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重点整理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重点整理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重点整理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重点整理

第一章商业银行导论

1、商业银行含义: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

融企业。

2、商业银行性质:

(1)商业银行是一种企业——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经营目标、自负盈亏、自求发展

(2)商业银行具有金融企业特征

A、经营对象和内容具有特殊性:经营货币和货币资本

B、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受社会经济的影响特殊

C、责任特殊:除了对股东和客户负责,还必须对整个社会负责

?

(3)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

A、是综合型、全能型的金融机构——“金融百货公司”和“万能银行”

B、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基础和途径

3、商业银行的作用

(1)信用中介——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A、把暂时从再生产过程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资金转化为可用资金;

B、将用于消费的资金转化为能带来货币收入的投资,扩大社会资本总量,加速经济增长;

C、将短期货币资本转化为长期货币资本。

(2)支付中介

A、通过存款在帐户上的转移,代理客户支付;

!

在存款的基础上,为客户兑付现款等,成为工商业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者和支付代理人。

B、支付中介职能的发挥,大大减少了现金的使用,节约了社会流通费用,加速了结算过程

和货币资金周转,促进了经济发展。

(3)信用创造

A、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职能是在信用中介与支付中介的职能基础之上产生的。

B、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

(4)金融服务

根据我国现行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可从事业务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从事同行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与担保;代理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营结汇、售汇业务

4、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存在形式)

(1)单一银行制

`

特点:银行业务完全由各自独立的商业银行经验,不设或限设分支机构(美国普遍)

优点:A、限制银行业垄断,有利于自由竞争

B、有利于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协调,使银行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C、各银行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都很大,经营较灵活

D、管理层次少,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管理和控制

缺点:A、商业银行不设分支机构,与现代经济的横向发展、商品交换范围不断扩大存在矛盾,同时,在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大量应用的条件下,其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

受到限制。

B、银行业务多集中于某一地区、某一行业,容易受到经济发展状况的波动的影响,

筹资不易,风险集中。

C、银行规模小,经营成本高,不易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2)分行制

特点:法律允许除了总行以外,在本市及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机构。

类型:按总行职能的不同,划分为总行制和总管理处制

优点:A、分支机构多,分布广,业务分散,因而易于吸收存款、调剂资金,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本,同时由于放款分散、风险分散,可以降低放款的平均风险,提

高银行的安全性

B、银行规模较大,易于采用现代化设备,提供多种便利的金融服务,取得规模效

C、由于银行总数少,便于金融当局的宏观管理

缺点:A、容易造成大银行对小银行的吞并,形成垄断,妨碍竞争

B、银行规模过大,内部层次、机构较多,管理困难

5、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三性”原则

(1)安全性原则

涵义:指应努力避免各种不确定因素对它的影响,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发展。

原因:A、自有资本少,经受不起较大的风险。

B、经营条件的特殊性,尤其需要强调安全性。

@

C、商业银行经营面临着各种风险。

措施:A、将资产分散化,降低资金运营中的风险。

B、加强对客户的资信调查与经营预测,从制度上保证信用资金的及时回笼。

C、资产负债清偿期限合理匹配,时刻保持银行的清偿能力。

D、保持一定比例的流动性较高的资产,如活期贷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等。(2)流动性原则

涵义:指银行对全部应付款的支付、清偿能力及满足各种合理资产需求的能力。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

负债的流动性:银行以适当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

——衡量标准:取得可用资金的价格和时效

资产发流动性:资产的变现能力

原因:A、负债经营,资金来源的主体部分——客户的存款和借入款,具有流动性的属性。

B、资金利用的不确定性需要资产保持流动性。

措施:A、建立分层次的准备资产制度

B、实施负债管理

C、统筹规划银行的流动性需求与流动性供给

增加流动性供给:客户存款、提供非存款服务所的收入、客户偿还

贷款、银行资产出售、货币市场借款

增加流动性需求:客户提取存款、合格贷款客户的贷款需求、偿还

非存款借款、提供和销售服务中产生(3)盈利性原则

涵义:指商业银行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和内在经营动力。

影响因素:A、资产收益与资产损失

B、资金成本——主要指银行为取得资金而付出的代价。

C、其他营业收支——指银行贷款和投资以外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及银行存、贷

业务以外花费的各项开支。

6、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

Camel(骆驼)原则

C(capital)资本:资本充足率

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的主要形式是股本。股本要求有回报,而且同样的股本支持资产规模的不同会给银行带来不同的盈利率(资本的杠杆比率不同),这就要求建立国际上共同的资本标准,以使得国际银行业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

A(asset)资产:资产的规模、结构

政府监管部门关注资产品质和资产集中问题

M(management)管理:管理者的能力

E(earning)收益:盈利能力

|

银行的盈利能力主要由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来衡量。

L(liquidity)清偿能力:银行满足提款和借款需求而又不必出售其资产的能力

7、存款保险制度

(1)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金融大危机以后的美国

(2)宗旨:重新唤起社会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保护存款者的利益,监督并促使银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经营活动。

(3)评价:存款制度的存在使银行对高风险投资担忧减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银行从事高风险的投资,加剧了道德风险。

第二章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1、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主要掌握(1)、(4))

-

(1)信用风险:指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及信用等级下降使银行持有相应资产贬值的潜在可能性。

(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其中最主要的信用风险是信贷风险)(2)市场风险: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3)经营风险:银行在日常经营中由于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导致损失的风险。(4)流动性风险(传统商业银行主要风险之一):商业银行掌握的可用于即时支付的流动性资产无法满足支付的需要,从而使其丧失清偿能力的可能性。银行破

产倒闭的直接原因

(流动性风险始终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基本风险。流动性风险是其他风险在商业银行整体经营方面的综合体现。)

2、银行资本的功能

(1)损失的缓冲器,吸收经营亏损,保证正常经营。

(2)银行正常经营的启动资金。

(3)显示银行实力,维持市场信心。

(4)为银行扩张和新业务、新计划拓展提供资金。

(5)适应监管当局的需要,保证单个银行增长的长期可持续性。

银行资本的关键作用是吸收以外损失和消除银行的不稳定因素

3、《巴塞尔协议》对资本的规定

A、主要思想:

(1)商业银行的最低资本由银行资产结构形成的资产风险所决定,资产风险越大,最低资本额越高。

(2)银行的主要资本是银行持股人的股本,构成银行的核心资本。

(3)协议签署国银行的最低资本限额为银行风险资产的8%,核心资本不能低于风险资产的4%。

(4)国际间的银行业竞争应使银行资本金达到相似的水平。

B、资本具体构成:核心资本&附属资本

~

(1)核心资本:

1)股本:a.普通股

b.永久非积累优先股:具有债券和普通股的双重特点

(1、只支付固定股息,且没有定期支付股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义务

(2、银行没有法律义务支付累积未分配的股息

(3、优先股股息不能从税前盈余中扣除

(4、优先股股息支付义务先于普通股

2)公开储备:指通过保留盈余或其他盈余的方式在资产负债表上明确反映的储备

(如:股票发行溢价、未分配利润、公积金)

(2)附属资本:

未公开储备:没有公开,但反映在损益账上并为银行的监管机构所接受的储备。

\

重估储备:对记入资产负债表上的银行自身房产的正式重估和来自有隐蔽价值的资本的名义增值。

普通准备金:防备未来可能出现的一切亏损而设立。

混合资本工具:带有一定股本性质又有一定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

长期附属债务:资本债券与信用债券的合称。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包括:

(1)核心资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少数股权(2)附属资本:重估储备;一般准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长期次级债券

(3)资本扣除项:商誉;对未合并报表的银行机构的资本投资

4、《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最低资本要求

·

(1)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4% :

核心资本比率 = 核心资本/风险加权资产×100%

= 核心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操作风险)×100% ≥4%

(2)总资本与风险加权总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8%

总风险资本比率=总资本/风险加权资产×100%

=总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操作风险)×100% ≥8%二级资本最高不得超过一级资本的100%

二级资本中的次级债务和中期优先股最高不得超过一级资本的50%,一般准备金可以包括在二级资本中,但不能超过风险加权资产的%。

5、影响银行资本需要量的因素

(1)相关法律规定

<

(2)宏观经济形势

(3)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4)银行的信誉

衡量银行资本规模方法:账面资本(GAAP),管理资本(RAP),市场价值资本(MVC)

6、银行资本来源

(1)内部融资——未分配利润是银行资本内部融资的重要来源

优点:筹资成本较低,避免股东控制权的削弱

缺点:筹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受银行本身的制约:

