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形资产财务管理

论无形资产财务管理
论无形资产财务管理

[摘要]本文从资金流管理角度阐述无形资产在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中的管理问题。

无形资产是企业经营中的一项重要经济资源,它包括技术类无形资产:专利权、技术秘密;营销类无形资产:商标权、企业名称、供销网络与客户名单、商誉;管理类无形资产:管理模式、管理诀窍、计算机软件等等。无形资产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在其价值链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无形资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仍然缺乏对无形资产财务问题的研究,如无形资产投资决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使得财务学投资部分始终缺乏无形资产投资管理。

一、无形资产在财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无形资产在企业的价值链管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供应阶段,企业利用专利权、著作权、特许经营权和技术秘密等无形资产垄断原材料的供应渠道,研制与开发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新的生产工艺,为生产、经营管理奠定基础;在生产阶段,企业利用专利权、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管理诀窍等无形资产多、快、好、省地制造出高、精、尖的产品;在销售阶段,企业利用商标权、特许经营权、专利权、营销网络、商誉等无形资产开拓市场,完善售后服务,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销售额。同样地,无形资产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无形资产在企业筹资中的作用

企业筹资活动是每个新公司或持续经营中的企业所面临的日常财务问题。为创办新公司、为维持生产经营活动、为对外投资扩张或为偿债等目的均需要企业不断地筹措和融通资金。在现行的企业筹资活动中,如果是创业筹资,可以利用创办人的无形资产吸收风险投资取得企业的权益资本;如果是企业持续经营条件下的筹资,可以将土地使用权、商标权、专利权和著作权中的财产权进行抵押取得贷款;还可以与外商建立合资或合作企业的方式吸收对方的有形或无形资产投资;或者通过特许经营方式取得特许方的先进管理经验、商标权、营销网络等资源而减低准入成本。这些都充分显示出无形资产在为企业以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开辟了广阔的渠道。

(二)无形资产在对外投资中的作用

对外投资是企业以追求利润、取得控制权或谋取管理及财务协同效应为目的的财务活动。企业对外投资的形式可以是实物资产也可以是无形资产。但对以无形资产投资的有明确的法律规定,1997年以前《公司法》规定对企业投资的无形资产比例不得超过20%;1998年这一比例提高到35%,并且规定特殊情况还可以超出该比例。这种规定从法律上承认了无形资产投资的合理合法性,对于促进和发挥无形资产的重要作用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在现实的产权交易活动中,如合资、合作、股份制以及购并等日趋活跃,如何发挥无形资产的价值作用,充分运用无形资产获取投资收益,是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法制的逐步

健全,拥有高附加值无形资产的企业,将其转化为资本要素对外投资扩张,运用无形资产要素,实现资本运营的目标。

(三)无形资产在企业分配中的作用

企业的利润分配是将企业的税后净利在投资者与企业间的再分配,它不仅影响到投资者的再投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企业资本结构及再融资能力。品牌、技术、管理诀窍、计算机软件、营销网络等无形资产都可以转化为资本要素进行投资。如某些高科技企业,在企业尚未投入运营之前,技术就可以作为资本投入企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近年的理财实践中,可以根据经营者业绩,奖励股份或股票期权,从而分享公司利润。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资本要素在扩大,无形资本要素在企业利润分配活动中亦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利用无形资产筹措资金

(一)吸引风险投资是企业腾飞的翅膀

风险投资是以高科技与知识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的创新产品或服务为对象的权益资本投资。风险投资诞生的标志是1946年美国研究开发公司的建立。1958年在美国政府的直接参与下,国会通过了旨在支持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小企业投资法案,风险投资才真正发展成为一个行业。风险投资的初衷是作为风险资本投资于新的或年轻的小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几乎已成为一个为私有公司进行股权融资的统称。风险投资与银行贷款不同:银行贷款总是规避风险,而风险投资则试图驾驭风险。

从筹资方来看,一个拥有新技术的企业,没有最初的创业启动资金,是很难将技术迅速地转化为商品的,而通过风险投资资金的注入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由于风险投资的参与,科学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已由原来的20年缩短至10年以下。美国的很多高科技企业,如微软、英特尔、苹果、网景、雅虎等这些举世闻名的信息技术产业的龙头企业,尽管其技术与产品,如软件、硬件、数据库等可能完全不同,各自的历史背景及成长史迥然相异,然而它们都是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在它们的起步或发展初期,都是吸收风险投资,从而给予这些核心技术以生命力,奠定了企业日后发展的基础。例如1995年斯坦佛大学的两名学生,杨致远和大卫带着创立雅虎网络公司的想法,找到Sequoia (红杉)风险投资公司融资,结果公司在尚未营业,没有销售收入,没有利润的条件下,红杉对雅虎的估价就达到400万美元,这是两位创业者拥有的巨额无形资产。1996年4月12日雅虎上市,当天雅虎的市值是亿美元,是一年前红杉对其估价的200倍,上述事例说明:风险投资是无形资产筹资的重要方式,它就像是给高科技技术插上一双翅膀,使企业能够迅速飞翔。

(二)嫁接改造使企业借船出海

嫁接改造是指利用与外商合资、合营、合作等方式筹措权益资本。上世纪80年代,我国企业实施嫁接改造的主要目的是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同时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90年代,企业嫁接改造出现了我国的高科

