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作品读后感

叶圣陶作品读后感
叶圣陶作品读后感

叶圣陶作品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叶圣陶作品读后感(一)

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叶圣陶老先生吧!对,他就是写《爬山虎的脚》的作者。今天,我读了《叶圣陶读本》,这本书让我回味无穷。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含羞草》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棵含羞草有一天发生的事。这篇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做人做事都要谦虚。

期中试卷发下来后,我是欢喜参半。语文98,数学100,考得还可以,但是英语由于粗心没有发挥好,仅考了82分。虽然这门没有考好,但是自认为那两门考得不错,所以心里还是有点沾沾自喜。妈妈看出了我的浮躁,语重心长地说:“考试成绩的高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考完后对自己的总结,它反映了你最近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的效果。所以,考不好不能萎靡不振,考好了更不能骄傲自满。”听了妈妈的话,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一个月了,但仍在我脑海里挥之不散。我应该像文中的小草学习,做个谦虚的人。不能像玫瑰花那样只想着自己,不考虑后果。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一定谨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名言,做一棵“含羞草”一样的人。

叶圣陶作品读后感(二)

寒假,我读了《叶圣陶童话集》这本书,书中有好多育人的童话

故事,如:《旅行家》、《祥哥的胡琴》、《瞎子和聋子》等等。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新的表》这篇文章。

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愚儿的小孩子,他不懂得看表,经常因为看错表耽误许多事儿。有一次,他爸爸给他买了一块很漂亮的表,告诉他几点该干什么,但是他第一次把长针当成了短针,耽误了上学的时间。上课时,他看短针已经指到“ 9 ” 了,于是,他向老师请假,说要回家睡觉……原来,这次他又把上午和下午的时间给看反了,把上午的9 时当成下午的9 时了。第三次,愚儿的表针指到“ 3 ” 就不动了,哈哈,原来是表没电停了。

我想起自己也有相似的经历。有一次,我的闹钟没电了,走的稍有些慢。晚上,我上闹钟的时候发现了,但是没有太在意,上完闹钟就睡觉了。夜里不知什么时间,表停了,第二天早上都7 点10 分了,闹钟还没响,幸亏爸爸叫了我,否则我上学就迟到了… …

读了这篇文章,我很受启发。原来“表”对我们的影响这么大。我今后要认真看表,不能向愚儿一样,把长针看成短针,把上午的时段当成了下午的时段,要及时给表换电池,更要珍惜宝贵的时间!叶圣陶作品读后感(三)

我看过一本书,这本书的书名是《叶圣陶童话集》,这本书我感觉特别好看,虽然这本是一本童话集,里面都是童话,但是里面的童话如果你能细细品读就知道里面蕴含了许许多多的哲理。

在这本书里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玫瑰和金鱼》这一文,这一文中玫瑰和金鱼都以为自家主人对自己好就是爱自己,可从来没想过自

家主人为什么对自己那么好,在这一文其中桑树劝玫瑰不要以为人类对自己好就是爱自己,人类是想利用自己来满足他们的要求。桑树对玫瑰说:“是个小孩子,没有经过什么事情,难怪你不信我的话。我经历了许多世事。从我的经历,老实告诉你,你说的全是痴话。让我把我的故事讲给你听吧。我和你一样,受人家栽培,受人家灌溉。我抽出挺长的枝条,发出又肥又绿的叶子,在园林里也算是极快乐极得意的一个。照你的意思,人家这样爱护我,单只为了爱我。谁知道完全不对,人家并不曾爱我,只因为我的叶子有用,可以喂他们的蚕,所以他们肯那么费力。现在我老了,我的叶子又薄又小,他们用不着了,他们就不来理我了。小孩子,我告诉你,世界上没有不望报酬的赏赐,也没有单只为了爱的爱护。”

在这棵桑树说的话中我能体会到:如果一个人千般万般的照顾你,你不要误解成是爱你,有可能是利用你来满足自己的需要需求,不过有可能一个人千般万般的照顾你真的是爱你,可是这样的人寥寥无几,甚至10个人里面有9个人都是利用你,剩下那一个有可能对你是真心的,可是也有可能是爱你可对你不真心,所以你不要吧千般万般的爱护你误以为是爱,这样你有可能犯下很大的错误。

文中还有一条鱼,也是和上面的玫瑰一样,把主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当成是爱,一只绵羊劝他说:“你还是个小东西,事情经得太少了,难怪你不服气。我经历了许多世事。从我的经历,老实告诉你,你说的全是痴话。让我把我的故事讲给你听吧。我和你一样,受人家饲养,受人家爱护。我有过绿草平铺的院子,也有过暖和的清洁的屋子,在

牧场上也算是极舒服极满意的一个。照你的意思,人家这样爱护我,单只为了爱我。谁知道完全不对!人家并不曾爱我,只因为我的乳汁有用,可以喂他们的孩子,所以他们肯那么费心。现在我老了,我没有乳汁供给他们的孩子了,他们就不管我了。小东西,我告诉你,世界上没有不望报酬的赏赐,也没有单只为了爱的爱护。”

而这玫瑰和金鱼都犯下了一样的错,之后玫瑰和金鱼的下场都是一样的残忍,都被人丢弃,而且丢弃在那又脏又臭的垃圾堆里,这时它俩已经奄奄一息,这时的它们己经知道自己错了……

我读完这篇之后我替玫瑰和金鱼感到惋惜,虽然它们最后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可是已经晚了,因为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了。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叶圣陶《稻草人》读后感7篇

