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红豆杉的简介

北方红豆杉的简介
北方红豆杉的简介

北方红豆杉的简介

北方红豆杉的简介北方红豆杉主要指的是东北红豆杉。东北红豆杉又叫做紫衫,是红豆杉科的乔木植物,也是第三纪孑遗的珍贵树种。与一般的红豆杉相比,东北红豆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东北红豆杉具有其他红豆杉无法比拟的优势就是侧枝多,红枝绿叶,株形娇美,所结红豆艳丽多姿,与南方的“相思豆”极为相似,因而观赏价值极佳。

南北红豆杉的区别北方红豆杉,枝叶通常为直形,叶子较密着生为条形,长1.0-2.5厘米,宽2.5-3.0毫米,叶面浓绿光亮,背面为黄绿色,叶背有两条灰绿色气孔带。北方红豆杉主干鲜活碧绿,清洗光滑,红豆树分支从主干上分叉,整棵树呈桶状,碧绿生机勃勃。北方红豆杉球花单生, 花期5月, 花后生果, 每年9到10月果实成熟,果实球圆形,状如红豆。

南方红豆杉,枝叶通常为镰形,叶子较稀疏,长2-3.5厘米,宽3-4.5毫米,叶背有两条较窄的黄绿色气孔带。另外南方红豆杉主干干枯呈咖啡色,分支凌乱且与盆土之间没有距离,不适合在北方种植,成活率较低。

北方红豆杉的养殖方法设施繁殖(扦插)

【扦插棚】:为保证扦插成活,必须控制圃地的温度和湿度,采用塑料大棚培育的方法。棚的大小,视扦插种苗穗的多少而定。视种穗的大小一般每平方米扦插650~1300株。在计算大棚面积

时,除直接扦插面积外,还应加上道路、肥料场及工作间等辅助面积。扣棚时间应在扦插前10天以上为好,如果春天扦插应提前20天以上。

【扦插基质】:采用砂、蛭石、珍珠岩、草炭、腐殖土、炉灰渣等分别做扦插基质,效果以草炭为最好。做法是:作扦插床1.5m 宽,先在床面铺1~2cm厚的细沙,细沙上铺5~15cm厚的粉碎的腐熟草炭土。这种基质通透性好,保温、保水俱佳。

母树选择及种穗准备

采穗母树的选择树龄百年以上的母树与25年以下母树比较,同部位采的穗条其扦插成活率分别为45%与85%。同一母树采集的20年生穗条及8年生以下的穗条扦插,其成活率分别为50%与95%,因为老龄母树生根抑制物积累多、皮层厚,不易生出新根,而且老树枝条细弱,即使成活,长势也很衰弱。

种穗准备25年生以下的母树采外围枝条即可,靠近树冠中、下部外围,2~3年生枝条扦插生根率高。母树阴面枝条比阳面枝条生根率高,采穗圃母树比野生母树生根率高。

一般在2~3月采集母树穗条,采后如不立即扦插,应用雪藏的方法保存在0℃以下的冰冻地方,并随时检查,避免发霉及鼠咬。采用半木质化的嫩枝扦插时,要随采随扦插。

大田繁殖(扦插)

【扦插】

扦插最佳时间是在植物生理上再生能力最强的时候。扦插繁殖实验证明:插床各种条件适宜,一年四季均可扦插生根,可做到随采集种穗、随时扦插繁殖。

【时间】

硬枝扦插4月至5月上旬,效果最好。嫩枝扦插7月上旬到8月上旬为宜。

【方法】

插穗的截取选择发育健壮、无病虫害的穗条,截成7~30cm 长,剪好的穗条应30~50为1捆,放置在无风、背荫处,并经常喷水,以保持湿润。

经多年来的实验表明,东北红豆杉是一种容易扦插成活的植物,用吲哚丁酸、萘乙酸、吲哚乙酸、abt2(生根粉2号)、abt1(生根粉1号)分别进行实验,用吲哚丁酸100μg/g处理,45天开始生根,65天基本出齐;abt2号对东北红豆杉扦插有一定抑制作用;abt1号生根粉用50μg/g药液浸至插穗基部2cm,浸泡时间24小时,种穗为倒“t”型插穗伤口愈合面积100%,生根率达98%,插穗在45~60天后在下切口的韧皮部周围,距下切口1~3mm处开始生出一些乳白色圆柱形的根,3个月左右根系即达3~5cm长,同时针叶也略微发黄而呈深红色,顶芽开始生长,经3个月的生长可达到2cm左右。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对生根率的影响极为显著:50μg/g生根率为56%;100μg/g生根率为30%;150μg/g的生根率为27.2%。用萘乙酸50μg/g药液的不同处理时间的生根率结果的差异为:浸泡时间为24小时、30小时、40小时,其生根率分别为34%、57%、45%,结果证明浸泡30小时之前为最佳的浸泡时间,超过30小时的生根率马上下降。实验证明:利用从长枝扦插时剪下的枝梢(5~7cm)扦插东北红豆杉,是扩大繁殖、节省资源、有效利用面积的好方法。

【扦插深度】

扦插深度为插穗1/2左右,即10cm插穗,插入基质中部分为4~5cm。插穗株、行距根撕中穗规格的不同,可定为2.5~3cm、3~3.5cm、3.5~4cm、4~4.5cm。实际操作每平方米扦插650~1300株。扦插后的温、湿度管理扦插后床面深5~10cm处地温应保持在22~28℃,土壤持水量为60%~70%,棚内以温度18~28℃、湿度85%为宜。遮阳东北红豆杉扦插必须遮阳,减少阳光直射,生根遮阳以60%~70%为宜,成活后逐步撤掉遮阳物。

管理养护

光照强度:东北红豆杉是阴性树种,扦插时必须遮阳,避免直射光照射,减少蒸腾。扦插后不遮光,不生根的会全部死掉,遮光度70%的生根率最高。

土壤基质:分粗、细沙床,细沙床生根率比粗沙床低20%。枝条扦插生根的能力大小,与取条树龄及枝条本身年龄有关,年轻母树和嫩枝条富有生长能力的分生组织,扦插后,生根率较高;而新树、新枝条在生长过程中减弱,所以生根率较低。

激素处理:紫杉幼树和幼龄的枝条具有较高的生根能力,实验证明其不经处理也能生根。激素处理不当,会杀死紫杉的组织细胞,使枝条变黑。

北方红豆杉的养殖注意事项1、整地移栽前先要整地,选择阴坡或半阴坡或日照短的沟谷地带(如房前屋后、荒坡空地、道路两旁等),整地要求深翻细整,注意对土壤害虫和病原的防治,但应注意保护根系,要及时除草尤为重要,移栽的前1周,要灌足底水,以保证土壤墒情良好。

2、移栽移栽方法可采用穴植法,先用铲在确定株行距的苗床上挖出小穴底部成圆锥形,圆锥的顶尖距离床面约5cm,将小苗的根均匀地伸展在穴底小圆锥表面,注意根要舒展,后轻压小苗根颈部周围的浮土,以土表与小苗根颈部持平为度,及时浇透水,使土与苗根密接,而栽培目的大多是采枝叶,因此,可以像菜园式地密植。

