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地铁线路规划方案

青岛市地铁线路规划方案

青岛市地铁线路规划方案

市区初定8条轨道交通线

根据初定的市区网规划方案,青岛市区轨道交通线网由8条线路组成,青岛城区设有M1、M2、M3、M4和M5线,黄岛区设有M6、M7线,红岛区设有M8线。各条线路情况具体如下: M1线是一条纵贯主城区南北的主干线。线路自中山路起经伏龙山、台东、沿人民路、四流南路,经青岛北站转向重庆路,向北经汽车北站、机场、城阳区正阳路,到达终点东郭庄,线路总长 36.6公里。

M2线是主城区内的一条半环线,同时连接黄岛。由黄岛太行山路口沿长江路、滨海公路至薛家岛过海向北到达团岛站,经西镇、火车站、中山路、泰山路、台东、市政府、青岛大学、啤酒城、汽车东站、李村、金水路到达终点体育学校,线路总长约55.3公里,过海隧道段最大站间距7.4公里。

M3线是一条与M1线并行的第二条南北向线路。自青岛火车站起向东,经过栈桥、第一海水浴场、市政府,由南京路向北,经308国道至李村,沿京口路、振华路至终点青岛北站,线路长约25.1公里。

M4线是一条东西向线路,自泰山路起,经过华阳路、海泊桥、沿鞍山路、辽阳路向东经汽车东站、枯桃,到达终点沙子口站,线路长约22.3公里。

M5线自大麦岛起,经辛家庄、沿江西路、山东路、瑞昌路到达终点湖岛站。线路长约13.3公里。

M6线是一条贯穿黄岛区的L形线路。自井冈山路站起沿着嘉陵江路、奋进路向北,经辛安到达终点胶南王台镇站,线路长约30.6公里。

M7线位于黄岛区,是一条横贯黄岛区的东西向线路,自黄岛码头站起沿黄河路经辛安到柳花泊。线路长约14.6公里。

M8线位于红岛区内,是一条纵贯红岛区南北、连接青岛城区的线路。自青岛北站起,向西过海经过红岛、上马街办、棘洪滩,到即墨南泉,线路长约33.7公里。过海段最大站间距为7.1公里。

4条市域线凝聚“大青岛”

除了8条市区线网外,本市还规划了4条市域线网,加强青岛中心城区与即墨、胶州、胶南、莱西、平度五个次中心城市之间的联系,促进“大青岛”协同发展的格局。该系统的特点是敷设方式简单、站间距大、平均旅行速度高,主要解决好各地区之间的换乘联系。青岛市域轨道交通线网由4条线路组成,线网总长 287.9公里,其中:

L1线——自莱西市起沿204国道南下,过华山镇后沿202省道至即墨市,沿青银高速公路到长途汽车东站。线路全长 89.4公里。

L2线——自王台镇起向北,沿204国道经九龙镇、胶州市,向东转向正阳路经上马、城阳火车站,流亭机场、长途汽车站到丹山站与L1线接轨,线路长65公里。

L3线——自平度长途汽车站起,沿S218经张戈庄镇、南村镇、兰村镇、南泉镇至城阳,向东沿正阳路、S214经惜福镇到鳌山卫,线路长 104.9公里。

L4线——自大珠山镇起,沿329省道和滨海公路经胶南市、大学园区、灵山卫镇到黄岛长江路接M2线,线路长 28.6公里。

青岛地铁超浅埋段爆破振动监测数据特征研究_王仁涛

第11卷第12期2015年12月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11No.12 Dec.2015 文章编号:1673-193X(2015)-12-0072-07 青岛地铁超浅埋段爆破振动监测数据特征研究* 王仁涛1,王成虎1,宋凯2 (1.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地壳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2.青岛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33) 摘要:为了更好地掌握超浅隧道爆破振动规律,以青岛地铁太延区间超浅埋隧道爆破振动为例 进行了研究。在地表7层建筑物各层相同位置布置测振仪对爆破振速进行实时全面监测,通过对 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爆破时单段最大起爆药量与实测振速关系的回归拟合,发现此隧道的爆破 振动规律并不符合一般埋深隧道适用的萨道夫斯基公式,据此提出了临空自由面影响系数,得到 了萨道夫斯基计算公式的修正拟合系数。修正后的萨道夫斯基公式可更好地反映3类炮眼爆破 的实际振速衰减规律,该规律可为城市地铁类似隧道的爆破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青岛地铁;超浅埋隧道;爆破方案;振速监测;衰减规律 中图分类号:X932文献标志码:A doi:10.11731/j.issn.1673-193x.2015.12.011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monitoring data for blasting vibration in the ultra-shallow buried section of Qingdao metro WANGRen-tao1,WANG Cheng-hu1,SONG Kai2 (1.Key Laboratory of Crustal Dynamics,Institute of Crustal Dynamics,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100085,China; 2.Qingdao No.1Municipal Engineering Co.,Ltd.,Qingdao Shandong266033,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blasting vibration mechanism in the ultra-shallow buried tunnel,the study was conducted by taking the blasting vibration of the ultra-shallow buried tunnel in the Tai-Yan section of Qingdao metro as example.The blasting vibration velocities were monitored in real time and comprehensively by ar-ranging vibration meters in the same position of each floor in a7story building on the surface.Through regression fitt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ximum initiating charge in single section and the measured vibration veloc-ity for blasting in cutholes,auxiliary holes and surrounding holes,it was found that the vibration velocity law of the tunnel didn't agree with the Sadov's formula which had been widely used for most buried tunnels.So an influence coefficient of free surface was put forward,and the modification fitting coefficient of Sadov's formula was obtained.The modified Sadov's formula can better reflect the real attenuation laws of vibration velocity for blasting in three types of holes,and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blasting construction in similar tunnels of urban metro.Key words:Qingdao metro;ultra-shallow buried tunnel;blasting scheme;vibration velocity monitoring;attenu-ation law 收稿日期:2015-09-16 作者简介:王仁涛,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51038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41274100);中央 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ZDJ2015 -12)0引言 城市地铁以不占用地面土地资源的突出优势,在当今面临“人口爆炸、土地资源短缺、环境恶化”

