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游离氨基酸的检测方法

饲料中游离氨基酸的检测方法

一、样品制备

1.采集样品:选择有代表性的饲料样品,用干净、干燥的容器采集,避免污染和变质。

2.粉碎样品:将采集的样品进行粉碎,使氨基酸分布更均匀。

3.称取样品:按照实验室规范,精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用于后续实验。

二、衍生化处理

1.确定衍生化试剂:根据待测氨基酸的化学性质和仪器检测需求,选择合适的衍生化试剂。

2.衍生化反应条件:确定衍生化反应的温度、时间、pH值等条件,确保反应完全、稳定。

3.衍生化产物纯化:对衍生化产物进行纯化,去除杂质,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三、分离纯化

1.选择色谱柱:根据氨基酸的性质和分离要求,选择合适的色谱柱。

2.确定色谱条件:调整流动相的组成、pH值、流速等条件,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

3.检测器选择: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器,如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等。

4.分离纯化过程:将样品溶液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纯化的氨基酸

溶液。

四、检测分析

1.仪器准备:根据选择的检测器类型,准备好相应的仪器设备。

2.进样分析:将纯化的氨基酸溶液进行进样分析,记录色谱图和峰信息。

3.数据处理:对色谱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各氨基酸的含量和相关参数。

4.结果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对饲料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和分布进行分析。

以上是饲料中游离氨基酸的检测方法,包括样品制备、衍生化处理、分离纯化和检测分析等方面。根据实际需求和实验室条件,可以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进行检测和分析。

测定氨基酸的方法以及试剂

一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 1.氨基酸测定原理: 食物蛋白质经盐酸水解成为游离氨基酸,经氨基酸分析仪的离子交换柱分离后,与茚三酮溶液产生颜色反应,再通过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氨基酸含量。 2.测定氨基酸所用仪器: 真空泵;恒温干燥箱;水解管:耐压螺盖玻璃管或硬质玻璃管,体积20~30mL。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并烘干;真空干燥器(温度可调节);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3.测定氨基酸所用试剂及其配制方法: 3.1试剂:全部试剂除注明外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 浓盐酸(优级纯);苯酚(须重蒸馏); 混合氨基酸标准液(仪器制造公司出售):0.00250mol/L; 不同pH值柠檬酸钠缓冲液;氢氧化锂(LiOH·H2O);冰乙酸(优级纯);二甲基亚砜(C2H6OS);水合茚三酮(C9H4O3·H2O);还原茚三酮(C18H10O6·2H2O);NaOH;高纯氮气(纯度99.99%);冷冻剂:市售食盐与冰按1∶3混合。 3.2试剂配制方法: 3.2.1. 6mol/L盐酸∶浓盐酸(3.1)与水1∶1混合而成。 3.2.2. pH2.2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Na3C6H5O7·2H2O)和16.5mL浓盐酸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2.2。 pH3.3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和12mL浓盐酸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3.3。 pH4.0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和9mL浓盐酸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4.0。 pH6.4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和46.8g氯化钠(优级纯)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4。 3.2.3. 茚三酮溶液 pH5.2的乙酸锂溶液:称取氢氧化锂(LiOH·H2O)168g,加入冰乙酸(优级纯)279mL,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5.2。 茚三酮溶液:取150mL二甲基亚砜(C2H6OS)和乙酸锂溶液(3.6.1)50mL加入4g水合茚三酮(C9H4O3·H2O)和0.12g还原茚三酮(C18H10O6·2H2O)搅拌至完全溶解。 二.液相法测定氨基酸 柱前衍生法:参见文献(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化法测定饲料中的含硫氨基酸 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蓝根中的氨基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酶促反应液中的L-半胱氨酸含量) 1.仪器:Waters2695 HPLC; Waters2998 PDA检测器;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色谱柱:Phenomenex Luna C18 (250mm×4.6mm,5μm) 试剂:流动相A:0.1mol/L醋酸钠缓冲液(以醋酸调pH6.5)-乙腈(93:7) 流动相B:乙腈-水(4:1) 梯度洗脱 检测波长:254nm 2.试剂:衍生试剂:PITC(异硫氰酸苯酯);浓盐酸;三乙胺;正己烷;苯酚;氨基酸标准品衍生化试剂的配制方法:1mol/L三乙胺-乙腈溶液:取三乙胺7mL加乙腈稀释至50Ml 0.01mol/L PITC-乙腈溶液:取PITC 60μL加乙腈稀释至50mL