银行及金融当局所决定的适度资本金数量、银行的盈利水平、银行的股利分配政策

(2)外部融资

\

主要方式:1.出售资产与租赁设备

2.发行普通股

3.发行优先股

4.发行中长期债券

5.股票与债券的互换等

第三章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

1、商业银行负债的目的

(1)维持银行资产的增长率

(2)保持银行的流动性

@

2、存款边际成本定价法(P70)

计算公式:边际成本MC =总成本的变动

=新利率×以新利率筹集的总资金—旧利率×以旧利率筹集的总资金边际成本率=总成本变动额/ 筹集的新增资金额×100%

作用:边际成本定价法决定银行存款基础扩大到什么程度,并作为贷款定价基础。

3、主动负债:同业拆借(主要目的:补充准备金不足,保持银行流动性)、从中央银行

贴现借款、证券回购、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利率有固定、有浮动;可直接借

贷、也可采取出售存单的方式)、发行中长期债券

被动负债:存款

4、影响负债加权平均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负债利息率、负债结构、可用资金比率、其

他成本率

第四章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

1、银行现金资产构成:

(1)库存现金--是银行为了满足日常交易需要而持有的通货。

(2)托收中的现金--已签发支票送交中央银行或其他银行但相关账户尚未贷记的部分(3)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主要用于应付法定准备金的要求,并可做支票清算、财政部库券交易和电汇等财户的余额

(4)存放同业存款--主要用于同业间、联行间业务往来的需要

2、现金资产管理的目的&原则

目的:在确保银行流动性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现金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使现金资产达到最适度的规模。

原则:

(1)适度存量控制原则--适度的存量控制既能保证银行的盈利性,也能保证银行的流动性。

]

(2)适时流量调节原则--银行必须根据业务需要调节现金流量,使其达到适度规模。(3)安全性原则--确保现金资产的安全

3、存款准备金构成

(1)法定准备金是按照法定比率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

(2)超额准备金是指在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账户中超出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部分存款。它与法定存款准备金有此消彼长的关系。

4、影响超额准备金需要量的因素

(1)存款波动

银行感到不确定性增大,就会增加超额准备金的保有数量

(2)贷款的发放与收回

]

(3)其他因素(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往来状况,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变化)

5、商业银行头寸

资金头寸:在现金资产中,我国商业银行习惯地将可供商业银行直接、自主运用的资金称为资金头寸。

(1)可用头寸(可用现金):指扣除了法定准备金以后的所有现金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及存放同业存款。

(2)基础头寸:指商业银行库存现金与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之和。基础头寸是银行最具流动性的资产,商业银行可以随时动用,用于充当银行一切资金结

算的最终支付手段。

(3)可贷头寸:指商业银行在某一时期内可直接用于贷款发放和投资的资金(形成银行盈利性资产的基础)

6、流动性需求预测的方法

(1)因素法

资金头寸需要量 = 预计贷款增量+应缴存款准备金增量-预计存款增量

&

(2)资金结构法

通过分析存贷款资金结构及其变化趋势来预测未来的流动性需求。

商业银行为不同的负债设定不同的流动性资金准备率(A,,B,C),并计算出流动性需求的总量。

负债流动性需要量=A ×(游动性货币负债-法定准备金)+B ×(脆弱性货币负债-法定准备金)+C ×(稳定性货币负债-法定准备金)

商业银行总流动性需求=存款和非存款负债的流动性需求+贷款的流动性需求

附:存款负债类型

(1)游动性货币负债:对利息率变动极为敏感的存款和借入款,银行必须随时应付它们

的提现

(2)脆弱性货币负债:大额存款和非存款负债账户,这部分资金在近期内有可能被客户

提取,银行必须保留足够的流动性资金

(3)稳定性货币负债:被提取的可能性很小的那部分资金,可以为银行较长期。比较稳

定地利用(核心存款\核心负债)

#

7、流动性需求管理原则

(1)进取型原则

当出现流动性缺口时,银行管理者不是依靠收缩资产规模、出售资产,而是通过主动负债的方式来满足流动性需求,扩大经营规模。

(2)保守型原则

出现流动性缺口时,银行管理者不采取主动负债的方法,而靠自身资产转换、出售的方式来满足流动性需求。

(3)成本最低原则

流动性缺口的满足应以筹资成本最低为原则。

8、流动性需求种类

(1)短期流动性需求:一种短期现金需求,季节性因素是影响存款变化和贷款需求波动的主要因素

%

(2)长期流动性需求:一种长期现金需求,主要由银行所服务的社区或者产业的经济发展所决定

(3)周期流动性需求:一种长期现金需求,主要由于经济周期性波动引起

(4)临时流动性需求:由难以预测的不寻常时间所引起的

第五章贷款政策与管理

1、评价借款人信誉状况原则—“6C”原则

(1)品质(character):借款人借款有明确目的,并有能力按时足额偿还贷款

(2)能力(capacity):借款人具有申请借款的资格和行使法律义务的能力

(3)现金(cash):用现金流量分析法判断借款人的现金状况以确定其偿还贷款的能力(4)抵押(collateral):借款人用于抵押的资产质量(流动性、价值稳定性等)如何。

!

(5)环境(conditions):借款人或行业的近期发展趋势、经济周期变化对借款人的影响(6)控制(control):法律的改变、监管当局的要求和一笔贷款是否符合银行质量的标准

2、贷款审查作用:帮助银行管理层迅速发现问题贷款、检查信贷政策的执行情况、提供

预警信号、及时发现贷款质量变化、防止贷款质量恶化

3、贷款五级分类(书P117,贷款五级分类主要特征,选择题)

(1)正常类: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

(2)关注类: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是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的因素。

(3)次级类: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

(4)可疑类: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及时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5)损失类: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4、贷款五级分类主要步骤(书P116)

(1)阅读贷款档案

(2)审查贷款基本情况

(3)确定还款可能性

(4)确定分类结果

(5)信贷讨论

5、有效管理问题贷款(取决于——(1)(2))

(1)发现问题贷款——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信贷员,信贷员负有向银行有关部门报告贷款出现问题的责任

第二道防线:贷款复核

|

第三道防线:外部检查

(2)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首先,银行会与借款人会面,商讨追加资金可能性。新注入资金必须保证非常安全,即使发生损失,追加资金也要能够收回来。

不能选择追加资金方案时,银行和企业还可以协商制定一个双方同意的政策。

包括:

1)减债程序和时间限制。确定还款金额和还款时间,给借款人一定压力,迫使其做出还款计划。

2)增加抵押品、担保人、第二抵押

3)索取财务报告

4)立即监控抵押品和借款人

5)建立损失—安全点。达成一致同意的损失—安全点,如果达到贷款损失的地步,借款人自动清算企业。

?

6、呆账准备金提取原则

(1)及时性原则:银行呆账准备金的提取应在估计到贷款可能存在内在损失、贷款的实际价值可能减少时惊醒,而不应在损失实际发生或需要冲销贷款时进行。

(2)充足性原则:银行应当随时保持足以弥补贷款内在损失的准备金

7、呆账准备金类型

(1)按贷款组合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普通呆账准备金

(2)根据贷款分类结果,对各项贷款按不同比例提取的专项准备金

(3)按贷款组合的不同类别,如国家、行业、地区等提取的特别准备金

8、呆帐准备金计算步骤

(1)计算所需的专项呆帐准备金

(

专项呆帐准备金的计算要按照贷款的分类结果,不同的贷款分类按不同的比例计提。可参考的比例为:损失类贷款为100%;可疑类贷款为50%;次级类贷款为20%;关注类贷款为5%。(2)计算普通呆帐准备金

普通呆帐准备金=(贷款总额—专项呆帐准备金)×规定的比例

呆帐准备金总量=专项呆帐准备金+普通呆帐准备金

第六章企业贷款

1、企业借款理由

(1)销售增长导致的借款:

类型:短期或季节性销售增长和长期性销售增长

(2)营业周期减慢引起的借款:

类型:1)存货周转减慢银行发放贷款目的:为企业临时性扩大或结构性转换提供资金。

2)应收账款回收减漫银行发放贷款目的:为因回收减慢导致的应收账款增加提供资金。(3)固定资产购买引起的借款:更新固定资产或扩大固定资产的规模

(4)其他原因引起的借款:资产增长增加的支出、债务重组增加的支出、低效经营增加的支出、股息支付或者所有者提款所引起的支出,以及不正常的或意外的费用支出等。

2、企业贷款担保种类

(1)抵押:借款人或第三人在不转移财产占有权的情况下,将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

