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基础每日一练第4批答案 (1)

高考语文基础每日一练第4批答案 (1)
高考语文基础每日一练第4批答案 (1)

每日一练

2008年9月19日

1.C.(A项“耻”读chǐ,其它读zhǐ;B项“吓”读xià,其它读hè;C项都读jué;D项“亢”、“伉”读kàng,“吭”读háng,“沆”读hàng)

2.C.(“风云变幻”意为像风和云那样变幻不定,比喻局势动荡,复杂多变。“心有余悸”是指对过去发生的事还感到害怕。“危言危行”是指正直的言行。)

3.B.(①遏止,用力阻止;遏制,制止。②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的人。③推脱,推卸;推托,借故拒绝。④界线,两个地区或不同事物之间的分界;界限,分界,限度,多用于抽象事物。)

4.D(A项无时无刻不忘等于时时刻刻都忘,意思说反了;B项“是对一种学生主体发展的尊重”词序有误;C项“是为了…途径”杂糅。)

5.A.从前后语境的语脉看,先讲脑髓的发展,后讲感觉器官,由此决定选项先讲语言的发展带来听器官如何,排除B、D,剩下A、C;后语境的语脉先讲"发展",后讲"完善",这也是逻辑问题,发展带来完善化,排除C,选A。不可忽视语脉,拿到题先看一下有无语脉可寻。许多题抓住语脉便迎刃而解。

2008年9月20日

1.B (A项分别读qiào、shāo、qiào、qiào、qiǎo,B项分别读liáo、miù、lù、liǎo、móu ,C项分别读àn、xīn、àn、yīn、ān,D项分别读fěi、fēi、pái、fēi、fěi。)

2.B(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污蔑,玷污。调理,调养护理;调节,从数量或程度上调整控制,使符合要求。乃至,用在并列成分的末一项之前,表示这一项更为突出;“以至”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一直到”,一个是用在后一分句之首以强调前一分句的作用。)

3.B(B项“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不敏,没有才能,A项“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贬义词。C 项“不瘟不火”,不过分也不欠缺,形容事情做得恰到好处,不能用于形容股票。D项“墙倒众人推”,比喻形势危急时众人随之加以陷害,此处应用分崩离析。)

4.B(A项中“地球与它的温度、体积估计相似”主客颠倒,与上下文不合逻辑,应改为“它的温度、体积估计与地球相似”。C项中句式杂糅,“工业企业向长江大量排污和人类活动等外界危害”与“大量排污日益严重和外界危害有增无减”凑在一块,前后牵连,造成“使中华鲟的种群……”缺主语,应删去“日益严重”和“有增无减”。D项中成分残缺,“是各国游客”前缺主语。)

2008年9月21日

1.B(卑bēi,裨bì,稗bài,裨pí;A单、箪dān,阐chǎn,禅chán,C都读líng;D经、茎、泾jīng,胫jìng)

2.B(A项“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暴露出来,可以改为“一清二楚”。C项“舞文弄墨”指玩弄文辞,耍弄笔杆,含贬义,不合文意;D项“趋之若鹜”指追逐坏事情。)

3.A(B成分残缺,“已”后加“进入”;C句式杂糅;D结构混乱,“共度国庆佳节”应另起一句话,前面加上“与他们”。)

4.B(A、C项讲“突出”,D项讲“几个因素”,都不合不合语境。只有B项讲"如果一个因素欠缺"将会影响"整体成绩",和前文的叙述角度完全一致。)

2008年9月22日

1.A(A项全读lù。B项前两个字读lóng,后两个读lǒng;C项前两个读kuāng,“犷”,读guǎng,“旷”读kuàng;D项“吸”读xī,其它都读j í)

2.C(不只:不但,不仅;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正确:符合事实、道理或某种公认的标准;准确:行动的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或预期。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3.B(“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介意;“炉火纯青”形容技艺纯熟,而不能用来形容风格。)

4.C(A项“龙泉驿区……迁进成都大学……等院校齐聚于此”结构混乱,删去“齐聚于此”;B 项“设立……人员”动宾搭配不当;D项“无论中国队输赢与否”不合逻辑。)

5.C(老杜是诗人——有诗人的风趣——能——也能——正因为开口笑——所以吞声哭使人觉得不同一般。)

2008年9月23日

1. D(A缸扛 gāng B 旖倚yǐ C睑检 ji ǎn D垣yuán 桓huán 亘héng 恒héng煊xuǎn)2. C(A“分外”用在形容词或表示心理状态的动词前面。D“翻云覆雨”是“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可改为“朝令夕改”)

3. A(B主语残缺,在第二分句“那么”后加

1

上“这种做法”或“专业绘画知识”一类的词。C 搭配不当,“市民卡”不能“享受服务”。D“长期短缺,品种单调”与“品种丰富多样、供求基本平衡”不对称,应改为“供求基本平衡、品种丰富多样”)

4. A(注意语段中的因果关系:上文先讲提高素质、品格。后讲塑造精神;下文为“推动社会进步”)

2008年9月24日

1.C (A项“拓”应读tà;B项“廓”应读kuò;D项“畸”应读jī)

2.D(蔓延:像蔓草一样的延伸,引申为传播散布。曼延:指连绵不断。禁止:不许可,是在事发之前加以阻止。制止:强迫使停止,往往是事发之后加以阻止。终极:最终,最后。终生,一生。)3.D(A.迅雷不及掩耳:比喻动作或事件突然而来,使人来不及防备,出其不意。此句是讲信息传播快,重点不在来不及防备、出其不意上。B.磨洋工:工作时拖延时间,泛指懒散拖沓。此处剧组方拒绝谈及这事,并没有为这事“工作”,应为“泡蘑菇”或“兜圈子”。C.付之一笑:形容不值得理会。D.识时务者为俊杰:能认清形势或潮流的人,方是英雄豪杰。)

4.A(B.缺谓语/中途置换主语;C.将“把”换成“使”;D.不合逻辑,“可以”改成“不可”)

2008年9月25日

1.A(B项“强识”的“识”读zhì,记;C项“专横”的“横”读hèng;D项“模型”、“模棱”的“模”读mó,其他读mú)

