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设计制定的.它的总体设计思想集中反映在课程标准中.今天我共谈了六个问题:课程背景分析,课程性质分析,设计理念诠释和设计思路说明,内容标准解读,课程实施建议。

课程背景分析

这一问题只是在课程标准“前言”的开头部分简要的提出.因为,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也是这门课程设计的背景,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有相同之处,这里不再作重复,然而这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它的开设有其特殊背景,需要在学习课程标准时首先学习才能正确掌握课程标准的精神.

时代要求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德育逐渐成为全世界教育关注的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人类如何共处,民族如何共处,国家如何共处,人与自然如何共处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学会共处,“学会关心”是21世纪各国教育专家的共同口号,而这正是在新的世纪里对人的思想和社会性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一个道德教育问题.各国都在研究和加强德育,只是有的不叫“道德教育”,而称“品行教育”或“品质教育”.我国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步伐的时候,也十分强调改进和加强德育,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江泽民)“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李岚清).

建国以来,我国一贯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并在1981年开设小学德育课程---(思想

品德)课,20多年来,这门课在教材教材建设和教法改革上不断努力,对小学生良好品

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打下了初步基础,取得了教育成效.1992年

起又在小学3-6年级开设了<社会>课,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社会知

识和国情教育,并锻炼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这两门课在加强小

学德育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分科教育内容脱离小学生生活实际;两门学科

之间在内容上又有许多交叉重复,《思想品德》可出现单纯品德教育,缺乏知识基

础,存在概念化,简单化,成人化倾向;《社会》课又因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而忽

略品德教育,二者均不利于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中,经过对广大的调查研究,经过专家的论证,提出了将原《思想品德》课和《社会》

课整合成一门综合课――《品德与社会》的设想。综合后的《品德与社会》课能体

现原两门课的优势,使品德教育有个载体,使社会知识有了灵魂,有助于加强和改

进小学教育。

2.综合课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儿童发展规律。这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过去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弊端,设置综合课程。课程综合化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各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因为,许多影响全球的问题(如环境,人口等)需要依靠学科联合起来综合解决,况且课程综合化符

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他们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实际的社会生活是综合的,人的知,情,意,行发展也是整体的。有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人际关系的丰富性,才能

使人格获得全面完整的发展。也就是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发展完善的人格或品性。设置《品德与社会》综合课正是为了改变过去的分科教学,彼此割裂地“铸造”学生人格而无效的局面,以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课程性质分析

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段话首先给本课程定位,他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图中可见,它是在中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科的基础上,并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课相衔接。同时,还有两个方面给课程定性,一是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或方向性,一是从课程类型看,具有综合性。课程标准在这部分第二段进一步说明了本课程的特性:

综合性。

本课程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它包含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别于过去分科课程的特性。

经验性。

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等等。这里阐明了学生是在活动中,在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获得发展的,是主动参与式的学习,它不再是灌输式的,被动式接受的教和学

基础性。

本课程要求学生的都是基本的,初步的知识能力,只是为了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课程的基础性应是区别于初中的《思想品德》和《历史与社会》课的特性。

设计理念诠释

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研制《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理念之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这就是积极引导儿童发展,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根据这一理念,本课程的“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根本目标(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而且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

事,更学会做人,在作事中学会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

理念之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为,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而且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样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德育才会有针对性,才是有效的,必须克服脱离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课程追求有效的品德教育,不求"高,大,全"面面俱到.因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还处在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也是奠基阶段.只有教育的内容是适合于他们需要和可能的,是最基础的,教育的方式是生动活泼,他们乐于接受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设计思路说明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具体来说:

一条主线。本课程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是什么?是儿童的社会生活。因为,儿童的

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的,苏伊,这门课程的内容应紧紧围

绕的社会生活来组织,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的社会

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内容标准”的提法都是从儿童的

生活现实和生活需要出发,如“我的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是中国

人”“走进世界”等。而原来的《思想品德》课程以德目构成课程标准的框架,那

是以社会需要为主线来设计的,形成学科化的概念体系。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课程

体系。

点面结合。儿童的社会生活范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的,从个人,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祖国和世界。以这大大小小的生活领域为主题组织教学内容,构成教学内容的若干“方面”。。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所以,这一个个要素与儿童的交互作用就成为组织教学内容的“要点”如“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及周边区域的平面图和线路图”就是儿童与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要点;“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儿童与社会活动的交互作用,等等;以社会生活领域为方面而设立的主体,如“我与家庭”,“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等也都是反映了儿童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关系。每个面上都会涉及到各种社会要素。当然,不是每个领域所设计的要素都相等,但是大体上都有,我们按“面”选择小学生学习的“点”,即在每个主题下面分裂了数量不等的若干要点,构成了整个“内容标准”的框架。

3.综合交叉。本课程的综合性除了在课程目标上表现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的综合;这在内容上是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的融合外,在课程内容的框架结构上则是将社会生活各要素综合.在现实生活中,各

社会要素是综合成整体出现的,如社会环境是工业城市,则工厂劳动成为主要的

社会活动,严格的劳动纪律和团队合作成为人际关系的准则.儿童在某个社会生活领域中设计的社会要素也不是单一的,只是由于研究需要才把它分为不同的要素.所以在安排内容要点时,不明显的按社会要素归类,只是把要素综合隐含在内容里面。如"我是中国人"部分第8条(课标14页)“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生活方式。”在这一内容里综合包括了几个社会要素,它既有社会环境的知识,又有社会活动的情况,还有人们之间应有的态度和规范。

