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杭州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2年杭州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2年杭州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一、仔细选一选(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面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注意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选取正确的答案.

1.(2012?杭州)计算(2﹣3)+(﹣1)的结果是()

A.﹣2 B.0 C.1 D.2

点: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题:

计算题。

析:

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2﹣3)+(﹣1),=﹣1+(﹣1),

=﹣2.

故选A.

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是基础题比较简单.

2.(2012?杭州)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2cm和6cm,圆心距为4cm,则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A.内含B.内切C.外切D.外离

点: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分析:两圆的位置关系有5种:①外离;②外切;③相交;④内切;⑤内含.

若d>R+r则两圆相离,若d=R+r则两圆外切,若d=R﹣r则两圆内切,若R﹣r<d <R+r则两圆相交.本题可把半径的值代入,看符合哪一种情况.

解答:解:∵两圆的半径分别为2cm和6cm,圆心距为4cm.则d=6﹣2=4,

∴两圆内切.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圆的位置关系.两圆的位置关系有:外离(d>R+r)、内含(d<R ﹣r)、相切(外切:d=R+r或内切:d=R﹣r)、相交(R﹣r<d<R+r).

3.(2012?杭州)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2个红球和1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若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摸到红球是必然事件B.摸到白球是不可能事件C.摸到红球比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相等D.摸到红球比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

点:

可能性的大小;随机事件。

析:

利用随机事件的概念,以及个数最多的就得到可能性最大分别分析即可.

解答:解:A.摸到红球是随机事件,故此选项错误;B.摸到白球是随机事件,故此选项错误;C.摸到红球比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相等,

根据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2个红球和1个白球,得出摸到红球比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故此选项错误;

D.根据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2个红球和1个白球,得出摸到红球比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随机事件以及可能性大小,利用可能性大小的比较:只要总情况数目相同,谁包含的情况数目多,谁的可能性就大;反之也成立;若包含的情况相当,那么它们的可能性就相等得出是解题关键.

4.(2012?杭州)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B=4∠A,则∠C=()A.18°B.36°C.72°D.144°

点: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

题:

计算题。

分析:关键平行四边形性质求出∠C=∠A,BC∥AD,推出∠A+∠B=180°,求出∠A的度数,即可求出∠C.

答:

解: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C=∠A,BC∥AD,

∴∠A+∠B=180°,

∵∠B=4∠A,

∴∠A=36°,

∴∠C=∠A=36°,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平行四边形性质进行推理的能力,题目比较好,难度也不大.

5.(2012?杭州)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p2q)3=﹣p5q3B.(12a2b3c)÷(6ab2)=2ab C.3m2÷(3m﹣1)=m﹣3m2D.(x2﹣4x)x﹣1=x﹣4

点:

整式的混合运算;负整数指数幂。

分析:根据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整式的乘法、同底数幂的乘法和除法分别进行计算,即可判断.

解答:解:A、(﹣p2q)3=﹣p6q3,故本选项错误;

B、12a2b3c)÷(6ab2)=2abc,故本选项错误;

C、3m2÷(3m﹣1)=,故本选项错误;

D、(x2﹣4x)x﹣1=x﹣4,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点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用到的知识点是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整式的乘法、

评:同底数幂的乘法和除法等,需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才不容易出错.

6.(2012?杭州)如图是杭州市区人口的统计图.则根据统计图得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其中有3个区的人口数都低于40万B.只有1个区的人口数超过百万C.上城区与下城区的人口数之和超过江干区的人口数D.杭州市区的人口数已超过600万

点:

条形统计图。

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每个区的人口数,根据每个区的人口数进行判断,可选出答案.

解答:解:A、只有上城区人口数都低于40万,故此选项错误;

B、萧山区、余杭区两个区的人口超过100万,故此选项错误;

C、上城区与下城区的人口数之和低于江干区的人口数,故此选项错误;

D、杭州市区的人口数已超过600万,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关键是从图中获取正确信息,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数据的大小,便于比较.

7.(2012?杭州)已知m=,则有()A.5<m<6 B.4<m<5 C.﹣5<m<﹣4 D.﹣6<m<﹣5

点: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题:

推理填空题。

析:

求出m的值,求出2()的范围5<m<6,即可得出选项.解

答:

解:m=(﹣)×(﹣2),

=,

=×3,

=2=,

∵<<,∴5<<6,

即5<m<6,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和估计无理数的大小的应用,注意:5<<6,题目比较好,难度不大.

8.(2012?杭州)如图,在Rt△ABO中,斜边AB=1.若OC∥BA,∠AOC=36°,则()

A.点B到AO的距离为sin54°B.点B到AO的距离为tan36°C.点A到OC的距离为sin36°sin54°D.点A到OC的距离为cos36°sin54°

点:

解直角三角形;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根据图形得出B到AO的距离是指BO的长,过A作AD⊥OC于D,则AD的长是点A 到OC的距离,根据锐角三角形函数定义得出BO=ABsin36°,即可判断A、B;过A 作AD⊥OC于D,则AD的长是点A到OC的距离,根据锐角三角形函数定义得出AD=AOsin36°,AO=AB?sin54°,求出AD,即可判断C、D.

答:

解:

A、B到AO的距离是指BO的长,

∵AB∥OC,

∴∠BAO=∠AOC=36°,

∵在Rt△BOA中,∠BOA=90°,AB=1,

∴sin36°=,

∴BO=ABsin36°=sin36°,

故本选项错误;

B、由以上可知,选项错误;

C、过A作AD⊥OC于D,则AD的长是点A到OC的距离,

∵∠BAO=36°,∠AOB=90°,

∴∠ABO=54°,

∵sin36°=,

∴AD=AO?sin36°,

∵sin54°=,

∴AO=AB?sin54°,

∴AD=AB?sin54°?sin36°=sin54°?sin36°,故本选项正确;

D、由以上可知,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解直角三角形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①找出点A 到OC的距离和B到AO的距离,②熟练地运用锐角三角形函数的定义求出关系式,题目较好,但是一道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

9.(2012?杭州)已知抛物线y=k(x+1)(x﹣)与x轴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则能使△ABC为

等腰三角形的抛物线的条数是()

A.2 B.3 C.4 D.5

点:

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

分析:根据抛物线的解析式可得C(0,3),再表示出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再根据ABC是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讨论,求得k的值,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C(0,﹣3).