猪肉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测定

猪肉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测定 介绍 在食品和营养学领域,猪肉的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是评估其品质、风味以及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游离氨基酸作为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不仅对食品的滋味和风味起着重要作用,还直接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还原糖则是食物中常见的糖类,对食品的口感和甜度起着重要作用。 猪肉中的游离氨基酸 游离氨基酸的定义 游离氨基酸是指在生物体中被分离出来的氨基酸,不与其他氨基酸结合成蛋白质。猪肉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可以反映其蛋白质分解和合成的活跃程度,是评估猪肉品质的重要指标。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测定猪肉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分离和测定各种氨基酸的含量,而且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优点。 影响猪肉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因素 1.品种:不同品种的猪肉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 2.饲料:猪的饲料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游离氨基酸的重要来源。饲料中的 蛋白质种类和含量的不同会直接影响猪肉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3.屠宰和贮存:屠宰过程中的处理方式和贮存条件会影响猪肉中游离氨基酸的 稳定性和含量。

猪肉中的还原糖 还原糖的定义 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能力的单糖和部分双糖,这些糖分子中有一个或多个醛基或酮基,可以与其他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测定猪肉中还原糖的含量通常采用巴氏法(Barium hydroxide method)。该方法 利用巴氏试剂与还原糖发生反应,生成浑浊的沉淀,通过测定沉淀的重量来计算还原糖的含量。 影响猪肉还原糖含量的因素 1.猪肉品种:不同品种的猪肉中的还原糖含量存在差异。 2.饲料:饲料中的糖类含量会直接影响猪肉中还原糖的含量。 3.贮存和烹饪:还原糖在猪肉贮存和加热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化,贮存时间越 长、加热温度越高,还原糖的含量可能会下降。 结论 猪肉中的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是评估其品质、风味以及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测定猪肉中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的含量可以采用HPLC和巴氏法,分别具有高 灵敏度和高准确性。对于猪肉中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因素来说,品种、饲料和贮存条件都起着重要作用。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优化猪肉的生产和加工过程,提高猪肉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Reference 参考文献: 1. 刘琳, 张乐. 不同品系猪游离氨基酸含量比较[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5. 2. 陈胜伟, 徐平, 张晓雯, 等. 水食料蛋白质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实验报告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学习游离氨基酸的测定方法,了解不同游离氨基酸在不同 条件下的反应特点,掌握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原理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 1. 游离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游离氨基酸是一类含有羧基和胺基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两个官能团。 在弱碱性溶液中,它们会发生季铵盐反应,生成带正电荷的离子。在 强碱性溶液中,则会发生烷化反应,生成相应的烷基胺。 2.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1)二硫代乙酰荧光素法:该方法利用二硫代乙酰荧光素与游离氨基酸之间发生缩合反应并产生荧光现象来测定游离氨基酸。 (2)二元亚胺法:该方法利用二元亚胺与游离氨基酸之间发生缩合反应,并通过比色法或荧光法来测定其含量。 (3)红外光谱法:该方法利用游离氨基酸的特征吸收峰来测定其含量。(4)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游离氨基酸分析方法,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多种游离氨基酸。 三、实验步骤 1. 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加入适量的0.1mol/L盐酸中,加热至沸腾,