交叉也是综合性的反应,它表现为各主题所含内容之间的交叉和不同生活领域之间的交叉。如“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现属于“我与学校”领域,但学校的发展变化既可以是当地,本校的情况,也可以是中国或世界学校发展变化的情况。这样,就出现了“学校”,“祖国”“世界”三个领域的交叉。“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是“我是中国人”部分的内容,但遇到灾害时的互助是跨国界的,国际红十字会的作用就在于此,这样它与“走进世界”部分的有关内容就交叉了。这就是本课程综合性特点的明显表现。它打破了原来《思想品德》,《中国地理》,《中国历史》,《世界地理》,《世界历史》等分科教学的界限,将相关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成为一门全新的的综合课程。

螺旋上升。这是关于教材编写时各部分内容分布的设计思路。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虽然是按照由近及远的规律展开,但又不是绝对的。如个人生活虽然离得很近,但对自己深层次的认识却并不容易;相反,世界虽然离学生较远,但由于现代传媒的发展使地球变小了,对国外现象的了解反而变得容易起来。所以,我们认为“内容标准”虽然是按主题组织的,教材的编写却不应该机械地按照“个人-家庭-学校-家乡-祖国-世界”的顺序一一安排,而应根据各年级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相应内容重新组织。如“走进世界”的第4条“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看上去谈世界经济是很深奥的,但在学习社区的商业网点时,发现美国的“麦当劳”法国的“家乐福”开到了中国;购物时看看商品的产地,就知道有的大米产自泰国,有的电视机产自日本;学习家乡的特产时发展家乡的大蒜竟畅销国外等等,也都能体会到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这些内容放在中年级学习也是可以的。所以“内容标准”的同一内容可以在不同年级(或年段)重复出现,但要求应该有所区别,逐步提高。当然,不同的年级可以有所侧重,又有所兼顾。例如三四年级侧重家庭,学校和家乡(社区)的内容,兼顾祖国和世界;五六年级侧重以祖国与世界,兼顾其他;

涉及个人成长的内容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分散在各

年级进行。这六个主题可以是分年级出现四次循环;也可以分年段出现两次循环。可以从实际出发自主选择。这样就给教材编写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有利于实现教材的多样化。

五.“内容标准”解读

(一)“内容标准”框架的特点。

根据本课程的基本性质和构建思路,“内容标准”由六个主题构成,即:

我在成长;

我与家庭;

我与学校;

我的家乡(社区);

我是中国人;

走近世界。

这个内容框架的构建,遵循了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开展学习的设计思路,体现了综合

课程设计的特点。学习内容基本是沿着学生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的思路展开的。这

样的构建改变多年来《思路品德》课依据“德目”构建内容的方式也较好地解决了

原《社会》课按学科“板块组织”

的问题。这样组织构建内容的优势在于它符合一般状态下的学生生活和认识发展的特点,有利于从学生的生活切入,基于他们的经验开展学习,帮助学生逐步地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学习关注周围和更广泛领域的社会现象、事物、形成社会理解和认识;有利于打破学科界限,整合、丰富内容;同时也有利于突破学习方式的单一性,改变单纯灌输、说教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参与,进而指导学生在基于自身的社会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

这种主题式框架又是各国设计综合课时常采用的,也被称为“同心圆扩大”的框架。

这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由于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离不开他们所生活的

社会,而当今由于国家的改革开放,由于信息、媒体带来的社会的开放性,以及社

会流动性的不断增强,使得一个封闭的空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能获得的直接经

验和间接经验都涉及到更开放的空间,在各个主题下的学习,实践上都是“跨范畴”

的,因此不要把每一个主题下的学习内容都看成是一个主题下的学习内容都看成是

一个封闭的系统。在使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编制教科书或指导教学的进程中,都要体现内容之间的交融性和相互渗透的特点。例如“我在成长”主题中,对学生

的自我认识、行为习惯、理解尊重他人,以及生活态度、法律意识等提出了多方面

的要求,这些品质和能力的养成,既不是只在家庭或学校生活中形成的,也不是只

懂得道理就可以完成的,它必然涉及到学生不同侧面和范围的生活体验。因此,应

当将其中有关内容的学习融于其他各个主题中进行。

(二)、“内容标准”的呈现特点

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由内容标准和教学活动建议两部分构成。“内

容标准”是对学生要学习的具体知识技能、要经历的学习过程、要掌握的

方法以及应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作出的明确规定。这些具体内容,

不仅仅是需要学习的客观知识,更多地包括了学习的活动过程本身。教学

活动建议是对达成“内容标准”的补充说明,其中主要呈现的是体验、探

究、解决问题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活动和教学设计,以体现《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精神。多样的教学活动,既

将学生的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同时也将形成新的经验作为学习的目标。

为体现课程的综合性,有机整合各门课程内容的构建思路,“内容标准”

的各部分的各条均不是按照学科体系和知识点呈现的。每条标准中,都尽

可能地体现出知识学习和情感态度和行为能力养成融为一体的课程理念。

同时,作为一门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参与社会生活、学会做人为核心的课程,

我们虽不追求完整、系统的学科知识学习,但是也不忽视知识学习。通过

内容标准和教学活动建议,着重说明的是选择内容的范畴和学习的途径、

方法。

倡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的意义。

与其他课程内容标准呈现方式的另一个不同特点是,本“内容标准”未划

分年级或水平,采用这样的表述方式主要是考虑给教材编写留有更大空

间,尽管如此,编写教材时选材和设计内容也并非是完全不确定的,课程

设计思路已对各年级的主要学习内容作出不清楚的说明,据此,可以使集

中的重点学习和非重点的渗透学习相结合,避免各年级学习内容之间形成

重复性循环。

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改革思想,

“内容标准”基本上采用了主体表述的方式,并以行为化的表述呈现。

各项“内容标准”及排列顺序与教材单元或课时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三)、“内容标准”的意义

