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工厂发酵车间的设计论文

味精工厂发酵车间的设计论文
味精工厂发酵车间的设计论文

味精工厂发酵车间设计

前言

1.味精的主要性质

味精是L-谷氨酸一钠,带有一个分子的结晶水。从发酵液中提取得到的谷氨酸仅仅是味精生产中的半成品。谷氨酸盐与适量的碱进行中和反应,生成谷氨酸一钠,其溶液经过脱色、除铁、除去部分杂质,最后通过减压浓缩、结晶及分离,得到较纯的谷氨酸一钠的晶体,不仅酸味消失,而且有很强的鲜味(阈植为0.3%)。谷氨酸一钠的商品名就是味精或味素。

1.1味精的物理性质

a.性状:味精是无色至白色的柱状结晶或白色的结晶性粉末。

b.分子式:C 5H 8NO 4Na ·H 2O 相对分子质量:187.13

c.结晶系:斜方晶系柱状八面体

d.密度:粒子相对密度1.635,视相对密度0.80~0.83

e.比旋光度:[a]20D =+24.8°~+25.3°

f.溶解度:味精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难溶于纯酒精。

表1谷氨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表2谷氨酸钠在酒精中的溶解度

酒精含量(体积分数)谷氨酸一钠量

酒精含量(体积分数) 谷氨酸一钠量

温度/℃ 谷氨酸钠/(g/100mlH 2O ) 温度/℃ 谷氨酸钠/(g/100mlH 2O )

0 62.73 10 66.84 20 70.47 30

75.71

40 82.08 50 89.75

60 99.0 70 110.30 80 124.11

/(%)/(g/100mL酒精)/(%)/(g/100mL酒精)

99.950.0720 97.950.1052 87.32 0.2204 73.12 2.2019 64.91 3.4102 56.08 6.9270

g.PH:7.0

h.全氮:7.48%

i.熔点:195℃(在125℃以上易失去结晶水)

j.热稳定性:常温~100℃脱湿;100~120℃稳定;120~130℃失去结晶水;130~170℃稳定;170~250℃分子内脱水;240~280℃热分解;280℃炭化。

1.2 味精的化学性质

味精的化学名称:谷氨酸钠(C5H8NO4Na),又叫麸氨酸钠。是氨基酸的一种,也是蛋白质的最后分解产物。

味精是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由粮食制成的现代调味品。

IUPAC英文名 sodium (2S)-2-amino-5-hydroxy-5-oxo-pentanoate CAS号 142-47-2

PubChem 85314

SMILES C(CC(=O)O)C(C(=O)O-)N.[Na+]

化学式C5H8O4NNa·H2O

摩尔质量 187.13g mol-1

外观白色结晶粉末

熔点 225℃

在水中的溶解度: 易溶于水

a.与酸、碱反应

与盐酸作用生成谷氨盐酸盐:

C5H8NO4Na+HCl C5H9O4N+NaCl

+HCl C5H9O4N·HCl

与碱作用生成谷氨酸二钠盐:

C5H8O4NNa+NaOH C5H7O4NNa2+H2O

b.味精等电点: pI=6.96

主要成分:谷氨酸钠是一种氨基酸谷氨酸的钠盐。是一种无嗅无色晶体,在232℃时解体熔化。谷氨酸钠的水溶性很好,在100毫升水中可以溶解74克谷氨酸钠。

味精于1909年被日本味之素(味の素)公司所发现并申请专利。纯的味精外观为一种白色晶体状粉末。当味精溶于水(或唾液)时,它会迅速电离为自由的钠离子和谷氨酸盐离子(谷氨酸盐离子是谷氨酸的阴离子,谷氨酸则是一种天然氨基酸)。要注意的是如果在100℃以上的高温中使用味精,经科学家证明,味精在100℃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对人体影响甚微。还有如果在碱性环境中,味精会起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叫谷氨酸二钠的物质。所以要适当地使用和存放。

2.味精的发现

尽管味精广泛存在于日常食品中,但谷氨酸以及其它胺基酸对于增强食物鲜味的作用,在20世纪早期,才被人们科学地认识到。 1907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研究池田菊苗发现了一种,昆布(海带)汤蒸发后留下的棕色晶体,即谷氨酸。这些晶体,尝起来有一种难以描述但很不错的味道。这种味道,池田在许多食物中都能找到踪迹,尤其是在海带中。池田教授将这种味道称为“鲜味”。继而,他为大规模生产谷氨酸晶体的方法申请了专利。

味精,学名谷氨酸钠。其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66年德国人H·Ritthasen(里德豪森)博士从面筋中分离到氨基酸,他们称谷氨酸,根据原料定名为麸酸或谷氨酸(因为面筋是从小麦里提取出来的)。1908年日本东京大学池田菊苗试验,从海带中分离到L—谷氨酸结晶体,这个结晶体和从蛋白质水解得到的L—谷氨酸是同样的物质,而且都是有鲜味的。

第二阶段:以面筋或大豆粕为原料通过用酸水解的方法生产味精,在1 965年以前是用这种方法生产的。这个方法消耗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对设备要求高,需耐酸设备。

第三阶段:随着科学的进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味精生产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自1965年以后我国味精厂都采用以粮食为原料(玉米淀粉、大米、小麦淀粉、甘薯淀粉)通过微生物发酵、提取、精制而得到符合国家标准的谷氨酸钠,为市场上增加了一种安全又富有营养的调味品,用了它以后使菜肴更加鲜美可口。

3.谷氨酸的来源

天然来源

谷氨酸是一种普遍的氨基酸:人体自产谷氨酸,它主要以络合状态存在于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中,如蘑菇、海带、西红柿、坚果、豆类、肉类,以及大多数奶制品。部分食物中的谷氨酸以「自由」形态存在;并且只有这种自由形态的谷氨酸盐能够增强食物的鲜味。西红柿、发酵的大豆制品、酵母提取物、某些尖奶酪,以及发酵或水解蛋白质产品(如酱油或豆酱)所能带来的调味作用中,部分归功于谷氨酸的存在。

亚洲菜向来用天然海草,比如海带的清汤,提高汤中的鲜味。诸如味之素等味精制造商,使用经过挑选的谷氨酸微球菌菌株,在培养基中生

产谷氨酸。这些细菌通过其所能分泌谷氨酸的能力进行筛选。之后谷氨酸从液体培养基中被分离出来,提纯,制成其钠盐,谷氨酸钠。

4. 烹调条件对味精呈鲜效果影响

4.1食盐对味精呈鲜效果的影响

谷氨纳的鲜味在有食盐存在的情况下才能显示出,食盐是味精的助鲜剂,谷氨酸钠之所以要在有食盐存在的情况下才显示鲜味,这是因为谷氨酸钠溶于水后电离出谷氨酸离子和钠离子,谷氨酸离子虽然有一定的鲜味,但如果不与钠离子结合,其鲜味并不明显,在这里钠离子起辅助增鲜作用,而且要在定量的钠离子包围阴离子的情况下,才能显示出其特有的鲜味,这定量的钠离子仅靠谷氨酸一钠中电离出来的钠离子是不够的,必须靠食盐的电离来供给。所以说食盐对谷氨酸钠的鲜味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二者的不同添加量之间存在着定量关系,一般谷氨酸钠的添加量与食盐添加量成反比。

4.2菜肴酸碱度对味精的呈鲜效果

如前所述,谷氨酸钠的鲜味是在溶液中有大量的钠离子存在,并且包围着谷氨酸阴离子时所呈现的,而溶液的酸碱性直接影响着阴离子的存在,实验证明,当介质的ph在6~7之间时,谷氨酸钠的鲜味最强。

4.3其他鲜味剂对味精呈鲜效果的影响

由于呈味协同作用的研究和应用,在上世纪60年代初把肌苷酸钠与普通味精谷氨酸钠相结合,制成了高鲜度的鲜味调料—特鲜味精。

所谓协同作用是指把呈味相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后,呈味作用达到倍增的效果,即呈味强度不是简单的加和,而是具有相乘的作用,特鲜味精就是在这个协同效应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它以极少量的鸟苷酸钠或肌苷酸钠与普通味精相混合,便可以得到数倍的呈鲜效果,而且,特鲜味精的性能更加稳定。

5.生产方法

首先由发酵法制得谷氨酸,谷氨酸与纯碱成盐后精制得到味精。谷氨酸发酵生产包括斜面种子培养、摇瓶扩大培养和种子培养及发酵等阶段,从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将谷氨酸用碳酸钠和,硫化钠除铁,活性炭脱色,过滤,滤液进行真空浓缩,加入晶种使之结晶,过滤后即得产品l-谷氨酸钠,将它铺成薄薄的一层,进烘房,在80℃下干燥10小时,干燥后的味精即可包装。

