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技术基础知识

电视技术基础知识
电视技术基础知识

第二讲电视技术基础知识

一为什么彩色电视广播只传输Y,R-Y,B-Y三个参量

在发射端把景物的光线通过分光系统分成R、G、B三基色光,三只摄像管分别摄取景物的R、G、B三个基色光,并把它们分别进行光电转换形成E R、E G、E B三个基色电压信号。要求摄像管的光—电转换特性为线性关系,输入的三个基色光与三个基色电压成正比,因为:

E Y=++ (1)

除了景物是黑白图像时这个公式是个常数外,在被摄景物是彩色时,优于E R、E G、E B 三个基色信号电压不再相等,因此公式的左边不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变量,在扫描过程中它们都随着被摄景物的像素的亮度、色调和饱和度的变化而变化。

白光信号电压可以由E R、E G、E B的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若E R=E G=E B=1V

则E Y =++=1

就是说用的E R值的E G值和的E B合成为1V的白光信号电压.

色差信号E R-Y、E B-Y可以由下式计算出来

E R-Y=E R-E Y = E R-(++)

= (2)

E B-Y=E B-E Y=E B-(++)

= (3)

由上式可以看出,E Y、E R-Y和E B-Y三个信号即亮度信号、色差信号、都是三个基色电压的线性组合,当E R=E G=E B时:

E Y=1

E R-Y=0

E B-Y=0

这是传送黑白图像时的情况。

对于E G-Y=E G-E Y这个色差信号,可以通过E R-Y和E B-Y两个色差信号来产生

E Y=++

++=0

(E R-E Y)+(E G-E Y)+(E B-E Y)=0

E G-Y=-()E R-Y-()E B-Y

E G-Y=因此,用E Y、E R-Y和E B-Y三个独立参量后,E G-Y就不作为独立参量来使用了。

二什么是色温和相关色温

1.什么是黑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人眼看到的物体景物的颜色(例如纸是白的,草是绿的等)说成是物体的特征,用来区分物体。在物理学上,我们眼睛看到的景物则是用光谱辐射亮度或彩色刺激函数表示的;正是因为它们在眼睛里造成了白色或绿色的感觉。所有的这些感觉是投射到物体上的光线和物体表面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投射到物体景物上的入射光线可来自一个和多个光源。

任何光源都是物体受热后辐射功率,当物体的温度不同时辐射功率不同,用绝对黑体来描述不同温度时物体的光辐射情况。

所谓黑体就是吸收系数等于一的物体,它能在任何温度下完全吸收具有任何组成的光。黑体不仅能全部吸收外来的辐射能量,而且在黑体的温度升高后也能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温度上升辐射增强,同时辐射光的颜色也发生变化,可由红变到蓝。

2.什么是色温

为了比较和区分各种光源的颜色,可以改变黑体的温度,使它与被比较的光源颜色相同,此时的黑体的温度可用来表示光源的特性,这个用来表征颜色的温度叫做色温,并以绝对温度K来表示。

色温并不是光源本身的实际温度,例如:白炽灯靠电能通过的灯丝而产生的温度(卤钨灯)达2500~3000℃,但是它辐射的是色温为2856K的白光。

如果把黑体不同的温度辐射光的色坐标绘制到国际照明委员会1931年的色度坐标图上,把各点连成一条曲线,如图1所示,称为黑体轨迹(又称为普朗克轨迹)。

图1a 黑体轨迹

图1b u′v′色度坐标图上黑体轨迹图1c在x y色坐标图上黑体轨迹

图1 标准色度图上黑体轨迹(普朗克曲线)

3.相关色温

在图1a和1c 中可以看出,在温度较低时呈现橙黄色,温度较高逐渐为白色;温度到万度以上,则呈蓝色。由此可见,由光的颜色也可以推断出温度的高低。从光的颜色与温度的各种关系,引出“颜色色温”,简称色温。一个光源的色温值,是指这光源所发出的光的颜色与某个温度的黑体所发出的光的颜色相同或最接近,则黑体的这个温度就定义该光源的色温。对于白炽灯光源来说,可以和黑体发的光达到很完善的匹配,白炽灯光源的色坐标几乎落在黑体轨迹上。而对其它类型的光源往往不能落在黑体轨迹上,就要找到这个光源的色坐标点到黑体轨迹的最近距离点所对应的黑体色温,称为光源的相关色温。投影机和电视机屏幕所发出光的颜色的温度都为相关色温。

色温表明光源色度信息,而不表明光源的温度信息。色温的单位为开氏度(K)。用色温和相关色温表示颜色,比较直观地反映出该颜色的基本特性。高色温表示冷色调,低色温表示暖色调。

CIE 1931年的x-y色度图是一个非均匀色度空间,所以从某一坐标点到黑体轨迹的最短距离,不是从这点向黑体轨迹所作的垂线,而是一根有一定角度的斜线,如图2所示。这些斜线称为等相关色温线,在每一条线上的相关色温都有一样的数值,即等于它与黑体轨迹的交点上所对应的黑体的色温值。

一般物体是不发光的,只有在一定的光源照射下,才能看见它的形状和颜色。可以说物体的颜色依赖于照明它的光源的颜色。为了确切的描述物体的颜色,必须首先指明在什么光源下呈现的颜色。

光源所发出的光的颜色的温度与黑体轨迹上的温度相同时,则该光源的色温常称谓绝对

色温,也就是说黑体轨迹上任意点的色温都可称谓绝对色温;光源所发出的光的颜色的色温的色坐标点不落在黑体轨迹上,而落在如图2所示的斜线上,把该光源所发出的光的颜色的色温定义为相关色温。图2表示的在x y色坐标图上的相关色温等温线。

由此可见,投影机和电视机屏幕所发出光的颜色的温度都为相关色温。把屏幕显示的白色用6500K或9300K相关色温表示。在CIE 1931年x-y色度图上每个色温值用x、y坐标点表示,在CIE 1976年u'、v'色度图上每个色温值用u'、v'坐标点表示。

例如

在CIE 1976年u'、v'色度图上的6500K的坐标点

6500K u'=±

v'=±

在CIE 1931年x-y色度图上6500K的坐标点

6500K X=

Y=

图2 在x y色坐标图上的相关色温

从人眼对颜色的分辨力考虑,利用XYZ色度图中的黑体轨迹(普朗克轨迹),按一定的间隔做出许多条与之相交的斜线,这些斜线都通过临近X=,Y=的色度点。斜线与黑体轨迹(普朗克轨迹)相交的各点,均称为相应斜线上点的相关色温点,与黑体轨迹(普朗克轨迹)相交的斜线称为等相关色温线,如图2所示.

