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的解剖与手术入路

髋关节的解剖与手术入路
髋关节的解剖与手术入路

髋关节的解剖与手术入路

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

李莹

髋关节

z人体最大的关节

z主要以骨性结构提供静力稳定z三轴关节,六方向活动

骨性结构

z骨盆:骨性标志,结构名称,定位

骶髂关节、髂骨翼、坐骨结节、坐骨棘、髂耻隆起、臀前线、臀后线、臀下线、髂后上棘等

z髋臼:前倾、外翻;前后柱、前后壁

z股骨近端形态特点

颈干角、前倾角:

转子间线、转子间嵴:

转子窝、臀肌粗隆:耻骨肌线:

z股骨头血运--三来源:

骺内侧动脉:

干骺端血运:(进入股骨头?)

z儿童特点:骺板

关节囊及韧带连接

z关节囊:后方至颈外1/3

z周围韧带加强:

髂股、耻股、坐股韧带

z关节活动限制因素--本体感受器

髋关节周围肌肉

z前方:(屈髋)股四头肌、髂腰肌、缝匠肌z后方:(伸髋)臀大肌、腘绳肌

z内侧:(内收)五块

z外侧:(外展)阔筋膜张肌、臀中小肌

z外旋肌群:梨状肌、上下孖肌、股方肌等

z内旋:

股四头肌

z股直肌:直头(髂前下棘) 、返折头z股外侧肌:上部较肥大

z股中间肌:前方包绕骨干

z股内侧肌:斜行,伸膝终末

z起止:腰部及髂窝、小转子z作用:屈髋、外旋、内收

z神经:腰丛L2

臀大肌

--菱形

z起:臀后线后、髂后上棘、骶尾骨背面止:上3/4:髂胫束深面、下1/4:臀肌粗隆z作用:伸髋、外旋

z神经支配:臀下神经

腘绳肌

z起止:坐骨结节~胫骨近端

z作用:伸髋、内收、内旋(半膜肌、半腱肌)、外旋(股二头肌)

z神经:

臀中小肌

—前缘融合

z起止:

z作用:外展、内外旋z神经支配:臀上神经z损伤:臀肌步态

内收肌群

z浅层:股薄肌、长收肌、耻骨肌

z中部:短收肌

闭孔神经前后支

z深部:大收肌

外旋肌群

z梨状肌:S1-3,肌腱止于大转子尖

z上孖肌、闭孔内肌(肌腱)、下孖肌

z股方肌

z闭孔外肌

血管神经

股动脉

z走行:

腹股沟韧带中点~收肌结节(上7/10)z分支:

股深动脉:旋股内、外动脉、穿动脉、

肌支

z毗邻:

z危险所在:

近端:髂腹股沟入路

远端:收肌管

z闭孔神经:

髋关节支,膝关节支(牵涉痛)浅支、深支(短收肌)

z闭孔动脉:髋关节支,圆韧带

坐骨神经

z走行:体表投影z周围营养血管:z危险所在:

z伴行动脉:

z损伤后果:

阴部神经

z走行:

z危险所在:

z阳痿

髋关节手术入路

区分点:臀中肌

前方入路:Smith-Petersen入路

前外侧入路:Watson-Jones 入路

外侧入路:Hardinge入路

后外侧入路:Moore 入路

髋关节前方入路:S-P入路

z体位、体表标志

z切口:

--髂嵴-髂前上棘-缝匠肌外侧

--注意:股外侧皮神经

z神经界面:

--臀上神经与股神经

--阔筋膜张肌与缝匠肌间

(完整版)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常见并发症和意外的处理预案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常见并发症和意外的 处理预案 一、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手术的彻底失败,并造成患者的残疾,多数感染病例最终需要再次手术去除假体和骨水泥,严重患者甚至死亡,常被称为“灾难性的并发症”。对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感染的处理重在预防措施的使用,防止感染发生,一旦发生感染,及早的诊断与治疗。 1.临床表现 人工关节感染的临床表现常是多样化的。一些人工关节置换术早期急性感染的临床表现与一般化脓性感染一样,急性炎症的体征明显,术后体温持续性增高,患肢疼痛,尤其被动活动关节时疼痛更剧,有些人工髋关节感染后可能只有关节疼痛而持续数月或数年。少数病人可出现皮肤瘘管或局部有分泌物排出。 早期急性感染的症状多出现于术后3, 4周内。晚期血源性人工关节感染常发生在成功的人工关节术后数月至数年。常见的感染源可来自齿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等。病人可出现数天感染症状,而后发生晚期人工关节感染。晚期深部感染其临床表现特殊,一般局部急性炎症不明显,常无红、肿、热等表现,体温和白细胞可以不高,但血沉较高,一般可达40?500mm/h,甚至100mm/h。

人工关节慢性感染属低毒性细菌感染。一般患者由术后开始即出现关节疼痛。常有休息时或夜间疼痛。有时术后早期有伤口愈合不良,浅层感染或术后伤口引流管换除较晚的历史。病人无全身或局部感染症状。有时血沉增快。 影像学检査:人工关节早期急性感染X 线片除可见软组织肿胀外,无其他特殊表现。在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出现局灶性骨溶解缺损并迅速发展扩大,在假体柄周围骨有明显骨膜反应,应高度怀疑有感染存在。 2.实验室检查 对长期疼痛或松动的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应行血沉及C反应蛋白检验。当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髙,而临床表现疑有感染者,应行关节穿刺抽液进行细菌学检查。 穿刺液行常规检查,革兰染色及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应抽取三个标本,如三者均为阴性则可除外感染。如三者均为阳性则可确定有感染存在。如有一标本为阳性则应再行第二次穿刺,以确定诊断。为避免假阴性,穿刺前应停用抗生素4周。 诊断人工关节感染的程序可确定如下: 1.病史(发热、疼痛)。 2.体征(关节渗液、红肿、关节积液等)。 3.血液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