谷氨酸发酵属于通气发酵,也是我国目前通气发酵产业中,生产厂家最多、产品产量最大的产业。其生产工艺和设备都是非常典型的,本文对味精的生产工艺和主要设备作简要介绍,希望有助于了解通气发酵工艺和主要设备的相关关知识。

设计的主要类容为,了解味精生产中的原料预处理、发酵、提取部分的生产方法和生产流程,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发酵工段合适的生产流程,并对流程中的原料进行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设备的选择。最后,画出发酵工段的工艺流程图和平面布置图。

整个设计内容分成了三个部分:

1 味精生产的工艺设备和选择;

2 发酵罐、种子罐及空气分过滤器的设计与选型;

3 发酵车间的工艺流程和平面布置图。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加之对先进设计的了解甚少,设计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敬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第一章全厂工艺论证

1 味精生产工艺

1.1味精生产工艺概述

味精的整个生产过程可以分为四个工艺阶段:

(1)原料的预处理和淀粉水解糖的制备;

(2)种子的扩大培养与谷氨酸的发酵;

(3)谷氨酸的提取;

(4)谷氨酸制取味精以及味精成品加工。

由这四个工艺阶段,味精生产厂家一般就把味精生产分为以下四个车间:

(1)糖化车间

(2)发酵车间

(3)提取车间

(4)精制车间

除以上四个车间外,为保障生产过程中对蒸汽的需求,同时还设置了动力车间。动力车间的工作原理就是燃烧锅炉产生蒸汽,把蒸汽通过供气管路输送到各个生产需求部位,以满足各生产部位对热量的需求。

此外,为保障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用水量,还要设置供水站。所供的水经消毒、过滤系统处理,通过供水管路输送到各个生产需求部位。

味精生产的总工艺流程图见图1:

图1 味精生产总工艺流程图

1.2 原料预处理

此工艺操作的目的在于初步破坏原料结构,以便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同时去除固体杂质,防止机器磨损。用于除杂的设备为筛选机,常用的是振动筛和转筒筛,其中振动筛结构较为简单,使用方便。

用于原料粉碎的设备除盘磨机外,还有锤式粉碎机和辊式粉碎机。盘磨机广泛用于磨碎大米、玉米、豆类等物料,而锤式粉碎机应用于薯干等脆性原料的中碎和细碎作用,辊式粉碎机主要用于粒状物料的中碎和细碎[3]。

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生物素的含量,因为预处理主要是糖蜜的处理,糖蜜中含有过量的生物素,会导致光长菌体,不产谷氨酸的后果,从而影响谷氨酸的积累。

预处理的方法:A、活性炭处理法:吸附。B、水解活性炭处理法:用盐酸水解糖蜜后在吸附。C、树脂处理法:通过脱色树脂交换柱。

1.3 淀粉水解糖制备

在工业生产上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过程称为淀粉的糖化,所制得的糖液称为淀粉水解糖。由于谷氨酸生产菌不能直接利用淀粉或糊精作碳源,因而必须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才能供发酵使用。

目前水解淀粉的方法有:酸解法,酸酶法,酶酸法,双酶法。酸解法:是利用无机酸为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下,将淀粉水解转化为葡萄糖的方法。该法工艺简单,水解时间短,生产效率高,设备周转快。但是要求有耐腐蚀,耐高温,耐压的设备。且副反应所生成的副产物多,影响糖液纯度,使淀粉转化率降低。酸酶法:是先将淀粉用酸水解成糊精或低聚糖,然后在用糖化酶将其水解为葡萄糖的工艺。其酸用量少,产品颜色浅,糖液质量高,但是使用于淀粉颗粒紧密的原料。酶酸法:是将淀粉乳先用淀粉酶液化,过滤除去杂质后,再用酸水解成葡萄糖的工艺。适用于大米(碎米)或粗淀粉原料。双酶法:是用淀粉酶和糖化酶为催化剂,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工艺。该法水解的副产物少,可以在较高的淀粉浓度下水解,可用粗原料,且制得的糖液颜色浅,较纯净,无苦味,质量高,有利于糖液的充分利于。但是酶反应时间长,生产周期长,糖液过滤困难,要求设备较多

现国内许多味精厂采用双酶法制糖工艺。其主要优点为,淀粉的液化条件、方法、控制,淀粉糖化水解作用、酶来源、糖化工艺。双酶法的工艺流程为:原料→粉碎→加水→液化→糖化→淀粉水解糖。

1.4淀粉的液化

淀粉液化的方法很多,有间歇液化法、连续进出料液化法、喷射液化法、分段液化法等。我国目前多数味精厂采用的是间歇液化法。今年来,推广应用连续间歇液化法。

选择液化方法的原则:

淀粉液化效果好坏的标准与控制、液化要均匀;蛋白絮凝效果好;液化要彻

底。液化原料的影响:液化所处理的原料主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薯类淀粉,如木薯、马铃薯及甘薯;另一类是谷物类淀粉,如玉米、大米、小麦、蚕豆等。

液化工艺流程:

淀粉调浆配料一次喷射液化液化保温二次喷射高温维持二次液化冷却

在配料罐内,把粉浆乳调到17~25°Bé,用Na

2CO

3

调至pH5.0~7.0,并

加入0.15%~0.30%氯化钙,作为淀粉酶的保护剂和激活剂,最后加入耐高温a —淀粉酶0.5L/t,淀粉料液搅拌均匀后用泵把粉浆打入喷射液化器,在喷射器中粉浆和蒸汽直接相遇,出料温度95~105℃。从喷射器中出来的料液,进入层流罐保温30~60min,温度维持在95~97℃,然后进行二次喷射,在第二只喷射器内料液和蒸汽直接相通温度升至120~145℃,并在维持罐内维持5~10min,把耐高温a—淀粉酶彻底杀死,同时淀粉会进一步分散,蛋白质会进一步凝固。然后料液经真空闪急冷却系统进入二次液化罐,温度降低到95~97℃,在二次液化罐内调节pH至6.5,加入耐高温a—淀粉酶0.2L/t,淀粉液化约30min,碘试合格,液化结束。

1.5淀粉的糖化

淀粉的糖化主要是糖化酶的反应,作用,淀粉经a-淀粉酶水解成糊精和低聚糖范围较小分子产物,糖化工序是利用葡萄糖淀粉酶进一步将这些产物水解成葡萄糖。

糖化酶又称葡萄糖淀粉酶,糖化酶是一种习惯上的名称,学名为α-1,4-葡萄糖水解酶(α-1,4-Glucan glucohydrolace)。本品应用于酒精、淀粉糖、味精、抗菌素、柠檬酸、啤酒等工业以及白酒、黄酒。曲酒等其它酿造工业,本品质量稳定,使用方便,利于连续糖化,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糖化酶一般无任何毒副作用。它作用淀粉分子时,不仅可以水解α—1.4糖苷键,还能水解α—1.6糖苷键和α—1.3糖苷键。它可以直接由淀粉水解成葡萄糖,也能水解糊精、低聚糖、麦芽糖。糖化酶可将全部淀粉水解为β—葡萄糖。

糖化工艺流程:

液化液糖化灭酶过滤贮罐计量发酵

液化结束时,迅速将料液用酸调至pH4.2~4.5,同时迅速降温至60℃,然后加入糖化酶150IU/g淀粉,60℃保温32~40h。当用无水酒精检验无糊精存在时,糖化结束将料液pH调节至4.8~5.0,同时,将料液加热到80℃,保温20min。然后料液降温降到60—70℃,开始过滤,滤液进入贮糖罐,在60℃以上保温待。

1.6种子扩大培养

种子的扩大培养,有斜面培养,其主要产生菌是棒状杆菌属、短杆菌属、小杆菌属、节杆菌属。现我国各工厂目前使用的菌株主要是钝齿棒杆菌和北京棒杆菌及各种诱变株。生长特点:适用于糖质原料,需氧,以生物素为生长因子。种子扩大培养是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而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这些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

种子扩大培养应根据菌种的生理特性,选择合适的培养条件来获得代谢旺盛、数量足够的种子。这种种子接入发酵罐后,将使发酵生产周期缩短,设备利用率提高。种子液质量的优劣对发酵生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菌种的扩大培养是发酵生产的第一道工序,该工序又称之为种子制备。种子制备不仅要使菌体数量增加,更重要的是经过种子制备培养出具有高质量的生产种子供发酵生产使用。谷氨酸发酵开始前,首先必须配制发酵培养基,并对其作高温短时灭菌处理。用于灭菌的工艺除采用连消塔—维持罐一喷淋冷却系统外,还可采用喷射加热器—维持管—真空冷却系统或薄板换热器灭菌系统。但由于糖液度较大,流动性差,容易将维持管堵塞,同时真空冷却器及薄板加热器的加工制造成本较高,因而应用较少。