令y=0,则k(x+1)(x﹣)=0,

x=﹣1或x=,

设A点的坐标为(﹣1,0),则B(,0),

①当AC=BC时,

OA=OB=1,

B点的坐标为(1,0),

=1,

k=3;

②当AC=AB时,点B在点A的右面时,

∵AC==,

则AB=AC=,

B点的坐标为(﹣1,0),

=﹣1,

k=;

③当AC=AB时,点B在点A的左面时,

B点的坐标为(,0),

=,

k=;

所以能使△ABC为等腰三角形的抛物线的条数是3条;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此题要能够根据解析式分别求得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列出关于k的方程进行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10.(2012?杭州)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其中﹣3≤a≤1,给出下列结论:

①是方程组的解;

②当a=﹣2时,x,y的值互为相反数;

③当a=1时,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x+y=4﹣a的解;

④若x≤1,则1≤y≤4.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析:

解方程组得出x、y的表达式,根据a的取值范围确定x、y的取值范围,逐一判断.

答:解:解方程组,得,

∵﹣3≤a≤1,∴﹣5≤x≤3,0≤y≤4,

①不符合﹣5≤x≤3,0≤y≤4,结论错误;

②当a=﹣2时,x=1+2a=﹣3,y=1﹣a=3,x,y的值互为相反数,结论正确;

③当a=1时,x+y=2+a=3,4﹣a=3,方程x+y=4﹣a两边相等,结论正确;

④当x≤1时,1+2a≤1,解得a≤0,y=1﹣a≥1,已知0≤y≤4,

故当x≤1时,1≤y≤4,结论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关键是根据条件,求出x、y的表达式及x、y的取值范围.

二、认真填一填(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的填写答案.

11.(2012?杭州)数据1,1,1,3,4的平均数是 2 ;众数是 1 .

点:

众数;算术平均数。

析:

利用算术平均数的求法求平均数,众数的定义求众数即可.

解答:解:平均数为:(1+1+1+3+4)÷5=2;数据1出现了3次,最多,众数为1.故答案为2,1.

评:

本题考查了众数及算术平均数的求法,属于基础题,比较简单.

12.(2012?杭州)化简得;当m=﹣1时,原式的值为 1 .

点:

约分;分式的值。

题:

计算题。

析:

先把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分解因式得出,约分后得出,把m=﹣1代入上式即可求出答案.

答:解:,

=,

=,

当m=﹣1时,原式==1,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约分,关键是找出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题目比较典型,难度适中.

13.

(2012?杭州)某企业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一年后归还银行1065.6多万元,则年利率高于 6.56 %.

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析:

根据题意和年利率的概念列出代数式,再进行计算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因为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一年后归还银行1065.6多万元,则年利率是(1065.6﹣1000)÷1000×100%=6.56%,

则年利率高于6.56%;

故答案为:6.56.

评: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关键是根据年利率的概念列出代数式,进行计算.

14.(2012?杭州)已知(a﹣)<0,若b=2﹣a,则b的取值范围是2﹣<b<2 .

点: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不等式的性质。

题:

常规题型。

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以及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求出a的取值范围,然后再求出2﹣a的范围即可得解.

解答:解:∵(a﹣)<0,∴>0,a﹣<0,

解得a>0且a<,

∴0<a<,

∴﹣<﹣a<0,

∴2﹣<2﹣a<2,

即2﹣<b<2.

故答案为:2﹣<b<2.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先确定出a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

15.(2012?杭州)已知一个底面为菱形的直棱柱,高为10cm,体积为150cm3,则这个棱柱的下底面积为15 cm2;若该棱柱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200cm2,记底面菱形的顶点依次为A,B,C,D,AE是BC边上的

高,则CE的长为 1 cm.

点:

菱形的性质;认识立体图形;几何体的展开图。

分析:由底面为菱形的直棱柱,高为10cm,体积为150cm3,由体积=底面积×高,即可求得这个棱柱的下底面积,又由该棱柱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200cm2,即可求得底面菱形的周长与BC边上的高AE的长,由勾股定理求得BE的长,继而求得CE的长.

解答:解:∵底面为菱形的直棱柱,高为10cm,体积为150cm3,∴这个棱柱的下底面积为:150÷10=15(cm2);

∵该棱柱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200cm2,高为10cm,

∴底面菱形的周长为:200÷10=20(cm),

∴AB=BC=CD=AD=20÷4=5(cm),

∴AE=S菱形ABCD÷BC=15÷5=3(cm),

∴BE==4(cm),

∴EC=BC﹣BE=5﹣4=1(cm).

故答案为:15,1.

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直棱柱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此题难度不大,注意审题,掌握直棱柱体积与侧面积的求解方法.

16.(2012?杭州)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四个点,它们的横纵坐标均为整数.若在此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移动点A,使得这四个点构成的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并且点A的横坐标仍是整数,则移动后点A 的坐标为(﹣1,1),(﹣2,﹣2).

点:

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把A进行移动可得到点的坐标,注意考虑全面.

解答:解:如图所示:

A′(﹣1,1),A″(﹣2,﹣2),故答案为:(﹣1,1),(﹣2,﹣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关键是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根据3个定点所在位置,找出A的位置.

三、全面答一答(本题有7个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如果觉得有的题目有点困难,那么把自己能写出的解答写出一部分也可以.

17.(2012?杭州)化简:2[(m﹣1)m+m(m+1)][(m﹣1)m﹣m(m+1)].若m是任意整数,请观察化简后的结果,你发现原式表示一个什么数?

点:

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

分析:根据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先计算括号里的乘法,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即可算出结果.

解答:解:2[(m﹣1)m+m(m+1)][(m﹣1)m﹣m(m+1)],=2(m2﹣m+m2+m)(m2﹣m﹣m2﹣m),

=﹣8m3,

原式=(﹣2m)3,表示3个﹣2m相乘.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关键是掌握计算顺序,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注意符号的变化,运用乘法分配律是不要漏乘.

18.(2012?杭州)当k分别取﹣1,1,2时,函数y=(k﹣1)x2﹣4x+5﹣k都有最大值吗?请写出你的判断,并说明理由;若有,请求出最大值.

点:

二次函数的最值。

析:

首先根据函数有最大值得到k的取值范围,然后判断即可.

解答:解:∵当开口向下时函数y=(k﹣1)x2﹣4x+5﹣k都最大值∴k﹣1<0

解得k<1

∴当k=﹣1时函数y=(k﹣1)x2﹣4x+5﹣k有最大值

∴函数y=﹣2x2﹣4x+6=﹣2(x+1)2+8

故最大值为8.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最值,解题的关键是首先根据函数取得最大值得到开口向下,从而求得k的取值范围.

19.(2012?杭州)如图,是数轴的一部分,其单位长度为a,已知△ABC中,AB=3a,BC=4a,AC=5a.(1)用直尺和圆规作出△ABC(要求:使点A,C在数轴上,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出作法);

(2)记△ABC的外接圆的面积为S圆,△ABC的面积为S△,试说明>π.