在目前我国市场的电视机、背投影机、家用前投影机或高清晰度显示器出厂时都被设置为较高的色温,尤其是液晶电视机更为明显,高色温能产生略带蓝色色调的白色,类似日光灯发出的“冷白色”。冷白色色温一般9300K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显示的图像较明亮,彩色较鲜艳。但在一些多媒体显示器、照相机和部分电视机中,标准色温设置为6500K,重显图像比较柔和,接近于自然图像颜色,因此各国演播室标准多采用6500K(D65)作为广播标准;而亚洲人喜欢比较鲜艳的图像,多选为9300K作为投影机的标准白色。因此在我国市场上出售的背投影机、家用前投影机,工厂都设置了两种色温即“冷色”9300K和“暖色”6500K供消费者自由选择。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的生产厂家把“白色”色温调的较高,甚至达到10000K或更高。这样虽然增加了图像的透亮度,但重显肤色失真较大,给人不真实的感觉。另一方面,根据人眼的视觉特征,长时间观看高色温的图像,造成眼睛的疲劳,影响视力下降,对青少年影响更为严重,因此不提倡使用高色温。

相关色温是考核相同型号背投影机、前投影机、电视机或显示器显示白色时色度坐标的一致性。

为限制生产企业把色温调的过高和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在背投影机、前投影机、电视机或显示器的标准中规定了两种相关色温,即9300K和6500K,并给予了适当的误差范围,即:

9300K u'=±

v'=±

6500K u'=±

v'=±

三.色度图,色域和色域覆盖率表示什么

从色度学上讲,人眼看到的自然界万紫千红的颜色,各种颜色是由不同的波长所决定的。国际照明委员会(CIE)1931年公布了人眼可见光谱从380nm~780nm的色域,如图1所示x,y坐标图。

图1 CIE1931x,y色度坐标图

CIE1931色度坐标图是非均匀的色度坐标空间,因该坐标系统对颜色误差的分辨力有较大的缺陷。经过几十年研究,1976年,国际照明委员会又公布了以u′v′色度坐标图,即1976 u′v′色度坐标图,如图2所示。该色度坐标是均匀色度坐标空间。

图2 CIE 1976 u′v′色度坐标图

上述两个色度坐标空间系统,分别表示了在不同色度坐标系统中人眼在自然界中所能看到可见光谱轨迹图。在不同的色度坐标(x y)或(u′v′)中可见全部人眼可见光谱轨迹所对应的面积,即为人眼所能看到可见光最大色域。该色域为一多边形面积,即为光谱的波长从380nm~780nm光谱的光的色域,经过计算,该色域面积为。

在目前不同的成像原理的显示器或投影机中,如LCD、PDP或LCD、DLP、Lcos投影机,在说明书的资料中,都宣传显示的彩色数可达百万彩色数,亿多彩色数,甚至更大。这些彩色数是对色度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的概念,如对红、绿、蓝信号各8bit量化,则表示彩色数为28×3=2563≈百万,若对红、绿、蓝信号各10 bit量化的系统,则表示彩色数为210×3=10243≈亿,若对红、绿、蓝信号各12bit的系统,则表示彩色数为212×3=687亿彩色,若对红、绿、蓝各16bit的系统,则彩色数更大。从理论上讲CRT模拟系统不进行数字量化,彩色数将是无穷大。因此在所有的投影机或显示器中,显示的彩色的色域不是由彩色数的多少来决定的,而是由投影机或显示器重现还原的红、绿、蓝三基色在CIE 1976 u′v′色度坐标图中的R、G、B的色度坐标构成的三角形面积大小来决定的。在演播室的数字信号处理一般采用10bit量化,但传输仍是8bit量化的数字信号。根据人眼对色彩敏感的视觉特性,8bit的量化已经足够了。

对于市场上以不同成像原理的各种投影机、显示器和彩色电视机无论有多少数量的彩色,但是对它重显彩色的能力都用色域覆盖率来度量。即在CIE1976 u′v′色度空间坐标中,还原的三基色(R、G、B)所包围的三角形的面积,即为显示系统重现还原的彩色最大色域。

色域覆盖率定义为:在CIE1976均匀色度空间(u′v′),显示终端显示的色域面积(即三基色R、G、B三角形的面积)占u′v′色度空间全部人眼可见光谱(从380nm~780nm)面积的百分数。该百分数值越大,说明重现还原的彩色越多,彩色越鲜艳。图3是不同型号投影机、LCD电视机、PDP电视机和CRT电视机色域覆盖率的示例。

图3 投影机、LCD电视机、PDP电视机

和CRT电视机色域覆盖率的示例

四.光栅的会聚

1.什么叫会聚

2.如何实现会聚

五.γ校正

1.什么是γ校正

2.为什么会产生γ失真

3.γ失真的影响

4.γ失真的校正

γ校正

1.什么是γ校正

γ校正技术是源自于电视发射端的电视中心设备,它的作用是保证整个电视广播系统的传输电视信号,也就是说γ校正保证电视信号从发送端发送出来,经过信号传输系统到接收机显示器屏幕上重显出来的图像没有失真。重显图像的L d应正比于发射端被摄图像的L0,即

L d=KL0 K为比例常数

2.为什么会产生γ失真

一个电视信号的传输要经过光—电转换(摄像管),传输通道和电—光转换(显示器)三个过程。有些环节不可避免会出现非线性特性,接收机的显像管的调制特性就是非线性的,它的亮度Ld与控制电压U2的γ次方成正比。

L d∝U2γ

显像管的γ一般在~之间。

摄像管的光—电特性一般为线性,其输出的电压U1与被报图像的光亮度L0成正比,一般来说信号传输通道是线性的,这样,从整个电视系统来说,输出的光亮度Ld便与输入光亮度L0的γ次方成正比。

L d=kL0γ k为比例常数,γ为传输系统的非线性系数。

若γ=1,表示显像管上的显示图像亮度就等于被摄图像的亮度L0,传输系统为线性特性,如图a)所示,此时亮度转换特性曲线为45o的直线,这是理想的状态。

若γ不等于1,表示电视广播系统的亮度传输会产生非线性失真,这种失真又称γ失真。

当γ>1,亮区的图像对比度增大,暗区的图像对比度减小,图像的色饱和度增强。

当γ<1,亮区的图像对比度减小,暗区的图像对比度增大,图像的色饱和度减小。

引起γ失真的原因主要是接收机显像管显示特性的非线性。

3.γ失真的影响

电视传输系统若存在非线性特性,必然会引起γ失真。

1)黑白电视机:使得图像的灰度畸变,

2)彩色电视机:使得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发生畸变。

图像的色饱和度和色调失真。人眼对色调失真敏感。

4.γ失真的校正

在电视广播中心采用预失真的方法,就叫γ校正。

使传输通道的非线性系数γs=显像管的非线性系数γ。这样整个电视广播系统的传输系数就等于1。

γs=1/γ

校正后的曲线就是γ=1时的45°直线。

5.平板电视的γ校正

目前电视广播中心系统和数字电视广播中心系统,仍采用阴极射线管(CRT)型显示器γ系数进行γ预校正,PDP、LCD、DLP等的电—光转换特性与CRT不一样,因此在显示端必需采用去γ校正电路,才能保证电视广播系统传输的线性特性。

LCD电—光转换是非线性的,即输入信号与LCD的光强度之间控制特性是非线性的,但是它又与CRT的非线性特性不同,所以必须采用去γ校正电路,保证电视广播传输特性的线性,保证重显图像质量。

实践证明当电视广播系统总传输特性的γs=时,能提高图像质量,但CRT γ=,摄像管光—电特性为线性,则传输通道的γs==。

为了使γ校正之前对图像信号钳位,使行与行之间黑电平一致。

为了使传输通道的γs=,在摄像端的摄像机中储存有几个γ表,通过调用γ表来实现γ预校正。首先对不同的将被数字化的输入信号电平E 计算出E γ,将各种典型的γ值吓得计算结果生成γ表写入存储器中,当摄像机工作时用输入信号作地址,用查表的方法读出计算结果,因此,数字 γ表预校正电路也称γ表校正。

为了在LCD 显示器端实现数字γ去校正,也采用查循表(LUT )的方法,通过调用查询表的数据来实现去γ校正。首先要生成一个γ校正系数等于1/=的校正表,即对不同的数字化的输入电平E,计算出去γ校正值,模拟出一个非线性的特性曲线,用模拟出的这个非线性的特性曲线去补赏发射端的彩色中心的非线性的γ预校正曲线。由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显示器具有不同的电—光转换特性,因此,应将各种显示器典型1/γ值下的计算结果,生成各种γ表。当显示器工作时,用输入信号作地址,用查表的方法读出计算结果,因此,数字γ去校正电路也称彩色查询表(LUT )校正。