使样品蛋白质水解成游离氨基酸。 2. 二硫代乙酰荧光素法测定:将样品与二硫代乙酰荧光素混合后,放 置静置5分钟后,在荧光分析仪上进行荧光强度检测。 3. 二元亚胺法测定:将样品与二元亚胺混合后,放置静置10分钟后,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进行吸光度检测。 4. 红外光谱法测定:将样品制成KBr片后,在红外光谱仪上进行扫描 检测。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将样品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实验中,通过二硫代乙酰荧光素法、二元亚胺法、红外光谱法和高 效液相色谱法共计测定了5种不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发现不同游离氨基酸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特点存在差异,因此需 要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进行分析。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避免误差和污染。 2. 实验结束后要彻底清洗实验器材和仪器设备,保持干净整洁。 3. 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六、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对不同游离氨基酸的测定方法进行比较,发现高效液相色

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

植物体内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 方法一: 一、原理 游离氨基酸的氨基可与水合茚三酮反应,产生蓝紫色化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成正比。 二、仪器设备 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容量瓶25ml 或50ml 3 个;漏斗(直径6 厘米)3 个、滤纸适量;20ml刻度试管7支;移液管0.5ml 3支、5ml 1支;试管架;玻棒;吸耳球; 剪刀;移液管架;橡皮筋、塑料薄膜(封试管口);吸水纸;擦镜纸适量;电炉;水浴锅(含铁丝筐)。 三、试剂 1.3% 茚三酮试剂 称3g 茚三酮用95%乙醇溶解定容到100ml 容量瓶里,贮于棕色瓶中。此试剂应放在冷凉处,不宜久放,使用期约10 天。 2.氰酸盐缓冲液(按以下方法配制): (1) NaCN±备液0.01mol/L (490mg/L)。 (2)醋酸缓冲液:称360g醋酸钠(含三分子结晶水)溶于约300ml无氨蒸馏水中,加66.67ml 冰醋酸再用无氨蒸馏水稀释至1L。 取溶液(1)20ml,用溶液(2)定容到1L。 3. 标准氨基酸 精确称取在80°C下烘干的亮氨酸13.1mg (或a -丙氨酸8.9mg)溶于10%勺异丙醇中,并在100ml容量瓶中用10%异丙醇稀释至刻度,混匀,即为1mmol/L 的标准氨基酸贮备液,置冰箱中保存。为了制备工作液,可取贮备液与等量无氨蒸馏水混合,此液浓度为0.5mmol/L,即1ml含氨基酸0.5卩mol,或氨基氮7卩g。 4. 95% 乙醇;异丙醇(分析纯)

四、操作步骤 1.标准曲线的制作取20ml刻度试管18支,按下表1加入各试剂。加完试剂后混匀, 在100C水浴中加热12min (加热时封口),取出在冷水中迅速冷却,立即于每管中加入5ml 95%乙醇,塞好塞子,猛摇试管,使加热时形成的红色产物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而褪色,此时溶液呈蓝紫色。于570nm 波长下测其光密度(以空白管为参比),以氨基酸浓度为横坐标,光密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出直线方程。 2. 样品提取选取有代表性的植物叶片(或其它组织),洗净擦干,剪碎混匀,迅速 称取0.10~0.20g (视氨基酸含量多少而定),共称3份,分别加入20ml 刻度试管中,再加蒸馏水10ml 盖塞(或系上塑料薄膜),置沸水浴中20min 以提取游离氨基酸,到时取出在自来水中冷却,把上清液滤入25ml 容量瓶中,之后再往试管中加5ml蒸馏水,置沸水浴上再加热10min,过滤并反复冲洗残渣,最后定容至刻度,摇匀。 3.样品测定另取4支洁净干燥的试管,其中3支分别加入0.5ml 提取液,另一支加 0.5ml蒸馏水,然后在上述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NaCh缓冲液、水合茚三酮各0.5ml, 加完试剂后盖塞,置沸水浴上加热12min,冷却后,再分别加5ml 95%乙醇,摇匀,以空白作参比,在波长570nm下测其光密度。 根据光密度查标准曲线(或用回归方程计算)即可求出提取液中氨基酸的浓度。 方法二: 一、原理 游离氨基酸的氨基可与水合茚三酮反应,产生蓝紫色化合物,其颜色的深浅 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成正比。 二、仪器设备 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容量瓶25ml 或50ml 3 个;漏斗(直径6 厘米)3 个、滤纸适量;20ml刻度试管7支;移液管0.5ml 3支、5ml 1支;试管架;玻棒;吸耳球;剪刀;移液管架;橡皮筋、塑料薄膜(封试管口);吸水纸;擦镜纸适量;电炉;水浴锅(含铁丝

