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制直条米粉的技术创新与食用安全

精制直条米粉的技术创新与食用安全
精制直条米粉的技术创新与食用安全

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

【文献号】6-738 【原文出处】统计研究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200403 【原刊页号】12~16 【分类号】F31 【分类名】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200407 【标题】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 【作者】察志敏/杜希双/关晓静 【作者简介】察志敏,杜希双,关晓静,国家统计局。 【摘要题】技术创新 【英文摘要】The paper evaluates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of China by usi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of imperfection of current innovation circumstance,shortage of innovation input and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skills of innovation personnel. 【关键词】技术创新/评价方法/实证研究 【正文】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努力提高自主研究与开发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工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工业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其创新能力如何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国际竞争能力。为此,我们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的方法,并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初步的评价与分析,以期能为国家制定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并建立起正常的激励机制提供参考。 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探讨 关于技术创新,普遍认同的概念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竞争力为目的,从新产品、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技术的获取(研究开发、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工程化、产业化到实现市场销售的一系列活动的全过程。国外一般把技术创新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产品创新,另一类是工艺创新。产品创新是指企业发明新的产品或对原产品的性能进行重大改进或提高,工艺创新是指企业采用新的技术工艺或对原生产工艺生产方法进行重大改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技术创新能力各要素的诸多方面,可以说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都相关。OECD国家在进行技术创新能力调查时,将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确定为六个重点方面:一是企业发展战略,二是创新成果的扩散,三是企业创新的信息源和创新障碍,四是企业创新的投入,五是政府在创新中的作用,六是企业创新的产出。加拿大的专家在进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中,采用8个相应的指标来进行分析,即:创新人员投入占从业人数的百分比,创新资本投入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非专门的创新人员投入占从业人数的百分比,非专门的创新资本投入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专门的创新人员投入占从业人数的比重,专门的创新资本投入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出口销售收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和企业的创新倾向;国内有些学者将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六大创新能力要素,即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R&D)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我们在较为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四大要素。 1.企业潜在技术创新资源。企业潜在的技术创新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它主要反映企业潜在的技术创新能力。其中人力资源主要是企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创新素质,包括文

创新是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灵魂

编号:SY-AQ-06889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创新是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灵 魂 Innovation is the soul of promoting work safety

创新是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灵魂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已登记) 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坚持创新,不断推进生产安全,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具体体现。《决定》不仅对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安全控制指标体系、完善安全生产政策,而且对加大企业安全投入、科技兴安、实施工伤保险、建立风险抵押金制度、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完善应急救援体系等重大问题,都有新思想和新的规定。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和要求,安全生产切实要强化创新、推进工作。 一、认清形势任务是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创新的基础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批示、指示,国务院召开一系列会议,发出一系列重要通知,

采取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以实施《安全生产法》为契机,加快配套法规规章的制定。去年以来,国家先后颁布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一批法律法规;国家安监局先后出台了16个部门规章。《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是国务院建国以来第一次,是党和政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又一重大举措,是指导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内容丰富,要求明确,针对性和指导性很强,为安全生产工作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举措创新。围绕着加强政府、企业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工作,《决定》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五个方面政策措施:一是建立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严格安全生产市场准入,加强对矿山、建筑施工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危险性较大的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二是建立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促使地方政府把安全生产纳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实现同步发展。三是建立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四是建立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制度。五是提高企业对伤亡事故的经济赔偿标准。

信息安全身份认证需技术创新

信息安全身份认证需技术创新 在2016年第三届“4.29首都网络安全日”网络与信息博览会上,作为中国信息安全的创业公司代表,上海众人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周强表示,中国互联网信息安全一直被关注至今,网络安全公司必须从互联网的幕后走到台前,用自主研发的安全技术来维护互联网安全。 安全技术需自主研发 网络信息安全行业不是普通行业,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特殊行业,中国国产企业在从事信息安全行业时,需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刻苦研发技术的实干精神。 周强表示,中国的信息安全更应重视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在电子银行与移动支付兴起的今天,金融业务中电子银行和证券等领域面临着网络攻击、病毒侵扰、非法窃取账户信息、客户信息泄漏等新的信息安全问题。众人科技研发的‘iKEY多因素动态密码身份认证系统’正是针对信息安全问题所研发的认证系统。 记者了解到,“iKEY多因素动态密码身份认证系统”是基于时间同步技术的多因素认证系统,该系统已获得了国家密码管理局颁发的国内首张动态口令产品证书,相关的专用安全芯片也获得了国内产品型号证书。

