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程

高程
高程

高程

高程(标高)【elevation】指的是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绝对基面的距离,称绝对高程。简称高程。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某假定水准基面的距离,称假定高程。

“高程”是测绘用词,通俗的理解,高程其实就是海拔高度。在测量学中,高程的定义是某地表点在地球引力方向上的高度,也就是重心所在地球引力线的高度。因此,地球表面上每个点高程的方向都是不同的。

“高程”是确定地面点位置的一个要素。高程测量的方法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水准测量是精密测定高程的主要方法。水准测量是利用能提供水平视线的仪器(水准仪),测定地面点间的高差,推算高程的一种方法。

世界各国采用的高程系统主要有两类:正高系统和正常高系统,其所对应的高程名称分别为海拔高和近似海拔高,统称为高程。正常高系统和正高系统是有区别的,主要是由于重力场的影响不同,重力线就会产生一些偏移。我国规定采用的高程系统是正常高系统。如果不是进行科学研究,只是一般使用,正常高系统结果在国内也可以称为海拔高度。

过去我国采用青岛验潮站1950-1956年观测成果求得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的零点,称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后经复查,发现该高程系验潮资料过短,准确性较差,改用青岛验潮站1950-1979年的观测资料重新推算,并命名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国家水准点设于青岛市观象山,作为我国高程测量的依据。它的高程是以“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所定的平均海水面为零点测算而得,废止了原来“1956年黄海高程系”的高程。

附图是珠穆朗玛峰,2005年,中国对珠穆朗玛峰的高程的重新测定,是历史上工程最浩大的高程测量。该测量花费大量资金,耗时近半年,测量结束后在2005年九月公布的测量结果是:珠穆朗玛峰高程为8844.43米。10月9日,国家测绘局正式宣布,珠穆朗玛峰新高度为8844.43米。之前沿用多年的8848.13米今后不再使用。

珠峰测高的主要方法是两种:第一种方法是传统的经典测量方法,就是以三角高程测量方法为基础,配合水准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等方式,获得的数据进行重力、大气等多方面的改正计算,最终得到珠峰高程的有效数据。第二种方法是GPS 卫星大地测量法,这种方法首先要建立一个能与地球形状最大程度契合的参考椭球,通过卫星用GPS仪器获得珠峰相对于这个地球参考椭球的准确的三维坐标,然后,只要我们确定了参考椭球与真实地球在珠峰最高点上的高程差,就能够得到珠峰准确的高程。

中国部分名山的高程

2007年四月,中国国家测绘局和建设部联合公布了中国19座名山修正后的高程数据。这是继2005年公布珠穆朗玛峰高程后,中国再一次公布山峰类重要地理信息数据。此次公布的19座名山高程数据分别是:

泰山1532.7米,

华山2154.9米,

衡山1300.2米,

恒山2016.1米,

嵩山1491.7米,

五台山3061.1米,

云台山624.4米,

普陀山286.3米,

雁汤山1108.0米,

黄山1864.8米,

九华山1344.4米,

庐山1473.4米,

井冈山1597.6米,

三清山1819.9米,

龙虎山247.4米,

崂山1132.7米,

武当山1612.1米,

青城山1260.0米,

峨眉山3079.3米。

之前,中国许多山峰高程数据不统一、不准确,有的甚至相差近百米。随著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社会对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需求不断增长。依法公布中国著名山峰高程数据,可有效规范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审核公布行为,引导社会公众使用权威的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强化公民国家版图意识。

在综合考虑知名度、影响力、测量条件、国防安全等因素的基础上,国家测绘局将中国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包括世界遗产)范围内的78座著名山峰高程纳入了由国家公布的重要地理信息数据范畴。2006年7月下旬至2007年3月上旬,上述第一批19座著名山峰的高程测量完成,获得了较为精确的数据,并获得了包括7位院士在内的12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一致通过。

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方格网法、等高线法、断面法、DTM法、区域土方量平衡法和平均高程法】

土方量的计算方法 土方量的计算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步骤。工程施工前的设计阶段必须对土石方量进行预算,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费用概算及方案选优。在现实中的一些工程项目中,因土方量计算的精确性而产生的纠纷也是经常遇到的。如何利用测量单位现场测出的地形数据或原有的数字地形数据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土方量就成了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比较经常的几种计算土方量的方法有:方格网法、等高线法、断面法、DTM法、区域土方量平衡法和平均高程法等。 1、断面法 当地形复杂起伏变化较大,或地狭长、挖填深度较大且不规则的地段,宜选择横断面法进行土方量计算。上图为一渠道的测量图形,利用横断面法进行计算土方量时,可根据渠LL,按一定的长度L设横断面A1、A2、A3……Ai等。 断面法的表达式为 在(1)式中,Ai-1,Ai分别为第i单元渠段起终断面的填(或挖)方面积;Li为渠段长;Vi为填(或挖)方体积。 土石方量精度与间距L的长度有关,L越小,精度就越高。但是这种方法计算量大, 尤其是在范围较大、精度要求高的情况下更为明显;若是为了减少计算量而加大断面间隔,就会降低计算结果的精度; 所以断面法存在着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的矛盾。 2、方格网法计算 对于大面积的土石方估算以及一些地形起伏较小、坡度变化平缓的场地适宜用格网法。这种方法是将场地划分成若干个正方形格网,然后计算每个四棱柱的体积,从而将所有四棱柱的体积汇总得到总的土方量。在传统的方格网计算中,土方量的计算精度不高。现在我们引入一种新的高程内插的方法,即杨赤中滤波推估法。 2.1杨赤中推估 杨赤中滤波与推估法就是在复合变量理论的基础上,对已知离散点数据进行二项式加权游动平均,然后在滤波的基础上,建立随即特征函数和估值协方差函数,对待估点的属性值(如高程等)进行推估。 2.2待估点高程值的计算 首先绘方格网, 然后根据一定范围内的各高程观测值推估方格中心O的高程值。绘制方格时要根据场地范围绘制。