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环境

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2020-2025年)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评价单位:中海环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单位: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2019年10月

一、规划方案概述 根据《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本次建设规划方案包括2号线二期东段、5号线、6号线二期南段、7号线二期北段、9号线一期、12号线和15号线一期,共计7条线路,总规模为207.8km。共设车站128座。 本次公示方案为阶段性方案,随着项目的实施进程及环评工作的进展,相关信息将完善或调整,最终规划方案以批复为准。 二、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一)声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从声环境保护的角度,部分高架线周围分布着噪声敏感建筑物,须采取道床减振、设置声屏障等综合环境保护措施降低轨道交通对沿线声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只要在设计阶段合理选择设备的位置、型号,并辅以风道消声器及隔声措施,风亭、冷却塔噪声可控制到可接受水平。车辆段与停车场内检修、洗车等作业噪声,只要合理布局,厂界噪声一般可满足2类区厂界标准。 (二)振动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虽然地下线路的振动影响较突出,且沿线的既有或规划敏感建筑相对集中,但由于地铁振动的污染振动治理措施较为成熟,在规划实施中可根据沿线建设情况对待开发区域轨道交通线路两侧进行空间用地控制,必要时根据具体振动影响的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理措施,轨道交通振动影响一

般不会成为建设规划实施的制约因素。 (2)二次结构噪声源于轨道交通车辆与轨道的振动,降低轨道交通振动就可以相应减轻二次结构噪声影响,采取浮置板道床、弹性短轨枕等减振等措施也可以从根本上减轻二次结构噪声影响。 (三)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本规划实施期间,施工期污水主要来自轨道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污水、生活污水及由地表径流导致的污染物入渗;轨道交通运营期污水主要来自于沿线车站、控制中心、停车场和车辆段排放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2)规划实施后,各站点、控制中心、车辆段及停车场排放的污水量占青岛市污水总处理能力的比重非常小,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总量也较小,基本不会增加青岛市市政污水处理的负荷,对地表纳污水体产生的影响较小。 (四)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次规划线路大都在主城区,以地下方式为主,线路工程占据一定的潜水含水层空间和一部分微承压含水层空间,一般不会占据承压含水层的含水空间。部分线路走向与地下水径流方向相交,将形成对地下水流动的阻碍,局部改变地下水径流条件以及与河水的补排关系,但不会出现对地下水径流的阻断。总体上,区域内地下水的径流总量将比自然状况略有减少,但不会对地下水的流场产生较大影响。 (五)电磁辐射影响 经类比预测,青岛市轨道交通地面主变电所产生的工频

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全力打造高质量、专业化的轨道交通检修装备,成为轨道交通检修关键装备的高端供应商

北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全力打造高质量、专业化的轨道交通检修装备,成为我国轨道交通检修关键装备的高端供应商 ——记北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车辆段运用维护检修装备特色业务板块 车辆段检修设备长期以来总给人一种非常破烂的感觉,导致好多买了的设备不能用、不好用,甚至检修时测出的数据错误、不正确、数据可信度低,全是因为这几年层出不群的各种低层次供应商、低价竞争的结果。由于工作上的需要近期调研、走访了国内的几家车辆段设备供货企业。青岛、唐山、北京。。。。。。。 看了青岛四方所的检修装备研发队伍、产品实物,让我改变了这种看法,原来我们没有选择到合适的供应商,他们这里设备之所以好,首先归结于他们有一支熟悉轨道车辆的优秀工程师队伍,熟悉了产品才能设计出好的检修装备呢,再次他们的研究所多年就研究车辆、对这些东西搞得很明白啊。。。。。特别是他们对这些设备的理解,尤其转向架检修装备、系列化架车机装备、制动系统检修装备、车钩空簧检修装备、空调检修装备,这些装备被很多人忽略了,其实你熟悉了车辆上这些部件的内在结构,试验台才能做得好,否则买回的试验台都是废铁,我们之前也有过这种教训啊,这次的交流让我们一行受益匪浅。

沈阳有轨电车 长春轻轨低地板车 该款产品为四方所近年来原创最新产品适合于有轨电车和低地板轻轨车辆的特殊设计的移动式架车机,目前已运用到长春、沈阳等有轨电车和轻轨项目上,解决了100%低地板车辆的架车难题。

高素质、专业化研发团队,系列化模块化设计理念 打造满足机车、高铁、动车组、有轨电车等全系列列车同步举升装备 这里没有死角,有需求就有一揽子解决方案,这就是他们的团队,佩服啊 和国外相媲美的国内转向架静载试验台高端产品,集尺寸检测、载荷试验、气密、高度检测等全功能,适合车辆主机厂和车辆段,精雕细刻,之前总觉得只有老外才做的这么好,原来四方所的产品也这么好,重复度、精度据称和瑞士、德国基本一致,设计理念也很新颖 还有些其它的东西,这里就不做详细介绍了,还是大家有需要自己感觉一下吧,轨道交通的安全需要这些专业的研究机构,给我们作保障啊!

