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第1课时)

第2节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第1课时)
第2节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第1课时)

第2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第1课时)

一、填空题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量与公认的基准进行__________的过程,人们称这个公认的基准为_____________。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来表示。其它常用的单位还有__________(km)、__________(dm)、厘米__________、毫米(__________)、__________(μm)、__________(nm)。3.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__________。使用前,要认清它的____________在哪里,____________是多少,____________是多少。

4.测量长度时,让物体的一端与刻度尺的___________刻度线对齐;读数时,视线应_________刻度线,并且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___________。

5.完成下面单位换算:

(1)350mm=___________m;(2)67dm=___________m;

(3)12km=__________m;(4)570μm=_________m;

(5)369cm=_________m。

6.图中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__________,测量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cm。

二、选择题

7.一个正常发育的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

A. 0.15m

B. 1.5m

C. 15m

D. 150m

8.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拟将PM2.5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细颗粒物直径小于或等于2.5()

A. 厘米

B. 分米

C. 毫米

D. 微米

9.若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为2.570dm,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A.1dm B.1cm C.1mm D.1um

10.图中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11.凡凡的班上损坏了一块玻璃,老师让他量一下窗户的长和宽,为了能比较准确的测量,他要选择的刻度尺分度值应该是()

A. μm

B. cm

C. mm

D. m

12.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长度,记录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171.2mm B.171.3mm C.171.4mm D.173.2mm

三、实验题

13. 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方法如图所示,请指出他在测量中存在的三个错误: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第4节科学测量第3课时教案新版浙教版

第4节科学测量 教学目标: 1.了解凭感觉判断温度高低是不可靠的。 2.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和温度计刻度的标画方法 3.知道温度计的结构和测量原理;了解温度计有许多不同的种类。 4.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重点难点: 重点: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难点:摄氏温度的规定、温度计的读数。 课前准备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夏天天气很热,到了秋天天气就会变凉,而冬天会很冷,春天时天气较暖。“冷、热、凉、暖”都是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体的冷热程度在物理学中用温度表示。 二、新知讲解 1.温度 体验1.教师准备三杯水,冷水、热水、温水各一杯,请学生用手指触摸并描述感觉。 步骤1:将左手食指浸入冷水杯同时将右手食指浸入热水杯,说出左手的感觉和右手的感觉。 步骤2:将左右手食指同时浸入温水杯中再说出此时的感觉。 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较好的判断出这哪杯水的温度比较高?学生结论 2. 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 出示实物(图片)观察温度计。 总结温度计的结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温度计的分类: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实物或多媒体素材观察) 3. 实验室用温度计的使用 探究:怎样使用?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

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或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4. 摄氏温度:字母℃代表摄氏温度,℃是摄氏温度的单位,读做摄氏度;它是这样规定的: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低于0℃用负数表示。 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例:37℃读作;-45℃读作; 0℃读作。 归纳总结:温度计的使用规则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 (2)温度计所能测出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的范围——量程。 (3)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分度值。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根据自己的推测判断: 多媒体出示:判断对错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错误的错在什么地方?学生讨论后推选代表发言。 参考答案: (1)第一个图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 (2)第二个图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容器侧壁。 (3)第三个图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没有全部浸没在液体中。 (4)第四个图有可能发生的错误是:没有等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就读数。 (5)第五个图错误是读数时温度计离开了被测液体。 (6)第七个图中间一个是对的,上下两个可能的错误是读温度计示数时眼睛没有平视。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大家知道了使用温度计常犯的几种错误,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呢? 讨论后共同归纳总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第一章第一节课时(1)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课时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2、使学生掌握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和重要性质,了解其在人体内的储存方式和氧化分解的生理意义。 3、使学生了解淀粉在人体内的水解吸收过程和纤维素的生理功能。 【教学重点】葡萄糖、淀粉的性质和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葡萄糖的结构。 【实验准备】洁净的试管、烧杯、铁架台、石棉网、AgNO3溶液(2%)、稀氨水(2%)、葡萄糖溶液(10%)、淀粉、碘水、H2SO4溶液(20%)、NaOH溶液(10%)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趣味问答:同学,你今天吃糖了吗? 【常识介绍】含糖食物与含糖量。查看教材P4表1-1 【设问】什么是糖? 【教材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4 资料卡片。 1、糖的概念: 糖类又叫,大多数糖符合通式,但不是所有的糖符合这个通式且符合这个通式的也不一定是糖。 2、糖的分类: 分类 单糖:葡萄糖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糖水解生成 二糖:蔗糖、麦芽糖 1 mol 2 mol单糖 糖水解生成许多 多糖:淀粉、纤维素1 mol mol单糖

