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变化

餐桌上的变化
餐桌上的变化

餐桌上的变化

厚厚的乌云遮住了天空,在漆黑的夜里,一盏盏路灯次第亮起。薄雾在空中飘荡,灯火若隐若现,微风、细雨演奏着一曲忧伤的乐曲,这雨声让周围显得更加寂寞、冷清。

阵阵凉风探过窗户,又到晚饭时间。爸爸、妈妈经常加班,家里显得格外冷清。饭桌曾经是最热闹的地方,但现在却常常只有我和奶奶留守。即便全家人都在家,吃饭时也各怀心思,很少交流。

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餐桌,变得冷清了,寂寞了!

风把我的思绪拽进了曾经的记忆里。

那时,家里的厨房是最明亮、最热闹的地方,中间摆着一个大大的长方形的桌子,椅子围成一圈,静静的守候在桌旁。晚饭是最热闹的,也是我最期盼的时光。

晚霞褪去最后一抹嫣红,家里便忙活开了,夜色笼罩的屋子里热闹了起来。厨房里热气腾腾,饭香、菜香弥漫了一屋子。家里的人都坐了下来,等待着开饭。我则在屋子里活蹦乱跳,一会儿忙忙玩具,一会儿看看在灶台旁忙碌着的奶奶,一会儿挤在说说笑笑的家人中间……

饭菜的香味在屋子里氤氲开来,一家人围坐在桌旁,手拿筷子等待开吃。奶奶脸上挂着笑,动作娴熟地把飘香的饭菜端上桌来。粒粒饱满的米饭,香气扑鼻的菜肴,使我们食欲大增。一双双筷子在桌上不停挥舞,热热的饭、香香的菜,填饱了我们的胃,也填满了我们的心。欢声笑语混合着饭菜的香气,弥散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爷爷和爸爸推杯换盏,面红耳赤地说长论短。我只顾着狼吞虎咽。很快一桌丰盛的菜肴就只剩下了残羹冷炙,奶奶总是侍立一边,不停地笑着说:吃这么快干嘛?慢点。晚饭总是在欢声笑语中结束。

“开饭喽!”奶奶的喊声把我从沉思中唤醒,看着桌上零落的饭菜,丝丝缕缕的饭香,却再也不能勾起我的食欲。奶奶变着花样逗我开心,做出各种新鲜的美味。可是我的味蕾仿佛失效了一般,对香喷喷的食物竟然提不起兴趣。

听着奶奶叹息的声音,看着奶奶失落的眼神,我心中涌起无限感慨:父母的工作越来越忙了,钱挣得越来越多了,家里的条件越来越好了。可是,我们相聚在餐桌上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可以交流的话越来越少了,曾经餐桌上的热闹一去不复返了。

饭菜的香味透过一扇扇窗户,随着清凉的晚风,飘散在空气中,别人家的餐桌会不会也像我家一样寂寞呢?但愿不是吧!

1

我的大学经典教案范文大全合集

我的大学经典教案范文大全合集 《餐桌上的大学》介绍了“我”孩提时候所受的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方式。作者以较多的笔墨描述了某一天晚餐时家庭成员一起学习的情形,阐释了“不断学习”的道理。下面是为大家收集了我的大学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我的大学教案优秀范文一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生字。联系课文理解并积累词语:“微不足道”、“迫不及待”“聆听”“琐碎”“拯救”“正中下怀”“压轴戏”。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重点句子的理解,感悟父母的用心良苦;明白学习是可以时时进行,处处进行的,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用心领悟,就会有所收获。 3、能结合课文内容,开展想象,练习说话。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联系课文理解并积累词语:“微不足道”、“迫不及待”“聆听”“琐碎”“拯救”“正中下怀”“压轴戏”。 2、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重点句子的理解,感悟父母的用心良苦。明白学习是可以时时进行,处处进行的,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用心领悟,就会有所收获。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 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每一位同学都在你们的父母亲谆谆教导下,细致入微的关怀下健康快乐的成长,有一位普通的父亲常这样教导他的孩子(出示句子“人最不可宽恕的,是晚上睡觉时同早上一样无知。”),指名学生读。

2、师:在这位父亲的眼里,知识是多么可贵,作为一个人,每天都必须得学到点知识,因而他规定——(引读句子:我和弟弟每天必须学一样新的东西,在晚餐时交换。) 3、揭题:于是,每天在餐桌前的学习是孩子们一生都忘不了的,他们把这段幸福的时光称为——《餐桌上的大学》(说明:每一位学生都感受过父母对自己的关怀,课的伊始,教师的导入语能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而父亲教导孩子的这句话也正是文本想要传达给大家的主旨,通过对这句话的朗读以及教师的讲述,将学生自然地带入到餐桌上学习的情境中去。) 二、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 (1) 出示词语,正音嘈杂微不足道聆听斟酒鸦雀无声琐碎拯救正中下怀迫不及待 (2) 分小节读课文,读通课文,思考:他们在餐桌上是怎么学习的?这种学习与学校上课有什么不同? 2、交流思考题 3、交流思考题