技成果筹措有形资本,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例如在改革开放搞特区时,当时的深圳既缺乏高科技产品,又缺乏技术、设施和人才。为了发展深圳的高科技产业,先科集团走出了一条利用特区优势,联合国内外的科技力量,引进国外技术和资金的发展道路。1986年先科集团引进新加坡辉开公司液晶显示器生产技术和设备,成立深辉技术有限公司,成为我国液晶显示器的最大生产企业。1988年先科集团引进荷兰飞利浦公司的生产技术,并在双方各自出资700万美元的基础上成立深飞激光光学系统有限公司,使我国成为继荷兰、日本和美国之后第四个能够生产激光视、唱盘的国家。又如我国863计划的重点公关项目“智能型英汉机器翻译技术”具有翻译速度快、扩充性能好、准确性高等特点,被认为是国际同类系统水平最高的系统之一,国家为此投入44万元。1992年国家科委将该技术拿到香港参加国际软件展览,引起轰动。一家正在开发快译通的香港权智公司看重它,想运用这项技术革新他们的产品“快译通”电子词典。最后此项技术作价是370万美元,以价值370万美元的技术入股与以370万美元现金入股的香港权智公司合资成立科智语言信息处理有限公司。

事实说明,企业通过嫁接改造的方式筹措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发挥了我国企业的优势,扬长避短,大大的缩短了我国自行研制开发技术的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成为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形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企业在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尚有很多工作要做,可谓任重道远。

(三)特许经营让企业保险经营

特许经营是当今世界最为流行的个人创业筹资的途径之一。特许经营又叫特许经营权,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由政府机构授权,准许特定企业使用公共财产或在一定地区享有经营某种特许业务的权利;二是一家企业有期限地或永久地授予另一家企业使用其商标、商号、专利权等专有权利,按照合同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人支付相应费用。特许经营的实质是无形资产的有偿转让,在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普通特许经营、委托特许经营、发展特许连锁、所有权合作特许经营、分配特许经营等。

特许经营无论是对特许方和受许方来说均是一个双赢的经营策略。其意义体现在,对特许人来讲:1.利用无形资本运营,实现低成本扩张;2.获取规模经济效益;3.扩大市场占有率;4.树立统一的企业形象扩大影响。对受许人来讲,其意义体现在:1.降低创业投资风险,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2.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3.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企业利用特许经营方式筹措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无形资本,对降低企业创业风险和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以无形资产财产权质押贷款

1995年6月30日我国通过的《担保法》正式把土地使用权、商标专用权、专利权和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等无形资产列为抵押财产。无形财产权质押贷款为企业筹资开辟新途径。据《金融时报》报道:江苏省红豆集团是一家由乡镇企业崛起的专门生产西服、衬衫的新星企业集团,该公司为扩展业务,以“红豆”商标作为抵押向农行无锡分行申请取得2000万元贷款,期限一年。又据《中国资产

新闻报》报道:南通樱华化妆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中日合资生产化妆品的企业,创办于1993年,几年来公司立足于创品牌产品,每年的广告费支出占年产值的15%左右,先后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其系列产品的宣传和市场推广,“东洋之花”成为国内化妆品行业的知名品牌。该公司1996年实现产值亿元,利税近千万元。1997年在化妆品市场疲软的形式下,“东洋之花”秋冬季产品出现热销势头,各地订货合同纷至沓来,为了抓住有利时机,公司决定加大宣传力度,抢占市场。根据1997年的广告计划,预计资金缺口1000万元。南通农行崇川办事处根据有关规定,决定以商标权为抵押给予樱华公司最高贷款600万元。以上事实再一次显示出无形资产在企业筹资中的重要作用。

三、利用无形资产对外投资

利用无形资产进行收购、兼并、重组是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发展壮大自身的有效途径,也是一种更高形式的投资途径。高明的投资家决不把眼光仅仅盯在投资建立一个新企业上,而是放在更高层次的资本运作上。企业购并在西方国家已经经历了五次高潮,在加速资本集中、提高资金利用率、实现规模效应、降低交易费用、实现管理与财务协同效应、降低风险、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无形资产是资本运作的粘合剂

企业从商品经营——资产经营——有形资本运营——无形资本运营的实践告诉我们,无形资产在企业资本运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是企业资本经营的核心,也是企业资本经营的高级形式。处于正常运动中的企业存量资本是一种有序的组织化资本,具有自身特定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资本总是以组装形式进入资本运动,即无形资本和有形资本的“软”与“硬”的合理配置,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才能正常运转。资本的有序化及组织化程度取决于资本组装结构的优化程度。如果在资本组装过程中,无形资本过剩或闲置,就会造成浪费,不能实现无形资本的扩张效应;但如果缺乏无形资本,有形资本就失去粘合力,资本运动就会出现障碍。无形资产是一种软资产,在存量资产优化组合过程中,起着粘合剂的作用。在存量资产整体运动过程中,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作用是对称的,有些企业的资产之所以缺乏生命力,是因为在企业整体存量资产中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结构比例失调,大多数企业的不对称是无形资产的缺乏造成的。一旦企业的无形资产缺乏,就使得企业整体资产失去粘合力,就不可能再依靠其自身资产运动的代谢功能实现复苏,要激活这些处于催眠状态的存量资产,只有依靠从外部注入“强心剂”,即投入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无形资产,实现其存量资产的优化组合。对于那些拥有雄厚无形资产且自身资产组合优化的企业来说,他们就可以利用其自身的资产组合优势,购并其它资产组合劣化的企业,达到低成本扩张的目的。按照无形资产组合的构成要素可以将无形资产购并分为商标、商誉置换型;技术资产置换型;市场、管理置换型和无形资产组合置换型。