2.D (起动:侧重在实施;启动:侧重开始实施。一经:表示只要采取某种措施,就会得到相应的结果,多表已然;一旦,表示忽然有一天或假如有一天,侧重在将然。扶持:侧重于帮助、支持;扶植:侧重于培植。)

3. D(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有时也指耍手段,弄权术。句中将该成语等同于“翻土”挖掘之类的词语,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A率尔操觚:拿起木简就写。原指才思敏捷,挥笔成章。后形容写文章马马虎虎,下笔草率。B举步维艰:迈开步子都很难。形容处境艰难。C处之泰然:形容碰到危急之时,非常冷静,镇定自若。)

4.D(A项“进入教科书”与“活跃在各类媒体上”应互换位置,否则递进的层次不当;B项“渠道”与“温床”搭配不当;C项应在“会”后面加动词谓语“有”)

5.B(“其实不然”是对③“成见”的否定)6.长期稳定的政局、快速增长的经济、日益发展的教育、不断振兴的科技、百花齐放的文艺。或:政局长期稳定、经济快速增长、教育日益发展……(要注意“语序”、“短语”、“协调一致”、“对称匀整”的要求)

2008年9月26日

1.D.(分别读xiāo、shāo、rào、jiāo、xiǎo。

A.觑qù,其余读xū;

B.觊jì,皑ái,其余读kǎi;

C.慨kǎi、厩jiù、暨jì,溉、概gài)

2.A.(“率先”有带头的意思,领身份证无所谓带头;“观念”是一般的思想意识,如“传统观念”等;而“理念”则含有理性认识和信念的意思,如“人生理念”“文化理念”等;“关心”是常放在心上,重视,“关注”除关心重视外,还有注意、注视的意思)

3.C.(“醍醐灌顶”指灌输智慧,使人醒悟,不指饮酒;“相见恨晚”指第一次相见;“贻笑大方”是让内行人笑话,前面不能再加“让人”二字)

4.D. (A句重复累赘,应删去“才不腐烂的”;B句“成为国际领先地位”搭配不当;C句成分残缺,应在最后加上“造成的”)

5.③②⑥①④⑤(这六句话很明显可以分为两部分,③句中“认为”和①句中“所以”说明,一部分谈主张,一部分谈结果。②句的“鄙薄”和⑥句“力主”都是认识主张,自然要和③连在一起。

④句的句式结构和①句后一部分相同,自然与其相连。前三句作③⑥②也算对。两部分划分清楚2分,前面顺序正确1分,后面顺序正确1分)

6.财富因其可爱而被坏人觊觎,这些坏人为攫取、占有它而采取卑鄙的行为,财富本身不必对这些卑鄙行为负责。(写对1个句子1分,全对4分)

2008年9月27日

1.D(A发酵.jiào;B讣.fù告;C慰藉.jiè、戛.jiá然而止。)

2.A(谋取:设法取得;牟取:谋取<名利>。兑现:比喻诺言的实现;实现:使成为事实。剔除:把不合适的去掉;排除:除掉,消除。格局:结构和格式;局面:一个时期内事情的状态。) 3.C(芸芸众生,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前面不能用数量词修饰。未雨绸缪: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破罐子破摔:破罐子,比喻名声不好的人。比喻已经弄坏了的事就干脆不顾。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

4.C(A项“还有手机等其他证件”属逻辑病句,B 项“否则”与“目标太多”语意重复,D项“基本”与“爆满”矛盾。)

2

2008年9月28日

1.C (A扛gāng;B脂zhī,悄qiǎo;D凛l ǐn。)

2.C (“视野”指眼睛所能看到的范围,也指眼界;“视角”指人们观察问题的角度。“幽雅”常用于描写环境;“优雅”既可用于描写音乐、环境,也可用于赞美人的行为举止。“正好”“正巧”都可以表示巧合,但“正好”还可以表示正合适的意思。)3.A(“咫尺天涯”比喻距离虽近,却像是远在天边一样,形容难以相见或隔膜很深。这是应该用“天涯若比邻”。)

4.C(A句式杂糅,“是因为……”与“……所造成的”不能混用;B一面和两面不能对应,应改为“……祖国建设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事,……”D搭配不当,应改为“……高校培养的学生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2008年9月29日

1.B.(A.“濡”读rú;C. “挞”读tà;D.“佞”读nìng)

2.A(“退化”事物由好变坏,由优变劣。“蜕化”虫脱皮,比喻腐化堕落。“作客”寄居在他乡,“做客”到别人家里,自己做客人。“营利”指主观上谋求利润。如:不能只图营利,不顾信誉。“盈利”赚钱,侧重于客观上获得利润,也作名词。如:企业只有盈利,才能发展。)

3.C(A项“耳提面命”不仅当面指点,而且提着耳朵叮咛。形容对人教诲殷切,多用于长辈对晚辈。)B项“巧夺天工”适用于描述工人制作的东西,此对象错用于自然物。D项“不孚众望”意为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用在此处意义刚好相反。应为“不负重望”。)

4.D(3分)(A项“人心向背”与“兴盛”搭配不周,属两面对一面。B项搭配不当,应改为“减轻……负担”。 C项否定不当,删掉“不再”。)5.D(“读书”是全段的中心话题。①、⑤句是一种因果关系,因为读书是一种智慧的行为,所以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好的习惯。故先①后⑤;②、④句阐述第⑤句,从读书的内容谈到读书的感受,故先②和④。第③句“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总结全段。)

2008年9月30日

1.B(A项三组均不同;C项中“薄”同,“哪”不同,“埋”不同:D项中“核”不同,“削”、“强”相同。)

2.D(①“查看”指检查、观察事物存在的情况;“察看”指为了解情况而细看。②“侦察”指为了弄清敌情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侦查”专指司法机关为了确认犯罪事实而进行的活动。③“以后”指“从过去某时之后”,“以来”指“从过去某时到现在说话时”,应选“以后”。)

3.B(A顶“置之度外”表示不把生死安危、利害关系等放在心上,应为“置若罔闻”。C项“五

花八门”形容事物花样繁多,应用“形形色色”。D项“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应用“鱼目混珠”。)

