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期末复习整理

毒理学期末复习整理
毒理学期末复习整理

毒理学:传统意义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现代毒理学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分析的科学。

毒理学主要分为三个研究领域:

描述毒理学:工作者直接关注的是毒性鉴定,以期为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管理提供信息。机制毒理学:研究重点是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产生损害作用的细胞、生化和分子机制。

管理毒理学:主要职责和任务是根据描述和机制毒理学的研究资料进行科学决策,协助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并付诸行动,以确保化学物、药品、食品等进入市场足够安全,以达到保护人体健康的目的。

另外还有法医毒理学、临床毒理学和环境毒理学。

1775年英国著名职业医学与毒理学家、矫形外科医生pott描述了烟囱清洁工接触煤烟与其患阴囊癌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多环芳香烃致癌作用的首例报道。

毒理学展望:

一、从高度综合到高度分化:

1、在不断深入研究毒物损伤机体个各脏器、系统的过程中,靶器官毒理学已经成为毒理学

的主要组成部分,如肺毒理学、血液毒理学、免疫系统毒理学

2、随着现代生命科学高新技术和测试手段的快速发展,以机制研究为基础的毒理学已经形

成许多重要的交叉学科,;例如分子毒理学、细胞毒理学,遗传毒理学。

3、根据研究对象和学科领域的不同,毒理学又进一步分化为:药理毒理学、食品毒理学、

临床毒理学。。

4、按照毒物的不同性质,毒理学的分支学科主要划分为:农药毒理学、金属毒理学、有机

溶剂毒理学。

二、从整体动物试验到替代试验:兔Draize试验、LD50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替代法又称3R法,即优化试验方法和技术,减少受试动物的数量和痛苦,取代整体动物实验的方法

三、从阈剂量到基准剂量

四、从构效关系到定量构效关系

五、从传统毒理学到系统毒理学

六、从危险度评定到危险度管理

毒性(toxicity)是指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是毒物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毒效应是化学物多计提健康引起的有害作用,改变环境可以影响毒效应。

中毒(poisoning)是生物体收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者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毒物(poison)是指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毒物分类:

1、工业毒物:包括生产中的原料、中间体、辅助剂、杂志。。。

2、环境污染物:包括生产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渣

3、食品中有毒成分:包括天然毒素或食品变质后产生的毒素以及食品中不合格的添加剂

4、农用化学物:包括农药、化肥、生长激素。。。。

5、嗜好品:烟卷、化妆品。。。

6、生物性毒物:微生物,动植物产生的毒性物质。。

7、医用药物:过量使用、致敏作用。。

8、军用毒物:、

9、放射性核素

损害作用:是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

应激的反应能力。

非损害作用: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应在机体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机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毒作用分类:

1、速发性或迟发性作用

2、局部或全身作用

3、可逆或不可逆作用

4、超敏反应

5、特异质反应

高危险人群:年龄、性别、遗传因素、营养及膳食情况、疾病状况、其他(暴露污染物)生物学标志:是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暴露生物学标志: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

效应生物学标志:指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

易感生物学指标: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

染毒期限分为:急性(24小时内一次或多次染毒),亚急性(1天到1个月内),亚慢性(1个月到3个月),慢性毒性试验(3个月以上)

剂量-反应关系研究在毒理学中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发现化学物的毒效应性质

2、所得到的有关参数可用于比较不同化学物的毒性

3、有助于确定机体易感性分布

4、是判断某种化学物与机体出现某种损害作用存在因果关系的重要依据

5、是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1、体内试验:可严格控制接触条件,测定多钟类型的毒作用,哺乳动物体内试验是毒理学

标准的研究方法,其结果原则上可以外推到人,但体内试验影响因素很多,难以进行代谢和机制研究

2、体外试验:利用游离器官,培养的细胞或细胞器、生物模拟系统进行毒理学研究,多用

于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急性毒性作用的初步筛检、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观察研究。体外试验系统缺乏整体毒性动力学过程,并且难以研究外源化学物的慢性毒性作用3、人体观察:通过中毒事故的处理或治疗,可以直接获得关于人体的毒理学资料,在新药

的临床I期试验,主要评价新药的安全性

4、流行病学研究:接触条件真实,观察对象为人体,不仅可以研究已知环境因素对人群健

康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对已知疾病的环境病因进行探索,但干扰因素多,测定的毒效应不够深入,有关生物学标志还有待于发展。

毒性参数:

1、致死剂量或浓度:绝对致死量或浓度、半数致死量或浓度、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

2、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

3、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

4、观察到作用水平

5、阈值

6、安全限值:利用不确定系数、利用药动学外推、利用数学模型

药物的治疗指数:TI=LD50/ED50,TI越大安全性越高。

ADME: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dution)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

吸收,分布,排泄具有共性,都是外源化学物穿越生物膜的过程,且其本身的结构和性质不发生变化,称为生物转运。代谢是外源化学物转化为新的衍生物的过程,形成的产物结构与性质均发生了改变,称为生物转化。

吸收:是外源化学物从机体的接触部位透过生物膜屏障进入血液的过程。途径有经胃肠道吸收、经呼吸道吸收、经皮肤吸收、经其他途径吸收(皮下、静脉、腹腔)

首过消除:经胃肠道吸收的外源化学物通过门静脉系统首先到达肝脏,进行生物转化后再进入体循环的现象。

血、气分配系数:气态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与在肺泡气中的浓度之比,血气分配系数越大的物质在血液中的溶解度越高,越容易吸收,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越长。

分布:指外源化学物吸收后,随血液或淋巴液分散到全身组织细胞的过程。

外源化学物在组织器官中的贮存,在机体应激的情况下,贮存库中的读物可大量释放入血,引起明显的毒作用:

1、血浆蛋白作为贮存库:吸收入血的外源化学物可与血浆蛋白结合,但以与清蛋白结合为

2、肝脏、肾脏作为贮存库:肝脏和肾脏对于外源化学物具有很强的结合能力,使许多毒物

的浓度高于其他组织器官,这可能与他们的代谢和排泄能力有关

3、脂肪组织作为贮存库:环境中的许多毒物具有高脂溶性,易于分布和储积在脂肪组织中,

如氯丹、DDT,多氯联苯。。

4、骨骼作为贮存库:骨骼是某些外源化学物的主要贮存库,如铅、锶

特殊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排泄:经肾脏排泄、经粪便排泄、经肺排泄、经其他途径排泄(脑脊液、乳汁、汗液、唾液、毛发、指甲)

代谢解毒:外源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成为低毒或者无毒的代谢物的过程

代谢活化:外源化学物经生物转化后毒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明显增强,甚至发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的现象,如对硫磷在体内代谢为毒性更大的对氧磷

生物转化涉及两大类反应:I相反应和II相反应,I相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反应,II相包括结合反应

氧化反应:

一、细胞色素P450酶系:血红蛋白类、黄素蛋白和磷脂

1、脂肪族与芳香族羟化

2、环氧化

3、杂原子(S-、N-、I-)氧化和N-羟化

4、杂原子(O-、S-、N-)脱烷基

5、氧化基团转移

6、脂裂解

7、脱氢

还原反应

1、偶氮还原和硝基还原

2、炭基还原

3、醌还原

4、脱卤还原

水解反应:

1、酯酶和酰胺酶

2、肽酶

3、环氧化物水解酶

II相反应: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其次为肾脏

1、葡萄糖醛酸结合

2、硫酸结合

3、谷胱甘肽结合

4、甲基化反应

5、乙酰化作用

6、氨基酸结合

影响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某些因素:

1、毒物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指群体中出现了频率大于1%的多种等位基因形式

2、毒物代谢酶的诱导和阻遏:主要诱导剂包括巴比妥类(PB)、多环芳烃类(3-MC)、醇/

酮类(乙醇)、甾类(地塞米松)

3、毒物代谢酶的抑制和激活: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与酶的活动中心发生可逆或不

可逆性结合、破坏酶、减少酶的合成、变构作用、缺乏辅因子)

毒物动力学:经典毒物动力学

多房室模型由一个中央室和若干个周边室相互连接而成,中央室由血液以及供血丰富、血液通畅的组织脏器,如心肝肾肺等组成,而周边室为供血量少、血流缓慢或毒物不易进入的组织脏器,如脂肪、皮肤、骨骼、静止状态的肌肉等

基本参数:

1、表观分布容积:Vd的数值越大,表示毒物在体内分布的范围越广,如果Vd值过大,常

提示毒物在体内有大量蓄积

2、消除速率常数:Ke越大,外源化学物从体内消除的速度越快

3、曲线下面积:外源化学物的AUC越大,从机体消除的速度越慢

4、半减期:指外源化学物的血浆浓度下降到一半所需的时间

5、清除率(CL):指单位时间内,机体所有途径能够消除的外源化学物占有的血浆容积值

6、生物利用度(F):指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时的吸收率

终毒物:是指生物靶分子(如受体、酶、DNA、微丝蛋白、脂质)反应或严重地改变生物学(微)环境、启动结构和(或)功能改变(其结果表现为毒性)的化学物

毒物的ADME过程:

一、从接触部位进入血液循环

1、毒物的吸收

2、、毒物进入体循环前的消除

二、从血液循环进入靶部位

1、促进毒物分布到靶部位的机制(毛细血管内皮的多孔性、专一化的膜转运、细胞期内的蓄积、可逆性细胞内结合)

2、妨碍毒物分布到靶部位的机制(血浆蛋白结合、专一化屏障、贮存部位的分布、与细胞内结合蛋白结合、从细胞内排出)

3、排泄与重吸收

三、增毒与解毒:终毒物是指直接与内源靶分子反应或引起机体生物学微环境的改变,导致机体结构和功能紊乱并表现毒物毒性的物质。主要有亲电子剂、自由基、亲和物、氧化还原反应物

解毒作用:

1、无功能基团毒物的解毒

2、亲核物的解毒

3、亲电子剂的解毒

4、自由基的解毒

5、蛋白质毒素的解毒

6、解毒过程失败(解毒功能耗竭、解毒酶失活、某些结合反应可被逆转、解毒过程有时产

生潜在有害副产物)

靶分子的反应类型:非共价结合、共价结合、去氧反应、电子转移、酶促反应

毒物对靶分子的影响

1、靶分子的功能失调

2、靶分子的结构破坏

3、新抗原形成

毒作用影响因素:化学因素、机体因素、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所处的环境条件、化学物的联合作用

化学因素:

1、取代基不同毒性不同,如CCL4>CHCL3>CH2CL2>CH3CL

2、异构体和立体构型的影响:带两个基团的苯环化合物的毒性是对位>邻位>间位,分子对

称的>不对称的

3、同系物的碳原子数和结构的影响:从丙烷起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麻醉作用增强,但超过

9个碳原子后,由于其脂溶性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增加,水溶性下降,不利于经水相转运,在机体内易滞留于最先遇到的脂肪组织,不易于到达靶组织,对人体产生麻醉作用的危险反而减少

脂水分配系数:化学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大表明它是脂溶性高,是亲脂性的,如DDT、四乙基铅。系数小表明它水溶性高,如砒霜

机体因素:

1、物种、品系及个体的遗传学差异(解剖、生理的差异,代谢的差异,修复能力的个体差

异)

2、宿主其他因素对于毒性作用敏感性的影响(健康状况、年龄、性别、营养条件)

环境因素:

1、气象条件

2、季节或昼夜节律

3、动物笼养形式

4、外源化学物的接触特征和赋形剂(接触途径、接触持续时间、接触频率、溶剂或助溶剂)化学物的联合作用:

一、非交互作用

1、相加作用:他们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等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产生效应的算术总和

2、独立作用:各个外源化学物相互不影响彼此的毒性效应

二、交互作用

1、协同作用: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总毒性效应大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的毒性效应总和,即毒性增强

2、加强作用:一种化学物对器官或系统并无毒性,但与另一种化学物同时或先后暴露时使其毒效应增强,称为加强作用

3、拮抗作用: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联合毒性效应低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毒效应的总和急性毒性:是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一次或24小时内接触多次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短

期内所产生的毒作用及死亡。

急性毒性实验的目的:

1、通过实验测定毒物的致死剂量以及其他急性毒性参数,以LD50为主要的参数,并根据LD50值进行急性毒性分级

2、通过观察动物中毒表现,毒作用强度和死亡情况,初步评价毒物对机体的毒效应特征、靶器官、剂量-反应关系和对人体产生损害的危险性

3、为后续的重复剂量、亚慢性和慢性毒性实验研究以及其他毒理实验提供接触剂量设计依据,并为选择观察指标提出建议

4、提供毒理学机制研究的初步线索

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的要点

1、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首选大鼠

2、急性毒性替代实验:

固定剂量法:高毒(LD50<25mg/kg)有毒(25--200)有害(200--2000)不分级(>2000)。急性毒性分级法:应用锯齿类,首选大鼠,从25、200、2000MG/KG体重3个固定剂量中选择一个剂量开始进行试验,根据结果判断:不需要进一步试验进行分级;下一个阶段以相同剂量的另一种性别试验;下一个阶段以较高或较低剂量水平进行;

上-下移动法或阶梯法

3、毒性作用观察:主要包括中毒体征及发生过程、体重和病理形态学变化、死亡情况和时间分布等,特别要注意有无震颤、惊厥、腹泻、嗜睡、昏迷等现象

局部刺激试验:眼刺激(Draize试验)、皮肤刺激

不适宜做皮肤刺激试验的情况

1、根据结构与活性关系及理化特征推测可能有腐蚀性的物质(如PH<=2或>11.5)

2、在急性经皮试验显示很强系统毒性的物质

3、在急性经皮毒性试验中染毒剂量达2000mg/kg仍未产生皮肤刺激体征的物质

蓄积作用:是发生慢性毒作用的前提,外源化学物连续地、反复地进入机体,而且吸收速度超过代谢转化排出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学物质就有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并贮存的现象。

当实验动物反复多次接触化学毒物后可以用分析方法在体内测出物质的原型或其代谢产物时称为物质蓄积。如果在体积内不能测出其原型或代谢产物,却出现了慢性毒性作用称为损伤蓄积

实验期限主要取决于临床拟用药的期限,一般为临床用药的2-3倍。如临床用药为3天,长期毒性实验时间定为14天;临床用药为10天,长期实验期限为一个月;未限制的临床用药,才进行6个月的亚慢性毒性实验

重复染毒毒性实验、亚慢性毒性作用和慢性毒性作用的目的:

1、观察长期接触受试物的毒效应谱、毒作用特点和毒作用靶器官,了解其毒性机制

2、观察长期接触受试物毒性作用的可逆性

3、研究重复受试物毒性作用的剂量-反应关系

4、确定不同动物对受试物的毒效应的差异,为将研究结果外推到人提供依据

观察指标

1、一般观察:进食量、体重、外观体征和行为活动、粪便性状。。

2、实验室检测项目: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

3、系统尸解和病理学组织学检查

4、可逆性观察

5、指标观察时间

6、特异性指标及其他

1、基因突变:指基因中DNA序列的变化。基因突变限制在一特定的部位也称为点突变,分为碱基置换和移码突变

2、染色体畸变:指染色体的结构改变---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3、非整倍体和多倍体(基因组突变)

突变的后果

DNA损伤,修复障碍:

一、体细胞突变:

1、良性肿瘤:动脉硬化

2、恶性转化:癌变、未知疾病

3、细胞衰老:老化、未知疾病

4、已分化的胚胎细胞受损:流产与死胎、癌变

5、未分化的胚胎细胞受损:功能或结构畸形、流产与死胎

二、生殖细胞突变

1、显性致死:流产与死胎、胚胎综合征、功能或结构畸形

2、隐性致死:生育功能障碍

3、存活突变:生育功能障碍、遗传性疾病、基因负荷

常用的致突变实验

1、细菌回复突变实验(Ames试验)

2、微核试验(MNT)

3、染色体畸变分析

4、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

5、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

6、显性致死试验

7、程序外DNA合成试验

8、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

致突变试验中的一些问题

1、阴性和阳性对照的设立

2、体外试验的活化系统

3、致突变试验与致癌试验的关系

4、试验结果在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中的作用

致癌的过程:引发(initiation)促长(promotion)发展(progression)

最经典的促癌剂是佛波酯

化学致癌机制:

1、体细胞突变学说

2、癌基因学说

3、亲电子剂学说

4、癌变多阶段学说

5、表观遗传机制学说

化学致癌物的分类

一、根据对人类和动物致癌作用分类

1、组1:对人类是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充分

2、组2:2A对人类很可能是致癌物,但证据有限,对试验动物证据充分;2B对人类可能是致癌物,但证据有限,对试验动物证据也不充分或多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试验动物证据

3、组3:现有的证据不能对人类致癌性进行分类

4、组4:人类可能非致癌物

二、按化学致癌作用模式分类

1、遗传毒性致癌物:直接致癌物、间接致癌物、无机致癌物、

2、表观遗传毒性致癌物:促长剂、内分泌调控剂、免疫抑制剂、细胞毒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固态物质

3、未分类:二噁英

化学致癌物筛查的基本方法

1、定量构效关系分析

2、遗传毒性实验

3、细胞恶性转化实验

4、哺乳动物致癌试验:长期致癌试验(终身试验)短期致癌试验(有限动物试验)

5、促癌剂的检测

6、转基因或基因敲除动物在致癌物筛查中的应用

7、人群肿瘤流行病学研究

发育毒理学研究出生前暴露于环境有害因子导致的异常发育结局以及有关的作用机制、发病原理、影响因素和毒物动力学等

畸形(malformation)指发育生物体解剖学上形态结构的缺陷

能引起畸形的环境因子叫致畸物或致畸原,致畸物引起畸形的过程个特性叫做致畸作用和致畸性

变异:是由遗传和遗传外因素控制的外观变化,或由于分化改变而引起的差异

发育毒性:指出生前后接触有害因素,子代个体发育为成体之前诱发的任何有害影响,主要表现为:

1、发育生物体死亡

2、生长改变:生长迟缓

3、结构异常:畸形

4、功能缺陷:免疫、智力方面的异常

5、出生缺陷:畸形和功能缺陷

6、不良妊娠结局:死胎、死产

发育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敏感期、遗传类型、剂量、母体毒性。。

发育各阶段

1、着床前期

2、器官形成期:最容易引起畸形,也叫致畸敏感期

3、胎儿期

4、围生期和出生后的发育期

母体毒性:是指化学物对妊娠母体的有害效应,表现为增重减慢、功能异常、临床症状甚至死亡

母体毒性与发育毒性的关系:

1、具有发育毒性,但无母体毒性,表示发育毒性有特定的机制,与母体毒性无关。如沙利度胺,这类化学物最容易被忽视也最危险

2、出现发育毒性也出现母体毒性,如乙醇和可卡因

3、具有母体毒性,但不具有致畸作用

4、在一定剂量下,既无母体毒性也不表现发育毒性

父源性暴露可以引起的子代发育异常包括流产、死胎、低出生体重、畸形、功能障碍,甚至可能与儿童期肿瘤有关

致畸(发育毒性)作用机制

1、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畸变

2、干扰基因表达

3、细胞损伤与死亡

4、干扰细胞-细胞交互作用

5、通过胎盘毒性引起发育毒性

6、感染母体稳态

动物发育毒性试验

为了进行生殖发育毒性实验设计方便,将连续、完整的生殖发育过程细分为以下6个阶段

1、从交配前到受孕:检查成年雄性和雌性生殖功能、配子的发育与成熟、交配行为、受精

2、从受孕到着床:检查成年雌性生殖功能、胚胎着床前发育、着床

3、从着床到硬腭闭合:检查成年雌性生殖功能,胎体发育、主要器官形成

4、从硬腭闭合到妊娠结束:检查成年雌性生殖功能,胎体的发育与生长、器官的发育与生长

5、从出生到断乳:检查成年雌性的生殖功能,新生仔对宫外环境的适应性、断乳前的发育与生长

6、从断乳到性成熟:检查断乳后的发育与生长、对独立生活的适应、达到完全的性功能三段生殖毒性实验主要是根据以上发育阶段的区分来设计的,每一阶段大致相当于两个阶段I段:生育力和早期胚胎发育毒性实验(一般生殖毒性实验)

II段:胚体-胎体毒性实验(致畸实验)

III段:出生前后发育实验(围生期毒性实验)

毒理基因组学是研究生物体的整个基因如何对环境有害因素发生反应的一门新兴学科,研究涉及的有害环境包括化学因素(化学物、混合化学物)、物理因素(电离与非电离辐射、噪声、异常气温)和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等)

毒理基因组学的基本任务是利用人类基因组的资料,帮助筛选和鉴别潜在的环境毒物,并在基因组水平上阐明毒作用发生的机制。

毒理基因组学的研究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1、近期目标是确定某种有害因素的反应基因用于毒理学和相关疾病的研究

2、远期目标是建立全基因组与蛋白质组毒理反应知识库,并在此基础上开辟以芯片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数字毒理学

毒理基因组学研究的技术平台

一、基因组学与转录组学技术平台

1、差异显示反转录PCR技术

2、基因表达序列分析

3、微阵列分析

4、RNA干涉技术

5、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

二、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

1、双向凝胶电泳

2、生物质谱技术

三、代谢组学技术平台

1、磁共振

2、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四、生物信息学

1、生物学数据库

2、、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3、应用软件

管理毒理学是现代毒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毒理学包括收集、处理和评价流行病学和试验毒理学数据,以及基于毒理学针对化学物有害效应保护健康和环境的决策。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内容

一、毒理学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毒性鉴定之前尽可能地收集受试样品的相关资料,包括化学组成、理化性质。。

二、不同阶段的毒理学试验项目

1、第一阶段试验:包括急性毒性实验和局部毒性实验。主要测定LD50、LC50

2、第二阶段试验:包括重复剂量毒性实验、遗传毒性实验与发育毒性实验

3、第三阶段实验:包括亚慢性毒性实验、生殖毒性实验和毒动学实验

4、第四阶段实验:为慢性毒性实验和致癌试验

三、人群暴露资料

安全性评价需注意的问题

1、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是管理毒理学的一部分,在对受试物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时一定要遵循有关机构的规范和指南

2、安全性评价赢进行质量控制,全面贯彻执行GLP,这是实现国内外实验室之间数据通用的基础

3、在实验设计和实施时注意贯彻3R原则,即替代、减少和优化

4、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实验主要是对受试物的毒效应的筛选,在必要时应进行靶器官毒理学研究,进一步研究毒作用模式和机制研究

5、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结果可得到受试物毒作用的NOAEL和LOAEL,以NOAEL作为阈值的近似值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和健康危险度评定是管理毒理学的基础

危险性分析

1、危害识别

2、危害表征

3、暴露评定:是指评价机体、系统或人群对一种因子的评价

暴露评价的基本要素:

暴露评定有一些共同的要素:在关注的时期内暴露于特定浓度的人群、暴露剂量、重要来源、路径和行为对暴露和剂量的贡献。综合的暴露评估的内容可能包括:

(1)暴露:路径,途径和频率关注的期间、分布

(2)剂量

(3)原因

(4)变异

(5)不确定性

4、危险度表征

5、危险性管理

6、危险性交流

血液毒理学

一、外源化学物对血液的损害作用

1、造血作用

2、血液毒性

二、红细胞毒理学

1、对红细胞生成的影响: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继发性贫血

2、对血红蛋白呼吸功能的影响

3、对红细胞存活期的影响

白细胞毒理学

1、对粒细胞生成的影响

2、对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3、中毒性白血病

免疫毒理学

1、免疫抑制

2、超敏反应

3、自身免疫

生殖毒理学是生殖医学与毒理学结合而形成的一门重要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对生殖系统产生损害作用的原因、机制和后果。这些损害作用包括生殖器官、相关的内分泌系统和妊娠结局的改变,表现为对性成熟、配子发生及其转运、性周期、性行为、受精、着床、胚胎形成与发育、妊娠、分娩和哺乳等的不良影响或依赖于生殖系统完整性的其他功能的改变

雄性生殖能力检测与评价

1、雄性生殖毒性检测方法:特异性观察终点主要包括:睾丸、附睾、精囊、前列腺和垂体等器官的重量,答题检查和组织病理学观测,精子数量和质量评价,交配时雄性动物爬上、插入、射精等行为,LH、FSH、T等激素水平,睾丸下降,包皮分离,精子生成量等

2、精液分析与精子评价:重要参数包括精子计数、形态学及其活率

3、雄激素及其受体

4、睾丸功能研究

雌性生殖功能检测与评价

一、雌性生殖毒性检测方法

二、一代和多代生殖毒性实验:一代即亲代(F0、P)子一代(F1)子二代(F2)

三、雌激素及其受体:血清雌激素水平或对靶器官的雌激素效应是评价卵泡正常功能的指标。E2的生物合成及其通过卵泡代谢产物为雌酮和雌三醇,是评价生殖过程的另一指标。

四、卵泡功能研究

生殖危险度评价方案

I段:生育率和雌雄生殖功能研究,主要评价受试物对配子的发育与成熟、交配行为、受精、着床期的有害影响,即对A期(交配前至妊娠期)和B期(妊娠至着床期)生殖功能的评价

II段:发育毒理学和畸胎学研究(胚胎-胎儿毒性实验或致畸实验),主要评价受试物对胚胎发育与主要器官形成、胎儿和器官生长发育的有害影响,即对C期(着床至硬腭闭合期)和D期(硬腭闭合至怀孕末期)生殖功能的评价

III段:围产期和出生后毒性实验,主要评价受试物对胚胎与胎儿的生长发育、断奶前后子代的生长发育直至成熟的有害影响,及对CDEF期的生殖功能的评价

神经毒理学是神经系统毒理学的简称,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神经系统各部分所引起的结构和功能损害作用的一门学科

神经系统损伤可分为结构改变、功能改变和行为改变

一、结构改变

1、缺氧性损伤

2、毒物特异性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铅中毒可引起智力低下和中毒性脑病);周围神

经系统损伤(有机磷,丙烯酰胺)

二、功能改变

三、行为改变

神经毒性作用机制

1、神经递质与神经毒性

2、通道与神经毒性(Na+通道、Ca+通道)

3、受体信号转导与神经毒性

4、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毒性

5、细胞骨架与神经毒性

神经和行为毒理学研究方法与评价

一、动物神经系统疾病模型:帕金森动物模型和迟发性神经病模型

二、学习和记忆功能测试

1、人体试验(数字广度试验、指向记忆、联想学习、数字译码试验、视觉保留试验、图像

自由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人像特点联系回忆)