叶圣陶《稻草人》读后感7篇 叶圣陶老先生写的这本《稻草人》,非常的生动与感人,他刻画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 人物形象,每一个小故事都有它所蕴含的哲理。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七篇叶圣陶 《稻草人》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我每晚睡前都要看一会儿书,这次,我从书架里找出一本书,那就是叶圣陶的稻草人。 想起叶圣陶老爷爷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我便迫不及待地翻开这本书,一看目录,它 原来由24篇小散文组成。当然,最吸引我还是其中之一的稻草人。 它主要讲了稻草人在一夜之中目睹了3件不幸的事。 首先是当飞蛾飞到了稻叶上,稻草人想着主人即将颗粒无收,它非常着急。 接着,看到一位渔妇带着病重的儿子来到河边,想抓一条鱼充饥,稻草人非常同情他们,可是当他又看见被抓的小鱼后,也希望小鱼能够逃过这一劫,心中非常矛盾。 此时稻草人又发现了一位即将自尽的妇女,它因为自己无法移动不能去救那位妇女而 感到非常自责。 最后,稻草人因这一夜的焦虑与自责而心力交瘁,终于倒下了。 通过这篇文章,我看见了稻草人是一个非常善良和很有责任感的人。他非常乐于助人,和极富同情心。可惜的是:他自己的能力有限,只能一味的自责,虽然最终没有得到很好 的结果,但是他那颗积极勇敢的心始终在打动着我们。由此我想到了做人要乐观向上,遇 到困难不能退缩,一定要相信自己并积极应对,只要竭尽其力,即使失败了,也无怨无悔! 这本书当中最让我感触的是稻草人这篇童话文章。这个故事讲了一个稻草人守着一片田,这是一位老太太的田。“今年稻子的丰收不错,老太太可以笑一笑了。”稻草人想着。 老太太的丈夫儿子都死了,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桔子,哪里会露出笑容来呢 可是上帝偏偏要和稻草人作对,一只蛾子悄悄的潜入了稻子之中,被稻草人发现了。稻草 人想保护这块田,却怎么也赶不走蛾子。星星结队归去,蛾子才慢悠悠地飞走,但是在稻 子上,留下了无数的卵。这些留下的祸害一点点地将稻子吃掉,破坏。稻草人只能无可奈 何地站在那,不能动弹。这时,一个渔夫在捕鱼,她的孩子在不停的咳嗽。稻草人多么想 帮助孩子,但他深深地扎在地里,不能动。渔夫钓到的一条鲫鱼像稻草人求救,稻草人也 无法帮忙。有位女子像自杀,稻草人还是无动于衷。整个夜晚,稻草人都沉浸在悲伤的气 氛里。最后他倒下了……

完整word版,《叶圣陶教育名篇》读后感

《叶圣陶教育名篇》读后感 此刻,面前正摆放着这样一本朴实无华的书籍。淡蓝色雅致的封面底色上,呈现着一行庄重的黑色字体《叶圣陶教育名篇》,右下方淡赭的松树水墨画若隐若现,仿佛大师用他的教育精神正向吾辈谆谆教诲着教育的真谛。 可以说,大师是一座山,也是一扇窗,他代表着一个时期教育和教学的制高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永恒的历史长河中,大师永远是我们敬仰的高度,更是汲取“营养”的不竭甘泉。阅读大师,追寻大师的足迹,用心聆听那些穿越时空的声音: “称职的种植家栽培植物,虽不能增加植物的可能性,却能渐渐改良那不良的遗传性和环境。不称职的种植家非但不能改良遗传性和环境,反而阻遏可能性,那么植物就糟糕了。如今把植物比做小学生,小学教师便是个种植家。栽培小学生有效没有效,只有他负责任。 在诸多的名篇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篇叫《瓶子观点》的短文。叶先生提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爱把受教育的人看成是瓶子。瓶子里少些什么,就装些什么。这样做法,直到现在仍然是履禁不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会偶尔犯这样的错误,其原因无非是时间紧或工作上的消极倦怠。把学生当瓶子只顾往里装,却不知当这个“瓶子”与装进“瓶子”的“东西”不起任何作用时,就即便是“装”进去了也是没有作用的。“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让学生把所学的东西融化在学生的思想、感情、行动里,学生的思想感情、行动确实受到所学的“东西”的影响,才算真正有了成效。”不是有一句话叫: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我想就是这个道理吧。读了这篇短文后,我不由地为自己偶尔的

倦怠而汗颜。我想,再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不会再做那个“装”“瓶子”的人了,我要像叶先生说的那样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求知,能够让他们把所学的东西“躬行实践”。 还有一篇名叫《枯坐听讲》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思考。叶先生在文章中说:疲惫、厌倦,疲惫、厌倦,像两道纠缠无己的绳索,紧紧捆住学生的身心。16年的习惯成自然,往后的年月即便心意上很想努力奋发,可是实践上受习惯的牵制,终于自由活动不来了。这一点我也有同感,无论是从自己的从学经历还是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我都感受到学生那颗想活跃但却被教室,被课本束缚的心。可是,该怎样解放学生的心呢?我想,也许并不是不让学生做在教室里学习,而应该是从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甚至师生关系上去做一些改进,不光让学生听教师的讲说,让他们多学习过程不只在教室完成,在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的肌体与精神心思一致地参加在里头自由活动,主动而不被动。让我们消除学习与生活的界限,使学习也成为生活,而不仅是生活的准备。 大师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在今天依然深刻与前瞻,如大家所熟知的“教是为了不教”、“知行合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叶圣陶一生写了很多关于教育的文章,进行了多场关于教育的演讲。 阅读大师,我不仅在教育思想上得到陶冶,而且在人格魅力上也得以熏陶。在《假如我当教师》的文章中,他说:“我决不‘外慕徙业’可是我也希望精神和物质的环境使我安于其业。”实实在在的话语,彰显出大师率性的人格魅力——教师就是凡夫俗子,教师也要生活。不像现在的一些“名师”,把“爱”与“奉献”唱得老高,仿佛自己是那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不知道他对他的亲人是不是也唱“我拿什么献给你,我的爱人?”

《叶圣陶童话集》读后感.docx

《叶圣陶童话集》读后感 《叶圣陶童集》后感 1 叶圣陶,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中国儿童文学中的典童。它切而浅,但又人深受启。 就是《中国名家典童之叶圣陶集》。 第一篇是《稻草人》。文中的稻草人站在一片美的田野里。他的骨架 子是竹园里的竹枝,他的肌肉、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破竹子、残荷叶 都可以做他的帽子 ; 帽子下面的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 是鼻子,哪里是眼睛。他的手没有手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 其也不能算拿,不用拴住扇柄,挂在手上了) 。他的骨架子得很,脚底下有一段,夫把一段插在田地中的泥土里,他就整天整夜站在那里了。 稻草人不能,不能,但他和我一,也有感情,高、悲 哀、喜,等等等等。当田里的害虫没有了,他就高了 ; 庄稼得到了好收成,他就喜了 ; 庄稼被害虫吃光了,他就悲哀了?? 他特任。他安安心心地看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赶走那些来的 小麻雀——他是来吃新的稻穗的。他不肯吃,也不肯睡,就是坐下 歇一歇也不肯,是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稻草人的朴素、任和不辞辛苦,得我学。他不怨境差,不嫌待遇差,也从不想着去一个更舒适的地方,做更松的工作。它是尽着自己的能力,做着平凡的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就是《稻草人》