4.C(A项“指纹仪、电子监控设备、手机屏蔽仪、高科技防弊工具”并列不当;B项“猝死”前加“突然”,重复赘余:D项不合逻辑,“不仅……还”后的两个句子要对调。)

2008年10月1日

1. B.都读liáo。A项,“训诂”的“诂”应读gǔ,其余都读gū;C项,“歼灭”的“歼”应读ji ān,其余都读qiān;D项,“慰藉”的“藉”应读jiè,其余都读jí。

2. D.“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A项,“不厌其烦”指不嫌麻烦。不合句意。B项,“寻章摘句”指从书上摘录现成的文句,堆砌成文。贬义,与语境不符。C项,“连篇累牍”表示用过多篇幅叙述。不合语境。

3. B.“妨害”指有害于;“妨碍”指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惠赠”指对方赠与(财物);“馈赠”就是指赠送。“营利”指谋求利润,多用作动词;“盈利”指经营所得的利润,多为名词。

4. C.A项,“长达10小时以上”表意不明确,应把“以上”去掉。B项,“击沉、追逐”顺序不当,应改为“追逐、击沉”。D项,“人体的衰老都是核酸缺乏引起的”中“核酸缺乏引起的”前应加介词“由”。

5.C(注意节日先后和句间照应)

2008年10月2日

1.D(A.诋dǐ、底dǐ、邸dǐ、低dī、砥dǐ;B.扉fēi、菲fěi、斐fěi、匪fěi、蜚fēi;C.模mó、摹mó、寞mò、莫mò、膜mó;D.搁gē、酪lào、赂lù、洛luò、貉hé)

2.D(A.慰藉jiè;B.编篡zuǎn;C.巨擘bò,盘桓huán)3.B(A.“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B.“对簿公堂”通常指在公堂上受审问,但现在常指原告和被告在法庭上对质打官司,有些词典已认可这种用法,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本题其余三项明显错误,只能选B。C.“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D.“涣然冰释”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

4. A(A.“群言堂”指能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工作作风,也指能发扬民主作风、让人讲话、倾听群众意见的场所;B.用错对象,“反戈一击”指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行攻击,不是“反击”;C.“耳濡目染”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可直接作谓语,但不能接宾语;D.望文生义,“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本指对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学说就不能推行,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5.D(A,语序不当,“山外”应放在“日用品”前;B.搭配不当,“选拔生源”错:C.结构混乱。)

2008年10月3日

3

1.B (A、xù xǔ xūn xù;B、shuo shù shǔn shū;C、jiē jiè jié jié;D、piáo biāo pi āo biāo )

2. C(A. hái、hé、ké、hé、gāi;B.xiá、jiá、xiá、xiá、jiā;C.jiǎo、xiāo、ráo、yáo、náo;D.jīng、jīng、qīng、jìng、qíng。)3.A(“缺乏”指“没有”或“不够”,语义侧重在“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缺失”指“丢失”“散失”,语义侧重在“应该具有而失去”。维护:维持并保护,使免遭受破坏,多用于抽象事物,如利益、团结等;养护:保养护理,包括进行管理、修理,多用于具体事物,如使建筑物、机器等维持良好状态。惩戒:给予处罚来使人警戒,以避免不良后果的事情继续发生,语义侧重在“告诫”;惩罚:处罚、惩治,语义侧重在“给予处分或依法惩治”。)

4.C (A.“信誓旦旦”,誓言恳切诚挚。语境中没有发誓的意思,应改用“言之凿凿”,“言之凿凿”指话说得非常确凿。B.“刮目相待”改变老眼光,用新眼光重新看待。语境中没有重新看待的意思,应改用“拭目以待”,“拭目以待”指的是对事物关注,期待。D.“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用以形容来人或事物太多,应付不过来。从语境来看,应改用“目不暇接”,“目不暇接”,形容美好事物太多或景物变化太快,眼睛来不及观看。)

5.B(A.不合逻辑,应在“搭建”前加上“能否”。C.成分赘余,应把“地开展”去掉。D“越来越激烈”与“课业负担”搭配不当,“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意思有交叉。)

6.D(先说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制定长征这一战略,故先选④⑦③①,再说红军长征战胜重重困难,故选⑤⑧②⑥。)

2008年10月4日

1.C(都读yì。A.jìng,jīng,jìng,jīng;

B.pú,pù,bǔ,fǔ;D. tán,tǎn,dàn,dàn。

2.B(A“逾”读yú,其它都读yù;B都读lí:C“摄”读shè,其它都读niè;D“畸”读jī,其它都读qí。)

3.A(①“熟识”着重指对某人认识得比较久或对某种事物了解得比较透彻;“熟悉”则侧重指对与某人相关的情况知道得清楚。据语境,“他”对“人物原型的生活”方式的情况了解得“十分”清楚,故应选用“熟悉”。②“计策”侧重指妥善或巧妙的方法,比较具体;“策略”侧指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法,比较抽象。③两个分句之间是推论因果关系,故应该用“既然……就……”)

4.B(“细大不捐”是指小的大的都不抛弃。没有捐献的意思。“干打雷,不下雨”比喻只有声势而没有实际行动。“等量齐观”意思是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不能用于人,这里应该用“一视同仁”。“敲边鼓”比喻从旁协助。而不是妨碍人家干正事。)

5.D(A.成分残缺,应为“意象是……邀游的媒介”。B.一是“加强……意识”搭配不当,应为“增强……意识”;二是否定不当,删掉“不再”。C.因语序不当造成表意不明,应将“许多”移到“优秀儿女”之前。)