肩关节解剖

肩关节解剖及退行性相关疾病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可以完成较复杂的大范围的活动,可完成前屈、后伸、旋前、旋后、内收、外展的运动。 因为肩胛盂小、肱骨头大而圆、关节囊较松弛,所以盂肱关节的活动度最大,加上肩胛骨的升降旋转并沿胸壁绕动(内收及外展),活动范围就更大了。因此,在运动时肩可以完成较复杂的大范围的动作;也因此,肩较易受伤。 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构成。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周缘有纤维软骨构成的盂唇附着,以加深关节窝。肩关节囊薄而松弛,肩胛骨端附于关节盂周缘,肱骨端附于肱骨解剖颈在内侧可达肱骨外髁颈。 肩部由5个关节组成,即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肩胛胸壁间关节、肩峰肱骨间关节。肩部运动是各关节的协调运动,任何关节受伤都将不同程度影响肩的活动功能。 肩部肌肉 肩肌配布于肩关节周围,均起自上肢带骨,跨越肩关节,止于肱骨的上端,有稳定和运动肩关节的作用。包括: 三角肌(deltoid) 形态位置:位于肩部,呈三角形。 起、止点:起自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肌束逐渐向外下方集中,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肱骨上端由于三角肌的覆盖,使肩关节呈圆隆形。

如肩关节向下脱位或三角肌瘫痪萎缩,则可形成“方形肩”体征。三角肌是肌肉注射的部位之一。 作用:主要是使肩关节外展,其前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前屈并略旋内;后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后伸并略旋外 冈上肌(supraspinatus) 形态位置:位于斜方肌的深面。 起、止点:起自冈上窝,肌束向外,经肩峰深面,跨过肩关节之上,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此肌损伤或有炎症,当上臂外展时,肩部有疼痛感。 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冈下肌(infraspinatus) 形态位置:大部分被斜方肌与三角肌遮盖。 起、止点:起自冈下窝的骨面,肌束向外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作用:可使肩关节旋外。 小圆肌(teres minor) 形态位置:位于冈下肌的下方。 起、止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后面,肌束斜向外上,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部。 作用:使肩关节旋外。 大圆肌(teres major) 形态位置:位于小圆肌下方。 起、止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和下角,肌束向上外,绕到肱骨之前,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使肩关节后伸、内收和旋内。 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 形态位置:位于肩胛前面。 起、止点:起自肩胛下窝,肌束向上外,经肩关节的前方,止于肱骨小结节。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 肩袖: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在经过肩关节的前方、上方和后方时,与关节囊紧贴,且有许多腱纤维编织入关节囊壁,所以这些肌肉的收缩,对稳定肩关节起着

关节镜手术开展可行性报1

关节镜手术开展可行性报告 计划书 目录 一:行业概述; 二:关节镜的适应症; 三:开展关节镜手术优点分析与必要性; 四:关节镜手术开展的投入与产出分析; 五:关节镜的标准配置及主要技术指标; 六:推荐合作品牌公司,推荐理由; 一:行业市场运行情况 关节镜手术是微创外科在骨科领域的重大进展,是关节外科的发展方向;国外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逐渐将其应用于临床,我国在八十年代开始引进了这项技术,近年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医疗器械的不断改进,关节镜手术以其显著地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医生与病人所接受,有些医院有了专门的关节镜医师,还有些医院成立了专门的关节镜治疗中心,治疗效果已经接近国际水平,为广大关节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微创作为我院外科特色,开展关节镜将丰富与加强我院外科微创特色,树立医院外科微创品牌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节镜的适应症 所谓关节镜术,就是将特制的摄像镜头放置在关节间隙内,通过电视屏幕观察关节内的病变情况,如发现有病损,则在孔内放置手术器械,去除病损或进行关节清理,而以往常规膝关节手术则需要开10厘米左右的刀口。关节镜下可以进行以下膝关节手术: (1)膝关节半月板成形、部分切除或全切除术; (2)膝关节僵硬关节肉松解术; (3)膝关节内游离体摘除术; (4)骨性关节炎膝关节清理术; (5)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6)膝关节滑膜嵌入症,凭临床体检或各种辅助检查,包括CT或核磁共振都很难确诊,但关节镜可以明确诊断,并在镜下进行切除手术。 此外,关节镜术还可对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和髋关节等人体主要大关节不明原因的肿胀、疼痛进行关节镜探查术,确定病因,同时在关节镜下去除病损;对肩周炎以及肩关节外伤后关节功能受限,可在关节镜下清除病灶,改善功能;还可在关节镜下进行踝关节关节内游离体的摘除和骨关节炎清理术。如果外伤后立即出现关节肿胀(即关节内出血),说明关节内有结构损伤,进行关节镜探查术,可以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髋关节置换问题