一、葡萄糖是怎样供给能量的 1、物理性质:晶体,溶于水,有味。 【思考】实验测得:葡萄糖分子量为180,含C、H、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6.7%、53.3%,求葡萄糖的分子式。 葡萄糖分子式为: 【设问】葡萄糖具有什么结构呢?含有氧原子,说明它可能含什么官能团呢? 【演示实验】实验1-1,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结论】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 【介绍】葡萄糖除具有醛的性质外,我们还发现它具有下列性质: (1)1mol该未知物与5mol乙酸完全反应生成酯。 (2)1mol该未知物与1molH2加成反应时,被还原成直链己六醇 【讨论】葡萄糖具有什么结构? 2、结构简式: 【设问】由葡萄糖的结构可以预测葡萄糖有哪些化学性质? 3、化学性质: (1)银镜反应: 银氨溶液:在2%AgNO3溶液中边振荡,边加入2%稀氨水,当最初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时的溶液 (2)体内氧化: 【提问】人生病不能正常饮食时,医生一般会注射葡萄糖水溶液这是为什么? 【教材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5.回答问题:葡萄糖在人体内如储存和被氧化?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新授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及换算。 (2)、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2、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培养学生具有初步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 (2)、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培养学生具有使用简单测量工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相关长度的测量过程,激发操作兴趣,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单位,以及引入单位概念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的测量工具,通过活动,力图使学生掌握长度和时间测量的 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测量习惯. 教学难点如何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正确读数,误差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 让学生观察课本图1-1和图1-2,比较两条线段和两个圆面积的大小,再让学生用尺子量量,回答视觉总是可靠吗继而举例说明,对于时间长短、温度高低等,靠我们的感觉去直接判断,并不总是可靠。不仅很难精确,有时甚至会出错误。 在观察和实验中,经常需要对各种物理量做出准确的判断,得到准确的数据,就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例如,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用秤来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钟表来测量时间的长短,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的高低。 二、学习目标展示(见课件) 三、自学指导 1、长度测量单位 为了便于各国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国际上规定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SI)。其中长度的规定如下: 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是m,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如下: : 1Km=1000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2、长度的测量工具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第二节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申远 教学课题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使用游码,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质量. 3、对常见事物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动手、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调节托盘天平,并利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 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杆秤这一我国古代发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了解质量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1、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2、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 仪器材料演示:演示用托盘天平、砝码 学生实验:托盘天平、砝码、烧杯、大头针(一盒)、盐、水、塑料瓶、剪子 教学方法自学、研讨、实验相结合课时 2 板书设计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质量(m) 质量: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 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 无关. 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 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托盘天平 构造 使用⑴ 调节横梁平衡(水平、归零、调平衡) ⑵ 测量(左物右码、镊子操作、先大后小、砝码+游码+单位)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 由身边事物引入物质的多少木椅、铁锤、铝锅等是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木椅是 由木头组成的,铁锤是由铁组成的,铝锅是由铝组成 的,我们说木头、铁、铝是组成木椅、铁锤、铝锅这 些物体的物质,这里所讲的物质就是组成物体的材 料.显然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铁钉和铁锤都是由铁组成,它们含有的铁一样多吗? 一杯水和一碗水都是由水组成,它们含有的水一样多 吗? 思考、比较物质与物体. 体会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有差别. 介绍质量的概念、探讨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自学单位换算、建立 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符号是 (m) 思考以下几种情况物体的质量有没有变化,即含有的 物质有无增加或减少? 在分析含有的物质多少有 无变化的过程中理解质量

