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结转分步法和成本还原案例

综合结转分步法和成本还原案例
综合结转分步法和成本还原案例

综合结转分步法与成本还原案例

假设青峰工厂通过三个基本生产车间连续加工的方式大量生产甲产品,其中第一车间生产A半成品,第二车间将A半成品加工成B 半成品,第三车间将B半成品加工成甲产成品。原材料在第一车间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步骤在产品完工程度均按50%计算。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费用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为计算方便,将各项数据均列入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各项费用均已登记入账,并将成本计算单的有关内容合并到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实务中也可以这样做)。费用归集与成本计算情况见表12-3、12-4、12-5:

表12-3 第一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A 半成品

计算完第一步骤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后,要将第一步骤完工A半成品综合成本95000元转入第二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见表12-4。

表12-4 第二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B半成品

165000元直接转入第三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见表12-5

表12-5 第三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甲产品

由于第三步骤完工的是甲产成品,所以完工入库的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甲商品2585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58500

以上结合实例介绍了在综合结转分步法下,按实际成本核算,并且各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直接交下步骤使用的情况下,各步骤半成品(最后步骤为产成品)的成本计算和结转的程序。

如果各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经半成品库收发,那末各步骤完工半成品入库与过去所讲完工产品入库的程序是一样的,而下一步骤从半成品库领用上步骤生产的半成品与生产领用原材料的程序和处理方法是一样的。

4.综合结转法的成本还原

1)什么是成本还原?

成本还原就是将最终产成品所耗用的半成品的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

为什么要进行成本还原?因为在综合结转法下,是将每一步骤完工半成品所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制造费用综合在一起转入到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在下一步骤耗用的半成品中包括了以前步骤发生的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比方说,在第二步骤所耗用的半成品中不仅包含了第一步骤的材料费,还包含了第一步骤发生的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在第三步骤耗用的半成品中,不仅包含了第一步骤发生的材料费,还包含了第一、第二两个步骤发生

的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但是究竟包含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制造费用各是多少,已经难以直接分清。这样,在最终产成品成本中,已经不能反映成本构成的真实情况,也就无从进行成本分析。所以按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计算出最终完工产品的成本后,应该进行成本还原工作。(当然,如果管理上不要求进行成本还原,就不必进行成本还原)。

2)成本还原的对象

成本还原的对象就是最终产成品成本项目中的“半成品”成本项目金额。因为这部分金额是综合成本,它既包含了第一步骤发生的材料费,又包含了前两个生产步骤的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所以需要对它进行成本还原,将它还原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

在上述表12-5第三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各成本项目金额为:“B半成品”项目181500;

“直接工资”项目44000;

“制造费用”项目33000,

完工产品成本合计258500。

我们要进行成本还原的对象就是第三步骤生产的甲产品中“B半成品”成本项目的“181500元”。要将它还原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原始成本项目。

3)成本还原的程序

成本还原的程序是:从最后步骤完工产品成本项目中的“半成品”成本项目中的金额开始,一步步将产成品耗用的以前各步骤半成品的成本,按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构成的比例进行还原,直到还原为第一步骤的原始成本项目。然后将还原后的各相同成本项目金额相加,计算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构成。

比如:上述甲产品的生产分三个生产步骤,成本还原从第三步骤完工产品所消耗的由第二步骤生产出来的“B半成品”项目的金额开始,先将它还原为第二步骤的各成本项目金额。第二步骤的成本项目包括了三部分:即“A半成品”、“直接工资”、“制造费用”。所以先要将第三步骤耗用的“B半成品”还原成“A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三个项目。见图12-1:

图12-1:

但在这三个项目中,“A半成品”项目又包含了第一步骤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所以还要将“A半成品”还原为第一步骤的成本项目金额。见图12-2:图12-2:

最后再将各步骤发生的相同项目的金额相加,便是还原后的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完工

产品成本。

4)成本还原的方法

成本还原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按上步骤所产半成品中,各成本项目占总成本的比例进行还原。

按这种方法进行成本还原主要分为两步:

①计算上一步骤所产半成品中各成本项目占总成本的比例:

如:上述表12-4第二车间本月所产完工B半成品的成本构成情况是:A半成品95000元、直接人工40000元、制造费用30000元。B半成品的总成本是165000元。

各成本项目金额占总成本的比例是:

A半成品所占比例== 57.576%

直接人工所占的比例==24.242%

制造费用所占的比例==18.182%

见图12-3

图12-3:

②将本步骤所耗用上步骤的半成品按上步骤成本构成的比例进行成本还原:

本步骤完工产品所耗用上步骤半成品应还原的某项目金额= 本步完工产品所耗用上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上步骤所产半成品本项目所占的比例

如上述表12-5第三步骤生产的甲产品所耗用的第二步骤生产的“B半成品”的综合成本为181500元。

在B半成品的181500元的综合成本中:

应还原为“A半成品”的金额=181500×57.576%=104500

应还原为“直接人工”的金额=181500×24.242%=44000

应还原为“制造费用”的金额=181500×18.182% =33000

成本还原情况见图12-4:

图12-4:

这样,便将第三步骤耗用的B半成品分解为相当于第二步骤的三个成本项目的金额。

但是,还原后的“A半成品”项目的金额“104500”元,还是一个综合成本项目,它本身又包含了第一步骤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所以对这部分综合成本还要按第一步骤本月所产的“A半成品”的成本构成的比例继续还原。

第一步骤本月所产A半成产品成本构成情况为:直接材料50000元、直接人工25000元、制造费用20000元,A半成品总成本为95000元。

A半成品各成本项目占总成本的比例为:

直接材料所占比例==52.632%

直接人工所占比例==26.316%

制造费用所占比例==21.052%

将上述从B半成品中还原出来的A半成品104500元的综合成本按第一步各成本项目所占的比例继续还原.

