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式传感器习题精选文档

压电式传感器习题精选文档
压电式传感器习题精选文档

压电式传感器习题精选

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第6章压电式传感器

1、为什么压电式传感器不能用于静态测量,只能用于动态测量中?而且是频率越高越好?

2、什么是压电效应?试比较石英晶体和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

3、设计压电式传感器检测电路的基本考虑点是什么,为什么?

4、有一压电晶体,其面积为20mm2,厚度为10mm,当受到压力

P=10MPa作用时,求产生的电荷量及输出电压:

(1)零度X切的纵向石英晶体;

(2)利用纵向效应的BaTiO

3

解:由题意知,压电晶体受力为

F=PS=10×106×20×10-6

=200(N)

(1)0°X 切割石英晶体,εr =,d 11=×10-12

C/N

等效电容

36120101010205.41085.8---?????=

=

d

S

C r a εε

=×10-14 (F)

受力F 产生电荷

Q=d 11F=×10-12×200=462×10-2(C)=462pC

输出电压

()V C Q U a a 314

12

10796.51097.710462?=??==--

(2)利用纵向效应的BaTiO 3,εr =1900,d 33=191×10-12C/N

等效电容

36

1201010102019001085.8---?????=

=

d

S

C r a εε

=×10-12(F)=(pF)

受力F 产生电荷

Q=d 33F=191×10-12×200=38200×10-12 (C)=×10-8C

输出电压

()V C Q U a a 3

12

810137.1106.331082.3?=??==--

5、某压电晶体的电容为1000pF ,k q =2.5C/cm ,电缆电容C C =3000pF ,示波器的输入阻抗为1M Ω和并联电容为50pF ,求:

(1)压电晶体的电压灵敏度足K u ;

(2)测量系统的高频响应;

(3)如系统允许的测量幅值误差为5%,可测最低频率是多少?

(4)如频率为10Hz ,允许误差为5%,用并联连接方式,电容值是多大?

解:(1)

cm

V pF cm

C C K K a q u /105.21000/5.2/9?==

=

(2)高频(ω→∞)时,其响应

i c a q i c a m am u C C C k C C C d F U K ++=

++==33

()cm

/V .F

cm

/C .8121017610503000100052?=?++=

-

(3)系统的谐振频率

()i c a n C C C R ++=

=

1

1

τ

ω

()()s rad 2471050300010001011

12

6=?++?=

-

()()

2/1/n n

am

im U U K ωωωωω+=

=

,得

()

%

51/1/2

-≤-+=

n n

ωωωωγ(取等号计算)

()()[]2

2/19025.0n n ωωωω+= ()2

9025.09025.0n ωω+=

解出 (ω/ωn )2=→ω/ωn =

ω=ωn =×247=(rad/s)

f =ω/2π=2π=(Hz)

(4)由上面知,当g≤5%时,ω/ωn =

当使用频率f =10Hz 时,即ω=2πf =2π×10=20π(rad/s)时

ωn =ω/=20π/=(rad/s)

又由ωn =1/RC ,则

C=1/ωn R=1/×1×106)=×10-8(F)=′104pF

6、分析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若测量电路为电压前量放大器C 总=1000pF ,R 总=500M Ω;传感器固有频率f 0=30kHz ,阻尼比ζ=,求幅值误差在2%以内的使用频率范围。

解:压电式加速度的上限截止频率由传感器本身的频率特性决定,根据题意

()[]()

%

21/4/11

2

2

22=-+-=

n n

ωωζ

ωωγ(取等号计算)

()[]

()02

.1/1/4/12

22

2=+-n n

ωωζωω

1+(ω/ωn )4﹣2(ω/ωn )2 +4×(ω/ωn )2=

(ω/ωn )4 ﹣(ω/ωn )2 +=0

解出 (ω/ωn )2 =或(ω/ωn )2 =(舍去)

所以 ω/ωn = 或(舍去)

w=

则 f H =0.205f 0 =×30=(k Hz)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下限截止频率取决于前置放大器特性,对电压放大器,其幅频特性

()()

()

2

2

1/1/ωτωτ

ωωωωω+=

+=

n n

K

由题意得 ()

%

2112

-≤-+=

ωτωτ

γ (取等号计算)

()2198.0ωτωτ+=

(wt)2 =+ (wt)2

(wt)2 =

wt=

ω=τ

f L =ω/2π=(2pt)=(2pRC)=(2p×5×108×10-9 )

=(Hz)

其误差在2%以内的频率范围为: ~

7、石英晶体压电式传感器,面积为100mm 2,厚度为1mm ,固定在两金属板之间,用来测量通过晶体两面力的变化。材料的弹性模量为9×1010Pa ,电荷灵敏度为2pC /N ,相对介电常数是,材料相对两面间电阻是1014Ω。一个20pF 的电容和一个100M Ω的电阻与极板并联。若所加力F=(1000t)N ,求:

(1)两极板间电压峰—峰值;

(2)晶体厚度的最大变化。

解:(1)石英压电晶片的电容

36120101101001.51085.8---?????=

=

d

S

C r a εε

= ×10--12 (F)

由于R a =1014Ω,并联电容R 并=100M Ω=108Ω

则总电阻 R=R a // R 并 = 1014 //108 ≈108Ω

总电容 C=C a //C 并 =+20=(pF)

又因 F=(1000t)N=F m sin(ωt)N

k q =2 pC/N

则电荷 Q=d 11 F= k q F

Q m = d 11 F m = k q F m =2 pC/N×= pC

所以

()

()2

128383122

11105.241010110101002.01--???+???=

+=

RC R F d U m im ωω

=×10-3 (V)=

峰—峰值: U im-im =2U im =2×=

(2)应变εm =F m /SE =(100×10-6×9×1010 )=×10-9

=Δd m /d

Δd m =de m =1××10-9 (mm)=×10-9

mm

厚度最大变化量(即厚度变化的峰—峰值 )

Δd =2Δd m =2××10-9 =×10-9 (mm)

=×10-12 m

8、用石英晶体加速度计及电荷放大器测量机器的振动,已知:加速度计灵敏度为5pC/g ,电荷放大器灵敏度为50mV/pC ,当机器达到最大加速度值时相应的输出电压幅值为2V ,试求该机器的振动加速度。(g 为重力加速度)

解:由题意知,振动测量系统(压电式加速度计加上电荷放大器)的总灵敏度

K=K q ?K u =5pC/g ×50 mV/pC=250mV/g=U o /a

式中,U o 为输出电压;a 为振动系统的加速度。

则当输出电压U o =2V 时,振动加速度为

a=U o /K=2×103/250=8(g)

5-8 用压电式传感器测量最低频率为1Hz 的振动,要求在1Hz 时灵敏度下降不超过5%。若测量回路的总电容为500pF ,求所用电压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应为多大?