3、移栽后的初期管理移栽后要有遮荫条件,可以用遮荫网,也可以用芦苇箔、草帘等,特别要避免中午暴晒,移栽后的初期管理,主要是水分管理,最好是喷灌、雾化效果好的尤佳,叶面喷水是保持移栽苗体内水分平衡的有效方法。

4、移栽苗的保护管理

a.小拱棚护苗:用塑料小拱棚调节温度、湿度、晴天掀开棚的两头农膜降温、换气,晚间盖平,3-4天给幼苗喷水1次,保持苗床55%-60%的湿度,并防鼠害。

b.除草追肥:5-7月要中耕除草2-3次,结合中耕每次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氯化钾3-5公斤,兑水浇施或趁雨天撒施,也可叶面喷施0.25%的尿素与磷酸二氢钾。

c.病虫害防治:红豆杉抗虫性强,病虫害少,偶有蜘蛛或蚜虫发生,可用敌敌畏、乐果一类农药喷杀防治。

5、注意事项苗木邮寄到终点后,应立即解包,将苗木的根部投入清水池内浸水8-10小时,让苗木充分吸水,补充水分后栽植,利于成活,如当天栽不完,应就地假植,并浇足水分,栽一批取一批。

南方红豆杉栽培技术

南方红豆杉栽培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南方红豆杉栽培技术 南方红豆杉为国家Ⅰ级保护树种,采取人工造林的方式进行南方红豆杉培育生产,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等优点。 1、造林地的选择 根据南方红豆杉的生物学特性及天然分布区域,造林地宜选在山坡中、下部及坡脚和沟槽,阴坡或半阴坡,坡度30°以下,土层深厚、肥沃,土壤pH值在5~7的微酸性砂壤土(一般生长松科植物、蕨类和竹类的地段均适宜),也可在郁闭度较小的幼林下造林,最好是附近有天然红豆杉分布。 2、整地 整地一般在10~12月进行。地势平缓、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宜全垦整地,可高密度栽植;荒山荒地宜穴状整地,低密度栽植;幼林下造林,根据郁闭度大小及林木分布情况,在林中空地采用穴状整地。株行距2m×2m,穴规格30cm×30cm×40cm,将表土回填到穴深的1/3左右,并去除石块、杂物等,再施基肥与表土混合均匀,肥料以有机肥为主,最后回填表土使穴成馒头状。 3、栽植 根据江西山区气候特点,南方红豆杉的栽植时间以冬末春初为好,即每年的11月末至翌年3月初,随起随栽,将苗木的根系在已准备好的ABT生根粉带泥浆溶液中浸一下,以促进根系生长和补充苗木所失水分。挖开已回填的穴,将苗木植入穴中,回填土提苗,保证苗木根系舒展,扶正苗木,用脚踩实四周,保证苗根与土壤密接,栽植后及时浇透定根水。 4、抚育管理 南方红豆杉生长较慢,造林后的前几年要精心管理。一般在5~6月和8~9月各锄抚1次,主要是松土、除草等。在锄抚时应对苗木进行培土、扩穴、埋青,以增加土壤肥力,涵养水分,并使穴状整地造林地尽量连成带状或小带状。自第2年开始,可结合抚育进行施肥,每年至少1~2次,施肥方法是在苗干基部挖环形沟,后将复合肥均匀施入沟内,每株200g左右(逐年增加),浇水,再覆土填平即可。也可在栽植后进行间作玉米、黄豆等高杆农作物,不仅可以为幼苗遮荫,还可以结合农作物管理进行除草、施肥。为促使幼林生长,在造林5年以后,可根据幼树生长情况进行修枝、定干,以解决红豆杉分枝低、冠幅大、主干不明显的不利影响。修枝每年1次,修去最下面的一轮枝,达到一定的郁闭度后,应及时进行抚育间伐。 5、病虫害防治 南方红豆杉抗逆性强,病虫害较少。目前只发现有少量蜘蛛或蚜虫为害,可在5~6月喷1次杀螨剂2000倍液防治蜘蛛;喷吡虫啉1000~1500倍液,或啶虫脒1000~1500倍液防治蚜虫。 6、种植前景红豆杉是第三世纪遗留植物,被称为植物王国里的“活化石”,因其资源稀少,被列为世界珍稀树种加以保护。红豆杉集药用、材用、观赏于一体,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从红豆杉树皮和枝叶中提取的紫杉醇是世界上公认的抗癌药,每公斤售价为500~1000万美元。紫杉醇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及头颈部癌、软组织癌和消化道癌。红豆杉枝叶用于治疗白血病、肾炎、糖尿病以及多囊性肾病。红豆杉自然资源匮乏,药源紧缺,因而各地都在对其进行着广泛的研究开发。红豆杉全身是宝,因此红豆杉树又被称为“黄金树”,种植前景看好。条件成熟的地方可适当发展。 江西绿农编赠 2

红豆杉籽泡酒功效

红豆杉籽泡酒功效 红豆杉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植物,红豆杉的果子酸甜,而且口感独特,其中营养价值丰富,而且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经常食用红豆杉还可以有效达到预防身体疾病的功效,而红豆杉籽泡酒也是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食用方法,可以有效预防人体癌症或者是心脑血管等疾病。 红豆杉籽泡酒的功效有哪些? 治疗癌症,艾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有特效。红豆杉根,茎,皮,枝,叶,果,籽全身都是宝,味酸甜既有独特的抗各种肿瘤机制和显著的抑制肿瘤作用,又有营养价值。其鲜叶,阴备干后制粉,做洗肠,清脑保健茶常饮,对高血压,高血脂,脾肾虚弱,阴虚血瘀,浮肿沥尿等症都有良好效果 一:红豆杉的养生价值 根据红豆杉含有紫杉醇的特性,可以用红豆杉的提取液制成红豆杉酒,红豆杉酒不仅具有醇和浓郁、口感舒适的特点,同时又保留了红豆杉植物中的药用成分,具有抗癌、健胃、降血糖、降血压、消炎、清凉等强身健体功效,红豆杉酒是一种新型的保健佳品。 二:红豆杉的药用价值 从红豆杉树里面提取紫杉醇,用于治疗癌症,大家都应该有所了解了。这也是红豆杉的价值核心,市场上最大的卖点,癌症病人的福音。众所周知,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基本上算是不