沪教版四上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老师领进门 一、多音字 教喝正 二.形近字 喝()戛()窍( )恩() 渴()夏( )空()思()三.词语解释 娓娓动听:形同很会说话,说起来委婉动听,使人爱听 身临其境:自己亲身到了那个地方 戛然而止:形容突然停止 引人入胜:吸引人进入一种美好的境界。常指风景或者文艺作品非常吸引人 恭恭敬敬:形容对长辈或宾客非常有礼貌 四.近义词 茂盛——繁盛喜爱——喜欢培育—— 栽培 感谢——感激 五、反义词 茂盛——稀疏喜爱——讨厌丰富——单调 2、孔子和学生 一、多音字 处为 二、形近字 裕()驰( )糊()虚() 俗()弛( )湖()虑()三、词语解释 有教无类:不以家境贫寒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 因材施教:针对学习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 远近驰名:声名传播得很远。 万世之师:世代人的老师。 和颜悦色:形容和蔼的脸色。 四、近义词 乐意——愿意贫穷——贫困富裕——富有聪明——聪敏敬重——尊重 驰名——闻名 亲近——接近培养——培育 五、反义词 贫穷——富裕聪明——愚笨敬重——轻视

亲近——疏远深远——浅近谦虚——骄傲 3、父亲的叮嘱 一、多音字 角倒应 二、形似字 叮()歹()晌( )诲() 订( )夕( )响()海( ) 三、词语解释 不知好歹:不知道好与坏。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相互望着都不说话。 四、近义词 叮嘱——叮咛仿佛——好像教诲——教导 五、反义词 寂寞——热闹严肃——亲切迟疑——肯定 古诗:乐游原赠花卿 唐李商隐唐杜甫向晚意不适,锦城丝管日纷纷, 驱车登古原。半入江风半入云。 夕阳无限好,此曲只应天上有, 只是近黄昏。人间能得几回闻。 4、餐桌上的大学 一、多音字 觉重 二、形似字 嘈( )碟()轴() 糟()蝶( )油( ) 鸭()锁()豪( ) 鸦()琐()毫( ) 三、词语解释 迫不及待:急迫的不能再等待了。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谈。足,值得。道,说起,谈起。 压轴戏:比喻引人注目、最后出现的事件。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声音。

沪教版小学语文课文目录整理

沪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目 录 沪教版小学语文1-12册总目录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 开学了 2 王老师 3 我们的学校 4 唱游课上识字游戏1 5 我的家 6 早餐 7 白玉兰小区语文快乐宫1 第二单元 8 上超市 9 看天鹅 10 大萝卜 11 数金鱼 识字游戏2 12 采蘑菇 13 变魔术 14 摘葡萄 语文快乐宫2 第三单元 15 打电话 16 下雨啦 17 小花鼓 18 漱口 识字游戏3 19 稀奇歌 20 数小鸡 语文快乐宫3 第四单元 21 看马戏 22 三只猴子 23 啄木鸟 24 一条鱼儿水中游 识字游戏4 25 水里的娃娃 26 燕子南飞 27 不倒翁 28 玩皮球 语文快乐宫4 第五单元 29 做早操 30 四季歌 31 我的鞋 识字游戏5 32 小溪 33 小小的船 34 天上一群小白羊 35 吹泡泡 36 轰隆隆 37 写字 语文快乐宫5 第六单元 38 三个谜语 39 当妈妈拉开窗帘 识字游戏6 40 小乌鸦爱妈妈 41 小海星快回家 42 大竖琴 43 李白思乡 语文快乐宫6 第七单元 44 重阳节 45 秋天到 46 风姑娘送信 识字游戏7 47 国庆节的晚上 48 比尾巴 49 荷叶圆圆 50 咏鹅 51 蝉 52 小山羊和小熊 语文快乐宫7 第八单元 53 小猫钓鱼 54 小溪生病了 55 会说话的灯 56 人造卫星本领大 57 小海马 58 小猪问路 59 花钟 59 脚印 语文快乐宫8 一年级(下) 第一单元 1 春天在哪里 2 * 闹花灯 3 春雨沙沙 4 一粒种子 识字游戏1 古诗诵读《春晓》《咏柳》

5 小山泉的心愿 6 小蜻蜓旅行记 7 绿 语文快乐宫1 第二单元 8 水妈妈的孩子 9 坐井观天 10 小企鹅和妈妈 11 * 大自然的语言 识字游戏2 古诗诵读《江畔独步寻花》《绝句》 12 骆驼和羊 13 植物妈妈有办法 14 寄冰 语文快乐宫2 第三单元 15 象形字真奇妙 16 识字的小秘密 17 你姓什么 18 数量词 识字游戏3 古诗诵读《惠崇<春江晚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9 * 反义词 20 部首歌 语文快乐宫3 第四单元 21 熊猫妈妈听电话 22 小白兔和小灰兔 23 狐狸和乌鸦 24 蜘蛛织网 识字游戏4 古诗诵读《浪淘沙》《清明》 25 蜗牛学艺 26 木棉树的种子 27 小蝌蚪找妈妈 28 * 美丽的小路 语文快乐宫4 第五单元 29 两只小狮子 30 小花猫照镜子 31 孔雀和乌鸦 识字游戏5 古诗诵读《春日》《枫桥 夜泊》 32 悄悄话 33 谁的本领大 34 * 一群光头男孩 34 李子的核 语文快乐宫5 第六单元 36 王冕的画 37 唐老鸭新传 识字游戏6 古诗诵读《墨梅》《游园 不值》 38 诸葛亮和小皮匠 39 * 筷子的传说 40 三过家门而不入 语文快乐宫6 第七单元 41 壶盖为什么会动 42 数星星的孩子 43 一个奇怪的问题 44 望梅止渴 识字游戏7 古诗诵读《乌衣巷》《江 南春》 45 花木兰 46 莫扎特五岁的时候 47 * 窗下 48 责任 语文快乐宫7 第八单元 49 小壁虎借尾巴 50 鱼和潜水艇 51 棉花姑娘 识字游戏8 古诗诵读《晓出净慈寺送 林子方》《凉州词》 52 * 你像一个巨人 53 * 小花鹿卖空气 语文快乐宫8 听说活动 1 看花展 2 出生的故事 3 怎么办? 4 会“飞”的馒头 5 到同学家去 6 狮子、猴子和房子 7 “六一”节的愿望 8 献出一份爱心 二年级(上) 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主动识字 认真写字 勤查字典 圈划词句 第一单元 1 拾贝壳 2 风 3 扳手腕

