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类零件下料尺寸如何确定

轴类零件下料尺寸如何确定
轴类零件下料尺寸如何确定

https://www.360docs.net/doc/6812075126.html,/topic_1265382__3.html--------轴类零件下料尺寸如何确定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2+d)+平直长度(3d)=6.25d 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8-(D/2+d)+平直长度(10d)=11.87d 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2+d)+平直长度(设计值) 式中的D=2.5d. 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2+d)+平直长度(3d)=6.25d 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8-(D/2+d)+平直长度(10d)=11.87d 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2+d)+平直长度(设计值) 式中的D=2.5d. 准确计算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的实用公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是钢筋配料加工的依据。其精确度的高低不仅影响成型后能否符合设计尺寸,而且有时直接影响钢筋绑扎、构件定位尺寸甚至构件受力性能。 1.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一般公式 对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目前多数教材和手册采用下式 下料长度=外包尺寸-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 量度差计算可用理论公式或近似值公式。 理论公式为 式中D为弯曲直径;d为钢筋直径;α为钢筋弯折角度。 近似值可按表1取值。 表1钢筋弯曲量度差 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 量度差值/mm 0.35d 0.5d 0.85d 2d 2.5d 端部弯钩增值理论公式为 近值可按表2取值。 表2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 钢筋直径d/mm ≤68~10 12~18 20~28 32~36 一个弯钩长度/mm 4d 6d 5.5d 5d 4.5d 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无论按理论公式还是按近似值公式计算,其结果误差甚小,精确度高。而外包尺寸的计算,由于计算方法的不同,其结果相差较大,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弯起钢筋外包尺寸计算的精确公式及与通常方法的比较 以图1弯起钢筋为例,按通常计算外包尺寸的方法为 (1)

零件图尺寸标注

1

零件是组成机器(或工具、用具)的不可分拆的最小单元。设计机器时要落实到每个零件的设计;制造机器时以零件为基本制造单元,总是先制造出零件再装配成部件和整机。 零件图是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零件结构是指零件的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而技术要求是指为保证零件功能在制造过程中应达到的质量要求。 零件图是表达设计信息的主要媒体,零件图体现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设计意图,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 因此,规范地、正确地、清晰地绘制零件图是对工程技术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 2

第2节零件的尺寸标注 一、基准 1.基准的概念 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是指零件在机器中或在加工、测量时,用以确定零件位置的一些面、线(底板的安装面、重要的端面、装配结合面、对称面、轴线等)。根据基准的作用不同,可以把零件的尺寸基准分成两类: (1)设计基准 (2)工艺基准 3

4 (1)设计基准 在设计零件时,保证功能、确定结构形状和相对位置时所选用的基准。 用来作为设计基准的,大多是工作时确定零件在机 器或机构中位置的面、线。

5 (2)工艺基准 在加工零件时,为保证加工精度和方便加工与测量而选用的基准。 用来作为工艺基准的,大多是加工时用作零件定位 的和对刀起点及测量起点的面、线。

2.基准的选择 选择基准就是确定在尺寸标注时,是从设计基准出发,还是从工艺基准出发。 从设计基准出发标注尺寸,优点:尺寸反映设计要求,能保证零件在机器上的工作性能。 从工艺基准出发标注尺寸,优点:尺寸的标注与零件的加工制造联系起来,尺寸反映了工艺要求,使零件便于制造、加工和测量。 最好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统一。这样,既能满足设计要求,又能满足工艺要求。 若两者不能统一时,应以保证设计要求为主。 6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案例

框架结构钢筋配料计算案例分析 一、平法识图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3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 1、框架柱 1)柱编号 框架柱:在框架结构中主要承受竖向压力;将来自框架梁的荷载向下传输,是框架结构中承力最大构件。 框支柱:出现在框架结构向剪力墙结构转换层,柱的上层变为剪力墙时该柱定义为框支柱; 芯柱:它不是一根独立的柱子,在建筑外表是看不到的,隐藏在柱内。当柱截面较大时,由设计人员计算柱的承力情况,当外侧一圈钢筋不能满足承力要求时,在柱中再设置一圈纵筋。由柱内内侧钢筋围成的柱称之为芯柱; 梁上柱:柱的生根不在基础而在梁上的柱称之为梁上柱。主要出现在建筑物上下结构或建筑布局发生变化时; 墙上柱:柱的生根不在基础而在墙上的柱称之为墙上柱。同样,主要还是出现在建筑物上下结构或建筑布局发生变化时。 1 / 1