七年级科学上册1.4科学测量第3课时温度的测量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4节科学测量第3课时温度的测量 、选择题 1 ?关于实验室中常用的水银温度计和生活中使用的体温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可以测量人的体温 B ?都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 ?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D ?刻度范围一样 2 ? 0 C 的水和0C 的冰比较() A ? 0C 的水比0C 的冰温度要低 B . 0 C 的水比0C 的冰温度要高 C .它们的冷热程度是一样的 D .无法比较 3 .若要测量沸水的温度,下列四支温度计中,应选用( ) A .测量范围为-20?110 C 的温度计 B .测量范围为35?42 C 的温度计 C .测量范围为一 20?50 C 的温度计 D .测量范围为0?50 C 的温度计 4 ?为了提高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下列对温度计结构的改进方法,哪种是最好的( ) A .改变温度计中的液体颜色 B .把温度计的管径做得细一些 C .把温度计的管径做得粗一些 D .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制作得更小一些 5 .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读数的准确程度取决于温度计的( ) A .测量范围 B .最小刻度值 C .每一小格的距离 D .最低测量值 6 .手指伸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度最接近( ) A . 72 C B . 55 C C . 35 C D . 15 C 7 .关于体温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般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35?42 C ,最小刻度是0 . 1 C B .用体温计测量口腔温度前应先将体温计放人沸水中煮 3分钟消毒 C .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比细管容积大得多,所以准确程度高 .用体温计测量同一位同学的口腔和腋下,其数值是不一样的 .在不同的高度,水的沸点在 80 C 准确地测量在不同高度水的沸点( ) 二、填空题 9 .物体的 _________________ 称为温度,温度计是利用水银、 酒精等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如图所示, 甲和乙两个温度计所示的读数为: 甲:_ C ,读作 __________ ;乙: ___ C ,读作 。 100 之间变化。如图所示,下面哪个摄氏温度计能最 75 C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教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教材分析 教科书把化学实验作为专题内容安排在第一章,突出了化学实验的基础性,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穿针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章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本章以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和线索,结合基本概念等化学基础知识,将实验方法、实验技能与化学基础知识紧密结合。全章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对于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在复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一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萃取。本节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则是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验介绍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的配制方法作为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也作为对知识的应用。而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作为化学实验中的计量来呈现,从而突出实验主题。 因此,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是以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包括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为主要内容,也包括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章是高中化学的第一章,课程标准所提到的有关实验的要求,不可能在本章一步达到,这些要求将在整个必修化学的教学中逐步完成。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复习初中相关实验、预习本节内容,让学生获取实验安全方面的知识,加强实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亲自实践让学生体验注意实验安全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 [提问]我们都知道,化学课上我们经常要做很多实验,那么化学学科与实验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 [板书]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化学与实验的关系: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1第1课时长度的测量作业1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1课时长度的测量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8 μm= 8×10-3mm;60 mm= 0.6 dm。 2.给下列测量的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1)教室高为300 cm ; (2)头发的直径为65μm ; (3)一元硬币的厚度为0.0018 m 。 3.( 新疆中考)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护旗队员每一步行进的距离是( B) A.75 mm B.75 cm C.75 dm D.75 m 4.( 怀化中考)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为3.23( 3.22~3.24均可) cm。 5.某同学用刻度尺测得自己的身高为1.785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 B.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 C.其准确值为1.780 D.其估计值为5 6.用如图所示的较厚的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D)

