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第1章习题

习 题1

1.1 在图1-80中,(1)求各图的电流I ;(2)判别各电流的实际方向。

图1-80 习题1.1图

解:

1.2 在图1-81中,当开关S 断开与闭合两种情况下,求C 点电位C V 。

解:

图1-81 习题1.2图

1.3 在图1-82中,(1)求电流1I ;(2)求电流S I ;(3)求理想电流源的功率。

解:

图1-82 习题1.3图

1.4 在图1-83中,(1)当开关S 断开时,求电流I 、电位B V ;(2)当开关S 闭合时,

求电流I 、电位B V 。

解:(1)开关S 断开:

(2)开关S 闭合 : 图1-83 习题1.4图

实际方向I A R U I a →-=-=-=5.02412实际方向I A R U I b →=-==

5.02412实际方向

I A R

U

I c ←==5.0实际方向

I A R

U

I d ←==5.0A

I 4.020

)

104030(1.01=++⨯=

A

I S 5.04.01.0=+=W

UI P 45.0801.0=⨯⨯==A

I 16

326

5-=++--=

V

V B 36)63(1-=++⨯-=A I 1325-=+-=V V B 3

31-=⨯-=

1.5 在图1-84中,(1)求电阻R ;(2)判断各电源是发出功率,还是吸收功率;(3)检验电路功率是否平衡。

解:

图1-84 习题1.5图

(3) (发出)16=7.8+2*4+2*0.1=16(吸收) ∴ 功率是平衡的

1.6 某单位用直流电源为远处负载供电,原理电路如图1-85所示,输电线电阻为R 。监测表明:当负载R 1未工作时,电压表1显示1110V U =。当负载R 1接入工作后,电压表1显示1108V U =,电压表2显示2104V U =,电流表显示1A I =,(1)求直流电源内阻R S ;(2)求线路电阻R ;(3)求负载电阻1R 。(设电压表、电流表内阻影响忽略不计)

解:

(2)

Ω===

1041

104

)3(2I U R L 图1-85 习题1.6图

1.8 已知电流2sin i t ω=,写出图1-87

中各元件的电压表达式()u t 。

解:t Sin R i R u R ω2=

=

t s C L dt di

L

u L ωω02== t Cos C dt i C u C ωω21-==⎰

1.9 在图1-88中,(1)求电感电压U ;(2)求电流I 。

解:

0)1(=U

(a ) (b ) (c )

图1-87 习题1.8图

,110)1(V U U oc S ==Ω

=∴-=-=2R R 110108S S 1即:I R U U S S Ω

=∴-=⇒-=2104

1082U RI 22

1R R U Ω=-==

5.04

24)1(I U R ()发出W UI P IS 1644)2(=⨯==()

吸收W UI P US 8.7)1.04(2=-⨯==A

I 1.0120

12

)

2(-=-=

图1-88 习题图1.9图

1.10 在图1-89中,两照明灯泡接至电源,(1)若不计电源内阻S R ,求开关S 闭合后电路中的电流12I I I 、、及电源的端电压U ;(2)若考虑电源内阻S R 影响,则闭合S 后,对35W 照明灯工作是否有影响?

解:Ω==∴=11.435

12)1(2

12R R U P Ω

==88.250122

2R A I A I 17.488.212,92.211.41221==== 图1-89 习题1.10图

A I I I 09.721=+=∴

(2)有影响,35W 的灯会暗一些。

1.11 在图1-90(a )、(b )中,(1)求负载电阻L R 中的电流I 及其两端的电压U 各为多少?(2)求负载电阻L R 中的功率为多少?(3)判断各电源在电路中是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并说明功率平衡的情况。

(a ) (b )

图1-90 习题1.11图

解 (a ):V RI U A I 824,

2)1(=⨯=== W RI P 1624)2(22=⨯==

()

()

()

功率平衡

功率非关联方向,它是发出,吸收功率关联方向∴+==⨯===⨯==∴=-=∴=+81624W 24212I U P ,

8w 24UI P 4812,12)3(S US IS V

U U U IS Is

1.12 在图1-91中,(1)当开关S 断开时,求输出电压2U 的变化范围;(2)把开关S 闭合,接入一个额定电压N 12V U =,功率35W P =的电热器,通过调节电位器R 2能使该电热器正常工作吗?

解: V

S 1224600

600600

U )1(a =⨯+=

断开:

V

U V )12~6(624300

900300

U 2b =∴=⨯+=

图1-91 习题1.12图

不能正常工作

闭合:∴〈〈==⨯+==⨯+==Ω

===,12)16.0~11.0(11.02449004

,16.02446004 U 4.1135

12P U R )2(22

2L V V U V U V S b

a

1.15 在图1-94中,求电流I 。

解:

图1-94 习题1.15图

A

125.07

364

6I =++-=

1.18 在图1-97中,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

解:( 设电流方向都向下)

图1-97 习题1.18图

即:

6

120I 33222211321-=+-=+-=++I R I R I R I R I I 6

3312

30I 3221321-=+-=+-=++I I I I I I A

8.0A 8.2A

6.3I 321==-=I I 解之:

A

I I I A U I V

I S 22.126.096.0,

26.018

73

.410873.412618//518

//5U :

