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中三魂七魄的阴阳属性

道家中三魂七魄的阴阳属性
道家中三魂七魄的阴阳属性

道家中三魂七魄的阴阳属性

我们人无非就是两个部分组成:心灵是软件、人体是硬件。有心必有灵,所以叫心灵;有灵必有魂,所以叫灵魂;有人必有体,所以称人体;有体必有魄,所以叫体魄。所以说人有魂与魄是有一定道理的。

唯有我们【人身】才具备三魂七魄,那是为了修炼出三界(欲界、**、无**)的基本条件。三魂分天魂、地魂、命魂。天魂有无量亿化身,常在天上,属阳神;地魂也有无数亿化身,常在地府,属阴神;唯有命魂居住在人体上(主要居住在中脉之上,七轮之中)。从人出生那天开始三魂就分家了,很少聚首,但是他们的信息是相联系的。当我们做了好事,天魂就在天上享受快乐,我们人就会感觉到快乐;当我们做了恶事,地魂就在地府受到惩罚,我们人就会感觉到痛苦。天魂也叫副元神,他明白所有的天理;地魂也是副元神,他明白所有的地理;人魂(命魂)也叫主元神,由他控制着我们这个身体。如果我们没有读书,没有开智慧,没有学佛,是不知道天魂和地魂的,纯粹是率性而为,人之初性本善,如果这个人没有受到多少社会的污染,他做的事情就归天理多一些,做的善事多一些;如果他受到后天污染严重,他做的事情就不符合天理,做的恶事就多一些。如果我们开始修炼,学佛,多读天理方面的书,慢慢的做事情就符合天理,不会胡作非为,天魂和地魂就会慢慢的和我们的命魂相通,三魂开始合作无间,那我们在世就做真人。我们打坐,静虑时,天魂和地魂都是知道的,当我们入定后,三魂开始聚首了,天地人合二为一了,我们原本不知道的天理,很多人在这时候,慢慢就知道了,有很多人说的师父,其实就是天魂和地魂,在他完全清醒过来,在头脑中就多了一些知识。天魂和地魂和我们长的一模一样,不过他们可以有亿万化身,所以当他们出现的时候,不一定是你自己的样子,其实他们只是副手,是你的影子而已。

【梦里悟道】,其中所提到自己是一个白胡子老头,就是天魂或地魂了。当我们内心很清净的时候,天魂或地魂就会出现在我们的梦中或脑海中来点化我们,当然,我们也可以把他们称作佛菩萨,因为佛菩萨也有亿万化身,是他们来点化我们修行。

【七魄】,我们这个人的身体上还住着七个魄,他是魂的影子,也可以叫魂魄,是命魂所掌控的,由这七个魄来管理这个庞大的人体系统(相当于整个宇宙)的正常运作。七魄也是为修炼做准备的。七魄分别住在我们人体中脉的七个能量场上。从上往下数,天冲魄居住顶轮、灵慧魄居住眉心轮、气魄居住喉轮;力魄居住心轮、中枢魄居住太阳轮、精魄居住脐轮、英魄居住海底轮。我们一般人(没有修炼的人)具备七情六欲,其中七情就是七种情绪,也是七种负面的能量,从上往下是喜(高兴、骄傲)、怒(愤怒、生气)、忧(忧虑、烦恼)、思(欲望、贪欲)、悲(悲伤、伤心)、恐(恐惧、害怕)、惊(惊讶、冷漠),越到后面能量越小。当我们开始修炼,或开始转化我们的心性时,能量开始升级,转化后能量由低到高,也分七个级别,勇(勇气)、主(主动)、容(包容)、爱(博爱)、喜(法喜)、平(平和)、悟(开悟)。七个能量场代表七重宇宙,当我们开始修炼后,要从下到上,由海底轮开始慢慢打开,逐步贯穿七重宇宙,那时,七重宇宙相通,七魄自然相聚(或七魄离散,新魄产生)。我们修炼其实就是要让三魂聚首,七魄归位。就是三魂与七魄合而为一的意思。三魂七魄是道家所用的一些名词,这是为了方便于修炼给起的名字,七脉之说也是修炼到达一定阶段时所看到的一些现象而已,就像夕阳那样能看到多么美好,一旦真正进入黑夜,什么现象也看不到了。也就是说当真正修到三魂聚首七魄归位时,那就得大自在了,象空气那样,哪里还有什么轮、什么脉哟?人之所以比世间万物高贵,不是因为人可以主宰动物植物物质,而是因为只有人,才可以修炼,换句话说,人身难得,就难得这三魂七魄。万物之中人为尊,世间万物只有人才具备三魂七魄。动物没有天魂和地魂,也没有七魄,只有命魂(灵魂)。所以我们看神话故事中,动物必须要先修炼脱离本体,转为人身方可修炼。佛在经上讲到六道众生六道轮回得人道的机缘真的是不可多得。佛说了一个“盲龟浮木”的比喻。你们想一想这个机会多不多?他说有个瞎了眼睛的乌龟在大海里面。大海里头有个小木板,木板当中挖了个洞;小乌龟在大海里面游来游去,头伸出来刚好在这个木板洞当中。你们想想,这个机会有几成?佛说人失掉人身再得人身,就像这个乌龟一伸头,刚刚好在木板洞口当中,说明难!人

身是光音天的天人来的,相当殊胜,人身乃是法器尔!