沪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word版本

沪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附练习+成语积累) 1 老师领进门 一、词语理解。 身临其境:临:来到。亲自到了那个境地。文中指“我”仿佛进入故事的情境中。 引人入胜:胜:优美境界。引人进入美好境界。多指风景或作品吸引人。 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动听。文中指田老师讲故事时很生动、非常吸引人。 恭恭敬敬:对尊长或宾客严肃有礼貌。文中指“我”对老师行礼时严肃有礼貌。 戛然而止:止:终止。形容突然终止。 二、照样写词 恭恭敬敬(AABB):整整齐齐、结结实实、马马虎虎、舒舒服服 娓娓动听(AABC):奄奄一息、津津有味、窃窃私语、栩栩如生 三、积累谚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 2 孔子和学生 一、词语理解。 有教无类:种类。指“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从事教育,不应有固定教育方式。孔子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 包罗:包括 因材施教:因:凭借,根据。施:施行。针对人的性格、能力、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文中指孔子针对学生性格、能力、志趣等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教育。 二、词语积累 和颜悦色:

千姿百态、日思夜想、风平浪静、千奇百怪、花言巧语 远近驰名(有名气): 闻名世界、驰名中外、名闻遐迩、中外闻名、享誉全球 反义词:贫穷——富裕愚笨——聪明 近义词:谨慎——严谨、小心谦虚——虚心 尊敬——敬重包罗——包括 多音字:教(教育jiao教书 jiao 处chu处境用处chu 处chu理为难 wei) 三、句子积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父亲的叮嘱 一、词语理解 审视:仔细看。文中指老师仔细地看讲台上的杨桃。 面面相觑:觑:看。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恐惧或无可奈何而相互望着,都不说话。 二、描写笑的词语 苦笑、傻笑、讥笑、嘲笑…… 笑吟吟、笑嘻嘻、笑眯眯…… 眉开眼笑、笑逐颜开、喜笑颜看…… 三、破折号 1、解释说明 2、声音延长 3、表示转折 4、表示递进 三、近义词

餐桌上的大学

4、餐桌上的大学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哲理的课文,很具有人文性。课文介绍了“我”孩提时代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方式,并以较多的笔墨描述了某一天晚餐时家庭成员一起学习的情形,阐述了“不断学习”的道理。 作者是美国的巴契·巴斯卡西娅,被美国《幸福》杂志评为“美国最成功的企业家”,在谈及他的成功时,他说这所有的一切是与父亲的教导和家庭教育分不开的。他写下了《晚餐桌上的大学》一文,意在纪念那段美好的时光。 由于这是一篇译文,尽管已经作了很大修改,甚至人名都改成了中文名字“雨生”,但其表达的方式学生还是不太容易接受,删减的幅度也较大。课文是已被高度浓缩后的产物,理解起来自然有困难。加之,作者的写作初衷不是为给学生看的,所以语言比较内敛、含蓄,学生必定会出现不明白的状况。另外,作者在文章里所蕴涵的感情非常丰富——感激父母养成了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所营造的和谐的家庭学习的氛围;肯定父母对自己的宽容、激励、引导,对知识的尊重;敬重父亲,并推崇他所倡导的教育理念等等。像这样一篇既有深度又有宽度的课文,要想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学好,真是不费些心思不行。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备课时认真钻研,确立了以下的思路: 第一,立意丰富,但必须树立一个唯一的核心的主旨。既然是收入教材的,那必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获取对于他们有帮助、有教益的内容,而“不断学习的态度和精神”无疑是最契合学生实际的,最能让学生受用的,应该作为重点。至于父母独到的教育方式,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和氛围等则不不必强调。但要注意的是,能够直接反应、集中反应“不断学习”这一主旨的,只有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这么简短的篇幅显然不能让学生充分领会主旨,还必须从其他细节中提炼出来。 第二,立意深刻,就肯定会有一些学生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包括课题本身。大部分词语可以通过预习解决,但是与理解整句话有密切联系的关键词语,如“琐碎”、“正中下怀”,还是要放到句子中随句学习。难懂的句子比较多,每句都去细细品位不可能,也要选取最能反应主旨的,比如第一节以及一些描写父母表现的句子。先让学生充分质疑,再指引给学生思考的方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甚至是标点符号来突破理解上的难关。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生字。联系课文理解并积累词语:“微不足道”、“迫不及待”“聆听”“琐碎”“拯救”“正中下怀”“压轴戏”。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重点句子的理解,感悟父母的用心良苦;明白学习是可以时时进行,处处进行的,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用心领悟,就会有所收获。 3、能结合课文内容,开展想象,练习说话。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