7.如图所示,甲物体的长度为1.81( 1.80~1.82均可) cm,乙物体的长度为1.9 cm。 8.火车轮子的直径约为50 cm,用仪表测出火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时,轮子转过的圈数为106圈,那么甲、乙两站的距离为 1.57×103km。 9.某市出现了多次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PM2.5的含量过高。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这种颗粒物的直径接近2.5×10-6m。目前市面上有一种孔径为300 nm的口罩,这种口罩能( 选填“能”或“不能”)有效地防止人体吸入PM2.5。如图所示,使用刻度尺测量口罩内滤芯的直径为1.20 dm。 10.( 常州中考)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如图所示,这四个月她长高了( B) A.5 cm B.5.0 cm C.5.00 cm D.5.000 cm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一节《质量及其测量》学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及其测 量》学案教科版 [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质量的单位;2、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3、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4、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学习重点]:1、质量的单位及其性质;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习流程]: 1、学习准备: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14--116页内容,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叫质量,通常用字母表示。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常用的还有、、等,它们同千克的关系是:1t= Kg 1g= Kg 1mg= Kg3、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发生改变时,它的质量(变化,不变),这说明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的变化而变化。 4、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一张纸的质量约为750 。

5、你在地球上的质量是60 Kg ,当宇宙飞船把你带到太空中时,你的质量将( ) A、大于60 Kg B、小于60 Kg C、等于60 Kg D、变为0 6、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分为和。 7、使用天平时要注意:(1)、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能,不能)超过称量。(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能,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二:我能自学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15页内容,观察右图,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归纳:托盘天平使用的基本步骤:(1)、调水平:把天平放在上,用镊子将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平衡:调节横梁右端的(若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调,反之,平衡螺母向调),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此时横梁平衡。(3)、称量:将被测量的物体放在盘,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后,用向盘里加减适当的砝码,并适当移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读数:天平平衡时,左盘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所有的质量加上对应的刻度值。

2019年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第一课测量长度

第1课测量长度 教学目标: 1.了解长度的概念及长度的单位,了解长度的测量工具及正确选择刻度尺。 2.初步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正确细致的实验习惯,提高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刻度尺。 教学难点: 使用刻度尺时做到放对、看对、读对、记对。 教学准备: 直尺、卷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吗? 二、学习使用刻度尺 1. 认识测量长度的工具。 (1)认识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2)图文结合认识直尺、三角尺、软尺等常见的测量工具。 2. 观察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值和最大量程(学生活动手册第1页)。 (1)单位: 厘米(cm ) (2)零刻度线 (3)最小刻度值(分度值): 1mm (4)最大量程: 15cm

3. 测量长度的方法。 (1)选对: 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2)放对: 刻度尺要放正,尺面沿着所测物体放置,薄的刻度尺只需尺面贴着被测物体,而较厚的刻度尺就应让尺面与被测物体垂直放置,且使刻度线一边紧靠被测物体。通常测量时,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对齐。使用零刻度线已被磨损的刻度尺时,则可让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对齐。 (3)看对: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4)读对: 读数时,正确读出准确值,还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估读值)。 (5)记对: 记录数值,也要写好单位。 三、测量身体不同部位的长度 学生动手测量,将结果填写到学生活动手册第1页的表格里。 四、用身体的“尺子”估测长度 1. 一拃(zhǎ): 张开手掌,大拇指与中指之间的最大距离,通常叫做一拃。 2. 一步: 步,就是我们走路时迈步的步。从后脚尖到前脚尖之间的距离,通常叫做一步。也叫做“自然步”。 3. 一庹(tuǒ): 两臂向左右伸开的长度。 4.估测课桌和教室的长度。 五、拓展提高 1. 应用与拓展: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4科学测量第2课时体积的测量同步练习