(抵押率最高不超过50%)

(2)质押:借款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移交银行占有,将该动产或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质押率最高不超过90%)

(3)保证:银行、借款人和第三方签订一个保证协议,当借款人违约或无力归还贷款时,由保证人按照约定发行债务或者承担相应的责任。

(4)附属合同:由借款人的其他债权人签署的,同意对银行贷款负第二责任的协议,作用是为银行提供对其他债权人的债务清偿优先权。

)

3、贷款定价方法

(1)成本加成贷款定价法

一个完整的贷款利率中必须包括四部分内容:1.银行筹集足够的可贷资金的成本;

2.银行的经营成本(工资和物质设施的成本);

3.银行对违约风险所进行的必要补偿;

4.每笔贷款的适当利润。

贷款利率=筹集资金的边际成本+银行的其他经营成本+预计违约风险补偿费用+银行预期的利润

(公示中每一项都用贷款数额的百分比表示)

例:假设有一钢铁制造公司要求银行给予500万美元的银行贷款,如果银行为了筹款必须在货币市场上以10%的利率卖出大额可转让存单,筹集资金的边际成本就是10%。银行分析、发放及监管这项贷款的非资金性经营成本大约为2%,银行信贷部门建议为了补偿贷款不能及时全额偿付的风险为2%。最后,银行要求在该项贷款的财务、经营和风险成本之上再加上1%的利润水平。则这家银行的贷款利率为:

10%+2%+2%+1%=15%

(2)成本—收益定价法

在该定价法下,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三个:

1.贷款产生的总收入;

2.借款人实际使用的资金额;

3.贷款总收入与借款人实际使用的资金额之间的比率(贷款税前收益率)。

例:假设一个客户要求500万美元的信用额度,贷款合同规定的利率为20%,客户实际使用400万美元。按规定,客户对其未使用的信用额度要支付1%的承诺费,同时,银行要求客户必须存入相当于实际贷款额20%和未使用额度5%的存款数(补偿金额)。

估算贷款总收入= 400× +100×=81

借款人实际可使用资金= 400-(400×+100×)=315

~

银行贷款估算的税前收差率= 81÷ 315 = 27%

结论:银行的管理层必须判定该笔贷款27%的税前收益率能否足够补偿银行的筹资成本、贷款风险以及除去各种费用(包括税收)之后的银行预期利润率。

例:某银行的贷款目标收益率为10%。假设某客户要求3000万元的信用额度,贷款合同规定的年利率为8%,客户实际使用的资金额为2000万元,银行向客户收取的各项手续费及服务费为1600元。

1.计算并说明此项业务能否达到银行的目标收益率如果不能则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调整

2.如果银行对其未使用的贷款收取1%的承诺费并要求客户必须存入相当于实际使用额20%和未使用额5%的存款(不考虑存款准备金要求),该项业务的税前收益率是多少能否达到银行的目标收益率要求

1.贷款收入=2000万元×8%+万元=万元

银行贷款税前收益率=2000=%

此项业务未能达到银行的目标收益率水平,可以采取下列方法来调整:

1.降低资金成本;

2.提高贷款利率;

.

3.收取补偿余额;

4.收取承诺费。

2.贷款收入=+10=

借款人实际可使用资金=2000-2000××=1550

银行贷款税前收益率=÷(2000-2000××)=÷1550=%

第七章消费者信贷

1、个人贷款特点

(1)高风险性

1)消费信贷的还款来源不稳定,波动性较大。

2)信息不对称风险比较严重。

3)贷款结构内含较高的利率风险和违约风险。

(2)高收益性:高风险性决定高收益性

(3)周期性:消费信贷的周期性体现在较高的经济周期敏感性。

(4)利率不敏感性

2、个人信用评价方法—“5C”评价法

(1)品德(character):个人稳定性、信贷历史、职业和个人声望

(2)能力(capacity):申请人还款能力

(3)资本(capital):明确申请人收入出现波动时其他还款途径

(4)担保品(collateral):担保品的种类、价值及价值的变化趋势、产权、收回难易程度&

(5)环境(condition):影响消费者还款能力的外部环境(政治、经济、法律、市场竞争)

3、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还款金额计算(书P191)

(1)到期本息一次性清偿

(2)等额本息还款法

(3)等额本金还款法

4、个人住房贷款风险

(1)信用风险:借款人被迫违约或理性违约

被迫违约:借款人有偿还贷款的意愿,由于偿付能力不足而无法如期还贷

理性违约:抵押房产的市价下降到低于贷款余额,借款人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大主动违约。(2)利率风险:短期市场利率上升时造成银行负债与资产利率倒挂、入不敷出的现象(3)提前偿付风险: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带来利息损失的可能性

(4)抵押物风险:抵押物贬值

5、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及其发展

(1)定义:指的是吧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流的住宅抵押贷款汇集在一起,通过结构重组和信用增级,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动的证券来融通资金

的过程。

(2)发展过程见书P195

6、信用卡

(1)什么是信用卡

指的是具有循环信贷、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功能和“先消费,后还款”、无须担保人和保证金、可按最低还款额分期还款等特点的个人信用和支付工具。

(2)信用卡国际组织

威士国际Visa International

万事达卡国际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美国运通股份有限公司America Express

(3)信用卡特殊风险

)

信用风险、伪冒风险、作业风险、内部风险

第八章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管理

1、商业银行证券投资功能(好处)

(1)获取收益

使闲置资金得到利用,增加了收入,而且有效的证券投资组合管理可使银行收入在经济周期各阶段保持稳定。

(2)管理风险(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管理证券投资组合的首要目的)

是银行重要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可及时调整利率敏感性,实现收入多元化、风险分散化。

(3)增强流动性(二级储备:短期证券投资)

(4)管理风险资本

|

(5)税收庇护

我国税法规定购买国债券的利息收入不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2、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种类

(1)政府债券:中央政府债券、政府机构债券、地方政府债券

(2)公司债券

商业银行对公司债券投资比较有限的原因:

1)公司债券的收益一般要缴纳中央和地方所得税

2)公司作为私人企业,其破产倒闭的可能性大,因此公司债券的风险

3)公司债券在二级市场上的流动性不如政府债券

(3)回购协议:是对一种证券现实的购买或出售及日后做一笔相反交易的组合,即证券销售者承诺在未来某一时刻按某一固定价格再购回这些销售的证券,证券持

有者的收入为买卖差价。

(4)其他:股票(我国目前不允许)、商业票据、中央银行票据、创新金融工具

3、证券组合管理基本程序

(1)确定管理标准与目标

(2)对宏观经济与利率走势进行预测

(3)列举证券组合所要考虑的因素:1)控制利率敏感的证券投资需要

2)投资与流动性计划的协调

3)担保要求的评估

4)风险头寸的评估

5)预期收益率

6)确定税收组合

(4)银行管理层确定证券组合管理的基本政策与战略:

证券组合的规模、投资工具与质量、证券期限政策与战略

(5)选择证券投资组合的管理机构

4、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收益(书P227)

(1)票面收益率

(2)当期收益率

.

(3)到期收益率:当期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之和

到期收益率 = 当期收益率+资本收益率

每期利息+(到期还本(出售价格)—购入价格)/持券期间 = ——————————————————————————— (购入价格+到期还本(出售价格))/2

5、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风险 (1)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不可分散风险):指对整个证券市场产生影响的风险。其来源可能是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等多种外部因素。

非系统性风险:指存在于个别投资证券或个别类别投资证券的风险。它主要来源于个别证券本身的独立因素,如财产风险、信用风险等。非系统性风险可通过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来消除。

(2)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

内部风险:个人风险、财产风险、经营风险、责任风险

外部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流动性风险

6、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风险的测度方法 (1)标准差法

(2)β系数法

β= 某证券预期收益-该期收益中非风险部分 ¥

整个市场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该期收益中非风险部分

7、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一般策略 (1)分散化投资法——梯形期限法

具体做法:商业银行先用资金购入市场上各种期限的证券,并且每种证券的数量相等。当期限最短的证券到期收回投资资金后,银行再将资金用于购买最长期限的证券。如此循环往复,使商业银行每时每刻都有到期日不同的各种证券,且每种期限的证券数量相等。 (2)期限分离法

三种不同的战略: 1.短期投资战略

2.长期投资战略

3.杠铃投资战略:银行将投资资金主要集中在短期证券和长期证券上的

一种证券头寸的方法。使用这种方式投资反映在图上,就形成一个两头大中间小的杠铃。

杠铃投资战略与其他两种战略比优势:

=?-n

i i

it P R R 12)(

强调通过负债管理,来从资产负债平衡的角度保证银行流动性的需要。来协调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1.形式灵活,可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证券行情的涨跌而经常进行调整 。 &

2.可为银行提供较高的流动性。 (3)灵活调整法 (4)证券调换法

第九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1、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

2、利率风险的类型

(1)重新定价风险(期限配错风险):源自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到期期限(就固定利率而言)或重新定价期限(就浮动利率而言)所存在的差异。当利率上升时,贷款的利息收入是固定的,但存款的利息支出却会随着利率的上升而增加,从而使银行的未来收益减少和经济价值降低。

(2)收益率曲线风险:重新定价的不对称性也会使收益率曲线斜率、形态发生变化,及收益率曲线的非平行移动,对银行的收益或内在经济价值产生不利影响。 (3)基准风险(利率定价基础风险):在利息收入和支出所依据的基准利率变动不一致的情况下,虽然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的重新定价特征相似,但因其现金流和收益的利差发生了变化,也会对银行的收益或内在经济价值产生不利影响。

(4)期权性风险:一种越来越重要的利率风险,源自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中所隐含的期权。一般来说,期权和期权性条款都是在对买方有利而对买房不利时执行,因而此类期权性工具会因具有不对称的支付特征而给卖方带来风险。目前,越来越多的期权品种因具有较高的杠杆效应,还会进一步增大期权头寸,并会对银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3、资金缺口(GAP )

定义:利率敏感资产(RSA )与负债(RSL )的差额,用于衡量银行净利息收入对市场利率的

敏感程度。

计算公式:GAP=RSA-RSL(绝对缺口)

GAP=RSA/RSL(相对缺口)

-

类型:零缺口 RSA=RSL RSA/RSL=1

正缺口 RSA-RSL>0 RSA/RSL>1

负缺口 RSA-RSL<0 RSA/RSL<1

资金缺口、利率敏感比率、利率变动与净利息收入变动之间的关系:

"

4、资金缺口管理

定义:银行在对利率进行预测的基础上,调整计划期利率敏感资产与负债的对比关系,规避利率风险或从利率风险中提高利润水平的方法

(1)正缺口战略:(进取型策略)

当银行预测市场利率将上升时,保持缺口为正值,缺口率(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大于1,使银行净利息收入随着利率上升而增加。

(2)负缺口战略:(进取型策略)

当银行预测市场利率将下降时,往往趋向于保持缺口为负值,利率敏感比率小于1,使银行净利息收入随着利率下降而增加。

(3)零缺口策略:(防御型策略)

努力使缺口为零,利率敏感比率等于1。即银行资产与负债的期限对应,以此控制由于利率波动而导致的巨额损失的风险。

5、持续期缺口管理

(1)持续期概念:一种把到期日按时间和价值进行加权的衡量方式,它考虑了所有盈利性资产的现金流入和所有负债现金流出的时间控制。它衡量了银行未来现金流量的平均期限,实际上,久期衡量的是用来补偿投资所需资金的平均时间。

(2)持续期计算公式(书P261)

(3)持续期缺口:是银行资产持续期与负债持续期和负债资产现值比乘积的差额。

DGAP = DA —UDL

(4)持续期缺口管理:指银行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的期限与结构,采取对银行净值有利的持续期缺口策略来规避银行资产与负债的总体利率风险。

6、应用金融衍生工具管理利率风险

(1)利率期货:是指交易双方在集中性的市场以公开竞价方式进行的利率期货合约的交易(2)利率期权:买方获得一种权利,在到期日或期满前以预先确定的利率(即执行价格),按照一定的期限介入或带出一定金额的货币。

第十章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管理

1、中间业务含义: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既能为商业银行带来货币收入,却不直接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

2、中间业务特点

(1)表外形

(2)多样性

(3)风险差异性

3、中间业务种类

(1)按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分

(2)按风险大小和是否含有期权期货性质中间业务分

A、无风险/低风险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金,以中间人的身份

为客户提供代理收付、委托、保管、咨询等金融服务,并收

取手续费。

咨询顾问、代理、保管、基金托管

B、不含期权期货性质风险类中间业务:交易、支付结算、银行卡、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通俗地讲就是把缺乏流动性但预期未来会有稳定现金流回报的资产集中起来,形成一个资产池或资产包,然后对这些资产进行结构重组,将它们转变成可在

金融市场上流通和出售的证券,从而加大了资产的流动性,方便根据需要进行

融资。

资产证券化作用:(1)有助于银行分散信用风险,提高变现成本昂贵的资产的流动性并将其转换为银行吸收新资金的渠道

(2)有助于银行调整自己的资产组合,更好地匹配银行资产与负债久期降低利率风险

(3)银行进行贷款证券化会拥有大量增加收入的机会

C、风险类中间业务担保:承诺、金融衍生产品、租赁

4、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P282-285),了解即可

5、承诺类中间业务

贷款承诺: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前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数额贷款的业务。常见类型:

(1)定期贷款承诺:银行一次承诺,借款人在有效期内只能提用一次,余款作废。

(2)备用贷款承诺:银行一次承诺,在承诺有效期内,一次提用部分贷款并不失去对剩余承诺在剩余有效期内的使用权限,但不能循环提用。

(3)循环贷款承诺:借款人在有效期内可多系提用,并且反复使用已经偿还的贷款,只要借款人在某时点使用的贷款不超过全部承诺额即可。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概况整理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概括) 17、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 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18、价值观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19、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20、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价值观。21、价值观的分类:1)按人员的不同对象来区分。有个人价值观、集体价值观和社会价值 观。2)按有无价值的不同标准来区分。3)按不同行为方式来区分(行为方式可分为:反应性、忠诚型、自我中心型、顺从型、权术型、社交中心型、现实主义型。)4)按经营管理所追求的不同目标来分(最大理论价值观、委托管理价值观、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 22、价值观在管理中的作用:树立和培育健康的价值观,是促使企业、组织各项事业成功的 保证之一。 23、态度的概念: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24、态度由3种因素构成:1)认知2)情感3)意向 25、态度的特性: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针对性、态度的协调性、态度的稳定性、态度的两 极性、态度的间接性。 26、工作态度的概念:共走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27、工作态度的功能:作为工作的内在心理动力,引发各种工作行为,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之间有着一致性关系。 28、组织认同感的概念:组织认同感是员工对组 织认同的程度,包括三个方面1)对组织目 标和价值观的信任和接受。2)愿意为组织的利 益出力3)渴望保持组织成员资格。 29、组织认 同感对组织的作用:1)有认同感的员工很少离 开自己的工作岗位(组织认同感 与员工的辞职率成反比关系)2)有组织认同感 的员工通常表现比较出色3)有组织认同感的而 员工会坚持支持组织的政策,他们会自觉贯彻执 行这些政策。4)有组织认同感的人能充分发挥 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组织绩效。 30、工作参与程度决定于工作的特征。投入工作 能让员工暂时忘记对失业的担心。 31、管理者如何才能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工 作参与度:1)表明他们真诚地关心着员工 的利益2)为员工创造实现个人目标的机会3) 改善工作,是更多的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多的 自主权4)寻找机会及时奖励员工5)同员工一 起设置目标。 32、个性的概念:个人在认知、情感、意志等心 理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却 别与他人的心理特点,也叫做心理特征。 33、个性的性质:组合性、独特性、稳定性、倾 向性、整体性。 34、个性的结构与内容:个性结构是由个性倾向 性和个性心理特质两大部分所组成。 35、个性倾向性是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决 定一个人行为活动的性质、方向和大小。 36、动机强度的不同,均会直接影响他从事该项 活动的水平。 37、理想可分为:政治理想、工作职业理想、生 活理想、道德理想等。 38、世界观是人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态度,它 对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都起着指导和调 节作用。包括:自然观、社会观和人生观。 39、气质的概念:气质是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 联系的行为特征。神经过程可分为兴奋过程 和抑制过程。 40、气质差异表现为气质类型及其行为特征的差 异。 41、气质类型的划分及其特性:1)多血质(活 泼型、均衡灵活-善于管理夕阳企业)2)胆 汁质(兴奋型、不均衡不灵活-善于管理逆境企业) 3)粘液质(安静型、均衡或不均衡不灵活-善于 管理顺境企业)4)抑郁质(抑制型、不均衡不 灵活-善于管理照样企业。) 42、能力的概念: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 所必备的心理特征。一般总是以工作绩效来 衡量能力的强弱。 43、能力按其适应性,可分为智力、专门能力和 创造力三类。 44、智力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注意力、 想象力所综合构成的。 45、能力水平可分为4个等级:能力低下、一般 能力、才能、天才。 46、性格的概念: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 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47、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气质是心 理过程的动力特征,能力则是完成某项活动 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48、性格分类: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混合 型。 49、按心理活动可分为外倾性和内倾型。 50、按思想行为可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 51、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先天遗传因素、后天 社会环境因素。 52、社会环境对个性特征起决定性作用。 53、后天因素主要有家庭影响、文化传统因素影 响、社会阶级和阶层影响。文化传统从多个 方面影响着个性的形成。 54、控制方位论的含义:是指个人行为能否达到 某种结果靠哪方面原因控制的看法。 55、控制方位论的分类:内因控制论(个人主观 努力和能动性的发挥)和外因控制论(个人 所处客观环境)。 56、控制方位论与工作行为之间的关系: 内因控制论:能充分发挥员工主动能动性、让员 工相信所取得成绩是个人努力的表现,使员工在 今后工作中能够更加积极,主观能动性提 高。外因控制论:使员工暂时的失败和挫折解 释为客观环境所造成并非员工本身主观能动性 不足而造成,以防员工产生消极心理。 第四章:创造性行为的培养与开发 1、创造性行为:是指人这个综合各方面的信息 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解客体过程中产 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 种行为。 2、创造性行为的产生,主要取于人们内在主观