最详尽青岛地铁1至16号线站点

最详尽青岛地铁1-16号线完整站点 地铁3号线开通以来,让岛城市民充分领略了什么叫做风驰电掣的感觉,没有挤公交车的狼狈不堪,也省去了线路不准点的尴尬,最重要的是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时间利用率,降低了时间成本。当然地铁所带来的交通便利势必会带动区域的升值,站点沿线楼盘价格亦是水涨船高,今天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 1-16号线完整站点,看看你家是不是刚好在地铁旁。 地铁1号线 地铁1号线设40座车站,其中换乘车站达12座,起点东郭庄站到终点峨眉山路站,连接了青岛火车站、青岛北站、青岛机场、黄岛汽车站、汽车北站等重要交通枢纽,是一条南北大动脉!根据预测,地铁1号线建成后将成为青岛规划轨道网中客流量最大的一条地铁线。

地铁1号线 地铁2号线 地铁2号线计划2017年底前实现东段通车,全线2018年通车。据了解,青岛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全长25.2公里,均为地下线,途经市北区、市南区、崂山区、李沧区四个区。全线共设车站22座,均为地下站。建设范围起自泰山路站,止于李村公园站,共有换乘站8站。

地铁2号线 地铁3号线 青岛地铁3号线平均站间距1.16公里,列车设计时速35公里,从一个地铁站到下一站仅需两分钟!线路全长25.2公里,设车站22座。起点青岛北站到终点火车站。

地铁3号线 地铁4号线 线路自人民会堂站起到达终点沙子口站(预留远期延伸至大河东的条件)。线路长约26.3km,全部为地下线,共设21座车站,其中换乘站10座。设车辆段及综合基地1座,位于线路东端的崂山区。

地铁4号线 地铁5号线 线路自湖岛起,沿瑞昌路向西南延伸,再折向南沿鞍山一路、鞍山二路、镇江北路、镇江路,再向东沿江西路、香港中路、麦岛路到达麦岛。全长13.5千米,拟设站12座。计划于2018年以后开工建设。

青岛地铁图

青岛地铁线路图 关键词:青岛地铁线路图,青岛地铁规划图,青岛地铁简介 一期工程(M3线,2009-2014年)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左图红线)自青岛火车站至青岛火车北站,全长24.9公里,全部为地下段,共设22个站点,车辆段及综合维修基地一座和控制中心一座,总投资约130亿元,建设年限为2010年至2014年;其中试验段工程先期于2009年6月27日开工,试验段河西车站位于黑龙江路西侧,为地下双层岛式车站,车站长200米,建筑总面积约为10640平方米,区间长1150米。试验段总投资约2.9亿元。据测算,2014年一期工程建成后,预计日输送客流将达23.5万人次。 火车站、大学路、汇泉广场、天泰体育场、太平角、湛山、五四广场、江西路、宁夏路、敦化路、辽阳西路、清江路、双山、长沙路、河西、海尔路、万年泉路、李村、君峰路、重庆路、永平路、青岛北站。 二期工程(M2线一期工程,2012年-2016年)

青岛地铁二期工程(即M2号线一期工程,上图绿线)自西镇至金水路,线路规划长约29.6公里,共设27个总投资约162亿元,建设年度为2012至2016年。M2号线一期工程自市北区经市南区、崂山区到李沧区,具体的线路走向已基本确定,但站点的位置还在不断论证和调整。 远景规划 在《青岛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8-2020年)》中,远景市区轨道交通线网由8条线路(M1—M8线)组成,线网总长227公里,覆盖七区,日客运量122万人次。预测 2020年轨道交通日客运量达122万乘次,占公交总运量的17% ;轨道网单向高峰高断面流量基本都在 1.2万人次以上;平均客运强度达1.49万乘次/公里。 M1线:中山路—城阳。线路自中山路起经台东、铁路青岛北站、流亭机场,到达城阳。 M2线:太行山路—李沧东部。线路经黄岛区政府、薛家岛、青岛火车站、台东、市政府、啤酒城、李村,到达李沧东部。 M3线:青岛火车站—铁路青岛北站。自青岛火车站起向东,经第一海水浴场、市政府、李村,到达铁路青岛北站。 M4线:泰山路—沙子口。自泰山路起,经过海泊桥、沿辽阳路向东经汽车东站、到达沙子口。 M5线:大麦岛—湖岛。自大麦岛起,经辛家庄,沿江西路、山东路,到达终点湖岛。 M6线:井冈山路—王台:是一条贯穿黄岛区的L型线路。自太行山路站起沿着团结路向北,经辛安、红石崖、到达终点王台镇站。 M7线:黄岛轮渡—柳花泊:是一条横贯黄岛区的东西向线路,自黄岛码头站起沿黄河路经辛安到柳花泊。 M8线:铁路青岛北站—即墨南泉:是一条纵贯红岛区南北、连接青岛城区的线路。自青岛北站起,向西过海经过红岛、上马街办、棘洪滩,到即墨南泉。

青岛地铁线网规划详解

图 背景资料 1987年青岛市开始筹建地铁工程。 1991年国家计委对青岛地铁一期工程批准立项,即老“三线一环”规划的一号线,当时规划是起于火车站,止于胜利桥。 2000年青岛地铁一号线工程试验段竣工验收。 2009年4月通过国家住建部组织的专家评审。 6月26日,青岛地铁一期工程(M3线)试验段开工。 7月13日,青岛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审查,呈报国务院审