第一章科学入门 建立健康档案--体积的测量 A夯实基础练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量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量筒的刻度由下往上增大,最下面的刻度为0 ,且刻度是下密上疏 B .量筒可用来测液体的体积,也可测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C .量取过程中必须放平,倒人液体先快后慢,最后用滴管逐滴加到所需的量 D .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2 .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后读数 B .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 C .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 D .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其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3 .小明量取80mL 水,下列量筒最合适的是( ) A .量程是50mL ,最小刻度值为1 mL B .量程是100mL ,最小刻度值为1mL C .量程是100rnL ,最小刻度值为2mL D .量程是50omL ,最小刻度值为1mL 4 .测量不规则形状的小石块的体积时,不需要的是( ) A .细棉线 B .量筒 C .刻度尺 D .水 5 .做某实验需要量取48 mL 的水,最好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 A . 100mL 的烧杯 B . 50 mL 的量筒 C . 100 mL 的量筒和滴管 D . 50 mL 的量筒和滴管 6 .一量筒中有50 毫升水,当里面放人一木块,一半浸人水中,量筒的读数是56 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 A . 6 厘米3 B . 0 . 6 分米3 C . 12 分米3 D . 12 厘米3 7 .关于量筒和量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量筒刻度比较精确,所以实验室基本上用量筒 B .量筒刻度均匀,量杯刻度不均匀 C .量筒的量程比量杯的量程大 D .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时,不熊使用量杯 二、填空题 8 .给下面的一些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1)饮水机用的一桶水的体积大约是19 ; (2)一瓶矿泉水的体积是55 。 ( 3)电冰箱的总容量大约为0 . 175 _。 9 .单位换算: ( 1 ) 900毫升= 升; ( 2 )0.5 立方米= 升; ( 3 ) 500毫升=_立方米。 10 ·小明在超市里发现:销售的“海飞丝”洗发露有两种包装,瓶装:容量为400mL ,单价24 元/瓶;袋装:容量为5mL ,单价0. 5 元/袋。其中“mL”为_的单位,从价钱上讲通过计算得知(填“袋装”或“瓶装”)更为经济。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第1课时)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初步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目标解析: 创设测量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测量中通过观察、比划、比较、测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为进行估测和实测打好基础,并让学生在观察尺子和用尺子测量时体会到物体的长度实质上是由几个相同长度单位组成的。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一)介绍“1拃”的长度。

1.课件出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用1拃测量课桌宽的图,这样测量出的长度一致吗? 2.教师示范1拃(从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叫做“1拃”),学生亲自动手体会“1拃”。 (二)学生测量。 学生动手测量课桌长有几拃?指生汇报。 (三)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讨论: (1)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呢? (因为有的同学手大,有的同学手小,所以导致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2)当测量相同的物体出现测量结果不一致,那该怎么办呢? (四)统一长度单位。 1.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2.归纳总结: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也就是要统一长度单位(板书:统一长度单位) (五)了解古代人测量物体的方法。 课件播放教材第2页上的三种古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看了上面的三幅图,我们知道了古代的人们就是选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标准,用这个标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中实例,通过动手实践制作认知冲突,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通过介绍古代的人们测

山东省文登市七里汤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五章第一节《质量及其测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质量、质量的单位及其单位换算,会估测身边常见物体的质量; 2、知道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3、认识天平,熟知托盘天平的构造和名称,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习重点] 1、质量的单位及其性质;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习难点] 1、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2、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习流程] :试一试,你能行! 自学指导一:质量的概念、单位、单位换算、性质及小资料中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 (一)问题思考: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02页内容,思考后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是物体的质量?质量用什么字母表示? 2、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 3、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发生改变时,它的质量是否变化? (二)反馈练习: 1、叫质量,通常用字母表示。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常用的还有、、等,它们同千 克的关系是:1t= Kg ;1g= Kg;1mg= Kg。 3、当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发生改变时,它的质量(变化,不变),这说明质量是物 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的变化而变化。 4、单位换算: ① 3×106 mg= g = kg ② 2×109kg= t 5、填单位: ①一张邮票质量约50②一枚1元硬币质量约10 ③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④一头象质量约6 6、你在地球上的质量是60 Kg ,当宇宙飞船把你带到太空中时,你的质量将() A、大于60 Kg B、小于60 Kg C、等于60 Kg D、变为0 7、泥团捏成泥人、冰融化成水、国旗带到太空中做环球旅行,这些实例中,发生变化的是什 么?没有发生变化的是什么? 自学指导二:质量的测量------天平 (一)问题思考: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02-103页内容,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日常生活中,我们利用什么仪器测物体质量?实验室中用什么仪器测物体质量? 2、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及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3、如何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①天平应如何放置?为什么要这样放? ②使用前为什么游码要归零?为什么不能用手拨动游码归零? ③使用前,应如何调整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横梁的左臂偏高,应怎样调节天平在水 平位置平衡? ④怎样判断天平平衡? ⑤测量时,物体和砝码各放到哪个盘中? ⑥测量时,为何要先估计被测物体质量的大小再加砝码?加砝码按什么顺序加? ⑦测量中,应如何调整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 ⑧游码的作用是什么?如何使用游码? ⑨怎样读被测物体的质量? 1