我们的启示。 《古代英雄的石像》也是一篇发人深省的童话。站在石台上的英雄 石像,看不起脚下的普通石子。终于有一天,他被脚下的石子掀翻在地,摔得粉碎。 不要看不起别人,也不要看不起自己。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 都是有价值的。这就是叶圣陶爷爷在他写的童话里告诉我们的道理。 不离不弃,永不言败,这就是我们对待生活应有的态度。 《叶圣陶童话集》读后感 2 我是一个小书虫,看过很多书。现在我给你 们讲一讲我读过的一本书:《叶圣陶童话集》。这本书最有特色的就是,一个小故事却隐藏着一个大道理。现在,我就带着你们走进童话的 世界里吧 ! 我最喜欢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火车头的经历》。火车头是一 个大人的名字,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像力,让火车头把煤块当力量,火 车头还被别人控制着,人家叫他跑,他就得跑,人家叫他停,他必须停。作者把送学生去什么地方当题材,使我很感兴趣,途中不太顺利,经过 了重重难关,终于把学生送过去了。让我感受到火车头是那么善良,那 么关心他人。 第二个故事是《稻草人》,讲的是稻草人一夜看见了许多事件。它 的主人是一个可怜的老太太,一夜之间,好好的稻穗被毁了,稻草人 好心提醒老太太,可老太太并没理会,它很伤心。它又看到了病孩子,更伤心了。稻草人想救离开水的鲫鱼,可它不会动,反而被鲫鱼误会 它不愿意帮忙。它看见有人寻死,自己先昏了过去。一夜间,事情变

《叶圣陶教育文集》读后感范文

《叶圣陶教育文集》读后感范文关于教育的见解,千差万别,可是扼要地区别起来,也很简单,大大可以分为相反的两派。就教育的目标来说,一派希望受教育者成为工具,另一派希望受教育者成为人,独立不倚的人,不比任何人卑微浅陋的人。 就教育的理解说,一派希望受教育者像个空瓶子,其中一无所有,开着瓶口等待着把东西装进去,另一派认为受教育者自有发掘探讨的能力,这种能力只待培养,只待启发,教育事业并非旁的,就只是做那培养和启发工作。 就教育的方法说,一派注重记诵,使受教育者无条件地吞下若干东西,另一派注重创新发展,不但使受教育者消化那些东西,化为自身的新血液、新骨肉。 就受教育者的方面说,受前一派的教育是“为人”,有人需要一批工具,你是应命准备去做工具,不是“为(别)人”是什么?受后一派的教育是“为己”,“古之学者为己”的“为己”,发展知能,一辈子真实受用,这种教育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教育”。也是《叶圣陶教育文集》贯穿始终所提倡的教育。 书中所提到的前一派教育的弊端,虽然半个世纪过去了,但在今天的教育界仍值得引发我们的思考,尤其是在面临应

试教育的压力时,有不少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态度都由分数来决定,把学生当作一架考试机器,希望在他们的大脑中尽可能多的“填”入知识。可是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学生也是有感情、有知觉的生命体,忽略了受教育者的感受。 通过本书的学习,使我再一次领略了教育的真谛——是为了受教育者和谐、健全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心灵的健全比接受知识的多少要重要的多。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更关注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要使学生在课堂中尽可能的高兴,发挥自己的天份、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仅仅一时感动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把工作落到实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向教育先哲学习,把每一个学生都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来教育,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尊重维护学生人格尊严,对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的给予关爱,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使学生的心灵、人格都健康发展。

《叶圣陶教育名篇》读后感悟

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好的作品,即使脱离了那个时代,仍是经典,仍能让大家感受到它独有的魅力。《叶圣陶教育名篇》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它收录了叶圣陶先生有关教育的精华文章,全书从教育杂谈、教学杂谈、语文杂谈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所选文章大都具有超时代的教育意义,集中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即使在今天读来,仍不过时,对当下的教育有着启发意义,更是教育工作者的优秀读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了这本书,我感到自己是幸运的,在这本书里蕴含许多教育相关知识,让人受益匪浅。这本书让我不仅在教育思想上得到陶冶,且在人格魅力上也得以熏陶。 本书中提到的“如今小学教师的缺点,就在欠修养功夫”,指出当前小学教育的弊端就在于作为教师首先就不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他们本身就没有理解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又怎样引导小学生呢?他们要么“严格”地要求学生,是他们必须循规蹈矩,一旦遇到学生真性情流露、活泼好动的时候,他们便以近乎摧残的方式遏制学生的天性;要么就完全放任自流,任其发展。不仅是在当时,现在教育中老师自己道德缺失,意识不到教育事业的意义、价值所在,把它仅当作谋生的手段,比比皆是。如此怎么传道受业解惑?《礼记》中提到“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即,作为一个老师,要注重德才兼备,不仅要教授学生“谋事之才”,更要传学生“立世之德”,而传德尤为重要。要时刻牢记为人师表。 在《假如我当教师》的文章中,先生说:“我决不‘外慕徙业’可是我也希望精神和物质的环境使我安于其业。”实实在在的话语,彰显出先生率性的人格魅力——教师就是凡夫俗子,教师也要生活。教师要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施加教育,必须树立一种形象,这种形象越高大越完美,教师的威信也就越高,教育的效果也就越显著。心底善良,舍已为人,关爱学生,淳朴谦逊,平易近人,才华横溢,治学严谨,施教有方,这种德才双馨的教师能征服学生的心灵,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接受这些老师的教育,学生心悦诚服,自豪不已。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记》上也说:“亲其师,信其道。”教育心理学认为,具有威信的教师之所以对学生学习产生很大影响,是因为学生把教师看作榜样,教师的示范可以起更大的教育作用。当教师成为学生的榜样时,学生就会产生处处向教师模仿的意向。这也是为人师表的意义所在。 在《假如我当老师》还有这么一段话:“我如果是当小学教师,决不将投到