因为下个学期《品德与社会》仍然将继续使用旧教材,这就需要老师们能够在教学中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重新理解旧教材,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滲透到教学中去,新的“内容标准”其实在旧教材中也有此内容,在此分析几点,其他部分请老师们看课标具体内容:

我在成长

这一个主题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学生自我发展设计的,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的认识和发展特点,主要提出了认识自我与他人的优势点、自信、自尊、自爱、勇于克服困难、正确对待冲突、压力和挫折,为人诚实守信等,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认识方面的基本要求。包括9项具体内容。

认识自我是建立自信的基础,教师要懂得、也要引导学生懂得“人无完人”的道理,每个人都是有优点也有缺点的,对自己,要知道自己的所长,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对待他人,首先要学会肯定他人的优点,同时宽容他人的缺点。在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和事例分析,学会评价。不能以单一的标准评价人,特别是不能以学习好坏作为评价人的惟一标准。(第1条)

鉴于当今社会中青少年受伤害问题、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青少年中违法等——些现实问题的日

趋突出,让学生“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机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知道邪教的危害,反对邪教”,以及保护自己、懂得与青少年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这不仅是提高学生辨别能力、学会自我保护的需要,也是我们国家培养新—代遵纪守法公民的需要。因此,这部分内容既着眼于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国家对公民道德教育的要求。有关自护安全的内容可以和家庭、学校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可以穿插在不同主题中,如在学校教育、交通安全、传媒安全等内容中进行。(第6、7、8、9条)

我与家庭。

这一主题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学生的家庭生活设计的,包括6项具体内容。

我与学校。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围绕帮助学生加深对学校的理解和认识,加深同学之间、师生

之间的情感,学会学习,学会参与集体生活和遵守规则等方面设计和展开的,包括

8项具体标准。

我的家乡(社区)。

本部分的内容是以学生的家乡(社区)生活为背景,通过对家乡的自然地理、环境资源、民间文化传统等的认识,对本地区商业、交通、生产、劳动、公共事业等的了解,帮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劳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愿为家乡做贡献的归属感。包括1l项具体内容。

我是中国人。

本部分内容将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扩大到了对祖国和社会生活的认识。通过对有关祖国的国土地理、历史文化、民族、国情等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地、同时也是多方画地认识和了解祖国,增进对祖国的亲近感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通过对当今社会发展变化以及面临的新问题的了解,提高辨析能力,增强道德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共有14项具体内容。

认识祖国的国土疆域是认识祖国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关祖国的地理学习,应当在认识家乡地理位置,环境特征、物产资源的基础上,可以从面积、疆域、邻国、地形地貌、江河山川、行政区划等多个角度展开,但不是死记硬背各种数字、名称。要通过内容和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喜欢看地图、学会查地图、用地图,让地科成为学生认识祖国的基本工具;体会祖国的领土疆域和祖国的历史、民族、文化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懂得领土也是祖国的象征。(第1、2条)

可以将这项内容的学习和第6、7、8条的学习结合起来设计、实施;也可以以第7、8条内容为切入点,将第1、2、6项内容的学习贯穿其中。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的快捷和渠道多样化给人们获得知识、交流、学习、娱乐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就化和影响。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一系列社会道德和法律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信息的泛滥和商业化运作,在很大程度上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了负面影

响甚至伤害。因此,帮助学生学会安全地利用和获取信息,就成为当务之急。特别是和利用网络的过程中,应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区别,知道可能产生的危害,学会保护自己,并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第13条)

6、走近世界

本部分的内容是将看似距学生遥远、产际上已与学生的生活不可分割的今日世界,通过地理环境、文化遗产、节日风俗、民族习惯、科学技术、战争与和平等不同侧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启发并引导学生走近世界,关心并初步了解世界,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乡、我们的国家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增进对世界的亲近感,愿意成为一个自立于世界的中国人。本部分内容主要是拓展学生的视野,为进入中学的学习奠定基础,具体内容共分为8项。

六.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课程,建构这门课程的基础不可能是别的什么,必须而且只能是小学中高年级儿童们的社会生活。在这样的平台和基础之上,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道德及社会性从来都不是空泛的理念,而是实实在在地、时时刻刻地存在于人的各种活动之中。道德从根本上是从生活中产生出来的,是从社会生活里人们的互动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观念和认识。所以,对儿童品德的提高也不应当离开他们的生活,而要在他们的生活中展开,这种培养应当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而决不是脱离了生活的培养,决不能为了道德而道德。因此,课程标准在设置上,努力把学生置于生活中,《品德与社会》课是把“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面对这样的任务,我们必须看到,无论各种道德观念,还是各种社会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本身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发展和形成并且概括提炼出来的。它们本身就既是源于生活,又是高于生活的,同时随着生活的发展还在不断地产生着变化。因此,我们说《品德与社会》课回归儿童生活,不是简单地照搬生活,不是停留在儿童现有道德和社会性水准之上,而是在复原儿童生活本来面貌的基础上,使他们的道德和社会性水准有所提高,从而体现出国家和我们这个社会对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要求。

在教学实施上,必须贯彻课程标准的这种根本理念,使得学生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感受和理解、习得和掌握道德和社会规范的内容,而不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的纯粹的知识学习。