应还原的“直接材料”项目金额=104500×52.632%=55000

应还原的“直接人工”项目金额=104500×26.316%=27500

应还原的“制造费用”项目金额=104500×21.052%=22000

见图12-5:

图12-5

这样将产成品中所耗用的B半成品中包含的A半成品还原成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三个成本项目。

在成本核算实务中,成本还原是通过编制成本还原计算表进行的。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成本还原计算表”见12-6

表12-6 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品:甲产品2010年10 月10 日完工产品220件

成本还原后的总成本不变,只是各成本项目金额发生了变化。

成本还原的第二种方法是用本步骤本月所耗用上步骤半成品占上步骤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的比率进行还原。

按这种方法进行成本还原,也经过两步:

①计算还原分配率

成本还原分配率=

比如:上例第三步骤产成品本月所耗第二步骤生产的B半成品综合成本为181500元,而第二步骤本月所产的B半成品为165000元,其中各成本项目金额为:A半成品95000,直接人工40000元,制造费用30000元。

将第三步骤产成品所耗B半成品还原到第二步骤的还原分配率为:

还原分配率==1.1

①按还原分配率将本步骤所耗上步骤半成品还原为上步骤成本构成:

产成品所耗上步骤半成品应还原的某成本项目金额=上步骤本月所产半成品该成本项目金额×还原分配率

按上例:

第三步骤产成品所耗的B半成品181500元应还原到上步骤各成本项目金额为:

还原到“A半成品”成本项目的金额=95000×1.1= 104500

还原到“直接人工”项目的金额=40000×1.1=44000

还原到“制造费用”项目的金额=30000×1.1=33000

这样将产成品所耗的B半成品181500元到上步骤各成本项目金额。

181500=104500+44000+33000

将“A半成品”项目104500元继续向前还原可照此类推。

按这种方法进行成本还原,在成本核算实务中,也是通过编制成本还原计算表进行的。

成本还原计算表见表12-7

表12-7 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品:甲产品2010年10 月10 日完工产品220件

平行结转分步法案例

平行结转分步法案例 例1:某工厂设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第一车间生产甲半成品,第二车间将甲半成品加工成乙半成品,第三车间将乙半成品加工成丙产成品。(假定各车间半成品通过半成品仓库收发,且各仓库期初均无半成品)该企业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车间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现将第一、第二、第三车间连续加工的产量记录列示如下表所示。 产量记录 (1)第一车间直接材料、工费的约当产量为: 直接材料的约当总产量=240+60+140+60+1100=1600 工费的约当总产量=240*50%+60+140+60+1100=1480 (2)第二车间工费的约当产量为: 工费的约当总产量=60*30%+140+1100=1258 (3)第三车间工费的约当产量为: 工费的约当总产量=140*60%+1100=1184 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半成品成本并不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

结转,而是在什么步骤发生,就留在该步骤的成本明细账内,直到最后加工成产成品,才将其成本从个步骤的成本明细账里转出来。这样,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上反映的月末在产品成本就包括了正在本步骤加工的在产品在本步骤所发生的费用,以及已在本步骤加工完成、移转到以后步骤但尚未最后制成产成品的那些半成品在本步骤发生的费用。 例2:某工厂舍友两个生产车间,第一车间生产A半成品,第二车间将A半成品加工成A产成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以此投入,各车间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该企业2009年5月份各车间有关产量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产量记录 (1)根据本月个费用分配表、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和产量记录,登记第一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并按约当产量比例划分转入产成 品成本份额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如表2所示。 (2)根据本月个费用分配表、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和产量记录,登记第二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并按约当产量比例划分产成品成

成本会计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平行结转分步法适用于()。 A.要求计算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但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企业 B.要求计算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且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企业 C.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企业 D.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企业 2.平行结转分步法()。 A.能全面反映各个生产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 B.除第一步骤外,不能全面反映各个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 C.能全面反映本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 D.不能全面反映本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 3.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在月末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时应()。 A.平行结转各生产步骤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 B.逐步结转各生产步骤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 C.逐步结转各生产步骤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的半成品成本 D.综合结转各生产步骤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的半成品成本 4.某种产品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本期第一步骤发生费用50000元,完工产品成本为40000元;第二步骤本月耗用半成品30000元,完工产品成本中“半成品”项目为40000元。该种产品成本还原分配率为()。 B.0.75 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各生产步骤完工的半成品入库,应借记的会计科目为()。 A.“基本生产成本” B.“自制半成品” C.“产成品” D.“库存商品” 6.成本还原的标准是()。 A.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的成本构成 B.本月所耗半成品的成本 C.本月所产全部半成品的成本构成 D.本月所耗全部半成品的成本构成 7.在综合结转分步法下,为了了解产品成本的构成和水平,对完工产品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还要进行()。 A.计划成本计算 B.成本还原 C.实际成本计算 D.成本分析 8.下列方法中,属于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是()。 A.逐步结转分步法 B.综合结转法?????? C.分项结转法 D.平行结转分步法 9.简化分批法适用于()。 A.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不大 B.月末未完工产品批数多 C.同一月份投产批数多 D.同时具备上述三点 10.某企业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8月1日投产A产品6件,B产品4件;12日投产B产品3件;20日投产A产品5件,B产品2件。该企业8月应开设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应该是()。 本本本本