氨基酸检测

检测概述 科标检测在氨基酸检测方面具有资深经验,为广大客户提供专业、全面的检测服务: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食品、医药、饲料添加剂、化妆品及工农业等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生物工程技术产业的发展逐渐成为21世纪全球的主要产业之一,氨基酸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品种变更越来越快,工艺改革越来越新。 检测领域 检测产品:豆类谷物、药材、鱼类、肉类、饲料、食用菌类、保健品、化妆品等等。 检测项目: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酪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胱氨酸、色氨酸、谷氨酰胺、天冬酰胺等。 检测标准 GB/T 15924.10-2008 实验动物配合饲料氨基酸的测定 GB/T 15399-1994 饲料中含硫氨基酸测定方法--离子交换色谱法 GB/T 15400-1994 饲料中色氨酸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 GB/T 17419-1998 含氨基酸叶面肥料 GB/T 18246-2000 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 GB/T 18654.11-2008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1部分:肌肉中主要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GB/T 23296.12-2009 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食品模拟物中11-氨基十一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28722-2012 氨基酸中铁和铅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5009.124-2003 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 GB/T 8315-2013 茶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 NY 1529-2010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NY/T 1518-2008 鹿茸中氨基酸的测定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 NY 39-1987 饲料级L-赖氨酸盐酸盐 NY/T 56-1987 谷物籽粒氨基酸测定的前处理方法 QB/T 2409-1998 化妆品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QB/T 4356-2012 黄酒中游离氨基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SN/T 0930-2000 进出口花粉中全氨基酸的测定方法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 YC/T 282-2009 烟叶游离氨基酸的测定氨基酸分析仪法 YC/T 448-2012 烟草及烟草制品游离氨基酸测定离子色谱-积分脉冲安培法 科标检测帮助客户快速获取精准检测分析结果,合理的收费体系帮助客户减低测试成本,根据客户样品设计检测分析方案,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轮胎检测分析服务,帮助客户解决服务后期技术疑问。

饲料中非蛋白氮的测定方法

饲料中非蛋白氮的测定方法 非蛋白氮(NPN)是指饲料中除蛋白质以外的氮物质,包括游离氨、尿素、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在动物营养学中,非蛋白氮对动物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作用,但过多的非蛋白氮会对动物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准确测定饲料中的非蛋白氮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的饲料中非蛋白氮测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氨基酸分析法 氨基酸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饲料中非蛋白氮测定方法。该方法通过酸水解或酶解饲料中的蛋白质,将其分解成氨基酸,再利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样品中氨基酸的含量,从而计算出非蛋白氮的含量。该方法具有准确性高、精度好、操作简单等优点,但需要使用昂贵的氨基酸分析仪,且需要对样品进行酸水解或酶解处理,操作比较繁琐。 2. 尿素测定法 尿素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饲料中非蛋白氮测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将饲料样品与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仿反应,将样品中的尿素转化为氨。再通过滴定方法测定样品中的氨的含量,从而计算出样品中尿素的含量。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等优点,但是不适用于含有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样品。