(一)要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在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分别列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部分。但是,教师必须认识到,这样三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是整体存在于儿童个体的发展之中并且互为影响的。一个人情感体验是在生活中获得的,生活态度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能力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的,而人类迄今为止的所有知识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归纳出来的。所以,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是共同存在于生活中的,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提升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全面地把握课程目标,要通过情境的设置、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使教学回归生活,恢复生活本来的面目,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事实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从来不是孤立地学习和获取知识,他们总是依据某种价值观,运用某种能力去学习和获取知识,而在这种活动中,也始终伴随着特定的情感和态度,按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偏重知识学习,忽略学生的能力培养,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和倾向。

在具体的课程单元中,教师要逐渐地习惯于全面考虑和把握教学目标。无论是什么样的具体内容,也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教师都应当事先从目标出发进行考虑;在这一单元、主题或课题的学习中,可能促进学生哪些态度的形成和转变?可能促进学生哪些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可能给予学生哪些知识经验和获得?进而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加以把握。当然,在不同的内容中,态度、能力、知识目标必然地会各有侧重。

(二)要充分利用并且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并非是一无所知的,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并不是从这门课的学习才开始的。《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之前,通过自己的生活以及学校教育(尤其是低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有了一些很初步的社会生活经验,已经在生活中养成了一些行为习惯,具有了很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说大多数学生已经很自然地形成了与他们的年龄基本相适应的生活态度,表现出了初步的社会积极性。而《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正是从学生这样

的发展基础上建构,继续予以教育和提高的。所以,《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不要把教学内容当做学生完全不懂的东西来加以讲解,加以灌输。而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善于动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之与课程具体的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使得学生面对学习的主题的时候,感到他们所学习的内容,正是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因而理解课程的意义,乐于进行探究。

除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品德与社会》课还应当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过程就是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丰富,各种能力不断得高,知识积累不断增加,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念的过程。这样才符合学生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连续性过程的规律。所有这些,仅仅依靠原有的生活经验是不够的,教师要通过各种活动,通过引导和帮助,使得为生思考和尝试的范围不断扩大,以此为基础引导他们向更熟悉、更高级的水平发展,使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得以拓展、扩充、提升。

(三)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学生必须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是得到落实,得到保证,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就越是理想。当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时,知识就可能被真正领悟,能力就可能得以真正锻炼和提高,情感就可能被真正触及和调动,态度,价值观就可能真正改变或形成。因此,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注重学习环境的创设,选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鼓励学生去观察、记录、归纳、体验、感悟、整理、探究,使他们真正成为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自主的学习中

得到收益。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自主性应当有准确的把握和理解,自主性学习并不是彻底排斥教师讲、学生听,关键在于,教师的讲应当是能够调动起学生积极思维的,当学生的思维完全跟随着教师的语言讲授,进行着比较、分析、归纳、演讲等思维活动时,他们同样是在进行着自主性的学习。

(四)要不断调控教学内容。

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注意与社会发展变化的联系。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就不应该是静态的,不变的,而应该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应该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要重视教学与本地区的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增强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亲近感。也只有当他们感觉到所面对的原来就是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他们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积极的参与热情。

特别应当指出,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其它课程相比较,《品德与社会》课具有鲜明的方向性。课程必须紧紧把握社会发展的根本均势并且与其保持一致。就今

天的内社会主义中国来说,最大的社会发展实际就是民主与法制建设。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又将其写进了宪法。这既是社会主义中国今后若干年政治生活领域的基本追求,也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根本方向所在。今天在小学阶段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小学生,就是明天社会主义中国的公民,如何使得这些明天的公民成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自觉成员,是《品德与社会》课长期的任务。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品德与社会》课的

教师应当有足够的职业敏感性,及时地将这种建设过程中的进步和成就,组织到教学中来,使得课程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

(五)要不断拓展教学空间。

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空间就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要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例,让学生以各种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品德与社会》课必须足开放的,教学上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身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他们思维的触角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以期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更多地从体验、理解、感悟中得到教益,提高他们的社会生活能力。目前,由《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单独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可能具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注重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结合,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结合起来进行。

二、评价建议。

(一)评价的目的与功能。

1、目的。

由于《品德与社会》课的评价不是为了对儿童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作出终结评价,更不带有选择性的目的,所发本课程的评价仅仅是为了获得教学信息的反馈,用以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促进儿童的发展。就教师来说,本课程的评价对教师的教学带有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对学生而言,要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或者说带有形成性评价的性质。

2、功能

——诊断与调节功能

《品德与社会》课的评价可以对课程的实施状况、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对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水平、成就与需要、存在的问题作出诊断,以方便教师划到教学中的症结所在,找到对策,对日后的教学进行有针对性、实质性的调整,不断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质量。

——强化与教育功能

《品德与社会》课的评价是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由于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不鼓励和肯定,对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就使得评价具有了积极的教育作用,强化了学生在课程中所获得的各咱成就,同时使他们明确了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可见,评价本身也具有教育的功能,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评价的内容

1、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

2、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等。

3、学习结果。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序。

从以上任务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评价的难点在于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及方法等方面。在以往的课程教学中,虽然也提到重视学习态、能力、方法、但在评

价方面基本明确要求的,本次课程改革将这样一些目标正式列为评价内容,这与整个课程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体现了对于学生体全面发展的关注,众所周知,本次改革在各门课程及领域,都在课程标准能力目标,将其与知识的获得并列甚至置于更为突出的地位。这种做法针对的是过去课程过于关注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倾向,豪无疑问,这是课程改革所带来的进步。

