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思路与模式选择

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思路与模式选择
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思路与模式选择

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思路与模式选择

郭铁民王永龙(福建师范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本文为福建省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重点课题“福建省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郭铁民:福建师范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王永龙:湖州师范学院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在职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政府经济学。

循环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作为指导的农业经济形态,通过建立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以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为导向,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农业倡导农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相互协调、互为依存的发展战略,把农业经济活动建立在GDP增长、集约化、结构优化、人口规模、环境意识、环境文化等经济社会指标与生物多样性、土地承载力、环境质量、生态资源数量与质量等生态系统指标综合分析、合理规划的基础上,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的行动原则,通过实施一定边界内的有效干预,促进农业经济系统更和谐地纳入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环境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所建立起来的整体功能和有序结构,实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物质、信息和资源的有效转换,从而建立整体经济社会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可见,推进循环农业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全面建设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关键性基础。没有循环农业的发展就不可能建设整个社会的循环经济。

一、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农业在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的指引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为推进福建农业新阶段的进一步增长奠定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福建农业尽管已进入新增长阶段,但其经济基础相对脆弱,目前仍处于从小规模、分散化、粗放型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型农业发展的转型阶段。农业发展的相对优势比较集中,但其发展劣势也相对显著。

我们立足于福建的农业省情,将福建农业新阶段的发展方向定位于推进循环农业建设。我们认为,这一定位符合世界农业和中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对于福建循环农业发展战略规划基础的分析,我们主要基于三个层面:一是基于福建农业发展的自然-生态基础;二是基于福建农业发展的技术基础;三是基于福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基础。

福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福建农业特殊的山海布局,尽管福建山地农业的自然资源相对丰裕,但由于山海区隔,福建农业发展的腹地空间仍相对狭小,无论山地农业还是沿海区农业皆面临特殊的自然-生态基础与资源条件约束:

(一)福建农业发展的农业耕地资源约束。福建现有耕地面积1780万亩,人均耕地0.52亩(2002年),仅为全国人均数的13,沿海省区人均数的12,耕地供求矛盾与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农业耕地资源呈现显著山海分布,山区农业耕地大

多分布在高位区域,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但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土地肥力形成和发育受阻,有效灌溉率、旱涝保收率和机耕率较低;沿海区农业耕地虽灌溉水田占较大比例,保收率和机耕率相对较大,但由于城市化建设、企业用地以及“弃耕”、“抛荒”等多方面原因已实际造成较大幅度的农耕地递减变动,按农业劳动力计算的人均耕地面积呈明显递减趋势;全省耕地密度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山区逐渐降低,耕地的平均地块面积相对较小,细碎化耕地占较大比例。

(二)福建农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生态环境压力。福建具有丰富的生态多样性,农林植物资源和生物资源总量居全国前列,居沿海省区前位;农业生态系统的光合、光温、气候生产潜力皆明显高于或接近于全国和沿海省区的平均水平;耕地平均水资源存量、生物和植物资源增殖指数虽低于沿海省区水平,但仍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森林植被率居于全国前列,显示了福建农业发展拥有显著生态资源优势(见表2分析)。

但福建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成本也相对较高,特别是山地农业区由于地势起伏,水流势能大、水蚀能力强,造成福建山地生态环境系统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较低,表现出相对明显的生态脆弱性,农业污染强度指数、耕作土壤侵蚀指数和生态脆弱指数均高于沿海省区平均水平。较高的生态环境成本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福建农业生态优势的生产率转换效率。这也在另一方面凸显了福建农业新增长阶段的发展所面临的越来越大的生态环境压力见表3分析。

(三)福建农业发展面临技术低效率的制约。福建农业技术效率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其中的要素节约效率相对较高,且仍占相当比重,而要素配置效率却十分有限。例如,劳动投入系数1995年为0.138,至2002年下降到0.087,下降了近1.8倍,也就是说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福建农业的劳动投入节约了180%以上。资本要素的节约效率也达到了150%。但同样时期内,福建农业的综合生产率仅提高1.3倍,低于劳动和资本的节约效率。2000-2002年福建农业技术化的若干指标分别是:人均农业劳动力科研经费为49.8元,每公顷农业科研经费平均为25元,农业科研人员占比为1.8%,农业技术创新指数为0.34,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为47%。上述指标仅分别居于全国中游水平和沿海发达省区的下游水平。由此可见,技术落后是形成福建农业弱质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理论上说,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紧密联系,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反馈机制。农业经济系统具有扩张型反馈机制,它要求不断加大投入才能获得持续增长的产出,因而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能资源需求是无限的。农业生态系统则具有稳定型反馈机制,它要求物-能资源在动态供给中保持“量-质-结构”均衡,才能逐步趋向于自身最优化的稳定状态。因此,农业经济系统的物-能资源需求与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能资源供给存在相互对立性的关系机制。在不可持续状态下,这种相互对立性的结果将导致农业生态系统稳态结构的破坏,最终导致其自身生产力的衰竭。为了避免这种结果的产生,就必须建立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的相互协调机制,形成两者的互惠互利与共生性关系。区域农业生产是区域农业经济系统与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过程,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量-质-结构”状态将直接决定着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模式。

从实践上说,任何区域农业发展都必然面临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资源约束与条件制约,或者正向制约,或者反向制约。正向制约有利于建立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正反馈机制,而反向制约则通常形成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负反馈机制:一是对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转换与升级过程的制约,二是对区域农业产业布局调整过程的制约。这两种制约将直接影响区域农业的综合产出效益,并最终通过对区域农业的产业竞争力或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程度而表现出来,这些影响将集中在诸如农业增加值增长率、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粮食产量与粮食安全、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农产品结构、农产品质量与品质、区域布局结构、区域农业贸易条件等方面。

农业发展规划研究的一个重要职能即在于对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及其对区域农业发展长期性影响的分析。福建农业发展面临生态系统的资源约束是一个客观存在,我们不能因为强调比较资源优势而忽视这些约束。因此,如何保障福建农业的长期发展能够建立与其生态系统的协调性机制,必然成为福建农业发展规划一个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课题。