综合结转分步法和成本还原案例

综合结转分步法与成本还原案例 假设青峰工厂通过三个基本生产车间连续加工的方式大量生产甲产品,其中第一车间生 产A半成品,第二车间将A半成品加工成B半成品,第三车间将B半成品加工成甲产成品。原材料在第一车间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步骤在产品完工程度均按50%计算。完工产品与 月末在产品的费用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为计算方便,将各项数据均列入各产品成本明细账 中。各项费用均已登记入账,并将成本计算单的有关内容合并到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实务中也可以这样做)。费用归集与成本计算情况见表12-3、12-4、12-5: 表12-3第一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 计算完第一步骤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后,要将第一步骤完工半成品综合成本95000元转入第二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见表12-4。 表12-4第二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B半成品

计算完第二步骤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后,要将第二步骤完工半成品的综合成本165000元直接转入第三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见表12-5 表12-5第三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甲产品 借:库存商品一一甲商品258500 贷:基本生产成本一一甲产品258500 以上结合实例介绍了在综合结转分步法下,按实际成本核算,并且各步骤生产的半成品 直接交下步骤使用的情况下,各步骤半成品(最后步骤为产成品)的成本计算和结转的程序。 如果各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经半成品库收发,那末各步骤完工半成品入库与过去所讲完工 产品入库的程序是一样的,而下一步骤从半成品库领用上步骤生产的半成品与生产领用原材 料的程序和处理方法是一样的。 4?综合结转法的成本还原 1)什么是成本还原? 成本还原就是将最终产成品所耗用的半成品的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 为什么要进行成本还原?因为在综合结转法下,是将每一步骤完工半成品所发生的材料 费、人工费和制造费用综合在一起转入到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在下一步骤耗用的半成 品中包括了以前步骤发生的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比方说,在第二步骤所耗用的半成品中 不仅包含了第一步骤的材料费,还包含了第一步骤发生的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在第三步 骤耗用的半成品中,不仅包含了第一步骤发生的材料费,还包含了第一、第二两个步骤发生 的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但是究竟包含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制造费用各是多少,已经难以

综合结转分步法练习题及答案

综合结转分步法练习题 某工厂设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大量生产甲产品。甲产品顺序经过三个车间进行生产。第一车间生产A半成品,完工后全部交给第二车间继续加工;第二车间生产B半成品,完工后全部交给半成品仓库;第三车间从半成品仓库领出B半成品继续加工,完工后即为甲产品,全部交产成品仓库。 该厂以生产的甲产品及其所经过生产步骤的半成品(A、B两种半成品)为成本核算对象。生产成本明细账按成本核算对象开设,即分为甲产品(第三车间)、B半成品(第二车间)和A半成品(第一车间)三个,并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设专栏组织核算。该厂设置“自制半成品”账户,下设明细账核算B半成品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没有经过半成品仓库收发的A半成品,不通过“自制半成品”账户核算。该厂各生产步骤所产半成品,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半成品仓库发出的B半成品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其实际成本。 该厂各生产步骤(车间)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均采用约当产量法。甲产品原材料在第一车间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第二车间、第三车间领用的半成品,也在各生产步骤生产开始时投入。各步骤在产品完工率分别为30%、50%和60%。 该厂6月份生产的有关记录如下。 (1)有关产量资料如下表所示。 生产数量记录 产品:甲产品单位:件 二车间的半成品库6月初半成品30件,实际成本4800元。 (2)有关费用资料见下表所示。 生产费用记录 (3)要求: 1)完成第一车间半成品成本明细账并列示计算过程。

第一车间半成品成本明细账 2)完成第二车间半成品成本明细账并列示计算过程。 3)完成第三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并列示计算过程。 第三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 4)对甲产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

综合结转分步法下成本还原方法的运用

综合结转分步法下成本还原方法的运用 [提要]成本还原方法是运用综合结转分步法时很有必要采用的一种方法,为了更好地运用成本还原方法,本文主要介绍成本还原方法的原理,通过举例阐述两种具体成本还原方法的特点及运用。 关键词:综合结转;成本还原;成本项目比重 课题来源:2011年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适应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1]-JKGHAD-0683) 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步骤计算出完工产品(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结转的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式不同,分为综合结转分步法和分项结转分步法。 采用综合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各步骤所耗半成品的成本是以“半成品”或“原材料”项目综合反映的。这样计算出来的产成品成本不能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资料。在生产步骤较多的情况下,逐步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以后,表现在产品成本中的绝大部分成本是最后一个步骤所耗半成品的成本,其他成本只是最后一个步骤的成本,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很小。这显然不符合企业产品成本的结构(也就是各项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实际情况,因而不能据以从整个企业的角度来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的构成和水平。如果管理上要求提供产品原始成本构成资料,我们就需要对产成品成本项目中的“半成品”项目进行成本还原。 1、成本还原的方法。成本还原就是从最后一个步骤起,把本月产成品成本中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进行分解、还原成原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原始成本项目,从而求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 2、成本还原的对象。产成品中的“半成品”成本分解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项目 3、方向:按逆还原,与成本计算的步骤相反,即从最后一个步骤开始还原。 4、成本还原的次数:(生产步骤-1)次,如果产品成本计算是三个步骤完成的话,则需进行成本还原两次,以此类推。 5、具体方法:按照本月所产半成品的成本构成进行还原。(1)按所耗半成品总成本占所产半成品总成本的比率还原;(2)按半成品成本项目的比重还原。 6、计算还原后产品成本。它是用还原前产品成本加上半成品成本还原计算的,其计算公式如下:还原后产品成本=还原前产品成本+半成品成本还原。