4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辨析修改病句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椐专家分析,造成这次撞沉日本实习船的悲剧是美国潜艇在没有认真确认水面是否安全的情况下突然上浮。 B. 权威人士强调:最近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爆炸事件,全国人民必须提高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C. 参加互联网技术学习的学员,因为文化程度悬殊,有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也有大学本科生、专科生,还有一些中学生。 D. 3月29日,西南航空公司主要航线的团队折扣机票在两个小时之内连续两次降价,此举引起有关民航部门的注意。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省出版界积极组织图书参展,介绍、展现本省出版界面对加入WTO的新形势,加快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新风貌。 B.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的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 C.随着地壳上升,上覆地层受流水等外引力不断地剥蚀,将地下的硅化木剥露出地表,成为今天最鲜活的记忆。 D.国足的健儿们清楚,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而是关系到祖国母亲的荣誉,高考英语。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套理想的电脑教材,除了要有经验的教师参加外,还应当有设计人员、心理工作者的协同工作。 B.市人大通过法规,对于歹徒和不法商贩干扰学校教学秩序、威胁学生的不法行为和错误思想,要坚决制止。 C.一种为家庭提供烹饪劳务的记时服务近来在许多城市格外走俏,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了一条门路。 D.在对WTO问题的关注上,过去主要集中在各行各业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多是从微观层面考虑问题,而对于经济体制等宏观问题却思考甚少。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本次联赛大爆冷门的八一队,凭借场上的整体配合和积极拼抢,终以1:1逼平了志在卫冕桂冠的申花队。 B.在会上,对如何疏通产品销售渠道的问题,大家谈了各自的看法,但是,建议很不成熟。 C.交响乐好听,但演出票价昂贵,对月收入不够丰厚的交响乐迷来说,大多数人难以承受数百元甚至千元以上的票价。 D.土地对于人类、特别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而黄土对于原始社会极其落后的初级农业尤为重要。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生长在偏僻的山区,因而从小就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 B.她告诉我,近几年来,她时时刻刻不忘搜集日本鬼子在南京大屠杀中的犯罪证据。

2021新高考全国卷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总汇

2021新高考全国卷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总汇 (语素)—最小的语言单位,如:人、椅、巧克力等。 词— 最小的语法单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组成。如:人民、椅子、巧克力蛋糕等。 短语— 又称词组,由两个或两个词组成。如:人民幸福、椅子破了、巧克力蛋糕很甜等。(句子)— 语段 一,词的构成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1)单纯词 A.单音节,例如:天、地、写、看、我、啊等 B.多音节:连绵词——双声的指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连绵词 如;参差仿佛伶俐崎岖 ——叠韵的指两个音节的“韵”相同的连绵词 如;彷徨窈窕蟑螂翩跹 ——其他的蝴蝶鸳鸯玻璃芙蓉 叠音词——由两个相同的音相叠而构成 姥姥悄悄纷纷往往 音译外来词—葡萄咖啡沙发巧克力马拉松尼古丁 (2)合成词 A.并列式—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 例:途径体制价值美好寒冷始终买卖国家干净人物 B.偏正式——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 例:冰箱小说火红蜡黄笔直 C.补充式——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 例:提高说服延长车辆书本纸张 D.动宾式——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支配的对象 例:司机管家动员保健达标美容 E.主谓式——前一个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主谓名动形 例:地震霜降年轻眼热心酸自动 F.附加式——词缀+词根词根+词缀 词缀+词根:老虎老乡第一第五阿姨阿毛 词根+词缀:刀子扳子石头木头作者读者 此外还有词根和一个叠音词缀结合的:红通通的笑嘻嘻的 (3)重叠式

姐姐哥哥仅仅刚刚偏偏 二、短语 短语,也叫词组,是由词语与词语组合而成的、能够独立运用语言单位。由此可与看出短语的特征:一是由词语与词语组成,二是能够独立运用。要注意的是,短语与词语和句子有相像之处。像词语,是说有些短语具有词语的语法功能;像句子,是说短语只是书面上没有标点,口语中没有语气。比如“多么迷人的九寨沟”这是短语,可口语里加上语气,书面上加上标点,就是一句话——“多么迷人的九寨沟洼!” 短语按照结构来考察,可以分为十种: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介宾短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的字短语、兼语短语、连动短语、复指短语 [口诀]短语看结构,十种莫忧愁。并偏动介补,主的兼连复 1、并列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 例如:雄伟壮丽、报纸杂志。民俗风情、吃喝穿戴、这个那个、和谐幸福 2、偏正短语:是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他们前头起修饰作用的词组成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名词的词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词是状语。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正关系。用()表示定语,用[]表示状语。 1)名词性偏正短语——定语+名词(或代词) ①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作定语。例如: 名+名:中华情赤壁赋出师表兰亭集序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赤壁之 战 代+名:我们家这个人之二虫这只黄鹂那只白鹭这条纱巾那根拐 棍 动+名:发言稿止痛片美发厅调查提纲训练计划运动规律游览路 线 形+名:黑牡丹红太阳白玫瑰绿色食品经典作品优秀分子永恒 魅力 ②指示代词、数词、量词组合作定语。例如: (指+数+量)+名:这支笔这一位委员那一个书包这两个人那一年六月(数+量)+名:七根火柴一年四季一件小事一曲窦娥冤千古关汉卿 (2)动词性偏正短语——状语+动词 ①状语表示的意义 状语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情态、时间、频率、范围、处所、对象等。例如:表示情态:努力进取认真研究大力发展倾情奉献喜闻乐见娓娓动听 表示时间:猝死马上出发立刻行动现在开始从眼前抓起于拂晓结束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真题汇编

高考考点一:字音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行.伍(hán g)名宿.(sù)恶贯满盈.(yín g)厉兵秣.马(mù) B倾轧.(zhá)不啻.(chì)补苴罅.漏(xia)荆钗.布裙(chāi) C.巨擘.(bò)河蚌.(bàn g)得不偿.失(chán g)莘.莘学子(shēn)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泊.车(b6) 称.心(chèn) 唱主角.(jiǎo) 弹.丸之地(dàn) B.苍穹.(qióng) 掺.和(cān) 单行.本(xíng) 不偏不倚.(yǐ) C.梦魇.(yǎn) 本埠.(bù)黑魆魆 ..(xū) 燕颔.虎颈(hàn) D.祝祷.(dǎo) 鞭笞.(chī) 便.利店(biàn) 名噪.一时(cào)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摩擦力供认不悔对称.(chèn)穷源朔.(shuò)流 B.一拉罐转弯抹角隽(jùn)永令人发.(fà)指 C.纪传体多难兴邦叨.(tāo)扰一气呵.(hē)成 D.化装品整齐划一倾轧.(zhà)囤.(tún)积居奇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A.皎洁/打搅业绩./污渍.纤.维/纤夫 .. B.效.仿/发酵.空旷./粗犷.盛.开/盛.饭 C.隐瞒./蛮.横挑衅./抚恤.埋.伏/埋.怨 D.市侩./反馈.濒.临/频.繁辟.谣/精辟.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饯.别(jiàn)晦.涩(huì)铁栅.栏(zhà)浑身解.数(xiè) B.扒.手(pá)吱.声(zī)和.稀泥(hé)步履蹒.跚(pán) C.畜.养(xù)寒噤.(jìn)露.马脚(lòu)扪.心自问(mèn) D.顺遂.(suí)什.锦(shí)蒸馏.水(liú)兵不血.刃(xuè) 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弹.劾/弹.丸之地哽咽./狼吞虎咽.责难./多难.兴邦 B.鲜.活/寡廉鲜.耻泊.位/淡泊.明志叶.韵/一叶.知秋 C.大度./审时度.势长.进/身无长.物解.救/浑身解.数

