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统计软件详细介绍

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统计软件详细介绍
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统计软件详细介绍

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统计软件详细介绍

统计分析方法有哪几种?下面我们将详细阐述,并介绍一些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

一、指标对比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

统计分析的八种方法一、指标对比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又称比较分析法,是统计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有关的指标对比来反映事物数量上差异和变化的方法。有比较才能鉴别。单独看一些指标,只能说明总体的某些数量特征,得不出什么结论性的认识;一经过比较,如与国外、外单位比,与历史数据比,与计划相比,就可以对规模大小、水平高低、速度快慢作出判断和评价。

指标分析对比分析方法可分为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分析。静态比较是同一时间条件下不同总体指标比较,如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比较,也叫横向比较;动态比较是同一总体条件不同时期指标数值的比较,也叫纵向比较。这两种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使用。进行对比分析时,可以单独使用总量指标或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也可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对比。比较的结果可用相对数,如百分数、倍数、系数等,也可用相差的绝对数和相关的百分点(每1%为一个百分点)来表示,即将对比的指标相减。

二、分组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

分组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对比,但组成统计总体的各单位具有多种特征,这就使得在同一总体范围内的各单位之间产生了许多差别,统计分析不仅要对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还要深入总体的内部进行分组分析。分组分析法就是根据统计分析的目的要求,把所研究的总体按照一个或者几个标志划分为若干个部分,加以整理,进行观察、分析,以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性。

统计分组法的关键问题在于正确选择分组标值和划分各组界限。

三、时间数列及动态分析法

时间数列。是将同一指标在时间上变化和发展的一系列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就形成时间数列,又称动态数列。它能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动情况,通过时间数列的编制和分析,可以找出动态变化规律,为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依据。时间数列可分为绝对数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平均数时间数列。

时间数列速度指标。根据绝对数时间数列可以计算的速度指标:有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动态分析法。在统计分析中,如果只有孤立的一个时期指标值,是很难作出判断的。如果编制了时间数列,就可以进行动态分析,反映其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变化规律。

进行动态分析,要注意数列中各个指标具有的可比性。总体范围、指标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都应该前后一致。时间间隔一般也要一致,但也可以根据研究目的,采取不同的间隔期,如按历史时期分。为了消除时间间隔期不同而产生的指标数值不可比,可采用年平均数和年平均发展速度来编制动态数列。此外在统计上,许多综合指标是采用价值形态来反映实物总量,如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计算不同年份的发展速度时,必须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才能正确的反映实物量的变化。也就是说必须用可比价格(如用不变价或用价格指数调整)计算不同年份相同产品的价值,然后才能进行对比。为了观察我国经济发展的波动轨迹,可将各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速度编制时间数列,并据以绘制成曲线图,令人得到直观认识。

四、指数分析法

指数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变动情况的相对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根据指数所研究的范围不同可以有个体指数、类指数与总指数之分。

指数的作用:一是可以综合反映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变动的方向和程度;二是可以分析某种社会经济现象的总变动受各因素变动影响的程度,这是一种因素分析法。操作方法是:通过指数体系中的数量关系,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来观察某一因素的变动对总变动的影响。

用指数进行因素分析。因素分析就是将研究对象分解为各个因素,把研究对象的总体看成是各因素变动共同的结果,通过对各个因素的分析,对研究对象总变动中各项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测定。因素分析按其所研究的对象的统计指标不同可分为对总量指标的变动的因素分析,对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五、平衡分析法

平衡分析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化对等关系的一种方法。它把对立统一的双方按其构成要素一一排列起来,给人以整体的概念,以便于全局来观察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平衡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生活中,大至全国宏观经济运行,小至个人经济收支。平衡种类繁多,如财政平衡表、劳动力平衡表、能源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投入产出平衡表,等等。平衡分析的作用:一是从数量对等关系上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平衡状况,分析各种比例关系相适应状况;二是揭示不平衡的因素和发展潜力;三是利用平衡关系可以从各项已知指标中推算未知的个别指标。

六、综合评价分析

社会经济分析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运行状况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各个因素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是不同的。如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评价,涉及生活、分配、流通、消费各个方面;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涉及人、财、物合理利用和市场销售状况。如果只用单一指标,就难以作出恰当的评价。

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四个步骤:

1.确定评价指标体系,这是综合评价的基础和依据。要注意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搜集数据,并对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数值进行同度量处理。可采用相对化处理、函数化处理、标准化处理等方法。

3.确定各指标的权数,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根据各个指标所处的地位和对总体影响程度不同,需要对不同指标赋予不同的权数。

4.对指标进行汇总,计算综合分值,并据此作出综合评价。

七、景气分析

经济波动是客观存在的,是任何国家都难以完全避免的。如何避免大的经济波动,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一直是各国政府和经济之专家在宏观调控和决策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景气分析正是适应这一要求而产生和发展的。景气分析是一种综合评价分析,可分为宏观经济景气分析和企业景气调查分析。

宏观经济景气分析。是国家统计局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着手建立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经过十多年时间和不断完善,已形成制度,定期提供景气分析报告,对宏观经济运行状态起到晴雨表和报警器的作用,便于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宏观调控措施。以经常性的小调整,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

企业景气调查分析。是全国的大中型各类企业中,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问卷的形式,让企业负责人回答有关情况判断和预期。内容分为两类:一是对宏观经济总体的判断和预期;一是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和预期,如产品订单、原材料购进、价格、存货、就业、市场需求、固定资产投资等。

八、预测分析

宏观经济决策和微观经济决策,不仅需要了解经济运行中已经发生了的实际情况,而且更需要预见未来将发生的情况。根据已知的过去和现在推测未来,就是预测分析。

统计预测属于定量预测,是以数据分析为主,在预测中结合定性分析。统计预测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要根据指标时间数列自身变化与时间的依存关系进行预测,属于时间数列分析;另一类是根据指标之间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进行预测,属于回归分析。

预测分析的方法有回归分析法、滑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周期(季节)变化分析和随机变化分析等。比较复杂的预测分析需要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求解模型中的参数又有许多方法。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区别

多元统计老师说:“数据挖掘是以统计分析为基础的,多数在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我有不同的观点,就写点东西出来,大家可以自己评述。

我们过去曾给予数据挖掘方法智能的生命力,把它看作商务智能重要的发展方向。但统计学作为一个学科是否应该关心它的发展。我们是否应该将它看成统计的一部分?那意味作什么?最起码它表明我们应该:在我们的杂志上发表这类文章;在我们的本科课程中讲授一些这方面的内容,在我们的研究生中讲授一些相关的研究课题。我们的博士生专业课就有《多元统计》一课;给那些这方面较优秀的人提供一些奖励(工作,职称,奖品)。