叶圣陶童话读书笔记

叶圣陶童话读书笔记 叶圣陶童话读书笔记9篇 我看过一本书,这本书的书名是《叶圣陶童话集》,这本书我感觉特别好看,虽然这本是一本童话集,里面都是童话,但是里面的 童话如果你能细细品读就知道里面蕴含了许许多多的哲理,《叶圣 陶童话集》读后感。 在这本书里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玫瑰和金鱼》这一文,这一文中玫瑰和金鱼都以为自家主人对自己好就是爱自己,可从来没想过 自家主人为什么对自己那么好,在这一文其中桑树劝玫瑰不要以为 人类对自己好就是爱自己,人类是想利用自己来满足他们的要求。 桑树对玫瑰说:“是个小孩子,没有经过什么事情,难怪你不信我 的话。我经历了许多世事。从我的经历,老实告诉你,你说的全是 痴话。让我把我的故事讲给你听吧。我和你一样,受人家栽培,受 人家灌溉。我抽出挺长的枝条,发出又肥又绿的叶子,在园林里也 算是极快乐极得意的一个。照你的意思,人家这样爱护我,单只为 了爱我。谁知道完全不对,人家并不曾爱我,只因为我的叶子有用,可以喂他们的蚕,所以他们肯那么费力。现在我老了,我的叶子又 薄又小,他们用不着了,他们就不来理我了。小孩子,我告诉你, 世界上没有不望报酬的赏赐,也没有单只为了爱的爱护。” 在这棵桑树说的话中我能体会到:如果一个人千般万般的照顾你,你不要误解成是爱你,有可能是利用你来满足自己的需要需求,不 过有可能一个人千般万般的照顾你真的是爱你,可是这样的人寥寥 无几,甚至10个人里面有9个人都是利用你,剩下那一个有可能对 你是真心的,可是也有可能是爱你可对你不真心,所以你不要吧千 般万般的爱护你误以为是爱,这样你有可能犯下很大的错误。 文中还有一条鱼,也是和上面的玫瑰一样,把主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当成是爱,一只绵羊劝他说:“你还是个小东西,事情经得太少

读《叶圣陶教育文集》有感

读《叶圣陶教育文集》有感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家、出版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他从事和关注教育工作70余年,是我国现心文化史上的巨子。他思想博大精深,著作等身,在文化教育界独领76年的风骚,既体现文化巨子——教育家叶圣陶的教育个性,又体现宽广的时代教育背景和文化内涵。今年暑假,我怀着对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的崇敬之心,翻开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叶圣陶教育文集》,跃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鲜灵的故事,透过一篇篇文章,我看到了作者那大海般宽容的胸怀,那天地般博大的爱。 通过读这本书,我了解到叶圣陶老先生一生中编写和主持编纂的课本多达二三十部。其中最主要,最有研究价值的是:《开明国语课本》,《开明国文讲义》,《国文百八课》和《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开明新编高级国文读本》,《开明国文讲义》等几种,其中《国文百八课》和《开明国文讲义》是这本书中主要介绍的内容。《国文百八课》是依教育部初级中学国文科课程标准编辑的,供初级中学国文科教学之用,共六册,18课,每课为一单元,有一定的目标,内含文话,文选,文法或修辞。《开明国文讲义》分为三部分:文选,文话,文法。 这本书的语言文字的叙述,有很多地方采用的是半文半白的方法,所以读起来确实仍然感觉很吃力,但最终也获得了一个最大的收获,了解了许多语文基础知识的前身及其了展过程,对于书中选取的文选我可是爱不释手,边读边有一种品味美味佳肴之感,特别是《落先生》一课,再次引起了我内心的波澜。 《落花生》一课,我们大家都很熟悉,书中描写的是在一个夜阑人静的夜晚,一家人围坐农家小院内,品尝丰收的喜悦,谈论自己如何看待花生的场景,儿时读起此文,只是想要向书中的“我”学习,至于说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学习他便是木讷的,假期里,再次读起此文,一种古朴,温馨的情调顿时弥漫开来,再次阅读的感觉和儿时大不相同,竟然浮想联翩,呆坐在“农家小院里”不肯出来,偶然间,淡淡的忧愁之情泛波纹,轻轻地荡漾,反复品味书中的那句话:“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做只讲体面而没有用的人。” 我发现,思维浮动,记忆定格的时候,便是一个人的人生情感、人生味道最真最善的时候。的确,我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做一个对教育有所用处的人,我该怎么做呢?又该做些什么呢?再回忆自己走过的路程,留下的一串串脚印,不免

叶圣陶小白船读后感

叶圣陶小白船读后感 叶圣陶小白船读后感(一) 我很喜欢叶圣陶爷爷这位大作家,于是今天,我读了他写的一篇优美的童话;《小白船》。 这篇童话有很多的比喻:把草上的露珠比作仙人的衣服,把小鱼儿比作绣花针。还有很多优美的句子:“水上有轻微的声音,是鱼儿在奏乐,他们会用特别的方法,奏出奇妙的音乐来:泼刺……泼刺……好听极了”。 小白船不配胖子乘,也不配老人乘,小白船只配给活泼可爱又美丽的小孩乘。我心想:这不是正适合我吗,我也很白呢!小白船上坐着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可他们被一场大风刮到了一个没人的地方,小女孩很害怕,小男孩却很乐观并安慰着小女孩。他们走了几百步远,看到了一棵野柿子树,小男孩和小女孩吃着野柿子,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我想:“此时,他们一定很开心。”一只小兔子跑到了他们身前,小女孩把它抱在怀里,突然,一个脸长得可怕的男人看见自己的兔子在别人手上,就板着脸说他们偷了小兔。小男孩连忙辩解,这时那个男人才觉得误解了他们。后来,他们俩还向这个男人问回家的路。 那个男人说如果答对了他的三个问题就送他们回家。最后,他们俩答对了问题,那个男人送他俩回家了。这里面的三个问题很有趣,你想知道吗?那快去看看这篇童话吧!