主题班会教案之小餐桌,大文明主题队会案

主题班会教案之小餐桌,大文明主题队会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队员们懂得从小就要节约粮食,体会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2、教育和引导队员们注意用餐过程要讲礼仪。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排演小品、故事、快板等 活动过程: 一、整队报数 中队长:“小餐桌,大文明”主题队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 各小队长:稍息,立正,报数。(队员报数) 各小队长:(跑步到中队长面前,敬礼报告中队长)报告中队长,第*小队共有*人,实到*人,报告完毕!(汇报结束小队长回原位,说:“稍息”) 中队长:接受你的报告!(依次回敬队礼并放下) 中队长:全体立正。 中队长:(跑步走向辅导员,敬礼)报告辅导员,本中队共有44人,

实到44人。我们以《小餐桌,大文明》为主题的中队会准 备完毕,请辅导员参加我们的队会! 辅导员:接受你的报告!预祝本次主题队会能够圆满成功! 中队长:是! 二、出旗、唱队歌 (中队长回原位,面向全体队员) 中队长:全体稍息、立正! 中队长:出旗、敬礼。(放出旗曲,全体自觉敬礼,1个旗手和2个护旗手以三角形的队形有节奏地齐步走过去,逆时针方向。队旗要经过每位少先队员的前面。) 中队长:唱队歌。(指挥) (出示媒体:队歌) 中队长:我宣布二(7)中队《小餐桌,大文明》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全体队员鼓掌) (出示媒体:主题) 三、队会活动 (一)进入主题 主持人甲:钱盛祎,你会吃饭吗? 主持人乙:吃饭,那谁不会?我们每天要吃三顿饭,这是最简

单不过的事情了! 主持人甲:好,那你说说吃饭时要注意什么? 主持人乙:吃饭就吃饭,还有注意的地方吗? 主持人甲:那当然,吃饭的学问大着呢!大家想不想听一听? 全体队员:想! 主持人甲、乙:好,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二)节约粮食 主持人甲: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小小的餐桌,就可以反映人们的文明程度。小餐桌,大文明,让我们先从用餐时要“节约粮食”说起。 主持人乙:节约粮食要从珍惜每一粒米开始,请看小品《一粒米》。小品《一粒米》 队员1、队员2、队员3:(带着大米头饰边走边哭) 队员4:(走上前打招呼)你们好!你们是谁?为什么在这哭呀? 队员1:我们是一粒米,我的主人一边吃一边把我掉在地上,我被踩得好疼…… 队员2:我的主人每次吃饭都把我剩在碗里…… 队员3:我的主人更不像话,不喜欢我的时候,干脆把我直接倒进垃圾桶。 队员4:看来,你们的主人一定不知道浪费一粒米会有什么损

《餐桌上的大学》读后感

《餐桌上的大学》读后感 篇一:《餐桌上的大学》读后感快升四年级了,我语文一直学不好,我妈妈怕我跟不上,就给我借来了一本四年级的语文书,我迷上了里面一篇文章,它叫《餐桌上的大学》。 课文写了晚餐时,作者一家常常交流所学的知识。这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不限于学校、课堂,无论在那都可以学习。比如,我和妈妈去旅游,我听到导游说的一些好词,还知道了一些少数民族。如:毛男族、瑶族、壮族等。 学习也是无止境的,作者的爸爸用了一些不起眼的几分钟,就可以学好习,因为日积月累,所以几分钟变成了几个小时,几个小时变成了几年。他们就是用这个方法学好习。我也要学习他的这个方法,去学校的时候我要听英语,回到家里听语文一些方面的内容。有人说,学到知识,小偷偷不到,强盗抢不走,大火烧不了,大水冲不走。所以我要争取掌握作者介绍的学习方法,好好学习。 篇二:《餐桌上的大学》读后感我们很有意思的时刻——晚餐。有时,我们全家人在吃饭时,会讨论着一件事。比如:学习、新闻等等........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学习的事。 大家一边围着桌子吃饭,一边谈论着。碗筷碰撞的声音衬托着讨论。这是爸爸主动地为我们开了头,说:“蒙蒙,

你今天有不懂的题,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吧?”我想了想说,“恩........我辅导书上遇见了一个问题是一道计算题要我们来估算的。”我又想了想这道题是什么?“这道题是9814-15904除以32?要先估算。”爸爸习惯性的提醒我要巧算,而妈妈却满脸堆笑地说:“这到题嘛,恩......我也.......”这时,我们放下碗筷,爸爸叫我拿草稿纸来,打下草稿,答案终于出来了!一会儿,又听见碗筷相碰撞的声音....... 我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没想到却在餐桌上解决了。所以,我觉得每天的晚餐讨论也是很有意义的!

(完整)四年级语文基础练习题(一)

四年级第一学期基础练习题(一) 一、把词语补充完整 身()其()()()而止面面()()因()施()()人()胜和()悦()()()好歹()()敬敬 二、多音字辩音 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1) A. 兴奋 B. 高兴 C. 兴风作浪 D. 兴趣 2) A. 沉闷 B. 闷闷不乐 C. 烦闷 D. 郁闷 3) A. 盛开 B. 茂盛 C. 盛饭 D. 旺盛 三、按要求写句子 1)我只好乖乖地早早睡觉。(改为双重否定句) 2)《小读者》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改为反问句) 3)他小心翼翼地把花盆里的花苗拔出来栽进土里。(改为被字句) 4)妈妈说,明天星期六,她带我去少年宫学电脑。(改为第一人称直述)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文学的种子。老人摇摇头,说: “这不过是。”,;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2)学生们尊师的最好礼物就是。——冰心 3)孔子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后人对孔子十分最近,称其为“”。 4)“你看见对象是怎样的,,。”他总是这样叮嘱我。 5)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选自《》,