答案并不明显,在统计学的历史上就忽略了许多在其它数据处理相关领域发展的新方法。如下是一些相关领域的例子。其中带*的是那些在统计科学中萌芽,但随后绝大部分又被统计学忽略的方法领域。

1 模式识别*--CS/工程

2 数据库管理--CS/图书馆科学

3 神经网络*--心理学/CS/工程

4 机器学习*-CS/AI

5 图形模型*(Beyes 网)-CS/AI

6 遗传工程--CS/工程

7 化学统计学*--化学

8 数据可视化**--CS/科学计算

可以肯定地说,个别的统计学家已经致力于这些领域,但公平地说他们并未被我们的统计学学术圈接纳,主流的学术圈并未接纳这些,至少我没有听到哪个统计学教师钻研神经网络。既然象上面的一些从数据获取知识的课题和统计学的关系如此冷淡,我们不禁要问:`什么不是统计学`。如果和数据联系并不是一个课题成为统计学一部分的充分理由,那么什么才是充分的呢?到目前为止,统计学的定义好象依赖于一些工具,也就是我们在当前的研究生课程中讲授的那些东西。如下是一些例子:

.概率理论

.实分析

.测度论

.渐近理论

.决策理论

.马耳可夫链

.遍历理论

统计领域好象被定义成一族能提出如上或相关工具的问题。当然这些工具过去和将来都会很有用。就象Brad Efron(Brad Efron,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Sequoia Hall 390 Serra Mall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提醒我们一样:“统计是最成功的信息科学。那些忽略了统计的人将受到惩罚,他们将在实际中自己重新发现该统计方法。”

有人认为在当前数据(及其相关应用)以指数方式增长,而统计学家的数量显然赶不上这种增长的情况下,我们统计学应该将精力集中于信息科学中我们作得最好的部分,也就是基于数学的概率推断。这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观点,当然它也有可能是最好的一种战略。然而,如果我们接受这一种观点,我们统计学家在‘信息革命’浪潮中的作用肯定会逐渐消失殆尽(在这个舞台上的演员越来越少)。当然这种战略的一个很好的优点是它对我们创新的要求很少,我们只需要墨守成规就可以了。

另一种观点,早在1962年就由John Tukey[Tukey (1962)]提出来了,他认为统计应该关注数据分析。这个领域应该依据问题而不是工具定义,也就是那些和数据有关的问题。如果这种观点成为一种主流观点,那就要求对我们的实践和学术课题作较大的改变。

首先(最重要的),我们应该跟上计算的步伐。哪里有数据,哪里就有计算。一旦我们将计算方法看成是一个基本的统计工具(而不是一种方便地实现我们现成工具的方法),那么当前许多和数据密切相关的领域将不复存在。他们将成为我们领域的一部分。

认真对待计算工具而不是简单地使用统计包--虽然这一点也很重要。如果计算成为我们的一个基本的研究工具,毫无疑问,我们的学生应该学习相关的计算科学知识。这将包括数值线性代数,数值和组合优化,数据结构,算法设计,机械体系,程序设计方法,数据库管理,并行体系,和程序设计等等。我们也将扩展我们的课程计划,它应该包括当前的计算机定向数据分析方法,它们大部分是在统计学科之外发展起来的。

如果我们想和其它的数据相关领域争夺学术和商业的市场空间,我们的某些基本模式将不得不改变,我们将不得不调节对数学的幻想。数学(象计算)只是统计的一个工具,虽然非常重要,但并不是唯一能证实统计方法有效性的工具。数学不等价于理论,反之亦然。理论本来是创造理解力和数学,虽然这很重要,但并不是作此的唯一方法。比如,在疾病的基因理论中数学内容很少,但它却使人们更好地理解许多医学现象。我们将承认经验确认方式,虽然有一定局限性,但的确是一种确认方式。

我们可能也不得不改变我们的文化。每一个参与其它数据相关领域的统计学家都被他们和统计学的‘文化差距’所震撼。在其它的一些领域,‘想法’比数学技术(基础)更重要。一个有启发的‘想法’就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若有更详细的确认(理论的或经验的)人们才去讨论它的最终价值。思维方式是‘如果没有证明是有罪的,那就是清白的’这和我们领域的思路是不一致的。过去如果一个新方法不是用数学证明是有效的,我们常常诋毁它,即使不这样,我们也不会接受它。这种思路在数据集比较小和信息噪声比较高时是合理的。特别地,我们应该改变我们诋毁那些表现很好(通常在其它领域),但却没被我们理解的方法的习惯。个人感觉,也许,现在的统计学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我们可以决定是接受还是拒绝改变。如上所说,两种观点都极富说服力。虽然观点丰富,但谁也不能肯定哪一种战略能保持我们领域的健康发展和生命力。大多数统计学家好象认为统计学对信息科学的影响越来越小。它们也不太同意为此作些什么。站主导的观点认为我们有市场问题,我们在别的领域的顾客和同事不了解我们的价值和重要性。这也是我们的主要专业组织,美国统计协会的看法。在战

略计划委员(A mstat News-Feb.1997)会所作的五年计划报告中有一节‘增强我们学科的声望和健康’,报告中提及“以下的内容意思是:统计学面临危机,市场的,人才的危机。”统计学可以在数据挖掘科学中发挥作用,统计学应该和数据挖掘合作,而不是将它甩给计算机科学家。

有一部分统计专家认为计算机和他们争抢了市场,这个是表面现象。以我们的课程为例,老师讲得很认真,但很多人都没有统计基础,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分析过程和结果的理解。SPSS、SAS等分析软件已很优秀,但运行出来的结果仍需进行解释,统计专家的价值也在于此。数据挖掘的可视化比统计分析工具更成功,在目前BI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企业数据仓库发展到一定阶段,数据挖掘的市场会越来越大,统计专家们的担忧正变为现实。数据挖掘是面向最终用户的,而统计分析的中间转换环节提高了应用成本。

常用统计软件介绍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目前在国内,大多侧重基本方法的介绍,而忽视了统计实验的教学。这样既不利于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使得这门课程的教学显得枯燥无味。为此,我们介绍一些常用的统计软件,以使学生对统计软件有初步的认识,为以后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初步的基础。

一、统计软件的种类

1.SAS

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一种大型统计分析系统,被誉为统计分析的标准软件。尽管价格不菲,SAS已被广泛应用于政府行政管理,科研,教育,生产和金融等不同领域,并且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目前SAS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9000多个客户群,直接用户超过300万人。在我国,国家信息中心,国家统计局,卫生部,中国科学院等都是SAS 系统的大用户。尽管现在已经尽量“傻瓜化”,但是仍然需要一定的训练才可以使用。因此,该统计软件主要适合于统计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使用。