批。 8月13日,《青岛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9-2016年)》顺利获得国家批复。 建设中的线路 青岛地铁初期工程(M3线&M2线,2009-2016年) 2009年8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9-2016年)》。至此,青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国家批准,为地铁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务院认为,青岛市建设快速轨道交通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和城市发展规划要求,在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客流量和财政实力等方面,均达到了现阶段申报发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基本条件。这在青岛城市交通建设史上,具有标志性、里程碑意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实施,也将把青岛城市建设和发展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9-2016年)》涉及两条线路,分别是地铁M3线和M2线一期工程,长约54公里,总投资约300亿元。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M3线,2009-2014年)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左图红线)自青岛火车站至青岛火车北站,全长24.9公里,全部为地下段,共设22个站点,车辆段及综合维修基地一座和控制中心一座,总投资约130亿元,建设年限为2010年至2014年;其中试验段工程先期于2009年6月27日开工,试验段河西车站位于黑龙江路西侧,为地下双层岛式车站,车站长200米,建筑总面积约为10640平方米,区间长1150米。试验段总投资约2.9亿元。据测算,2014年一期工程建成后,预计日输送客流将达23.5万人次。 地铁一期工程站点:火车站、大学路、汇泉广场、天泰体育场、太平角、湛山、五四广场、江西路、宁夏路、敦化路、辽阳西路、清江路、双山、长沙路、河西、海尔路、万年泉路、李村、君峰路、重庆路、永平路、青岛北站。 青岛地铁二期工程(M2线一期工程,2012年-2016年) 青岛地铁二期工程(即M2号线一期工程,上图绿线)自西镇至金水路,线路规划长约29.6公里,共设27个总投资约162亿元,建设年度为2012至2016年。M2号线一期工程自市北区经市南区、崂山区到李沧区,具体的线路走向已基本确定,但站点的位置还在不断论证和

政府令第229号-青岛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

青岛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 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政府 青岛市人民政府令第229号 《青岛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已经2013年12月30日市十五届人民政府第3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市长张新起 2014年1月26日 青岛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轨道交通建设管理,保障轨道交通建设顺利进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轨道交通建设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承担统筹领导职能,负责轨道交通建设的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工作。具体工作由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承担。 市发展改革、规划、城乡建设、国土资源、公安、财政、审计、安全生产监管、交通运输、人防、城管执法等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做好轨道交通建设相关工作。 区(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职责做好与轨道交通建设相关的房屋和土地征收与补偿、信访事件处理、补偿争议协调等相关工作。 第四条青岛地铁集团统筹承担全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招投标、建设、资源开发与运营等企业主体责任。 第五条轨道交通建设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安全第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优先发展、分期建设、多元投资的原则。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和配合轨道交通建设,不得阻碍或者影响轨道交通建设。 第二章规划与用地 第七条轨道交通规划包括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轨道交通用地控制规划等。轨道交通规划由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会同市发展改革、规划、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等部门组织编制。 编制轨道交通规划应当合理安排轨道交通不同线路之间,轨道交通与城市道路、铁路、公路、航空、港口和其他公共交通之间的换乘衔接。

(交通运输)青岛市发展轨道交通及市区铁路改造的设想精编

(交通运输)青岛市发展轨道交通及市区铁路改造的 设想

(交通运输)青岛市发展轨道交通及市区铁路改造的 设想

青岛市发展轨道交通及市区铁路改造的设想 摘要针对青岛市的现状和未来,从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出发,对其城市交通发展的要求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且对青岛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规划以及轻轨壹期结合胶济铁路电气化工程做了诸多设想,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青岛市轨道交通铁路改造设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然而,伴随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是世界城市发展普遍经历的诸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难题。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正处于这些难题的困扰之中,特别是交通拥挤问题,大大削弱了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后劲。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壹直沿袭传统发展布局结构和交通结构是其主要原因。青岛市作为国务院确定的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经历了近年的快速发展后,同样也面临着这些问题。在城市交通方面,虽经过近几年胶州湾高速、青银高速、东西快速路建设以及市内单行道调流等措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仍远不能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需要在新的城市布局结构中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以避免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交通拥堵问题的加剧,使得城市发展达到良性循环。 1.认识这座城市的当下和未来 城市布局结构主要是由城市道路系统及其他用地功能控制因素构成,而交通系统是城市的命脉,在城市布局上具有决定作用。因此,要谋求这座城市的发展,首先要把握这座城市的命脉;要把握这座城市的命脉,首先要认识这座城市的当下和未来。 1.1胶州湾正成为大青岛的内湖 胶州湾是由黄海伸入山东半岛南端内陆的天然半封闭海湾,湾体如扇形,水域面积320km2。海湾东岸为建市百年的老市区和老港区;西岸为

