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式防静电装置计量检测规范

接地式防静电装置计量检测规范
接地式防静电装置计量检测规范

黑龙江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JJF(黑)08-2014

接地式防静电装置计量检测规范

Specification of Metrology Testing

for Grounding-Type Anti static Device

XXXX-XX-XX 发布 XXXX-XX-XX实施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JJF

(黑

08-2014

代替

JJF

黑)

2-2003

接地式防静电装置计量检测规范 Specification of Metrology Testing for Grounding-Type Anti static Device

本规范经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4年XX 月XX 日批准,并自2014年XX 月XX 日起施行。

归 口 单 位: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要起草单位:佳木斯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 佳木斯市中然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

哈尔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

牡丹江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

本规范由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立生、李建、刘延辉(佳木斯市质量技术监督

检验检测中心)

刁树森(佳木斯市中然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

赵越 (哈尔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

金承烈(牡丹江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本规范参加起草人:齐跃国(绥化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

目录

1 范围 (1)

2 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计量单位 (1)

4 概述 (3)

5 计量特性 (4)

5.1加油加气站防静电要求 (4)

5.2 石油库防静电要求 (5)

6 检测条件 (6)

6.1环境条件 (6)

6.2 检测标准器 (6)

6.3检测人员 (6)

6.4仪器静电及其它危险防护 (7)

7 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 (7)

7.1安全环境检测 (7)

7.2检测项目 (7)

7.3检测方法 (7)

8 检测结果表达 (9)

9 复检时间间隔 (9)

附录A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 (10)

附录B石油库内爆炸危险区域等级范围划分 (12)

附录C加油加气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等级范围划分 (23)

附录D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30)

附录E接地式防静电装置检测记录格式 (34)

附件F检测报告内容 (35)

引言

在爆炸、火灾危险环境中,静电是潜在的危险之一。在一定条件下,静电放电会引燃易燃物质,酿成巨大灾害,必须严加防止。接地式防静电装置是用于保护设备及其周围环境安全,防止事故的重要防护设施,其工作性能的可靠性和技术指标的正确性关系到生产和生命的安全,为此修订本规范。

与JJF(黑)2-2003《接地式防静电装置检测规范》相比本技术规范做了下列变化:

1.本次修订将规范名称更改为《接地式防静电装置计量检测规范》

2.更改了如接地极、闪点等术语的名称概念。

3.计量特性采用了GB 50156—201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074

—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中的防静电指标要求。

4.增加了对CNG加气站、LNG加气站的检测。

5.完善了附录中爆炸危险区域划分的类别。

6.增加了原规范附录中CNG加气站和LNG加气站等内容。

7.增加了接地式防静电装置接地电阻、接触电阻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8.按照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对本规范进行了规范。

9.历次版本JJF(黑)2-96《接地式防静电装置检测规范》

JJF(黑)2-2003《接地式防静电装置检测规范》

接地式防静电装置检测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库、加油站、加气站、液化气站以及其它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场所新安装和使用中的接地式防静电装置的检测。

本规范不适用于煤矿、通讯系统、电子计算机房、电子设备的防静电装置的检测。

2 引用文件

GB 12158—2006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 13348—2009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GB/T 15463—2008静电安全术语

GB 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 50058—201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74—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

GB 50156—201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 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3术语和计量单位

GB 15463—2008 、GB 50058—2014界定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静电导体

在任何条件下,体电阻率小于或等于1×106Ω·m(即电导率大于或等于1×10-6S/m)的物料及表面电阻率小于或等于l×107Ω的固体表面。

3.2静电非导体

在任何条件下,体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1010Ω·m(即电导率大于或等于1×10-10S/m)的物料及表面电阻率大于或等于l×1011Ω的固体表面。

3.3静电亚导体

电阻率(或电导率)介于静电导体和静电非导体两者之间的材料。

3.4体积电阻率

表示物体内导电性能的物理量。它是单位横截面积、单位长度上材料的电阻值。

3.5表面电阻率

表征物体表面导电性能的物理量。它是正方形材料两对边间的电阻值,与物体厚度及正方形大小无关。

3.6接地

物体通过导电、防静电材料或防静电制品与大地在电气上作可靠连接,使静电

导体与大地的电位接近,给静电亚导体提供泄露电荷的通道。

3.7连接

将彼此间没有良好导电通路的物体进行导电性连接,使相互间大体上处于相同电位的措施。

3.8静电接地系统

带电体上的电荷向大地泄露、消散的外界导出通道。

3.9接地极

埋入大地以便与大地有良好接触的导体或几个导体的组合。

3.10接地线

从引下线断接卡或换线处至接地极的连接导体;或从接地端子、等电位连接带至接地极的连接导体。

3.11静电接地电阻

静电接地系统的对地电阻。

3.12接触电阻

两金属构件连接处接触面之间的电阻。

3.13防静电服

为了防止人体和衣服的静电积聚,用防静电织物为面料缝制的工作服。

3.14防静电鞋

鞋底用电阻值为 5.0×105Ω~1.0×108Ω的防静电材料制作,不仅能及时消除人体静电积聚,且能钝化触及250V以下电源电击伤害的防护鞋。

3.15闪点

标准条件下,使液体变成蒸气的数量能够形成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最低液体温度。

3.16可燃性物质

指物质本身是可燃性的,能够产生可燃性气体、蒸气或薄雾。

3.17可燃性气体或蒸气

以一定比例与空气混合后,将会形成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气体或蒸气。

3.18可燃液体

在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能产生可燃蒸气或薄雾的液体。

3.19可燃薄雾

在空气中挥发能形成爆炸性环境的可燃性液体微滴。

3.20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在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薄雾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引燃后燃烧将在全范围内传播。

3.21高挥发性液体

高挥发性液体是指在37.8℃的条件下,蒸气压超过276kPa(绝对)的液体,这些

液体包括丁烷、乙烷、乙烯、丙烷、丙烯等液体,液化天然气,天然气凝液及它们的混合物。

3.22爆炸危险区域

爆炸性混合物出现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数量达到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预防措施的区域。

3.23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

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太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3.24非爆炸危险区域

爆炸性混合物出现的数量不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预防措施的区域。

3.25爆炸下限

可燃气体、蒸气或薄雾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最低浓度。空气中的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浓度低于该浓度,则气体环境就不能形成爆炸。

3.26火灾危险场所

存在火灾危险物质以致有火灾危险的区域。

火灾危险物质包括:

a)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在物料操作温度高于可燃液体闪点的情况下,有可能泄漏但不能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可燃液体。

b)不可能形成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悬浮状、堆积状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以及其它同体状可燃物质。

4 概述

接地式防静电装置的工作原理如图l所示。

1-连接线,2-防护体,3-连接处、法兰,4-接地线,5-接地极

图1 接地式防静电装置的工作原理

接地式防静电装置用于避免因静电电荷积聚发生放电,引燃易燃物质,从而防止爆炸、火灾事故的发生。接地式防静电装置由连接线、接地线、接地极组成,防护体通过连接线、接地线、接地极与大地可靠连接,防护体之间通过连接形成等电位。当防护体产生静电时,电荷通过连接线、接地线、接地极对地泄漏消除静电。

5 计量特性

5.1加油加气站防静电要求

5.1.1铜制油罐、LPG 储罐、LNG 储罐和CNG 储气瓶(组)必须进行防静电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

5.1.2加油加气站的电气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a)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应按其中接地电阻值要求最小的接地电阻值确定。

b)当各自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油罐、LPG储罐、LNG储罐和CNG储气瓶(组)的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和保护钢管两端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电气系统的工作和保护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地上油品、LPG、CNG和LNG管道始、末端和分支处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

5.1.3埋地铜制油罐、埋地LPG储罐和埋地LNG储罐,以及非金属油罐顶部的金属部件和罐内的各金属部件,应与非理地部分的工艺金属管道相互做电气连接并接地。

5.1.4加油加气站的信息系统应采用铠装电缆或导线穿钢管配线。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保护钢管两端均应接地。