教师要善于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的实践状况进行评价。具体地说,要能够制定恰当的评价方案。比例,能够制定恰当的评价指标。无论是态度还是能力,直接进行评价往往是很难操作的,教师应当依据学生学习发展的实际水平,将这些态度和能力的主要构成分解为若干因素,成为便于评价的行为表现,区分出不同的水平和等级,然后进行评价。此外,要把握评价的频率,对于态度、能力的评价,不可能像知识的评价一样,能够比较经常性地进行,应当有相对长有周期,评价才有可能反映学生的变化以及进步状况。

豪无疑问,这样的评价于教师是新的任务,是新的挑战,需要教师在接受和适应课程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渐地加以解决。

同基础教育其他各门课程一样。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中也要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很自然地,对于这些知识的学习也要进行评价。在沿用过去一些好的有效的评价方式方法的同时,在学习和获取知以的评价方面,也要有所突破。主要是在评价的方式方法上更加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淡化死记硬背。

(三)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1、评价的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具体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等。当然,也可以综合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2.评价的方法。

根据上述评价目的,功能,内容、方式,等等,评价的具体方法也应当是多

样化的。

教师观察记录。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教师的观察记录占有特殊的地位。。将这些观察结果加发简要而持续的记录,对于教师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教学,对于教师因材施教,毫无疑问都是极有价值的。描述性评语。对于学生各种作业,通过描述性评语给予评价,经常能够发挥分数或等级所无法达到的作用,通过描述性评语,教师可以详细具体定学生的优势和进步,更可以明确清楚地指出和分析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接受这样的评价,实际意味着学生接受一次采自教师的个别指导,进行一次对于自己学习成就的全面的反思。当然,评语的语言词汇必须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应当是便于他们阅读和理解的。

学生自评。要求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行为或者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反思自已的学习。

学生互评。学生互评除了具有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似的优点外,还能够使学生体验到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之间的差距,从而发展自我认识。教师要重视并且善于引导,使他们通过评价学会相互尊重和彼此欣赏。

作品评价。在《品德与社会》课中,与教学活动多样化相一致的,是学生的作业形式的多样

化,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完成的,各种作品进行评价。通过作品评价,一方面,让每个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体验成功和进步;另一方面,在比较和交流中进一步学习。

个案分析。根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带有共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本次课程改革当中,提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并且鼓励教育工作者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这一问题的提出,是重要的进步,改革这过去人们习惯于将课程资源狭隘地理解为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的思维定势,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课程的生命力。

四、课程管理建议

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必发展的一门综合课程,对于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各格公民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有关行政领导要充分重视其德育主渠道的作用。课程标准在课程管理方面所提出的要按照课程计划开设《品德与社会》课、开足课时、配齐教师、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与学校其他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教学资源配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所提出的建议都属于刚性要求,是要严格遵照执行的。

五、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在课程建设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举足轻重的部分,本次课程改革明确不中小学教材发展的方向,即多元化方向。《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材建设,也将顺应这一方向。逐步建立起丰富多彩的多样教材共存的繁荣局面。同时,必须注意到,从单一教材到多样化的教材,是一个复杂的发展变,化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时期的艰苦努力。在这种长时期的艰苦努力之中,必须坚持质量要求,离开了质量,教材.的多样化只能产生消极后果。为此,在这里对于教材编写提出一些建议和要求。

1.教材内容的设置、编写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要准确、完整地反映、理解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

2、教材编写要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

3、教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4、教材的内容要反映生活的真实

5、教材的呈现方式要适合儿童的审美习惯和接受能力,要避免成人化倾向。

6、教材应该体现地区特点,适合儿童的需要

七.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

新课程的教学观:

1、把教学看作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反思性的、批判性的、探究性的实践活动;

2、把教学看作是以理解为基础的体验生活和建构生活的过程,教学是学生生活

的主要时空;

3、把教学看作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新课程的教师观:在实施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职业正在成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而不是一种行业和简单劳动;教师开始不是单纯的任务执行者,而是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实践者、创新者和需要不断发展的专业工作者。新课程实验把教师发展推到历史的前台,教师正在经历被重新发现的历史性时刻。

新课程的学生观:

认为学生是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的处于发展中的人,具有生命的整体性和人的发展的能动性。新课程的学生观要求我们必须使教育是对整个人的健全的教育,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新课程的目标定位。

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ü(1)倡导全人教育;

ü(2)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ü(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

新课程的内容选择:

淡化每门学科领域内的“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处理好现代社会需求、学科发展需求与学生发展需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中的关系,改变目前各门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

注重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

新课程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

(1)教育观念的转变

①在课程功能上,从过分注重知识传授,转变到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

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在课程内容上,从过分强调学科本位,偏书本知识,转变到加强课程内容与学

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

③在课程实施上,从过于强调接受学习,转变到倡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实

践、创新,改善学习方式。

④在课程评价上,从过分强化评价的甄别、选拔的功能,转变到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成长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上来。

(2)教学方式的转变

①从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课堂氛围入手转变;

②从教学的实施流程入手转变(从全程预设到关注教学过程的生成性);

③从适应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入手转变,倡导教学活动的创造性。

3、新课程要求教师(含教研员)实现职业的专业化。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

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强调几个基本观点:

第一,民主化师生关系的建立;

第二,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与教师

角色的转变(组织、帮助、鼓励、引导、促进);

第三,教师要学会倾听、沟通、

尊重,学会向学生学习。

(3)行为变化

1、尊重

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

①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

②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

③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

④尊重有过错的学生

⑤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

⑥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2、赞赏

①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

②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

③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

3、帮助

①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

立能够达成的目标;