治之症。自从医学界发现了紫杉醇之后,癌症也就能医治了。但是,紫杉醇的提取过程复杂,并且只能从红豆杉中提取,红豆杉的紫杉醇含量仅为0.03~0.06%,就需要大量的红豆杉树作为提取源。这就是红豆杉的珍稀之处,不可替代之处。 除此之外,红豆杉叶入药可以消炎、止痛、治疗疥癣;种子用于治疗食积、消化不良和蛔虫病;树皮入药治疗糖尿病等。还有利尿消肿、治疗肾脏病、糖尿病、肾炎浮肿、小便不利、淋病、温肾通经、治疗月经不调、产后瘀血、痛经等功效。 三、红豆杉的原木价值 红豆杉树干材质坚硬,密度高,木质细腻,心材紫红色,原木呈现橘红色,有一丝淡淡怡人的清香,是高级家具和工艺品的特种用材。特别是红豆杉根部很奇特,可以根据红豆杉根部形状,雕刻出各种造型的红豆杉根雕。红豆杉制品表面光洁明亮,纹理清晰,细密,纹线弯曲盘绕,处处流溢着纯真,自然的美。红豆杉具有极其耐腐的特点,且其外形稳定,不易变形,因而倍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四、红豆杉的绿化价值 红豆杉为常绿树种,树型美观,最适合用来培育盆景。红豆杉种子成熟时鲜红饱满,非常好看,红果与绿叶相映成趣,是不可多得的高档绿化树种。红豆杉因其树形、叶形、红色果实而作为园艺绿化树种,深受人们喜爱,种在庭院或做盆景,可爽心悦目修身养性。

紫杉醇高分子前药

紫杉醇高分子前药 摘要: 紫杉醇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药物且应用非常之广。其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是继阿霉素和顺铂之后,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抗癌药物。紫杉醇前体药物很好地解决了紫杉醇水溶性差的问题,可避免辅助溶剂聚氧乙烯蓖麻油(Cremophor EL)的毒性问题,因此,临床使用无需抗过敏预处理。其在药代、药效及毒副反应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临床应用前景良好。本文将对其历史、抗癌机理,以及紫杉醇前体药物的研发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关键词:紫杉醇作用机制研究前体药物 近年来,广谱抗肿瘤药物紫杉醇及其前体药物的研究开发一直是作为研究的热点。紫杉醇前药作用机制独特,对很多耐药瘤株均有效,20世纪90年代起紫杉醇制剂在全球包括美国、中国等在内的近40个国家和地区先后上市。 1紫杉醇前药研究历史 紫杉醇前药主要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治疗,其对肺癌、结肠直肠癌、黑色素瘤、头颈部癌、淋巴瘤及脑瘤也有一定疗效。有关紫杉醇前体药物开发主要在于改善其水溶性,克服紫杉醇水中溶解度低的问题,同时降低药物毒性和提高抗肿瘤活性也是研究的目标之一。 1.1紫杉醇概述 紫杉醇于1967 年为美国北卡罗莱纳州三角研究所发现,其英文名为Taxol。它来源于红豆杉科植物红豆杉的干燥根、枝叶以及树皮。其外观为白色结晶体粉末。无臭,无味。微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它的分子式为C47H51NO14,分子量853.92,结构式如下图: 紫杉醇的化学名称为5β,20-环氧-1,2α,4,7β,10β,13α-六羟基紫杉烷-11-烯-9- 酮-4,10-二乙酸酯-2-苯甲酸酯-13[(2’R,3’S)-N-苯甲酰-3-苯基异丝氨酸酯]。同其它抗癌药物一样,紫杉醇在使用时也会出现过敏反应与副作用。过敏反应轻微症状为面潮红、皮肤反应、心率略快、血压稍降,严重反应为血压低、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全身寻麻疹等。副作用有指趾麻木、一过性心动过速和低血压、关节和肌肉疼痛、消化道反应、轻度脱发以及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升高等。 1.2紫杉醇的作用机理 1.2.1细胞有丝分裂中微管的作用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被拉向两极是受两种力的作用:一种是动粒微管去装配产生的拉力,另一种是极微管的聚合产生的推力。根据所使用的力,有丝分裂的后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后期A 和后期B。在后期A,染色体运动的力主要是由动粒微管的去装配产生的,此时的染色体运动称为向极运动。在后期B,染色体运动的力主要是由极微管的聚合产生的,此时的运动称为染色体极分离运动。 1.2.2紫杉醇对微管的作用

红豆杉的种植与管理

红豆杉 繁殖方法 红豆杉大多采用种子繁殖。11月种子成熟后即可采收,之后将肉质种皮清洗干净晾干,随即用湿沙层积埋藏在背阴干燥处,上面覆盖塑料膜及草帘。夏秋季应每月翻动种子两次,到次年3月初即可播种育苗。苗床应选择背风且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壤土地块,床宽1米,沟宽40厘米,东西向起高垅,垅两侧埋25厘米高、4厘米厚的钢板,深10厘米。床土要求深翻并精细耕作,施入呋喃丹防治地下虫害。用蛭石、河沙、泥炭、园土各一份,并加入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混合成基质填入钢板内,与侧板平中间高出3~5厘米。覆上塑料膜密封熏蒸3至5天即可播种。种子均匀散播于床面上,每平方米播种量在200粒左右,播种后用木板略压平,盖1至2厘米厚的混合基质土,覆盖草帘或塑料膜保温保湿。遇天气干燥应适当喷水,一般40天后可发芽出苗。此时应去掉塑料膜或草帘,并在苗床上方搭设2米高的遮阴棚,上盖遮阴网防止阳光直射。保持苗床湿润,遇雨天应搭低拱棚并盖塑料膜防止苗床水分过多。做好苗床的排水通风工作,及时防治病虫害。幼苗期每隔10天施一次腐熟淡饼肥水,忌用化肥和浓肥。幼苗经过一年的精心养护管理,苗高可达15~25厘米,并有2~3个分叉枝。4月上旬可进行移植。种植地应选择背风、干燥、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沙壤地,深翻20厘米,每平方米施5公斤腐熟有机肥。起高垅,挖深沟,垅宽100厘米,沟宽30厘米。每垅种5行,行距20厘米,株距15厘米。移植宜选在阴天,应随移随种,需带土球移栽。移栽后马上浇一次透水,并在上面搭2米高的遮阴棚,晴天盖遮阴网,阴雨天及晚上可将其去掉。生长期加强肥水管理,一般每隔10天施一次腐熟饼肥水。做好病虫害防治管理。夏季加强遮光降温工作,必要时采取喷水降温,以创造冷凉湿润环境利于苗木生长。红豆杉既是制作高档家具的上等材料,又是极具医疗价值的药材,更是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随着其人工繁殖和人工栽培技术的成熟和发展,红豆杉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7] 先育种植法 用红豆杉种子繁育苗木时,要注意种子的储存方式,要沙种混藏或控温处理,这对越冬后出芽和打破休眠习性,具有很好的效果。播种前要搓伤种皮、温水浸种、药剂激素处理。出苗后遮阴是育苗的关健。可防止苗木高温灼烧保持湿润、透光度在40%为宜。东北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出苗率均可达到70~80%,要求出苗温度高于15度。 实生苗幼苗的动态生长情况是:实生苗的株高和茎粗在出苗的前两年生长缓慢,株高一般年生长10cm左右,移栽一年以后生长加快。3~5年年增加量可达20~30cm. 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和可克隆性。利用红豆杉植株的嫩茎、针叶、树皮、形成层、假种皮、胚等做为植体进行培养研究。 1..选用红豆杉优良品种,如东北红豆杉的优质器官(紫杉醇含量较高)做为外植体,接种培养基中,经过愈伤组织形成、生根、幼苗芽丛形成等骤,在实验室可获得大量的组培苗。在经过基质移栽、练苗、检查防疫后成为生产用苗。 2.红豆杉的愈伤组织形成的迟与早的比率,在不同的种类和同一种类不同植株之间存在差异。同时与外植体类型、取样部位及采集季节、光照条件、培养基种类等因素有关。在诱导培养基上,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均能形成愈伤组织。但形成情况因红豆杉的种类及植株的不同也有差异。 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水解(CA)能促进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的伤愈组织生长,但浓度大于0.5%时不利于紫杉醇的形成和积累。 而当浓度大于1%时又能促进伤愈组织的的愈合,和形成新的生长点,又不影响紫杉醇的积累。