0=+=''+'===+=''∴=⨯+== 令

1.20 在图1-99中,用节点电压法求电流1I 、2I 、3I 。(Ω=103R 注:)

解:

图1-99 习题1.20图

1.25 在图1-104中,用叠加原理求电流I 。

解:

图1-104 习题1.25图

1.26 在图1-105中,用戴维南定理求电流I 。

解:

图1-105 习题1.26图

V 64.93U 3

1101213926

a =++++=A

I A

I A 21.03

964.964.91

64.9,

82.126

64.9I 321=-===-=--=∴A

U S 96.0210

86//510

I :0=⨯++=

'=令A

I R V U I R U S S S oc 120

4060

,406020401=+=∴Ω==+=+=

1.28 在图1-107中,用戴维南定理求电流I 。

解:

图1-107 习题1.28图

A

I R V U S oc 18816

,

844164444=+=∴Ω=+==-⨯+=

电工技术基础第一章试题填空

未命名标准化试卷 一、填空 (本大题共50小题; 共118分.) 1.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是5A ,经过3min ,通过这个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是 C 。 2.若3min 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1.8C ,则导体中的电流是 A 。 3.一个电池和一个电阻组成了最简单的闭合电路。当负载电阻的阻值增加到原来的3倍,电流却变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来内、外电阻的阻值比为 。 4.在无线电技术中,把 状态叫做负载匹配 5.某电源外接50Ω负载电阻时测得电流为51mA ,换接100Ω负载电阻时,测得电流为26mA ,那么该电源的内阻为______Ω。 6.两上点电荷分别带电荷量q A =q B ,当它们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1/3时,要保持两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变,则q A = q B 。 7.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就是正电荷在该点受 的方向。 8.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则这两个电荷间相互作用将是原来的______倍。 9.将一金属导线均匀拉长,使其直径为原来的1/2,则该导线的 阻值是原来阻值的______倍。 10.图1—41所示电路中,如果电压表的读数为10V ,电流表的读数为0.1A ,电流表的 内阻为0.2Ω,则待测电阻Rx 的阻值为______。 11.在负电荷Q 形成的电场中,相距Q0.1m 处的P 点放一电荷量为q=2.0×10-9C 的检验电荷,它所受电场力大小为F=1.8×10-5N ,那 么Q 带的电荷量是_______。 12.四个带电体,A 吸引B ,B 排斥C ,C 排斥D 。已知D 带正电荷,则A 带 电荷。 13.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 14.电场具有 和 两个重要特性。 15..规定 定向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方向与电流方向是 的。 16.在电源内部,电源力做了12J 的功,将8C 电荷量的正电荷由负极移到正极,则电源的电动势是 V ;若要将12C 电荷量的电荷由负极移到正极,则电源力需做 J 的功。 17.一根长800m ,截面积为2mm 2的铝导线,它的电阻是 Ω;若将它截成等长的两段,每段的阻值是 Ω 18.一根长10m ,截面积为10mm 2的铜导线,它的电阻是 Ω;若将它均匀拉长为原来的2倍,拉长后的阻值是 Ω。 19.电源电动势E=4.5V ,内阻r=0.5Ω,负载电阻R=4Ω,则电路中的电流I= A ,路端电压U= V 。 20.额定值为“220V ,40W ”的白炽灯,灯丝的热电阻的阻值为 Ω,如果把它接到110V 的电源上,它实际消耗的功率为 W 。 21.当负载电阻可变时,负载获得的最大功率的条件是 ;负载获得的最大功率为 。 22.内阻为2000Ω,量程为150V 的伏特表上串联一只电阻R 之后,接到110V 的电源上,读数仅为5V ,则被串接的R 为 Ω,该伏特表的量程变为 V 。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内-------------请-------------不-------------要-------------答-------------题-----------------------------------

电工技术习题1~2(完成)

第1章 习题与解答 1.1 在图1.8.1中,四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1.8.1(a )所示,通过实验测量得知 I 1 =—2A I 2=2A I 3=4A U 1=10 V U 2= 70 V U 3=―70 V U 4=―80 V (1) 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可另画一图); (2) 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 (3) 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是否平衡? 图1.8.1(a )习题1.1电路的参考方向 解:(1)根据图1.8.1(a )中各元件上的已知条件,如果已知数值为正,说明它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则图中的方向不变;否则两者方向则相反,则实际方向与原图中的参考方向应相反。故得到它们的实际方向,如图1.8.1(b )所示。 图1.8.1(b ) 习题1.1电路的实际方向 (2) 根据图1.8.1(a )各元件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和元件功率的正负值加以判断。 元件1:1I 和U 1为关联方向,则P 1= U 1I 1= —2×10=—20W<0,故它是电源。 元件2:2I 和U 2为关联方向,则P 2= U 2I 2=2×70=140W>0,故它是负载。 元件3: 3I 和U 3为关联方向,则P 3= U 3I 3= —70×4= —280W<0,故它是电源。 元件4:4I 和U 4为关联方向,则P 4= U 4I 1=(—2)×(—80)=160W>0,故它是负载。 (3) 电源发出功率 P E =P 1+P 3=1U 1I +3U 3I = —20—280= —300W 负载取用功率 P R = P 2+P 4=2U 2I +4U 1I =70?2+(-80)?(-2)=300W ,则P E =P R ,所以电路中的功率平衡。 1U + – – U 1U + – +

