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小毛虫(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小毛虫(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小毛虫(人教部编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2《小毛虫》精品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毛虫 教学目标 1. 会认16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3. 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朗读课文中的关键语段。 5. 体会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重点难点 重点: 1. 理解词语“生机勃勃”“尽心竭力”“九牛二虎之力”“色彩斑斓”等词语。 2.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语句。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画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生字词,会写生字,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在昆虫王国里,住着各种美丽的昆虫。它们飞的飞,唱的唱,跳的跳,到处生机勃勃。只有一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跳,也不会飞,被冷落在一旁。这只孤零零的小毛虫多么羡慕那些能飞能跳的昆虫啊,它的命运会发生变化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毛虫》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毛虫的命运会怎样呢?请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语句读通顺。 2.检查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 重点指导: “怜、竭”是三拼音节;“怜”的声母是l不是n;多音字“佛”、“挣”,引导学生通过组词或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辨析。 (2)检查朗读 ①指名开火车读。 ②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二、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1.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梳理归纳。 (1)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找出相关的句子 画上横线,读一读。 (2)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找出来,并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3)作者是怎样描写小毛虫的?你有什么收获? 3.学生汇报交流。 (1)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2)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和大家交流。 四、写字 认字组词,观察字形,注意点提醒,范写,学生练写。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毛虫》课堂实录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毛虫》课堂实录 师:我们已经读过课文,知道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 生齐:小毛虫! (示图片,示范读) 师: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各种昆虫轻歌曼舞,飞的飞,跑的跑,又是唱,又是跳……到处生机勃勃。只有它,可怜的小毛虫,被抛弃在一旁,既不会跑,也不会飞。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树叶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自己觉得,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它累得—— 生:它累得气喘吁吁。 师:它的头上—— 生:它的头上累得满头大汗! 师:已经有头了,只要说,它累得满头大汗就可以了。 生:它满头大汗。 师:对了。老师刚才说的那一段话,就在课文的第1、2自然段,请你自己读一读,要求尽量做到字字正音,句句通顺。你来。 生: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树叶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师:谁还能读得比他还大声。 生:小毛虫既不会跑,也不会飞。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树叶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师:真好!每一个小朋友自己读第2自然段,读正确,读通顺,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开始读吧。 生自由读。 师:读完了吗?谁想来读给大家听。你来读。 生:小毛虫既不会跑,也不会飞。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树叶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自己觉得,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师:你觉得小毛虫怎样? 生:很累。 师:哦,爬得很累。你来说一遍。 生:小毛虫爬得很累。 师:还有谁也想来读一读。 生:小毛虫既不会跑,也不会飞。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树叶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师:我觉得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读得特别好,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因为“九牛二虎之力”可以说明它爬得很累。 师:这就是“九牛二虎之力”是什么意思?谁知道。 生:“九牛二虎之力”就是用了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众笑) 师:老师告诉你,这并不是说用了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是指小毛虫用尽了全身最大的力气。是不是,你说呢? 生:是。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22《小毛虫》练习试题

22《小毛虫》练习 一、拼拼写写我最棒。 zhěng gè chōu shuǐ fǎng zhī biān zhīzěn me huā bù ()()()()()() 二、给加点字选择拼音。 1、尽.(jǐn jìn)管我病了,可我还是会尽.(jǐn jìn)力做好这件事。 2、会.(kuài huì)计们正在开会.(kuài huì )。 三、比一比,组词语。 抽()纺()织()消() 油()放()识()哨() 四、选一选。 当小毛虫看到别人开心地唱歌、欢快地飞舞时,而自己只能笨拙地慢慢挪动的时候,并没有“悲观失望”,这说明,小毛虫() ①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希望。 ②知道自己学不会这些。 ③不愿意和别人去攀比。 五、按要求写句子。 1.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用加点 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 ..羡慕任何人。(用加点词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拓展 小毛虫变成了蝴蝶之后飞啊飞,它会看到什么呢?它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 参考答案 一、整个抽水纺织编织怎么花布