全髋置换手术,查了些资料,提些问题 1. 关节选择何种手术入路? 2. 关节手术前X片拍摄的要求是什么? 3. 髋关节二次手术的入路与以前手术入路的关系如何,如何选择二次手术的入路? 4. 髋臼拉勾的安放位置? 5. 术中怎样使髋关节脱位? 6. 股骨截骨时如何确定截骨线? 7. 髋臼显露困难主要原因有那些? 8. 在锉髋臼之前如何清理髋臼? 9. 髋臼显露时是否需要切除关节盂唇?是否需要切除关节盂唇上的骨赘? 10. 是否需要切除髋臼的横韧带? 11. 使用髋臼锉时,一般从多大型号开始? 12. 使用髋臼锉的时候,是要求保持什么样的角度? 13. 臼杯螺钉是否能打到对侧皮质? 14. 上臼杯螺钉时,为什么有的螺钉旋入时比较紧而有的螺钉旋入比较松? 15. 外杯与外植入器杆连接以后,有时远端螺纹杆会长出外杯口扣,这时怎么办? 16. 装髋臼假体时候,资料上说要比髋臼锉大一号,但这时发现打入假体的时候非常困难,何原因? 17. 打髋臼螺钉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8. 内外杯都打进去后,这时发现不满意,我们能不能内杯不取,直接调整角度? 19. 内杯植入后是否还能取出? 20. 暴露不好时,如何放置内杯? 21. 臼杯放后,如果前倾角度偏大,是否可以通过改变股骨柄假体的前倾角来补救? 22. 如何充分显露股骨截骨面? 23. 如何保护坐骨神经?防止坐骨神经的牵拉? 24. 切断外旋肌群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5. 是不是一定要用开口器? 26. 髓腔锉打入困难,或者是髓腔锉打入顺利,但是假体植入困难,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27. 大转子螺钉一定要用吗? 28. 术中发生股骨近端劈裂骨折如何处理? 29. 术中发生股骨近端较复杂骨折如何处理? 30. 术中髋关节假体试模安装完毕后,如何判断关节松紧,如何判断假体安放后位置良好? 31. 如果术中关节紧张,关节无法复位,是否可以切断髂腰肌? 32. 术后脱位如何处理? 33. 术后非骨水泥假体患者何时下地活动? 34. 术后臀部疼痛原因何在? 35. 术前X线片评估对术者有哪些帮助? 36.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常见原因? 37. 如何预防术后关节脱位? ------------------------------------------------------------------------------------------------------ 答案发上来供大家参考 1关节选择何种手术入路? 前外侧入路:切口起自髂棘中段,沿髂棘向前至髂前上棘,然后转向髌骨外缘方向延伸10—12CM,切口的下端略向外侧后方弯曲3-5CM。后外侧入路:切口起自髂后上棘外下方约6CM处,沿臀大肌纤维方向至股骨大转子后缘,继转向股骨干方向,向下延伸约5CM。外侧入路:切口起自股骨大转子下方8CM,沿股骨外侧缘向上经大转子顶端转向后上

髋关节镜治疗

髋关节镜治疗 概况: 髋关节镜首先在1931由Burman应用于临床,但比起其他关节如膝关节、肩关节,髋关节镜的发展比较缓慢,主要是由于髋关节解剖深在,周围有较厚的组织(图一),其次,股骨头深在于髋臼内,还有髋关节周围组织紧密,使得关节不太容易扩张,周围很多重要的神经如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使得入口的选择有一定的风险,不像其他关节镜的发展是逐步由切开手术发展而来,髋关节的切开手术往往涉及一些较重的疾患,而目前很多髋关节镜治疗的疾患以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最近几年,髋关节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主要得益于诊断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一些影像学发展,同时很多相应的镜下器械的发展,比如工作套管的引入,可弯曲的内窥镜的使用等等,使得手术变得易行,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常见的可以通过关节镜解决的运动损伤疾患包括:髋臼唇撕裂,髂股韧带缺失的关节不稳,外侧撞击伤,关节软骨损伤,股骨头韧带损伤,髋关节弹响;其他如股骨头坏死,滑膜软骨瘤病,滑膜炎,痛风,创伤後的关节游离物,感染,还有一部分轻度到中度的骨关节炎。 解剖: 图三 髋臼唇:附着于髋臼周缘,在髋臼切迹处与髋臼横韧带相连,内有痛觉和本体感受器,因而损伤后会造成本体感觉的损失,类似半月板血运很差,只在关节囊缘有血管穿入。 髋臼唇的功能有:稳定关节,缓冲股骨头与髋臼的接触压力,从而保护软骨,维持关节的完整性和密闭性,以防关节液流出,保护软骨。 股骨头韧带:稳定关节的作用。 髂腰肌腱:加强前关节囊,滑囊有20%于关节相通。 诊断: 髋部的疼痛时最常见的症状, 青少年:髋脱位,撕脱骨折,应力及病理骨折;肌腱拉伤,股骨头股骺滑脱,Legg-Calvé-Perthes病,进行性髋发育不良,化脓性关节炎等; 成人:骨折,髋关节脱位及半脱位,髋臼唇撕裂,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滑囊炎,弹响髋,梨状肌综合症,骨化性肌炎,疝气,神经源性,腘绳肌综合征等。 不适的表现多种多样,疼痛,弹响,绞索,不稳,僵硬,无力,活动受限等,疼痛可以在前部腹股沟,大腿前侧,臀部,大转子,膝内侧。症状常有外伤史,摔倒或扭伤史,活动后加重,休息缓解。 髋部的屈曲,内收,内旋疼特别是同时引起弹响和腹股沟处的疼痛往往提示髋臼缘或唇的损伤。Faber试验(屈曲外展外旋)可提示唇、骶髂关节或髂腰肌的损伤

北京301医院李春宝:髋关节镜术后康复问题全解!