这两个孩子纯洁、善良。那个男人虽然长得可怕,不过心很善良,我们可不要以貌取人啊! 叶圣陶小白船读后感(二) 《小白船》这篇文章,叶圣陶爷爷写得很好。因为他笔下的小溪像“活”了一样,在我眼前流淌。小红花那么水灵灵,露珠那么晶莹剔透,小鱼儿跃出水面、青蛙呱呱呱叫,水面上的一切显得都那么生动。还给鱼儿们编起一首歌,让我们看了,陶醉在《小白船》这篇文章中。 《小白船》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小男孩和小女孩坐着小白船,唱着歌。歌还没有唱完的时候刮起了一阵大风,让小白船飞了起来。小白船飞到了一座小岛上。于是小男孩拉着小女孩的手一直向前走,远远地他们看见有个人跑来了,身子特别高,脸长得很可怕。 男孩儿就问那个人,这儿离他们家有多远,该从哪条河走。那个人说:“你们家离这儿二十多里呢,河水曲折,()你们一定认不得回去的路了。我可以送你们回去,但是要我送你们回去你们必须回答我三个问题。” 那个人说:“第一个问题,鸟儿为什么要唱歌?”女孩儿抢先回答:“他们要唱给爱他们的人听。”那个人点点头说:“算你答得不错。第二个问题:花儿为什么香?”男孩儿回答说:“香就是善,花是善的标志。”那个人拍手说:“有意思。第三个问题是,为什么你们乘的是小白船?”女孩儿说:“因为我们纯洁,只有小白船才配让我们乘。”那个人大笑起来,他说:“好,我送你们回去。”两个孩子高兴极了。

《叶圣陶教育文集》读书体会

《叶圣陶教育文集》读书体会 刘军 语文教育的内容源于生活,切近生活的语文教育“教什么”,在学术界存在众多分歧。有的认为语文教育的内容包括基本能力训练、语言基本素材、语文基础知识、典范文章及课外活动。也有的认为语文教育的内容是“传授给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态度的总和。”在教育实践中,语文教师实际上也有属于自己的内容观,并付诸实践。只是大多未形诸文字而已。但是,在语文教育的内容上,不论持哪种观点,抱什么看法,人们必然会问:内容缘何而来,“问渠哪得诸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活水在哪里,在生活,这是叶老的一贯主张。以写作为例,叶老就有详尽的阐述。 写作并不神秘,它只是作者在生活中形成的经验思想情感的文字表述。他 说:“咱们每天认识些事物,研究些问题,习惯地完成一串串的思想过程。写作不过是把它写到纸上去罢了,并不是什么特别稀罕的事儿。” “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出来。”长期以来,一些人的心目中,把写作看得很神秘,认为一般人缺乏写作的基础,没有写作的本钱。叶老却明白地告诉每一个人:生活就是基础,生活就是本钱。人人都在生活,人人都有基础,人人都有本钱。他认为“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指上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写作不为特殊目的,而是为了生活的需要。撩开了神秘的面纱,使人们认识到了写作的本质,从而明确人人能学会写作的道理。 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对于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叶老有一个形象而生动的比喻,他认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生活为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有了生活,写作的素材就不会枯

读《叶圣陶教育名篇》心得体会_20181230110233_1829862.

读《叶圣陶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2018-12-30 篇一:《叶圣陶教育名篇》 此刻,面前正摆放着这样一本朴实无华的书籍。淡蓝色雅致的封面底色上,呈现着一行庄重的黑色字体《叶圣陶教育名篇》,右下方淡赭的松树水墨画若隐若现,仿佛大师用他的教育精神正向吾辈谆谆教诲着教育的真谛。 可以说,大师是一座山,也是一扇窗,他代表着一个时期教育和教学的制高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永恒的历史长河中,大师永远是我们敬仰的高度,更是汲取“营养”的不竭甘泉。阅读大师,追寻大师的足迹,用心聆听那些穿越时空的声音: “称职的种植家栽培植物,虽不能增加植物的可能性,却能渐渐改良那不良的遗传性和环境。不称职的种植家非但不能改良遗传性和环境,反而阻遏可能性,那么植物就糟糕了。如今把植物比做小学生,小学教师便是个种植家。栽培小学生有效没有效,只有他负责任。 在诸多的名篇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篇叫《瓶子观点》的短文。叶先生提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爱把受教育的人看成是瓶子。瓶子里少些什么,就装些什么。这样做法,直到现在仍然是履禁不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会偶尔犯这样的错误,其原因无非是时间紧或工作上的消极倦怠。把学生当瓶子只顾往里装,却不知当这个“瓶子”与装进“瓶子”的“东西”不起任何作用时,就即便是“装”进去了也是没有作用的。“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让学生把所学的东西融化在学生的思想、感情、行动里,学生的思想感情、行动确实受到所学的“东西”的影响,才算真正有了成效。” 不是有一句话叫: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我想就是这个道理吧。读了这篇短文后,我不由地为自己偶尔的 倦怠而汗颜。我想,再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不会再做那个“装”“瓶子”的人了,我要像叶先生说的那样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求知,能够让他们把所学的东西“躬行实践”。 还有一篇名叫《枯坐听讲》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思考。叶先生在文章中说:疲惫、厌倦,疲惫、厌倦,像两道纠缠无己的绳索,紧紧捆住学生的身心。16年的习惯成自然,往后的年月即便心意上很想努力奋发,可是实践上受习惯的牵制,终于自由活动不来了。这一点我也有同感,无论是从自己的从学经历还是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我都感受到学生那颗想活跃但却被教室,被课本束 缚的心。可是,该怎样解放学生的心呢?我想,也许并不是不让学生做在教室里学习,而应该是从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甚至师生关系上去做一些改进,不光让学生听教师的讲说,让他们多学习过程不只在教室完成,在学习的

叶圣陶童话读后感-读后感

叶圣陶童话读后感-读后感 叶圣陶,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中国儿童文学中的经典童话。它们亲切而浅显,但又让人深受启发。这就是《中国名家经典童话之叶圣陶专集》。第一篇是《稻草人》。文中的稻草人站在一片美丽的田野里。他的骨架子是竹园里的细竹枝,他的肌肉、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破竹篮子、残荷叶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脸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他的手没有手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其实也不能算拿,不过用线拴住扇柄,挂在手上罢了)。他的骨架子长得很,脚底下还有一段,农夫把这一段插在田地中间的泥土里,他就整天整夜站在那里了。稻草人不能动,不能说话,但他和我们一样,也有感情,高兴、悲哀、欢喜,等等等等。当田里的害虫没有了,他就高兴了;庄稼得到了好收成,他就欢喜了;庄稼被害虫吃光了,他就悲哀了…… 他特别负责任。他安安心心地看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赶走那些飞来的小麻雀——他们是来吃新结的稻穗的。他总不肯吃饭,也总不肯睡觉,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总是直挺挺地站在那里。稻草人的朴素、负责任和不辞辛苦,值得我们学习。他不怨环境差,不嫌待遇差,也从不想着去一个更舒适的地方,做更轻松的工作。它总是尽着自己的能力,做着平凡的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有自己