②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③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⑤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的氛围;

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化;

⑦从教师自身的角度看教师角色的转变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倾向。

1、教师学会终身学习

1)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新课程,走进新课程;

2)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洗脑”还要“充电”;

3)新课程对教师阅读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量的增加。

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的复杂化了,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走进新课程》第125页

学校是文化的旅馆,只能暂住而不可久留。我们在这个短少时间内,贵能给一把得常识的钥匙,教给他们以后自己去用。

——《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577页

未来的教师,不应仅仅是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博学之士,而应该是一个可以帮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己去寻找宝藏的导航者。就像拨号上网的“猫”(MODEM)一样,未来的教师应成为一个可以帮助学生链接到世界各种信息资源的“猫”。

——《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第193页

有些人做了几年的教师便有了倦意,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的还是因为不好学,天天开留声机,唱旧片子,所以难免觉得疲倦起来。惟独学而不厌的人,才可以诲人不倦。要想做教师的人把岗位站得长久,必须使他们有机会一面教,一面学;教到老,学到老。当然,一位进步的教师,一定是越教越要学,越学越快乐。

——《陶行知全集》第4卷第654页

教师和学生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

——《走进新课程》第四章第116页

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

——《陶行知全集》第3卷第451页

师生本无一定的高下,教学也无十分的界限,人只知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不晓得有的时候,教师倒从学生那里得好多的教训。

——《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35页

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

—《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23页

中国的教员、学生,实在太迷信书本了。他们以为书本可以耕田、织布、治国、平天下;他们以为要想耕田、织布、治国、平天下,只要读读书就会了。……,他们忘记了书本也是“做”事的工具,与锄头、斧头是一类的东西。

——《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19-20页

结合国内研究教师素养的专家意见,认为新课程实验可以在如下方面促进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同时又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与发展。

一.是以每个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思想观念的确立。教育思想观念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方向,决定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性质;

二.是以掌握教育专业知识体系,形成教学实践专业技能为特征的教育专业才能的建构。教育专业才能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标志,决定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深度;

三.是以敬业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内涵的教育专业精神的塑造。教育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

四.是以良好的个性修养、高尚的道德品格为基本内容的教育专业人格的

养成教育专业人格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依托,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心灵支撑;

五是以实践反思、合作学习、掌握教育研究方法为内涵的教育研究能力的形成。教育研究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保证,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现实起点。

小学数学新课标理念及内容解读

20XX年赤水市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讲座材料 小学数学新课标理念及内容解读 教师备课,要重教材,重课标;研读课标,要重内容,重理念。 一、新课标理念及内容变化 (一)未变的理念 1、全面育人、素质教育、三维目标的理念没有改变,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质疑的学习方式没有改变,新课程改革的大方向没有改变。 2、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3、改变过去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二)变化的理念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原: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2、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提出“四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1)“双基”为什么发展为“四基”? 因为“双基”仅仅涉及三维目标中的一个目标——知识与技能。新增加的两基则涉及三维目标的另外两个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双基只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一个基础,获得数学思想和数学活动经验尤为重要。 (2)“四基”是一个有机整体。 四基是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一个有机整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数学教学的主要载体;数学思想是数学教学的精髓,是课堂教学的主线;数学活动是不可缺的教学形式与过程。 4、10个核心概念。 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原: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1)符号意识: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同一符号多重表示如y=ax。 (2)几何直观:几何直观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如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 (3)数据分析观念 指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 知识目标: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培养采集、加工以及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情感目标:明确并接受参与未来信息社会特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阶段教学目标理解为各学段各单元各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制订阶段教学目标。总体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在各阶段有所侧重,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要贯穿本课程教学始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握总体目标,又要实现具体目标,既要明确显性目标,又要重视隐性目标,既要达到终极 课程标准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

小学思品课程标准

小学思品课程标准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小学思品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

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三、设计思路《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解读(一)

[转]2011年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张丹教授发言原稿)2012-02-20 15:09:07来源: 作者: 【大中小】浏览:14次评论:0条 张丹教授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 年版),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发布后全国的数学教师掀起一股学课标、研课标、论课标的热潮,在学习中老师们还存在不少困惑,亟需课程标准修订组的专家为我们答疑解惑。 为此,特邀请张丹教授为大家答疑解惑。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张丹教授。 张丹,教师教育数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教育学院数学系教授,教师教育数理学院院长。她是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组成员,也是课程标准修订核心组成员,是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副主编。自己独立编著或与他人合作著有《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新课程数学教学研究与资源丛书“统计与概率”》、《数学课程设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等七部,及各种论文三十余篇。 今天活动安排,一是张丹教授诠释课程标准(2011年)的变化及修改意图;二是张丹教授解答老师们在学习课程标准中存在的困惑。下面,我们欢迎张丹教授为我们高屋建瓴。 各位老师: 晚上好。非常荣幸能和老师们共同就新课程标准进行讨论,也是自己的一些学习体会,不一定正确,供大家参考。 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核心概念、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了修订。今天主要介绍课程目标、核心概念和课程内容的变化。