北京301医院李春宝:髋关节镜术后康复问题全解! 关节在人体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手术后不仅要伤口能长好,还要能活动自如,因此术后康复尤为重要。老话常说关节手术“三分靠手术,七分靠康复”。而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广大患友一定要谨遵医嘱,充分重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要及时、有效地与医生沟通。只有相互信任,勤加练习,才能最终获得满意的效果,达到正常生活,重返运动的目的。北京301医院骨科李春宝教授就康复中常见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指导:术后常见问题答疑(一)发烧术后体温会因应激反应或出血吸收而轻度升高,即吸收热,属身体正常反应,一般体温不超过38.5℃,持续时间不超过4天。如果体温超过38.5℃或体温持续升高时间大于4天,要警惕排除术后感染或呼吸道感染等,需尽快就医。极少数患者对缝合锚钉等固定盂唇的内植物较为敏感,可出现发热、髋关节肿胀等免疫排斥反应,需予以鉴别。(二)关节疼痛、肿胀术后髋关节疼痛会随康复训练逐步减轻,功能锻炼应该在疼痛可耐受的情况下进行。如术后1月后疼痛仍较剧烈,应及时与医生联系。肿胀一般为积液引起,与滑膜增生,软骨、盂唇损伤的程度相关。较轻的患者术后4-6周就会好转,一般在术后3个月内消肿;个别较重的患者可持续至术后6-8个月。轻度肿胀,可在关节康复训练后加强

冰敷(详见后述),同时合用口服或外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扶他林、戴芬等。如3个月以上关节持续肿胀,建议及时复查就医,由医生根据情况进行处理。(三)会阴部、脚踝或下肢疼痛麻木髋关节镜手术需要通过固定住脚踝和会阴 来对下肢进行牵引,进而拉开关节间隙,进行手术操作。因此术后会阴部、脚踝甚至下肢多会出现轻度的疼痛和麻木。此类不适不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大部分在术后3-5天可自行恢复,个别可能延长至术后1月左右,均数正常情况,不必担心。(四)走路瘸,腿伸不直或打不了弯一般多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术后髋关节伸直受限。术后早期有些患者过于注重屈髋而忘记了伸髋练习,使得髋盖不能完全伸直,往往差5-10°,这样会造成行走时两条腿不等长,出现一瘸一拐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加强伸髋练习,最好的方法是每天俯卧位平爬在床上,下肢伸直,每次2小时。如效果不理想,应找手术医生复诊,排除其它导致髋关节伸直受限的原因。(2)髋关节屈伸时灵活度不够。这种情形一般在术后1个月左右髋关节活动度完全恢复后表现尤其明显,与患者此时的期望值较高有关。此时只需进一步坚持功能锻炼,一般在术后3个月髋关节的灵活度会完全恢复正常。(3)患髋关节周围肌肉萎缩。解决方法是加强臀中肌、股四头肌等髋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练习。(4)合并软骨修复、盂唇缝合等手术,负重行走较一般重建手术延后,解决方法是循序渐

全髋关节置换术前侧入路的手术技巧

THA 前侧入路的手术技巧 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中已经较为普及,医生常规采取的是后外侧入路进行置换,前入路使用较少。来自Rothman 研究所的Zachary D. Post, MD 等进行了综述,原文发表于JAAOS 2014 年22 卷第9 期上。 摘要:早在19 世纪,髋关节前侧入路(DAA)就已见诸报道。如今,该入路时常还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THA)。随着过去十年中微创手术的不断增多,该手术入路又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为DAA 入路而设计的新型手术器械和手术床使得医生在操作时更加便利。部分医生认为该入路对肌肉损伤更小、疼痛更轻且术后恢复更快,但目前的临床证据较为有限,且缺乏长期随访的结果。该手术入路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且存在特有的并发症,不过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会随着术者经验的增加而明显减少。目前髋关节外科医生和患者更关心的问题是DAA 入路是否能够获得比其他入路更好的早期及远期结果。 过去的择期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常会采用直接外侧入路或后侧入路,但随着近些年来微创技术的不断推广,其他的一些手术入路也开始进入了的临床医生的视野。 这其中的大部分手术入路应用非常有限,如双切口入路,而前侧入路却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种。前侧入路利用了阔筋膜张肌(TFL)和缝匠肌之间的间隙显露髋关节,因而支持者认为经前侧手术入路行THA 对肌肉的损伤更小、疼痛更轻,且术后恢复更快。 虽然目前大多数美国医生对该手术入路并不十分了解,但均对该入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假体制造商也希望借助直接前侧入路来推广新的手术器械,甚至包括专为直接前侧入路设计的手术床。但前侧入路也存在一些其特有的并发症,且缺乏远期的随访结果。了解前侧入路的前世今生将更有利于我们对其在全髋置换术中的角色有着更充分的认识。 历史 Carl Hueter,一位大师级的德国外科医生,于1881 年首次描述了髋关节前方入路,并发表于《外科概要(Der Grundriss der Chirurgie)》一书中,因此该入路又被称为Hueter 入路或采用Hueter 间隙。直到1917 年,经过Smith-Peterson 的报道以后,该手术入路才逐渐广为人知。 1950 年,法国医生Judet 也对前侧入路进行的髋关节置换进行了报道,O’Brien 在1955 年对其采用前侧入路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经验进行了报道。而到了20 世纪50 年代末至60 年代初,随着Charnley 低摩擦人工关节和转子截骨术的流行,前侧入路开始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仅在治疗儿童髋关节感染时才偶有使用。1980 年,Light 和Keggi 报道了104 例使用前侧入路行现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经验,手术时间平均65 分钟,输血量平均1.9 个单位,没有发生术中并发症,住院日平均12.8 天。 改良Smith-Peterson 入路仅在近些年才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开始作为THA 的手术入路之一,但真正成为临床医生讨论的热点还要得益于微创手术的流行。部分医生使用该入路时会借助骨折牵引床,而其他一些医生仍坚持使用普通的手术床。 适应症和禁忌症