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1、原材料质量

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种子质量不稳定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原材料质量波动。如:四环素、土霉素生产中,配制产孢斜面培养基用的麸皮,因小麦产地、品种、加工方法及用量的不同对孢子质量均有一定影响。制备霉菌用的大米,其产地、颗粒大小、均匀程度不同,孢子质量也不同。蛋白胨加工原料不同(如鱼胨或骨胨)对孢子影响也不同。水质的硬度、污染程度对生产均有影响原材料质量的波动,起主要作用的是其中的无机离子含量不同。

2、培养条件1)温度温度对多数品种斜面孢子质量有显著影响。如:土霉素生产种子,在高于37℃培养时,孢子接入发酵罐后表现出糖代谢变慢,氨基氮回升提前,菌丝过早自溶,效价降低等2)湿度制备斜面孢子培养基的湿度对孢子的数量和质量有较大影响。3)通气量4)斜面冷藏时间。

1.7谷氨酸的发酵

谷氨酸发酵开始前,首先必须配制发酵培养基,并对其作高温短时灭菌处理。用于灭菌的工艺除采用连消塔—维持罐一喷淋冷却系统外,还可采用喷射加热器—维持管—真空冷却系统或薄板换热器灭菌系统。但由于糖液粘度较大,流动性差,容易将维持管堵塞,同时真空冷却器及薄板加热器的加工制造成本较高,因而应用较少。

发酵设备,国内味精厂大多采用机械搅拌通风通用式发酵罐,罐体大小在50m3到200m3之间。对于发酵过程采用人工控制,检测仪表不能及时反映罐内参数变化,因而发酵进程表现出波动性,产酸率不稳定。

在发酵过程中,氧、温度、pH和磷酸盐等的调节和控制如下:①氧。谷氨酸产生菌是好氧菌,通风和搅拌不仅会影响菌种对氮源和碳源的利用率,而且会影响发酵周期和谷氨酸的合成量。尤其是在发酵后期,加大通气量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②温度。菌种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32 ℃。当菌体生长到稳定期,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产酸,因此,在发酵后期,可将温度提高到34~37 ℃。③pH。

谷氨酸产生菌发酵的最适pH在7.0~8.0。但在发酵过程中,随着营养物质的利用,代谢产物的积累,培养液的pH会不断变化。如随着氮源的利用,放出氨,pH会上升;当糖被利用生成有机酸时,pH会下降。④磷酸盐。它是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必需的,但浓度不能过高,否则会转向缬氨酸发酵。发酵结束后,常用离子交换树脂法等进行提取。

发酵方法:发酵方法有间歇发酵和连续发酵。在本次设计中发酵设备为间歇操作,灭菌设备为连续操作。

1.8 谷氨酸的提取

发酵法生产谷氨酸的谷氨酸提取工艺是一种在发酵法生产谷氨酸过程中的谷氨酸提取工艺,提取工艺具体如下:谷氨酸发酵液经灭菌后进入超滤膜进行超滤,澄清的谷氨酸发酵液在第一调酸罐中被调整pH值为3.20~3.25,然后进入常温的等电点连续蒸发降温结晶装置进行结晶,分离、洗涤,得到谷氨酸晶体和母液,将一部分母液进入脱盐装置,脱盐后的谷氨酸母液一部分与超滤后澄清的谷氨酸发酵液合并;另一部分在第二调酸罐中被调整pH值至4.5~7,蒸发、浓缩、再在第三调酸罐中调pH值至3.20~3.25后,进入低温的等电点连续蒸发降温结晶装置,使母液中的谷氨酸充分结晶出来,低温的等电点连续蒸发降温结晶装置排出的晶浆被分离、洗涤,得到谷氨酸晶体和二次母液。

谷氨酸的提取的方法有,等电点法、离子交换法、金属盐法、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法,一般采用等电点—离子交换法,国内有些味精厂还采用等电点—锌盐法、盐酸水解—等电点法及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法提取谷氨酸。但存在废水污染大,生产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等问题,应用上受到限制[1]。

1.9 谷氨酸制取味精

谷氨酸通过浓缩的发酵液,谷氨酸晶体杂质高,为减轻后步工序负荷,必须进一步提纯,根据工业结晶理论,结晶是提纯物料最有效的方法,可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α-型晶(粗谷氨酸),经溶解重新结晶或β-型晶,因晶格的不同,除去晶体中的杂质和色素,达到提纯的目的。另一种方法是α-型晶,表面适度溶解后再重新结晶(仍然为α-型晶形),除去表面吸附的杂质。前者夫酸纯度高,后者夫酸纯度低,但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味精是L-谷氨酸一钠,带有一个分子的结晶水。从发酵液中提取得到的谷氨酸仅仅是味精生产中的半成品。谷氨酸盐与适量的碱进行中和反应,生成谷氨酸一钠,其溶液经过脱色,除铁,除去部分杂质,最后通过减压浓缩,结晶及分离,得到较纯的谷氨酸一钠的晶体,不仅酸味消失,而且有很强的鲜味。

味精中和液的脱色过程,除使用碳柱外,还可使用离子交换柱,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色素。味精的干燥过程,国内许多厂家还采用箱式烘房干燥,设备简单,投资低,但操作条件差,生产效率低,不适应大规模生产的要求。也有的厂家使用气流干燥技术,生产量大,干燥速度快,干燥时间短,但干燥过程对味精光泽和外形有影响,同时厂房建筑要求较高,这样均不如振动式干燥床应用效果好[4]。

谷氨酸发酵采用淀粉原料,双酶法糖化,中糖发酵,一次等电点提取工艺。

第二章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其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灭无

尿素

图2 谷氨酸发酵工艺流程示意图

2.1 味精工厂发酵车间的物料衡算

2.1.1 工艺技术指标及基础数据

(1)查《发酵工厂工艺设计概论》P 326表3 味精行业国家企业标准 ,选用主要指标如表1 表1 味精发酵工艺技术指标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数 生产规模 t/a

8000(味精)

生产方法 中糖发酵,一次等电点提取

年生产天数 d/a 320 产品日产量 t/a 25

产品质量 纯度% 99

倒灌率 % 1.0 发酵周期 h 48 发酵初糖 Kg/m 3 150 淀粉糖转化率 % 95 糖酸转化率 % 48 麸酸谷氨酸含量 % 90 谷氨酸提取率 % 80 味精对谷氨酸产率

%

112

(2)主要原材料质量指标 淀粉原料的淀粉含量为80%,含水14%。

(3)二级种子培养基(g/L ) 水解糖25,糖蜜20,尿素3.5,磷酸氢二钾1.0,硫酸镁0.6,玉米浆5~10,泡敌0.6,硫酸镁0.002,硫酸亚铁0.002。

(4)发酵培养基(g/L ) 水解糖150,糖蜜4,硫酸镁0.6,氯化钾0.8,磷酸氢二钠0.2,硫酸亚铁0.002,硫酸锰0.002,尿素(总尿)40,泡敌0.6,植物油1.0。

(5)接种量为2% 。

2.1.2 谷氨酸发酵车间的物料衡算

首先计算生产1000kg 纯度为100%的味精需耗用的原辅材料及其他物料量。

(1)发酵液量V 1

()()

3

166.15%112%99%80%481501000m V =????÷=

式中 150——发酵培养基初糖浓度(kg/m 3) 48%——糖酸转化率 80%——谷氨酸提取率

99%——除去倒灌率1%后的发酵成功率

112%——味精对谷氨酸的精制产率 (2)发酵液配制需水解糖量G 1

以纯糖算,

)(234915011kg V G =?=

(3)二级种液量 V 2

()

312313.0%2m V V ==

(4)二级种子培养液所需水解糖量 G 2

()

32283.725m V G ==

式中 25——二级种液含糖量(kg/m 3) (5)生产1000kg 味精需水解糖总量G 为:

()kg G G G 8.235621=+=

(6)耗用淀粉原料量

理论上,100kg 淀粉转化生成葡萄糖量为111kg ,故理论上耗用的淀粉量G 淀粉为:

()()

kg 7.2793%111%95%808.2356=??÷=淀粉G

式中 80%——淀粉原料含纯淀粉量 95%——淀粉糖转化率 (7)尿素耗用量

二级种液耗尿素量为V 3

()kg V V 1.15.323==

发酵培养基耗尿素为V 4

()kg V V 4.6264014==

故共耗尿素量为627.5kg (8)甘蔗糖蜜耗用量

二级种液耗用糖蜜量V 5

()kg V V 26.62025==

发酵培养基耗糖蜜量V 6

()kg V V 64.62416==

合计耗糖蜜69.9kg (9)氯化钾耗量G KCl

()kg V G KCl 53.128.01=

(10)磷酸氢二钠(Na 2HPO 4·7H 2O )耗量G 3

()

kg V G 13.32.013==

(11)硫酸镁(MgSO 4·7H 2O )用量G 4

()()kg V V G 58.96.0214=+=

(12)消泡剂(泡敌)耗用量G 5

()kg V G 4.96.015==

(13)植物油耗用量 G 6

()kg V G 5.235.116==

(14)谷氨酸(麸酸)量

发酵液谷氨酸含量为:

()()kg G 2.1116%11%481=-?