2)注写柱钢筋方式:两种:框架柱列表注写方式--03G101-1P10;框架柱截面注写方式--03G101-1P11 3)柱钢筋计算:柱所在位置不同钢筋节点构造也不同 与基础的连接----基础插筋 中间层钢筋的连接-----主要注意连接形式 顶层的钢筋锚固-----要根据柱子所在位置不同区分柱子类型(边、角、中柱) ①柱子基础插筋长度:a+h 1+h n /3 a:弯折长度:按图集进行判断/按图纸标注长度 h1:基础厚-底部保护层厚度 hn:层净高,层高-楼层框架梁高。 ②-1层柱子纵筋长度: -1层层高-Hn/3+1层Hn/3+(搭接长度LlE ) 如果出现多层地下室,只有基础层顶面和首层顶面非连接区是1/3hn ,其余均为(1/6净高、500、柱截面长边)取大值 ③首层柱子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Hn/3+max(Hn/6,hc ,500)+(搭接长度LlE ) ④中间层柱子纵筋长度:中间层层高-当前层非连接区+(当前层+1)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 ) 非连接区=max (1/6Hn 、500、Hc ) ⑤顶层柱纵筋计算: (黑色纵筋锚固长度是从梁底开始1.5lae (la );其余纵筋伸至柱顶梁高- 保护层+12d 或直锚lae )

典型零件尺寸标注(附图详细说明)

机械设计中尺寸标注类知识,毕业前一定读懂它 1.轴套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 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

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钣金件下料尺寸计算方法分析

客车钣金件下料尺寸计算方法 2009-06-21 16:40 客车自制件在整个客车的构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随着钢材价格的不断上涨,控制客车自制件成本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被各客车厂家研究。怎么讯速、合理地确定自制件下料尺寸,是一项基本而又科学的工作。本文所介绍的客车钣金件的尺寸计算方法较为合理,也较为实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样板下料尺寸计算方法 这类制件下料尺寸计算分两部分:一部分为较复杂的钣金件(这部分暂不研究,因为钣金件展开需要单独分析);另一部分是简单的钣金样板件,一般取其外轮廓尺寸。 1)直线样板料板件料表的制作。分析:图l所示的两种板件为不规则梯形,制作这种类型的料表时一般按三角形或矩形来考虑。料表:98*110三角样;135 *175样。 2)弧线样板料板件料表的制作。图2所示的是一块带弧度的样板料,下料时在圆弧所在的方向最大尺寸应加5-10 mm的剪切余量。计算:(略),料表:605*115。 对图3所示的样板料,考虑其料较长,如下一块料不易剪料,所以下两块料制件。另外,在宽度上加5-10mm的余量。料表:235*1117(2)。

2折边制件类 1)基本计算方法(仅对折边角度为90°进行分析,其它折边角度类同。注:折边制件料的厚度(B)不大于6mm)。 图4所示的制件的截面展开长度等于所有展开单边外形轮廓尺寸之和减去板厚的1.5倍的折边次数所得差值。 ①图4(a)所示其截面展开尺寸为L0=H+L-1.5×B(B为板厚,下同)。 ②图4(b)所示其截面展开尺寸为L0=H+2L-2×1.5B。 ③图4(c)所示其截面展开尺寸为LO=H+LI+L2-2×1.5×B。 ④图4(d)所示其截面展开尺寸为ILl=(L-L1)+2B+LI+2H-4×1.5×B。 对于图4(c)、(d)两种情况,通过实践还可得出较简易的计算方法:

封头直径 下料尺寸

椭圆封头 封头直径*厚度下料尺寸封头直径*厚度下料尺寸φ76*2*3*4*5 120 φ89*1*2*4*6 140 φ108*2*4*6 160 φ133*3*6*8 190 φ159*2*3*4 230 φ159*6*8*10 235 φ168*6 245 φ194*2*3*4 285 φ194*6*8 290 φ219*2*3*4*6 310 φ219*8 315 φ245*2*3*4 345 φ245*6*8 350 φ273*2*3*4*6 370 φ273*8*10 375 φ325*4 445 φ325*6*8 450 φ325*10 460 φ325*12 465 φ325*16 480 φ377*8 515 φ377*12 520 φ426*3*6*8 560 φ426*12 570 φ200*1.5*2*3*4 290 φ250*1.5*2*3*4 350 φ250*6*8 350 φ300*1.5*2*3 420 φ300*4*6*8 420 φ300*10 440 φ350*1.5*2*3*4 485 φ350*6 485 φ350*8 490 φ400*2*3*4*6*8 550 φ400*10*12 560 φ400*14 580 φ400*18 590 φ450*2*3*4*6*8 610 φ450*10 620 φ500*2*3*4*6*8 685 φ500*10 690 φ500*12 700 φ500*14 710 φ500*16 720 φ550*2*4*6 740 φ550*8 750 φ600*2.5*3*4*6 800 φ600*8 800 φ600*10*12 820 φ600*14 830 φ600*16*18 840 φ650*3*4*6*8 850 φ700*3*4*6*8 920 φ700*12 945 φ700*14 950 φ750*4*6*8 970 φ750*14 990 φ800*3*4*6 1030 φ800*8 1040 φ800*10*12 1060 φ800*14~16 1080 φ800*20~22 1090 φ850*3*4*6 1110 φ850*8 1120