高考语文复习基础知识练习题

高考语文复习基础巩固练(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6月9日晚,黄海之滨的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宴会厅外观景平台,“有朋自远方来”,以城市为背景,以天空为幕布,一场________的灯光焰火艺术盛宴在浮山湾海面上演。 水幕舞台半透明巨幅环幕上的投影与不远处的城市楼宇夜景秀________,犹如梦幻仙境。上合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的名字以中、俄、英三种语言一一展现,各国的标志性建筑依次呈现。《天涯明月》《齐风鲁韵》《国泰民安》《筑梦未来》《命运共同体》,展现了一幅花开盛世的美丽图景。 ________的焰火竞相绽放,照亮城市的夜空。 灯光焰火艺术表演以四季为主题:翠绿的“春”描绘生机蓬勃的景象;火红的“夏”突出繁花绚烂的色彩;金黄的“秋”传达丰收的喜悦;雪白的“冬”给夏日海滨带来别样清凉。精美的灯光焰火艺术表演令现场外国友人________,连声叫好。 演出总导演张艺谋介绍说,演出突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这个大主题。 这是一场科技和艺术完美结合的视觉盛宴,展现出中国气派、呈现出世界水准、展示出相关国家对上合组织未来的自信,更表达了人类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美好愿望。 伴随着《国泰民安》的优美旋律,()。在“上海精神”照耀下,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新航程愈加光明。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美不胜收融为一体五光十色叹为观止 B.美轮美奂融为一体五彩缤纷赞叹不已 C.美不胜收水乳交融五彩缤纷叹为观止 D.美轮美奂水乳交融五光十色赞叹不已 A[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现在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融为一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那样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得很紧密。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五彩缤纷,表示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赞叹不已,指赞叹不止,不间断的赞叹。]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夜空中定格璀璨的焰火,环幕上的和平鸽展翅飞翔 B.璀璨的焰火在夜空中定格,和平鸽展翅飞翔在环幕上 C.璀璨的焰火在夜空中定格,环幕上的和平鸽展翅飞翔

2020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20200408111311)

一、语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网络信息泄露已成为焦点问题,不少网民对网上隐私泄 露有切肤之痛 ....,因而普遍支持通过立法以加强网络信息保护。 B.杂文这类文学作品虽然篇幅短小,但取材广泛:大至宇宙,小到微尘,天南海北、古今中外、新闻时事、海外奇...谈皆可入文。 C.他当年与大学失之交臂,于是把大学梦寄托在儿子身上, 但儿子成绩并不理想,所以他整天悲天悯人 ....,焦虑万分。 D.在谈及小时候的感受时,这位作家说,留给自己印象最 深刻的是饥饿,可以说是对饥饿的恐惧一泻..千里 ..,至今难忘。 答案 A 解析A项“切肤之痛”指亲身受到的痛苦,比喻极为深切的 感受。使用恰当。B项“海外奇谈”指没有根据的、稀奇古怪的 谈论或传说。贬义词,用在句中感情色彩错。C项“悲天悯人”指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用在句中不合 语境。D项“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 流畅。用在句中对象错。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13年国庆节,全国各旅游景区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 入同比增长至 5.2%和4%,但集中出游人满为患,引发了人 们对假期安排的讨论。 B.“世界读书日”前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国民人均阅读量明显不足,图书行业的出版和消费呈现出

不对称发展的态势。 C.今年艺术品春季拍卖成交略有增长,市场开始回暖,意味着国内艺术品市场已经走出去年的低谷,预计秋季拍卖形势 更好。 D.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魅力在于舞台表演,在于独 特而美妙的唱腔和优雅而婉转的演唱,并因演唱而得到更广泛 的传播。 答案 B 解析A项不合逻辑,“增长至 5.2%和4%”有误,可删去 可改为“成交量”。“至”。 C项搭配不当,“成交”与“增长”不搭配, D项成分残缺,“并因演唱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应去掉“并”然 后在“因”前加“昆曲”。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 组是( ) 时间是无声无息地流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才可能变现实时间 为艺术时间。 ①这样才能让人们感到它的潜行 ②音乐家的能耐也就是要以某种特征去标示一段时间的流 逝 ③是随着艺术家的心灵活动,以及他所使用的手法而独特 的 ④作为时间艺术的音乐,我们同样也需要有某种可以辨认 的标识 ⑤为了感受它,人类以钟表的滴答声标示现实时间的存在

2020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考点汇总

知识·积累 专题一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识记(字音) 多音字及其读音识记 一、常见多音字及其读音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字叫多音字。 A 阿①ā阿婆阿姨②ē阿附阿胶 腌①ā腌臜②yān腌肉 挨①āi挨个儿挨近②ái挨打挨说 拗①ào拗口②niù执拗③ǎo拗断 B 扒①bā扒开扒车②pá扒手扒糕 把①bǎ把握把持把柄②bà茶壶把儿花把儿 膀①bǎng臂膀②páng膀胱③bàng吊膀子④pāng膀肿 蚌①bàng蚌壳②Bèng蚌埠 薄①báo薄饼②bó单薄稀薄薄情薄礼③bò薄荷 堡①bǎo碉堡堡垒②bǔ堡子③pù十里堡 暴①bào暴露②pù(同“曝”) 背①bèi脊背背景②bēi背包背债 奔①bēn奔跑奔波②bèn投奔 臂①bì手臂臂膀②bei胳臂 辟①bì复辟②pì开辟 扁①biǎn扁担②piān扁舟 1 / 130