综合结转分步法答案

综合结转分步法 【目的】练习产品成本计算的综合结转分步法 【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分三个步骤进行生产,该企业设有第一、第二、第三三个 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由这三个车间顺序加工而成。成本计算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原材料在第一车间开始加工时一次投入,半成品不通过中间库收发。上一步骤完工后全部交由下一步骤继续加工。 月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各车间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50%,该企业本年5月份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表1、表2所示。 表1 【要求】 1、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甲产品的半成品和产成品成本,填入表3、表4和表5产品计算单。 2、进行成本还原。 表3 产品成本计算单 第一车间 材料费用分配率=135070/(88+16)=1298.75 计入半成品(一车间)中的材料费=88×1298.75=114290

计入月末在产品(一车间)中的材料费=16×1298.75=20780 直接人工费分配率=24960/(88+16×50%)=260 计入半成品(一车间)中的直接人工=88×260=22880 计入月末在产品中(一车间)直接人工=8×260=2080 制造费用分配率=19200/(88+16×50%)=200 计入半成品(一车间)中的制造费用=88×200=17600 计入月末在产品中(一车间)的制造费用=8×200=1600 表4 产品成本计算单 材料费用分配率=173890/(80+20)=1738.9 计入半成品(二车间)中的材料费=80×1738.9=139112 计入月末在产品(二车间)中的材料费=20×1738.9=34778 直接人工费分配率=33840/(80+20×50%)=376 计入半成品(二车间)中的直接人工=80×376=30080 计入月末在产品中(二车间)直接人工=10×376=3760 制造费用分配率=29394/(80+20×50%)=326.6 计入半成品(二车间)中的制造费用=80×326.6=26128 计入月末在产品中(二车间)的制造费用=10×326.6=3266

平行结转分步法补充例题

例题: 某企业大量大批生产甲产品,分三个步骤分别由三个基本生产车间进行生产。一车间生产A半成品,二车间将A半成品加工成B半成品,三车间再将B半成品加工成甲产品。原材料在开工时一次投入。 2014年8月各车间的产量记录和成本资料如下: (1)产量记录如表1所示: 表1 产量记 录 产品:甲产品 2014 年8 月单位:件 项目第一车 间 第二车 间 第三车 间 月初在产品72 18 36 本月投入360 396 360 本月完工转 入下步 396 360 378 月末在产品36 54 18 各步骤在产 品完工程度 60% 60% 60% (2)成本资料如表2所示: 表2 生产费用资料 产品:甲产品 2014年8 月单位:元

成本项目直接 材料 直接 人工 制造 费用 合计 第一车间月初在 产品成 本 1260 288 432 1980 本月生 产成本 3600 810 1260 5670 第二车间月初在 产品成 本 270 216 486 本月生 产成本 5760 5040 10800 第三车间月初在 产品成 本 180 144 324 本月生 产成本 3240 2700 5940 【实训要求】 (1)登记各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必须列示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份额”的计算过程) (2)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甲产品总

成本和单位成本,编制甲产品成本汇总表。 表3 一车间明细账 项目直接 材料直接人 工 制造 费用 合计 期初在产品 成本 本月生产费 用 生产费用合 计 应计入产成 品成本的份 额 月末在产品 成本 表4 二车间明细账

项目直接 材料直接人 工 制造 费用 合计 期初在产品 成本 —— 本月生产费 用 —— 生产费用合 计 —— 应计入产成 品成本的份 额 —— 月末在产品 成本 —— 表 5 三车间明细账 项目直接 材料直接人 工 制造 费用 合计 期初在产品 成本 ——本月生产费——

会计学习题及答案 (10)

第十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成本管理对于各生产步骤成本资料的不同要求和对简化成本计算工作的考虑,各生产步骤成本的计算和结转方法分为()。 A.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 B.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C.实际成本综合结转法和计划成本综合结转法 D.实际成本分项结转法和计划成本分项结转法 答案:B 2.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时,月末各生产步骤如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其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应在()之间进行分配。 A.产成品与月末在产品 B.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 C.前面生产步骤的完工半成品与加工中在产品、最后生产步骤的产成品与加工中在产品 D.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加工中在产品 答案:C 3.某种产品经过三个生产步骤加工制成,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本月第一生产步骤转入第二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为27 000元,第二生产步骤转入第三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为36 000元。第三步骤月初在产品成本为8 000元,本月第三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为13 000元,其中不包括第二步骤转入的费用,第三步骤月末在产品成本为10 000元。本月该种产成品的总成本为()元。 A.74 000 B.38 000 C.43 000 D.47 000 答案:D 4.()实际上就是品种法的多次连续应用。 A.逐步结转分步法