(二)利用无形资产实现低成本扩张

无形资产的价值是通过市场经营创造出来的,特别是企业成功的兼并、收购是最快捷、最富有经济效益和社会轰动效应的市场交易,将大大提高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例如山东菱花集团利用自身无形资产作价入股,兼并了四家亏损、停产国有企业,走出一条利用无形资产高速、高效发展的集约经营之路。山东菱花集团原是一家镇办的小淀粉厂,他们不满足原有的生产规模和产品,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现以生产味精为主,是全国味精行业综合实力排名第二的企业。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领导的现代意识不断增强,对无形资产的认识不断提高。1995年菱花集团以商标、商誉、生产技术、市场营销网络和管理诀窍等无形资产作为资本入股,控股51%,兼并了天津静海一家累积亏损达1600万元,欠银行贷款本息高达5600万元的国有味精厂,成立了菱花集团静海股份有限公司。菱花集团派出10余名技术、管理人员,对公司进行了全方位的技术改造和管理体制改革,到1996年已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利税1500多万元,职工年均收入7000元。1996年第二季度,菱花集团又以无形资产投入3200万元,控股53%,与吉林长春味精厂联营,再次使一个长期亏损的企业获得新生。1996年10月,他们采取同样方式,控股51%与亏损多年的江苏味精厂联营,经过38天的技术改造,使其年生产能力由3500吨提高到7000吨。1997年初,他们又以无形资产控股51%,与内蒙古呼和浩特糖厂联营,预计可形成年产1万吨的味精生产能力,并使1000余人就业。又如我国著名的TCL集团从1981年靠5000元财政借款起步,通过连续十几年的高速增长,发展成为拥有几十亿资产的大型国有企业,1999年在全国电子百强中名列第三位。TCL之所以能超常规发展,主要因为:一是在引进外资,扩大经营规模中,注重无形资产的超前积累;二是利用无形资本运营实现低成本扩张。企业利用营销网络、品牌等无形资产,加上一定的资金投入先后兼并了香港陆式集团的彩电项目和中原地区的美乐公司,市场销量迅速以倍数增长,网络的市场销售拓展能力大于生产能力。1999年,又以TCL品牌优势、管理优势和服务优势等无形资产为先导,无偿兼并内蒙古彩虹电视机厂,成功地实现了以无形资产吸纳有形资产,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之功效。再如,据1996年7月15日《青岛信息报》报道:青岛海尔集团公司兼并青岛红星电器公司没花一分钱,用OEC管理转变观念,即实现了对红星公司的改造。

无形资本经营比有形资本经营具有更大的运营空间,企业无形资产的升值比起其有形资产的扩张来说,具有速度快、空间大等特点,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国际著名的企业其无形资产大于甚至几倍于有形资产的原因。无形资本运营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高级阶段,高明的资本运营主要是利用无形资本经营,即以无形资产输出为手段,减少有形资本的投入,实现少投资或不投资也能收购企业,一些世界著名的企业就是依靠其雄厚的无形资本对外扩张,从而实现其资本的迅速增长。

四、无形资产转化为资本参与分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管理、人才在企业经济发展和创造经济效益方面所作的贡献越来越大。根据激励理论,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员工等人力资源也可以作为资本要素参与分配,股权激励是解决代理冲突和实现企业长期价值增长的手段之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分配越来越向知识、管理人才倾斜,他们以其自身的无形资产作为投资,依据无形资产占被投资企业全部资产的比重,或所占股份参与被投资企业的利润分配。如,天津市采取措施,积极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资本等投资入股,参与企业的收益分配。为了留住人才,留住

科研人才的科研成果,积极鼓励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变无形资产为有形资产,参与企业的收益分配,有关规定:技术成果入股比例可占注册资本的20%,经市级科技主管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的,其比例最高可占注册资本的35%.目前,这一举措已在新组建的企业、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广泛运作。如戈德防伪识别有限公司,由南开大学允公集团和科技发展投资总公司组建,其防伪技术经评估作价占总资本的25%.如三个在美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带着一项治疗骨骼疾病的医药技术来到本市新技术产业园区创业服务中心接洽,该中心对此项技术评估鉴定后,同意其以30%的比例作价入股,双方共同开发此项产品。无形资产所占比例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无形资产为企业创造价值所作贡献的大小,今后,随着无形资产发挥作用的增强,无形资本要素参与利润分配的比例也会越来越大。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制度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部分总说明 一、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电算化。民间非营利组织不得随意打乱重编。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设会计科目之用。 二、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明细科目的设置,除本制度已有规定者外,在不违反统一会计核算要求的前提下,民间非营利组织可以根据需要自行确定。 三、对于会计科目名称,民间非营利组织可以根据本组织的具体情况,在不违背会计科目使用原则的基础上,确定适合于本组织的会计科目名称。 四、民间非营利组织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科目编号,不填列科目名称。 五、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根据本制度有关财务会计报告

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的要求,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民间非营利组织不得违反规定,随意改变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不得随意改变本制度规定的财务会计报告有关数据的会计口径。 六、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年度和中期财务会计报告,至少应当反映两个年度或两个相关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 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顺序号编号名称 一、资产类 1 1001 现金 2 1002 银行存款 3 1009 其他货币资金 4 1101 短期投资 5 1102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6 1111 应收票据 7 1121 应收账款 8 1122 其他应收款 9 1131 坏账准备 10 1141 预付账款 11 1201 存货 12 1202 存货跌价准备

