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所法律文书小抄_0

监所法律文书小抄_0
监所法律文书小抄_0

监所法律文书小抄

篇一:监所法律文书(微缩版)

监所法律文书(微缩版)

基础知识:

1,平行文是发往平级机关或者不

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属于平行文的有函。

2,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

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的文种是命令。

3,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

动作出安排的文种是决定,适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文种是指示。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任干部的文种是通知。4,其内容事关重大而又十分紧急,

必须以最快速度形成和处理的公文为特急公文。其内容一般也是涉及重要工作,急需开展或者急需要处理公文为紧急公文。可以按照正常的速度的程序形成、运转和处理的公文为常规公文。5,指挥性公文指带有指示、指令、

命令、指导性的公文,其行政约束力较强,下级机关受文后必须严格

贯彻执行。属于指挥性公文的有命令、指示、批复、决定。6,知照性公文是向有关方面告知、

关照某些事项、情况、规定和要求的公文。属于知照性公文的有通知、函、公告、通告。

7,报请性公文指下级机关向上级

机关汇报、陈述和请示的公文。主要有报告和请示。

8,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

定事项的公文是会议纪要。

9,知照性公文是向有关方面告知、

关照某些事项、情况、规定和要求的公文。属于知照性公文的有通告、通报和通知。

10,向有关机关、团体、单位和个人

传达告知或布置其应知应办或应予共同执行的事宜的公文是通知。11,用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

重要精神或者情况的公文是通报。

12,通报的标题是一般常用三种形

式,其中包含“发文机关+发文事由+文种”,“发文事由+通报”,“通报”等。

13,函是用于不隶属机关之间相互

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的公文。属于公函的是复函。

14,目标、措施、步骤属于计划三要

15,总结的正文包括下列内容:基本

情况、具体作法、经验与体会、存在不足与今后设想。

16,罪犯收监文书,是监狱、未成年

犯管教所在依法收押新入监罪犯所只做得文书。包括罪犯收监登记表、罪犯收件通知书、罪犯身体检查表和罪犯物品保管收据。

17,罪犯出监文书是监狱在罪犯出

监时制作的文书。包括罪犯出监鉴定表、释放证明书、假释证明书和罪犯暂予监外执行证明书。18,脱逃罪犯捕回报告表是监狱在

脱逃罪犯被公安机关捕获后,将有关情况报告给上级有关部门的表格式文书。

19,罪犯奖惩审批表,是监狱的基层

单位呈请上级机关给予罪犯行政奖励或处罚的一种表格式狱政管理文书。

20,罪犯奖惩文书,是监狱依照法律

法规,通过日常考核,对服刑人员给予行政奖励或处罚所制作的文书。包含罪犯评审鉴定表、罪犯奖惩审批表、罪犯奖惩通知书等。

21,劳动教养人员准假证明不属于

所政管理文书。

22,属于思想评论的常见形式有首

括式、尾括式和双括式。

23,讲话搞不属于对罪犯讲话稿标

24,监狱询问笔录式侦查人员依法对证人或被害人进行询问时所作的文字记录。25,监狱询问笔录的尾部要有记录人员的签名,罪犯嫌疑人核对意见、签名、按捺指印。26,监狱询问笔录亦称预审笔录,式侦查人员依法讯问犯罪嫌疑人情况时所作的文字记录。27,劳教审查笔录是劳教工作人民警察为查明案件事实,依法审查劳教人员时对审查情况和劳教人员的交代、辩解所做的书面记录。28,劳动教养行政诉讼文书是指在劳动教养行政诉讼过程中,由有关部门或有关人员制写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主要包括劳动教养行政诉讼起诉状、劳动教养行政诉讼答辩状、劳动教养行政诉讼判决书、劳动教养行政诉讼裁定书。29,劳动教养行政诉讼上诉状主要由首部、正文、尾部、附项。30,下列项目不属于监狱起诉意见书首部是受文单位。31,政党、团体一般不用办法行文。32,章程、条列、规定、办法,作为规范类公文。33,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一般不用章程。34,有条有例不属于章程、条例、规定、办法共同特点。35,正文都必须是“总则+分则+附则”的结构不属于章程、条例、规定、办法的写作要求。36,标题不属于合同条款37,以文字为媒介具有完整的篇章组织来表达某种思想的文字材料是文章。38,监所法律文书按照使用领域分属于法律文书。39,出监文书不属于监所行政公文。40,总结不属于监所专用公文。41,报告属于法定行政公文。42,监狱刑法执行文书是指监狱依法对罪犯执行刑罚活动而形成的文书。43,劳教执行文书是指劳教所对劳教人员执行劳动教养活动中所使用的文书。不包含收监文

书。44,解除劳教鉴定表不属于所政管理文书。45,耳目建设文书不属于所政管理文书。46,监狱侦查文书是指监狱对狱内犯罪事实进行侦查活动而形成的文书。劳教人员奖惩呈批表不属于监狱侦查文书。47,监所法律文书的起草包括承拟、构思、拟稿三个阶段。48,构思阶段要完成以下工作定题、选材、拟纲。49,定题要完成明确事由、确定主题、选用文种、拟定标题,方面的工作。50,监所法律文书的修改主要包括审核、修改、签发三个阶段。51,提要式提纲不属于内容上的监所法律文书写作提纲。52,材料不属于监所监所法律文书修改内容。53,材料运用得是否得当不属于监所法律文书的提炼主题范畴。54,材料要详细不属于财力哦取舍的范围。55,按照用途分,2000年8月24日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行政公文为13种。56,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简答题:1,简要回答监所行政公文的种类。答:(一)按照性质用途可分为法定公文与非法定公文。(二)按照行文方向可分为下行文、平行文和上行文。(三)按照缓急程度可分为特急公文、紧急公文和常规公文。(四)按照机密程度可分为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和普通公文。(五)按照作用可分为指挥性公文、知照性公文、报请性公文、规范性公文、提议性公文和实录性公文等。2,简要回答监所行政公文的特点。答:(一)鲜明的政治性(二)作者的法定性(三)很强的实效性(四)体式的特定性。3,要回答监所行政公文的作用。方式。答:(一)管理作用(二)联系作用(三)答:表达方式,是指运用语言表达文章宣传作用(四)档案作用不同内容的