红豆杉功效及药用价值

红豆杉功效及药用价值 红豆杉是250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时期遗留下来的最为珍贵的药材树种之一,红豆杉树只有百年以上的大树树心才是红色的。是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植物,从红豆杉里面提取的紫杉醇是目前世界上效果最好、最昂贵的治癌药物。根据中国医药管理局――天津药物研究院针对红豆杉浸出物的成分进行鉴定、证明:红豆杉浸出物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碱、质及高抗癌活性紫杉醇;紫杉醇可以促进细胞微管聚合,使细胞有丝分裂受阻,将癌细胞停止在G2晚期抑制细胞复制,阻止癌细胞Z增殖,从而抑制肿癌生长。 红豆杉功效: 1.防癌治癌的作用因为红豆杉中含有世界头号抗癌药物“紫杉醇”,它的功效就是控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发展,从而增强人体的抗癌能力,同时还能提高人体的循环和代谢功能,使堆积在人体内的病毒通过利尿、排便,清除到体外,达到预防癌症的作用,对已得癌症的患者特别是手术后的患者,可减少放疗化疗的副作用,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2.提高人体免疫力,恢复人体的自然功能。红豆杉中含有人体所需的90多种有效成份,能提高人体的免疫、抗病毒能力,它不但对高血糖者有降血糖的作用,对高血压,高血脂,血粘度高,肾病,肝病,痛经等效果也非常显著,特别是能减少尿蛋白流失,使人体自然功能恢复,免疫力增强,将各种疾病都消灭在萌芽之中。 3.消炎功能:红豆杉中含有大量的鞣质,该类物质具有抑菌,消炎作用,对肾炎,肝炎,胃炎,肠炎,咽喉炎,妇科炎症,前列腺炎,痔疮,类风湿等有非常显著的治疗作用。 红豆杉各部位的药用价值: 红豆全身都是宝,叶、皮、根、树干都含有神奇的抗癌物质-------紫杉醇。 1,叶;味苦,提取物中除含有神奇的抗癌物质紫杉醇外,还含有丰富的植物酵素、植物纤维、生长激素、蛋白质、脂肪和多种氨基酸。红豆杉叶的药用成分高于红豆杉树的其他部位,不但含有丰富的抗癌物----紫杉醇。红豆杉叶中还含有多种水溶性黄酮,其中包括在人体中活性极强、生物利用价值极高的前青花素,还有儿茶素以及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还富含叶绿素、多种维生素。 红豆杉适用于糖尿病及各类腺癌、直肠癌、乳腺癌、淋巴癌、前列腺癌、子宫癌、卵巢癌、胆管癌、食道癌、胃癌、各类小细胞癌、肺癌、皮肤癌、膀胱癌、血癌等等各类癌症,对白细胞居高不下的白血病及转移至骨骼的各类晚期癌症效果明显。 2,皮;含有神奇的抗癌物质----紫杉醇。 3,根;含有神奇的抗癌物质----紫杉醇。另外也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成分。在台湾;人们利用红豆杉根炖猪肉,吃肉喝汤治疗糖尿病。 4,树干;含有神奇的抗癌物质----紫杉醇。 5,果;富含蛋白质和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等物质。 1

紫杉醇

抗癌药物 ——紫杉醇 一、前沿 1963年美国化学家瓦尼(M.C. Wani)和沃尔(Monre E. Wall)首次从一种生长在美国西部大森林中称谓太平洋杉(Pacific Yew)树皮和木材中分离到了紫杉醇的粗提物。在筛选实验中,Wani和 Wall发现紫杉醇粗提物对离体培养的鼠肿瘤细胞有很高活性,并开始分离这种活性成份。由于该活性成份在植物中含量极低,直到1971年,他们才同杜克(Duke)大学的化学教授姆克法尔(Andre T. McPhail)合作,通过x-射线分析确定了该活性成份的化学结构——一种四环二萜化合物,并把它命名为紫杉醇(taxol)。 紫杉醇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和独特的作用机理,现主要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和卵巢癌等癌症。紫杉醇分子结构复杂,具有特殊的三环[6+8+6]碳架和桥头双键以及众多的含氧取代基。其全合成引起国内外许多有机化学家的兴趣。先后共有30多个研究组参与研究,实属罕见。经20多年的努力,于1994年才由美国的R.A.Holton与K.C.Nicolaou两个研究组同时完成紫杉醇的全合成。随后,S.T.Danishefsky(1996年)、P.A.Wender(1997年)、T.Mukaiyama(1998年)和I.Kuwajima(1998年)4个研究组也完成这一工作。6条合成路线虽然各异,但都具有优异的合成战略,把天然有机合成化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紫杉醇是目前已发现的最优秀的天然抗癌药物,在临床上已经广泛用于乳腺癌、卵巢癌和部分头颈癌和肺癌的治疗.紫杉醇作为一个具有抗癌活性的二萜生物碱类化合物,其新颖复杂的化学结构、广泛而显著的生物活性、全新独特的作用机制、奇缺的自然资源使其受到了植物学家、化学家、药理学家、分子生物学家的极大青睐,使其成为20世纪下半叶举世瞩目的抗癌明星和研究重点,包括寻找新的生物资源、化学全合成、半合成、衍生物制备、生物转化、生物合成、生物工程、构-效关系研究、作用机制研究、药理学和药效学等研究.2011年是发现紫杉醇结构40周年,对紫杉醇发现的曲折历史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以纪念这一伟大发现并纪念为紫杉醇的研究与第二代紫杉醇的开发作出贡献的科学家。 二、紫杉醇的制备 1.1 天然红豆杉植物提取 紫杉醇的最直接来源是对天然植物红豆杉属种的提取红豆杉属植物共11种,我国有4种及1种变种,它们分别是云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又名喜马拉雅红豆杉)、中国红豆杉、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又名美丽红豆杉)。由于这些植物数量极少,自身繁殖率低,生长缓慢,且紫杉醇的含量又极低(每千克干树皮最多只能得到50~150mg 的纯紫杉醇),生产1g紫杉醇需砍伐3~4棵60年树龄的大树。在这种情况下,要获得足够的紫杉醇用于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单纯靠从天然植物树皮中提取必将给红豆杉属植物的在自然界中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威胁。但由于从树皮中提取紫杉醇的工艺已经成熟且工业化,因此,人们可利用人工栽培的方法来解决天然资源不足的问题. 1.2人工栽培