无形资产管理规定

无形资产管理规定 篱—章总则 第—条为规范公司无形资产管理,对公司在经营无形资产过程中实施有效的监督和调控,提高无形资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无形资产的保值和增值,防止无形资产流失,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无形资产为公司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商誉等。 第二章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第三条公司外购、自创形成的无形资产及通过接受捐赠、调拨形式取得的无形资产,以及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界定为公司所有的无形资产,所有权均属公司。 第四条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可被证实流入企业,并能在评估中合理估计和确认。 第五条无形资产按形态和性质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知识型:专利技术、驰名商标、计算机软件; (二)权利型:土地使用权、矿产开采权、租赁权、特许经营权、房屋的开发经营权、房屋使用权、转让权; (三)行为权利型:烟草专卖权、进出口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建筑与锅炉的设计、购销合同; (四)资源型:商誉权、人力资源权; (五)外购型:专利权、商标权、技术秘密和各种特许权; (六)投入型:专利权、商标权、厂商名称、技术秘密和各种特许权; (七)有期限: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有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著作权的期限为作者终生及死后五十年、合同规定的年限、租赁权; (八)无期限:商誉权、技术秘密、商标权虽然规定有效期为十年,只要企业不放弃其权益,可以多次续展,成为永久无形资产; (九)法定型: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 (十)公司内部无形资产的界定:冠名权、图形、徽标、形象标识、配方、企业名称、发明工艺、品牌。 第六条无形资产计价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公司按购入方式采取两种计价方法: (一)单独购入的,按买价(含进口税和不能退还的购货税款)、法律服务费、中介机构的评估费计价; (二)无形资产随同其他资产—同购入的,按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公允价值相对比例确定。第七条无形资产根据来源不同,按以下标准进行确认及初始核算: (一)购入无形资产,应以实际支出的总价款作为入账价值,包括价款、律师费、评估费等支出; (二)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投资各方协议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三)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应按捐赠方提供的有关凭据金额或评估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确定; (四)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无形资产,应按债务人的账面价值作为其入账价值; (五)通过非货币性交易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确定; (六)自主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制度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制度 安徽省浙江商会财务管理制度 发布日期:2016-11-24 浏览次数:2354 第一条为了规范安徽省浙江商会的财务行为,加强商会的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坚持勤俭节约,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保障商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依据取之于会员,用之于会员的原则,结合本商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会依据《会计法》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内部稽核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和完整。财务人员定期向财务负责人报告商会的收支情况,接受会员监督及监事会、主管部门的检查。 第三条浙江商会的经费来源: (一)会员会费收入; (二)会员单位和社会各界捐赠、赞助收入; (三)利息收入; (四)其它合法收入; (五)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的服务收入。 第四条本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按照理事会研究确定的会员会费标准,定时足额收取会员会费。 第五条会费的支出范围: (一)本会的日常办公开支;

(二)组织有关活动的费用; (三)编辑出版刊物,资料的费用; (四)与本会工作有关的其它费用开支 第六条会费支出基本原则:厉行节约,制止浪费;量入为出,统筹兼顾;确保商会工作的正常运转。 本会资产为共有财产,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本会章程进行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七条库存现金的管理 (一)现金出纳必须做到日清月结,随时清点库存现金,不得以白条抵库。本会有关负责人须不定期对库存现金进行抽查,以保证帐实相符。 (二)凡能用支票支付的款项不得支付现金。 (三)差旅费的借款,必须由出差人员填写借款申请单,按程序审批并核准后,方可借款。出差人员回本会后必须在一周内报销清帐。 (四)一切现金往来必须有收付凭证,要严格核对收支凭证与原始单据是否一致。 第八条银行存款的管理 (一)银行帐户必须按规定开设和使用,银行帐户只供本会业务收支结算使用,严禁出借、出租商会的银行账户,以维护商会的结算信誉。 (二)银行帐户印鉴的使用,实行两章分管并用制,即:财务专用章由出纳保管,法人章由本会的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指派的专人保管。 (三)财务人员办理信汇、电汇、票汇、转帐支付等付出款项,一律凭付款审批单办理。付款审批单应附入付款凭证记帐备查。

公司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第一章固定资产的范围、标准和内容 第一条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 固定资产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 (一)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且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仪器仪表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主要设备、工具和器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作为固定资产。 不作为固定资产的备品备件等,如数额达到或超过固定资产标准,其实物比照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第三条为了明确划分固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便于核算和监督,公司制定《固定资产目录》,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第二章固定资产折旧及方法 第四条公司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和折旧方法,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公司现行政策如下:公司固定资产中,房屋、建筑物、生产设备、运输设备、其他设备等均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净残值率(3%))/预计使用年限*100% 第五条根据公司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确定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如下表)。 第六条公司有关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需经董事会批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第七条因更新改造等原因而调整固定资产价值的,应当根据调整后的价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和净残值,然后按照所选用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第八条对于接受捐赠旧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确定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按所选用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第九条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当采用与自有应计折旧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是否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第十条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一)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二)按照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第十一条企业一般应按月提取折旧,对于当月新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对于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应按月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正确计提,不准多提、少提或漏提,保证及时足额提取各项折旧。 第三章固定资产清查 第十二条公司应于年度终了前组织专业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及使用单位相关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保证卡实相符,账卡相符,账账相符。 第十三条盘盈的固定资产,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后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盘亏或毁损的固定资产,在减去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等赔款和残料价值之后,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如盘盈、盘亏或毁损的固定资产,在期末结账前尚未批准的,在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应按上述规定进行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做出说明;如果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应按其差额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第四章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第十四条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着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 第十五条无形资产的取得必须符合国家法定规定,并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包括评估价)计价。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附外文翻译

摘要 非营利组织一般是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而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提供服务的民间组织。因此非营利组织通常指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这样一些组织,这些组织提供有偿服务,并收取合理的费用来弥补它们提供服务所消耗的成本,以维持组织的生存。它们不是以盈利作为组织运营的最终目标,这些组织即使有盈余也要回馈给其他有利于该组织宗旨完成的运作或组织的扩充,而不会分配给组织的成员、管理人员,或者进入任何一个私人的账户。非营利组织机构通常包括学校、医院、慈善机构、合作团体、社区组织等。我们认为,除了慈善组织以外的非营利组织,为了实现组织的社会使命,需要扩大服务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服务条件时,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负债和权益筹资来筹集所需要的资金。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财务控制 Abstract Generally refers to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for non-profits for the purpose of, and

engaged in commodity production, circulation,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o provide services. Therefor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usually refer to the 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purpose of these organizations to provide paid services and charge a reasonable fee to cover the services they provide and the amount of cost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organization's survival. They are not for profit organization operating as the ultimate goal, these organizations have to pay back even if there is a surplus to other purposes beneficial to the organization or organizations to complete the operation of the expansion, and will not be allocated to members, managers, or to enter any one of private accounts. Usually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cluding schools, hospitals, charitable institutions, cooperative groups, such as 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s. We believe that, in addition to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outside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mission of the scale of the need to expand services, strengthe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mprove conditions of service, to resolve the problem of funds bottlenecks entirely by debt and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order to raise the required funding funds. Keyword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Financial Management;Financial control 目录 摘要 ........................................................................................................................................ I