肩关节镜入路、解剖与诊断

肩关节镜入路、解剖与检查 陈疾忤陈世益 复旦大学运动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及关节镜外科关节镜外科是最近二十五年来骨关节外科发展最快的领域,其中肩关节镜技术的进步最为显著。美国Burman医生于1931年最早使用关节镜进行肩关节尸体标本研究。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肩关节镜的临床应用和相关研究才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并迅速取得飞跃性发展。目前,肩关节镜已成为治疗肩峰下撞击症、肩袖损伤、肩锁关节病变、肱二头肌腱和盂唇损伤、肩关节不稳等疾患的有效手段。从最基本的肩关节镜检查开始,到肩峰成形、盂唇修补、关节不稳重建、肩袖修补、肩锁关节成形等手术,肩关节镜外科医生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学习曲线”,才能逐步掌握这门技术。而注意更新理论知识,掌握肩关节镜外科最新的诊疗理念,是开展肩关节镜外科技术并不断取得进步的前提。 利用肩关节镜进行肩关节疾病的探查,是开展肩关节镜外科的第一步。只有通过肩关节镜检查操作,熟练掌握肩关节镜手术的基本步骤和关节镜入路选择,熟悉肩关节内的解剖结构,适应患者体位变化导致解剖结构立体方位的改变,才能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较为复杂的手术。相对于膝关节而言,肩部肌肉丰厚,骨性结构复杂,邻近部位有较多的血管神经,因此选择正确、合理、有效的入路是保障肩关节镜手术成功的前提,同时避免了医源性损伤。因此,在患者麻醉满意、摆放体位后,应使用记号笔标记出肩关节体表的骨性标志,主要描绘出锁骨、肩胛岗、肩峰、肩锁关节和喙突等结构的体表投影,同时标出可能使用的入口位置,然后再消毒铺巾。 一、手术入路及技术要点 (一)手术入路 根据肩关节镜入路在手术中的作用,可分为观察入路和工作入路,实际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技术操作规范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技术操作规范 一、手术适应症 非手术治疗和其它治疗不能有效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的患者,包括:(1)原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炎 (2)类风湿性关节炎 (3)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髋关节病变 (4)部分严重的髋臼骨折 (5)股骨颈骨折,包括少部分新鲜股骨颈骨折、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骨折不愈合及经保守治疗和其它内固定术后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6)髋部创伤后骨关节炎 (7)特发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8)髋臼发育不良所致骨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 (9)髋部周围肿瘤 (10)特殊疾病,如肾病性、血红蛋白S病、血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对于年轻病人的选择,一定慎之又慎。 二、手术禁忌症 1.绝对禁忌症:主要包括髋关节活动性感染和结核的存在,以及威胁病人生 命的合并症的存在。 2.相对禁忌症:神经营养性疾病和外展肌力严重不足的患者。 三、手术入路选择 1.前外侧入路:经阔筋膜张肌和臀中肌间隙进入。 2.外侧入路:通过臀中肌和臀小肌于转子附着处前部的松解而达到外展肌 群的松解。 3.后外侧入路:经臀中肌后方和臀大肌间隙进入。 4.经大转子入路:采用大转子截骨。 四、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失误和并发症 (一)合并神经损伤 1.发生原因:(1)直接损伤;(2)骨水泥及电刀所致热灼伤;(3)神经周

围血管损伤。 2.预防: (1)术中小心牵拉; (2)保护坐骨神经; (3)防止骨水泥渗透到神经周围; (4)避免过度延长肢体,术前应根据X线片及假体型号,计划下肢延长长度; (5)熟练的手术技巧。 (二)合并血管损伤 1.原因:(1)手术器械因素;(2)骨水泥因素;(3)血管因素。 2.预防: (1)术中仔细和轻柔操作; (2)髋臼边缘放置牵开器应靠近骨面 (3)髋臼假体固定螺钉应固定在骨中,避免损伤血管及软组织。 (三)骨折 1.原因:患者骨质疏松及先天性或后天性骨质结构异常改变和手术医师操作 失误等。 2.防治: (1)髋臼骨折:如伴有骨质疏松,可采用同等大小的髋臼打磨器或使用骨水泥固定假体,避免髋臼骨折。 (2)股骨骨折: ①术中骨折:多出现在以下情况:取内固定物所遗留的空洞造成应力增 高;骨骼发育不良或存在畸形;软组织严重挛缩;插入过大的假体锉或假体;骨质疏松造成骨强度下降。 ②术后骨折:骨质出现过分应力集中、严重创伤、假体松动、骨质量下 降。采用的原则按术中骨折处理。 (四)感染 1.原因:包括术中污染、体内其它部位存在感染病灶、病人体质差、长期服 用激素、手术期间存在隐匿感染等。