2、动物试验(小鼠Y型迷宫试验、小鼠跳台试验、小鼠避暗试验、小鼠穿梭箱试验、小鼠

水迷宫试验)

3、感觉运动功能测试

呼吸系统毒物

1、气体和蒸汽

2、气溶胶

3、纤维

4、细微或超微粒子以及纳米粒子

呼吸系统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反应

一、急性损伤

1、呼吸道损伤

2、肺水肿

3、坏死

二、变态反应

三、慢性损伤

1、肺纤维化

2、肺气肿

3、哮喘

4、肺肿瘤

四、肺损伤的适应

1、细胞的增值与修复

2、代谢防御

肝脏毒理学是利用毒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外源化学物对肝脏的损害作用及其机制的学科。短期暴露化学性肝毒物可引起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肝细胞坏死、肝功能障碍等,而长期暴露化学性肝毒物可引起肝硬化与瘤样改变

肝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反应

1、肝细胞死亡、

2、脂肪变性

3、胆汁淤积

4、肝窦状隙损害

5、肝纤维化与肝硬化

6、肝癌变

肾脏清除率(C)是肾脏在单位时间内(每分钟)将多少(毫升)血浆中的某物质清除出去C=UV/P

中毒性肾损伤的部位

1、肾小球损伤

2、肾近曲小管损伤

3、远曲小管及集合管损伤

肾脏疾病分类

1、免疫介导肾小球疾病

2、直接肾小球损伤

3、急性肾小管损伤

4、急性间质性损伤

5、慢性间质性损伤

肾脏的毒性作用机制

1、细胞死亡

2、活性代谢中间产物

3、细胞容积和离子内稳态

4、细胞骨架和细胞极性

5、钙的内稳态

肾损伤的监测与评价

一、整体试验

1、肾脏浓缩-稀释试验

2、尿成分的改变(尿蛋白、尿糖、尿酶)

3、肾小球率过滤测定

集中常见的肾性毒物

1、汞:水俣病

2、镉:痛痛病

3、氯仿:

4、四氟乙烯

5、溴化苯

心血管疾病

1、心肌损害

2、心绞痛

3、慢性缺血性心理衰竭

心血管毒物:悬浮颗粒、吸烟产生的尼古丁及其他有害物质、多环芳烃、电离辐射、丙烯醛、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金属、砷、农药、臭氧。。。

心血管毒性的功能学检测:

1、心血管功能检测:心电图、心电向量图、超声心动图。。。

2、心脏血管细胞功能检测:酶活性改变、细胞膜功能结构的改变。。。

皮肤毒作用

一、接触性皮炎

1、刺激性皮炎

2、化学烧伤

3、变态反应性皮炎

二、光毒理学

1、电磁辐射的不良反应

2、光敏作用

三、座疮

四、色素异常

五、肉芽肿

六、荨麻疹

七、中毒性表皮溶解坏死

八、皮肤肿瘤(辐射、多环芳烃、砷)皮肤毒理学研究方法和评价

1、皮肤粘膜刺激试验

2、皮肤致敏试验

3、光毒性和光敏试验

毒理学重点笔记考点

毒理学重点笔记考点

毒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毒理学概念 -----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 外源化学物(外源生物活性物质)——指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 科学。 毒理学主要的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 1、描述毒理学:直接关注的是毒性鉴定(毒性试验),为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管理提供信息。同时可为化学物的毒作用机制提供线索。 2、机制毒理学:研究重点是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产生损害作用的细胞、生化、分子机制。 研究资料的用途:1)、证实与人类直接相关的实验动物中所观察到的损害作用;(有机磷);2)、验证可能与人类无关的发生于实验动物中的有害效应;(糖精);3)、设计和生产较为安全的化学物以及合理治疗化学中毒和临床疾病;(反应停);4)、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生理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了解。 3、管理毒理学:主要的职责和任务是根据描述和机制毒理学的研究资料进行科学决策,协助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以确保化学物、药品、食品等进入市场时足够安全,达到保护人体健康的目的。还需根据危险度评定的原理和方法,结合描述毒理学和机制毒理学研究提供的科学信息,制定相关的卫生标准. 4、毒理学其它特殊领域包括:法医毒理学、临床毒理学、环境毒理学 第二节、毒理学简史 1、古代与中世纪毒理学 ——是指较低剂量进入机体后能引起疾病或危及生命的物质。 2、启蒙时代毒理学:Paracelsus的格言:所有的物质都是毒物,不存在任何非毒物质,剂量决定了一种 物质是毒物还是药物。 3、现代毒理学 第三节毒理学展望 毒理学是借助多个学科成长并繁荣起来的科学。随着现代生物技术信息的快速扩增和现代分析技术与方法的超常发展,毒理学的研究领域、评价过程和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正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 可以预料,毒理学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将是:从高度综合到高度分化;从体内试验到体外试验;从构效关系到定量构效关系;从定性毒理学到定量毒理学;从微观、宏观到人体;从观察现象、探明机制到科学规范管理。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第一节、毒性和毒效应 一、外源化学物和毒性 ):指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 1、外源性化学物的分类(按用途及分布范围分类):工业毒物(工业原料、中间体、辅助剂、杂质等)、 环境污染物(工业“三废”)、食品中有毒物质(天然毒素、食品变质产生的毒素、食品中不合格的添加剂等)、农用化学物(农药、化肥、生长激素等)、嗜好品(香烟、化妆品、日用品中的有害成分)、生物性毒物(微生物、植物、动物产生的毒物)、医用药物(包括兽医用药)、军事毒物、放射性核物(内源性毒物、含氧自由基、含氮自由基、同型半光氨酸) 二、损害作用和非损害作用 第二节外源性化学物作用于人体的毒效应谱 一、毒效应谱: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取决于外源化学物的性质和剂量,可引起多种变化,称为~,可以表现为:①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②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③亚临床改变;④临床中毒;⑤甚至死亡。

污染与环境生态学期末复习

环境生态学第五章生态系统服务 中国及全球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比较 中国和全球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的比值,及中国和全球面积的比值基本接近,但稍低,陆地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效益价值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较多。 环境生态学第七章环境污染的检测及评价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有害于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物质。污染物的作用对象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 环境污染物:指由于人类的活动进入环境,使环境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改变,直接或间接有害于生物和人类的物质。 !毒物:指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化学物质。 外来化合物:指生物体内正常生命活动下不产生的化合物。 环境毒物:指通过各种途径排放至大气、水源和土壤等人类环境中的有毒化学物质。 重金属的环境毒理学效应 重金属毒作用的特性:重金属和配位体的相互作用,重金属的有机化,重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重金属的蓄积作用是重金属毒性作用的特性。 毒性原因:重金属及生物成分的相互作用,即和大分子物质的作用可能是大多数金属产生毒性效应的原因。 环境污染物的联合作用:独立作用、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

独立作用:多种化学物各自对机体产生不同的效应,其作用的方式、途径和部位也不相同,彼此之间互无影响。 相加作用:多种化学物混合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强度是各种化学物分别产生的作用强度总和。 协同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同时或在数分钟内先后及机体接触,其对机体产生生物学作用的强度远远超过它们分别单独及机体接触时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总和。 拮抗作用:两种化学物同时或在数分钟内先后输入机体,其中一种化学物可干扰另一种化学物原有的生物学作用,使其减弱,或两种化学物相互干扰,使混合物的生物学作用或毒性作用的强度低于两种化学物输入机体时强度的总和。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 (1)经消化道吸收,主要以简单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被吸收。(浓度愈高吸收愈多。脂溶性物质较易吸收,水溶性易离解的物质不易吸收。) (2)经呼吸道吸收,经肺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全身。在呼吸道的吸收主要通过简单扩散。 (3)经皮肤吸收,如有机磷农药可经皮肤吸收引起机体中毒。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转化包括对有害物质的生物解毒作用和毒性强化的生物活化作用。 污染物的生物转化是指进入体内的外来化合物,在体内酶催化下发生一系列代谢变化的过程,亦称为生物代谢转化。 1.降解反应

毒理学复习整理

1、毒性最大的天然毒素-肉毒毒素:它主要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引起肌肉松弛麻痹,特别是呼吸肌麻痹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第一章:绪论 1.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化学性污染物。这些化学物不是人体内部固有的,是正常代谢以外的外来生物活性物质,称其为外来化学物质。 小结 1.掌握环境毒理学概念,理解环境毒理学、生态毒理学、环境生态毒理学的异同 ( 环境毒理学:利用毒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环境污染物。 环境毒理学研究核心为环境污染物对人的影响,扩展到动植物;生态毒理学研究核心为非人类生物,扩展到人类;环境生态毒理学则是环境毒理学和生态毒理学的结合。 2.掌握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熟悉研究内容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P3) 1)判明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及作用机理。 2)探讨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监测指标。 3)定量评定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确定其剂量-反应(效应)关系,为制订环境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内容(P3) 1)研究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危害及作用机理 2)环境污染物毒性评定方法: 包括动物的一般毒性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蓄积试验、致突变试验、致畸试验、致癌试验等。 3)环境污染物及降解和转化产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 包括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剂量与作用的关系,毒物化学结构和毒性以及影响毒作用的各种有关因素。 3.熟悉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 1.体外实验: 器官水平 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 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谢的研究。 细胞水平 可用于外来化合物的毒性和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 究化合物的代谢和中毒机理的探讨。 亚细胞水平 (