2019人力资源管理最全重点

人力资源有哪些性质:能动性,时效性,增值性,社会性,可变性,可开发性。简要阐述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1)联系: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管理之间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事管理的继承,人力资源管理是从人事管理演变过来的,人力资源管理依然要履行人事管理的很多职能;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又是对人事管理的发展,它的立场和角度完全不同于人事管理,可以说是一种全新视角下的人事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区别主要体现在: (1)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是以“事”为中心,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着眼于人”。 (2)传统人事管理把人设为一种成本,将人当作一种“工具”,注重的是投入、使用和控制。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人作为一种“资源”,注重产出和开发。(3)传统人事管理是某一职能部门单独使用的工具,似乎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不大,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却与此截然不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各组织中的人事部门逐渐成为决策部门的重要伙伴,从而提高了人事部门在决策中的地位。 人力资源管理德职能:人力资源规划、职位分析和胜任素质模型,员工招聘录用、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开发,职业生涯规划,员工关系 1.职位分析含义、意义和作用? 职位分析是指了解组织内的一种职位,并以一种格式把与这种职位有关的信息描述出来,从而使其他人了解这种职位的过程。 意义和作用: 第一,职位分析为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依据。(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必要信息,为人员的招聘录用提供明确标准,为人员的培训开发提供明确依据,为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政策奠定基础,为科学的绩效管理提供帮助)第二,职位分析对企业的管理具有一定的溢出效应。(有助于员工本人反省和审查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行为,以帮助员工自觉主动地寻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圆满地实现职位对于企业的贡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地了解企业经营的各个重要业务环节和业务流程,从而有助于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真正上升到战略地位;企业的最高经营管理层能够充分了解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人目前所做的工作,可以发现职位之间的职责交叉和职能空缺现象,对职位进行及时调整,从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协同效应。) 职位分析的方法:定性方法:访谈法、非定量调查问卷、观察法、关键事件技术 、工作日志法、工作实践法;定量的方法:职位分析问卷法、管理职位描述问卷、通用标准问卷、ONET问卷、职能职位分析法、职位分析系统法 什么是人力资源规划?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程序 人力资源规划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的指导下,对企业在某个时期的人员供给和人员需求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平衡人力资源的供需,以满足企业对人员的需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合质合量的人力资源保证,为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长期利益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投行人必读的二十本书

商业兴衰 《1929 年大崩盘》(The Great Crash 1929),加尔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著,1955 年出版。这是本简明扼要但又富有见地的历史著作,初版以来一直在重印。原因何在?加尔布雷思本人在 1997 年写道: “每次它就要停印时,一场投机性泡沫……又会激起人们对这段历史的兴趣,这是现代经济大起大落的重要案例。” 《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查理斯·麦基(Charles Mackay)著,1841 年出版(中译本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这本有关 1634 年荷兰郁金香狂热和 1720 年“南海泡沫”事件(南海公司成立于 1711 年,主要从事奴隶贸易。该公司的股票曾经在市场上炙手可热,吸引了大批投资者。1720 年 1 月,该股票从 128.5 英镑飙升至 1,000 英镑,引起了空前的投机热潮。但同年 9 月,股市狂跌,该股票跌至 124 英镑,使许多投机者破产─译注)等非理性狂热现象的编年史引人入胜,它深刻描绘了人类陷入投机狂热的冲动。 《有趣的钱财》(Funny Money),马克·辛格(Mark Singer)著,1985 年出版。纯粹从消遣的角度说,任何其它书的好看程度都比不上辛格讲述的俄克拉荷马州 Penn Square Bank 倒闭的故事。该书是第一批深入揭露丑闻的书籍之一。 《沸腾岁月: 华尔街 60 年代牛市兴衰记》(The Go-Go Years: The Drama and Crashing Finale of Wall Street’s Bullish ’60s),约翰·布鲁克斯 (John Brooks)著,1973 年出版。布鲁克斯是《纽约客》(New Yorker)杂志的已故撰稿人。他深入分析了上世纪 60 年代的共同基金热,其自信的商业写作手法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企业 《门口的野蛮人》(Barbarians at the Gate: The Fall of RJR Nabisco),布赖恩·伯勒(Bryan Burrough)和约翰?黑利亚尔(John Helyar)著,1990 年出版(中译本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讲述一起被奉为典故的交易─对 RJR Nabisco 公司的 250 亿美元杠杆收购─的故事(作者之一是《财富》的高级撰稿人)。好的商业新闻所必备的一切在书中应有尽有─诡计、香烟、从别人那里抢来的老婆,还有足以令华尔街覆灭的贪得无厌。要想了解人性中可悲的贪婪,最好看的莫过于这本书了。 《基业长青》(Built to Last: Successful Habits of Visionary Companies),吉姆·科林斯(Jim Collins)和杰瑞I 波拉斯(Jerry I. Porras)著,1994 年出版(中译本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该书以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为开头: 伟大的公司何以伟大?然后,对此做了深入研究。这是一个宏伟、艰巨而又大胆的目标。哦,对了,这些词就是这本书当时首先使用的。 《链锯》(Chainsaw: The Notorious Career of Al Dunlap in the Era of Profit-at-any-price),约翰·拜恩(John Byrne)著,1999 年出版。当邓拉普把他对大规模裁员的热情从斯科特纸业公司(Scott Paper)带到 Sunbeam 时,后者被搞得支离破碎,股价直线下跌。拜恩向读者详细描述了这次溃败的过程,叙述中不乏对邓拉普的针砭,因为作者本人很讨厌他的主人公。 《谁说大象不会跳舞?》(Who Says Elephants Can’t Dance ?),郭士纳(Louis V. Gerstner)著,2002 年出版(中译本由中信出版社出版)。郭士纳讲述了他 1993 年担任 IBM 首席执行官以后,是怎样扭转公司局面的。对那些认为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归纳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概述 一、组织行为学的含义 1.组织行为是指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三者之间以及整个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种行为。 2.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3.研究对象: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以及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 4.本质:1)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影响方式 2)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 5.研究组织行为的目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员工的行为 二、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 1.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特征有:1)边缘性、综合性、跨学科性 2)两重性:艺术性,科学性 3)实用性 2.相关学科和组织行为学的关系:p8 3.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内容