的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这就是《稻草人》给我们的启示。《古代英雄的石像》也是一篇发人深省的童话。站在石台上的英雄石像,看不起脚下的普通石子。终于有一天,他被脚下的石子掀翻在地,摔得粉碎。不要看不起别人,也不要看不起自己。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这就是叶圣陶爷爷在他写的童话里告诉我们的道理。不离不弃,永不言败,这就是我们对待生活应有的态度。【点评:祝遥的这篇读后感也是获得妙笔奖的。叶圣陶先生的童话现在读的人不多了。但他是我国现代童话写作的开拓者,祝遥读的这本书里的童话,在我国现代童话创作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正如祝遥在读后感的第一段里写的那样,这些童话“它们亲切而浅显,但又让人深受启发。” 由于这本书并不是一个连续的故事,而是编入了很多篇各自独立的童话。所以写读后感就比其他的书要难一些。《稻草人》是叶圣陶童话中最有名的一篇,是最能给人留下印象的一篇。祝遥就选择了这一篇来写读后感。这篇读后感的第二、三、四自然段是介绍这则童话故事的内容,第五自然段是祝遥的感想,说稻草人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它的“朴素、负责任和不辞辛苦”。由于这本书里不止《稻草人》这篇童话,所以在第六段又选取了《古代英雄的石像》,简单地写了一下故事的内容。然后在最后一段里,对这尊英雄的石像和稻草人两个角色的价值进行了

《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

珍视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 ——读《读书成就名师》有感还记得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段印象深刻的话:一本书,仿佛一个世界,打开它们,仿佛就洞开了许多世界的大门,他们让你欢欣、让你鼓舞,让你思考、让你悲伤……让你明明身在一个地方,却遍及了无数个世界;让你明明只有一次生命,却体验了无数种人生;让你明明只有一个人,却在和无数智者比肩——他们仿佛父母一样慈悲,无论你到了哪里,无论你骄傲与失落,他们从来不曾停止过供给,让你总气力不尽,不尽地,生长 ....................................... 这本《读书成就名师》就仿佛我们 跟随书中的12 位名师,跟他们一起来分享读书方面的快乐与收获,跟着他们一起思考,一起成长。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受主要有三个方面: 多读书:读完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厚重,是每个老师身上深厚的文化底蕴。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说“底蕴是靠书堆起来的。书读的多,不一定底蕴就深厚。但是不读书,少读书,是一定没有底蕴的。语文课,很大程度上教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甚至不是课程,而是底蕴。一位有文化底蕴的教师才能向学生输出正向的价值,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的魅力。”似乎语文老师读书是理所当然,但是,当看到吴正宪老师潜心阅读哲学和心理学书籍时,你才能明白为什么她的数学课孩子们喜欢上;当看到听过华应龙老师数学课的人,都钦佩他融数学于生活、于游戏的能力,惊讶于他让孩子们在动手玩的过程中,轻轻松松喜欢上数学时,你一定也会明白这种功底和他潜心阅读是分不开的。12 位名师给我的厚重感,不仅是他们书读的多,而且涉猎面非常广,几乎都是经典书籍。比如教育经典《叶圣陶教育文集》、《吕叔湘文集》、哲学、心理学、人文类、儿童文学等等,每个领域都有涉猎,而且还一定要阅读理论性书籍。 扪心自问,自己应该也算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可是自己读的书都有哪些方面呢,经典性、理论性的东西自己能耐着性子读下去吗?自己也就是爱看看小说之类的东西,偶尔也读一下教育方面的书籍。看完12 位名师所涉猎的书籍,我真的觉得很惭愧,他们读的书我几乎都没有读过,有些虽然也计划读,甚至都买来放在书柜里,但一直迟迟未开始,因为很多是有难度的书,是不那么“好看” 的理论性、专业性很强的书。这样看来,自己还不能算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会读书的人,因为自己一直都不是一个喜欢“爬坡”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叶圣陶简介

《记金华的双龙洞》叶圣陶简介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1894--196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1917年应聘到吴县甪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他称甪直为自己的第二故乡。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在20年代陆续出版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短篇小说集,以及长篇小说《倪焕之》。早期小说大多描写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代表作品如《潘先生在难中》等;后转向摄取与时代斗争有关的重大题材,如《夜》、《倪焕之》等,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的社会现实。他的小说呈现出朴实冷隽的艺术格调。“九·一八”事变之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到四川工作和生活,写作以散文和文艺评论为主。主要散文集有《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小记十篇》等。他的散文感情朴实,意趣隽永,语言洁净,大多具有厚实的社会内容。《藕与莼菜》、《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牵牛花》、《春联儿》等是他散文中各具特色的名篇。 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童话集《稻草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但有时气氛显得低沉和悲哀,稍后的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团结抗暴的集体力量。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鲁迅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表·译者的话》)。 叶圣陶从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1923年起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曾任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编辑,主编过《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多种重要刊物,发现、培养和举荐过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作家。他还出版不少诗集、评论集和论著,编辑过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致力于文化教育的领导工作,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 部副部长、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2019年4月23日

叶圣陶教育名篇

《叶圣陶教育名篇》读后感 张敏英 读了《叶圣陶教育名篇》这本书,起初我以为叶先生的文章写作时间离我们那么远,其中的理念也一定不再适合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了。可是,当我潜心地一篇篇地读下去后,我才发现,那些理念仍然适于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 在诸多的名篇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篇叫《瓶子观点》的短文。叶先生提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爱把受教育的人看成是瓶子。瓶子里少些什么,就装些什么。这样做法,直到现在仍然是履禁不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会偶尔犯这样的错误,其原因无非是时间紧或工作上的消极倦怠。把学生当瓶子只顾往里装,却不知当这个“瓶子”与装进“瓶子”的“东西”不起任何作用时,就即便是“装”进去了也是没有作用的。“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让学生把所学的东西融化在学生的思想、感情、行动里,学生的思想感情、行动确实受到所学的“东西”的影响,才算真正有了成效。”不是有一句话叫: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我想就是这个道理吧。读了这篇短文后,我不由地为自己偶尔的倦怠而汗颜。我想,再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不会再做那个“装”“瓶子”的人了,我要像叶先生说的那样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求知,能够让他们把所学的东西“躬行实践”。 还有一篇名叫《枯坐听讲》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思考。叶先生在文章中说:疲惫、厌倦,疲惫、厌倦,像两道纠缠无己的绳索,

