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世界(精)

二轮复习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世界(精)
二轮复习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世界(精)

世界近代史专题三: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世界

【考点分析】本部分需要掌握的考试说明所涉及的考点有: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工业革命、《共产党宣言》和巴黎公社、近代科学技术、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本考点涉及的章节主要有政治模块的第三单元;经济模块的第二单元;文化模块的第 15课、第四单元;改革第四单元。

【自主梳理】

第一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 60年代— 19世纪中后期

阶段特征 :经济:工业革命的进行推动工业化时代到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完善;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

思想: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科技:自然科学发展迅速,应用于实践,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生物学领域冲击教会权威

文艺:流派纷呈,憧憬美好未来,追求自由、民主,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

一、经济: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工业革命 :背景、成就、影响

2、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背景:机器大生产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和原料,殖民扩张(商品输出 ;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

(2影响:对国家关系来说,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相互联系;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 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对殖

民地半殖民地来说,一方面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深重的灾难, 另一方面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二、政治

(一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完善

1、英美民主政治的完善 :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和共和政体的确立 ;

3、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俄国的 1861年改革、明治维新

(二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

1、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2、巴黎公社:背景、性质、措施、意义

三、思想 :马克思主义诞生 (1848年《共产党宣言》

四、科技:1、生物学:进化论

2、动力革新:蒸汽机的改良应用

五、文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文学与美术

第二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 70年代—— 20世纪初

阶段特征:经济:生产力巨大飞跃,进入电气时代;进入大企业时代;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美德经济增长逐渐超过英国

政治 :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尖锐; 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扩展;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

思想: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

科技:自然科学与技术之间结合更加密切;在宏观和微观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文艺:现实主义;新艺术形式开始兴起

一、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成就、特点、影响

2、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二、科技 :1、电的应用

2、现代科学革命:相对论;量子理论

三、文艺:现实主义文学;印象派绘画、音乐

1

【重要概念】

1、手工工场、工厂和垄断组织 :手工工场、工厂和垄断组织是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经历的三个阶段。手工工场是最早以雇佣的方式进行的手工生产形式 , 是向大机器生产过渡的形式 ; 工厂是以蒸汽机为主要动力的机械化生产形式 ; 垄断组织则是以科技为先导、竞争联合为手段的电气化生产形式

2、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1.相同点 :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 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 , 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全世界的统治 , 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2不同点 :①主要成就不同 :工业革命的发明主要是纺织机械、蒸汽机、火车、轮船等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主要是发电机、内燃机、汽车、飞机、通讯工具等。

②规模不同 :工业革命是从英国开始的 , 之后扩展到其他国家 ; 第二次工业革

命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 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 , 其规模更加广泛。

③科学的作用不同 :工业革命的发明大都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 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 , 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紧密结合。

④生产组织形式不同 :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 ;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垄断组织出现 , 出现了国际联合企业、跨国公司等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⑤对生产力和经济格局的影响不同 :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 蒸汽时代”, 欧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 英国成为“ 世界工厂”;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 电气

时代”, 美国经济实力上升并成为工业强国。⑥对中国的影响不同 :工业革命后 , 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 ,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开始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 同时列强入侵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 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使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中国又一次丧失了追赶世界科技潮流的机遇。

3、运用多元史观解读工业革命时期的东西方世界:

(1现代化史观: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推动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工业革命的开展进入工业时代推动了经济的工业化;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迅速,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多种文学艺术流派兴起,推动思想日益科学化和世俗化;城市化

进程加快

(2 全球史观:经济:世界各之间的联系益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由欧洲向北美、亚洲地区扩展 ; 思想: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自然科学进一步传播至北美、亚洲

(3 文明史观 : 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

(4社会史观: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社会关系:工厂制度的建立,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工业,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 改变了工业布局,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改变出行方式; (5革命史观:资产阶级革命、改革相继开展,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完善; 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确立对整个世界的统治;科学社义诞生,成为指导国际工运思想武器 ; 【巩固练习】

1、 (2012年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5分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

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 30年代初, 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 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 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

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顺畅。——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 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10分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 (9分

2、(2012年天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化学工业的卡特尔化是按照以下途径进行的:管理的集中, 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

1904年,六个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了两大卡特尔。

(1 材料一中的“ 卡特尔” 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组织形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工业部门。(5分