电工技术-第1章习题

习 题1 1.1 在图1-80中,(1)求各图的电流I ;(2)判别各电流的实际方向。 图1-80 习题1.1图 解: 1.2 在图1-81中,当开关S 断开与闭合两种情况下,求C 点电位C V 。 解: 图1-81 习题1.2图 1.3 在图1-82中,(1)求电流1I ;(2)求电流S I ;(3)求理想电流源的功率。 解: 图1-82 习题1.3图 1.4 在图1-83中,(1)当开关S 断开时,求电流I 、电位B V ;(2)当开关S 闭合时, 求电流I 、电位B V 。 解:(1)开关S 断开: (2)开关S 闭合 : 图1-83 习题1.4图 实际方向I A R U I a →-=-=-=5.02412实际方向I A R U I b →=-== 5.02412实际方向 I A R U I c ←==5.0实际方向 I A R U I d ←==5.0A I 4.020 ) 104030(1.01=++⨯= A I S 5.04.01.0=+=W UI P 45.0801.0=⨯⨯==A I 16 326 5-=++--= V V B 36)63(1-=++⨯-=A I 1325-=+-=V V B 3 31-=⨯-=

1.5 在图1-84中,(1)求电阻R ;(2)判断各电源是发出功率,还是吸收功率;(3)检验电路功率是否平衡。 解: 图1-84 习题1.5图 (3) (发出)16=7.8+2*4+2*0.1=16(吸收) ∴ 功率是平衡的 1.6 某单位用直流电源为远处负载供电,原理电路如图1-85所示,输电线电阻为R 。监测表明:当负载R 1未工作时,电压表1显示1110V U =。当负载R 1接入工作后,电压表1显示1108V U =,电压表2显示2104V U =,电流表显示1A I =,(1)求直流电源内阻R S ;(2)求线路电阻R ;(3)求负载电阻1R 。(设电压表、电流表内阻影响忽略不计) 解: (2) Ω=== 1041 104 )3(2I U R L 图1-85 习题1.6图 1.8 已知电流2sin i t ω=,写出图1-87 中各元件的电压表达式()u t 。 解:t Sin R i R u R ω2= = t s C L dt di L u L ωω02== t Cos C dt i C u C ωω21-==⎰ 1.9 在图1-88中,(1)求电感电压U ;(2)求电流I 。 解: 0)1(=U (a ) (b ) (c ) 图1-87 习题1.8图 ,110)1(V U U oc S ==Ω =∴-=-=2R R 110108S S 1即:I R U U S S Ω =∴-=⇒-=2104 1082U RI 22 1R R U Ω=-== 5.04 24)1(I U R ()发出W UI P IS 1644)2(=⨯==() 吸收W UI P US 8.7)1.04(2=-⨯==A I 1.0120 12 ) 2(-=-=

电工技术基础第一章试题计算

未命名标准化试卷 一、计算 (本大题共29小题; 共300分.) 1.两个点电荷电荷量q 1=-4×10-6C ,q 2=-1.2×10-6C ,在真空中的距离r=0.4m ,求两 个点电荷间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2.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相互吸引,其引力大小为1.8×10-4N,其中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为+4×10-9C ,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是10-3m ,另一个点电荷的电量。 3.检验电荷q=2×10-8C ,在电场中某点受到100N 的电磁力,求该点的电场强度。若检验电荷的电荷量减少后放在该点,受到50N 电场力,检验电荷电荷量减了多少 4.在图1-6所示电路中,V A =9V ,V B =-6V ,V C =5V ,V D =0V ,试求:U AB 、U BC 、U CD 、U AC 、U AD 、U BD 各多少伏? 5.铜导线长L =2000m ,截面积S =2mm 2,导线的电阻是多少? (ρ=1.75×10-8Ωm )。 6.有一根阻值为1Ω的电阻丝,将它均匀拉长为原来的3倍,拉长后的电阻丝的阻值为多少? 7.有一闭合电路,电源电动势E=12V ,其内阻r=2Ω,负载电阻R=10Ω,试求:电路中的电流,负载两端的电压、电源内阻上的电压降 8.有人讲“电流大功率就大。”请你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通过比较一个“220V ,40W ”的灯泡和一个“2.5V ,0.3A ”的手电筒小电珠的额定电流、额定功率来说明你判断的正确性。 9. 如图1-13所示,R 1=2Ω,电源电动势E=10V ,内阻r=0.5Ω, RP 为可变电阻。可变电阻RP 的 阻值为多少它才可获得最大功率?RP 消耗的最大功率为多少? 10.1、 有一根导线每小时通过其横截面的电量为900C ,问通过导线的电流多大?合多 少mA ?多少μA ? 11.礼堂有40盏电灯,每个灯泡的功率为100W ,问全部使用2小时,消耗电能为多少度? 12.有一个电阻,两端加上50mV 电压时,通有10mA 电流;当两端加上10V 电压时,通有电流值是多少? 13.电源的电动势为1.5V ,内阻为0.12Ω,外电路的电阻为1.38Ω,求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路端电压。 14.两个电阻并联,其中R1为200Ω,通过R1的电流强度I1为0.2A ,通过整个并联电路的电流强度I 为0.8A ,求R2和通过R2的电流强度I2。 15.如图3所示,电源的电动势为8V ,内电阻为1Ω,外电路有三个电阻,R1为5.8Ω,R2为2Ω,R3为3Ω。求:1)、通过各电阻中的电流;2)、外电路中各个电阻上的电压降和电源内部的电压降;3)、外电路中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和电源的总功率。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内-------------请-------------不-------------要-------------答-------------题-----------------------------------