方式或方法,又叫表现手法4,简要回答命令、决定、批复、报或写作方法。一般来说,文章的表达方告、的特点。式有五种,即描写、抒情、记叙、说明答:命令:第一,极大的强制性;第二,和议论。监所法律文书的主要表达方式极高的权威性;第三,极强的严肃性。是记叙、说明和议论。决定:第一,权威性和集体性;第二,23,回答监所法律文书的语言特点。规范性与约束性;第三,指导性和稳定答:1,庄重严肃;2,通俗质朴;3,性。批复:第一,被动制发;第二,适准确无误;4,简约精炼。用严格;第三,这对明确。报告:第一,鲜明的汇报性;第二,客观的陈诉性。5,简要回答报告正文的构成。答:第一,报告缘由;第二,报告内容;第三,报告结语。6,简要回答请示及其种类。答:请示是下级机关就某项工作或某件事情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公文。请示一般划分为四类:1,求示性请示;2,求转性请示;3,求答性请示;4,求准性请示。7,简要回答请示的特点。答:1,行文方向上行;2,涉及问题具体;3,要求上级批复。8,简要回答通报的特点、作用和正文的构成。答:特点:1,典型性;2,真实性;3,教育性;4,适时性。作用:1,表彰奖励作用;2,批评告诫作用;3,传达告知作用。正文构成:1,表彰性通报;2,批评性通报;3,情况通报;4专题通报,分两个方面叙述:一是交待事情发生过程,二是写明事情的影响。9,简要回答函的分类。答:1,问答性函;2,商洽性函;3,联系性函;4,知照性函。10,试述请示与报行的异同。答:相同点:1,行文方向相同;2,内容相同;3,作用相同;4,动机相同。不同点:1,性质不

同;2,目的有别;3,要求有异;4,行文时间不同;5,汇报的内容范围不同;6,正文构成有别。11,试述请示正文构成。答:1,请示缘由;2,请示事项;3,提出办法或初步意见;4,请示结语。12,什么是劳教审查笔录。答:审查笔录是劳教工作人名警察为查明案件事实,依法审查劳教人员时对审查情况和劳教人员的交待、辩解所作出的书面记录。13,简要回答劳教询问笔录。答:询问笔录是劳教工作人民警察为了查明案情,依法向受害人或见证人调查时所作的书面记录。14,回答章程、条例、规定、办法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答:共同特点:1,属于规范类应用文,具有强制性或约束力;2,具有严格的制定程序;3,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同特点:1,章程,是一种较为庄重的文书;2,条例,是强制性,约束力较强的法律性文书。3,规定,所规范的对象和范围是有限的文书;4,办法,是一种更加具体的规范性文书。15,回答章程、条列、规定、办法的作用。答:1,是各项事业顺利进行和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2,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有效工具;3,是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的有力手段。16,回答监所法律文书的特点。答:1,专业性;2,法定性;3,规范性;4,实效性。17,回答监所法律文书的作用。答:1,执法作用;2,管理作用;3,凭证作用;4,档案作用。18,简要回答什么是主题与监所法律文书的主题。答:主题是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也称主旨。是监所法律文书的主题是监所法律文书通过全部内容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或者基本观点。19,简要回答监所法律文书主题的重要性。答:1,主题是灵魂;2,主题是统帅;3,主题是核

心。20,简要回答监所法律文书材料的重要性。答:1,观察体验;2,调查访问;3,看书学习。21,简要回答选择材料的原则。答:第一,围绕主题选择材料;第二,要选择典型的材料;第三,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第四,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22,简要回答监所法律文书的表达

篇二:20XX年法律文书重点知识复习小抄(最新版本,精美排版)

法律文书重点知识复习小抄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法律规定,确认被告31、民事、行政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最新版本,精美排版)人有罪或无罪,构成何种罪名,适用何种刑罚或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

一、名词解释或免除处罚而作出的书面决定。者与他人发生民事争议时,为维护自己的合法

1、法律文书,是指我国司法机关(含公17、第二审刑事判决书,是第二审人民法权益,依据事实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向人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海关缉私机关、检察院在受理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或民法院提起民事、行政诉讼时制作并使用的法院、法院及监狱等机关,下同)、公证机构、者公诉机关就第一审判决提出抗诉的刑事案律文书。

仲裁组织依法制作的处理诉讼案件和非诉讼件后,经审理查明原判决在适用法律上有错误32、刑事自诉状,是指刑事自诉案件的被案件的法律文书,以及案件当事人、律师和律或者量刑不当;或者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师

电大法律文书机考选择题按字母排版修订稿

电大法律文书机考选择题按字母排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B 不起诉决定书中对当事人的称谓应该是(C)。C.被不起诉人 辩护词属于(D)。D.诉讼文书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2002年第35号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编号应为(C)。C.(2002)京西刑初字第35号 辩护词的结构层次,一般分为前言、辩护意见和(C)。C.结束语 笔录忠实地记载了诉讼和非诉讼活动的实际情况,在写作上第一位的要求是(B)。B.内容真实、完整 C 从涵盖的内容来看,法律文书由(B)等几部分构成。B司法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律师实务文书 从(D)起,判决书就确定了统一的格式和写作内容。 D.清代 撤销案件通知书的送达对象是(B)。 B.人民检察院 撤销仲裁裁决申请书的送达对象是(A)。 A.上一级仲裁委员会 处理确认发明专利权的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制作主体是(B)。B.中级人民法院 呈请拘留报告书的性质和特点表现为:是公安机关内部使用的文书、是签发拘留证的依据、需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方能发生法律效力、属于刑事诉讼文书 呈请拘传报告书的首部不仅要写明被拘传人的基本情况,还要写明被拘传人的(D)。 D.主要简历 呈请拘留报告书的性质和特点表现为(B)。 B.是签发拘留证的依据 呈请立案报告书的正文部分应写明的内容是(C)。 C.立案的理由 呈请拘留报告书应当送达(B)。 B.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D 当庭宣判的民事判决书尾部注明的判决日期为(C)。C.当庭宣判日期 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首部除制作机关名称、文书名称以及编号之外,应依次写明的项目是(C)。C公诉机关、被告人、辩护人、案件的由来和审判经过 第一审刑事判决书中交待上诉权事项的规范写法是(D)。 D.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日起10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хх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х份 第一审民事判决书的编号由(A)组成。A年度、制作法院、案件性质、审理程序、顺序号 第一审民事调解书在(D)后发生法律效力。D.双方当事人签收

法律文书 简答(何定)

法律文书简答(何定)

