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原子的结构和性质》(修改稿)

第2章:《原子的结构和性质》(修改稿)
第2章:《原子的结构和性质》(修改稿)

结构化学

Structural Chemistry 第二章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Chapter 2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atoms

主讲人:张 强 教授 E-mail: zhangq@https://www.360docs.net/doc/683217833.html,

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授课专业 ● 化学专业

●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

第二章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1. 教学目的

掌握单电子原子Schr?dinger 方程的建立,了解其求解过程,掌握所产生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和波函数、电子云的图像。由此结论推广至多电子原子,了解多电子原子的轨道近似和中心力场近似处理方法及核外电子排布的依据,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性质之间的关系,了解角动量的偶合及原子光谱项的意义。2.学时安排

12学时

3.教学主题

2.1 薛定谔方程

2.1.1 类氢离子的薛定谔方程

2.1.2 变数分离

2.1.3 解Φ方程

2.1.4 Θ方程的解

2.1.5 R方程的解

2.2 类氢离子波函数及轨道能级

2.2.1 量子数的物理意义(一)

2.2.2 量子数的物理意义(二)

2.2.3 波函数与径向分布函数

2.3 多电子原子结构

2.3.1 中心力场近似和自洽场近似

2.3.2 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

2.4 原子光谱项

2.4.1 原子光谱项定义

2.4.2 原子光谱项的推导

2.4.3 组态的能级分裂

2.4.4 基态光谱项

4. 重点和难点

重点:(1).量子数的物理意义;(2).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形;(3).多电子原子的结构.

难点:(1).单电子原子Schr?dinger方程的求解;(2).原子光谱项的推导.

5.作业

(1)自编打印习题:第一部分《量子力学基础和原子结构》习题31~44。

(2)自编辅助练习题(见打印的《结构化学》课程复习参考第一部分:11~21题)。

§2.1 薛定谔方程

一、类氢离子的薛定谔方程

本节讨论H原子,He+、Li++等类氢离子的Schr?dinger方程的求解。这些体系都包含一个原子核和一个电子,是两个质点相互作用的体系,处理这类问题有2种方法:

一是采用客观坐标,即?包括原子核,电子的动能项,核与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势。

方程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代表原子整体移动,另一部分代表电子对核的相对运动,为了分解这两个运动,通常用质量坐标代替原来核与电子的直角坐标,用球极坐标表示电子对核的相对运动:

波函数可表示为:其中

能量表示为:

Schr?dinger方程分离为两部分:

(2.1)

(2.2)

由于两部分能量相差很大,即,因此原子的整体运动只在讨论原子平动时才用到,一般只讨论电子相对核的运动,即方程(2.2),一般也把电子对核的相对运动能量作为总能量。

另一种方法即把坐标原点定于原子核上,这样?简化为两部分,电子动能和与核电子相互作用势能

若把拉普拉斯算符写成球坐标形式,则Schr?dinger方程与(2.2)基本相同,因为H 原子核质量为电子质量的1836倍。

两种方法是殊途同归。

直角坐标化球极坐标:

类似可得:

将这些关系式代入Laplace算符()则:

电子与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势能与它们的核电荷成正比,与核和电子间距成反比

为介电常数

这样类氢离子球坐标形式的Schr?dinger方程为:

二、变数分离

将代入方程,并乘以

其中第三项只与的微商有关,对方程各项除以,然后令第三项等于常数,则方程写成二个等式:

第二等式两边除以,与?有关的第二项移到方程另一边。

这样方程左边与变量有关,方程右边与变量有关,要使方程相等,两边须等于某一常数,再稍加整理,R方程为:

Θ方程为:

三、解Φ方程

, 方程为二阶齐次线性方程。

方程的特解:

通过波函数归一化可求得A值:

根据Enler公式,指数函数化三角函数形式:

表示是一个以为周期的周期函数,即

要使成立

必须=0, ±1, ±2……,必须为整数。

当时,为实数解

当=0, ±1, ±2…… 时,为复数解,一般常用实数解,所以要对进行态的迭加。

四、Θ方程的解

Θ方程的解相当烦,我们只介绍解方程的思路。

令方程化为:

该方程有2个正则奇点,先进行替换,然后用幂级数法求解方程:

令求得多项式系数之间的关系:

幂级数定义函数G为无穷级数,这不符合状态函数要求,状态函数要求是有限函数,所以令

令,k是项数,自然是正整数,只能取0, ±1, ±2…

所以…取值为0, 1, 2…正整数。

将代回原方程:

此方程为连属Legendre微分方程,要用特殊函数连属勒氏多项式来解,最后解得:

五、R方程的解

设,为拉盖尔函数(Laguerre),原方程可化为:

L函数代入,并比较的同次幂的系数,得到:

令无穷级数为多项式,则:

k为项数,正整数

其中a0为波尔半径

联属拉盖尔多项式

其中为Rydberg常数.由此可见,主量子n,角量子数l,磁量子数m的取值都来自

方程的解。

§2.2 类氢离子波函数及轨道能级

一、量子数的物理意义(一)

1.量子数的取值与上限

求解R方程过程中,要使拉盖尔函数成为有限多限式,必须使幂级数第项为0。由此得到:

k是多项式中的项数,所以,反之

即Θ方程中要求取值为0,1,2…正整值,R方程则给出的上限为n-1。

从Φ方程得出:

Θ方程给出:

即给出的上限为所以

2.角量子数的物理意义:

主量子数n决定体系的能量,接下来会进一步讨论。

而角量子数取值分别为时,它所对应的原子轨道分别是,不仅如此,电子在绕原子

核作园周运动时,有一力学量——角动量,表达为算符形式是,参照经典力学可将

其写成行列式:

这是直角坐标形式,写成球极坐标形式:

这形式与中有关变量Θ,Φ部分十分相似。实际上角动量算符平方与能量算符有共同本

征函数,所以我们可写出角动量的本征方程,本征值为(是单位).角动量不为0的电子在磁场中运动会产生磁矩,的值也与角量子数有关其中为玻尔(Bohr)磁子。

当时,即电子的磁矩分别是

即随着量子数的增大,电子受磁场的影响越来越大

3.磁量子数

对一个给定的角量子数,的取值为,也就是说一个角量数的电子,它的取值可为,共个,这就是s轨道只有一个,而p轨道有三个,d轨道有五个,f轨道有七个的原因, s电子的轨道为球形对称分布,磁矩为0。p电子当m为0,即的磁矩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的磁矩在磁场方向分量为,d电子的磁矩在磁场作用下,分裂成五个值,

图2-1

二、量子数的物理意义(二)

解薛定谔方程可知,类氢离子的能级公式

:,即能级只与主量子数有关,例

如Li2+离子(图2-2),它的1s电子的能级为:

2s,2p电子的能级为:

3s,3p,3d电子的能级为:

图2-2

在单电子的原子里,原子轨道能级为重简并的,若是多电子原子,由于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轨道能级除了与n值有关,与值也有关,即2s,2p轨道都不再简并,3s,3p,3d轨道分成三个能级,这样只考虑电子的空间轨道运动. 若再考虑电子的自旋运动,能级还要再分裂(这方面内容在讨论原子光谱时还要进一步讨论)。

徐光宪先生在分析了大量实验数据后提出:原子轨道能级可按n+0.7l式子估算,我们可得到原子轨道的级能为:

这样原子轨道按能量顺序排列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4s,3d,40(4.0~4.7)这一段为第一过渡金属价轨道区,5s,4d,5p(5.0~5.7)是第二过渡金属价轨道区,6s,4f,5d,6p(6.0~6.7)是第三过渡,镧系元素的价轨道区,同是0.7个单位的能量间隙,第一,二过渡金属区各包含18个电子的排布,而第三过渡,镧系区,同样的能隙要安排32个电子的排布,所以第三过渡与稀土有许多独特的性质,是组成许多功能材料的主要元素。目前在讨论稀土元素时,一般认为是5d,6s ,6p轨道为价轨道,4f轨道电子是否参与作用是争论的焦点,在很窄的能隙电子间的相互作用是不能忽略的,所以稀土化合物的化学键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稀土元素在全球为稀有元素,而我国是稀土大国,在内蒙等地有大量的稀土矿,且多是多种稀土元素伴生矿,研究稀土元素对我国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

三、波函数与径向分布函数

1.波函数与状态分布函数

类氢离子波函数是它的原子轨道的数学表示,而则是表示在空间某一点附近的小体积元内电子出现的几率。波函数与电子云可用多种函数的图形表示它们的分布的特点,如图和

图。这两种图一般只用来表示s态的分布(s态波函数的分布具有球形对称性,只与r有关,与无关)。

类氢离子的和函数分别为:

图2-3

从图中可看出,氢原子的1s态,在核附近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最大,随r的增加,几率密度平稳地下降。对于2s 态,当时,分布情况与1s 态相似,时,为负值,负值的绝对值逐渐增大,至达到最低点,然后随r 值增加,逐渐趋于零。时,出现的一个节面。

2.径向分布函数

氢原子波函数可表示为径向波函数与球谐函数的乘积

:

我们对几率分布函数的分布部分积分,即可得到径向分布函数:

其中R(r)函数表达虽复杂,但取值有限,实际函数并不复杂。

D dr表示在半径r到r+dr的球壳内找到电子的几率,它反映电子云分布随半径r的变化

从图2-4中可看出,对球对称的电子径向分布函数,极大值已不在r=0处。这是因为几率分布随r 值增加而减少,而壳层体积随的增大。两者综合结果,在离核处,1s态几率最大。当氢原子处于基态时,1s电子运动构成一个围绕原子核的球。2s态电子运动构成一个小球和一个外球壳,3s态电子运动则构成一个小球和两个同心球壳,即有两个节面. 比较这些径向分布图可发现,1s 态的的极大值最大,2s态其次,3s态再次,而极大值离核的距离越来越运。而2p态径向分布没有节面,3p态有一节面……主量子数为n,角量

子数为

的径向分布图共个节面,和个极大峰。

§2.3 多电子原子结构

一、中心力场近似和自洽场近似

自洽场方法

1. 多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

氢原子是最简单的原子体系,仅有一个原子核与一个电子。即使这样简单的体系,解薛定谔方程时,还需用特殊函数,如连属勒让特多项式和拉盖尔多项式。对任意一个多电子原子来说,要精确求解薛定谔方程是不可能的,只能寻找某种近似方法。其中比较成功的是中心力场近似。假定原子的质心与原子核心重合,哈密顿算符中,可略去原子核的动能项,并以原子单位表示一些常数

。这样,?化简为:

其中第一项是对原子中所有电子的动能求和,第二项是电子与核间相互作用势能的加和。第三项是电子间的相互排斥势能。近似方法希望能将原子的总哈密顿算符分解成一个单电子哈密顿算符的加和,薛定谔方程中前两项很容易分解成单电子项,只有第三项难以分解。中心力场近似假设每个电子处在原子核与其它电子组成的平均势场中运动:

此处V(i)是某电子i的单电子势能函数,它以原子核势场、其余(n-1)个电子产生的瞬时场平均值为基础,总波函数ψ写成单电子波函数的乘积:

波函数的平方——几率密度函数,根据概率论,恰好是单电子几率密度函数的乘积。因此,

用单电子轨道乘积求多电子近似波函数所隐含的物理模型是一种独立电子模型。体系的总能量近似为各电子能量之和

2. 自洽场方法

根据中心力场近似,每个电子都是在一个由核和其它电子产生的平均势场中运动,它的波函数可用来表示,它们都服从方程

Hartree在1928年首先提出,后经Fock改进的自洽场方法如下:先假设一套试探的单电子波函数

,例如可仿照类氢类子波函数由径向函数与球谐函数组成,将试探波函数代入

Hartree-Fock方程,得到第一次循环后的能量和波函数,再将波函数代入Hartree-Fock方程……这样反复计算,直至n次能量与(n-1)次的能量的差值(或波函数形成的密度函数差值)小于某一指

定值,则称方程达到自洽。此方法刚开始是解原子的Hartree-Fock方程,以后五,六十年代经Roothann 改进后可处理分子体系。Hratree-Fock-Roothann方程:直至目前,仍是量子化学计算使用的重要方程,自洽场方法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变得越来越有效了。

二、电离能

1. 电离能的定义:

某元素气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成为一价气态离子所需的最低能量称为某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一价气态正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成为二阶气态正离子所需的能量为第二电离能……比较各元素的电离能可看出:

(1)稀有气体的电离能处于极大值,这是因为稀有气体的原子具有全满的电子层,要移去一个电子很困难。碱金属的电离能处于极小值,因为碱金属只有一个电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稳定的全满壳层结构。

(2)同一周期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基本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增加。

(3)元素的第二电离能总大于第一电离能,碱金属的处于极大值,而碱土金属的处于极小值。

2. 屏蔽常数

为了计算有效核电荷,slater提出估算屏蔽常数的方法

(1)将电子由内向外分层1s | 2s 2p | 3s 3p | 3d | 4s | 4p | 4d | 4f | 5s 5p |……

每层具有不同的屏蔽常数。

(2)对所考虑的壳层,外层电子没有影响。

(3)同一层每一个其它电子贡献0.35(1s层每一电子0.30)。

(4)对s,p层,相邻内层每个电子贡献0.85,更内层每个电子为1.00。

(5)对d层或f层,每一内层电子均为1.00。

3.轨道近似能量

在类氢离子体系,轨道能量可用下式计算:

在多电子原子体系,用有效核电荷代替Z,有效量子数代替主量子数n,则可计算轨道的近似能量,例如原子:

1s轨道能量:

2s,2p轨道能量:

3s轨道能量:

有效量子数,当时,;

当时,;

当时,;

时,准确性较差,一般不讨论。按此方法计算,2s与2p相同,实际上是不同的,这是由于此方法过于粗略。

4. 计算电离能

假设要计算第一电离能,按定义

第一电离能:

第二电离能:

§2.4 原子光谱项

一.原子光谱项定义

多电子原子,由于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原子轨道能级不再是按主量子数n分成几个简单的能级,而是与电子的角量子数有关,与电子的自旋运动有关,分成许多更细的能级. 我们从原子光谱可观察到这种现象,化学中用原子光谱项来描述这种现象。讨论原子中电子运动耦合时有两个方法,一个是L-S耦合,一个是J-J耦合,对于轻元素,大多选择L-S耦合。

用量子数L表示电子轨道角动量的矢量加和:

用量子数S表示电子自旋运动的矢量加和:

图2-5两个电子轨道角动量相互作用产生L=0,1,2的三种可能情况L值取0,1,2,3,4,5……可用大写字母S,P,D,F,G,H……表示,就象以前量子数\,对应s,p,d,f

轨道一样:

沿磁场的分量以表示,其值为,共(2L+1)个,即S谱项对应一个原子状态,P谱项对应三个状态,D谱项对应五个状态……将(2S+1)的数值写在L的左上角,即原

子光谱项,(2S+1)是沿磁场方向的能级分裂为(2S+1),M数值为(电子偶数个,S为整数)或:(电子数为奇数,S为半整数),(2S+1)称为光谱项的多重性。光

谱项对应电子运动的(2S+1)(2L+1)个状态。

例如:对应九个状态,对应电子运动10个状态。和再耦合,可得到总角动量,

,当时,,……,共(2S+1)个值,当

共个值,写成形式,称光谱支项。

例如:谱项(L=2,S=1)J=3,2,1, 即可分裂为三个光谱支项。

又如:谱项即可分裂为三个光谱支项。电子若处在

磁场中,则J值还可分裂成(2J+1)个分量,取值为或

二、原子光谱项的推导

1. 非等价电子组态

两个电子的主量子数或角量子数不同时,称之为非等价电子,如或。由于至少有一个量子数不同,光谱项的推求较容易,只要将L,S耦合起来,即可求出所有可能的光谱项。例如:

组态,l1=1,l2=1,两矢量加和可得三种情况,自旋为加和可得到S=1,0,L与S不同组合都可存在,即,共六个谱项,每个谱项分别包含(2L+1)(2S+1)个微观状态,共有36个状态。另一方面,从(2p)1(3p)1推算,2p共有三个轨道,一个电子的自旋向上或向下填入这三个轨道,共有六种可能,3p轨道填一个电子也是如此,因此36与光谱项状态数加和结果一致。再如,一个电子填在一个s轨道内可自旋向上或向下,有二种可能,而一个电子填在五个d轨道中则有十种可能,10个微观状态,二个电子的L-S耦合可得L=2,S=1,0, 则光谱项可组合出两项。与矢量再耦合,可得总角动量J,即和,四个光谱支项。