实际生产的谷氨酸(提取率80%)为:

()kg 893%802.1116=?

2.1.3 8000t/a 味精厂发酵车间的物料衡算结果

由上述生产1000kg 味精(100%纯度)的物料衡算结果,可求得8000t/a 味精厂发酵车间的物料平衡计算。

具体计算结果如表2 2.1.4谷氨酸提取车间的物料衡算

⑴ 生产8000t/a 纯度为99%的味精每日所需的发酵液量为: V 发酵液 =392×99%=388.08(m 3)

物料名称

生产1t 味精(100%)的物料量

8000t/a 味精生产的物料量

每日物料量

发酵液(m 3) 15.66 1.25×105 392 二级种液(m 3) 0.313 2504 7.83 发酵水解用糖(kg ) 2349 3.52×107 1.17×105 二级种培养用糖(kg )

7.83

6.26×104

195.8

水解糖总量(kg ) 2356.8 1.89×107 0.59×105 淀粉(kg) 2793.7 2.23×107 0.70×105 尿素(或液氨) 627.5 5.02×106 1.57×104 糖蜜(kg ) 69.9 5.60×105 1747.5 氯化钾(kg ) 12.53 1.00×105 313.3 磷酸氢二钠(kg ) 3.13 2.50×104 78.3 硫酸镁(kg ) 9.58 7.67×104 239.5 泡敌(kg ) 9.4 7.52×104 235 植物油(kg ) 23.5 1.88×105 587.5 谷氨酸(kg )

893

7.14×106

22325

m1=388.08×1050=407484(㎏)

式中——1050为发酵液的相对密度;

每年发酵液量:

407484×320=130395(t);

⑵加98%的硫酸量:为发酵液的3.6%

407484×3.6%=14670(㎏)

年用量:

14670×320=4694.2(t)

98%硫酸的相对密度是1.84,故:

14670÷1.84=7.97(m3);

⑶分离前谷氨酸含量:

22325×99%÷80%=27627.2(㎏)

80%——为谷氨酸提取率

分离后每日谷氨酸量:22101.8(㎏)

分离后每年谷氨酸量:7072.56(t)

⑷每日谷氨酸分离洗水量:

22101.8×20%=4420.35(㎏)

每年谷氨酸分离洗水量:

4420.35×320=1414.5(t);

⑸每日加晶种量:按发酵液的0.2%投入晶种

4069.7×0.2%=813.94(㎏)

每年需晶种量:

130228.9×0.2%=260.46(t);

⑹每日结晶后母液量:

406965.3+14650.75+813.94-22101.76=400328.23(㎏) 每年结晶后母液量:

400328.23×320=128105(t)。

2.1.5 8000t/a味精厂提取车间物料衡算表

由上述物料衡算的结果,知8000t/a味精厂提取车间的物料量。具体结果如表所示。

物料名称每日物料量㎏年物料量t

原料液(发酵液)量406965.3130395

结晶后母液量400328.23128105

谷氨酸量22101.767072.56

硫酸用量14650.754688.24

分离洗水量4420.351414.52

晶种量813.94260.46

2.2管算提取车间的热量衡算

2.2.1提取车间热量衡算的意义和具体计算

⑴热量衡算的意义

a.通过热量衡算,计算生产过程能耗定额指标。应用蒸汽等热量消耗指标,可对工艺设计的多种方案进行比较,以选定先进的生产工艺;或对已投产的系统提出改造或革新,分析生产过程的经济合理性、过程先进性,并找出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b.热量衡算的数据是设备类型的选择及确定其尺寸、台数的依据。

c.热量衡算是组织和管理、生产、经济核算和最优化的基础。热量衡算的结果有助于工艺流程和设备的改进,达到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⑵热量的具体计算

工艺技术基础数据:

年产纯度99%味精8000t;

提取工艺在34h左右完成;

成熟发酵液量406965.3㎏;

发酵液的比热容3.97[kJ/(㎏·K)];

母液量400328.23㎏;

发酵液由30℃降到5℃需要14h左右;

谷氨酸的比热容1.189[kJ/(㎏·K)];

谷氨酸晶体的溶解热23.24(kJ/mol);

硫酸的溶解热92(kJ/mol);

①原料液带入热量Q1

Q1=m1c1T1(kJ)

式中 c1——原料液的比热容,kJ/(㎏·℃);

T1——原料液的温度,℃

Q1=406965.3×3.97×30=48469567.22 (kJ);

②随母液带走的热量Q2

Q2=m2c2T2(kJ)

式中 c2——母液的比热容,4.03kJ/(㎏·℃);

T2——母液的温度,℃

Q2=400328.23×4.03×5

=8066613.83(kJ)

③随晶体结晶带走的热量Q3

Q3=m3c3T2(kJ)

式中 c3——晶体的比热容,kJ/(㎏·℃);

Q3=22101.75×1.189×5=131394.96(kJ)

④硫酸对水的溶解热量Q4

Q4=[(14650.75×98%)÷98]×92×103

=1347840(kJ)

⑤谷氨酸结晶时放出的热量Q5(kJ),其数值与物质的溶解热相等。

Q5=(22101.75÷147)×23.24×103

=3494183(kJ)

⑥冷却所带走的热量Q6

Q6= Q1+Q4+Q5-Q2-Q3

=57244431.42(kJ)

⑦每小时冷却所带走的热量Q7

Q7= Q6÷14=4088887.96(kJ/h)

2.2.2提取车间热量衡算表

表4 8000t/a味精厂提取车间的热量衡算表

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3.1 发酵罐

3.1.1发酵罐的选型

评价发酵罐技术性能的主要尺寸是体积氧系数K La ;平均经济性能的依据是溶氧效率g 。当前,我国谷氨酸发酵站统治地位的发酵罐仍是机械涡轮搅拌通风发酵罐,即通用罐。主要是因为其历史悠久,资料齐全,在比拟放大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成功率高。

选用机械涡轮搅拌通风发酵罐

3.1.2生产能力、数量和容积的确定

①发酵罐容积的确定:选用100m 3罐 ,因为单罐容量越大,经济性能越好,并且应当尽量减少设备数量,在技术管理水平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取较大容量的发酵罐。

②生产能力的计算:现每天生产99%纯度的味精25t ,谷氨酸的发酵周期为48h(包括发酵罐清洗、灭菌、进出物料等辅助操作时间)。则每天需糖液体积为V 糖 。每天产纯度为99%的味精25t ,每吨100%的味精需糖液15.66m 3

()3m 387.59%992566.15=??=糖V

设发酵罐的填充系数φ=70%;则每天需要发酵需要发酵罐的总体积为V 0(发酵周期为48h )。

()

30m 7.5537

.0387.59

/===φ糖V V

③发酵罐个数的确定:公称体积为200m 3的发酵罐,总体积为118 m 3

()个φτ总9.3824

7.011848

387.5924V 01=???=?=

V N

取公称体积100 m 3 发酵罐11个,其中一个留作备用。 实际产量验算:

()a t /1.8525320%

9966.155

7.0118=????