依据福建农业省情,结合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我们提出发展福建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思路。我们提出福建发展循环农业战略规划思路的基点在于:第一,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将农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起来,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可持续性和协调性;第二,福建具有发展循环农业的自然资源基础与生态环境基础;第三,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构想为发展福建循环农业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支持,循环农业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内在的有机组成部分;第四,发展循环农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福建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系统约束与环境成本压力;第五,从长期发展的观点来看,发展循环农业是解决福建“三农”问题的最终途径。

二、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原则

循环农业是一种系统农业,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如何推进福建循环农业发展,需要多轮驱动。首先必须制定正确的规划战略与指导思想;其次,必须遵循科学的规划建设原则。我们认为发展福建循环农业,应坚持“分阶段、分层次、分产业带建设”的规划原则:

(一)分阶段建设的原则。可考虑将其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05-2006)为规划、动员与组织阶段;第二阶段(2006-2008)为规划实施阶段。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基础平台,通过实施政策支持和项目带动战略进行重点培育,初步形成若干特色农产品和优势农产品的集中产区,初步建构福建循环农业的主导产业集群及其增长机制;第三阶段(2008-2010)为完善深化阶段。在合理布局和专业化分工基础上持续推进产业化进程,通过资源整合和分工整合,基本健全福建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

(二)分层次建设的原则。根据福建农业发展的整体布局与资源特点,可考虑在两个层面上建设福建的循环农业经济:第一层次为宏观层次(省域循环农业经济),这是一种以“市场化、产业化和开放性”为导向的大循环,这种大循环发展立足于中国经济的整体格局,以经济全球化的视野和WTO的框架,从全省“一盘棋”和全面协调发展

的视角所定位的区域农业发展模式。我们认为,宏观层次的循环农业经济建设应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构想实现有效对接;第二层次为中观层次(区域循环农业经济),这是一种以“区位优势”和“区域资源优势”为导向的区域型循环。根据福建农业发展特殊的山海布局与资源格局,将福建农业经济区划为三个基本区域类型:闽东南地区(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闽西山区(三明、龙岩)和闽北山区(南平、宁德),不同区域内各自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应按照农业经济的区域分工原则和比较优势原则,积极探索能够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多元循环农业模式。

(三)分产业带建设的原则。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以提升福建农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推进福建“循环农业产业带”建设,我们认为,其中期规划发展的重心应放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着力建设福建农业的“三条特色产业带”,(沿海蓝色产业带、闽东南特优产业带和闽西北绿色产业带);二是优先发展福建农业的“四大主导产业”(畜牧产业、水产业、林产业和园艺产业);三是重点培育福建农业的“九大特色产品”(畜禽、笋竹、水产、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烤烟)。通过“循环农业产业带”的建设,带动福建农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三、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模式选择

(一)生态整合模式。传统农业是一种具有“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程线性结构型经济,其显著的特征是“两高一低”资源的高消耗、污染物的高排放、物质和能量的低利用。在此种经济行为中,人们以经济在数量上的高速增长为驱动力,无计划、无节制、高强度地将自然生态资源作为“免费的午餐”过度开采。同时采用低利用率的技术或工艺进行加工生产,导致大量“无使用价值的污染物”产生,并将其大量地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以反向增长的自然代价谋求实现经济产出的数量增长。可见,传统农业发展对自然生态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破坏性的。循环农业强调农业发展的生态整合效应,通过建立“资源-产品-再利用-再生产”的循环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协调,实现“两低一高”(资源低消耗、污染物的低排放、物质和能量的高利用)。生态整合模式的具体形式包括诸如“山地耕养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森林复被”、“田林镶嵌”等,比较适应于福建山地农业的发展。在闽北、闽西山区可结合区域资源优势,选择一批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带建设进行适度推广。

(二)生态链联接与转换模式。不同产业之间如何进行有效地联接与转换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是推广循环农业的关键性机制。所谓“生态链联接与转换模式”主要指农业内部粮食生产与不同经济作物生产之间基于生态链的物质与能量转换关系所建立的农业经营方式,具体包括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单一型生态链联接与转换,如“粮-果”、“粮-蔬”、“粮-茶”、“粮-烟”等模式;二是复合型生态链联接与转换,如“粮-果-茶”、“粮-茶-果”、“粮-蔬-果”、“粮-茶-蔬”、“粮-果-茶-蔬”等。“生态链联接与转换模式”具有联结与转换的多级性、多样性、互动性、共生性等特点,其核心在于健全有效的经营机制,这就要求必须因地制宜,将“生产位”与“生态位”有机结合,实现粮经作物生产与布局的空间集聚和结构整合效应。“生态链联接模式”适用于具有一定规模经营的产业化农业经营,因此,在福建已经形成初步规模的三大特优产业带内,可选择转换机制相对健全的产业带加以积极推广。

(三)生态农业园模式。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产业部门,在农业再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对自然生态资源和环境因素的高强度依赖性。生态农业园模式强调集中化生产,利用农业产业模块之间的链接关系来实现对能量与物质的循环利用。生态农业园模式的基础是“项目+基地”实施以基地建设为依托的项目带动战略。福建具有高优生态农业发展的显著优势,且已经建设并形成了多个具有基地效应的各类农业园区,在这些农业园区中,可依据产业链与产业增长的空间集聚状态,适当选择若干农业园区推广生态型循环农业模式。福建闽东南沿海地区具有推广该模式的良好条件。

(四)区域型循环经济模式。传统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强调不同产业之间的集聚或集群,旨在通过“簇群式”发展谋求推进区域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而对于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产业链与生态转换关系机制却相对忽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区域产业发展的规模壮大,但相应地,对于区域自然生态资源的消耗量和对区域环境破坏的污染排放量也越来越大。区域型循环发展模式则从循环经济的角度,依据区域布局优化与分工优化的原则,通过建立健全区域生态整合机制与产业共生机制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动态均衡。福建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差异性,形成闽北、闽西和闽东南区域发展的梯度格局。应根据分工原则,以区域资源优势为导向,以特色农产品和主导产业为中心,分别实施差别化的区域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五)家庭型循环经济模式。由于农村家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单元或生产单位,因此,家庭型循环经济模式更适合于广大农村的千家万户。这对于节约家庭能源支出,实现农村废弃物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福建农业尽管自转型发展以来,不断推进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组织化与规模化经营,但福建农业目前仍以小规模分散化的家庭经营为主体,因此倡导家庭型循环农业,对提高福建家庭经济的运行效率仍不失为一种长效机制。