1.什么是法律文书?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法律文书是我国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海关缉私机关、检察院、法院及监狱等机关)、公证机构、仲裁组织依法制作的处理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以及案件当事人、律师和律师组织自用或代书的法律文书的总称。 从涵盖的内容来看,法律文书主要包括三部分: 一是国家司法机关为处理诉讼案件而制作的具有明显的法律效力的司法文书; 二是国家授权的法律机构或法律组织所制作的办理或裁决非诉讼案件的公证文 书和仲裁文书; 三是案件当事人、律师和律师组织出具或代书的民用法律文书。 2.法律文书的种类是怎样划分的? 答:法律文书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1)按文书制作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侦查文书、检察文书、裁判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律师实务文书等; (2)按文书具体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报告类文书、命令类文书、通知类文书、决定类文书、裁判类文书等; (3)按制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文字叙述式文书、填空式文书、笔录式文书和表格式文书; (4)按文书行文体式的不同,可分为信函式文书、致送式文书、宣告式文书等。 3.法律文书有哪些基本特点? 答:法律文书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主要特点:(1)主旨的鲜明性。(2)材料的客观性。(3)内容的法定性。(4)形式的程式性。(5)解释的单一性。(6)使用的实效性。 4.法律文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03051k 答:法律文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具体实施法律的重要手段。 (2)生动宣传法律的现实教材。 (3)记录法律活动的文字载体。 (4)考核法律人才的重要内容。 (5)保存法律事务的文书档案。 5.叙写法律文书的事实时应当掌握哪些要点? 答:总体上来说,法律文书在叙述案情事实时应当做到材料真实、脉络清楚、要素齐备、把握关键。具体说来应当符合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记清事实,材料真实; (2)事实要素,齐全完备; (3)关键情节,具体叙写; (4)因果关系,交代清楚; (5)争执焦点,抓准记清; (6)财物数量,记叙确切; (7)叙述事实,平实有序; (8)材料选择,真实典型; (9)列举证据,确凿可信。 6.写作法律文书时应当从哪些方面阐述理由?031k 答:理由论证是法律文书中的灵魂,是体现文书主旨的核心内容,必须依法论述,分析透辟,说理有据,令人信服。具体说来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认定事实,以实为证; (2)分析事理,以法为据; (3)引证法律,明确具体; (4)前后照应,统领全文。 7.什么是呈请立案报告书?它有何特点及功能? 答:呈请立案报告书是指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对受理刑事案件的材料经过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并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报请领导审查批准是否立案的法律文书。 呈请立案报告书是公安机关内部审批案件使用的一种书面报告。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即成为公安机关对该案立案侦查的依据。 呈请立案报告书的功能有两点:一是依法确认案件成立,是刑事诉讼活动开始的文字凭据;二是对侦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因为呈请立案报告书对案情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了侦查计划,指导侦查工作顺利进行。 8.呈请立案报告书的正文部分应当写作哪些内容? 答:呈请立案报告书的正文部分应当写作以下三部分内容: (1)立案的事实依据。即已经掌握的有关案件情况,包括案件来源和报案人员简况、案件和侦查对象的情况。 (2)立案的理由和法律依据。即通过案情分析,阐明立案的理由和法律依据,以说明立案侦查的正确性、必要性,并为制作侦查计划打下基础。 (3)侦查计划。包括:侦查的方向和侦查的范围以及主要任务;查明案情应当采取的措施、方法和步骤;侦查力量的组织和分工;需要有关方面配合的各个环节如何紧密衔接;侦查的时间要求等等。 9.呈请拘留报告书的写作内容有哪些? 答:呈请拘留报告书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写作内容是: (1)首部。写明标题、编号。 (2)正文。写明: A.犯罪嫌疑人(被拘留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出生地、身份证号码、民族、文化程度、职业或工作单位及职务、住址、政治面貌、简历等); B.呈请事项(呈请拘留犯罪嫌疑人); C.拘留的理由(被拘留人涉嫌犯罪的事实及证据); D.法律依据及结束语(当否,请批示)。 (3)尾部。写明承办单位,注明年月日。 10.什么是提请批准逮捕书?它的功能是什么? 答:提请批准逮捕书是公安机关对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提请同级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时制作的一种司法文书。 提请批准逮捕书是公安机关行使刑事诉讼权利的工具,具有要求人民检察院在法定期限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决定的作用。本文书体现了公安机关与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分工负责、互相制约的原则,同时也是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基础和依据。 11.提请批准逮捕书的写作内容有哪些? 答:提请批准逮捕书的写作内容包括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 (1)首部。写明标题、编号、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出生地、身份证号码、民族、文化程度、职业或工作单位及职务、住址、政治面貌等)和违法犯罪经历以及因本案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 (2)正文。写明: A.案由和案件来源; B.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的符合法定逮捕条件的犯罪事实); C.证据; D.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第一款、第六十六条] (3)尾部。写明致送语、发文日期,由公安局长盖章,并在年月日上加盖公安局公章。文末写明附项(案卷材料册页数及犯罪嫌疑人羁押处所)。 答:通缉令是指公安机关依法通缉罪该逮捕而在逃的或者被拘留、逮捕后脱逃的犯罪嫌疑人以及从监狱中逃跑的服刑犯而制作的一种法律文书。 通缉令具有法律强制力。根据通缉令,各地公安机关对被通缉的对象都应将其捕获,任何公民也都可以将其扭送司法机关处理。 通缉令是公安机关专用的文书,只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以发布,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及企事业单位均无权发布通缉令。 13.通缉令的正文部分应当写明哪些内容? 答:通缉令的正文部分应当写明的内容是: (1)简要案情; (2)被通缉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在逃人员网上编号、身份证号码、体貌特征、特长及携带物品等; (3)工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4)联系人及电话; (5)附项(被通缉人照片、指纹及社会关系)等。 14.什么是起诉意见书?它的功能是什么? 答:起诉意见书是指公安机关对案件侦查终结后,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向同级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时制作的一种文书。 起诉意见书的功能表现在:它是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案件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起诉的法定文件,具有启动审查起诉程序的作用。本文书记载着公安机关对侦查终结案件的结论性意见,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和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且体现了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 15.起诉意见书的结构和写作要求是怎样的? 