数字信号的γ校正精度高,电路调整方便,能使RGB 三路基色信号的校正精度一致,重显的彩色质量大大提高。

六.白平衡和白平衡误差

1.什么是白平衡和误差

投影机的白平衡是表示在显示不同亮度的彩色图像时,显示图像的相关色温保持不变,不出现附加的颜色。当白平衡不好时,会产生色调畸变,重显不同亮度的黑白图像时,出现附加的颜色,重显图像会偏向某一基色或二基色的合成色。白平衡的好与不好用白平衡误差表示。

白平衡误差是考核彩色电视机或显示器重显不同亮度时白色色度坐标的一致性。用色度坐标误差u '?v '?表示。

在评价或考核投影机的白平衡时,采用图35所示的白窗口信号, 以10%为步进,从0%~100%改变窗口信号的电平,测量每个电平下的白色窗口中心点的色度坐标(u ',v '),并计算每个电平的色度坐标与50%灰电平时的色度坐标之差u '?和v '?。u '?v '?的绝对值越大,则白平衡越差。

图 白窗口信号

2.如何实现白平衡

显象管电视机:

液晶电视机

调整RGB 视频信号的幅度

3.白平衡误差

△u ′不劣于±

△v ′不劣于±

七.色度信号的有关问题路

1.色度信号的带宽

2.频谱交错原理

3.色副载波频率的选定

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试题

第一篇电视技术基础知识题型示例 一、填空题 1..天空中传输的电波遇到导体会在导体上感应出。该导体被称为。天线的和直接影响电波的灵敏度。 2..常用的声音信号调制方法有两种,和。 3..电视信号主要由和两大部分组成。图像信号的频率为,伴音信号的频率一般为。 4 .我国射频电视信号的波段分为和两波段。其中前者频率范围 为,后者频率为。 5..在PAL 制编码中,两色差信号的带宽为。 6..在PAL 制编码中,两色差信号的色副载波相位差为。 7..PAL 开关的控制信号为行频。即7.8kHz 的,它由经分频整形后得到。 8..在PAL 制编码中,色度信号和亮度信号在进入加法器前,亮度信号还要进行大 约 的延迟。再加入及形成PAL 。 9..我国电视信号彩色编码采用的是制,它是将NTSC 制中色度信号的一个 逐行倒相,抵消了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把相位误差的容限由NTSC 制的 提高到。 10 .PAL 制信号的主要特点是和。 11 .在正交平衡调幅中,合成矢量的相位角代表,合成矢量的振幅代表。 12 .PAL 是的缩写,是在正交平衡调幅的基础上加一个措施,所以称为。把倒相行称为,把不倒相行称为。 13 .解码电路主要由和两部分组成。 14 .色度信号处理电路的作用是将已编码的还原成 3 个,在末级视放 中与亮度信号相加还原成。 15 .色同步处理电路的作用是恢复、和的副载波,使准确地还原。 16 .色度信号处理电路中,带通滤波器的带宽为,阻止,取出。 17 .梳状滤波器是由、、组成的。它又称。 18 .视频信号中各种信号分离的方法是:色度信号和亮度信号采用分离法,色度信号和色同步信号采用分离法,U、V 两信号的分离采用分离法。 19 .电视图像是由摄像机将变成进行传输的。一幅图像是由和 排列的构成的。 20 .在电视技术中,一幅静止的图像叫,每秒传输的帧数称为,用 精品资料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点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复习纲要几种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的比较短、中、长三种无线电波的特性差异(不用记频率) 颜色的三要素 了解 人对声音方位等的判断力 等能白光源 锥状细胞与杆状细胞 数字彩电和数字化彩电 绝对黑体 了解超声、次声的频率、调幅广播的频率范围,三种广播调制方式的名称,电视 伴音的制式 非线性编辑 三种电视制式及中、美、日、英四国电视制式 传声器和扬声器原理 基波和谐波 调频广播的优缺点电视播出系统的要求 录音棚的隔音方法

课件: 第一章广播电声基本知识 声音的基础知识广播的诞生和发展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广播中心技术电声换能器件 第一节声音的基础知识什么是声音?物体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弹性媒质发生波动产生声波,听觉器官接收产生印象。 关键词:质点不传播,声源,频率、波长和周期 频率:空气密度和压力每秒变化的次数,单位赫兹(),用f 表示。人的频率范围20-20000。 周期:一个声波完成一次振动需要的时间。单位秒(S),用T表示。波长: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单位(m),用入表示。声波的传播速度 每秒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符号v,单位。 入*f 15 度下的声速——340m 不同媒质下的差异:钢5100m,软橡皮50m 频率和波长成反比 “狮子吼”的可能性分析——声压声波的强弱通常用声压、声功率和声强表示声压——由声波引起的交变压强,单位基准声压——听觉现象的起点声压声功率——衡量声源发身能力的指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总声能,单位W 声强——单位面积的声功率,符号I “狮子吼”杀伤模式——声的传播特性 如何避免无差别杀伤?——声源的方向性(波长和声源尺寸)防御者的策略——声波的反射 声波的聚焦声波的吸收和折射水波的衍射声波的衍射电波的衍射? 散射——无规则的衍射隔墙有耳的产生——远距离衍射 人的听觉器官 外耳:耳廓和外耳道,直通鼓膜,将声音由耳壳传到鼓膜,谐振频率3000。 中耳:由感觉振动的鼓膜、听小骨容纳鼓膜及听小骨的鼓室构成。内耳:由耳蜗等组成,后者内部充满淋巴液,掌管听觉的耳蜗部分为听觉神 经。 狮子吼多响才有杀伤力?响度是一个主观指标,表现为波形的幅度不同。声压级:以基准声压作为参考所得的以分贝值表示的量听阀:声压级0,声压为基准声压。可听 阀:人能承受的最大声压,声压级120。响度也和频率相关。100,40。动态范 围:最大和最小声压级之差。120:70 人们对声音高低的感觉——音调主要与频率有关,且与变化的对数成正比。次声:低于 20 超声:高于20 调幅广播:低于4.5 音色——对频率和强度的综合反应 基波和多种谐波构成一种声音幅度最大、频率最低的称为基波 幅度较小、频率成整数倍关系的正弦波称为谐波最终构成一个非正 弦波 听觉的方向感人根据双耳听到的声音在时间上、强度上和相位上的差异来判断声源的方位。 低频率:声强无差别,时间有先后高频率:声强有差别。连续音:根据相位判断,但高频时不绝对。人的水平向判断力远超垂直向判断力。 听觉灵敏度——从忍者说起人耳对声压、频率和方位细小变化的判断能力称为灵敏度。响

影视技术概论复习资料(重点)