EHA封头下料直径尺寸及计算公式

壁厚(S)mm 4 5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DN 直边(h2)mm25 40 50 下料直径φφ410 φ435 毛重Kg 6 7 8 11 15 18 21 24 27 300 容积(V)0.0053 M3 7.8 5.8 质量Kg 3.8 4.8 下料直径φφ475 φ495 毛重Kg 7 9 11 14 19 23 27 31 35 350 容积(V)0.0080 M3 10.3 7.6 质量Kg 5 6.3 下料直径φφ535 φ560 毛重Kg 9 11 14 18 25 30 35 40 45 400 容积(V)0.0115 M3 质量Kg 6.4 8 9.7 13.1 16.5 20 23.6 下料直径φφ595 φ620 毛重Kg 11 14 17 22 30 36 42 48 54 450 容积(V)0.0159 M3 质量Kg 7.9 10 12 16.2 20.4 24.8 29.2 下料直径φφ655 φ680 毛重Kg 14 17 20 27 37 44 51 58 66 79 500 容积(V)0.0213 M3 质量Kg 9.6 12.1 14.6 19.6 24.7 30 35.3 40.7 46.2 51.8 下料直径φφ715 φ740 φ750 毛重Kg 16 20 24 32 43 51 60 70 79 550 容积(V)0.0227 M3 质量Kg 11.5 14.4 17.4 23.4 29.5 35.7 41.9 48.3 54.8 61.4

壁厚(S)mm 4 5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DN 直边(h2)mm25 40 50 下料直径φφ775 φ805 φ810 毛重Kg 19 24 28 38 51 61 71 83 93 110 121 132 600 容积(V)0.0353 M3 质量Kg 13.5 17 20.4 27.5 34.6 41.8 49.2 56.7 64.2 71.9 下料直径φφ835 φ870 φ890 毛重Kg 22 27 33 34 59 70 82 94 100 126 650 容积(V)0.0442 M3 质量Kg 15.7 19.7 23.8 31.9 40.2 48.5 57 65.6 74.4 83.2 下料直径φφ895 φ930 φ950 毛重Kg 25 32 38 51 69 82 95 109 122 144 158 172 186 700 容积(V)0.0545M3 质量Kg 18.1 22.7 27.3 36.6 40.6 55.7 65.4 75.3 85.2 95.3 下料直径φφ1020 φ1050 φ1070 毛重Kg 33 41 49 65 85 102 119 137 154 182 200 218 236 800 容积(V)0.0796M3 质量Kg 23.3 29.2 35.1 47.1 59.3 71.5 83.9 96.5 109.2 136.6 151.1 165.8 180.6 下料直径φφ1140 φ1165 φ1200 毛重Kg 41 51 61 82 106 127 148 169 191 228 250 272 295 317 900 容积(V)0.1113M3 质量Kg 29.2 3605 44 58.9 74.1 89.3 104.8 120.4 136.1 152 168.1 184.4 200.8 217.3 下料直径φφ1260 φ1295 φ1320 毛重Kg 50 62 75 100 130 157 183 211 237 276 303 330 357 384 411 1000 容积(V)0.1503M3 质量Kg 35.7 44.7 53.8 72.1 90.5 109.1 127.9 146.9 166 185.3 204.8 224.5 244.4 264.4

练习——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外包尺寸+端头弯钩长度-量度差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钢筋弯曲量度差值 1.钢筋配料单的编制 (1)编制钢筋配料单之前必须熟悉图纸,把结构施工图中钢筋的 品种、规格列成钢筋明细表,并读出钢筋设计尺寸。 (2)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 ⑶根据钢筋下料长度填写和编写钢筋配料单,汇总编制钢筋配料单 在配料单中,要反映出工程名称,钢筋编号,钢筋简图和尺寸,钢筋 直径、数量、下料长度、质量等。 (4)填写钢筋料牌根据钢筋配料单,将每一编号的钢筋制作一块料牌, 作为钢筋 加工的依据,见图5-24所示。 钢筋弯曲角度 30 量度差值 0.35 d 箍筋调正值 箍筋直径 4 — 5 6 量外包尺寸 40 50 量包尺寸 80 100 45 60 90 135 0.5d 0.85d 2d 2.5d 8 10—12 60 70 120 150— 170

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二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 度 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二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 长度。 注意:度量差值二钢筋的外包尺长度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 钢筋在弯曲时:外侧会变长,而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寸不变。(所以最外侧的尺寸和中轴线的尺寸就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度量差值,或者叫做弯曲调整值) 可能我的表达有点不清楚,懂了没?要是不明白就给我信息 钩2。直弯钩3。斜弯钩弯钩弯曲度 数:180°90°45°弯钩增加长

咯。… (注意: 要区分开弯曲和弯钩,不然你要晕的 弯曲:是不带弯钩的,只是钢筋变曲折而已,例如:弯曲 45° 90° 弯钩:。就是带弯钩啦。。(我怎么觉得这个解释有点怪呢?哈 哈哈。。。。) 三、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带 弯钩和不带弯钩。详见下 表) 箍筋的周长=(a-2c+2d )*2+(b-2c+2d )*2 (这个公式你也可 以自己合并下下。。) 合并后的公式为:(a+b-4c+4d ) *2 也就是:梁的周长-8c+8d=箍筋的周长 这个图能看懂吧?嘻嘻嘻。解释如下: 度: 6.25d 3.5d 4.5d 度: 30° 45° 60° 90° 135° 钢筋 弯曲调整 值: 0.35d 0.5d 0.85 d 2d 2.5d 若钢筋 钢筋弯曲角 弯钩分为:1。半圆弯 需要搭接时,还需加上钢筋的搭接长度

