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临床研究进展重点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临床研究进展重点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临床研究进展重点

?2226?光明中医2009年11月第24卷第11期CJGMCM

November2009.Vol24.11

[2]刘佐仁,陈洁楷,李坤平,等.七叶莲枝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ΠMS分析[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5):519—520.

[3]施大文,戴克敏,王志伟.七叶莲的生药学研究[J].中草药,1980,11(9): 416—419.

有作用较强的免疫调节剂[18]。

319心血管作用薯蓣皂甙在标准和钙培养基中可促进心肌细胞搏

动数增加或停搏,且能显著增加心肌细胞钙离子摄入。实验证明,重楼水提物可部分拮抗内皮素(ET)引起的小鼠卒死作用,并对ET引起的离体大鼠主动脉环收缩有内皮依赖的舒张作用,值得从其成分中进一步筛选ET拮抗剂,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开辟新途径。

3110治疗淋巴结核溃疡颈、腋窝淋巴结核,中医称鼠疮,多发于儿童

2榄香烯抗肿瘤机理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4]顾洪丰,瞿延晖.β2002,22(4):64—65.

[5]何涛,李林松,康丽洁,等.七叶莲挥发油成分的GCΠMS分析[J].江西中

和青年,治疗较为棘手。成兴华等采用异烟肼、维生素B6,外敷重楼,淋巴结缩小,分泌脓液停止,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135%。临床疗效显著

[19]

医学院学报,2006,18(4):51.

[6]FRMelek,ToshioMiyase,SMAbdelKhalikal.Triterpenoidsaponinsfrom Scheffleraoricola.407.

[7],,等[J].中草药通讯,

[8],Mpolyacetylenicfalcarinolasthemajorallergenin

,1986,25(2):529—530.

[9,,佘靖.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第4卷)[M].北京:学苑出

3111治疗女性衣原体感染

311111重楼含多种甾体皂苷,主要功能为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以重

楼粉阴道给药可治疗女性生殖器衣原体感染,阴道给药后观察,不良刺激,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用药后隔日观察,,不显余粉,宫颈糜烂得以较快修复。治愈率为

6815%100,%以上,衣原体DNA转阴率。

311112重楼碾粉,每次,,隔日1次,5日为1

杜,1998:3411.

[10]王强,徐国钧.中药七叶一枝花对L929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研究[J].中草

药,1987,18(11):526.

[11]王强,许国钧.七叶一枝花类对逆转录酶的抑制作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

报,1987,18(3):195—198.

[12]石小枫,杜德极.重楼总皂甙对H22动物移植性肿瘤的影响[J].中药材, 1992,15(2):35.

[13]骆和生.常用抗肿瘤中草药[M].广东科技出版社,1981,50.

[14]吴廷楷,周世清,尹才渊,等.重楼总皂甙止血作用的药理研究[J].中药

疗程,治愈率为911143112治疗各种痛症七叶莲注射液及片剂经临床验证,对三叉神经

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胃肠痉挛、胆绞痛、风湿关节痛等均有明显的疗效

4讨论

[20]

。治疗胃部疼痛52例有效率9412%,治疗肠道疼痛17例

[6]

有效率9411%,治疗胆道疼痛有效率75%。药理与临床,1987,4:39—42.

[15]罗刚,吴延楷,周永禄,等.重楼皂苷C止血作用的初步研究[J].中药药理

随着中药现代化的推进,许多疗效确切的名优中药的二次开发研究进展迅速,七叶莲也不例外,特别是七叶莲抗肿瘤作用肯定后,再次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但目前市场上七叶莲制剂较少,而且主要作镇痛药,用于风湿痹痛,皮肤炎症,外伤疼痛。笔者认为七叶莲的化学成分复杂,药理活性强,临床应用范围广。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着眼于其治疗癌症的生理活性和独特的药用价值,通过现代药理研究,为一些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发现了一些新的作用,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此外,通过分析七叶莲在临床的应用,其多数是以复方入药,而符合国际标准的药物较少。所以,进一步加强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和对有效成分的深入药理研究,依据复方的组方拆方理论,研制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能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新药,是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参考文献

[1]左予桐.云南重楼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5.

与临床,1988,4(2):37—39.

[16]张寅恭,卢凤英.七叶一枝花的杀精子作用[J].中草药,1981,12(2):40.)等4种化合物抑精子活性的研究[J].中草药,[17]曹霖.七叶一枝花(Ⅱ

1987,18(2):215—220.

[18]武珊珊,高文远,段宏泉,等.重楼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

药,35(3):344—347.

[19]成兴华.蚤休加抗痨药综合治疗淋巴结核溃疡3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

杂志,1998,18(9):559.

[20]上海中药一厂.汉桃叶注射液和汉桃叶片[J].中草药通讯,1976,215(5):

23.

),女,汉族,河北永年县人,副主任医师,医学作者简介:赵君英(1959—

学士,长期从事中医儿科疾病治疗。

(本文校对:李秀峰收稿日期:2009-05-18)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临床研究进展

张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天津300193)

摘要:概述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在维护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对放化疗增效减毒、预防肿瘤转移与复发的临床研究中取

得的成就;并着重对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研究发展需求、目标及方向、战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四个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关键词:中医药疗法;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进展;中医肿瘤学

doi:10.3969Πj.issn.100328914.2009.11.110文章编

号:100328914(2009)21122226204中医药在我国肿瘤治疗中始终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临床中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特别是九五以来,通过中医学者的不懈努力,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研究已经从简单的临床研究逐步走向了科学化、规范化的大规模临床研究。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并不是单纯的中医治疗加西医治疗,也不是一种治疗接一种治疗的试用,而是在分析了患者机体的情况、肿瘤病理的特点、中西医疗法各自的优

势及不足之后,中西医之间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密切配合,有机结合的协同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进展,为肿瘤综合治疗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就。

1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临床研究取得的成就

111维护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生活质量研究是目前肿瘤临床

研究的重要课题。大量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在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光明中医2009年11月第24卷第11期CJGMCM November2009.Vol24.11

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开展中医药维护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对发展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沈丽达等[1]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明显改善症状、增加体重、提高体

力状况评分。刘永叶等采用补中益气汤观察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显示该疗法能显著提高降热总有效率、改善食欲、体力质量和体力状况,且患者焦虑、易怒、抑郁发生率明显降低。张红等[3]对50例放疗和康复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药治疗能显著提高中医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

分。朱红等[4]对120例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放疗加参附注射液组头晕、乏力缓解率为8115%,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的4418%,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112对放、化疗增效减毒的研究放、化疗是目前肿瘤临床治疗的主

[2]

?2227?