材料二 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 1870至 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了 4.6倍, 同期英国增长 1.3倍,法国增长 1.9倍。 1913年, 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 16%,英国为 14%;这一年,德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 13%,而英国为 15%。 (2 依据材料二,归纳 1870至 1913年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7分

材料三 1899年,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在演讲中说:“ 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 对我们来说,没有强大陆军,没有强大海军,而要获得幸福,那是万万办不到的。”

(3材料三中皮洛夫表达了什么意向?为实现这种意向德国做了哪些准备?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6分

2

【历史】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附答案)

【历史】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材料分析题专 项练习(附答案) 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校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能料科学方面新是加此警....中国的科技发展到突代,已里巅峰状态。 ——英国学者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二下图反映了18-20 世纪世界的变化。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 材料三邓小平曾说:“如果六十年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宋代居世界前列的科技成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些发明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各举一例) (3)根据材料三,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国防尖端科技领域取得了什么成就? (4)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答案】(1)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 (2)第一次工业革命:火车和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和飞机;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网络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3)原子弹爆炸成功,氢弹爆炸成功,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4)环境问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能料科学方面新是加此警……中国的科技发展到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第34练 第二次工业革命

1.“生产单位规模扩大,技术和投资量增长,使银行和国家在推进现代化方面发挥前所未有的重大作用,世界经济在19世纪后期出现爆炸性的大增长”。这一现象表明了() A.蒸汽时代到来B.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工厂制度形成D.大企业时代的到来 2.英国的农村人口从1851年的990万下降到1891年的920万;1876~1914年,法国农村人口从2490万下降到2210万。导致上述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国内局势的动荡B.工业革命的影响 C.城市化进程加快D.工人的地位提升 3.(徐州2017一模,33)下图是美国1821~1920年新增欧洲移民示意图。这一期间移民反映了() A.美国本土不受战争困扰 B.法西斯大规模迫害犹太人 C.北美大陆政体优于欧洲 D.经济发展改变人口分布 4.1904年,德国六个大的化学公司成立了两个大卡特尔。他们集中管理,维持价格,以较少的企业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推动因素是() A.蒸汽机的广泛使用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德国统一的完成D.国家干预经济的实行 5.(靖江2017届第二次统一考试,33)德国于1884年颁布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伤残及养老

保险法》,20世纪初又颁布了医疗、工伤、失业等法律。这反映了当时德国() A.工业化引发社会问题凸显 B.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C.代议制民主不断发展完善 D.政府全面干预经济发展 6.1879年,一位在西非的德国巡视员说:“我们德国从英国兄弟那里学习□□□□并与他们竞争是明智之举。”“如果新的德国想长久保持它新获得的国家地位,就一定要注意它的‘文化使命’”。该巡视员话语中的□□□□可能是() A.君主立宪B.文化传统 C.殖民技巧D.工业技术 7.(泰州2018届第一次质检)19世纪最后30年,出现了近代社会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作为这次现代化浪潮的结果,形成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在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基础上,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模式趋于成熟。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生产力进步推动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B.科学和技术的紧密结合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C.经济模式定型促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成熟 D.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 8.“商人们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追踪明尼阿波利斯、利物浦、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格但斯克的小麦价格,他们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这样,世界小麦的供应大体上就按照需求和支付能力来进行供应。”这一现象说明() A.科技进步促进农产品价格下降B.通讯革新推动了世界市场形成 C.垄断产生克服生产的无计划性D.农产品成为世界市场主要商品 9.(宿迁2017届3月模拟,22)许多欧洲观察家认为,“(近代)世界贸易不仅扩大了财富,在新旧大陆之间交换了作物和新发明,而且还给许多‘不信神的民族’传去了耶稣基督的福音”。站在他们的理解角度,世界贸易() A.改变了人们的精神信仰B.传播了欧洲先进的制度 C.它是连接新旧社会的桥梁D.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10.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 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 11.有学者指出,到1900年,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以提及“世界文明”,这主要是由于()

高中历史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两次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及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⑴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前提条件: 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前提 ②圈地运动造就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以及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资本 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⑤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直接原因 ⑵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⑶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大特点: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2、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⑴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使得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⑵国际分工日益明显,国际间的人口、资金的流动和贸易更加扩大