解: 由题意知,对于电荷放大器,动态响应幅值误差为

()

%

51/1/2

-≤-+=

n n

ωωωωγ,(取等号计算)

()2/195.0/n n ωωωω+=

(ω/ωn )2 =+ (ω/ωn )2

ω/ωn =

τ=1/ωn =ω=(2π×1)=(s)=RC

所以

R=τ/C=(500×10-12) =×108W=968MW

9、 已知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阻尼比ζ=,其无阻尼固有频率f 0=32kHz ,若要求传感器的输出幅值误差在5%以内,试确定传感器的最高响应频率。

解: 由加速度传感器的频率特性知,动态响应幅值误差为

()[]()

%

51/4/11

2

2

2

2≤-+-=

n n

ωωζ

ωωγ

()[]

()05

.1/1/4/12

22

2=+-n n

ωωζωω (取等号)

(ω/ωn )4﹣(ω/ωn )2 +=0

解出 (ω/ωn )2 =或(ω/ωn )2

=(舍去)

则 ω/ωn ≈

ωH =ωn

则 f H =0.22f 0 =×32=(kHz)

10、 某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为80pC/Pa ,如果它的电容量为1nF ,试确定传感器在输入压力为时的输出电压。

解:当传感器受压力 Pa 时,所产生的电荷

Q=80 pC/Pa ×=112 pC

输出电压为

U a =Q/C a =112×10-12 /(1×10-9

)=(V)

()()()907

.01.04212

242=?++-n n n ωωωωω

11、一只测力环在全量程范围内具有灵敏度N,它与一台灵敏度为10mV/pC的电荷放大器连接,在三次试验中测得以下电压值:(1)—

100mV;(2)10V;(3)—75V。试确定三次试验中的被测力的大小及性质。

解:测力环总灵敏度

K= pC/N ×10mV/pC=39 mV/N = U

/F

式中,U

为输出电压,F为被测力,所以

F

1 =U

01

/K=﹣100mV/39mV/N=﹣ (压力)

F

2 =U

02

/K=10×10 3mV/39mV/N=256N (拉力)

F

3 =U

03

/K=﹣75×10 3mV/39mV/N=﹣1923N (压力)

12、某压电式压力传感器为两片石英晶片并联,每片厚度h=0.2mm,

圆片半径r=1cm,ε

r =,X切型d

11

=-12CN。当压力垂直作用于P

X

平面时,求

传感器输出电荷Q和电极间电压U

a

的值。

解:当两片石英晶片并联时,所产生电荷

Q

并=2Q=2?d

11

F=2?d

11

?πr2

=2××10-12××106×π×(1×10-2 )2 =145×10-12 (C)

=145pC

总电容

C 并=2C=2e 0e r S/h=2e 0e r pr 2

/h

=2××10-12××p×(1×10-2)2/′10-3

=×10-12 (F)

=

电极间电压为

U 并= Q 并/C 并=145/=

传感器实验报告

传感器实验报告(二) 自动化1204班蔡华轩 U2 吴昊 U5 实验七: 一、实验目的: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结构及其特点。 二、基本原理:利用平板电容C=εA/d 和其它结构的关系式通过相应的结 构和测量电路可以选择ε、A、d 中三个参数中,保持二个参数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参数,则可以有测谷物干燥度(ε变)测微小位移(变d)和测量液位(变A)等多种电容传感器。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相敏 检波、滤波模板、数显单元、直流稳压源。 四、实验步骤: 1、按图6-4 安装示意图将电容传感器装于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上。 2、将电容传感器连线插入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实验线路见图7-1。图 7-1 电容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3、将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的输出端V01 与数显表单元Vi 相接(插入主控 箱Vi 孔),Rw 调节到中间位置。 4、接入±15V 电源,旋动测微头推进电容传感器动极板位置,每间隔 记下位移X 与输出电压值,填入表7-1。

5、根据表7-1 数据计算电容传感器的系统灵敏度S 和非线性误差δf。 图(7-1) 五、思考题: 试设计利用ε的变化测谷物湿度的传感器原理及结构,并叙述一 下在此设计中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原理:通过湿度对介电常数的影响从而影响电容的大小通过电压表现出来,建立起电压变化与湿度的关系从而起到湿度传感器的作用;结构:与电容传感器的结构答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电容面板的面积应适当增大使测量灵敏度更好;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还应包括测量误差,温度对测量的影响等

六:实验数据处理 由excle处理后得图线可知:系统灵敏度S= 非线性误差δf=353=% 实验八直流激励时霍尔式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霍尔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二、基本原理:霍尔式传感器是一种磁敏传感器,基于霍尔效应原理工作。 它将被测量的磁场变化(或以磁场为媒体)转换成电动势输出。 根据霍尔效应,霍尔电势UH=KHIB,当霍尔元件处在梯度磁场中 运动时,它就可以进行位移测量。图8-1 霍尔效应原理

压电传感器课程设计

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一:概述 传感器是指那些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与检出功能, 并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与之对应有用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是新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重要技术基础,是现代科技的开路先锋,美国早在80年代就声称世界已进入传感器时代,日本则把传感器技术列为十大技术之创立。 压电式传感器是典型的有源传感器。当压电材料受力作用而变形时,其表面会有电荷产生,从而实现非电量测量。压电式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工作频带宽等特点,因此在各种动态力,机械冲击与振动的测量,以及声学,医学,力学,宇航,军事等方面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压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做相关介绍。 二:基本原理 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某些介质材料的压电效应。是一种自发电式和机电转换式传感器,它的敏感元件由压电材料制成。压电材料受力后表面产生电荷。此电荷经电荷放大器和测量电路放大和变换阻抗后就成为正比于所受外力的电量输出。压电式传感器用于测量力和能变换为力的非电物理量。它的优点是频带宽、灵敏度高、信噪比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和重量轻等。缺点是某些压电材料需要防潮措施,而且输出的直流响应差,需要采用高输入阻抗电路或电荷放大器来克服这一缺陷。 三:应用原理 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原理就是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这个特性,即当有力作用在压电元件上时,传感器就有电荷输出。由于外力作用在压电材料上产生的电荷只有在无泄漏的情况下才能保存,故需要测量回路具有无限大的输入阻抗,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压电式传感器不能用于静态测量。 压电元件作为压电式传感器的核心,在受外力作用时,其受力和变形方式大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带信号放大解调滤波电路)