七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测量(第3课时)导学案 浙教版

科学测量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测量原理; 3.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学会摄氏度的读法和写法. 二、重点、难点 1.温度计的测量原理; 2.正确使用温度计,学会摄氏度的读法和写法. 三、课前自习 1.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 。凭感觉来判断温度的高低是 的,在相同的温度下,用手去摸大理石桌面,感觉有点凉;去摸毛衣和棉被,会感觉到温暖。要准确测量温度,需要使用 。 2.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温度单位是 。用 表示。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 ,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 。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零度以下,应读作 摄氏度。 3.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测量前先估计待测物体的温度来选择温度计,注意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 的温度. (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 ,不要接触容器的底部和容器的侧壁。 (3)一般不能将温度计 ,读数要等到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 。 4.观察体温计,它与水银温度计相比,在构造和功能上有什么不同? 四、拓展提升 动手实验: 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读数是: 读作 (2)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 ①先用手指捏紧体温计上部,用力甩几下,使体温计的水银柱回落到最低值。 ②把体温计夹在自己的腋下,过3~5 分钟取出。 ③读出自己腋下的温度为____ _℃。 1. 温度计与体温计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不同? 2.温度计与体温计读数时有什么不同? 测量范围

3.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前为什么要用力甩几下? 4. 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为什么要过3~5 分钟取出,才能读数? 5.体温计玻璃泡容积特别大,同时玻璃管很细这样的设计有什么好处? 五、当堂检测 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水银、酒精等液体_______ 的特性制成的。 2.图中温度计甲和乙所示的温度为: 甲读作_____ __;乙读作___ ____。 3. 把手指浸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也不热,这杯水的温 度大约是_____℃,为什么? 4.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______ _ 来测量温度的,如图体温计的量程是,分度值是.请读出下图温度计的读数,读数是. 六、作业布置 七、课后反思

第一章第一节课时(1)答案

第一章 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 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课时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2、使学生掌握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和重要性质,了解其在人体内的储存方式和氧化分解的生理意义。 3、使学生了解淀粉在人体内的水解吸收过程和纤维素的生理功能。 【教学重点】葡萄糖、淀粉的性质和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葡萄糖的结构。 【实验准备】洁净的试管、烧杯、铁架台、石棉网、AgNO 3溶液(2%)、稀氨水(2%)、葡萄糖溶液(10%)、淀粉、碘水、H 2SO 4溶液(20%)、NaOH 溶液(10%)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趣味问答:同学,你今天吃糖了吗? 【答】其实,我们每天都要吃“糖”,只不过可能没有直接吃糖,我们吃的食物很多都是糖类,而且我们的身体机能能将我们吃的食 【常识介绍】含糖食物与含糖量。查看教材P4表1-1 【设问】什么是糖? 1、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2、是最廉价的能量来源 3、人体摄取的热能约有75%来自糖类 【教材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4 资料卡片。 1、糖的概念: 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大多数糖符合通式C n (H 2O)m 但不是所有的糖符合这个通式且符合这个通式的也不一定是糖。 2、糖的分类: 一、 葡萄糖是怎样供给能量的 1、物理性质:白色晶体,能溶于水,有甜味。 【思考】 实验测得:葡萄糖分子量为180,含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6.7%、53.3%,求葡萄糖的分子式。 葡萄糖分子式为:C 6H 12O 6 【设问】葡萄糖具有什么结构呢?含有氧原子,说明它可能含什么官能团呢? 分类 单糖:葡萄糖 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糖水解生成 二糖:蔗糖、麦芽糖 1 mol 2 mol 单糖 糖水解生成许多 多糖:淀粉、纤维素 1 mol mol 单糖