点:

作图—复杂作图;勾股定理;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

分析:(1)在数轴上截取AC=5a,再以A,C为圆心3a,4a为半径,画弧交点为B;(2)利用△ABC的外接圆的面积为S圆,根据直角三角形外接圆的性质得出AC为

外接圆直径,求出的比值即可.

解答:解:(1)如图所示:

(2)∵△ABC的外接圆的面积为S圆,∴S圆=π×()2=π,

△ABC的面积S△ABC=×3a×4a=6a2,∴==π>π.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复杂作图以及直角三角形外接圆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外接圆直径为AC是解题关键.

20.(2012?杭州)有一组互不全等的三角形,它们的边长均为整数,每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分别为5和7.

(1)请写出其中一个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

(2)设组中最多有n个三角形,求n的值;

(3)当这组三角形个数最多时,从中任取一个,求该三角形周长为偶数的概率.

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概率公式。

分析:(1)设三角形的第三边为x,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列出不等式组,再解不等式组即可;

(2)求出x的所有整数值,即可求出n的值;

(3)先求出该三角形周长为偶数的所有情况,再除以总的个数,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1)设三角形的第三边为x,

∵每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分别为5和7,

∴7﹣5<x<5+7,

∴2<x<12,

∴其中一个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以为10.

(2)∵2<x<12,它们的边长均为整数,

∴x=3,4,5,6,7,8,9,10,11,

∴组中最多有9个三角形,

∴n=9;

(3)∵当x=4,6,8,10时,该三角形周长为偶数,∴该三角形周长为偶数的概率是.

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列出不等式组,在解题时要注意x只能取整数.

21.(2012?杭州)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D,分别以AB,CD为边向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BE 和等边三角形DCF,连接AF,DE.

(1)求证:AF=DE;

(2)若∠BAD=45°,AB=a,△ABE和△DCF的面积之和等于梯形ABCD的面积,求BC的长.

点:

等腰梯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题:

探究型。

分析:(1)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证明△AED≌△DFA即可;

(2)如图作BH⊥AD,CK⊥AD,利用给出的条件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BC的长.

解答:(1)证明:在梯形ABCD中,AD∥BC,AB=CD,∴∠BAD=∠CDA,

而在等边三角形ABE和等边三角形DCF中,

AB=AE,DC=DF,且∠BAE=∠CDF=60°,

∴AE=DF,∠EAD=∠FDA,AD=DA,

∴△AED≌△DFA(SAS),

∴AF=DE;

(2)解:如图作BH⊥AD,CK⊥AD,则有BC=HK,∵∠BAD=45°,

∴∠HAB=∠KDC=45°,

∴AB=BH=AH,

同理:CD=CK=KD,

∵S梯形ABCD=,AB=a,

∴S梯形ABCD==,而S△ABE=S△DCF=a2,

∴=2×a2,

∴BC=a.

点评:本题综合性的考查了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梯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属于中档题目.

22.(2012?杭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y=k(x2+x﹣1)的图象交于点A(1,k)和点B(﹣1,﹣k).

(1)当k=﹣2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要使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都是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求k应满足的条件以及x的取值范围;(3)设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为Q,当△ABQ是以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时,求k的值.

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

析:

(1)当k=﹣2时,即可求得点A的坐标,然后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答案;

(2)由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都是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可得k<0,又由二次

函数y=k(x2+x﹣1)的对称轴为x=﹣,可得x<﹣时,才能使得y随着x的增

大而增大;

(3)由△ABQ是以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A点与B点关于原点对称,利用直角

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OQ=OA=OB,又由Q(﹣,k),A(1,

k),即可得=,继而求得答案.

解答:解:(1)当k=﹣2时,A(1,﹣2),∵A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代入A(1,﹣2)得:﹣2=,

解得:m=﹣2,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2)∵要使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都是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k<0,

∵二次函数y=k(x2+x﹣1)=k(x+)2﹣k,的对称轴为:直线x=﹣,

要使二次函数y=k(x2+x﹣1)满足上述条件,在k<0的情况下,x必须在对称轴的左边,

即x<﹣时,才能使得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综上所述,k<0且x<﹣;

(3)由(2)可得:Q(﹣,k),

∵△ABQ是以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A点与B点关于原点对称,(如图是其中的一种情况)

∴原点O平分AB,

∴OQ=OA=OB,

作AD⊥OC,QC⊥OC,

∴OQ==,

∵OA==,

∴=,

解得:k=±.

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此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注意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23.(2012?杭州)如图,AE切⊙O于点E,AT交⊙O于点M,N,线段OE交AT于点C,OB⊥AT于点B,已知∠EAT=30°,AE=3,MN=2.

(1)求∠COB的度数;

(2)求⊙O的半径R;

(3)点F在⊙O上(是劣弧),且EF=5,把△OBC经过平移、旋转和相似变换后,使它的两个顶点分别与点E,F重合.在EF的同一侧,这样的三角形共有多少个?你能在其中找出另一个顶点在⊙O上的三角形吗?请在图中画出这个三角形,并求出这个三角形与△OBC的周长之比.

考点:切线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垂径定理;平移的性质;旋转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题:

计算题。

分析:(1)由AE与圆O相切,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AE与CE垂直,又OB与AT垂直,可得出两直角相等,再由一对对顶角相等,利用两对对应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可得出三角形AEC与三角形OBC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可得出所求的角与∠A相等,由∠A的度数即可求出所求角的度数;

(2)在直角三角形AEC中,由AE及tanA的值,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CE的长,再由OB垂直于MN,由垂径定理得到B为MN的中点,根据MN的长求出MB的长,在直角三角形OBM中,由半径OM=R,及MB的长,利用勾股定理表示出OB的长,在直角三角形OBC中,由表示出OB及cos30°的值,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表示出OC,用OE﹣OC=EC列出关于R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得到半径R的值;(3)把△OBC经过平移、旋转和相似变换后,使它的两个顶点分别与点E,F重合.在EF的同一侧,这样的三角形共有6个,如图所示,每小图2个,顶点在圆上的三角形,延长EO与圆交于点D,连接DF,由第二问求出半径,的长直径ED的长,根据ED为直径,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得到三角形EFD为直角三角形,由∠FDE为30°,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DF的长,表示出三角形EFD的周长,再由第二问求出的三角形OBC的三边表示出三角形BOC的周长,即可求出两三角形的周长之比.