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更多的原料、市场,资本主义列强凭借 日益强大的实力,对外侵略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⑷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 的物质条件 3、世界市场的形成 ⑴、形成过程: ①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8、19世纪中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⑵、途径: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威力威逼(殖民扩张与掠夺—— 主要途径) ⑶、影响: ①促进了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 ②造成了亚非拉美的贫穷落后 ③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 ?珍妮纺纱机: 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 一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率。它的发明是棉纺织业中第一项有深远影响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但它的缺点是纺出的纱比较细,而且易断。 ?工业革命最早发迹于纺织业的原因: 1.棉纺织业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 新和开展竞争。 2.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为满足市场的不断增长的需 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又称为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下面由整理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的详细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一、相同点: 1、(从背景来看)它们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2、(从过程来看)它们都在动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3、(从结果来看)它们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变化; 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二、不同点: 1、(从背景来看)发生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 2、(从概况来看) (1)开始部门:从棉纺织业(轻工业)开始/从重工业变革开始 (2)开始地区:英国/几乎同时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 (3)发明者:主要是工匠/主要是科学家 (4)重大发明成就:蒸汽机的使用/电力的应用 3、(从结果、影响来看) (1)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人类从农业文明走

向工业文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工业化社会建立。 (2)对生产组织的影响: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 (3)对经济思想的影响:自由主义盛行/凯恩斯主义形成 (4)对生产力的影响: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5)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a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b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a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b资本主义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6)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并向纵深发展 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18世纪时英国的一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这就对工场手工业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在这种趋势下,工业革命就首先在英国发展起来了。 ⑴主要原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日益加强; ⑵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产生并聚集了大量劳动力,同时也扩大了英国国内市场; ⑶多年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为英国积累了原始资本,提供了广阔的原料地和海外市场; ⑷工场手工劳动时积累的经验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这是后来的法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它们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们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2)不同点在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规模上、深度上和影响上都远比第一次工业革命要大得多。 A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坚实的科学基础。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许多技术的发明来源于有生产实践经验的工匠。如珍妮机的发明者是个织工,水力纺纱的发明者阿克莱特是钟表匠,发明蒸汽机的瓦特,也是个机工。因此,这个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所有发明发现成果都是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而创造出来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b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几个先进的大国同时起步、相互促进下进行。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的生产方法主要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全面开花取代了一枝独秀的局面,其中德国、美国贡献尤多。而且,其规模更加广泛,某一国的重大发明,很快就被别国所吸收,相互推动,发展迅速。

c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多数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时,形成了两次工业革命时间上的交叉,如德国、日本就属于这种状况。因此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既可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经济发展的速度就比较快。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第一次第二次 起止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开始部门从棉纺织业开始从重工业变革开始 标志蒸汽机的使用电力的应用 社会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工业化社会建立 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盛行凯恩斯主义形成

两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的进步;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2、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方面: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2)生产关系方面:工业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世界格局方面: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4)都有负面影响。如环境问题、交通拥堵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异同点。 相同点:两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 不同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大多来源于经验,主要发明者是工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终动力; 3)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开始,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从重工业的变革开始,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第一次工业革命背景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资本-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 3、劳动力-圈地运动; 4、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的技术; 5、市场-日不落帝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 1、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资金-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 3、劳动力——具备一定劳动知识和技能 4、技术-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 5、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

(参考)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特训第一次工业革命1

(参考)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特训第一次工业革命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固基题组] 1.[2016·淮北模拟]下表为18世纪英国议会圈地法案数量表(单位:份)。对此解读正确的说法是( ) ——李培锋《英国18世纪的农民反圈地模式 与法治传统》A.圈地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B.圈地逐渐由个人行为过渡到政府行为 C.圈地为工业革命开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D.圈地破坏了农村经济结构和生态环境 答案C 解析由表格中的时间可知圈地不是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故A项错误;圈地法令表明英国政府全面推行圈地运动,故B项错误;它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和资本,故C项正确;圈地运动破坏了农村传统的经济结构,但很难说是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故D项错误。 2.[2015·青岛质检]有学者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即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以19世纪中期的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拖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