5.1.5加油加气站信息系统的配电线路首、末端与电子器件连接时,应装设与电子器件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5.1.6 380V/220V 供配电系统宜采用TN-S系统,当外供电源为380V时,可采用TN-C-S系统。供电系统的电缆金属外皮或电缆金属保护管两端均应接地,在供配电系统的电源端应安装与设备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5.1.7地上或管沟敷设的油品管道、LPG管道、LNG管道和CNG管道,应设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

5.1.8加油加气站的汽油罐车、LPG罐车和LNG罐车卸车场地和CNG 加气子站内的车载储气瓶组的卸气场地,应设卸车或卸气时用的防静电接地装置,并应设置能检测连接线及监视接地装置状态的静电接地仪。

5.1.9在爆炸危险区域内工艺管道上的法兰、胶管两端等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连接。当法兰的连接螺栓不少于5根时,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连接,其接触电阻不应大于0.03Ω。

5.1.10油罐车卸油用的卸油软管、油气回收软管与两端快速接头,应保证可靠的电

气连接。

5.1.11采用导静电的热塑性塑料管道时,导电内衬应接地;采用不导静电的热塑性塑料管道时,不埋地部分的热熔连接件应保证长期可靠的接地,也可采用专用的密封帽将连接管件的电熔插孔密封,管道或接头的其他导电部件也应接地。

5.1.15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

5.2 石油库防静电要求

5.2.1储存甲、乙、丙A类油品的钢油罐,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5.2.2钢油罐的防雷接地装置可兼作防静电接地装置。

5.2.3铁路油品装卸栈桥的首末端及中间处,应与钢轨、输油(油气)管道、鹤管等相互做电气连接并接地。

5.2.4石油库专用铁路线与电气化铁路接轨时,电气化铁路高压电接触网不宜进入石油库装卸区。

5.2.5当石油库专用铁路线与电气化铁路接轨,铁路高压接触网不进入石油库专用铁路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在石油库专用铁路线上,应设置2组绝缘轨缝。第一组设在专用铁路线起始点15m以内,第二组设在进入装卸区前。2组绝缘轨缝的距离,应大于取送车列的总长度。

b)在每组绝缘轨缝的电气化铁路侧,应设1组向电气化铁路所在方向延伸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c)铁路油品装卸设施的钢轨、输油管道、鹤管、钢栈桥等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两组连接点间距不应大于20m,每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5.2.6当石油库专用铁路与电气化铁路接轨,且铁路高压接触网进入石油库专用铁路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在每组绝缘轨缝的电气化铁路侧,应设1组向电气化铁路所在方向延伸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b)铁路油品装卸设施的钢轨、输油管道、鹤管、钢栈桥等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两组连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20m,每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5.2.7甲、乙、丙A类油品的汽车油罐车或油桶的灌装设施,应设置与油罐车或油桶连接的防静电接地装置。

5.2.8油品装卸码头,应设置与油船连接的防静电接地装置。此接地装置应与码头上的油品装卸设备的防静电接地装置合用。

5.2.9地上或管沟敷设的输油管道的始端、未端、分支处以及直线段每隔200~300m 处,应设置防静电的接地装置。

5.2.10地上或管沟敷设的输油管道的防静电接地装置可与防感应雷的接地装置合用,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接地点宜设在固定管墩(架)处。

5.2.11油品装卸场所用于连接的防静电接地装置,宜采用能检测接地状况的防静电接地仪器。

5.2.12移动式的接地连接线,宜采用绝缘附套导线,通过防爆开关,将接地装置与油品装卸设施相连。

5.2.13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0Ω。

5.2.14石油库内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6 检测条件

6.1环境条件

6.1.1进入爆炸危险场所或具有释放源的封闭、半封闭空问进行检测时,应先进行可燃气体浓度的测试。当可燃气体浓度低于爆炸下限的20%时,方允许进行接地电阻、接触电阻和软管连接电阻的检测。

6.1.2在检测现场进行易燃物品装卸作业时,不得进行检测。

6.1.3禁止在0区进行检测操作。测试接地电阻用的探针不得设置在1区,避免设置在2区,宜设置在非爆炸危险区。

6.1.4检测环境应满足检测仪器的使用条件,雷雨天或确信有危险的大气带电现象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检测。

6.2 检测标准器及其它设备

检测标准器及其它设备见表1。

6.3检测人员

6.3.1进入0区或1区爆炸危险场所时,应穿防静电服。当环境相对湿度在50%以上时,可以穿纯棉工作服。严禁穿化纤服装。

6.3.2进入爆炸危险场所,应穿防静电鞋,严禁穿塑料底鞋或带铁钉鞋。

6.3.3在爆炸危险场所,禁止穿脱任何服装、帽子或类似物,不得梳头、拍打衣服或做类似的动作。

6.3.4检测人员需持有效项目证件进行检测作业。

6.3.5在爆炸危险场所进行检测时,应有受检单位监护人员在场。

6.4仪器静电及其它危险防护

6.4.1禁止将打火机、火柴等火种及易燃、易爆、易腐蚀物品带入检测现场。

6.4.2禁止携带不防爆的手机、对讲机等通讯工具进入爆炸危险场所。

6.4.3严禁在爆炸危险场所用化纤织物擦拭仪器、探针或更换仪器电池。

7 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

7.1安全环境检测

进入爆炸危险场所或具有释放源的封闭、半封闭空间时,先用可燃气体检测仪进行此项测试,具体操作按可燃气体检测仪使用说明书进行。达到6.1.1要求时,方可进行其它检测。

7.2检测项目

检测项目见表2。

修部位按相应的技术要求进行检测,如改变接地式防静电装置整体结构应对接地式防静电装置重新进行检测。

7.3检测方法

7.3.1接地电阻的检测

7.3.1.1使用带金属探针的接地电阻测试仪按以下方法进行接地电阻的检测。

图2 接地电阻测试仪工作原理

a)将金属探针插入大地,探针的插入深度、探针与被测接地极以及探针间的距

离应符合接地电阻测试仪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的要求,探针捅入的区域应符合

6.1.3的要求;

b)将被测接地极及探针按图2所示,用导线接入接地电阻测试仪相应端钮;

c)调整倍率旋钮,选择合适的量程;

d)测量并读出被测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值。

7.3.1.2使用不带金属探针的接地电阻测试仪检测接地电阻的方法参照7.3.1,具体操作按该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进行。

7.3.1.3根据检测数据,按照5.1、5.2的要求,判定该接地极的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7.3.2接触电阻和连接的检测

1)使用直流微电阻测量仪表检测接触电阻按以下方法进行。

a)多量程仪表选择合适的量程。

b)按照图3所示,将直流微电阻测量仪两测试夹与被测点紧密连接,待面板上显示的数字稳定后,读取被测点的电阻值。

图3直流微电阻测量仪工作原理

c)根据5.1.2的要求判定该连接处的接触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2)连接处的连接应符合5.1.12要求。目测各连接部位焊接点是否牢可靠,有无虚焊、开路现象。螺栓或金属夹具连接的连接点的接触面应无锈蚀、无污物、无油漆等影响电气导通的物质,螺栓、夹具必须紧固。

7.3.3软管连接电阻的检测

7.3.3.1加油机加油软管、加气机加气软管连接电阻的检测

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

a)按照7.2接地电阻的检测方法,将加油枪、加气枪从加油枪座、加气枪座取下,测量加油机、加气机金属枪头的接地电阻。

b)根据5.1.2的要求,判定该软管的连接电阻是否合恪。

7.3.3.2 装卸液化石油气的软管连接电阻的检测方法同7.5.1,根据5.1.2的要求,判定软管的连接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7.3.3.3金属管道中间的非金属路段、与烃泵相连的橡胶软管的检测按照7.4