解答:解:(1)∵AE切⊙O于点E,

∴AE⊥CE,又OB⊥AT,

∴∠AEC=∠CBO=90°,

又∠BCO=∠ACE,

∴△AEC∽△OBC,又∠A=30°,

∴∠COB=∠A=30°;

(2)∵AE=3,∠A=30°,

∴在Rt△AEC中,tanA=tan30°=,即EC=AEtan30°=3,∵OB⊥MN,∴B为MN的中点,又MN=2,

∴MB=MN=,

连接OM,在△MOB中,OM=R,MB=,

∴OB==,

在△COB中,∠BOC=30°,

∵cos∠BOC=cos30°==,

∴BO=OC,

∴OC=OB=,

又OC+EC=OM=R,

∴R=+3,

整理得:R2+18R﹣115=0,即(R+23)(R﹣5)=0,

解得:R=﹣23(舍去)或R=5,

则R=5;

(3)在EF同一侧,△COB经过平移、旋转和相似变换后,这样的三角形有6个,如图,每小图2个,顶点在圆上的三角形,如图所示:

延长EO交圆O于点D,连接DF,如图所示,

∵EF=5,直径ED=10,可得出∠FDE=30°,

∴FD=5,

则C△EFD=5+10+5=15+5,

由(2)可得C△COB=3+,

∴C△EFD:C△COB=(15+5):(3+)=5:1.

点评:此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移及旋转的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熟练掌握定理及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人教版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含详解)

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本题共10 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3.00分)﹣的相反数是() A.﹣B.C.﹣D. 2.(3.00分)今年一季度,河南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214.7亿元,数据“214.7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2.147×102B.0.2147×103C.2.147×1010D.0.2147×1011 3.(3.00分)某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有一个汉字,如图是它的一种展开图,那么在原正方体中,与“国”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 A.厉B.害C.了D.我 4.(3.00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x2)3=﹣x5B.x2+x3=x5 C.x3?x4=x7 D.2x3﹣x3=1 5.(3.00分)河南省旅游资源丰富,2013~2017 年旅游收入不断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15.3%,12.7%,15.3%,14.5%,17.1%.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位数是12.7% B.众数是15.3% C.平均数是15.98% D.方差是0 6.(3.00分)《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共买羊,人出五,不足四十五;人出七,不足三问人数、羊价各几何?”其大意是:今有人合伙买羊,若每人出5 钱,还差45钱;若每人出7钱,还差3 钱,问合伙人数、羊价各是多少?设合伙人数为x 人,羊价为y 线,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为() A.C.B.D. 7.(3.00分)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的是()

A .x 2 +6x +9=0 B .x 2 =x C .x 2 +3=2x D .(x ﹣1)2 +1=0 8.(3.00 分)现有 4 张卡片,其中 3 张卡片正面上的图案是“ ”,1 张卡片正 面上的图案是“ ”,它们除此之外完全相同.把这 4 张卡片背面朝上洗匀,从 中随机抽取两张,则这两张卡片正面图案相同的概率是( ) A . B . C . D . 9.(3.00 分)如图,已知 AOBC 的顶点 O (0,0),A (﹣1,2),点 B 在 x 轴正 半轴上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 O 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作弧,分别交边 OA , OB 于点 D ,E ;②分别以点 D ,E 为圆心,大于 DE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 AOB 内交于点 F ;③作射线 OF ,交边 AC 于点 G ,则点 G 的坐标为( ) A .( ﹣1,2) B .( ,2) C .(3﹣ ,2) D .( ﹣2,2) 10.(3.00 分)如图 1,点 F 从菱形 ABCD 的顶点 A 出发,沿 A →D→B 以 1cm/s 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 B ,图 2 是点 F 运动时 △,FBC 的面积 y (cm 2 变化的关系图象,则 a 的值为( ) )随时间 x (s ) A . B .2 C . D .2 二、细心填一填(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15 分,请把答案填在答 題卷相应题号的横线上) 11.(3.00 分)计算:|﹣5|﹣ = .

2016年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及详解

2020年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解析 中考压轴题分类专题三——抛物线中的等腰三角形 基本题型:已知AB ,抛物线()02≠++=a c bx ax y ,点P 在抛物线上(或坐标轴上,或 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若ABP ?为等腰三角形,求点P 坐标。 分两大类进行讨论: (1)AB 为底时(即PA PB =):点P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利用中点公式求出AB 的中点M ; 利用两点的斜率公式求出AB k ,因为两直线垂直斜率乘积为1-,进而求出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斜率k ; 利用中点M 与斜率k 求出AB 的垂直平分线的解析式; 将AB 的垂直平分线的解析式与抛物线(或坐标轴,或抛物线的对称轴)的解析式联立即可求出点P 坐标。 (2)AB 为腰时,分两类讨论: ①以A ∠为顶角时(即AP AB =):点P 在以A 为圆心以AB 为半径的圆上。 ②以B ∠为顶角时(即BP BA =):点P 在以B 为圆心以 AB 为半径的圆上。 利用圆的一般方程列出A e (或B e )的方程,与抛物线(或坐标轴,或抛物线的对称轴)的解析式联立即可求出点P 坐标。 中考压轴题分类专题四——抛物线中的直角三角形 基本题型:已知AB ,抛物线()02≠++=a c bx ax y ,点P 在抛物线上(或坐标轴上,或 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若ABP ?为直角三角形,求点P 坐标。 分两大类进行讨论: (1)AB 为斜边时(即PA PB ⊥):点P 在以AB 为直径的圆周上。 利用中点公式求出AB 的中点M ; 利用圆的一般方程列出M e 的方程,与抛物线(或坐标轴,或抛物线的对称轴)的解析式联立即可求出点P 坐标。 (2)AB 为直角边时,分两类讨论: ①以A ∠为直角时(即AP AB ⊥): ②以B ∠为直角时(即BP BA ⊥): 利用两点的斜率公式求出AB k ,因为两直线垂直斜率乘积为1-,进而求出PA (或PB )的斜率 k ;进而求出PA (或PB )的解析式; 将PA (或PB )的解析式与抛物线(或坐标轴,或抛物线的对称轴)的解析式联立即可求出点P 坐标。 所需知识点: 一、 两点之间距离公式: 已知两点()()2211y ,x Q ,y ,x P , 则由勾股定理可得:()()2 21221y y x x PQ -+-= 。 二、 圆的方程: 点()y ,x P 在⊙M 上,⊙M 中的圆心M 为()b ,a ,半径为R 。 则()()R b y a x PM =-+-= 22,得到方程☆:()()22 2 R b y a x =-+-。 ∴P 在☆的图象上,即☆为⊙M 的方程。 三、 中点公式: 四、 已知两点()()2211y ,x Q ,y ,x P ,则线段PQ 的中点M 为??? ??++22 2121y y ,x x 。 五、 任意两点的斜率公式: 已知两点()()2211y ,x Q ,y ,x P ,则直线PQ 的斜率: 2 12 1x x y y k PQ --= 。 中考压轴题分类专题五——抛物线中的四边形 基本题型:一、已知AB ,抛物线()02≠++=a c bx ax y ,点P 在抛物线上(或坐标轴上, 或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若四边形ABPQ 为平行四边形,求点P 坐标。 分两大类进行讨论: (1)AB 为边时 (2)AB 为对角线时 二、已知AB ,抛物线()02 ≠++=a c bx ax y ,点P 在抛物线上(或坐标轴上,或抛物线的对 称轴上),若四边形ABPQ 为距形,求点P 坐标。 在四边形ABPQ 为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运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讨论: (1)邻边互相垂直 (2)对角线相等 三、已知AB ,抛物线()02 ≠++=a c bx ax y ,点P 在抛物线上(或坐标轴上,或抛物线的对 称轴上),若四边形ABPQ 为菱形,求点P 坐标。 在四边形ABPQ 为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运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讨论: (1)邻边相等 (2)对角线互相垂直