历史概念的解读

浙江高考冲刺精讲——历史 第二讲历史概念的解读 高考的要求: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与人物 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概括历史人物的活动。 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或评价历史人物。 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例:2009年浙江省高考调测卷39题: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斯大林模式”,并分析其对苏德战争的影响。(12分) “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产生了个人崇拜,出现大清洗这样的严重错误,使苏德战争爆发时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战争初期遭受了惨重损失。(3分)但是,在二战爆发前,苏联在斯大林模式下成为了世界工业强国,为苏德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4分)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举国一致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2分) 解读:学生应该掌握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时间、地点、主要特点以及影响。能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回顾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 知道斯大林模式确立的标志;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通过对斯大林模式利弊的探讨,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 一、掌握历史概念的解读方法 第一步:明确内涵 历史概念的内涵: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内容(过程)、结局等史实要素。 例:斯大林模式(必修二P135课前提示) 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具体史实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之路(两个五年计划)、农业全盘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确立的标志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等。 第二步:关注外延 历史概念的外延:包括背景(原因、条件等)、性质、作用和影响等评价要素。 例:斯大林模式 背景:1925年的苏联……落后农业国,为了……民族独立,为了……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 评价:(一分为二) 作用: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苏联经济实力快速增长,迅速发展成为工业强国,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弊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成为制约苏联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主要因素。 第三步:把握联系 新经济政策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高中历史词语解释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高中历史词语解释 一、一些常见词语的理解 1、简述、简要述评、简要评述、简要说明、概括说明、概括指出、概述、试述(1)“述”,就是叙述,即摆事实。“评”,就是评论、评价,即讲道理,谈观点。“述评”或“评述”,就意味着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 ★评价:评定价值高低。(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评述与评价二者的区别在于评述偏重于叙述,评价偏重于结论。历史问答题中,常用“评述”作提示语。例如,评述罗斯福新政。 (2)说明(表明),一般来说就是从事实(材料)得出结论的意思。 如2005年江苏卷工业化题第②问“就政府作用而言,以日本为例结合史实加以说明,并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此外,“说明”有时相当于“表明”的意思,或相当于从所给材料可得出什么结论(有时题目直接用“表明”)。例如:1995年高考三大发明材料题第④问“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就相当于问“表明了什么?”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表明什么,说明什么,就是结论是什么。此外还有阐述、分析的含义。 指出:是直接说出某个(或某些)史实或结论; ★“说明”、“指出”,实际就是评述、解答问题的依据是什么,怎么样? ★列举(举出):一个一个的举出来。一般应全部列出(史实或结论)。 (3)“简”“简要”“概”“概括”,说到底意思差不多,都包含两层要求:一是要求“简”,就是要求全面综合,高度概括;二是“简要”,简单扼要,既要简单、精炼,又要准确抓住要点,亦即抓主干去枝节,点到为止,否则是面面俱到或简而不要。 例如,“……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有哪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从中各举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此题只要简明扼要地答出有哪三股潮流,每股潮流写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就行了。当然写出“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必须先回顾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世界政治领域内的重大历史事件,然后进行归纳、提炼,书写虽然简单,但思维过程并不简单。而学生往往拿到题目总是力求在头脑中直接想出答案(一般很难做到,除非是史实直接再现),一旦想不出就会将记忆库中与之相关的内容和盘托出或想起老师“多多益善”的谆谆教导后,一开始就盲目的下笔如有神,结果长篇大论、离题万里,即使有那么一些沾边的内容也因为卷面拥挤、不清楚而成了水草中隐匿的小鱼。 2、体现、反映、表现、意味 体现、反映和说明、表明在历史试题中意思相近,都有由甲而得乙的意思。 体现是某种性质或者某种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反映是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因此,它是间接说明、深层说明、本质说明,而不是直接、表面、现象的说明。换句话说,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或者透过此现象看到彼险象。表面的能直接看到现象的东西,觉不是体现、反映的东西。 表现,则是就历史情况、历史事实而言,是历史事物本身具体情况外在的表现。与“反映”、“体现”不同,不是由现象而本质,而是由本质而现象。……。“表现”部是多方面的,若干点的。 3、结合、联系、据、依据、根据 联系,是联络,结合相关的人或事。结合在这里与“联系”意思差不多。