二、1、尽.(jǐn)管我病了,可我还是会尽.(jìn)力做好这件事。 2、会.(kuài)计们正在开会.(huì )。 三、抽(抽丝)纺(纺织)织(纺织)消(消息) 油(豆油)放(放心)识(识字)哨(口哨) 四、① 五、1.岚岚既会唱歌,又会跳舞,真是多才多艺。 2.他从不做坏事,也不帮坏人做事。 六、示例: 它会看到绿绿的草地在身下舒展,它会看到花儿在向它微笑点头……此时的它心里是兴奋的,是激动的。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小毛虫》教案-最新版

22 小毛虫 教材分析 《小毛虫》是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达?芬奇为小朋友写的寓言故事。文章描写了一条小毛虫从结茧到破茧成蝶的变化过程。通过描写小毛虫的成长过程,告诉每个孩子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充满好奇心,他们会非常喜欢小虫子。因此在学习本课时,学生会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但如何将学生从研究文本延伸至体会课文寓意、明白道理,是值得深思的一点。 教学建议 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可通过图片导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能充分感受蝴蝶的美丽。还要进一步加强朗读,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8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3.借助提示讲讲这个故事。 【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图片和多媒体资源教学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朗读课文,了解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难点 1.借助提示讲讲这个故事。 2.懂得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学生:预习新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了解小毛虫在成长过程的前期是怎样的。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 了解小毛虫在成长过程的前期是怎样的。 三、看图,导入新课 1.(出示各种蝴蝶图片)师:春天来了,小朋友,你们看——看到了什么? 2.(出示小毛虫的图片)师:再看看这是什么?它就是蝴蝶小时候的样子。(板书:小毛虫蝴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小毛虫》教学反思-共3篇

《小毛虫》教学反思1 《小毛虫》是一篇新课文。课文讲述小毛虫变成茧、变成蝴蝶的过程。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两个道理。 这节课上,我刻意地使用由浅入深地教学方法。在此理念下,我设计了三个环节:一、初读课文,了解变化;二、细读课文,对比变化;三、联系自己,感受变化。 第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这一个环节的答案就在文章中,即使只读了一遍课文,孩子们也能找到答案,并不是一个难点。 第二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利用两段文字的对比,感受小毛虫蜕变的惊喜:描写小毛虫的部分,描写小蝴蝶的部分。小毛虫的描写,抓住“笨拙,可怜”两个词。“笨拙”的理解,抓住“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一点点、整个世界”这些词语,通过理解词语含义,指导感情朗读的方法,体会小毛虫的笨拙。对“可怜”的理解,紧扣“既……又……更”这个句式,在造句中体会。孩子们对“可怜与笨拙”的理解越深入,当读到小毛虫变成蝴蝶时,越惊喜。描写“蝴蝶”的部分,抓住“轻盈、美丽”两个词,在朗读中感受蝴蝶蜕变后的喜悦。前两个环节的设计,集中在提取信息、积累语言上,学生的积极性也特别高。 第三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两个重点句子:“每

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我抛出一个问题是:“小毛虫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这个问题抛出的有点突然,学生一下子懵了,学习的积极性不见了。课后反思这个问题,发现难度的确太大了,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理解水平。如果做一些铺垫性的问题,过度一下,效果会更好一些。 回想这节课,我对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是开始深入地挖掘教材了,虽然还是不太够。不满意的地方更多,在难点的设计上,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想当然的教学设计,只能让学生不知所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而不是老师的。如果心里一味想着如何显示老师的认知,是不对的。深入地挖掘没有错,但深入后,更重要的是浅出。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2.小毛虫(课堂实录)