便①biàn方便便利便宜从事②pián便宜 骠①biāo黄骠马②piào骠勇 屏①bǐng屏息屏气②píng屏风③bīng屏营 剥①bō(书面组词)剥削(xuē)②bāo(口语单用)剥皮 泊①bó淡泊停泊②pō湖泊 伯①bó老伯伯父②bǎi大伯子(丈夫的哥哥) 簸①bǒ颠簸②bò簸箕 卜①bo萝卜②bǔ占卜 C 参①cān参观参加②cēn参差③shēn海参人参 藏①cáng矿藏②zàng宝藏 曾①céng曾经不曾未曾②zēng曾孙曾祖 差①chā(书面语)偏差差错②chà(口语)差点儿③cī参差④chāi差遣差事出差交差 刹①chà刹那②shā刹车 禅①chán禅师②shàn禅让封禅 场①chǎng场合冷场②cháng场院一场雨 朝①cháo朝代朝阳(向着太阳) ②zhāo朝夕朝阳(早晨的太阳) 嘲①cháo嘲讽嘲笑②zhāo嘲哳 车①chē车马车辆②jū(象棋棋子的一种)弃车保帅 称①chèn称心对称②chēng称呼称道 乘①chéng乘车乘机②shèng史乘千乘之国 盛①chéng盛饭盛器②shèng盛产盛开盛况盛名 澄①chéng(书面语)澄清(弄清楚认识、问题等) ②dèng(口语)澄清(使杂质沉淀,液体变清) 匙①chí汤匙②shi钥匙 冲①chōng冲锋冲击②chòng冲床冲劲儿 2 / 130

高三语文总复习资料:基础知识点

高三语文总复习资料:基础知识点 一.语法知识 1..实词 (1).名词 ①人或事物②时间③表方位 (2)代词 ①人称代词(你,我,他)②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儿,为什 么)③指示代词(这,哪,这样) (3)动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唱,支持,保持)②发展变化(长大,升高,增加)③表心理变化(喜欢,厌恶) ④存在消失(有出现,消失)⑤使令(派,叫,让,请,允许,奖励)⑥可能意愿(能,会,应) ⑦表示趋向(来,进来,过去)⑧判断(正是,是,就是) ⑷形容词 ①事物状态(明媚,娴静,激动)②事物性质(快,多少,伟大, 诚实)③事物形状(圆,方,长) ⑸数词 ①确词(二,亿,二分之一)②概数(几许多三四十)③序数(第一,初二,老大) ⑹量词 ①物量(斤,两,辆,朵,枝,个)②动量(阵,顿,次,遭,回,圈,趟)

2.虚词 ⑴.副词: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时间,范围,程度,肯定,否 定语气 ①表时间,频率(已经,曾经,刚才,正在,将要,快要,马上,立刻,顿时,渐渐,终于,忽然,偶尔,常常,往往,永远,一直,永久,一向,一再,再三,再次) ②表程度(很,非常,更加,十分,最,太,稍微)③表范围(全,都,总共,仅仅,只) ③表重复(连续,又,再。也,还)⑤表语气(可,却,倒,偏, 难道)⑥表肯否(可能,不,没有,没,必定,也许,或许) ⑵.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词组前面,把他们合起来修饰或补 充说明动词的,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介宾短语(状语、补) ①表处所、方向(从、自、往、朝、向、到、在、于、有)②表时间(从、自从、到、在、当、于)③表状态、方式(按照、以) ④表原因(由于)⑤表目的(为、为了、为着、给)⑥表对象、关联(对、对于、关于、至于、连、同、跟、和、于) ⑦表排除(除了、除)注:介词不能单独使用,不能加时间助词,可表趋向动词。 ⑶.连词:用来连接句子(和、同、跟、当、以及、及、并且、而且、而、或、不但) ⑷助词 ①时态动词(着、了、过)②结构助词(的、地、得、所)③语气助词(呢、么、吗、吧、罢了) 注:独立运用能力太差除了“所”字之外都念轻音 ⑸.叹词 ⑹拟声词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

2014---2019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真题与答案

威宁县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语文第十六次周测卷 命题人:余愿审题人:虎恩雄班级:姓名: ( 2019 年全国卷一) 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非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2019 年全国卷二)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 2019 年全国卷三)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瀣乐,暴敛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 2018 年全国卷一)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 2018 年全国卷二)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2021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汇总

2021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汇总 整理了一些常考常用知识,这些知识看似简单,却很容易在关键时刻混淆。 1. 文化常识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三国:魏、蜀、吴。 “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

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岁寒三友:松、竹、梅。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五金:金、银、铜、铁、锡。 五味:酸、甜、苦、辣、咸。 五行:金、木、水、火、土。 “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2017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练习试题(附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练习试题(附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练习试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愚氓故态复萌懵懂启蒙主义 B.庇护蓬荜增辉辅弼大有裨益 C.桎梏栉风沐雨炽热脍炙人口 D.蹊跷休戚相关栖身促膝谈心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拖沓礼尚往来黯然失色隧木取火 B.山麓游目骋怀五味具全沸反盈天 C.遁词瞬息万变闲情逸致言简意赅 D.祈祷不经之谈愤世嫉俗顶顶大名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在非常紧急和恐怖的情况下,人有时能自己的生理极限。 [2]悠悠千古明月,曾牵动过无数文人墨客的千古情思,留下了难以的名篇佳作。 [3]这一段话,表明了宋代人欣赏诗注意的是一联一句,并不重视全篇,这也正是中晚唐人作诗的方法。 A.超越计算然而 B.越过计算而 C.越过数计然而 D.超越数计而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 B.我到了太湖,在江南,我才理解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的好处。 C.作家见闻的真切、感受的深刻,使其行文“不事铺张,不事雕绘,意随景到,笔借目传”,自有一种淳朴之美。 D.有些古代“特有”的语序,像“吾谁欺”,“不我知”,“夜以继日”,现代不用了。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发展发育,扩大招生,也要看本地区的具体条件,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切不可只为了什么“率”而盲目进行。 B.妈妈每次出差前,都把食物交给姐姐保管,可姐姐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C.搞经济开发区占一点地,也在情理之中,可这个镇的领导借开发之名行卖地营私之实,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就使农民难以忍受了。 D.我的父亲1963年报考上海戏剧学院,成绩优异,但由于他出身不好,便榜上无名,只能成为高等学府的门外汉。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旧北京城经元、明两代的建造经营,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城设计的基础上,最后完成的杰作。 B.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C.在西部大开发中,一些“老区”的领导已经认识到了改变产业结构的重要,他们希望再造一个更为辉煌的未来。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整理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整理 【篇一: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整理】 语文知识点涵盖高考语文对于语文基础知识、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与写作的考察内容 包括多音字、成语、古诗词阅读等高考语文常考考点 帮助考生从语文知识点的角度进行高考语文复习 从而达到更好的语文复习效果 【篇二: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整理】 高考语文成语易错五百个汇总2017年02月27日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天津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海南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高考全国卷3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高考全国卷2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四川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贵州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广西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云南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重庆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陕西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西藏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新疆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宁夏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辽宁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吉林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黑龙江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内蒙古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青海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甘肃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安徽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湖北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江西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山西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2017年河北高考语文试卷结构2017年02月24日 【篇三: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整理】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