2.SPSS

SPSS作为仅次于SAS的统计软件工具包,在社会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SPSS是世界上最早的统计分析软件,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三位研究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研制。由于SPSS 容易操作,输出漂亮,功能齐全,价格合理,所以很快地应用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世界上许多有影响的报刊杂志纷纷就SPSS的自动统计绘图、数据的深入分析、使用方便、功能齐全等方面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与称赞。迄今SPSS软件已有30余年的成长历史。全球约有25万家产品用户,它们分布于通讯、医疗、银行、证券、保险、制造、商业、市场研究、科研教育等多个领域和行业,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专业统计软件。在国际学术界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凡是用SPSS软件完成的计算和统计分

析,可以不必说明算法,由此可见其影响之大和信誉之高。因此,对于非统计工作者是很好的选择。

3.Excel

它严格说来并不是统计软件,但作为数据表格软件,必然有一定统计计算功能。而且凡是有Microsoft Office的计算机,基本上都装有Excel。但要注意,有时在装Office时没有装数据分析的功能,那就必须装了才行。当然,画图功能是都具备的。对于简单分析,Excel还算方便,但随着问题的深入,Excel就不那么“傻瓜”,需要使用函数,甚至根本没有相应的方法了。多数专门一些的统计推断问题还需要其他专门的统计软件来处理。

4.S-plus

这是统计学家喜爱的软件。不仅由于其功能齐全,而且由于其强大的编程功能,使得研究人员可以编制自己的程序来实现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它也在进行“傻瓜化”,以争取顾客。但仍然以编程方便为顾客所青睐。

5.Minitab

这个软件是很方便的功能强大而又齐全的软件,也已经“傻瓜化”,在我国用的不如SPSS 与SAS那么普遍。

6.Statistica

也是功能强大而齐全的“傻瓜化”的软件,在我国用的也不如SAS与SPSS那么普遍。

7.Eviews

这是一个主要处理回归和时间序列的软件。

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统计软件的内容,相信读者通过对上面资料的阅读,有了一定了解。下面推荐两篇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

IT系统分析师如何学习大数据

数据人生的感悟:商业智能与商业分析区别

数据分析师的职位划分

PHP 性能分析与实验——性能的宏观分析

数据分析师的职位划分

(完整版)问卷调查的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问卷调查的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问卷调查的方法用得很广泛,对于没有接触过spss的人第一步面临的就是问卷编码问题,有很多外专业的同学都在问这个问题,现在通过举例的方法详细讲解如下,以方便第一次接触SPSS 的同学也能做简单的分析。后面还有分析时的操作步骤,以及比较适用的深入统计分析方法的简单介绍。 调查分析问卷回收,在经过核实和清理后就要用SPSS做数据分析,首先的第一步就是把问题编码录入。 SPSS的问卷分析中一份问卷是一个案,首先要根据问卷问题的不同定义变量。定义变量值得注意的两点:一区分变量的度量,Measure的值,其中Scale是定量、Ordinal是定序、Nominal 是指定类;二注意定义不同的数据类型Type 各色各样的问卷题目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单选、多选、排序、开放题目四种类型,他们的变量的定义和处理的方法各有不同,我们详细举例介绍如下: 问卷调查的方法用得很广泛,对于没有接触过spss的人第一步面临的就是问卷编码问题,有很多外专业的同学都在问这个问题,现在通过举例的方法详细讲解如下,以方便第一次接触SPSS的同学也能做简单的分析。后面还有分析时的操作步骤,

以及比较适用的深入统计分析方法的简单介绍。自己写的,错误之处请指正, 调查分析问卷回收,在经过核实和清理后就要用SPSS做数据分析,首先的第一步就是把问题编码录入。 SPSS的问卷分析中一份问卷是一个案,首先要根据问卷问题的不同定义变量。定义变量值得注意的两点:一区分变量的度量,Measure的值,其中Scale是定量、Ordinal是定序、Nominal 是指定类;二注意定义不同的数据类型Type 各色各样的问卷题目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单选、多选、排序、开放题目四种类型,他们的变量的定义和处理的方法各有不同,我们详细举例介绍如下: 1 、单选题:答案只能有一个选项 例一当前贵组织机构是否设有面向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系统? A有 B 正在开创C没有D曾经有过但已中断 编码:只定义一个变量,Value值1、2、3、4分别代表A、

统计学第八章方差分析

第八章方差分析 Ⅰ.学习目的 本章介绍方差分析的理论、方法与运用。通过学习,要求:1.了解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思想;2.理解方差分解原理;3.掌握单因素、双因素(有、无交互作用)方差分析的原理和流程;4学会针对资料提出原假设,并能利用Excel进行方差分析。 Ⅱ.课程内容要点 第一节方差分析方法引导 一、方差分析问题的提出 方差分析,简称ANOVA(analysis of variance),就是利用试验观测值总偏差的可分解性,将不同条件所引起的偏差与试验误差分解开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比较,以确定条件偏差的影响程度以及相对大小。当已经确认某几种因素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时,可使用方差分析检验确定哪种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最为显著及估计影响程度。 二、方差分析的有关术语和概念 1.试验结果:在一项试验中用来衡量试验效果的特征量,也称试验指100

101 标或指标,类似函数的因变量或者目标函数。 2.试验因素:试验中,凡是对试验指标可能产生影响的原因都称为因素,或称为因子,类似函数的自变量。试验中需要考察的因素称为试验因素,简称为因素。一般用大写字母A 、B 、C 、……表示。方差分析的目的就是分析实验因素对实验或抽样的结果有无显著影响。如果在实验中变化的因素只有一个,这时的方差分析称为单因素方差分析;如果在实验中变化的因素不止一个,这时的方差分析就称为多因素方差分析。 3.因素水平:因素在试验中所处的各种状态或者所取的不同值,称为该因素的水平,简称水平。一般用下标区分。同样因素水平有时可以取得具体的数量值,有时只能取到定性值(如好,中,差等)。 4.交互作用:当方差分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不唯一时,这种多个因素的不同水平的组合对指标的影响称为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三、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一)方差分解原理 一般地,试验结果的差异性可由离差平方和表示,离差平方和又可分解为组间方差与组内方差。其中,组间方差为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的加总;组内方差则是各组内的随机影响的加总。如果组间方差明显高于组内方差,说明样本数据波动的主要来源是组间方差,因素是引起波动的主要原因,则认为因素对试验的结果存在显著的影响;否则认为波动主要来自组内方差,即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不显著。 (二)检验统计量 检验因素影响是否显著的统计量是F 统计量: 组内方差的自由度 组内方差组间方差的自由度 组间方差// F