肠解毒、凉血导滞,方用白头翁汤合黄连白芍汤、槐花散等加减治疗;对放射性膀胱炎,治宜清泄瘀毒,滋阴利水,方用茵陈蒿汤合猪苓汤加减;对放射性脑脊髓炎,宜滋肾填精,通络祛瘀,用左归饮合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大量临床资料表明活血化瘀法、益气培本法、养阴扶正法、化痰散结法与放疗配合,能提高放疗效果,配合益气养阴中药能明显减轻放疗毒副反应[10]。

11214预防肿瘤转移与复发的研究肿瘤转移与复发是临床肿瘤治疗

失败的主要原因,,康复,转移。例如:,抑制肿瘤灶周围新生血管,;清热解毒中药,可以清除内热,使,恢复机体的机能平衡,增强抑制癌细胞繁殖的能力,使某部位的肿瘤得到控制或治愈。三参冲剂[11]通过体外及体内实验证实对Lewis肺癌有抑制转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U2PA的活性,提高PAI2I的活性,上调nm23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有关。另外通过对高转移人巨细胞癌细胞系与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及相互粘附实验中,发现川芎嗪与苦参碱对内皮细胞与PG细胞的粘附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川芎嗪与苦参碱可明显抑制癌细胞与内皮细胞作用后CD44、CD49的

表达。其他如中药对肿瘤基质金属蛋白酶、血小板粘附蛋白表达等的研究也显示了抗浸润、抗转移作用的可能性。

11215临床规范化和疗效标准化的研究中医肿瘤临床规范化的建立

要手段,但由于其严重的毒副作用,放、化疗毒副反应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毒副反应的研究,的地位与作用。,可以减轻放射性炎症等,,11211胃肠道反应,化疗药物攻伐太过,导致脾胃受损,

运化无权,升降失调,治宜健脾和胃、降逆止呕,可予半夏泻心汤、藿香正气散或香砂六君子汤等加减治疗。胃热明显者,可用竹叶石膏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等;中焦虚寒者,可用黄芪建中汤、理中丸等。朱霞

[5]

等对8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采用党参、旋覆花、陈皮、半夏、生姜、大枣、茯苓、代赭石等中药组方防治化疗药物的消化道反应,与化疗同步进行,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215%,远远高于西药组45%的总有效率,并且在化疗过程中治疗组未见任何副作用,而对照组出现头晕、坐卧不宁、面红、心悸、出汗不良反应。刘吕敏

[6]

是提高中医肿瘤临床整体水平的关键,也是中医肿瘤临床研究与国际接轨的关键。而中医肿瘤临床疗效标准的确立,将为中医肿瘤临床科研提供更可靠的基础。所以,开展中医肿瘤临床规范化和疗效标准化研究,对提高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研究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2]。

近几年来,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证据不断出现。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提供了系统的、成熟的治疗策略,它可以帮助医师和患者作出有关治疗的决定,在临床实践中为有序诊疗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和

减少费用,更加有利于中医药全面发展。周岱翰等[13]观察中医药在提高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期中的作用,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方案,采用

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病例按1∶1∶1比例分成中医组、中西医组以及西医组,临床试验在6家医院进行,纳入研究的合格病

例294例,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主要终点指标中位生存期及中位疾病进展时间。结果显示中医组、中西医组、西医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92天、355天、236天,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5138%、

48186%、42117%。中位疾病进展时间3组分别为187天、239天、180

等对46例恶性

肿瘤接受化疗的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第1组用胃舒冲剂加吗丁啉加异丙嗪,第2

组用吗丁啉加异丙嗪,结果治疗5天后,第1组呕吐完全控制率为100%,第2组完全控制率为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11212骨髓抑制中医学认为,放化疗后邪毒攻伐,致脾胃虚损,气血

生化无源,肾精亏损,则骨髓不充,髓虚则精血不能复生。治宜健脾养血、补肾生髓,方用左归丸、右归丸、归脾汤、地黄汤属(六味地黄丸、附桂八味丸、知柏地黄

丸、济生肾气丸)等;并辨证选用黄芪、党参、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阿胶、龟甲胶、鹿角胶、紫河车、枸杞子、人参、鸡血藤、黄精、女贞子、菟丝子、补骨脂、淫羊藿等。雷妍玮[7]观察已确诊需内科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260例,在化疗期间同步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发现有辅助升白细胞作用。张盘根等

[8]

观察自拟升白汤(人参、黄芪、鸡

血藤、菟丝子、当归、何首乌、黄精、白术、大枣)对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预防作用,结果显示治疗组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为2313%,对照组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为7313%,认为升白汤预防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具有疗效可靠、价格低廉、无副作用等优点。张秋坤等[9]观察益气养阴生血中药(炙黄芪、红参、当归、熟地、鹿角胶、龟板胶、阿胶、陈皮、砂仁、鸡血藤、龙眼肉、黄精、炙甘草、枸杞、红枣治疗癌症术后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结果中药治疗后白细胞明显升高,恢复时间缩短,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认为中药可保护骨髓功能,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有利于保证化疗方案的正常实施。

11213放射性炎症中医学认为,放射病的病因是火邪、热毒,根据其

天,1年累积疾病无进展率分别为33122%、37144%、28128%。从而得出结论由于样本量的原因,组间比较未出现显著性差异,但就总体趋向来看,中医药治疗可使Ⅲ、Ⅳ期NSCLC的中位生存期达到近10个月,与化疗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生存期至近12个月,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林洪生等[14]组织国内治疗肿瘤具有较强实力的27家三级甲等医院(分为21个分中心),在循证医学及GCP的思想指导下,采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的方法,以手术后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为对象,以生存期和生存质量为主要观察指标,通过严格的随访、检测计划,第三方数据管理和质量控制,生物统计学专家的全程参与,以中西医肿瘤学界所认可的判定标准来反映中医药的整体疗效,探讨中医药在缓解症状、防止复发转移、提高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方面的疗效优势。结果表明采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部分双盲的临床试验方法,初步证明对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患者,采用扶正培本为主中药(参一胶囊、益肺清化膏)辅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卡氏评分并有增加患者体重的趋势,改善术后患者身体状况、功能状况及社会家庭状况等领域生存质量状况,调节患者NK细胞及T细胞亚群,延

发病特点,辨证可归属温病范畴,滋阴法为肿瘤放射病治法之首,如对于放射性口咽炎,宜清热凉血、清心育阴,可予清营汤加减,或五汁饮频频呷吸;对放射性鼻咽炎,宜清热通窍,解毒散结,可予鼻咽清毒剂加减或辛夷散加减;对放射性肺炎,当清热养阴,宣肺理气,可予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或竹叶石膏汤;对放射性食道炎,宜滋养胃阴,清热保津,用清热保津汤加减;对放射性胃炎,宜苦甘化阴、燥湿醒胃,予冬地三黄汤合薛氏五叶芦根汤化裁,或竹叶石膏汤、或增液汤治疗;对放射性肠炎,宜清

?2228?光明中医2009年11月第24卷第11期CJGMCM

November2009.Vol24.11

治疗的选用,或不了解患者目前的西医治疗情况而导致不恰当的中医治疗。还有,目前由于对中医临床的忽略,许多中医肿瘤科的医生不能很好的应用中医理论来指导临床,中医整体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同样,对于西医医师也存在同类问题:一些医师往往因不了解中医药对肿瘤的治疗疗效,不知如何选择或何时选择而拒绝中医治疗,影响了治疗效果。

国家“十五”、“十一五”攻关课题也把肿瘤的临床研究放在首位,推中西,,重,随机的、多中心,可信的、有说服力的,使得中西,,采用统一标准形成一个系统规范的治疗。

412临床规范化与疗效标准化的确定林洪生教授依据循证医学的

长患者一年及两年生存率,并有减少患者复发与转移的趋势,且经安全性分析,无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不会给患者带来风险,故推荐临床常规应用。

2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临床研究展望

211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研究发展需求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

的重大疾病,伴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肿瘤综合治疗已成为肿瘤临床治疗的主流。中医药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肿瘤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临床初步统计,70%~80%的肿瘤患者接受了不同程度的中医药治疗[15],中医肿瘤作为现代中医临床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近年来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研究发展可以说是中医药学科整体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肿瘤临床治疗发展的必然需求。

212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研究发展目标及方向床研究作为肿瘤临床治疗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术手段,,标准化和国际化,,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16,17]3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研究发展战略