(整理)零件图中尺寸的合理标注

零件图中尺寸的合理标注 在生产中,零件各部分的大小是根据零件图上标注的尺寸进行加工和测量的。如果标注的尺寸不完整、不合理、不正确,就会给生产带来困难,甚至出废品,使企业蒙受损失。所以,标注尺寸是一件容不得半点马虎、需要一丝不苟做好的工作。 零件图尺寸标注的要求,除了要象标注组合体尺寸那样,做到“正确、完整、清晰”以外,还要求做到标注合理。所谓标注合理,就是所标注的尺寸,既要满足设计要求,又要方便加工与测量。 如,轴承座中,孔ф30的中心高尺寸是注尺寸A,还是注尺寸B或C呢?这就要考虑尺寸标注的合理性问题了。 为保证滑动轴承的工作性能,装配精度和互换性,孔ф30中心高尺寸在设计上是从安装底面算起的,尺寸A是必须保证的重要尺寸。若标注尺寸B或C,则不能反映零件的设计要求。同时,在加工ф30孔时,底面是装夹定位面。测量中心高时从底面量起,也比较方便。显然,标注尺寸A才是合理的。 要做到标注合理,必须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和加工工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等。这里只介绍合理标注尺寸的一些初步知识。 一、要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一)尺寸基准的概念 要合理标注尺寸,首先要正确选择尺寸基准。为了能正确地选择尺寸基准,必须先弄清尺寸基准的概念。尺寸基准,就是标注或度量尺寸的起点。如零件上的对称面、加工面、安装底面、端面、回转轴线、圆柱素线或球心等。

二、尺寸基准 在组合体的尺寸标注中,我们已经知道:尺寸基准就是标注或度量尺寸的起点。它可以是立体上的一些面或线。如零件上的对称平面、加工面、安装底面、端面、回转轴线、圆柱素线等。这些面和线同样可以作为零件的尺寸基准。但具体选择哪些面或线作基准,必须根据零件的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而定。 尺寸基准的类型,按用途可分为两种: 1. 设计基准---根据设计要求选定的尺寸基准。用来确定零件在装配体中与其他零件的相对位置。 2. 工艺基准---加工和测量时选用的尺寸基准。用来确定零件各部分的相对位置。 如这根小轴,设计时选取轴线为径向的设计基准。加工时,若夹住已加工好的小圆柱段,再来加工大圆柱段,那小圆柱面便是加工时采用的定位基准。而在测量大圆柱段右侧截平面的位置时,为方便测量,可用大圆柱左侧素线为测量基准。定位基准和测量基准都是工艺基准。选取的尺寸基准不同,标注出来的尺寸形式也不同,如截平面的定位尺寸A或B。 三、主要基准和辅助基准 每个零件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因此,每个方向至少应该有一个尺寸基准。有时为了加工和测量上的方便,还可以附加一些基准。如这个支座,如果高度方向只有底面一个基准,那么,上部螺孔深度的尺寸就只能注成尺寸 D,不便测量。如果增加支座顶部凸台平面作基准,注成尺寸H,测量就方便多了。

封头展开计算公式

标准椭圆封头EHA DN*1.21+2倍直边+厚度+加工余量(1.211*(公称直径+壁厚)+2*直边高度) 碟形封头代号DH 标准JB/T4729-94参数:R=0.904Dg r=0.173Dg H=0.225Dg 下料尺寸:=1.167Dg+2h 浅碟形封头下料公式:Dp=1.12(Dg+S)+2h+20 h=0.19Dg (曲面高度) 球形封头展开尺寸:1.42Di(内直径)+2δn(名义厚度)+80 1) 椭圆封头下料公式: (冲压)D展=1.19(Di+2S)+2h +20 或D展=1.2Di+2h +20 (旋压)D展=1.15(Di+2S)+2h +20 R= 0.833 Di Di: 内径H: 拱高 r = 0.256 Di S : 壁厚 h = 0.25 Di h :直边高 2) 浅碟封头下料公式: Di1500-3300 D展= 1.12Di+2h +S Di3400-6500 D展= 1.15Di+2h +S R = Di r = 0.1Di H = 0.193Di 3) 平顶封头下料公式: D展= (Di –2R) +π (R + 1/2S) + 2h + 20

锥形封头 (不计直边部分)看成是一个等腰梯形,延伸两个斜边得一个等腰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可以计算出斜边长度,既为展开料的半径R,再加上直边高度H,封头展开园料半径最终为(R+H)。然后计算出封头中径(公称直径加壁厚)的周长C。再计算出展开园料的周长C1=2πR。最后用C/C1得出一个小于1的数值,用这个数值乘以360°,即为(扇形)封头展开料的夹角。以上的方法没有计算收口使用的边料重合部分的面积。这点一定要计算上去,可以按封头扇形的面积计算,上面的方法是可行的。不过实际上只需要用锥体放样就好了。

