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风格与新文化艺术的不同

维多利亚风格与新文化艺术的不同
维多利亚风格与新文化艺术的不同

维多利亚风格、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都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阶段。他们有各自的特点、风格,并且他们之间也相互有联系,他们有着本质的异同点。

维多利亚风格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1837——1901年)形成的艺术复辟的风格,它重新诠释了古典的意义,扬弃机械理性的美学,开始了人类生活中一种全新的对艺术价值的定义,这就是“维多利亚风格”。

19世纪以装饰为主的“维多利亚风格”应运而生。维多利亚式风格喜欢对所有样式的装饰元素进行自由组合。很难对维多利亚样式进行准确的分类,它其实包括了各种装饰元素,样式的混合和没有明显样式基础的创新装饰的运用。在建筑上,历史上各种建筑式样的复兴在整个维多利亚时期形成一种风尚。哥特复兴样式在英国首先备受推崇,经常随机地使用几种风格的元素:文艺复兴式、罗曼式、都铎式、伊丽莎白式或意大利风格。维多利亚时期对这些风格的重新演绎加入了更多现代的元素,并运用了新的建筑材料,改进了原有的建造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原有风格进行了完善。

18世纪的维多利亚风格是国际设计史上重要的一笔,对于中世纪歌德风格的推崇和流行,使得设计表现上更多的体现了皇室的艺术需要。视觉设计上的矫揉造作,繁琐装饰,异国风气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维多利亚风格带来的是视觉上的绝对华丽与分割取舍,人类对于自然和装饰的唯美体现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维多利亚风格的工艺品、家具、建筑装潢有着如下明显可辨特征:1.造型庞大,饱满,装潢不拘一格。2.从各种复古风格中衍生的母题,比如罗可可涡卷纹、哥特风格的尖塔纹、文艺复兴式的绞缠纹等等,常常混用。3.开始使用多种新的工艺技术制造家具、工艺品,多层版胶合板,电镀等等。4.装潢中的走兽、飞禽、花卉果实以写实风格呈现。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在英国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设计运动,设计史上称之为“工艺美术产背向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手工生产的产品量少价高,只为富人们所拥有。

工艺美术运动出现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英国,以拉斯金和莫里斯为首。工艺美术运动发起者们只看到了工业革命带来了灾难,认为机器是文化的敌人,他们向往过去,主张只用手工艺生产,要返朴归真。他们的思想代表了一些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但是,他们在艺术上的一些主张却对后来的新建筑运动有一定的启发。“工艺美术运动”的直接起因是欧洲工业革命之后机械产品的丑陋,在产品装饰上大量借用手工艺的装饰手法,缺少一种合理的装饰形式,以与其内部结构相适应。工艺美术运动主张“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原则,要求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反对“纯艺术”。工艺美术运动的目标是要提高产品的品质,明确反对机械生产,这也是它的最大致命伤。从设计的内容来看,“工艺美术运动”主要包括家具设计、建筑室内设计和陶瓷艺术设计。“工艺美术运动”认为机械生产是产品丑陋之根源,而以复兴手工艺为解决产品丑陋之方法,又是与设计发展背道而驰的。英国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滞后,与“工艺美术运动”思想的束缚有直接关系。

新艺术运动”实质上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欧洲大陆的延续与传播,在思想和理论上并没有超越“工艺美术运动”。它主张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以此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在具体的设计中,避免使用直线,注重从自然中获得的自然形式的运用,但是还没有从功能、结构、形式的统一上进行产品设计。在追求自然形式上,不象“工艺美术运动”那样从中实际的设计中寻求灵感,把哥特式当作一种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来源,“新艺术运动”试图摆脱任何古代亡灵,真正从自然中获得启迪,完全走向自然主义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造型,装饰的构思主要来源于自然形态。艺术家在“师法自然”的过程中寻找一种抽象,把自然形式赋予一种有机的象征性或审美情调,以运动感的线条作为形式美的基础。这种美学形式在绘画和书籍插图设计中表现最为突出。“新艺术运动”在1900年的法国巴黎博览会期间整个运动达到高潮,是一次影响非常深远的设计运