浅谈红豆杉的栽培养护管理

浅谈红豆杉的栽培养护管理 摘要: 本文致力于阐明东北红豆杉的栽培养护管理要点及栽植的可行性与未来的 市场前景发展。以多角度、深层次,充分的说明了东北红豆杉在各个时期的栽培管理的技术要点。为东北红豆杉的栽植可行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东北红豆杉易成活,繁殖快,成林迅速,药用价值高。适宜于长江以北地区大面积栽植,加以国家的政策辅助,在未来的市场发展中必定引领尖端,独占熬头。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栽培养护;管理技术 1.前言 东北红豆杉又称紫杉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常绿乔木植物是远古第四纪冰川后遗留下来的植物,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完达山、长白山等地与红松、沙松和落叶乔灌木混生。东北红豆杉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常绿乔木,枝、叶、皮、根均可提取昂贵抗癌药物——紫杉醇。现在,我国北京、上海、辽宁、云南、四川虽然相继建成了紫杉醇的制药厂,但原料很缺乏,急需大力开展东北红豆杉繁育栽培的研究。 东北红豆杉不仅是珍稀的药用植物也是园林、庭院内部绿化、美化的良品,是目前最珍贵稀有的高档绿化树种。东北红豆杉抗寒性极强,是目前我国已知红豆杉科树种中最抗寒的人工栽培的东北红豆杉,曾经受-35.3℃的低温而无冻害。东北红豆杉四季常绿,随着季节不同叶色变化,树形优美。用种子繁殖,苗木定植后,树干高大挺直,秋季全树结满红色果实,硕果累累满枝头,叶绿果红颜色分明,远处望去,景色迷人,是绿化极其难得的优良好树种。具有独特的盆景观赏价值是东北红豆杉的又一大特色,使用矮化技术处理的东北红豆杉盆景造型古朴典雅,枝叶紧凑而不密集,舒展而不松散,红枝、红茎、红豆、绿叶使其具有观枝、观茎、观果、观叶的多重观赏价值。光滑的红茎代表坦荡与高贵,常绿的

紫杉醇

紫杉醇 1.紫杉醇的发现和历史 2.紫杉醇的化学结构 3.紫杉醇的提取分离方法 4.紫杉醇的合成研究 5.常见的几种紫杉醇药物 6.个人感想 1.紫杉醇的发现和历史 紫杉醇是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这类植物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全世界共有11种。最初,紫杉醇是从短叶紫杉(Taxus brevi folia)的树皮中分离获得的,在它的抗癌作用被发现之前,林木工人通常把它砍了当柴烧或者用来做篱笆。早在1856年德国科学家Lucas·H开始对Taxus baccata Linn(浆果红豆杉)进行化学研究,并从其叶片中提取出粉状碱性成分Taxine,但在随后的100多年里没有多大的研究进展。直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光谱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家才开始对红豆杉属的植物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20世纪初,人们发现美国西部山区的一个有一片红豆杉林的小城镇中的居民很长寿,他们的寿命最短的在95岁以上,绝大多数的人寿命超过100岁,而且百岁老人随处可见。科学家到那里考察发现当地居民除了两个与其他地方居民不同的生活习惯外,其余的都差不多。一是当地居民喜欢采摘山林中的红豆杉树叶泡茶喝;二是经常去红豆杉林中散步或运动。这种现象引起了科学家对红豆杉的研究兴趣,他们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出一种对许多类型的肿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的提取物——紫杉醇。后来研究表明其化学结构为紫杉烷类中的一种四环二萜类化合物【1】。 1962年8月,在美国农业部任职的植物学家Barclay响应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发起的植物提取物抗癌活性成分筛选研究,收集了7Kg太平洋紫杉的树皮寄回了NCI。这些样品后来经NCI北卡罗莱纳州“研究三角学院”(Research Triangle Institute ,RTI)分馏实验室的美国化学家Wani博士和Wall博士。他们分离提取得到紫杉醇的粗提物,在筛选实验中他们发现紫杉醇粗提物对离体培养的鼠肿瘤细胞有很高的抑制活性,有强烈的KB细胞毒作用及抗小鼠肉瘤和抗白血病活性。1966年9月,他们分离出了一个有活性得到纯化合物,并确定了其分子式为C47H51NO14,但是得率很低,只有万分之零点四。1967年6月,Wall将这个化合物命名为紫杉醇(taxol),-ol表示醇类(因为他们确信其有一个醇羟基),而tax-指它来自taxus。1971年,Wani和Wall与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的化学教授Mcphail合作,研究分析并确定其结构。1971年5月,他们在美国化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ACS)上报道了这个初显抗

紫杉醇综述

紫杉醇综述 摘要:紫杉醇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和独特的作用机制,它的问世被誉为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的抗癌药三大成就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红豆杉的资源概括、抗癌机制、化学成分、制备方法、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新研究进展,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紫杉醇、红豆杉、抗癌、植物组培、不良反应 前言 全世界60亿人口中,每年约新增800万癌症患者,600多万人死于癌症,几乎每6秒钟就有一名癌症患者死亡。癌症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因此寻找有效的抗癌药物成为研究的热点。早在1958年美国癌症协会就发起一项历时20余年、筛选35000多种植物物种提取物的计划。在计划实施过程中,1963年美国化学家瓦尼和沃尔首次从生长在美国西部大森林中称太平洋杉中分离到了紫杉醇的粗提物。并发现紫杉醇粗提物对离体培养的鼠肿瘤细胞有很高活性。由于该活性成份含量极低,直到1971年,他们才同杜克(Duke)大学的化学教授姆克法尔合作,通过x-射线分析确定了该活性成份的化学结构——一种四环二萜化合物,并把它命名为紫杉醇。1992年12月紫杉醇被FDA批准上市,目前紫杉醇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强活性广谱抗癌药物。然而由于这种天然化合物资源极其有限,严重的限制了其研究和应用的进度。同时尖锐的供需矛盾也在医学、化学和植物组织培养领域中引起了一场非同寻常的广泛研究,以增加这种化合物的来源和寻找高效、低毒、来源丰富的紫杉醇类似物[1]。 一红豆杉资源 紫杉又名红豆杉、赤柏松,为紫杉科紫杉属长绿针叶乔木,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因其药用价值巨大,世界各国将其列为“国宝”,素有“植物黄金”之称。目前在我国共有4个种和1个变种,即云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中国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变种)。但在我国资源并不丰富。 [2]野生红豆杉一般散生在海拔2500-3000米的深山密林中,成材需50-250年,