311抓住机遇,显示特色伴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现代医学已从以

原理,提出了制定规范化治疗方案的设想,并阐明了制定规范化治疗方案的关键环节。林洪生教授认为,中医肿瘤规范化治疗方案或临床指南是为中医治疗肿瘤提供一套系统的、成熟的治疗策略,它可以帮助医师和病人作出有关治疗的决定,在临床实践中为有序诊疗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治疗获得更好的效果和减少费用。储大同

教授认为,中医肿瘤临床疗效评定首先应该用PFS或者TTP作为第一标准,第二应该用

Qualityoflife(生活质量)。生活质量作为第二条,然后是其它的标准,

“病”为主,发展到以“人”为主,这种改变,给现代肿瘤临床带来了新的治疗模式。中医药抗肿瘤研究正符合当今肿瘤临床治疗学发展的新趋势。面对新世纪科技浪潮的冲击,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发展时机,紧跟时代潮流,展示中医肿瘤学科的特色,使中医肿瘤学术交流进入一个高起点、高层次、特色突出、融会中西肿瘤学术最新动态的良性循环发展轨迹。

312强调多学科交融,推动中医肿瘤的现代化伴随着现代科技的飞

才可以把中位生存、有效率、一年生存、两年生存等放入其它更次要的评判目标中。也只有这样做才对中医药的发展更有利,而且也更加符合现在FDA在评判标准上的一个关键性转变[12]。

因此,在临床上亟待需要建立统一的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指南。方案制定要注重科学性、可重复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并保持一定的灵活性,更要突出中医特色,能够作为指导中医肿瘤临床、科研、教学和对外交流的参照依据。要开展随机对照、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为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提供更科学的依据。要制定符合中医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19]。现代医学对于治疗肿瘤的疗效评价,多注重瘤体的缩小与生存时间的延长,特别是瘤体的缩小。而许多经中医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瘤体的缩小可能并不明显,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拿西医的尺子去量中医的疗效,是不切实际的,其结果只会限制中医的发展。只有建立规范化的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应用指南和规范,才能避免临床盲目应用中医药。虽然目前中医药治疗肿瘤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得到国内外同道和患者的极大认同,但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仍然任重道远。参考文献

[1]沈丽达,张灿珍,任宏轩,等.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影

速发展,多学科的交融已成为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医肿瘤学术发展也必须顺应这一发展趋势,通过与相关学科的交融,全面提升中医肿瘤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313确定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规范如何建立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

诊疗规范是中医肿瘤学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是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研究科学化、现代化的必备条件。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诊疗规范化标准的确立,必须组织国内中医肿瘤专家,建立不同肿瘤的全国攻关协作组,推动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网络体系的建立。

314加强国际交流,吸纳创新思维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

将国外肿瘤研究的创新思维吸纳进来,促进国内中医肿瘤研究的发展。同时,将国内的中医药抗肿瘤研究的最新成果传出去,使中西医肿瘤学术发展相互贯通,为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研究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前景。

[18]

4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411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临床研究中缺乏规范中医药是肿瘤综合治

响[J].中国肿瘤,2005,14(10):652—653.

[2]刘永叶,谢晓冬,刘大为,等.补中益气汤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48例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2):7242—7243.

[3]张红.中药干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间期及康复期生存质量的研究

[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

[4]朱红,申良方,涂青松.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对提高生活质

疗的重要手段,但是何时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其间存在极大的临床技巧,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大量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知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治疗肿瘤的中医师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医师没有经过肿瘤的专业学习或培训,因此,不了解西医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所带来的效果及毒副作用,因此不能合理应用中药并恰当地将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中医的治疗应该是“个体化治疗”与“整体治疗”,即根据病人病情进展、机体邪正消长状态,采取不同的阶段性的治疗策略;何时以扶正为主,何时以祛邪为主均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些医师缺乏整体治疗观念,往往是一味攻下或一味的补养,而不能进行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合理的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结合起来可以明显减轻痛苦,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是一些没有西医肿瘤专业知识的中医师,往往过分强调中医药的治疗效果而延误有效西医

量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6):39—41.

[5]朱霞,马志勇,申淑景.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化疗中消化道反应[J].河南中

医,1999,19(3):11.

[6]刘吕敏,徐其英.胃舒冲剂防治化疗导致呕吐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

合杂志,1999,8(7):1159.

[7]雷妍玮.中药黄芪注射液在恶性肿瘤化疗中减毒扶正作用[J].医药论坛杂

志,2003,24(23):50.

[8]张盘根,徐克友.升白汤预防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

光明中医2009年11月第24卷第11期CJGMCM November2009.Vol24.11

志,2003,16(4):539.

[9]张秋坤,程宏亮.中药治疗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疗效观察[J].现代中(8):42—44.

?2229?

[16]花宝金.中医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J].癌症进展,2003,1 (1):20—22.

[17]陈锐深,曹洋.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特色与优势[J].中医药学刊,2006,24 (1):12—14.

[18]周宜强,李忠.中医肿瘤学科发展报告[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1): 73—78.

[19]李杰,林洪生,孙桂芝.[J].中医药

西医结合杂志,2003,13(12):1388.

[10]李忠.临床中医肿瘤学[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0.

[11]林洪生,李树奇,朴炳奎,等.三参冲剂对肺癌转移中内皮细胞及粘附因子

的影响[J].中国肿瘤,1999,8(12):574—576.

[1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第11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

大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50.

[13]周岱翰,林丽珠,周宜强,等.中医药对提高非小细胞肺癌中位生存期的作

学刊,2005,23(6):1077—1079.

用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2(4):255—258.

[14]林洪生.建立中医肿瘤规范化治疗方案[J].癌症进展杂志,2005,33(6): 524—527.

[15]储大同.肿瘤中医药治疗评价的新共识及其启迪[J].中国处方药,2004,29

),年毕业于天津中医作者简介:(1977—

,,:收稿日期:2009-05-20)

夏智波福建厦门大学医学院中医系(厦门361005)

摘要:对中医药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从基础和临床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表明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优

势;指出当前研究尚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关键词: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药疗法;综述

doi:10.3969Πj.issn.100328914.2009.11.111文章编

号:100328914(2009)21122229202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是部分男性在中年以后因机体代谢和性腺功能发生生理性衰退而引起体内一系列平衡失调,使神经系统机能及精神活动稳定性减弱,出现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心理障碍和性功能改变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症候群。多发生于50~55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因西医使用雄激

素补充疗法治疗本病可能存在的潜在副作用,使得中医药对本病治疗的研究成为热点。笔者就十年来中医药对本病研究作一分析。

1基础研究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病因病机复杂,男性随着年龄增长,肾气日衰,机体阴阳失衡,导致肝、心、脾脏腑功能失调以及痰瘀内阻等病理改变。病机上以肾虚为基础,寒热虚实夹杂。

2临床研究

2.1专方专药治疗临床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以二仙汤为基础方

加减报道为最多。其次,姬云海[6]以地黄汤加减治疗80例,痊愈36例,总有效率95%。张彬[7]用一贯煎加减治疗72例,痊愈率52%,总有效率92131%。徐惠华[4]以温胆汤加丹参加减治疗62例,痊愈41例,有效

18例,无效3例。左松青[8]用丹栀逍遥散合二至丸加减治疗58例,痊

中医学虽无男性更年期的提法,但古医籍中有类似本病症状、病机的描述,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在《千金翼方?养老大例》论曰:“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视听不稳,……心无聊赖,健忘……性情变异,饮食无味,寝处不安……”等记载。据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中医学多从“虚劳”、“心悸”、“不寐”、“郁证”、“脏躁”、“阳痿”等方面论治。