去介质下的认证技术 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底,全国网民数规模已达到6.88亿人,手机网民数达到6.2亿人,占网民总数的90.1%,其中网购用户规模达到4.13亿,比例高达六成;截至2015年12月,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4.16亿人,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3.58亿人,增长率为64.5%。网民手机网上支付的比例由2014年底的39.0%提升至57.7%。 庞大的网民逐渐使用起网上支付这种便捷移动的方式,但背后却有着巨大的网络安全隐患。就中国而言,每年造成805亿资金损失,人均124元。其中约4500万网民近一年遭受经济损失在1000元以上,全球范围内的网络犯罪掘金已高达3万亿美金。 周强推测,随着支付、存款、转账、理财、信贷等金融服务的线上化,未来金融服务不再依赖于实体的银行卡,银行物理网点也将转型并逐渐消失,未来银行的介质是可以多元化的,比如虹膜、指纹等,甚至银行卡实体会“消失”或者虚拟化。 基于这些实际情况,上海众人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的研发团队最新发明了移动互联网创新密码技术――SOTP,即“多因素动态可重构的确定真实性认证技术”,实现了密钥和算法的融合,在无需增加硬件的前提下,采用软件方式解决移动设备中存储密钥的关键性问题。周强表示:“该项技

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驱动机理研究

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驱动机理研究 发表时间:2017-11-23T12:10:06.7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作者:冼婵英[导读] 摘要: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的经济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景象,也推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山市环境保护局东升分局广东省中山市 528414 摘要: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的经济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景象,也推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但是,经济蓬勃发展的背后,各种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不仅制约了人们幸福感的提升,同时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良性运转以及可持续发展。在这一形势下,利用技术创新来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应运而生,并且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纳,应用于其 运营与发展之中。本文顺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展开了有关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驱动机理的研究,在对其驱动机理的分析基础上,探讨了企业行之有效的技术创新路径。希望理论的研究,可以对实际工作的开展有所助益。关键词:企业;环境技术;创新;驱动机理引言: 现如今,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环境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制约了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幸福感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制约了经济的高效、高质发展。但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环境问题既是挑战,同样也是一个机遇。企业管理者能否将环境问题看做是一个发展机会,并且积极主动的开展各项环境技术创新工作,对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以及日后的长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并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本文展开了有关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驱动机理的分析与研究,旨在为相关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助力其更好的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现代化市场,最终实现我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相关概念界定(一)技术创新环境技术创新,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一种技术创新的具体表现形式。而所谓技术创新,指的就是相关主体通过原材料供应路径的创新,对原有的生产、运营系统进行一定的调整。在这一过程中,融入科学技术、管理活动等因素,最终实现其效益最大化的一个过程。通俗来讲,技术创新就是企业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打破传统的、僵化的营运与发展模式,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一个过程[1]。虽然不同的专家学者对与技术创新的含义各有所见,但他们普遍认为,技术创新就是创新技术的商业化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技术创新对环境的影响,必须要一分为二、辩证的来看待。它可能会使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也可能加大能源的消耗,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二)环境技术所谓环境技术,指的就是根据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的规律,并且遵循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原则,合理利用、高效配置各种能源、资源,最终有效降低人类社会运转与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机统一。现如今,企业普遍采用的环境创新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以直接减轻环境污染为目的,而采取的一些措施,以末端治理技术为典型代表。其具有显著的事后补救特征,即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既定事实以后,相关主体采取的措施。第二种则是以预防为主的绿色技术,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出现。第三种则是在有效控制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基础之上,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即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的同步发展。以上就是环境创新技术的主要类别。(三)绿色创新所谓绿色创新,指的就是以生态环保的理念为指导,相关主体开展的一系列技术创新活动,从而发挥技术创新对于环境保护的推动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知识经济的作用与地位愈加显著,所以那些新兴的企业或者是内部知识经验丰富的企业,往往可以抢占先机,获得更好的发展。在绿色创新理念的指导下,企业在产品生产、运输、营销的过程中,都会尽可能的降低各种活动对资源的浪费,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终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的有机统一,共同发展。 二、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驱动机理(一)外部驱动之所以要从外部驱动谈起,原因在于技术创新与环境效益作为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都具有显著的外部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双重外部性”。这一驱动机理,其基础性因素在于利益的分配模式。具体来说,企业之所以要进行环境技术创新,一方面是为了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则及制度,从而获取社会对其生产及运营的认同感,进而实现自身利益的扩大;另一方面,企业也是以此为新的发展领域,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总而言之,企业不论是为了获得经营的合法性以及社会的认同感,还是为了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利。(二)内部驱动对于企业来说,开展环境技术创新工作,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企业的营运成本。所以,企业之所以要开展这一工作,还受到以下几个内部因素驱动:首先就是为了构筑绿色产品的竞争力,即企业为了更好的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的潮流,建立起一些绿色产品的品牌,来满足消费者这一方面的需求。其次,则是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推动这一工作的开展。许多企业家具备一定的前瞻性,所以他们可以透过短期的付出,看到长远的利益,自然也就会加大环境技术创新的工作力度。最后,企业环保形象的塑造,对于这一工作的开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现如今,企业形象愈来愈影响一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所以企业自然就会更加重视这一方面的工作,通过创新来树立自己的品牌与形象。(三)内、外部共同驱动企业开展环境技术创新工作,我们不能单单从一个方面来归纳其动因,所以应当充分考虑内部、外部的种种驱动因素。前者主要包括企业的品牌建立、形象树立、企业运营状况、发展目标和战略,以及管理者的创新思维等因素,后者则主要包括市场的大环境、市场竞争、社会规则、国家制度等因素[2]。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企业纷纷投入环境技术创新工作之中,不断引入先进的设备、技术,以及高素质人才,最终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显著提升,更好的契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三、结束语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问题解读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问题解读 2016年01月08日发布 为加强食用农产品监督管理,规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行为,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颁布制定了《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2016年3月1日实施。现就有关问题解读如下: 一、《办法》的调整范围有哪些?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一)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二)通过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含农贸市场)等集中交易市场、商场、超市、便利店等销售食用农产品的活动。 (三)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销售食用农产品的,参照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的规定执行。 二、《办法》规定的食用农产品的含义是什么? 《办法》规定:食用农产品是指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供人食用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农业活动,指传统的种植、养殖、采摘、捕捞等农业活动,以及设施农业、生物工程等现代农业活动。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指在农业活动中直接获得的,以及经过分拣、去皮、剥壳、干燥、粉碎、清洗、切割、冷冻、打蜡、分级、包装等加工,但未改变其基本自然性状和化学性质的产品。