医院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2)

医院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一)无形资产的内部控制 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无形资产业务中的各种差错和舞弊,保护无形资产的安全并维护其价值,提高无形资产的使用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无形资产 是指医院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资产,即能够从医院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够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协议、资产、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权许可或其他法律权利的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 (三)无形资产业务涉及的风险 1.无形资产业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可能遭受外部处罚、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2.无形资产业务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因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损失。 3.无形资产购买决策失误,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4.无形资产使用和管理不善,可能导致损失和浪费。 5.无形资产处置决策和执行不当,可能导致医院权益受

损。 6.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不合法、不真实、不完整,可能导致医院资产账实不符或资产损失。 (四)在建立与实施无形资产内部控制中,重点对下列关键方面或者关键环节进行控制 1.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 2.无形资产取得依据应当充分适当,决策过程应当科学规范。 3.无形资产取得、自行开发并取得、使用及保护、处置报废等环节的控制流程应当清晰严密。 4.无形资产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符合基层医疗机构会计制度的规定。 二、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 (一)建立无形资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无形资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同一部门或个人不得办理无形资产业务的全过程。无形资产业务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1.无形资产投资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2.无形资产投资预算的审批与执行。 3.无形资产取得、验收与款项支付。

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宝丰集团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1 总则 1.1目的 为规范宝丰集团及各公司无形资产的管理,明确职责权限,提高经营决策质量,维护公司权益,防止无形资产流失,提高无形资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1.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宝丰集团及各公司无形资产的管理。 1.3 定义 本制度所称无形资产是指宝丰集团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 1.4 职责 无形资产作为宝丰集团及各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分任到人”的管理体制。 1.5.1宝丰集团资产管理部职责 1.5.1.1制定宝丰集团无形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和监督检查实施。 1.5.1.2负责组织对无形资产的清查、盘点、登记及日常监督核查工作。 1.5.1.3核查、指导使用部门的无形资产管理工作。 1.5.1.4会同归口管理部门编制无形资产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1.5.1.5受理无形资产使用部门提出的无形资产技术鉴定申请。 1.5.1.6审核无形资产的增加、调剂和处置办法。 1.5.1.7组织拟订无形资产购置、转让合同或协议书。 1.5.2宝丰集团财务部门职责 1.5. 2.1负责登记归口管理的无形资产明细账,对无形资产进行会计核算 1.5. 2.2参与无形资产的验收、检查、处置工作 1.5. 2.3参与无形资产清查盘点工作,设置无形资产编码规则和分类标准。

1.5.3宝丰集团法务部门 1.5.3.1负责无形资产购置合同或协议书,审定无形资产转让合同或协议书。 1.5.3.2审定无形资产业务中涉及的其他法律文件。 1.5.4宝丰集团无形资产使用部门职责 1.5.4.1依据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和办法,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具体的实施细则。 1.5.4.2建立并及时登记无形资产使用台账 1.5.4.3提出无形资产处置申请 1.5.4.4检查并报告无形资产的日常使用情况。 2 管理内容 2.1无形资产取得与验收 2.1.1外购无形资产 2.1.1.1无形资产的外购要符合企业发展规划,并经充分论证和严格的审批程序,避免重复和盲目引进。 2.1.1.2无形资产使用部门详细填写“无形资产采购申请表”,经相关部门审核签字。 2.1.1.3资产管理部对使用部门提出的“无形资产采购申请表”进行审核,部门 负责人审核签字确认后,交财务管理中心、法务部进行审核。 2.1.1.4按照集团授权审批权限,相关管理部门或人员在授权范围内审批。采购 部门根据批准的“无形资产采购申请表”进行采购。 2.1.1.5无形资产的验收由信息部、研发部门、使用部门、采购部、监察部和资 产管理部等相关人员共同进行。 2.1.1.6信息部和使用部门对无形资产进行检查,并填写“无形资产验收单”。 一式三联,与采购合同或采购订单核对一致后,由信息部、使用部门和供货商分别签字确认,并由三方分别归档保存。 2.1.1.7验收合格后,由信息部填制“无形资产移交单”将无形资产移交给使用 部门,双方确认签字。 2.1.1.8“无形资产移交单”一式三联,其中一联由使用部门保管,一联由资产 管理部存档保存并依此作为无形资产转入的依据,一联交给财务管理中心做账务处理。

无形资产会计与税法差异分析

无形资产会计与税法差异分析 无形资产会计与税法差异分析 转载齐洪涛:《无形资产会计与税法差异分析》 一、无形资产的范围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实施条例》第六十五条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 差异分析:对于无形资产范围的确认,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商誉和投资性房地产。会计规定的无形资产不包括商誉,而税法规定的无形资产包括商誉。会计可将符合条件的土地使用权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而税法没有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即对于会计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税法仍然按无形资产进行税务处理。 二、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一)外购的无形资产 1、一般情形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实施条例》第六十六条规定:外购的无形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 为计税基础。 差异分析:对于外购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一般情况下会计与税法不存在差异。 2、特殊情形 例1:2008年1月1日,A公司从B公司购买一项专利权,专利权总价为1000万元,采取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款项,每年末付款200万元,5年内付清。假设银行同期借款利率为5%,该项无形资产的现值为865.9万元,未确认融资费用为134.1万元(按实际利率法,第1年至第5年分别摊销432900元、354500元、272300元、185900元、95200元)。A 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①购买时: 借:无形资产----专利权 8659000 未确认融资费用 1341000 贷:长期应付款 10000000 ②2008年底付款时 借:长期应付款 20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0 借:财务费用 43290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432900