答:起诉意见书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各自的写作内容及要求是:(1)首部。写明标题、编号、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出生地、民族、文化程度、职业或工作单位及职务、住址、政治面貌等)和违法犯罪经历以及因本案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 (2)正文。写明: A.办案简况。写明:a.案由和案件来源。b.办案过程。c.过渡性文字。 B.案件事实。写明经侦查认定的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包括时间、地点、经过、手段、目的、动机、危害后果等要素。常用叙事方法有时间顺序法、主次顺序法(突出主罪和突出主犯)、综合归纳法以及多种写法并用法。 C.证据。 D.有关量刑的犯罪情节。写明是否有累犯、立功、自首等从重、从轻、减轻情节。 E.犯罪性质的认定和移送审查起诉的法律依据。 (3)尾部。写明送达用语、盖公安局长印章,并在年月日上加盖公安局公章。文末写明附项:a.本案卷宗XX卷XX页;b.犯罪嫌疑人现押在(或住在)何处;c.随案赃、证物情况。 12.简述要求复议意见书的概念和功能。 答:是公安机关认为同级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决定或不起诉决定有错误,依法要求同级人民检察院对其决定重新复议时制作的法律文书。 要求复议意见书是公安机关行使要求复议权的具体体现,对人民检察院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有制约作用,可以促使人民检察院正确执行法律,严格依法办事,避免差错,确保办案质量。 3章 1.检察机关的立案决定书的概念和功能是什么? 答:检察机关的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应由本院决定立案侦查时所制作的文书。 立案决定书的功能表现在它是人民检察院对案件进行侦查的合法依据。决定立案后,人民检察院才能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各种侦查措施。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阶段前最主要的法律文书之一。 2.什么是批准逮捕决定书?它有何功能?制作时应注意的问题?其写作内容有哪些? 答:批准逮捕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进行审查后,依法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制作的文书。 批准逮捕决定书的功能表现在:它是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凭证,也是公安机关执行逮捕的依据。 注意:1)对已撤销原批准逮捕决定而被释放的犯罪嫌疑人,又需要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应当重新制作批准逮捕决定书。2)人民检察院办理审查批捕案件时,发现应当逮捕而公安机关未提请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建议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 批准逮捕决定书是四联填空式文书。在正本中应当写明以下内容: (1)首部。写明制作机关名称、文书名称、文号和送达机关名称。 (2)正文。写明“你X(局、处)于XXXX年XX月XX日以XX号提请批准逮捕书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XXX,经本院审查认为,该犯罪嫌疑人涉嫌XX犯罪(检察机关审查认定的罪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的逮捕条件,决定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XXX。请依法立即执行,并将执行情况三日内通知本院。” (3)尾部。写明制作文书的年月日并盖院章。 3.什么是起诉书?它的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起诉书是人民检察院经侦查或审查确认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依法应当交付审判,而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文书。起诉书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侦查机关来讲,起诉书是确认侦查终结的案件,犯罪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侦查活动合法的凭证; (2)对检察机关来讲,起诉书既是代表国家对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交付审判的文书,又是出庭支持公诉、发表公诉意见、参加法庭调查和辩论的基础; (3)对审判机关来讲,起诉书引起第一审程序的刑事审判活动,既是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进行审判的凭据,又是法庭审理的基本范围; (4)对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来讲,起诉书既是告知已将被告人交付审判的通知,又是公开指控被告人犯罪行为的法定文书。 写作起诉书的理由时应阐明哪些内容? 答:要准确根据写明四个层次内容。一是概括阐明被告人行为的犯罪性质和构成罪名;二是指出被告人犯罪行为触犯的刑事法律条款,这是定罪和追究刑事责任的根据;三是认定被告人是否具有从重、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和法律依据,依法提出量刑的倾向性意见;四是写明作出起诉决定的法律依据,即写明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对被告人提起公诉的法律依据。 4.起诉书的结构和基本写作要求是怎样的? 答:起诉书属于文字叙述式文书,由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构成,各部分的写作内容和写作要求是: (1)首部。应当写明: A.制作机关名称。被告人是外国人或无国籍人的,检察院名称前面应当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 B.文书名称。 C.编号。由院名(代字)、部门(代字)、文书性质(代字)、年度及顺序号组成,即“X检X刑诉〔XXXX〕XX 号”。D.被告人(被告单位)基本情况。被告人的姓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法律文书》期末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073)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法律文书》期末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073) 考试说明:本人汇总了历年来该科所有的试题及答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考试题库,对考生的复习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内容包含: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写作主题、写作辅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试题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项选择题 1.依不同的制作方式为划分标准,法律文书可以划分为叙述式文书、填空式文书和( ) A.宣告式文书 B.表格式文书 C.信函式文书 D.致送式文书 2.不起诉决定书中,对当事人使用的规范称呼是( )。 A.犯罪嫌疑人 B.人犯 C.被不起诉人 D.被告人 3.公安机关对案件侦查终结后,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刑 事责任,向同级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时制作的法律文书是( )。 A.起诉书 B.公诉意见书 C.抗诉书D.起诉意见书 4.第二审刑事判决书中,公诉案件的被告人提出上诉的,第一项写为( )。 A.上诉人 B.原公诉机关 C.公诉机关 D.原审被告人 5.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调解书的尾部应当写明( )。 A.本调解书送达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B.本调解书一经送达,即具有法律效力 C.本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D.本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6.监狱依法对服刑改造期间的罪犯符合法定假释条件的,建议法院审核裁定假释时制作的法律文书 是( )。 A.监视居住决定书 B.提请减刑建议书 C.取保候审决定书 D.提请假释建议书 7.被告人委托的辩护人为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当庭发表的系统性法庭发言,称为( )。 A.代理词 B.辩护词 C.法律意见书 D.公诉意见书 8.公证书签署人员应写( )。