三、《办法》对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是怎样划分的? 《办法》明确了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并强化了属地监管责任,对市、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进行了重点规定。 (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监督指导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指导本行政区域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三)市、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四、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怎样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督促销售者履行义务,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 (二)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明确入场销售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组织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三)建立入场销售者档案,如实记录销售者名称或者姓名、社会信用代码或者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住所、食用农产品主要品种、进货渠道、产地等信息。 (四)查验并留存入场销售者的社会信用代码或者身份证复印件,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或者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文件。 (五)建立食用农产品检查制度,对销售者的销售环境和条件以及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检查。

安全生产创新工作办法

安全生产管理创新 安全生产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安全形势的好坏,影响到国家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影响到社会稳定。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工作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方面都应有一个新的提高和转变,在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上要有所创新。 在安全生产管理上,我们要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转变工作思路,搞好管理模式的创新,逐步形成“以人本管理”为中心,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事故防范为目标,以自我约束为主体,以科技进步和管理方式现代化为手段,以强化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素质为保障,以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为重点,以不断健全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为关键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1、以法制建设为基础,推进管理体系的创新 依法行政和依法监察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职责所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本质就是依法行政,即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对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和监察的行政行为。法律、法规是安全生产监督的依据和准绳,要使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走向法治化的轨道。一是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基本法为主体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避免无法可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所有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