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进行。

7.3.4接地极及接地线的检测

a)按照5.1、5.2的要求使用卡尺、钢卷尺进行检测,钢卷尺量程不足可分段测量。

b)根据5.1、5.2的要求判断接地极及接地线是否符合要求。

8 检测结果表达

经检测的接地式防静电装置发给检测报告;检测结果符合本规范要求的注明参照本次检测结果使用,检测结果不符合本规范要求的注明不符合项目、部位。检测报告格式见附录F。

9 复检时间间隔

接地式防静电装置的检测间隔一般为一年。

附录A

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

A.1 爆炸性气体环境应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分为0区、1区、2区,分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3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太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

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A.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划为非爆炸危险区域:

1 没有释放源并不可能有可燃物质侵入的区域;

2 可燃物质可能出现的最高浓度不超过爆炸下限值的10%;

3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明火的设备附近,或炽热部件的表面温度超过区域内可燃

物质引燃温度的设备附近;

4 在生产装置区外,露天或开敞设置的输送可燃物质的架空管道地带,但其阀

门处按具体情况确定。

A.3 释放源应按可燃物质的释放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长短分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续级释放源:连续释放或预计长期释放的释放源。下列情况的,可划为连

续级释放源:

1)没有用惰性气体覆盖的固定顶盖贮罐中的可燃液体的表面;

2)油、水分离器等直接与空间接触的可燃液体的表面;

3)经常或长期向空间释放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的蒸气的排气孔和其它孔口。

2 一级释放源:在正常运行时,预计可能周期性或偶尔释放的释放源。下列情

况的,可划为一级释放源:

1)在正常运行时,会释放可燃物质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等的密封处;

2)贮有可燃液体的容器上的排水口处,在正常运行中,当水排掉时,该处可能

会向空间释放可燃物质;

3)正常运行时,会向空间释放可燃物质的取样点;

4)正常运行时,会向空间释放可燃物质的泄压阀、排气口和其它孔口。

3 二级释放源:在正常运行时,预计不可能释放,如果释放也仅是偶尔和短期

释放的释放源。下列情况可划为二级释放源:

1)正常运行时不能出现释放可燃物质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的密封处;

2)正常运行时不能释放可燃物质的法兰、连接件和管道接头;

3)正常运行时不能向空间释放可燃物质的安全阀、排气孔和其它孔口处;

4)正常运行时不能向空间释放可燃物质的取样点。

A.4 爆炸危险区域内的通风,其空气流量能使可燃物质很快稀释到爆炸下限值的25%以下时,可定为通风良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以下场所可定为通风良好场所:

1)露天场所;

2)敞开式建筑物。在建筑物的壁或屋顶开口,其尺寸和位置保证建筑物内部通

风效果等效于露天场所;

3)非敞开建筑物,建有永久性的开口,使其具有自然通风的条件;

4)对于封闭区域、每平方米地板面积每分钟至少提供0.3m3的空气或至少每小时

换气6次。

2 采用机械通风时,下列情况之一可不计机械通风故障的影响:

1)对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建筑物设置有备用的独立通风系统;

2)在通风设备发生故障时,设置自动报警或停止工艺流程等确保能阻止可燃物

质释放的预防措施,或使设备断电的预防措施。

A.5 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应按释放源级别和通风条件确定,存在连续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0区,存在一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1区,存在二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2区,并应根据通风条件按下列规定调整区域划分:

1 当通风良好时,可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当通风不良时应提高爆炸危险区

域等级。

2 局部机械通风在降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浓度方面比自然通风和一般机械通

风更为有效时,可采用局部机械通风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3 在障碍物、凹坑和死角处,应局部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4 利用堤或墙等障碍物,限制比空气重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扩散,可缩小爆

炸危险区域的范围。

附录B

石油库内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范围划分

B.1 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定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规定。

B.2 易燃液体设施的爆炸危险区域内地坪以下的坑、沟划为1区。

B.3 储存易燃液体的地上固定顶储罐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图

B.3):

1 罐内未充惰性气体的液体表面以上空间划为0区。

2 以通气口为中心,半径为1.5m的球形空间划为1区。

3 距储罐外壁和顶部3m范围内及防火堤至罐外壁,其高度为堤顶高的范围划

2 距储罐外壁和顶部3m范围内及防火堤至储罐外壁,其高度为堤顶高的范围划为2

B.5 储存易燃液体的浮顶储罐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图B.5):

1 浮盘上部至罐壁顶部空间为1区。

2 距储罐外壁和顶部3m范围内及防火堤至罐外壁,其高度为堤顶高的范围内划为2区。

图B.5 储存易燃液体的浮顶储罐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表B.7 危险区边界与释放源的距离

表B.8 危险区边界与释放源的距离

等为释放源的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B.9 易燃液体灌桶间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图B.9):

1 油桶内部液体表面以上的空间划为0区。

2 灌桶间内空间划为1区。

图B.9 易燃液体灌桶间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B.10 易燃液体灌桶棚或露天灌桶场所的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图

B.10):

1 油桶内液体表面以上空间划为0区。

2 以灌桶口为中心,半径为1.5m的球形空间划为1区。

3 以灌桶口为中心,半径为4.5m的球形并延至地面的空间划为2区。

防静电培训测试试卷(含答案)

防静电知识培训班测试试卷 部门姓名 一、是非题(每题2分,共20题): ( × )1、防静电地线不得与防雷地线共用,可以接在电源零线上。 ( √ )2、使用三相五线制供电,其大地线可以作为防静电地线。 ( × )3、绝对不允许使用增湿设备喷洒制剂或水,以增加环境湿度。 ( √ )4、在防静电工作区内禁止使用或接触易产生静电荷的电荷源。 ( × )5、在相对湿度大于50%的环境中,防静电工作服不允许选用纯棉制品。 ( × )6、在相对湿度较低时,可恰当地使用增湿器,通过恒定的潮湿的空气流,防止静电荷的积累,此方法也适于非密封电子元器件。 ( √ )7、操作静电放电敏感电子元器件须在防静电工作区内进行。 ( √ )8、静电测量的主要参数有电荷量和静电电压。 ( √ )9、人是主要的静电放电源。 ( √ )10、空气含尘粒子是指非导电、非导磁性和非腐蚀性的。 ( × )11、不可选用铝合金箔材做表面装饰材料。 ( √ )12、备用印制电路板组件和维修的元器件必须在机架上或防静电屏蔽袋内存放。 ( × )13、需要运回厂家或维护中心的待修印制电路板组件,无须先装入防静电屏蔽袋就能运送。 ( √ )14、服装,图纸资料等物品不得接触SSD。 ( × )15、工作台可以相互串联接地。 ( √ )16、ESD就是Electro 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 ( √ )17、干燥的空气更容易产生静电电荷。 ( × )18、人在走动时不会产生静电。 ( √ )19、拿取IC芯片时应带防静电腕带。 ( × )20、摩擦产生的静电电压大小与材料本身的导电性和摩擦时的状态(如速度、接触面积等)有密切关系,与环境的相对湿度关系不大。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 1、防静电系统必须有独立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一般应小于。A A、10Ω B、20Ω C、30Ω D、40Ω

防静电检测规范

防静电检测规范

目录 1、目的: (4) 2、适用范围: (4) 3、定义 (4) 4、职责 (4) 5、程序 (4) 6、相关文件和记录 (14) 7、附录 (14) 5、程序 5.1测试方法: 5.1.1测试环境: 环境温度23±5℃,相对湿度40%~70%。 5.1.2测试仪器使用方法 5.1.2.1静电场测试仪(TREK520) 静电场测试仪是感应式的,该仪器表面有2个按键:“POWER”、“RANGE/ZERO”、“HOLD”,按“POWER” 键开机/关机。该仪器有两个量程:0~2KV、0~20KV,可通过按“RANGE/ZERO”键进行切换。当显示3位小数时,量程范围为0~2KV;当显示2