影视技术概论复习资料(重点) 1.电影拍摄可分为几个时期? (1)前期拍摄阶段(2)拍摄阶段(3)后期制作阶段 电影的产生和发展的几个时期 (1)电影的雏形时期:1895年前的活动图画时期 (2)电影的发明:活动图画演变为活动影像时期 (3)电影的稳固和发展时期 (4)电影面临挑战的时期 2. 视觉暂留现象的概念及提出人物和提出时间 1824年英国人Peter Mark Roget提出视觉暂留现象。 视觉暂留概念:即人眼观看目标时,光信号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影像,外界刺激停止后,视觉影像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持短暂的时间,一般为1/5~1/30秒,常取1/10秒。 3.摄影术的发明时间和人物 1839年8月19日,法国人达盖尔发明摄影术。 4.电影的诞辰日,人物和代表作品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在巴黎卡布辛路14号的“大咖啡馆”中第一次公开放映他拍摄的影片:《工厂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这一天被公认为电影的诞辰日。 5. 电影技术形式的四个时代 (1)无声片(默片)时代(2)有声片时代(3)彩色片时代(4)数字技术电影时代 6.电影影像活动原理 ①生理因素――视觉暂留: 人眼观看目标时,光信号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影像,外界刺激停止后,视觉影像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持短暂的时间(一般为1/5~1/30秒,常取1/10即0.1秒) ②心理因素――似动(apparent motion)现象(Φ现象): 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无数运动物体的动感经验,并形成了对物体运动印象的条件反射。人眼仅需1/4秒就能记录一副图像,并将之传至大脑进行记忆和理解。若在同一个1/4秒内观看物体运动两极位置的图像,人眼就会把这两幅图像当作同一个运动过程来感受,并通过大脑叠加在一起产生动感印象,这就是我们把电影画面看成是活动影像的主要原因。 3、物理因素――间歇运动机构: 摄影机和放映机必须借助间歇输片机构使胶片在片门处作一停一动的间歇动作。摄影机通过间歇运动曝光记录客体运动的分解动作,放映机则利用间歇运动将已摄制的分解动作画面投影于银幕,合成活动客体的影像。如果手持胶片观看,则只能看到分解动作的画面,不会看到活动影像。 7.电影每秒放映画幅是多少,及原因 电影每秒放映画幅24张。原因: a.人的视觉生理和心理要求: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走片速度最少需要10幅/秒以上,才能使人眼有动作的感受。 b. 减小人眼观看电影放映画面时的闪烁感要求:由于间歇运动,电影放映时银幕画面随时间的变化形式表现为明暗周期性交替——闪烁感。提高走片速度可逐步消除其对人眼观看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点..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复习纲要 几种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的比较 短、中、长三种无线电波的特性差异(不用记频率) 颜色的三要素 了解ENG/SNG/EFP 人对声音方位等的判断力 等能白光源 锥状细胞与杆状细胞 数字彩电和数字化彩电 绝对黑体 了解超声、次声的频率、调幅广播的频率范围,三种广播调制方式的名称,电视伴音的制式非线性编辑 三种电视制式及中、美、日、英四国电视制式 传声器和扬声器原理 基波和谐波 调频广播的优缺点 电视播出系统的要求 录音棚的隔音方法

课件: 第一章广播电声基本知识 声音的基础知识广播的诞生和发展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广播中心技术电声换能器件 第一节声音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声音? 物体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弹性媒质发生波动产生声波,听觉器官接收产生印象。 关键词:质点不传播,声源, 频率、波长和周期 ●频率:空气密度和压力每秒变化的次数,单位赫兹(HZ),用f表示。人的频率范 围20-20000HZ。 ●周期:一个声波完成一次振动需要的时间。单位秒(S),用T表示。 ●波长: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单位(m),用λ表示。 声波的传播速度 ●每秒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符号v,单位m/s。 ●V=λ*f ●15度下的声速——340m/s ●不同媒质下的差异:钢5100m/s,软橡皮50m/s ●频率和波长成反比 “狮子吼”的可能性分析——声压 ●声波的强弱通常用声压、声功率和声强表示 ●声压——由声波引起的交变压强,单位Pa ●基准声压——听觉现象的起点声压 ●声功率——衡量声源发身能力的指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总声能,单位 W ●声强——单位面积的声功率,符号I “狮子吼”杀伤模式——声的传播特性 ●如何避免无差别杀伤?——声源的方向性(波长和声源尺寸) ●防御者的策略——声波的反射 ●声波的聚焦声波的吸收和折射水波的衍射声波的衍射电波的衍射? ●散射——无规则的衍射隔墙有耳的产生——远距离衍射 人的听觉器官 ●外耳:耳廓和外耳道,直通鼓膜,将声音由耳壳传到鼓膜,谐振频率3000HZ。 ●中耳:由感觉振动的鼓膜、听小骨容纳鼓膜及听小骨的鼓室构成。 ●内耳:由耳蜗等组成,后者内部充满淋巴液,掌管听觉的耳蜗部分为听觉神经。狮子吼多响才有杀伤力? ●响度是一个主观指标,表现为波形的幅度不同。 ●声压级:以基准声压作为参考所得的以分贝值表示的量。 ●听阀:声压级0db,声压为基准声压。 ●可听阀:人能承受的最大声压,声压级120db。 ●响度也和频率相关。100HZ,40db。 ●动态范围:最大和最小声压级之差。120:70

电视技术复习题

第一章 1.什么是像素?什么是负极性图像信号? P3、P4-P5 2.隔行扫描是如何实现的?P8 2. 3.图像信号的带宽是多少?是怎样计算出来的?P9 (5)(6) 4.什么是彩色三要素、三基色原理?P13 2。P13-P14之1.3.2 (1)-(4) 5.如何理解亮度、对比度、灰度?P8 6.如果要传迸的图像如图1-17(a)行示,现屏幕分别显示图1-17(b)、(c)所示的图形, 试分别说明出现了哪一种扫描电流的失真,并分别画出失真锯齿波电流的波形。 参见教材P11页图1-12 第二章 1.为什么彩色电视系统中采用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作为传输信号?P30-P31 1)-3) 2.已知色差信号(R-Y)和(B-Y),如何求得(G-Y)?写出相应表达式。P29 3.为什么要对色差信号的幅度进行压缩?PAL制红色和蓝色的压缩系数各为多少?确定 这两个压缩系数的依据是什么?P37-P38,P51 4.何谓频谱间置?试画出PALD制的频谱图。P34-P35,P44图2-18 5.色度信号的幅值和相角各反映出什么信息?P38 6.什么是正交平衡调幅制?为什么采用正交平衡调幅制传送色差信号?这样做的优点是 什么?P37之2。 7.NTSC制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PAL制克服NTSC制主要缺点所采用的方法及原理是什 么?P41 2,P42-44 2.PAL制对相位失真的补偿原理,包含图2-15 8.在PALD制中,副载频的选择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还要附加25Hz?P44-45 9.PAL制彩争全电视信号包含哪些信号?这些信号的作用各是什么?P58 FBAS 分别有 色度、亮度、消隐、同步这4种信号,并说明色度、亮度、消隐、同步的作用既可。10.PAL制色同步信号的作用是什么?简述其形成原理。P54 色同步信号的功用1)、2), P56-P57 色同步信号的形成原理 11.什么是射频电视信号?图像信号为什么采用负极性调制?P62:图像信号经残留边带调 幅,伴音信号经调频后的信号为射频电视信号。P61 负极性调制比正极性具有3大优点。 12.我国广播电视系统规定伴音采用什么调制方式?图像信号又采用什么调制方式?图像 信号采用残留边带调幅调制(VSB)方式,伴音信号采用调频调制方式。 13.我国电视频道是怎样划分的?P63 14.画出第6频道的射频电视信号的频谱图,并标明各主要指标的参数值。参考第62页图 2-38,第63页图2-39,第二频道,填入第6频道对应值。 第三章 1.电视信号数字化的3个步骤是什么?P70 2.什么是复合编码?什么是分量编码?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P81 3.对单极性信号,若采用均匀量化,则量化信噪比S/N与量化位数n之间的关系为S/N= (10.8+6n)dB,试分析其对实际量化的指导意义。 答:编码位数n是由所需量化的层数决定的,量化层数的多少又反映了数字视频信号对原图像幅度上的分解力大,由上述信噪比与量化位数的关系可知:量化位数越多,再生的图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第1章概述 1.1与报纸、杂志、音像制品、互联网等其它传播媒介相比,广播电视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形象化及时性广泛性 1.2广播电视系统主要由节目制作与播出、发送与传输、接收与重现三大部分组成1.3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历史 1954年美国正式开播NTSC兼容制彩色电视。 1967年前联邦德国正式广播PAL兼容制彩色电视,同年,法国和前苏联开播了SECAM 兼容制彩色电视。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了数字电视广播标准,如欧洲的DVB系统、美国的ATSC 系统、日本的ISDB系统等。 1.3中国广播技术的发展历史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诞生,这是由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座无线电广播电台。 1959年,开始实验调频广播,1964年开始利用调频广播将中央台广播节目传送到各地的转播台和有线广播站。 1.4中国广播技术的发展历史 1979年,立体声广播在哈尔滨试验成功,随后开始了调频立体声广播。 1958年,黑白电视广播正式开播。 1973年,彩色电视广播正式开播。 1999年,试播高清晰度电视(HDTV)。 1.5高清晰度电视的基本要求: (1)图像清晰、细腻,全屏扫描线数为1125行1250行,像素数是现行彩色电视的5倍左右。 (2)幅型比为16:9,更符合人眼的视觉特征,视野宽,临场感强。 (3)图像、声音、彩色之间串扰减小,保证重显图像清晰稳定。 (4)利用数字伴音系统,可传送多种伴音或立体声信号,提高彩色电视机的音质。 1.6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 1.图文电视的功能:利用电视信号声消隐期间的某几个行传送图形和数据信息。3.多媒体电视的功能:多种技术融为一体;对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存储与传输;电视变为多媒体的终端显示器;有硬盘、USB接口、可记录等。 4.交互式电视的功能:交互式电视是一种双向电视,用户能通过这种电视屏幕上的信息窗对信息作出回应,使观众和电视机屏幕上的信息或节目建立一种双向联系。第2章声音广播基础知识 2.1声波的传播速度:波长、声速及频率之间的关系为:v= λ×f 声音三要素 :即响度、音调和音色 2.2人耳对声音强弱的感觉,不是与声音功率的变化成正比,而是和这种变化的对数成正比。 2.3声电及电声转换的基本原理(请看教材上的P7,P9-10)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