循环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比之于常规农业发展模式,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效益。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而言,循环农业正日益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主导型模式。作为一种规划意义上的探索,我们认为福建具有发展循环农业的良好基础。但是如何在实践意义上,真正将其转换为推进福建农业发展的增长模式,却是一个有待进行更深入研究的理论课题。

四、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对策建议

总体而言,福建循环农业发展仍处于探索性阶段,基本属于初级发展状态。因此,推进福建循环农业发展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实施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有效的法律和政策激励。

(一)彻底转变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政策目标导向,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指数)体系,将农业生态环境成本和农业生态环境效益纳入农业经济增长机制;改变传统农业技术范式,积极推行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导向的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制定适应福建省情的农业技术战略,大力推广“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方式。

(二)在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循环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立足于福

建省情,尽快制定有关的法律与配套政策措施,不断推进福建循环农业发展的制度建设。要明确界定居民、企业和政府在推进循环农业发展进程中的责任与义务,积极创造各种有效途径不断培育和增强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环境意识;依据并贯彻实施“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大力推进福建农业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政策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循环农业发展中的主导性作用,有序推进各级政府环境保护与生态资源管理的制度创新,改革政府环境保护与生态资源管理行政体制,实施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三)积极创造推进福建循环农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信息公示制度,建立企业环境保护表现公开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政府应建立与社会团体、科研机构、大学的关系机制,充分调动并积极发挥它们参与政策研究、法规制定的作用;改革农村基层行政与组织管理体制,发挥农村社区组织的带动作用,提升全社会的全民参与意识。

(四)编制福建农业生态保护综合规划。根据福建人口、资源分布与农业发展区域性差异的特点,以全国农业规划和生态规划为导向,对福建不同区域经济在全国及全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进行科学定位;合理界定全省范围内的农业区划和生态区划,对生态脆弱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式实行严格控制;通过完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进行有效补偿。

参考文献:

1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基点思考》,《光明日报》2003年11月3日。

2诸大成:《循环型经济之产生背景》,《科学时报》2001年2月12日。

3诸大成:《循环型经济之行动原理》,《科学时报》2001年2月19日。

4诸大成:《循环型经济之技术战略》,《科学时报》2001年3月5日。

5郭铁民、王永龙:《运用江泽民农业发展观、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机制》、《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2年第11期。

6诸大成:《循环型经济之制度条件》,《科学时报》2001年3月12日。

7张文开、朱鹤健著:《福建耕地优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汇编)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 一、国外生态农业研究现状 生态农业起源于中国,其理论研究发展于欧洲,生态农业的发展最早主要以有机农业等替代农业为生产形式。20世纪30年代英国农业学家A.Howard曾到中国考察并认同中国农民利用有机残体和废物、垃圾等制成堆肥施入农田以维持地力常新的做法,还将这一经验上升成理论写成《农业圣经》流传于世[4],而“生态农业”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土壤学家阿尔伯韦奇(W.Albreche)1970年首次提出。1981年,英国农学家伍辛顿(M.Worthington)在阿尔伯韦奇的基础上,对生态农业理论和内涵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在《生态农业及其有关技术》一书中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的,在环境、理论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变化的小型农业系统。”[5] 1984年,美国农学家杰克逊(W.Jackson)进一步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是在尽可能减少人工管理的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保护土壤肥力和生物种群的多样化,控制土壤侵蚀,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减少环境压力,实现持久性发展。[1] 由于生态农业不仅可以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同时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弥补传统农业的先天不足,加之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工业污染、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日渐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故生态农业一经提出,得到了许多国家重视和响应,纷纷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试验示范。美国农业部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和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而是依靠作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生物生产体系。[1]与此同时,以罗代尔研究所为首,相继成立许多从事生态农业研究的研究机构,如新英格兰小农场研究所、华盛顿州的耕作研究农场、威斯康星大学环境研究所等。德国的生态农业主要以生物农业、生物动力学农工业形式出现,其主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利用腐殖质和施用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杂草、害虫使用机械除草或有益天敌等方法,动物饲养采用天然饲料;发对使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农药等会造成化学污染的化学制剂;发对使用抗生素和转基因技术等。为保护从事生态农业农户的利益,德国还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的“自然产品”销售系统,在各大城市均设有出售无化学污染食品的“自然食品”商店,其出售价格高于常规农业生产的农产品售价的1/3-1倍。随着生态农业的推广普及,英国、法国、荷兰、丹麦等西方国家都纷纷发展起生态

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印发《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省级

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印发《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省级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闽财农〔2016〕8号 各市(县、区)财政局、农业局,平潭综合实验区财政金融局、经济发展局:为了规范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省级补贴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省财政厅、省农业厅联合制定了《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省级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农业厅 2016年2月23日 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省级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大力推进我省设施农业发展,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规范和加强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省级补贴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省级补贴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由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扶持补贴设施农业温室大棚建设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管理应当遵循“项目报备、提前预拨、先建后补、验收公示、据实拨付”的原则。 第四条专项资金用于符合正式发布的省定条件的各类新建温室大棚的补贴。 第五条专项资金补助对象为集中建造各类温室大棚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科研单位、联户农户等实施主体。 第六条专项资金补贴范围为智能温室、智能温控大棚一、智能温控大棚二、温室大棚一、温室大棚二、温室大棚三等六类符合省定补贴建设标准的温室大棚,经专家评审认定达到相应省定标准的多样化棚型温室大棚。 (一)智能温室补贴建设标准:高度不低于4.8m,肩高不低于4m。玻璃温室主立柱不少于120×60×3mm;阳光板温室主立柱不少于50×100×2.5mm。主立柱柱距不大于4m。桁架不少于60×40×2mm 或 50×50×2mm。纵梁、横梁方管不少于50×50×2mm。水槽黑板加工成型再热浸

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生物链

目录 1、申请投资报告 2、公司简介 3、项目可行性论证 4、公司相关文件及证书 ○1营业执照○2组织机构代码证○3税务登记证○4食品卫生许可证○5产品生产许可证○6无公害产品证书○7无公害产地证书○8项目合作协议书5、项目有关文件: ○1永州市发改委立项批文 ○2永州市农村办支持函 ○3湖南省农村办支持函 ○4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任务书 ○5永州市科委科研计划书 ○6国家商标局注册受理通知书 ○7项目用地规划批准函