B.平行结转分步法 C.综合结转法 D.分项结转法 答案:A 5.成本还原的对象是()。 A.产成品成本 B.本月所产的半成品成本 C.产成品成本中的半成品费用 D.自制半成品成本 答案:C 6.某产品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第一步骤本月发生的费用为15 000元,完工半成品成本为20 000元;第二步骤本月发生的半成品费用为10 000元,完工半成品成本为18 000元,其中自制半成品项目金额为12 000元;第三步骤本月发生的半成品费用为19 000元,完工产成品成本中自制半成品项目金额为9 000元。该种产品第二次成本还原分配率为()。 A.0.5 B.0.3 C.1.2 D.1.6 答案:B 7.企业将各生产步骤所耗的半成品费用,按成本项目转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帐的各个成本项目,这种结转方式称()。 A.综合结转法 B.平行结转分步法 C.逐步结转分步法 D.分项结转法 答案:D 8.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应在()之间进行分配。A.最终产成品与月末广义在产品

平行结转分步法案例

平行结转分步法案例 【实训目的】通过平行结转分步法的运用,使学习者体验并掌握其成本计算程序。 【企业基本情况】新华工厂是一个小型工业企业,设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型铸锻造车间造型、熔炼浇铸成569铁铸件,由加工车间加工成569零部件,再由装配车间装配成569设备。后车间耗用的前一车间的半成品均为1件。各车间生产费用的分配均采用约当产量法。机修车间为基本生产和管理部门提供机修劳务,其费用均通过“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核算,不设置“制造费用”账户,费用按提供的劳务量直接对外分配。本企业产品成本的计算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 【本月资料】(一)该企业2008年10月1日有关账户月初余额 表2-4-1 基本生产成本月初余额表 单位:元 PS: “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账户月初余额均为零。 (二)2008年10月产量统计表 表2-4-2 产量统计表 单位:件

①在型铸锻造车间,当产品刚开始加工时投入60%的原材料,加工到50%时再投入剩下材料,月末在产品中,加工到40%的在产品有60件,加工到70%的在产品有40件,生产完的569铸件直接转入加工车间继续加工。 ②在加工车间,当产品刚开始加工时投入80%的原材料,加工到60%时再投入剩下材料,月末在产品中都已加工到50%,生产完的569零部件直接转入后车间继续加工。 ③在装配车间,所需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投入,月末在产品中加工程度均为50%。 (三)2008年10月发生的与产品成本有关的经济业务见表2-4-3至2-4-9所示。 表2-4-3 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 2008年10月单位:元 表2-4-4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表 2008年10月单位:元

【实用文档】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比较

(二)平行结转分步法 含义 指在计算各步骤成本时,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 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费用,以及这些 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将相同产品的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这些 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 特点 各步骤的产品生产费用并不伴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成本结转程序 如下图所示 图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基本步骤 从上图可以看出,各生产步骤不计算本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尽管半成品的实物转入下一生产步骤继续加工,但其成本并不结转到下一生产步骤的成本计算单中去,只是当产品最终完工入库时,才将各步骤费用中应由完工产成品负担的份额,从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中转出,平行汇总计算产成品的成本。 费用分配 每一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也要在其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但 这里的完工产品是指企业最后完工的产成品;这里的某步骤在产品是指该步 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和该步骤已完工但尚未最终完成的产品(广义在产 品) 优点 (1)各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平行汇总计入产成品成本,不必逐步结 转半成品成本; (2)能够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不必进行成本还 原,能够简化和加速成本计算工作 【例题】平行结转法(以直接材料为例,假设在生产开始一次投入) 第一车间第二车间第三车间 期初在产品数量10205 投入生产数量1008085 合计11010090 完工产品 (产成品)数量 808570 在产品数量301520 广义在产品数量653520【例题】平行结转法(以直接材料为例,假设陆续投入) 第一车间第二车间第三车间

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及其成本还原

第一步骤: 一、生产费用合计: 1、直接材料:3 500+28 000=31 500(元) 2、直接人工:690+5 800=6 490(元) 3、制造费用:1 400+9 810=11 210(元)

二、分配率: 1、直接材料:31 500/(240+110)=90(元/件) 2、其他费用:(6 490+11 210)/(240+110×50%)=60(元/件) 三、A半成品应负担的成本费用:(90+60)×240=36 000(元) 第二步骤: 一、生产费用合计: 1、自制半成品: (1)发出自制半成品平均成本:(8 700+36 000)/(60+240)=149(元/件)(2)发出自制半成品成本:149×250=37 250(元) (3)自制半成品成本合计:4 190+37 250=41 440(元) 2、直接人工:430+10 850=11 280(元) 3、制造费用:1 380+10 620=12 000(元) 二、分配率: 1、自制半成品:41 440/(200+80)=148(元/件) 2、其他费用:(11 280+12 000)/(200+80×50%)=97(元/件) 三、B半成品应负担的成本费用:(148+97)×200=49 000(元) 第三步骤: 一、生产费用合计: 1、自制半成品: (1)发出自制半成品成本:49 000/200×190=46 550(元/件) (2)自制半成品成本合计:18 250+46 550=64 800(元) 2、直接人工:7 100+21 500=28 600(元) 3、制造费用:3 950+19 450=23 400(元) 二、分配率: 1、自制半成品:64 800/(250+20)=240(元/件) 2、其他费用:(28 600+23 400)/(250+20×50%)=200(元/件) 三、甲产成品应负担的成本费用:(240+200)×250=110 000(元) ※登记各步骤生产成本明细分类账:

平行结转分步法课堂练习题

某企业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B产品成本。6月份有关的资料如下: (2)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生产费用见产品成本明细账。原材料均在每个步骤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工资和制造费用随加工进度发生。上述费用在完工产品(应计入产成品份额)和月末在产品(广义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均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要求:(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2)登记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 (3)登记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计算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KEY: 答案:(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第一生产步骤: 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的原材料=×750=3375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原材料=(10000+35000)-33750=11250(元) 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的工资及福利费=×750=15000(元)月末在产品负担的工资及福利费=(3800+1500)-15000=3800(元) 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的制造费用=×750=900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3280+8000)-9000=2280(元) 第二生产步骤: 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的原材料=×750=4500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原材料=(6000+45000)-45000=6000(元) 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的工资及福利费=×750=1350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工资及福利费=(2400+12000)-13500=900(元) 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的制造费用=×750=900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3600+6000)-9000=600(元) (2)登记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

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还原

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还原 表1:产品成本计算单 第二车间:A产品产量:1000件 表1中计算的1000件A产品的总成本为274000元。其中:“直接材料”或“半成品”为181000元,单位材料成本为181元,“直接工资”总成本为39000元,单位工资成本为39元,“制造费用”总额为54000元,单位制造费用为54元。 实际上,表1中计算的A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结构,“半成品”181000元,“直接工资"39000元,“制造费用"54000元是不真实的。“半成品"181000元不是生产1000件A产品所耗用的真正的材料成本,其中包含了在第一车间所耗用的真正的“材料成本”、“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也就是说,生产1000件A产品并不需要这么多原材料。“直接工资”39000元不是生产1000件A产品所消耗的全部人工成本,这只是在第二车间所消耗的人工成本,在第一车间所消耗的人工成本包含在“半成品”181000元中。也就是说,生产1000件A产品不止需要这么多工资。“制造费用”54000元也不是生产1000件A产品所发生的制造费用,这只是在第二车间所发生的制造费用,在第一车间所发生的制造费用包含在“半成品"181000元中。也就是说,生产1000件A产品不只需要这么多制造费用。因此,按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出来的各步骤半成品成本和最后步骤计算出来的完工产品成本,不能真正体现各生产步骤半成品成本和最后步骤产成品成本的原始成本项目的结构。这样的成本结构资料不便于企业编制材料采购计划、工资计划和制造费用计划或预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按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侧应丝堰是为了把完工产成品中所释“半成晶”的精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等原始的成本项目,从而求得按其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资料。成本原的方法是从最后步骤起.将其耗用上一步骤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如此自后向前逐步分解还原,直到第一步骤为止;然后再将各步骤还原后的相同项目加以汇总,即可求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

成本会计习题()平行结转分步法练习题

平行结转分步法练习题(11) 某企业生产K产品,经过第一、二、三三个车间生产,原材料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车间在产品在本车间的完工程度为50%;因无需提供半成品成本,企业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有关会计信息资料如下: 1.产量统计表:单位;元 项目第一车间第二车间第三车间月初在产品数量260 200 180 本月投产量840 1000 800 本月完工量1000 800 900 月末在产品数量100 400 80 2.K产品的有关定额资料如下: 项目第一车间第二车间第三车间合计单位产品在各车间定 额工时(小时)20 10 12 42 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 成本(元)150 0 0 150 3、月初在产品及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如下:单位:元 项目直接材料燃料和 动力工资及福利 费 制造 费用 成本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第一车间96000 2 3600 51000 81000 第二车间8600 10800 2 6100 第三车间3240 5616 8640 本月生产费用发生额第一车间 1 26000 68000 102000 16 9100 第二车间28000 44000 12 6980 第三车间31200 51840 82600 4、每小时计划燃料动力费用为3元,直接人工费用率5元,计划制造费用率为8元。 要求: 1.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价法计算 2.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并编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分录。

第一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单位:元 项目直接材料燃料和动 力工资及福 利费 制造费用成本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 本步计入完工 产品的份额 在产品成本 第二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单位:元 项目直接材料燃料和动力工资及福利 费制造费 用 成本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 本车间计入完工产品 的份额 在产品成本 第三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单位:元 项目直接材料燃料和动 力工资及福 利费 制造费用成本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发生额 生产费用合计 本步计入完工产品的 份额 在产品成本 K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产量:900 项目直接材料燃料和动 力 工资及福利 费 制造费用成本 合计 第一车间第二车间第三车间合计 单位成本