2017最新电大法学本科期末考试法律文书主观题

二、简答题 1、简述法律文书的概念、种类及其与司法文书、诉讼文书的联系与区别。 答:法律文书是指我国司法机关(含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海关缉私机关、检察院、法院及监狱等机关,下同)、公证机构、仲裁组织依法制作的处理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以及案件当事人、律师和律师组织自用或代书的法律文书的总称。 法律文书的类别可依不同的分类标准而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别: (1)依制作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公安机关的刑事法律文书,人民法院的诉讼文书,人民检察院的检察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和律师实务文书。(2)依写作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文字叙述式文书,填空式文书,表格式文书和笔录式文书。(3 )依文种的不同,可以分为报告类文书,通知类文书,判决类文书,裁定类文书,决定类文书等。 联系和区别:一是司法文书这一名称,这一文书述语是我们以前曾经长期使用过的,并以它作为我们这一教材的总称。但是严格意义上的司法文书,应该是指导司法机关处理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而不应包括公证文书和仲裁文书,更不包括民用的法律文书。因为公证文 书一般不具有处置性,而只具有法定的证明力;仲裁文书虽具有裁处作用,但是它又要受到当事人原有协议的制约,它的约束力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这两部公文书与司法文书的作 用和效力,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这部分文书在启动和推进法律活动中却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是独立于司法文书之外的民用法律文书。二是诉讼文书这一名称,它也是某些司法 机关经常使用的一个文书述语。顾名思义,诉讼文书应该是专指涉及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既包括司法文书,也包括涉及诉讼的民用法律文书,如案件当事人自书或律师代书的各类诉 状等法律文书就是其中的主要部分。而民用法律文书中的非诉讼文书以及公证文书、仲裁文书等自然应该排除在诉讼文书这外。总之,学生在了解法律文书这一概念内涵的同时,也应了解法律文书与司法文书、诉讼文书这两个与法律文书相关名称间的交叉或包容的错综关系。 2、法律文书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答:法律文书的特点:1)主旨的鲜明性。2 )材料的客观性。3)内容的法定性。4)形式的程式性。5)解释的单一性。6)使用的实效性。 3、简述法律文书的主要作用。 答:主要作用:1)具体实施法律的重要手段;2)生动宣传法律的现实教材;3)记录法律活动的文字裁体;4)考核法律人才的重要内容;5)保存法律事务的文书档案。 4、法律文书在叙写事实时应掌握哪些要点? 答:法律文书在叙写事实时,要求写明的事实要素,具体说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关刑事案件的案情叙述;另一类是有关民事、行政类案件的案情叙述(包括大量的非诉讼案件的事实叙述)。前者要求写明作案(指构成的犯罪事实)的时间、地点、作案人和被告人,作案的目的、动机、情节、手段,造成的后果、作案人的态度以及证据等。后者围绕着当事人各方的纠纷事实来记叙,包括纠纷的内容及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纠纷的发 展过程(起因、过程、结局),各方的争执意见以及证据。 5、法律文书应从哪些方面阐述理由? 答:理由是法律文书的灵魂,也是主旨的集中体现。叙写法律文书阐述理由时,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具体要求:(1)依法制作,突出主旨;(2)遵循格式,事项规范;(3)综合表达,叙议这主;(4 )写清事实,掌握要领;(5)分析事理,以法为据;(6)说明情况,乘法明晰; (7)语方精确,朴实庄重;(8)行文章法,因文而异。 6、简述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的概念和功能。 答: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是指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对受理刑事案件的材料经过审查,认为符

电大《法律文书》作业及期末复习资料

01任务 1. 起诉书写作 请根据下列材料制作一份起诉书: 犯罪嫌疑人刘XX,男,XX省XX县人,26岁,19XX年X月X日生,汉族。刘XX初中毕业后务农三年,后来经人介绍于1997年4月到XX市XX公司当了一名勤杂工,住在该公司宿舍平房3排13号。 刘XX在XX公司工作期间马马虎虎,责任心不强,自由散漫,经常违反纪律,不遵守规章制度,多次受到公司经理许XX等领导的批评教育。1998年8月,刘XX因打骂一起工作的勤杂工牟XX,受到了行政警告处分;1999年9月又因偷拿公司职工香烟八包、衬衫一件和250元等财物,受到记过处分。 经审查,XX市人民检察院认为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刘XX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于20XX年6月X日向XX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刘XX委托律师王XX为其辩护。 犯罪嫌疑人刘XX现押于XX看守所。本案有现场勘查笔录、法医鉴定结论、朱XX侯XX 的证词以及作案工具等为证,刘XX亦供认不讳。 XX市人民检察院 起诉书 检刑诉字[2005] XX号 被告人刘XX,男,19XX年X月X日,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汉族,初中文化,XX省XX县人,XX市XX公司职工,家住XXXXX,暂住XX 市XX公司平房3排13号。1998年8月,因打骂一起工作的勤杂工牟XX,受到行政警告处分;1999年9月,因偷拿公司职工香烟8包、衬衫一件和250元等财物,受到记过处分。20XX年5月10日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XX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月15日被依法逮捕,现羁押于XX市看守所。

被害人许XX,XX市XX公司经理。 本案由XX市公安局侦查终结,以被告人刘XX涉嫌故意杀人罪,于20XX年5月20日向本院移送审查起诉。本院受理后,于同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依法讯问了被告人,审查了全部案件材料。现查明: 20XX年2月,被告人刘XX因为在XX公司工作期间有偷摸的行为而未能发到1997年度的奖金,遂对XX公司经理许XX怀恨在心,蓄谋报复杀人。20XX年5月10日,被告人刘XX上班后,到公司木工房找朱XX谎称要修理桌椅借来羊角锤一把、木工凿一把,藏于宿舍床下。中午12时许,被告人刘XX到办公楼一层值班室,伺机杀人。下午1时30分许,被告人刘XX趁许XX在3楼333房间午休之际,借故支开同在333房间休息的经理秘书侯XX,并将房门反锁,取出随身携带的羊角锤、木工凿,用羊角锤猛击许XX头部二、三十下,后又对许XX的面部、颈部、胸部使劲用羊角锤敲打木工凿十余下,造成许XX颅骨粉碎性骨折、脑组织外溢,面部、颈部、胸部伤口流血不止,当即死亡。 案发后当日,被告人刘XX在逃逸时被公安机关抓获。 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有:1、作案工具羊角锤、木工凿; 2、证人朱XX、侯XX等人的证言;3、被告人刘XX的供述;4、现场勘查笔录; 5、法医鉴定结论等。 本院认为,被告人刘XX报复杀人,致人死亡,其行为已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提起公诉,请依法判处。 此致 XX市中级人民法院

2014年法律文书重点知识复习小抄(最新版本,精美排版)