正常人体运动学第四章肩关节运动学

第四章关节运动学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上肢运动学 第三节下肢运动学 第四节颈部和躯干运动学 第一节概述 二、关节的分类① 按关节运动轴的数目和关节面的形状,关节可分为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和多轴关节。 1. 单轴关节 运动环节(指能绕关节运动的相邻部分)只能绕一个运动轴运动的关节称为单轴关节,包括滑车关节和圆柱关节。滑车(屈戍)关节 圆柱(车轴)关节 2. 双轴关节有两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构成关节的骨可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内运动,也可作环转运动。包括椭圆关节和鞍状关节。 椭圆关节 鞍状关节 3. 多轴关节 具有3 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可作各个方向的运动。包括球窝关节和平面关节。 球窝关节 平面关节关节的分类② 根据构成关节骨的数目,关节可分为单关节和复合关节。 1. 单关节由两个骨的关节面组成,即一个关节头和一个关节窝,如肩关节和髋关节。 2. 复合关节由两个以上的关节面构成多个单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每个单关节都能活动,如肘关节 关节的分类③ 根据关节的运动形式,关节可分为单动关节和联动关节。 1. 单动关节能单独进行活动的关节叫单动关节,绝大多数关节属于此类关节,如肩关节、踝关节。 2. 联动关节也称联合关节,两个或多个独立关节,同时进行活动,共同完成一个动作,如前臂的桡尺近侧关节和桡尺远 侧关节。 三、关节的运动 1. 屈、伸运动环节在矢状面内,绕冠状轴运动。向前运动为屈;向后运动为伸,但膝、踝关节则相反。屈:两骨之间角度变小伸:两骨之间角度变大 2. 外展、内收运动环节在冠状面内,绕矢状轴运动。远离正中面为外展;靠近正中面为内收。 收:骨向正中矢状面靠拢展:骨远离正中矢状面 3. 回旋运动环节绕垂直轴或自身的长轴旋转。由前向内的旋转称内旋(或叫旋前);由前向外旋转称外旋(旋后)内旋:骨向前内侧旋转外旋:骨向后外侧旋转 4. 环转 运动环节以固定端为支点,绕冠状轴、矢状轴以及它们之间的中间轴进行连续的圆周运动。关节在原位转动,骨远端做圆周运动 附:骨与关节的运动骨骼运动会产生相应的关节运动,骨骼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旋转和线形位移。骨骼的旋转会产生关节的滚动- 滑行,其线形运动会产生关节的滑行、牵引、压缩。 骨骼的线形位移是由作用于身体上的外力而形成的,分为: 牵引: 是指与治疗面垂直且远离治疗面的线形动作。 压缩: 是指与治疗面垂直且移向治疗面的线形动作。 滑行: 是指与治疗面平行的关节活动性动作。 四、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固性是关节的两个重要特征,两者之间又是相互矛盾的。一般来说,灵活性好则稳定性差,稳固性好则灵活性就差。各个关节的灵活性与稳固性主要受其本身结构的制约。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下列几点:1. 关节面积大小的差别 构成关节的两关节面面积大小的差别越大,则灵活性就越大,稳固性越小,如肩关节。反之,灵活性就小,稳固性大,如髋关节。 2. 关节囊的厚薄和松紧度关节囊薄而松弛,则灵活性大,稳固性小。关节囊厚而紧张,则灵活性小,稳固性大。

髋关节镜的未来

The Future of Hip Arthroscopy 髋关节镜的未来 Joseph C. McCarthy, Philip C. Noble, and Richard N. Villar 约瑟夫·麦卡锡、菲利普·诺布尔和理查德·维拉 107 107 Over the past 30 years, indications for hip arthroscopy have grown remarkably to nearly 30 procedures, each of these vet-ted in this textbook.Minimally invasive arthroscopic proce-dures are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areas of orthopedics, witnessed by the exponentially increasing numbers of publications in the literature as well as the founding of orga-nizations such as ISHA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ip Arthroscopy).And yet the rapid advancements in this area have served to highlight significant limitations in our knowl-edge of the hip joint.These limitations serve to spawn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the hip itself, and continuing efforts to address pathologic conditions in and around this complex joint. 在过去的30年里,髋关节镜检查的适应症已经显著增加到了近30种,每一种都在这本教科书中进行了讨论。微创关节镜手术是骨科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文献中出版物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以及ISHA(国际髋关节镜学会)等组织的成立都证明了这一点。然而,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凸显了我们髋关节知识的巨大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促使人们对髋关节本身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继续努力解决这个复杂关节内和周围的病理状况。 Future developments in hip surgery will be multifaceted in nature and will be expedited by advances in technology, bioma-terials, and analysis of outcomes.Essential to this evolutionary process will be advances in radiologic imaging, particularly visualizing dynamic joint motion and allowing functional patho-analysis.This will allow much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genetic, traumatic, and pathologic hip morphologic https://www.360docs.net/doc/68180555.html,rmation from this imaging will greatly improve the treating surgeon's capability to determine precise surgical indi-cations, planning, as well as facilitate accurate execution of the surgery.Surgical techniques will also further improve as a 髋关节外科的未来发展将是多方面的,并将因技术、生物材料和结果分析的进步而加速。对这一进化过程至关重要的是放射学成像的进步,特别是动态关节运动的可视化和功能病理分析。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遗传性、创伤性和病理性髋关节形态学异常。来自该成像的信息将极大地提高治疗外科医生确定精确的手术指示、计划以及促进手术精确实施的能力。外科技术也将进一步提高 byproduct of the next generation of dedicated surgical tables, more sophisticated procedural instruments as well as improve-ments in the visualization of arthroscopic pathology.Better education and imaging will also facilitate screening of infants and adolescents for early diagnosis of hip pathology and greater emphasis on preventive care. 下一代专用手术台的副产品,更复杂的手术器械以及关节镜病理可视化的改进。更好的教育和成像还将有助于婴儿和青少年的筛查,以便对髋关节病变进行早期诊断,并更加重视预防性护理。