中医对机体衰老过程的认识在《素问?上古天真论》既有:“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五八,肾气衰,发坠齿槁。……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竭。”的记载,指出男性生长发育、衰老与肾气、天癸的“至”与“竭”关系密切。所以,中医对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治则的研究也多围绕肝肾与天癸。陈庆钦等[1]认为人到更年期,肾气日衰,天癸将竭,肝阴亏损,脾失健运,心肾不交,脑失所养,从而出现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的一系列症状,并确立滋养肝肾,平调阴阳的治则。李增榜等[2]认为其病变是在肾精亏虚的基础上,导致体内阴阳失衡,进而影响心、肝、脾等功能,其本为肾虚,治疗以补肾益精为主。王琦

[3]

愈率66%,总有效率97%。魏清华等[9]用男更汤(百合30g,炒枣仁60g,柴胡12g,浮小麦、巴戟天、白芍、寄生、郁金、莲子心、山药、鹿衔草各

10g,当归15g,大枣5枚,甘草6g)加减治疗35例,痊愈率2517%,总有效

率9417%。王燕平[10]用益肾填精汤(淫羊藿10g,黄精、枸杞子、生熟地黄各20g,百合、酸枣仁各15g,丹参、紫草各12g,生牡蛎30g,甘草5g)治疗76例,显效42例,总有效率92111%。江志刚等[5]用疏肝畅情汤(柴胡、淫羊藿、何首乌、菟丝子各12g,白芍、茯苓各15g,香附、郁金、枳壳、川芎、韭菜子各9g,甘草6g)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的疗效。

中医根据肾虚是男性更年期的生理病理基础,对本病治疗多以“补肾”为基础加减论治。二仙汤由仙茅、淫羊藿、巴戟天、知母、黄柏、当归组成,温肾阳、补肾精、泻相火,温补与寒泻并用,调理冲任、平衡阴阳,临床取得良好效果。方肇勤等[11]研究证明,二仙汤能提高老龄雄性大鼠血浆睾酮的含量,认为其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可能与提高血浆性激素水平有关。从相关药理实验研究表明,温补肾阳药能作用于丘脑2垂体2性腺轴,调整此轴的功能紊乱。西医认为雄激素水平下降与雄激素受体异常是产生中老年男性雄激素作用部分缺乏的基础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12]。所以,补肾是中医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

212辨证分型治疗熊勇平等[13]分为5型论治:①肝郁气滞型,治宜

提出肾虚肝郁的发病机理和相应

的补肾疏肝的治疗原则。徐惠华[4]认为此病本虚标实,肾气虚衰为其根本所在,痰瘀内阻为其标,治疗上先理气、活血、化瘀治其标,再调治其本。江志刚等[5]认为本病病机是肾精虚衰,但引起肾精虚衰的主要原因为肝之疏泄失常,提出从肝论治的原则。

疏肝解郁;②心胆气虚型,治宜养心益胆、安神强志;③心肾不交型,治宜滋肾养阴、宁心安神;④心脾两虚型,治宜健脾益气、养心安神;⑤肝肾阴虚型,治宜滋养肝肾、镇肝潜阳。刘梓平[14]分为4型论治:①肝肾

中医治疗肿瘤的三大优势

中医治疗肿瘤的三大优势 中医治疗肿瘤的三大优势第一,能有效地防范肿瘤的发生发展。治“有形”之瘤,固非中医之所长,但对预防尚未“成形”之瘤的发生,传统中医学有其广阔用武之地。中医学的特点是以“人”为本的整体观点,以调整阴阳辨证施治为核心。而癌症的发生,从致癌物参与人体代谢,癌症的启动、促进,DNA损伤、修复,然后进入癌前病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从癌前病变发展成原位癌,再从原位癌发展成具有浸润或转移能力的进展期癌,约需5~20年左右的时间,这一漫长的过程为中医药提供了充分的预防与治疗空间。其次,中医治疗肿瘤的优势领域还包括多个方面,如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继发症;配合放化疗,减毒增效;改善机体内环境,调整免疫;当肿瘤患者已接受手术或放、化疗缓解后,运用中药防止其复发或转移等。第三,中医学还可以在肿瘤的直接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在胰腺癌、胆管癌、肝癌、脑瘤、肉瘤,以及已复发或转移的中晚期肿瘤治疗中,若思路对头、应对有序、组合有方的话,完全有可能促使其“柳暗花明”。特别是从天然药物中寻找抗癌有效成分,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诱导癌细胞分化和凋亡,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在这方面,中医药学将大有作为。总之,在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中,中医学有极其重要

的一席之地。走出“传统疗法”的一些误区传统中医药基本上是一种经验性探索所积累的知识体系,有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判决性”实验的检验,故存在着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或经验。尤其是当前有些广告的宣传性词语,值得引起人们注意。以毒攻毒传统的“以毒攻毒”,并非中医药治癌之优势。因为中药中许多毒药,它们的毒性是明确的;但有否抗癌药性,或者说临床是否真的有抗癌功效,是需要打问号的(根据分析,在动物实验中,得出某种提取成分有抗癌性和临床真实个体身上有否抗癌性,许多情况下完全不是一回事,前者很普遍,后者却较难得出阳性结论)。退一步说,真的“以毒攻毒”,不如找化学合成抗癌药更妥当些。这些药物的问世,毕竟经历过较严格的药理学筛选与实验。活血化瘀“活血化瘀”抗肿瘤很长一段时间也很时髦,但有许多临床证据表明,对晚期肿瘤患者,特别是肝癌患者,一些活血化瘀药不仅会促使肝内转移,而且容易诱发大出血,导致肝昏迷。一些实验结果也证实,活血药使用不当,会促使肿瘤快速生长与转移。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需慎之又慎!软坚散积“软坚散积”也是常用抗癌疗法,而且以往是作为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研究表明,部分甲状腺肿瘤是“碘”依赖性的,而软坚药中不少是含碘很高的,如海藻、昆布等,故这些自属禁忌!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的探讨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邹玺1刘宝瑞钱晓萍 摘要:医学的发展要求研究并完善肿瘤的中医药疗效标准,国内近期趋向达成共识,PFS(Progress Free Survival)/TTP(Time To Progress)作为第一评判标准;生活质量作为第二评判标准;中位生存期、一年生存期作为次要标准。 关键词: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肿瘤循证医学 1、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近况 随着人类疾病谱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国际天然药品市场不断扩大,中医药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得到重视,已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对中医药临床疗效作出客观、科学、系统的评价〔1〕。然而,目前中医药临床研究的质量存在诸多问题:常缺乏严谨合理的设计和严格的操作规范,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随机对照试验资料极少,随机质量不能让人满意,盲法应用较少,全部病例无临床结局评价,如致残率、病死率等,对不良反应、随访资料的收集欠缺,所以,疗效难以评定。同时,在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这一环节中,未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疾病谱的变化,自觉不自觉地照搬西医过去生物医学模式的疗效评价方法和标准,从单侧面、单生物学因素着手,缺少科学、系统地反映中医个体诊疗特色和复合干预策略的疗效评价方法,这一点严重影响了中医药新产品、新技术、新疗法的质量和水平及其可信度,也无法将中医药可能存在的临床疗效和特色客观地显现出来。这一点在肿瘤的中医药质量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建立在严谨、科学基础上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评价,是中医药临床研究发展之重心,是中医药走向世界、更广泛地为人类健康服务且与国际接轨的必经之路,是中医药开发研究最快捷的途径。 2、完善肿瘤的中医药疗效评价标准的必要性 客观、科学、系统的评价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疗效,需要研究制定一个符合中医药疗效特点的标准或方案,原因在于〔2〕:①现有的标准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效果; ②现今中医肿瘤疗效评价过分倾向于向西医(特别是传统的)疗效标准看齐,人云亦云,失掉了自己的特点,而中医治疗肿瘤的疗效有其固有的特点(如带瘤长期生存)和长处(如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其作用机理与西医药亦有较大的区别;③鉴于目前中医肿瘤临床与科研工作的现状和疗效标准的混乱状况,研究并完善肿瘤的中医药疗效标准,已成为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 疗效评价并不是单纯的中医的问题,西医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一直沿用WHO提出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和病变进展(PD)的分级标准。肿瘤细胞完全杀灭是现代医学治疗肿瘤的理想标准。但是,从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及抗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规律来考虑,要达到体内肿瘤细胞的完全消灭,几乎是不可能的。迄今为止,恶性肿瘤的治疗,仍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其疗效虽不断提高,但要达到肿瘤的完全杀灭,“无瘤生存”,只是一个理想的目标。恶性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局部瘤体的表现只是全身病变的部分反映,许多“早期”的癌症患者,在诊断时已有亚临床转移灶的存在。因此,在外科领域,即使通过扩大根治术来提高疗效,肿瘤也很快复发。而作为非手术治疗的放、化疗来讲,由于许多肿瘤细胞对治疗的不敏感性,即使加大剂量,也往往造成机体的严重损害而无法完全杀灭肿瘤细胞。现行的WHO的实体瘤评价标准,一是仅以影像学资料作为评价疗效的唯一标准,以局部的疗效来判定疾病的治疗效果;二是仅以瘤体缩小持续4周以上来评价,反映的只是近期的疗效;三是以单一的客观标准来反映复杂的人体病变,忽视了作为社会上的人的主观感受。因此,不论中医西医,肿瘤学家们均认为 作者简介:邹玺(1975-),女,江西九江人,南京中医药大学2003级博士研究生