《小毛虫》教学实录 师:我们已经读过课文,知道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 生齐:小毛虫! (示图片,示范读) 师: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师:对了。老师刚才说的那一段话,就在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请你自己读一读,要求尽量做到字字正音,句句通顺。 生自由读。 师:读完了吗?谁想来读给大家听。你来读。 生: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师:你觉得小毛虫怎样? 生:很累。 师:哦,爬得很累。你来说一遍。 生:小毛虫爬得很累。 师:还有谁也想来读一读。 生: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

切: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师:我觉得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读得特别好,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因为“九牛二虎之力”可以说明它爬得很累。 师:这就是“九牛二虎之力”是什么意思?谁知道。 生:“九牛二虎之力”就是用了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众笑) 师:老师告诉你,这并不是说用了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是指小毛虫用尽了全身最大的力气。是不是,你说呢? 生:是。 师:你同意了吧。你来读,读出小毛虫用出了全身最大的力气。 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冯老师还发现你这里“一点点”是这样读的,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呢? 生:因为只有“一——点——点”。 师:所以文中说,它是——挪动。我们一起来挪动一下,好不好!挪动就是移动,小朋友,我们一起坐做椅子的这边。开始挪动——生做动作。

部编版小毛虫

22.小毛虫 万良小学徐学习目标: 1.认识“昆、怜”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尽,会写“抽、整、纺织”等8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故事。 3.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谜语引导,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说说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板书:小毛虫蝴蝶 2.大家可能已经猜到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 3.出示课题:22.小毛虫(齐读) 板块二、整体感知,初步感知 1.出示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想想:()的毛虫变成了()的蝴蝶。可以用文中的词语哦。2.交流: 小毛虫可怜、笨拙、不悲观 ( 用文中的词) 蝴蝶:灵巧、轻盈、色彩斑斓正音,指名读,齐读。 板块三、精读课文,学习可怜与笨拙 1.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毛虫很可怜?用直线划出有关句子。 出示:只有它,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指名读,去掉关联词交流,对比朗读,一个比一个强调,放慢语速,声音低沉) 师:那其他昆虫在干什么呢?读读课文。 (生: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 在这样的美好春光里,只有小毛虫一个吗?如果你们是小昆虫,你们会在这美好的春天里干什么呢?(演一演,1.除了课文里说的唱呀跳呀,跑呀飞呀,还有很多小昆虫的动作藏在省略号里呢!你们能想象一下吗?2.哦,你把你做的动作都

藏在省略号里啦!) 师:出示图片,是呀,昆虫们生活的地方到处……课文中有个词语就告诉我们了,就是“生机勃勃”。开火车读,齐读。 师:让我们把昆虫们的快乐送到句子中吧,指名读,齐读。 师引读:所有的昆虫正在尽情地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小毛虫却没有。 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描述这个情景吗?圈一圈动词:趴、打量。谁来演示下?那它为什么不爬来爬去、跳来跳去地打量周围的一切呢?因为它很……(笨拙)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出示要求: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文中哪处描写了它又是笨拙的小毛虫? ①“挪动”、“一点点”,“九牛二虎之力” ②师:一点点是多少,老师请你们轻轻地挪动一下身体,老师都感觉不到你们移动,做这样的动作对你们来说困难吗?而小毛虫却要费九牛二虎之力, 那是好大的力,结果才挪动了那么一丁点,真够笨拙的。来试着把它的这份艰难、笨拙读出来。(指导朗读,指名读。) ③继续交流出示: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觉得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你的整个世界是多大的范围呀?那小毛虫的整个世界呢? 小毛虫是那样的笨拙,我们把小毛虫的笨拙读出来,想想该怎样读?(自己先试一试,大组赛读。) 3.出示要求: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四自然段,小毛虫看到自己不如别的昆虫,它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用不同的标志画出来。 在此之前,这两段有一个多音字,大家找出来了吗?“尽管如此、尽心竭力”认读,正音。 1.小毛虫不悲观失望,不羡慕任何人。从这里看出小毛虫怎么样?它对自己充满——?(信心、勇气、希望) 2.对,它不悲观失望,因为它懂得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小毛虫该做的事情就是什么?学生回答“抽丝、纺织”。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做着工作。理解尽心竭力,想象一下小毛虫抽丝纺织的情景。清晨,小毛虫早早地起床,干什么呢?——抽丝,吃了午饭,小毛虫一刻也不敢迟疑,又开始埋头——纺织,夜深了,小毛虫揉揉眼睛,还是在——这就是“尽心竭力”。)男女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2.小毛虫(优质教案)