2. 等价电子组态

处在同一个主量子数角量子数的电子,称之为等价电子,如,由于受Pauli不相容原理的限制,微观状态大大减少,光谱项推算的难度也增大。

(1)等价电子可能的微观状态

先讨论可能状态数,np的三个轨道中,电子可按自旋向上与向下两个选择填入,共有六种可能性,现有三个电子,在六种状况中选择三个,用组合来计算,有20个微观状态,又如组态,nd的五个轨道,电子还有自旋的两种选择,共有十种可能性,两个电子填入这些轨道,即

种状态,要比非等价电子的可能状态少得多。现以组态为例,说明如何推导等价电子的光谱项。组态可能的微观状态为种,现具体列出如下:

(2)推算原子光谱项

从15种可能的微观结构中,首先取(对应的的状态),可写出光谱项1D(L=0,S=0)每个谱项对应(2S+1)(2L+1)个微观状态,即对应五个微观状态M L=2,1,0,-1,-2,M S=0。

然后再根据,相对应的,我们可以写出另一谱项, 该谱项对应着九个微观状态, 共有15个微观状态,其中表示五个状态,表示九个状态,最后一个状态是. 这

样我们得到了组态的全部光谱项。从表2可看出,第1,15状态属

谱项。2,5,9,10,13,14

状态属于

,还有些状态,如6,7,8都是,很难指认哪一个状态属于

。这种情

况我们可用图来表示。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

首先写出的

谱项,对应的

,可在纵坐标上用五个X

表示,其次

谱项

,共九个状态用0表

示,最后

谱项

用方块表示,

从图中可看出

是三个状态共用

一个点,我们可用这三个状态组合起来表示三个状态。

是一个点对应两个状态,

也要用态迭加来处理。由于Pauli 原理的限制,

等价电子的与组态有相同光谱项,

的光谱项也是与有相同的光谱项,

与,

与nd 8

都有相同的光谱项。

三、基态光谱项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只需知道基态光谱项,这时我们不必像上面那样进行繁琐的分析推导,只要根据Hund 规则和Pauli 不相容原理,就可很快写出基态光谱项,具体步骤如下: ①满壳层组态,如

。因L=0,S=0,所以基态谱项恒为

②组态中电子自旋尽量平行(S 达到最大)。 现以图表形式表达: ①自旋先填自旋向上

,再填自旋向下

②轨道运动矢量先向下(P 电子垂直L=1,d 电子垂直L=2,斜向L=1),再水平方向(对L 贡献为0),然后矢量向上。

③总角量子数J ,根据L,S 的箭头方向,方向相同为J=L+S ,方向相反为J=|L-S|。

1. 光谱项能级

对一个或组态,当考虑电子间相互作用时,组态能级分裂成几个不同的光谱项,按Hund 规则,判断光谱项能级高低:

A . 同一组态中,S 最大的光谱项(多重度最高)能级最低。

B . S 值相同时,L 值较大的光谱项,能级较低。 这样,

组态中,

谱项能级最低,

谱项能级其次,

谱项的能级最高。

2.光谱支项能级

以上仅考虑电子的空间轨道运动,若进步考虑电子轨道与自旋的相互作用,光谱项还会分裂成光谱支项, 当

时,光谱项分裂成(2S+1)个光谱支项。

例如

分裂为

。当L

谱项

光谱项可分裂成(2L+1)个支项,即一项,对光谱支项的能级高低,根据Hund 第二规则:组态电

子少于、等于半满时,J 值越小,能量越低, 反之,若组态电子大于半满时,J 值越大,能量越低。

现以

组态为例说明,

组态共有

个微观状态,

,对应的

,可

写出光谱项(2×5=10个微观状态);再取,对应的 ,光谱项为(4×1=4个微观状态),剩余六个状态(6为3的倍数)可定为

。根据Hund 规则,多重度最大的

能量最低,

谱项其次,

谱项能量最高。光谱支项(J=L+S,L+S-1,……|L -S|):

2122

32223225222344

P P P D D D S S ,,,,→→→。磁场中,每个光谱支项还会分裂成(2J+1)项,

J=0,±1,±2……±J 或

四、组态的能级分裂

大学无机化学第五章试题及标准答案

第五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本章总目标: 1: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会看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形 2:能够运用轨道填充顺序图,按照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写出若干元素的电子构型。 3:掌握各类元素电子构型的特征 4:了解电离势,电负性等概念的意义和它们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各小节目标: 第一节:近代原子结构理论的确立 学会讨论氢原子的玻尔行星模型213.6E eV n = 。 第二节: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 1:掌握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h h P mv λ= =)。 2:学习运用不确定原理(2h x P m π???≥ )。 第三节: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1:初步理解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方法——处于定态的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的概率密度分布(即电子云)。 2:掌握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能层、能级、轨道和自旋以及4个量子数。 3:掌握核外电子可能状态数的推算。 第四节:核外电子的排布 1:了解影响轨道能量的因素及多电子原子的能级图。 2。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 ○ 1能量最低原则——多电子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尽可能分布到能量最低的院子轨道。 ○ 2Pauli 原则——在同一原子中没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或者说是在同一个原子中没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 ○ 3Hund 原则——电子分布到能量简并的原子轨道时,优先以自旋相同的方式