2014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4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4年杭州市中考试题数学一、选择题 1. () A. B. C. D. 2. 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侧面积等于() A. B. C. D. 3.在RT△ABC中,已知∠C=90°,∠A=40°,BC=3,则AC=( ) A. B. C. D. 4.已知边长为a的正方形面积为8,则下列关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是无理数 B. a是方程的解 C. a是8的算术平方根 D. a满足不等式组 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B. 菱形的对角线不相等 C. 矩形的对角线不能互相垂直 D. 平行四边想的对角线可以互相垂直 6. 函数的自变量满足时,函数值满足,则这个函数可以是()A. B. C. D. 7. 若,则w=() A. B. C. D. 8. 已知2001年至2012年杭州市小学学校数量(单位:所)和在校学生人数(单位:人)的两幅统计图,由图得出如下四个结论:(图实在看不清,请自己上网查找)①学校数量2007至2012年比2001至2006年更稳定; ②在校学生人数有两次连续下降,两次连续增长的变化过程;③2009年的大于1000;④2009~2012年,各相邻两年的学校数量增长和在校学生人数增长最快的都是2011~2012年.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 D.③④ 9. 让图中两个转盘分别自由转动一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两个指针分别落在某两个数所表示的区域,则这两个数的和是2的倍数或是3的倍数的概率等于() A. B. C. D. 10.已知AD//BC,AB⊥AD,点E点F 分别在射线AD,射线BC上,若点E与点B关于AC对称,点E点F 关于BD对称,AC与BD相交于点G,则() C. D. 二、填空题 11. 2012年末统计,杭州市常住人口是880.2万人,用科学技术法表示为 . 12. 已知直线,若∠1=40°50′,则∠2= . 13. 设实数满足方程组,则 . 14.已知杭州市某天六个整点时的气温绘制成的统计图,则这六个整点时气温的中位数是 . 15.设抛物线过A(0,2), B(4,3),C三点,其中点C在直线上,且点C到抛物线对称轴的距离等于1,则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16. 点A,B,C都在半径为的圆上,直线AD⊥直线BC,垂足为D,直线BE⊥直线AC,垂足为E,直线AD与BE相交于点H,若 ,则∠ABC所对的

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Ⅰ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A.舟楫/编辑道观/冠名权濒临/彬彬有礼B.蹒跚/珊瑚嫁接/度假村布帛/并行不悖 C.慑服/拍摄昭示/软着陆荒诞/肆无忌惮D.忏悔/阡陌储蓄/处方药复辟/刚愎自用 答案:A [解析]B项“帛(bó)”与“悖(bèi)”读音不同,C项“昭(zhāo)”与“着(zhuó)”读音不同,D项“忏(chàn)”与“阡(qiān)”读音不同。 [评点]从考查的内容上看,有形近字(共四组)、同音字(共八组),而且以同音字考查为主导,这是比较少见的,这也体现了命题人的胆识;在读音不相同的选项中只设一组读音不同,做到了命题的规范,也大大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因而一上来就给考生坚定了信心。但是,同音字考查过多,并且同音字除了同音之外之间再没有其他任何联系,比如“嫁”与“假”,“帛”与“悖”,“昭”与“着”,等,并组考查根本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给人的感觉好像只是两个同音字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而已,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对人才选拔性的考查。所以从此题内容上说,命题有些低幼化,也间接地帮扶了不愿识记的当代中学生,而且还“促进”了当代中学生识记能力逐步退化的倾向。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C)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___________。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___________。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___________。 A.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B.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C.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D.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假成真 答案:C [解析]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

中考数学计算题大全及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计算题大全及答案解析 1.计算: (1); (2). 【来源】2018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数学试卷 【答案】(1)-8;(2) 【解析】 【分析】 (1)先对零指数幂、乘方、立方根、负指数幂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 (2)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除法化为乘法,化简分式. 【详解】 解:(1)原式; (2)原式.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数的计算和分式的化简,解题关键是熟记有理数的运算法则. 2.(1)计算: (2)化简: 【来源】四川省甘孜州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 【答案】(1)-1;(2)x2 【解析】 【分析】 (1)原式第一项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第二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第三项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2)先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同时把分子分解因式,然后约分,再相乘,最后合并同类项即可. 【详解】 (1)原式=-1-4× =-1- =-1; (2)原式=-x =x(x+1)-x =x2. 【点睛】 此题考查了实数和分式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3.(1)解不等式组: (2)化简:(﹣2)?. 【来源】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数学试卷 【答案】(1)﹣1<x<5;(2). 【解析】 【分析】 (1)先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即可. (2)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计算可得. 【详解】 (1)解不等式<1,得:x<5, 解不等式2x+16>14,得:x>﹣1,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5; (2)原式=(﹣)?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和分式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4.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2018年中考数学试卷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利用二次根式性质、负整数指数幂及绝对值性质计算出x的值,最后代入计算可得. 【详解】 原式(x﹣1) . ∵x=22﹣(1)=21,∴原式.【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5.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1,y=2) 【来源】2018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数学试卷 【答案】-3. 【解析】 【分析】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方法大全及技巧

专业资料整理分享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 湖北竹溪城关中学明道银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秘诀(一) 数学综合题关键是第24题和25题,我们不妨把它分为函数型综合题和几何型综合题。 (一)函数型综合题:是先给定直角坐标系和几何图形,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求解前已知函数的类型),然后进行图形的研究,求点的坐标或研究图形的某些性质。初中已知函数有:①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和常值函数,它们所对应的图像是直线;②反比例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双曲线; ③二次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抛物线。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主要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关键是求点的坐标,而求点的坐标基本方法是几何法(图形法)和代数法(解析法)。此类题基本在第24题,满分12分,基本分2-3小题来呈现。 (二)几何型综合题:是先给定几何图形,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然后有动点(或动线段)运动,对应产生线段、面积等的变化,求对应的(未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没有求出之前不知道函数解析式的形式是什么)和求函数的定义域,最后根据所求的函数关系进行探索研究,一般有:在什么条件下图形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四边形是菱形、梯形等或探索两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相似等或探究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等或探索面积之间满足一定关系求x的值等和直线(圆)与圆的相切时求自变量的值等。求未知函数解析式的关键是