富裕量

%6.68000

8000

1.8525=-

能满足产量要求 3.1.3主要尺寸的计算

取高径比 H :D=2:1[6]

;封筒全3118m 2=+=V V V

则有:

1182242785.03

2=?+

?=D D D V π全 H=2D ;

解方程得:

11826.057.133=+D D ()m D 010.483

.1118

3

== 取D=4m H=2D=8m ;

封头高:

()mm h h H b a 1050501000=+=+=封

封头高:

()mm h h H b a 1050501000=+=+=封

封头容积 :

V 封=8.35(m3)

圆柱部分容积:

V 筒=100.48m 3

验算全容积V 全:

()

3

m

118.441.268.3521972=+?+=+=封筒‘全V V V V 全=V ’全

符合设计要求,可行。

3.1.4冷却面积的计算

对谷氨酸发酵,每1m 3发酵液、每1h 传给冷却器的最大热量约为4.18×6000kJ/(m 3·h) [5]。

采用竖式蛇管换热器,取经验值K=4.18×500 kJ/(m 3·h ·℃) [8]。 平均温差Δt m :

21

2

1m t t ln t t t ΔΔΔΔΔ-=

32℃ 32℃ 20℃ 27℃ 12 5

代入

℃Δ8512ln 5

12t m =-=

对公称容量100 m 3的发酵罐,每天装5罐,每罐实际装液量为

()

35.775

59

.387m = 换热面积

()

325.1168

50018.45

.77600018.4m t K Q F m =????==

Δ 3.1.5搅拌器计算

选用六弯叶涡轮搅拌器

该搅拌器的各部分尺寸与罐径D 有一定比例关系

搅拌器叶径

()m D D i 33.13

4

3===

取d=1.3(m )

叶宽 :

()m d B 26.03.12.02.0=?==

弧长:

()m d l 49.03.1375.0375.0=?==

底距:

()m D C 3.13

4

3===

盘踞 :

()m D d i i 98.03.175.075.0=?==

叶弦长:

()m D L i 3.03.125.025.0=?==

叶距 :

()m D Y 4==

35000吨味精工厂发酵车间设计资料讲解

35000吨味精工厂发酵车间设计

武汉轻工大学 《发酵(制药)工厂设计》课程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年产35000吨味精工厂发酵车间工艺设计 姓名 学号 10021 院 (系)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 指导教师陶兴无 2014 年 1月 10 日 35000吨味精工厂发酵车间工艺设计 xxx (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武汉430023)

摘要: 味精,学名“谷氨酸钠(C5H8NO4Na)”。谷氨酸是氨基酸的一种,也是蛋白质的最后分解产物。我们每天吃的食盐用水冲淡400 倍,已感觉不出咸味,普通蔗糖用水冲淡200 倍,也感觉不出甜味了,但谷氨酸钠,用于水稀释3000倍,仍能感觉到鲜味,因而得名“味精”。味精是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由粮食制成的现代调味品。本设计为年产味精厂35000吨味精工艺设计;以玉米淀粉为原料水解生成葡萄糖、利用谷氨酸生产细菌进行碳代谢、生物合成谷氨酸、谷氨酸与碱作用生成谷氨酸钠即味精为主体工艺,进行物料衡算、热量衡算、水衡算和设备选型计算,并绘制了发酵车间连续消毒工序流程图以及设备布置图。 关键词:味精,发酵车间,连消工序,工艺设计

Abstract: The design is an annual output of 40000 tons of monosodium glutamate for material balance calculation , heat balance calculation, water balance calculation and the selection calculation of fermentor, process design; To hydrolysis of corn starch as raw materials to generate glucose, glutamic acid producing bacteria to use carbon metabolism, biosynthesis of glutamic acid , glutamic acid and alkali to form a sodium glutamate or MSG is the main process, for material balance calculation , heat balance calculation, water balance calculation and the selection calculation of fermentor, and mapped the structure of fermentation tank,fermentation process with control point map, the factory floor plan ,saccharification process map and the process map of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 Key words: MSG, fermentation workshop, continuous disinfection processes,process design

(完整版)年产3000吨番茄酱的工厂设计毕业设计

本科生毕业设计 年产3000吨番茄酱的工厂设计 The Design for a Tomato Sauce Plant of 3000-ton Annual Output

总计:毕业设计36 页 表格:16 个 插图:8 幅 南阳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年产3000吨番茄酱的工厂设计 The Design for a Tomato Sauce Plant of 3000-ton Annual Output 学院:生化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评阅教师: 完成日期:2013年6月

南阳理工学院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年产3000吨番茄酱的工厂设计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马季月 [摘要]本设计主要是进行年处理量为3000吨番茄酱的工厂设计。通过对市场上番茄酱的消费需求情况,生产加工和销售的现状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番茄酱的产业现状。拟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投资建设番茄酱生产厂,并根据工厂设计原则做出了厂区平面设计。接着根据产品的工艺设计结合拟定的产量对产品进行了详细的工艺论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物料衡算,耗材计算,设备选型以及水电汽的消耗计算,最后还进行了必要的经济分析。本设计充分考虑了番茄酱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从节能角度出发选择设备,保证车间布局合理、规范,使整个生产流程尽量机械化、自动化。在完成设计说明的基础上,绘制了厂区平面图、车间设备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和主要设备简图。 [关键词]番茄酱;工厂设计;物料衡算;设备选型

The Design for a Tomato Sauce Plant of 3000-ton Annual Output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 MA Ji-yue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primarily for a plant of 3000-ton tomato sauce.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of Tomato sauce on the market survey on the status of production, sales and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of the tomato paste production and trad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For investing in tomato paste factory in Xinjiang Urumqi tianshan district. First of all, we can the proposed production workshop; Secondly, we carried on the workshop process design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demand and

发酵工程论文

发酵工程的研究进展 【前言】发酵工程是泛指利用微生物制造或生产某些产品的过程。它包括厌氧发酵的生产过程(如酒精、乳酸、丙酮丁醇等)和有氧发酵的生产过程(如氨基酸、柠檬酸、抗生素等)。广义的概念: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工程学(化学工程)结合。狭义的发酵概念:微生物培养和代谢过程。 发酵技术是人类最早通过实践掌握的生产技术之一,产品也很多,以传统食品来说,东方有酱、酱油、醋、白酒、黄酒等,西方有啤酒、葡萄酒、奶酪等。这些发酵食品都是数千年来凭借人类的智慧和经验,在没有亲眼看到微生物的情况下,巧妙地利用微生物生产的产品。 【关键词】发酵发展应用 1、发酵工程的内容 1.1 定义 发酵工程是指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和有活性的离体酶的某些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或直接用微生物参与控制某些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 1.2现代发酵工程 人们熟知的利用酵母菌发酵制造啤酒、果酒、工业酒精,乳酸菌发酵制造奶酪和酸牛奶,利用真菌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酵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已经进入能够人为控制和改造微生物,使这些微生物为人类生产产品的现代发酵工程阶段。 现代发酵工程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有目的地改造原有的菌种并且提高其产量;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药品,如人的胰岛素、干扰素和生长激素等。已经从过去简单的生产酒精类饮料、生产醋酸和发酵面包发展到今天成为生物工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成为一个包括了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机械工程和计算机软硬件工程的一个多学科工程。 现代发酵工程不但生产酒精类饮料、醋酸和面包,而且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抗生素和疫苗等多种医疗保健药物,生产天然杀虫剂、细菌肥料和微生物除草剂等农用生产资料,在化学工业上生产氨基酸、香料、生物高分子、酶、维生素和单细胞蛋白等。 1.3组成 从广义上讲,发酵工程由三部分组成:是上游工程,中游工程和下游工程。 1.3.1 上游工程:包括优良种株的选育,最适发酵条件(pH、温度、溶氧和营养组成)的确定,营养物的准备等。 1.3.2 中游工程:主要指在最适发酵条件下,发酵罐中大量培养细胞和生产代谢产物的工艺技术。这里要有严格的无菌生长环境,包括发酵开始前采用高温高压对发酵原料和发酵罐以及各种连接管道进行灭菌的技术;在发酵过程中不断向发酵罐中通入干燥无菌空气的空气过滤技术;在发酵过程中根据细胞生长要求控制加料速度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还有种子培养和生产培养的不同的工艺技术。

年产一万吨味精发酵工厂设计讲课教案

年产一万吨味精发酵工厂设计 摘要:味精是一种家常调味品,它采用面筋或淀粉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制成。别名又叫:味素、味粉、谷氨酸钠。味精又称味素,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 一.设计的任务及主要设计内容 1.生产工艺阶段 味精生产全过程可划分为四个工艺阶段:(1).原料的预处理及淀粉水解糖的制备(2).种子扩大培养及谷氨酸发酵(3).谷氨酸的提取(4).谷氨酸制取味精及味精成品加工 2.设计内容 主要设计内容包括(1).工艺流程设计(2).物料衡算(3).设备的设计与选型(4).车间布置设计及物料管道设计 二.工艺流程设计

三.物料衡算 1.计算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1)主要原材料质量指标 淀粉原料的淀粉含量为80%。含水14% (2)二级种子培养基(g/L ):水解糖50m ,糖蜜20,磷酸二铵钾1.0,硫酸镁0.6,玉米浆8,泡敌0.6,生物素0.02mg ,硫酸锰2mg/L ,硫酸亚铁2mg/L 。 (3)发酵初始培养基(g/L ):水解糖150,糖蜜4,硫酸镁0.6,氯化钾 0.8,磷酸0.2,生物素2μg ,泡敌1.0,接种量为8%。 2.物料衡算 首先计算生产1000Kg 纯度为100%的味精需耗用的原材料及其他物料量。 (1)设发酵初糖和流加高浓糖最终发酵液总糖浓度为220kg/m 3,则发酵液量为: 31 6.55m 122% 99.8%95%60%2201000 v =????= (2)发酵液配置需水解糖量 以纯糖计算:)(1441220m 11kg V == (3)二级种液量)(312m 0.5248%v v ==