位小数时,量程范围为0~20KV。 每次测试时都应进行读数清零工作,方法为:将sensor对准一个已知的电压为0V的导体上,按“RANGE/ZERO”键至少3秒钟。 为保证测试值的准确性,测试时人体必须戴静电环或穿防静电鞋。测试前,先将待测物放置在绝缘的物体上(如干燥的硬纸板),手持干燥并干净的棉布以每 分钟120次的速度,施加适当的压力(2~4千克力),单向摩擦待测物表面20 次,然后用仪器测量电压(senor距离被测物表面的距离为2.54CM及两个红灯 重合在一起),将显示的读数乘以1000即得实际的电压值,例如读数为“.018”, 则实际电压为18V。 5.1.2.2 表面电阻测试仪(ACL-385) ACL-385为简易表面电阻测试仪,该仪器两个测试电极间距根据标准不变,测试时将被测物放于绝缘的平面上,表面电阻测试仪平置在材料表面上,手指施加适当压力(2~ 4KG)于测试按钮上,使测试电极与材料表面接触良好,指示灯发亮档即为读 数。如果被测材料为软性材料,可施加4~6kg的压力进行测试。 5.1.2.3 接地电阻测试仪(EMI-20780)

防静电检测方法

防静电检测方法 1 2020年4月19日

防静电检测方法 2 2020年4月19日

前言 本规范由公司ESD项目组提出。 本规范主要起草和解释部门:公司ESD项目组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姜延平 本规范主要审核人:林建平,陈迎曦 本规范批准人:林建平,鞠英年,陈迎曦 3 2020年4月19日

1范围 本规范制定了UT公司防静电材料、用品、工具、防静电接地等防静电技术指标的检测方法和采用的仪器。目的在于规范防静电技术指标的检测工作,指导现场操作。 本规范适用于UT公司防静电系统各要素(包括地面、接地系统、工作台、工作椅、工位器具、物流传递工具、包装材料、人员、腕带、服装、离子风机、防静电工具等)的防静电性能指标检测。防静电专用检测仪器的检测按照仪器仪表的检测标准进行,本规范不涉及。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3 表面电阻(surface resistance):两个特定的放置于材料同一面的电极 4 2020年4月19日

之间的电压与它们经过电流的比值。 体电阻(volume resistance):单位厚度上的直流电压,与经过材料的单位面积电流的比值,测试电极放置于材料相对面的对应位置。 接地电阻(Earth Resistance):被接地体与地下零电位面之间的接地引线电阻、接地器电阻、接地器与土壤之间的过渡电阻和土壤的溢流电阻之和。 摩擦起电(Triboelectrification):用摩擦的方法使两物体分别带有等值异号电荷的过程。 衰减时间(decay time):静电电压从峰值电压降低到给定比例的时间。例如:在15%相对湿度的情况下,静电电压从 V降低到100V的衰减时间小于等于1秒。 屏蔽泄漏电压:因屏蔽体外部的高电场而使屏蔽体内部获得的感应电场电压或外部高电场穿透屏蔽体衰减的残留电场电压,又称屏蔽残余电压。 静电中和(Electrostatic Neutralization):带电体上的电荷与其内部和外部相反符号的电荷(电子或离子)的复合而使所带静电部分或全部消失的现象。 4防静电参数测试方法 4.1防静电主要参数及测试仪器 5 2020年4月19日

防静电定期检测规范

防静电定期检测规范

5、作业程序 5.1测试方法: 5.1.1测试环境: 环境温度23±5℃,相对湿度40%~70%。 5.1.2测试仪器使用方法 5.1.2.1静电场测试仪(TREK520) 静电场测试仪是感应式的,该仪器表面有2个按键:“POWER”、“RANGE/ZERO”、“HOLD”,按“POWER” 键开机/关机。该仪器有两个量程:0~2KV、0~20KV,可通过按 “RANGE/ZERO”键进行切换。当显示3位小数时,量程范围为0~2KV;当显示2位 小数时,量程范围为0~20KV。 每次测试时都应进行读数清零工作,方法为:将sensor对准一个已知的电压为0V的导体上,按“RANGE/ZERO”键至少3秒钟。 为保证测试值的准确性,测试时人体必须戴静电环或穿防静电鞋。测试前,先将待测物放置在绝缘的物体上(如干燥的硬纸板),手持干燥并干净的棉布以每 分钟120次的速度,施加适当的压力(2~4千克力),单向摩擦待测物表面20次, 然后用仪器测量电压(senor距离被测物表面的距离为2.54CM及两个红灯重合在 一起),将显示的读数乘以1000即得实际的电压值,例如读数为“.018”,则实 际电压为18V。 5.1.2.2 表面电阻测试仪(ACL-385) ACL-385为简易表面电阻测试仪,该仪器两个测试电极间距根据标准不变,测试时将被测物放于绝缘的平面上,表面电阻测试仪平置在材料表面上,手指施加适当压力 (2~4KG)于测试按钮上,使测试电极与材料表面接触良好,指示灯发亮档即 为读数。如果被测材料为软性材料,可施加4~6kg的压力进行测试。 5.1.2.3 接地电阻测试仪(EMI-20780) EMI-20780 可以测试点对点电阻(RTT), 接地电阻(RTG)、体积电阻,和表面电

静电接地做法

HQB-B06-05.112PP-2003 第1 页共1页 目录 1.总则 (1) 1.1目的及适用范围 (1) 1.2相关规定 (1) 1.3术语解释 (1) 2.静电接地设计分工 (1) 2.1简述 (1) 2.2设计分工 (1) 3.管道静电接地设计方法 (2) 3.1管廊的静电接地 (2) 3.2工艺装置内的静电接地 (4) 4.法兰跨接线设计 (5) 4.1概述 (5) 4.2跨接方式 (5) 5.接地板 (7) 5.1一般常用接地板 (7) 5.2法兰用特殊接地板 (7) 6.管道静电接地设计成品和条件图 (9) 6.1设计成品 (9) 6.2条件图 (9)

1.总则 1.1目的及适用范围 (1) 化工装置的防静电设计应由工艺、管道、设备、电气、土建等专业相互配合,综合考虑采取各种防止静电危害的措施。 (2) 管道专业的静电接地主要作用是泄漏和导走在管道系统上的静电荷。 (3) 本规定概括了管道系统静电接地的一般性要求和设计方法,适用于国内外工程项目的详细设计。 1.2相关规定 (1)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 HG/T 20675 (2) 化工企业静电安全检查规程 HG/T 23003 1.3术语解释 (1) 静电 本规定所指静电是指工业静电,即是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在物料、装置、人体、器材和构筑物上产生和积累起来的静电,雷电不属于工业静电范畴。 (2) 静电接地 人为采取措施使接地状况满足于消除静电危害的要求,称为人工接地措施,简称静电接地。 (3) 静电接地连接系统 静电接地连接系统包括支承、装载带电体的金属器具、支架、接地连接端头、接地支线、接地干线、接地体以及相关的静电连接点,简称为接地连接。接地连接改善了带电体的自然接地系统,确保带电体的静电荷向外界导出通道的畅通,迅速消散入大地。 (4) 接地板 指静电接地连接点或接地端头(端子)所用的接线板。 2.静电接地设计分工 2.1简述 管道系统静电接地按工艺装置或者管廊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工艺装置一般通过与带有接地措施的设备连接导走静电,而管廊是通过钢结构接地导走静电。 2.2设计分工 按寰球公司HQS04-W01-95 " 各专业职责范围和分工" 规定,管道及设备的防静电接地做法如下: (1)工艺系统专业应首先向管道专业提出需要静电接地的管道。 (2)防静电接地网由电气专业按设备布置图作出规划,由设计经理主持条件会。确定设备、管廊和外管道接地点及接地板方位,并向电气专业提供条件图。

