部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1. 输液室、注射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2. 抽血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3.血透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4. 产房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5. 新生儿病房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6. 节假日前护理安全检查评分标准 17. 夜班护士工作质量考核标准 第四部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1、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 第一部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1.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第二部分护理质量检查表

1. 三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 2. 二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

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办法

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办法 考核是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聘的主要依据,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激励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考核目的 积极引入竞争,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考核对象 考核对象为集团公司在岗的工程类各级专业技术人员。 三、考核组织 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工作由集团公司考核领导小组统一负责,根据工作需要可设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组,负责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的具体工作。 四、考核内容 考核工作以专业技术岗位职责为依据,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按照德、能、勤、绩四项内容进行全面考核,重点考核专业技术能力、水平和工作实绩。 德:指政治表现,思想作风,职业道德,团结协作和奉献精神等; 能:指学术技术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履行岗位职责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 勤:敬业精神,事业心,责任感等; 绩:指工作效率、质量和贡献等。 五、考核方法 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原则,把专业获奖、业绩政绩、发表论文等作为评分条件的重要指标,保证考核结果的准确性,逐步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六、考核程序 (1)本人述职。专业技术人员对照岗位职责,实事求是地写出下少于1500字的学习、思想、业务工作总结。拟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还必须接受考核组的提问。 (2)民主测评。考核组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民主测评。 (3)征求意见。考核组要深人基层、了解情况、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特别是同行专家意见。 (4)汇总评议。考核组依据民主测评情况和有关意见并进行评仪,写出评语,确定评分结果。 (5)情况反馈。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人,根据考核结果,提出改进意见,指

技术员岗位职责及岗位考核标准

技术员岗位职责及岗位考核标准 篇一:项目技术员岗位职责考核细则 项目技术员岗位职责考核细则 同煤集团宏远公司李树平项目部-------技术员标准考核细则 同煤集团宏远公司李树平项目部-------技术员标准考核细则 项目技术员岗位职责考核细则 同煤集团宏远公司李树平项目部-------技术员标准考核细则 同煤集团宏远公司李树平项目部-------技术员标准考核细则 项目技术员岗位职责考核细则 同煤集团宏远公司李树平项目部-------技术员标准考核细则 篇二:岗位工作标准、权限、职责-技术员 技术员 工作职责: 1、根据生产任务,编制生产计划,了解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累计原始资料,制订生 产任务,分析总结。 2、经常检查现场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3、及时上报事故经过,分析事故原因;严格执行信息上报制度。 4、熟悉掌握锅炉设备的机械性能,并对锅炉的检验、维修编制检修标准,提出整修意见。 5、指导、监督本车间职工进行技术、安全业务学习。 6、负责管理车间机械设备的技术资料,并对设备的使用进行指导。 7、协助车间行政领导管理车间。 权限: 1、有权对工区的各项生产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2、有权对车间所有工种的安全、技术业务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考试。 3、有权对各工种安全作业卡死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4、有权制止职工的违章违纪行为。 具体要求: 1、定期组织职工学习安全作业卡死制度及操作规程。 2、按时完成车间生产任务的编制、总结。 3、定期对车间所属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并完善机械设备台帐。 4、按时完成中心、车间布置的生产、技术任务。 达到标准: 1、锅炉设备技术运行状态安全、可靠、经济。 2、机械设备台帐齐全、准确,并保持有延续性。 3、对职工技术、业务学习能给予指导及帮助。

煤质指标分级详细标准

一、灰分产率级别: 2、冶炼用炼焦精煤灰分分级 二、全硫含量级别: 1、无烟煤和烟煤硫分分级 三、发热量级别

四、磷含量级别 五、砷含量级别(煤中砷含量分级 MT/T803-1999) 六、氟含量级别(煤中氟含量分级 MT/T966-2005) 七、煤灰熔融性级别 1、煤灰熔融性软化温度(ST)分级(MT/T 853.1)

十、褐煤及风化煤腐植酸含量级别 十一、理论精煤回收率级别 十二、可选性等级划分标准

十三、煤炭粒度分级(GB189—63) 十四、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分级(GB MT/T825—2000) 十五、煤层瓦斯成分分带 十六、挥发份分级表(GB MT/T849—2000)

十七、烟煤粘结指数分级(GB MT/T 596—1996) 十八、煤全水分分级(GB MT/T850—2000)