(4)二级种子培养液所需水解糖总量)(kg 26.250v m 22== (5)生产1000kg 味精需水解糖总量)(kg 1467.2m m m 21=+= (6)耗用淀粉原料量 理论上,100kg 淀粉转化生成葡萄糖量为111kg ,故耗用淀粉量为: ) (淀粉kg 1529.9111% 108%80%1467.2 m =??= (7)液氨耗用量 发酵过程用液氨调pH 和补充氮源,耗用260-280kg ;此外,提取过程耗用160-170kg ,合计每吨味精消耗420-450kg 。 (8)甘蔗糖蜜耗用量 二级种液耗用糖蜜量为:)(kg 10.4820v 2= 发酵培养基耗糖蜜量为:)(kg 26.24v 1= 合计耗糖蜜36.68kg (9)氯化钾耗量)(24.58.0m 1k cl kg v == (10)磷酸镁用量)(kg 0.5241.0V m 23== (11)硫酸镁用量)()(kg 4.24v v 0.621=+ (12)消泡剂(泡敌)耗用量)(kg 6.551.0V 1= (13)玉米浆耗用量(8g/L ))(kg 4.198V m 24== (14)生物素耗用量)(g 0.02360.002V 0.02V m 125=+= (15)硫酸锰耗用量)(g 1.0480.002V m 26== (16)硫酸亚铁耗用量)(g 1.0480.002V m 27==

食品工厂设计 年产7万吨饼干厂工艺设计

年产7万吨饼干厂工艺设计姓名: 学号: 专业: 时间:

目录 1前言………………………………………… 2说明厂址选择要求…………………………3总平面设计………………………………… 4产品方案:班制、工作日、日产量、班产量,并作出方案图……………………………… 5工艺流程……………………………………6物料衡算……………………………………7要设备选择表………………………………8定员设计……………………………………9主要车间工艺布置…………………………10作简单的效益和成本计算………………

前言 饼干的主要原料是小麦面粉,此外还有糖类、淀粉、油脂、乳品、蛋品、香精、膨松剂等辅料。上述原、辅料通过和面机调制成面团,再经滚轧机轧成面片,成型机压成饼坯,最后经烤炉烘烤,冷却后即成为酥松可口的饼干。饼干类别根据配方和生产工艺的不同,甜饼干可分两大类,即韧性饼干和酥性饼干 饼干具有耐贮藏、易携带、口味多样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饼干品种正向休闲化和功能化食品方向发展。按其加工工艺的不同,又可分为:酥性饼干、韧性饼干薄脆饼干、曲奇饼干、夹心饼干、威化饼干、蛋卷等。按成型方法可分为印硬饼干、冲印饼干、挤出成型饼干、挤浆成型饼干、辊印饼干,随市场不断发展涌现出各种新型饼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饼干业得到了稳定而快速的发展,从1985年至今,我国曾先后引进数十条先进的饼干生产线,合资企业蓬勃涌现,中国的饼干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2001年总计销售120万吨,目前饼干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预计以后将达到200万吨。饼干算是除面包之外最大的焙烤食品。

厂址选择 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条件和生态要求两个方面。 (1)气候条件气候在选择建厂地区时是一个重要因素。除了直接影响项目成本以外,对环境方面的影响也很重要。在厂址选择时,应从气温、湿度、日照时间、风向、降水量等方面说明气候条件。这些方面中的每一项都可以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如平均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及日平均气温等。(2)生态要求饼干厂本身并不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但环境条件则可能严重影响着食品厂的正常运行。饼干厂明显依赖于使用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可能由于其他因素 (如被污染的水和土壤)而降低等级。用水量不是很大,但是对水质要求也很高,如果附近的工厂将废水排入河中,影响工厂水源的卫生质量,则该项目将受到严重损害。 2.社会经济因素 (1)国家政策的作用 (2)财政及法律问题、 (3)设施条件 (1)燃料动力 (2)人力资源 (3)基础服务设施 (4)排污物及废物处理4. 战略问题 5.土地费用

年产吨味精工厂设计毕业论文

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论文 年产10000吨味精工厂设计 THE PLANT DESIGN OF 10,000 TONS MONOSODIUM GLUTAMATE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容。 作者签名:日期:

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生 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 本人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在文中均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1 总论............................................. (1) 1.1 工厂设计总概括 (2) 1.2 设计任务 (2) 1.3 设计的特点 (2) 1.4 设计围 (2) 1.5 建设规模 (3) 1.6 经济技术指标 (3) 1.7 工作制度及定员 (3) 1.8、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 (5) 1.9、三废处理 (5) 1.10、产品的质量、卫生、质检措施及防火 (5) 1.10.1 产品的质量: (5) 1.10.2 味精卫生标准 (5) 1.10.3 质检措施 (5) 1.10.4 防火 (6) 2 味精的发展历程 (6) 2.1 世界味精工业的发展历程 (6) 2.2 中国味精产量与世界味精产量的比例 (7) 2.4 我国味精工艺和装备技术的进展 (9) 2.5 我国味精生产量的增长 (11) 2.6 中国味精工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12) 2.6.1 中国味精工业概况 (12)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 实习指导书 主编:邵威平 甘肃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OO七年八月

前言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实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属于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这个实习环节的学习和锻炼,使学生在掌握了生物工程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发酵工程工厂设计的基本原则、发酵工艺参数的设计及检测方法的建立,培养学生具备发酵工厂工艺、工程设计的能力,使学生得到生物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性基本训练。 本指导书主要叙述了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课程设计的任务、课程设计的内容、课程设计报告的要求、考核方法与评分办法等内容,其中课程设计的内容为本书重点,阐明了啤酒、酒精、味精和酶制剂工厂设计要求等指导性内容。 编写本指导书的目的,旨在指导学生掌握微生物发酵工厂设计工作的原理、步骤和方法,培养正确的辨证的工程设计观点,提高综合运用专业理论与基础理论知识及技能,分析解决发酵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尽管作者力图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系统性、实践性和指导性,但限于作者能力和水平,书中难免存在纰漏和不足,望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3)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 (4)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环节 (4) (二)课程设计具体任务 (4)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6) (一)啤酒发酵车间(工厂)设计 (6) (二)酒精发酵车间(工厂)设计 (8) (三)味精发酵车间(工厂)设计 (10) (四)糖化酶发酵车间(工厂)设计 (14) (五)其他参考选题 (15) 四、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6) 五、考核方法与评分办法 (18) 六、参考资料 (19) 附一: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指南 (20) 附二:课程设计报告样式与格式规范要求 (23)

食品工厂设计论文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项目名称:年产2万吨柑橘饮料 加工厂生产设计项目 系(院):食品科学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设计时间:2012年5月29日~2012年6月20日

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设计原则及依据 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二章工艺设计 第一节产品方案 第二节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第三节工艺操作要点 第三章物料衡算 第一节生产产量的确定 第二节原辅材料的计算 第四章设备选型以及水电气衡算 第一节设备选型 第二节水衡算 第三节电衡算 第四节蒸汽衡算 第五章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经济效益分析第一节投资分析 第二节资金筹措 第三节效益分析 第六章食品工厂卫生、环保、安全设计 第一节工厂卫生 第二节环保 第三节安全 第七章总论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概述 我国饮料行业起步虽然晚,但是发展迅速,并且一直持续稳步增长。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提高和人们的保健意识提高,人们对果汁这一类天人健康医疗的认识日益加深,近年来我国果汁饮料迅速发展,果汁饮料更是备受欢迎。来自经济部门的消息显示,果汁饮料作为一种天然、低糖的新型健康饮料,越来越被消费者所接受。果汁饮料在软饮料中的发展前景广阔。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生产果品,全世界生产柑橘的国家和地区有153个,中国也是其中之一。中国是柑橘的重要原产地之一,柑橘资源丰富,优良品种繁多,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我国柑橘分布在北纬16°~37°之间,海拔最高达2600米(四川巴塘),南起海南省的三亚市,北至陕、甘、豫,东起台湾省,西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河谷。但我国柑橘的经济栽培区主要集中在北纬20°~33°之间,海拔700~1000米以下。全国生产柑橘包括台湾省在内有1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主产柑橘的有浙江、福建、湖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江西、重庆和台湾等10个省(市、区),其次是上海、贵州、云南、江苏等省(市),陕西、河南、海南、安徽和甘肃等省也有种植。全国种植柑橘的县(市、区)有985个。 柑橘包括橙子、柚子、柠檬、广柑、蜜橘等。柑橘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含有丰富的糖分、果酸和多种维生素。据测定,柑橘每100克的可食部分中,含核黄素0.05毫克,尼克酸0.3毫克,抗坏血酸(维生素C)16毫克,蛋白质0.9克,脂肪0.1克,糖12克,粗纤维0.2克,无机盐0.4克,钙26毫克,磷15毫克,铁0.2毫克,热量221.9焦耳。橘中的胡