常用医学统计学方法汇总

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 1连续性资料 1.1 两组独立样本比较 1.1.1 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两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t检验。 1.1.2 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1)可进行数据转换,如对数转换等,使之服从正态分布,然后对转换后的数据采用t检验;(2)采用非参数检验,如Wilcoxon检验。 1.1.3 资料方差不齐,(1)采用Satterthwate 的t’检验;(2)采用非参数检验,如Wilcoxon检验。 1.2 两组配对样本的比较 1.2.1 两组差值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 1.2.2 两组差值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wilcoxon的符号配对秩和检验。 1.3 多组完全随机样本比较 1.3.1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完全随机的方差分析。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有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 法,Scheffe法,SNK法等。 1.3.2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各组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Kruscal-Wallis法。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一般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P值,然后用成组的Wilcoxon检验。 1.4 多组随机区组样本比较 1.4.1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随机区组的方差分析。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有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 法,Scheffe法,SNK法等。 1.4.2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各组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Fridman检验法。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一般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P值,然后用符号配对的Wilcoxon检验。 ****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一般来说,如果是大样本,比如各组例数大于50,可以不作正态性检验,直接采用t 检验或方差分析。因为统计学上有中心极限定理,假定大样本是服从正态分布的。 (2)当进行多组比较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仅比较其中的两组,而不顾其他组,这样作容易增大犯假阳性错误的概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作总的各组间的比较,如果总的来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然后才能作其中任意两组的比较,这些两两比较有特定的统计方法,如上面提到的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法,Scheffe法,SNK法等。**绝不能对其中的两

《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第三版

何晓群编著,《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数据和部分程序下载 第2章 服装标准例程序利用R软件,运行如下R程序便可计算相应的条件均值和条件协方差矩阵: #均值向量 m=matrix(c(154.98,83.39,70.26,61.32,91.52),nrow=5,ncol=1); m; #协方差矩阵 sigma=matrix(c(29.66,6.51,1.85,9.36,10.34, 6.51,30.53,25.54,3.54,19.53, 1.85,25.54,39.86, 2.23,20.70, 9.36,3.54,2.23,7.03,5.21, 10.34,19.53,20.70,5.21,27.36),5,5); sigma; #条件均值 x5=85; m1=matrix(m[1:4,1],4,1)+matrix(sigma[1:4,5]*sigma[5,5]^(-1),4,1)%*%(x5-sigma[5,1]); m1; #条件协方差1(d[x1,x2,x3,x4|x5]) d1=sigma[1:4,1:4]-matrix(sigma[1:4,5]*sigma[5,5]^(-1),4,1)%*%matrix(sigma[5,1:4],1,4); d1; #条件协方差2(d[x1,x2,x3|x4,x5]) d2=d1[1:3,1:3]-matrix(d1[1:3,4]*d1[4,4]^(-1),3,1)%*%matrix(d1[4,1:3],1,3); d2; 注:上面程序假定 585 X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改 5 X的值以计算相应的条件均值。 利用R软件,运行如下的R程序便可计算出偏相关系数: #均值向量 m=matrix(c(154.98,83.39,70.26,61.32,91.52),nrow=5,ncol=1); m; #协方差矩阵 sigma=matrix(c(29.66,6.51,1.85,9.36,10.34, 6.51,30.53,25.54,3.54,19.53, 1.85,25.54,39.86, 2.23,20.70, 9.36,3.54,2.23,7.03,5.21, 10.34,19.53,20.70,5.21,27.36),5,5); sigma;

看医统学习题(计数资料)

《医学统计学习题》计数资料 5、有资料如下表: 甲、乙两个医院某传染病各型治愈率 病型 患者数治愈率(%)甲乙甲乙 普通型300 100 60.0 65.0 重型100 300 40.0 45.0 暴发型100 100 20.0 25.0 合计500 500 48.0 45.0 由于各型疾病的人数在两个医院的内部构成不同,从内部看,乙医院各型治愈率都高于甲医院,但根据栏的结果恰好相反,纠正这种矛盾现象的统计方法是: A、重新计算,多保留几位小数 B、对率进行标准化 C、对各医院分别求平均治愈率 D、增大样本含量,重新计算 6、5个样本率作比较,χ2>χ20.01,4,则在α=0.05检验水准下,可认为: A、各总体率不全等 B、各总体率均不等 C、各样本率均不等 D、各样本率不全等 7、两个独立小样本计量资料比较的假设检验,首先应考虑: A、用t检验 B、用Wilcoxon秩和检验 C、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均可 D、资料符合t检验还是Wilcoxon秩和检验条件 13.对三行四列表资料作 2检验,自由度等于 A. 1 B. 2 C. 3 D. 6 E. 12 14. 根据下述资料,则 病情 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轻型40 36 90 60 54 90 重型60 42 70 40 28 70 合计100 78 78 100 82 82 A. 乙疗法优于甲疗法 B. 甲疗法优于乙疗法 C. 甲疗法与乙疗法疗效相等 D. 此资料甲、乙疗法不能比较 E. 以上都不对15.在实际工作中,同质是指()。 A.被研究指标的非实验影响因素均相同。B.研究对象的测量指标无误差。 C.被研究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同。D.研究对象之间无个体差异。E.以上都对。答案 5、有资料如下表: 甲、乙两个医院某传染病各型治愈率 病型 患者数治愈率(%)甲乙甲乙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排列图 因果图 散布图 直方图 控制图 控制图的重要性 控制图原理 控制图种类及选用 统计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执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CAQ系统的基础,这里简要介绍制造企业应用最广的统计质量控制方法。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与控制图 获得有效的质量数据之后,就可以利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和控制图对质量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成分。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此处介绍的方法是生产现场经常使用,易于掌握的统计方法,包括排列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等。 排列图 排列图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图表工具.它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巴洛特(Pareto)提出的.巴洛特发现人类经济领域中"少数人占有社会上的大部分财富,而绝大多数人处于贫困状况"的现象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即所谓"关键的少数与次要的多数"原理.朱兰(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把这个原理应用到质量管理中来,成为在质量管理中发现主要质量问题和确定质量改进方向的有力工具. 1.排列图的画法

排列图制作可分为5步: (1)确定分析的对象 排列图一般用来分析产品或零件的废品件数、吨数、损失金额、消耗工时及不合格项数等. (2)确定问题分类的项目 可按废品项目、缺陷项目、零件项目、不同操作者等进行分类。 (3)收集与整理数据 列表汇总每个项目发生的数量,即频数fi、项目按发生的数量大小,由大到小排列。最后一项是无法进一步细分或明确划分的项目统一称为“其它”。 (4)计算频数fi、频率Pi和累计频率Fi 首先统计频数fi,然后按(1)、(2)式分别计算频率Pi和累计频率Fi (1) 式中,f为各项目发生频数之和。 (2)