法规、行政条例等必须以安全生产法为准绳,不得与其冲突。二是依法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机构,落实人员编制,形成纵横交错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使安全生产工作有组织保障。三是应根据新形势和安全生产特点及发展趋势,加强对安全生产的调研。使安全生产工作既要立足当前,更应着眼未来,具有前瞻性,以增强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预测性和指导性。四是依法强化安全生产监察,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维护生产正常秩序。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对造成特大事故的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依法追究其行政和法律责任。 2、以观念转变为先导,实现管理方式的创新 转变观念,实质是使主观认识符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今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要有所创新。一是要实现从事后查处的被动型管理向事前预防的主动型管理转变。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二是要实现由经验型管理向技术型、专业化管理转变。过去,安全生产的管理更多的是凭借经验的积累,规章制度的约束等。诚然这种管理方式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随着当今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产业分工的日益技术化,这一传统管理方式,无疑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应更多地依靠先进技术和专业化、职业化队伍来实施有效的监管。 3、以加强科学管理为目标,实现管理制度的创新 安全生产工作的落脚点是基层、基础工作。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安全生产宏观管理制度创新的基础。当前,要逐步实现经营管

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创新研究与实践

电子银行系统攻防技术体系创新研究与实践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网络攻击和木马病毒事件层出不穷,网络信息安全形式日益严峻。为了保护业务系统安全,防火墙、IDS、IPS、防病毒系统、身份认证系统、数据加密系统、安全审计系统等安全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虽然这些安全产品能够在特定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各自为政且功能单一,彼此之间没有有效的统一管理和联动防护机制,不能互相支持、协同工作,从而使各个安全产品的应用效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目前,互联网金融业务对信息系统的高度依赖,使得保障电子银行系统的安全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在基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电子银行系统安全攻防技术的分 析研究基础上,设计出一套以威胁感知、智能防护、自适应应急处置为核心模块的智能化攻防技术创新体系。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威胁感知;智能防护;自适应应急处置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Innovation System of Electronic Banking System Security Defense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e, network attacks and Trojan virus events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the form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increasingly serious.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security of business systems, security products such as firewall, IDS, IPS, anti-virus system,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system, data encryption system and security auditing system are widely used. Although these security products can play a certain role in specific aspects, but their own political and functional, there is no effective unified management and linkage between the protection mechanism, can not support each other, work together, so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various security products can not be fully The play. At present, the Internet financial business on the information system is highly dependent, making the protection of electronic banking system securit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security and attack and defense technology of electronic banking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financial model, this paper designs a set of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协议书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协 议书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协议书 市场开办者(甲方): 入场销售者(乙方): 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市场实际情况,现甲、乙双方签订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协议如下: 一、乙方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市场管理制度,自觉维护市场秩序。 二、乙方不得销售《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禁止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对所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承担法律责任和赔偿责任。 三、乙方要向甲方主动提供乙方名称或者姓名、社会信用代码或者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住所、食用农产品主要品种、进货渠道、产地等信息。 四、乙方采购食用农产品,应查验供货方合法有效的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或者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文件,留存相关凭证,并向甲方提交相关证明资料。 五、甲方应当查验并留存乙方的社会信用代码或者身份证复印件,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或者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文件。乙方无法提供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或者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文件的,甲方应当进行抽样检验或者快速检测;抽样检验或者快速检测合格的,方可进入市场销售。 六、乙方必须建立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或委托甲方建立),以备查

验。 七、甲方协助监管部门不定期对乙方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进行查验;乙方保证记录和凭证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6个月。 八、甲方对乙方的销售环境和条件以及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检查。甲方发现乙方存在食用农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等违法行为的,要求乙方立即停止销售,并向所在地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乙方应当立即停止销售。 九、乙方建立并执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立即停止销售并采取整改措施;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立即停止销售并向所在地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十、乙方发现销售的食用农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并记录停止销售和通知情况。乙方认为应当召回的,应当立即召回。 十一、乙方对被抽样检验或快速检测不合格的食用农产品,应立即停止销售。对抽样检验或快速检测结果无异议的,或者复检结果确定不合格的,乙方应按照要求处理。 十二、乙方应配合甲方,对停止销售的食用农产品采取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 十三、甲方和乙方应将停止销售、召回和处理情况向所在地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并记录相关情况。