第一章 历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事实

【1】当我们尝试回答“历史是什么”这类问题的时候,我们的答案在有意无意之间就反映了我们自己在时代中所处的位置,也形成了更广阔问题的一部分答案,即我们以什么样的观点来看待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 【2】兰克:历史学家的任务是“仅仅如实地说明历史而已”。 【3】实证主义者极力宣称历史是一门科学,对这种事实的崇拜施加了极大的影响。实证主义者说,首先确定事实,然后从事实中得出你的结论。在大不列颠,这种历史观正适合那里的经验主义者传统,这一传统是自洛克到伯特兰·罗素的英国哲学主流。经验主义者的知识理论预先假定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完全分离的。 【4】阿克顿:“我们笔下的滑铁卢必定要使法国人、英国人满意,同时也要使德国人、荷兰人满意。” 【5】实证主义:历史由一大堆已经确定的事实构成。历史学家可以在文献、铭刻等等诸如此类的东西那里获得事实,就像在鱼贩子的案板上获得雨一样。 【6】斯科特:事实是神圣的,解释是自由的。 【7】首先要弄清你的事实,然后冒险投身于解释的流沙之中——这是经验主义的、凭借常识的历史学派的金科玉律。 【8】并不是所有关于过去的事实都是历史事实,或者过去的事实也并没有全部被历史学家当作历史事实来处理。 【9】豪斯曼:“精确是职责,不是美德。”赞扬历史学家叙述的精确,就像赞扬建筑师在建筑中适当使用了干燥的木材,合理地运用了混凝土一样。这是进行工作的必要条件,却不是本质功能。 【10】只有当历史学家要事实说话的时候,事实才会说话:由哪些事实说话、按照什么秩序说话或者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说话,这一切都是由历史学家决定的。 【11】巴勒克拉夫:“我们所读的历史,尽管基于事实,但是严格地说,根本不是事实,只是一系列已经接受下来的判断。” 【12】克罗齐宣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意味着历史的本质在于以当下的眼光看待过去、根据当前的问题看待过去,历史学家的主要任务不在于记录,而在于评价;因为,假如历史学家不评价的话,他又如何知道哪些东西值得记录呢? 【13】柯林武德的观点可以概括如下。历史哲学所关注的既不是“过去本身”,也不是“历史学家对过去的思考这一本身”,而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14】柯林武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历史就是一个对这种思想的历史进行研究的历史学家,以自己的观念重新加以组织的过程。”历史学家以自己的思考重新构建过去的过程取决于经验证据。但这本身也并不是一个经验的过程,也不能仅仅只是陈述事实而已。恰恰相反,这种重构的过程支配着事实的选择与解释:实际上,这就是所谓的使事实成为历史事实的过程。 【15】我们所接触的历史事实从来不是“纯粹的历史事实”,当我们研究一本历史著作时,我们首先要关心的不是这本书所包含的事实,而是这本历史著作的作者。(柯林武德) 【16】事实的确不像鱼贩子案板上上的鱼,事实就像在浩瀚的,有时也是深不可测的海洋中游泳的鱼,历史学家钓到什么样的事实,部分取决于运气,但主要还是取决于历史学家喜欢在海岸的什么位置钓鱼,取决于他喜欢用什么样的钓鱼用具钓鱼——当然,这两个因素是由历史学家想捕捉什么样的鱼来决定的。(柯林武德)

历史词语解释

一、一些常见词语的理解 1、简述、简要述评、简要评述、简要说明、概括说明、概括指出、概述、试述 (1)“述”,就是叙述,即摆事实。“评”,就是评论、评价,即讲道理,谈观点。“述评”或“评述”,就意味着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 ★评价:评定价值高低。(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评述与评价二者的区别在于评述偏重于叙述,评价偏重于结论。历史问答题中,常用“评述”作提示语。例如,评述罗斯福新政。 (2)说明(表明),一般来说就是从事实(材料)得出结论的意思。 如2005年江苏卷工业化题第②问“就政府作用而言,以日本为例结合史实加以说明,并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此外,“说明”有时相当于“表明”的意思,或相当于从所给材料可得出什么结论(有时题目直接用“表明”)。例如:1995年高考三大发明材料题第④问“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就相当于问“表明了什么?”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表明什么,说明什么,就是结论是什么。此外还有阐述、分析的含义。 指出:是直接说出某个(或某些)史实或结论; ★“说明”、“指出”,实际就是评述、解答问题的依据是什么,怎么样? ★列举(举出):一个一个的举出来。一般应全部列出(史实或结论)。 (3)“简”“简要”“概”“概括”,说到底意思差不多,都包含两层要求:一是要求“简”,就是要求全面综合,高度概括;二是“简要”,简单扼要,既要简单、精炼,又要准确抓住要点,亦即抓主干去枝节,点到为止,否则是面面俱到或简而不要。 例如,“……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有哪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从中各举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此题只要简明扼要地答出有哪三股潮流,每股潮流写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就行了。当然写出“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必须先回顾19世纪70 年代以前在世界政治领域内的重大历史事件,然后进行归纳、提炼,书写虽然简单,但思维过程并不简单。而学生往往拿到题目总是力求在头脑中直接想出答案(一般很难做到,除非是史实直接再现),一旦想不出就会将记忆库中与之相关的内容和盘托出或想起老师“多多益善”的谆谆教导后,一开始就盲目的下笔如有神,结果长篇大论、离题万里,即使有那么一些沾边的内容也因为卷面拥挤、不清楚而成了水草中隐匿的小鱼。 2、体现、反映、表现、意味 体现、反映和说明、表明在历史试题中意思相近,都有由甲而得乙的意思。 体现是某种性质或者某种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反映是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因此,它是间接说明、深层说明、本质说明,而不是直接、表面、现象的说明。换句话说,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或者透过此现象看到彼险象。表面的能直接看到现象的东西,觉不是体现、反映的东西。