北大地震概论复习笔记_第7章

第一章地震学的研究范围和历史 第一节什么是地震学? 第二节地震学的研究范围和主要的研究方面 第三节地震学的基本名词和概念 第四节古代人类对地震的认识 第五节地震学发展简史 ◆全球每年发生500万次地震,人们可以感觉的仅占1%,造成严重破坏的7级以上的大地震约有18次,8级以上的特大地震1~2次。全世界有6亿多人生活在强震带上,上个世纪约有200万人死于地震,预计二十一世纪将有约1500万人死于地震 ◆我国是个多地震国家,20世纪以来,我国发生了800多次6级以上的地震,平均每年约8次;历史记载全球死亡超过20万人的地震有6次,其中在中国就有4次。 ◆6级以上的地震具有破坏性。我国79%地震烈度在VI以上。 世界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1556年陕西关中8.0级地震,死亡83万人。 中国经济损失最多的地震:1990年江苏常熟-太仓5.1级地震,损失13亿元。 迄今为止欧洲最大的地震:1755年11月1日里斯本大地震,7万人死亡。 ◆张衡于公元132年发明候风地动仪。 智利大地震:1960年,9.5级。 唐山大地震:1976年,7.8级。 中国减灾法:1998年3月1日。 印度海啸:2004年12月26日。 国际减灾日:10月的第2个星期三。 汶川大地震:2008年,8.0级。 ◆1966年3月,河北邢台发生6.8级大地震,损失巨大。 中国地震局成立于1971年,时称国家地震局,1998年更名为中国地震局。 ◆XX发布→政府部门;检查监督→地震部门。 ◆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 ◆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一个量,当前,最基本的震级标度有4种:地方性震级ML、体波震级(Mb和MB)、面波震级MS和矩震级MW。前3种震级是通过测量地震波中的某个频率地震波的幅度来衡量地震的相对大小的一个量。矩震级MW是由基本的物理参数所计算的震级。 1.1什么是地震学? ◆概念:地震学是关于地震的科学,它是以地震资料为基础,用数学、物理和地质知识研究地震机理及地震波传播的规律,以防御地震灾害、研究地壳和地球内部的构造以及促使研究结果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得以应用。 ◆内容: ①地震的科学以及地球内部物理学,后者主要研究地震波的传播,从而得出地球内部结构的结论; ②弹性波(地震波)的科学,主要研究地震、爆炸等激发的弹性波的产生、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记录以及记录的解释; ③应用:地震勘探、工程地震学、识别核爆。

毒理学重点

绪论 1、什么是食品毒理学?什么是外源化学物? 食品毒理学定义: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性质、来源与形成,以及它们的不良作用及其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的安全性的科学。 外源化学物定义: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食品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体内试验(也称为整体动物试验)、体外试验、个体观察、流行病学研究。 第一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1、名词解释 ①毒物:一般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毒物。 ②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③特异体质反应: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一种遗传性异常反应。 ④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或组织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⑤参考剂量(RfD):RfD为环境介质(空气、水、土壤、食品等)中化学物质的日平均接触剂量的估计值。 ⑥绝对致死剂量:或绝对致死浓度。指化学物质引起一群机体全部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2、如何区别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⑴、损害作用特点 机体的正常形态、生长发育过程受到严重影响, 寿命可能缩短。 机体功能容量或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降低。 机体维持稳态能力降低。 机体对其他某些环境因素不利影响的易感性增高。 ⑵、非损害作用特点 不引起机体机能形态、生长发育和寿命的改变 不引起机体某种功能容量的降低; 不引起机体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的损伤; 机体发生的一切生物学变化应在机体代偿能力范围之内,当机体停止接触该种外源化学物后,机体维持体内稳态的能力不应有所降低,机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第二章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 1、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

环境毒理学期末复习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环境化学物。 环境基因组:人类对环境因子易感基因非常多,总称为环境基因组。 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和人群,以及相关生物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化学物在体内组织器官初级分布取决于血流量,再次分布取决于化学物与组织的亲和力。(填空) 排泄是环境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由体内向体外转运的过程,其主要途径是:①经肾随尿液排泄(机理:肾小球被动过滤,肾小球重吸收和主动转运);②随胆汁进入小肠的环境化学物有两种去路:一部分随粪便排出,一部分进入肠肝循环。(填空) 毒物动力学:运用数学方法,定量地研究外来化学物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转化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规律和过程。分为线性动力学模型、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生理性毒理动力学模型。共氧化作用:在机体内的花生四烯酸经氧化作用形成前列腺素,在此氧化过程中,某些外源化合物可同时被氧化,即共氧化作用。 代谢饱和:机体吸收毒物后,随毒物在体内浓度的增高,单位时间内代谢酶对毒物催化代谢所形成的产物量也增大,但当毒物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其代谢过程中所需的基质可能被耗尽,或者参与代谢的酶的催化能力不能满足其需要,这样单位时间内的代谢产量就不再随毒物浓度升高而增大,这种代谢途径被饱和的现象称为代谢饱和。 毒物:指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引起生物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化学物质。 致死剂量:指以机体死亡为观察指标而确定的外源化学物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 较为简单的定义是指引起一群受试对象50%个体死亡所需的剂量。 绝对致死剂量(absolute lethal dose,LD100):指某实验总体中引起一组受试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最小致死剂量(minimal lethal dose,MLD或MLC或LD01):指某实验总体的一组受试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其低一档的剂量即不再引起动物死亡。 最大耐受剂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MTD或LD0或LC0):指某实验总体的一组受试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半效应剂量:指外源化学物引起机体某项生物学效应发生50%改变所需的剂量。 联合作用的类型及评定方法: 作用类型: 相加作用:多种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强度是各自单独作用的总和,这种作用称为相加作用。 协同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强度远远超过各化学物单独作用强度的总和,这种作用称为协同作用。 增强作用:一种环境化学物本身对机体并无毒性,但能使与其同时进入机体的另一半环境化学物的毒性增强,这种作用称为增强作用。 拮抗作用:两种环境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时,其中一种化学物可干扰另一种化学物的生物学作用,或两种化学物相互干扰,使混合物的毒性作用强度低于各自单独作用的强度之和,这种作用称为拮抗作用。 独立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环境化学物作用于机体,各自的作用方式、途径、受体和部位不同,彼此互无影响,仅表现为各自的毒性作用,对此称为独立作用。 评定方法:联合作用系数法、等效应线图法。