《小毛虫》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3. 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朗读课文中的关键语段。 5. 体会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教学重点: 1. 理解词语“生机勃勃”“尽心竭力”“九牛二虎之力”“色彩斑斓”等词语 2.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画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在昆虫王国里,住着各种美丽的昆虫。它们飞的飞,唱的唱,跳的跳,到处生机勃勃。只有一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跳,也不会飞,

被冷落在一旁。这只孤零零的小毛虫多么羡慕那些能飞能跳的昆虫啊,它的命运会发生变化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毛虫》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毛虫的命运会怎样呢?请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语句读通顺。 2.检查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 重点指导: “怜、竭”是三拼音节;“怜”的声母是l不是n;多音字“佛”、“挣”,引导学生通过组词或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辨析。 (2)检查朗读 ①指名开火车读。 ②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1.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梳理归纳。 (1)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 (2)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找出来,并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3)作者是怎样描写小毛虫的?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部编版《小毛虫 》优质公开课教案1

22 小毛虫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昆、怜”等16个生字;正确描写“整、抽”等8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理解并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 3.能运用“边读边思,展开想象,抓住关键词句”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4.懂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悲观失望,要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读文,识记、书写生字。 2.能通过有关词句,讲述小毛虫的经历,并懂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悲观失望,要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引入课题 1.(出示各种蝴蝶图片)师:春天来了,同学们,你们看——看到了什么? 2.(出示句子)美丽的蝴蝶有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 3.齐读句子。 4.揭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2.接龙读课文,纠正读音。 3.同桌齐读课文,检查读音。 讨论:你觉得这是一条怎么样的小毛虫? 出示:()的小毛虫

4.交流反馈。 三、研读1、2自然段,体会理解 1.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你为什么觉得小毛虫既可怜又笨拙呢? 2.交流反馈。(随机出示句子) 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3.读句思考:从这个句子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很可怜?(不会唱、不会跑、不会飞) 4.动画演示: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悟昆虫们的快乐,发现这与小毛虫的可怜形成强烈的对比。 (2)图片展示,学习理解“生机勃勃”的意思。 5.指导朗读。师生合作读第1自然段。 6.(出示句子)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1)从哪里可以看出小毛虫“笨拙”? (2)动画演示理解“挪动”。(观看多媒体动画,让学生理解“挪动”的意思。并抓住“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了一点点”“周游了整个世界”理解“笨拙”,进一步体会小毛虫的“可怜”) 7.小结:小毛虫这么笨拙,这么可怜,但它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4.照样子写句子。 例: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 全校学生都去参加早锻炼,又是踢毽子,又是,跑的跑,……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练习说话 介绍小毛虫。出示:小毛虫真可怜,小毛虫真笨拙。 1.读第3、4自然段,理解“悲观失望”“羡慕”。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22小毛虫教案

课题小毛虫课型讲读课文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认识“昆、怜”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尽”,会写“整、抽”等8个字,会写“毛虫、叶子”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讲故事。 3.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毛虫的自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 正有所作为。”的信念。 教学重点1认识“昆、怜”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尽”,会写“整、抽”等8个字,会写“毛虫、叶子”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讲故事。 教学 难点 朗读课文,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讲故事。 教学素 材 课件识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昆、怜”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尽”,会写“整、抽”等8个字,会写“毛虫、叶子”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讲故事。 3.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 教具 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分钟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出示课件2) 在昆虫王国里,住着各种美丽的昆虫。它们飞的飞,唱的 唱,跳的跳,到处生机勃勃。有一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 会跳,也不会飞,被冷落在一旁。这只孤零零的小毛虫多 么羡慕那些能飞能跳的昆虫啊,它的命运会发生变化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毛虫》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由故事引入新课,提 高学生的兴趣,引发他 们的探究欲望。