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释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

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释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 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对历史发展根本原因的理解与判断,所以我们不但要理解把握根本原因的概念,更要学会判断、分析根本原因,做到迅速准确地分析事物,解答问题。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历史事物间的辩证关系,从而找到正确的答案。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根本原因是指导致同一历史事物的若干原因中,起着决定作用并带有必然性的因素。下面我们根据马克思主义有关原理,来判断在历史事物中,什么是起着决定作用并带有必然性的因素,这就是我们所要找的根本原因。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有关生产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变化的根本原因就要从经济基础中去找。 例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广泛开展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成为时代潮流 B.封建专制制度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发展 C.工业革命在欧美的广泛开展 D.资产阶级经济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权 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是指生产关系的变化,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其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可见正确答案是C。 例2.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统治者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B.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 C.中国社会自然经济居统治地位 D.中国社会“物产丰盈”,不必借外洋货物以通有无 我们知道,清政府的政策是有关上层建筑内容,决定它的当然是与其对应的经济基础。这样我们就找到了正确答案C。 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在判断文学、艺术、思想等社会意识的根本原因时,就要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等社会存在上找答案。

对严复文化观的历史认知、历史解释与历史评价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817982268.html, 对严复文化观的历史认知、历史解释与历史评价 作者:陈光裕郑晓峰 来源:《历史教学·中学版》2018年第07期 关键词高考天津卷,文综,严复文化观,历史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3-0042-05 对中西文化的认知评价、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评价,在各类历史考试命题中,似乎并不是太新颖的主题。但是,在具体的、变化的、有差异的对中西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比较、评判的历史情境中,考查考生调动学科素养、能力和意识,对史学界已有对中西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评价进行再认知、再评价,并运用正确的历史观、正确的历史评价标准与当今时代主流价值观相结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进行正确、合理的阐释与表达,就可能在彰显历史学科特点、凸显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学科能力考查方面不落俗套,使之在看似寻常无奇之中显现新意。这就是2018年高考天津卷文科综合历史第13题的命题立意和考查目标所在。试题如下: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约而论之,西洋今日,业无论兵、农、工、商,治无论家、国、天下,蔑(无)一事焉不资于学……公等从事西学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 ——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 材料2:不佞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 ——严复《与熊纯如书》(1918年) (1)根据材料1、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对于中西文化的前后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2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否符合当时的思想潮流。 材料3:就世界观和基本的价值观而言,严复是一个西方文明的十足的崇拜者:这导致他对中国的传统进行无情的批判……笼统地把当时全部儒家学派都视为思想的废物而不屑一顾……医治中国的弊病只能利用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概念 张宽前1.历史事实与历史理解 1.1历史事实 一般而言,历史是指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的总和,而历史事实则是指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由此也可以看出,历史事实与现实之间存在一个基本的时间差,而这也是对历史进行划分的基本界限。在这一界限范围内,历史并不是对认识主体的直接呈现,而是通过历史资料,也即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留下来的痕迹或记载的间接呈现,这也是历史理解的基本方式。 1.2历史理解 时间的一维性决定了历史事实对主体的再次呈现是不可能的,因此历史对主体的影响除其自身的遗留影响外则体现为人们对历史事实的理解。人们对历史的厚爱并不仅仅处于对沧海桑田的怀旧感伤,而更多地体现为人们能够在对历史的理解中寻找到对现实的理解视角,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也即是说,历史理解对当下主体的实践行为能够产生理论引导作用。 当对历史的理解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概念体系,以至于人们会误以为这一概念体系本身具有某种神秘的性质,能够表述历史、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轨迹。 1.3回到历史活动本身 在《神圣家族》中,马恩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这表明,马恩并不相信抽象的历史概念本身包含有什么神秘的性质,对历史的理解不应是人是理性内部的狡计,而应回到人的真实的历史活动中来。并且,对历史的理解应当能够为历