浅谈我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

浅谈我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是也不可能由某个人独立去建立,它的理论体系需要凝集所有中西医学家智慧的结晶才能够逐渐完善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中西医结合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①20世纪50年代的临床实验性描述阶段。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朴素的中西医结合阶段,主要以西医诊断,中医治疗或联合用药。按西医指标观察疗效。②60~70年代开始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阶段。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辨证分型的方式分析疾病,并开展实验研究,已经出现一批如针刺麻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和治疗急腹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③80年代以后的机理探讨和理论创新阶段。初步运用动物模型和实验研究观察手段,把证和经络的研究推到一个更为深入的层次。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存在不同看法,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中西医结合学科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探索科学思路、研究方法和结合的切入点。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应该是通过比较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在医疗实践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认识手段和应对措施的异同,吸收各自的长处,逐步做到在理论体系上融会贯通,在临床实践中优势互补。现代科学可以帮助理解和阐明深奥复杂的中医理论,而中医药学对人体生命现象的独特认识和对疾病独到的治疗手段又能丰富和充实现代生命科学的内涵。 目前,中西医结合学科基础和临床方面存在的问题均值得我们关注。 在基础研究中应该正确处理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中西医结合不是中医西医

化,不能用简单的还原论的方法来研究中医。如果用还原论的方法,就算你观察得再仔细、指标再先进,哪怕应用的都是分子生物学手段,也不能准确地阐明中医学理论的真谛。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研究曾出现过一波又一波的“指标”热。从cAMP、cGMP,各种免疫球蛋白和淋巴细胞亚群,一氧化氮、内皮素、一氧化氮合酶,到现在的基因等,虽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但是又有几项真正在理论上获得了重大进展?更不要说是突破!不是说不需要分析的方法和手段,问题是必须与整体研究相结合,进行综合的研究。中医学是一门经验医学,但更是一门朴素的整体医学;而西医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一门实验医学。医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医学模式的改变,要求我们的研究不仅建立在生物学个体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强调个体差异,建立起立足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的新型整体医学,而中西医结合可以将现代科学微观化的优势和中医学整体化的理念有机地统一起来。一些有影响的中西医结合的重大成果,如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奖“肾本质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2]等,都是将两者结合得比较好的典范。这种结合要求研究者不但要有扎实的现代科学的基础,更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中医理论的造诣。所以必须强调中西医结合工作者认真学习中医理论和努力提高中医素养。 在临床实践中应该合理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特别是中西药物的合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是体现中西医结合优势的重要方面,对于提高疗效,特别是对于提高一些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效果以及保护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已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病证结合、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等等,但中西药的合用并不等同于中西医结合。泛泛的中西药物合用是否科学、是

肿瘤中西医综合治疗的现状与思考

肿瘤中西医综合治疗的现状与思考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有效率虽然很高,但治愈率却不尽人意,在很多城市的统计中占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或第二位,可见人类最终战胜恶性肿瘤,还任重而道远。以手术、放疗、化疗、生疗和中医药五大支柱疗法为主,以及内分泌治疗、介入治疗、基因治疗、加热治疗、冷冻治疗等多种疗法的肿瘤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对提高疗效、减轻病人痛苦、改善生存质量、防止复发或转移、延长生命,提高治愈率,比单一的中医、西医、中西医之中只应用某一种疗法的疗效都好。这是通过大量临床实践逐步被专家和学者所认识和接受的,是肿瘤学术界在不断地实践中形成的共识。然而,在诊治肿瘤的临床上,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的许多学者,在癌症的早中晚期,何时、何环节,对各种疗法如何恰当地单独及相互综合应用才能发挥最佳疗效,还没有完全取得共识,导致不少病人没有得到许多原本有较多治愈或缓解的治疗机会而丧失。本文以五大支柱疗法为立足点,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予以探讨,不当之处,望予斧正。 一、手术治疗(简称手术) 手术治疗是恶性肿瘤一种古老、最有效的主要治疗方法,一般分为预防性、根治性和姑息性等手术方法。 (一)手术的适应症及局限性 1、凡能手术切除的肿瘤均应手术切除,通过手术切除可以极大地根治或减少体内的癌细胞数目。60%左右的癌肿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同时也是90%肿瘤的诊断及分期工具。凡有手术适应症者,不可错失良机。但应指出,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局部肿瘤,对全身扩散或远处转移难以奏效。 2、我们知道,1cm3(1克重)的癌块约有109个癌细胞(约10亿个癌细胞),这时医生用手摸得到、用眼睛看得见,做CT也可以显示癌块的大小;若小于106个癌细胞的微小癌病灶残留在癌床上时,医生是眼睛看不见、手也摸不到,CT也难以察觉,只有在显微镜底下才能发现。有鉴于此,癌症的根治手术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但在实际临床上要彻底根除癌细胞是很难的;极少数病人还难以避免因手术引起癌细胞的异位种植或转移的可能(体内残留的微量癌细胞转移,目前难以进行有效的检测)。这既是多年来不少癌肿单纯手术治疗,其疗效难以明显提高的主要原因,也是常讲的即使是早期手术切除,仍需要在手术前后应用其他综合治疗(如放疗、