逐步结转分步法练习题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经过三个步骤,原材料或半成品均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半成品不经过半成品库,直接转入下一步骤继续加工。有关资料见下表,要求采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 解:第一步骤: 材料:(405000+1850000)/2000*1600=1804000 燃料及动力:(30000+1500000)/1800*1600=1360000 工资:(104000+2200000)/1800*1600=2048000 制费:(176000+3100000)/1800*1600=2912000 以上四项合计(即完工产品成本)=8124000 第二步骤: 半成品处填8124000 (当本步骤投产量与上步骤完工量不同时应先计算单位成本再按本月投产量具体计算) 材料:(138000+8124000)/1700*1400=6804000 燃料及动力:(53000+1900000)/1550*1400=1764000 工资:(211500+6500000)/1550*1400=6062000 制费:(233000+4200000)/1550*1400=4004000 以上四项合计(即完工产品成本)=18634000 合计栏填8124000+1900000+6500000+4200000=20724000 第三步骤: 半成品处填18634000 (当本步骤投产量与上步骤完工量不同时应先计算单位成本再按本月投产量具体计算)材料:(14000+18634000)/1480*1200=15120000 燃料及动力:(37400+1450000)/1340*1200=1332000 工资:(98400+3600000)/1340*1200=3312000 制费:(181400+6800000)/1340*1200=6252000 以上四项合计(即最终完工产品成本)=26016000 合计栏填18634000+1450000+3600000+6800000=3048400

综合结转分步法练习题答案

综合结转分步法练习题及答案 1.某工厂设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大量生产甲产品。甲产品顺序经过三个车间进行生产。第一车间生产A半成品,完工后全部交给第二车间继续加工;第二车间生产B半成品,完工后全部交给半成品仓库;第三车间从半成品仓库领出B半成品继续加工,完工后即为甲产品,全部交产成品仓库。 该厂以生产的甲产品及其所经过生产步骤的半成品(A、B两种半成品)为成本核算对象。生产成本明细账按成本核算对象开设,即分为甲产品(第三车间)、B半成品(第二车间)和A半成品(第一车间)三个,并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设专栏组织核算。该厂设置“自制半成品”账户,下设明细账核算B半成品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没有经过半成品仓库收发的A半成品,不通过“自制半成品”账户核算。该厂各生产步骤所产半成品,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半成品仓库发出的B半成品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其实际成本。 该厂各生产步骤(车间)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均采用约当产量法。甲产品原材料在第一车间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第二车间、第三车间领用的半成品,也在各生产步骤生产开始时投入。各步骤在产品完工率分别为30%、50%和60%。 该厂6月份生产的有关记录如下。 (1)有关产量资料如下表所示。 生产数量记录 产品:甲产品单位: (2)有关费用资料见下表所示。 生产费用记录 ] 产品:甲产品单位:元

' (3)6月初,半成品库结存B半成品30件,实际总成本为4800元。 要求: (1)完成第一车间半成品成本明细账并列示计算过程。 (2)完成第二车间半成品成本明细账并列示计算过程。 (3)完成第三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并列示计算过程。 第三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

【实用文档】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区别(1)

【例题·计算题】甲企业生产产品A,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产品生产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骤对原料进行预处理,随后直接转移到第二步骤进行深加工,原料在第一步骤生产开工时一次性投放,第二步骤领用第一步骤产成品(即半成品)继续加工,不再投入新的原料,两个步骤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随加工进度陆续发生。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均采用约当产量法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月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分别为60%和50%。 第二步骤所耗第一步骤半成品的单位成本按加权平均法计算分配率(即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成本中半成品的合计金额除以合计约当产量)。 2017年9月成本核算相关资料如下: (1)本月产量资料(单位:千克) 月初在产品本月投产合计产成品月末在产品第一步骤8000 92000 100000 90000 10000 第二步骤6000 90000 96000 88000 8000 (2)月初在产品成本(单位:元) 直接材料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第一步骤40000 8000 5000 53000 第二步骤84000 29000 31000 144000 (3)本月发生成本(单位:元)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第一步骤290000 55360 37240 382600 第二步骤799000 889000 1688000 要求: (1)编制各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 第一步骤成本计算单 2017年9月单位:元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 本 本月生产成本 合计 分配率 完工半成品转 出 月末在产品 第二步骤成本计算单 2017年9月单位:元 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 本 本月生产成本 合计 分配率 产成品 月末在产品 (2)计算A产品单位成本,并进行成本还原(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2017年第Ⅱ套)

成本会计——综合结转原题

(三)计算分析题 1、目的练习综合结转分步法及成本还原 2、资料某企业有两个基本生产车间连续加工A产品。第一车间生产的A半成品转入半成品库,第二车间从半成品库中领用A半成品加工成A产品。企业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1)本月各车间产量记录: 第一车间第二车间 期初结存量160 240 本月投入量240 240 本月完工量300 438 月末结存量100 42 (2)成本资料如下表: A半成品成本计算单 第一车间 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7 920 474 766 9 160 本月费用11 880 1 770 2 872 16 522 合计19 800 2 244 3 638 25 682 完工半成品数量 单位产品定额耗用量(工时) 完工产品定额耗用(工时)总量 月末在产品数量 单位在产品定额耗用量(工时) 定额耗用(工时)总量 完工半成品与在产品定额耗用量 (工时)总和 分配率 完工产品转出 月末在产品成本 自制半成品明细账 A半成品 项目 收入发出结存 数 量 单位 成本 总成本 数 量 单位 成本 总成本 数 量 单位 成本 总成本 月初结存75 60 4 500 收入 发出 月末结存

A产品成本计算单 第二车间 项目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18 240 1 012 1 204 20 456 本月费用 1 879.7 2 238.5 合计 2 891.7 3 442.5 完工产品数量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约当总产量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完工产品转出 月末在产品成本 (3)相关资料: 第一车间生产费用按定额比例法分配,单位产品定额: 定额消耗量定额工时 完工半成品45 20 月末在产品45 8 第二车间生产费用按约当产量法分配,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料,月末在产品投工程度为50%。 3、要求 (1)完成两个车间成本计算单的计算,并作成本结转的会计分录。 (2)登记“自制半成品”明细账,发出半成品成本按加权平均计算,并作半成品发出的会计分录。 (3)利用表格进行成本还原(表格自画)。