青岛地铁路线规划示意图

青岛地铁路线规划示意图1号线早期设想:、 项目已经正式上——青岛地铁从青岛市发改委获悉,我省首条城市轨道线路将在初步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研究,28公里)报国家审批。一期建设方案(约待国家批复后确定。青岛)》,-2020 青岛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8 根据前不久完成的《万人次。预测公里,覆盖七区,日客运量122市区轨道交通共规划8条线227;轨道网单向17% 万乘次,占公交总运量的2020年轨道交通日客运量达122 /公里。万乘次1.2万人次以上;平均客运强度达1.49高峰高断面流量基本都在青岛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的轨道交通规划附:《227组成,线网总长—M8线)((1)远景市区轨道交通线网由8条线路M1 公里。流亭机场,铁路青岛北站、城阳。中山路—线路自中山路起经台东、M1线:到达城阳。青岛地铁M1线十五中—台东—海泊桥—小村庄—北岭—中山路—伏龙山—水清沟—中心医院—胜利桥—火车北站—沧口公园—南岭—楼山后—遵义路—瑞金路 东郭庄流亭机场—……——汽车北站—M2线:太行山路—李沧东部。线路经黄岛区政府、薛家岛、青岛火车站、台东、市政府、啤酒城、李村,到达李沧东部。. 铁路青岛北站。自青岛火车站起向东,经第一海水浴M3—线:青岛火车站场、市政府、李村,到达铁路青岛北站。线:泰山路—沙子口。自泰山路起,经过海泊桥、沿辽阳路向东经汽车M4东站、到达沙子口。 M5线:大麦岛—湖岛。自大麦岛起,经辛家庄,沿江西路、山东路,到达终点湖岛。 M6线:井冈山路—王台:是一条贯穿黄岛区的L型线路。自太行山路站起沿着团结路向北,经辛安、红石崖、到达终点王台镇站。 M7线:黄岛轮渡—柳花泊:是一条横贯黄岛区的东西向线路,自黄岛码头站起沿黄河路经辛安到柳花泊。 M8线:铁路青岛北站—即墨南泉:是一条纵贯红岛区南北、连接青岛城区的线路。自青岛北站起,向西过海经过红岛、上马街办、棘洪滩,到即墨南泉。最新青岛2020年地铁线路图

青岛公布16条地铁规划

青岛公布16条地铁规划 根据国家级青岛西海岸新区的设立,根据胶东国际机场、青连铁路、济青高铁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的批复立项,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编制完成《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2015年)。8月20日至26日,该规划正式向社会公示。 据了解,本次线网调整在继承以往轨道交通规划成果的基础上,以适应和支持城市最新规划成果为导向,以指导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项目为基本目标,结合已开工和已批工程,强调轨道交通线网对“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战略的支持。形成青岛市2020年和远景年轨道交通线网方案。 一、远景年线网方案 青岛市轨道交通远景年线网共规划16条线路,总规模约807km。 1号线:线路起自黄岛区峨眉山路,沿线主要经过黄岛现状城区、薛家岛、团岛、青岛火车站、中山路商圈、台东、海泊桥、小村庄、水清沟、青岛北站、沧口公园等区域,止于李沧区兴国路站,线路长约41.6公里。

2号线:线路起自黄岛区柳花泊,沿线主要经过黄岛辛安、黄岛码头、青岛港、台东、市政府、青岛大学、汽车东站、李村商圈等区域,止于李沧区世园会,线路长约61.3公里。 3号线:线路起自市南区青岛火车站,沿线主要经过青岛站、市南沿海一线、湛山、市政府、浮山所、错埠岭、李村商圈等区域,止于李沧区青岛北站,线路长约24.8公里。 4号线:线路起自市南区人民会堂,沿线主要经过辽宁路商圈、内蒙古路汽车站、海泊桥、浮山后居住片区、汽车东站、崂山科技城、沙子口等区域,止于崂山区大河东,线路长约30.2公里。 5号线:线路起自欢乐滨海城,沿线主要经过湖岛、嘉定山、青岛理工大学、浮山所、青岛大学等区域,止于市南区麦岛,线路长约14.3公里。 6号线:线路起自青连铁路黄岛站,沿线主要经过原胶南市区、朝阳山、黄岛现状城区、中德生态园、中韩园区等区域,止于王台镇,线路长约56.3公里。 7号线:线路起自市南区奥帆中心,沿线主要经过浮山后居住片区、沧口机场、十梅庵片区、汽车北站、流亭机场、城阳现状城区、即墨中心城区,止于即墨北安,线路长约48.5公里。 8号线:线路起自铁路胶州北站,沿线主要经过胶东国际机场、胶东镇、大沽河、河套、红岛火车站、红岛街道、青岛北站、嘉定山等区域,止于市南区五四广场,线路长约60.9公里。支线从线路正线河套站分出,至胶州中心城区,支线长约18.5公里。 9号线:线路起自城阳区红岛街道,沿线主要经过高新区、上马街道、城阳现状中心区、惜福镇、土寨等区域,止于崂山区王哥庄街道,线路长约51.5km。 10号线:线路起自城阳区河套街道,沿线主要经过红岛火车站、高新区、流亭机场、夏庄,止于城阳区惜福镇,线路长约38.7公里。 11号线:线路起自崂山区国信体育馆,沿线主要经过崂山金家岭金融商务区、崂山科技城、中国海洋大学、世园会、北九水、蓝色硅谷核心区、青岛国际博览中心、即墨王村新城等区域,止于即墨市田横镇,线路长约70公里。 12号线:线路起自黄岛区金沙滩景区,沿线主要经过安子居住片区、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德生态园、胶州产业新区、红岛火车站、河套等区域,止于城阳上马街道,线路长约56.5公里。