申请投资报告 中国华融国际企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正乾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04年12月1日。主要经营天然植物提取物和食品生产销售。注册资金1168万元,法人代表苏睐员。公司2009年被永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资信等级为AAA级,多次被省市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质量过得硬单位”,属“永州市重点保护企业”。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公司经营范围逐渐扩大到园林花卉、生物制药、保健食品和生态农业等行业。现有主导产品:1、天然植物提取物类:迷迭香、白黎芦醇、核桃油等;2、纯天然有机果蔬粉类:仙人掌粉、南瓜粉、香芋粉、雪莲果粉、桔子粉、红枣粉、香蕉粉、核桃粉等近百类品种;3、植物营养饮料:枣茶、金银花饮料、仙人掌饮料、核桃露饮料、石榴汁饮料、杏仁露等。产品质量符合GMP医药和食品QS检验标准,畅销国内外。 基于上述,为进一步带动广大农民发展地方特色经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实施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战略,建设生态农业生物链,正式启动易拉罐饮料生产线;迷迭香芳香

油萃取生产线;迷迭香、仙人掌、薄壳核桃种植基地;牛、鸡、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料。初步况算,该项目需资金4112.98万元:第一期,总投资2459.3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入898.5万元,生产资金1560.88万元;第二期,总投资888. 6万元;第三期,总投资765万元。 报告妥否,请批示! 湖南正乾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0年5月11日

最新生态循环农业的五大模式

生态循环农业的五大模式 大道至简,道法自然,自然的本质是循环。 循环农业并非一个新鲜事物,在中国农村,每家每户多多少少都有循环农业的实践。当前,循环农业政策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落实。 循环农业模式形成生产因素互为条件、互为利用和循环永续的机制和封闭或半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整个生产过程做到了废弃物的减量化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和资源再利用,大幅降低农药、兽药、化肥及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从而形成清洁生产、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生产格局。 一、种养加功能复合模式 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为核心的种、养、加功能复合循环农业经济模式。采用清洁生产方式,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加工增值和副产品综合利用。通过该模式的实施,可有整合种植、养殖、加工优势资源,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该模式适用于从事传统农产品加工的农户,如做豆腐、磨粉等。以加工的下脚料(如豆渣、粉渣)喂猪,猪粪入沼池,沼肥用于种植无公害水稻、蔬菜等;沼气用于烧饭、加工、照明。 二、立体复合循环模式

以蚕桑业、种植业、养殖业为核心的丘陵山地立体复合循环农业经济模式,该模式可有效缓解该地区水、土资源短缺问题。 典型:鱼-桑-鸡模式 池塘内养鱼,塘四周种桑树,桑园内养鸡。鱼池淤泥及鸡粪作桑树肥料,蚕蛹及桑叶喂鸡,蚕粪喂鱼,使桑、鱼、鸡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试验表明,每5000千克桑叶喂蚕,蚕粪喂鱼,可增加鱼产量25千克,年产鸡粪1200千克,相当于给桑园施标准氮肥18千克,磷肥17.5千克。 三、以秸秆为纽带的循环模式 以秸秆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即围绕秸秆饲料、燃料、基料化综合利用,构建“秸秆—基料—食用菌”、“秸秆—成型燃料—燃料—农户”、“秸秆—青贮饲料—养殖业”产业链。 该模式可实现秸秆资源化逐级利用和污染物零排放,使秸秆废弃物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解决秸秆任意丢弃焚烧等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同时获得清洁能源、有机肥料和生物基料。 典型:兔-蚯蚓-鸡(猪)循环养殖 兔子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经过厌氧发酵处理后,一部分兔粪饲养蚯蚓,蚯蚓长成后用来饲养土鸡,一部分经过发酵后用来饲养土猪。成兔屠宰后,兔皮经过鞣制加工成裘皮服装直接销售,

生态农业发展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 概念说明 生态农业是指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农业生态系统内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三个效益”的统一。 简单地说,生态农业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所从事的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农业。它不单纯着眼于单年的产量,单年的经济效益,而是追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把人类梦想的“青山、绿水、蓝天、生产出来的都是绿色食品”变为现实。 中国生态农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的现代化农业。农业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产业,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又经历了由“产量型”农业转向“质量效益型”农业,现在又开始迈进向生态型农业探索的历史发展新时期。 生态农业- 基本内涵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生态农业。它不仅高度地函盖了各种先进农业的理论和模式,而且又使各种先进的理论和模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高度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出“三个效益”的统一,是农业理论和农业生产上的一大突破。 现代生态农业的内涵主要包括如下八个方面: 一是在现代食物观念引导下,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人民健康; 二是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以继承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和吸收现代高新科技相结合; 三是以科技和劳力密集相结合为主,逐步发展成技术、资金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