综合结转分步法与分项结转分步法例题讲课稿

综合结转分步法与分项结转分步法例题

综合结转分步法与分项结转分步法 1、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举例 例:某企业200×年6月份生产甲产品,该产品顺序经过第一、二、三加工步骤,第一步骤投入原材料后生产A半成品,交第二步骤生产B半成品,再交第三步骤加工成甲产成品,原材料在第一步骤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各步骤的加工程度逐步发生,各步骤月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均为50%,该企业采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自制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发出自制半成品的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 (1)产量资料 (2)期初在产品成本 (3)期初库存:A半成品月初库存60件,实际成本8700元,B半成品月初无库存。 (4)本月生产费用: 第一步骤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车间名称:第一步骤完工产量:240件 产品名称:A半成品 200×年 6月金额单位:元 (5)第一步骤成本计算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直接材料=31500÷(240+110)=90 直接人工=6490÷(240+110×50%)=22 制造费用=11210÷(240+110×50%)=38 根据完工入库半成品成本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自制半成品——A半成品 360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半成品 36000 半成品明细分类账 名称:A半成品单位:元 第二步骤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车间名称:第二步骤完工产量:200件 产品名称:B半成品 200×年6月金额单位:元 (6)第二步骤成本计算 直接材料=41440÷(200+80)=148 直接人工=11280÷(200+80×50%)=47 制造费用=12000÷(200+80×50%)=50 根据完工入库半成品成本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自制半成品——B半成品 490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本——B半成品 49000 半成品明细分类账 名称:B半成品单位:元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成本会计学》平行结转分步法案例

《成本会计学》平行结转分步法案例

————————————————————————————————作者:————————————————————————————————日期:

成本会计实训一(平行结转分步法) 一、公司简介 天一洗衣机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洗衣机制造公司。该公司设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大量生产普通洗衣机和全自动洗衣机两种产品。三个基本生产车间的职能分别为:毛坯车间负责生产机体的毛坯配件;彩涂车间负责对毛坯配件进行彩涂处理;装配车间负责将经彩涂处理后的各配件组装成完整的洗衣机。公司生产的半成品均不对外销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的职能分别为:供水车间负责为其他部门供水;供电车间负责为其他部门供电。 由于管理上要求提供直接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该公司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按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该公司的所有存货均采用实际成本进行计价,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均采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进行核算。各步骤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各步骤所需的原材料都是一次性投入。制造费用按定额工时在普通洗衣机和全自动洗衣机间进行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采用直接分配法,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固定资产按直线法折旧,本月新增固定资产不提折旧,本月内处置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二、初始资料 天一洗衣机有限公司201×年11月1日的有关资料如下: (一)各步骤产量资料 表11.1 各步骤产品的产量资料 产品产品数量毛坯车间彩涂车间装配车间 全自动洗衣机月初在产品数量80 100 20 本月投产数量420 400 400 完工并转出产品数量400 400 360 月末在产品数量100 100 60 在产品完工程度50% 50% 40% 普通洗衣机月初在产品数量50 150 50 本月投产数量300 250 300 完工并转出产品数量250 300 300 月末在产品数量100 100 50 在产品完工程度50% 60% 60% (二)各产品的定额工时资料 表11.2 各产品的定额工时 产品毛坯车间彩涂车间装配车间全自动洗衣机2000 1000 1500 普通洗衣机500 500 500 合计2500 1500 2000 (三)各产品的期初在产品成本资料 表11.3 各产品的期初在产品成本资料 项目毛坯车间彩涂车间装配车间

综合结转分步法与分项结转分步法例题

综合结转分步法与分项结转分步法 1、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举例 例:某企业200×年6月份生产甲产品,该产品顺序经过第一、二、三加工步骤,第一步骤投入原材料后生产A半成品,交第二步骤生产B半成品,再交第三步骤加工成甲产成品,原材料在第一步骤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各步骤的加工程度逐步发生,各步骤月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均为50%,该企业采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自制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发出自制半成品的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 (1)产量资料 1108020 2()期初在产品成本 (3)期初库存:A半成品月初库存60件,实际成本8700元,B半成品月初无库存。 (4)本月生产费用: 436102147040950 第一步骤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车间名称:第一步骤完工产量:240件 产品名称:A半成品 200×年 6月金额单位:元

55904361049200 1503600013200 5)第一步骤成本计算(直接材料=31500÷(240+110)=90 直接人工=6490÷(240+110×50%)=22 制造费用=11210÷(240+110×50%)=38 根据完工入库半成品成本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自制半成品——A半成品 360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半成品 36000 半成品明细分类账 名称:A半成品单位:元 第二步骤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车间名称:第二步骤完工产量:200件 产品名称:B半成品 200×年6月金额单位:元 600058720647202454900015720 6()第二步骤成本计算=148 =41440直接材料)200+80÷(=47 ×200+80=11280直接人工÷(50%)=50 200+80=12000制造费用÷(50%×)根据完工入库半成品成本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自制半成品——B半成品 49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