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发生变化,在施工配料中不能公根据施工图所示尺寸下料;必须考虑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因素,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 平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的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钩的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 箍筋下料长度=外皮周长尺寸+箍筋调整值 计算钢筋造价时,则按照上述计算公式不扣减弯曲调整值即可。钢筋如有接长,则另加搭接长度。 一、单个弯钩增加长度计算 钢筋弯钩有三种形式: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说明:(a)半圆弯钩(b)直弯钩(c)斜弯钩 设D为圆弧弯曲直径,d为钢筋直径,Lp为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并根据规定取值D=2.5d,Lp=3d,则单个弯钩增加长度如表2-9。 弯钩角度α180°135°90° 弯钩增长公式Lz1.071D+0.57d+Lp0.678D+0.178d+Lp0.285D-0.215d+Lp 弯钩增加长度6.25d4.9d3.5d 表2-9单个弯钩增加长度1 注:某些施工或预算手册中的弯钩增加长度公式为: 弯钩角度α180°135°90° 弯钩增长公式Lz3d+-2.25d3d+-2.25d3d+-2.25d 弯钩增加长度6.25d4.9d3.5d 表2-9单个弯钩增加长度2 二、钢筋弯曲调整值 由于钢筋弯曲时,外侧伸长,内侧缩短,只有轴线长度不变。因弯曲处形成圆弧,而设计图中注明的量度尺寸一般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外包尺寸和钢筋轴线长度(下料尺寸)之间存在一个差值,即弯曲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如图2-29示。两者之间的差值叫弯曲调整值,量度尺寸-下料尺寸=弯曲调整值或下料尺寸=量度尺寸-弯曲调整值 弯折角度α弯曲调整值公式弯曲直径D取值弯曲调整值 30°0.006D+0.274dD=4d0.298d D=5d0.304d 45°0.022D+0.436dD=4d0.52d D=5d0.55d 60°0.053D+0.631dD=4d0.85d D=5d0.9d 90°0.215D+1.215dD=4d2.08d D=5d2.29d 135°0.236D+1.65dD=4d2.59d D=5d2.83d 表2-10钢筋弯折时的弯曲调整值1 弯起角度α弯曲调整值公式弯曲直径D取值弯曲调整值

箍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方法 Careful Way Yiding52’s Build Sense 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几何形状和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等条件进行计算。 1、提到钢筋下料计算,一般都会涉及“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这两个概念。一般特殊角度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或教科书上都有,但是非特殊角度,譬如70°、80°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在现成的文献内查不到。 2、各相关文献上的“弯曲调整值”或“量度差值”取弯曲直径=2.5d演绎得到的。现如今的纵向钢筋弯曲成型的弯曲直径也不仅仅限于2.5d,已经有12d,16d等各种不同弯曲直径的要求,现有文献上很少考虑这种变化了的要求。 3、钢筋在弯曲成型时,外侧表面纤维受拉伸长,内侧表面纤维受压缩短,钢筋中心线的长度保持不变。 4、电脑的应用和AutoCAD业已在业界普及,专业计算器的编程计算功能也日益强大。 鉴于上述几点因素,我们认为依据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用AutoCAD或徒手绘制一些简单的计算辅助图形,直接进行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可以有效指导钢筋下料。 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 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 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 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为3d 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 8.5d-2,25d=6.25d

图1 180°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推导用图 135°弯钩增加11.9d的推导 现行规范规定,抗震箍筋需要做135°弯钩,弯钩的平直段需要10d,且不得小于75mm。我们还是遵循“钢筋弯曲时,外侧纤维伸长,内侧纤维缩短,中心线长度保持不变”思路来演绎这个135°钩所需要的增加长度。 弯心直径还是2.5d,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还是2.5d/2+ d/2=1.75d, 135°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5.498d×135°/180°=4.123d。 所以,135°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 10d+ 4.123d-2.25d=11.873d可取11.9d 这个11.9d仅仅适用于箍筋,不适用于纵向钢筋。这是从箍筋的外缘计算的长度,如果从箍筋的弯前平直段算起,则为14.123d。 图2 135°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推导用图 90°直弯钩增加11.21d的推导(d≤25mm,弯心曲直径≥12d) 现行规范规定,抗震框架纵向钢筋锚固需要≥0.4l +15d,同时规定,当纵 aE 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6d;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8d,首先我们推导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需要的展开长度。弯心半径6d,弯心直径是12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3d, 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3dπ×90°/360°=10.21d。 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 15d-7d+10.21d-7d=11.21d 这个11.21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封头、罐壁尺寸计算、法兰