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诗人。 6)《餐桌上的大学》一文让我们明白了。 7)世间再没有一件能够比。——巴金 8)锦城丝管日纷纷,。,人间能得几回闻。 五、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2)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3)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 4)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六、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 如果……就……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一……就…… 因为……所以…… 1)()到樱桃成熟的季节,大人们()讲“樱醉,桃饱,李伤胃”。 2)南极()有狂风、冰雪等极为不利的自然条件,()它却是一块“宝地”。 3)()他经常看课外书,()他的阅读写作水平提高较快。 4)()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七、说出省略号的作用,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省略号的作用:①表示语言的断续;②表示引文或引述的省略;③表示话未说完; ④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⑤表示列举的省略;⑥表示静默或思考。 1)窗外下着大雨,滴答、滴答……() 2)集市的水果摊上摆着苹果、香蕉、鸭梨……色泽鲜艳,香味怡人。() 3)只听他在摇头晃脑地背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4)像……五角星。() 5)他低下头,说:“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八、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勘酒()焦虚()衷竭()锁碎()

绝句二首其一教案

绝句二首其一教案 【篇一:《唐宋诗词》第一课教案(4课时)】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村居》(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二、山水诗画面的共同特征 1.视觉角度:开阔、优美 2.听觉角度:宁静 3.整体感觉:恬淡、闲适、富有生机或农村气息 三、常见的写景技巧 1.听觉角度: ①动静结合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②以动衬静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视觉角度: ①绘形、绘声、绘色 例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②色彩映衬 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运用各种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化动为静、虚实结合等

4.运用炼字技巧: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5.运用描写技巧: ①工笔 《绝句》 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②白描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 【课堂检测】 酬张少府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尾联以“渔歌入浦深”回答张少府的询问,它的深远含义是什么?【答案】1、这首诗写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隐居山林之乐,表现出作者恬静淡泊、乐山乐水的情怀。 2、山水之乐是不可言传的,只有亲自尝试才能懂得困窘和通达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山居即事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教后反思】:备注 【篇二:意象的教学设计】 篇一:意象意境教案 诗歌鉴赏之 ------- 意象与意境 教学目标 一、什么是诗歌的意象 先看一首诗: 春晓(孟浩然) 这首诗中写了那些形象?这些形象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分析: 先想到啼鸟:早上起来,到处听到小鸟的啼唱??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餐桌上的大学阅读答案

餐桌上的大学阅读答案 篇一:餐桌上的大学练习 4餐桌上的大学 预习作业 1、给多音字组词 轴 Zhóu ( ) 泊 bò() zhòu () pō ( ) 2、用合适的方法理解:“琐碎、压轴戏、拯救、聆听、微不足道、迫不及待、正中下怀”等词语(写在书上)。 3、从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热闹()教育()挽救() 饶恕()倾听()讲述() 4、读读课文,填一填。 餐桌上热烈讨论的情景,以及晚餐上的压轴戏——, 这就是作者向我们展示的。餐桌成了学习知识的殿堂,在餐桌上洋溢着脉脉温情中我们也明白了。 5、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记号。(选其中一个写下来) 我的问题是。课后练习: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气氛()的声音()的谈话()的压轴戏()的游戏()的时刻 二、积累词语 1、表示“静”的词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急”的词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示“看”的词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加标点 (1)妈妈丽丽喊道我很饿有什么吃的吗 (2)雨生说今天我谈的话题有关尼泊尔的人口问题 (3)尼泊尔我连它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呢妈妈回答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作者最怕的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正是这样的时候,让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句子:晚餐时声音嘈杂,碗碟的碰撞声衬托着热烈的谈话。我们叙述的事情不管怎样微不足道,双亲都仔细聆听,并随时评论。 (1)联系上下文理解“聆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不足道的事情,双亲为什么却都会仔细聆听?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二:4餐桌上的大学 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一学期电子教案 执教: - 1 - - 2 - - 3 - - 4 - - 5 -

《餐桌上的大学》教学设计

《餐桌上的大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字典认识生字。 2、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学习不限于学校,不限于课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检查预习。 1、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课前预习。要求:先交流自己学会的生字,然后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餐桌上的

大学”的含义。(尤其要读准字音。) 3、检查。 [1]词语。出示;聆听嘈杂斟琐碎压轴戏鸦雀无声拯救(注意加点字读音,适当理解“琐碎”、“压轴戏”) [2]课文。以小组为单位,成员分工个别读。(教师板书读错的字,纠正;指导读不易读的句段)。 二、初读课文,了解“餐桌上的大学”的含义。 1、自读课文,思考:你是怎样理解“餐桌上的大学”的?它与学校上课有什么不同? 2、全班交流,知道: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学习者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不同。 三、合作学习并交流。 1、以四人为小组,分工选择以下话题中的一个,自己学习、思考。

①说说父亲要我们在晚餐时交换知识的原因,并表明你的看法. ②简要说说是怎样交换的。 ③在交换的过程中,父母发挥了什么作用?找到有关语句,读一读。 ④你觉得,这样学习有什么妙处? 2、各小组选择同一话题的同学一起共同讨论。 3、各同学返回各自的小组,轮流教组员学习那部分内容。 四、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1、出示句段,学生默读、思考:父母的哪些表现激励着“我们”学习?说一说,然后读一读。 [1] 晚餐时声音嘈杂,杯碟的碰撞声衬托着热烈的