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12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第一种:猪-沼-菜模式 户建一口6-8立方米沼气池,养2头以上的猪,配套1亩左右的露地菜,猪粪入池,沼肥种菜,以沼渣作底肥,沼液作追肥,通过沼液叶面喷施来抑虫防病。 也可采用“猪-沼-大棚蔬菜”模式:在亩塑料大棚内建8立方米沼气池,饲养3-5头猪。人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内,沼气烧饭或为棚内生产照明、升温,为蔬菜生产提供肥源;沼渣、液过管网做肥料改良土壤;棚内生产基本不施化肥,农药量也大大减少,增产幅度20%-30%,且品质大大提高。由于猪舍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猪生长快且节省饲料,增加了养猪的经济效益。 第二种:猪-沼-果(鱼)模式 户建一口沼气池,年出栏3-5头猪,种1-2亩果树,用沼渣、液作为速效有机肥用于果树追肥,能使果品品质提高1-2个等级,增产幅度可达15%以上,生产成本下降40%。 也可采用“猪-沼-鱼”模式:该模式主要在养鱼户中发展,人畜粪便入池发酵后喂鱼,沼渣作为池塘基肥,沼液作追肥,从而降低饵料成本,减少鱼塘化肥施用量,控制鱼类疾病。 第三种:“生物链”模式 建一口5-10立方米沼气池,饲养100只鸡、3-5头猪,养3亩水面的鱼,种5亩农田。以沼气为中间环节,连接鸡、猪、鱼和农作物,使之形成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 具体内容:饲料→养鸡(喂猪)→鸡粪(猪粪尿)进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用能,沼液、沼渣喂鱼→鱼塘泥和部分沼渣肥田。这种模式具有多业并举和互补的特点。 第四种:种-养-加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从事传统农产品加工的农户,如做豆腐、磨粉等。以加工的下脚料(如豆渣、粉渣)喂猪,猪粪入沼池,沼肥用于种植无公害水稻、蔬菜等;沼气用于烧饭、加工、照明。 第五种:鱼-桑-鸡模式 池塘内养鱼,塘四周种桑树,桑园内养鸡。鱼池淤泥及鸡粪作桑树肥料,蚕蛹及桑叶喂鸡,蚕粪喂鱼,使桑、鱼、鸡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试验表明,每5000千克桑叶喂蚕,蚕粪喂鱼,可增加鱼产25千克,年产鸡粪1200千克,相当于给桑园施标准氮肥18千克,磷肥千克。 第六种:鸡-猪-鱼模式 饲料喂鸡,鸡粪经发酵后喂猪,猪粪发酵后喂鱼,塘泥作肥料。以年养100只鸡计算,将鸡粪喂猪,可增产猪肉100千克,猪粪喂鱼可增捕成鱼50千克,加上塘泥作肥料,合计可增收1000元。 第七种:牛-鱼模式 将杂草、稻草或牧草氨化处理后喂牛,牛粪发酵后喂鱼,塘泥作农田肥料。2头牛的粪可饲喂1亩水面塘鱼,年增产成鱼200千克。 第八种:牛-蘑菇-蚯蚓-鸡-猪-鱼模式 利用杂草、稻草或牧草喂牛,牛粪作蘑菇培养料,用蘑菇采收后的下脚料繁殖蚯蚓,蚯蚓喂鸡,鸡粪发酵后喂鱼,鱼塘淤泥作肥料。 第九种:家畜-沼气-食用菌-蚯蚓-鸡-猪-鱼模式 秸秆经氨化、碱化或糖化处理后喂家畜,家畜粪便和饲料残渣制沼气或培养食用菌,食用菌下脚料繁殖蚯蚓,蚯蚓喂鸡,鸡粪发酵后喂猪,猪粪发酵后喂鱼,沼气渣和猪粪养

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一、世界生态农业的定义 国外生态农业又称自然农业、有机农业和生物农业等;其生产的食品称生态食品、健康食品、自然食品、有机食品等。各国对生态农业提出了各自的定义。例如,美国农业部的定义是∶生态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在可行范围内尽量依靠作物轮作、秸秆、牲畜粪肥、豆科作物、绿肥、场外有机废料、含有矿物养分的矿石补偿养分,利用生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德国对生态农业提出了以下条件:①不使用化学合成的除虫剂、除草剂,使用有益天敌或机械除草方法; ②不使用易溶的化学肥料,而是有机肥或长效肥;③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④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⑤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⑥控制牧场载畜量;⑦动物饲养采用天然饲料;⑧不使用抗生素;⑨不使用转基因技术。另外,德国生态农业协会(AGOEL)还规定其成员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95 %以上的附加料是生态的,才能被称作生态产品。尽管各国对生态产品的叫法不同,但宗旨和目的是一致的,这就是: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洁净的食品,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农业发展概况 国外概况:生态农业最早在欧洲兴起于1924年鲁道夫·斯蒂纳(Rudolf Steiner)主讲的“生物动力农业”课程。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生态农业在瑞士、英国和日本得到发展。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农业得到国家的补贴支持,在世界各国生态农业有了较大发展。据统计,目前,在世界上实行生态管理的农业用地约1055万公顷。其中,澳大利亚生态农地面积最大,拥有529万公顷,占世界总生态用地面积的50%;其次是意大利和美国,分别有95万公顷和90万公顷。若从生态农地占农业用地面积的比例来看,欧洲国家普遍较高。由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各国生态农业发展较快,1986~1996年欧盟国家生态农地面积年增长率达到30%。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生态农地面积较小。在总计为4万多公顷的生态农地中,土耳其占1.8万公顷,日本占0.5公顷,以色列和中国各约0.4万公顷。据有关方面估计,现在全球每年生态农业产品总值达到250亿美元,其中,欧盟100亿美元,澳大利亚35亿美元,美国和加拿大100亿美元。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食品消费市场之一。据国际贸易中心(ITC)报道, 1997年欧洲生态食品和饮料销售值为52.55亿美元,1999年约为63亿美元,2000年为95.5亿美元。德国是欧洲最大的有机食品消费市场,1997年德国生态食品销售值约为18亿美元,1999年为20亿美元,约占其食品销售总值的1.2%,有关专家预计,2008年德国生态食品占食品市场的比重将达到25%。除德国外,欧洲生态食品消费较多的国家还包括法国、英国、荷兰、瑞士、丹麦和意大利,产品种类包括作物产品、奶制品、肉类、水果等。美国在过去10年中生态食品销售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1995年生态食品的销售值达28亿美元,1999年达到60亿美元,2000年达到75亿美元。生态食品的种类几乎包括所有传统食品种类,生态谷物、水果、蔬菜、坚果和香料市场已有一定规模,生态奶制品尚属新兴市场。1997年日本生态农产品销售额为1500亿日元,2000年达到3500亿日元,其产品为加工品、冷冻蔬菜、茶、咖啡类、调料、大米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是欧盟。1995年欧盟从事生态农业的生产者不到农业生产者总数的1.0%,1997年达到1.3%。1998年欧盟生态农业生产者总数达到10万个,这一数字显示,欧盟生态农业生产者数量增长率连年保持在25%以上。 三、生态农业发展的原因 (一)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 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现代食品生产出现了3种区别于以往在自然形态下生产的重要特征,这就是:1.在农业上采用工厂化生产。采用工业化生产意在通过工业的连续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农业生产过程是种生物学过程。采用工业连续生产工艺要符合不同的生产过程的生物学规律。举例来说,牛羊等草食动物是反刍动物,人类需通过在草地放牧,或在牧草缺乏时,或在某一生长阶段补充干草、精料等饲料来生产动物蛋白食品,而不可以采用违反反刍动物生长规律的方法,即用反刍动物蛋白(肉骨粉等)作为饲料再提供给反刍动物来生产动物蛋白。采用这方法虽然效益提高了,但是,食物生产的安全性受到了破坏。疯牛病是一种病毒,是牛吃了被绵羊痒病病原因子污染的牛羊等反刍动物蛋白做的肉骨粉所致。虽然第一批反刍动物肉骨粉怎样被感染疯牛病病原因子还不得而知,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趋于这样的看法,即这种蛋白毒是因为同类吃同类产生的变异而产生的,并逐步积累使其扩大。欧洲的农民在实行肉类工厂化生产时,用牛羊肉骨粉来代替植物蛋白作饲料,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使疯牛病病毒潜伏越来越多,遂酿成了今日的疯牛病灾难。