5.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p10 三、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1.管理科学的发展p2 19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主要理论有: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侧重于企业基层人员的操作分析、组织原则和工作监督; 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主要集中于高层的管理原则,如企业的计划、不同层次组织的协调、控制等 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认为组织应是一个等级森严、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金字塔结构,为“直线式”组织结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三种理论的共同缺点是,轻视或忽视组织中人的因素,仅仅把人看成是一台机器,而完全没有考虑人的思想、情感、主观能动性。 2.行为管理理论的产生p4 产生原因——古典管理学派缺陷:强调物质因素作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强调物质鼓励,忽视了社会需要;强调正式组织,忽视非正式组织。单纯科学设计、奖金刺激、等级分明指挥系统不能带来持久活力。紧张而单调劳动和日益严重剥削激起工人们有组织反抗。 标志性事件——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1924年~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霍桑电话机工厂中进行的试验。) 试验背景:1)霍桑工厂的状况:工资较高、福利待遇好但工作效率低下 2)劳资矛盾日益突出 3)工人不是经济人——只追求经济利益 4)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使人们的民主参与意识增强 5)工人的文化水平提高,脑力劳动比例增加,简单的管理方式越来越不可行。 6)希望对工人行为的研究掌握其规律,提高管理水平。 霍桑试验的结果:生产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的影响。 霍桑试验结论:1)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 2)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3)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和他周围人的关系。 满意的员工是高效的员工。 3.人群关系理论(行为学派时代)p5 主要是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 主要代表人物:梅奥、马斯洛、赫茨伯格 主要理论:x理论与经济人假设、霍桑实验与社会人假设、Y理论与自我实现人假设、行为科学理论、超Y理论与复杂人假设(权变的观点) 人权关系理论——人力资源学派——组织行为学兴起 4.积极组织行为学:对积极心理品质和能力的测量、开发和有效管理的研究和应用,从而实现提高个体、群体和组织的绩效。 概念:它强调积极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可测量、可开发和绩效相关性。 积极心理因素: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和恢复力P17 研究对象: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社会环境p16 积极心理资本的开发:p19 四、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心理测验法、案例法、情景模拟法、系统法p12 第二章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 一、个体的知觉与认识过程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汇总

1、什么事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特征有那些? 宏观定义:人力资源指能够推动特定社会系统发展进步并达成其目标的该系统的人们的能力的总和。 微观定义:人力资源指特定社会组织所拥有的能推动其持续发展、达成其组织目标的成员能力的总和。 2、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可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人力资源宏观管理是对社会整体的人力资源的计划、组织、控制,从而调整和改善人力资源状况,使之适应社会再生产的要求,保证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人力资源微观管理是通过对企事业组织的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的配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并对人的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已实现组织的目标。 3、人力资源管理有哪些职能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工作主要分为五部分: (1)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和选拔 (2)人力资源开发 (3)薪酬和福利 (4)安全和健康 (5)劳动关系 4、什么是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就是组织科学地预测、分析自己在环境变化中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自身在需要的时候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各种需要的人才(包括数量和质量)并使组织和个体得到长期的利益。 5、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1)收集人力资源规划所需的信息 (2)预测人员需要 (3)清查和记录部人力资源情况 (4)确定招聘需要

(5)与其他规划协调 (6)评估人力资源规划 6、什么是职位分析? 职务分析又称工作分析,是全面了解一项职务的管理活动,也是对该项职务的工作容和职务规(任职资格)的描述和研究过程,即制定职务描述书(一班包括职务说明和职务规两个部分)的系统过程。 具体地讲,职务分析就是全面收集某一直无的有关信息,对该工作从6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容(What)、责任者(Who)、工作岗位(Where)、工作时间(When)、怎样操作(How),以及为何要这样做(Why)等,然后再将该职务的任务要求进行书面描述、整理成文的过程。 7、职位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一、工作实践法 优点:1、可以了解工作的实际任务以及该工作对人的体力、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要求 2、观察、记录与核实工作负荷与工作条件 3、观察、记录、分析工作流程及工作方法,找出不合理之处 缺点:适用于短期可以掌握的工作,而对于需要大量训练才能掌握或有危险的工作,不宜采用此法,如飞行员的工作,脑外科医生、战地记者 二、访谈法【个别访谈法(individual interview),集体访谈法(group interview),主管访谈法(supervisor interview)】 优点:1、一种被广泛采用进行工作分析的方法,尤其是用来达到编制工作描述的目的; 2、经常被作为其他信息收集方法的辅助,如当问卷填写不清楚、观察员工工作时存在问题等; 缺点:对访谈者技巧要求高,如运用不当可能影响信息收集的质量;不能作为工作分析的唯一方法 三、观察法 1、被观察者的工作应相对稳定、工作场所也应相对固定,这样便于观察 2、适用于大量标准化的、周期较短的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工作如组装线工人、会计员,而不适用于脑力活动为主的工作如律师、设计工程师等工作

2018年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投资银行业务》真题解析5(乐考网)

2018年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投资银行业务》真题解析(乐考网) 证券专业资格考试科目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投资银行业务》,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考试题型均为选择题,考试题量为120题,该考试的含金量高,难度大并且只有在通过从业考试之后才可以报考。更多考试资料请关注乐考网或本文库持续更新。 选择题(以下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1[单选题]以下属于政府补助的有( )。 A.直接减免的所得税 B.先征后返的所得税 C.政府向其投资的企业某项目提供建设补助 D.增值税出口退税 参考答案:B 易错项为B,C。 参考解析:A项,直接减免的所得税为不涉及资产直接转移的经济支持,不属于政府补助准则规范的政府补助;C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投资者与被投资者的关系,属于互惠交易,不属于政府补助;D项,增值税出口退税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避免了国际间的重复征税,不属于政府补助。 22[单选题]2016年1月1日,甲企业取得专门借款2000万元,直接用于当日开工建造的厂房,年利率为5%,2016年累计发生建造支出I800万元,2017年1月1日,又取得一般借款500万元,年利率为6%,当日发生建造支出300万元,以借入款项支付(无其他一般借款)。2017年10月至12月,因可预见东北冬季严寒无法施工导致停工。2017年该企业应予资本化的利息费用为( )万元。 A.106 B.79.5

C.100 D.130 参考答案:A 易错项为A,D。 参考解析:事先可预见的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中断,属于正常中断,相关借款费用仍可资本化。题中,2017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2000×5%+(1800+300-2000)×6%=106(万元)。 23[单选题]企业的销售量对利润的敏感系数为5,当产能达到i00%时单价为40元,变动成本率为50%。如果产能下降至60%,为了保持盈亏平衡,产品价格要调整至( )元。 A.35 B.45 C.50 D.60 参考答案:C 易错项为C,D。 参考解析:假设当产能达到100%时,产量为Q。销售量对利润的敏感系数,当产量下降至盈亏临界点时EBIT=0,AEBIT=0-EBrr=-EBIT,所以DO1=-1/[(Q0-Q)/Q]=5,所以Q=1.25Q0。当价格为40元时,则 F=40×(1-50%)Q=20Q,假设价格调整为P,则F=20Q=20×1.25Q0=0.5P×Q0,所以P=50。 24[单选题]( )是指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因承诺信托而负责管理特定目的信托财产并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机构。 A.特定目的信托受托机构 B.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 C.信用增级机构

员工管理-投行专业人员必读书目 精品

投行专业人员必读书目 投行阅读书目 说明:1、本书目单旨在构筑一个投行家的基础知识结构,而不讲究所选书目在学术上的原创性和代表性。我们的目标是成为职业投行家,而不是要成为下列某一领域的思想家和学问家,所以弟子们不必专注于追猎下列各领域的思想原创性和新动态。2、下列各领域或可有更契合我们目的的书籍,弟子们倘有发现,推荐到书目单中来,以优替次。 A、速读书目:证券和投行基础知识 证券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考试系列教材 B、精读书目: 一、并购专业知识 1、王明夫《投资银行并购业务》 2、J.威斯通《兼并、重组与公司控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Simon Partn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nual, 华夏出版社,1999 二、公司战略和管理学知识 4、汤姆森,斯迪克兰德《战略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5、科利斯《公司战略——企业的资源与范围》,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6、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三、经济学知识 7、萨缪尔森《经济学》,华夏出版社,1999 8、James R. McGuigan等著《管理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9、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上、下册),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0、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四、金融工程与资本市场知识 11、威廉.夏普《投资组合理论与资本市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2、约翰.马歇尔等《金融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3、格雷罕姆《证券分析》,海南出版社,1999。 五、财务管理知识 14、斯蒂芬A.罗斯等《公司理财》,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5、布瑞德福特.康纳尔《公司价值评估——有效评估与决策的工具》,华夏出版社,2001。 16、Mark Grinblatt, Sheridan Titman,《金融市场与公司战略》(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六、法律知识 17、《公司法》本科或研究生教科书 18、《民法原理》本科或研究生教科书 19、证券法 20、并购法 七、人文素养 21、《中国哲学史》本科或研究生教科书 22、《西方哲学史》本科或研究生教科书 23、《中国文学史》 C、泛读书目(仅作提示,各取所需): 1、George P. Baker, George David Smith《新金融资本家——Kohlberg Kravis Roberts与公司价值创造》,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罗恩·彻诺《摩根财团——美国一代银行王朝和现代金融业的崛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MBA组织行为学重点整理