新课教学( )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毛虫的命运会怎样呢?请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 准,语句读通顺。 2.检查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 重点指导:(出示课件3) “怜、竭”是三拼音节;“怜”的声母是l不是n; 多音字“佛”“挣”,引导学生通过组词或结合具体语境 进行辨析。 (2)检查朗读。 ①指名开火车读。 ②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1.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梳理归纳。 (1)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找出 相关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出示课件4) (2)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找出来,并把你的 感受写在旁边。 (3)作者是怎样描写小毛虫的?你有什么收获? 3.学生汇报交流。 (1)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2)和大家交流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运用多种方法识记 生字,既能学会本课的 生字,又对学习方法有 所总结,又能提高学生 自学能力。 多种方式阅读 文本,既能感知文本内 容,又能锻炼学生的阅 读能力。合作学习是锻 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 力。 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分钟四、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课堂作业新设计

新部编版二下《22 小毛虫》课时练习第一二课时(附答案)

新部编版二下《22 小毛虫》课时练习 第一课时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昆.虫(gūn kūn)可怜.(lán lián)挪.动(ná nuó)尽.管(jǐn jìn)仿佛.(fó fú)规律.(lù lǜ)绒.毛(róng yóng) 2.照样子,写一写。 例:扌——抽(抽水) 纟----()()纟----()()心----()()氵----()() 3.用“……才……”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1.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尽.(jǐn jìn)管我们已经尽.(jǐn jìn)力,但是事情还是没有挽回的余 地。 (2)走进敦煌莫高窟,让你仿佛.(fú fó)置身于神佛.(fú fó)的世界。 2.辨字组词。 抽()纺()编()消() 油()放()偏()悄() 3.仿写词语。 生机勃勃(ABCC)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小毛虫看到别人开心地唱歌、欢快地飞舞,而自己只能笨拙地慢慢挪动的时候,并没有“悲观失望”,这说明,小毛虫() ①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希望。②知道自己学不会这些。 ③不愿意和别人去攀比。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 kūn lián nuó jǐn fú lǜ róng 2.纺纺织编编织怎怎么消消失 3.妈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收集到这一点点材料。第二课时 1.(1)jǐn jìn (2)fú fó 2.抽出石油纺织放学编织偏旁消失悄悄 3.怒气冲冲风尘仆仆 4.①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2 小毛虫》教学反思