测设设计高程方法

测设设计高程方法: (1)在桩顶位置测量,以桩顶为基准,进行上下调整 (2)标尺紧贴桩号,在桩上下移动,知道测设出设计高程时,划下痕迹此方法需通过后视求出前视标尺上读数 地下坑道施工,坑顶桩号高程测量: (1)标尺倒立,如下图所示 A -高程点在顶部的测 Ha+a=Hb-b (2)坑底桩号测量与地面一样 (3)已知点较高,待测点较低,高差相差较大的时候,采用下图方法测设

B B -测设建筑基底高程 由于HB=HA+a-(b1-a2)-b2,则可以计算出B点处标尺的读数b2=HA+a-(b1-a2)-HB。 (4)相反,已知点低待测点高,采用如下图方法测设

已知坡度线的测设 (试用版) ?已知坡度线的测设就是在地面上定出一条直线,其坡度值等于 已给定的设计坡度。在交通线路工程、排水管道施工和敷设地下管线等项工作中经常涉及到该问题。 ?如图11-15所示,设地面上A点的高程为HA,AB两点之间的 水平距离为D,要求从A点沿AB方向测设一条设计坡度为δ 的直线AB,即在AB方向上定出1、2、3、4、B各桩点,使其各个桩顶面连线的坡度等于设计坡度δ。 ?具体测设时,先根据设计坡度δ和水平距离D计算出B点的高 程。 ?HB=HA-δ×D ?计算B点高程时,注意坡度δ的正、负,在图10-15中δ应取 负值。 ?然后,按照前面10-3节所述测设已知高程的方法,把B点的设 计高程测设到木桩上,则AB两点的连线的坡度等于已知设计

坡度δ。 为了在AB间加密1、2、3、4等点,在A点安置水准仪时,使一个脚螺旋在AB方向线上,另两个脚螺旋的连线大致与AB 线垂直,量取仪器高i,用望远镜照准B点水准尺,旋转在AB 方向上的脚螺旋,使B点桩上水准尺上的读数等于i,此时仪器的视线即为设计坡度线。在AB中间各点打上木桩,并在桩上立尺使读数皆为i,这样的各桩桩顶的连线就是测设坡度线。 当设计坡度较大时,可利用经纬仪定出中间各点。

测设设计高程方法

测设设计高程方法

测设设计高程方法: (1)在桩顶位置测量,以桩顶为基准,进行上下调整 (2)标尺紧贴桩号,在桩上下移动,知道测设出设计高程时,划下痕迹此方法需通过后视求出前视标尺上读数 地下坑道施工,坑顶桩号高程测量: (1)标尺倒立,如下图所示 B a b A -高程点在顶部的测 Ha+a=Hb-b (2)坑底桩号测量与地面一样 (3)已知点较高,待测点较低,高差相差较大的时候,采用下图方法测设

a1Ⅰb1 A A Ⅱ a2b2 B B -测设建筑基底高 由于HB=HA+a-(b1-a2)-b2,则可以计算出B点处标尺的读数b2=HA+a-(b1-a2)-HB。 (4)相反,已知点低待测点高,采用如下图方法测设 b2Ⅱa2 B B b1Ⅰa1 A

已知坡度线的测设 (试用版) ? 已知坡度线的测设就是在地面上定出一条直线,其坡度值等于已给定的设计坡度。在交通线路工程、排水管道施工和敷设地下管线等项工作中经常涉及到该问题。 ? 如图11-15所示,设地面上A 点的高程为HA ,AB 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D ,要求从A 点沿AB 方向测设一条设计坡度为δ的直线AB ,即在AB 方向上定出1、2、3、4、B 各桩点,使其各个桩顶面连线的坡度等于设计坡度δ。 ? 具体测设时,先根据设计坡度δ和水平距离D 计算出B 点的高程。 ? HB=HA-δ×D ? 计算B 点高程时,注意坡度δ的正、负,在图10-15中δ应取负值。 ? 然后,按照前面10-3节所述测设已知高程的方法,把B 点的设计高程测设到木桩上,则AB 两点的连线的坡度等于已知设 i δ 倾斜视 A 设计坡 D 已知坡度线测设

地形要素 等高线 高程点 抽稀

地形要素(等高线、高程点)抽稀 地形图准备: 1:2000以上大比例尺地形图不利于打印,需要将等高线抽稀成5m或者10m一条,并对高程点进行抽稀。 地形图上等高线间隔距离约1-2米,高程点间距约20米。如此小的间距导致数据量庞大。 方法1: 一、提取等高线和高程点,导入arcgis进行数据检查,制作高程模型TIN。 二、根据需要直接生成5米或者10米间隔的等高线。 三、规则分布的高程点制作: 1)根据比例尺及打印的尺寸计算高程点采样点的间隔。测量打印的图框的距离,宜宾 的打印图框横向距离约为6700米。按照A0的打印尺寸,其比例尺近似为1:6000。 在arcgis中可以设置显示比例尺为1:6000的环境下进行成果的预览。可以将1:6000 设置为固定参考尺寸,样式随比例大小进行缩放。

方法2: 一、等高线的抽稀可以直接在CAD或者V8中,根据线型的大小来抽取5米或者10米间距。 二、提取高程点,导入arcgis进行数据检查处理。在属性表中新建一长整型字段,可命名为 value。 三、根据打印的尺寸进行显示比例尺计算,确定采样点间距(50m),生成规则采样点。(采样 点的范围会大于数据的范围。)