法律文书重点知识复习小抄 (最新版本,精美排版) 一、名词解释 1、法律文书,是指我国司法机关(含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海关缉私机关、检察院、法院及监狱等机关,下同)、公证机构、仲裁组织依法制作的处理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以及案件当事人、律师和律师组织自用或代书的法律文书的总称。 2、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是指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对受理刑事案件的材料经过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并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报请领导审查批准是否立案的法律文书。 3、呈请拘留报告书,是指公安机关依法拘留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由案件承办单位拟写出呈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批的报告类文书。 4、提请批准逮捕书,是公安机关对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提请同级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时制作的一种法律文书。 5、通缉令,指公安机关依法通缉罪该逮捕而在逃的或者被拘留、逮捕后脱逃的犯罪嫌疑人以及从监狱中逃跑的罪犯而制作的法律文书。 6、起诉意见书,是指公安机关对案件侦查终结后,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向同级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时制作的一种文书。 7、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应由本院决定立案侦查时所制作的文书。 8、批准逮捕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进行审查后,依法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制作的文书。 9、不批准逮捕决定书,就是检察机关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经过审查,认为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逮捕条件,决定不批准逮捕时所制作的文书。 10、起诉书,是人民检察院经侦查或审查确认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依法应当交付审判,而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文书。 11、不起诉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时所制作的文书。 12、公诉意见书,是出席第一审法庭的公诉人,代表人民检察院,在法庭调查结束后,依法首先发表的支持公诉的书面意见。 13、要求复议意见书,是公安机关认为同级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决定或者不起诉决定有错误,依法要求同级人民检察院对其决定重新复议时制作的法律文书。 14、刑事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或裁定依法提出抗诉时所制作的文书。 15、民事(行政)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关于法律监督的规定,对确有错误并已生效的民事(行政)案件的判决、裁定,向有关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要求重审予以纠正时所制作的文书。 16、第一审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对于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或者自诉人提起自诉的刑事案件,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普通程序或者简易程序审理终结后,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法律规定,确认被告人有罪或无罪,构成何种罪名,适用何种刑罚或免除处罚而作出的书面决定。 17、第二审刑事判决书,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受理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或者公诉机关就第一审判决提出抗诉的刑事案件后,经审理查明原判决在适用法律上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或者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经二审查清事实后依法改判时作出的书面决定。 18、第二审刑事裁定书,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在第二审程序中,为解决有关程序问题和部分实体问题而作出的书面决定。 19、第一审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按照第一审普通程序的规定,依法组成合议庭对一审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后,就已经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证据,依照有关实体法的规定,对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义务争议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20、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依法进行调解,根据当事人自愿达成的解决纠纷的协议而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文书。 21、民事裁定书,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依法行使审判权,就解决诉讼程序方面的问题依法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22、第二审民事判决书,是指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民事判决提起上诉的民事案件,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二审程序,经审理终结后,依法作出维持或者改变第一审民事判决的书面决定。 23、第一审行政判决书,是第一审人民法院依照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对第一审行政诉讼案件审理终结后,依照法律、法规,参照有关行政规章,就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24、监狱法律文书,是指我国监狱(含未成年犯管教所)在对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刑罚和教育改造过程中,根据国家法律和监管规定,依照法定程序,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总称。 25、罪犯入监登记表,是指监狱记载新入监罪犯基本情况的表格类文书。 26、提请减刑建议书,是监狱依法在对服刑改造期间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且已执行符合法定要求的刑期的罪犯,提请法院审核裁定减刑时而制作的一种文书。 27、提请假释建议书,是监狱依法对服刑改造期间的罪犯符合法定假释条件的,建议法院审核裁定假释时制作的一种文书。 28、监狱起诉意见书,是指监狱对罪犯在服刑期间又犯罪,或者发现了判决时所没有发现的罪行,认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提出起诉意见,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时制作的一种文书。 29、对罪犯刑事判决提请处理意见书,是监狱在刑罚执行中,如果认为判决有错误,或者根据罪犯申诉,认为判决可能有错误的,依照法定程序,提请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时制作的一种文书。 30、律师实务文书,是指律师在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制作和使用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各种法律文书的总称。 31、民事、行政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 者与他人发生民事争议时,为维护自己的合法 权益,依据事实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行政诉讼时制作并使用的法律文书。 32、刑事自诉状,是指刑事自诉案件的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制作并使用 的法律文书。 33、上诉状,是指诉讼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判决或裁定,在法定上诉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 变更原审裁判或请求重新审理的诉讼文书。 34、答辩状,是指民事、行政和刑事诉讼或被上诉人根据民事、行政起诉状、刑事自诉状或民事、行政、刑事上诉状的内容,针对原 告、自诉人提出的诉讼请求或上诉人提出的上诉请求作出答复,并依据事实与理由进行辩驳的法律文书。 35、反诉状,是指民事案件或刑事自诉案 件的被告、被告人,针对原告或自诉人指控的同一纠纷事实或行为事实,提出相反指控内容的法律文书。 36、民事再审申请书,是指民事案件的当 事人认为已生效的判决或裁定有错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交的请求再审的法律文书。 37、形事申诉书,是指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而向人民法院提 出申诉时制作并使用的文书。 38、支付令申请书,是指债权人以要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为内容,请求有管辖 权的基层人民法院向债务人发出催促债务人履行支付义务命令的法律文书。 39、公示催告申请书,是指票据持有人在票据被盗、遗失和灭失的情况下,为使票据上 标示的权利与实际权利相分离,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得以依法重新确认,申请人民法院以公告的方式限期催促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在逾期不申报时,判决利害关系人丧失该项权利的法 律文书。 40、强制执行申请书,是指法律文书中确认享有权利的一方当事人,在应当承担义务的 对方当事人拒绝履行义务时,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的申请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法律文书。 41、宣告失踪申请书,是指符合宣告失踪法定条件的公民的利害关系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交的请求从法律上确认并宣告该公民失 踪,并为其设定财产管理人的法律文书。 42、宣告死亡申请书,是指符合宣告死亡法定条件的公民的利害关系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交的,请求从法律并宣告该公民死亡的法 律文书。 43、民事授权委托书,是指民事诉讼活动当事单方面出具的,明确代理律师在代理委托 人参加民事诉讼过程中的代理权限的法律文书。 44、法律意见书,是指律师应当事人的要求,针对某项非诉讼法律事务,根据掌握的事实和材料,运用法律进行阐述和分析,作出肯 定或否定结论后出具给当事人的书面意见。 45、律师见证书,是指律师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应当事人的要求,指派律师,依法对其亲