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农业系统随机抽查工作细则的通知(2018修订)

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农业系统随机抽查工作细则的 通知(2018修订)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闽农综[2018]20号 【发布部门】福建省农业厅 【发布日期】2018.01.26 【实施日期】2018.01.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农业系统随机抽查工作细则的通知 (闽农综〔2018〕20号) 各市、县(区)农业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农村发展局,厅各有关处室、直属单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有关部署,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我厅对《福建省农业系统随机抽查工作细则》进行了修订。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福建省农业厅 2018年1月26日

福建省农业系统随机抽查工作细则 第一条为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规范事中事后监管行为,健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机制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5〕151号),结合农业系统行政监管职能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双随机、一公开”(以下简称随机抽查工作)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第三条本工作细则适用农业部门列入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的执法监督检查工作。 对农业部门初步掌握或其他部门移送、上级部门交办的案件线索进行跟踪调查,以及对违法行为的案件调查,不适用随机抽查检查方式。 因动植物疫情等特定原因或有关部门特殊要求开展执法监督检查的,可临时采取随机抽查方式以外的其它监管方式。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采取全面检查、专业检查等其他方式开展监督检查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农业随机抽查事项范围实行全覆盖。各级农业部门应当根据本部门权力清单,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和多部门监管责任事项清单,抽查事项清单应明确随机抽查的事项名称、抽查内容、抽查依据、抽查主体、抽查对象、抽查标准和要点、抽查方式等要素;多部门监管责任事项清单应明确监管责任事项、检查依据、牵头责任部门、相关配

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农业厅关于下达2018年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

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农业厅关于下达2018年特色现代农业 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 【法规类别】农业资金 【发文字号】闽财农指[2018]29号 【发布部门】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农业厅 【发布日期】2018.04.28 【实施日期】2018.04.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农业厅关于下达2018年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 (闽财农指〔2018〕29号) 有关县(市、区)财政局、农业局: 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现下达2018年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430万元,其中农村固定观察点资金230万元、茶树种质资源保护资金200万元,款列“2130199 其他农业支出”科目。 请按照《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闽财农〔2017〕15号)的规定加强资金管理,及时拨付资金,确保专款专用。 附件:1.2018年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分配表 2.2018年农村固定观察点绩效目标表

3.2018年茶树种质资源保护绩效目标表 福建省财政厅 福建省农业厅 2018年4月28日 附件1 2018年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分配表 单位:万元 闽侯县 5.2 5.2 连江县 4.3 4.3 罗源县 4.3 4.3 闽清县 4.3 4.3 永泰县 4.3 4.3 福清市 6.7 6.7 厦门市15.115.1 集美区10.310.3 同安区 4.8 4.8 莆田市1818 城厢区 4.3 4.3 荔城区 5.2 5.2 仙游县8.58.5

三明市51.731.720 三元区 4.3 4.3 明溪县 6.7 6.7 清流县 4.3 4.3 宁化县 4.3 4.3 大田县2020大田县茶业局(吴山大寨山野生茶) 尤溪县 4.3 4.3 沙县7.87.8 泉州市48.428.420 洛江区 4.3 4.3 惠安县10.310.3 安溪县2020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安溪县茶树种质资源圃)永春县 4.3 4.3 石狮市 4.3 4.3 南安市 5.2 5.2 漳州市5353 芗城区 4.3 4.3 龙文区 6.7 6.7 云霄县 4.3 4.3 漳浦县 4.3 4.3 诏安县 4.3 4.3 长泰县 6.7 6.7 东山县 4.3 4.3 南靖县 4.3 4.3 平和县 5.2 5.2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及模式创新【论文】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及模式创新 摘要:随着世界生产能力的提升,传统农业对于环境的破环愈加严重,各国都在寻求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寻求科学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的特点,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为寻求更加合理的发展方式提出一些模式创新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生态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模式创新 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结合现代的生态学以及经济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将先进的科技发展成果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放置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应用现代的技术成果对农业技术进行改造,以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从而以此获取更高的经济成果、对环境更加友好、生产更加高效的进步点。生态循环农业就是一种结合生态发展理论的实践,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托,引入循环经济的技术,推动各种资源在农业上得到更加科学的、可持续的应用和分配。对于生态循环农业而言,就是转变传统农业仅仅追求高效益,不重视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的观念,追求更加科学全面的目标:更高的产量、更好的质量、更加的环保。将和谐的观念注入农业生产中,在三种更好的追求中寻求一个平衡点,使得传