诗歌鉴赏答案 (全国新课标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答: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诗歌简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泾水弯弯曲曲靠在遥远的村子旁边;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春天的草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还能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看到这荒凉的景色,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 (全国大纲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案: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写的。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解析:答出以时间为线索的给1分,能简要说明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案: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解析:答出心情的,给2分;能简析表现的,给3分。 (北京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12.(7分) ○1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 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去担忧饼冷难卖。 D. 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高考语文 基础知识专题经典套题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经典套题(49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决jué倔.强独角.戏大梦初觉. B.倦juàn 隽.永入场券.卷.帙浩繁 C.宙zhòu 诅咒.压轴.戏暴风骤.雨 D.咸xián 玄.妙弦.乐器举止娴.雅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座谈抱歉杀身成仁打破沙锅问到底 B.震惊神洲唇枪舌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C.恢谐蓬松寥若晨星画虎不成反类犬 D.发轫华诞色厉内荏依胡芦画瓢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说西湖风月,不可忘西湖风骨;柔美与凝重,才构成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完美。 B.意大利资源贫乏,国内市场小,其经济总体上是加工、开放型,外贸依存度多年来一直在55%(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以上。 C.依我之见,经典当与马修·马诺德所说的“文化”一词同义,可以定义为“最好的思想之最完美的表达”。 D.这时候,略有悟性和良知的人就会明白了:树绝不是麻木的,而恰恰是有灵有智的。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掀开地毯,铲去浮土,搬开下面带图案的方砖,美军士兵发现了一个得很巧妙的洞口。 (2布莱尔3日在接受下议院各特别委员会主席时表示,他同意就伊违禁武器的情报展开调查。 (3可怜这些打工妹,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宁可含泪受辱,很少有人奋起反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A.隐蔽质询或者 B.隐匿质疑或者 B.隐匿质询以及 D.隐蔽质疑以及 5.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A.既然高学历能带来立竿见影 ....的财富和地位,可以省却几年甚至十几年兢兢业业的奋斗,这个捷径谁不想走呢? B.美国宇航局局长奥基夫在“勇气”号成功着陆得到确认后喜笑颜开 ....地开香槟庆贺,多少可以说明这一消息对宇航局的意义。 C.这次复赛成绩不好没关系,一回生 ...,只要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就能取得 ...,二回熟 好成绩。 D.不怕不识货

高考必备:高考语文文学常识汇总.pdf

高考必备:2011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一、中国古代文学 (一)、先秦文学 1、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刘安《淮南子》等。 2、先秦散文 A、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乐》) B、历史散文。《左传》(编年体) 《战国策》(国别体) 《国语》(国别体)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季氏》《荷》)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庖丁解牛》) 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 ⑦韩非子,法家。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3、先秦诗歌 A、《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二)、两汉文学 A、两汉散文 ①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贾太傅。著《新书》十卷。《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②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著《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③班固的《汉书》、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都名垂史册。 B、乐府民歌和赋。 1、乐府民歌:乐,民乐。府,官府。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 2、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最新-2018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突破题库96套精品

2018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突破题库(96套) 一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鏖(áo)战跛(bǒ)脚鞭笞(chī)三年五载(zǎi) B.濒(bīn)临骷(gū)髅呜咽(yè)觥(gōng)筹交错 C.不啻(dì)皈(guī)依枕藉(jí)怙恶不悛(quān) D.桎梏(kù)船舷(xián)星宿(xiù)同仇敌忾(kài)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磨炼门可罗鹊怡然毅然决然 B.寒喧立竿见影报怨以德报怨 C.切磋食不果腹慌乱兵荒马乱 D.针灸心悦臣服相亲文人相轻 3、使用标点符合全都正确的一句是() A.既然是汉语,就与汉民族、中华民族紧密相联。中学语文要不要突出民族传统?我以 为是无须设问的。 B.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为了民族的利益,两岸应尽快携起手来。 C.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体现了朱自清心中追求的美好精神境界。 D.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多, 愁之绵绵无尽,生动形象,概括性又极强。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1]外交部长李肇星专门指示邓清波总领事要尽一切力量,尽快中国遇难者身份。 [2]深圳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员工实行内部退养。 [3]美国白宫10日反驳了民主党领导人布什在越南战争时期曾“擅离职守”的指责。 A.核实富余有关 B.核定富余关于 C.核实富裕关于 D.核定富裕有关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有很多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们把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 B.他是一位学贯中西、通晓古今的学者,在学术研讨会上,每每能发表让人印象深刻的

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经典复习资料套题(7)