毒理学 简答整理

1.生物学标志的概念和分类?答:概念:生物学标志又称生物学标记或生物学标志物,是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人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分类:①.暴露生物标志: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及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量或靶剂量的指标,包括⑴内剂量生物标志;⑵生物有效剂量生物标志。②.效应生物标志:指机体内可测量的生化、生理或其他方面的改变。③.易感性生物标志: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2.贮存库的概念及其毒理学意义?答:贮存库是指虽有外源化学物的蓄积,但尚未显示相应中毒效应的部位。意义:①减少蓄积部位以外的靶器官的毒物剂量,减轻急毒②体内慢性中毒的来源:动态平衡消除-再释放-潜在危害。 3.修复障碍主要引起哪些毒性?答:炎症;坏死;纤维化;致癌作用。 4.毒物与靶分子结合的类型?答:a.非共价结合:通过非极性交互作用或形成氢键与离子键,特点:互不结合,通常是可逆的;b.共价结合(相对重要):一般是不可逆的,能永久性改变内源性分子结构,故共价结合具有重要的毒理学意义;c.脱氢反应:自由基迅速引起内源化学物脱氢,生产新的内源性自由基;d.电子转移:如化学物将血红蛋白分子中的亚铁氧化生成铁,引起高铁蛋白血症;e.酶促反应:少数毒素通过酶促反应作用于特定靶蛋白。 5. 危险度评定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答:明确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存在与否(危害认定);定量评定接触剂量与损害程度关系(剂量-反应关系评定);确定人类实际接触量和接触情况(接触评定);在此接触情况下对人群危险度的估计(危险度特征分析)。 6. 毒物发挥其对机体毒性作用的四个过程?答:1.经吸收进入机体的毒物通过多种屏障转运至一个或多个靶部位;2.进入靶部位的终毒物与内源靶分子发生交互作用;3.毒物引起机体分子、细胞和组织水平功能和结构的紊乱;4.机体启动不同水平的修复机制应对毒物对机体的作用,当机体修复功能低下或毒物引起的功能和结构紊乱超过机体的修复能力时,机体即出现组织坏死、癌症和纤维化等毒性损害。 7. 影响外源化学物毒性作用的主要四类因素?答:1.化学物因素:化学结构(取代基团对毒性的影响;异构体和立体构型对毒性的影响;同系物的碳原子数和结构对毒性的影响);理化性质(脂水分配系数对毒性的影响;分子量、颗粒、比重对毒性的影响;挥发性和稳定性对毒性的影响;气态物质的血气分配系数对毒性的影响;电离度和荷电性对毒性的影响);不纯物或杂物。2.机体因素:物种、品系差异;个体间的遗传学差异;机体其他因素。3.环境因素:气象因素;噪声、振动与紫外线;昼夜与季节节律;动物饲养条件。4.化学物的联合作用。*5.暴露因素。 8.突变的类型?答:1.自发突变。2.诱发突变:a.基因突变(碱基臵换和移码突变);b.染色体畸变(染色单体型畸变、染色体型畸变);c.染色体数目的改变(非整倍体和多倍体)。 9.遗传学终点分类?答:①DNA原始损伤(形成加合物,断裂,交联);②基因突变; ③染色体畸变;④染色体组畸变。 10.化学致癌物分类(各种致癌因素分组)?答:组1,人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充分者属于本组;组2,人类可能致癌物(组2A)和人类可疑致癌物(组2B);组3,基于现有证据不能对人类致癌性进行分类;组4,人类可能非致癌物。 11.发育毒性的定义和主要表现有?答:1.概念:指出生前后接触有害因素,子代个体发育为成体之前诱发的任何有害影响。2.主要表现为:发育生物体死亡;生长改变;结构 异常;功能缺陷;子代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 增加。 12.发育各阶段发育毒性作用的特点?答:1. 着床前期:一般很少发生特异的致畸效应, 通常是着床前丢失,即指未分化细胞受化学 毒物损伤而致胚泡死亡。2.器官形成期:是 发生结构畸形的关键期或致畸敏感期。发育 毒性的主要表现:(1)结构畸形:最为突出 (2)胚胎死亡:吸收胎、流产(3)生长迟 缓。3.胎儿期:接触发育毒物很可能对生长 和功能成熟产生影响,如免疫系统、中枢神 经系统和生殖器官的功能异常等。不良作用 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特异的功能障碍、经 胎盘致癌和偶见死胎。4.围生期和出生后的 发育期:围生期是一生中对致癌物最敏感的 时期。 13. 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答:1.确定受试 物的一系列急性毒性参数,通常以LD50为最 主要的参数,并根据LD50值进行急性毒性分 级。2.初步评价受试物对动物的毒性和对人 体产生损害的的危险性大小、毒效应的特征、 靶器官和剂量-反应关系等。3.为亚急性、亚 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以及其他毒理研究的染 毒剂量设计和观察指标选择提供依据和建 议。4.为毒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初步线索。 14. Ames实验的原理、定义?答:定义:细 菌回复突变试验是利用突变体的测试菌株, 观察受试物能否纠正或补偿突变体所携带的 突变改变,判断其致突变性。原理:人工诱 变的突变株在组氨酸操纵子中有一个突变, 突变的菌株必须依赖外源性组氨酸才能生 长,而在无组氨酸的选择性培养基上不能存 活,致突变物可使其基因发生回复突变,使 它在缺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也能生长。计数 诱发的回复菌落数即可判断化学毒物的致突 变性。 15.母体毒性与发育毒性的关系?答:1.具有 发育毒性,但无母体毒性,表示发育毒性有 特定的机制,与母体毒性无关。2.出现发育 毒性也出现母体毒性,尤其是当发育毒性只 在母体毒性存在时才能被观察到的时候,发 育效应可能是间接的,往往不具有特定的致 畸机制。3.具有母体毒性,但不具有致畸作 用。这类物质在妊娠期容易引起警觉。4.在 一定剂量下,既无母体毒性,也不出现发育 毒性。 16.致畸(发育毒性)作用机制?答:基因突 变与染色体畸变;干扰基因表达;细胞损伤 与死亡;干扰细胞-细胞交互作用;通过胎盘 毒性引起发育毒性;干扰母体稳态;细胞凋 亡;内分泌干扰作用。 17.三段生殖毒性试验分别为?答:I段:生 育力和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一般生殖毒 性试验);II段:胚体-胎体毒性试验(致畸 试验);III段:出生前后发育毒性试验(围 生期毒性试验)。 18.确认人类致畸物的标准?答:1.一种特殊 的缺陷或几种缺陷并发的频率突然增加;2. 缺陷的增加与某种已知的环境改变相关联; 3.在妊娠的特殊阶段已知暴露于某种环境的 改变,产生有特征性缺陷的综合征;4.缺少 妊娠时引起特征性缺陷婴儿的其它共同的因 子。 19.实验动物的选择1.急性毒性试验:大鼠、 小鼠、狗;2.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大鼠、 狗;3.皮肤刺激试验和致敏试验:兔豚鼠; 3.眼刺激试验:兔; 4.遗传毒理学试验:小 鼠;5.致畸试验:大鼠、小鼠和兔;6.致癌 试验:大鼠和小鼠;7.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母鸡。 20. 细胞色素P450酶系催化的主要反应类型 有?答:脂肪族羟化、芳香族羟化、环氧化、 杂原子(S-、N-、I-)氧化和N-羟化、杂原 子(O-、S-、N-)脱烷基、氧化基团转移、 酯裂解、脱氢。 21.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的要点:实验动物的选 择和控制、受试物及处理、实验动物染毒方 式、剂量分组、毒性作用观察、观察持续时 间和周期、急性毒性分级和评价。 22. 哺乳动物长期致癌实验?答:动物选择, 目前通常选用两种动物(大鼠和小鼠)进行 试验;动物数量,每组动物数应较一般毒性 试验为多;剂量设计,为观察到剂量-反应关 系,一般使用三个剂量;实验期限与染毒时 间,原则上实验期限要求长期或终生;结果 的观察、分析和判定,主要的分析指标有肿 瘤发生率、多发性、潜伏期。 23.DNA损伤修复方法?答:直接修复、碱基 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双链断裂修复, 交联修复。 24.致癌三个过程及特征?答:1.引发阶段: 不可逆;所引发的“干细胞”在形态学上无 法识别;对外源性化学物质和其他化学因素 敏感;引发细胞可能自发(内源性)启动; 需要通过细胞分裂“固定突变”;剂量-反应 关系良好,但很难测定的阈值,无可测定的 最大反应;引发剂的强度以经一定的促长阶 段后发生的癌前病变来定量。2.促长阶段: 可逆(基因表达、细胞水平);持续给以促长 剂才可维持促长细胞群;对衰老、饮食和激 素因子敏感;内源性促长剂可起“自发”促 长作用;剂量—反应关系显示有可测阈值和 最大作用;以能否有效地扩大引发细胞群来 确定促长剂的相对强度。3.进展阶段:不可 逆;核型不稳性性导致细胞基因组结构的形 态学改变;进展的早期阶段,已改变的细胞 对环境因素敏感;在进展阶段可以观察到良 性或恶性肿瘤;进展剂使已促长的细胞进入。

初级计量经济学复习整理.docx

普通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s, OLS )给出的判断标准是:二者之差的平方和 最小。 称为OLS 估计量的离差形式(deviation form )。 称为样本回归函数的离差形式。 对于最大或然法,当从模型总体随机抽取n 组样本观测值后,最合理的参数估计量应该使得从模型中抽取该n 组样本观测值的概率最大。 在满足基本假设条件下,对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于是,Y 的概率函数为 或然函数(likelihood function)为: ∑∑+-=-=n i i i n i X Y Y Y Q 1 2102 1 ))??(()?(ββ??? ??? ?∑-∑∑∑-∑=∑-∑∑∑-∑∑=2212220)(?)(?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X X n X Y X Y n X X n X Y X Y X ββ?????-=∑∑=X Y x y x i i i 10 2 1???βββi i x y 1??β=i i i X Y μββ++=10),??(~210σββi i X N Y +2102 )??(2121 )(i i X Y i e Y P ββσ π σ--- = ) ,,,(),?,?(21210n Y Y Y P L ???=σββ2102 2 )??(21 )2(1i i n X Y n e ββσ σ π--∑- =

高斯—马尔可夫定理(Gauss-Markov theorem) 在给定经典线性回归的假定下,最小二乘估计量是具有最小方差的线性无偏估计量。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ordinary least Squares Estimators)称为最佳线性无偏估计量(best linear unbiased estimator, BLUE) σ2的最小二乘估计量为 它是关于σ2的无偏估计量。 2 1 2 * ) ? ? ( 2 1 ) 2 ln( ) ln( i i X Y n L L β β σ σ 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1 2 2 2 ) ( ? ) ( ?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X X n X Y X Y n X X n X Y X Y X β β ) , ( ~ ? 2 2 1 1∑i x N σ β β) , ( ~ ?2 2 2 σ β β ∑ ∑ i i x n X N ∑ =2 2 ? / 1 i x σ σ β∑ ∑ = 2 2 2 ? i i x n X σ σ β 2 ? 2 2 - = ∑ n e i σ