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36例

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36例 发表时间:2017-09-11T15:15:16.50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3期作者:游应琳[导读] 评价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大邑县中医医院四川成都 611330) 【摘要】目的:评价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6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患者,均实施关节镜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积极治疗,36例患者均甲级愈合,未出现术后感染者;术后与术前相比,髋关节ROM、Harris评分均显著更高,VAS评分显著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关键词】关节镜;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3-0054-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rthroscopic treatment of the femoral acetabular impingement syndrome.Methods 3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femoral acetabular impingement syndrome in our hospital were treated with arthroscopy.Results After active treatment, 36 patients were healed, there were no infection; compared with the preoperative, hip ROM, Harri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VA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data (P < 0.05).Conclusion Arthroscopic treatment of impingement syndrome of femur and acetabulum has significant curative effect,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Arthroscopy; Femoral acetabular impingement syndrome; Clinical efficacy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指的是在过重关节轴向负荷作用下,导致髋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改变。从临床现状来看,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主要有保守治疗方法和手术治疗方法两大类。其中,对于保守治疗方法来说,主要是采取降低运动量、控制屈曲髋关节等保守措施,并应用非甾体类抗药保守药物等;然而,保守治疗方法的疗效不显著,只能够使患者的疼痛得到缓解,在撞击因素消除上的效果不佳。在手术方面,包括了小切口手术、关节镜手术以及外科脱位手术等。有学者表示,针对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患者实施关节镜手术的疗效显著[1]。此次为了评价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将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6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患者纳入研究,现将研究成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及方法 1.1 基本资料 此次纳入研究的36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患者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我院,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纳入本次研究,并签署相关医治同意书。同时,经术中影像学及术中关节镜明确诊断为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排除手术禁忌证者[2]。其中,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分布在28岁到56岁,年龄均值(41.9±2.3)岁;病程为3周到21周,平均病程(16.9±0.8)周;疾病分型:18例为单纯凸轮型、12例为混合型、6例为单纯钳夹型。由于本次所有患者均实施关节镜手术治疗,手术前后相关指标比较为同组患者的比较,因此具备显著的可比价值。 1.2 方法 36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患者均采取关节镜手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手术方法为:(1)对患者进行全麻,在手术台上做好髋关节牵引器的安装,将牵引重量控制在25kg;在髋关节前后位影响监测上,采取C型臂X线机;当牵开关节间隙达到10mm的条件下,基于C型臂机透视监控的条件下,基于大转子前上方位置,把大号脊柱穿刺针向髋关节置入,进一步将枕芯拔出来,并将15ml的盐水注入;如果喷出水流,则表示穿刺到位。 (2)将穿刺针拔出来,继续基于这个点才去带套管的套针穿刺进入关节,利用4mm、30°的关节镜在桥接器的作用下经套管插入到关节当中。对于此入口,主要作用是对关节内的具体情况进观察,并协助对其他入路进行构建。此外,还有必要采取前侧入路,在这个入口,其入针点处于经过髂前上棘的垂线荷经过大转子上缘的水平线交点上,进针需确保头倾角为45°,同时保证内倾角为45°。 (3)针对后外侧入路,需对该入口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并将大转子的后外角作为解剖标志。上述2大入口,需采取刨刀等工具,并通过机械泵将冲洗液泵入。然后对髋关节中央进行探查,并探查其外侧间室;清创处理髋白唇前外侧撕裂,同时清创处理髋臼软骨前部变形特征;将股骨头-颈连接位置的骨赘进行切除处理,然后将髋臼唇的外侧部修整好,然后将其周边骨赘切除干净,手术之后不放引流。 (4)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均需常规应用抗生素;手术后麻醉之后,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肌肉功能恢复锻炼,手术后1天指导患者下地扶双拐行走,双拐应用2个星期到3个星期。 1.3 判定标准 对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进行评价,并分析是否发生术后感染。此外,在手术之后一个星期对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度分别进行测量,涉及的指标包括:①髋关节ROM,包括外展、内旋以及屈曲情况;②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用0~10分表示,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疼痛剧烈;分数越低,表示疼痛症状改善越明显[3];③Harris髋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4]。 1.4 统计数据处理 选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加以处理,在计量资料方面,采取(x-±s)加以表示,本次术前、术后之间数据对比采取t进行检验;在计数资料方面,采取百分率(%)加以表示,本次术前、术后之间数据对比采取比χ2进行检验,如果P值低于0.05,代表两组的数据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备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 手术效果分析 此次36例患者,经积极治疗,手术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没有出现术后感染的患者;患者主诉手术效果良好,临床症状显著改善;随访3个月到9个月,平均(4.8±0.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36例患者均痊愈,痊愈率为100.00%。 2.2 术前、术后患者的髋关节ROM、Harris评分、VAS评分情况比较

肩关节镜入路、解剖与诊断

肩关节镜入路、解剖与检查 疾忤世益 复旦大学运动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及关节镜外科关节镜外科是最近二十五年来骨关节外科发展最快的领域,其中肩关节镜技术的进步最为显著。美国Burman医生于1931年最早使用关节镜进行肩关节尸体标本研究。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肩关节镜的临床应用和相关研究才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并迅速取得飞跃性发展。目前,肩关节镜已成为治疗肩峰下撞击症、肩袖损伤、肩锁关节病变、肱二头肌腱和盂唇损伤、肩关节不稳等疾患的有效手段。从最基本的肩关节镜检查开始,到肩峰成形、盂唇修补、关节不稳重建、肩袖修补、肩锁关节成形等手术,肩关节镜外科医生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学习曲线”,才能逐步掌握这门技术。而注意更新理论知识,掌握肩关节镜外科最新的诊疗理念,是开展肩关节镜外科技术并不断取得进步的前提。 利用肩关节镜进行肩关节疾病的探查,是开展肩关节镜外科的第一步。只有通过肩关节镜检查操作,熟练掌握肩关节镜手术的基本步骤和关节镜入路选择,熟悉肩关节的解剖结构,适应患者体位变化导致解剖结构立体位的改变,才能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较为复杂的手术。相对于膝关节而言,肩部肌肉丰厚,骨性结构复杂,邻近部位有较多的血管神经,因此选择正确、合理、有效的入路是保障肩关节镜手术成功的前提,同时避免了医源性损伤。因此,在患者麻醉满意、摆放体位后,应使用记号笔标记出肩关节体表的骨性标志,主要描绘出锁骨、肩胛岗、肩峰、肩锁关节和喙突等结构的体表投影,同时标出可能使用的入口位置,然后再消毒铺巾。 一、手术入路及技术要点 (一)手术入路 根据肩关节镜入路在手术中的作用,可分为观察入路和工作入路,实际