电工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电路的基本知识 一、填空题 1.电荷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均为2×10-6C,相距0.2 m,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0.9N ,且为斥力。 3.电荷周围存在的特殊物质叫电场。 4.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子流叫做电流。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在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与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反。 5.通过一个导体的电流是5A,经过2min时间,通过这个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是600C。导体中的电流为1A,在0.4min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24C。 6.衡量电场力做功大小的物理量叫电压,其定义式为U AB=W AB/q。 7.电位是相对值,它的大小与参考点选择有关;电压是不变值,它的大小与参考点选择无关。 8.电压的正方向为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电动势的正方向为电源负极指向正极。

9.衡量电源力做功大小的物理量叫电动势,其定义式为 E=W/q。 10.有二根同种材料的电阻丝,长度之比为1:2,横截面积之比为2:3,则它们的电阻之比是3:4 。 11.一段导线的电阻值为R,若将其对折合并成一条新导线,其阻值为R/4 。 12.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告诉我们,在某段纯电阻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I与电阻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与电阻R成反比,其表达式为I=U/R 。 13.全电路欧姆定律告诉我们,闭合电路中的电流与电源电动势成正比,与电路的 总电阻成反比,其表达式为 I=E/(R+r)。 14.电源电动势E=4.5 V,内阻r=0.5Ω,负载电阻R=4Ω,则电路中的电流I=1A ,路端电压U=4V 。 15.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电源电动势所供给的功率,等于电源内阻和负载电阻所消耗的功率之和。 16.额定值为“220V 40W”的白炽灯,灯丝的热态电阻为1210Ω。如果把它接到110 V的电源上,它实际消耗的功率为10W。 17.有一只标有“1kΩ10W”的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0.1A,允许加在它两端的最大电压是100V 。

《电工电子技术》(曹建林) 习题详解:第1章

第1章习题详解 四、分析计算题 1、 答案:VB=0V VA=1×2+5=7V 2、 答案:根据KCL 、KVL 可列方程如下: I1+I2=7 I1×1-I2×2+10-5=0 解方程可得 I1=3(A ),I2=4(A ) 则U=10- I2×2=10- 4×2=2(V ) 3、 答案:在电路图上标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选取绕行方向。应用KCL 和KVL 列方程如下 0321=-+I I I 13311E R I R I =+ 23322E R I R I =+ 代入已知数据得 0321=-+I I I 1510531=+I I 65101032=+I I 解方程可得 I1=-7/4(A ),I2=33/8(A ),I3=19/8(A )。 4、

答案:(1)先计算18V 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的电流和电压,电路如图所示。 61 218 =+= 'I (A) 661=?='U (V) (2)再计算6A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的电流和电压,电路如图所示。 261 21 =?+= ''I (A) 16226 36 36=?++?? =''U (V) 图4-4 (3)两电源同时作用的电流和电压为电源分别作用时的叠加。 426=-=''-'=I I I (A) 22166=+=''+'=U U U (V) 5、 答案:(1)先计算开路电压,如下图。 UOC=-1×16+1=-15(V) (2)再求等效电阻Rab 将恒压源和恒流源除去,得电路如图。 Rab=1(Ω) (3)由戴维南定理可知,有源二端网络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如图。 35 15 4115-=-=+-= I (A) U =4I =4×(3-)=-12(V)

电工技术第1章习题答案

电工技术第1章习题答案 1.1.1填空题 (1)在图1-67所示的电路中,同学a选择电流的参考方向为I,同学B选择电流的参考方向为I’。如果a计算出I=-3a,则B获得的计算结果应为I'=_3__a.实际方向和同一方向上的电流___;。(2)由电压源供电的电路通常有一个大负载,这意味着负载电阻小,吸收电流大,消耗功率大。 (3)恒压源的输出电流与_负载电阻____有关;恒流源的端电压与_负载电阻____有关。(4)在图1-68所示电路中,已知i1=1a,则i2=_-0.5____a。 图1-67问题1.1.1(1)图1-68问题1.1.1(4)图1.1.2多项选择题 (1)一个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b) (a)是独一无二的;(b)在不同的应用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形式。(2)理想电路元件用于表征:(a) (a)某种确定的电磁性能;(b)某种确定的功能。(3)电流的定义是(b) (a)自由电子(b)自由电子移动的速度(c)移动电子所需的能量(d)自由电子的电荷(4)电阻的主要用途是(d) (a)增加电流(b)限制电流(c)产生热(d)阻碍电流的变化(5)功率可以定义为(c) (a)能量(b)热量(c)能量使用率(d)使用能量所需的时间(6)通过定值电阻器的电流从10mA增加到12mA,电阻器的功率将(a) (a)增加(b)减少(c)保持不变(7)在图1-69所示电路中,发出功率的元件是__a___。 (a)只有5V电源(b)只有2V电源(c)只有电流源(d)电压源和电流源都发出电源(E)条件不足 (8)在图1-70所示电路中,当r2增大时,恒流源is两端的电压u__b___。 (a)常数(b)增加(c)减少 图1-69题1.1.2(7)图图1-70题1.1.2(8)图 (9)在图1-71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点P_______;(a)常数(b)上升(c)至零