首先看课程目标。《标准》与《实验稿》一样,明确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发展应该是多方面的。 进一步,《标准》在《实验稿》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获得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无疑是巨大进步。 同时,《标准》还对一些目标进行了完善,比如对于学习习惯,明确提出了应该培养的学习习惯是: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 将双基拓展为四基,首先体现了对于数学课程价值的全面认识,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不仅仅获得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获得数学发展和处理问题的思想。同时,新增加的双基,特别是基本活动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体验,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 提出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要切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别是创新精神。实际上,一个人要具有创新精神,可能需要三个基本要素: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机遇。其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仅需要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更需要思想方法、活动经验的积累。也就是说,要创新,需要具备知识技能、需要掌握思想方法、需要积累有关经验,几方面缺一不可。 正如史宁中教授所说:“创新能力依赖于三方面:知识的掌握、思维的训练、经验的积累,三方面同等重要。” 对于数学活动经验的内涵,目前学者们的观点并不统一。这里介绍几个。 张奠宙指出:“数学经验,依赖所从事的数学活动具有不同的形式。大体上可以有以下不同的类型:直接数学活动经验(直接联系日常生活经验的数学活动所获得的经验)、间接数学活动经验(创设实际情景构建数学模型所获得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知识目标: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培养采集、加工以及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情感目标:明确并接受参与未来信息社会特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阶段教学目标理解为各学段各单元各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制订阶段教学目标。总体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在各阶段有所侧重,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要贯穿本课程教学始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握总体目标,又要实现具体目标,既要明确显性目标,又要重视隐性目标,既要达到终极目标,又要促进条件目标。 解读一: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 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二、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三、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及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的奥秘。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我代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材编写组的全体成员,向你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材能得到广大任课教师和中学生的支持与肯定。 我将与大家共同来学习、解读《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并结合析以往教材的比较分析,说说我们的设计思路。 一、解读新《课标》 (一)基本理念解读 1、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出发点 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究竟要试图去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说相关于思想品德课程的改革究竟要面对的是什么问题? 基本问题:当前思想品德教育缺乏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 针对性的缺乏是指未能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真实的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而更多地是基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考虑和成人世界的品德要求出发,来设计学生思想品德课程。 与之相关,缺乏针对性必然使得这种教育远离真实教育情景中的学生,学生的主动性自然得不到充分有效地发挥。由于这、这种课程设计从整体而言是脱离学生实际的,所以,不管教师如何去启发诱导,从根本而言之,他们都只可能是被动的接受者。 落实到效果,就导致当前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的缺乏。 以2001年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稿)》为例:初一年级(七年级)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练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重视品格修养,培养健康人格,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初二年级(八年级)采用以例说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使他们了解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懂得法律与公民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同犯罪做斗争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初三(九年级)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和我国基本国情、国策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只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国策、发展战略。提高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立志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里,从整体内容目标而言,已经初步具有了贴近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意向,注重学生个体完整的个性发展,但基本上还是从成人世界对学生品德的简单设计,而不是从学生品德与生活发展实际的需要出发,带有浓郁的学科化痕迹,强调内容设计中的逻辑性和内容标准的整齐划一。 以此为准的教科书设计,一般都是将初中三年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教材分为三大板快:初一为心理健康教育;初二为法律常识教育;初三为国情教育。每一块中都是按照所涉及学科的逻辑框架,开中药铺似地一一展开。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正是要着力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打破传统的学科似框架体例,真正使教科书的编写发生实质的转向,由面向成人世界的规范设计转而面向学生的品德与生活实际。 2、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程性质的规定 新《课标》明确提出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作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小学阶段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三、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 四、课程教学内容小学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1)初步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采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如录音机、电话机、传真机、电视机、磁盘、光盘、照相机、雷达、计算机等。(2)从外观上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作用。(3)比较熟练地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4)初步了解承载信息的几种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5)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1)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方法。(2)学会一种汉字输入方法。(3)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1)学会使用基本的绘图工具;(2)学会绘制图形。(3)学会给图形着色。(4)学会编辑修饰图形。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1)掌握一种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学会文章编辑、排版和保存的基本方法。(3)学会插入图片、艺术字(美术字)和表格。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1)了解有关网络的基本常识。(2)学会使用浏览器浏览信息、下载并保存有用信息。(3)学会收发电子邮件。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1)了解多媒体素材类型。(2)学会一种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制作、编辑简单的多媒体作品。(3)学会展示多媒体作品。*模块七LOGO绘图(1)学会用LOGO基本绘图命令绘制基本图形;添加颜色;并组成组合图形。(2)

2011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

《2011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8月28日,我参加了三亚市教研室举办的“2011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专题培训。从市教研员陈老师透彻的分析中,我更加了解到《数学2011版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上的变革。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其中感触最深的是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标的突出特点就是将“双基”修改为“四基”,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再次研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感受到这次课改绝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我们现有的课堂教学的模式,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要准确把握教师角色 教师不再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能创造性使用教材,并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组织者;教师不再只是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教育观念,善于使学生发现探索的引导者;教师不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圣人,而是善于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真诚的合作者。 1、挖掘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2、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教师要热情地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成为学生真诚的合作者。 二、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学生是由活生生、有个性的个体组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正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极大,教师应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最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完整解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三、课程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数学思考;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按以上思路具体设计如下。