学习OB的意义 ?提升人际技能能力 ?知其所以然:理解人们行为背后的逻辑 ?用系统的研究结论代替直觉 ?一些行为结论判断 ?最有效的工作群体是没有冲突的群体 ?一个民主的上司是个绩效好的上司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一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为群众办实事多的领导通常得不到高层领导的提拔 ?提高解释行为和预测行为的准确性 第一章概述 管理者做什么? ?they make decision ?做决策 ?Allocate resources ?分配资源 ?Direct the activities of others to attain goals ?指挥他人的行动实现目标 腾讯的四大层级 ?战略决策层 ?前瞻、推动做出战略决策、获取战略资源 ?战略管理层 ?大家永远不理解的副总——心累 ?根据战略决策确定任务优先级 ?配置资源 ?任务执行层 ?把任务和指标拆解成动作,由不同的人组合完成 ?动作执行层 ?品质要求、完成动作、优化效率 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 ?头面人物、领导者、联络者 ?影响人的能力 ?信息传递角色 ?监控者、传播者、发言人 ?沟通能力 ?决策角色 ?创业者、混乱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技术、战略能力 管理者的技能 成功与有效的管理者 ?成功的管理者 ?有效的管理者 ?主要的管理活动 ?传统管理:决策、计划、控制 ?沟通活动:交换日常信息 ?人力资源:激励、训练、管理冲突、安置、培训 ?网络活动:社交、政治活动、与外部交往 组织行为学是什么? ?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及人的行为是如何影响组织绩效的 ?组织中人的行为——组织绩效 OB的起源和发展 ?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 ?社会系统学派的组织理论 ?群体动态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泰勒:科学管理,“劳动定额”、“记件工资”、“工作流程” ?法约尔:管理的基本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14项管理原则 ?韦伯:“层峰结构”,组织是一个等级森严、层次分明、分工明 确的金字塔形的结构 ?内隐逻辑:人是机器 行为科学理论 ?霍桑实验(1924-1933) ●梅奥等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 实验。希望研究工作环境与工人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共进行 了6次研究,每次时间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 ?结论 ●工作环境与生产率之间并不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 ●员工的情感和参与意识能够减少他们对变革的抵抗 ●工作场合是一个社会系统,而不单是生产系统,工作场所 中的社会关系是影响生产率的另一因素 ●“人群关系”理论 评价 ?霍桑研究者是最先步入工业领域的行为科学家。是组织行 为学的先驱性研究 ?重要的贡献 ?打破了科学管理的界限,对物理性工作环境不是影响 工人生产率的最主要因素这一问题的认识,使研究者 将他们的注目点从对个体的分析,转向对影响工作环 境的系列相关因素的分析 ?研究方法 ?实地考察、访谈,系统地研究问题 社会系统学派的组织理论 ?代表人:巴纳德(Chester I.Barnard),是第一个将组织结 构特征与人类行为特征结合起来研究组织理论的学者 ?主要观点 ?组织是人与人的合作系统 ?权力接受理论 ?诱因和贡献平衡论 ?诱因:不仅包含物质、金钱,还包括社会的因素,权 力、参与管理、威望等 ?构成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共同的目标、合作的意愿、信息的交流 ?信息交流是连接组织的共同目标和个人合作意愿的 桥梁 ?信息交流的原则 ?信息交流要使每个成员都明确了解,并明确规定每个 人的权力和责任。公开宣布每个人所处的地位 ?每个成员要有一个正式的信息联系渠道 ?信息渠道要直接而便捷,要经常进行信息交流,以免 误解 ?经理是信息联系的中心 ?组织执行职责时信息不能中断 群体动态理论 ?代表人:勒温(德国心理学家) ?主要观点 人的心理、行为决定于内在的需求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当人的需求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内部的张力,而周围环境起着导火线的作用 ?需求层次理论 中国OB 研究的发展 研究对象 ?研究在各种工作组织中人的工作行为的规律 ?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如何影响组织的绩效 ?工作组织对成员工作行为的影响 OB 的理论体系 ?OB 的层次 ?individual 个体层面 ?Group 群体层面 ?Organization system 组织系统 对OB有贡献的学科 ?心理学 ?个体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社会学 ?研究社会系统,与同伴相关联的人 ?社会心理学 ?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 ?人类学 ?研究文化和环境 ?政治学 ?政治环境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 OB的研究方法 ?模型 因变量 ?劳动生产率、缺勤率、流动率、工作满意度 自变量 ?个体:个性、价值观、能力、知觉、激励 ?群体: 群体、团队、沟通、冲突、领导 ?组织:结构、文化、战略 ?行为变量的测量 量表 ?具体方法 观察法访问法问卷法 实验法测验法大数据 挑战与机遇 ?组织目标——个人目标 ?如何协调 ?创新 管理创新激发员工创新产品创新 ?员工忠诚度降低 ?重新界定忠诚 ?为员工创造一种健康道德的氛围 ?道德与绩效 ?财务管理中强调掌控资金与商业道德 ?多元化 ?员工的多元化管理 全球化与文化差异 ?重视文化差异 民族文化能够解释员工在态度和行为方面将近50%的差异 ?文化差异的分析方法 ?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构架 ?霍夫斯塔德的构架 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的价值维度 Hofstede(霍夫斯塔德的构架) ?Individual VS Collectivism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程度与国家的富裕程度密切相关 ?Power distance 权力距离 ?权力距离大的社会,权力的作用极大 ?Uncertainty avoidance 不确定性规避 ?对风险的态度和行为 ?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 男性化与女性化 ?代表男性的品质如竞争性、独断性更多 ?代表女性的品质如谦虚、关爱他人更多 ?Long-term and Short-term 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 ?对延迟其物质、情感、社会需求的满足所能接受的程度 ?长期取向的价值观注重节约与坚定; ?短期取向的价值观尊重传统,履行社会责任,并爱‘面子’ 文化与行为 中国人的特点 讲究礼仪勤劳本分小农意识保守窝里斗中庸 中国文化的特点 文化冲击 ?文化冲击:个体到一个与旧环境不同的新文化中,都会产 生一定程度的迷茫、不知所措的情绪波动 ?阶段1:新来者兴奋、好奇、心境高(第1月) ?阶段2:与原有习惯等的差异叫人情绪低落(第2-3月) ?阶段3:强烈感觉到挫折感、消极(第3-6月) ?阶段4:找到新感觉(第6月) ?管理意义 自己是新来者管理新来者 一、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 在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对成功的管理者的素质要求愈来愈高。未来的 成功的管理者既不是单纯的技术专家,也不只是精通领导艺术的专家。他 们不仅要胜任旧有成效的管理工作,还要有力地领导自己的团队在同心协 力完成既定目标的同时,时刻准备迎接新的挑战。未来成功的管理者应具 备的十种关键素质是: 1.战地指挥家。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企业需要的是能控制局面的领军人 物——能够像装甲坦克一般用低沉的语调镇住整个会议室、不论有多大困 难和障碍都能达到目的的人。做生意就像是打仗,而作为职业经理,最好 是战地指挥家。 2.胸怀坦荡。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能谅人之短,补人之过。善于倾听不 同的意见,集思广益。善用一种对员工包容和关怀的管理方式。对集体取 得的业绩看得比个人的荣誉和地位更重要。 3.团队组建、信念的传播能力。未来的企业更需要团队组建者和信念的传 播者——即能够与雇员建立良好关系,向员工灌输企业忠诚理念的人。 4.感染力和凝聚力。能用言传身教或已有的业绩,在领导层和员工中不断 增加感染力、凝聚力的人。这种人在组织决策中,把信任不是建立在地位 所带来的权威之上,而是靠自身的感染力来影响大家,坚定人们的信念。 5.“做大梦”的能力。能够对领导班子成员提出的众多议题,提出自己新 颖的思想、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把握好前进的方向,不断培养自己带领 大家超越现实、想得更远。 6.同情心。在组织工作中,不能只靠行政命令去强制人们的意志,而要努 力去了解别人,并学会尊重别人的感情。选择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方式, 让一颗博大的仁爱之心赢得众人的支持。 7.预知能力。技术和全球化要求人们在工作中拥有新技巧、新能力和新的 做事方式,以应对市场的瞬息万变。这就需要成功的管理者有创新精神和 战略预知能力。 8.医治能力。对于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来说,当企业出现经济变革和重大变 故时,能像一位成熟的外科手术主治医师那样,及时医治自己的企业是非 常了不起的。 9.致力培养员工的成长。努力培养员工的成长,不只是让员工感受到上司 的器重,而更重要的是无形中提升了企业的内在价值,实现了个人、集体 同升共荣的价值观。 10.建立网络能力。只有建立“上挂、横连、下辐射”的公关营销网络,沟 通协调好社会各界关系,才能不断拓展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 二、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研究和学习组织行为学有何重要意义? 答: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 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 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加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改进管理工作和提高管理水平,对于 培养和选拔各级管理人才,改进领导作风和提高领导水平,对于提高工作 绩效,对于改进干群关系,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增强企业事业单位的活力和提高社会生产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助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 (3)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 和谐发展 (4)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 (5)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三、什么是气质?气质差异有何作用? 答:气质,被定义为是一种心理活动的动力性特点。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 提到的“脾气”、“秉性”有很相似的内容。对个体的行为类型进行分析的 工作,在人类社会早期就有记载。根据神经类型特点与心理动力性特点的 结合,人们确定典型的气质的类型包括以下四种:多血质;胆汁质;粘液 质;抑郁质。气质差异的应用的范围:人机关系;人际关系;思想教育, 此外,要选拔和培训某些特殊专业的人员,也必须运用气质差异,以提高 培训效果。应用的原则:气质绝对原则;气质互补原则;气质发展原则。 四、群体决策的有哪些方法? 答:群体决策的方法有: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提喻法(哥顿法);方案 前提分析法;非交往型程序化决策术。 五、人际交往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改善人际交往? 答:人际交往原则:平等原则;互利原则;信用原则;相容原则。改善人 际关系的途径:在组织中,改善人际关系必须从领导和群众两个方面入手。 六、什么是工作压力?怎样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工作压力? 答:所谓压力,是指人在对付那些自己认为很难对付的情况时,所产生的 情绪上和身体上的异常反应。它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内 部状态,是焦虑、强烈的情绪和生理上的唤醒,以及挫折等各种情感和反 应。压力在心理上产生的作用就是紧张。压力状态由两方面的因素构成: 一个是威胁,也称“紧张刺激物”;另一个是由个体生理上可测量的变化和 个体行为组成的反应。 组织行为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工作压力,主要 取决于知觉、经历、压力与工作绩效关系、人际关系等因素。这是因为每 个人所具有这四个因素的情况不同,所以压力的体验完全是因人而异的。 压力所引起的情感反应因人而异,受性别、文化背景、遗传、环境和 对付压力的方法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人们体验到压力之后,就会有反应。这种反应可以是畏缩或者奋争。 这种反应影响到肌肉、眼睛、呼吸速度和心跳速度,使躯体作好临敌逃脱 或奋勇抵抗的准备。大脑向位于两肾上端的肾上腺发出指令,该指令迅速 得到辨认,人体便开始分泌肾上腺素。 一般来说,压力来源于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三个方面。 压力产生的后果有积极和消极两种,但通常更多的是表现在消极方面。 在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每年由于与压力有关的疾病所导致的劳动生产率下 降的损失高达600 亿美元。压力的消极作用表现在生理、情绪和行为三个 方面。压力对生理的影响包括:血压升高、尿频、易怒、缺乏食欲等。压 力对情绪的影响包括:发怒、忧虑、意志消沉、影响自尊心、智力功能降 低、神经过敏、激动、对领导的愤慨、以及对工作不满等。压力对行为影 响包括:工作绩效降低、缺勤率高、工伤事故率高、有冲动性行为、以及 难于沟通等。 低于中等水平的压力感有助于员工提高工作绩效。但经受的压力感水平过 高,或中等水平压力感持续的时间过长,都会使员工绩效降低。这时就需 要管理人员采取行动通过组织途径来改变行为方式以减轻和抵消压力,员 工个人可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从而增强抵消压力的本领。 七、试述如何评价组织行为的有效性? 答:现代社会的发展,正深刻地影响着各种组织,各种组织只有顺应历史 潮流迎接挑战,不断调整与完善自身的结构和功能,提高自身的灵活性和 适应能力,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组织变革与发展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组织 行为的合理化,组织行为合理化就是组织在适应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如何 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和合理,以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创 造出更和谐的组织环境和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的过程。组织行为合理化必 须有一定的标准,它是对组织活动全过程的反映,所以其评价准则和尺度 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综合的、多层次的指标体系。通常一个组织公道正 派的行为准则包括明确的长远理念、开创新的事业、兴和谐之道、立诚信 之本。结合组织对员工行为规范、员工行为准则、组织对内行为规范和对 外行为规范构成一个有机的评价体系。这个体系包括组织的静态、动态和 心理要素等方面的评价准则和尺度。具体来讲它包括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组织运行要素的有效性、组织气氛的和谐性、组织成员行为的绩效等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重点总结归纳