《毒理学基础》重点大全

《毒理学基础》重点大全: 先说一句,六,七,八,十二章是本书重点中的重点。注意 详细看课本。 一.名词解析: 1.毒理学(toxicology):的传统定义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现代毒理 学已发展为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学科。 2.最大耐受剂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指化学物质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 量 3.自由基(free radical):是独立游离存在的带有不成对电子的分子、原子和离子,它主要由 化合物的共价键发生均裂而产生。 4.易感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 指标即反应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5.半减期(half life):外源化学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它是衡量机体消除化 学物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 6.癌基因(Oncogene):一类在自然或试验条件下,具有诱发恶性转化的潜在基因。 7.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是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一次或24小时内接触多次一定剂量外源化合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毒作用及死亡。包括一般行为、大体形态变化及死亡效应。 8.基准剂量BMD\benchmark dose:是依据动物试验剂量-反应关系的结果,用一定的统计学模式求得的引起一定比例动物出现阳性反应剂量的95%可信限区间的下限值。 9.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又称代谢转化,指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经历酶促反应或非酶 促反应而形成的代谢产物的过程。 10.代谢酶遗传多态性:不同种属,不同个体内的同一种代谢酶的基因编码不同,从而导致 了其功能的不同,这就是代谢酶遗传多态性 11.危险度(risk):又称危险或危险性,指在特定条件下,因接触某种水平的化学毒物而造 成机体损伤、发生疾病,甚至死亡的预期概率。 12.细胞凋亡(apoptosis):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受内在遗传机制的控制自 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13.遗传负荷(genetic load):指一种物种的群体中每一个携带的可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害基因的 平均水平。 14.危险度评定(risk assessment):指特定的靶机体、系统或(亚)认为群暴露于某一危害,考虑到有关因素固有特征和特定靶系统的特征,计算或估计预期的危险的过程,包括评定伴随的不确定性。 15.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 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 16.生物学标志(biomarker):是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 合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

环境毒理学期末重点总结--复习

第一章绪论 1、环境毒理学定义: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己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2、外来化学物质:是存在于人类生活环境和外界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的一些化学物质。 3、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 ①研究对象:环境污染物 ②主要任务:Ⅰ、判明环境污染物和其他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及其作用机理。 Ⅱ、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监测指标。Ⅲ、定量评定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确定其剂量-反应(效应)关系,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4、环境毒理学的特点 根据人体接触环境化学物的方式、条件及其后果,环境毒理学具有下列特点: (1)研究的对象比较广泛,是整个居民人群,特别重视老幼、病弱等敏感人群; (2)它不仅研究环境毒物对居民偶然的急性危害,而且更注意研究其低浓度、长时间反复作用下对居民健康可能产生的慢性危害,包括致突变、致癌、致畸等对肌体本身及其后代的潜在影响; (3)研究有毒化学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产物的毒性及通过不同途径对人体产生的综合影响。 5、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体外实验: 1)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的研究); 2)细胞水平(应用的细胞包括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可用不同的器官进行制备)、可用于外来化合物毒性的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究化合物的代和中毒机理的探讨); 3)亚细胞水平(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 4)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酶的影响)。 体外试验的优点:简快速、经济、条件易于控制。缺点:缺乏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等的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状况下的生物效应。 体试验: 1)急性毒性试验(指一次染毒或24h重复染毒的毒性实验研究); 2)亚性毒性试验(称为亚慢性毒性毒性试验—一般认为1~3各月为宜,但具体试验期限随实验要求而异); 人群调查: 3)慢性毒性试验(一般指6各月以上到终生染毒的毒性试验) 6、环境毒理学的实际应用? 毒理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毒作用性质和机理、对机体发生这些毒作用的严重程度和频率进行定量评价的科学。 应用:制定环境卫生标准、评价环境质量、采取防治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⑴环境毒理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毒理学基础试题整理(全)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 1、毒理学主要分为(D)三个研究领域。 A描述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生态毒理学 B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生态毒理学 C生态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 D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 2、用实验动物进行适当的毒性试验,以获得用于评价人群和环境特定化学物暴露的危险度信息是(A)的工作范畴。 A描述毒理学B机制毒理学 C管理毒理学D生态毒理学 3、被誉为弗洛伊德学说的先驱、化学揭破学家、药物化学创始人和现代化学疗法的教父的是(C)。 A Grevin B Ramazzini C Paracelsus D Fontana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 危险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危险度管理。 B替代法又称“3R”法,即优化、评价和取代。C通过整体动物实验,可以获得准确的阈剂量。 D只进行啮齿类动物的终生致癌试验不能初步预测出某些化学物的潜在危害性或致癌性。 5、危险度评价的四个步骤是(A) A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B观察损害作用阈剂量(LOAEL)、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C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关系评价、获得阈剂量、危险度特征分析。 D危害性认证、结构-活性关系研究、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毒理学研究方法(C) A体内、体外实验B流行病学研究 C临床试验D人体观察 7、体内试验的基本目的(A) A检测外源化合物一般毒性 B检测外源化合物阈剂量 C探讨剂量-反应关系 D为其它实验计量设计提供数据 8、体外试验是外源化学物对机体(B)的初步筛检、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观察研究。 A慢性毒作用B急性毒作用 C易感性研究D不易感性研究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1、毒物是指(D)。 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 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 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 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引起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2、关于毒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毒性的大小是相对的,取决于此种物质与机体接触的量。 B毒性较高的物质,只要相对较小的剂量,即可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 C毒性是物质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D我们不能改变毒性,但能改变物质的毒效应 3、一次用药后,(C)个药物消除半衰期时,可认 为该药物几乎被完全消除。 A 2 B 4 C5 D8 4、化学毒物对不同个体毒作用敏感性不同,其原因 不包括(A)。 A 化学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B代谢酶的遗传多肽性 C机体修复能力差异 D宿主其他因素 5、重复染毒引起毒作用的关键因素是(B)。 A暴露时间B暴露频率 C接触时间D接触频率 6、急性毒性是(C)。 A机体连续多次接触化学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 B机体一次大剂量接触化学物后引起快速而猛烈的中毒效应 C机体一次大剂量或24小时多次接触外源化学物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死亡效应 D瞬间给予动物一定量化学物后快速出现的中毒效应 7、急性动物试验选择动物的原则是(D)。 A对化学物毒性反应与人接近的动物 B易于饲养管理的动物 C易于获得,品系纯化,价格低廉 D以上都是 8、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周期一般为(C)。 A 1天 B 1周 C 2周 D 3周 9、如在急性吸入毒性实验当中,随着苯的浓度越来 越高,各试验组的小鼠死亡率也相应增高,这说明存在(D)。 A量反应关系B质反应关系 C剂量-量反应关系D剂量-质反应关系 1

地震学基础复习整理 (量稳版)

地震学基础复习题 1.地震学的四大研究内容:a.传播、结构, b. 仪器, c.震源形成机制, d. 工程方面:抗震设防 2.地震波:由地震震源发出的,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 震源:地震发生的地方,即岩石发生断裂的地方 震中:过震源做地面的垂线,与地面的交点即为震中 震源深度:震源到阵中的距离 震中距:震中到台站的距离 发震时刻:发生地震的时刻 震级:地震释放能量的量度 3.烈度的六大影响因素:震源深度,震级,震中距,岩土和地质性质,震源机制,地貌和地下水位 4.地震序列:主震余震型、前震主震余震型、群震型 5.地震按震源深度分类:浅源地震小于60千米、中源地震60-300千米、深源地震大于300千米 6.波阵面: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同一相位点连成的面 波前:起始点连接的面,即波在介质中传播时,某时刻刚刚开始位移的质点构成的面 波线:为了形象的描述波在空间的传播而引入的沿传播方向所画的带箭头的直线(与薄面垂直) 7.波动的基本性质:反射、透射、折射 8.地震方法的基础:均匀连续、各向同性、完全弹性 9.弹性体:在弹性限度内,介质受到力的作用时发生形变,撤去外力时又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 塑性体:在弹性限度内,介质受到力的作用时发生形变,撤去外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

线弹性体:在弹性限度内,介质受力发生形变,力与形变量呈线性关系的性质 脆弹性体:物体在受到外力时发生破碎而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 10.应力:介质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 应变:由应力作用产生的形变 S 面波的性质:a.面波是干涉醒地震波,由地下介质和结构决定,与震源无关 b. 首波:若介质是分层的,当地震波由低速的一方向高速的一方入射时,还存在着一种波,叫做首波 13.love波:平行于地面的质点位移没有垂直分量,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Rayleigh波:质点的运动为逆进椭圆,短轴平行于传播方向,长轴垂直于传播方向 注:与Rayleigh波相比love波传播速度较快