A.手工工场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工业时代到来,妇女角色改变 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答案C 解析从题目中19世纪中期的英国,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说明英国经济发展,而此时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妇女走出家庭,走进工厂,故C项正确。 3.[2016·枣强中学月考]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20年代中,总共才有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中,大约有260万人离开欧洲。”导致欧洲人离开家乡的主要原因是( ) A.医学进步导致欧洲人口的急剧增加 B.移民在欧洲受到种种政治迫害 C.铁路和汽船等为其提供了便利的工具 D.工业革命在欧洲的逐步展开 答案D 解析根据时间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A与材料无关,B不符合当时的史实,C包含在D中。故D为正确答案。 4.[2016·吉林调研]读下图,从1750年到1865年,是英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获取了大量殖民地,掌握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B.持续的社会政治运动推动了上层建筑的渐进变革 C.最早开始并完成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转变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模拟试题: 两次工业革命 (含解析)

课时检测(二十二)两次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650~1749年,英国小麦价格下跌33%,工业品价格下跌29%,而建筑行业工人实际工资却提高了33%,其他行业工人实际工资也多有增长。“缺乏人手的抱怨到处都可以听到”。这表明此时的英国() A.商品价格下跌导致经济衰退 B.工资增长致使技术创新乏力 C.贫富差距拉大加剧社会矛盾 D.经济状况呼唤传统产业变革 解析:选D题干比较了商品价格下降与工人工资增长,物价与经济衰退不构成前因后果的关系,故A项错误;题干中“缺乏人手的抱怨”,说明需要机器解决劳动力问题,故B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贫富差距问题,故C项错误。 2.18世纪英国的手工工场中,做出一根大头针大约需要十八道工序,每天一个工人能制造出4 800根大头针。如果他们彼此无关独立工作,一个人一天也做不出二十根大头针。 这对工业革命发生所起的作用是() A.可以省时省力地完成更多工作 B.将秩序和规律带到生产实践 C.对生铁的需求量有较大的增加 D.专业分工有利于技术的创新 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分工合作提高效率,这有利于工人进行技术创新,推动工业革命的发生,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

3.(2019·太原一模)据统计,18世纪末,英国棉纺厂中,约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6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下、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 这客观上反映出() A.机器生产摆脱地理环境限制 B.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规模扩大 C.工业化造成分工越来越细密 D.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集中 解析:选B由材料“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可知工业依然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故A项错误;由材料“约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可知工业革命促使生产规模扩大,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生产规模而非工业分工,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 4.(2019·大连测试)自中世纪晚期开始。在英格兰东部、西部以及约克郡地区出现了“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这表明() A.工业革命已经在英国进行 C.市场是工业化的重要因素B.英国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D.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 解析:选C根据材料“‘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得出在英国农村已经出现了包买商,通过加工订货统一销售,拓展市场,促进了乡村制造业的发展,可知市场是工业化的重要因素,故C项正确。 5.(2019·衡水中学联考)工业革命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求职业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

浙江省高考历史大一轮选考复习检测专题 第讲 两次工业革命 含答案

第22讲两次工业革命 考点1| “蒸汽”的力量 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1)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2)条件:海外殖民扩张与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圈地运动的进行,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2.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发明 (1)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 (2)1782年,瓦特发明了联动式蒸汽机。 (3)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 (4)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3.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密切了国际交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 (2)拓宽了商品市场,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金的流动,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3)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①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时间:19世纪中期。 ②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标志:日本的“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及中国被迫“门户开放”。 (4)使自由主义原则成为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4.英国政府为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所采取的措施 (加试题) (1)背景 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大大增强。 (2)措施 ①政治方面:进行了三次议会改革,建立了警察制度。

②经济方面: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创立自由主义经济理论。1852年,英国议会声明自由贸易是英国的国策。 ③法制方面:废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旧法令,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维护资本主义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自由生产的原则。 ④对外政策:推行“炮舰政策”,以海军力量控制海洋,强制推行自由贸易,19世纪中期建立了“日不落帝国”,迫使全世界为英国商品打开门户。 ⑤经营管理:利用大工厂制对工人进行严格管理和残酷剥削。 ⑥文教方面:大力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技术。 5.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表现(加试题) (1)使英国的资本迅速增长。19世纪中期,英国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 (2)英国逐步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 (3)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4)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展示“水晶宫”。 1.(2015·浙江学考)下表所列数字的变化,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棉纺织业中动力织布机台数变化表(单位:万台) 年份1813 1820 1829 1833 1850 1861 台数0.24 1.4 5.5 10 25 40 A. C.完成了城市化进程D.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D[表格反映了英国棉纺织业中动力织布机台数呈上升趋势,体现了棉纺织业生产能力的提升,即在本质上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表格中无法体现。] 2.(2016·浙江学考)有学者指出:“经济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还沉浸在昏暗中的时候,阿克莱特的名字就成为那些在昏暗中发出最灿烂光辉的名字之一。”阿克莱特的“最灿烂光辉”之处是()