中图版初一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教案

中图版初一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教案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地描述地球的形状。 2。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及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球的形状的认识历程。 难点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地球是人类之家,学好地理就必须从认识地球开始。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地球的相关知识,为我们学好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相信,大家都是成功者! 〔板书〕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自主学习】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 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4-P7,完成以下要求。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 2.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 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3.地轴是代表地球的旋转轴,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 4.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的地球模型。 【小组探究】 读〝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请你依次写出1519年~1522年麦哲伦船队航海时所经过的大洋〔按顺时针方向〕。麦哲伦的航行能证明什么? 1.麦哲伦船队航海时所经过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2.麦哲伦船队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深化探究】 1.列举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的例子。 〔1〕海边看远方行来的航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轮船。 〔2〕月食现象,看到地球的影子是圆的。 〔3〕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2.请在以下图字框中填出表示地球大小的数据,读以下图归纳地球的形状。 〔答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填:5.1亿平方千米6371千米4万千米地球是一个不规那么的球体〕 3.观察〝地球仪示意图〞解释以下概念。 探究结论: 〔1〕地轴: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这根轴代表地轴。 〔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

1.4 第1课时 长度的测量-word文档

1.4 科学测量 第1课时 长度的测量 [对应学生用书B 本P4—P5] 重点提示 1.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常用单位是米。测量较小距离一般用厘米和毫米,还会用到微米和纳米。 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 3.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刻度尺。 A 组 1 人类认识自然需要借助一些仪器,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它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广阔的微观世界。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A ) A. 长度单位 B. 质量单位 C. 时间单位 D. 温度单位 2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D ) A. 1.8米=1.8×1000=1800毫米 B. 1.8米=1.8米×1000=1800毫米 C. 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 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 3 为测量某一金属块的长度,下列四种方法中, 正确的是( C ) A. B. C. D. (第4题) 4 如图所示为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长度的示意图,下列所记录的测量结果中,正确的是(B ) A. 7.25厘米 B. 2.25厘米 C. 2.3厘米 D. 2.2厘米 5 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 2.42厘米、2.43厘米、2.42厘米、2.44厘米、2.64厘米,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C ) A. 2.42厘米 B. 2.428厘米 C. 2.43厘米 D. 2.47厘米 6 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应选用下列尺子中的(A )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1.4科学测量第1课时长度的测量同步练习

(一)长度的测量 一、选择题 1 .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至100 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它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 A .长度单位 B .质量单位 C .时间单位 D .温度单位 2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经过测量,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 米,那么,在这一测量中,相当于“测量”定义中所说的“公认的标准量”的是() A .东方明珠电视塔 B . 468 米 C . 1 米 D .测量用的尺子 3 .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 .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 B .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 " C .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 D .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 4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 . 1 . 8 米=1 . 8 ×1 000 =1 800 毫米 B . 1 . 8 米=1 . 8 米×1 000 =1 800 毫米 C . 1 . 8 米=1 . 8 米×1 000 毫米=1 800 毫米 D . 1 . 8 米=1 . 8×I 000 毫米=1 800 毫米 5 .如图所示,测量铁钉长度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 A B ¥ C D 6 .下列长度中接近1 分米的是() A .指甲宽 B .铅笔芯直径 C .手掌宽 D .地球直径 7 . (山东枣庄)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中哪种最合适() A .量程15 cm ,最小刻度0 . 5 mm B .量程10m ,最小刻度1 dm C .量程30 cm ,最小刻度1 mm D .量程3m ,最小刻度1 mm 8 .下列几个测量数据,用最小刻度是1 分米的刻度尺测量的是() A . 0 . 00158 千米 B . 5 . 0 米 C . 7 . 26 分米 D . 32 毫米, \ 9.某同学先后4 次测量同一个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 . 73 厘米、1 . 75 厘米、1 . 71 厘米、1 . 93 厘米,则小球的直径应取() A . 1 . 78 厘米 B . 1 . 765 厘米 C . 1 . 77 厘米 D . 1 . 73 厘米 二、填空题 10 .请给下面的测量数据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 ( 1 )我国长江的长度约为 6 300 ; ( 2 )小明的身高为172 ; ( 3 )一层楼房的高度约为 3 . 2 ; ( 4 )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7 . 5 ; 11 .小明用卷尺测自己的身高为1 . 724m ,那么这个卷尺的最小刻度是,数据中的准确值是,估计值是,如果改用cm 作单位,小明的身高应记为cm 。 12 .如图是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甲图中铅笔的长度是;乙图中长方体长度是 ;