四、对采样点进行空间连接。具体设置如下,采用最近距离空间连接,不要勾选keep all target 的点。

六、将高程点及注记转换为CAD。 总结: 根据上述的两种方法都可以进行高程信息的抽稀,可以达到较好的打印效果。方法1需花时间进行等高线和高程点的检查和处理,并构建了区域的地形模型,为基础地形分析做好了准备工作。方法2可以双人同时开工,一人抽取等高线,一人抽稀高程点,由于打印地形图时,等高线只需要线型,不需要数值,所以对于没有高程属性的地形图来说,方法2效率更高。但如遇多种比例尺拼接的地形图、等高线无法根据线型抽稀等复杂情况,方法2不可行。综上所述,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第一种方法,在地形图抽稀的同时,也进行了地形模型的构建,一举两得。

工程测量规范GB-(高程控制)

工程测量规范GB-(高程控 制)

作者: 日期: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条文说明--高程控制测量 4. 1 一般规定 4. 1 . 1高程控制测量精度等级的划分,仍然沿用《93规范》的等级系列。 对于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适用的精度等级,《93规范》是按四等设计的,但未明确 表述它的地位。本次修订予以确定。 本次修订初步引入GPS拟合高程测量的概念和方法,现说明如下: 1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GPS拟合高程测量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均有很大的进展。 2从工程测量的角度看,GPS高程测量应用的方法仍然比较单一,仅局限在拟合的方 法上,实质上是GPS平面控制测量的一个副产品。就其方法本身而言,可归纳为插值和拟合两类,但本次修订不严格区分它的数学含义,统称为“GPS拟合高程测量”。 3从统计资料看(表9),GPS拟合高程测量所达到的精度有高有低,不尽相同,本次修订将其定位在五等精度,比较适中安全。 4. 1 . 2区域高程控制测量首级网等级的确定,一般根据工程规模或控制面积、测图比例尺或用途及高程网的布设层次等因素综合考虑,本规范不作具体规定。 本次修订虽然在4. 1. 1条明确了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和GPS拟合高程测量的地位,但在应用上还应注意: 1四等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网应由三等水准点起算(见条文4. 3. 2条注释)。 2 GPS拟合高程测量是基于区域水准测量成果,因此,其不能用于首级高程控制。 4. 1 . 3根据国测[1987]365号文规定采用“ 1985国家高程基准”,其高程起算点是位于青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高程值为72. 2604m。1956年黄海平均海水面及相应的水准原点高程值为72. 289m,两系统相差-0. 0286m。对于一般地形测图来说可采用该差值直接换算。但对于高程控制测量,由于两种系统的差值并不是均匀的,其受施测路线所经 过地区的重力、气候、路线长度、仪器及测量误差等不同因素的影响,须进行具体联测确定 差值。 本条“高程系统”的含义不是大地测量中正常高系统、正高系统等意思。 假定高程系统宜慎用。 4. 1 . 4高程控制点数量及间距的规定,是根据历年来工程测量部门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便于使用且经济合理。 4. 2水准测量 4. 2 . 1关于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1本规范水准测量采用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的精度系列与现行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和《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相同。虽然这一系列对程 测量来讲并不一定恰当适宜,但从水准测量基本精度指标的协调统一出发,本规范未予变动。五等水准是因工程需要而对水准测量精度系列的补充,其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仍沿用《93 规范》的指标。 2本条所规定的附合水准路线长度,在按级布设时,其最低等级的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为3cm左右(已考虑起始数据误差影响)。 3本条中的附合或环线四等水准测量,工测部门都采用单程一次测量。实践证明是能达到规定精度的;因为四等水准与三等水准使用的仪器、视线长度、操作方法等基本相同,只 有单程和往返的区别;按此估算,四等水准单程观测是能达到规定精度指标的。 4关于山地水准测量的限差。

全站仪测量高程到底有几种方法

全站仪测量高程到底有几种方法。 方法一:经典方法,全站仪在已知坐标(含高程)点上设站; 方法二:后方交会,全站仪在任意点上设站; 方法三:对边测量,全站仪测两点高差。 下面对三种方法进行阐述: 方法一:经典方法 先说方法一。说这个方法是经典方法,是因为: 1.其测量原理我们在学习经纬仪视距测量时就学习过,每种测量教材中都有;2.测量教材中有关全站仪高程测量原理,都按此原理进行阐述; 3.全站仪高程测量的相关设置,都按此原理进行的。 到底什么测量原理呢,我们来回顾一下,看下图: 我们从(1)式中可以发现,全站仪一旦设站完成,测站高程和仪器高度均为定值,若测量过程中不改变棱镜高度,则除了Ssina(即实测参数)外,等式右侧其它各参数之和均为恒等值,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全站仪一旦设定,同时不再改变棱镜高度的话,全站仪对各点的测量高差,其实质是每个三角高差dZ的差值 这个结论我们先记住,它将是后面方法二和方法三的理论基础。 方法二:后方交会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叫“后方交会”是否准确,因为这个名字一般是指:在全站仪平面测量时,全站仪自由设站,通过测量并输入测站外两个已知点的平面坐标,从而完成设站的工作。 而这里是指全站仪在高程测量前,全站仪自由设站,通过测量测站外一个已知高程点,再通过全站仪相关的设置,从而完成全站仪高程测量设站的工作。 我们还是继续对照着这张老图进行分析: 方法三:对边测量 方法三的测量方法是一个纯粹的高差测量,操作也相当简单:全站仪架设在任意位置,不做任何高程测量的设置(即测站高程、仪器高、棱镜高均使用仪器内存值),分别对两个点测量其三角高差dZ(要保证棱镜高度不变),两者之差即为两点之高差,跟水准测量的后视减前视相反,这里应该是前视减后视。其测量原理,在方法一中已经验证,在此不再赘述。 各种方法的适用情况: 方法都出来了,都有测量原理,都是可行的,如果硬要说哪种方法好,本身这个问题就是个伪问题,因为每种方法各有优势,如果不结合实际情况,便不能确定到底哪种方法要好。因此最后来谈谈各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它们的适用情况。