青岛城市轨道交通远景规划

青岛城市轨道交通远景规划

根据《青岛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青岛市区轨道交通线网由12条线路组成,青岛城区设有M1、M2、M3、M4和M5线,黄岛区设有M6、M7线,红岛区设有M8线。市域轨道线网4条连接周边5各城市。 2016年前将计划建成地铁一、二期工程,计54.7km,其中一期工程为3号线,长25.1km,总投资约130亿元,建设年度为2010~2014年;二期工程为2号线一期,线路长29.6km,总投资约162亿元,建设年度为2012~2016年。 M1线是一条纵贯主城区南北的主干线。线路自中山路起经伏龙山、台东,沿人民路、四流南路,经青岛北站转向重庆路,向北经汽车北站、机场、城阳区正阳路,到达终点东郭庄,线路总长36.6公里。 站点:火车站、大学路、汇泉广场、天泰体育场、太平角、湛山、五四广场、江西路、宁夏路、敦化路、辽阳西路、清江路、双山、长沙路、河西、海尔路、万年泉路、李村、君峰路、重庆路、永平路、青岛北站。 M2线是主城区内的一条半环线,同时连接黄岛。由黄岛太行山路路口沿长江路、滨海公路至薛家岛过海向北到达团岛站,经西镇、火车站、中山路、泰山路、台东、市政府、青岛大学、啤酒城、长途汽车东站、李村、金水路到达终点体育学校,线路总长约55.3公里,过海隧道段最大站间距7.4公里。 M3线是一条与M1线并行的第二条南北向线路。自青岛火车站起向东,经过栈桥、第一海水浴场、市政府,由南京路向北,经黑龙江路至李村,沿京口路、振华路至终点青岛北站,线路长约25.1公里。 M4线是一条东西向线路。自泰山路起,经过华阳路、海泊桥、沿鞍山路、辽阳路向东经汽车东站、枯桃,到达沙子口站,线路长约22.3公里。 M5线自大麦岛起,经辛家庄、沿江西路、山东路、瑞昌路到达终点湖岛站。线路长约13.3公里。 M6线是一条贯穿黄岛区的L形线路。自井冈山路站起沿着嘉陵江路、奋进路向北,经辛安、红石崖、到达终点胶南王台镇站,线路长约30.6公里。 M7线位于黄岛区,是一条横贯黄岛区的东西向线路,自黄岛码头站起沿黄河路经辛安到柳花泊。线路长约14.6公里。 M8线位于红岛区,是一条纵贯红岛区南北、连接青岛城区的线路。自青岛北站起,向西过海经过红岛、上马街办、棘洪滩,到即墨南泉,线路长约33.7公里。过海段最大站间距为7.1公里。 市域轨道线网:4条、287.9公里,覆盖五市,1小时到达 L1线:莱西—汽车东站。自莱西市经过华山镇、即墨市,到汽车东站。 L2线:王台镇—城阳。自王台镇起向北,经胶州市、城阳上马、流亭机场、长途汽车北站,后与L1线接轨。 L3线:平度—鳌山卫。自平度经张戈庄镇、南村镇、兰村镇、南泉镇至城阳,再经惜福镇到鳌山卫。 L4线:胶南—长江路。自胶南大珠山镇起,经胶南市到黄岛接M2线。

青岛市地铁线路规划方案

青岛市地铁线路规划方案 市区初定8条轨道交通线 根据初定的市区网规划方案,青岛市区轨道交通线网由8条线路组成,青岛城区设有M1、M2、M3、M4和M5线,黄岛区设有M6、M7线,红岛区设有M8线。各条线路情况具体如下: M1线是一条纵贯主城区南北的主干线。线路自中山路起经伏龙山、台东、沿人民路、四流南路,经青岛北站转向重庆路,向北经汽车北站、机场、城阳区正阳路,到达终点东郭庄,线路总长 36.6公里。 M2线是主城区内的一条半环线,同时连接黄岛。由黄岛太行山路口沿长江路、滨海公路至薛家岛过海向北到达团岛站,经西镇、火车站、中山路、泰山路、台东、市政府、青岛大学、啤酒城、汽车东站、李村、金水路到达终点体育学校,线路总长约55.3公里,过海隧道段最大站间距7.4公里。 M3线是一条与M1线并行的第二条南北向线路。自青岛火车站起向东,经过栈桥、第一海水浴场、市政府,由南京路向北,经308国道至李村,沿京口路、振华路至终点青岛北站,线路长约25.1公里。 M4线是一条东西向线路,自泰山路起,经过华阳路、海泊桥、沿鞍山路、辽阳路向东经汽车东站、枯桃,到达终点沙子口站,线路长约22.3公里。 M5线自大麦岛起,经辛家庄、沿江西路、山东路、瑞昌路到达终点湖岛站。线路长约13.3公里。 M6线是一条贯穿黄岛区的L形线路。自井冈山路站起沿着嘉陵江路、奋进路向北,经辛安到达终点胶南王台镇站,线路长约30.6公里。 M7线位于黄岛区,是一条横贯黄岛区的东西向线路,自黄岛码头站起沿黄河路经辛安到柳花泊。线路长约14.6公里。 M8线位于红岛区内,是一条纵贯红岛区南北、连接青岛城区的线路。自青岛北站起,向西过海经过红岛、上马街办、棘洪滩,到即墨南泉,线路长约33.7公里。过海段最大站间距为7.1公里。 4条市域线凝聚“大青岛” 除了8条市区线网外,本市还规划了4条市域线网,加强青岛中心城区与即墨、胶州、胶南、莱西、平度五个次中心城市之间的联系,促进“大青岛”协同发展的格局。该系统的特点是敷设方式简单、站间距大、平均旅行速度高,主要解决好各地区之间的换乘联系。青岛市域轨道交通线网由4条线路组成,线网总长 287.9公里,其中: L1线——自莱西市起沿204国道南下,过华山镇后沿202省道至即墨市,沿青银高速公路到长途汽车东站。线路全长 89.4公里。 L2线——自王台镇起向北,沿204国道经九龙镇、胶州市,向东转向正阳路经上马、城阳火车站,流亭机场、长途汽车站到丹山站与L1线接轨,线路长65公里。 L3线——自平度长途汽车站起,沿S218经张戈庄镇、南村镇、兰村镇、南泉镇至城阳,向东沿正阳路、S214经惜福镇到鳌山卫,线路长 104.9公里。 L4线——自大珠山镇起,沿329省道和滨海公路经胶南市、大学园区、灵山卫镇到黄岛长江路接M2线,线路长 28.6公里。