煤质化验指标 一、水分。 煤中水分分为内在水分、外在水分、结晶水和分解水。 煤中水分过大是,不利于加工、运输等,燃烧时会影响热稳定性和热传导,炼焦时会降低焦产率和延长焦化周期。 现在我们常报的水份指标有: 1、全水份(Mt),是煤中所有内在水份和外在水份的总和,也常用Mar表示。通常规定在8%以下。 2、空气干燥基水份(Mad),指煤炭在空气干燥状态下所含的水份。也可以认为是内在水份,老的国家标准上有称之为“分析基水份”的。 二、灰分 指煤在燃烧的后留下的残渣。 不是煤中矿物质总和,而是这些矿物质在化学和分解后的残余物。 灰分高,说明煤中可燃成份较低。发热量就低。 同时在精煤炼焦中,灰分高低决定焦炭的灰分。 能常的灰分指标有空气干燥基灰分(Aad)、干燥基灰分(Ad)等。也有用收到基灰分的(Aar)。 三、挥发份(全称为挥发份产率)V 指煤中有机物和部分矿物质加热分解后的产物,不全是煤中固有成分,还有部分是热解产物,所以称挥发份产率。 挥发份大小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煤炭变质量程度越高,挥发份产率就越低。在燃烧中,用来确定锅炉的型号;在炼焦中,用来确定配煤的比例;同时更是汽化和液化的重要指标。 常使用的有空气干燥基挥发份(Vad)、干燥基挥发份(Vd)、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和收到基挥发份(Var)。 其中Vdaf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 固定碳 不同于元素分析的碳,是根据水分、灰分和挥发份计算出来的。 FC+A+V+M=100 相关公式如下:FCad=100-Mad-Aad-Vad FCd=100-Ad-Vd FCdaf=100-Vdaf 四、全硫St 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机硫、无机硫。1%以下才可用于燃料。部分地区要求在0.6和0.8以下,现在常说的环保煤、绿色能源均指硫份较低的煤。 常用指标有:空气干燥基全硫(St,ad)、干燥基全硫(St.d)及收到基全硫(St,ar)。 五、煤的发热量 煤的发热量,又称为煤的热值,即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所发出的热量。煤的发热量时煤按热值计价的基础指标。煤作为动力燃料,主要是利用煤的发热量,发热量愈高,其经济价值愈大。同时发热量也是计算热平衡、热效率和煤耗的依据,以及锅炉设计的参数。

技术人员考核标准

机加产品事业部技术人员绩效考核办法 1、目的 为了建立和完善我事业部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和激励与约束机制,对技术人员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通过此评价合理的进行价值分配,以此来提高广大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机加产品事业部全体技术研发人员及技术施工组成员。 3、考核内容 考核共分两部分:一是月度绩效考核,考核成绩与月效益工资和技术岗位晋级挂钩;二是事业部技术创新项目绩效考核,考核成绩与部门项目津贴和技术岗位晋级挂钩。考核内容有: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 4、月度绩效考核办法(百分制考核) 4.1、考核人员:技术人员考核由事业部技术主管负责制,技术主管考核后报事业部负责人批准后发放。 4.2、月度考核办法 4.2.1工作业绩考核(权重80%) 工作业绩考核包括:即时工作任务单、日常安排的无单任务和出差量化 4.2.1.1完成工作的任务指标(分值20分,分优秀20分、良好15分、一般10分) 技术研发人员如无特殊(全考核期休假、严重不服从安排,给生产经营活动造成重大影响)状况的发生,能完成职责内的各项工作,完成工作的任务指标保底分值为10分,其余分数根据接受即时任务单、上级交办的工作及自主性工作完成的总量多少排序后按优秀、良好、一般考核。

技术施工组人员根据接受任务实动工时考核,实动工时大于等于200H得分20分;实动工时大于等于150H得分15分;实动工时大于等于100H得分10分;实动工时小于100H得分5分 4.2.1.2完成工作的质量指标(分值40分) 对完成工作任务指标得分大于等于保底分值的,进行工作质量指标考评。对工作中未出现重大质量事故(如设计产品未满足客户要求、造成批量零件报废、给公司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产品质量遭到顾客投诉的),技术人员工作的质量指标考核保底分值按完成工作的任务指标中的优秀、良好、一般分别对应为35分、32分、29分。其余分数按:能出色、准确、无任何差错完成任务加5分;工作质量尚好,但还可以加强加4分;工作疏忽,偶有小差错加3分;工作质量不佳,常出差错(但未造成损失)不加分。 4.2.1.3完成工作的效率指标(分值20分) 对完成工作任务指标得分大于等于保底分值的,进行工作效率指标考评。对无特殊(严重超期,对生产经营造活动造成一定影响)情况发生的,效率指标保底分值按任务指标中的优秀、良好、一般对应为15分、13分、11分。其余分数按:能积极、主动按期完成任务的加5分;在督促下偶而不能按期完成(延期3天以内,且未对生产造成影响)加3分;延期3~5天,且对生产造成影响的加1分;延期5天以上,且对生产造成影响的不加分。 4.2.2工作能力考核(权重10%) 4.2.2.1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足以应付本职工作的10分; 4.2.2.2专业技能一般,但对完成任务尚无障碍的7分; 4.2.2.3专业技能稍感不足,完成任务需请教他人的5分; 4.2.2.4对工作必须技能不熟悉,日常工作难以完成的5分以下。