列出包含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即列出含有x、y的方程),变形写成y=f(x)的形式。一般有直接法(直接列出含有x和y的方程)和复合法(列出含有x和y和第三个变量的方程,然后求出第三个变量和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代入消去第三个变量,得到y=f(x)的形式),当然还有参数法,这个已超出初中数学教学要求。找等量关系的途径在初中主要有利用勾股定理、平行线截得比例线段、三角形相似、面积相等方法。求定义域主要是寻找图形的特殊位置(极限位置)和根据解析式求解。而最后的探索问题千变万化,但少不了对图形的分析和研究,用几何和代数的方法求出x的值。几何型综合题基本在第25题做为压轴题出现,满分14分,一般分三小题呈现。 在解数学综合题时我们要做到:数形结合记心头,大题小作来转化,潜在条件不能忘,化动为静多画图,分类讨论要严密,方程函数是工具,计算推理要严谨,创新品质得提高。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秘诀(二) 具有选拔功能的中考压轴题是为考察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设计的题目,其特点是知识点多,覆盖面广,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路难觅,解法灵活。解数学压轴题,一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二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三要掌握常用的解题策略。现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策略,供初三同学参考。 1、以坐标系为桥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2014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4年杭州市中考试题 数学 一、选择题 1.2 3(2)a a -=( ) A.312a - B. 36a - C. 312a D. 26a 2. 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侧面积等于( )2cm A. 12π B. 15π C. 24π D. 30π 3.在RT △ABC 中,已知∠C=90°,∠A=40°,BC=3,则 AC=( ) A. 3sin 40? B. 3sin50? C. 3tan 40? D. 3tan50? 4.已知边长为a 的正方形面积为8,则下列关于a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 是无理数 B. a 是方程280x -=的解 C. a 是8的算术平方根 D. a 满足不等式组30 40 a a ->?? -

2012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2012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5分)已知集合A={1,2,4},B={2,4,6},则A∪B=_________. 2.(5分)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之比为3:3:4,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则应从高二年级抽取_________名学生. 3.(5分)设a,b∈R,a+bi=(i为虚数单位),则a+b的值为_________. 4.(5分)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k的值是_________. 5.(5分)函数f(x)=的定义域为_________. 6.(5分)现有10个数,它们能构成一个以1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若从这10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则它小于8的概率是_________. 7.(5分)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3cm,AA1=2cm,则四棱锥A﹣BB1D1D的体积为_________ cm3.

8.(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m的值为_________. 9.(5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BC=2,点E为BC的中点,点F在边CD上,若=,则 的值是_________. 10.(5分)设f(x)是定义在R上且周期为2的函数,在区间[﹣1,1]上,f(x)=其中a,b∈R.若=,则a+3b的值为_________. 11.(5分)设a为锐角,若cos(a+)=,则sin(2a+)的值为_________. 12.(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的方程为x2+y2﹣8x+15=0,若直线y=kx﹣2上至少存在一点,使得以该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圆C有公共点,则k的最大值是_________. 13.(5分)已知函数f(x)=x2+ax+b(a,b∈R)的值域为[0,+∞),若关于x的不等式f(x)<c的解集为(m,m+6),则实数c的值为_________. 14.(5分)已知正数a,b,c满足:5c﹣3a≤b≤4c﹣a,clnb≥a+clnc,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14分)在△ABC中,已知. (1)求证:tanB=3tanA; (2)若cosC=,求A的值.

2018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7的相反数是() A.7 B.﹣7 C.D.﹣ 2.数据3,2,4,2,5,3,2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2,3 B.4,2 C.3,2 D.2,2 3.如图是一个空心圆柱体,它的左视图是() A.B.C. D. % 4.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A.B. C.D. 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3a2+a=3a3B.2a3?(﹣a2)=2a5C.4a6+2a2=2a3D.(﹣3a)2﹣a2=8a2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m﹣3,4﹣2m)不可能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7.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A.正六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B.位似图形必定相似 C.样本方差越大,数据波动越小 ) D.方程x2+x+1=0无实数根 8.从长为3,5,7,10的四条线段中任意选取三条作为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概

率是() A.B.C.D.1 9.如图,A,B,C,D是⊙O上的四个点,B是的中点,M是半径OD上任意一点.若∠BDC=40°,则∠AMB的度数不可能是() A.45°B.60°C.75°D.85° 10.将如图所示的抛物线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抛物线解析式是() A.y=(x﹣1)2+1 B.y=(x+1)2+1 C.y=2(x﹣1)2+1 D.y=2(x+1)2+1 11.如图,在Rt△ABC中,∠ACB=90°,将△ABC绕顶点C逆时针旋转得到△A'B'C,M是BC的中点,P是A'B'的中点,连接PM.若BC=2,∠BAC=30°,则线段PM 的最大值是() \ A.4 B.3 C.2 D.1 1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O是对角线AC与BD的交点,M是BC边上的动点(点M不与B,C重合),CN⊥DM,CN与AB交于点N,连接OM,ON,MN.下列五个结论:①△CNB≌△DMC;②△CON≌△DOM;③△OMN∽△OAD;④AN2+CM2=MN2;⑤若AB=2,则S△OMN的最小值是,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浙江省杭州市2014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

- 1 - 浙江省杭州市2014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4)及答案 一.仔细选一选(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注意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选取正确答案. 1. 如果1-=ab ,那么a ,b 两个实数一定是( ) (原创) A. 互为倒数 B.-1和+1 C.互为相反数 D.互为负倒数 (本题考查有理数的简单运算,属容易题,预计难度系数0.9) 2.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的预测数据,2013年世界各国GDP 排名最高的仍为头号经济强国美国, 其经济总量将达16万1979亿美元;中国位居第二,GDP 总量为9万零386亿美元, 则中国的GDP 总量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亿美元(原创) A.4100386.9? B.310386.90? C.51061979.1? D.41061979.1? (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属容易题,预计难度系数0.9)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a ab 33= B. +--b a b a 222)(b a b a +=+ 0.85) 4.在6不见图形的情况下随机摸出1( )(原创) A .16 B .13 D .23 (本题考查图形的对称性、概率的计算,属容易题,预计难度系数0.85) 5.把多项式x 4一8x 2+16分解因式,所得结果是( ) (原创) A .(x -2)2 (x +2)2 B. (x -4)2 (x +4)2 C .(x 一4)2 D .(x -4)4 (本题考查运用乘法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属容易题,预计难度系数0.8) 6.如图,已知⊙O 的半径为R ,C 、D 是直径AB 的同侧圆周上的两点,弧AC 的度数为100°弧BC =2弧 BD ,动点P 在线段AB 上,则PC +PD 的最小值为 ( )(原创) A .R B C D (本题考查两点间线段最短、圆的轴对称性,属稍难题,预计难度系数0.78) 7.抛物线y =x 2一3x +2与y 轴交点、与x 轴交点、及顶点的坐标连接而成的四边形的面积是( ) (原 创) A .1 B .89 C .2 D .4 9