自由设站测量三角高程法

目录 1.引言 (2) 2.三角高程测量计算基本公式 (2) 2. 1传统三角高程测量计算基本公式 (2) 2.2自由设站测量三角高程计算基本公式 (2) 2.2.1自由设站的概念 (2) 2.2.2公式推导 (3) 3.自由设站测量三角高程法在公路工程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3) 3.1 在路基放样施工标高中的应用 (3) 3.2在高填方路基或路堑高边坡(以下统称为高边坡)垂直位移监测的应用。 3 4.结论 (4)

全站仪自由设站测量三角高程的方法 马炳明 (广东省龙浩路桥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510630)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全站仪自由设站测量三角高程的方法及其在公路工程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关键词全站仪、三角高程、自由设站、竖直角 1.引言 随着土木工程建设的发展,全站仪的广泛应用,一些新的测量方法应运而生,全站仪自由设站测量三角高程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在此,笔者主要浅谈在单向观测和不考虑球气差改正的情况下,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测量三角高程的方法及其在公路工程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2.三角高程测量计算基本公式 2. 1传统三角高程测量计算基本公式 H B= H A+ i+ S *sin a—j⑴ 上式就是传统三角高程测量计算基本公式,式中各符号含义如下(假设全站仪架设在A点,要测B点的高程): H B—待测点B的高程;H A—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i—全站仪望远镜旋转 轴中心的高度;S —全站仪望远镜旋转轴中心到B点棱镜中心的斜距;a—在A 点观测B点的竖直角;j—B点处棱镜中心的高度。 在施工放样时,如直接测出全站仪望远镜旋转轴中心到B点棱镜中心的高差 V,则V = S *sin a,将V代入⑴式,得 H B= H A+ i+ V—j⑵ 2.2自由设站测量三角高程计算基本公式 2.2.1自由设站的概念 自由设站是测量中架设仪器的一种方法,全站仪后方交会使用的就是这 种方法。而三角高程测量的自由设站是相对于传统三角高程测量时固定在水 准点上设站而言。

运用GPS测定地面点高程方法论文

运用GPS测定地面点高程方法的研究摘要:用gps可以精确地测定三维坐标x,y,z和大地高差h,利用gps测得的大地高结合现有的水准资料可求出具有正常高h的gps点的高程异常,再用数字拟合法,可计算出其它gps点的高程异常和正常高。本文结合具体实例,介绍和分析利用gps测定地面点高程的方法和达到的精度。 关键词:gps大地高,高程异常,高程拟合,数学模型 abstract: using gps can measure exactly 3 d coordinate x, y, z and the earth difference h, using gps measurement of the earth with high level of existing data for a normal high h gps point of abnormal height, garnish with digital intends to legal, may be calculated other gps point of abnormal height and normal high. this paper based on some examples,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ground using gps point of methods and achieve elevation accuracy. keywords: gps the earth is high, the abnormal height, elevation fitting, the mathematical model 中图分类号:p2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由gps相对定位得到的三维基线向量,通过gps网平差,可以得到高精度的大地高差。如果网中一点或多点具有精确的wgs-84大

高程放样方法

辽宁科技学院讲稿 教学内容 备注 —5 高程放样方法 高程放羊的方法有:几何水准放样、三角高程放样。 按工程分:普通地面放样、向上导入高程放样、基坑放样、水平放样、井下导入高程放样、三角高程放样坡度。 一、在一般地区放样 设A点为已知水准点,B点为放样点,在两点设立仪器,在A尺读数为a(后视),前尺设计高程为H B,则在前视b应为: H B =H A+a-b, b=H A+a- H B 当H A+a- H B为正值时(小于b值)说明需要挖; 当H A+a- H B为负值时(大于b值)说明需要填; 2、当A点距B点较远时可采用导入方法

H B =Σh+H A-b, b= H A+ 1() n a b - ∑ -H B ①、向上导入高程 H B =H A+(m-n)+a-b =H A+ a+(m-n)-b, 则b= H A+ a+(m-n)- H B, 当发现读数大于b时,说明 还没有到达高度,当发现读数小于b时,说明超高了,也可以用H B测与设计比较。 ②、向下导入高程 基坑测量:H B =H A+a-(m-n)-b 同上面一样分析:读数大于b值,超过深度 读数小于b值,深度不够 也可以采用高程比值法。 还有一种情况:

其公式为 H B =H A+a+(m-n)+b =H A+a-(m-n)-(-b) = H A+a-(m-n)+b b= H A+a-(m-n)-H B 二、超平测量 现采用放样A、B、C、D四点说明 ①利用一般方法放样 点高程位置; ②在A点立尺读数为 在尺上标出读数位 ③将尺放在其它各点个点上使水准仪的横丝标与此记号重合,即为等 处。 三、放样坡度(经 仪、全站仪可采用 条件:A点高 程为H A,坡度 i已知。 (1)、在A