广播电视技术 龙念老师: 电视技术开篇概论 一课程简介: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涉及到的关于技术方面。 涵盖了导演、摄像、音乐、录音、舞美、剪辑、制片各个部门。 是作为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都应该知道的技术信息,但是我主要强调的还是内容创意的过程。希望通过该课程,大家对电视节目制作各个环节流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二、学习目的:为什么要学习技术呢?技术与艺术的重要性 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近几十年来,摄影机,镜头,同步录音器材,照明奇才都在不断升级。数字技术的发展,对电视制作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高科技的运用越来越频繁,制造着一个个影像奇观。技术的进步,不仅仅为电视创作者带来了很多的技术上的便利,更好的实现导演的策划。同样也带来了电视美学上的变化。如果作为一个创作者,不了解数字技术,就会无形削弱自己在这一行业中的竞争力。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 三、电视技术的分工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不同的职务和责任分工,然后再研究有效的完成一个电视节目的制作。 制片人:通常是具体负责整体节目制作的领导,他要面临解决节目制作过程中各种专业问题和意外的事务性问题,因此只有具备充分制作经验和领导才能的人员,才能胜任此项工作。他是推动整个节目制作的最核心的人物,所以必须具有充分的电视制作知识,独特的节目策划与创意。良好的领导才能,丰富的经管经验,才能使使得节目得意顺利进行。 总导演: 导演是节目内容的把关者,声音画面创造者,从节目创意,到实施,到后期制作,都在导演思考的范围之内。是全场工作人员的核心。 执行导演具体实施、导演组专业、导演助理(艺员联络、音乐编辑、服装造型)策划、撰稿: 是电视节目脚本写作,所有的案头工作,除了文化艺术修养之外,丰富的写作经验,也要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特性,对电视传播特性和制作方式表现手法,以及观众的欣赏习惯,收视习惯有所了解和研究,写出风格化,视觉化,情景化的脚本。导播、摄像组: 灯光 视频:字幕:保障各个视频设备技术指标正常准确,负责维护保养各种机器,同时能完成一些画面特技效果.. 音频:音乐、音响、麦克风、调音师。化妆、服装、道具(舞美) 制片主任、制片、剧务: 负责安排、联络沟通工作,交通食宿、演员嘉宾观众道具都是他们需要负责的具体事物,工作繁琐,是节目中重要的后勤保障。 播出协调、传输

电视技术考试重点优选稿

电视技术考试重点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电视技术考试重点(自己整理)1946年6月成功发明了彩色电视机 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于1958年3月 电视图像是一种光信号 由光学理论可知,光是以电磁波形式存在的物质。 波长在380--780nm范围内的电磁波能够引起人眼的视觉反映,称为可见光 广播电视只利用可见光谱,其波长范围为380-780nm 每一种色带都有一个大致的波长范围,可见光谱对色感呈单一的对应关系。 这种一定波长的光谱呈现的颜色称为光谱色。 色感对光谱的对应关系不是唯一的 人眼是不能分辨单色黄光和由红、绿两光混合所得复合黄光的差别的,这种由不同光谱混合出相同色光的现象称为同色异谱。 电视台都以色温为9300K制作节目 但在欧美因为平时的色温和我国有差异,以一年四季平均色温约6000K 为制作节目的参考值 人眼的分辨力线数m=3438×H/(Lθ) =458线 上式说明,当458线时,即可达到两个视敏细胞之间夹角θ=1.5'的要求,在电视技术中就是根据此值来决定扫描行数的,即水平清晰度因屏幕的宽高比是4:3,同理可推出为610线。 人眼对扫描线区分大于458线,高清平板电视采用1080线。

国际上规定红基色的波长为700nm 三基色原理是彩色信息传送和彩色电视广播实现的基础 空间混色法是同时制彩色电视的基础 时间混色法是顺序制彩色电视的基础。 亮度公式 Y=0.30R+0.59G+0.11B 行扫描正程时间大于行扫描逆程时间) 只在显像管的行偏转线圈中通入行扫描电流,将在屏幕中间出现一条水平亮线,如图所示。 若只有场扫描过程,则荧光屏上就只出现一条垂直亮线 我国电视标准规定,每秒传送25帧,每帧图像为625行,每场扫描312.5行,每秒扫描50场。场频为50Hz,不会有闪烁现象;一帧由两场复合而成,每帧画面仍为625行,图像清晰度没有降低,而频带却压缩一半。 我国的电视标准中,场频选为50Hz 我国采用每帧扫描行数为625 场频确定为fv=50Hz,由于采用隔行扫描,所以帧频fz=25Hz,也就是一帧扫描时间为Tz=40ms。 当扫描行数选定为Z=625后, 行扫描时间TH=Tz/Z=40ms/625=64μs, 行频fH=fz x Z=25Hz X 625=15625Hz 黑白全电视信号由图像信号、消隐信号和同步信号叠加而成 31.5MHz的第一伴音中频信号伴音信号调制在第二伴音中频6.5MHz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练习题(答案)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练习题(答案)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练习题(2011) 一、填空题: 广播电视系统山电视信号的产生与发送系统、信号传输通道和接受系 等三大部分构成。 2. 固体摄像机采用固体扫描技术读取电荷。 3. 电声转换是将电信号转换成为声波的过程。 4. 模拟调制通常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 等3种基本形式。 5.信号传输通道有有线和无线两种形式。 6.传声器,即通常所说的麦克风;而扬声器,即通常所说的喇叭。 7.不发光体的颜色取决于它对光线的吸收和透射(反射)的能力。&低音喇叭为使低频放音下限尽量向下延伸,一般将口径都做得比较大。9.电视机中的显像管和扬声器分别接收来自天线的视频信号和音频(声频)信 号。 10.提供对数字电视用户业务进行授权和认证的技术手段,我们称之为条件 接收。11.电视中的图像信号的调制方式采用的是调幅,而伴音信号采用的是 调频°12. U前世界上主要的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标准是ATSC标准、DVB和 ISDB-T 。 1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而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1500M/S 。 14.简单地说,信噪比就是有用信号与噪声的比值。其值越大越好。15.