红豆杉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红豆杉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红豆杉是一种非常珍惜的植物,已经开始濒临灭绝,它既是是花卉养殖中的珍品,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环境净化能力,另外它的抗癌作用世界闻名,所以皆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这些都导致它的价值极高,很多开始种植它,那么红豆杉该怎么养,养殖时又该注意些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1、种植条件 红豆杉原产长江流域,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是强阴性的树种,适宜生长在土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很多人在盆栽养殖时,会自行调配营养土,使植株生长在适宜的环境,种植地区要求温度在20-30度,在冬季时最低气温不得低于5度,在光照充足的环境生长较快,但是幼苗不耐强光,在种植时要注意到这些。

2、繁殖方法 红豆杉有播种和扦插两种繁殖方法,播种时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这时因为红豆杉的种植种皮渗透性差,不宜发芽。将种子露天混沙贮藏后,待其大部分露白时即可进行播种,这个过程要持续一年以上。播种时将种子经过药剂拌种消毒后,再将按1:3的比例和湿沙混合均匀后播种。扦插繁殖用红豆杉嫩枝扦插和硬枝扦插均可,不过最好使用植株当年生的嫩枝,这样成活率高,扦插时可用萘乙酸溶液浸泡2-3小时,这样有利于发根。

3、浇水施肥 红豆杉是喜湿润、但怕水涝的植物,所以要时刻保持土壤湿润,尤其在干旱时,要记得及时浇水。但是在夏季多雨时则要做好排水防涝措施,在秋季气温开始下降,要少浇水,保持土壤不干不湿最宜,在冬季封冻前浇一次封冻水,使其安全越冬。施肥时要根据植株的生长状况进行,一般在成株在每年秋季9-10月,每株要施入100-200斤腐熟的畜粪肥,早春时每株施入1-2斤的复合肥。

4、注意事项 红豆杉在经过播种或扦插培育幼苗后,最好选择在早春萌芽前移栽,大苗要带土移栽,另外在日常管理时要经常松土除草,还可以将枯枝落叶铺在根系,这样可保持土壤的酸性,在每年的秋冬季要做好修剪,保持良好的树姿。在浇水时要注意水质,以天然雨水最佳,其次时清洁的河水和湖水,如果是井水则要注意酸碱度,如果碱性过重,不利植株生长。另外还要注意水温,水温最好接近气温温度,这样有利植株生长,而在使用自来水时,要先用容器存放1-2天后在浇灌,以免引起生理性萎蔫,导致植株死亡。

中药红豆杉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红豆杉的功效与作用 红豆杉的功效 红豆杉又叫紫杉、赤柏松,红豆杉为红豆杉科植物东北红豆杉的枝和叶,红豆杉的功效与作用归纳如下,红豆杉的功效:利尿消肿、防癌治癌,红豆杉的作用:治疗白血病、肾炎、糖尿病以及多囊性肾病,红豆杉中提取紫杉醇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及头颈部癌、软组织癌和消化道癌。红豆杉品种有:东北红豆杉、北美红豆杉、中国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西藏红豆杉、喜马拉雅红豆杉、须弥红豆杉、短叶红豆杉、曼地亚红豆杉、矮生欧洲紫杉。 红豆杉的作用 紫杉醇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及头颈部癌、软组织癌和消化道癌。红豆杉枝叶用于治疗白血病、肾炎、糖尿病以及多囊性肾病。它还具有利尿消肿、治疗肾脏病、糖尿病、肾炎浮肿、小便不利、淋病等功效。 红豆杉中提取的紫杉醇具有防癌治癌的作用,而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是近年来国际上公认的植物提纯的抗癌药物,临床应用对多种癌症有较好的效果。美国的临床研究证明对卵巢和乳腺癌有突出的疗效。此外,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也有一定效果。 红豆杉的食用方法

复方红豆杉胶囊 成份:红豆杉、红参、甘草 药理作用:紫杉醇通过抑制微管解聚,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的作用。人参皂甙和甘草甜素等可明显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此外,甘草甜素可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复方红豆杉胶囊具有抗肿瘤和调节机体免疫力,用于中晚期肿瘤病人的治疗。 功效:祛邪散结 主治:气虚痰瘀所致的中晚期肺癌化疗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粒,一日三次。21天为一疗程 抗癌红豆杉酒 配方:紫杉茎皮l000克,黄酒2500毫升。 制法:将上药洗净,切碎,置容器中,加入黄酒。密封,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抗癌。 主治:白血病和一切肿瘤。 用法:口服。每次服10毫升,日服2次。 红豆杉的主要用途 本属木材的边材窄,与心材区别明显,无树脂道及树脂细胞,纹理均匀,结构细致,硬度大,防腐力强,韧性强。为优良的建筑、桥梁、家具、器材等用材。惟产量少,一般仅作细木加工、船桨、拱形制品、车旋、雕刻、乐器及箱板等用; 种子可榨油。叶常绿,深绿色,假种皮肉质红色,颇为美观,可作庭园树。本属树种耐荫性强,在天然林中生长缓慢,分布星散,野生树木日渐减少。惟木材优良,宜选用造林,加强抚育管理,可促进其加