各种基准高程系数

85国家高程基准 85国家高程基准是指以青岛水准原点和青岛验潮站1952年到1979年的验潮数据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所定义的高程基准,其水准点起算高程为72.260米。 54北京坐标系 54北京坐标系即54国家坐标系,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 西安坐标系 80西安坐标系即80国家坐标系,采用国际地理联合会(IGU)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椭球参数,大地坐标原点在陕西省泾和县永乐镇的大地坐标系。 我国常用高程系统大全: (1) 波罗的海高程 波罗的海高程十0.374米=1956年黄海高程 中国新疆境内尚有部分水文站一直还在使用“波罗的海高程”。 (2) 黄海高程 系以青岛验潮站1950—1956年验潮资料算得的平均海面为零的高程系统。原点设在青岛市观象山。该原点以“1956年黄海高程系”计算的高程为72.289米。 (3) 1985国家高程基准 由于计算这个基面所依据的青岛验潮站的资料系列(1950年~1956年)较短等原因,中国测绘主管部门决定重新计算黄海平均海面,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年的潮汐观测资料为计算依据,并用精密水准测量接测位于青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得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和1956年黄海高程的关系为: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0.029m。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已于1987年5月开始启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同时废止。 (5) 广州高程及珠江高程 广州高程=1985国家高程系+ 4.26(米) 广州高程=黄海高程系+ 4.41(米) 广州高程=珠江高程基准+5.00(米) (6)大连零点 日本入侵中国东北期间,在大连港码头仓库区内设立验潮站,并以多年验潮资料求得的平均海面为零起算,称为“大连零点”。该高程系的基点设在辽宁省大连市的大连港原一号码头东转角处,该基点在大连零点高程系中的高程为3.765米。原点设在吉林省长春市的人民广场内,已被毁坏。该系统于1959年以前在中国东北地区曾广泛使用。1959年中国东北地区精密水准网在山海关与中国东南部水准网连接平差后,改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大连基点高程在1956年黄海高程系的高程为3.790米。 (7) 废黄河零点 江淮水利测量局,以民国元年11月11日下午5时废黄河口的潮水位为零,作为起算高程,称“废黄河口零点”。后该局又用多年潮位观测的平均潮水位确定新零点,其大多数高程测量均以新零点起算。“废黄河口零点”高程系的原点,已湮没无存,原点处新旧零点的高差和换用时间尚无资料查考。在“废黄河口零点”系统内,存在“江淮水利局惠济闸留点”和“蒋坝船坞西江淮水利局水准标”两个并列引据水准点 各地吴淞高程与85黄海高程的关系是: 一、吴淞零点和吴淞高程系:清咸丰十年(1860年),海关巡工司在黄浦江西岸张华浜建立信号站,设置水尺,观测水位。光绪九年(1883年)巡工司根据咸丰十年至光绪九年在张华浜信号站测得的最低水位作为水尺零点。后又于光绪二十六年,根据同治十年至光绪二十六年(1871~1900年)在该站观测的水位资料,制定了比实测最低水位略低的高程作为水

浅谈在施工中高程测量的几种方法.doc

目录 摘要 (2) 一、工程概况 (3) 1、任务来源 (3) 2、任务目的 (3) 二测区概况 (3) 三已有资料 (3) 四作业依据 (3)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4)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 T G B01-2003) (4) 3、《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BJ01-21-95) (4) 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 G J/T8-97) (4) 五水准仪法 (4) 1、水准仪配五米塔尺 (4) 2、悬挂钢尺法 (5) 六全站仪测高 (6) 1、三角高程 (6) 2、传统三角高程 (7) 3、三角高程的新方法 (8) 七、测量与施工的配合 (10) 1、工程概况 (10) 2、施工准备 (10) 3、施工方法及措施 (10) 4、沉降观测 (11) 5、模板制作及偏差值 (12) 6、模板制作和安装时的允许偏差值表 (12) 7、安全施工作业 (14) 八、结束语 (15) 九、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摘要 本文对云南昆明小坝立交桥改建项目中的高程测量进行逐一分析和探讨,在普通的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之间进行挖掘,其中谈到水准仪法,悬挂钢尺法,传统三角高程高程以及三较高程法的全站仪法 还有对我项目部所施工的第一联桥面的施压的沉降观测,以及一些简单的施工工艺和安全施工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水准仪法、三角高程、沉降观测、施工工艺 Abstract - In this paper, Kunming, Yunnan into a small dam projects overpass height measurement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one by one, in the general standard of measurement and between trigonometric leveling mining, which talked about leveling method, hanging steel ruler France, the traditional trigonometric leveling elevation and three Total high-way law law There are items to me by th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 joint of the pressure on the bridge of the settlement observation, as well as some simple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nd attention to construction safety issues. Keywords: Level Law, trigonometric leveling, settlement observation,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高程剖面

一、矢量化地形图高程的自动赋值 1、打开并进入工程文件编辑后,将无关紧要的要素关闭,仅留矢量化后的地形线。 2、点击线编辑→参数编辑→编辑线属性结构→输入中文“高程”→回车→选字段类 型为“双精度”→回车→填写字段长段(用8就可以)→填写小数点位(用2就可以)→最后点击“OK”,地形线属性结构即为“高程”。 3、矢量化后的地形图自动高程赋值 在矢量化后的地形图中找出两个较接近的控制点高程,并计算出每条线的高程增量及当前线的高程值后,点击矢量化→高程自动赋值→然后以当前线为基线拉直线后按左健确定, 自动跳出高程赋值栏图标→在图标栏中顺序填上当前高程、高程增量、高程域名(填写“高程”二字),再点击确定后,被直线所截取等高线变成黄色即赋值成功。 按上述方法将所有地形线予以赋值后才可进行图切剖面步骤(注意:在截取地形线时,同一等高线不能有交叉截取,只能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顺序进行,否则所赋高程值将出现错误。如从山顶往下截取时,高程增量应用负值,高程值即从大到小自动赋值)。 二、图切剖面步骤1、打开经高程赋值后的地形图,关闭其他不必要的图层,在图中截取需做图切剖面的位置A-A’点,并读取要切 剖面起、止坐标的X、Y值记下后退出编辑。 2、重新启动MAPGIS进入主菜单后→点击空间分析→点击DTM分析(进入数字地面模型子系统-三角剖分显示 窗口)→点击文件→打开数据文件→线数据文件(即经过高程自动赋值的地形线文件.WL)。 3、点击处理点线→再点击“高程点/线珊格化”,弹出高程点/线珊格化参数设置,此处只设定DX:和DY:其值可设定为1或2后点击确定(系统将自动保存为GRD 文件)→关闭(值得注意的是此操作在MAPGIS67可执行狗的破解版中在处理GRD 文件时常显示内存不足,而在MAPGIS65完全破解版中处理GRD文件却不会存在此问题,我都在65破解版中处理)。