太阳光线中口光实际上包含了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色光,其中红色 的色温最低。 16.摄像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三基色原理,通过光学系统,将景物的 彩色光像 分解为三幅单色光像,然后山摄像器件完成光电转换。 17.电视摄像机是一种把景物的光学图像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设备。当 拍摄一个物体时,物体上反射的光线被摄像机镜头收集,使其聚焦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上,摄像器件把光转变为电信号,即得到了“视频信号” °1&声电 转换是将声波转换成为电信号的过程。19.真空管摄像机采用电子扫描的方式读取电荷。 20.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有地面波、空间波和天波等三种途径, 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万公里/S。 21.太阳光线中的0光包含了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色光,其中 紫色光色温 最咼。 22.色饱和度和色调合称为色度。同等强度下的红、绿、蓝三色相加后色调 为0色。23.常见的传统彩色电视制式有NTSC、PAL和SECAM等三种。24. PAL制是为克服NTSC制在色调上的相位敏感性而硏发的一种彩色电视制式。中 国的电视系统采用的是PAL制,美国采用的是NTSC制。25,为使高频放音的上限频率达到人耳听觉的上限频率20KHZ,高音喇叭一般口径 都做得比较小。

电视技术考试1

电视技术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一台电视机出现开机烧保险现象,故障的可能原因是(B ) A、消磁电阻开路 B、整流二极管短路 C、行输出开路 D、启动电阻开路 2、彩色三要素中包括(B ) A、蓝基色 B、亮度 C、品红色 D、照度 3、行扫描的时间可以由(A )反映。 A、行频 B、场频 C、行逆程系数 D、场逆程系数 4、下述关于PAL制的缺点,哪一个是错误的(D ) A、相对失真易引起色调畸变 B、处理信号比NTSC制复杂 C、彩色清晰度比NTSC制低 D、存在爬行现象 5、关于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以下哪一点是错误的(C) A、隔行扫描一帧内的扫描行数是整数 B、逐行扫描一帧内的扫描行数是整数 C、相同场频时,二者带宽相同 D、隔行扫描可以节省带宽 6、电视机中,AGC电路的控制对象是(A ) A、高频放大器和中放前级 B、本机振荡器 C、视频检波器D预视放级 7、色温是指(D ) A、色源的温度 B、光线的温度 C、表示光源的冷热 D、表示光源的谱分布 8、ABL电路的作用是限制图像的(A) A、亮度B对比度C、饱和度D、A与C答案 9、422PAL制编码器输出的信号是(B ) A、三个基色信号 B、彩色全电视信号 C、三个色差信号 D、色度信号 10、下面的(D)与实现黑白电视与彩色电视的兼容无关。 A、频谱交错 B、大面积着色原理 C、恒定亮度原理 D、三基色原理 11、PAL彩色电视制式的色同步信号与NTSC彩色电视制式的色同步信号(D) A、相同 B、U分量不同 C、V分量不同 D、完全不同 12、从色彩的处理方式来看,(D )制式的色度信号分辨率最高。 A、NTSC B、PAL C、SECAM D、都差不多 13、PAL彩色电视制式中副载频选择的要求不包括(D) A、实现频谱交错 B、减少亮度带宽 C、尽量在视频较高频率端 D、保证色度带宽不超出视频上限 14、色同步信号的位置在(C) A、行同步脉冲上 B、行消隐信号的前沿 C、行消隐信号的后沿 D、场消隐信号的后沿 15、关于平衡调幅一下哪一种是真确的(C ) A、平衡中调幅中有载波分量 B、平衡调幅波的极性由载频决定

电视技术复习题(带答案)

电视技术练习题之一 一、填空题 1 显像管是一种特殊的电真空器件,其电子枪主要由灯丝、阴极、__栅极_ 加速极、 _聚焦极、_高压阳极等组成。 2 在我国采用的隔行扫描广播电视系统中,行频为15625Hz,场频为50Hz,帧频为25 Hz。 3 黑白全电视信号的组成包括亮度信号、复合同步信号、_复合消隐信号等。 4 黑白全电视信号具有脉冲性_、周期性、单极性等特点。 5 彩色的三要素是指亮度、色饱和度、色调。 6 电视系统中选用的三基色分别是红、_绿、蓝。 7 彩色全电视信号的组成包括色度信号、_亮度信号、色同步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复 合消隐信号。 8 在我国使用的电视系统中,图像和伴音的调制方式分别是_调幅_和_调频_。 二、判断题 1 我国电视射频电视信号中,伴音载频比图像载频高6.5MHz。(对) 2 我国电视伴音信号采用残留边带发送。 ( 错 ) 3 图像信号采用负极性方式调制较正极性调制具有更高的功率利用率。(对) 4 全电视信号中的均衡脉冲用于克服并行现象。 ( 对 ) 5 行、场消隐信号均出现在行、场扫描的正程期间。(错) 6 可见光就是指人们所说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光。(错) 7 电视画面的清晰度与扫描线数有关,扫描线数越多,清晰度越差。(错) 8 国家标准规定一个频道占据6.5MHz的带宽。 ( 错 ) 9 我国电视制式的行扫描每秒为15625行,场扫描每秒为60场。(错) 10 彩色电视系统中并不发送和接收绿色差信号。(对) 11 三基色原理说明:用R、G、B三种基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的 彩色。(对) 12 我国电视广播的伴音信号采用调幅方式。 ( 错 ) 13 彩色电视测试卡主要用于观测电视信号的质量。(错) 14 在电视机中,对图像信号的解调方法是鉴频。(错) 15 我国电视广播,全电视信号采用双边带发送。 ( 错 ) 16 我国电视信号采用负极性调制。 ( 对 ) 17 电视系统对伴音信号的发射采用残留边带方式。(错) 18 彩色电视信号与黑白电视信号的区别在于彩色电视信号中有三基色信号。(错) 19 三基色原理说明:三个基色中的任何一种基色都不能由其他两种基色混合产生。 (对) 20 彩电发送和接收的彩色信号就是红、绿、蓝三基色。(错) 三、单选题 1 在我国采用的隔行扫描电视系统中,场扫描信号的频率是( A )Hz。 A: 50 B: 60 C: 100 D: 15625 2 在PAL制式彩色电视机中,行扫描信号的频率为( C )Hz。 A: 38 B: 50 C: 15625 D: 4.43 3 PALD制式彩色电视机中,图像中频载频的频率为( D )MHz。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重点简答论述题目汇总