分别占据不同的轨道。 3:学会利用电子排布的三原则进行 第五节:元素周期表 认识元素的周期、元素的族和元素的分区,会看元素周期表。 第六节: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掌握元素基本性质的四个概念及周期性变化 1:原子半径——○1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的增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也增加,使原子半径逐渐减小;○2随着核外电子数的增加,电子间的相互斥力也增强,使得原子半径增加。但是,由于增加的电子不足以完全屏蔽增加的核电荷,因此从左向右有效核电荷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2:电离能——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和原子半径的减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增大,电离能呈递增趋势。 3:电子亲和能——在同一周期中,从左至右电子亲和能基本呈增加趋势,同主族,从上到下电子亲和能呈减小的趋势。 4:电负性——在同一周期中,从左至右随着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而电负性增强,在同一主族中从上至下随着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而电负性递减。 习题 一选择题 1.3d电子的径向函数分布图有()(《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1个峰 B.2个峰 C. 3个峰 D. 4个峰 2.波函数一定,则原子核外电子在空间的运动状态就确定,但仍不能确定的是() A.电子的能量 B.电子在空间各处出现的几率密度 C.电子距原子核的平均距离 D.电子的运动轨迹 3.在下列轨道上的电子,在xy平面上的电子云密度为零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3s B .3p x C . 3p z D .3d z2 4.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合理的一组是() A .n=3,l=1,m l=+1,m s= +1/2 B .n=4,l=5,m l= -1,m s= +1/2 C .n=3,l=3,m l=+1,m s= -1/2 D .n=4,l=2,m l=+3,m s= -1/2 5.第四周期元素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可达()(《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4 B.5 C.6 D.7

2009年专升本英语真题(含问题详解)

用法和语法结构(Part II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共30题,考试时间为20分钟。从题中所给的A, B, 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A节(Sectiona)词语用法 21.There is miserable news that very few people______ the earthquake A.recover B.survived C.existed D.discovered 22.I asked him to________ me a few minutes SO that I could have a word with him. A.spend B. spare C.save D share 23 _______your book.and do this work first.You may read it later. A.Put out B.Put away C.Put up D.Put on 24.Until then did I realize that their marriage had______ because they had little in common. A.put off B.given up C.broken down D.called off 25.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see a film with me tonight? I’d loveto._____I didn’t finish my homework yet. A.and B.so C.as D.but 26 _______you’ve got an opportunity,you should take good advantage of it. A.Now that B.After C.Although D.As soon as 27.Many companies are seeking to exploit and develop the rich natural_______ regions. A.sources B.resources C.materials D.power 28.Some local companies are making great efforts to _____ with foreign companies for a share of the maret.. A.connect B.combine C compete D.compare 29.Many students will watch TV only to_____time during the summer vacation. A.spend B.waste C.enjoy D.kill 30.We were all _________when we heard the _____ news that the rescue team found another survivor. A.excited;excited B.exciting;exciting C.excited;exciting D.exciting;excited B节(Section B.语法结 31.He has so many inventions that he is really______ Edison of ____Japan. A.an;the B.an;/ C.the;the D.the;| 32.All the things ________, his proposal is of greater value than yours. A.considered B.considering C.to consider D.consider 33.Even though they _______side by side for twenty years,the two neighbors

中国近代史纲第五章试题库 (2)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是() 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 2.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其主要精力是放在() A发展党的组织B发动工人运动 C解决农民问题D开展军事斗争 3.中国共产党开创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晋察冀根据地B井冈山根据地 C湘鄂西根据地D鄂豫皖根据地 4.最早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在()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八七会议D三湾改编 5.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立了 ( )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的任务B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6.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相比,北伐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 ) A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B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 C依靠会党反对北洋军阀D依靠地方军阀反对北洋军阀 7.1928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性质是 ( ) A地主阶级政权B官僚资产阶级政权C资产阶级政权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8.中国共产党一向认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A党的问题B农民问题C工人问题D民族资产阶级问题 9.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其政权性质是()A资产阶级专政B各革命阶级(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C抗日民主专政D工农民主专政 10.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A议会斗争B群众斗争C地下斗争D武装斗争 C《反对本本主义》D《新民主主义论》 二、多项选择题 1.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是() A周恩来B贺龙C叶挺D朱德E刘伯承 2.中共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是() A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B撤消了陈独秀的职务,确定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C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 D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E决定把进攻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 3.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条件有( )

(完整版)陕西省专升本考试英语真题(2009)

2009年陕西省高校在校生专升本英语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试卷I和试卷II,均用钢笔或圆珠笔答卷。第I卷为客观题,考生必须把答案用大写字母写在答题纸上;第II卷为主观题,考生直接把答案写在试卷上。 3.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试卷I I. V ocabulary and structure (40%) Directions: There are 40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is part. 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Then write your answer on the Answer Sheet. 1. _________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water shortage, we have to put all our efforts together. A. To work out B. Working out C. Work out D. Being worked out 2. Smith regretted _________ to the meeting yesterday. A. not going B. Working out C. not to going D. not to be going 3. A professor, along with some students, _________ now working in the new laboratory. A. is B. were C. are D. was 4. Just as I was leaving the house, it occurred ________me that I had forgotten my keys. A. on B. in C. at D. to 5. Do you have any idea why he _________? A. is looked sad B. is looking sad C. looks sadly D. looks sad 6. My children are looking forward to ________a trip to Beijing next month. A. make B. making C. be making D. have made 7. Numerous studied have shown that ________the teacher’s expectation, the greater the achievement of the student. A. the higher B. the highest C. as high D. the high 8. We had a party last month, and it was a lot of fun, so let’s have _______one this month. A. other B. more C. the other D. another 9. Why not _______to professor Smith for advice? He is an expert in this field. A. go B. your going C. to go D. you go 10. Only after the students have mastered the rules of pronunciation________. A. can they memorize words more easily B. when can they memorize words more easily C. then they can memorize words more easily D when they can memorize words more easily 11._______formal occasions, you should tale about some world issues or social problems, not