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规范本会经费的使用,使商会的各项经济活动有章可循,依据《**市行业协会条例》和《*****商会章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会财务工作职责和管理。 1商会的财务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2秘书处负责编制协会年度收支计划,报会长(或会长授权指定人)审议,提交理事会审定,并组织贯彻执行。 3负责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会计核算和监督以及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全面反映和监督固定资产的增、减值和变动情况。 4根据商会的收支情况,按月、季、年编制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分别报会长(或会长授权指定人)、秘书长;季、年度财务报表报监事会并向理事会通报,年度财务报表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指导(主管)单位。

5负责应收款、应付款和现金银行存款的管理,以及日常经费报销工作,并做好清算拖欠款及催收工作,保证资金的完整、安全。 6接受财税机关,登记管理机关、业务指导(主管)单位和商会监事会对财务工作的检查、监督和财务审计工作。 7负责保管会计档案以及固定资产等资料,负责电算化系统的使用。 第三条本会经费的管理。 1商会经费开支按照预算在先、开支在后的原则进行。每年的费用开支情况须向理事会报告。 2报销手续。凡一切合法报销凭证必须由经办人、证明人签名,并注明原因及用途,经会计人员审核后报会长(或会长授权指定人)审批。 3审批权限:所有开支需会长或授权人同意。 4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理书面交接手续(一式三份),并由监事负责监交。 5商会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或注销登记、撤销登记之前,必须进行和接受财务审计。 6因公出差需借款的审批权限:由会长(或会长授权指定人)批准。

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1.无形资产的范围 1.1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和商誉等。 1.1.1专利权是指政府对发明者在某一产品的造型、配方、结构、制造工艺或程序发明创造上,给予其制造、使用和出售等方面的专门权利。 1.1.2商标权是指专门在某类指定的产品或商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称或图案的权利。购买他人商标,一次性支付较大,可将其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入账管理。 1.1.3著作权即版权,是指公民、法人依法对文字、艺术和科学作品亨有的专利权。 1.1.4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准许某一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对国有土地亨有开发、利用、经营的权利。企业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使用权时支付的土地出让金予以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管理。 1.1.5非专利技术是指公众不知道的,在生产和经济活动的实践中已采用,而在国内外不亨有法律保护的各种技术知识和经验。企业自行开发的非专利技术,其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全部列作当期费用。从外部购入的,应按照实际发生的支出,予以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入账。 1.1.6商誉是指一家企业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优越,或由于信誉好而获得客户的信任,或由于组织得当、生产经营效益好,或由于技术先进、掌握了生产的决窍等原因形成的无形价值。企业只有在兼并或购买另一个企业时才能进行商誉的核算。

2.无形资产的计价 2.1 无形资产按下列原则计价: 2.1.1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金额入账。 2.1.2其他单位投资转入的无形资产,按合同约定或评估确定的价值记账。 2.1.3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在开发过程中的试验费用,申请专利登记费用,以及聘请律师费用先计入当期损益,待试制成功申请专利时,再将所发生的费用予以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2.1.4商誉的价值可以按购买者付给卖者价款总额与买进企业净资产总额之间的差额计算。 3.无形资产的摊销 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在其有效期限内摊销。在我国有关法律、规章中规定期限的,按规定期限摊销,无规定的,按预计使用年限或不高于10年的期限分摊。 4.无形资产转让、投资的财务处理 4.1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而获得的收入,作为“其他业务收入”处理,同时注销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将其摊余价值和应缴纳的税费作为其所有权的转让成本,通过“其他业务支出”核算。 4.2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而获得的收入与转让所有权的收入同样处理。转让使用权后的无形资产仍作为公司的资产进行管理,保留其账面价值,并继续进行无形资产的的摊销。 4.3用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应按评估确认或双方协商的价值作为长期投资入账价值,其与无形资产账面净值的差额作为“资本公积”或“营业外收支”

无形资产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72774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Intangible asset management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总则 1.控制目标 (1)规范无形资产的管理行为,避免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而遭受的财产损失风险; (2)防范无形资产管理中的差错和舞弊; (3)明确职责权限,降低经营决策、资产管理风险。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无形资产管理。 (二)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 1.不相容岗位分离 (1)无形资产投资预算的编制与审批分离; (2)无形资产的采购、验收与款项支付分离; (3)无形资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分离; (4)无形资产业务的审批、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分离。

2.经办和核算无形资产业务人员的素质要求 (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 (2)熟悉无形资产的用途、性能等基本知识; (3)符合公司规定的岗位规范要求。 3.部门具体职责 (1)总经理办公室:审核无形资产购置方案;审核无形资产相关法律文件。 (2)经办部门:提出无形资产购置方案;组织实施无形资产业务取得过程;组织无形资产验收;办理无形资产处置;建立无形资产台账;定期对无形资产安全、适用性进行检查。 (3)财务部:建立无形资产台账;对无形资产进行会计核算;参与无形资产的验收、检查、处置工作;定期进行无形资产清查盘点;监督、指导管理部门对无形资产的管理。 (三)无形资产取得与验收控制 1.无形资产投资预算管理 (1)公司无形资产投资预算的编制、调整、审批、执行等环节,按《预算控制制度》执行; (2)公司根据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实际需要,并综合考

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有限公司 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GM***-**-201* 1.0目的 为了加强无形资产的内部控制,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无形资产业务中的各种差错和舞弊,保护无形资产的安全,维护其价值,提高无形资产的使用效率,制定本制度。 2.0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有限公司,下属子、分公司参照执行本制度。 3.0 定义 ?无形资产,是指公司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 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 ?无形资产具有以下特征: 能够从公司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 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公司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公司 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4.0 关键控制点 ?自行开发或研制的无形资产,应依法及时申请并办理注册登记手续,明确产权关系。 ?公司应当全面梳理外购以及其它方式取得的各类无形资产的权属关系,加强无形资产权 益保护,防范侵权行为和法律风险。 ?对于无形资产的使用应经过合理审批。 ?无形资产具有保密性质的,应当采取严格保密措施,严防泄露商业秘密。 ?公司购入或者以支付土地出让金等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当取得土地使用权有效证 明文件。 ?无形资产的报废必须经过高层审核。