史活动本身提供指导。 2.理解视角与历史维度 2.1 理解视角 历史与当下的认识主体之间时间差的客观存在,决定了: 1)任何一个历史研究者都不可能直接面对历史事实; 2)任何一个历史研究者视之为研究对象的历史事实不过是历史事实总和的一部分,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3)任何一个历史研究者谈论的历史事实都不是自足的、无条件的,而是通过一定的理论视角显现出来的。 2.2历史维度 对历史的理解虽然可以从多种多样的视角出发进行,但其基本维度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2.2.1物理时间的维度 这是认识历史的最直观维度,也是实证的历史科学所内含的基本维度。只有在这种维度的基础上,历史所赖以形成的时间轴向才得以成立。丰富的历史材料在理解者面前才能得以组织串联。因果性的认识范畴本身所要求的逻辑上的前后相继关系,必定需要物理时间上的论证。 物理时间的维度是一切历史事实存在的基本维度,但却并不能承担历史解释的更多的逻辑任务。在这一维度上所包含的历史事实只在绝对的时间与空间当中呈现,为历史解释者所直观。但历史事实之间的逻辑关联与演变,必然要求更多的范畴参与到对历史事实作为直观的“杂多”的整合过程中来。 2.2.2抽象概念的维度

第四讲历史认识与历史解释

第四讲历史认识与历史解释 一、历史认识活动的结构 1、历史认识活动的三极结构:历史认识主体、史料、历史认识客体。 2、三极的各自特点: 历史认识主体:主观性、能动性、创造性。主体意识结构的构成包括主体的哲学观点、政治态度、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情感、性格气质等。 史料:不完全、主观与客观的结合。 历史认识客体:客观性、不可重复。 3、两种争论和治学取向: 客观主义:将史料等同于历史认识客体,否认历史认识主体主动参与的可能,强调建立纯客观的史学。 相对主义:将历史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视为历史认识的决定作用,否认史料的客观性,怀疑人类重建客观历史的能力。 共同特点:没有将三极视为一个能动统一的结构。 二、历史认识的过程和类型 1、过程:从感性、知性到理性。从认识论的角度说,历史认识就是人类依靠自己的理性(有时非理性也会发挥影响)重构历史的过程。它的基本特点就是合理性的、合逻辑的,人类的理性和逻辑因此常常成为历史认识的限度。 2、类型: 事实性认识:目的在于求得历史之真,弄清历史客体的客观面貌,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这是历史认识的基础性工作。一般分两步进行:第一,以史料为对象,考证史料的真伪错谬,力争恢复其原貌(有人称之为外考证);第二,以历史认识客体为对象,考证史事的真实与否,求得历史之真(有人称之为内考证)。 抽象性认识:在弄清基本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梳理这些历史事实的发展顺序及其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历史的底蕴,揭示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价值性认识:在事实性认识和抽象性认识的基础上,按照人们的现实性价值需要而对历史事物进行价值性判断。这种认识更多地牵涉到历史认识和史学的社会功能问题。 三、史料的搜集与鉴别 1、史料的种类:按照其存在形态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文献史料,主要包括经部书、史部书、子部书、集部书、类书、档案、方志、金石铭文、石刻铭文、报刊杂志、外国人著述、口述史料,等等。 第二类:实物史料,主要包括人类化石、石器(石斧、石砧、石针、石农具等)、陶器(鼎、豆、皿、鬲等)、金属器(清潘祖荫《攀古楼彝器款识自序》说“古器自周秦至今(清),凡有六厄”——秦、后汉、隋、后周、宋、金。清后,民国动乱及抗战日寇搜刮可称为第七厄,文革中破四旧可称为第八厄)、玺印(吴大徵集《续百家姓印谱》,作《周秦两汉名人印考》;罗振玉《玺印姓氏徵》;瞿中溶《集古官印考证》;娄汝承《意园古今官印勼》等)、封泥、玉石、遗址,等等。 2、史料的讹误 记录时产生的讹误(情感、立场、压力、个体的局限);流传中产生的讹误(错字、衍字、倒字、脱字、并字);有意作伪(托古、争胜、掩饰、邀赏、诬善)。 3、目录和索引的使用 《七略》、《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王绍曾《清史稿艺文志拾遗》,中华书局2000年版)、《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余嘉锡《四库提要辨正》)、王尧臣《崇文总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郑樵《通志艺文略》、焦竑《国史经籍志》、张之洞《书目答问》、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尤袤《遂初堂书目》、王应麟《玉海艺文目》、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杨士奇《文渊阁书目》、钱曾《读书敏求记》、《述古堂书目》、姚际恒《好古堂书目》、孙星衍《孙氏祠堂书目》。 阮元著、傅以礼重编《四库未收书目提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导读:本文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素养1: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分割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素养2: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史料是认识历史的唯一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素养3:历史理解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努力理解各种历史叙述及其语境的含义;能够对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度,即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能够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能够在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实事求是地建构自己的历史叙述;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中,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素养4: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历史解释可以不同形式出现在历史叙述中,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素养5:历史价值观历史价值观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人文研究的真、善、美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但又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史实做出的主观评判;能够认识到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能够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身成长和现实社会的认识上,能够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从实践的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