天然抗癌药物紫杉醇制剂的探究

紫杉醇(paclitaxel,商品名Taxol,TAX)是在红豆杉科(Tax-aceae),红豆杉属(Taxus),一种生长缓慢的常绿乔木中分离提取到的天然化合物。到目前为止,紫杉醇制剂的原料药尚不能人工合成。 紫杉醇[1]的抗肿瘤机制是通过作用于微管,抑制增殖细胞的有丝分裂,导致细胞周期阻断于G2/M期,快速分裂的癌细胞因出现生长抑制进而死亡。由于其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和神奇的抗癌功效,被誉为近30年来天然抗癌药物研究领域最重大的发现,已成为当前世界上最热门、最畅销、最紧缺、最昂贵以及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广谱抗癌药物。自1992年美国FDA批准上市以来,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被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认为是近15~20年来肿瘤化疗的最重要的进展。 近年来,无论在紫杉醇的药理活性、分离测定方法、提取纯化技术、紫杉醇系列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其生物活性、化学结构改造和主要活性物质的人工合成或半合成,还是新的紫杉醇药物制剂与剂型、紫杉醇类似物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由于传统的紫杉醇制剂,其自身及溶剂的特点可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及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限制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紫杉醇剂型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设计新的更能被接受的剂型[2,3],以淘汰含有聚氧乙烯蓖麻油(Cremophor)的传统剂型。新剂型还可能提高紫杉醇的药效并且降低不良反应。 1紫杉醇的药理作用及其制剂研究 紫杉醇通过两方面发挥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4]:一是结合微管蛋白促进微管聚合,从而阻断细胞有丝分裂,导致细胞周期阻断于G2/M期,快速分裂的癌细胞因出现生长抑制进而死亡;二是磷酸化凋亡抑制蛋白Bcl-2使其失去活性,引发细胞凋亡。它具有独特抗癌活性,作为晚期卵巢癌的二线治疗药,至今已在40多个国家获准上市,并在乳腺癌、肺癌、白血病、胃肠道癌及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等治疗上显示了令人鼓舞的疗效。 紫杉醇由于:(1)TAX药源紧张。红豆杉是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植物,生长缓慢,取树皮后会导致植物死亡,并且树皮中含量极低,提取率更低。(2)TAX的水溶性低,口服生物利用度差; (3)为了改善其水溶性,现有TAX注射液处方中使用的助溶剂聚氧乙烯蓖麻油(Cremophor)会引起不良反应:如引起过敏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骨髓抑制及室性心律不齐等问题而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同时,该制剂不能用聚氯乙烯(PVC)塑料容器或注射容器配制、盛装和注射,以避免Cremophor和PVC反应生成焦碳酸二乙酯等致敏物,极大地限制了它的使用。 紫杉醇剂型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设计新的更能被接受的剂型以淘汰含有Cremophor的传统剂型。新剂型还可能提高紫杉醇的药效并且降低不良反应。在紫杉醇水溶性衍生物方面已经有大量的研究,例如可溶性半合成紫杉醇衍生物,它不需要Cremophor的增溶作用,并且还能够降低药物的全身清除率。另外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开发紫杉醇的新剂型。 2紫杉醇的新型制剂:水溶性制剂 2.1前体药物:与其他化合物交联形成无活性的衍生物,在体内经酶解或水解后解离出活性药物形式是常用的剂型设计手段之一。但水溶性前药一般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TAX的药效,人们利用新型制剂技术[5]制成水溶性制剂将TAX 带入水介质,为解决TAX的水溶性问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2.2乳剂:口服给药可方便患者,降低给药成本以及促进更多长期治疗方案的实施。但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主要是因为其能与膜表面的P-糖蛋白结合,能被细胞色素P-4503A4代谢并且水溶性差,所以与P-糖蛋白抑制剂联合用药能显著提高紫杉醇的生物利用度。而自微乳化药物传递系统(SMEDDS)能提高紫杉醇的生物利用度,是一种新型的很有前途的口服给药制剂。若将二者结合应用,研究前景不可估量。 如研究者等用10%DOC-Na(脱氧胆酸钠)、20%丙二醇和各种比例的维生素E,维生素E-聚丁二酸乙二醇酯(TPGS)和Cre-mophor RH40制备了紫杉醇自乳化药物传递体系(SMEDDS)。TPGS具有自乳化的能力。维生素E为油相,DOE-Na、TPGS和Cremophor RH40作为表面活性剂不仅能增加紫杉醇的溶解度,还能抑制P-糖蛋白。微乳粒径为(2.0±0.4)nm,Zeta电位为(-45.5±0.5)mV,pH值在7.5左右。稀释1O倍能保持至少6h的稳定,没有紫杉醇沉淀出来。与紫杉醇相比,各种剂量的SMEDDS能将紫杉醇的生物利用度提高28.6%~52.7%,与p-糖蛋白抑制剂如环孢素A联合用药能更加提高生物利用度,并能延长达到治疗浓度的时间。 2.3脂质体:脂质体、脂质微粒载体已广泛地应用于抗癌药物 天然抗癌药物紫杉醇制剂的探究 张姝梅 (临沂市人民医院,山东临沂276003) 【摘要】通过查阅资料并进行分析,综述了近5年来紫杉醇的新剂型如脂质体、纳米粒、凝胶、植入剂和药物释放支架等,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当前紫杉醇的新剂型研究主要围绕去除或减少原制剂中的表面活性剂以及制备水溶性良好的紫杉醇前药等工作来开展,以期提高药物的水溶性、降低药物的不良作用。从中推知紫杉醇未来制剂的研发重点将集中在紫杉醇局部或靶向缓控释制剂,紫杉醇口服给药也将获得突破。 【关键词】紫杉醇;制剂;紫杉醇局部或靶向缓控释制剂 文章编号:1009-5519(2011)04-0550-03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A [20]Ding Y,WangL,Su LK,et al.Antitumor activity of IFIX,a novel in- terferon inducible HIN2200gene,in breast cancer[J].Oncogene, 2004,23:4556. [21]Borsi L,Carnemolla B,Nicolo G,et al.Expression of different tenascin isoforms in normal,hyperplastic and neoplastic human breast tissues[J].Int J Cancer,1992,52:688. [22]Meyer R,Wolf SS,ObendorfM.PRMT2,a member of the 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family,is a coactivat or of the androgen recap-tor[J].Steroid Biochem Mol Biol,2007,107(122):1214. 收稿日期:2010-09-02

紫杉醇说明书

紫杉醇说明书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说明书 说明书简要信息: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适应症】 适用于治疗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6个月内复发的乳腺癌。除非有临床禁忌症,既往化疗中应包括一种蒽环类抗癌药。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用法用量】 分散溶解后每毫升悬浮液含5美国紫杉醇。对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复发的乳腺癌患者,建议使用剂量26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每3周给药一次。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给药前不需给予患者抗过敏药预处理。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注意事项】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应该在有化疗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只有在诊断及治疗设施完善的条件下,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才能得到及时和准确的处理。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药效特性与其它配方紫杉醇制剂不同,请勿将本药与其它配方紫杉醇制剂互相替换或混合使用。

治疗前如患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低于1500/mm3,不应给药。为监测患者在给药期间可能出现的骨髓毒性,建议对使用本药的所有患者定期进行外周血细胞计数检查。如在给药前中性粒细胞数低于1500/mm3或血小板数低于100000/mm3,不应继续给药。治疗期间如患者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500/mm3持续1周或1周以上)或出现严重感觉神经毒性则应将后续疗程的治疗剂量见到220mg/m2.如再次出现上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或感觉神经毒性则应再将随后的治疗剂量减到180mg/m3。对于出现3度感觉神经毒性的患者应暂停给药,待神经毒性恢复至≤2度后方可继续治疗,并在后续治疗时需降低剂量。 男性病人如接受本药治疗,建议在治疗期间采取避孕措施。育龄妇女和接受本药治疗,应建议患者避免怀孕。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禁忌】 治疗前如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低于1500/mm3,不应给予本药治疗。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性状】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明粘稠液体。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批准文号】 注册证号H 0338

《红豆杉种植技术》(怎样种植红豆杉)