谈话。我们叙述的事情不论怎样微不足道,双亲都仔细聆听,并随时评论。 [2] 我一向觉得奇怪,不论我说的是什么,父亲都不会认为琐碎。首先,他会把我的话仔细想一想,好像我的话能拯救世界。“尼泊尔的人口…………嗯。好。” 2、交流、朗读。(学生可以逐句发表意见,也可以总体地表示看法;认识到是父母对孩子的宽容、对知识的尊重以及谦虚,无时不刻鼓动着我们学习的欲望。) 五、分角色朗读全文,说说自己读了课文后的感想,或者介绍某次全家在一起谈论一个话题的情景。 六、布置作业。 ①抄写生字(可不统一),摘录喜欢的词句。 ②动笔,介绍某次全家在一起谈论一个话题的情景。

沪教版四上语文词语拼音

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单韵母:a o e i u ü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第一单元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ēnɡyuè. hòu diàn. hónɡmó zhǐ. wěi wěi dòn ɡtīnɡ. yījīn . chuīyān niǎo niǎo . niàn dāo. zhézhǐ. hēzhù . huǎnɡrú. shēn lín qí jìnɡ. jiá rán ér zhǐ. yǐn rén rù shènɡ. kāi qiào. ɡōnɡɡōnɡjìnɡjìnɡ. wú xīn chāliǔliǔchénɡyīn . jiājìnɡ.cōnɡmínɡ. yú bèn . bāo luó . yǒu jiào wú lèi . yīn cái shījiào. yuǎn jìn chí mínɡ. yán jǐn zhuānɡzhònɡ. hé yán yuè sè . qiān hòu . wàn shì zhīshī. jì mò . sù miáo . dīnɡzhǔ. xiěshēnɡ. lún kuò. shěn shì . bàn shǎnɡ. bù zhīhǎo dǎi . miàn miàn xiānɡqù . mú yànɡ. jiāo huì. kuān shù. cáo zá .wǎn dié.wēi bù zú dào . línɡtīnɡ. yāzhóu xì . zhēn jiǔ.yāqiǎo wú shēnɡ. zhěnɡjiù . zhènɡ zhōnɡxià huái . pò bu jí dài . xuān nào . chá jué . shèn zànɡ. fù yǔ. jīn bú zhù . xīnɡfèn . rú yuàn yǐchán ɡ.

在餐桌上教案

《在餐桌上》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饮食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到不挑食、营养全面对小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养成不挑食、注重营养搭配的良好饮食习惯。 3、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营养学的知识,知道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是不同的,但都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认识到偏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中用形象直观的营养宝宝课件,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营养学的知识,知道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是不同的,但都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引导学生认识到不挑食、营养全面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通过不同的活动设计,培养学生养成不挑食、注重营养搭配的良好饮食习惯;同时引导他们养成文明就餐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2、辨认食物,引出6大营养素和食物均衡宝塔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一些食物,认识他们就大声叫出他们的名字。 生:青菜苹果…… 师:一般早餐吃什么?午餐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 生:…… 师:每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但人要健康成长是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这些营养藏在我们喜欢的食物中,也藏在我们不喜欢的食物中。最主要的有六大营养素。想不想认识他们? 生:想。 师:小朋友,今天这六大营养宝宝来到我们身边了,想不想和他们交朋友? 师:糖类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矿物质水(师范读生跟读) 师:(出示“人体营养宝塔图”)小朋友,六大营养宝宝在生活中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营养学家根据人体所需的营养分量设计一个食品营养均衡宝塔,我们人体所需要的食物都在宝塔里。瞧!第一层是塔底,是人体最不可缺少的主食,里面有哪些食物呀?第二层是水果和蔬菜,也很重要,有哪些?生活中还有哪些食物可以住这一层?他们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说起维生素对人类的作用可大了,可以美白肌肤,可以预防感冒,可以预防便秘,知道便秘是怎么回事吗?便秘是大便干燥,解不下来,往往是体内缺少维生素,因此需要多吃蔬菜水果类。第三层是肉类,包括鱼、虾,含大量蛋白质,多吃可以强身健体,都有哪些食物?还有哪些食物?其中很多人喜欢吃鱼,那是因为吃鱼聪明。第四层是奶类、豆类,平时我们喝的牛奶、豆浆,吃的豆制品都属于这一类,含大量的钙质。第五层是油脂类,含大量的脂肪。我们需要最多的食物是?需要的最少的是? 生:学生相机回答。 师:小朋友,在你们的一日三餐中,这宝塔中的食物一个都不能少哦! 3、选拔营养小博士强化营养知识 师:谁愿意把学到的营养知识和大家完整地介绍介绍,那他就是我们班的营养小博士了。(指名介绍) 4、设计一日三餐,运用营养知识 师:刚才老师发现早餐的选择要么牛奶要么豆浆搭配米饭或者面食,搭配合理,营养全面。但午餐的选择却不太合理,有的荤菜没选,有的少了豆制品,有的主食不选,现在对营养素的学习,宝塔的认识,现在,我们来给自己配配午餐吧! 师:请两位小朋友到前面来摆出午餐,其他小朋友到书上第28页连出午餐。(指名评价)