毒理学重点汇总

毒理学上半部分总结 目前还存在以下几点需要补充和细化的地方: ⑴代谢活化的两相 ⑵癌基因的分类,具体机制 ⑶细胞恶性转化后的特点 第十六章药物致突变作用的研究及其试验方法 一、Ames试验 (一)原理 组氨酸缺陷型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在缺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但在加有致突变原的培养基上培养,可产生回复突变,恢复合成组氨酸的能力成为野生型,能在缺乏组氨酸的的培养基上生长成为菌落,通过计数菌落出现的数目就可以估算药物诱变性的强弱。 正向突变 鼠伤寒沙门菌组氨酸+ 鼠伤寒沙门菌组氨酸- (野生型)回复突变(突变型、营养缺陷型) S9混合液 受试物 10098 多数致突变物和致癌物的检测 (三)计量设计 西药<=5mg/皿,中药可超过5mg/皿,最低剂量1ug/皿或0.1ug/皿,至少五种不同剂量(药物不溶于水可用DMSO或乙醇作溶剂) (四)对照组 用溶媒作阴性对照;已知致突变作阳性对照;使用间接诱变物作对照时,注意平行设加S9与不加S9的对照。 (五)代谢活化:S9(经诱导剂处理过的肝脏微粒体酶) (六)试验方法:渗入法;点试法 (七)结果判断 1、渗入法:当药物浓度达到5mg/皿仍为阴性者,可以认为是阴性。 2、点试法:凡在滤纸片周围长出一圈密集的回变菌落,该药物即为致突变物质,如只在平皿上出现少数散在的自发回变菌落,则为阴性。 二、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对象,选材,剂量,实验设计(理解),结果判定,公式(考试不给)) (一)动物 1、细胞:中国仓鼠肺细胞(CHL) 2、剂量:至少三种不同剂量,高剂量以50%细胞生长抑制浓度,但最高不要超过10mmol/L, 中低剂量采用倍量稀释法。 3、代谢活化:S9(哺乳动物肝微粒体酶)进行体外代谢活化。 4、药物作用时间:非活化组分别作用24和28小时收获细胞,活化组作用6小时以上。 5、标本制作时间:分别在24和48h收获细胞制作标本,活化组可省略48h时间点。 6、对照:空白对照、阳性对照、溶剂对照和S9对照。

地震学复习

1. 地震强度—地震烈度、 震级 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影响或造成破坏的大小; 震级:表示地震本身的大小。 2.宏观地震调查方法的意义及限度 ① 意义: * 积累了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资料数据(不可能处处、时 时设仪器,不可能测出一切破坏现象;新发现,发震 地质条件等……) * 至今仍有实用价值(震灾描述;抗震规范等……) ② 限度: * 只限陆上地震,精度有限 * 物理意义不是十分明晰 3.三维均匀介质中的波动方程 4. 程涵方程 它是一个具有纯粹几何形象的波面方程式,通过它波动地震学 就过渡为几何地震学了。上式具有重要的物理意义,表征的是波阵面(同相面)的空间 分布形态,是由地震波速度的空间分布决定的。如果介质的参数c(x,y,z)已知, 利用边界条件或初始条件,就可求得时间场t =t (x ,y ,z ),从而可知任意 时刻波前在空间的位置,也就求得地震波传播的全部情况,而用不 着求波动方程的解。因此,上式是几何地震学中最基本的公式。 5. 三类典型地球速度结构中射线路径与走时曲线特征 ),,(12222z y x c z y x =???? ????+???? ????+???? ????τττ

(1)在地球内部大部分区域,属图(a)情形,速度随深度基本上是平稳增加的。可以看到射线轨迹是平稳上弯的,走时曲线是单调的增函数,射线参数是震中距的单调减函数。 (2)在地球内部还有一些深度处,如图(b)所示,存在速度出现跳跃式增长或速度梯度显著增大的层,然后又恢复到正常增大的情况,即存在高速层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穿越高速层的射线上弯的曲率将突然增大,从而导致射线出露地面的区域与仅穿越高速层上方介质的射线在地面出露区域部分重叠,形成地面运动的异常区(图中BC段)。走时曲线将可能出现三重结,其中AB段对应于射线仅穿越高速层上方正常介质;BC段对应于射线穿越高速层内介质;CD段对应于射线已穿越高速层下方介质。可以设想,若高速层足够薄以至退化成一个间断面,那么走时曲线上将不会出现BC段。震中距与射线参数的关系在重叠区是复杂的多值函数关系。所幸的是(p)仍然是单调的减函数,不过形态较前一种情况有所变化,这也是勘探地震学中倾向应用(p)法开展结构反演的原因之一。 (3)在地球内部还有一些深度处,如图(c)所示,存在速度出现跳跃性减小或速度梯度显著减小甚至为负的层,然后又回复到正常增大的情况,即存在低速层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低速层内的射线段将变为下弯,从而导致射线出露地面的区域前移,在地面形成一个无射线出露的影区(图中BD段)。实际观测中发现了在震中距5°~15°间存在一个影区,记录的地震波异常弱,这个影区是上地幔中存在低速层的直接观测证据,对应的P波低速层深度约在60km~150km之间。走时曲线上出现间断和分岔点,从理论上说分岔点D所对应的震中距附近也是地面运动的异常区域。AB段对应于射线仅穿越低速层上方正常介质;CD段对应于射线穿越低速层内介质;DE段对应于射线已穿越低速层下方介质。震中距与射线参数的关系在重叠区CD 是复杂的多值函数关系。(p)仍然是单调的减函数。 6. Benndorf 定律 Benndorf 定律 (从实测走时曲线求p) 考察相邻两射线EA EB AA’为波阵面,A’B=C0dt,E A B A 球 状 地 球 模 型 中 的 相

环境生物学期末复习

环境生物学期末复习

————————————————————————————————作者:————————————————————————————————日期:

一、名词解释 环境生物学(Environmental Biology):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预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外源性化合物(Xenobiotics): 不是人体的组成成分,也非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或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但它们可由人类生活环境通过一定环节和途径与人体接触并进入人体,且产生一定的生物学作用,它们是一类“外来生物活性物质”。 生态毒理学(Ecotoxicology): 研究环境有毒有害因子对生态系统内的非人类种群和群落的生态学和毒理学效应,以及物质或因素的迁移途径和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 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从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对象。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并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生物转运(Biotransport):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和方式同生物机体接触而被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的总称。 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污染物经生物体或其酶的作用而发生的化学结构改变或价态变化的过程。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Mixed-function oxidase, MFO) 超量积累(Hyperaccumulation):外源化学物在生物体内的积累极限值与其吸收量和清除半衰期成正比,即吸收量越大,清除半衰期越长,则其积累极限值越高。 超量积累者(Hyperaccumulator):生物能够异常高含量积累外源化学物的现象称为超量积累现象,这种能力的生物成为超量积累者。 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物质进入水体,使水中藻类(蓝藻和绿藻,有鱼腥藻属、微囊藻属、颤藻等)等浮游生物和水生植物旺盛增殖,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的现象。 生物标志物(Biomarker):用于监测和评价能够导致生物有机体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改变的化学污染物。活性氧(Activiated Oxygen或Oxyradicals):指在生物体内与氧代谢有关的含氧自由基和易形成自由基的过氧化物的总称。 自由基(Free radical): 又称游离基,是具有非偶电子的基团或原子。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SOD):是一种能够催化超氧化物通过歧化反应转化为氧气和过氧化氢的酶。 过氧化氢酶(Catalases,Ct):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氧和水的酶,存在于细胞的过氧化物体内 三磷酸腺苷酶(ATPase):ATP酶,又称为三磷酸腺苷酶,是一类能将三磷酸腺苷(ATP)催化水解为二磷酸腺苷(ADP)和磷酸根离子的酶,这是一个释放能量的反应。 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高,选择性水解Ach的必需酶,能使乙酰胆碱(ACh)水解成胆碱和乙酸。 生物大分子(Biological Macromolecule):指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以及脂肪酸等。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 由由微生物和植物产生的金属结合蛋白,富含半胱氨酸的短肽,对多种重金属有高度亲和性 DNA加合物(DNA Addcuts): 化学物经生物转化后的亲电活性产物与DNA链特异位点上的共价结合物. 脂质过氧化(Lipid Peroxidation): 强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或超氧化物能使油脂的不饱和脂肪酸经非酶性氧化生成氢过氧化物的过程。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ers 、EEDs):一种外源性物质,该物质会导致未受损伤的有机体发生逆向健康影响,或使有机体后代的内分泌功能发生改变。 水华(Water bloom): 就是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耐污种(Tolerant species):是指只有在污染条件下生存的物种。 敏感种(Sensitive species):是指对环境条件变化反应敏感的物种。 耐污值(Tolerance value,TV):是指生物对污染因子的忍耐力。 生物测试(Bioassay):系统地利用生物的反应测定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或环境因素单独或联合存在时,所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