防静电国家标准

. 一、国家标准(GB,GB/T,GBJ) ? GBJ 79-1985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 GB 6951-1986 轻质油品装油安全油面电位值 ? GB/T 6833.3-198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 GB/T 11210-1989 硫化橡胶抗静电和导电制品电阻的测定 ? GB 12014-1989 防静电工作服 ? GB/T 1410-1989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及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GB 12158-1990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 GB/T 12582-1990 液态烃类电导率测定方法( 精密静电计法) ? GB/T 12703-1991 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 ? GB 13348-1992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 GB/T 14288-1993 可燃气体与易燃液体蒸气最小静电点火能测定方法? GB/T 50174-1993 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 GB 4385-1995 防静电鞋、导电鞋技术要求 ? GB/T 15463-1995 静电安全名词术语 ? GB/T 6539-1997 航空燃料与馏分燃料电导率测定法 ? GB/T 2439-200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导电性能和耗散性能电阻率的测定 ? GB/T 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 GB 6950-2001 轻质油品安全静止电导率 ? GB 4655-2003 橡胶工业静电安全规程 二、国家军用标准(GJB) ? GJB/Z 25-1991电子设备和设施的接地、搭接和屏蔽设计指南 ? GJB 1649-1993电子产品防静电放电控制大纲 ? GJB 2527-1995弹药防静电要求 ? GJB 2605-1996柔性热密封防静电阻隔材料规范 ? GJB 3007-1997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 GJB/Z 86-1997静电放电防护包装手册 ? GJB/Z 105-1998电子产品防静电放电控制手册 三、电子行业标准(SJ,SJ/T) ? SJ/T 10147-1991集成电路防静电包装管 ? SJ 20154-1992 信息技术设备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 ? SJ/T 10533-1994 电子设备制造防静电技术要求 ? SJ/T 10630-1995 电子元器件制造防静电技术要求 ? SJ/T 10694-1996 电子产品制造防静电系统测试方法 ? SJ/T 11159-1998 地板覆盖层和装配地板静电性能的试验方法 防静电相关国家标准及其它标准 电子行业防静电技术资料中外标准汇编 GB1410-89《固体电工绝缘材料绝缘电阻、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试验方法》 GB1692-81《硫化橡胶绝缘电阻率的测定方法》西北橡胶工业制品研究所 GB2439-81《导电和抗静电橡胶电阻率(系数)的测定方法》沈阳第四橡胶厂 GB3684-83《运输带导电性规范和试验方法》青岛橡胶工业研究所 GB4386-84《防静电胶底鞋、导电胶底鞋电阻值测量方法》北京市劳保所 GB4385-84《防静电胶底鞋、导电胶底鞋安全技术条件》北京市劳保所 GB4655-84《橡胶工业静电安全规程》GB6950-86《轻质油品安全静止电导率》北京市劳保所 GB6539-86《轻质石油产品电导率测定法》石化研究院,北京市劳保所 GB6951-86《轻质油品装油安全油面电位值》北

ESD静电产品检测规范

1.目的: 1.1编拟本静电防护外围环境设施检测办法是要以一有系统之管制方式,以求 达到本厂静电防护设备之完善管理检测系统. 1.2避免经过长时间使用,防护设备或材料由于自然或人为之破坏以致丧失其 ESD作用. 2.范围: 适用于XX电子有限公司,保护ESD敏感性电子组件及产品所使用的所有相关材料. 3.权责: 3.1工程部:负责制订静电防护外围设施材料检测规范. 3.2各相关部门:依循静电防护外围设施材料检测办法实施,及相关资料归档. 4.参考文件: 4.1 ANSI/EIA-625 4.2 ANSI/ESD S20.20-1999 5.定义及相关朮语: 5.1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 5.2 EOS(Electrical Over Stress):电压过应力 5.3CGP(Common Ground Point)共同接地点 5.4 EPA(ESD Protected Area)静电防护区 6 流程图:

6.1 无. 7 内容 7.1.导电地板测试 Floor Materials test spec: Resistance to Ground point : 104Ω~ 106Ω Resistance top to top :104Ω~ 106Ω 测试仪器:数显式双锤表面阻抗测试器(测试电压:10V) 7.1.1测试方法 7.1.1.1将表面阻抗测试仪拨至10伏檔位. 7.1.1.2用潮湿的抹布将地面和双锤擦拭干凈. 7.1.1.3连接表面阻抗测试仪,分别将双锤放在地板上或一端放在地板上 另一端接接地测试点.(注意两测试点的距离不可超过90cm) 7.1.1.4按住测试键(约3秒)后,读取仪器上所显示的数值. 7.1.2作业规范 7.1.2.1平均每1000平方英尺必须有壹个测试点. 7.1.2.2地板检测及清洗周期为每30天1次. 7.1.2.3地板清洗时需先用洗地机将地板澈底洗干净,再进行打腊将地板

防静电材料检测方法

防静电检测方法 1术语和定义 表面电阻(surfaceresistance):两个特定的放置于材料同一面的电极之间的电压与它们通过电流的比值。 体电阻(volumeresistance):单位厚度上的直流电压,与通过材料的单位面积电流的比值,测试电极放置于材料相对面的对应位置。 接地电阻(EarthResistance):被接地体与地下零电位面之间的接地引线电阻、接地器电阻、接地器与土壤之间的过渡电阻和土壤的溢流电阻之和。 摩擦起电(Triboelectrification):用摩擦的方法使两物体分别带有等值异号电荷的过程。 衰减时间(decaytime):静电电压从峰值电压降低到给定比例的时间。例如:在15%相对湿度的情况下,静电电压从2000V降低到100V的衰减时间小于等于1秒。 屏蔽泄漏电压:因屏蔽体外部的高电场而使屏蔽体内部获得的感应电场电压或外部高电场穿透屏蔽体衰减的残留电场电压,又称屏蔽残余电压。 静电中和(ElectrostaticNeutralization):带电体上的电荷与其内部和外部相反符号的电荷(电子或离子)的复合而使所带静电部分或全部消失的现象。 2防静电参数测试方法 2.1防静电测试仪器介绍 专用防静电测试仪器主要有:简易表面电阻测试仪、兆欧表、静电场测试仪、离子风机离子平衡度测试仪、屏蔽残余电压测试仪、腕带测试仪、人体综合电阻测试仪、腕带测试仪和人体综合电阻测试仪的校准仪。 2.1.1手持式简易表面电阻测试仪 简易表面电阻测试仪,测试量程为103~1012Ω,适用于测试平面材料,通过测试结果可以分辨被测材料为导体类、静电耗散类和绝缘类。 由于静电耗散材料的表面电阻为1×104Ω≤Rs<1×1011Ω,因此测试仪面板指示的1011Ω档(面板的黑色圆圈处)修正为绝缘材料,不是静电耗散材料。 简易表面电阻测试仪配有一根专用接地线,把接地线的香蕉插头插入仪器表面的接地孔,另一度端的鳄鱼夹夹在接地母线上,把表面电阻测试仪平压在防静电台垫上,可以测试台垫的接地电阻。

ESD防静电手册20.20标准

深圳電子有限公司 SHEN ZHEN POWER E LECTRONIC CO. , Ltd ESD防靜電手冊 手冊編號: ESD-001 手冊版本: 1.0 發行日期: 2014年10月06日 持有人: 總頁數: 28頁 (含此頁) 擬定: 日期: 審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目錄