电工技术(第四版高教版)思考题及习题解答:第一章 电路的基础知识 席时达 编.doc

Ⅰ.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第一章电路的基础知识 1-1-1 图1-1中的电炉发生碰线事故时,有什么后果?如果熔断器 没有熔断,电炉中的电热丝会烧断吗?为什么? [答]图1-1-10中的电炉发生碰线事故时,由于短路电流I S很大, 正常情况下线路上的熔断器会被熔断。如果熔断器没有熔断,则电源 和线路上的其它设备(例如电源、开关、电线等)可能被烧毁,但由 于负载被短路,负载上的电流I=0,故电炉中的电热丝不会被烧毁。 1-2-1计算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可否“反走”。即从该点出发,沿着任选的一条路径“走”到参考点?这样走如何计算电位? [答]计算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可以“反走”。即从该点出发,沿着任选的一条路径“走”到参考点,遇到电位降低取正值,遇到电位升高取负值,累计其代数和就是该点的电位。 1-2-2指出图1-2所示电路中A、B、C三点的电位。 [答] A、B、C三点的电位分别为: (a) 图:6V、3V、0V;(b)图:4V、0V、-2V;(c)图:开关S断开时6V、6V、0V;开关S闭合时6V、2V、2V;(d)图:12V、4V、0V;(e) 图:6V、-2V、-6V。 1-2-3 在检修电子仪器时,说明书上附有线路图,其中 思考题解答 图1-2 图1-3图 图1-1

某一局部线路如图1-3所示。用电压表测量发现UAB =3V ,UBC =1V ,UCD =0,UDE =2V ,UAE =6V。试判断线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是什么? [答] 由UBC =1V ,UDE =2V 可知电阻R 2、R 4支路上有电流通过,而UCD =0,故判定电阻R 3短路。 1-2-4 上题的线路故障可否用测量电位的方法进行判断?如何测量?最少需要测量几点电位? [答] 可以用测量电位的方法进行判断。只需测出B、C、D三点的电位,就可知R 3支路上有电流,而R 3电阻短路。 1-2-5 在图1-4所示电路中,已知U =-10V ,I=2A ,试问A、B两点,哪点电位高?元件P是电源还是负载? [答] 因U 为负值,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故b 点电位高。 又因 I 、U 参考方向一致, 则 P=UI=-10×2=-20W<0,发出功率,故元件P 是电源。 1-4-1 有人说:所谓线性电阻,是指该电阻的阻值不随时间的变化而 变化。他说得对吗? [答] (1) 所谓线性电阻,通常是指伏安特性为直线的电阻,其阻值R =常数,不随电流或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线性电阻的阻值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句话一般来说并不错,但作为线性元件的定义是不妥的,因为从长时间来看元件会老化,阻值也会变化。 1-4-2 当流过电感元件的电流越大时,电感元件两端的电压是否也越大? [答] 不对,电感元件两端电压的大小与电感电流对时间的变化率成正比(u=L t i d d ),而与电流的大小无关。 1-4-3 当电容两端电压为零时,其电流必定为零吗? [答] 不对,电容电流的大小与电容两端的电压对时间的变化率成正比(dt du C i )。当电容两端电压为零时,电压的变化率不一定为零,故电流不一定为零。 1-4-4 图1-5所示各理想电路元件的伏安关系式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图1-4

电子电工技术 第一章 课后答案

第一章题解及其粗糙版: 1-1 图1-48(a)、(b)、(c) 所示,为从某一电路中取出的一条支路AB 。试问,电流的实际方向如何? 1-2 图1-49(a)、(b)、(c)为某电路中的一元件,问:元件两端电压的实际方向如何? 1-3 有一台直流电动机,经两根电阻R l=0.2 的导线接在220V的电源上,已知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10kW,求电动机的端电压U和取用的电流I。 1-4 现有100W和15W两盏白炽灯,额定电压均为220V,它们在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阻各是多少?可否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倒380V电源上使用? 1-5 电路如图1-50所示,已知I S1=50A,R01=0.2Ω, I S2=50A, R02=0.1 Ω, R3= 0.2Ω. 求R3上电流和R01、R02两端电压各为何值?(自标参考方向),电阻R3消耗多少功率? 图1-48 题1-1图图1-49 题1-2图 图1-50 题1-5图

1-6 电路如图1-51所示,已知I S1=40A,R01=0.4Ω,U2=9V,R02=0.15Ω,R3=2.2Ω。求:(1)R01、R02上的电流和电流源、电阻R3的端电压各为何值?(自标参考方向) (2) 左边电流源和上边电压源输出(或输入)多少功率(包含内阻)?电阻R3消耗多少功率? 1-7 已知图1-52(a)所示电路中U s1=24V,U s2=6v, R1=12Ω,R2=6Ω,R3=2Ω,图(b)为经电源变换后的等效电路。试求I s和R;分别求出电阻R1和R2以及R所消耗的功率,它们是否相等?为什么? 图1-51 题1-6图 2 U 图1-52 题1-7图