动。“新艺术运动”在风格上各国之间有很大差异,但是在设计上追求创新,探索和开拓新的艺术精神上是一致的。新艺术运动的特点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追求与传统决裂,完全师从自然的全新风格,强调有机线条。

新艺术运动影响到了各个国家。法国新艺术受到唯美主义与象征主义的影响,追求华丽、典雅的装饰效果。所采用的动植物纹样大都是弯曲而流畅的线条,具有鲜明的新艺术风格特色。比利时的革新运动具有相当的民主色彩。这些艺术家和设计家就提出了“人民的艺术”的口号,从意识形态上来说,他们是现代设计思想的重要奠基人。从设计上来看,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与法国的运动风格非常相似,都希望能够以手工艺的方式,来挽救衰落的设计水平.他们也主张采用自然主义的装饰构思,特别是曲线式的花草枝蔓来达到浪漫的设计装饰效果.他们的设计也受到日本的传统设计很大的影响。最极端、最具有宗教气氛的新艺术运动代表就是西班牙,而西班牙重要的设计代表是高蒂。

新艺术在本质上仍是一场装饰运动,但它用抽象的自然花纹与曲线,脱掉了守旧、折衷的外衣,是现代设计简化和净化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之一

“新艺术运动”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艺术形式上,它继承了“工艺美术运动”中流畅的自然曲线和简洁的造型,运用高度程序化的自然元素,后期受印象派艺术和东方艺术影响比较大。二者都希望在艺术与技术之间建立一种有机的平衡。“新艺术运动”反对任何学院派和复古主义的装饰样式,主张向自然寻找艺术灵感,这与“工艺美术运动”倡导的哥特式复兴有明显区别。“新艺术运动”也漠视机器生产,因而与“工艺美术运动”有着同样的悲剧色彩,无法真正构造起工业文明条件下技术与艺术、手工艺与机器生产之间联系的桥梁。“新艺术运动”的实质是探索产品设计之装饰风格的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产品表面的文章,停留在形式的革新上,最终走向追求几何形风格的装饰艺术运动。在艺术内涵上,与“工艺美术运动”大相径庭,“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家们注重探索新兴材料和技术所带来的艺术表现的可能性。新艺术运动一开始就以抛弃所有传统艺术的姿态出现。从而为工业设计的发展扫除了任何形式上的障碍,这与“工艺美术运动”所倡导的返回中世纪的复古主义回归是不同的。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们大量采用新的材料,如铁等。“新艺术运动”和“工艺美术运动”虽然都有“回归自然”的主张,但二者实质有别。

总的总结一下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相似有以下几点:

1、它们都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它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

2、它们都是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动,

3、它们都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

4、它们也都放弃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而转向采用自然中的一些装饰构思,比如植物、动物为中心的装饰风格和图案的发展。

5、它们也都受到东方风格,特别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艺术与装饰风格和浮世绘的影响。

两个运动之间的差异是:英国和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把哥特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来源,而新艺术运动则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构思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

工艺美术运动在装饰上反对维多利亚风格、古典主义的复兴风格,提倡歌特风格设计上的淳朴、实用和诚恳;在产品的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古典主义复兴,主张艺术家和技术家团结协作,设计是艺术家、技术家团结协作的创造劳动。在产品的装饰上反

对矫揉造作、折衷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古典主义复兴,主张艺术家和技术家团结协作,设计是艺术家、技术家团结协作的创造劳动。

在设计形式,设计风格上,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没有哪一种流派能够一统天下,也没有什么权威去剥夺某些流派存在的权力。理性与感性是天平的两端,它们谁也不能压倒谁而趋向于某种平衡。