高考历史一轮课时训练(16)两次工业革命(含答案)

课时训练16 两次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马克思说:“机器的这一部分——工具机,是18世纪工业革命的起点。在今天,每当手工业或工场手工业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时,工具机也还是起点。”这里的“工具机”是指 ( ) A.飞梭B.纺织机器 C.改良蒸汽机D.汽船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即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它属于纺织机器。 答案:B 2.2015·临沂期中英国《笨拙》杂志的漫画《穷人国和富人国的写照》的独白:“尽管说煤窑里的境遇仍相当悲惨,但它也带来了许多奢华与享受,了解这一点也就可以让人欣慰了。”该漫画描述的画面最早始于 ( ) A.“光荣革命”之前B.工业革命时期 C.电气时代到来D.经济“大恐慌” 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是“煤”,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燃料,因而选B。工业革命在“光荣革命”之后,故A不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燃料是石油,因而C不对。材料中反映的是经济运行比较好的时候,因而D不对。 答案:B 3.2015·江西联考“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如果引用这段材料,最适合作为下列哪一论题的论据 ( ) A.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论英国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 C.论英国何以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D.论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结构的影响 解析:材料描述的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结构的影响。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计时双基练(16)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含答案)

计时双基练16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5·河北省名校联盟高三质检)“博尔顿和瓦特成为合伙人后,博尔顿倾其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并在1775年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1769年延长到1799年。”这本质上体现了( ) A.经济利益驱动着工业革命 B.专利制度推动科技成果的推广 C.新技术的推广需要志同道合者的帮助 D.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技术垄断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历程。博尔顿是瓦特的合伙人、工厂主和工程师,他投资生产并推广瓦特的蒸汽机。他用财力支持瓦特改良蒸汽机,后来又延长该项专利的保护时间,意在增加自己的经济利益。故答案为A。 答案 A 2.(2015·湖北武汉市高三调研)阿瑟·扬写道:“当英国工业的特殊才能用在铁、棉、玻璃或瓷器上面时,就如此卓越地表现出冒险的热情、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而这正是你在毛纺工业中所不能看到的。在毛纺工业中,一切都是呆钝的、不活泼的、无生气的……”这段话着重强调( ) A.工业革命主要在毛纺工业以外开展 B.毛纺工业是英国最古老、保守的工业 C.英国工业革命的先天条件不足 D.日益扩大的市场促进了工业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材料说明英国“铁、棉、玻璃或瓷器”等行业限制不多,适宜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在毛纺工业中,一切都是呆钝的、不活泼的、无生气的”说明毛纺织行业受到传统行会制度等的严格限制,在毛纺工业中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阻力较大。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3.(2015·江西师大附中模拟)“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如果引用这段材料,最适合作为下列哪一论题的论据 ( ) A.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论英国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 C.论英国何以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前提和条件 (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理论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4)市场条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市场广阔。 2.成就 (1)电的广泛使用 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 ②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③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 (3)化学工业发展令人瞩目。 (4)科学技术推动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3.影响 (1)生产力: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工业部门:诞生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 (3)生产结构: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4)生产组织:一些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 (5)世界体系: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概念阐释] 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合。它们凭借这种联合所建立的统治地位,控制相应部门的商品生产,瓜分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规定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垄断

组织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二、世界市场的发展 1.原因 (1)物质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 (2)交通通讯: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加强了各地的联系。 2.表现 (1)政治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2)经济上:世界贸易额增长三倍左右;非工业国家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3.影响 (1)建立起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2)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 [易错提醒]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三个部分:资本主义政治体系、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只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部分。 研习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史料一在欧美近(现)代化的初期,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需求,给予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很大的推动力,从而引发了科技革命。此后,科学技术开始以巨大的生产力转化功能回馈工业进步和经济发展,并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 史料二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美国创新史》