青岛地铁路线规划示意图教学文案

青岛地铁路线规划示 意图

青岛地铁路线规划示意图 1号线早期设想:、 从青岛市发改委获悉,我省首条城市轨道线路——青岛地铁项目已经正式上报国家审批。一期建设方案(约28公里)将在初步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研究,待国家批复后确定。 根据前不久完成的《青岛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2008-2020 )》,青岛市区轨道交通共规划8条线227公里,覆盖七区,日客运量122万人次。预测2020年轨道交通日客运量达122万乘次,占公交总运量的 17% ;轨道网单向高峰高断面流量基本都在 1.2万人次以上;平均客运强度达1.49万乘次/公里。附:《青岛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的轨道交通规划

(1)远景市区轨道交通线网由8条线路(M1—M8线)组成,线网总长227公里。 M1线:中山路—城阳。线路自中山路起经台东、铁路青岛北站、流亭机场,到达城阳。 青岛地铁M1线 中山路—伏龙山—十五中—台东—海泊桥—小村庄—北岭—水清沟—中心医院—胜利桥—火车北站—沧口公园—南岭—楼山后—遵义路—瑞金路—汽车北站—流亭机场—…… —东郭庄 M2线:太行山路—李沧东部。线路经黄岛区政府、薛家岛、青岛火车站、台东、市政府、啤酒城、李村,到达李沧东部。 M3线:青岛火车站—铁路青岛北站。自青岛火车站起向东,经第一海水浴场、市政府、李村,到达铁路青岛北站。 M4线:泰山路—沙子口。自泰山路起,经过海泊桥、沿辽阳路向东经汽车东站、到达沙子口。 M5线:大麦岛—湖岛。自大麦岛起,经辛家庄,沿江西路、山东路,到达终点湖岛。 M6线:井冈山路—王台:是一条贯穿黄岛区的L型线路。自太行山路站起沿着团结路向北,经辛安、红石崖、到达终点王台镇站。

青岛地铁现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方案(2010年)_secret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X号线)土建XX标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XX集团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X号线)土建XX标项目部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五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其他说明 (1) 1.1安全目标 (1) 二、工程概况 (1) 2.1XX车站概况 (1) 2.1.1车站布置及周边环境 (1) 2.2XX站~XX路站区间隧道工程概况 (1) 2.2.1区间布置及周边环境 (1) 2.3XX路车站概况 (2) 2.3.1车站布置及周边环境 (2) 二、XX车站施工方案与工艺 (2) 三、XX-XX路和XX路-敦化路区间施工方案与工艺 (4) 3.1 主要风险源分析及相应安全技术措施: (5) 四、安全保证措施 (5) 4.1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6) 4.2隧道施工防坍安全保护措施 (6) 4.3开挖、支护安全措施 (7) 4.4装卸碴与运输安全措施 (7) 4.5衬砌作业安全措施 (7) 4.6土石方吊运安全技术措施 (8) 4.7施工机械安全控制措施 (8) 4.8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9) 4.9钢支撑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9) 4.10施工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10) 五、冬期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0) 六、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 (11) 6.1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教育 (11)

一、编制依据及其他说明 1.1安全目标 遵守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及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规章制度,杜绝工程事故和重大设备、人身伤害事故。杜绝因工死亡事故,确保安全生产指标达国标。 二、工程概况 本标段共计2站2区间,分别为XX车站暗挖土建工程、XX路车站明挖土建工程、XX车站-XX路区间暗挖隧道工程及XX路站-敦煌路站半区间暗隧道工程。 2.1XX车站概况 2.1.1车站布置及周边环境 车站位于XX路与XX路十字路口南侧,沿XX路南北走向,与远期规划的地铁5号线换乘,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起讫里程为:K8+406.72~K8+600.23车站全长193.1m,车站主体结构采用暗挖法施工,拱顶埋深9.3~10.5m,双层大拱脚复合衬砌结构,宽20.6m,高14.5m。(车站平面布置见附图1、2) XX站位所处位置地面交通流量较大;车站西北角及西侧均为高层建筑,东侧为多层住宅小区,建筑为6~7层,东北侧为XX路小学操场。路面地势较为平坦,XX路现状路宽25~35m,地面交通流量较大。车站位置道路下市政管线密集,并且在XX路路口以北的XX路下方有雨水盖板涵,宽3m,埋深在2.5m左右,其他管线埋深较浅。 2.2XX站~XX路站区间隧道工程概况 2.2.1区间布置及周边环境 本区间起至XX路与XX路交叉口的XX车站,沿XX路向北前进,至XX路与XX路交叉口的XX路站,呈南北走向。区间隧道全部位于XX路下方,沿线建筑物距线路均较远,线路左线全部位于雨水暗渠下方,区间平面线形顺直,纵断上区间为单面坡,坡度为2.2%的单面坡。 工程地质条件较为简单,区间隧道主要穿越中~强风化花岗岩,围岩级别判