水准仪在测量工程中是如何计算高程

水准仪在测量工程中是如何计算高程 2010-11-28 02:44:45| 分类:工程测量|举报|字号订阅 水准仪在测量工程中是如何计算高程实测标高=后视读数+后视标高-前视读数 高程的计算有两种方法 1 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高差法)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 2 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 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等高法) 表格中有: 观测点站点每站的前/后视读数高差高差闭合差高程结果 qq:35542491 我会尽我所能 地面高+后视读数=仪器高度 仪器高度-塔尺读数=塔尺处的高程 <必须知道一个已知的地面高,你自己设一个也是可以的> 后视器高中间视前视高程备注 1.100 180.695 179.595 1.200 179.495 179.595+1.1=180.695 180.695-1.2=179.495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关键词:高层沉降观测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

高程系统

正高系统 正高系统以大地水准面为高程基准面,地面上任一点的正高是指该点沿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要推算这种平均重力值,必须知道地面和大地水准面之间岩层的密度分布,这是不能用简单方法来推求的。所以过去都是采用近似的数据,只能求得正高的近似值。 高程系统正常高系统 1945年前苏联的M.C.莫洛坚斯基提出了“正常高”的概念,即将正高系统中的分母gm 改用平均正常重力值γm来代替,γm是可以精确计算的,因此正常高也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来。由各地面点沿正常重力线向下截取各点的正常高,所得到的点构成的曲面,称为似大地水准面,它是正常高的基准面。似大地水准面很接近于大地水准面,在海洋上两者是重合的,在平原地区两者相差不过几厘米,在高山地区两者最多相差2米。 似大地水准面不是等位面,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它是由各地面点按公式计算的正常高来定义的,这是正常高系统的缺陷,其优点是可以精确计算,不必引入人为的假定。中国《大地测量法式》规定采用正常高系统。 高程系统大地高程 地面点在三维大地坐标系中的几何位置,是以大地经度、大地纬度和大地高程表示的。大地高程以椭球面为基准面,是由地面点沿其法线到椭球面的距离。大地高程可直接由卫星大地测量方法测定,也可由几何和物理大地测量相结合来测定。采用前一种方法时,直接由卫星定位技术测定地面点在一全球地心坐标系中的大地高程;采用后一种方法时,大地高程分为两段来测定,其中由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或似大地水准面的一段由水准测量结果加上重力改正而得,由大地水准面或似大地水准面至椭球面的一段由物理大地测量方法求得。当以大地水准面为过渡面时,则:H =Hg+N,式中N为大地水准面至椭球面的差距,称为大地水准面起伏。如以似大地水准面为过渡面,则:H =H r+ζ,式中ζ为似大地水准面至椭球面的距离,称为高程异常。由于正高Hg是由地面点沿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而正常高H r 是由地面点沿正常重力线至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所以由上述两种方法计算得出的大地高程有差异,差数约为十分之几毫米。 高程系统力高系统 由于同一水准面上的各点在正高或正常高系统中的高程值不同,因而对于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来说,使用很不方便。为了使同一水准面上各点有相同的高程值,可以采用力高系统。地面点的力高定义为通过该点的水准面上纬度嗘0处的正高,即一个水准面上各点的力高都等于该面上纬度τ0处的正高。力高一般不作为国家的高程系统,只用于解决局部地区有关水利建设的问题。

全站仪测高程新方法

如图一所示,设a,b为地面上高度不同的两点。已知a点高程h a, 只 要知道a点对b点的高差h ab 即可由h b =h a +h ab 得到b点的高程h b。 图一 图中:d为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а为在a点观测b点时的垂直角 i为测站点的仪器高,t为棱镜高 ha为a点高程,hb为b点高程。 v为全站仪望远镜和棱镜之间的高差(v=dtanа) 首先我们假设a,b两点相距不太远,可以将水准面看成水准面,也不考虑大气折光的影响。为了确定高差h ab ,可在a点架设全站仪,在b点竖立跟踪杆,观测垂直角а,并直接量取仪器高i和棱镜高t,若a,b两点 间的水平距离为d,则h ab =v+i-t 故 h b =h a +dtanа+i-t (1)

这就是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公式,但它是以水平面为基准面和视线成直线为前提的。因此,只有当a,b两点间的距离很短时,才比较准确。当a,b两点距离较远时,就必须考虑地球弯曲和大气折光的影响了。这里不叙述如何进行球差和气差的改正,只就三角高程测量新法的一般原理进行阐述。我们从传统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1、全站仪必须架设在已知高程点上 2、要测出待测点的高程,必须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 二、三角高程测量的新方法 如图一所示,设a,b为地面上高度不同的两点。已知a点高程h a, 只 要知道a点对b点的高差h ab 即可由h b =h a +h ab 得到b点的高程h b。 图一 图中:d为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а为在a点观测b点时的垂直角 i为测站点的仪器高,t为棱镜高