环境艺术设计教案

课题/项目 /任务 第一章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基本范畴,行业的相关领域有一定的了解,认知。知识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该课程有整体的认知,了解,产生学习兴趣。素质目标具有专业基本的认知,常识。 重点环境艺术设计的构成要素与基本原则 难点环境艺术的构成要素 教学方法讲授+实践课时 4 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讲授 第一节环境艺术的基本内涵 一、环境的基本概念 人类生活的环境,其概念的涵盖范围非常大。行为学上的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从事生产和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一般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环境艺术的特征 1.环境艺术是多层面的有机统一的实用艺术 2.环境艺术是多学科融合的系统艺术 3.环境艺术是和谐的艺术 4.环境艺术是四维的时空艺术 5.环境艺术是多感觉机制的体验艺术 第二节环境艺术设计的构成要素与基本原则本章节主要是通过理论介绍,图形结合认识环境设计的基本内容,环境设计的范畴,对专业有基本的认知。 图形记忆、推理等基本能力是环境形式创造的基础,因而对建筑形式表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构成要素 美感 个性 精神内涵意境 心理 室内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 固定形态 景观设计实体环境 活动形态 实用功能气氛要素 非实体环境 环境要素 二、环境艺术设计遵循的原则 1、设计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功能因素的考量。 2、设计中,于空间的审美十分关键。 3、设计中形式的变现是设计美感的重要体现。 4、技术是建筑环境空间的保障系统。 5、注重几者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地理环境 东方传统木构造 一、风格与流派形成人类文化传承 与演变的条件 西方传统石构造现特征的记忆和联想是课程训练的重要内容。本教学引导学生根据专业特点,全面提高把握整体、刻画细节和丰富想象力三方面的能力。

维多利亚时期介绍

Victorian fashion comprises the various fashions and trends in British culture that emerged and grew in province throughout the Victorian era and the reign of Queen Victoria, a period which would last from June 1837 to January 1901. Covering nearly two thirds of the 19th century, the 64 year reign would see numerous changes in fashion. 维多利亚风格指1837年至1901年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的服饰风格,该时代女性的服饰特点是,大量运用蕾丝、细纱、荷叶边、缎带、蝴蝶结、多层次的蛋糕裁剪、折皱、抽褶等元素,以及立领、高腰、公主袖、羊腿袖等宫廷款式。随着复古风潮的盛行,这股华丽而又含蓄的柔美风格,正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These changes would include, but not be limited to, changes in clothing, architecture, literature, and the decorative and visual arts. Victorian period design was based on imitation and reproduction, made easier by the induction of mass production. The Victorian period of fashion was about living more simply than the previous era. Clothing, makeup, and hairstyles become more natural and relaxed. The use of elaborate wigs made way for cleaner, gentler looks. False hair was limited to rats or switches. 服饰:Victorian Era, Clothing 1825-1850 这个时期两性服裝的潮流到达一种荒谬的定点。女性则持续使用裙撑架,利用褶皱及蕾丝等把自己过度装饰得像个会走路的婚礼蛋糕。由于缝纫机的发明,还有打版书和系统的散播,这个时期不论男人和女人的服裝都变的更为复杂。 By the later 1830s, fullness was moving from the upper to the lower sleeves. This morning dress of 1836–40 features shirring on the fitted upper sleeves;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Croquet players of 1864 loop their skirts up from floor-length over hooped petticoats. Small hats with ribbon streamers were very popular for young women in the mid-1860s. 到了1860年,hoop实在是太大了因而它的发展也受到限制,于是hoop的形状逐渐变成圓卵形加上在背后大量拖曳的裙摆。1866年,hoop的size逐渐縮小但仍维持圓卵形,直到1870年渐渐演变为所谓的Tornure或是Bustle。这样的演变使得女性的体型姿势向前倾斜,就像一艘船的船头一样。此时最特別的是,女性的裙撑架,出現「前扁后膨,强调臀部」款式造型的变化。1860年的crinoline如钢般坚挺,从1864年起,用三角形布拼缝起的裙子使得裙宽达到一种良好的状态。1870年,本时期初,女子穿着「臀垫」〈bustle〉以达到「强调臀部突出」的造型。在1875年之后,女性则转而流行「紧身与拖曳裙」款式的造型,并强调腰部以下背后华丽的装饰。 Bustles and elaborate drapery characterize evening dresses of the early 1870s. The gentleman wears evening dress. Detail of "Too Early" by Tissot, 1873