题目: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设计 姓名:刘福班级:3 学号:1003030321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目录 引言 第一章传感器基本原理 第二章传感器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第四章传感器的参数计算 第五章测量电路信号处理电路 总结 参考文献

一、引言 此次压电式力传感器主要阐述了压电式力传感器的具体设计过程。 设计过程主要包括设计格式、设计要求及设计过程中有关压电式力传感器的设计,还有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有关计算、与传感器相连的测试电路。 本压电式传感器采用压缩型单项里传感器结构,利用纵向压电效应进行工作,在设计中压电材料采用石英晶体。由于安装中需施加预紧力,以保证该传感器的线性度良好,故留出一定的过载量,本设计中重点考虑了各部分的面积、刚度等参数,未讨论预紧力的选用范围,可能还存在一些其他因素,如安装误差等可以影响设计传感器的性能,属于正常范围内,使用中可忽略。 压电式传感器的设计,主要是让同学们了解传感器的设计过程,知道如何计算一些参数,如何设计尺寸,如何选择材料,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熟练灵活的运用起来,活学活用,加深对传感器这门课程的认知。

第一章传感器基本原理 1、基本原理:压电效应 压电式传感器是基于压电效应的传感器。是一种自发电式和机电转换式传感器。它的敏感元件由压电材料制成。压电材料受力后表面产生电荷。此电荷经电荷放大器和测量电路放大和变换阻抗后就成为正比于所受外力的电量输出。常见有以下几种压电效应模型(见图1) 图1 压电效应可分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正压电效应是指:当晶体受到某固定方向外力的作用,内部就产生电极化,同时在某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 反的电荷;当外力撤去后,晶体又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当外力作用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晶体受力所产生的电荷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压电式传感器大多是利用正压电效应制成的。逆压电效应是指对晶体施加交变电场引起晶体机械变形的现象,又称电致伸缩效应。用逆压电效应制造的变送器可用于电声和超声工程。压电敏感元件的受力变形有厚度变形型、长度变形型、体积变形型、厚度切变型、面切变型5种形式。

传感器实验报告

33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人:程昌 09327100 合作人:雷泽雨 09327104 理工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实验时间:2011年5月20日,5月27日 实验地点:1号台 【实验目的】 1.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声音、电压等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3.用基于传感器的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研究电热丝的加热效率。 【实验仪器】 PASCO公司750传感器接口1台,温度传感器1只,电流传感器1只,电压传感器1只,声音传感器1只,功率放大器1台,电阻1只(1k),电容1只(非电解电容,参数不限),二极管1只(非稳压二极管,参数不限),导线若干。 【安全注意事项】 1、插拔传感器的时候需沿轴向平稳插拔,禁止上下或左右摇动插头,否则易损坏750接口。 2、严禁将电流传感器(Current sensor)两端口直接接到750接口或功率放大器的信号输出 端,使用时必须串联300欧姆以上的电阻。由于电流传感器的内阻很小,直接接信号输出端则电流很大,极易损坏。 3、测量二极管特性时必须串联电阻,因为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小于1V,不串联电阻则电 流很大,容易烧毁,也易损坏电流传感器。 【原理概述】 传感器(sensor或transducer)有时亦被称为换能器、变换器、变送器或探测器,是指那些对被测的某一物理量、化学量或生物量的信息具有感受与检出功能,并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有用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为了与现代电子技术结合在一起,通常都转换为电信号,特别是电压信号,从而将各种理化量的测量简化为统一的电压测量,易于进一步利用计算机实现各种理化量的自动测量、处理和自动控制。现在,传感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并称为支撑整个现代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有关传感器的研究也得到深入而广泛的关注,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可检索到超过2万篇题目中包含“传感器”三字的论文。因此,了解并掌握一些有关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智能压力传感器的设计

密级: NANCHANG UNIVERSITY 学士学位论文 THESIS OF BACHELOR (2009—2013年) 题目智能化压力传感器的设计 学院:环化学院系测控系 专业班级:测控技术与仪器093班 学生姓名:钟刚学号: 5801209114 指导教师:刘诚职称:讲师 起讫日期: 2013.3.15—2013.6.6 南昌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 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南昌大学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日期: 导师签名:日期:

传感器及转换器形成系统的“前端”,没有它,许多现代化的电子系统都无法正常工作。传感器已广泛的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和能源工业装置当中(如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配电工业)。它们也是制造录音机和录像机这些原始设备产品的重要内在组成部分。大多数这些数字电子系统之所以具有普遍性和强大优势是得益于传感器广泛应用于这些电子电路中。 本课题将深入研究智能压力传感器系统理论及其在压力测试方面的应用,对新型智能压力传感器系统的智能化功能、智能化软件和硬件配置进行全面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差动电容式传感器的前置电路,基于电容/ 电压转换的原理,对微小电容变化量进行测量。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与差动电容变化量成线性关系,且能对偏差电容和电路的漂移进行自动补偿。 完善智能化软件,实现温度补偿、自动校准、总线数字通讯、自动增益控制等多种智能化特性,使智能化程度尽可能的提高。 关键词:传感器;压力;智能化。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实验报告 分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一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验 实验成绩 批阅教师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在位移测量中的应用 2.比较单臂电桥、双臂电桥和双差动全桥式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灵敏度 3.比较半导体应变式传感器和金属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灵敏度 4.通过实验熟悉和了解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测量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 1.单臂电桥、双臂电桥和双差动全桥组成的位移测量电路, 2.半导体应变式传感器位移测量电路。 三.实验步骤 1.调零。开启仪器电源,差动放大器增益置100倍(顺时针方向旋到底),“+、-”输入端用实验线对地短路。输出端接数字电压表,用“调零”电位器调整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为零,然后拔掉实验线。调零后电位器位置不要变化。 如需使用毫伏表,则将毫伏表输入端对地短路,调整“调零”电位器,使指针居“零”位。拔掉短路线,指针有偏转是有源指针式电压表输入端悬空时的正常情况。调零后关闭仪器电源。 2.按图(1)将实验部件用实验线连接成测试桥路。桥路中R 1、R 2、R 3、和W D 为电桥中的固定电阻和直流调平衡电位器,R 为应变片(可任选上、下梁中的一片工作片)。直流激励电源为±4V 。 图(1) 测微头装于悬臂梁前端的永久磁钢上,并调节使应变梁处于基本水平状态。 3.接线无误后开启仪器电源,预热数分钟。调整电桥W D 电位器,使测试系统输出为零。 1. 旋动测微头,带动悬臂梁分别作向上和向下的运动,以悬臂梁水平状态下电路输出电压为零起点,向上和向下移动各6mm ,测微头每移动1mm 记录一 +