红豆杉的种植技术 红豆杉是红豆杉科(Taxaceae)红豆杉属(Taxus)植物的总称。红豆杉属(Taxus)植物大约有11种,在全世界自然分布极少,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寒温带及热带、亚热带高山地区,起源于古老的第三纪,是第四世纪冰川后遗留下来的世界珍稀植物,已经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树种。天然分布范围广,但多为星散生或块状分布[1];近年,红豆杉资源破坏严重,数量呈下降趋势,作为珍稀树种,保护、培育扩大该树种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红豆杉的形态特征、生态学特征及其生物学特征 1.1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30米,胸径30—100厘米;树皮灰褐色、红褐色或暗褐色,裂成条片脱离;大枝开展,一年生枝绿色或淡黄褐色、秋季变成绿黄色或淡红褐色,二、三年生枝黄褐色、淡黄褐色或灰褐色;冬芽黄褐色、淡褐色或红褐色,有光泽,芽鳞三角状卵形,背部无脊或有纵脊,脱落或少数存于小枝的基部。叶排列成两例,条形,微弯或较直,长1—3(多为1.5—2.2)厘米,宽2—4(多为3)毫米,上部微渐窄,先端常微急尖,稀急尖或渐尖,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黄绿色,有两条气孔带,中脉带上有密生均匀而微小的圆形角质乳头装突起点,常与气孔带同色,稀色较浅。雄球花淡黄色,雄蕊8—14枚,花药4—8(多为5-6)。种子生于杯状红色肉质的假种皮中,间或生于近膜质盘状的种托之上,常呈卵圆形,上部渐窄,稀倒卵状,长5-7毫米,径3.5-5毫米微扁或圆,上部常具二钝棱脊,稀上部三角状具三条钝脊,先端有突起的短钝尖头,种脐近圆或宽椭圆形,稀三角形。 1.2 生物学特征 红豆杉属植物是一类古老的植物类群,常绿乔木或灌木,是雌雄异株、异花授粉植物。球花小,单生于叶腋内,早春开放;雄球花为具柄、基部有鳞片。成头状,各有6—14枚盾状雄蕊,每~雄蕊有花药4—9个;雌球花有一顶生的胚珠,基部托以盘状珠托,下部有苞片数枚;种子坚果状球形,着生于红色肉质杯状假种皮中,种子当年成熟怕[2]。 1.3 生态学特征 红豆杉属植物只在排水良好的酸性灰棕壤、黄壤、黄棕壤上生长良好,是典型的阴性树种,幼苗喜荫、忌晒,但是苗期环境过湿,可使幼苗感染立枯病。本属植物多在林分中下层作为伴生树种,散生,基本无纯林存在,也极少有团块分布[3];幼树和成树在冠层郁闭度0.5—0.6之间长势好,随郁闭度增加,长势逐渐减弱[4]。其天然更新方式有种子繁殖和无性萌芽繁殖两种[5]。但由于该属植物常散生于林中而导致的物种间隔,或花期不遇(雌雄异株、异花授粉),使其传粉受精受阻,最终形成的种子数量极有限;加之其种子假种皮味甘甜可食,鸟类、动物也取食[6--7],使残存种子数量更少。而且该属植物的种子呈坚果状,种皮厚,处于深度休眠状态,自然状态下需要经过两冬一夏才能萌发,即使正常萌发,形成的幼苗由于抗逆性差,成活率也很低。比较而言,萌芽繁殖成活率高得多,能较好适应环境的变化[8]。

红豆杉枝叶的用法

红豆杉枝叶的用法 [品名] 红豆杉枝叶 本品为红豆杉干燥的枝或叶(阴干、鲜枝叶最佳) [性状] 灰褐色或暗褐色,气香、味苦 [作用和机理] 红豆杉所含有的紫杉醇属有丝分裂抑制或纺缍体毒素(Spindle poison),和目前常用的化疗药作用机理不同,它昌诱导和促进微管的装配。紫杉肯具有聚合和稳定微管的作用致使快速分裂的肿瘤细胞在有丝分裂阶段被牢牢固定,使癌细胞复制受阻断而死亡。 [功能和主治] 红豆杉枝叶适用于糠尿病及各种腺癌、直肠癌、乳腺癌、淋巴癌、卵巢癌、胆管癌、食道癌、胃癌、各类小细胞癌、肺癌、皮肤癌、血癌等等各类癌症,对白细胞居高不下的白血病及转移至骨骼的各类晚期癌症效果明显。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用法用量] 红豆杉枝叶每天8-15克,置砂锅中。加一升(约2斤)水渚沸,用文火剪煮十至十五分钟,饭后服用,一天内服完。 红豆杉枝叶一般一疗程(二十八天)可风效。癌症手术病人,术后10至15天开始服用效果最佳,四年多临床应用表明,无一例出现复发、转移;放、化疗病人接受治疗同时可以服用,具有增效减毒无效。一般患者,4-至6个疗程后,各项检验指标都正常,可在医生指导下小剂量维持,以防止扩散及转移;严重患者,根据病情在主治医生指导下增加服用疗程;直肠癌患者如服用后出现腹泻症状,应先服用小剂量2袋一天,症状消失后继续服用。 [注意事项] 忌空腹、禁辣、禁酒;保持情绪平稳,避免上火。有些患者服用后排便次数增加,属于正常症状,一般一周恢复;有些癌症患者服用后出现腿酸、乏力等状况,属病情起效果迹象;有个别患者服用后,感觉胃有不适,可适当减量。对于病危、临近死亡的人不建议服用本品。 本处方由名老中医根据驱邪扶正的原理,按中医君臣佐使等原则配置。

紫杉醇胶束-英文说明书-译文

紫杉醇胶束-英文说明书-译文

Paclitaxel Powder for injection 专属mPEG-PDLLA高分子胶束聚合物 Composition(组成):Genexol PM 规格:30mg/瓶或100mg/瓶赋形剂:q.s Description(处方) Genexol PM是水溶性紫杉醇高分子聚合物,这种高分子胶束纳米技术可免去了紫杉醇普通制剂中蓖麻油的毒性。Genexol PM为白色或黄色的冻干粉粉末 Indication(适应症):转移或复发性乳腺癌的一线用药 Dosage and Administration(用法用量) 乳腺癌:推荐剂量300mg/m2,静滴3h,1次/3W。 Premedication(预防用药) Genexol PM不要求预防过敏反应的预防给药;但为了尽量减低严重可能发生的过敏反应或根据医生的意见,可以考虑在给予Genexol PM前30min,进行预防用药,包括:氢化可的松100mg iv(或其同类药物),马来酸非尼拉敏45.5mg iv(或其同类药物),西咪替丁300mg或雷尼替丁50mg iv(或其同类药物)。 Dose Adjustment(剂量调整) 接受Genexol PM治疗的患者,可根据其毒性反应调整给药剂量(见表1)。如果患者在降低剂量至Level-2水平后仍不能耐受,需考虑停药。 表1. 乳腺癌患者剂量调整指导原则 剂量水平0(首次 剂量) Level-1(↓ 20%) Level-2(再 ↓20%) 推荐剂量300mg/m 2 240mg/m2190mg/m2 First dose adjustment(240mg/m2): 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或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500个/mm3)或血小板减少(<50000个/mm3)持续一周及以上,应考虑调整剂量至Level-1;如果患者出现3级的中性粒细胞相关的毒性,应降低剂量至Level-1;如果患者出现4级的中性粒细胞相关的毒性,应考虑停药。 Second dose adjustment(190mg/m2): 如果患者在Level-1剂量时,以上毒性再次出现,应该降低剂量至Level-2。对于3/4级的非血液学毒性(恶心、呕吐、脱发除外),应观察3W后的恢复情况,如果未见好转,考虑降低剂量或停药。 对于1级及以上的体重增加或降低,需要根据体表面积重新计算给药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