统农业向更加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转变。只有更加重视生态,才能获得更高的效益,农业才能健康长久的发展。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农业发展较为领先的国家开始出现了一些关于农业发展的新观念,其中就有生态农业的思想开始形成。随着对于生态农业这一方向的进一步研究,生态农业开始有了快速的进步。在91年举办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与会代表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一些深入的解释,在这基础上,生态循环农业的研究逐渐被人们重视,且随着研究的深入,生态循环农业逐渐获得世界范围内的认同。我国的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晚于其他国家,在起步阶段一直以其他国家为蓝本,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农业也亟待发展进步。本文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解读,对于其中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给予一定的科学解答,以求基于中国农业生态循环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 农业生产在人类发明农药与各种化肥杀虫剂之时有过一次巨大的进步,依托各种农药化肥的加持下,农产品的产量有着非常巨大的提升。但是随着产量提升的同时,因为农药的大批无节制的利用,越来越多的有毒物质开始进入生态循环之中,毒素在农作物与大量动物体内积累浓缩,随着人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展望论文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展望论文 1引言 我国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3个重要历史阶段。随着科技的 不断发展和土地利用制度的改革,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这种发展是建立在 以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基础上实现的,这种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弊端日益显著,并引发了一系列具有全球特点的生态环境问题[1~4]。化肥、农药的使用对提高农业 生产率以及产量,解决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危机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化肥和农药的广泛应用 也带来了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生态环境问题,这种 依赖于消耗大量森林、湿地、动植物资源为代价的高产出农业模式以逐步受到人们质疑, 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国在生态农业发展方向上取得的 成就,生态农业结构和功能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但仍存在理论基础不完备、产业化水平不高、组织建设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5]。 2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2.1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生态农业最早兴起于欧洲,早在20世纪30~40年代在英国、瑞士、日本等得到 发展;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的生产模式已经逐步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末 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也开始初步探索生态农业;至20世纪90年代,生态农业在世界 各国得到了较大发展,形成了较大的规模[6~8]。最早开展生态农业试验示范的国家 是英国,生产者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有针对性的生产某种产品。此理论是由英国农学家 A.霍华德提出的。但这时的生态农业发展过于保守,大多的形式为自我封闭式的生物循 环生产模式,而且尚未得到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发展较为缓慢[9]。在 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工业化发展的持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环境污染加剧,农 业发展受到极为严重的威胁,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欧美快速兴起了保护农业生 产的生态农业新浪潮,在此形势下,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成立。197 5年在国际生物农业会议上许多发达国家肯定了有机农业的优点,有机农业在欧美得到了 广泛的接受和发展[9]。日本生态农业的建立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侧重点在于减 少农田的盐碱化、农业面源污染(农药、化肥)等突出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9]。东南亚地区菲律宾是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9]。菲律宾的 玛雅农场是国际生态农业的典范,大规模结合农工生产企业,最大限度降低从外部购买生 产资料却能保持高额效益,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废料和污染[10]。进入20世纪90年 代以后,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全球所接受。可持续农业的地位得 到了确立,该阶段生态农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无论是在发展规模、推进速度还是在发展 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实力和人均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 使得其生态农业发展着重追求生态效益,不再将农业的产量作为终极目标,发达国家生态

传统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区别

传统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 业区别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传统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区别 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农业发展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地完善, 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却似乎不是很明显,在比较它们的发展历程、概念和方向的基础上,得出其不同之处。循环农业是生态农业的高级模式,随着时代的前进,更为先进的农业模式被提出,从而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关键字:传统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区别 0引言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如何进步,衣食住行从来没有远离人们。其中农业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是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农耕文化已有上万年历史,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历史进程。但在这里面它们有何区别,这便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1传统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发展 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过渡 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手工工具、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居主导地位的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传统农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产出等特征。但低产出并不是绝对的,靠天吃饭的农业让人们对是否会丰收难以预料。 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社会生产力也必须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从而让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所以在传统农业对现代化发展中不能满足其强大的后勤保障时,人们便开始使用以大量的化肥、农药、薄膜、灌溉、机械、设施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保证粮食的供应。石油农业便应运而生。高投入、高效益、高产出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提出,生活环境的日趋恶化,生态系统的破坏等高污染的弊端也开始凸显出来。如何解决粮食安全与环境安全怎么样才能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的问题,这让可持续发展农业走进人们的视野。 生态农业的发展 传统农业生产力低、消耗低,产量也只够温饱。石油农业则是高消耗、高产出,但是污染太大。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生态农业是最和时宜的。而且,国内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容乐观。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严重。大量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的排放污染了水源,有些地区的水资源贫乏就更加苦不堪言。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等环境问题让人们不得不反思现代化农业的利弊。这个时候发展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的生态农业无疑是顺时而为的最好解决办法。 “生态农业”一词最初由美国土壤学家W. A-lreche于1970年提出。1981年,英国农学家 ton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其中心思想是将农业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而不是化学基础上。生态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以多种学科理论为支撑,为确保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协调而设计的综合农业生态体系[1]。 循环农业的提出和发展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一、前言 目前,传统生产和消费活动中残余物几乎全部进入公共领域,重新返回大气圈和生物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农业生产的增长也是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为代价的。为了解决传统生产方式带来的诸多弊端,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循环农业模式形成生产因素互为条件、互为利用和循环永续的机制和封闭或半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整个生产过程做到了废弃物的减量化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和资源再利用,大幅降低农药、兽药、化肥及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从而形成清洁生产、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生产格局。 二、定义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在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上,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业生产模式。循环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只有不断输入技术、信息、资金,使之成为充满活力的系统工程,才能更好地推进农村资源循环利用和现代农业持续发展。 三、作用 可以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并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 三、遵循原则: (一)是“减量化”,尽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节约资源使用,减少污染物排放。 (二)是“再利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减少一次用品污染。 (三)是“再循环”,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四)是“可控化”,通过合理设计,优化布局接口,形成循环链,使上一级废弃物成为下一级生产环节的原料,周而复始,有序循环,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循环”,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有效防控有害物质或不利因素进入循环链,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相协调,并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 四、几种常见的生态循环模式

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超级大国,而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所以农业的发展是整个华夏儿女成长和开拓未来的奠基石。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现代农业在给我们带来高效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土壤腐蚀、化肥和农药使用过量、环境污染。所以,发展生态农业刻不容缓。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状;前景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利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农业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结构合理性、良性循环功能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它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期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使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的优势,建立良性的物质循环体系,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与经济两方面的良性循环以及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1]。 1.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优势

目前,我国已累计制定出台了30余项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也制订了较为完善的生态农业技术标准体系,包括2 000余项国家标准、3 000余项行业标准、近6 000项地方标准,涵盖农、林、牧、渔、副等行业领域[2-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系统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来保护生态环境,着力加快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建设“五位一体”,相辅相成,是全面建成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主要标志和重要内容。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和小康社会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发挥农业生态调节功能发展生态农业,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特别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石油农业的发展历程证明,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农业,虽然可以获得高产出,满足农产品数量而非质量上的需求,但是也必然导致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农业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逐步退化。面对日趋严峻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发展生态农业,构筑循环农业,无疑是关系到强国富民的重大战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4]。同时,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有着巨大的优势。 1.1 悠久的农业文明史

