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自信论文2000字

在疫情大考中坚定“四个自信”

新冠病毒来势汹汹,疫情形势波谲云诡。截至3月1日,全国29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计31097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从1月24日除夕夜开始军队先后派出3批共40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武汉4.45万党员干部下沉社区,3000余个社区、7000多个住宅小区,“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开展拉网式大排查;3月10日,武昌方舱医院最后一批留舱的49名康复患者出舱,武昌方舱医院宣告正式休舱;3月11日,湖北新增确诊病例8例,首次降至个位数;3月13日,湖北新增疑似病例首次0例;3月23日,中央明确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打好防控阻击这场硬仗,信心至关重要,信心也最为珍贵,这些数字为继续打赢这场战“疫”增添了十足的信心。

自信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快乐。正是有了自信,人们才充满了睿智,你和我的心中才升腾起无尽的希望。一个自信的人,总是精神十足,对任何事情能够从容应对,不迷茫,不畏惧,不放弃希望。一个自信的国度,才会负重前行,坚定步伐,持续为人民带来幸福。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与疫情赛跑、与病魔较量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力度,既充分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执政自信,又集中凸显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强化政治认同,坚定道路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道路自信强调中国人民对中国道路的认同感、肯定感和满意感,使人们在内心深处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建构起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进而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人们的幸福生活提供坚固保障。

“为了谁、依靠谁”,是关涉道路的根本问题。把人民永远放在最高位置,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中国道路区别于其他道路的根本标志。这场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是一次全民大考,共产党人冲锋在前,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14亿人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感受到了温暖,为中国道路竖起了大拇指,坚信武汉必胜,中国必胜,人民必胜。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革命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越走越宽,越走越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加强科学指引,坚定理论自信

正确道路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理论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指导思想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作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是共产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共产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今天,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虽已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会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使其永葆生机和活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强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要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这些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人民情怀,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注入强大动力。事实再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突破,它源于科学,成于实践,立于将来,是与时俱进、自我革新的科学理论,是指引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认识显著优势,坚定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相比于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带来的成就。

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疫”战中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调度,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疫情阻击各项工作得以高效有序推进;五湖四海汇聚而来的建设者们日夜奋战、齐心协力,参与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建设,与疫情竞速,生动诠释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全国4128万多名党员自愿捐款47.3亿元,一场爱心“接力跑”,让无数善心和爱意汇聚成汩汩暖流,在神州大地奔涌流淌。重大战役中迅速的决策部署、高超

的指挥调度、强大的“疫”战动员、完善的建设调配,这正是我们制度优越性的生动再现。

疫情是试金石,也是照妖镜。从疫情初期,风月异域,我们接受援助;到疫情后期,我们分享经验,援手他人。角色的转换,充分彰显了我们的制度优势和大国担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此次疫情充分验证了我国制度构建的合理性、合法性和科学性,也增强了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服感、共识感和拥护感。

厚植文化烙印,坚定文化自信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疫情爆发以来,“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国家给人民的承诺,这源于“民为贵”“民为邦本”“以人为本”等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治国安邦之道;29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计31097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这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广为传唱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民族精神;中国抗疫专家驰援意大利,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抗击疫情最困难的时候意大利给予我国宝贵支持,这正印

证着中华民族“多行善事”“义以为上”“以义统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为人处世信条。

洪水、地震、“非典”……新中国历史上多少困难考验无不在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一“文化利器”之下“缴械投降”,新冠肺炎战也必将获得全胜。而这背后便是厚植于中华儿女骨子里的文化烙印,这次疫情大考所建构的文化自信必将极大的强化人民的主体自信。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经此一“疫”,我们中华儿女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更能众志成城、守望相助,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堡垒,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让我们有无比坚定的决心与信心战胜疫情。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