一、1.球形封头下料尺寸:D=Dix3.14156/2+2hi 2.标准椭圆封头下料尺寸:D=1.2Di+2hi+(0-50)。(注:括号内尺寸由封头厂提供) 3.蝶形封头:由于蝶形封头变化较多,暂时还没有见到计算公式,可以测量其弧长+2hi 确定。 式中:D----下料尺寸 mm。 Di----封头内直径 mm。 hi-----直边高度 mm。 二、已知容器(罐)封头,计算容器壁展开长度: (封头周长/3.1416-一个壁厚)*3.1416=容器(罐)壁展开长度 三、这几个缩写主要表示法兰颈与筒体或者接管的焊接结构形式 WN 是【带颈对焊法兰】 TH 是【螺纹颈法兰】 对焊环松套法兰】 RF 表示密封面 M 凸面 FM 凹凸面 RF 突面 SO 是【带颈平焊法兰】 BL 是【法兰盖】也叫“盲板 SW 是【承插焊法兰】
LJ 是【松套法兰】此类现在在 2009 年新标准中业已不存在了,被修改为【LF/SE
class 150 是美国 ASME 标准体系中的压力等级, 我国化工部标准援引欧洲、美国标准体系,故引入了这种压力等级体系 class150=PN2.0=公称压力为 2.0MPa class300=PN5.0=公称压力为 5.0MPa 等等等等 Bar 是压力单位,1Bar 约等于 0.1MPa, 可以此类推 【注意】公称压力为 2.0,并不代表小于等于 2.0MPa 设计压力都可以使用此压力等 级下的法兰,不同温度、不同材质、不同类型密封面和焊接结构形式的法兰有不同 的最大使用设计压力。 一般 2.0MPa 在通常情况下的设计压力徘徊在 1.6~2.0MPa 之间,详细数据请见 HG/ T 20615-2009 化工部法兰标准

常用容器容积及封头下料计算公式

常用容器圆筒体及封头几何容积、下料计算公式 1. 圆柱体容积:V=H Di 2 2??????π=; H R 2π2. 椭圆形封头容积:V 封=?? ????+6Di 4Di h π; 3. 半球形封头容积:V 封=312Di π=332R π; 4. 搅拌容器(椭圆底)容积:V 容=??????++642Di h H Di π=??????++67854.02Di h H Di ; (搅拌容积指筒体与下底的容积之和。搅拌容积与公称容积V N 的允许偏差为公称容积值的0~+16%)。 5. 储存容器(椭圆盖、底)全容积:V 全=??????++3242Di h H Di π=??????++327854.02Di h H Di ; (全容器指筒体与上、下底的容积之和。全容积与公称容积的允许偏差为公称容积值的±3%)。 注: 以上式中代号:V—圆柱体容积(m 3);V 封—封头容积(m 3 );V N —公称容积(m 3);V 全—容器全容积(m 3); Di—容器内直径(m);H—圆筒体高度(m);R—筒体(或封头)内半径(m);h—封头直边高度(m);π—圆周率3.1415926…; 1. 标准椭圆形封头下料直径:D 0=; ))((4)(38.12δ++++h S Di S Di 2. 标准椭圆形封头下料直径简式:D0=202)2(15.1+++h S Di ; 3. 标准椭圆形封头下料直径简式:D 0=δ++h Di 22.1; 4. 半球形封头下料直径:D 0=)(422δ++h Di Di ; 5. 半球形封头下料直径简式:D 0=δ++h Di 242.1; 注:以上式中代号:D 0—封头下料直径(㎜); Di—容器内直径(㎜);H—筒体高度(㎜);h—封头直边高度(㎜);S—封头板厚度(㎜);δ—封头边缘加工余量㎜(一般取封头厚度S); S<10时,h=25㎜;10≤S≤18时,h=40㎜;S≥20时,h=50㎜。(或Di<2000时,h 宜取=25㎜;Di≥2000时,h 宜取=40㎜)。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

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注意:度量差值=钢筋的外包尺长度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 钢筋在弯曲时:外侧会变长,而内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寸不变。(所以最外侧的尺寸和中轴线的尺寸就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度量差值,或者叫做弯曲调整值) 可能我的表达有点不清楚,懂了没?要是不明白就给我信息咯。。。。 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0.35d 0.5d 0.85d 2d 2.5d 若钢筋需要搭接时,还需加上钢筋的搭接长度。 弯钩分为:1。半圆弯钩2。直弯钩3。斜弯钩 弯钩弯曲度数:180°90°45° 弯钩增加长度: 6.25d 3.5d 4.5d (注意:要区分开弯曲和弯钩,不然你要晕的。。。。。。) 弯曲:是不带弯钩的,只是钢筋变曲折而已,例如:弯曲45°90° 弯钩:。就是带弯钩啦。。(我怎么觉得这个解释有点怪呢?哈哈哈。。。。)三、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带弯钩和不带弯钩。详见下 表) 箍筋的周长=(a-2c+2d)*2+(b-2c+2d)*2 (这个公式你也可以自己合并下下。。) 合并后的公式为:(a+b-4c+4d)*2 也就是:梁的周长-8c+8d=箍筋的周长 这个图能看懂吧?嘻嘻嘻。解释如下:

(以梁为例)则其中:a为梁宽b为梁高c为保护层厚度d为箍筋的直径 钢筋保护层厚度是指,受力主筋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距离。 箍筋调整值(抗震和非抗震的不同、外包尺寸减去轴线尺寸的差值就是箍筋调整值) 是不是有点晕晕的啊。。。。哈哈哈哈。。。好多名词解释咯。。。。只要不是一头雾水就好。。。不过等你做完下面的例题,我保证你什么都会了咯。。。。^_^

钢筋下料长度和预算长度的区别

造价员须知:钢筋下料长度和预算长度的区别 众所周知,施工下料与预算抽筋是有一定差异的,施工员在下料时要考虑现场实际情况,但二者具体都有哪些差别呢? 钢筋计算长度有预算长度与下料长度之分。预算长度指的是钢筋工程量的计算长度,而下料长度指的是钢筋施工备料配制的计算尺寸,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都说的是同一构件的同一钢筋实体,下料长度可由预算长度调整计算而来。其主要区别在于内涵不同、精度不同。 从内涵上说,预算长度按设计图示尺寸计算,它包括设计已规定的搭接长度,对设计未规定的搭接长度不计算(设计未规定的搭接长度考虑在定额损耗量里,清单计价则考虑在价格组成里)不过实际操作时都按定尺长度加搭接长度。 而下料长度,则是根据施工进料的定尺情况、实际采用的钢筋连接方式并按照施工规范对钢筋接头数量、位置等具体规定要求考虑全部搭接在内的计算长度(相对定额消耗量只不包括制作损耗)有时还要考虑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如果是分段施工还需要考虑二个流水段之间的钢筋连接。 举个例子:柱、墙竖向构件基础插筋、上下层间钢筋的搭接,封闭圈梁纵筋以及圆形箍筋、焊接封闭箍筋的首尾搭接,均视为设计规定的搭接,要计算在工程量内。对钢筋定尺(或既有长度)相对构件布筋长度较短而产生的钢筋搭接属于设计未规定的搭接,清单工程量里不计算,像50m长的筏形基础,一根钢筋中间需要多少搭接接头,施工下料却要根据构件钢筋受力情况统统考虑。 从精度上讲,预算长度按图示尺寸计算,即构件几何尺寸、钢筋保护层厚度和弯曲调整值,并不考虑所读出的图示尺寸与钢筋制作的实际尺寸之间的量度差值,下料长度对这些都全要考虑。 比如一个矩形箍筋,预算长度只考虑构件截宽、截高,钢筋保护层厚度及两个135°弯钩,不考虑那三个90°直弯。下料长度则都要考虑。讨论这个问题的目的,既是为了准确计算钢筋工程量用以确定造价,也是为了相应算出符合实际的下料长度,以期指导施工。钢筋下料的钢筋形状根数长度准确无误否则会造成灾难后果,而钢筋预算仅仅是是量上的误差,最多是误差率超过允许范围而重新计算。 在计算难度上下料比预算要求高,计算一个异型高低大小不一的复杂集水坑下料计算必须高度精确,而目前的钢筋预算软件大都是粗糙计算,虽然量上面相差不大,但是没法用于施工。 综上,预算抽筋是预算内容中的一项,主要用来确定工程造价;施工下料是施工工作中的一项,是钢筋工开料,绑扎钢筋的依据。预算抽筋多在招投标前计算,一般不大的建筑物需要一周左右时间,施工下料多在施工准备时开始,贯穿整个主体施工过程。

常用尺寸表

印刷常用尺寸表(四周满颜色单页海报) 开数 787*1092889*1194880*1230 成品尺寸加出血尺寸最大拼版尺寸成品尺寸加出血尺寸最大拼版尺寸成品尺寸加出血尺寸最大拼版尺寸 1760*1080766*1086776*1086870*1180876*1186880*11862520*760526*766532*780570*870576*876582*880600*870606*876 606*876 3 340*760346*766350*780370*870376*876382*880370*680376*686 380*686420*730426*736432*7364370*520376*526382*532420*570426*576432*582420*600426*606 426*606 5310*440316*446320*446360*490366*496370*4966340*370346*376352*382370*420376*426382*4328260*370266*376264*386285*420291*426288*432297*420303*426 297*432 9240*350246*356250*356270*380276*386284*39010200*370206*376206*386210*420216*426226*43212240*250246*256250*260 270*280276*286284*286 16185*260191*266210*285216*291 210*297216*303 18170*240176*246246*352185*280191*285284*38220185*200191*206206*382210*220216*226226*43224120*260126*266264*382140*285146*291288*43232126*185132*191264*382140*210146*216288*43264 90*126 96*132 264*384 100*140106*146 288*432 书刊常用尺寸表 开数 787*1092 889*1194 880*1230 成品尺寸展开尺寸拼版尺寸成品尺寸展开尺寸拼版尺寸成品尺寸展开尺寸拼版尺寸8260*370370*520526*752285*420420*570576*852297*420420*594600*85216185*260260*370532*752210*285285*420582*852210*297297*420606*85232130*185185*260532*752140*210210*280572*864145*210210*290592*86464 90*126 126*180 524*744 105*140140*210 584*864 105*145145*210 604*864 广告报纸尺寸表(四周有10-20mm白边) 开数 787*1092 889*1194 注:轮转机印刷的报纸,四周白边应大于20mm 成品尺寸展开尺寸最大拼版尺寸成品尺寸展开尺寸最大拼版尺寸8270*390390*540540*780295*440440*590590*8804 390*540540*780 540*780 440*590590*880 590*880