个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值,并列表。2.计算各种情况下测量电路的灵敏度S。S=△U/△x 表1 金属箔式电阻式应变片单臂电桥 表2 金属箔式电阻式应变片双臂电桥 表3 半导体应变片双臂电桥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设计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设计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设计(论文) 压电传感器在动平衡测量系统中的设计与应用 学生姓名:李梦娇 学号:20094073231 所在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班 中国·大庆 2011年12月

摘要 传感器是动平衡测量系统中的重要元件之一, 是一种将不平衡量产生的振动信号不失真地转变成电信号的装置。利用压电式力传感器作为动平衡测量系统中的敏感元件来测量不平衡质量引起的振动。重点阐述了该压电式力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安装位置设计及振动信号检测中的关键问题。同时, 详细分析了该传感器的信号调理电路特点。现场实验结果表明, 设计的压电式力传感器在动平衡测量中的性能良好。动平衡处理是旋转部件必须采取的工艺措施之一, 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动平衡测量系统将逐步取代常规动平衡仪。 关键词:动平衡振动信号压电式力传感器调理电路测量系统单片机

ABSTRACT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elements in the dynamic balancing measurement system, transducer is the device that converts the vibration signal caused by the mi balance into electrical signal without distortion. The piezoelectric pressure transducer is app lied to dynamic balancing measurement system formeasuring the vibration caused by mi balanced mass. 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the installation location of the piezoelectric force transducer and the critical issues in vibration signal detection are expound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gnal conditioning circuit of this transducer are analyzed in detai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iezoelectric pressure transducer offers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dynamic balancing measurement. The dynamic equilibration measurement is one of the main technological steps to betaken for all the swiveling part s. T he conventional dynamic equilibration measurement system is being replaced by a new o ne based on a monolithic computer. Keyword:dynamic balance vibration signal Piezoelectric force transducer Conditioning circuit Measurement system Monolithic computer

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

实验二十一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压电传感器的原理和测量振动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压电式传感器是一和典型的发电型传感器,其传感元件是压电材料,它以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为转换机理实现力到电量的转换。压电式传感器可以对各种动态力、机械冲击和振动进行测量,在声学、医学、力学、导航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1、压电效应: 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称为压电材料,常见的压电材料有两类压电单晶体,如石英、酒石酸钾钠等;人工多晶体压电陶瓷,如钛酸钡、锆钛酸铅等。 压电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在发生变形的同时内部产生极化现象,它表面会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时,又重新回复到原不带电状态,当作用力的方向改变后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如图21—1 (a) 、(b) 、(c)所示。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a) (b) (c) 图21—1 压电效应 2、压电晶片及其等效电路 多晶体压电陶瓷的灵敏度比压电单晶体要高很多,压电传感器的压电元件是在两个工作面上蒸镀有金属膜的压电晶片,金属膜构成两个电极,如图21—2(a)所示。当压电晶片受到力的作用时,便有电荷聚集在两极上,一面为正电荷,一面为等量的负电荷。这种情况和电容器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晶片表面上的电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漏掉,因为压电晶片材料的绝缘电阻(也称漏电阻)虽然很大,但毕竟不是无穷大,从信号变换角度来看,压电元件相当于一个电荷发生器。从结构上看,它又是一个电容器。因此通常将压电元件等效为一个电荷源与电容相并联的电路如21—2(b)所示。其中e a=Q/C a。式中,e a为压电晶片受力后所呈现的电压,也称为极板上的开路电压;Q为压电晶片表面上的电荷;C a为压电晶片的电容。 实际的压电传感器中,往往用两片或两片以上的压电晶片进行并联或串联。压电晶片并联时如图21—2(c)所示,两晶片正极集中在中间极板上,负电极在两侧的电极上,因而电容

超声波传感器

超声波传感器的实验报告 一、超声波传感器的定义: 超声波传感器是将超声波信号转换成其他能量信号(通常是电信号)的传感器。超声波是振动频率高于20KHz的机械波。它具有频率高、波长短、绕射现象小,特别是方向性好、能够成为射线而定向传播等特点。超声波对液体、固体的穿透本领很大,尤其是在阳光不透明的固体中。超声波碰到杂质或分界面会产生显著反射形成反射成回波,碰到活动物体能产生多普勒效应。超声波传感器广泛应用在工业、国防、生物医学等方面。 超声波传感器的原理: 二、超声波传感器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 1、压电式 2、磁致伸缩式 3、电磁式 压电式超声波传感器 压电式超声波传感器是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原理来工作的。常用的敏感元件材料主要有压电晶体和压电陶瓷。 根据正、逆压电效应的不同,压电式超声波传感器分为发生器(发射探头)和接收器(接收探头)两种,根据结构和使用的波型不同可分为直探头、表面波探头、兰姆波探头、可变角探头、双晶探头、聚焦探头、水浸探头、喷水探头和专用探头等。 压电式超声波发生器是利用逆压电效应的原理将高频电振动转换成高频机械振动,从而产生超声波。当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等于压电材料的固有频率时会产生共振,此时产生的超声波最强。压电式超声波传感器可以产生几十千赫到几十兆赫的高频超声波,其声强可达几十瓦每平方厘米。 压电式超声波接收器是利用正压电效应原理进行工作的。当超声波作用到压电晶片上引起晶片伸缩,在晶片的两个表面上便产生极性相反的电荷,这些电荷被转换成电压经放大后送到测量电路,最后记录或显示出来。压电式超声波接收器的结构和超声波发生器基本相同,有时就用同一个传感器兼作发生器和接收器两种用途。 典型的压电式超声波传感器结构主要由压电晶片、吸收块(阻尼块)、保护膜等组成。压电晶片多为圆板形,超声波频率与其厚度成反比。压电晶片的两面镀有银层,作为导电的极板,底面接地,上面接至引出线。为了避免传感器与被测件直接接触而磨损压电晶片,在压电晶片下粘合一层保护膜。吸收块的作用是降低压电晶片的机械品质,吸收超声波的能量。

