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机安全技术规程

1

1、电焊机操作规程

一、安全技术规程:

1、设备使用人电焊工必须接受焊接工作的专业培训,取得特殊工种操作证,持证上岗,熟悉焊机设备及安全操作技术

2、设备使用必须执行两定(定人、定设备)、三包(包使用、保养修、包保管)制度。

3、认真检查作业现场、设备、机具等,确认良好方可作业。

4、按规定着装,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设备运行中发生不良状况或故障时,应先停机(停电)后通知维修人员;并配合设备维修人员进行处理解决。

6、必须熟知生产场所的设备、环境、危险因素、作业方法及防范措施。

7、在电焊机未从电源切除以前,严禁触及焊机的导电部分。

8、严禁使用绝缘破损的导线作为外接电源线。

9、工作完毕后或临时离开,必须切断电源。

10、工作场所附近,不可放置易燃易爆品。

11、操作者操纵设备时,应密切注意工作情况,严禁作业期间离人。

12、严禁大电流、超负荷进行焊接,严禁大电流、超负荷进行切割。

二、操作规程:

1、认真检查设备的各种按钮、开关、指示灯及各部紧固件是否处于良好状态,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牢固、可靠。

2、检查各部件螺钉、螺帽、手柄有无松动和丢失,如发现应及时拧紧或补齐。

3、操作步骤:

、将电焊机移至需焊接场所,选择好位置,将地线与手把线分别拉至焊接地点,地线做可靠处理,焊接点与接地点不得超过1米。

、接通电焊机电源,打开电焊机电源开关,设备空运转5分钟,同时检查电焊机是否有异音及其他异常现象。

、按要求选择焊条,考虑强度等级及综合性能,试焊,确保工艺性能良好。

\

、选择适当的电焊机的电流。

、焊接不同配件时采用不同的焊接操作方法。

、焊接中,待熔渣发黑将其敲掉,检查焊缝外观,发现缺陷后立即修补。

、焊接质量的好坏需进行必要的检验,常用的检验方法有非破坏检验和破坏性检验:一般使用非破坏性检验包括焊接接头的外观检查,致密性检验(渗油试验、水压试压),磁粉探伤、渗透探伤、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

4、作业过程中应注意设备工作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以防损坏设备。

5、操作完毕后,应及时停止试验设备,并将各按扭、开关复位,关闭电源开关,并将地线与手把线分开盘好,检查、清扫设备,做好日常保养,达到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6、工作中操作者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应注意设备工作情况,若机器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停车处理。

*

7、工作前检查施焊现场10米内不得有易爆、易燃物。电焊机应放在清洁、干燥、通风处所。

8、电焊用皮线必须绝缘良好,从电焊机到电焊钳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该超过30米,最长也不应超过50米。电焊钳必须绝缘良好,地线要专用并接好。

9、焊接中应经常检查其温升,如超过60度时应停机降温。

10、设备进行检修时,操作人员必须跟班检修,按自检自修范围进行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