某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某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绪论. (1) 1.1 工厂供电的意义 (1) 1.2设计概述 (1) 1.2.1工厂情况 (1) 1.2.2设计思路 (3) 第二章负荷计算及功率因数补偿计算 (4) 2.1负荷计算 (4) 2.1.1负荷计算的意义 (4) 2.1.2 负荷计算的方法 (4) 2.1.3 各车间负荷计算 (5) 2.1.4全厂总负荷 (6) 2.2功率因数补偿计算 (7) 2.2.1 功率因数对供电系统的影响 (7) 2.2.2 功率因数的补偿 (8) 第三章变电所位置与型式的选择 (11) 3.1 变配电所的类型和所址的选择 (11) 3.2 变配电所总体布置的一般要求 (12) 3.3变配电所的总体设计选择 (13) 第四章主变压器及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14) 4.1 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14)

4.2 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选择 (14) 4.3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14) 4.3.1主接线的总体分类: (14) 4.3.2 10kV侧单母线和双母线接线的比较 (16) 4.4低压侧接线方案的选择 (17) 4.4.1一般要求 (17) 4.4.2低压配电系统常见接线方式及适合场 (17) 第五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20) 5.1 短路的基本概念 (20) 5.2 短路的原因 (20) 5.3 短路的后果 (20) 5.4 短路的形成 (21) 5.5 三相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21) 5.6 短路电流的计算 (21) 5.6.1短路电流计算的公式 (21) 5.6.2具体计算过程 (23) 第六章一次设备的选择 (26) 6.1电气设备选择及校验的一般原则 (26) 6.2设备选择 (27) 6.2.1断路器 (27) 6.2.2隔离开关 (28) 6.2.3电压互感器 (28) 6.2.4熔断器 (29) 6.2.5避雷器 (29) 第七章变压所进出线的选择 (30) 7.1电力线路的截面选择 (30) 7.2按发热条件选择导线和电缆的截面 (31) 7.3 10KV高压进线选择校验 (31)

年产吨饼干的工厂设计完整版

年产吨饼干的工厂设计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年产10000吨饼干的工厂设计 校别:延边大学 学院:农学院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姓名:孙佳琪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营养膳食已成为现在饮食的主流,传统的食品行业也应该与时俱进。 饼干是一种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使用方便的食品,它深收广大人民喜爱,在饼干中加入胚芽,不仅能提高其营养价值,还可以获得更好的口感,本设计主要根据“班处理吨胚芽饼干”设计任务书进行设计。主要包括了配方的设计,工艺设计,生产设备设计及选型,热电衡算,烤炉的设计及计算,人员定额,生产车间布置,厂区平面设计及经济成本计算等。 关键词:饼干;玉米;工艺论证;辅助设计 第一章绪论 1.1概述 饼干是一种舶来食品,历史非常悠久。及至现代,品种异常丰富,成为现代家庭喜爱的小食品。饼干类包含饼干(Biscuit),曲奇(Cookies)和苏打饼干(Cracker)等等。它作为旅行、航海、登山时的储存食品,是非常方便适用的。 用玉米做饼干,可以利用玉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保健物质,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外,玉米中还含有核黄素等营养物质。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为稻米、小麦的5-10倍,而特种玉米的营养价值要高于普通玉米。比如,甜玉米的蛋白质、植物油及维生素含量就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则高8-10倍,其所含有的17种氨基酸中,有13种高于普通玉米。 玉米是在面粉中加入小麦胚芽粉,经过一系列加工,使之成为具有一定保健作用的营养型饼干,这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项目。

某工厂供电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摘要 本毕业设计为工厂变电所设计,对在工厂变电所设计中的若干问题:负荷计算,三相短路分析,短路电流计算,高低压设备的选择与校验,变压器的继电保护,变电所二次回路及自动装置,防雷与接地,变电所的过电压保护,计量,无功补偿等几方面的设计进行了陈述,并对供电主接线的拓扑结构进行了阐述。 该工厂变电所采用10kV单电源进线,采用一台1600kVA的主变压器,最大设备容量1636kW,采用并联电容器进行低压集中补偿,对变压器进行过电流,电流速断,瓦斯保护,按三类防雷建筑物设防,采用强弱电联合接地系统对建筑物进行保护。 在对供电系统短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电力电缆和电气设备的选择设计,同时也对户外平面布置进行了初步的设计。 关键词:工厂供配电,继电保护,防雷与接地,负荷计算 ?ABSTRACT Thisgraduation project is designed for thefactorytransformer substation,to certain questionsinfactory transformersubstation design:theload computation, the analysisof three-phaseshort-circuits, theshort-circuitcurrentcomputation,thechoice and verification ofhighand low pressure equipment, the t ransformer relay protection, the secondary circuitof the transformersubstationand the automatic device,anti-thunder a nd the connection to theearth, thetransformer substationove rvoltageprotection, the measurement,theidle work compensated andso on, Alltheabove aspects and the structur eof thepower supply hostwiring topologyhave been stated.

三万吨味精发酵工厂设计包括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设备选型

年产3万吨谷氨酸发酵罐的设计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年产3万吨谷氨酸的发酵罐 2.1 生产规模及计算 2.2通用发酵罐的系列尺寸 2.3发酵罐主要设计条件 2.4 发酵罐的型式 2.5发酵罐的用途 2.6冷却水及冷却装置 2.7设计压力罐内0.4MPa;夹套0.25 MPa 第二章谷氨酸生产工艺流程 3.1谷氨酸发酵工艺技术参数 3.2谷氨酸生产原料及处理 3.3谷氨酸生产工艺流程图 第三章工艺计算 4.1主要工艺技术参数 4.2总物料衡算 第四章发酵罐选型及工艺计算 5.1 发酵罐空罐灭菌蒸汽用量计算 5.1.1发酵罐体加热用蒸汽量 5.1.2 填充发酵罐空间所需蒸汽量 5.1.3 灭菌过程的热损失 5.1.4 灌壁附着洗涤水升温所需蒸汽量 5.2发酵罐的设计与选型 5.2.1发酵罐的选型 5.2.2生产能力,数量和容积的确定 5.2.3主要尺寸的计算 5.2.4冷却面积的确定 5.2.5 搅拌器的设计 5.2.6搅拌器功率的确定 5.2.7设备结构的工艺设计 5.2.8竖直蛇管冷却装置设计 5.2.9设备材料的选择 5.2.10发酵罐厚壁计算 5.2.11接管设计 第六章发酵罐设计图

第一章前言 谷氨酸是一种氨基酸, 其用途非常广泛,可用于食品、医学、化妆品等。谷氨酸生产,始于1910年日本的味之素公司用水解法生产谷氨酸。1956年日本协和发酵公司分离得到谷氨酸棒杆菌,使发酵法生产谷氨酸成为可能,由于发酵法生产氨基酸具有生产能力大、成本低、设备利用率高等特点,使氨基酸工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1]。我国1958年开始研究,1965年在上海天厨味精厂投产。目前我国谷氨酸的年产量已达170万吨,产销量占世界第一位[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该行业诸多工程人员的努力研究下,使我国谷氨酸生产四大收率指标(糖化收率、发酵糖酸转化率和产酸率、提取收率、精制收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其质量已达国际领先水平。但是,在谷氨酸生产中仍然存在原料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自动化控制水平低,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等问题。因此,目前对谷氨酸行业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提高自动化生产程度,改进生产工艺,处理三废,解决环境污染等方面。 第二章年产3万吨谷氨酸的发酵罐 2.1生产规模及计算 2.1.1生产规模:年产3万吨谷氨酸 2.1.2生产规格:纯谷氨酸 2.1.3生产制度:全年生产日320天;2~3班作业,连续生产。 2.1.4生产能力 日产量:30000t÷320d=93.75t/d 发酵周期:48h(包括发酵罐清洗、灭菌、进出物料等辅助操作时间) 发酵罐个数: 需要200 m3发酵罐25个 2.2 通用发酵罐的系列尺寸 表--通用发酵罐的系列尺寸