电工学 电工技术(艾永乐)课后答案第一章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本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定律,为掌握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奠定必要的基础。 本章基本要求 (1) 正确理解理想电路元件、电路模型的概念; (2) 正确理解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的概念,并掌握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使用; (3) 计算元件或电路的功率,并判别元件或电路是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 (4) 掌握理想元件的电压与电流关系式; (5) 掌握基尔霍夫定律(KCL 和KVL )的应用; (6) 了解四种类型的受控源,理解电气器件设备的额定值。 本章习题解析 1-1 试求题图1-1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ab 和U ba 。 解:(a)电压U 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已知U =10V ,故有 10==U U ab V 10-=-=-=U U U ab ba V (b)直流电压源的电压参考方向如图所示,故有 5=ab U V 5-=-=ab ba U U V 1-2题图1-2所示电路中,已知各元件发出的功率分别为2501-=P W , 1252=P W ,1003-=P W 。求各元件上的电压U 1、U 2及U 3。 题图1-1

解: V U W U P 50 2505 111=∴ -=⨯-= V U W U P 25 1255 222-=∴=⨯-= V U W U P 20 1005 333-=∴-=⨯= 1-3题图1-3所示电路,求各段电路的电压U ab 及各元件的功率,并说明元件是 消耗功率还是对外提供功率? 解: 根据功率计算公式及题给条件,得 (a )U ab =6V , P =6×2= 12W 消耗功率 (b )U ab =-8V ,P =1×(-8)=-8W 提供功率 (c )U ab =-10V , P =-(-8)⨯(-10)=-80W 提供功率 (d )U ab =-8V , P =-(-2)⨯(-8)=-16W 提供功率 (e )U ab =-(-6)=6V , P =-(-1)⨯(-6)=-6W 提供功率 (f )U ab =-16V , P =(-2)⨯16=-32W 提供功率 1-4 将额定电压为U 0、额定功率为P 0的电热丝(可看作线性电阻)切成3 2 长, 然后加上电压U ,问此时电热丝消耗的功率P 为多少? 解: 由题意可知,电热丝的原电阻为 R 0=0 20P U 5A (a) (b) (d) (e) (f) 6V b -8V b -10V b (c) -8V b 16V b -6V b 题图1-2 题图1-3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应用 第2版第1章 习题答案

第1章 习题答案 1.解:(1)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见图 __2 U U 4 U 5 图1 题1图 (2)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 0560111<-==I U P ,发出功率,电源; 0540222<-==I U P ,发出功率,电源; 0600333>==I U P ,吸收功率,负载; 0320444>==I U P ,吸收功率,负载; 0180555>==I U P ,吸收功率,负载; (3)054321=++++=P P P P P P 电源发出功率和负载吸收功率相加为 0,功率平衡。 2.解:图2所示电路的各理想电流源的端电压、功率及各电阻上消耗的功率计算如下: I I 22A R 210Ω 图2 题2图 A 1123=-=I I I -20V R -I U 131== V R I R I U 4022132-=--= W UI P R 2031==W UI P R 4022==W I U P E 20111=-=,

W I U P E 80222-== 3.解: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V 5===421U U U ,U 3和U CA 求解如下 图3 题3图 V U U U U 152143=++= V U U U CA 1012-=--= 4.解: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Ω=51R 、Ω152=R 、 V 100=S U 、、A 5=1I 2A =2I 。 图4 题4图 U S 在回路中产生的电流为I 2=U/R 2=2A , 所以,流过R 1上的电流为I=I 1+2=7A ,I 3=I 1-I 2=5A-2A=3A , 故R 3上电流为2A ,R 3上的电压为 U 3=100V-2×15V-7×5V=35V 所以 5.172 35 333=== I U R Ω

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一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1 1-1 在题图1-1中,已知2I A =-,5R =Ω。求各图中的电压U 。 U + U + U + U (a) (b) (c) (d) 解:(a )U 、I 关联,(2)510U IR V ==-⨯=- (b )U 、I 非关联,(2)510U IR V =-=--⨯= (c )U 、I 非关联,(2)510U IR V =-=--⨯= (d )U 、I 关联,(2)510U IR V ==-⨯=- 1-2 在题图1-2中,已知2I A =-,15U V =。计算各图元件中的功率,并说明它们是电源还是负载。 (a)(b) (c) (d) 解:(a )U 、I 关联,(2)1530P UI W ==-⨯=-,0P <,元件A 是电源性。 (b )U 、I 非关联,(2)1530P UI W =-=--⨯=,0P >,元件B 是负载性。 (c )U 、I 非关联,(2)1530P UI W =-=--⨯=,0P >,元件C 是负载性。 (d )U 、I 关联,(2)1530P UI W ==-⨯=-,0P <,元件D 是电源性。 1-3某电路中需要接入一个限流电阻,已知接入的电阻两端电压10R U V =,流过电阻的电流20R I mA =。试选择这个电阻的参数。 解:3 10 5002010U R I -= ==Ω⨯ 31020100.2R P UI W -==⨯⨯= 规格化以后,0.5R P W = 1-4一只15V 、5W 的白炽灯接在36V 的电源上,试选择需要串联的电阻。 解:51153 P I A U = == 361521R U V =-=