《干旱指标确定与等级划分》

附1. 干旱指标确定与等级划分 由于影响干旱的因素很多,造成干旱的原因不同,各地气候、地理条件差异很大,目前难以采用全国统一的干旱评判标准。本附录推出的指标、公式供在编制《抗旱预案》时作参考之用,各地也可选用本地区的研究成果。 1单一干旱指标 1.1气象干旱指标 1.1.1 连续无雨日数 指作物在正常生长期间,连续无有效降雨的天数。本指标主要指作物在水分临界期(关键生长期)的连续无有效降雨日数。 表1 作物生长需水关键期连续无有效降雨日数与干旱等级关系参考值 (单位:天) 注:无有效降水指日降水量<5毫米。 水分临界期指作物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即水分亏缺或过多对作物产量影响最大的生育期。 1.1.2 降水距平或距平百分率 距平指计算期内降雨量与多年同期平均降雨量的差值,距平百分率指距平值与多年平均值的百分比值。 中国中央气象台:单站连续三个月以上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少25%~50%为一般干旱,偏少50%~80%为重旱;连续两个月降水偏少50%~80%为一般干旱,偏少80%以上为重旱。

多站降水距平百分率干旱指标可参照下表确定。 表3 区域降水距平百分率(%)与相应的干旱等级 1.1.3 干燥程度 用大气单个要素或要素组合反映空气干燥程度和干旱状况。如温度与湿度的组合,高温、低湿与强风的组合等,可用湿润系数反映。 湿润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1:K 1 = r / 0.10ΣT 式中:ΣT—为计算时段0℃以上活动积温(℃·日), r—为同期降水量(毫米)。 公式2:K 2 = 2r / E 式中:E—为小型蒸发皿的水面蒸发量(毫米); r—为同期降水量(毫米)。 计算时,请参考当地的有关数据。 表4 干燥程度与干旱等级的划分 1.2水文干旱指标 1.2.1 水库蓄水量距平百分率 公式:I k =(S-S )/S ×100% 式中:S—为当前水库蓄水量(万立方米); S —为同期多年平均蓄水量(万立方米)。 表5 水库蓄水量距平百分率(%)与干旱等级

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办法

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更好地实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强化岗位管理,根据国家人事政策,河北省人事及集团公司相关规定,结合我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考核的原则 (一)强化岗位目标责任制的原则; (二)坚持以平时考核为基础的全面考核的原则; (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客观,注重考核工作绩效的原则; (四)重视考核结果在聘任、分配中的使用,促进厂内灵活高效用人机制形成的原则。 第三条考核范围为在编在岗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章考核形式、方法和程序 第四条考核形式 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分年度考核和聘期期满考核。年度考核主要考核任职一年工作职责履行情况;聘期期满考核主要考核聘期内的全面情况。 第五条考核方法 专业技术职务考核工作采取定量记分的方法进行。通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政治思想、岗位工作情况、科研情况及其他业绩量

化赋分,评估每位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期内的德、能、勤、绩综合表现及履行聘约和岗位职责的情况。 考核要严格程序、标准,充分发扬民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自查和组织考查相结合的办法,保证考核结果的公正合理。 第六条考核程序 (一)个人总结:被考核人员按照考核的内容,进行自我总结,写出书面总结报告。 (二)民主评议:以科室为单位,交流个人总结,然后进行民主评议,并由科室负责人写出书面评议意见。 (三)考核打分:各单位考核小组对受聘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和履行聘约情况进行评议、打分,写出鉴定意见。 (四)总结汇报:各单位考核小组在本单位考核结束后,写出书面总结,向考核领导小组汇报考核结果。考核领导小组汇总各单位考核情况,向领导汇报。 第三章考核内容及量化标准 第七条考核内容包括岗位工作、科研工作、社会贡献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第十条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作量化赋分标准 本条适用于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作考核分值为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分值之和,合格分值为60分。其中: 业务能力(50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有