名词解释5个(20分)简答题4个(20分)案例分析3个(60分) 第一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人力资源概念:人力资源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2人力资本概念: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具有劳动能力(现实或潜在)的人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即知识、技能、经验、体质与健康)所表示的资本,是需要通过投资才能够获得的。 3人力资源管理概念: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吸引、保留、激励和开发员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潜能,进而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 4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以组织战略为导向,根据组织战略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度与管理措施,以推动组织战略实现的过程。 5人力资源的性质:人力资源的性质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点,即能动性、时效性、增值性、社会性、可变性和可开发性。 6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可以概括为八个方面,包括人力资源规划、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员工招聘、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开发、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以及员工关系等。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理解(案例分析)需求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等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意义。

需求层次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

双因素理论:激励-保健因素 强化理论: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撤销 第三章(自学)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基础 1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1)专业知识是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掌握与人 力资源管理所承担的各类职能活动有关的知识,具备设计和制定各种人力资源制度、方案及政策的能力。(2)业务知识是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了解本企业所从事的行业、熟悉本企业所开展的业务。(3)实施能力是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具备推行和实施各种人力资源制度及方案的能力。(4)思想素质是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品质。 2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同责任主要体现在三个对应关系上:第一个是制度制定与制度执行的关系;第二个是监控审核与执行申报的关系;第三个是需求提出和服务提供的关系。 3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角色:主要有四种:战略伙伴、管理专家、员工激励者、变革推动者。戴夫?乌里奇在2005年对上述四种角色进行了补充,提出了人力资源 管理的五种角色。除上述四种之外,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 、、、辿、; //// \ 部门最为关键的角色是领导者角色,即将所有的人团结在一起,获得内外部人员的 信任。这种角色处于所有角色的中间,与各种角色都有联系。 第四章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 1职位分析概念:析是指了解组织内的一种职位并以一种格式把与这种职位有关的信 息描述出来,从而使其他人能了解这种职位的过程。 2胜任素质模型概念:是指为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目标所需要的一系列不同胜任素质的组合,包括不同的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以精心整理

投资银行业务分析

投资银行业务分析 摘要:投资银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行业。在金融领域内,投资银行业这一术语的含义十分宽泛,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包括了范围宽泛的金融业务;而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包括的业务范围则较为传统。投资银行的狭义含义只限于某些资本市场,着重指一级市场上的承销、并购和融资业务的财务顾问。投资银行的广义含义包括众多的资本市场活动,即包括公司融资、兼并收购顾问、股票的销售和交易、资产管理、投资研究和风险投资业务。 关键词:投资市场发展证劵 (一)投资银行简述 投资银行是证券和股份公司制度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是发达证场劵市场和成熟金融体系的重要主体,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沟通资金供求、构造证券市场、推动企业并购、促进产业集中和规模经济形成、优化资源配置等重要作用。 由于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对投资银行的界定也显得十分困难。投资银行是美国和欧洲大陆的称谓,英国称之为商人银行,在日本则指证券公司。国际上对投资银行的定义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任何经营华尔街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都可以称为投资银行。 第二种:只有经营一部分或全部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才是投资银行。 第三种:把从事证券承销和企业并购的金融机构称为投资银行。

第四种:仅把在一级市场上承销证券和二级市场交易证券的金融机构称为投资银行。 (二)投资银行的业务 经过最近一百年的发展,现代投资银行已经突破了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交易经纪、证券私募发行等传统业务框架,企业并购、项目融资、风险投资、公司理财、投资咨询、资产及基金管理、资产证券化、金融创新等都已成为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组成。 (三)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 一般而言,一个投资银行采用的组织结构是与其内部的组建方式和经营思想密切相关的。现代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形式主要有三种。1.合伙人制。2.混合公司制。3现代公司制。 (四)投资银行的起源与沿革 现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产生于欧美,主要是由十八、十九世纪众多销售政府债券和贴现企业票据的金融机构演变而来的。投资银行的早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四方面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