2010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经典复习资料套题(7) 一、(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琴弦炫耀船舷故弄玄虚头昏目眩 B . 纬度违反芦苇讳莫如深韦编三绝 C.馈赠曾经磨蹭减员增效爱憎分明 D . 瑰丽鬼蜮傀儡围魏救赵魅力无穷 2. F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遐思粗犷世外桃源患难见真情 B . 简练融汇莫衷一曰 是言必信行必果 C.戌边教诲拭目以待有志者事竟成 D . 朗诵寒喧励精图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世人________ 霍金,不仅仅因为他是智慧的英雄,更因为他是人生的斗士。 ②人类基因的研究对认识生命自身,揭开生命_________________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③政协章程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共同的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各级政协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_________________ 。 A?推崇奥秘依据准则B ?尊崇奥秘准则依据 C ?尊崇奥妙依据准则 D ?推崇奥妙准则依据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通州市金沙镇新开张的超市装潢考究,物品丰富,每天都是顾客盈门,门庭若市....。 B ?音乐史家认为,弓弦乐器的出现,表明了人的感情世界更加丰富,二胡便是一例,它能把普通人心里的那点事拉得一唱三叹.。 C .市场经济信息瞬息万变,时不我与??,只有及时掌握信息,才能抓住机遇,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 D .制造假冒伪劣商品的行径无异于饮鸩止渴,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砸了商家自己的牌子。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网络大学不是传统高等教育的补充,而是适应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的需要,因而它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B ?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书摘》月刊,是献给爱书的众多朋友们的一道精美的“图书套餐”。 C ?酝酿已久的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终于实施,这标志着我国个人存款管理制度日益向国际惯例靠拢。 D ?一条广告的好坏,不仅在于文字的精致,构思的巧妙,还要考虑群众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 仰卧在铺满松针的草地上,四周山花怒放,最多的是黄色的小花,黄得纯粹① 坦诚,没有丝毫的矫情, 散发着若有若无的芳香撷一片细长的叶眉儿,含在嘴边,一吹便发出悠扬的声音。不由让人想起韩 愈③ 山石③ 中的几句诗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生激激风生衣 ⑤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 —10题。 人体干细胞 人类胚胎干细胞是人类胚胎发育早期一一囊胚中未分化的细胞。囊胚外表是一层扁平细胞,可发育成 胚胎的支持组织如胎盘等;中心的腔称为囊胚腔,腔内侧有内细胞群。内细胞群在形成内、中、外三个胚层时开始分化,内胚层分化形成肝、肺和肠等,中胚层分化形成骨胳、血液和肌肉等,外胚层分化形成皮肤、眼睛和神经系统等。由于内细胞群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因而这些细胞被认为具有全能性。

(全)高考语文考试必备基础知识点大全

高考语文考试必备基础知识点大全一.语文知识点20条 1.小说三要素: A 人物 B 情节 C 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 A 论点 B 论据 C 论证 3.比喻三要素: A 本体 B 喻体 C 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 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何因why 何过how 何果whA t 5.律诗四条件: A 八句四联(首颔颈尾) B 偶尾同韵 C 中联对偶 D 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 A 叙述 B 议论 C 抒情D说明E 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 A 举例子 B 列数字 C 打比方(喻) D 作比较 E 分类别F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 A 总分总结构 B 总分结构 C 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 A 按时间顺序 B 按空间顺序 C 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 A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

A 举例法 B 对比法 C 喻证法 D 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 A 比喻 B 拟人 C 排比 D 夸张 E 反问G 反复 F 设问H 对偶 (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 A 外貌描写 B 语言描写 C 动作描写 D 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 A 并列短语 B 偏正短语 C 主谓短语 D 动宾短语 E 动补短语 F 介宾短语 G 的字短语 (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 名词性短语 B 动词性短语 C 形容词性短语 (按词性分三种) 15.六种句子成分: A 主语 B 谓语 C 宾语 D 补语 E 定语 F 状语16.十二词类(性): A 名动形 B 数量代 C 副介连 D 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 A 顺叙 B 倒叙 C 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

2019高考语文基础知识选择题及答案(10)

2019高考语文基础知识选择题及答案(10)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选择题及答案(10)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A. 僭(zàn)越吹毛求疵(cī) 咸与(yù)维新令人发(fà)指 B.装潢(huáng) 虚与委蛇(yí) 发生口角(jiǎo) 奴颜婢(bì)膝 C. 赧(nǎn)颜泾(jīng)渭分明浑身解数(xiè) 用行(xíng)舍藏 D. 给(jǐ)予佶(jié)屈聱牙不分轩轾(zhì) 一哄(hòng)而散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惹事生非轰堂大笑瘦骨伶仃雕梁画栋 B.貌合神离标新立异迫不及待相形见拙 C.莫可名状和颜悦色凤毛麟角赴汤蹈火 D.直接了当发扬光大漠不关心分崩离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当前国内因特网方面的政策法规亟待完善,很多业内人士因为在政策中得到的支持不够,自己做起来束手束脚而纷纷抱怨。 B.既然任何生物的活动都有时间上的周期性节奏,那么宇宙飞船中宇航员的活动也要符合地球上昼夜循环的规律。 C.人们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资看成最重要的战略性投资,终身学习将成为时代潮流。 D.自从教育部“减负”的通知下达以后,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组织中小学生认真学习而且贯彻执行。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巴格达当地时间12月17日凌晨,美国开始对伊拉克发动空袭,巴格达上空顿时炮声大作,火光四射,地面持续___烟柱。 ②因为他多次___劳动纪律,最近受到公司的警告处分。 ③随着欧元的启动,欧元将成为一种与美元___的主要货币。 A.升起违犯对峙 B.翻起违犯对抗 C.腾起违反抗衡 D.滚起违反竞争 5.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 的感觉。 B.文学创作辅导材料汗牛充栋,而真正依靠这些辅导材料步人文 学途径的不是寥寥,而是几乎没有。 C.她终于理解了自己,战胜了自我。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 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D.十月初,某家报纸披露了一条石破天惊的消息,湖北发现世界 首例活体“杂交野人”。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古往今来,凡成才者,没有一个不承受压力的。没有压力,难 以成才;但决不是只要施加压力,就能使人成才。 B.君不见,那些玩世不恭,自由放荡,不务正业,沉迷欢场,以 至违法犯罪而又自命“潇洒走一回”,不都是最终拖着空壳的肉体走 向沉沦的么? C.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从内容方面来说,一般有叙事诗、抒情诗、史诗、英雄颂歌、故事诗等,还有一种用诗体对话构成的剧本, 叫做诗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