压电式传感器的发展与应用

HEFEI UNIVERSITY 自动检测技术报告 题目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与发展 系别 ***级自动化 班级 **班 姓名 **********************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2011-11-28

前言:压电式传感器是以某些电介质的压电效应为基础,在外力作用下,在电介质的表面上产生电荷,从而实现非电量测量。压电传感元件是力敏感元件,所以它能测量最终能变换为力的那些物理量,例如力、压力、加速度等。压电式传感器具有响应频带宽、灵敏度高、信噪比大、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重量轻等优点。近年来,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与之配套的二次仪表以及低噪声、小电容、高绝缘电阻电缆的出现,使压电传感器的使用更为方便。因此,在工程力学、生物医学、石油勘探、声波测井、电声学等许多技术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重点介绍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在航空发动机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关键字:传感器压电效应测振 正文:压电式传感器的发展及应用压电式传感器是一种自发电式和机电转换式传感器。它的敏感元件由压电材料制成。压电材料受力后表面产生电荷。此电荷经电荷放大器和测量电路放大和变换阻抗后就成为正比于所受外力的电量输出。压电式传感器用于测量力和能变换为力的非电物理量。它的优点是频带宽、灵敏度高、信噪比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和重量轻等。缺点是某些压电材料需要防潮措施,而且输出的直流响应差,需要采用高输入阻抗电路或电荷放大器来克服这一缺陷。 压电效应可分为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正压电效应是指:当晶体受到某固定方向外力的作用时,内部就产生电极化现象,同时在某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撤去后,晶体又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当外力作用方向改变 时,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晶体受力所产生的电荷量 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压电式传感器大多是利用正压电 效应制成的。逆压电效应是指对晶体施加交变电场引起 晶体机械变形的现象,又称电致伸缩效应。用逆压电效 应制造的变送器可用于电声和超声工程。压电敏感元件 的受力变形有厚度变形型、长度变形型、体积变形型、 厚度切变型、平面切变型5种基本形式(见图)。压电 晶体是各向异性的,并非所有晶体都能在这5种状态下产生压电效应。例如石英晶体就没有体积变形压电效应,但具有良好的厚度变形和长度变形压电效应。 压电效应是压电传感器的主要工作原理,压电传感器不能用于静态测量,因为经过外力作用后的电荷,只有在回路具有无限大的输入阻抗时才得到保存。实际的情况不是这样的,所以这决定了压电传感器只能够测量动态的应力。 压电传感器主要应用在加速度、压力和力等的测量中。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加速度计。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寿命长等优异的特点。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在飞机、汽车、船舶、桥梁和建筑的振动和冲击测量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航空和宇航领域中更有它的特殊地位。压电式传感器也可以用来测量发动机内部燃烧压力的测量与真空度的测量。也可以用于军事工业,例如用它来测量枪炮子弹在膛中击发的一瞬间的膛压的变化和炮口的冲击波压力。它既可以用来测量大的压力,也可以用来测量微小的压力。 压电式传感器也广泛应用在生物医学测量中,比如说心室导管式微音器就是由压电传感器制成的,因为测量动态压力是如此普遍,所以压电传感器的应用就非常广泛。

实验 压电式传感器实验

实验压电式传感器实验 实验项目编码: 实验项目时数:2 实验项目类型:综合性()设计性()验证性(√)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压电式传感器的结构特点;熟悉压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压电传感器进行振动和加速度测量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基本原理 (一)实验内容 1.压电传感器进行振动和加速度测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压电式传感器是一和典型的发电型传感器,其传感元件是压电材料,它以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为转换机理实现力到电量的转换。压电式传感器可以对各种动态力、机械冲击和振动进行测量,在声学、医学、力学、导航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1.压电效应: 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称为压电材料,常见的压电材料有两类压电单晶体,如石英、酒石酸钾钠等;人工多晶体压电陶瓷,如钛酸钡、锆钛酸铅等。 压电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在发生变形的同时内部产生极化现象,它表面会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时,又重新回复到原不带电状态,当作用力的方向改变后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如图1 (a) 、(b) 、(c)所示。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a) (b) (c) 图1 压电效应 2.压电晶片及其等效电路 多晶体压电陶瓷的灵敏度比压电单晶体要高很多,压电传感器的压电元件是在两个工作面上蒸镀有金属膜的压电晶片,金属膜构成两个电极,如图2(a)所示。当压电晶片受到力的作用时,便有电荷聚集在两极上,一面为正电荷,一面为等量的负电荷。这种情况和电容器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晶片表面上的电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漏掉,因为压电晶片材料的绝缘电阻(也称漏电阻)虽然很大,但毕竟不是无穷大,从信号变换角度来看,压电元件相当于一个电荷发生器。从结构上看,它又是一个电容器。因此通常将压电元件等效为一个电荷源与电容相并联的电路如2(b)所示。其中ea=Q/Ca 。式中,ea为压电晶片受力后所呈现的