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方向探析

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方向探析 文章在对福建休闲农业发展概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台湾地区休闲农业成功经营理念借鉴,对福建省休闲农业在差异化经营、文化性挖掘、体验性设计、教育性延伸、综合性配套、信息化建设、品牌化带动和规范化发展等方面的发展进行探讨,以期推动福建休闲农业更好发展。 标签: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方向;经营理念;借鉴 一、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毗邻太平洋,发达的海、陆、空交通网络业已形成,是上接长江三角洲、下连珠江三角洲和辐射华中地区旅游网络的重要纽带,加之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受闽台农业合作和台湾观光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具有发展休闲农业较为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借助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福建省自20世纪80年代末厦门、漳州两市最初兴起以体验农家生活和品尝农家美食为主体形式的休闲农业始,历经三十年发展,休闲农业业态逐步迈向多元化,由早期单一的观光型逐渐发展为农业体验、展示教育、休闲度假等多种类型,至今已建立起农家乐、采摘果园、生态观光茶园、休闲农庄、农耕文化园区、生态休闲度假区等不同特点的休闲农业园区。休闲农业产业也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截止至2010年底,全省范围内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企业接近1000家,投资总额约270亿元,直接吸纳农村地区从业人员约10万人,年接待游客达3500余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约35亿元,尤其是社会经济基础较好的福州、厦门和泉州等地已初步显现出点片相连的休闲农业产业集群雏形。与此同时,休闲农业亦从自发发展逐步迈向规范化过渡,从个体经营为主逐渐转向企业规模化经营为主,随着近几年投资上亿元的大项目逐年增多,规划科学、管理规范、服务优良的休闲农业企业正在逐渐形成。休闲农业已然成为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有力地推动了福建省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繁荣农村经济的同时为城镇居民提供了休憩的广阔天地,为城乡社会经济交流提供了互动平台,成为福建省农业发展的一大特色。 二、从台湾休闲农业经营理念看福建休闲农业发展方向 “十二五”期间,是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尤其是闽台合作的深化为提升福建休闲农业提供了新模式,福建休闲农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合理借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为福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的丰富经验,对找准福建休闲农业发展方向,进一步理清休闲农业发展思路,意义重大。 (一)差异化经营 休闲农业综合利用当地自然、生态、文史等资源和农村、农业生产景观为基础,融合旅游和服务等综合经营,为人们提供休闲服务。福建省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各地区农业生产方式、习俗不尽相同,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各地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应结合本地资源特点,从客源市场目标定位出发,考虑与周围其他休闲项目及名胜古迹等风景区的关系,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休闲农业项目,力求与同地区休闲农业产品相互协调、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台湾地区在其制定的“一乡一农渔园区计划”中,通过对区域农业资源的整合,使得各个地区别具特色,十分讲究休闲农场设计的主题鲜明性,达到合理规划农业资源、实施差异化经营的效果。在差异化经营基础上形成的休闲农场品牌差别,不仅可避免落入同质性竞

福建省13位正厅级干部任前公示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省委有关规定,现将省委研究拟交流任省直机关正厅级领导职务的朱清等4位同志,以及拟提任省直机关正厅级领导职务的叶木凯等9位同志予以任前公示。公示时间为2011年9月15日至21日。在此期间内,欢迎群众以来电、来信、来访的形式向省委组织部反映情况,发表看法和意见。 一、拟交流任省直机关正厅级领导职务的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1.朱清,男,汉族,福建福州人,195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正厅级)、部务会议成员,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省委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办公室主任。 2.庄稼汉,男,汉族,福建惠安人,196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在职大学学历,现任福建省委副秘书长(正厅级)、办公厅厅务会议成员。 3.林少雄,男,汉族,福建平潭人,195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福建省农业厅党组副书记(正厅级)、副厅长。 4.施文,男,汉族,福建闽侯人,1957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编辑,现任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党组副书记(正厅级)、副厅长。 二、拟提任省直机关正厅级领导职务的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1.叶木凯,男,汉族,福建福州人,1957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工商管理硕士,现任福建省地方税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2.孙希有,男,汉族,吉林辽源人,196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哲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现任福建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3.陈青文,女,汉族,福建顺昌人,195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会计师,现任福建省财政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4.陈秋立,男,汉族,河北吴桥人,1965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教授,现任福建省卫生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5.林文生,男,汉族,福建上杭人,1969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经济师,现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 6.逄(páng)立左,男,汉族,山东龙口人(在福建福州出生),1957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副教授,现任福建省委党校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委员。 7.翁玉耀,男,汉族,福建福清人,196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工程硕士,工程师,现任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浅谈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浅谈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浅谈 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虽然农业实现了粮食产量“九连增”、农民收入“九连快”,但由于长期以来农业发展模式粗放,特别是人们对农业生态平衡问题认识不足,没有正确处理好发展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之间的关系,目前的农业发展不仅速度缓慢,而且生态状况日益恶化。2013年下半年,对农业生态问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密集调研,促进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也成为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1、生态农业受到重视 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其中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确定为今后农业工作的重点。 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是调研的主要方向,多位专家提到,“农村的生态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农村化肥、农药的有效使用量仅占施用量的30%,有近7成浪费,进一步造成了水源地的污染。此外,农村生活垃圾、秸秆燃烧造成空气污染、地下水过度开采、工业污染转移到农村等问题也较为突出。代表农业新型生产方式的绿色循环经济、废物循环利用、低毒高效农化

领域有望获得政策大力支持。未来“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农业的重要政\策取向,“生态农业”将取代“石油农业”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2、农业生态系统遭长期破坏 农业文明所依附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与社会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密切相关的系统。这种系统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一个区域内的环境调控、功能调控乃至生物结构调控。虽然其基本依附土地系统来进行生产,但却是一个地方生态适宜性和居民健康水平的最基本保障。即使在拥有高度社会发展水平和工业水平的北美、欧洲,政府仍旧出台大量的政策和给予大量的补贴来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反观中国,却往往从作物产量潜力极限出发,滥用化肥、地膜、农药,使农业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地膜污染也更加严重。近20年来,随着大棚农业和地膜玉米的普及,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我国每年地膜应用量近百万吨,地膜覆盖面积达1000多万公顷。大量残留地膜不仅造成了白色污染,而且导致了土壤-作物系统的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环境。 此外,我国每年有废弃的农作物秸秆6.5亿吨,它们利用率很低,大部分被焚烧,或抛弃于河沟渠或道路,变成有机污染物,对大气和水体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农村的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 3、如何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生态农业不可能回归到若干年前“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田园式生活”的农业模式。生态农业延续了现代农业的生命力,靠的是促进产业链的延长,形成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紧密结合的产业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