我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之原因复习过程

我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之原因 要鼓励科研的“冒险”精神,积极支持不违背基本科学原理的“奇思妙想”和“异想天开”的“非共识”研究项目。 世界尖端科学技术是金钱买不到的,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也是单纯靠投入换不来的。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持续增长我国的综合实力,赢得发展的主动权,要靠科学技术,关键是自主创新能力要大幅度提高,这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何总不如我们期望的呢? 巨额投入≠能力提升 对于我国科技工作的现状,政协委员十分担忧。今年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收到的聚焦科技创新的提案有107件。梳理他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令人深思—— 全国自然科学一等奖已经连续多年无人问津。 取得像胰岛素那样为世界所认同、并对全人类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成果长期没有。 在汽车工业领域,我国自主研发、比较成熟的高端车型几乎没有,绝大多数车型来自于仿造,发动机等核心动力部件依赖进口。 在大型民航客机制造等高端领域,我们仅限于总装、组装,核心尖端部件都源于进口。 在医疗领域,所用最新的西药95%来自西方发达国家。所有尖端最新医疗设备95%以上来自西方国家,我们自主创新研发几乎为零。以CT为例,进口品牌最高已发展到640层CT、双源CT、能谱CT,而国产品牌64层CT还没能推出来,国产16层CT仍没有心脏扫描功能,差距越拉越大。 据预测中国将会在2013年,成为世界研究与发展投资领域里新的领头羊。科技界的政协委员担心的是,虽然投入直线上升,却很难产生与之相适应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尖端自主创新科研成果。北京糖尿病医院院长、英国皇家医学会院士王执礼委员感叹地说“只有经济总量而没有抢占科学技术制高点,我们永远要受制于人。” 我国科技事业总体发展水平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经济发展的技术含量不高,先导性战略高技术领域科技力量薄弱,使得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出速度较进口品牌落后很多,重要产业对外技术依赖程度仍然较高。这种情况与我们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极不相符,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科技发展上不断增加的投入极不相符。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今年我市按照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活动的总体要求和杭州市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活动的具体部署,狠抓基地建设、三品认证、例行检测等措施的落实,增强农产品生产者的质量安全责任感,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发挥了种养大户及龙头企业安全生产的示范作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现总结如下:1、做好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工作。开展生产基地农产品的例行监测工作,是我市保证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今年我市组织对蔬菜、粮油、水产、水果、茶叶和畜产品等6大类生产基地的食用农产品开展例行监测,抽检各类农产品2739批次(1734批次,合格率%),对抽检中检测不合格的26户生产者依据杭安生[20XX]16号文件《关于杭州市生产基地农产品例行检测处理办法》的规定进行了查处,对每月、每季的抽检结果以文件形式进行通报,配合市食安委对每季的抽检结果以新闻发布形式给以公布;与此同时,各地农业部门不定期地开展快速检测工作,1-10月份全市共检测24403批次;另外,配合农业部对我市的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进行了一年五次的抽检,共抽取蔬菜样品500批次,合格率为xxx;配合省农业厅对我市的生产基地、乡镇农贸市场进行了抽检,共抽取

蔬菜样品100批次,合格率为xxx;水产品195批次,合格率为??。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规范化监控工作,是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活动的主要内容。根据省农业厅《关于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监控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市本级、临安的试点工作人员,制定实施方案,落实措施,按时开展监控工作。市区共确定西湖、江干、拱墅、下城、滨江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6个区的20个监控点,监控点总面积13915亩,代表6个区52500亩的蔬菜生产监控面积,每周抽样平均100个批次;临安确定10个蔬菜产地监控点,监控点面积20XX—3000亩,代表该辖区的蔬菜产地生产状况,每周对留地待上市蔬菜平均抽样50批次,抽取的样品进行快速定性检测,结果通过网络系统即时上传到省厅网站主机和市局网站主机,对检出不合格的监控对象,快速做出处理整改意见,由监控对象辖区相关管理人员落实整改到位。目前,二地的监控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市级产地蔬菜联网快速定性监测监控3个县的工作开展正常;老城区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速测仪检测每天上传顺利,从而推进了我市农产品产地规范化监控工作。为确保上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由我局农政处负责,以查处违禁药物暗流为重点,以“绿剑行动”为主线,组织全市各级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开展对农药、化肥和兽药、饲料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经营情况的检查和监督,1—10月份全市共出动

安全生产技术研发与创新(2021新版)

安全生产技术研发与创新 (2021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63

安全生产技术研发与创新(2021新版) 技术研发与创新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构成安全生产的重要要素,代表安全生产的发展水平,反映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内在要求。坚持安全生产技术研发与创新对促进安全生产,推动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安全生产技术研发与创新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构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体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科技水平。 五强溪水电厂的安全生产技术研发与创新工作均以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为重点,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加大淘汰危及安全运行的设备力度,广泛采用安全性能可靠、先进实用的新技术、