中西医临床医学

中西医临床医学 专业概述 专业代码:100601K[1] 该专业在传授传统中医学理论的同时,加强对西方现代医学新成就、新技术的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顺应中医药进入世界医疗主流体系的趋势,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一定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专业理论、临床诊断、预防、治疗技能的高级医学人才 主要课程 中西医临床医学主要课程:医用基础化学、生理学、中医基础理论、免疫学、微生物寄生虫学、医用生物学、药理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人体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组织胚胎学、方剂学、传染病学、生物化学、诊断学、病理生理学、精神病学、预防医学、医学统计学、医学影像学、针灸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西医结合眼耳鼻喉头颈外科学及中西医结合急症学等。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五年制、理科或者文科,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专业优势 面向新世纪,该专业在传授传统中医学理论的同时,加强了对西方现代医学新成就、新技术的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顺应中医药进入世界医疗主流体系的趋势,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就业方向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掌握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可以从事医药卫生行业的医疗、科研、教学、社区保健、卫生防疫、卫生行政事业管理等工作。并且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量较大,可继续求学深造。尤其是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确立,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在广阔的医疗市场中可大有作为。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报考临床医学各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及中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可在各级各类医院、高等医学院校、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有关科研院所从事西医、中西医结合或中医专业医疗、教学、管理、科研等工作。 相关考试 汕头曙光整形美容医院https://www.360docs.net/doc/6813961727.html,提供

中西医结合现状与发展的思考_王道成

参考文献 [1]林巾孝,张明雪.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候要素、证候特 征、证候病机演变规律一线专家问卷的研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5):956-957. [2]王永炎,李明富,戴锡孟,等.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 修回日期:2009-08-19 作者简介:王道成(1964-),男,江苏兴化人,主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及其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 术出版社,1997:109. [3]黄震华,杨菊贤.心理因素与心血管事件[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 病分册,1997,24(3):22. [4]胡冬梅,王力,陈文,等.应激与环核苷酸和心血管疾病[J].中国 行为医学科学,1997,6(2):158. [5]黄承才.情绪与冠心病[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2,13(3):148- 151. [6]张典丰,张聿新,张绍艳,等.社会心理因素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综 合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8,6(1):14. 中西医结合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王道成1,2 (1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21扬州市中医院,江苏扬州225000) 摘要:目前中西医结合现状是认识存在误区,缺少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体系,今后的发展要正确理解中西医结合内涵;建立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体系,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用现代科学理论来完善中医理论;注重病证结合,宏观与微观并进,丰富辨证论治内容;引入循证医学,提高中医科研、临床水平;培养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现状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10)04-0625-02 Th e Th ink ing A bou t the Pres en t S it uation and D eve lo pm en t of I ntegration Traditi onal Ch i n ese and W estern M ed icine WAN G D ao-chen g1,2 (11N anjing Un i ver sit y of Chi nese M edicine,N anjing210029,J iangsu,China; 21Yangzhou H o sp ital of T rad itional Chi neseM edicine,Yangzhou225000,J iangsu,China) Abstrac t:The current status o f recogn izi ng i ntegration traditi onal Chinese and w este rn m ed i c i ne have som e e rrors,s uch as lack o f a perfect theo re tica l bas i s o f i ntegrati on trad iti onal ch i nese and w estern m edicine syste m s.T he dev elopmen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m eani ng o f i ntegrati on traditi ona l Ch i nese and western m ed ici ne correctl y in the f u t ure;to estab lish a sound f oun-dati on i n the t heoretica l syste m,to i m prove t he c li n ica l efficacy for the purpose,use m ode rn sc i entifi c t heories to develop t he tra-d itiona l Chinese m edicine t heory;focus on integ rati ng d i sease i dentifica ti on and syndro m e differentiati on and use m acro-and m-i c ro-me t hods,enr i ch the conten t o f T reat ment;i ntroducti ng ev i dence-based m ed ici ne to i m prove the traditiona l Ch i nese m ed-i c i ne research and deve lop t he c li n ica l leve;l tra i n i ng o f h i gh-l eve l talent in t he i ntegrati on traditi onal Ch i nese and western m ed-i c i ne. K ey word s:i n teg ra tion o f traditiona l Ch i nese and w estern m edicine;present s i tuati on 中西医结合在我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与实践已取得可喜的进展和成功经验,但由于缺乏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体系的指导,直至今日,中西医结合仍停留在简单的两种医学体系的组合,笔者针对现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探讨。 1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对中西医结合内涵的理解还存在误区,迄今为止,人们一直没有为/中西医结合0找到一个内涵固定、外延清晰、符合逻辑规则的定义;对中西医结合的理解不外乎:把懂得一些中医又懂得一些西医的人称之为中西医结合;把中、西药并用,或把教学上中西医课程混合安排,或把/中医西医化0、/中药西药化0称之为中西结合。李今庸[1]指出现在临床上所谓/中西医结合0,实际上是中西医在医疗工作中的合作工作共事,或者是中西医两法治病,实际上就是用中医、西医两者的理论,各自诊断一次疾病,把两者的治疗合在一起。 缺少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体系,由于中、西医的基础理论体系均存在不足,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还仅仅处于胚胎期,还很不成熟,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的一套理论体系,因而不能机械地拿来指导中西医结合工作。 2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思考 211正确理解中西医结合内涵 5中西医结合学会章程6中明确把/中西医结合0的含义表述为:/运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知识和方法,继承和发展中国医药学,取中西医药之长,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发展

班级:姓名:学号: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发展 不管是新旧事物,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中医和西医也是如此,在讨论中西医结合之前,我们应该了解中西医的优缺点: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对于中医很多人有去多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人赞同,也有人极力反对。当然,我觉得什么事物都是有正反两面的,无论是中医、西医也是一样,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我们就应该客观的认识中医和西医,避开其缺点,利用各自的优点,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对于中医,有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优点自然有很多。首先是可以养生,防止未病。现在重视养生的人也越来越多,自然很多人都会去开一些中医药方,在生活中也同样采用各自中医养生的方法。另外,中医治疗首先就是望闻问切,注重对症治疗。通常通过医生的四诊疗法,不需要什么专业的辅助检查就可以判断病情的。即使一样的疾病,对于不同的人治疗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根据各自的症状也是可以随时增减药物剂量来对症治疗的,这和西医相比就是完全的优势。相比西医单纯的药物和手术治疗,中药有很多治疗方法,除了中药,还有针灸,推拿等方法。最后,通过很多实际中的例子,我们能发现很多西医都不能治疗的疾病,通过中医的各种治疗,可看到明显的治疗效果。总的来说中医的优点是:1、防患于未然,机体稍有功能上的变化,中医即认为是阴阳失衡,就要适当的调整。2、治病求本,发现问题就要找到发病的根本,从根本上去除疾病,从而使机体恢复正常状态。 3、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变化对人

体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人体本身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一个位臵有病,其根本不一定在这里,多数是两三个脏器或经络功能失衡的结果。4、辩证论治,有了疾病,不能就病治病,而是要通过四诊,也可以结合现代辅助检查设备,综合判断,分析透彻疾病的证型然后才可以处方治疗。 当然,中医还有不足的。虽然中医现在已有自己的体系,但是中医中的穴位、经络目前还是不能用科学来解释。中医的很对治疗方法都不能用科学来解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对中医持怀疑态度。另外一方面,中医治疗时间很长,所以一般人在一段时间后看不到效果也就放弃治疗了,也因为这个原因,中医不能应用与临床的急救上。 西医虽然没有中医的时间悠久,但是发展迅速,也成为现在主要的治疗手段。西医主要有治疗效果快,所以中医治病,发现早,治疗彻底,对机体没有损伤或损伤小,预后稳定。西医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有辨病明确、解释浅显易懂、对药对症显效快、用药方便等优点。对疑难病和不能够解释的疾病,远期疗效差。 下面让我们分别从内外科这两个方面来了解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发展。 一、内科 中医、西医是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的宝贵经验。在其历史发展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和影响,形成了两个不同理论体系各自进行发展。 第一阶段(1949至六十年代中期):是中西医结合内科形成和逐渐