21 6313 R U R I = ==Ω 1 2173 R R P U I W ==⨯= 1-5 在题图1-5中,已知112U V =,14S U V =,26S U V =,1232R R R ===Ω.试求2U 。 2 解:1211()S I R R U U ++= 1112124 24 S U U I A R R --= ==+ 221222462S S U IR U U V =+-=⨯+-= 1-6 在题图1-6中,已知电位器6W R K =Ω。试求:当电位器的滑动头C 分别在a 点、b 点和中间位置时,输出电压o U 。 3K c + U O 解:c 在a 点时,6 664336 W o W R U V R =⨯=⨯=++, c 在b 点时,0o U V = c 在中间位置时,0.53 66439 W o W R U V V R = ⨯=⨯=+ 1-7在题图1-7中,当电位器调到125R R K ==Ω时。试求:A 点、B 点、C 点的电位。

电工技术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习题解答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习题解答 1—1 在图1-39所示的电路中,若I 1=4A ,I2=5A ,请计算I 3、U2的值;若I 1=4A,I 2=3A,请计算I 3、U2、U 1的值,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并验证功率是否平衡. 解:对节点a 应用KCL 得 I 1+ I3= I 2 即4+ I 3=5, 所以 I 3=1A 在右边的回路中,应用KV L得6⨯I 2+20⨯I 3= U 2,所以U 2=50V 同理,若I 1=4A,I 2=3A,利用KCL 和KVL 得I3= -1A,U 2= -2V 在左边的回路中,应用KVL 得20⨯I 1+6⨯I 2= U 1,所以U 1=98V。 U 1,U 2都是电源. 电源发出的功率:P 发= U 1 I 1+ U 2 I 3=98⨯4+2=394W 负载吸收的功率:P 吸=2021I +622I +202 3I =394W 二者相等,整个电路功率平衡。 1—2 有一直流电压源,其额定功率P N =200W,额定电压U N =50V ,内阻Ro =0.5Ω,负载电阻R L 可以调节,其电路如图1—40所示。试求:⑴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R L 的大小;⑵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⑶电源短路状态下的电流。 解:⑴A U P I N N N 450200 === Ω== =5.12450N N L I U R ⑵ =⨯+==0R I U U U N N S OC 50+4⨯0.5 = 52V ⑶ A R U I S SC 1045 .052 0=== 图1-39 习题1—1图 图1-40 习题1—2图 1-3 一只110V、8W的指示灯,现在要接在220V 的电源上,问要串多大阻值的

电工技术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习题解答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本章是学习电工技术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主要包括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电路元件、电路模型、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功率和电位的计算等。 主要内容: 1.电路的基本概念 (1)电路:电流流通的路径,是为了某种需要由电工设备或电路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系统。 (2)电路的组成:电源、中间环节、负载。 (3)电路的作用:①电能的传输及转换;②信号的传递及处理。 2.电路元件及电路模型 (1)电路元件:分为独立电源和受控电源两类。 ①无源元件:电阻、电感、电容元件。 ②有源元件:分为独立电源和受控电源两类。 (2)电路模型:由理想电路元件所组成反映实际电路主要特性的电路。它是对实际电路电磁性质的科学抽象和概括。采用电路模型来分析电路,不仅使计算过程大为简化,而且能更清晰地反映该电路的物理本质。 (3)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①电压源及电阻串联的电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电流源及电阻并联的电路,两种电源之间的等效变换条件为:0R I U S S =或0 R U I S S = ②当两种电源互相变换之后,除电源本身之外的其它外电路,其电压和电流均保持及变换前完全相同,功率也保持不变。 3.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以及参考电位 (1)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包括:电流、电压、电位以及电功率等。 (2)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为了进行电路分析和计算,引入参考方向的概念。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是人为任意规定的电流、电压的正方向。当按参考方向来分析电路时,得出的电流、电压值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正值表示所设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及实际方向一致,负值则表 示两者相反。当一个元件或一段电路上的电流、电压参考方向一致时,称它们为关联参考方向。

电工学第一章习题

电工学第一章习题 一、填空题: 1. PN结的单向导电性指的是。 2. 硅晶体管和锗晶体管工作于放大状态时,其发射结电压U BE分别为V和V。 3. 晶体三极管有两个PN结,分别是和,分三个区域区、区和区。 4. 一个NPN三极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偏,则此三极管处于状态;其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反偏时,此三极管处于状态;当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时,三极管为状态。 5. 物质按导电能力强弱可分为、和。 6. 本征半导体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形成的是型半导体,其多子为。 7. 某晶体三极管三个电极的电位分别是:V1=2V,V2=1.7V,V3=-2.5V,可判断该三极管管脚“1”为极,管脚“2”为极,管脚“3”为极,且属于材料型三极管。 8.电阻始终是元件。电容和电感是元件,它们不消耗电能。电容可以把电能转换成存储和释放;电感可以把电能转换成存储和释放。 9.当晶体管处在放大状态时,发射结,集电结。对于PNP型晶体管来说,集电极 C、基极B、发射级E的电压关系满足对于NPN型晶体管来说,集电极C、基极 B、发射级E的电压关系满足。 10.对于某一元件,关联参考方向下,如果P<0,则该元件(吸收或发出)功率,(消耗或提供)电能,起(负载或电源)作用。 11. 电路如图所示,欲使电压源输出功率为零,则电