2012年文数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湖南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数学(文史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M={-1,0,1},N={x|x 2=x},则M ∩N= A.{-1,0,1} B.{0,1} C.{1} D.{0} 【答案】B 【解析】 {}0,1N = M={-1,0,1} ∴M ∩N={0,1} 【点评】本题考查了集合的基本运算,较简单,易得分.先求出{}0,1N =,再利用交集定义得出M ∩N. 2.复数z=i (i+1)(i 为虚数单位)的共轭复数是 A.-1-i B.-1+i C.1-i D.1+i 【答案】A 【解析】由z=i (i+1)=1i -+,及共轭复数定义得1z i =--.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及复数的基本概念,考查基本运算能力.先把Z 化成标准的 (,)a bi a b R +∈形式,然后由共轭复数定义得出1z i =--. 3.命题“若α= 4π ,则tan α=1”的逆否命题是 A.若α≠4π,则tan α≠1 B. 若α=4 π ,则tan α≠1 C. 若tan α≠1,则α≠4π D. 若tan α≠1,则α=4 π 【答案】C 【解析】因为“若p ,则q ”的逆否命题为“若p ?,则q ?”,所以 “若α=4 π ,则tan α=1”的逆否命题是 “若tan α≠1,则α≠ 4 π”. 【点评】本题考查了“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4.某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均如图1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不可能... 是 【答案】D 【解析】本题是组合体的三视图问题,由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均如图1所示知,原图下面图为圆柱或直四棱柱,上面是圆柱或直四棱柱或下底是直角的三棱柱,A,B,C,都可能是该几何体的俯视图,D不可能是该几何体的俯视图,因为它的正视图上面应为如图的矩形.

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word版完整版

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 析w o r d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5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3分)(2015?北京)截止到2015年6月1日,北京市已建成34个地下调蓄设施,蓄水能力达到140000立方米,将14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14×104B.×105C.×106D.14×106 考 点: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专 题: 计算题. 分 析: 将14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即可. 解答:解:140000=×105,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较小的数,以及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2.(3分)(2015?北京)实数a,b,c,d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这四个数中,绝对值最大的是() A.a B.b C.c D.d 考 点: 实数大小比较. 分析:首先根据数轴的特征,以及绝对值的含义和性质,判断出实数a,b,c,d的绝对值的取值范围,然后比较大小,判断出这四个数中,绝对值最大的是哪个数即可. 解答:解:根据图示,可得 3<|a|<4,1<|b|<2,0<|c|<1,2<|d|<3,所以这四个数中,绝对值最大的是a.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以及绝对值的非负性质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实数a,b,c,d的绝对值的取值范围. 3.(3分)(2015?北京)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3个红球,2个黄球和1个绿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恰好是黄球的概率为() A.B.C.D. 考 点: 概率公式. 专 题: 计算题. 分 析: 直接根据概率公式求解. 解 答: 解: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恰好是黄球的概率==. 故选B. 点本题考查了概率公式:随机事件A的概率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除以所有可能出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析二十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析二十 103.(2017黑龙江省龙东地区,第25题,8分)在甲、乙两城市之间有一服务区,一辆客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辆货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客车、货车离服务区的距离y1(千米),y2(千米)与行驶的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1所示. (1)甲、乙两地相距千米. (2)求出发3小时后,货车离服务区的路程y2(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在客车和货车出发的同时,有一辆邮政车从服务区匀速去甲地取货后返回乙地(取货的时间忽略不计),邮政车离服务区的距离y3(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图线如图2中的虚线所示,直接写出在行驶的过程中,经过多长时间邮政车与客车和货车的距离相等? 【答案】(1)480;(2)y2=40x﹣120;(3)1.2或4.8或7.5小时. 【分析】(1)根据图1,根据客车、货车离服务区的初始距离可得甲乙两地距离; (2)根据图象中的数据可以求得3小时后,货车离服务区的路程y2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分三种情况讨论,当邮政车去甲地的途中会有某个时间邮政车与客车和货车的距离相等;当邮政车从甲地返回乙地时,货车与客车相遇时,邮政车与客车和货车的距离相等;货车与客车相遇后,邮政车与客车和货车的距离相等. . 106.(2017山东省莱芜市,第22题,10分)某网店销售甲、乙两种防雾霾口罩,已知甲种口罩每袋的售价比乙种口罩多5元,小丽从该网店网购2袋甲种口罩和3袋乙种口罩共花费110元. (1)改网店甲、乙两种口罩每袋的售价各多少元? (2)根据消费者需求,网店决定用不超过10000元购进价、乙两种口罩共500袋,且甲 种口罩的数量大于乙种口罩的4 5,已知甲种口罩每袋的进价为22.4元,乙种口罩每袋的 进价为18元,请你帮助网店计算有几种进货方案?若使网店获利最大,应该购进甲、乙两种口罩各多少袋,最大获利多少元? 【答案】(1)该网店甲种口罩每袋的售价为25元,乙种口罩每袋的售价为20元;(2)该网店购进甲种口罩227袋,购进乙种口罩273袋时,获利最大,最大利润为1136.2元.【分析】(1)分别根据甲种口罩每袋的售价比乙种口罩多5元,小丽从该网店网购2袋甲种口罩和3袋乙种口罩共花费110元,得出等式组成方程求出即可; (2)根据网店决定用不超过10000元购进价、乙两种口罩共500袋,甲种口罩的数量大

2012年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全国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化学) 6.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单质分子均不存在化学键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A 【解析】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A正确;只有单原子分子单质分子中不含化学键,B错误;CO2分子含有极性键,但CO2是非极性分子;NaOH等离子化合物含有共价键,但是离子化合物,不是共价化合物,D错误。 7.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 Al(OH)3↓ 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OH)2+CO32-= CaCO3↓+2OH- C.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Cl2+2OH-= ClO-+Cl-+H2O D.稀硫酸中加入铁粉2Fe+6H+= 2Fe3++3H2↑ 答案:C 【解析】A答案中氨水是弱电解质,应写成分子式,错误;B中澄清石灰水应写成离子形式,错误;D答案中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错误。 8.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 CO(g)+H2O(g)催化剂 CO2(g)+H2(g) △H < 0 反应到达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 C.增大CO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答案:B 【解析】CO(g)+H2O(g)催化剂 CO2(g)+H2(g)是一个气体总体积不发生改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CO的 转化率不变,A错误;反应式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B正确;增大CO 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 的转化率降低,C错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没有影响,D错误。 9.反应A+B→C(△H<0)分两步进行:①A+B→X(△H>0),②X→C(△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反应A+B →C(△H <0)分两步进行①A+B→X (△H >0)②X→C(△H <0)可以看出,A+B →C(△H <0)是放热反应,A和B 的能量之和C,由①A+B→X (△H >0)可知这步反应是吸热反应,X→C(△H <0)是放热反应,故X的能量大于A+B;A+B的能量大于C,X 的能量大于C,答案:D。