统计分析的八种方法

统计分析的八种方法 统计分析的八种方法一、指标对比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又称比较分析法,是统计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有关的指标对比来反映事物数量上差异和变化的方法。有比较才能鉴别。单独看一些指标,只能说明总体的某些数量特征,得不出什么结论性的认识;一经过比较,如与国外、外单位比,与历史数据比,与计划相比,就可以对规模大小、水平高低、速度快慢作出判断和评价。 指标分析对比分析方法可分为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分析。静态比较是同一时间条件下不同总体指标比较,如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比较,也叫横向比较;动态比较是同一总体条件不同时期指标数值的比较,也叫纵向比较。这两种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使用。进行对比分析时,可以单独使用总量指标或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也可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对比。比较的结果可用相对数,如百分数、倍数、系数等,也可用相差的绝对数和相关的百分点(每1%为一个百分点)来表示,即将对比的指标相减。 二、分组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是总体上的对比,但组成统计总体的各单位具有多种特征,这就使得在同一总体范围内的各单位之间产生了许多差别,统计分析不仅要对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还要深入总体的内部进行分组分析。分组分析法就是根据统计分析的目的要求,把所研究的总体按照一个或者几个标志划分为若干个部分,加以整理,进行观察、分析,以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性。 统计分组法的关键问题在于正确选择分组标值和划分各组界限。 三、时间数列及动态分析法时间数列。是将同一指标在时间上变化和发展的一系列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就形成时间数列,又称动态数列。它能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动情况,通过时间数列的编制和分析,可以找出动态变化规律,为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依据。时间数列可分为绝对数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平均数时间数列。 时间数列速度指标。根据绝对数时间数列可以计算的速度指标:有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动态分析法。在统计分析中,如果只有孤立的一个时期指标值,是很难作出判断的。如果编制了时间数列,就可以进行动态分析,反映其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变化规律。 进行动态分析,要注意数列中各个指标具有的可比性。总体范围、指标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都应该前后一致。时间间隔一般也要一致,但也可以根据研究目的,采取不同的间隔期,如按历史时期分。为了消除时间间隔期不同而产生的指标数值不可比,可采用年平均数和年平均发展速度来编制动态数列。此外在统计上,许多综合指标是采用价值形态来反映实物总量,如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计算不同年份的发展速度时,必须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才能正确的反映实物量的变化。

简单统计分析方法总结

简单统计分析方法总结 1.连续性资料 1.1 两组独立样本比较 1.1.1 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两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t检验。 1.1.2 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1)可进行数据转换,如对数转换等,使之服从正态分布,然后 对转换后的数据采用t检验;(2)采用非参数检验,如Wilcoxon检验。 1.1.3 资料方差不齐,(1)采用Satterthwate 的t’检验;(2)采用非参数检验,如Wilcoxon检验。 1.2 两组配对样本的比较 1.2.1 两组差值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 1.2.2 两组差值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wilcoxon的符号配对秩和检验。 1.3 多组完全随机样本比较 1.3.1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完全随机的方差分析。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 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有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法,Scheffe法,SNK法等。 1.3.2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各组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Kruscal-Wallis法。如果检验 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一般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P值,然后用成组的Wilcoxon检验。 1.4 多组随机区组样本比较 1.4.1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随机区组的方差分析。如果检验结果为有 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有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法,Scheffe法,SNK法等。 1.4.2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各组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Fridman检验法。如果检验结 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一般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P值,然后用符号配对的Wilcoxon检验。 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一般来说,如果是大样本,比如各组例数大于50,可以不作正态性检验,直接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因为统计学上有中心极限定理,假定大样本是服从正态分布的。但实际过程中这一条是值得商榷的。 (2)当进行多组比较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仅比较其中的两组,而不顾其他组,这样作容易增大犯假阳性错误的概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作总的各组间的比较,如果总的来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然后才能作其中任意两组的比较,这些两两比较有特定的统计方法,如上面提到的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法,Scheffe法,SNK法等。**绝不能对其中的两组直接采用t检验,这样即使得出结果也未必正确**

16种统计分析方法

16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汇总 2015-11-10 分类:数据分析评论(0) 经常会有朋友问到一个朋友,数据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我需要学习哪个等等之类的问题,今天数据分析精选给大家整理了十六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描述统计 描述性统计是指运用制表和分类,图形以及计筠概括性数据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偏度、峰度。 1、缺失值填充:常用方法:剔除法、均值法、最小邻居法、比率回归法、决策 树法。 2、正态性检验:很多统计方法都要求数值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以之前 需要进行正态性检验。常用方法:非参数检验的K-量检验、P-P图、Q-Q图、W 检验、动差法。 二、假设检验 1、参数检验 参数检验是在已知总体分布的条件下(一股要求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对一些主要的参数(如均值、百分数、方差、相关系数等)进行的检验。 1)U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大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2)T检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小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A 单样本t检验:推断该样本来自的总体均数μ与已知的某一总体均数μ0 (常为理论值或标准值)有无差别; B 配对样本t检验:当总体均数未知时,且两个样本可以配对,同对中的两者在 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条件方面扱为相似; C 两独立样本t检验:无法找到在各方面极为相似的两样本作配对比较时使用。 2、非参数检验

非参数检验则不考虑总体分布是否已知,常常也不是针对总体参数,而是针对总体的某些一股性假设(如总体分布的位罝是否相同,总体分布是否正态)进行检验。 适用情况:顺序类型的数据资料,这类数据的分布形态一般是未知的。 A 虽然是连续数据,但总体分布形态未知或者非正态; B 体分布虽然正态,数据也是连续类型,但样本容量极小,如10以下; 主要方法包括:卡方检验、秩和检验、二项检验、游程检验、K-量检验等。 三、信度分析 检査测量的可信度,例如调查问卷的真实性。 分类: 1、外在信度:不同时间测量时量表的一致性程度,常用方法重测信度 2、内在信度;每个量表是否测量到单一的概念,同时组成两表的内在体项一致 性如何,常用方法分半信度。 四、列联表分析 用于分析离散变量或定型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 对于二维表,可进行卡方检验,对于三维表,可作Mentel-Hanszel分层分析。 列联表分析还包括配对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行列均为顺序变量的相关检验。 五、相关分析 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相关方向及相关程度。 1、单相关:两个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叫单相关,即研究时只涉及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 2、复相关:三个或三个以上因素的相关关系叫复相关,即研究时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相关;

16种常用数据分析方法

一、描述统计 描述性统计是指运用制表和分类,图形以及计筠概括性数据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偏度、峰度。 1、缺失值填充:常用方法:剔除法、均值法、最小邻居法、比率回归法、决策树法。 2、正态性检验:很多统计方法都要求数值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以之前需要进行正态性检验。常用方法:非参数检验的K-量检验、P-P图、Q-Q图、W险验、动差法。 二、假设检验 1、参数检验 参数检验是在已知总体分布的条件下(一股要求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对一些主要的参数(如均值、百分数、方差、相关系数等)进行的检验。 1)U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大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2)T检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小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A 单样本t检验:推断该样本来自的总体均数口与已知的某一总体均数口0 (常为理论值或标准值)有无差别; B 配对样本t检验:当总体均数未知时,且两个样本可以配对,同对中的两者在 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条件方面扱为相似; C两独立样本t检验:无法找到在各方面极为相似的两样本作配对比较时使用。 2、非参数检验 非参数检验则不考虑总体分布是否已知,常常也不是针对总体参数,而是针对总体的某些一股性假设(如总体分布的位罝是否相同,总体分布是否正态)进行检验。 适用情况:顺序类型的数据资料,这类数据的分布形态一般是未知的。