习题第五章答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作业题库 第五章 5-1 柴油机燃烧初期的预混合燃烧阶段与汽油机的预混合燃烧有何异同? 解:同:都是燃烧开始前油气先混合的燃烧过程。 异:柴油机的预混相比于汽油机不够均匀,且柴油机的燃烧过程是多点自燃,而汽油机则是火花点火,火焰传播的过程。 5-2 柴油机燃烧过程滞燃期包括哪些物理和化学过程?与低温多阶段着火过程是什么关系? 解:物理过程:雾化、蒸发、扩散和与空气混合等。化学过程:低温多阶段着火。 5-3 试述直喷式柴油机喷油规律、混合气形成速率(气流与喷雾)和燃烧放热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由此说明控制柴油机放热规律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解:柴油机喷油规律会影响混合气的形成速率。一般初期喷油快且喷油压力高的预混合气的量就多。混合气形成速率影响燃烧放热规律,燃烧开始前形成混合气的速率越快,初期放热率就越高。燃烧过程中混合气的形成速率决定了放热持续期的长短,混合快的放热时间短。 5-4 直喷式柴油机燃烧中为什么会出现“双峰”放热现象?若喷油规律相同,“双峰”形状随柴油机负荷不同会怎样变化?为什么? 解:dQ B/dφ曲线的双峰,第一个峰对应速燃期的预混合燃烧阶段,而第二个峰则对应缓燃期的扩散燃烧阶段。 负荷变化会引起形状的变化,小负荷时,第二个峰不明显,因为负荷小时,扩散燃烧阶段的放热量减少。 5-5 分析柴油机的几何供油规律和实际喷油规律的主要差别;说明形成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供油规律早于喷油,供油最高速率要大于喷油最高速率。喷油时间大于供油时间,且喷油量小于供油量。 燃油的可压缩性;压力波的传播滞后;压力波动;高压容积变化。 5-6 比较柴油机空间雾化混合方式与壁面油膜混合方式的原理差异;简述促进空间雾化混合的基本原则。 解:空间雾化将燃油喷射到空间进行雾化,通过燃油与空气的相对运动和扩散,在空间形成可燃混合气。因此混合能量主要来源于喷油射束,空气被动参与混合,油找气的方式。混合一般不够均匀。壁面油膜蒸发混合方式在燃烧室壁面上形成很薄的薄膜,在强烈涡流作用下,油膜边蒸发变燃烧。 采用多空高压喷油,合理组织涡流。 5-7 柴油机燃烧室中形成可燃混合气时一般会利用哪几种气流形式?如何产生和控制这些气流运动? 解:进气涡流,压缩涡流,挤流和逆挤流,湍流。 进气涡流:通过设计进气道的形状产生进气涡流。通过改变流通面积和角度来改变强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题第五章习题及答案-2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与校正 练习题及答案——2 5-12 已知)(1s G 、)(2s G 和)(3s G 均为最小相角传递函数,其近似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图5-79所示。试概略绘制传递函数 G s G s G s G s G s 412231()()() ()() = + 的对数幅频、对数相频和幅相特性曲线。 解:(1) ?L K 11204511()lg .ω== ∴ =K 1180 则: G s K 11()= (2) G s K s s 22 08 1()(.)=+ 20201 022 lg /lg K K ω== , K 21= (3) ? L K K 333202001110()lg lg .ωω=== s s K s G K 9)(,9111 .01 333==== ∴ (4) ?G s G G G G 4 12 23 1()=+ 将G G G 123,,代入得:G s s s 418 01251()(.) =+ 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如图解5-12(a)所示,幅相特性曲线如图解5-12(b)所示:

图解5-12 (a) Bode图 (b) Nyquist图5-13试根据奈氏判据,判断题5-80图(1)~(10)所示曲线对应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已知曲线(1)~(10)对应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按自左至右顺序)。 题号开环传递函数P N N P Z 2 - =闭环 稳定性 备 注 1 G s K T s T s T s () ()()() = +++ 123 1110 -1 2 不稳定 2 G s K s T s T s () ()() = ++ 12 110 0 0 稳定 3 G s K s Ts () () = + 210 -1 2 不稳定