中医治疗肿瘤的四个原则

中医在两千年以前对肿瘤就有了一定的认识,甲骨文就有"瘤"字的记载,散见于文献中的舌菌、失荣、噎膈、返胃、乳岩、肺积、翻花疮等名称都是对现代恶性肿瘤临床表现的描述。《黄帝内经》对前人的记载进行了总结,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就肿瘤的原因、症状、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创立了一套理论体系。我们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肿瘤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它的发生、发展、转移等都是人体正气(抗癌能力)不足所致;在治疗上既注意消除外在致病因素,又注意调节人体内环境增强免疫力,提高自身的抗癌能力。建国几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医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更是集中西医优势于一身,综合各种手段,以病人为中心,从整体出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治疗肿瘤的系统工程。 纵观中医对肿瘤病因的认识主要有正气虚损、气滞血瘀、热毒积聚、痰凝湿阻等。我们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现代医学理论,引进现代科学技术,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研究,研制出了以扶正培本、活血化淤、抗癌解毒为治则的抗癌良药。 1.扶正培本 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正虚邪实的过程,正气虚损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现代医学、分生物学、免疫学的研究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三个抗癌系统:一是抗癌细胞系统,包括NK细胞群、K细胞群、T细胞群、LAK细胞群、巨噬细胞群等;二是抗癌细胞素系统:干扰素、白介-2、白介-6、肿瘤坏死因子等;三是抗癌基因系统,基因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现已证明Rb、P53基因等均有抗肿瘤方面的作用。这些抗癌系统的功能表现都是指中医学的正气,这些功能低下就可能造成癌症的发生。 根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在传统理论指导下,结合中药单体药理研究和人体正气的研究把扶正培本作为治疗脑部肿瘤的第一原则。 2.活血化瘀 中医认为血瘀是肿瘤发病的又一主要病机,传统理论研究,现代医学及药理学研究和我们自己的临床实践都认为血瘀对肿瘤的发生起很大的作用,故以活血化瘀为治疗脑部肿瘤的第二大原则。 3.抗癌解毒 中医学认为肿瘤的发生与人体内的毒邪有关,尤其是痰凝湿阻、郁久化火、火毒内蕴、凝滞不化,渐成肿块。另外认为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有邪毒在体内郁滞不能外达。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肿瘤发生时往往是某些外因激活了体内致癌毒素,从而造成人体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理论、实践和实验都证实解毒药物都有肯定的抗癌作用,所以我们把抗癌解毒作为治疗脑部肿瘤的又一大治则。 4.辩证施治 肿瘤的发生发展变化有着共同的病因病机,治疗上采用相同的治则,但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它也有其不同之处,不同的病种,不同的系统,不同的部位都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病机变化,所以我们以扶正培本、活血化淤、抗癌解毒为主要治则,结合不同部位和不同病种进行加减,研制成治疗各种脑部肿瘤的一系列药物。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展望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展望 【摘要】中西医结合是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中西医结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长期实行的方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中西医结合发轫于临床实践,以后逐渐演进为有明确发展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疾病诊治社会效益前景展望 【正文内容】中西医结合自华佗和关云长刮骨疗伤时就开始了,华佗的手术做得很好,因此它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医学技术,只不过近二十年才开始系统化的结合,因为这时候西医和中医中药的发展都非常快,结合的形式和深度就更加广泛了。尤其实在手术、肿瘤治疗等领域,中西医结合是有卓越贡献的。中西医结合就跟西医和营养的结合一样,是一种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存在什么学术之争、领域之争,只是治疗、康复过程中的不同分工而已。 目前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和途径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在疾病的诊治中进行结合 包括在诊断上的病证结合,在治疗时的综合协调,在理论上的相互为用。病证结合就是运用西医诊断方法确定病名,同时进行中医辨证,作出分型和分期。这样就从两种不同的医学角度审视疾病,既重视病因和局部病理改变,又通盘考虑疾病过程中的整体反应及动态变化,并以此指导治疗。综合协调是指在治疗的不同环节按中西医各自的理论优选各自的疗法,不是简单的中药加西药,而是有机配合、互相补充,这样往往能获得更高的疗效。理论上相互为用是根据不同需要,或侧重以中医理论指导治疗,或侧重以西医理论指导治疗,或按中西医结合后形成的新理论指导治疗。 二、通过对中西医诊断方法的研究进行结合 主要是用西医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四诊,或创造新的诊法。开展最多的是经络诊法和脉诊、舌诊。经络诊法是把中医学关于经络检查所见和西医诊断联系起来,通过相关性研究,创立耳穴诊病法和经络检查法。通过各种脉象仪、舌象仪,把医生诊脉时的指下感觉用图像、曲线、数字等客观指标表示出来,把各种舌诊所见舌苔、舌质的变化通过病理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血液流变

中医药治疗癌症的优势

中医药治疗癌症的优势 博文收藏 2014-04-11 1238 中医药治疗癌症的优势 对肿瘤的治疗不能一种方案贯串始终,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按照早、中、晚不同期别,采取不同的综合措施,这时,中医药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贯穿整个阶段性治疗的始终。中医药给中晚期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为中医药抗癌康复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民间中医药开发协会,淄川鑫成中医门诊从事肿瘤研究,善于治疗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胆管癌、乳腺癌、脑瘤、脂肪瘤等以及各类癌症放化疗并发症、术后复发及转移。具体方法如下: 1.突出传统中医药特色.中药治疗还是抗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研究等,均是发挥中医特色,取得较好疗效。研究系统、规范,包括了对传统中医理论、现代治疗进展、中医证候学、老中医治疗经验、自身临证治疗等,形成独特治疗方法。 2.低分化肿瘤就是全身血液性疾病,“绿色治疗”.治疗理念是:最有效的消除肿瘤瘤灶、控制全身转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清理血毒,同时最有效的保护患者脏器功能,这种有效、安全的方法我们称之为肿瘤的“绿色治疗”。特别适合老年患者、体质差、经西医多程治疗无效及中晚期肿瘤患者。这种“绿色治疗”理念也符合目前国际上对肿瘤治疗的共识. 强调肿瘤综合治疗.肿瘤的治疗是综合性治疗,单纯一种方法不能治愈。采用中西医结合,发挥中医药优势,应用多种技术、多种方法是治疗肿瘤的最佳选择。 3.培本扶正有效治疗肿瘤 培本扶正法治疗肿瘤是祖国医学的一大特色,用扶助正气、培补本元的方法,来调节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促进康复。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主水谷运化。精微营养物质的生化,气血的生成都依赖于脾胃功能的正常,后天之本是非常重要的。肾是先天之本,藏而不泻,管理全身各器官的功能,是人体生命的源泉。有些肿瘤患者经过放疗、化疗后常可见气阴两伤,采用益气养阴,滋补肝肾之法,能增强患者体质和抗癌能力,使之能耐受化疗及放疗,达到较好的疗效;如果肾气亏损,各脏器功能、气血阴阳就容易失调,从而引起疾病进一步恶化。另外,现代研究表明:培补先天之本可以增强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和免疫监视作用,提高和调节内分

中西医结合读后感

《中西医结合科研实验方法导读》读后感 中医概念: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结合中医和西医的思维方式、理论基础和诊疗手段的一门学科。在临床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其比较中医、西医的异同点,吸取两者之长,融会贯通,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穿件新的医学理论体系,探索新的基本理论、思维方法、研究技术、实验方法、诊疗手段,是服务于人类健康个疾病防治的整体医学,具有重大的学术和社会意义,是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中西医结合科研是依据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维方式而确定,应继承中医整体、宏观、动态性的思维优势,吸取中医注重观察、类比、调查等方法的精华,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解决临床医学的重大诊疗问题,揭示“病”与“证”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内在统一的客观基础,促进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源于临床实践,逐渐演进为有明确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