A虽然是连续数据,但总体分布形态未知或者非正态; B体分布虽然正态,数据也是连续类型,但样本容量极小,如10以下; 主要方法包括:卡方检验、秩和检验、二项检验、游程检验、K-量检验等。三、信度分析 检査测量的可信度,例如调查问卷的真实性。 分类: 1、外在信度:不同时间测量时量表的一致性程度,常用方法重测信度 2、内在信度;每个量表是否测量到单一的概念,同时组成两表的内在体项一致性如何,常用方法分半信度。 四、列联表分析 用于分析离散变量或定型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 对于二维表,可进行卡方检验,对于三维表,可作Mentel-Hanszel分层分析。列联表分析还包括配对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行列均为顺序变量的相关检验。 五、相关分析 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相关方向及相 关程度。 1、单相关:两个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叫单相关,即研究时只涉及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 2、复相关:三个或三个以上因素的相关关系叫复相关,即研究时涉及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相关;

卫生统计学方法与应用中

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选择()* A.不能用甲地数据 B.不能用乙地数据 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 D.可能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 E.以上都不对 2、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随机化、对照、盲法 B.随机化、盲法、配对 C.随机化、重复、配对 D.随机化、齐同、均衡 E.随机化、对照、重复 3、对于一组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经直线相关分析得相关系数r=,对该资料拟合回归直线,则其回归系数b值()* >0 =0 <0 =1 E.不能确定正负 4、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得分 B.心率

C.住院天数 D.性别 E.胸围 5、抽样调查某市正常成年男性与女性各300人,测得其血红蛋白含量( g/L)。欲比较男性与女性的血红蛋白含量是否有差异,假设男性和女性的血红蛋白含量的总体方差相等,应采用()*c A.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 B.配对t检验 C.成组t检验 D.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 E.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6、进行方差分析时,数据应满足()* A.独立性、正态性、大样本 B.独立性、正态性、方差齐性 C.独立性、方差齐性、大样本 D.独立性、正态性、平行性 E.正态性、方差齐性、大样本 7、同类定量资料下列指标,反映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代表性的是()* A.四位分数间距 B.标准误 C.变异系数 D.百位分数

E.中位数 8、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组间变异来自于()* A.个体 B.全部观察值 C.随机因素 D.处理因素 E.随机因素和处理因素 9、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及时收集完整、准确的资料 B.综合资料 C.方差分析时要求个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 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 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 10、生存分析中的结果变量是()*d A.生存时间 B.寿命表法生存曲线呈阶梯型 C.生存率 D.生存时间与随访结局 E.生存时间与生存率 11、反映血型为AB型的人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宜计算()* A.率

计数资料的统计学分析

[模拟] 计数资料的统计学分析 A型题题干在前,选项在后。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 第1题: 计数资料又称如下哪一种资料 A.数量资料 B.抽样资料 C.普查资料 D.调查资料 E.定性资料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2题: 计数资料是指将观察单位按下列哪一种分组计数所得的资料 A.数量 B.体重 C.含量 D.属性或类型或品质 E.放射性计数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3题: 计数资料的初步分析常常要用下列哪些相对数 A.频数 B.频数和频率指标 C.率、构成比和相对比 D.构成指标和相对比 E.比和构成比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4题: 频率指标,它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如下哪一种

B.强度 C.比重大小 D.例数 E.各组的单位数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5题: 构成指标,它说明一事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如下哪一种大小 A.比重 B.强度 C.频数 D.频率 E.例数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6题: 对480人进行老年性白内障普查,分60岁一、70岁一和80岁一三个年龄组受检人数分别为300、150和30人,白内障例数分别为150、90和24人。回答70岁一年龄组的患病率(%)是多少 A.5 B.50 C.60 D.80 E.20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7题: 对1000人进行老年性白内障普查,分50岁一和60岁一两个年龄组,受检人数分别为480人和520人,白内障例数分别为120人和280人。回答患者50岁一年龄构成比(%)是多少 A.53.9 B.12 C.30 D.28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8题: 在计数资料计算相对数时,应注意如下哪些问题 A.分母不宜过大 B.可比性 C.随机性 D.分母不宜过小 E.分母宜中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9题: 在计数资料进行相对数间比较时,应注意如下哪些问题 A.分母不宜太小 B.可比性 C.可用频率指标代替构成指标 D.随机性和正态分布 E.其可比性和遵循随机抽样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10题: X2检验是要计算检验统计量X2值、X2值是反应如下哪种情况 A.实际频数大于理论频数 B.理论频数大于实际频数 C.实际频率和理论频率的吻合程度 D.实际频数和理论频数的吻合程度 E.实际频率大于理论频率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11题: X2值愈大,则X2值的概率P值如下哪种情况

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十二章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集中量数分析 一、集中量数也称集中趋势,它是一组数据的代表值,代表着现象的一般水平,别的数值围绕着它的周围。 常用的集中数有: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二、算术平均数:是以总体各单位数值之和除以总体单位总数的商。即, 各单位的标志数值之和 算术平均数= 总体单位总数 (一)简单算术平均数法: X1+X2+…X n ∑X X = = n n 其中,符号X代表算术平均数;X1,X2,…X n分别代表各个具体的标志数值,n表示总体单位数(即总体中个案的数目),∑表示将各个具体的标志数值相加求和。 (二)加权算术平均数: X1f1+ X2f2+…X n f n ∑Xf X = = f1+ f2 +…f n∑f 其中,f为权数,即变量在总体中出现的次数。 1、由单项分组资料求算术平均数。 ∑Xf X = ∑f 2、由组距分组资料求算术平均数。 先计算出组中距,然后再使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公式进行计算。 组中值的符号为:X mid 下组限+上组限 X mid = 2 由组距分组资料计算算术平均数的公式就变为: ∑f X mid X = ∑f