新工艺、新设备,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的保障能力。诸如:五强溪水电厂机组投产初期,由于种种原因遗留的设备安全质量问题很多,设备事故频发,缺陷多,整体运行水平不高。1995年投产的3台机组就因设备问题发生跳闸停运事件达24次之多。1996年投产的4台机组因设备问题发生非计划停运事件16次,机电设备缺陷1036条。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厂的安全运行。围绕设备安全运行这一课题,电厂将设备消缺、设备技术研发与改造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开展了技术研发与设备更新改造工作。例如:发变组保护投运以来运行极不稳定,1995~1998年发生不正确动作达17次,是影响我厂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1999-2001年我们更新改造了全厂发变组保护后,新保护没有发生不正确动作,设备运行稳定可靠。 励磁系统、调速器系统、水机自动化等自动化设备,技术改造前两年(1995~1996年)总平均故障率(设备障碍)达5.25次/台·年,总平均缺陷率124.25次/台·年,改造后两年(1997~1998年)总平均故障率下降至1.2次/台·年,总平均缺陷率49次/台·年,效果非常明显,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绿色创新技术的概念特点以及绿色创新技术产业化

精心整理 绿色创新技术产业化 1.绿色创新的概念 绿色创新也常被称为“生态创新”、“环境创新”、“环境驱动型创新”和“可持续创新”等,尽管表述方式不同,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Fussler和James(1996)在其着作《绿色创新驱动: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突破》中最早提出绿色创新的概念,绿色创新驱动能够从新的层面解释企业创新活力的缺失。在此基础上,James(1997)将绿色创新定义为“能够显着减少环境影响,并且使 将绿色 等(2012 2. 效应( 本相符的创新收益,这导致企业投资环境创新活动的动力不足(Rennings,2000)。 在绿色创新中,双重外部性问题是从创新企业视角而言的。它包括传统的研发溢出问题和环境溢出问题。和一般意义上的创新一样,绿色创新也同样有研发溢出问题。它会抑制企业投入研发的积极性,被称之为第一重外部性问题。不同于一般意义上创新的是,绿色创新会因为提高了资源/能源使用效率、减少了资源/原材料的消耗而产生环境收益。对社会来讲,这个溢出是积极的;但是,对于生态创新企业来讲,如果环境友好型产品/服务的市场价格不足以反映出相关环境问题的 1欧盟竞争力及创新框架研究项目 2MeasuringEco-innovationProject(2007),采用了Kemp&Pearson(2008)的定义

外部性问题,企业获得的经济收益低于它投入的环境技术研发成本,这会影响到企业投资环境技术的积极性(杨燕,2013)。 3.绿色创新技术的产业化——产业公地和公私伙伴关系 绿色创新双重外部性的特点导致企业对于绿色技术的研发投资不足,同时双重外部性问题意味着绿色创新技术的培育不能简单依靠一般的技术创新激励方法或传统的环境政策措施,必须使环境政策和技术创新政策紧密协调起来(KlausRennings,1998),寻求其他有效的方式来鼓励绿色创新。即寻找新型的绿色创新技术产业化的组织方式,这种方式既能解决内部化排放的外部性又能解决知识溢出的外部性所带来的研发动力不足问题。 AEPC伙伴关系(AmericanEnergy&ManufacturingCompetitivenessPartnership)在其战略会议中 ( 20 (主( ,而 来源, (GaryP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将产业公地运用于绿色创新的实践,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知识溢出效应来激励创新,同时通过公地内更加集中丰富的“社会收益”,增加每个绿色创新成员的“个人回报”来弥补投入的环境技术研发成本。 实际上,PPPs对于绿色创新的产业化发展方面的潜在作用远远不止于产业公地所做的贡献。PPPs强化了观点—市场(知识—产业)的链条(科学和科技政策的长期挑战),并且通过关联知识创造,资本来源和运用新科技的企业来增加研究与开发支出的回报(Kanter,RosabethMoss,2012)。而且,包括中小型企业和作为成员的大型企业的PPPs增加了创新型中小型企业成功的机会,振兴了企业,加强了当地的供应链——所有的这些都产生了新的工作机会。 参考文献: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某农贸市场市场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处置预案 一、宗旨 制订本市场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为了避免和解决在本市场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到来时,公司系出现无序指挥和管理,造成管理方、经营方和消费者忙乱恐慌,措施不力,进而引起居民生活、社会政治不安定因素。因此,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和良好的运行机制,能规范应急处理行为,主动采取应急救援,减轻事故危害,做到未雨绸缪。 二、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甘肃省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甘肃省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落实<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推进方案》及白银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本市场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三、预案适用范围 3、1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本市场的食用农产品采购准入、检测和销售三个环节中出现的食用农产品污染事故、食物中毒现象及其他明确的食源性疾患,已造成消费公众大量病伤、病亡,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重大危害,并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食用农产品安全