3. 氨测定法 氨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饲料中非蛋白氮测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将饲料样品与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反应,将样品中的非蛋白氮转化为氨。再通过滴定方法测定样品中的氨的含量,从而计算出非蛋白氮的含量。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等优点,但是不适用于含有亚硝酸盐或硝酸盐的样品。 4. 高温燃烧法 高温燃烧法是一种常用的饲料中非蛋白氮测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将饲料样品在高温下燃烧,将样品中的非蛋白氮转化为氮气。再通过气相色谱法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氮气的含量,从而计算出样品中非蛋白氮的含量。该方法具有准确性高、精度好等优点,但需要使用昂贵的仪器,操作比较繁琐。 不同的饲料中非蛋白氮测定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在测定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误差的产生,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饲料氨基酸检测标准

饲料氨基酸检测标准 饲料氨基酸检测主要依据GB/T 18246-2000 《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这一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单一饲料、预混料等饲料中氨基酸总量或者游离氨基酸的检测评定方法。 在氨基酸检测方法方面,主要有酸水解法、碱水解法、酸提取法三种。其中酸水解法又分为常规水解法和氧化水解法两种。常规水解法适用于检测除含硫氨基酸(如胱氨酸、蛋氨酸等)以外的蛋白水解氨基酸,而氧化水解法则适用于检测除酪氨酸以外的蛋白水解氨基酸。碱水解法只适用于检测色氨酸。对于游离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含量的检测,可以使用酸提取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反相液相色谱法逐渐成为氨基酸检测的常用手段。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可以同时测定多种氨基酸的含量。 在进行饲料氨基酸检测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样品处理:样品的收集和制备过程要保证不破坏氨基酸的结构,避免污 染和变质。同时,样品制备后要进行及时检测,避免长时间保存导致氨基酸发生变化。 2.仪器设备:氨基酸检测需要使用专业的仪器设备,如氨基酸自动分析 仪、液相色谱仪等。这些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实验条件:实验条件如温度、湿度、压力等要严格控制,避免影响检测 结果。同时,实验过程中要保证无菌操作,避免污染样品。 4.人员操作: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经验对检测结果也有影响。因此,操作人 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5.数据处理:检测数据要进行正确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记录、统计、 计算等。数据处理要遵循科学方法和程序,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饲料原料中游离氨的测定

饲料原料中游离氨的测定 1 原理与范围 高蛋白饲料由于生产工艺或贮存不当,使其中的蛋白质分解生成有恶臭味的氨,它的存在会影响畜禽对饲料的适口性,严重还会影响畜禽的生长发育。此外,在发酵产品中,如谷氨酸渣等物质,因发酵工艺导致含有较高的游离氨。 适用于饲料原料的鱼粉、血粉、肉粉、肉骨粉、谷氨酸渣等。 2 试剂和材料 2.1 硼酸:分析纯,2g溶于100mL水配成2%溶液; 2.2 混合指示剂:甲基红0.1%乙醇溶液,溴甲酚绿0.5%乙醇溶液,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在阴凉处保存期为3个月; 2.3 盐酸标准溶液:c(HCl)=0.1mol/L。 3 仪器设备 3.1 分析天平:感量0.1mg; 3.2 恒温振荡器;

3.3 凯氏定氮仪; 3.4 离心机。 4 操作步骤 称取粉碎试样3~5g 于250mL 三角瓶中。吸取100mL 20℃蒸馏水于三角瓶中,振摇使试样不结块,均匀分散。将三角瓶固定于摇床,温度控制在(20±2)℃,振荡30min 。取下三角瓶,将溶液倒入离心管内,4800r/min ,离心5min ,取10mL 上清液于消化管中,上定氮仪加碱、蒸馏、滴定,同测定粗蛋白的方法。 5 结果计算 游离氨含量(以氨计%)=%10010017.0)0⨯⨯⨯⨯m c V V -( 游离氨含量(以粗蛋白质计%)=()%10010 25.6014.00⨯⨯⨯⨯⨯-m c V V 式中:V ——滴定样品消化液所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 V 0——滴定空白消化液所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