国家开发大学电大本科《法律文书》科目重点打印版精华版

最新度最新广播电视大学(电大)期末考试 本科《法律文书》科目期末考试重点考点精华版 一、名词解释 1、法律文书,是指我国司法机关(含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海关缉私机关、检察院、法院及监狱等机关,下同)、公证机构、仲裁组织依法制作的处理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以及案件当事人、律师和律师组织自用或代书的法律文书的总称。 2、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是指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对受理刑事案件的材料经过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并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报请领导审查批准是否立案的法律文书。 3、呈请拘留报告书,是指公安机关依法拘留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由案件承办单位拟写出呈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批的报告类文书。 4、提请批准逮捕书,是公安机关对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提请同级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时制作的一种法律文书。 5、通缉令,指公安机关依法通缉罪该逮捕而在逃的或者被拘留、逮捕后脱逃的犯罪嫌疑人以及从监狱中逃跑的罪犯而制作的法律文书。 6、起诉意见书,是指公安机关对案件侦查终结后,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向同级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时制作的一种文书。 7、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应由本院决定立案侦查时所制作的文书。 8、批准逮捕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进行审查后,依法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制作的文书。 9、不批准逮捕决定书,就是检察机关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经过审查,认为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逮捕条件,决定不批准逮捕时所制作的文书。 10、起诉书,是人民检察院经侦查或审查确认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依法应当交付审判,而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文书。 11、不起诉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时所制作的文书。 12、公诉意见书,是出席第一审法庭的公诉人,代表人民检察院,在法庭调查结束后,依法首先发表的支持公诉的书面意见。 13、要求复议意见书,是公安机关认为同级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决定或者不起诉决定有错误,依法要求同级人民检察院对其决定重新复议时制作的法律文书。 14、刑事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或裁定依法提出抗诉时所制作的文书。 15、民事(行政)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关于法律监督的规定,对确有错误并已生效的民事(行政)案件的判决、裁定,向有关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要求重审予以纠正时所制作的文书。 16、第一审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对于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或者自诉人提起自诉的刑事案件,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普通程序或者简易程序审理终结后,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法律规定,确认被告人有罪或无罪,构成何种罪名,适用何种刑罚或免除处罚而作出的书面决定。 17、第二审刑事判决书,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受理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或者公诉机关就第一审判决提出抗诉的刑事案件后,经审理查明原判决在适用法律上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或者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经二审查清事实后依法改判时作出的书面决定。 18、第二审刑事裁定书,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在第二审程序中,为解决有关程序问题和部分实体问题而作出的书面决定。 19、第一审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按照第一审普通程序的规定,依法组成合议庭对一审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后,就已经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证据,依照有关实体法的规定,对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义务争议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20、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依法进行调解,根据当事人自愿达成的解决纠纷的协议而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文书。 21、民事裁定书,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依法行使审判权,就解决诉讼程序方面的问题依法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22、第二审民事判决书,是指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民事判决提起上诉的民事案件,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二审程序,经审理终结后,依法作出维持或者改变第一审民事判决的书面决定。 23、第一审行政判决书,是第一审人民法院依照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对第一审行政诉讼案件审理终结后,依照法律、法规,参照有关行政规章,就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24、监狱法律文书,是指我国监狱(含未成年犯管教所)在对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刑罚和教育改造过程中,根据国家法律和监管规定,依照法定程序,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总称。 25、罪犯入监登记表,是指监狱记载新入监罪犯基本情况的表格类文书。 26、提请减刑建议书,是监狱依法在对服刑改造期间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且已执行符合法定要求的刑期的罪犯,提请法院审核裁定减刑时而制作的一种文书。 27、提请假释建议书,是监狱依法对服刑改造期间的罪犯符合法定假释条件的,建议法院审核裁定假释时制作的一种文书。 28、监狱起诉意见书,是指监狱对罪犯在服刑期间又犯罪,或者发现了判决时所没有发现的罪行,认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提出起诉意见,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时制作的一种文书。 29、对罪犯刑事判决提请处理意见书,是监狱在刑罚执行中,如果认为判决有错误,或者根据罪犯申诉,认为判决可能有错误的,依照法定程序,提请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时制作的一种文书。 30、律师实务文书,是指律师在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制作和使用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各种法律文书的总称。 31、民事、行政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民事争议时,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据事实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行政诉讼时制作并使用的法律文书。

电大法律文书试题及答案

电大法律文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目空格内) 1.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作出的决定中不包括(C )的决定。A.批准逮捕 B.不批准逮捕 C.撤销案件 D.不批准逮捕并要求补充侦查 2.起诉意见书的首部与正文之间的成文化用语是(C )。A.经我局侦查预审证实,犯罪嫌疑人ххх有下列犯罪事实B.经我局侦查预审,证实犯罪嫌疑人ххх有下列犯罪事实 C.经我局侦查终结,证实犯罪嫌疑人ххх有下列犯罪事实 D.经我局侦查终结证实,犯罪嫌疑人ххх的犯罪事实如下 3.撤销案件通知书的送达对象是( B)。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刑事案件被害人 D.犯罪嫌疑人 4.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在办理( C)时制作的文书。 A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 B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 C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 D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移交起诉5.批准逮捕决定书属于( C)文书。A.文字叙述式 B.表格式 C.填空式 D.笔录式 6.人民检察院建议公安机关追加提请批捕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不提请批捕,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制作( C)。A.批准逮捕决定书 B.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C.逮捕决定书 D.决定逮捕通知书 7.起诉书编号的内容依序是(C )。 A.年度、院名、文书性质、顺序号B.年度、院名、部门、文书性质、顺序号 C.院名、部门、文书性质、年度、顺序号 D.院名、文书性质、年度、顺序号 8.不起诉决定书中对当事人的称谓应该是( C)。 A.被告人 B.犯罪嫌疑人 C.被不起诉人 D.不起诉人 9.人民检察院针对未生效的刑事裁判提出的抗诉书应当送达(B )。 A.同级人民法院 B.上一级人民法院 C.下一级人民法院 D.同级和上一级人民法院 10.民事(行政)抗诉书的提出是为了纠正( D)中的错误。 A.未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B.未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C.已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D.已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11.人民检察院针对已生效裁判提出的抗诉书应当由( D)提出。A.同级人民检察院 B.上一级人民检察院C.省一级人民检察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 12.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2002年第35号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编号应为(C )。A.京西刑初字(2002)第35号B.西刑初字(2002)第35号C.(2002)京西刑初字第35号 D.(2002)西刑初字第35号 13.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首部除制作机关名称、文书名称以及编号之外,应依次写明的项目是( C)。 A.公诉机关、被告人、辩护人B.公诉机关、被告人、辩护人、案件审判经过 C.公诉机关、被告人、辩护人、案件的由来和审判经过D.被告人、辩护人、案件的由来和审判经过 14.第一审刑事判决书中交待上诉权事项的规范写法是(D )。 A.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天起10日内,向本院或者向хх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х份 B.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日起10日内,向本院或者向хх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х份 C.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日起10日内,通过本院向хх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х份 D.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日起10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хх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х份 15.第二审刑事判决书作出部分改判结果时,其判决主文应当依次写明( C )。 A.撤销的内容、改判的内容、维持的内容 B.撤销的内容、维持的内容、改判的内容 C.维持的内容、撤销的内容、改判的内容 D.维持的内容、改判的内容、撤销的内容