事故。 3、2适用于发生在本市农贸市场系统企业或相近的超市、批发市场的同类食用农产品批、销等环节已被证明存在普遍的食用农产品农残严重超标、食品严重富含有毒、有害、有损人身健康和安全的甲醛、吊白块、氧化硫(SO2)、亚硫酸盐、亚硝酸盐、双氧水、硼砂毒素和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毒素污染事故、食物中毒现象及其他食源性疾患,造成社会公众大量病亡、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重大危害,并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四、农产品批发市场不良食品种类和名称 4、1农残严重超标:主要指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一般由商品生产单位和个体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滞留造成; 4、2有毒、有害、有损人身健康的毒素:主要指食品严重富含甲醛、吊白块、氧化硫(SO2)、亚硫酸盐、亚硝酸盐、双氧水、硼砂、瘦肉精、工业乙醇等毒素,一般由不法商贩使用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造成。 五、信息来源 5、1市场内部仪器检测,发现同类商品存在普遍严重现象的。 5、2、上级农业、工商、质监、食药局紧急电话、传真、文件通告信息,要求企业迅速查实收缴的指定品牌食用农产品(商品)。 5、3近期新闻媒体通报信息,经市场请示被证明的典型有毒或中毒现象。 5、4消费者上门投诉或反映食用某食用农产品已发现家中或群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分析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仅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且以其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旺盛的创新活力,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动力,但是其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却显得尤为匮乏,难以与其他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竞争。 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中小企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下,我国中小企业蓬勃,不仅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且以其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旺盛的创新活力,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动力。(中小企业标准:资产3000万元以内,年额3亿以内,员工3000人以内(此为大致标准,各行业有不同标准)。2010年我国中小企业有1000多万户,从业人员1亿多,注册资本金16

3、技术开发与吸收能力不强。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从技术创新的技术源来看,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企业技术创新方法主要来源于外部(约占70%),而不是内部(约占30%)的研究与开发,表明我国企业自主技术发展能力较弱,对外部技术依赖性强,这就使得企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和技术储备,在市场竞争中难形成技术优势和技术特色。多数行业的关键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国外,在引进的过程中,将主要资金用于生产设备的进口而忽视技术专利、专有技术的引进,缺乏对引进技术的集成、创新。 4、技术创新市场信息匾乏 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投资大、周期长,具有很大的风险。而企业作为向社会提供产品的部门,其生产活动必然要受到市场等外部环境的制约,要化解技术和产品蕴含着的风险因素,增加成功的百分比,就必须灵敏、准确地分析和预见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动态。但是我国企业在技术信

创新是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灵魂(2021)

创新是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灵 魂(2021)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11

创新是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灵魂(2021) (已登记) 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坚持创新,不断推进生产安全,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具体体现。《决定》不仅对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安全控制指标体系、完善安全生产政策,而且对加大企业安全投入、科技兴安、实施工伤保险、建立风险抵押金制度、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完善应急救援体系等重大问题,都有新思想和新的规定。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和要求,安全生产切实要强化创新、推进工作。 一、认清形势任务是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创新的基础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批示、指示,国务院召开一系列会议,发出一系列重要通知,采取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以实施《安全生产法》为契机,加快配套法规规章的制定。去年以来,国家先后颁布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一批法律法规;国家安监局先后出台了16个部门规章。《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是国务院建国以来第一次,是党和政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又一重大举措,是指导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内容丰富,要求明确,针对性和指导性很强,为安全生产工作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举措创新。围绕着加强政府、企业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工作,《决定》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五个方面政策措施:一是建立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严格安全生产市场准入,加强对矿山、建筑施工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危险性较大的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二是建立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促使地方政府把安全生产纳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实现同步发展。三是建立安全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