三、中位数 中位数是把调查到的数据资料按照标志值大小顺序排列,处于中央位置的标志值表示中间位置的平均数,也称位置平均数。 (一)由原始资料计算中位数 原始资料是以单项标志值形式表现的。先把各个标志值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然后用总体单位数加1除以2,即n+1 ,就可以求出中位数的位次。 2 (二)对经过资料计算中位数 1、由单项分组资料求中位数。 n+1 中位数的位次= 2 2、由组距分组资料计算中位数。 ∑f 由组距分组资料计算中位数,应先用 2 公式确定中位数所在组的位置,然后再用下限公式计算中位数的值。下限公式为: ∑f-cf m -1 M d= ×i+L f m 为中位数所在组以下的累计次其中,M d为中位数,f m为中位数所在组的次数,cf m -1 数,∑f为累计数,i为中位数所在组的组距,L为中位数所在组的下限。 四、众数 众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重复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一)从单项分组数据资料中计算众数 一般采用直接观察法即可。 (二)从组距分组资料中计算众数 一种是组中值法,另一种是摘补法。 L+U 其公式为:众数= 2 其中,L代表众数所在组的组下限,U代表众数所在组的组上限。

SAS统计分析教程方法总结

对定量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 1.单因素设计一元定量资料差异性分析 1.1.单因素设计一元定量资料t检验与符号秩和检验 T检验前提条件:定量资料满足独立性和正态分布,若不满足则进行单因素设计一元定量资料符号秩和检验。 1.2.配对设计一元定量资料t检验与符号秩和检验 配对设计:整个资料涉及一个试验因素的两个水平,并且在这两个水平作用下获得的相同指标是成对出现的,每一对中的两个数据来自于同一个个体或条件相近的两个个体。 1.3.成组设计一元定量资料t检验 成组设计定义: 设试验因素A有A1,A2个水平,将全部n(n最好是偶数)个受试对象随机地均分成2组,分别接受A1,A2,2种处理。再设每种处理下观测的定量指标数为k,当k=1时,属于一元分析的问题;当k≥2时,属于多元分析的问题。 在成组设计中,因2组受试对象之间未按重要的非处理因素进行两两配对,无法消除个体差异对观测结果的影响,因此,其试验效率低于配对设计。 T检验分析前提条件:

独立性、正态性和方差齐性。 1.4.成组设计一元定量资料Wil coxon秩和检验 不符合参数检验的前提条件,故选用非参数检验法,即秩和检验。1.5.单因素k(k>=3)水平设计定量资料一元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是用来研究一个控制变量的不同水平是否对观测变量产生了显著影响。这里,由于仅研究单个因素对观测变量的影响,因此称为单因素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的假定条件为: (1)各处理条件下的样本是随机的。 (2)各处理条件下的样本是相互独立的,否则可能出现无法解析的输出结果。 (3)各处理条件下的样本分别来自正态分布总体,否则使用非参数分析。(4)各处理条件下的样本方差相同,即具有齐效性。 1.6.单因素k(k>=3)水平设计定量资料一元协方差分析 协方差分析(Analysis of Covariance)是将回归分析与方差分析结合起来使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在这种分析中,先将定量的影响因素(即难以控制的因素)看作自变量,或称为协变量(Covariate),建立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的回归方程,这样就可以利用回归方程把因变量的变化中受不易控制的定量因素的影响扣除掉,从而,能够较合理地比较定性的影响因素处在不同水平下,经过回归分析手段修正以后的因变量的样本均数之间的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这就是协方差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计算原理。