中小学信息课程标准(完整版)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初中阶段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高中阶段 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概述 本课程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新课标”修订的背景,其次说明了“新课标”修订的总原则及两项具体原则。第二部分全面对比了新、旧课标的不同,帮助教师全面认识“新课标”,从课程实施方面更深入地理解“新课标”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逻辑结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等内容。第三部分为教师在“新课标”引领下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改进学生学习评价方式提供帮助,第三部分内容包括:思想品德课的特征及任务、教学设计的优化与实施、教学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教学评价的方式与操作。在此部分,围绕“新课标”的实施,介绍了思想品德课的三个特征及五项任务;结合“准、活、实”、教材的二次开发、整体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教学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并结合案例对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新课标”中开发教学资源的要求,特别结合教师实际需要,重点介绍了“案例”这种教学资源的开发与选用策略;介绍了“新课标”中关于评价的精神,也特别结合教学需要,重点说明了“成长手册”评价方式。本课程内容凸显了学科特点,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核心,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等特点,案例典型、设计巧妙。相信可以帮助教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提升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灵活运用评价方式的能力,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一.修订的背景及原则 (一)修订的背景 1.国内国际大形势变化为课标修订提供了大背景 (1)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结构不断变化,文化多样多元,中国社会每日每时发生着深刻变化。 (2)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突出,世界政治多极化不可阻挡,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与较量转向以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3)培养高素质的公民成为未来提高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的关键。 2.思想道德教育的突出成效为课标修订奠定了基础 (1)坚持传统(战略重视、思想明确、队伍整齐、积极作为、注重实效); (2)不断改革(贴近实际、丰富内容、改进方法、创新形式、理论研究);

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

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定稿)》(以下简称《标准》)是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制定的。根据《义务教育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标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明确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阐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提出数学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并对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应当遵循这些基本理念和目标。《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遵照《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发展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为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有关的目标和内容,以利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标准》提供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案例,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参考。 二、设计理念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作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要符合数学科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此,制定了《标准》的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 基本理念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课程内容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一、解读新《课标》 (一)基本理念解读 1、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出发点 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究竟要试图去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说相关于思想品德课程的改革究竟要面对的是什么问题? 基本问题:当前思想品德教育缺乏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 针对性的缺乏是指未能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真实的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而更多地是基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考虑和成人世界的品德要求出发,来设计学生思想品德课程。 与之相关,缺乏针对性必然使得这种教育远离真实教育情景中的学生,学生的主动性自然得不到充分有效地发挥。由于这、这种课程设计从整体而言是脱离学生实际的,所以,不管教师如何去启发诱导,从根本而言之,他们都只可能是被动的接受者。 落实到效果,就导致当前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的缺乏。 以2001年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稿)》为例: 初一年级(七年级)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练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重视品格修养,培养健康人格,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初二年级(八年级)采用以例说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使他们了解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懂得法律与公民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同犯罪做斗争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初三(九年级)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和我国基本国情、国策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只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国策、发展战略。提高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立志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从整体内容目标而言,已经初步具有了贴近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意向,注重学生个体完整的个性发展,但基本上还是从成人世界对学生品德的简单设计,而不是从学生品德与生活发展实际的需要出发,带有浓郁的学科化痕迹,强调内容设计中的逻辑性和内容标准的整齐划一。 以此为准的教科书设计,一般都是将初中三年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教材分为三大板快:初一为心理健康教育;初二为法律常识教育;初三为国情教育。每一块中都是按照所涉及学科的逻辑框架,开中药铺似地一一展开。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正是要着力从学生成长、

卓顶精文2019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 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二、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三、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及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的奥秘。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 一、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衔接。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完成应用软件的学习;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具有"双衔接",初中不再是零起点。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的衔接,参考下表: 兴趣特长应用技能信息素养技术创新 小学激发兴趣保 持学习动机 掌握常用软 件/工具的应用 技能 体验信息活 动形成信息意识 勇于质疑的 问题意识敢于尝 试的创新精神 ↓↓↓↓↓ 初中巩固兴趣发 现特长 拓展+提升 初步具备一技之 长 自主选择综 合运用 创新能力培 养,改进方案, 动手创新 ↓↓↓↓↓ 高中专业学习和 发展兴趣自选门类专 业发展 信息→知识 →智慧 某一技术门 类的设计、制作、 创造

新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新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作者:佚名教研组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92 更新时间:2011-7-11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首先,我代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材编写组的全体成员,向你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材能得到广大任课教师和中学生的支持与肯定。 我将与大家共同来学习、解读《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并结合析以往教材的比较分析,说说我们的设计思路。 一、解读新《课标》 (一)基本理念解读 1、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出发点 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究竟要试图去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说相关于思想品德课程的改革究竟要面对的是什么问题? 基本问题:当前思想品德教育缺乏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 针对性的缺乏是指未能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真实的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而更多地是基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考虑和成人世界的品德要求出发,来设计学生思想品德课程。 与之相关,缺乏针对性必然使得这种教育远离真实教育情景中的学生,学生的主动性自然得不到充分有效地发挥。由于这、这种课程设计从整体而言是脱离学生实际的,所以,不管教师如何去启发诱导,从根本而言之,他们都只可能是被动的接受者。 落实到效果,就导致当前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的缺乏。 以2001年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稿)》为例: 初一年级(七年级)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练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重视品格修养,培养健康人格,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初二年级(八年级)采用以例说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使他们了解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懂得法律与公民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同犯罪做斗争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初三(九年级)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和我国基本国情、国策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只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国策、发展战略。提高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立志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里,从整体内容目标而言,已经初步具有了贴近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意向,注重学生个体完整的个性发展,但基本上还是从成人世界对学生品德的简单设计,而不是从学生品德与生活发展实际的需要出发,带有浓郁的学科化痕迹,强调内容设计中的逻辑性和内容标准的整齐划一。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全)

解读《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一 【新旧课标比较】与旧课标相比,新课标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 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 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2001年版: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11年版: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 2001年版“三句话”: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年版“两句话”: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条”改“5条”: 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2001年版: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 2011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四、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注重启发式 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 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