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 腔肠动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第1课时腔肠动物 一、选择题 1.水母、海蜇、珊瑚虫和海葵是常见的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绝大多数生活在() A.草原中B.海洋中 C.森林中D.土壤中 2.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A.身体呈辐射对称B.体表有刺细胞 C.有口无肛门D.以上都正确 3.水螅的生活环境是() A.有丰富绿藻的海水 B.被污染的废水 C.清澈的急流的大河 D.清澈而水草丰富的池塘或小河 4.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经过身体的纵轴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成完全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叫() A.辐射对称B.左右对称 C.上下对称D.两侧对称 5.水螅属于腔肠动物,如图5-1-3为水螅体壁横切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1-3 A.水螅的体壁有3层细胞 B.①是外胚层,②是内胚层 C.水螅身体呈现两侧对称 D.食物残渣通过肛门排出

6.蜇和珊瑚虫排出消化后食物残渣的结构是() A.肛门B.口 C.胞肛D.体壁 7.水螅体内的结构叫作() A.空腔B.消化腔 C.体腔D.内脏 8.在水螅周围放些水蚤,活水蚤进入水螅体内的方式() A.水蚤游到水螅口中 B.水蚤被水螅的触手捕捉,送入口中 C.水蚤被水螅的外胚层吸附,外胚层分泌消化液将其分解 D.水蚤被吞入水螅口中 9.在水温适宜,食物充足时,水螅身体下端三分之一处的体壁会向外突起,渐渐成长为一个小水螅。成长到一定时期后脱离母体,独立生存,这种生殖方式叫() A.有性生殖B.分裂生殖 C.出芽生殖D.孢子生殖 10.2019·重庆关于腔肠动物,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珊瑚虫、海葵、海蜇是腔肠动物 B.身体呈辐射对称 C.腔肠动物有口有肛门 D.都是生活在水中 11.珊瑚礁是如何形成的() A.水螅分泌的石灰质堆积形成的 B.海蜇分泌的液体形成的 C.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 D.海葵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

第5章 第1课时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第1课时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 1.一枝未使用的2B铅笔的长度最接近于( ) A.10 cm B.20 cm C.30 cm D.40 cm 2.如图所示,观察停表。 (1)填写下表: (2)图中所示时间为________。 3.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1.5 m=l.5 m×100=150 cm B.1.5 m=l.5×100 =150 cm C.1.5 m=l.5 m×100 cm=150 cm D.1.5 m=l.5×100 cm=150 cm 4.图中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 A.1 cm、5.50 cm B.1 cm、8.30 cm C.1 mm、8.30 cm D.1 mm、2.80 cm 5.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分别是17. 82 cm、17. 83 cm、17. 81 cm、17. 28 cm、17. 81 cm (其中有一次错了),那么被测量长度的结果应取( ) A.17.82 cm B.17.81 cm C.17.71 cm D.17.817 cm 6.有一个T形工件,如图所示,根据你的观察,上面一横AB的长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面一竖CD的高度。你用什么来检验观察结论是否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结果是:上面一横的长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面一竖的高度。 从以上的经历中,你能领悟出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三峡大坝下游刚修建的西陵长江大桥全长是4853 m=________km=________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