辨析“历史就是解释”

辨析“历史就是解释” 对于“历史就是解释”这一命题,我认为是存在一定的道理的。 在西方史学界存在了一个统治西方史学界一个多世纪的学派,那就是兰克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兰克(Leopold von Ranke,1795—1866年),为了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而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但是他片面强调追求绝对的历史真相,提出了主体和客体的绝对分离。他主张主体对历史资料不应该做任何的解释和认识,不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显然只能说是对历史资料进行了简单地堆砌,使得历史研究只具有史料作用,而在认识和解释上显得肤浅、苍白。在兰克的观点中是存在问题的。原生态的历史是没有明确的意义和方向的,十分混乱,处在这种状态下的历史是不能被人们所理解的。在兰克的说法中,要客观公正,不偏不移,排除个人主观因素,执著地、求真求实地进行史料的记载,我觉得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像现在,人们所看到的历史文献,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已经经过前人思想的过滤,具有一定的逻辑体系和意义结构,是可以被人们所理解的。我想兰克所用的历史资料也是进行了前人的加工处理,尤其是曾经的研究者的解释。所以说历史是在解释的基础上出现的,解释非但不会有损历史的真相,反而有利于历史真相地呈现,因为解释为我们打开了一条了解历史的通道,提供了一种接近历史的可能。因此,我们在有意无意间,自觉不自觉间,都会对我们所面对的历史进行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就是解释。 历史学家探索过去,了解历史,面对的不是无声的物体,而是一群群活生生的人。只有当历史学家开始运用理解和感受能力时,历史才得以存在。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Benedetto Croce,1866—1952年)在他的《历史学的理论与研究》一书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他认为只有当下人对现实生活的某件事情产生兴趣的时候,对它进行自己的理解和解释,才能称之为历史,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历史之所以会被当今的人所提起、让当今的人感到亲切有趣味,是因为它在今人看来,是与现在有某种或直接或微妙的关系,是有价值的。它可以与今人当前的兴趣产生共鸣,只有这样死的历史才会变活,所以说历史的意义是在现今历史学家对它的解释。 历史学家通过解读以往人类行为留下的史料(文献的和实物的)来解读以往人类的行为,当历史学家要事实说话的时候,事实才会说话;由哪些事实说话,按照什么秩序说话或者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说话,这些都是由历史学家决定的,是靠历史学家对他所要解释的那段历史的理解决定的。因此历史学家对于史料的作用就像文学批评家对他的文本一样:他对公众解释和传达它的意义。甚至在狄尔泰看来,人文科学,尤其是历史,本质上类似于专注象征的

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关系初探

何成刚1沈为慧2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北京100816;2.江苏省昆山中学,江 苏昆山215300) [关键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关系,废科举,南方奴隶制 修订中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将“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作为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引起广泛的讨论。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关系进行了思考。下面借助清末废科举、美国内战前的南方奴隶制两个历史问题,提出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希望为核心素养的持续讨论,提供一点参考。 一、从内涵看,“史料实证”属于“历史解释” 求真是历史研究的永恒追求。从内涵上说,“史料实证”旨在通过可信的史料努力实现探求历史真实的目的,即进行事实判断,而事实判断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历史解释。“历史解释”不仅限于获得历史真实,即不能满足于事实判断,而应以“史料实证”为基础,即在事实判断的前提下,结合相关史实,遵循一定的史观、原理和方法,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原因、意义与影响等进行深入探讨,实现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历史解释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结合。可见,“史料实证”是做出合理“历史解释”的基础与前提,是“历史解释”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史料实证”在本质上属于“历史解释”的范畴。下面将通过两个案例来说明这一观点。

案例1-1:废科举后士人的反响 1905年9月2日,慈禧太后下令,次年起“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废科举断送了读书人的前途,因此必定会引发士人的强烈反应。阅读相关研究成果后发现,废科举是在平稳中完成的。以下史料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废科举令颁布后士人的平静反应:◇前日报载有上谕,立即停止科举……今日科举已成历史上陈迹矣。许多醉心科举之人,有痛哭者矣。 ◇1905年10月15日:下诏停止科考,士心散涣,有子弟者皆不作读书想,别图他业,以使子弟为之,世变至此,殊可畏惧。 ◇1905年10月17日:日来凡出门,见人皆言科考停止,大不便于天下,而学堂成效未有验,则世道人心不知迁流何所,再阅数年又将变得何如,有可忧可惧之端。 ◇1905年10月23日:昨日在县,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 ◇1905年11月2日:科考一停,士皆殴(通“驱”)入学堂从事西学,而词章之学无人讲求,再十年后恐无操笔为文之人矣,安望文风之蒸蒸日上哉!天意茫茫,令人难测。 ◇1905年11月3日:科考一停,同人之失馆者纷如,谋生无路,奈之何哉! ◇日本人根津一看到,“废止科举是近来非常极端的措施,但未发生非常激烈的反对……反对者也没有出头,读书人大都满心欢喜”。