1目的 規定ESD S20.20-2007防靜電控制技術規範,為產品在元器件進料、製造、貯存、包裝等各個環節提供明確可靠的ESD 技術支援,從整體上提高公司靜電防護和控制水準,提高客戶的滿意度。 2範圍 本規範適用於公司內部靜電防護工程的設計、使用、管理、維護和檢測。同時,此標準也適用於公司的電子設備的最終用戶的靜電放電控制。 3公司ESD組織結構和職責 任命書 本公司依據ESD S20.20:2007防靜電管理體系要求建立的,為確保公司防靜電管理體系有效地建立、健全、運行和保持,特任命先生為ESD總負責人,全面負責ESD體系的建立、實施、保持、改進,並負責與ESD體系有關的內外部各方的聯繫協調工作。 執行董事:先生 2014年09月12日

3.1ESD總負責人 確保職責和許可權被明確定義並得到充分溝通,以保證公司ESD體系有效運行。 3.2ESD 小組成員: 3.2.1制定ESD程式檔、檢測標準、和檢測專案和檢測頻率。 3.2.2建立ESD培訓制度,包括每年的週期性培訓。 3.2.3制定ESD稽核專案、稽核頻率並指定稽核人員。 3.2.4抽樣檢查公司ESD日常執行情況。 3.2.5ESD相關的計量儀器定期校驗。 3.2.6ESD基礎設施的建立。 3.2.7各靜電防護區域靜電防護線網的維護和檢測。 3.2.8溫度和濕度的管控。 3.2.9對新進廠的職員工進行防靜電知識的培訓。 3.3採購部: 3.3.1按要求購置防靜電物品。

静电接地规范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SH3097-2000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2000-06-30批准2000-10―01实施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中石化(1995)建标字269号文的通知,由我公司主编的。 本规范共分四章和两个附录。主要内容有:静电接地的范围、静电接地方式与静电接地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静电接地端了、接地板、接地支线、连接线、接地干线、接地体以及具体连接的一般规定:石油化工企业存在静电危害场所的具体规定。 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几年来石油化工有关静电接地设计(施工)经验,吸取了国外先进标准(日本的《静电安全指南》1988年版、美国《静电作业规范》NFPA77-93、《对静电、闪点和杂散电流引燃的预防》APIRP2003-91、英国《防静电通用规范》BS5958 1983年版等)有关静电接地范围、非导体带电性指标、物质分类及具体作法等内容。征求了有关设计、生产、科研等方面的意见,对其中主要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我公司,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我公司的地址是:北京朝阳区安慧北里安园21号 邮编:100101 本规范的主编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参加编制单位:中国石油天然集团石化安全技术研究所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金山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主要起草人:张洁谭凤贵于长一朱耀祥 1 总则 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静电伤害,保障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在石油化工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防静电措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存在静电危害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静电接地设计。 1.0.3 静电接地是防止静电危害的主要措施之一。石油化工企业的防静电设计,应由工艺、配管、设备、储运、通风、电气等专业相互配合,综合考虑,并采取下列防止静电危害措施: 1 改善工艺操作条件,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量产生静电荷: 2 防止静电积聚,设法提供静电荷消散通道,保证足够的消散时间,泄漏和导走静电荷; 3 选择适用于不同环境的静电消除器械,对带电体上积聚着的静电荷进时行中和及消散; 4 屏蔽或分隔屏蔽带静电的物体,同时屏蔽体应可靠接地; 5 在设计工艺装置或制作设备时,应尽量避免存在高能量静电放电的条件,如在容器内避免出现细长的导电性突出物和未接地的孤立导体等; 6 改善带电体周围环境条件,控制气体中可燃物的浓度,使其保持在爆炸极限以外; 7 防止人体带电。 1.0.4 静电接地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地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的有关规定。 2 名词术语 2.0.1 工业静电industrial static electricity 静电是对观测者处于相对静止的电荷。由它所引起的磁场效应较之电场效应可以忽略不计。静电可由物质的接触与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物理过程而产生。工业静电是生产、储运过程中在物料、装置、人体、器材和构筑物上产生和积累起来的静电。 2.0.2 带电体electrified body 正负电荷数量不相等,对外界显示电的特性的物体或系统。 2.0.3 带电区electrified area 带电体上积聚静电的部位。 2.0.4 物质静电特征参数 1 体积电阻率volume resistivity 表征物体内导电性能的物理量。它是单位横截面积、单位长度上材料的电阻值,其单位为欧[姆]·米(Ω·m) 2 表面电阻率surface resistivity 表征物体表面导电性能的物理量。它是正方形材料两对边间的电阻值,与物体厚度及正方形大小无关,

防静电检测方法

防静电检测方法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防静电检测方法 1术语和定义 表面电阻(surfaceresistance):两个特定的放置于材料同一面的电极之间的电压与它们通过电流的比值。 体电阻(volumeresistance):单位厚度上的直流电压,与通过材料的单位面积电流的比值,测试电极放置于材料相对面的对应位置。 接地电阻(EarthResistance):被接地体与地下零电位面之间的接地引线电阻、接地器电阻、接地器与土壤之间的过渡电阻和土壤的溢流电阻之和。 摩擦起电(Triboelectrification):用摩擦的方法使两物体分别带有等值异号电荷的过程。 衰减时间(decaytime):静电电压从峰值电压降低到给定比例的时间。例如:在15%相对湿度的情况下,静电电压从2000V降低到100V的衰减时间小于等于1秒。 屏蔽泄漏电压:因屏蔽体外部的高电场而使屏蔽体内部获得的感应电场电压或外部高电场穿透屏蔽体衰减的残留电场电压,又称屏蔽残余电压。 静电中和(ElectrostaticNeutralization):带电体上的电荷与其内部和外部相反符号的电荷(电子或离子)的复合而使所带静电部分或全部消失的现象。 2防静电参数测试方法 防静电主要参数及测试仪器 2.1防静电测试仪器介绍

专用防静电测试仪器主要有:简易表面电阻测试仪、兆欧表、静电场测试仪、离子风机离子平衡度测试仪、屏蔽残余电压测试仪、腕带测试仪、人体综合电阻测试仪、腕带测试仪和人体综合电阻测试仪的校准仪。 2.1.1手持式简易表面电阻测试仪 简易表面电阻测试仪,测试量程为103~1012Ω,适用于测试平面材料,通过测试结果可以分辨被测材料为导体类、静电耗散类和绝缘类。 由于静电耗散材料的表面电阻为1×104Ω≤Rs<1×1011Ω,因此测试仪面板指示的1011Ω档(面板的黑色圆圈处)修正为绝缘材料,不是静电耗散材料。 简易表面电阻测试仪配有一根专用接地线,把接地线的香蕉插头插入仪器表面的接地孔,另一度端的鳄鱼夹夹在接地母线上,把表面电阻测试仪平压在防静电台垫上,可以测试台垫的接地电阻。 图1简易表面电阻测试仪 兆欧表 公司表面电阻测试仪,配有两根连线和2Kg重的测试电极两个,适用于测试平面材料,通过测试结果可以分辨被测材料为导体类、静电耗散类和绝缘类,可以测试材料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或系统电阻),把两根连线把测试仪和两个测试电极连接起来,两个电极放置在材料的同一表面即可测试表面电阻,两个电极放置在材料的两个表面的相对位置可以测试体积电阻。型号为BM80/2的测试仪可直接使用兆欧表和两根连线来测试接地电阻和低阻。 图2表面电阻测试仪 2.1.2静电场测试仪 静电场测试仪有两种型号,普通型ESD42721,高精度型MODEL520,都采用非接触型的电场感应测试方式。两个仪器都配有一根接地线,静电电压测试时接地线接地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ESD42721的测试量程<20KV,精确度为10V,适于测试较大的平面分布电场。 MODEL520的的测试量程<2KV,精确度为1V,适于平面和某点电场精确测试。 图3静电场测试仪MODEL520图4静电场测试仪ESD42721 2.1.3离子风机离子平衡度测试仪 离子风机离子平衡度测试仪由静电电压发生器、静电场测试仪ESD42721、金属隔离测试板组成,静电电压发生器产生1000V静电电压。参见图5。 图5离子风机离子平衡度测试仪 2.1.4CHARGEPLATEMONITOR CHARGEPLATEMONITOR型号为MODE156A可用于测试离子风机的离子平衡度和衰减时间,静电电压发生器产生1000V静电电压。参见图6。 图6CHARGEPLATEMONITOR156A 2.1.5屏蔽残余电压测试仪