Nisin抑菌稳定性研究与应用-发酵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ABSTRACT Nisill嬲 a potential kind ofbact嘶ocin锄 d biopreservatives has be饥widely heat,all【ali,劬s缸铖e and applied in f.ood proceSSing.HoweV%it is influeIlced by si卿矗cantly.11lis p印er 6rstly stI】died me componellts锄d an抽act酣al storage time Stabili够of Ilisin products.ProtectiVe mat甜als锄d e11capsulation techn0109y werc taken used of to impmve the stabili锣of nisin a11tibacterial actiV姆IIl addition,me application of Ilisin wim compc岍ld preseⅣatiVe in food w鹤studied.The main results were嬲follo、 硼. (1)Firstly the main compof瑚1t contents甜ld titers of Ilisin s锄ples were s锄ples were all iIl line谢Ⅱl也e national st锄d莉s.1k col inVestigated.Tlle 5 吣of s锄ple A and E wefe botll light bmwll,darker血觚tlle otller t|lree.A11d吐1e佗were a 10t of carbohydrates aIld proteiIls in me s锄ples.Howev%the titers of tlle two wefe 1280.0Ⅳ/mg aIld 1401.9 IU/mg,懈.pectiVely,wllich were 11i曲er th觚the qualified level(900Ⅳ/mg)md wim a good觚micmbial a以Vi妙h1 addition,nle Components,虹ters aIld solubility propenies of smple B,C aIld D werc dose,and the NaCl cont锄ts were all llig王ler tll 锄70%.Ⅵmat’s more,埘m the pH increased{沁m 2.0 to 9.O,the锄tibacterial circle diam酏er of aIld B decre勰ed about 3 1.25%and 40.0 1%,respectiVely'whiCh may implied sample A that s咖e c衄驴n饥ts h ave protectiVe ef§bct on tlle枷bact甜al stabil畸of I lisin. (2)7nle锄曲a曲嘶al stability of flisin w笛studied nlat b锚t a11曲actefial activity of Ilisin is in pH 2.0,25℃.As pH and t锄peratllre increased,the Ilisill titer loss mte rosed r锄arkably.W1lile pH rose to all【aline leVd aIld eVcn wimout a11tibact嘶al heatin&t11e actiVit)r of niSin is uIlstable.Nisin solution w嬲heated at l 2 l℃for20 min,锄 d men stor。d for one montll,resulting in a si朗i6cant downward仃end on me tit瓯The titer 10ss rates were 65.20%a11d 58.00%i11 pH 4.0 and pH 6.O,respectiVely,resulting in a decreasing a11tibact甜al stability of nisin. (3)ProtectiVe agents were used on the impmVenlent of 11isin a11tibacterial stabil吼a11d cllitos锄was theⅡ10st si鲥ficaIlt pmtectiVe agellt,especially when 11isin was at room t锄pe劬鹏pH 6.O,me titer incI铘ed行om 1 05.64Ⅳ/111L of con仃01 t0 1 54.72 IU/mL,a11d eVen it、Vas heated t0 1 2 1℃,tlle titer still represented a rdevant better protective effect.VC and 1p were bom e髓ctiVe。especially in acid region,when pH 4.0 nisin wim 1 2 l℃,20 min heating,the nisin titer increased 1.06-fold and 2.89一fold compared with con仃ol, respectiVely.In addition,FeS04 was effectiVe especially on weal(acidic condition which

年产10万吨味精厂发酵车间的设计味精厂设计说明

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设计依据和围 第二节设计原则 第三节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第四节项目进度建议 第五节厂址概述 第二章总平面布置及运输 第一节总平面布置 第二节工厂运输 第三章劳动定员第四章车间工艺第一节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参数 第二节物料衡算 第三节车间设备选型 第五章经济技术指标 参考文献

第一章总论 1.1 设计依据和围 1.1.1 设计依据 根据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届毕业任务书的要求,结合我国味精行业发展状况和市场行情,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认真参考了《氨基酸工艺学》《生物工程设备》《发酵工厂设计》《味精工业手册》等文献,提出了年产10万吨味精厂发酵车间的设计。 1.1.2 设计围 1.味精的生产工艺设计 2.物料衡算 3.设备选型 4.生产车间设计及布置 5.全厂人员编制及经济效益分析 1.2 设计原则 (a)生产规模要在盈亏平衡点之上; (b)产品方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c)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中上水平; (d)工厂三废综合利用,并适当留有发展余地。 1.3建厂规模和产品方案 1.3.1 建厂规模 本设计为10万吨味精厂发酵车间设计,以淀粉乳为原料,采用三班倒制,每班八小时,年工作日为330天。 本设计全年11个月生产:每年的7月份进行机器检修; 日产量为100000/330=303吨; 班产量303/3=101吨; 1.3.2 生产方案 味精生产全过程可划分为四个工艺阶段:(1)原料的预处理及淀粉水解糖的制备;(2)种子扩大培养及谷氨酸发酵;(3)谷氨酸的提取;(4)谷氨酸制取味精及味精成品加工。 与这四个工艺阶段相对应味精生产厂家一般都设置了糖化车间、发酵车间、提取车间和精制车间作为主要生产车间。另外,为保障生产过程中对蒸汽的需求,同时还设置了动力车间,利用锅炉燃烧产生蒸汽,并通过供气管路输送到各个生产需求部位。为保障全厂生产用水,还要设置供水站。所供的水经消毒、过滤系统处理,通过供水管路输送到各个生产需求部位。

饼干生产工厂设计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设计任务、依据 1.1设计任务: 10000t饼干食品工厂设计 1.2设计依据包括: QB/T 1433.2-2005 饼干标准 GB/T 20980-2007 饼干标准 GB 7100-2003 饼干卫生标准 GB 5491-85面粉标准 GB5749食用水标准 GB/T12457食用盐标准 第二节设计原则 在安排和生产产品时,应尽量做到四个满足和五个平衡的原则。 四个满足是: (1)满足主要产品产量的要求; (2)满足原料综合利用的要求; (3)满足淡旺季平衡生产的要求; (4)满足经济效益的要求。 五个平衡是: (1)产品产量与原料供应量平衡; (2)生产季节性与劳动力平衡; (3)生产班次要平衡; (4)产品生产量与设备生产能力要平衡; (5)水、电、气负荷要平衡。 第三节项目进度建议 3.1 建设前期工作: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需全面开展建设前期工作,包括收集各种基础资料与设备和技术供应厂商进行技术交流、考察、询价、编制上报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评估审批等,约需2个月。

3.2 工程实施准备:包括工程地质初勘、初步设计审批、工程地质详勘、施工图设计、国设备招标订货,施工条件准备约需6个月。 3.3 施工期估计:土建施工期约需11个月,设备验收、安装、调试、试生产至投产约需8个月,项目各阶段中部分工作可交错进行,项目的建设期为一年半即18个月。项目建成后,投产第一年生产负荷按75%考虑,第二年按90%考虑,第三期开始生产负荷按100%考虑。 第四节建设规模和产品案 1. 建设规模:年产1万吨饼干。 2. 产品案: (1)班产量: 食品厂工作时间每月以25天计每年以300天计。 此设计采用两班制,每班工作12小时,则班产量为: Q班=Q年/k3t=10000/2×300=16.67t 单位时间产量为q=16.6667/12=1.39t/h (2)产品规格:

工厂供电毕业论文原文

河南理工大学 供电技术毕业设计 ( 2008 届) 学生姓名耿启辰 院(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330819040104 导师姓名、职称许丹 设计(论文)题目工厂供电 起讫时间:年月日~年月日(共周)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负荷计算及功率补偿 (3) 1.1负荷计算的内容和目的 (3) 1.2负荷计算的方法 (3) 1.3全厂负荷计算 (3) 1.4功率补偿 (4) 第二章变电所位置和形式的选择 (5) 2.1变电所所址选择的基本要求 (5) 2.2变电所所址选择应具备的条件 (5) 第三章变电所主要变压器及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6) 3.1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6) 3.2主结线方案的选择 (6)

第四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8) 4.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及方法 (8) 4.2、本设计采用标幺制法进行短路计算 (8) 4.3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10) 第五章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及校验 (12) 第六章导线、变电所高低压线路的选择 (14) 第七章变电所二次回路的方案及断电保护的确定 (15) 7.1变电所二次回路方案 (15) 7.2断电保护 (15) 第八章防雷与接地 (17) 8.1防雷 (17) 8.2接地 (18) 总结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摘要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工厂的供电系统的控制、信号和监测工作,已经由人工管理、就地监测发展为远动化,实现遥控、遥信、和遥测.工厂供电系统远动化后,不仅可以提高工厂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工厂供电系统的优化运行,能够及时处理事故,减少事故停电的时间,更好地保证工厂供电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工厂供电是工厂企业生产生活的必要保障.经过计算比较,根据工厂实际情况选择科学且经济性高的电器设备,从供电的优质、可靠、经济等性能来综合考虑采用最优化的电气设备和供电方式。 【关键词】:负荷计算功率短路电流 Abstract With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wer plant control systems, signal and monitoring work by the management manu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