重点简答、论述题目汇总 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遵守的原则有哪些?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2)广播电视新闻需要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耳听接收;(3)广播电视新闻的各构成要素都要求真实、准确,语言表达要准确;(4)广播电视新闻所要表达的信息应相对完整;(5)受众的多样性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同时也要避免语言表达的简单化与庸俗化。 2、简述广播电视记者是如何获取新闻线索的广播电视记者获取新闻线索? 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渠道:(1)政务渠道,又称官方渠道,主要是指各级政权机关及其行政事务活动,包括有关会议、文件、简报或有关政策和领导人讲话等;(2)生活渠道,是记者本人在现实生活和采访过程中的观察和积累;(3)受众渠道,是来自受众的信息;(4)传播渠道,即从其他媒介获得的信息。报刊、通讯社、网络、其他广播电视报道等,都可以作为新闻线索再发现的来源。 3、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是什么?进行现场报道者除了具备记者的一般素质外,还应突出具备哪些能力? (1)较强的现场洞察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情况,记者必须通过观察现场、了解现场、快速掌握情况,尽快作出判断,及时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或知情人,当机立断进行采访,迅速选择最

有新闻价值的点进行报道;(2)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现场报道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记者在现场的观察、描述、评论结合真实生动的现场音响、画面向受众传达相关信息,所以记者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现场报道的质量的好坏;(3)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末知和随时发生意想不到变化的新闻现场,记者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随时应对。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一方面是要更好地调动情绪,把握现场气氛,另一方面是要保持敏锐的现场应变能力,既充分发掘随时出现的新闻价值点,又能扬长避短、化险为夷,妥善回避不利于报道的突发问题; (4)过硬的新闻业务能力。现场报道的特点要求记者应具备采、编、播合一的素质,在现场能看得透,写得精,说得出。具体而言,要学习、掌握基本原理和应用性知识,还包括音像的采录、编辑、制作,器材的选择、使用、保养,音像数据的搜集、利用、保存,以及如何在各种新闻体裁和新闻节目中恰当运用有音像材料等知识和技能;(5)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广播电视现场报道是一项团体协作的工作,记者应树立群体观念,做好自己岗位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和其他工作人员紧密协作。这需要记者对现场报道的整个工作流程、各个工作环节都有相应的了解,作到知己知彼的同时将自己的工作主动放到整个报道工作的大背景下,保持内容、风格、时机的整体一致性。 4、广播电视栏目设置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哪些? 广播电视栏目设置是指时间、名称、内容范围固定的信息传播单元。栏目的设置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首先是栏目的受众定位,也就是解决办给谁听谁看的问题;(2)对新闻受众需求的把握,这是确立传播内容的依

融媒体期中考试重点知识总结

一 1.数字媒体的概念:以二进制数的形式存储、处理、传播、获取的信息媒体,这些媒 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及其编码和存储、传输、分发、显示的物理媒体。 .新媒体、多媒体、超媒体、全媒体、融媒体…… 2. 数字媒体系统 从数字媒体的策划、制作、传播到用户消费的全过程来看,数字媒体系统是由媒体机构、媒体产品、媒体技术、媒体内容、媒体网络和媒体终端6个方面构成的一个数字媒体系统。【数字媒体机构:负责监管媒体产业的政府部门以及从事数字媒体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如政府、企业等。 2.数字媒体产品:又称数字媒体服务,向用户提供文化、艺术、商业等各领域的服务产品。如视频节目、网络游戏、手机报等。 3.数字媒体技术:指数字媒体信息获取、处理、存储、生成、输出等技术,使抽象的信息变成可感知、可管理和交互的技术,主要包括存储技术、数字音频处理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字影视剪辑技术等。 4.数字媒体内容:又称数字媒体艺术,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思和现代网络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的艺术形式。 5.数字媒体网络:服务于数字媒体产品的传播。按照依托网络的不同,主要包数字广播电视网、Internet、移动互联网等网络。 6.数字媒体终端:数字媒体产品的承载设备,是用户享受数字媒体产品,感受数字媒体内容的有形载体。如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机、手机等。】 3. 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的关系 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的核心区别在于媒体传播的渠道是否具有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特征,而不是媒体存在的形式。数字媒体时代 “渠道为王”“内容为后”“商务飞妃”传媒产业科技新热点 大传媒时代的传媒产业之“变”大传媒产业的出现移动互联上的大传媒平台 网络与受众环境的变化多屏融环境合、三网融合与产业融合传媒企业成长与资本运营 6. 三网融合 2015年8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三网融合推广方案》 2015年8月2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无线宽带网络建设的实施意见》 7. 、传媒产业科技新热点 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以有线数字电视网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为基础,以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核心技术为支撑,将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实现全程全网的广播电视网络。 /NGB要求全程全网、互联互通、可管可控 OTT TV 专网OTT TV、公网OTT TV Apple TV、Google TV

电视机原理及基础知识

电视机原理及基础知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图1 电视机原理及基础知识 -、概论: 电视技术是利用广播、通信领域的发射、接收及信号处理技术,将现场的或记录的活动图像或静止图像,连同它们的声音信号一起,在一定的距离之外即时再现。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视机经历了黑白电视,正由彩色电视向数字电视发展。黑白电视系统只能按景物的明暗程度来重现图像,使多彩的自然景色看起来不那么自然,为了逼真的反映景物的本来面目,满足顾客的需要,彩色电视机逐渐代替了黑白电视机。而将来能更清晰地显示图像内容的数字电视系统必将代替模拟的彩色电视系统。 下面主要叙述彩色电视系统接收机原理: 彩色电视机一般由高频调谐器、图像与伴音中频处理电路、行场扫描电路、亮度信号处理电路、色度信号解码及基色矩阵电路、高压形成电路、电源电路等组成。彩色电视机方框图如下(图1): 高频调协器的主要功能是完成高频电视信号的接收、放大、混频等任务。彩色电视机均采用超外差式接收方式,从电视接收天线接收到高频电视信号(包括图像信号与伴音信号),经过输入回路预选后,首先进入高频放大器,高频放大器为具有双调谐回路的低噪声放大器,它的增益受高放AGC 电压控制。高频放大器放大有用信号,抑制带外干扰信号,提高图像、伴音信噪比。被放大的高频电视信号,与本机振荡器产生的等幅高频振荡