?公司应定期对专利、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的先进性进行评估。 5.0 规范和要求 5.1 管理职责与授权批准 5.1.1 无形资产由公司证券法务部归口管理,证券法务部必须妥善、完整地保存各项所有权资 料,按规定进行年检。对有使用年限的无形资产,在到期之前,证券法务部应合理估计办理续期手续所需要的时间,提早报告公司经营班子决定是否续期,否则,将对因贻误而给公司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 5.1.2 公司应建立无形资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 无形资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同一部门或个人不得办理无形资产业务的全过程。无形资产业务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无形资产投资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无形资产投资预算的审批与执行; ?无形资产取得、验收与款项支付; ?无形资产处置的审批与执行; ?无形资产取得与处置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 ?无形资产的使用、保管与会计处理。 5.1.3 处理无形资产应按规定程序报批,单项金额不超过10万元或者一次性处理金额不超过 50万元的,由所在公司董事会批准,股份公司由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单项金额超过10万元不超过500万元或者一次性处理金额超过50万元不超过1000万元的报公司董事会批准;单项金额超过500万元和一次性处理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需报股东大会批准。 5.2 取得与验收控制 5.2.1 公司应当根据生产经营发展目标等因素拟定无形资产投资项目,对项目可行性进行研 究、分析,编制无形资产投资预算,并按规定程序审批,确保无形资产投资决策科学合理。 5.2.2 严格执行无形资产投资预算,对于预算内无形资产投资项目,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制度 办理相关手续;对于超预算或预算外无形资产投资项目,按规定审批后再办理相关手续。外购的无形资产,必须取得无形资产所有权的有效证明文件,仔细审核有关协议等法律文件,必要时应听取专业人员或法律顾问的意见。对验收合格的无形资产应及时办理编号、建卡、调配等手续。

10.无形资产管理办法(修订).doc

无形资产管理办法(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强并规范无形资产管理,防范无形资产管理中的潜在风险,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无形资产,系指公司拥有或控制、不具备实物形态、能够为公司提供某种效益的资产,包括商标权、专利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 / 专有技术、特许经营权等权益。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分公司(含建筑公司,下同)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全资和控股子公司在使用公司无形资产时也应遵照执行。 第二章外购无形资产的管理 第四条从公司外部购置无形资产,须在外购前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采购申请,经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采购。采购验收后须做好产权和文件资料归档工作。 第五条外购无形资产应符合公司的发展规划与实际需求,考虑效费比及经济承受能力,避免重复和盲目引进。 第六条因生产经营需要拟采购无形资产时,有关需求部门、分公司应提出书面采购申请,并依次提交至部门或分公司负责人、公司行政部负责人审核,由分管行政条线的副总裁审批后方可实施。所需金额较大的无形资产采购项目,还须按《重大决策实施办法》的规定呈报公司总裁审批。 第七条获得批准的无形资产采购项目,统一由公司行政部选择、评价供方,相关部门或分公司也可推荐供方以供行政部选择。采购人员在对供方的资格、能力、信誉及无形资产价值(包括技术先进性、所有权清晰状况等)、询价情况等信息进行调查、比较、评估后,须将结果报行政部负责人、分管行政条线副总裁按第六条规定审核、审批后,方可按照批准意见开展采购。第八条无形资产采购应签署书面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合同应报公司法人代表或其授权人签署。

无形资产管理

无形资产控制制度 1 、总则 1.1 控制目标 (1)规范无形资产的管理行为,避免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而遭受的财产损失风险; (2)防范无形资产管理中的差错和舞弊; (3)明确职责权限,降低经营决策、资产管理风险。 1.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无形资产管理,各子公司参照执行。 2 、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 2.1 不相容岗位分离 (1)无形资产投资预算的编制与审批分离; (2)无形资产的采购、验收与款项支付分离; (3)无形资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分离; (4)无形资产业务的审批、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分离。 2.2 经办和核算无形资产业务人员的素质要求 (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 (2)熟悉无形资产的用途、性能等基本知识; (3)符合公司规定的岗位规范要求。 2.3 部门具体职责 2.3.1 股东大会/董事会 (1)审批无形资产购置计划。 2.3.2 总经理办公室 (1)审核无形资产购置方案; (2)审核无形资产相关法律文件。 2.3.3 经办部门 (1)提出无形资产购置方案; (2)组织实施无形资产业务取得过程; (3)组织无形资产验收; (4)办理无形资产处置; (5)建立无形资产台账; (6)定期对无形资产安全、适用性进行检查。

土地使用权相关业务由行政部负责经办;非专利技术相关业务由研发本部负责经办;软件类无形资产业务由信息中心负责经办。 2.3.4 财务部 (1)建立无形资产台账; (2)对无形资产进行会计核算; (3)参与无形资产的验收、检查、处置工作; (4)定期进行无形资产清查盘点; (6)监督、指导管理部门对无形资产的管理。 2.3.5 审计部 (1)对无形资产的验收、检查、处置工作实施审计。 2.4 授权审批 2.4.1 授权方式 (1)对董事会的授权:由公司章程和股东大会决议作出规定; (2)对总经理的授权:由董事会决议作出规定; (3)总经理对其他人员的授权:以授权文件(比如质量手册,管理制度,岗位说明书,授权书等)的方式明确; (4)对管理部门的授权:在部门职能描述中规定或临时授权。 2.4.2审批权限 项目 审批人 审批范围和权限 股东大会 (1)审批根据公司章程关于购买资产的权限批准限额以上无形资产购 置计划。 董事会 (1)审批除股东大会审批权限外的其他购置计划,或对总经理决策权限作出授权; (2)审批年度购置预算; (3)审批年度购置计划。 购置 总经理 在授权范围内批准或授权批准购置计划、购置方案,签署购置协议。