正确解读历史材料的思路和方法

正确解读历史材料的思路和方法 一道模拟题的解答误区说起 南通市历史模拟试卷有这样一道题。具体题目如下: 高中历史课本(人民版)提到:“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们参政议政的意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了进一步了解辛亥革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收集到一则史料: 材料一(甲)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二(乙)民国三年,某君遇见一个老农,该君身着外国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该君“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该君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请回答: (1)甲乙两位同学依据各自所得的材料,分别得出怎样的结论? (2)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你能得出什么新的结论? (3)你认为在运用史料解释时应该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 (1)甲: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大大提高了国民的参政意识。乙: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现状等。(2)辛亥革命对城市和乡村的影响是不平衡的。(答出材料一中的报纸主要是在城市发行,材料二中的老农生活在农村同样给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一个过程,辛亥革命只是个开端。(3)注意:证据要全面,不要武断下结论;孤证不立。或只答出“收集证据要全面,运用分析史料要辩证”。 该题选材精当,设问新颖、灵活,要求学生通过对材料的解读来评价辛亥革命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集中考查了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阐释能力和基本的史学素养。但大部分学生对此题感到颇为棘手,他们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阐释历史材料的方法不当。不少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停留在对材料内容的简单概括甚至是个别词句的摘抄上,不能从宏观上分析理解整个材料反映的问题,形成正确的认识。如材料二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影响范围小,底层社会始终没有能接受民主思想,但相当多的学生只能答出农民对辛亥革命缺乏了解等;又如第(2)小题通过对材料一、二的对比可以认识到:辛亥革命对城乡影响的差别较大,而不少学生不能对组合材料进行综合和对比,由于孤立地看待材料,只能单方面地提炼材料信息;也有的学生没有结合材料引言解读材料,不明确整个试题的主题是研究辛亥革命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而答出辛亥革命在其它方面的作用。这些都反映了考生没有掌握解读材料信息的基本方法。 (2)脱离课文去分析材料结论。材料解析题的命题意图之一就是要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因而试题必然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引用的材料大多既能反映教材内容,又高于教材内容。不管试题的材料多新,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关联,任何一道材料题的解答,都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考生在解题时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知识迁移,切忌单靠所提供的材料答题。如第(1)小题阅读材料得出结论,在对材料的认识时应联系课文中关于辛亥革命对人们思想的影响进行分析,但事实上相当多的学生在阅读理解材料时由于没有课本知识作铺垫,只能对材料内容作简要概括或说明,不能形成结论。如对材料一的阅读不少学生答成“民国初年报纸多宣传‘民权’、‘民国’等民主思想、民国初年报纸发行量大、报纸的影响范围广”,“辛亥革命借助《民报》宣传三民主义”,报纸的内容被公众或私下的议论等等。 (3)解题时不明确问题的要求。如第(2)小题试题要求综合两则材料从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得出新的结论。对多个材料的综合反映了试题要求将多个材料进行对比或整合,通过对比或整合形成结论。如本题通过对材料的对比说明辛亥革命的影响在地区上有明显的城乡差别。但有不少同学在方法上缺少对材料的宏观把握,仅从材料二中老农与某君的对话内容中说明辛亥革命未能发动广大农民。甚至有的学生没有对材料进行解读,从而照搬课文中对辛亥革命的评价。课文是从总体上对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素养1: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分割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素养2: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史料是认识历史的唯一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素养3:历史理解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努力理解各种历史叙述及其语境的含义;能够对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度,即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能够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能够在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实事求是地建构自己的历史叙述;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中,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素养4: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历史解释可以不同形式出现在历史叙述中,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素养5:历史价值观历史价值观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人研究的真、善、美追求中凝练出的价值取向。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但又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史实做出的主观评判;能够认识到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成都市2015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 文科综合 第I卷(选择题)2018.5.1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战国晚期,托名周公的著作《周礼》,提出了在中央政府管辖下各种政务部门各司其职的理想化制度;托名大禹的著作《禹贡》和托名周公的著作<职方》,创立了由中央政府统一划分九州的地理学说。这些著作的成书表明当时 A. 西周制度备受推崇 B. 中央集权制度逐渐被认同 C. 儒家为君主制辩护 D. 百家争鸣的局面归于沉寂 【答案】B 【解析】“中央政府管辖下各种政务部门各司其职的理想化制度”“中央政府统一划分九州”都在强调中央集权的作用,说明中央集权制度逐渐被认同,B正确;西周时期是分封制度,材料论述的是中央集权制度,A 错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得不到君主重用,C错误;D是汉代时期。 2. 针对“皇权不下县”的说法,某学者指出,由秦到清,中国基本实行小县制,很少达到“地方百里、人口万户”的标准建制,国家政权对社会的控制,通过乡里组织的普遍设立而延伸到农村社会基层。该学者认为,中国古代 A. 民间社会发育有限 B. 基层自治卓有成效 C. 县府管理能力不足 D. 县域经济长期滞后 【答案】A