新艺术运动的特征及意义(3次作业)

新艺术运动的特征及意义 论述 2010 级展示一班 耿振东 学号:10056141 新艺术运动的特征及意义论述 一、新艺术运动的概念及特征: 新艺术运动开始在1880年代,在1892 年至1902年达到顶峰。 新艺术运动的名字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Bing)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为“现代之家” (La Masion Art Nouveau) 的商店,他在那里陈列的都是按这种风格所设计的产品。新艺术运动是在20 世纪之初,位于大众文化最高

点的艺术和设计风格。当时,它只是被简单地称为现代风格,就象洛可可风格在它那个时代的称呼一样。另一方面,很多小范围团体的互相聚集,稍微改良了当时矫饰的流行风格,形成20 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其中包括因时髦的先锋派期刊《青年》(Jugend) 而得名的德国青年风格;维也纳的维也纳分离派运动,那里的高瞻远瞩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脱离主流的( 一年一度在巴黎举行的) 沙龙画展,而把风格一致的作品集合在一起展览。在意大利,用伦敦商店的橱窗为来源于工艺美术运动,又归于好的现代设计,命名为自由风格。其包括新艺术运动的商业外观,同时又保留了意大利重要特色标志。这种风格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充满有活力、波浪形和流动的线条。象是使传统的装饰充满了活力,表现形式也象是从植物生长出来。作为一种艺术运动,它与拉菲尔前派和象征主义的画家具有某些密切的关系,就像某些名人如奥伯利?比亚兹莱(Aubery Beardsley)。可以把阿尔丰斯?穆卡(Alfons Mucha)、爱德华?伯纳-琼斯(Edward Burne-Jones)、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和让?图洛普(Jan Toorop) 归入多于一种风格中。不像象征主义画家,无论如何,新艺 术运动具有一个自己的特殊形象,而且不像保守的拉菲尔前派,新艺术运动没有躲避使用新材料、使用机器制造外观和抽象的纯设计服务。玻璃制造使这种风格找到一个可以展示惊人表现力的领域,例如:路易斯?蒂凡尼(Louis Comfort Tiffany)在纽约的作品、艾米里?加 利(Emile Gall &和法国南西市的Daum兄弟。新艺术运动在建筑风格和室内设计方面,避开维多利亚时代折衷的历史主义。通过新艺术运动设计师的挑选和“现代化”某些洛可可风格中萃取的元素(例如火焰和贝壳的纹

维多利亚时期服饰特点

维多利亚风格服饰(Victorian Fashion) 维多利亚风格指1837年至1901年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的服饰风格风情,以唯美,高贵,雅致为主旋律 大体来说,维多利亚时代就是一个以烦琐体现优雅高贵的时代吧…… 我从各个年代的服饰变化角度切入 1825-1850 这个时期两性服裝的潮流到达一种荒谬的定点。男性服装清一色是未经装饰的黑色烟管状服裝;女性则持续使用裙撑架,利用褶皱及蕾丝等把自己过度装饰得像个会走路的婚礼蛋糕。由于缝纫机的发明,还有打版书和系统的散播,这个时期不论男人和女人的服裝都变的更为复杂。虽然男人的衣服外在看來简单却需要更复杂的剪裁来使服装线条更为贴近身体线条。 接下来重点介绍女性服饰的演变。 无论英国或西欧,再度流行起蓬松的袖摆如下图:

1840年才是有真正的维多利亚风格 此时女性的裙子又变得宽大(当然不如18世纪那麼宽)裙子并不需要刻意填充以使其膨胀,虽然也会显得丰满,但是大体上还是与自然体型相当。之后衬裙变得很沉重而且不灵活。

先从袖子谈起, 维多利亚女性的上衣其实已经具备现代女装的特色 长长的窄袖、披肩、封闭式的外衣 18世纪洛可可时代的女装,其实是开放式的外套,并且裸露裏头的低胸束腰。这点在道德观念严密的维多利亚,是非常要不得的。 ↑洛可可时代 因此你可以看到,维多利亚女人们的上衣都是 一体成形的罩衫 最明显的改变莫过於花纹

19世纪流行的风潮,其实把装饰都留给了花边 反而在布料染色跟绣花上的功夫,其实比较简约 1850年代,19世紀女性服裝的体态轮廓,在50年代为「半球型」 这时的洛可可的气息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 受到家庭的道德观影响,女人们的衣著色调变得更深,更素雅 并且全身色系相当统一。 1850年代,女性采用Hoop Skirt(或称作Crinoline)取代以往又重又热又大又不卫生的衬裙,使得她们的双脚有更多活动的自由,而她们对于這服装上一点小小的改革感到滿足。这种Hoop Skirt可能会露出女性的双脚,因此她们必须采用The Bloomer Costume內搭的长裤,而且在初期这些裙撑架是以坚固的铁制成的,这种服饰使男性受到惊吓并企图阻止这样的流行继续下去,他们毫不留情的在报纸及公开场合等利用各种方式来嘲笑这种流行趋势。Hoop Skirt的好处使得大多数女性不顾父亲及丈夫的放对,Hoop Skirt 的材料也很快地从坚固的铁制成到有弹性的钢丝,这使得裙子可以越來越轻。到了1850年代中期,时髦的裙子需要圈环或者钢箍撑起来,膨胀得很厉害。在当时的幽默或者讽刺杂志上时常可以见到嘲讽的图画。这时期裙子的膨大化是靠穿数层衬裙来实现的,一般至少重叠四到六层衬裙。女装的下半部越来越沉重。但是圈环裙的流行并没有持续多久,许多女性并不喜欢。维多利亚女王也从没穿过这样的裙子。这一样式脱离实际,非常不便,而且显得不庄重(会有暴露内衣的危险)。 在1850-1865年间,女性服饰的轮廓变得更大和趋于水平线在过去所有的线条都是向下拉的。如图:

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及风格流派修订稿

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及 风格流派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我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 班级:13装潢301班姓名:洪思坚 环境艺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一个艺术工程的综合性专业等多个领域的专业,涉 及范围很广,还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专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环境艺术是环境艺术为媒介对公众的心理和行为所进行的教育影响,是人类走向更高文明的表现。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国的人民对环境艺术的认识不是很了解,甚至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从而导致我国的综合总体的落后,比不过国外的精美建筑,经济生活比不过经济强国。恰恰相反,外国人高度重视教育,从小到大就受到了教育,外国的建筑优先我国,。但我国为了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的吸取落后教训,吸收国外有益的设计和注意总结中国的设计经验,杀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艺术设计的道路出来。 环境艺术是一种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的,可以被人感觉知道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可以使生活于环境中的人去感受其品质的优劣,领悟其中的创造者的意图,同时也可以使生活于其中的人与之产生精神交流,将其纳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公众对环境艺术作品有可及性,参与性,甚至可以触摸。在这广泛的基础之上,人们不断地对环境艺术客体去体味,加深印象,从审美的角度作出评判,久而久之,审美经验的积累又会促使人们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的提高。环境艺术设计是社会的伟大进步,是社会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安定,为国家奠定了基础。