防静电环氧地坪静电指标的检测

防静电环氧地坪静电指标的检测 关键词:防静电、表面电阻、体积电阻、系统接地电阻 随着防静电涂料技术的进步,采用防静电地坪涂料涂装混凝土或水泥地面,来获得防止静电产生的方法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防静电环氧地坪具有表面平整美观、整体无缝、易清洁、易维修、防静电效果长期持久有效、造价低等特点,可以广泛的适用于电子电器制造厂车间、仓库,微机房,电气控制室,印刷厂,纺织厂等一切需防静电或防爆场所地面的涂装。 一般来讲,涂膜表面电阻值在1.0×1010以下即可消除积累在涂膜表面的静电荷,根据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 F150-98)的规定将电阻值在2.5 X 104Ω-1.0 X 106Ω的地板称为导电地板;而将电阻值为1X 106Ω-1.0 X 109Ω的地板称为静电耗散型地板,都可以防止静电荷的积累。 在防静电地坪涂层体系中,一般设计为渗透导电底漆层、接地铜箔网络、导电中涂找平层、导电批土层和防静电面层的五层结构。渗透导电底漆层的涂料应选用渗透性强的导电底漆,不能片面追求封闭性,以避免涂层起壳;接地铜箔网络要使用平底塑胶刮板压实自粘铜箔,以防止空鼓的产生;导电中涂找平层,在施工时,一定要注意最终表面的光滑性和平整度;导电批土层,在施工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漏涂,从而影响面层的系统电阻;因此在施工时,以刮批二道为宜。 目前的防静电地坪涂料大都是静电耗散型,容易疏导静电荷。而对防静电环氧地坪而言,静电电场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击穿其间介质而进行放电会对某些精密的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害,所以在防静电环氧地坪做好后,首先要考虑到的是涂层的防静电指标。而主要的几项指标包括: A、表面电阻(阻值符合在1.0X105Ω-1.0X109Ω)—在一给定的通电时间之后,施加于材料表面上的标准电极之间的直流电压对于电极之间的电流的比值,在电极上可能的极化现象忽略不计。 B、系统电阻(阻值符合在5.0X104Ω-1.0X109Ω)—被测物体测试表面与被测物体接地点之间电阻总和。 C、系统接地电阻(阻值≤10Ω)—电流由接地系统流入大地再经大地流向另一接地体或向远处扩散所遇到的电阻,它包括接地线和接地体本身的电阻、接地体与大地的电阻之间的接触电阻以及两接地体之间大地的电阻或接地体到无限大远处的大地电阻。 一、表面电阻的检测: (1)检测器具: 数字兆欧表:检测电压为100∨,量程1.0×105~1.0×1012欧,精度等级不得低于2.5级;标准电极:2只, 铜制,表面镀铬,圆柱型,直径为63.5mm,重量2270g;与兆欧表配套使用,用与测试防静电地面的表面电阻,采用导电橡胶做为电极垫片(体积电阻<1.0×103欧)。 (2)环境要求:检测要尽可能地在温度为23±8℃,湿度为50±5%的环境(保持此环境24小时)下进行。 (3)检测方法: 防静电环氧地板在验收测量前,应用洁净的纱布将表面擦干净,严重玷污的应用中性液清洗干净,然后将室内空调打开,保持一定温度连续开上2—3天,在规定的温湿度条件下测量。在放置电极前先用软布条插去地表面所有尘物,电极表面在放置前要用干净的软布条粘上异丙醇不少于70%的水插试干净,晾干。将兆欧表的正极与地相连,将负极放在地板表面, 施加电压后5秒钟或数字稳定后读数,其中电极处于的位置要在离边沿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1 总则 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静电伤害,保障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在石油化工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防静电措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存在静电危害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静电接地设计。 1.0.3 静电接地是防止静电危害的主要措施之一。石油化工企业的防静电设计,应由工艺、配管、设备、储运、通风、电气等专业相互配合,综合考虑,并采取下列防止静电危害措施: 1 改善工艺操作条件,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量产生静电荷: 2 防止静电积聚,设法提供静电荷消散通道,保证足够的消散时间,泄漏和导走静电荷; 3 选择适用于不同环境的静电消除器械,对带电体上积聚着的静电荷进时行中和及消散; 4 屏蔽或分隔屏蔽带静电的物体,同时屏蔽体应可靠接地; 5 在设计工艺装置或制作设备时,应尽量避免存在高能量静电放电的条件,如在容器内避免出现细长的导电性突出物和未接地的孤立导体等; 6 改善带电体周围环境条件,控制气体中可燃物的浓度,使其保持在爆炸极限以外; 7 防止人体带电。 1.0.4 静电接地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地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的有关规定。 2 名词术语 2.0.1 工业静电industrial static electricity 静电是对观测者处于相对静止的电荷。由它所引起的磁场效应较之电场效应可以忽略不计。静电可由物质的接触与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物理过程而产生。工业静电是生产、储运过程中在物料、装置、人体、器材和构筑物上产生和积累起来的静电。 2.0.2 带电体electrified body 正负电荷数量不相等,对外界显示电的特性的物体或系统。

防静电地面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

. 防静电地面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 (SJ/T31469-2002) 1为规范防静电地面工程施工、测试和验收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质量优良、安全实用,制定本规范。1.0.1 本规范适用于对静电敏感的元器件和电子设备、仪器的研制、生产、检测、维修及使用等场所防静电地面工程的的施工及验收。1.0.2承建防静电地面工程施工的单位必须严格按设计施工,设计变更应有原设计单位的变更通知书或签证。1.0.3防静电地面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作出施工计划与组织实施计划,并应征得业主代表认可。 1.0.4工程所用材料应检验,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书。 1.0.5工程所用设备、仪器的机电性能指标,装卸、搬运方式,安装使用方法,储存环境等必须符合该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1.0.6隐蔽工程必须有现场施工记录或相关资料(如测试数据、照片、录像等),并由业主代表验收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0.7在有220V、380V及以上高电压的场所建防静电地面,宜使用静电耗散型材料,不宜使用导静电型材料。 1.0.8防静电地面工程9 防静电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有关防火、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及其他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 术语2 能较少产生静电和易于泄漏静电,以防止静电危害的地面。2.0.1防静电地面 能引导静电向大地泄漏的导电网状结构体。导静电网2.0.2接地引下线及埋地下的一级或多组接地接地端子、包括导电地网、2.0.3接地体装置的总称。) (Ω2.0.4系统电阻防静电地面表面与接地端子间的电阻) (Ω2.0.5表面电阻防静电地面表面一定间距内两电极间的电阻将两极置于试样的相对两表面上所测得的电阻(Ω)2.0.6体积电阻2.0.8 防静电地面导电地网上任意一点与大地间的电阻(Ω)2.0.7系统接地电阻一种合成高分子材料一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聚氨酯 平面涂覆的一种施工方法一涂料在重力及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自由2.0.9自流平流动,经辅助人工找平,形成平整的涂层。2.0.11防静电性能的延续时间应与该产品的使用期相一致。2.0.10永久防静电 带电体(材料)上的静电荷因泄漏,能使静电电荷部分或全部静电耗散型材料之间。10101.0消失的材料。该材料的表面电阻、体积电阻×106~1.0×Ω能直接快速转移静电电荷材料,该材料的表面电阻、体积2.0.12导静电型材料1061.0电阻应小于×Ω. . 防静电现浇水磨石地面(省略)3 )地面防静电聚氯乙烯(PVC4 一般规定4.1)地面施工内容包括基层处理、接地系统安装、胶水PVC4.1.1防静电聚乙烯(的