紧紧捆住学生的身心。16年的习惯成自然,往后的年月即便心意上很想努力奋发,可是实践上受习惯的牵制,终于自由活动不来了。这一点我也有同感,无论是从自己的从学经历还是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我都感受到学生那颗想活跃但却被教室,被课本束缚的心。可是,该怎样解放学生的心呢?我想,也许并不是不让学生做在教室里学习,而应该是从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甚至师生关系上去做一些改进,不光让学生听教师的讲说,让他们多学习过程不只在教室完成,在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的肌体与精神心思一致地参加在里头自由活动,主动而不被动。让我们消除学习与生活的界限,使学习也成为生活,而不仅是生活的准备。

叶圣陶童话读后感_叶圣陶童话读书心得五篇

叶圣陶童话读后感_叶圣陶童话读书心得五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叶圣陶童话读后感1 叶圣陶,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中国儿童文学中的经典童话。它们亲切而浅显,但又让人深受启发。这就是《中国名家经典童话之叶圣陶专集》。 第一篇是《稻草人》。文中的稻草人站在一片美丽的田野里。他的骨架子是竹园里的细竹枝,他的肌肉、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破竹篮子、残荷叶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脸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他的手没有手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其实也不能算拿,不过用线拴住扇柄,挂在手上罢了)。他的骨架子长得很,脚底下还有一段,农夫把这一段插在田地中间的泥土里,他就整天整夜站在那里了。 稻草人不能动,不能说话,但他和我们一样,也有感情,高兴、悲哀、欢喜,等等等等。当田里的害虫没有了,他就高兴了;庄稼得到了好收成,他就欢喜了;庄稼被害虫吃光了,他就悲哀了...... 他特别负责任。他安安心心地看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赶走那些飞来的小麻雀----他们是来吃新结的稻穗的。他总不肯吃饭,也总不肯睡觉,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总是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稻草人的朴素、负责任和不辞辛苦,值得我们学习。他不怨环境差,不嫌待遇差,也从不想着去一个更舒适的地方,做更轻松的工作。

它总是尽着自己的能力,做着平凡的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这就是《稻草人》给我们的启示。 《古代英雄的石像》也是一篇发人深省的童话。站在石台上的英雄石像,看不起脚下的普通石子。终于有一天,他被脚下的石子掀翻在地,摔得粉碎。 不要看不起别人,也不要看不起自己。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这就是叶圣陶爷爷在他写的童话里告诉我们的道理。不离不弃,永不言败,这就是我们对待生活应有的态度。 叶圣陶童话读后感2 我是一个小书虫,看过很多书。现在我给你们讲一讲我读过的一本书:《叶圣陶童话集》。这本书最有特色的就是,一个小故事却隐藏着一个大道理。现在,我就带着你们走进童话的世界里吧! 我最喜欢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火车头的经历》。火车头是一个大人的名字,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像力,让火车头把煤块当力量,火车头还被别人控制着,人家叫他跑,他就得跑,人家叫他停,他必须停。作者把送学生去什么地方当题材,使我很感兴趣,途中不太顺利,经过了重重难关,终于把学生送过去了。让我感受到火车头是那么善良,那么关心他人。 第二个故事是《稻草人》,讲的是稻草人一夜看见了许多事件。它的主人是一个可怜的老太太,一夜之间,好好的稻穗被毁了,稻草人好心提醒老太太,可老太太并没理会,它很伤心。它又看到了病孩

叶圣陶童话的读后感

叶圣陶童话的读后感 叶圣陶童话的读后感一 《叶圣陶童话》这套书是以散文的形式写童话,语言非常优美,还蕴含着许多道理。 有一篇叫《一粒种子》。讲的是一粒非常宝贵的种子,先后落到了国王、富翁和士兵那里。他们都把种子看得很娇贵,精心呵护,想让它开出美丽的花朵,结果种子怎么也不发芽。后来,种子被一位农夫捡到了,便把这粒种子和其它种子一起埋到地里,对这粒种子和其它种子一视同仁,一起浇水、一起施肥。不久,这粒种子便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从这篇故事中我明白了对任何事物都要尊重它的生长规律,做事情要掌握合适的方式、方法,才能取得成功。 《叶圣陶童话》这本书,里面有好多好词好句,里面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一粒种子”、“小白船”等等故事,其中令我最感兴趣的是“古代英雄的石像”、和“最有意义的生活”。“古代英雄的石像”是写了以前有一个英雄,由于大家都想纪念他,就让雕刻家雕了下来,把它搬到了广场的正中央,而且很高,下面的底座就是零零散散的小石子粘在一起,把它支撑住。每个人只要一经过广场,就会给石像鞠一个躬。后来石像骄傲了,但是下面的小石头不高兴了,就趁晚上没人的时候把石像摔了下来,都变成了零散的石头,石像终于知道了骄傲是不好的。但是这个世界很公平,谁都

没有后悔药吃。“最有意义的生活”是讲一颗小青石和一颗小黑石有了怎样的幸福的生活。这个故事还让小青石了解了一个道理:为大众服务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要为大家服务。 叶圣陶童话的读后感二我是一个小书虫,看过很多书。现在我给你们讲一讲我读过的一本书:《叶圣陶童话集》。这本书最有特色的就是,一个小故事却隐藏着一个大道理。现在,我就带着你们走进童话的世界里吧! 我最喜欢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火车头的经历》。火车头是一个大人的名字,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像力,让火车头把煤块当力量,火车头还被别人控制着,人家叫他跑,他就得跑,人家叫他停,他必须停。作者把送学生去什么地方当题材,使我很感兴趣,途中不太顺利,经过了重重难关,终于把学生送过去了。让我感受到火车头是那么善良,那么关心他人。 第二个故事是《稻草人》,讲的是稻草人一夜看见了许多事件。它的主人是一个可怜的老太太,一夜之间,好好的稻穗被毁了,稻草人好心提醒老太太,可老太太并没理会,它很伤心。它又看到了病孩子,更伤心了。稻草人想救离开水的鲫鱼,可它不会动,反而被鲫鱼误会它不愿意帮忙。它看见有人寻死,自己先昏了过去。一夜间,事情变得不可收拾,一塌糊涂!最后稻草人倒在了田地中间。我相信,稻草人的心是永远不会被摧毁的!