电压一起,送到混频器的输入端。混频器是一个非线性放大器,它的混频原理是将高频电视信号与本振信号同时送给晶体管的基射极之间,由于PN结的非线性特性,使集电极回路产生了新的频率,其中有两者的差频、和频、倍频等等,它们又经三极管放大,由于集电极调协电路谐振于差频,因此准确地选出差频,滤除其它频率。这样利用混频器的非线性作用,形成图像中频信号与伴音中频信号,由混频器输出送到图像中频信号处理电路。 从高频调谐器混频级输出的图像中频信号与伴音中频信号,首先经过前置中频放大器放大后,送到声表面波滤波器。声表波滤波器通过压电转换作用,形成图像中频放大器的通频带及幅度-频率特性,选择电视信号并保证电视接收机对临近频道电视信号的抑制能力。由于声表面滤波器存在各种损耗,造成信号衰减,降低图像中频放大器增益,为此加入前置中频放大器,以弥补声表波滤波器的损耗。 由声表面波滤波器输出的38MHz的图像中频信号和的伴音中频送到图像中频放大器放大。通常图像中频放大器由三级-四级组成,其增益受图像中放AGC 电压控制。经放大后的图像中频信号送到同步检波器,进行视频检波,从图像中频信号中取出视频全电视信号,再经前置视频放大器放大后,送到色度解码电路、亮度信号处理电路和行、场扫描电路的同步分离电路。 从图像中频信号处理电路分离出的的第二伴音中频信号,经带通滤波器后,抑制亮度信号对伴音信号的干扰,形成等幅调频信号,送到伴音中频信号处理电路。伴音中频放大器由多级限幅放大器组成,其主要特点是增益高,对由内载波接收形成的寄生调幅分量有一定的抑制能力。对于由限幅放大形成的高次谐波可用有源低通滤波器滤除,放大后的等幅调频伴音信号进入鉴频电路。 彩色电视机行、场扫描电路的作用是产生15625Hz的行扫描锯齿波电流和50Hz的场扫描锯齿波电流,通过偏转线圈形成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均匀磁场,控制彩色显像管的电子束,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在荧光屏上进行匀速直线扫描运动,形成矩形光栅。一般红、绿、蓝三路输出的视频信号,加在彩色显像管电子枪的红、绿、蓝三个阴极上,行、场同步信号分别使行、场扫描电路与彩色电视发射中心的行、场扫描电路同频、同相工作,在彩色显像管荧光屏上就可以重显色彩艳丽的彩色画面。 从视频检波电路输出的视频全电视信号,首先通过幅度分离电路,从视频全电视信号中分离出复合同步信号(包括行、场同步信号),一路经积分电路,利用行、场同步脉冲的宽度不同,分离出场同步脉冲,直接同步场扫描电路;另一路经过自动频率控制(AFC)电路,间接控制行扫描电路的频率和相位,使行扫描电路同步工作。为了防止干扰脉冲破坏行、场扫描电路的正常工作,在同步分离之前,必须加入干扰抑制电路。 行扫描电路大致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行频自动频率控制(AFC)电路(图2),行频压控振荡电路,行激励电路,行输出电路。行自动频率控制电路利用行同步脉冲与反映行输出级频率与相位的锯齿波比较电压进行相位比较,得到的误差控制电压加到行振荡器上,控制行振荡电路的频率和相位,提高行同步电路的抗干扰能力。行频压控振荡电路在行AFC电路输出的直流误差控制电压作用下,产生15625Hz的行频定时脉冲。此脉冲经行激励电路放大后,推动行输出级正常工作。行输出管在行激励脉冲的作用下工作在开关状态,并与阻尼二极管组成双向开关,行偏转线圈与行输出变压器的等效电感组成积分电路,这样,在行偏转线圈中形成锯齿波电流。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模拟试题(1)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横线处的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36分) 1. 【】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A、党性原则 B、真实性原则 C、指导性原则 D、群众性原则 2. 【】首次明确提出,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 A、列宁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 3.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于年提出。 A、1941 B、1945 C、1980 D、1989 4. 【】“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这是同志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周年作出的重要批示。 A、毛泽东 10 B、邓小平 30 C、江泽民 50 D、江泽民 60 5. 【】世纪开始出现一些以采集和发布新闻为生的专职人员。 A、14 B、15 C、16 D、17 6. 【】是中国古代的报纸,通常指历代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 A、邸报 B、小报 C、京报 D、宫门钞 7. 【】民国初期的名记者被称为“新闻界全才”。 A、黄远生 B、徐宝璜 C、邵飘萍 D、胡政之 8. 【】与胡适曾在《每周评论》上展开“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周恩来 9. 【】《》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卅运动”中创办的通俗政治报纸,是迄今能见到实物的中共第一种日报,由瞿秋白主编。 A、热血日报 B、解放日报 C、新华日报 D、人民日报 10. 【】1937年初“西安事变”后范长江赴延安采访,所撰写的通讯后被编集成册,名为《》。 A、《中国的西北角》 B、《塞上行》 C、《延安归来》 D、《西行漫记》 11. 【】1937年撰写出版《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一书,第一次真实生动地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共领导的革命斗争。 A、斯诺 B、斯特朗 C、史沫特莱 D、爱泼斯坦 12. 【】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呼号XNCR。 A、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B、延安人民广播电台 C、陕北新华广播电台 D、陕北人民广播电台 13. 【】总部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由澳大利亚媒体大亨默多克所拥有,其业务覆盖了电影制作发行、电视广播、广告、报纸杂志、图书出版、多媒体信息技术和体育运动方面,拥有全球最强大的体育电视。 A、美国在线时代华纳 B、美国维亚康姆 C、贝塔斯曼 D、新闻集团 14. 【】新闻事业最基本的功能是报道新闻和。 A、引导舆论 B、传播知识 C、提供娱乐 D、刊播广告 15. 【】新闻事业作为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主要体现为信息力、力、产业力和文化力。 A、舆论 B、凝聚 C、影响 D、向心 16. 【】在广播音乐中,“开始曲”属于。 A、音乐节目 B、节目音乐 C、实况音乐 D、配乐 17. 【】适用于表现较大范围的空间、环境、自然景色或众多人物活动场面。 A、远景 B、全景 C、近景 D、特写 18. 【】高清晰度电视是一个透明系统,一个正常视力的观众在距该系统显示屏高度的倍距

最新数字电视技术考试基本知识

第一章 数字电视概述 1. 数字点数广播系统由:信源编码、多路复用、信道编码、调制、信道和接收机组成。 2. 信源编码是对视频、音频、数据进行压缩编码的过程。是为了提高数字通信传输的可靠 性。 调制是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 3. 多路复用是将视频、音频、和数据等各种媒体流按照一定的方法复用成一个节目的数据 流,将多个节目的数据流再复用成单一的数据流的过程。 4. 数字电视分为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 )和高清晰度电视(HDTV )。 5. 传输速率有信息传输速率(数码率b R )和码元传输速率(传码率B R )。M R R B 2b l o g ?=其中码元进制M 与二进制码元位数m 关系:m M 2=。数码率越高,占用频带就越宽。 6. 误比特率也称信息差错率或比特差错率,是指传错信息的比特数与所传输的总信息比特 数之比值。 7. 频带利用率是衡量数字传输系统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示在单位时间、单位频带 内传输信息的多少,即单位频带内所能实现的数码率,单位为比特/秒赫兹,用符号 b/(s ·Hz)表示。 8. 香农公式:)/1(log 2n s B C +?= 其中:n s /为信噪比,B 为信道传输频带宽度。 第二章 信源编码 1. 熵编码是一类无损编码,其基本原理是对信源中出现概率大的符号赋予短码,对出现概 率小的符号赋予长码,从而在统计上获得较短的平均码长。 2. 基于图像的统计特性进行数据压缩的基本方法就是预测编码。它利用图像信号的空间或 时间相关性,用已传输的像素对当前的像素进行预测,然后对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差—预 测误差进行编码处理和传输。 3. 变换编码是将空间域里描述的图像经过某种变换,在变换域中进行描述,即将图像能量 在空间域的分散分布变为在变换域的相对集中分布。 4. DCT 64个变换系数中包括1个代表直流分量的“DC 系数”和63个代表交流分量的“AC 系数”。 5. 对游程的 长度 进行游程编码。游程编码的方法是将扫描得到的一维序列转换为一个由 二元数组(run,level )组成的数字序列。 6. 静止图像编码是指对单幅图像的编码,其主要编码方法是DPCM (差值脉冲编码)和 变换编码。 7. 量化:左上角量化间隔小而右下角量化间隔大,这是因为图像的低频分量最重要,量化 间隔小,量化误差也小,精度高;图像的高频分量只影响图像的细节,精度要求可以低 一些,量化间隔可以大一些。 8. 活动图像信号就是电视信号,编码要求实时和高效。 图像编码的应用层次:1标准数字电视:采用ISO MPEG-2标准,约5Mb/s ;2会议电视:采用ITU-T H.261建议,属 中,低速码率的图像压缩,约384kb/s ;3:高清晰度电视:ISO MPEG-2标准,约20Mb/s ; 活动图像的压缩编码利用每幅图像内部的相关性进行帧内压缩编码,有变换编码和预测 编码两种基本类型;还利用相邻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帧间压缩编码,主要是运动补偿预 测和混合编码。 9. 混合编码是将变换编码和预测编码组合在一起,通常用DCT 等变换进行空间冗余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