ha为a点高程,hb为b点高程。 v为全站仪望远镜和棱镜之间的高差(v=dtanа) 首先我们假设a,b两点相距不太远,可以将水准面看成水准面,也不考虑大气折光的影响。为了确定高差h ab ,可在a点架设全站仪,在b点竖立跟踪杆,观测垂直角а,并直接量取仪器高i和棱镜高t,若a,b两点 间的水平距离为d,则h ab =v+i-t 故 h b =h a +dtanа+i-t (1) 这就是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公式,但它是以水平面为基准面和视线成直线为前提的。因此,只有当a,b两点间的距离很短时,才比较准确。当a,b两点距离较远时,就必须考虑地球弯曲和大气折光的影响了。这里不叙述如何进行球差和气差的改正,只就三角高程测量新法的一般原理进行阐述。我们从传统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1、全站仪必须架设在已知高程点上 2、要测出待测点的高程,必须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 : 1 二、三角高程测量的新方法 为测站中设定的测站点高程 d′为测站点到待测点的水平距离 а′为测站点到待测点的观测垂直角 从(4)可知,不同待测点的高程随着测站点到其的水平距离或观测垂直角的变化而改变。 将(3)代入(4)可知:

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方格网法等高线法断面法DTM法区域土方量平衡法和平均高程法

土方量的计算方法土方量的计算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步骤。工程施 工前的设计阶段必须对土石方因土在现实中的一些工程项目中,,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费用概算及方案选优。量进行预算方量计算的精确性而产生的纠纷也是经常遇到的。如何利用测量单位现场测出的地形数据或原有的数字地形数据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土方量就成了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比较经常的法、区域土方量平衡法和几种计算土方量的方法有:方格网法、等高线法、断面法、DTM 平均高程法等。 、断面法1 当地形复杂起伏变化较大,或地狭长、挖填深度较大且不规则的地段,宜选择横断面法进行土方量计算。上图为一渠道的测量图形,利用横断面法进行计算土方量时,可根据等。A2、A3……AiLL渠,按一定的长度L设横断面A1、 断面法的表达式为Ai-1,Ai分别为第i单元渠段起终断面的填(或挖)1在()式中,方面积;Li为渠段长;Vi为填(或挖)方体积。 土石方量精度与间距L的长度有关,L越小,精度就越高。但是这种方法计算量大, 尤其是在范围较大、精度要求高的情况下更为明显;若是为了减少计算量而加大断面间隔,就会降低计算结果的精度; 所以断面法存在着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的矛盾。 2、方格网法计算 对于大面积的土石方估算以及一些地形起伏较小、坡度变化平缓的场地适宜用格网法。这种方法是将场地划分成若干个正方形格网,然后计算每个四棱柱的体积,从而将所有四棱柱的体积汇总得到总的土方量。在传统的方格网计算中,土方量的计算精度不高。现在我们引入一种新的高程内插的方法,即杨赤中滤波推估法。 2.1杨赤中推估 杨赤中滤波与推估法就是在复合变量理论的基础上,对已知离散点数据进行二项式加权游动平均,然后在滤波的基础上,建立随即特征函数和估值协方差函数,对待估点的属性值(如高程等)进行推估。 2.2待估点高程值的计算 首先绘方格网, 然后根据一定范围内的各高程观测值推估方格中心O的高

全站仪高程测量

后视的目的是定向,只需要后视点的平面坐标,跟高程没关系,所以测量时后视点的高程可不用输入。 全站仪测高程是应用了三角高程原理,误差较大,需要连续的复测。 一、三角高程测量的传统方法 设A,B为地面上高度不同的两点。已知A点高程H A,只要知道A点对B点的高差h AB即可由HB=H A+h AB得到B点的高程H B。 D为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α为在A点观测B点时的垂直角 i为测站点的仪器高,t为棱镜高 H A为A点高程,H B为B点高程。 V为全站仪望远镜和棱镜之间的高差(V=Dtanα)

首先我们假设A、B两点相距不远,不考虑大气折光的影响,为了确定高差h AB,可在A点架设全站仪,在B点竖立棱镜,观测垂直角α,并直接量取仪器高i和棱镜高t,若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D,则h AB=V+i-t 故 H B=H A+Dtanа+i-t (1) 这就是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公式,但它是以水平面为基准面和视线成直线为前提的。因此,只有当A、B两点间的距离很短时,才比较准确。当A、B两点距离较远时,就必须考虑地球弯曲和大气折光的影响了。我们从传统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1、全站仪必须架设在已知高程点上; 2、要测出待测点的高程,必须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 二、三角高程测量的新方法 如果我们能将全站仪像水准仪一样任意置点,而不是将它置在已知高程点上,同时又在不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的情况下,利用三角高程测量原理测出待测点的高程,那么施测的速度将更快。 假设B点的高程已知,A点的高程为未知,这里要通过全站仪测定其它待测点的高程。首先由(1)式可知: H A=H B-(Dtanα+i-t) (2)