压电式测力传感器

压电式测力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摘要:伴随着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物理学及生物学的发展和需求,传感器微电子技术也逐步的成熟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设计生物、物理、化学、材料、工程学等领域的新学科。它也将延伸到我们生活的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由于传感器技术的空前发展,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深入,人们对这方面知识的需求愈显迫切,各种特性,功能各异的传感器也应运而生,例如生物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对于这形色功能各异的传感器我们怎样去认识、熟悉它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将带领我们进入这个新奇的世界,…… 关键词:微电子技术,传感器,压电式测力传感器 1引言:生活中的声控开关、商场中的智能大门、时下正热的红外遥感技术,对这一切就 时时刻刻发生我们身边和应用到我们生活中的随口拖出的“神秘”东西,对于这些智能的生活用具到底怎样工作的呢?在这之中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重要的幕后操纵者——传感器,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性能是什么,……,本文将通过介绍传感器中的一种压电式传感器带领我们进入这个神秘的世界,并通过实例的解析去认识它 2 传感器的综述 2.1 传感器的专业术语及系统介绍 传感器:(广义)凡能外界信息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便于测量和控制的信息的装置;(狭义)只有将外界信息按一定规律转换成电量的装置。 传感器的总特性:主要指传感器以及被测对象和后接仪器组成的测量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的匹配、传感器的机械特性以及其工作特性。 静态特性:表示传感器在被测量各值处于稳定状态时的输入-输出的关系,其指标是灵敏度、线性度、稳定度迟滞等。 动态特性:指输入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它表示传感器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它取决于传感器本身,另外与被测量的形式有关。 传感器的组成:通常,传感器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和其他辅助件组成,又是也将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辅助电源作为传感器的组成部分。如下图: 敏感元件:直接感受被测量(一般为非电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其他量(一般为电量)的元件。如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弹性膜片、热电偶等都为敏感元件。 传感元件:又称变换器,它一般情况下不直接感受被测量,而是将敏感元件的输出量转换为电量输出的元件。如应变式传感器中的应变片等。 信号调节与辅助电路:能把传感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转换为便于显示、记录、处理和控制的有

压电式传感器实验报告

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压电传感器的测量振动的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压电式传感器由惯性质量块和受压的压电片等组成。(观察实验用压电加 速度计结构)工作时传感器感受与试件相同频率的振动,质量块便有正比于加速度的交变力作用在晶片上,由于压电效应,压电晶片上产生正比于运动加速度的表面电荷。三、需用器件与单元:振动台、压电传感器、检波、移相、低通滤波器模板、压电式传感 器实验模板。双踪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 1、压电传感器装在振动台面上。 2、将低频振荡器信号接入到台面三源板振动源的激励源插孔。 3、将压电传感器输出两端插入到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两输入端,与传感器外壳相连的接线端接地,另一端接R1。将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电路输出端V o1,接R6。将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电路输出端V02,接入低通滤波器输入端Vi,低通滤波器输出V0与示波器相连。

3、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节低频振荡器的频率和幅度旋钮使振动台振动,观察示波器 波形。 4、改变低频振荡器的频率,观察输出波形变化。

光纤式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 一、实训目的:了解光纤传感器动态位移性能。 二、实训仪器:光纤位移传感器、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模块、振动源、低频振荡器、通信接口(含上位机软件)。 三、相关原理:利用光纤位移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和其较高的频率响应,用合适的测量电路即可测量振动。 四、实训内容与操作步骤 1、光纤位移传感器安装如图所示,光纤探头对准振动平台的反射面,并避开振动平台中间孔。 2、根据“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试验”的结果,找出线性段的中点,通过调节安装支架高度将光纤探头与振动台台面的距离调整在线性段中点(大致目测)。 3、参考“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试验”的实验连线,Vo1与低通滤波器中的Vi相接,低通输出Vo接到示波器。 4、将低频振荡器的幅度输出旋转到零,低频信号输入到振动模块中的低频输入。

压电式力传感器

压电式力传感器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设计目的:

目录5力传感器 5.3压电式力传感器 5.3.1压电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5.3.2压电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5.3.3压电式传感器的结构 5.3.4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5.3.1压电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1.压电效应 (1)正压电效应 (2)逆压电效应 利用逆压电效应可制成多种超声波发生器和压电扬声器。 如图所示是压电效应的示意图。 2.压电材料的分类及特性 压电式传感器中的压电元件材料一般有三类:一类是压电晶体(单晶体);另一类是经过极化处理的压电陶瓷(多晶体);第三类是高分子压电材料。 (1)石英晶体 (2)水溶性压电晶体 (3)铌酸锂晶体 (4)压电陶瓷 1)钛酸钡压电陶瓷 2)锆钛酸铅系压电陶瓷 3)铌酸盐系压电陶瓷 (5)压电半导体 (6)高分子压电材料 3.压电元件常用的结构形式 在压电传感器中,常用两片或多片组合在一起使用。如图所示。

在以上两种连接方式中,并联法输出电荷大,本身电容大,因此时间常数也大,适用于测量缓变信号,并以电荷量作为输出的场合。串联法输出电压高,本身电容小,适用于以电压作为输出量以及测量电路输入阻抗很高的场合。 4.压电材料的选择 (1)具有较大的压电常数。 (2)压电元件的机械强度高、刚度大并具有较高的固有振动频率。 (3)具有高的电阻率和较大的介电常数,以期减少电荷的泄露以及外部分布电容的影响,获得良好的低频特性。 (4)具有较高的居里点。。 (5)压电材料的压电特性不随时间蜕变,有较好的时间稳定性。 5.3.2压电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1.压电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压电式传感器在受外力作用时,在两个电极表面将要聚集电荷,且电荷相等,极性相反。这时它相当于一个以压电材料为电介质的电容器,其电容量为: 因此,可以把压电式传感器等效成一个与电容相并联的电荷源,如图a所示,也可以等效成一个电压源,如图b所示。 压电式传感器与测量仪表连接,还必须考虑电缆电容Cc,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i 和输入电容Ci以及传感器的泄露电阻Ra。如图所示压电式传感器完整的等效电路。

压电式传感器实验报告

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压电传感器的测量振动的原理与方法。 二、基本原理:压电式传感器由惯性质量块与受压的压电片等组成。(观察实验用压电加速 度计结构)工作时传感器感受与试件相同频率的振动,质量块便有正比于加速度的交变力作用在晶片上,由于压电效应,压电晶片上产生正比于运动加速度的表面电荷。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振动台、压电传感器、检波、移相、低通滤波器模板、压电式传感 器实验模板。双踪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 1、压电传感器装在振动台面上。 2、将低频振荡器信号接入到台面三源板振动源的激励源插孔。 3、将压电传感器输出两端插入到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两输入端,与传感器外壳相连的接线端接地,另一端接R1。将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电路输出端V o1,接R6。将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电路输出端V02,接入低通滤波器输入端Vi,低通滤波器输出V0与示波器相连。

3、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节低频振荡器的频率与幅度旋钮使振动台振动,观察示波器波 形。 4、改变低频振荡器的频率,观察输出波形变化。