体积,mL; c——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m——试样的质量,g; 0.017——铵根离子的毫克当量数; 0.014——与 1.00mol/L盐酸标准溶液 c(HCl)=1.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氮的质量; 6.25—氮换算成蛋白质的平均系数。 6 允许偏差 同一实验室内,由同一操作人员完成的两个平行测定的相对偏差不大于5%。

食品中18种氨基酸检验方法

食品中18种氨基酸检验方法 食品中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重要成分之一。氨基酸的检验方法能够帮助我们了解食品中氨基酸的含量和种类,对于食品的营养价值评估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18种常见氨基酸的检验方法。 1. 色谱法:色谱法是检测氨基酸含量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将样品中的氨基酸分离出来,并利用色谱柱分离各个氨基酸,再利用紫外检测器检测各个氨基酸的含量。 2. 毛细管电泳法:毛细管电泳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氨基酸分析方法。通过将样品中的氨基酸在电场作用下在毛细管中迁移,再利用紫外检测器检测各个氨基酸的含量。 3.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氨基酸分析方法。通过将样品中的氨基酸在液相中分离,并利用紫外检测器检测各个氨基酸的含量。 4. 离子交换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氨基酸分离和检测方法。通过将样品中的氨基酸在离子交换柱上分离,并利用紫外检测器检测各个氨基酸的含量。 5. 高温液相色谱法:高温液相色谱法是一种适用于疏水性氨基酸检测的方法。通过将样品中的氨基酸在高温条件下分离,并利用紫外

检测器检测各个氨基酸的含量。 6. 酶法:酶法是一种常用的氨基酸分析方法。通过将样品中的氨基酸与特定的酶反应,生成可测定的产物,并利用酶活性的变化来测定各个氨基酸的含量。 7. 比色法:比色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氨基酸分析方法。通过将样品中的氨基酸与特定的试剂反应,生成具有特定颜色的产物,并利用比色计测定各个氨基酸的含量。 8. 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氨基酸检测方法。通过测量各个氨基酸在紫外光波长下的吸光度,来测定各个氨基酸的含量。 9. 荧光分析法:荧光分析法是一种敏感、高效的氨基酸检测方法。通过测量各个氨基酸在激发光波长下的荧光强度,来测定各个氨基酸的含量。 10. 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氨基酸分析方法。通过将样品中的氨基酸转化为气相离子,并利用质谱仪测定各个氨基酸的含量。 11. 核磁共振法:核磁共振法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氨基酸分析方法。通过测量各个氨基酸在核磁共振谱图上的峰值面积或峰值积分,来测定各个氨基酸的含量。

粮食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及回收率分析

粮食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及回收率分析 近年来,随着研究者对粮食中氨基酸含量的关注,对粮食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一种先进的,高精度的测定方法就是粮食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文旨在分析这种测定方法的精度和回收率。 粮食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是一种可以测定粮食中游离氨基 酸含量的高精度测定方法。它是基于保留氨基酸在四氢叔丁基苯磺酸四乙酯中的不同溶解度。它采用乙腈-水混合液作为柱前溶剂,检测区间从0.3g/100 mL到0.6g/100 mL,峰位从痕量到0.2g/100 mL。 本研究采用此法对不同粮食样品的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粮食游离氨基酸的测定方法的精确度良好。对于给定样本的不同重复测定,测定值的误差均小于10%,表明该测定方法的精确度达到了99%。 此外,本研究还对该测定方法的回收率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粮食游离氨基酸的回收率达到了97%以上,表明该测定方法的回收率也很高。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粮食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的精确度和回收率都很高,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因此,本方法在粮食氨基酸含量测定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食品工业,测定粮食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方法都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对粮食品质的评价,而且也有助于确定粮食功能成分的合理比例。因此,本研究认为,精确测量粮食游离氨基