统计学思考题

第一章导论 1、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 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的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照统计数据 的收集方法,可以将其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按照被描述的现象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分类数据是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是用文字来表述的。顺序数据是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顺序数据虽然也是类别,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是用文字来表述的。数值型数据是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现实中处理的大多数都是数值型数据。 2、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数据的意义。 对分类数据,我们通常计算出各组的频数或频率,计算其众数和异众比率,进行列联表分析和x2检验等;对顺序数据,可以计算其中位数和四分位差,计算等级相关系数等;对数值型数据,可以用更多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如计算各种统计量,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等 3、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总体:是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的集合,它通常由所研究的一些个体组成。如多个企业构成的集合,多个居民户构成的集合,多个人构成的集合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如从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个,这100个灯泡就构成了一个样本。 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它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在统计中,总体参数通常用希腊字母表示,如,总体平均数用u(miu)表示,总体标准差用(sigma)表示,总体比例用(pai)表示,等。 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它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一个量,由于抽样是随机的,因此统计量是样本的函数。样本统计量通常用英文字母来表示。如,样本平均数用(x-bar)表示,样本标准车用s表示,样本比例用p表示,等。 变量: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如,商品销售额,受教育程度,产品的质量等级等。 4、变量可分为哪几类? 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数值型变量根据其取值的不同,又可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分类变量是说明事物类别的一个名称,顺序变量是说明事物有序类别的一个名称,数值型变量是说明事物数字特征的一个名称。 5、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性变量。 离散型变量是只能取可数值的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值,而且其取值都以整位数断开,可以一一列举,如,企业量,产品数量;连续型变量是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区间中取任何值的变量。它的取值是连续不断的,不 能一一列举,如,年龄,温度,零件尺寸的误差等。 第二章数据的搜集 1、比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特点。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概率抽样,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非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也称随机抽样,是指遵守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选入样本。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抽样时是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抽样原则抽取样本;其次,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最后,当用样本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概率。 非概率抽样是相对于概率抽样而言的,指抽取样本时不是依据随机原则,而是根据研究目的对数据的要求,采用某种方式从总体中抽出部分单位对其实施调查。 如果调查的目的在于掌握研究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根据调查的结果对总体参数进行评估,得到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就应当采用概率抽样的方法。非概率抽样适合探索性的研究,调查的结果用于发现问题,为更深入的数量分析做好准备。非抽样调查也适合市场调查中概念测试,如产品包装测试、广告测试等。第三章数据的图表表示 1、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整理和图示方法各有那些? 分类数据的整理方法有频数和频数分布,图示方法有条形图、帕累托图、饼图、环形图;顺序数据的整理方法有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图示方法有累积频数分布和频率图。 2、数值型数据的分组方法有哪些?简述组距分组的步骤。 数据分组的方法有单变量值分组和组距分组。 组距分组的步骤:(1)确定组数,一般数据所分组数不应少于5组且不多于15组;(2)确定各组的组距,组距=(最大值-最小值)/组数,组距宜取5或10的倍数;(3)确定上下限,第一组的下限应低于最小变量值,最后一组的上限应高于最大变量值。 3、直方图与条形图有何区别? 直方图与条形图不同。首先,条形图是用条形的长度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则是固定的;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频率,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因此其高度与宽度均有意义。其次,由于分组数据具有连续性,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而条形图则是 分开排列。最后,条形图主要用于展示分类数据,而直方图则主要用于展示数值型数据。 第四章数据的概括性变量 1、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那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测度和描述:一是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二是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各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三是分布的形状,反映数据分布的偏态和峰态。 2、对于比率数据的平均为什么采用几何平均? 3、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众数是一组数据分布的峰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其缺点是具有不唯一性,一组数据可能有一个众数,也可能有两个或多个众数,也可能没有众数。众数只有在数据量较多时才有意义,当数据量较少时,不宜采用众数。众数主要适合作为分类数据的集中趋势测度值。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间位置上的代表值,不受数据极端值的影响。当一组数据的分布偏斜程度较大时,使用中位数也许是一个好的选择。中位数主要适合作为顺序数据的集中趋势测度值。 平均数是针对数值型数据计算的,而且利用了全部数据信息,它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集中趋势测度值。当数据呈对称分布或接近对称分布时,3个代表值相等或接近相等时,这时则应选择平均数作为集中趋势的测度值。但平均数的主要缺点是易受数据极端值的影响,对于偏态分布的数据,平均数的代表性较差。因此,当数据为偏态分布,特别是偏斜程度较大时,可以考虑选择中位数或众数,这时它们的代表性要比平均数好。 4、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 方差和标准差是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绝对值,其数值的大小一方面受原变量值自身水平高低的影响,也就是与变量的平均数大小有关,变量值绝对水平高的,离散程度的测度值自然也就大,绝对水平低的离散程度的测度值自然也就小;另一方面,它们与原变量值的计量单位相同,采用不同计量单位计量的变量值,其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也就不同。因此,对于平均水平不同或计量单位不同的不同组别的变量值,是不能用标准差直接比较其离散程度的,为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测度值的影响,需要计算离散系数。 离散系数也成为变异系数,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平均数之比,其计算公式为:v s=s/(x-bar),离散系数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统计量,主要是用于比较不同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离散系数大,说 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大;离散系数小,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小。 第五章参数估计 1、怎样理解置信区间? 在区间估计中,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称为置信区间,其中区间的最小值称为置信下限,最大值称为置信上限,由于统计学家在某种程度上确信这个区间会包含真正的总体参数,所以给它取名为置信区间。 2、解释95%的置信区间 如果抽取了许多不同的样本,比如说抽取了100个样本,根据每一个样本构造一个置信区间,这样,由100个样本构造的总体参数的100个置信区间中,有95%的区间包含了总体参数的真值,而5%则没包含,则95%这个值称为置信水平。一般地,如果将构造置信区间的步骤重复多次,置信区间中包含总体参数真值的次数所占的比例成为置信水平,也称为置信度或置信系数。 第六章假设检验 1、什么是假设检验中的显著性水平?统计显著是什么意思? 通常把(a-er-fa)称为显著性水平,显著性水平是一个统计专有名词,在假设检验中,它的含义是当原假设正确时却被拒绝的概率或风险,其实这就是前面所说假设检验中犯弃真错误的概率,它是由人们根据检验的要求确定的,通常取0.05或0.01. 2、什么是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 对于原假设提出的命题,我们需要做出判断,这种判断可以用“原假设正确”或“原假设错误”来表述。当然,这是依据样本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的,也就是由部分来推断,总体。因而判断有可能正确,也有可能错误,也就是说,我们面临着犯错误的可能。所犯的错误有两种类型,第一类错误是原假设H0为真却被我们拒绝了,犯这种错误的概率用(a-er-fa)表示所以成为其真错误;第二类错误是原假设为伪我们却没有拒绝,犯这类错误的概率用(bei-ta)表示,所以成为取伪错误。 3、解释假设检验中的P值。 P值就是当原假设为真时所得到的样本观察结果或更极端结果出现的概率。如果P值很小,说明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很小,而如果出现了,根据小概率原理,我们就有理由拒绝原假设,P值越小,我们拒绝原假设的理由就越充分。 第七章方差分析 1、什么是方差分析?它研究的是什么? 方差分析就是通过检验各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来判断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隐变量是否有显著影响。 方差分析是检验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统计方法,但本质上它所研究的是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 2、简述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为了研究分类型自变量对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需要从对数据误差来源的分析入手,误差主要分为组内误差和组间误差,组内误差只包含随机误差,而组间误差除了包含随机误差,还会包含系统误差。3、解释组内误差和组间误差的含义。 组内误差(SSE):反映组内误差大小的平方和,也称为残差平方和,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所造成的随机误差。它反映了每个样本内各观测值之间的离散状况。 组间误差(SSA):反映组间误差大小的平方和,也称为因素平方和,是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总和。它反映了样本均值之间的差异程度。 4、解释则内方差和组间方差的含义。 组间误差和组内误差经过平均后的数值称为均方或方差。 组间方差(MSA)=组间平方和/自由度(SSA/k-1) 组内误差(MSE)=组内平方和/自由度(SSE/n-k) 5、简述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 1、提出假设; 2、构造检验的统计量;(1)计算各样本的均值(2)计算全部观测值的总均值(3)计算各误差平方和(4)计算统计量 3、统计决策; 4、方差分析表; 5、用Excel进行方差分析。 第八章一元线性回归 1、解释相关关系的含义,说明相关系的特点。 相关关系1)变量间关系不能用函数关系精确表达;2)一个变量的取值不能由另一个变量唯一确定;3)当变量x 取某个值时,变量y 的取值可能有几个。 2、相关分析主要解决那些问题? 相关分析就是对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描述和度量,它要解决的问题包括:(1)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系;(2)如果存在关系,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3)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如何;(4)样本之间的变量关系是否能代表总体变量之间的关系? 3、解释回归模型、回归方程、估计的回归方程的含义。 回归模型:描述因变量y如何依赖于自变量x和误差项ε的方程。 回归方程:描述因变量y的期望值如何依赖于自变量x的方程。 估计的回归方程:根据样本数据求出的回归方程的估计。 4、解释总平方和、回归平方和、残差平方和的含义,并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 总平方和(SST):是全部观测值Xij与总均值x-两bar的误差平方和。 残差平方和(SSE):反映组内误差大小的平方和。 回归平方和(SSR):反映了y的总变差中由于x与y之间的线性关系引起的y的变化部分。 SST=SSR+SSE 5、解释判定系数(R2)的含义和作用。 含义:判定系数是对估计的回归方程拟合优度的度量。判定系数等于相关系数的平方,即r2=(r)2 作用:反映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R2越接近1,说明回归方程拟合的越好;R2越接近0,说明回归方程拟合的越差。 6、在回归分析中,F检验和t检验各有什么作用? F检验是检验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或者说,它们之间能否用一个线性模型y= 来表示。 t检验的显著性检验是要检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 中,如果白塔1=0,则回归线是一条水平线,表面因变量y的取值不依赖与自变量x,即两个变量之间没有线性关系。 7、简述线性关系检验和回归系数检验的具体步骤。 线性关系检验:1、提出假设,H0:回归系数等于0,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2、计算检验统计量F=(SSR/1)/(SSE/(n-2));3、做出决策,根据显著性水平,分子自由度和分母自由度查F分布表,找到相应的临界值,比较与F的大小,判断是否拒绝原假设 回归系数检验:1、提出检验;2、计算检验统计量t;3、做出决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