髋关节置换指南

髋关节置换指南 第一章髋关节解剖 髋关节是球窝关节,它允许股骨(大腿骨)和骨盆(髋骨)之间发生运动。位于骨盆的球窝关节称为髋臼。股骨球形的头部与髋臼相匹配,组成球窝关节。它可以使下肢有广泛的活动。 股骨头的外表面和髋臼的内表面有关节软骨覆盖,关节软骨坚韧,非常光滑,允许两个关节面之间在活动时轻易的相互活动。 骨盆和股骨之间有坚韧的连接,包括韧带和关节囊覆盖关节,使其稳定。髋关节的活动由周围有力的肌肉引发及控制。 健康的髋关节允许下肢在其活动范围内自由活动,支撑上部肢体,吸收从走路及奔跑活动中产生的冲击力。 第二章需要髋关节置换的疾病 有一些疾病导致病人髋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必须进行关关节置换手术,最常见的情况可能是骨关节炎,通常指软骨有磨损,破裂表现的关节炎。骨关节炎可以在病人没有先前髋关节损伤的情况下,由髋关节磨损而发病。在某些人身上,可能有某些遗传的倾向,使他们增加了患骨关节炎的可能性。 缺血性坏死是另一个可能需要髋关节手术的病症。此时股骨头球部丧失了其血供的一部分,相应地组织开始坏死,这导致了股骨头

的塌陷及髋关节的退变,缺血性坏死与酗酒,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及其他疾病治疗时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有关。 髋关节功能的异常由髋关节创伤,髋关节骨折和儿童时期出现的髋关节疾病有关,例如髋关节发育不良(DDH )多年后能导致髋关节退变。机械性异常导致过度的磨损和撕裂。 第三章治疗选择 有很多种方法可以使您的髋关节痛疼缓解,这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或服止痛药,另一种选择是手术置换您的髋关节。置换髋关节通常在疼痛变得持久,并影响您的日常生活,且您和您的医生共同认为这是最好的治疗方案是才被推荐采用。 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目的是: 缓解疼痛 纠正任何畸形,如:下肢不等长 恢复髋关节丧失的功能 改善您的生活质量 髋关节置换手术包括采用人工制造的,称为假体的装置置换股骨头(球部)和髋臼(球窝)。髋关节假体的设计的目标使用来最大程度的模拟人体解剖。 基于您髋关节的损伤,您的医生可能决定给您进行全髋关节置换,人工股骨头或髋关节表面置换。

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步骤

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步骤为: 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入路) 参考资源:《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十版,《骨科关键技术》, 入路 1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健侧卧位。 2常规消毒(注意消毒背部、下腹部、会阴部、远端到膝下)铺无菌巾单,包扎小腿。 3作长约15cm直外侧切口,切口从大转子近端5cm至大转子远端10cm 4切开皮下组织,显露深筋膜。 5纵行切开深筋膜,钝性分离臀大肌(近似四方形,该肌以广泛的短腱起于前上棘至尾骨尖之间的深部结构,肌纤维向外下止于髂胫束和股骨臀肌粗隆)。 6用电刀部分松解臀大肌股骨止点,便于股骨前移,尽量避开股深动脉的小交通支。 7 轻度内旋髋关节,显露梨状肌(梨状肌起自于骨盆,肌纤维发自第2、3、4骶椎椎体前面,向外集中穿坐骨大孔进入臀部,而是止于股骨大转子上缘的后部)及联合肌腱在股骨附着处切断并用非吸收线标记。 8 在股骨颈下后方后髋关节囊与股方肌(起自骶骨前面,坐骨结节止于股骨大转子间嵴。使髋关节外展和旋外)之间放入S形拉钩,向下拉开股方肌纤维暴露后关节囊。 9 T形切开后关节囊并用非吸收线标记。 10 屈膝内收内旋髋关节使之脱位。 11 将腿保持在内旋位(足部指向天花板),从股骨后方(现在指向上方)剥离关节囊和软组织直至暴露小转子。 12 摆锯在小转子上1.5cm处截断股骨颈,取头器取出股骨头。 13 在髋臼周围放置拉钩,在前方放置一个髋臼拉钩来向前平移股骨,在上方钉入一枚骨圆针固定外展块,在后方插入宽的Hohman拉钩进入坐骨结节。髋臼显露困难时松解臀大肌、股直肌翻折头(必要时可先切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 髋臼准备 14 从髋臼边缘去除髋臼上唇的残余,当去除靠近髋臼横韧带(在髋臼切迹上横架有髋臼横韧带,并与切迹围成一孔,有神经、血管等通过)的下方的纤维脂肪时,注意避开闭孔动脉的升支。 15 髋臼挫准备髋臼,通常从40mm或者比股骨头直径小两号的髋臼挫开始,逐渐增大,挫到髋臼顶和壁周围的松质骨出血。术中注意保持外展40度前倾20度。 16 根据髋臼试模确定髋臼外杯,用螺钉在髋臼后上象限固定外杯。 17 放入聚乙烯髋臼内杯。 股骨准备: 18 将髋部维持在屈曲 19 逐渐扩髓腔 20 打入股骨假体试模,有阻力时两近一退 21 圆凿去除股骨颈骨残余。 22 放入股骨假体,安放不同规格股骨头试模评估髋关节稳定性(髋关节屈曲90度位、屈曲内收内旋位、伸直位、外展外旋位)。 23 取出假体试模安放股骨头假体,再次评估髋关节稳定性。关闭切口 22 用大量抗生素溶液冲洗切口。 23 放入引流管,自大腿前外侧单独穿出。 24 将后关节囊和外旋肌群固定在股骨大转子远侧的预钻洞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