(完整版)无形资产财务管理规定.doc

**(集团)有限公司 无形资产财务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编制:财务中心 审核: 审批: 日期:

目录 1.总则 (3) 2.适用范围 (3) 3.术语 (3) 4.无形资产的确认 (3) 5.无形资产的购置与验收 (3) 6.自创无形资产 (4) 7.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5) 8.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5) 9.集团内部无形资产的转移 (6) 10.无形资产的报废 (6) 11.无形资产的处置 (6) 12.附则 (6) 13.附件 (7)

1.总则 为加强集团无形资产的财务管理工作,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有关制度,特制 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和所属分公司以及需要遵守集团管 理制度的其他公司和机构。 3.术语 3.1 无形资产定义 无形资产,指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 (1)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 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 (2)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 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4.无形资产的确认 无形资产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企业才能加以确 认:(1)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 业;(2)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在判断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时,应当对无形资产在预计 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作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证据支持。 5.无形资产的购置与验收 5.1 无形资产的购置 技术类、商标类、著作权类、特许权类等无形资产的购置由需求部门根据生产经 营需要填写《无形资产购置审批单》(附件 1)。上述用于生产、研发的无形资 产需经技术部负责人、生产总监和研发中心负责人审核;用于促进产品销售的无形资产需经销售部门负责人审核;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无形资产需经集团信息 化部负责人审核,报经总经理审批。 土地使用权的购置,取得集团项目决策委员会审批文件的,按照项目决策委员会审批文件执行;未经集团项目决策委员会审批的,由需求部门提出申请,填写《无

无形资产管理制度设计

第11章无形资产精细化管理 11.2 无形资产管理制度设计 11.2.1 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下面是某企业制定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供读者参考。 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第1章总则 第1条本着以下两个目的,本公司财务部经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制度。 1.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对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充分发挥无形资产的作用,保护公司的正当权益。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专利法、商标法等有关经济法规的健全完善和技术市场的日益活跃,无形资产的种类及形式更加多样化,其业务在企业会计核算中也显得更重要。为了补充现行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使会计实务中的无形资产业务核算更准确,防止出现混乱。 第2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总部及其控股子公司、分公司。 第3条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本公司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以下五种。 1.公司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 2.公司的商标权,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公司的名称和徽标。 (2)公司所拥有的注册商标。 (3)公司所拥有未公开的技术、经营、管理等信息。 3.公司的著作权及其制度汇编、计算机软件等。 4.土地使用权(包括对土地所有权的取得、变更和灭失的管理)。 5.其他不具有实物形态,能为公司创造价值的资产。 第4条无形资产管理制度的内容。 本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八项内容:无形资产管理的基本内容、无形资产管理机构管理、无形资产投资管理、无形资产的计价与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无形资产的处置、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的使用与监督管理等。 第2章无形资产管理的基本内容 第5条无形资产管理的种类。 1.按管理层次划分,无形资产管理可分为无形资产宏观管理与无形资产微观管理。 2.按无形资产形成的阶段分类,无形资产管理可分为开发设计阶段管理、申请权益阶段管理、权益维护管理、应用管理。 3.按无形资产的各要素划分,无形资产管理可分为专利权管理、商标权管理、专有技术管理、公司域名管理等。 4.按无形资产发挥的作用划分,无形资产管理可分为无形资产内部管理与无形资产外部管理。 5.按区域划分,无形资产管理可分为无形资产的国内管理与国际管理。 第6条无论无形资产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公司都要为无形资产的管理工作设置相应的机构、配备合适的人员。所以,无形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以及明确无形资产管理机构的职能也是无形资产管理的工作内容之一。 第7条无形资产管理是无形资产经营的基础。只有实行严格的无形资产管理,才能保证无形资产经营的实现,才能有品质优良的无形资产。 第3章无形资产管理机构管理 第8条无形资产管理机构的构成。 本公司的无形资产管理机构应由企业的主要领导负责分管,主要由六个相关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各部门的主要职责如下。 1.公司办公室负责公司名称、徽标的管理。 2.工程技术部负责公司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以及技术秘密的管理。 3.营销部负责公司注册商标的管理。 4.企管信息部负责公司著作权、制度汇编、计算机软件、文档资料及管理经验的管理。 5.投资发展部负责土地使用权的管理。 6.财务部主要负责无形资产的综合管理和核算。 第9条无形资产管理机构的组成人员。 无形资产管理机构一般应由精通技术、法律、财务、经营各方面的人员组成。无形资产管理机构人员应具备以下六项素质,具体如下表所示。

无形资产核算办法

无形资产核算办法 为了加强无形资产内部控制,规范无形资产的价值维护与体现,对公司无形资产进行准确核算,充分发挥无形资产的效用,特制定本办法。 一、无形资产核算内容 核算公司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各种无形资产的价值。 二、购入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 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作为入账价值核算。 三、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如果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应按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无形资产初始成本入账。 四、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计量与确认。 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应当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分别进行核算。 (一)研究阶段

为获取新的技术和知识等进行的有计划的调查,包括:意于获取新知识、新技术而进行的活动;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的应用研究、评价和最终选择;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替代品的研究;以及新的或经改进的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的可能替代品的配制、设计、评价和最终选择。 研究阶段是通过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无法证明其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的存在,因此,研究阶段的有关支出在发生时,应当予以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1、核算部门:新技术研发部对研究阶段各项目成立研发小组,独立归集个项目研发过程中产生的开支。 2、核算对象:研究阶段发生的相关费用,如人员人工费、直接投入、设备调试、折旧及长期待摊、无形资产摊销、设计费、其他费用。 3、核算依据:费用报销单、付款申请单、领料单、费用发票、相关合同等。有关研发项目的《研发项目立项报告》、《研发经费预算》、《项目组人员人工工时分配表》《效用情况说明》、《设计草图》、《工艺包》、《研发项目说明书》、《行业及产品分析》、《项目评审报告》等。 (二)开发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