系,有别于单纯中医、西医这两种医学的交叉领域,它反映临床各科发张的形式、途径和方法,并代表着医学科学发展先进的、前瞻的思想和观念,充分体现了我国临床医学的独特性和优越性。通过中西医的优势互补,对许多疾病尤其是一些疑难病和危重重症画着的诊治取得的突破性的进展;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西或者单纯西医的临床效果,所以,许多临床经验和成果值得总结和推广。 综上所述,鉴于中医和西医各自的特点,既要“中医西化”又要“西医中化”.要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比如在药物运用上不能以中药代替中医,诊治上要正确处理“四诊”与西医检查的关系,疗效上不能拘泥于用西医衡量中医疗效,也不可以仅在实验室验证中医。本文非对现有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科研方法全盘否定,而是将查阅文献、参与科研和平时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常见误区罗列出来,供初涉医学的新人吸取前人发展中医道路上的探索经验。做到正确学习、运用和研究这两门医学,既要认真学习西医.特别是西医分子生物学、生化、生理、病理等基础学科。又要回顾中医经典,结合临床,从传统中医角度感悟中医,认真思考.准确把握研究的切入点。加强中医基础研究.从根本上吸收中医精华,并以基础研究发展带动临床发展.而非表面形式化功夫、生搬硬套。需要特别提出的是,中西医结合科研不但要能融会贯通并灵活应用生物医学和西医的一些研究方法,还要注重借鉴中医的一些先进经验和方法。在中医知识宝库中可以找到许多推动现代分子生物研究的灵感,如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发现与临床药物研发,EPO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各种贫血的治疗.其中最有效的是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并发贫血的治疗,其他对肿瘤

最新中医药辨证施治脑胶质瘤

中医药辨证施治脑胶 质瘤

中医药辨证施治脑胶质瘤(转载) helloznh 收录于2011-01-04 阅读数:查看 脑胶质细胞瘤是起源于神经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它包括星形胶质、少枝胶质、室管膜等组织的肿瘤。胶质细胞瘤化颅内各种类型肿瘤中发病率为第一位,约占颅内肿瘤的40%。在中医古代医籍中见于头痛、真头痛、头风、癫痫、眩晕、厥逆等疾病。 【概述】 神经胶质瘤简称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神经外胚层发生的肿瘤有两类,一类由间质细胞形成,称为胶质瘤;另一类由实质细胞形成,称神经元肿瘤。由于从病原学与形态学上还不能将这两类肿瘤完全区别,而起源于间质细胞的胶质瘤又比起源于实质细胞的神经元肿瘤常见得多,所以将神经元肿瘤包括在胶质瘤中,统称为胶质瘤。 各型胶质瘤中,以星形细胞瘤最多,其次为胶质母细胞瘤,其后依次为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胶质瘤、松果体瘤、混合性胶质瘤、脉络从乳头状瘤、未分类胶质瘤及神经元性肿瘤。 各型胶质瘤的好部部位不同,如星形细胞瘤成人多见于大脑半球,儿童则多发在小脑;胶质母细胞瘤几乎均发生于大脑半球;髓母细胞瘤发生于小脑蚓部;室管膜瘤多见于第4脑室;少枝胶质瘤大多发生于大脑半球。 胶质瘤以男性较多见,特别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各型胶质瘤各有其好发年龄,如星形细胞瘤多见于壮年,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中年,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年,髓母细胞瘤几乎都发生在儿童。胶质瘤的部位

与年龄也有一定关系,如大脑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成人,小脑胶质瘤(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 胶质瘤大多缓慢发病,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一般为数周至数月,少数可达数年。恶性程度高的和后颅窝肿瘤病史较短,较良性的或位于静区的肿瘤病史较长。肿瘤若有出血或囊变,症状会突然加重,甚至有类似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胶质瘤的临床症状可分两方面,一是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精神症状等;另一是肿瘤压迫、浸润、破坏脑组织所产生的局灶症状,早期可表现为刺激症状如局限性癫痫,后期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如瘫痪。 胶质瘤的诊断,根据其生物学特征、年龄、性别、好发部位及临床过程进行分析,在病史及体征基础上,采用电生理、超声波、放射性核素、放射学及核磁共振等辅助检查,定位正确率几乎是100%,定性诊断正确率可在90%以上。 胶质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与脑组织无明确分界,难以彻底切除,术后的二年复发率在85%以上。平均生存期不足6个月,综合治疗生存期不足两年。 【文献回顾】 我国古代中医文献中“胶质瘤”这一病名无明确的记载,但在头风、真头痛、厥逆、癫痫等疾病中有类似症状的论述。如《灵枢?厥病篇》云:“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明确指出了“真头痛”的临床表现和预后。《灵枢?大惑论》说:“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虚,……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素问?奇病论》曰:“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灵枢?海论》还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素问?五脏生成篇》云:“头痛巅疾,上虚下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素问?厥论》谓:“厥或令人腹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7-02-20T15:41:30.5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作者:范艺丰 [导读] 肛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生在肛门直肠周围,通常是由于脓肿溃破或者切开引流所导致的[1]。 (剑阁县中医院四川广元 628317) 【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的研究进展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肛瘘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为高位肛瘘,均使用挂线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术后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术后使用中药超声雾化熏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和比较,另外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好,能够很好的保持患者括约肌的完整性,且不容易复发,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研究。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肛瘘;挂线手术;中药超声雾化熏洗 【中图分类号】R657.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036-02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anal fistula Fan Yifeng . Jiange County Hospital of Sichuan Guangyuan, 628317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anal fistul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15 and December 2015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anal fistula patients 86 cases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wo group patients were used to hang line surgery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methods for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surgery method of ultrasonic atomization fumigation treatment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wo groups of efficient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in addition to observe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patients with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efficient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nd P < 0.05,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By means of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anal fistula, low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patients had good recovery, can very good to keep the integrity of the patients with sphincter, and not easy to relapse, deserve our further study and promotion in clinic. 【Key words】 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nal fistula. Hang line oper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ultrasonic atomization fumigation 肛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生在肛门直肠周围,通常是由于脓肿溃破或者切开引流所导致的[1]。瘘管多弯曲复杂,而肛瘘患者的病变位置往往较高,这就增加了肛瘘患者的治疗难度。在以往的治疗过程当中,使用内服、外敷、洗浴等方法效果均不太明显,采用挂线手术进行治疗效果比较明显,但是该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术后容易产生并发症。本次研究通过对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肛瘘患者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的研究进展予以分析和探讨。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肛瘘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为高位肛瘘,均使用挂线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男23例,女20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为(53.7±3.8)岁,在术后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43例患者,男24例,女19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为(52.1±4.1)岁,在术后使用中药超声雾化熏洗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挂线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使用清水对肛门周围进行常规的清洗。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使用中药超声雾化熏洗法进行治疗,中药组方为紫草、醋艾叶、黄柏各20g、明矾30g、芒硝40g、苦参50g。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种;(1)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而且创口完全愈合;(2)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了明显的改善,而且创口基本上愈合;(3)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的改变,创口没有愈合,甚至有恶化加重的现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肛瘘是一种并发症较多,复发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处理起来难度较大。手术分低位和高位肛瘘之分,低位直接切除瘘管,高位为切开配合挂线或切缝引流术。我国的传统中医认为由于湿毒余热的存在,而导致蕴结不散,血行不畅,是导致肛瘘发生的最主要原因[2]。肛瘘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活质量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何有效的治疗肛瘘就显得尤为重要。肛瘘挂线手术是目前治疗肛瘘最为有效的一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