学# 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3. 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叙述,既有历史事实,又有历史解释的是 A. (北宋)司马光:“作青苗、免役、市易、赊贷等法,以聚敛相尚,以苛刻相驱。” B. (北宋)苏轼:“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 C. (南宋)范冲:“自任己见,非毁前人……天下之乱实兆于安石。” D. (近代)梁启超:“其所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事实是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的原因或者意义的描述,分析选项,“作青苗、免役、市易、赊贷等法”属于历史事实,“以聚敛相尚,以苛刻相驱”属于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属于历史解释,A符合题意;BCD均是属于对王安石变法的解释,属于历史解释。4. 晚明时期,盛行文人士大夫与陶工合作制作茶壶的风气,不仅要在壶身刻诗铭句,还要刻上文人名款和匠人名款。这一风气反映出当时 A. 瓷器制作技术的高超 B. 匠籍制度已经被废除 C. 传统等级观念的突破 D. 市民文化居主导地位 【答案】C 【解析】材料“盛行文人士大夫与陶工合作制作茶壶的风气,不仅要在壶身刻诗铭句,还要刻上文人名款和匠人名款”将文人和陶工的名字刻在壶上,说明陶工和文人士大夫的地位同等重要,这一做法突破了传统的等级观念,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制瓷技术的高低,A不正确;B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体现市民文化的地位,D不正确。 5. 据文献记载,英国选择福州作为通商口岸,“意在武夷山茶”,但开放近9年,福州港茶叶外销量仍然极低。直到1853年,福州的茶叶贸易才开始兴盛,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鼎盛,与上海、武汉合称为中国三大出口茶市,并长期居第一。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 时空观念: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1. 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 2. 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 3. 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事件、人物、现象的相互关联。 4. 能够在不同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5. 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史料实证: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1. 能够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 2. 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 3. 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4. 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历史理解: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1. 努力理解各种历史叙述及其语境的含义。 2. 对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度,即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 3. 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 4. 在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实事求建构历史叙述。 5. 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中,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历史解释: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1. 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 2. 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 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 4. 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历史价值观: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1. 能够理解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但又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史实作出的主观评判。 2. 能够认识到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 3. 能够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身成长和现实社会的认识上,能够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从实践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五朵金花: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中国史学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其中讨论面广,时间长,影响重大的五个问题被誉为史学研究的“五朵金花”,即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五朵金花”问题的讨论虽然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并承担了相应的使命,但它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以“五朵金花”为标志的对各种历史问题的讨论,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确立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历史实际进行的研究讨论,重视史学与现实、生活和社会的联系,开拓了历史研究的新领域。 历史叙事: 狭义的历史叙事是指按照一定方式叙述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社会现象等的来龙去脉、起始终结,以客观呈现其面貌为特征。即只需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但中国传统史学中的叙事,有时往往又是史文与体例相互关联的。如:载言、征引、书法等既是师叔的体例问题,也是历史叙事的问题。 广义的历史叙事:是指“议论”或“解释”、体裁、体例在内的所有内容。它不仅要回答历史是什么,也要回答为什么,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叙事是历史撰述的主要部分,反映的是客观历史,体现的是秉笔直书的原则。 议论:是指作者在叙事的基础上,针对所叙之事所作的简短的讨论,以表明个人的看法为特征。解释则是议论的更高层次。议论作为历史撰述的补充部分,用来反映史家的见解和立场。历史解释:是指对历史现象背后动因、意义的解释和说明,是更深层次的议论。从形式上来说,是指独立成篇或独立成书的议论或解释性文字。 解释的类型:一是直接对客观存在的历史运动进行解释的专文。如:贾谊的《过秦论》、柳宗元的《封建论》、顾炎武的《郡县论》等。二是对历史撰述发表解释性的见解。如《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读通鉴论》等。 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特点:一是生产力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之中发挥作用。二是生产力不仅仅指生产工具的改进,或生产的物质条件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包括了劳动者自身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生产技术的革新。三是制度也是生产力。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又称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只要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劳动和活动的分工与交换关系,以及与之相应的生产成果的分配和费用关系。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关系概念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标志历史唯物主义形式的基本概念。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水平对生产关系的形成及其演变起着支配作用,生产关系反过来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滞的反作用。 社会形态: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也就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实践中的人是社会形态的中心。马克思、恩格斯有时为了突出社会形态的经济方面的特征,也称为社会经济形态或经济的社会形态,有时还称之为生产方式。 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分工关系、交换和分配关系、消费关系、所有制关系,这些生产关系共同你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基础是经济范畴的结构,又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对上层建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及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