山东省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专升本 英语公开课考试真题

二00七年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统一考试英语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一、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写在答题纸上,并将准考证号码涂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考试结束后,把试题、答题纸和答题卡放在桌上。教师收卷后才可离开考场。试题答案纸和答题卡均不得带走。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 三、在120分钟内答完全部试题,不得拖延时间。 四、选择题的答案一定要涂在答题卡上,其他题坐在答题纸上。凡是写在试题上的答案一律 无效。 五、选择题只能选一个答案,多选作废。选定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相应字母的中 部划一条横线。使用其他符号者不给分。画线要有一定的粗度,浓度要盖过底色。六、如果要改动答案,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原来选定的答案,然后再按上面的规定重新答题。Part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15 points, 1 point each) Section A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ll hear five short conversations. After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The conversation and question will be read only once. Listen carefully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o each question. 1. A. On foot. B. By bus. C. By bike. D. By car. 2. A. To make tea at home. B. To finish her homework. C. To do the housework. D. To have tea at home. 3. A. Sometime this month. B. Sometime next month. C. Sometime this year. D. Sometime next year. 4. A. His bike. B. Jane’s bike. C. The key to his room. D. His bike key. 5. A. Mike. B. John. C. Lily and John. D. Lily and Mike. Section B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ll hear a long conversation and a passage. The conversation and passage will be read twice. At the end of them, you’ll hear some questions. Listen carefully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o each question. Question 6 to 10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conversations: 6. A. Drive-passenger. B. Policeman-witness. C. Lawyer-client D. Judge-defendant 7. A. At the crossroads of Bridge Street and Churchill Avenue. B. Outside Brown’s toyshop. C. Just where the woman was standing. D. Where the policeman and the woman are talking. 8. A. At 10. B. At 10:40 C. At 2:30 D. At 2:40 9. A. 10 miles per hour. B. 40 miles per hour C. 30 miles per hour. D. 20 miles per hour. 10. A. To write down what she had said. B. To identify the drivers. C. To sign her name. D. To go to the court. Questions 11 to 15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11.A. Noise. B. Newspapers. C. Advertisements. D. Electronic equipment. 12.A. It gives too much music. B. It has too many programs for advertising. C. Its noise does harm to our ears. D. It changes our daily life.

最新马原第五章试题与答案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D)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2.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C) A.国际卡特尔 B.混合联合企业级 C.跨国公司 D.国际康采恩 3.金融资本是由(C)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4.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D) A.工业资本 B.农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金融资本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 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 B.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 C.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 D.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是(B) A.国家市场垄断经济 B.国家调节经济 C.公私合营经济 D.国家自然垄断经济 7.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B) A.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C.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D.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8.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实基础是(C) A.新科技革命 B.生产国际化 C.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 D.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 9.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D)

A.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 B.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发展 C.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10.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D) A.寄生的资本主义 B.腐朽的资本主义 C.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 D.过渡的资本主义 11.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B) A.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生产社会化 D.经营管理社会化 二、多项选择题 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ABC) A.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具体原因是(ABCD) A.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利用国家力量来扩大

江苏省专升本英语真题2009年

江苏省专升本英语真题2009年 第Ⅰ卷 Part Ⅰ Reading Comprehension Directions:In this part there are four passages. 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four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Read the passag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Then mark your answer on the Answer Sheet. Passage One Young Koreans are beginning to do it alone when it comes to finding a partner, though matchmaking is still the most common way for boys to meet girls. Professional matchmakers can make thousands of American dollars by introducing suitable marriage partners to each other, but partners also play a role in the process during which young Koreans meet. In Confucius Korea, Where marriage is regarded as more of a business contract than a sacred thing, the scene of the first meeting is repeated hundreds of times a day in coffee shops in the main hotels around Seoul. The business of continuing the family lineage(血统) and keeping the bloodlines pure is often too important to be left to romance and chance encounters. Often, the girl will work out a system of secret signals with her mother, from which her parents can tell if she is interested. For example, if the girl orders a coffee it might mean that she wants her parents to leave her alone with the boy, while a milk shows that she wants them to stay. Sometimes the matchmaking is not always so formal, with the introduction being made by friends. But whether through friends or families, there is hardly a Korean man or woman in the country who has not gone through this process—sometimes six or seven times. 1、 The word "matchmaking" in this passage means ______. A. a very formal ritual (仪式) attended by boys and girls B. introducing boys and girls to know each other for the purpose of marriage C. producing matches to make a fire or light a cigarette D. arranging games between men and women 2、 The fact that the first meeting is repeated again and again in coffee shops in the main hotels suggests that ______. A. Koreans like drinking coffee in coffee shops very much B. men and women want to meet as many times as possible C. they are busy with communicating with different people D. marriage is seen as a business contract instead of something sacred 3、 Why does the matchmaking still exist in Korea? ______ A. Because most people want to keep the bloodlines pure and chance encounters romantic. B. Because most people try to avoid romance and keep the bloodlines pure. C. Because most people regard marriage as continuing family lineage and romance. D. Because most people try to break family lineage and bloodlines. 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______ A. Almost every man or woman in Korea has to go through the matchmaking. B. From the signal the boy's parents know whether their son is interested in the girl or not. C. At present young Koreans no longer need matchmaking to heep them find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五章试题及答案(2018年5月)

第五章试题清单( 含答案) 一. 单选题 1. 导致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根本原因是:() A. 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逐( √) B. 资本家的联合( ) C. 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 ) D. 资本家对生产技术的改进( ) 2. 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A. 实现了自我否定( ) B. 发生了根本变化( ) C. 仍无任何变化( ) D. 有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 √) 3.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 A. 社会化大生产超出国界( ) B. 商品输出替代资本输出( ) C. 垄断( √) D. 资本输出替代商品输出( ) 4. 金融资本是:() A. 工业资本和农业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 ) B. 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 ) C. 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 ) D. 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在垄断的基础上溶合的而成的资本( √) 5. 垄断利润是通过:() A. 操纵市场获得的( √) B. 改进技术获得的( ) C. 扩大投资获得的( ) D. 增加贷款获得的( ) 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能够:() A. 消灭私人垄断资本( ) B. 实行计划经济,消灭危机( ) C. 消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 D. 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某些调整( √) 7.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 A. 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 B. 生产高度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