零件图的内容、尺寸标注

教案首页 年月日第周

环节教学过程 活动活动 讲授新课 对轴、套、轮、盘类等回转体零件,选择主视图时,一般应 遵循这一原则。 图8-6 轴类零件的主视图选择 (二)其他视图选择 主视图确定后,其他视图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根据零件复杂程度和内外结构特点,综合考虑所需要的其 他视图,使每一个视图有一个表达的重点。视图数量的多少与零 件的复杂程度有关,选用时尽量采用较少的视图,使表达方案简 洁、合理,便于看图和绘图。 2、优先考虑采用基本视图,在基本视图上作剖视图,并尽可 能按投影关系配置各视图。 三、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一)尺寸基准及其分类 1. 按尺寸基准几何形式分 (1)点基准是以球心、顶点等几何中心为尺寸基准; (2)线基准是以轴和孔的回转轴线为尺寸基准; (3)面基准是以主要加工面、端面、装配面、支承面、 结构对称中心面等为尺寸基准。 2. 按尺寸基准性质分 (1)设计基准:用以确定零件在部件或机器中位置的基准, 边讲授,边 演示。 提问:确定 零件图合 理的表达 方案,主要 考虑哪两 点? 学生阅读 书本相关 内容,回答 问题。

环节教学过程 活动活动 讲授新课叫设计基准。 (2)工艺基准:在零件加工过程中,为满足加工和测量要 求而确定的基准,叫做工艺基准。 3. 按尺寸基准重要性分 (1)主要基准:确定零件主要尺寸的基准。 (2)辅助基准:为方便加工和测量而附加的基准。 (二)标注尺寸的形式 根据图样上尺寸布置的情况,以轴类零件为例,尺寸标注的 形式有三种。 1、链式 如图8-9a所示,轴向尺寸的标注,依次分段注写,无统一基 准。 图8-9 尺寸标注形式 2、坐标式 如图8-9b所示,轴向尺寸的标注,以一边端面为基准,分层 注写。 3、综合式 教师讲授 零件尺寸 标注的五 点注意事 项,交叉演 示不要注 成封闭尺 寸链、便于 测量的尺 寸注法。 讲授和演 示中引入 正误对比, 加深印象。 学生认真 听,做好笔 记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 度。 注意:度量差值=钢筋的外包尺长度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 钢筋在弯曲时:外侧会变长,而内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寸不变。(所以最外侧的 尺寸和中轴线的尺寸就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度量差值,或者叫做弯曲调 整值) 可能我的表达有点不清楚,懂了没?要是不明白就给我信息咯。。。。 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 钢筋弯曲调整值: 0.35d 0.5d 0.85d 2d 2.5d 若钢筋需要搭接时,还需加上钢筋的搭接长度。 弯钩分为:1。半圆弯钩 2。直弯钩 3。斜弯钩 弯钩弯曲度数: 180° 90° 45° 弯钩增加长度: 6.25d 3.5d 4.5d (注意:要区分开弯曲和弯钩,不然你要晕的。。。。。。) 弯曲:是不带弯钩的,只是钢筋变曲折而已,例如:弯曲45° 90° 弯钩:。就是带弯钩啦。。(我怎么觉得这个解释有点怪呢?哈哈哈。。。。)

三、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带弯钩和不带弯钩。详见下表) 箍筋的周长=(a-2c+2d)*2+(b-2c+2d)*2 (这个公式你也可以自己合并下下。。) 合并后的公式为:(a+b-4c+4d)*2 也就是:梁的周长-8c+8d=箍筋的周长这个图能看懂吧?嘻嘻嘻。解释如下: (以梁为例)则其中:a为梁宽 b为梁高 c为保护层厚度 d为箍筋的直径 钢筋保护层厚度是指,受力主筋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距离。 箍筋调整值(抗震和非抗震的不同、外包尺寸减去轴线尺寸的差值就是箍筋调整值) 是不是有点晕晕的啊。。。。哈哈哈哈。。。好多名词解释咯。。。。只要不是一头雾水就好。。。 不过等你做完下面的例题,我保证你什么都会了咯。。。。^_^ 见上图:(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单位哈。。。单位是MM,但是在换算成重量的时候,单位要先换算成为M后,才能计算重量不然要错哦) ○1中的钢筋下料长度为: 200*2+6190+2*6.25*25-2*2*25=6802MM 看这个晕不? 那我再说详细点咯:200*2+6190(这个是直线段的长度) 6.25*25(这个就是6.25d。。。也就是那两个半圆弯钩的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