2015年南宁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详细解析版)

2015南宁市初中升学毕业数学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II 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都给出代号为(A )、(B )、(C )、(D )四个结论,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考生用2B 铅笔在答题卷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 考点:绝对值(初一上-有理数)。 2.如图1是由四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那么它的主视图是( ). 答案:B 考点:简单几何体三视图(初三下-投影与视图)。 3.南宁快速公交(简称:BRT )将在今年年底开始动工,预计2016年下半年建成并投入试运营,首条BRT 西起南宁火车站,东至南宁东站,全长约为11300米,其中数据113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510113.0? (B )41013.1? (C )3103.11? (D )210113? 答案:B 考点:科学计数法(初一上学期-有理数)。 4.某校男子足球队的年龄分布如图2条形图所示,则这些队员年龄的众 数是( ). (A )12 (B )13 (C )14 (D )15 答案:C 考点:众数(初二下 - 数据的分析)。 5.如图3,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 的直角顶点A 在直线DE 上,且BC//DE ,则∠CAE 等于( ). 正面 图1 ( A ) ( B ) ( C ) ( D )

图5 (A )30° (B )45° (C )60° (D )90° 答案:A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初一下-相交线与平行线)。 6.不等式132<-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A ) (B ) (C ) (D ) 答案:D 考点:解不等式(初一下-不等式)。 7.如图4,在△ABC 中,AB=AD=DC ,∠B=70°,则∠C 的度数为( ). (A )35° (B )40° (C )45° (D )50° 答案:A 考点:等腰三角形角度计算(初二上-轴对称)。 8.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ab a ab 224=÷ (B )6329)3(x x = (C )743a a a =? (D )236=÷ 答案:C 考点: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整式和二次根式的化简(初二上-整式乘除,幂的运算;初二下-二次根式)。 9.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等于( ). (A )60° (B )72° (C )90° (D )108° 答案:B 考点:正多边形内角和(初二上-三角形)。 10.如图5,已知经过原点的抛物线)0(2≠++=a c bx ax y 的对称轴是直线1-=x 下列 结论中:①0>ab ,②0>++c b a ,③当002<<<-y x 时,,正确的个数是(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答案:D 考点: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初三上-二次函数)。 11.如图6,AB 是⊙O 的直径,AB=8,点M 在⊙O 上,∠MAB=20°,N 是弧MB 的中点,P 是 直径AB 上的一动点,若MN=1,则△PMN 周长的最小值为( ). (A )4 (B )5 (C )6 (D ) 7 图 3 图4

中考数学压轴题典型题型解析

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精析 37.(09年黑龙江牡丹江)28.(本小题满分8分)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的长是关于的一元二 次方程的两个根,且 (1)求的值. (2)若为轴上的点,且求经过、两点的直线的解析式,并判断与是否相似? (3)若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则在直线上是否存在点使以、、、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 由. (09年黑龙江牡丹江28题解析)解:(1)解得 ·············································································· 1分 在中,由勾股定理有 ········································································ 1分 (2)∵点在轴上, ········································································ 1分 ABCD 6AD =,OA OB x 2 7120x x -+=OA OB >.sin ABC ∠E x 16 3 AOE S = △,D E AOE △DAO △M AB F ,A C F M F 2 7120x x -+=1243x x ==,OA OB >43OA OB ∴==,Rt AOB △225AB OA OB =+=4 sin 5 OA ABC AB ∴∠= =E x 163 AOE S = △11623AO OE ∴?=8 3 OE ∴= 880033E E ????∴- ? ????? ,或,x y A D B O C 28题图

2018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 A. 3 B. -3 C. D. 2.数据1800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A. 1.86 B. 1.8×106 C. 18×105 D. 18×106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4.测试五位学生“一分钟跳绳”成绩,得到五个各不相同的数据,统计时,出现了一处错误:将最高成绩写得更高了。计算结果不受影响的是() A. 方差 B. 标准差 C. 中位数 D. 平均数 5.若线段AM,AN分别是△ABC边上的高线和中线,则() A. B. C. D. 6.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规定:每答对一题得+5分,每答错一题得-2分,不答的题得0分。已知圆圆这次竞赛得了60分,设圆圆答对了道题,答错了道题,则() A. B. C. D. 7.一个两位数,它的十位数字是3,个位数字是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六个面分别有数字1—6)朝上一面的数字。任意抛掷这枚骰子一次,得到的两位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等于() A. B. C. D. 8.如图,已知点P矩形ABCD内一点(不含边界),设,, ,,若,,则() A. B.

C. D. 9.四位同学在研究函数(b,c是常数)时,甲发现当时,函数有最小值;乙发现是方程的一个根;丙发现函数的最小值为3;丁发现当时,.已知这四位同学中只有一位发现的结论是错误的,则该同学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如图,在△ABC中,点D在AB边上,DE∥BC,与边AC交于点E,连结BE,记△ADE,△BCE的面积分别为S1,S2,()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 二、填空题 11.计算:a-3a=________。 12.如图,直线a∥b,直线c与直线a,b分别交于A,B,若∠1=45°,则∠2=________。 13.因式分解:________ 14.如图,AB是⊙的直径,点C是半径OA的中点,过点C作DE⊥AB,交O于点D,E 两点,过点D作直径DF,连结AF,则∠DEA=________。 15.某日上午,甲、乙两车先后从A地出发沿一条公路匀速前往B地,甲车8点出发,如图是其行驶路程s(千米)随行驶时间t(小时)变化的图象.乙车9点出发,若要在10点至11点之间(含10点和11点)追上甲车,则乙车的速度v(单位:千米/小时)的范围是________。

2012年英语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天津(教与学)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英语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3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1页至10页,第Ⅱ卷11页至12页。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55小题,共95分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01.---Can I have a day off tomorrow, Mr. Johnson? ---__________. I can manage without you. A.F orget it B. I’m afraid not C. It depends D. Of course 02.The letters for the boss___________ on his desk but he didn’t read them until three later. A.w ere put B. was put C. put D. has put 03.You were working too hard. You’d better keep a ________between work and relaxation. A.p romise B. lead C. balance D. diary 04.The dog may be a good panion for the old. _______, the need to take it for walk s may be a disadvanta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