阻R为____, 所吸收功率为______W。 12.电路一般由、、和控制装置四个部分组成。 13电路中某点的电位与参考点的选择,两点间的电压与参考点的选择。 14.电路通常有、和三种状态。 15. 电路图上标示的电流、电压方向称为,假定某元件是负载时,该元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元件的电流方向应为方向。 二、选择题 16.晶体管能实现放大的部结构条件是()。 A.两个背靠背的PN结 B.空穴和电子都参与了导电 C.有三个掺杂浓度不一样的域 D.发射区杂质浓度远大于基区杂质浓度,并且基区很薄,集电结面积比发射结大 17.已知图 1所示电路中的 US =10 V, IS = 13 A。电阻 R1 和 R2 消耗的功率由 ( )供给。 (a) 电压源 (b) 电流源 (c) 电压源和电流源 18.在电感性负载两端并联一定值的电容,以提高功率因素,下列说确的是()。 (A)减少负载的工作电流 (B) 减少负载的有功功率

电工技术第1章(李中发版)课后习题及详细解答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1.1 在如图1.6所示各电路中。 (1)元件1消耗10W功率,求电压U ab; (2)元件2消耗W功率,求电压U ab; (3)元件3产生10W功率,求电流I; (4)元件4产生W功率,求电流I。 图1.6 习题1.1的图 分析本题考查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关联性和功率,题目不难,但一不小心就容易出错。运用功率公式计算时,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关联时采用公式,非关联时采用公式。此外,由于元件3产生10W功率,故W;元件4产生W功率,故W,实际上元件4吸收了10W功率。 解(1)元件1的电流与电压是关联参考方向,根据功率计算公式得: (V) (2)元件2的电流与电压是非关联参考方向,根据功率计算公式得: (V) (3)元件3的电流与电压是关联参考方向,根据功率计算公式得: (A) (4)元件4的电流与电压是关联参考方向,根据功率计算公式得: (A)

1.2 求如图1.7所示各电路中各电源的功率,并指出是吸收功率还是放出功率。 图1.7 习题1.2的图 分析计算电路时,应先标出各待求元件或支路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根据元件或支路电流和电压参考方向的关联关系确定待求量。一般情况下,参考方向可直接标在原电路图中,不必另画出电路图。 解标出各待求元件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1.8所示。 图1.8 习题1.2解答用图 (1)如图1.8(a)所示电路中的电流为: (A) 所以,10V电源的功率为: (W) ,故10V电源放出功率。 (2)如图1.8(b)所示电路中,3A电源的电压为: (V) 所以,3A电源的功率为: (W) 10V电源的功率为: (W)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3A电源放出功率,10V电源吸收功率。 (3)如图1.8(c)所示电路中的电流为:

电子与电工技术苑尙尊版第1章直流电路习题解答

习 题 1.1 题1.1图所示电路由4个元件组成,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已知U 1= –5V ,U 2=15V ,I 1=2A ,I 2=3A ,I 3= –1A 。试计算各元件的电功率,并说明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 解:1元件:102)5(111-=⨯-==I U P (W )是电源。 2元件:40315222=⨯==I U P (W )是负载。 3元件:15)1(15323-=-⨯==I U P (W )是电源。 4元件:202)155(14-=⨯+--=-=UI P (W )是电源。 1.2 求题1.2图所示各元件的端电压或通过的电流。 解:(a)10101-=⨯-=-=IR U (V) (b)15 5 -=-== R U I (A) (c)1010)1(-=⨯-==IR U (V) 1.3 有一电感元件L =0.1H ,通过此电感的电流i 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如题1.3图所示,若电压u L 与电流i 的参考方向一致,试画出电压的波形。

解:t=0~4ms 时, 5.2410==dt di 25.05.21.0=⨯==dt di L u L (V ) t=4~6ms 时,54610-=--=dt di 5.0)5(1.0-=-⨯==dt di L u L (V ) 1.4 有一电容元件C =10µF ,其端电压u 的波形题1.4图所示。若电流i C 与电压u 的参考方向一致,试画出流过电容的电流i C 的波形。 解:t=0~2ms 时, 3 3 1021024⨯=⨯=-dt du 02.010*******=⨯⨯⨯==-dt du C i C (mA ) t=2~4ms 时,010203 =⨯=-dt du 0010106 =⨯⨯==-dt du C i C (mA ) t=4~6ms 时,331021024⨯=⨯=-dt du 02.010210103 6=⨯⨯⨯==-dt du C i C (mA ) t=6~10ms 时,010403=⨯=-dt du 0010106=⨯⨯==-dt du C i C (mA ) t=10~12ms 时,33 1021024⨯-=⨯-=-dt du 02.0)102(10103 6-=⨯-⨯⨯==-dt du C i C (mA ) t=12~14ms 时,010203=⨯=-dt du 0010106=⨯⨯==-dt du C i C (mA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