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

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2015年) (2015-08-21 14:36:28) 转载▼ 分类:图像 标签: 旅游

一、2020年线网方案 青岛市轨道交通2020年线网全长约470.4km,由11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主要包括1号线(41.6km)、2号线一期+东延(泰山路—世园会段,34.4km)、3号线(24.8km)、4号线一期(人民会堂—沙子口段,26.6km)、6号线一期(朝阳山—中韩园区段,33.1km)、7号线一期+北延(兴国路—北安段,27.9km)、8号线(60.9km)、9号线一期(红岛—惜福镇段,35.9km)、11号线一期(苗岭路—王村新城段,58.4km)、12号线(56.5km)、13号线(70.3km)。 二、远景年线网方案 青岛市轨道交通远景年线网共规划16条线路,总规模约807km。 1号线:线路起自黄岛区峨眉山路,沿线主要经过黄岛现状城区、薛家岛、团岛、青岛火车站、中山路商圈、台东、海泊桥、小村庄、水清沟、青岛北站、沧口公园等区域,止

于李沧区兴国路站,线路长约41.6公里。 2号线:线路起自黄岛区柳花泊,沿线主要经过黄岛辛安、黄岛码头、青岛港、台东、市政府、青岛大学、汽车东站、李村商圈等区域,止于李沧区世园会,线路长约61.3公里。 3号线:线路起自市南区青岛火车站,沿线主要经过青岛站、市南沿海一线、湛山、市政府、浮山所、错埠岭、李村商圈等区域,止于李沧区青岛北站,线路长约24.8公里。 4号线:线路起自市南区人民会堂,沿线主要经过辽宁路商圈、内蒙古路汽车站、海泊桥、浮山后居住片区、汽车东站、崂山科技城、沙子口等区域,止于崂山区大河东,线路长约30.2公里。 5号线:线路起自欢乐滨海城,沿线主要经过湖岛、嘉定山、青岛理工大学、浮山所、青岛大学等区域,止于市南区麦岛,线路长约14.3公里。 6号线:线路起自青连铁路黄岛站,沿线主要经过原胶南市区、朝阳山、黄岛现状城区、中德生态园、中韩园区等区域,止于王台镇,线路长约56.3公里。 7号线:线路起自市南区奥帆中心,沿线主要经过浮山后居住片区、沧口机场、十梅庵片区、汽车北站、流亭机场、城阳现状城区、即墨中心城区,止于即墨北安,线路长约48.5公里。 8号线:线路起自铁路胶州北站,沿线主要经过胶东国际机场、胶东镇、大沽河、河套、红岛火车站、红岛街道、青岛北站、嘉定山等区域,止于市南区五四广场,线路长约60.9公里。支线从线路正线河套站分出,至胶州中心城区,支线长约18.5公里。 9号线:线路起自城阳区红岛街道,沿线主要经过高新区、上马街道、城阳现状中心区、惜福镇、土寨等区域,止于崂山区王哥庄街道,线路长约51.5km。 10号线:线路起自城阳区河套街道,沿线主要经过红岛火车站、高新区、流亭机场、夏庄,止于城阳区惜福镇,线路长约38.7公里。 11号线:线路起自崂山区国信体育馆,沿线主要经过崂山金家岭金融商务区、崂山科技城、中国海洋大学、世园会、北九水、蓝色硅谷核心区、青岛国际博览中心、即墨王村新城等区域,止于即墨市田横镇,线路长约70公里。 12号线:线路起自黄岛区金沙滩景区,沿线主要经过安子居住片区、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德生态园、胶州产业新区、红岛火车站、河套等区域,止于城阳上马街道,线路长约56.5公里。 13号线:线路起自黄岛区嘉陵江路,沿线主要经过唐岛湾中心区、海上嘉年华、灵山湾、原胶南市区、古镇口、董家口港城等区域,止于董家口火车站,线路长约70.3公里。

青岛市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衔接导则(DB3702FWJT023—2017)

DB 青岛市服务业标准规范 DB 3702/ FW JT 023—2017 青岛市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衔接导则 2017-11-01发布2017-12-01实施 青岛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编写。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青岛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青岛市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市交通运输委员会、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邢昌友、林积恩、王在峰、徐泽洲、栾长飞、房涛。

青岛市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衔接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岛市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衔接的基本要求、需求分析与评价指标、公交线路衔接、公交中途站衔接、公交场站衔接和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青岛市各轨道线开通前后常规公交衔接方案的制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JJ/T 15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 DB 3702/FW JT 016—2017 青岛市公共交通场站建设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DB 3702/FW JT 016—2017中界定的中途站、首末站、港湾式中途站、非港湾式中途站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轨道交通直接吸引范围direct attract sphere of rail transport 轨道站点周边可通过步行衔接的区域范围称为轨道交通直接吸引范围,一般取轨道站周边500米~800米半径范围。 3.2 轨道交通间接吸引范围indirect attract sphere of rail transport 轨道站点周边直接吸引范围以外,主要通过公交、非机动车等方式接驳的区域范围为轨道交通间接吸引范围。一般取轨道站周边3000米半径以内且直接吸引范围以外区域。 3.3 轨道交通接驳rail transport connection 实现轨道交通进出站的乘客与其他地面交通进行有效转换的交通方式。 3.4 竞争性公交线路competitive bus line 轨道交通直接吸引范围内,与轨道交通存在一定客流竞争的常规公交线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