22《小毛虫》教学反思 (一) 《小毛虫》一文描写了一条小毛虫从结茧到破茧成蝶的变化过程。一条可怜而又笨拙的小毛虫想要脱胎换骨,想要羽化成为美丽的蝴蝶,必须经过自己尽心竭力地“工作”。通过小毛虫的蜕变过程,告诉每个孩子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每个人都有该做的事情,一切事物都将按自己的规律发展。 一、课前做足功课,让学生感悟文本。 课前,我做足了准备工作,让学生对生字和新词有了准确的理解,对课文内容也有了大概的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很感兴趣,上课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二、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欲望。 首先,我创设情境,出示蝴蝶图片,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能充分感受蝴蝶的美丽,让学生有兴趣去探索文章内容。在学习小毛虫蜕变成蝴蝶这一情节中,用图片演示整个过程,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印象,明白小毛虫想要脱胎换骨,想要羽化成为美丽的蝴蝶,必须经过自己尽心竭力地“工作”,懂得小毛虫是自信的、坚强的、乐观向上的。 三、要进一步加强朗读,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上,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老师、伙伴间的交流从而理解一些关键词、句,增强对文章的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比如“生机勃勃、笨拙、九牛二虎之力、轻盈”等词的理解。我通过比较朗读,激励性朗读,分角色朗读等来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 四、养成积累词语和短语的习惯。 这是一篇美丽的童话故事,语言生动,用词巧妙。不仅用了许多生动的四字词,还有许多优美短语的运用,给文章增色不少。这些词语不仅要反复朗读还要会写会用,让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 五、说话训练要有层次性,预设答案要多元化。 我设计的说话训练是“小毛虫经过自己的努力变成蝴蝶之后,同学们想说些什么?”我希望通过这个说话练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通过说话练习来理解文章寓意。 深入研读教材,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是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努力的方向,我希望自己能更上一层楼。 (二) 《小毛虫》描写了一条小毛虫从结茧都破茧羽化的变化过程。一条可怜而又笨拙的小毛虫想要脱胎换骨,想要羽化成为美丽的蝴蝶,必须经过自己尽心竭力地“工作”。通过小毛虫的羽化过程,告诉每个孩子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每个人都有该做的事情,一切事物都将按自己的规律发展。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创设情境,出示蝴蝶图片,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能充分感受蝴蝶的美丽,让学生有兴趣去探索文章内容。在学习小毛虫蜕变成蝴蝶这一情节中,用图片演示整个过程,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印象,明白小毛虫想要脱胎换骨,想要羽化成为美丽的蝴蝶,必须经过自己尽

部编版《小毛虫》公开课教案1

部编版《小毛虫》公开课教案1 22 小毛虫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昆、怜”等16个生字;正确描写“整、抽”等8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理解并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 3.能运用“边读边思,展开想象,抓住关键词句”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4.懂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悲观失望,要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读文,识记、书写生字。 2.能通过有关词句,讲述小毛虫的经历,并懂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悲观失望,要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引入课题 1.(出示各种蝴蝶图片)师:春天来了,同学们,你们看——看到了什么? 2.(出示句子)美丽的蝴蝶有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 3.齐读句子。 4.揭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2.接龙读课文,纠正读音。 3.同桌齐读课文,检查读音。 讨论:你觉得这是一条怎么样的小毛虫?

出示:()的小毛虫 4.交流反馈。 三、研读1、2自然段,体会理解 1.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你为什么觉得小毛虫既可怜又笨拙呢? 2.交流反馈。(随机出示句子) 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3.读句思考:从这个句子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很可怜?(不会唱、不会跑、不会飞) 4.动画演示: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悟昆虫们的快乐,发现这与小毛虫的可怜形成强烈的对比。 (2)图片展示,学习理解“生机勃勃”的意思。 5.指导朗读。师生合作读第1自然段。 6.(出示句子)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1)从哪里可以看出小毛虫“笨拙”? (2)动画演示理解“挪动”。(观看多媒体动画,让学生理解“挪动”的意思。并抓住“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了一点点”“周游了整个世界”理解“笨拙”,进一步体会小毛虫的“可怜”) 7.小结:小毛虫这么笨拙,这么可怜,但它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4.照样子写句子。 例: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 全校学生都去参加早锻炼,又是踢毽子,又是,跑的跑,……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练习说话 介绍小毛虫。出示:小毛虫真可怜,小毛虫真笨拙。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毛虫》教学反思(两篇)