2020年数学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专项练习

2020年数学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专项练习 一、单选题 1. 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一书中记录的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变化如下图。图中反映的历史事实最可能是由以下哪一事件引起() A. 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B. 殖民霸权的确立 C.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 工业革命的发展 2. 哈格里夫斯制造的第一台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是() A. 飞梭 B. 水力纺纱机 C. 珍妮机 D. 蒸汽脱粒机 3. 下列属于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的一组选项是() ①实现了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 ②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 ③人类进入了“钢铁时代” ④证明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于封建制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 与“普法战争”“五月流血周”“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国际歌》等关键语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 英国宪章运动 D. 巴黎公社 5. 下列不属于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的是() A.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B. 实行义务教育 C. 规定公社公职人员的工资 D. 组织大陆军 6. “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此喻指英国() A. 垄断黑奴贸易 B. 成为海上霸主 C. 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D. 对拉丁美洲的殖民掠夺 7. 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其目的是发展对远东和印度地区的贸易。该公司的

性质是() A. 商业组织 B. 贸易组织 C. 军事机构 D. 殖民机构 8.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A. 宪章运动 B. 《共产党宣言》 C. 巴黎公社运动 D. 共产主义同盟成立 9.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美国南北战争①《共产党宣言》发表①巴黎公社建立①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②④①③ D. ①①①① 10. 17-18世纪欧洲发生了许多重火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启蒙运动 ①自然科学领域取得许多成就,牛顿力学体系形成,达尔文进化论诞生 ①法国火革命 ①工业革命开始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①① 二、解答题(简答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3月26日,巴黎公社被选出,3月28日正式宣告成立。在此以前执行政府职能的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在颁布法令废除了声名狼藉的巴黎“风纪警察”之后,把自己的全权交给了公社……公社取消了征兵和常备军,宣布由一切能荷枪作战的公民所组成的国民自卫军为唯一的武装力量。 材料二:同时又批准了进入公社的外国人为公社委员,因为“公社的旗帜是世界共和国的旗帜”。 材料三:4月12日,公社决定毁掉旺多姆广场上由拿破仑在1809年后用夺获的敌军大炮铸成的凯旋柱,因为它是沙文主义和民族仇恨的象征,并把旺多姆广场改名为国际广场。 请回答: (1)用一句话概括归纳材料一中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 (2)材料二、三体现了巴黎公社的什么精神? (3)巴黎公社的性质是什么?在上述三则材料中,哪一则材料更能体现它的性质? (10 分) 三、材料分析题

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速查 世界近代史 第三讲 两次工业革命及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试题

第三讲两次工业革命及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考情分析 命题点考点年份题号题型分 值考查角 度 未考查 1.第二次工业革 命 2.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 生产 2018 8 选择题 2 生产力 成本 科技 发明 2018 13 (2) 非选择题 1 爱迪生 发明电 灯 交通 运输 工具 的革 新 2017 9 选择题 2 内燃机 蒸汽 汽车 2016 14 (1) 非选择题 1 蒸汽汽 车的发 明 总结与预测从近三年中考题来看,两次工业革命既是宜宾市常考热点,又是教材变化较大的内容,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是新增的内容。所以本讲英作为重点,复习时 请重点把握,题型也较多样化 思维导图

自主复习 自主复习九年级上册教材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九年级下册教材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九年级下册教材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并完成下列基础练习。 1.17世纪末,英国__君主立宪制__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1733年,__凯伊__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__珍妮机__”。后来,其他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们把生产领域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__工业革命__”。 2.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__瓦特__。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__现代工厂制度__最终确立。1825年,由__史蒂芬孙__设计的蒸汽机车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__铁路时代__的开始。 3.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__生产力__水平,人类进入“__蒸汽时代__”。19世纪中期,__英国__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4.19世纪__六七十年代__,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__工业生产__,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__科学研究__同__工业生产__紧密结合。__电力__成为新的能源进入__生产生活__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人类社会进入了“__电气时代__”。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提纲:第二次工业革命人教版必修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创造,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意义。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前提条件:⑴前提: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的确立。(政治保障) ⑵条件:1技术: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直接推动力) 2市场: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资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对殖民地掠夺。 4动力: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2、中心:德国和美国(时间:19世纪中后期) 3、成就:

4、特点:从前提、条件、成就和影响四个方面进行理解、比较 相同点:1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工业革命确立现代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公司制、垄断制。

3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5、影响:⑴生产力:1促进生产力的又一次飞跃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 2诞生了新兴工业:推动了传统工业进步: 3生产结构发生变化,重工业占主导地位,工厂规模扩大。 ⑵生产关系:垄断组织的出现,19末20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记入帝国主义阶段。 ⑶国际关系:1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2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最重要) 二、垄断组织的产生 1、原因:⑴直接原因: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⑵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2、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垄断组织 3、行业: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最先产生垄断的行业) 4、形式:托拉斯(TRUST)。 5、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6、影响:⑴经济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资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⑵政治上,垄断资本家为攫取更多的利润,干预国家的政经生活,资国家成为垄断组织代表 ⑶对外关系上,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资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步伐 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原因: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⑵新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经济联系。 ⑶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最新两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理论基础 牛顿力学三定律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的进步;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2、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方面: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2)生产关系方面:工业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世界格局方面: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4)都有负面影响。如环境问题、交通拥堵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异同点。 相同点:两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 不同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大多来源于经验,主要发明者是工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终动力; 3)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开始,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从重工业的变革开始,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第一次工业革命背景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厂2、资本一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 3、劳动力一圈地运动; ]4、技术一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的技术; 5、市场一日不落帝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 精品文档 1、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资金—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 Y 3、劳动力具备一定劳动知识和技能 j 4、技术—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5、市场一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规范训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核心考点对点练——练落实知识 考点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2014·湖南浏阳一中第三次月考)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最后5分钟’的原动力是( ) A.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存在B.资本积累的完成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市场的需求 解析:选D。A、B、C、D项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件,但市场的需求才是根源所在,D 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 2.(2014·北京海淀高三期末)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场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变革。它包括生产组织变革、技术变革和社会阶级关系变革。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 A.工厂―→蒸汽机―→工业资产阶级 B.工场―→蒸汽机―→产业工人阶级 C.圈地运动―→珍妮机―→金融资产阶级 D.工厂―→飞梭―→中小资产阶级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史实工业革命后,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蒸汽动力和机器生产是主要的技术变革,产业工人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主要阶级,所以A正确。工场是在工业革命之前的生产模式,所以B 不正确。同时圈地运动也是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所以C不正确。工业革命的开始是以1765年珍妮纺车的发明,而飞梭是在1733年发明,是在工业革命之前,所以D不正确。故选A。 3.(2014·广东潮州高三期末)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继畜牧和农耕之后,人类物质生产史上的又一次意义深远的飞跃始于( ) A.中国汉代的造纸术发明 B.15、16世纪商业革命的出现 C.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

中考专题复习两次工业革命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两次工业革命 一、基础知识目标;1、两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时间、主要标志和重要成果及发明 家;2、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两次工业革命的影 响。 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对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等问题的分析,形成 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2、采用比较的方法学习,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 亲身实践、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 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 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四、复习重点、难点:1、夯实基础知识点,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2、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的影响,需要 培养学生交流讨论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语)这节课我们进行两次工业革命的专题复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材料二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并且归根结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

术的竞争——江泽民《用现代科学技知识武装起来》 回答: (1)材料一、二的共识是什么?(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1).珍妮机成为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使人类直接参加劳动的“手”被解放出来,完成了人类在物质生产领域中的一次巨大飞跃。 2).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第一次完成了在生产劳动中普遍以“热”力代替人的体力的革命性飞跃。它的发明和普遍应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蒸汽时代”。 一次革命背景::①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②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成为雇佣劳动力。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带来大量资本。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⑤形成最大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扩大。发展特征:①从英国一国先开始。②发生于英国(18世纪中)延续到法、美、德、意、俄、奥、日等国。③从发明使用机器开始,主要由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技师进行。④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你怎样看待国际间的竞争?(国际竞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这又往往取决于教育与人才的竞争。) 二次革命背景;政治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的政治前提。经济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既加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也加剧了各国经济竞争。为了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中把握先机,占据主动,各国都寻求技术上的革新。第一次工业革命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准备。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直接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划分两个不同时代的革命:从经济角度看,它使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从政治角度看,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也即帝国主义时代)。从文化角度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