面粉的等级与标准

面粉的等级与标准(一) 一、我国小麦粉的分类 我国小麦粉可分为等级小麦粉、高低筋小麦粉和专用小麦粉三大类。等级小麦粉基本为通用小麦粉(GB1355-86);高低筋小麦粉为高筋小麦粉(GB8607-88)和低筋小麦粉(GB8608-88),分别适用于制作某类食品专用;专用小麦粉是指制作某种或某类食品专用;比如:面包粉、蛋糕粉、饼干粉等。 1.等级小麦粉 在制粉过程中,按照小麦粉的加工精度,利用各系统生产出的面粉,按照一定的等级标准,进行粉流配粉,得到质量不同的等级面粉,为等级小麦粉。 2.高低筋小麦粉 利用高筋小麦(高面筋质小麦),通过一定的制粉工艺生产出高面筋质的小麦粉,为高筋小麦粉;同样利用低筋小麦(低面筋质小麦),采取相应的制粉工艺生产出一定质量的低面筋质的小麦粉,为弱筋小麦粉。 3.专用小麦粉 采用品质较好的优质小麦,依据不同用途面粉质量品质的要求,采取合理的小麦搭配,通过清理、制粉和配粉,得到具有一定质量指标、并能满足制品和食品工艺特性和食用效果要求的专一用途面粉,为专用小麦粉。 二、我国小麦粉的质量等级标准 等级小麦粉又称为通用小麦粉,在其质量标准中主要规定了八项指标要求,等级指标及其他质量指标见表11-1。所涉及质量指标主要为小麦粉的加工精度指标和贮藏性能指标。其中灰分和粉色指标以及粗细度指标,主要反映面粉中存有麸皮的含量,体现的是面粉的加工精度;含砂量和磁性金属物表示面粉中外来无机杂质的含量,反映了小麦清理的效率;水分、脂肪酸值以及气味口味则反映面粉是否有利于贮藏。对面粉的品质指标湿面筋含量则没有过细的要求。 表11-1 等级小麦粉质量标准 等级加工精度灰分(%)(以干物计)粗细度(%)面筋质(%) (以湿基计)含砂量(%)磁性金属物(g/kg)水分(%)脂肪酸值(以湿基计)气味口味 特制一等按实物标准样品对照检验粉色麸星≤0.70全部通过CB36号筛,留存在CB42号筛的不超过10.0%≥26.0≤0.02≤0.00314.0≤80正常特制二等同上≤0.85全部通过CB30号筛,留存在CB36号筛的不超过10.0%≥25.0≤ 0.02≤0.00314.0≤80正常 标准粉同上≤1.10全部通过CQ20号筛,留存在CB30号筛的不超过20.0%≥ 24.0≤0.02≤0.00313.5≤80正常 普通粉同上≤1.40全部通过CQ20号筛≥22.0≤0.02≤0.00313.5≤80正常 等级小麦粉的分类是根据加工精度,具体指标为灰分含量来区分的,详见GB1355-86。主要分为特制一等、特制二等、标准粉和普通粉,各种等级的面粉的其他指标基本相同。 2、高低筋小麦粉的质量标准 (1)高筋小麦粉质量标准

分级护理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年终总结

分级护理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年终总结 为加强护理管理的内涵建设,各级护理管理人员要将工作重点定位于护理质量的管理,注意提升护理服务的品质,保障护理工作的连续性、规范性、安全性和对医疗的直接支持作用,促进护理专业质量的持续改进。现将2015年分级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1. 通过加强对全体护士法律法规的学习,认真贯彻落实《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有关规定,健全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实行责任制护理,职责明确,建立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健全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并定期召开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讨论会,对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备案。 2. 进一步健全护理工作制度、护士的岗位职责、护理常规(疾病护理常规和工作环节的常规流程)、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规划、工作质量标准(如基础护理质量标准)、考核标准;完善核心制度、查对制度、差错报告及处理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抢救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采取培训和护士例会等方式让全体护士知晓护理服务理念、护理各项制度,并定期考核落实情况。 3. 完善合理配置护理单元人力资源方案,并有紧急状态下对护理人力资源调配预案,以确保等级护理的质量要求与患者安全的需要,使病房护士与床位比至少达到0.4:1,医院护士总

数至少达到卫生技术人员的50%。 4. 进一步完善护士在职培训方案,健全护理资质认定,严格护士执业准入,对尚未取得“护士注册证”的试用期护士(毕业第一年)不得单独从事护理技术工作;加强护士临床工作能力的考核并建立个人档案。 5. 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完善护理病历考核制度,建全质量可追溯机制,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在对护理质量进行定期检查的基础上加大随机检查力度,护理部每月进行一次各病室在架病历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 科室要针对护理工作潜在不安全因素制定风险管理预案。如:输液或输血不良反映的应急预案、静脉输液渗漏预防和处理预案、针刺伤的紧急处理预案、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风险预案、住院患者发生误吸时的风险预案等。 7. 护理工作要体现人性化服务,以病人的护理需求和医嘱为基础,在提供护理服务前必须明确告知病人,以体现病人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落实基础护理与等级护理,强化危重病人护理措施的到位,要求临床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均≥90%;对住院病人的用药、治疗提供规范化服务;为临床病人传授基本护理常识和实施健康干预,提供适宜的用药指导、营养指导和康复训练指导;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加强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加强专项防范措施。 8. 进一步加强供应室的管理,使工作流程合理,区域分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