酸含量,对粮食品质监测以及其他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表明,粮食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的精度和回收率都良好。基于这一结果,对于精确测定粮食游离氨基酸含量,本方法可作为一种可靠的测定方法。同时,本研究还指出,有必要针对不同的粮食,开展更多的测定以验证该方法的精确性。 综上所述,通过本研究结果,本研究发现,粮食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度和回收率,对于精确测定粮食游离氨基酸含量具有重要意义,并且需要进一步开展针对不同粮食样本的测定以证实该方法的可靠性。

氨基酸常用的检测方法和原理

氨基酸常用的检测方法和原理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对于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准确、快速地检测氨基酸的方法和原理是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氨基酸检测方法及其原理。 一、纸层析法 纸层析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氨基酸检测方法。其原理是根据氨基酸在纸上的迁移速度差异来分离和检测氨基酸。首先,将待测样品与色谱溶剂混合,然后将混合液滴在纸上,待溶剂上升至一定高度后,根据不同氨基酸的迁移距离和颜色变化,可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特定的氨基酸。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精确、灵敏的氨基酸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氨基酸在液相中的分配系数差异来实现分离和检测。首先,将待测样品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然后通过检测器检测样品中各种氨基酸的浓度。由于不同氨基酸的分配系数不同,它们在色谱柱中的停留时间也不同,从而实现了氨基酸的分离和检测。 三、毛细管电泳法 毛细管电泳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氨基酸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氨基酸在电场作用下在毛细管中的迁移速度差异来实现分离和检测。

首先,将待测样品注入毛细管中,然后施加电场,通过检测器检测样品中各种氨基酸的浓度。由于不同氨基酸的电荷性质和大小不同,它们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速度也不同,从而实现了氨基酸的分离和检测。 四、质谱法 质谱法是一种高精确度、高灵敏度的氨基酸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氨基酸分子在质谱仪中的质量-电荷比差异来实现分离和检测。首先,将待测样品通过质谱仪进行分离,然后通过检测器检测样品中各种氨基酸的质量-电荷比。由于不同氨基酸的分子量不同,它们在质谱仪中的质量-电荷比也不同,从而实现了氨基酸的分离和检测。 纸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和质谱法是常用的氨基酸检测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原理和优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氨基酸的检测。这些方法的应用不仅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在食品、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氨基酸检测方法将会越来越精确、快速、方便,为人们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评价烟台苹果中游离氨基酸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评价烟台苹果中游离氨基酸 姜宏;左利民;周洁;邬旭然;山广志 【摘要】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烟台境内多地红富士苹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色谱条件为:Capcell PAK C18色谱柱(4.6 mm×150 mm,3μm),以10 mmol/L磷酸氢二钠和10 mmol/L硼酸钠的缓冲溶液(pH 8.2)为流动相A,乙腈-甲醇-水(45∶45∶10,V/V/V)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1.5 mL/min,外标法定量,检测波长为338 nm和262 nm.在10 ~1 000 pmol/μL浓度范围内,17种氨基酸线性关系良好(R2 >0.999),峰面积的精密度(RSD):1.47%~3.84%,回收率91%~111%.8种烟台红富士苹果中游离氨基酸总量为47.0 ~140.9μg/g,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比例为6.6%~29.5%,不同产地苹果中氨基酸含量在极差0.05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对测定值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8种不同产地的苹果样品可分为3类. 【期刊名称】《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年(卷),期】2014(027)002 【总页数】6页(P111-116) 【关键词】烟台苹果;游离氨基酸;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作者】姜宏;左利民;周洁;邬旭然;山广志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烟台264005;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50;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50;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50;烟台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烟台264005;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50