光纤式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 一、实训目的: 了解光纤传感器动态位移性能。 二、实训仪器: 光纤位移传感器、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模块、振动源、低频振荡器、通信接口(含上位机软件) 。 三、相关原理:利用光纤位移传感器的位移特性与其较高的频率响应,用合适的测量电路即可测量振动。 四、实训内容与操作步骤 1、光纤位移传感器安装如图所示,光纤探头对准振动平台的反射面,并避开振动平台中间孔。 2、根据“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试验”的结果,找出线性段的中点,通过调节安装支架高度将光纤探头与振动台台面的距离调整在线性段中点(大致目测)。 3、参考“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试验”的实验连线,Vo1与低通滤波器中的Vi相接,低通输出Vo接到示波器。 4、将低频振荡器的幅度输出旋转到零,低频信号输入到振动模块中的低频输入。

压电式传感器习题

第6章 压电式传感器 1、为什么压电式传感器不能用于静态测量,只能用于动态测量中而且是频率越高越好 2、什么是压电效应试比较石英晶体和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 3、设计压电式传感器检测电路的基本考虑点是什么,为什么 4、有一压电晶体,其面积为20mm 2,厚度为10mm ,当受到压力P=10MPa 作用时,求产生的电荷量及输出电压: (1)零度X 切的纵向石英晶体; (2)利用纵向效应的BaTiO 3。 解:由题意知,压电晶体受力为 F=PS=10×106×20×10-6=200(N) (1)0°X 切割石英晶体,εr =,d 11=×1012C/N 等效电容 36120101010205.41085.8---?????= = d S C r a εε =×1014 (F) 受力F 产生电荷 Q=d 11F=×1012×200=462×102(C)=462pC 输出电压 ()V C Q U a a 3 14 1210796.51097.710462?=??==-- (2)利用纵向效应的BaTiO 3,εr =1900,d 33=191×1012C/N 等效电容 361201010102019001085.8---?????= = d S C r a εε =×10-12(F)=(pF) 受力F 产生电荷 Q=d 33F=191×1012×200=38200×1012 (C)=×108C 输出电压 ()V C Q U a a 312 8 10137.1106.331082.3?=??==-- 5、某压电晶体的电容为1000pF ,k q =2.5C/cm ,电缆电容C C =3000pF ,示波器的输入阻 抗为1MΩ和并联电容为50pF ,求:

【实验报告】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报告

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报告 篇一:压电式传感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了解压电传感器的测量振动的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压电式传感器由惯性质量块和受压的压电片等组成。(观察实验用压电加速度计结构)工作时传感器感受与试件相同频率的振动,质量块便有正比于加速度的交变力作用在晶片上,由于压电效应,压电晶片上产生正比于运动加速度的表面电荷。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振动台、压电传感器、检波、移相、低通滤波器模板、压电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双踪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 1、压电传感器装在振动台面上。 2、将低频振荡器信号接入到台面三源板振动源的激励源插孔。 3、将压电传感器输出两端插入到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两输入端,与传感器外壳相连的接线端接地,另一端接R1。将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电路输出端 Vo1,接R6。将压电传感器实验模板电路输出端V02,接入低通滤波器输入端Vi,低通滤波器输出V0与示波器相连。 3、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节低频振荡器的频率和幅度旋钮使振动台振动,观察示波器波形。 4、改变低频振荡器的频率,观察输出波形变化。 光纤式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

一、实训目的:了解光纤传感器动态位移性能。 二、实训仪器:光纤位移传感器、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模块、振动源、低频振荡器、通信接口(含上位机软件)。 三、相关原理:利用光纤位移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和其较高的频率响应,用合适的测量电路即可测量振动。 四、实训内容与操作步骤 1、光纤位移传感器安装如图所示,光纤探头对准振动平台的反射面,并避开振动平台中间孔。 2、根据“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试验”的结果,找出线性段的中点,通过调节安装支架高度将光纤探头与振动台台面的距离调整在线性段中点(大致目测)。 3、参考“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试验”的实验连线,Vo1与低通滤波器中的Vi 相接,低通输出Vo接到示波器。 4、将低频振荡器的幅度输出旋转到零,低频信号输入到振动模块中的低频输入。 5、将频率档选在6~10Hz左右,逐步增大输出幅度,注意不能使振动台面碰到传感器。保持振动幅度不变,改变振动频率,观察示波器波形及锋-峰值。保持频率振动不变,改变振动幅度,观察示波器波形及锋-峰值。 篇二:实验六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压电传感器的测量振动的原理和方法。

压电式传感器论文

自动检测换技术 相关知识: 电感式传感器的概述; 电感式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电感式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 典型事例; 电感式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电感式传感器 电感式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线圈自感或互感的变化来实现测量的一种传感器装置,常用来测量位移、振动、力、应变、流量、加速度等物理量。 电感式传感器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来进行测量的。 电感式传感器的分类 自感型——变磁阻式传感器; 互感型——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涡流式传感器——自感型和互感型都有; 高频反射式——自感型; 低频透射式——互感型电感式传感器; 电感式传感器的概述: 由铁心和线圈构成的将直线或角位移的变化转换为线圈电感量变化的传感器,又称电感式位移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的线圈匝数和材料导磁系数都是一定的,其电感量的变化是由于位移输入量导致线圈磁路的几何尺寸变化而引起的。当把线圈接入测量电路并接通激励电源时,就可获得正比于位移输入量的电压或电流输出。常用电感式传感器有变间隙型、变面积型和螺管插铁型。在实际应用中,这三种传感器多制成差动式,以便提高线性度和减小电磁吸力所造成的附加误差。 为什么电感式传感器,一般采用差动形式?