读叶圣陶教育文集有感

读《叶圣陶教育文集》有感 李昌盛本学期,我认真阅读了《叶圣陶教育名篇》,和叶圣陶先生一次近距离的接触,从他的作品,他的言行中我逐渐地走近他了解他,走近他所说的那样一种教育的最高境界,领悟其中的道理,也慢慢参悟着身为一名普通教师的我自身的所作所为。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家、出版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他从事和关注教育工作70余年,他思想博大精深,在文化教育界独领76年的风骚,既体现文化巨子——教育家叶圣陶的教育个性,又体现宽广的时代教育背景和文化内涵。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即使在今天读来,仍不过时,对当下教育具有着启发意义,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优秀读本。 在文集中,叶圣陶老先生主张平等地对待学生,“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快乐;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乐,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将设法消除它。”“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所以叶圣陶一贯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叶老的这种思想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起着深刻的影响。 叶老提出:“教育”这个词,“‘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无论怎么好的行为,如果只表演一两回,而不能终身以之,那是扮戏;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三,那是语言的游戏;都必须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怕多费学生心力,我要他们试读,试讲,试作探讨,试作实习,做许多工作,比仅仅听讲多得多,我要教他们处于主动地位。”“我不但把我的一点儿东西给与他们,还要诱导他们帮助他们得到他们的一点儿”。“若有人问这叫什么,我的回答将是:‘帮助学生为学’”。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平等中的首席”,要求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转变,为终身继续教育奠定基础。那么,确立“帮助学生为学”

叶圣陶教育名篇读后感

感悟 --读《叶圣陶教育名篇》有感远方一棵大树,树影斑驳,一片光的海洋,我迷茫的走近。 树下,似一位老僧,慈眉善目,背影照到我脚下。 低首自问,这不就是叶圣陶大师么? “大师,您好!您能帮我解惑吗?能帮我治病吗?” “你有何惑欲解?有何病欲治?” “是这样的,大师,现在教育理论书籍那么多,各种成功的例子太多,但又不能直接拿来唯我所用,无论那一种到我这里似乎都取不到好的效果,我感到很茫然,很困惑。也可能是我消化不良,需要良药治病,请大师指点迷津!”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言教”并非独立的一回事,而是依附于‘身教’的,或以言教,或不言而教,实际上都是‘身教’。‘身教’就是‘为人师表’,就是一言一动都足以为受教者的模范。”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些你能明白吗?” “大师,我还是不能消化,不能明白,我具体怎样去做

呢?” “哈哈哈……” 突然,白光一闪,进入眼睛的却是我的房间,原来是南柯一梦。 今年暑期,拿到了一本大师背影书系悦读版《叶圣陶教育名篇》,虽不是一口气读完,但其中很多篇让我感触颇深,却又有很多地方不能读懂,满脑子想的全是叶圣陶大师的教育理念,如何能在我的体育教学中发挥作用,如何能在教育我的孩子方面取得益处,于是,便有了以上一梦,醒来后,虽有点好笑,但还是把自己的感悟说出来一些! 阅读大师,不仅在教育思想上得到陶冶,且在人格魅力上也得以熏陶。在《假如我当教师》的文章中,他说:“我决不‘外慕徙业’可是我也希望精神和物质的环境使我安于其业。”实实在在的话语,彰显出大师率性的人格魅力——教师就是凡夫俗子,教师也要生活。教师要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施加教育,必须树立一种形象,这种形象越高大越完美,教师的威信也就越高,教育的效果也就越显著。心底善良,舍已为人,关爱学生,淳朴谦逊,平易近人,才华横溢,治学严谨,施教有方,这种德才双馨的教师能征服学生的心灵,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接受这些老师的教育,学生心悦诚服,自豪不已。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记》上也说:"亲其师,信其道。"教育心理学认为,

叶圣陶童话读后感

叶圣陶童话读后感 叶圣陶童话读后感(一) 我是一个小书虫,看过很多书。现在我给你们讲一讲我读过的一本书:《叶圣陶童话集》。这本书最有特色的就是,一个小故事却隐藏着一个大道理。现在,我就带着你们走进童话的世界里吧! 我最喜欢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火车头的经历》。火车头是一个大人的名字,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像力,让火车头把煤块当力量,火车头还被别人控制着,人家叫他跑,他就得跑,人家叫他停,他必须停。作者把送学生去什么地方当题材,使我很感兴趣,途中不太顺利,经过了重重难关,终于把学生送过去了。让我感受到火车头是那么善良,那么关心他人。 第二个故事是《稻草人》,讲的是稻草人一夜看见了许多事件。它的主人是一个可怜的老太太,一夜之间,好好的稻穗被毁了,稻草人好心提醒老太太,可老太太并没理会,它很伤心。它又看到了病孩子,更伤心了。稻草人想救离开水的鲫鱼,可它不会动,反而被鲫鱼误会它不愿意帮忙。它看见有人寻死,自己先昏了过去。一夜间,事情变得不可收拾,一塌糊涂!最后稻草人倒在了田地中间。我相信,稻草人的心是永远不会被摧毁的! 《叶圣陶童话集》给我留下了好印象,大家也去读一读吧。 叶圣陶童话读后感(二) 《叶圣陶童话》这套书是以散文的形式写童话,语言非常优美,还蕴含着许多道理。 有一篇叫《一粒种子》。讲的是一粒非常宝贵的种子,先后落到了国王、富翁和士兵那里。他们都把种子看得很娇贵,精心呵护,想让它开出美丽的花朵,结果种子怎么也不发芽。后来,种子被一位农夫捡到了,便把这粒种子和其它种子一起埋到地里,对这粒种子和其它种子一视同仁,一起浇水、一起施肥。不久,这粒种子便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从这篇故事中我明白了对任何事物都要尊重它的生长规律,做事情要掌握合适的方式、方法,才能取得成功。 《叶圣陶童话》这本书,里面有好多好词好句,里面有“稻草人”、“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