食品中氨基酸含量的检测与分析方法研究

食品中氨基酸含量的检测与分析方法研究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的提高,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氨基酸作为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对于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发挥至关重要。因此,研究食品中氨基酸含量的检测与分析方法对于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指导食品生产工艺和优化食品营养配比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食品中氨基酸含量的检测与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色谱法、测定法以 及近年来兴起的光谱法、质谱法等多种技术手段。其中,色谱法是一种常用且成熟的方法,可以按照氨基酸分子的特性进行分离和检测。比如常见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毛细管电泳(CE)等方法,均可以用于分析食品中氨基酸的类型和含量。通过对样品进行前处理、色谱条件的优化和分析仪器的选择,可以获得准确、灵敏的检测结果。 此外,光谱法和质谱法也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光谱法利用物质吸收、发射 和散射光谱特性进行分析,具有非破坏性和对多组分同时分析的优势。利用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手段可以快速、便捷地检测食品中的氨基酸含量。质谱法则是通过将样品中的化合物或化学物质离子化,并利用质谱仪器进行分析和鉴定。例如,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可以实现对食品中氨基酸含量的准确测定。 在食品中氨基酸含量的检测与分析中,样品的前处理步骤也是至关重要的。不 同的食品样品存在着不同的基质干扰,需要采用适当的前处理手段对样品进行净化和预处理。比如,选择合适的溶剂进行样品提取,利用柱色谱方法去除干扰物质,或者通过萃取、浸泡等方法提高样品中氨基酸含量的稳定性和检测灵敏度。 此外,食品中氨基酸含量的检测与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 困难。首先,食品样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精确性成为关键。其次,对于一些痕量或者非常规氨基酸的测定,需要进一步改进方法的选择和样品

饲料相关检测方法汇编

目录 1.饲料中水分的测定法 (3) 2.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方法 (5) 3.蛋白溶解度的测定法 (9) 4.纯蛋白的测定方法 (11) 5.饲料中钙的测定方法 (12) 6.饲料中总磷的测定方法 (15) 7.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方法(盐分) (18) 8.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21) 9.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方法 (23) 10.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方法 (25) 11.大豆制品中尿素酶活性的测定方法(脲酶) (27) 12.鱼粉中酸价的测定方法 (20) 13.鱼粉中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方法 (32) 14.饲料级磷酸氢钙中磷含量测定方法 (34) 15.磷酸氢钙中枸溶磷的测定方法 (37) 16.饲料级磷酸盐中氟含量的测定 (39) 17.氟化物的定量检测方法(石粉中氟) (42) 18.饲料级氯化胆碱的测定方法 (45) 19.油脂酸价的测定方法 (52) 20.油脂过氧化值测定方法(含固体原料) (54) 21.油脂水分及挥发物的测定 (58) 22.油脂碘价的测定方法 (59) 23.TBA 值的测定方法 (62) 24.配合饲料中混合均匀度的测定 (64) 25.碳酸氢钠测定(小苏打) (66) 26.饲料中游离棉酚的测定方法 (69) 27.饲料熟化度的测定方法(糊化度) (72) 28.乳清粉中乳糖的测定 (75) 29.饲用植酸酶活性的测定 (76) 30.饲料防霉剂检测方法 (82)

31.饲料原料及配合饲料中叶黄素的测定 (85) 32.黄晶香中叶黄素含量的测定 (88) 33.锅炉水质的测定 (90) 34.玉米脂肪酸的测定 (95) 35.葡萄糖的测定 (98) 36.石膏粉(硫酸钙)的测定 (100) 37.柠檬酸的测定 (102) 38.乳酸的测定 (105) 39.元明粉的测定(硫酸钠) (107) 40.砂分的测定方法 (109) 41.煤低位发热量的测定 (110) 42.膨润土中吸蓝量的测定 (117) 43.膨润土中胶质价的测定 (119) 44.湿面筋的测定方法 (120) 45.饲料级DL—蛋氨酸的测定(固体) (122) 46.饲料添加剂液态蛋氨酸羟基类似物的测定(液体) (124) 47.饲料级L—苏氨酸的测定 (126) 48.饲料级L—赖氨酸盐酸盐含量的测定 (127) 49.豆粕尿素酶快速法测定 (130) 50.氯化钾测定 (13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