{最新部编人教版}中心思想(四年级上)全新

中心思想汇总 第一课老师领进门 感受到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第二课孔子和学生 知道孔子的教育见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道人虽有优点,但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第三课父亲的叮嘱 明白父亲叮嘱的含义――不要想当然,懂得实事求是的道理 古诗乐游原――作者赞美黄昏前的风光 古诗赠花卿――作者赞美乐曲的美妙动听 第四课餐桌上的大学 知道学习不限于学校,不限于课堂。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第六课今天的太阳 懂得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 第七课特别的作业 赞扬小莉的善良大度,体会到小学生之间纯洁真诚的友爱之情 第八课守信 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守信用

古诗暮江吟 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 古诗秋夕 描写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以及她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无比向往 第九课“病人” 懂得不要说谎,不然就是自讨苦吃 第十一课手术台就是阵地 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及把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十二课“走”完长征的婴儿 了解了长征途中的艰难困苦,体会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革命信念。 第十三课狼牙山五壮士 体会到五壮士痛击日寇,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和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古诗从军行 表现了边疆战士不畏艰险,保卫边疆的决心

第十五课带刺的朋友 感受到刺猬的聪明伶俐,体会到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第十六课赵州桥 体现了我国劳动人们的聪明才智。 第十七课五彩池 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激发了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第十八课美丽的小兴安岭 描写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突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都是美丽诱人的,激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十九课观潮 了解了自然界的奇特景象,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壮气势 古诗鸟鸣涧 前两句写春山花落空寂,后两句写月出鸟鸣,营造出春山的一派生机。 第二十一课武松打虎 了解了武松智勇双全、武艺高超、性格豪迈的特点。 古诗夏日绝句 前两句提出了人生价值,后两句怀念项羽,讽刺南宋统治者苟且偷生的行为。

四年级全能竞赛试卷

四年级全能竞赛语文试卷 一、判断。在正确的说法后打“√”,错误的说法后打“×”。6分 1、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 2、“动若脱兔”与“静如处子”意义正好相反。() 3、“豆蔻年华”指的是少女的妙龄。() 4、奥运会的主题曲是《北京欢迎你》。()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令的情景。() 6、“他是个可怜虫”与“他的遭遇让人可怜”这两句中的“可怜”意思一样。() 二、在下面这段话中,填上由“清”字组成的词语。10分 雨后,清的山林里空气愈发清。四周弥漫着青草和野花的清,远处传来几声清声的鸟叫声,一条清的小溪,在山林边缓缓地流淌着,让人犹如置身于仙境一般。 三、选择题。10分 1、、带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棕.色中.间B夹.子夹.衣C能耐.奈.何 2、下面成语中错别字的个数是:() 穿流不息无微不致默默无蚊 百衣百顺专心致志迫不及待 A 2 B 3 C 4 3、“岁寒三友”指的是:() A 茶菊梅B松竹梅 C 桃李杏 4、与的关系是:() 蜻蜓昆虫 A蜻蜓= 昆虫B蜻蜓>昆虫C蜻蜓<昆虫 5、的责任感使得他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横线上最恰当的词语是: ()A热烈B强烈C激烈 四、请在最恰当的句子后面打“√”。4分 不是用水泥铺成的。() 1、这段路真难走啊,蜿蜒着伸向远方。() 路面泥泞不堪。() 眼睛注视着前方。() 2、我紧张极了,心怦怦直跳。() 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五、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句。10分 1、,金石为开。 2、听来咫尺无寻处,。 3、一分耕耘,。 4、人心齐,。 5、泥菩萨过江——。

六、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20分 餐桌上的大学 父亲常说:“人最不可宽恕的,是晚上睡觉时同早上一样无知。”他规定我和弟弟每天必须学一样新的东西,在晚餐时交换。 晚餐时声音嘈杂,碗碟碰撞声衬托着热烈的谈话。我们叙述的事情不论怎么微不足道,双亲都会仔细聆听,并随时评论。 然后就是压轴戏。那是我们最怕的时刻——交换今天所学到的东西。 这时,父亲就把椅子推向后边,斟上一杯酒,然后扫视我们。于是,我们也紧张的瞧着父亲。 最后,他的目光会停在我们当中的一个身上。“雨生,”他叫着我的名字,“告诉我们,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我今天学到的是尼泊尔的人口。” 餐桌上顿时鸦雀无声。 我一向都觉得奇怪,不论我说的是什么,父亲都不会认为琐碎。首先他会把我的话仔细想一想,好像我的话能拯救世界。“尼泊尔的人口……嗯。好。” 接着,父亲会看看坐在桌子另一头的母亲:“孩子妈,这个,你知道吗?” 母亲的回答总会让气氛轻松起来。“尼泊尔?我连它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呢!”当然,这种回答正中父亲下怀。 “雨生,”父亲又说,“把地图拿来,我们来告诉妈妈尼泊尔在哪里。”于是,全家人开始在地图上找出尼泊尔。 类似的事情一再重复,直到全家每个人都轮过了,晚餐才结束。所以每次晚餐以后,我们必定会增长不少知识。 当时我们都是孩子,只想迫不及待地走出屋子,去玩喧闹的踢罐子游戏,丝毫也没察觉这样学习的妙处。等我上了大学才发现,那些教授教导我的,正是父亲早已知道的东西――不断学习。 1、从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对应的词语。6分 ⑴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⑵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2、文中最后一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声音延长;B话题突然转换;C行文中解释说明;D说话的中断。 3、说说在餐桌上“交换今天所学到的东西”有什么妙处?4分 4、仔细读文,回答括号中的提问。 ⑴首先,他会把我的话仔细想一想,好像我的话能拯救世界。“尼泊尔的人口……嗯。好。”(省略划线的部分好不好?为什么?)5分 ⑵母亲的回答总会让气氛轻松起来。“尼泊尔?我连它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呢!”当然,这种回答正中父亲下怀。(为什么母亲的回答正中父亲的下怀?)5分