采用差动式结构:1、可以改善非线性、提高灵敏度,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2、电源电压、频率的波动及温度变化等外界影响也有补偿作用,作用在衔铁上的电磁力,由于是两个线圈磁通产生的电磁力之差,所以对电磁吸力有一定的补偿作用,提高抗干扰性。 目录 1 简介 2 特点 3 种类

电感式传感器- 简介 由铁心和线圈构成的将直线或角位移的变化转换为线圈电感量变化的传感器,又称电感式位移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的线圈匝数和材料导磁系数都是一定的,其电感量的变化是由于位移输入量导致线圈磁路的几何尺寸变化而引起的。当把线圈接入测量电路并接通激励电源时,就可获得正比于位移输入量的电压或电流输出。 电感式传感器- 特点 ①无活动触点、可靠度高、寿命长; ②分辨率高; ③灵敏度高; ④线性度高、重复性好; ⑤测量范围宽(测量范围大时分辨率低); ⑥无输入时有零位输出电压,引起测量误差; ⑦对激励电源的频率和幅值稳定性要求较高; ⑧不适用于高频动态测量。电感式传感器主要用于位移测量和可以转换成位移变化的机械量(如力、张力、压力、压差、加速度、振动、应变、流量、厚度、液位、比重、转矩等)的测量。 电感式传感器- 种类 常用电感式传感器有变间隙型、变面积型和螺管插铁型。在实际应用中,这三种传感器多制成差动式,以便提高线性度和减小电磁吸

传感器原理设计与应用重点总结

本文档根据老师最后一次课上课时所说的相关内容并根据我自己的个人情况简要整理,相对简洁,和大家分享一下。考虑到老师说的内容和考试内容相比,可能不够完整;而且个人水平有限,不可能把握的很准确,所以只是参考而已。。。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充完善~ 第一章:传感器概论 1、传感器的定义:传感器(或敏感元件)基于一定的变换原理/规律将被测量(主要是非电量的测量,可采用非电量电测技术)转换成电量信号。变换原理/规律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学、材料学等学科。 2、传感器的组成: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将非电量变成某一中间量)、转换元件(将中间量转换成电量)、测量电路(将转换元件输出的电量变换成可直接利用的电信号)三部分组成,有的传感器还需加上辅助电源。 3、传感器的分类 按变换原理分类——>利用不同的效应构成物理型、化学型、生物型等传感器。 按构成原理分类: 结构型:依靠机械结构参数变化来实现变换。 物性型:利用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质来实现变换。 按输入量的不同分类——>温度、压力、位移、流量、速度等传感器 按变换工作原理分类: 电路参数型:电阻型、电容型、电感型传感器 按参电量如:Q(电量)、I、U、E 等分类:磁电型、热电型、压电型、霍尔型、光电式传感器 4、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动向: 教材表述:发现新现象、开发新材料、采用微细加工技术、研制多功能集成传感器、智能化传感器、新一代航天传感器、仿生传感器 老师表述:微型化、集成化、廉价。 第二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1、静态特性 检测系统的四种典型静态特性 线性度: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的线性程度。传感器的理想输出-输入特性是线性的。 灵敏度:系统在静态工作的条件下,其单位输入所产生的输出,实为拟合曲线上某点的斜率。 即S N=输入量的变化/输出量的变化=dy/dx 迟滞性:特性表明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期间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 (产生的原因:传感器机械部分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缺陷。) 重复性:重复性表示传感器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多次测量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程度。曲线的重复性好,误差也小。产生的原因与迟滞性类似。 精确度. 测量范围和量程. 零漂和温漂. 2、动态特性:(传感器对激励(输入)的响应(输出)特性) 动态误差:输出信号不与输入信号具有完全相同的时间函数,它们之间的差异。包括:稳态动态误差、暂态动态误差

传感器实验报告

实验目录 学号:153921011 姓名:龙艳梅班级:物联网工程 实验一:传感器和技术实验台的使用 实验二: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实验三: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 实验四:差动变压器的性能实验 实验五: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实验六:电涡流传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实验七:被测体材质对电涡流传感器的特性影响实验 实验一:传感器和技术实验台的使用 一、实验台的组成 CSY2000系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台由主控台、三源板(温度源、转动源、振动源)、传感器(基本型18个、增强型23个)、相应的实验模板、数据采集卡及处理软件、实验台桌等六部分组成。 (1)主控台部分,提供高稳定的±15V、+5V、±2V±4V±6V±8V±10V、及+2V~+24V可调四种直流稳压电源;主控台面板上还装有电压、气压、频率、转速的3位半数显表及计时表。音频信号源(音频振荡器)1KHZ~10KHZ(可调);低频信号源(低频振荡器)1HZ~30HZ(可调);气压源0~20kpa可调;高精度温度转速两用仪表;RS232计算机串行接口;流量计;漏电保护器;其中电源、音频、低频均具有断路保护功能。±2V~±10V电源与其他电源、信号Fin、Vin

部分,不共地。如果与其他电源同时使用时应将其共地。因断路无输出重新开机即可回复正常。调节仪置内为温度调节、置外为转速调节。 (2)三源板:装有振动台1HZ~30HZ(可调);旋转源0~2400转/分(可调);加热源常温~150℃(可调)。 (3)传感器:基本型传感器包括: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扩散硅压力传感器、差动变压器、电容式传感器、霍尔式传感器、霍尔式转速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光电转速传感器、集成温度传感器、 100铂电阻、Cu铜电阻、湿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K型热电偶、E型热电偶、P t 共十八个。 (4)实验模块部分:普通型有应变式、压力、差动变压器、电容式、霍尔式、压电式、电涡流、光纤位移、温度、移相/相敏检波/滤波十个模块。 二、电路原理 传感器模块电路原理图见模块正面。 三、使用方法 (1)开机前将转速调节旋钮调到中间位置,显示选择旋钮打到2V档,电压选择旋钮打到±2V档,其余旋钮均打到中间位置,计时复位按钮在松开状态。 (2)将220V的电源线插头插入市电插座,接通开关,电源指示灯亮,计时器指示为4个零,数字表显示0.000或-0.000,电压指示灯亮,表示实验台电源工作正常。 (3)每个实验前先阅读实验指导书,每个实验均应在断开电源的状态下按实验线路接好连接线,检查无误后方可接通主电源。 (4)打开调节仪电源开关,调节仪表头PV显示测量值,SV显示设置值。 四、注意事项 (1)在更换接线时,应断开电源,只有在确保接线无误后方可接通电源。 (2)严禁将电源、信号源输出插座和地短接,时间长易造成电路元件损坏。 (3)严禁将主控箱上±15V电源引入模块时接错。 (4)本实验台电源±2V~±10V与电源±15V不共地,所以在同时使用时应将共地。 (5)差动变压器的原边不能接直流电压。 (6)三源板上的电机电源不能超过12V。 (7)做振动实验时振动面板不要碰到传感器。 100做温度标准值与主控箱面板相连(见色标)。 (8)本实验台应采用P t (9)打开调节仪电源开关后等其完成自启动后再做按键操作。 (10)实验完毕后,请将传感器以及电路模块放回原位。 (11)本实验台的各个部分是相配套使用的,请勿调换。 (12)在做实验前务必详细阅读实验指导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