C. 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全部国有化的结果( ) D. 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 8.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A. 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 B. 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 ) C. 从根本上适应了生产的社会化( ) D. 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 √) 9.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根本目的是 A 获得高额利润(√) B 帮助落后国家() C 替代商品输出() D 达到政治目的() 10.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是 A 利益共同体() B 有共同利益,也有矛盾斗争(√) C 有共同的政治利益,同时也有经济矛盾() D 有共同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有政治矛盾() 1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 A 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 B 联合国机构() C 多边贸易机构() D 商业流通联合体() 12.当前世界贫富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是 A 地区局部战争() B 自然资源不均衡() C 国际经济旧秩序(√) D 国际经济新秩序() 13.垄断形成后,价值规律改变了 A 内容() B 作用() C 后果() D 表现形式(√) 二. 多选题 1. 垄断没有消除竞争是因为:() A. 竞争是一切社会生产所共有的( ) B. 竞争是商品经济一般规律,垄断并没有消灭商品经济( √)

2009 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公共英语真题

2009 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 选拔优秀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考试 公共英语 Part I V ocabulary and Structure (40 points) Directions: There are 40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is part. 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and then you should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1. Julie spent one month _________ her term paper on Chinese poems. A. to write B. and wrote C. written D. writing 2. I was so________the night before my examination that I could not sleep. A. worrying B. tired C. happy D. nervous 3. Whether you learn or not is entirely ________ you. A. up to B. as to C. about to D. due to 4. I finally________ to study much harder in the future. A. prepared B. made up my mind C. worked out D. made out 5. The old couple decided to________ a boy though they had three of their own. A. adapt B. bring C. receive D. adopt 6. The teacher ins isted that we________ our homework before 9:00 o’clock A. finished B. had finished C. finish D. was finishing 7. The little girl showed the policeman the corner ________she was knocked off her bike. A. and B. which C. that D. where 8. The garden requires________. A. watering B. being watered C. to water D. having watered 9. Is this the house________ Shakespeare was born? A. which B. in that C. in which D. at which 10. ________ leaves the room last ought to turn off the lights. A. Anyone B. The person C. Whoever D. Who 11. The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is growing at a dangerous________. A. pace B. measure C. progress D. rate 12. You________ not have seen her yesterday, for she was abroad. A. must B. should C. could D. would 13. Alice trusts you; only you can________ her to give up the foolish idea. A. suggest B. attract C. tempt D. persuade 14. When Mary paid the bill she was given a ________ for her money. A. cheque B. receipt C. ticket D. label 15. It was at the music hall________we met each other for the first time. A. when B. where C. which D. that

教育学第五章试题及标准答案

教育学第五章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A.潜在性 B.现实性 C.特殊性 D.可塑性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A.《学记》 B.《师说》 C.《论语》 D.《春秋》 3.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A.动力 B.动机 C.条件 D.基础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 A.1978年 B.1985年 C.1993年 D.1995年 8.当代教师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 A.教师的个人修养 B.教师的专业素养 C.教师的品质 D.师生关系 9.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二是教育技巧。 A.教育理论 B.教育手段 C.教育思想 D.思想品质 10.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A.学科专业素养 B.教育专业素养 C.品德专业素养 D.职业道德素养 11.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 A.管理能力B.控制能力 C.教育能力 D.研究能力 12.“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 A.专业意识 B.专业态度 C.专业技能 D.专业品质 13.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A.条件 B.任务 C.途径 D.结果 17.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 A.列宁 B.加里宁 C.苏霍姆林斯基 D.陶行知 18.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A.管理学生权 B.科研学术活动权 C.民主管理权 D.教育教学权 19.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 A.高等教育 B.在职培训 C.继续教育 D.终身教育 20.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A.权利 B.威严 C.权威 D.人格力量 2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22.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A.热爱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创新开拓 23.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 A.教师职业的出现 B.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 C.教育立法的规定 D.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 27.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 A.承担教育教学职责 B.以教书育人为使命 C.专门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 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28.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 A.1985年 B.1989年 C.1993年 D.1995年

2009外语专升本试卷及答案

2009年专接本综合考试试卷(英语)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20分) I. Phonetics (5 points) Directions : In each of the following group of words, there are four underlined letters or letter combinations marked A, B,C and D .Compare the underlined parts and identify the one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s in pronunciation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from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re. 1.A.live B.alive C.forgive D.active 2.A.satisfaction B.vocation C.question D.addition 3.A.supply B.simply C.only D.calmly 4.A.apologize B.avoid C.agency D.aware 5.A.assure B.cure C.pure D.mature ⅡSituational Dialogues (10 points) Section A Directions: In this part there are 5short dialogues. For each dialogue, there are 4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You are required to choose the ONE that best fits into the dialogue.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er. 6. Shop assistant: Good morning, sir. May I help you? Customer: Where do I pay my fees? A.Yes, please. B.Thank you, anyway. C.As you please. D.Yes, you can. 7. Steve: Hi, my name is Steve. It’s nice to meet you. Jack: I’m Jack. A.My name is Jack, you know. B.How are you, Steve? C.It’s my pleasure to meet you, Steve. D.You are busy, aren’t you? 8. Student A : Why didn’t you come my party last night? Student B: I’m sorry; I had to visit my grandma at the hospital. A.I did it. B.I couldn’t make it. C.I still remember this. D.I’ll come. 9. Man: Do I have the pleasure to buy you a drink? Woman: A.It’s my pleasure. B.You are too nice tome. C.It’s very kind of you. D.You spend money aga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