四年级上语文预习1-19

四年级上语文预习1-19

1.预习第一课 一、生字 拼音部首组词 戛: 戚: 袅: 二、解释(查字典) 娓娓动听: 戛然而止: 身临其境: 引人入胜: 三、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开学第一天,田老师在国语课上();“我”在田老师门下(),听到了(),这些故事犹如(),培育了“我”的(),使我感受到()。 四、问题 五.、近义词: 念叨()恭恭敬敬() 2.预习第二课 一读:读正确,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读准字音; 二读:读通顺,标上小节号,写写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读:进行质疑 四通过上网等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并收集一些孔子的名言 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预习作业 一、生字 拼音部首组词 驰 谨 慎 二、解释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和颜悦色: 谨慎: 三、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孔子是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在评价学生的优点的同时谦虚地表示自己的不足,需要不断地学习,因此受到后人的尊敬,称其为“万世之师”。 四、质疑 五.近反义词 平易近人近义词:(和颜悦色) 反义词:(横眉怒目)(声色俱厉)

一读课文借助字典,读通、读准课文。观察杨桃的外形特点,并简单描写下来。(可以收集一些杨桃的图片、如有实物更好) 理解词语: 二读课文,标小节号,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做好记号或写几个词,打个“?”。6.三三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 一、生字 拼音部首组词 廓 棱 晌 歹 觑 二、解释 面面相觑 和颜悦色 三、课文主要内容 “我”在画素描的时候,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 ),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的时候,不能( ),要( )。 四、问题 五、找近义词: 叮嘱()害病()教诲()审视()半晌()

最新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的5篇课文,有写老师意味深长的教诲;有写父亲轻声细语的叮咛、默默无言的呵护、体贴入微的挚爱。无论是老师还是家人,都能使我们感受到温馨的慰藉,因为关怀是我们生活中最令人心醉的风景。本单元的主题都是有关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相互慰藉的动人故事。就像导语中所说:关怀,是我们生活中最令人心醉的风景。正因为如此,学生有过同样的体验,他们在学习课文时,只要老师善于调动他们内心深处的体验,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应该不成问题。 3,本单元主要内容:与关怀有关的课文5篇;清诗1首,唐诗1首;综合练习1次;习作1次。三,结构图 四,单元教学目标 1,学习词语44个,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身临其境”、“引人入胜”、“迫不及待”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部分小节。 3,能朗读、背诵、默写《小廊》、《易水》两首古诗;能熟记冰心、李大钊、巴金的名言;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小节。 ,用“娓娓动听”、“恭恭敬敬”等词语造句。 1,通过朗读、揣摩等方式,品味句子中的有关词语,从而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或抓住重点句子,理解含义,体会作者感情。 2,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或写完整。 3,结合课文内容,回忆老师、家人的有关事情,体会他们的教诲、叮咛、亲情。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部分小节,感受老师意味深长的教诲;家人轻声细语的叮咛、默默无言的呵护、体贴入微的挚爱。 2,理解老师、父母的教育,培养学生尊师、感恩之心,懂得师爱、亲情的可贵。 五,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练习朗读,做到正确、流利,并有一定的感情。感受老师意味深长的教诲;家人轻声细语的叮咛、默默无言的呵护、体贴入微的挚爱。 2,难点: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老师、父母的教育,培养学生尊师、感恩之心,懂得师爱、亲情的可贵。 3,关键:通过朗读、揣摩,理解老师、父母的教育,培养学生尊师、感恩之心,懂得师爱、亲情的可贵。

3父亲的叮嘱

3父亲的叮嘱 教材分析 记叙了在“我”画素描的时候,父亲叮嘱“我”要尊重事实。经历了写生课上的风波,“我”对这句话的认识,超越了画素描本身。课文以“父亲的叮嘱”为题,文中三次提到父亲的叮嘱。教学可以围绕它展开。(1)在检查预习初读课文时,让学生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再安排学生用充分的时间读全文,边读边想:父亲的叮嘱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父亲在家教我画素描的时候,常常叮嘱我:“你看见对象是怎样的,就得把它画成怎样,不要想当然。”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他“总是这样叮嘱我”。 画杨桃的时候,“我”想起了父亲的话。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揣摩作者当时的矛盾心情:如实照画吧,从“我”所处的角度看去,“它那五棱杨桃的轮廓根本不像杨桃,而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按想像中的去画吧,父亲曾经嘱咐“我”要“如实照画”。最后,还是因为“父亲的叮嘱”太让“我”记忆深刻了,“我”最终选择了实事求是。 看着老师教育几个同学,“我”又一次想起了父亲的话。教学中,可以紧紧抓住老师的神态变化。先让学生找出这变化(从“和颜悦色”到“有点儿严肃”),然后分角色朗读,读出老师和同学的不同语气。其间,可以穿插小组内的分角色朗读。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注意省略号和破折号的含义。至于词句,不必做过多的分析。 最后,可以回头议论一下对结尾句子“父亲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这道理自然不仅在画画。”的理解。 学情简析: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学习字词的方法,本课生字新词较少,可安排在朗读过程中。对于父亲的叮咛,课文中曾几次提到?可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理清层次。最后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父亲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这道理自然不仅在画画。”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字典认识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的含义。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实事求是的道理。 2.理解“这道理自然不仅在画画”中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1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