22《小毛虫》教学反思(两篇) (一) 《小毛虫》描写了一条小毛虫从结茧都破茧羽化的变化过程。一条可怜而又笨拙的小毛虫想要脱胎换骨,想要羽化成为美丽的蝴蝶,必须经过自己尽心竭力地“工作”。通过小毛虫的羽化过程,告诉每个孩子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每个人都有该做的事情,一切事物都将按自己的规律发展。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创设情境,出示蝴蝶图片,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能充分感受蝴蝶的美丽,让学生有兴趣去探索文章内容。在学习小毛虫蜕变成蝴蝶这一情节中,用图片演示整个过程,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印象,明白小毛虫想要脱胎换骨,想要羽化成为美丽的蝴蝶,必须经过自己尽心竭力地“工作”,懂得小毛虫是自信的、坚强的、乐观向上的。 2.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上,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老师、伙伴间的交流从而理解一些关键词、句,增强对文章的感悟。课文的3、4节是文本的重点段落,运用默读、引读的方法,初步了解虽然小毛虫可怜而又笨拙,但它并不因此而悲观失望,而是尽心竭力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对于第5节中描写蝴蝶美丽和灵巧的句子,通过多种形

式的朗读,加上教师配以优美的乐曲引领学生朗读,达到熟读成诵。对于小毛虫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为小毛虫而高兴。 二、成功之处 设计的说话训练是“小毛虫经过自己的努力变成蝴蝶之后,同学们想说些什么?”我希望通过这个说话练习,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通过说话练习来理解文章寓意。教学本课时,我主要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了解小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其中设计的亮点是用了几次动画演示,直观的画面让学生瞬间提起了学习的兴趣和讨论的热情,通过多媒体动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等词语的意思。另外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学生说,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根据重点词句复述故事的能力。 三、不足之处 我也感觉有些欠缺:朗读训练量的不足,让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也不够深刻。如理解“九牛二虎之力”一词时,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理解,明显感觉学生的理解不够到位。此时,我觉得应该放手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真正体会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挪动一点点,从而感受它的艰辛。 四、改进措施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22 小毛虫【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22 小毛虫【教案】 22小毛虫 ?教学目标 1.认识“昆、怜”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尽”,会写“整、抽” 等8个字,正确读写“毛虫、叶子”等10个词语。 2.理解并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学会迁移运用。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借助提示说说小毛虫的变化过程,用 自己的话完整地讲述故事。 4.理解文中“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借助提示说说小毛虫的变化过程,并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述故事。 难点 理解文中“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利用偏旁归类识字,如,“怜”“愉”与心情有关,“挪、挣”与动作有关,“纺、绒”与丝织品有关;“仿、佛、任、何” 都是单人旁,“律、待”都是双人旁。利用形近字对比识字,如“竭—喝、昆—屁、仿—纺、挣—筝、规—观”。 (2)写字:“整、怎”是上下结构,“怎”字上窄下宽,“整”字上宽下窄。“抽、纺、织、编、消”是左右结构,注意左右两部分的宽窄比例。注意关键笔画的写法,如,“消”中“月”的第一笔改撇为竖; “整”中“束”的末笔捺变为点。“布”是半包围结构,注意写好主笔撇。 2.朗读指导

本课语言生动优美,巧妙地运用对比来表现角色形象。教学时可采用创设情境、音乐渲染等方式,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学生感受小毛虫变化过程中三个阶段的不同语气和情感,读出变化。关注小毛虫在不同阶段的关键词,如,通过“趴”与“唱、跳”的对比,突出小毛虫的笨拙;通过“灵巧、轻盈”等词,突出小毛虫破茧成蝶后的欣喜。 3.阅读指导 本课可以按照小毛虫经历“小毛虫——茧——蝴蝶”三个成长阶段的教学思路展开。理清文章思路后,让学生根据提示来讲故事,按照“小毛虫的可怜——织茧的坚定——化茧成蝶”的顺序展开。在讲故事时,引导学生用上课文中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讲述,还要加入自己想象的细节,对小毛虫的动作、语言、神态进行补白,让童话故事更生动、有趣。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昆、怜”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尽”。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借助提示说说小毛虫的变化过程,用 自己的话完整地讲述故事。 3.理解并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学会迁移运用。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初读课文,走进故事 1.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蝴蝶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2)出示小毛虫图片。这就是蝴蝶小时候的样子,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外貌完全不同的两种昆虫之间竟然有这样的联系。小毛虫是怎么变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