名词解释

1.公文也即公务文书,对这个概念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二、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在公务活动中所用的各类文字材料。而这里所说的公文是指狭义的公文而言的,主要是指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列出的十三类公文。这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2.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呈送的公文主要有报告请示等3.平行文是指向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送交的公文,主要有函等。4.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发送的公文,主要有命令(令)、决定、通报、通知、批复、意见等。5.发文字号简称文号,又称公文编号,是发文机关同一年度公文公文排列的顺序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 6.主送机关是负有公文处理责任的受文机关是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7.公文主题词是标示公文的内容特征和归属类别的关键性词语。8.签发是发文机关的领导人经过审核,在同意发出的公文文稿上签字的步骤。 9.调查报告是对某一个事件或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所写出的真实地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 10.计划是某一个单位、部门或个人,对预计在一定时期内所要做的工作或所要完成的其他任务加以书面化、条理化和具体化的一种文书。11.工作计划是对某一单位或部门某一时期内的工作做出打算和安排的文书。 12.工作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以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的一种书面材料。 13.讲话稿是指用于公务活动的讲话稿,主要是指领导同志在各种会议上或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发表讲话时所用的书面材料 14.述职报告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目前主要为领导干部)就一个阶段的任职情况,向有关部门及领导、群众作出全面说明的一种文书。 15.法规与规章是指国家机关及其业务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机构所编制的,反映在一定的范围内要求有关人员共同遵守的规定的实用文书。 16.章程是党派或团体等组织,用于规定自身的性质、宗旨、组织机构、活动形式和行动准则等内部事务的一种文书。 17.条例是对某一方面的工作或某一重大事项的处理方式及某一组织的宗旨、任务及其成员的职责权限等作出规定的指令性文书。 18.规定是针对某一事项或活动提出要求,并制定相应措施,要求有关人员贯彻执行的一种文书。 19.办法是有关机关或部门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规定,就某一方面的工作或问题提出具体做法和要求的文件。 20.守则是某一单位、部门或属于某一社会群体的成员所共同依循的行为准则,是用以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的文书。21.公关文书就是在公共活动中形成 和使用的文书。公关是公共关系的 简称,主要是指一个社会组织或一 个人通过与公众进行有效的信息交 流或其他交往活动,树立良好的公 众形象,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从而为组织或个人的发展创造最佳 社会环境的各种行为方式。 22.求职信又称自荐信,是求职者向 用人单位介绍自己,并表达求职意 愿,以求获得某个职位的一种专用 信件。 23.欢迎词是指在宾客光临时,主人 为表示欢迎,在欢迎仪式或酒会、 宴会等公开聚会场合发表的演讲词 24.欢送词是指在宾客即将离去时, 主人为表示欢送,在欢送仪式或送 别酒会、宴会等公开聚会场合发表 的演讲词。 25.祝酒词是在比较正规的酒会宴会 上发表的向人们表示祝愿的演讲词 26.开幕词是在比较正式的大型会议 或活动的开幕式上举办单位的主要 领导人或其他有关人员所作的宣告 性或纲领性讲话。 27.闭幕词是在比较正式的大型会议 或活动的开幕式上举办单位的主要 领导人或其他有关人员所作的总结 性讲话。 28.经济新闻是新闻的一种,是指及 时、迅速地对经济领域新近发生的 具有一定社会意义或社会影响的事 实所作的简要报道。 29.导语是经济消息的开头部分,在 此要用一句话或一个段落将消息 中最有价值、最重要、最吸引人的 内容简洁地表述出来。‘ 30.产品说明书是一种全面、明确地 介绍产品的用途、性能、构造、使 用方法等事项的文字材料,是一种 比较常见的说明文。 31.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是经济管理部 门和企业常用的一种专业文书,是 以科学的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国家 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根据计划 指标、会计核算、统计工作的报表 和调查研究掌握的情况与资料,对 本部门或有关单位一定时期内的经 济活动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秃, 作出正确的评估,找出成绩和问题, 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改进方 法,指导经营管理而写成的书面的 报告。 32.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指在确定某一 个经济建设项目或科研项目之前, 对其政策或规模、技术力量和水平、 实施方案或措施及其投入或产出 等,进行全面的技术论证和经济分 析,从而确定该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和有效性的书面报告。. 33.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 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 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34.民事诉讼文书,是司法机关为处 理各类民事诉讼案件以及当事人、 律师为解决诉讼纠纷和处理非诉讼 问题,依法制作或使用的具有法律 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的总称。 35.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 他组织,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 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为维护 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据事实和法律, 按照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民 事诉讼时制作并使用的法律文书。 36.民事答辩状是民事诉讼的被告或 被上诉人根据民事起诉状或民事上 诉状的内容,针对原告提出的诉讼 请求或上诉人提出的上诉请求作出 答复,并依据事实与理由进行辩驳 的法律文书。 37.刑事诉讼文书,是司法机关为处 理各类刑事诉讼案件以及当事人、 律师为解决刑事纠纷,依法制作或 使用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 文书的总称。 38.刑事自诉状是刑事自诉案件的被 害人或者法定代理人,为追究被告 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人民法院提 起诉讼时制作并使用的法律文书。 39.刑事答辩状是刑事自诉案件的被 告或被上诉人根据刑事自诉状或刑 事上诉状的内容,针对原告提出的 诉讼请求或上诉人提出的上诉请求 作出答复,并依据事实与理由进行 辩驳的法律文书。 40.行政诉讼文书,是司法机关为处 理各类行政案件以及当事人、律师 为解决行政纠纷,依法制作或代书 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 的总称。 41.行政起诉状是行政诉讼的原告认 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和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行政行为的 侵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 依法处理的法律文书。 42.行政答辩状是行政诉讼的被告或 被上诉人根据行政起诉状或行政上 诉状的内容,针对原告提出的诉讼 请求或上诉人提出的上诉请求作出 答复。并依据事实与理由进行辩驳 的法律文书。 43.生活文书又称个人文书或生活应 用文,主要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 为处理个人事务或解决具体问题所 用的各类文书。 44.启事是指人们为说明有关事项或 者请求他人帮助而公开发布的短 文。 45.读书笔记是在阅读书籍或文章等 各种文献时,对有价值、有意义的 东西所作的记录,其中有录自读物 的资料,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等。 46.摘要笔记是在充分理解文献内容 的基础上,按照原文的顺序,把文 献中的一些观点依次摘抄下来,就 形成了摘要笔记。 47.提要笔记是在读完文献之后,对 文献的主要内容加以全面概括,把 它写成一个简短的纲要,就形成了 提要笔记。 48.提纲笔记是在阅读书籍或篇幅较 长的论文时,对全文的总观点、每 个部分或层次的观点以及说明观点 的主要材料,加以高度概括,并把 它们依次排列出来,写成一个能够 反映读物的基本结构框架的大纲, 即为提纲笔记。 49.心得笔记是一种专门记录自己在 阅读中所产生的感想、收获或对读 物的批评、质疑意见的笔记。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