全站仪测量高程方法

全站仪测量高程有两种情况:1种是仪器架设在水准点,另一种是仪器架设在非水准点上。 第一种情况计算公式:高程=H(测站点高程)+i(全站仪高)+h(测量点高差)-I(测量点棱镜高) 第二种情况计算公式:高程=H(后视水准点高程)-h(后视高差)+h(前视高差)+i(后视棱镜高)-I(前视棱镜高)注:一般前后视棱镜设置同样高度。简化公式可以去掉最后两项。 全站仪仪器内计算待测点高程的过程是: 全站仪控制点高程+全站仪高+全站仪发射点与棱镜中点高差-对中杆高度=对中杆控制点高程, 比如全站仪架的控制点高程为100m,仪器高1.5m,测得高差显示为8m(假设棱镜头比全站仪发射点高),棱镜高度1.3m,则待测点高程为 100+1.5+8-1.3=108.2m 全站仪测量点高程可以满足一般施工,比水准仪方便,任意建站整平就可开始测量待测点和已知点相对高差,从而快速得出待测点高程。现在桥梁施工盖梁完,就要求接着做垫石,这时水准仪只能从桥头过来,如果距离比较远那就只能拿全站仪测。全站仪测高程开始时先正倒镜各测几个垫石,观察数据稳定时就可以直接用正镜测完。 全站仪测量高程,我拿宾得、徕卡的测过几座桥,从基础施工到铺装,150米内没问题,可以满足施工要求,相对用水准仪测的那几座桥真的很省力。不放心可以拿水准仪复核几个点就可以了。 有时候做控制点,用水准仪翻山越岭的测累计误差其实比全站仪大,也耗时耗力。 全站仪测量高程其实涉及到很多改正,比如温差、高程修正,可以翻阅其他参考书,去新浪爱问搜有很多,不过我们一般做一级导线点控制点距离也就400米以内偏多,不用改正可以满足施工精度了,高程四等水准的话也不用折光、温差改正,只要对向观测的两次高差满足规范(查<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以及平差过关就可以了。

1.等值线图、高程标注

等值线图做法 1.建立excel表格文件,表明点号、X、Y坐标值,高程值(或化探金属含量、物探参数值)。 2.修改excel文件字段格式,如下: 3.[文件]/[另存为],出现“另存为”页面,选择保存路径;在“文件名”输入框中输入 “”ΔT.det””(”ΔT.det”中的引号为英文状态,ΔT要与EXCEL表中的字段完全一致);在“保存类型”输入框中选择“CSV(逗号分割)*.csv”,然后点[确定],[保存]。关闭,出现对话框,询问“是否保存ΔT.det 文件”,选择“是”。 4.重新运行mapgis,点空间分析子系统的“DTM分析”,在出现的页面上,点[文件]/[打开三角剖分文件],选“ΔT.det”。页面中出现根据excel表文件做出的散点图。 5.点菜单[Tin模型],在其下拉菜单中选[约束剖分三角网生成],再点[整理三角剖分网],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根据需要选择选择项(角度、边长),删除无用的三角形。 6. 点菜单[Tin模型],在其下拉菜单中选[追踪剖面等值线],出现设置页面,对各项进行设置后,保存三角剖分文件。 7.关闭,会提示你保存文件,先保存Tin文件,然后保存*.wt、*.wl、*.wp文件。 8.用MAPGIS编辑子系统打开文件。 高程点标注制图方法 1、数据准备同等值线图做法的1、 2、3。已保存三角剖分文件。 2、[空间分析子系统]/[DTM分析]/[打开三角剖分文件],选定“ΔT.det”文件。 3、点菜单[Tin模型],在其下拉菜单中选[快速生成三角剖分网]; 4、点[模型应用],在下拉菜单中选[高程点标注制图],出现“高程子系统ΔT.det页面”,在缺省符号窗口 中点左键,,在对话框中选缺省符号。确认。 5、保存,点文件。退出。在编辑系统中打开。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高程控制)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条文说明--高程控制测量 4.1 一般规定 4.1.1 高程控制测量精度等级的划分,仍然沿用《93规范》的等级系列。 对于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适用的精度等级,《93规范》是按四等设计的,但未明确表述它的地位。本次修订予以确定。 本次修订初步引入GPS拟合高程测量的概念和方法,现说明如下: 1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GPS拟合高程测量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均有很大的进展。 2 从工程测量的角度看,GPS高程测量应用的方法仍然比较单一,仅局限在拟合的方法上,实质上是GPS平面控制测量的一个副产品。就其方法本身而言,可归纳为插值和拟合两类,但本次修订不严格区分它的数学含义,统称为“GPS拟合高程测量”。 3 从统计资料看(表9),GPS拟合高程测量所达到的精度有高有低,不尽相同,本次修订将其定位在五等精度,比较适中安全。 4.1.2 区域高程控制测量首级网等级的确定,一般根据工程规模或控制面积、测图比例尺或用途及高程网的布设层次等因素综合考虑,本规范不作具体规定。 本次修订虽然在4.1.1条明确了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和GPS拟合高程测量的地位,但在应用上还应注意: 1 四等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网应由三等水准点起算(见条文4.3.2条注释)。 2 GPS拟合高程测量是基于区域水准测量成果,因此,其不能用于首级高程控制。4.1. 3 根据国测[1987]365号文规定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其高程起算点是位于青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高程值为72.2604m。1956年黄海平均海水面及相应的水准原点高程值为72.289m,两系统相差-0.0286m。对于一般地形测图来说可采用该差值直接换算。但对于高程控制测量,由于两种系统的差值并不是均匀的,其受施测路线所经过地区的重力、气候、路线长度、仪器及测量误差等不同因素的影响,须进行具体联测确定差值。 本条“高程系统”的含义不是大地测量中正常高系统、正高系统等意思。 假定高程系统宜慎用。 4.1.4 高程控制点数量及间距的规定,是根据历年来工程测量部门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便于使用且经济合理。 4.2 水准测量 4.2.1 关于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1 本规范水准测量采用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的精度系列与现行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和《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相同。虽然这一系列对程测量来讲并不一定恰当适宜,但从水准测量基本精度指标的协调统一出发,本规范未予变动。五等水准是因工程需要而对水准测量精度系列的补充,其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仍沿用《93规范》的指标。 2 本条所规定的附合水准路线长度,在按级布设时,其最低等级的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为3cm左右(已考虑起始数据误差影响)。 3 本条中的附合或环线四等水准测量,工测部门都采用单程一次测量。实践证明是能达到规定精度的;因为四等水准与三等水准使用的仪器、视线长度、操作方法等基本相同,只有单程和往返的区别;按此估算,四等水准单程观测是能达到规定精度指标的。 4 关于山地水准测量的限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