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维护管理规定(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维护管理规定(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649-22 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维护管理规定 (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大庆石化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维护管理,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构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以及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规程、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相关部门及二级单位。 第三条本规定是公司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管理的基本要求,各单位在防雷防静电接地的设计、安装、验收、使用、修理、改造、测试等全过程管理中,必须严格执行本规定。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四条公司电气管理处负责对各二级单位的防雷防静电接地的设计、安装、验收、使用、修理、改造、测试等全过程的管理考核工作。组织编制和审核防雷防静电接地的年度修理和检测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或参与由于雷电、静电引起的相关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第五条二级单位应根据本单位防雷防静电接地的特点,依据本规定,编制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防雷防静电接地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六条电气管理处是防雷防静电接地的技术管理归口部门。质量安全环保处配合相关的培训和安全防护用具、作业工具的管理工作。技术部门负责提供防静电设施所涉及的工艺、介质情况。 第七条各二级单位建立防雷防静电接地的组织机构,落实责任,负责本单位防雷防静电接地的管理工作。 第八条防雷防静电设施除独立避雷针和变配电间由供电车间负责管理,仪表专用接地由仪表车间负责

防雷防静电装置检测规范

ICS91.120.40 A 47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 62/T 2312—2013 防雷防静电装置检测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Anti-static Device 2013-02-19发布2013-03-10实施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2/T 2312—2013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分类和分级 (1) 5 民用建(构)筑物防雷防静电装置安全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的确定 (2) 6 民用和工业配电设施防雷防静电装置安全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的确定 (3) 7 电子设备场所防雷防静电装置安全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的确定 (4) 8 危险化工场地防雷防静电装置安全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的确定 (5) 9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测量 (7) 10 检测数据整理 (8) 附录A(规范性附录)检测项目 (9) 附录B(资料性附录)防雷防静电装置检测测量业务表格样式 (10) I

DB62/T 2312—2013 II 前言 本标准由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甘肃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甘肃省防雷中心、天水市气象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华、陈尚德、胡晖、王晶晶、李韦霖、李亚南、黄鹏程、李磊、张景平、王琦、张胜才、陈勇伟。

防静电接地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制剂车间乳膏、洗剂、搽剂、酊剂配料室、酒精库及一楼称量中心取样间防静电接地工期要求:按合同日期规定 质量要求:合格 二、编制依据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2、《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 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4、《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05年版)》 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2008年版)》 6、《关于利用数码照片资料加强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过程控制的通知》(基建安全〔2007〕25号) 7、《关于强化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数码照片采集与管理的工作要求》(基建质量〔2010〕322号) 8、《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库(2009版)》

三、施工流程图 四、施工工艺总体要求 1.施工前必须熟悉设计图纸和有关规范。 2.接地装置的金属构件应热镀锌防腐,接地极采用60X60X6镀锌角钢制作,长度2.5米,接 地极数量为3组,每组间隔5米,再用40X5紫铜排将接地极连接在一起。用16mm2铜芯绝缘线引入室内做接地干线,与防雷接地网并联。 3.室内接地干线使用40X4热镀锌扁钢沿吊顶敷设,洁净室内支线采用40X3不锈钢带环形连 接,并引出不低于2组与吊顶内接地干线连接。 4.接地装置焊接时必须采用搭接焊,扁钢搭接长度≥2倍宽度。且最少三面焊接,焊渣及时 清除,焊接后进行防腐蚀处理。

5.室内设备用洁净室专用接地夹与洁净室内接地环网连接。 6.紫铜排与接地体连接方式为氩弧焊连接。 五、主要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1.1材料及工具 ①根据施工图做好扁钢、接地极等材料的计划,并报物资管理部按计划采购。 ②材料进场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合格资料,并报监理认可。 ③准备好合格焊条,作好焊条贮存工作,严防受潮。 ④施工机具配备,挖掘机、交流电弧焊机、氩弧焊机、十字镐、铁铲、铁撬、铁锤打夯机。1.2作业条件 ①施工场地符合施工要求。 ②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技术交底,让施工人员了解和熟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③做好沟槽开挖时的排水工作。 ④检查好施工机械(或工具),保证满足施工要求。 ⑤做好施工人员安排计划,配置劳动力。 ⑥与土建做好沟通,尽量减少交叉作业,合理安排作业面。 2.施工方法 2.1沟槽开挖 ①测量人员根据接地施工平面布置图,放出接地极施工平面位置。

防静电检测要求规范

防静电检测规

目录 1、目的: (4) 2、适用围: (4) 3、定义 (4) 4、职责 (4) 5、程序 (4) 6、相关文件和记录 (14) 7、附录 (14) 5、程序 5.1测试方法: 5.1.1测试环境: 环境温度23±5℃,相对湿度40%~70%。 5.1.2测试仪器使用方法 5.1.2.1静电场测试仪(TREK520) 静电场测试仪是感应式的,该仪器表面有2个按键:“POWER”、“RANGE/ZERO”、“HOLD”,按“POWER” 键开机/关机。该仪器有两个量程:0~2KV、0~20KV,可通过按“RANGE/ZERO”键进行切换。当显示3位小数时,量程围为0~2KV;当显示2位小数时,量程围为0~20KV。 每次测试时都应进行读数清零工作,方法为:将sensor对准一个已知的电压为0V的导体上,按“RANGE/ZERO”键至少3秒钟。 为保证测试值的准确性,测试时人体必须戴静电环或穿防静电鞋。测试前,先将待测物放置在绝缘的物体上(如干燥的硬纸板),手持干燥并干净的棉布以每 分钟120次的速度,施加适当的压力(2~4千克力),单向摩擦待测物表面20 次,然后用仪器测量电压(senor距离被测物表面的距离为2.54CM及两个红灯 重合在一起),将显示的读数乘以1000即得实际的电压值,例如读数为“.018”, 则实际电压为18V。 5.1.2.2 表面电阻测试仪(ACL-385)

ACL-385为简易表面电阻测试仪,该仪器两个测试电极间距根据标准不变,测试时将被测物放于绝缘的平面上,表面电阻测试仪平置在材料表面上,手指施加适当压力(2~ 4KG)于测试按钮上,使测试电极与材料表面接触良好,指示灯发亮档即为读 数。如果被测材料为软性材料,可施加4~6kg的压力进行测试。 5.1.2.3 接地电阻测试仪(EMI-20780) EMI-20780 可以测试点对点电阻(RTT), 接地电阻(RTG)、体积电阻,和表面电阻率, 配套两点测试电极可测量微小物体表面电阻.测试围为: 1x 103? - 1012?; 测试电压为: 10V或100V+/-5%;测试精度为: +/-10%;测试时间为15秒;测试时: 把2条连接线分别插入测试表上端的“A”插口, 注意白色连接线和黑色连接线的 插头不同, 不要插错. 然后连接线另一端分别插入点对点重锤电极;按下“D”测 试按键15秒, 这时LCD屏幕按顺序显示如下: ●华氏温度 ●摄氏温度 ●相对湿度 ●电阻值 ●所采用的测试电压 电阻测试结果由“B”显示屏和“C”冥数LED 指示灯共同显示, 例如电阻值为175, 000,000Ω, 显示如下: 1.75显示在“B”显示屏上, 同时“C”LED指示灯的8会亮,表示测试结果为: 1.75 x 108Ω。如果LCD显示屏显示“1____”, 说明超过该仪器测试围。 测试电压为10V或100V, 按下“F”键, 采用10V电压测试, 如果不按下“F”键, 仪 器会根据不同测试材料自动选择测试电压. 阻值在105Ω以下时采用10V测试电压, 阻 值在106Ω以上时采用100V测试电压 5.1.2.4人体综合电阻测试(腕带测试、鞋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