环境艺术是集众美于一身的综合艺术。自然之美和人们的美化活动,常是分散而单一的。环境艺术则是把自然界及人工之美集合起来,都是创作的要旨,是给人的一种时空与情境的表现等等。 我对室内设计很感兴趣,环境艺术设计涉及范围很广,室内设计离不开环境艺术设计。要想学会室内设计,要不断的去实践,不断的去积累,多临摹有关室内设计的临画。一天一天的积累,量变引起质变,达到了一定的量,就能达到质的飞跃。在课堂上,我感知了学会了环境艺术设计概论,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自己也能设计出了作品出来,让同学们对我刮目相看,我之所以会搞出一些作品,背后也是有一个临字,多临摹,多看书,但我对自己作品还是不满意,还有很多的地方要改,因为这是人生的开始,正是要了解室内设计建筑有关难题的时候,要更加了解平面布局,内部空间处理,人文景观,建筑外光,体量尺度,空间序列设计和园林设计等等。有助于对室内设计的更加了解。 室内设计不能轻视,它也离不开环境艺术,更离不开手绘,一个好的设计师具备全方位的能力,设计一个东西,在效果图的学习过程中,临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与环节。它是衡量大学生手绘能力的重要指标。同时毕业都具有很大的影响。一个真真会设计的人,不单单是学软件,手绘也是一个让客户感受体现的重要手段。在学会软件的基础之上,更要学会手绘,从而提高对室内设计的兴趣具有重大意义。不但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还为家庭带来幸福,带来光彩,将来还有可能为我国做出

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

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 时间;19世纪八九十年代-20世纪初 发源地:法国 涉及地:欧洲和美国 范围:席卷建筑/家具/产品到平面设计,以至海报/雕塑/绘画等,是本世纪除了现代主义风格以外范围最广泛的一场设计运动 新艺术运动产生的背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映;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具有自然主义的倾向;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日本浮世绘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的目的;艺术与技术结合,追去与传统决裂,完全师从自然的全新风格(线条装饰) 新艺术运动的三大源泉;哥特式/洛可可式/日本浮世绘 19世纪末在法国开始酝酿,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是新艺术在法国展露头角的开始,该运动在法国历史20余年,是所有有关国家持续最久的一个 各国新艺术运动的名称;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新艺术”,英国-“现代风格”,德国-“分离派”,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工艺美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的派别(按线条装饰分) 曲线派:主张师从自然,崇尚热烈而旺盛的自然活力,代表有法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等,特点:最典型的纹样都有从自然草木中抽象

出来的,多是流动的形态和蜿蜒交织的线条,充满内在活力。 直线派:主张与机械生产相适应的简洁直线几何形态,代表有英国格拉斯哥学派/德国/维也纳分离派 新艺术运动产生的背景:英国轰轰烈烈的“工艺美术”运动,是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之源,工艺美术的设计领袖威廉·莫里斯,是现代装饰运动的最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对于中世纪风格的热衷,对日本等东方艺术的借鉴,对矫揉造作风格的反对,对于手工业的爱好,对于大工业化的强烈反感都成为新艺术的基本特征。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另一个代表人物阿瑟·马克穆多,设计更加讲究装饰的整体感,具有更加强烈的自认主义特点, 这个特点日后成为“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基本特点之一,他是“工艺美术”运动晚期代表人物和“新艺术”运动开创者,世纪之交是他的创作鼎盛时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工艺美术与新艺术的相似点: 工艺美术与新艺术的区别:

年轻的维多利亚 高级服装赏析

《年轻的维多利亚》 ---------维多利亚时期服装赏析电影《年轻的维多利亚》改编自维多利亚女王的青年时代,从1836年她登基前一年开始到1840年她和阿尔伯特亲王结婚为止,影片着重描述的是她的爱情生活。影片先后获得了第63届英国影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化妆奖、第82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 维多利亚风格服装因历史而生。首先维多利亚执政时期的安定与和平为这种繁琐,华丽的服饰提供了一个可生存的环境。衣服永远是为人的需求服务的,如果是战乱时期,谁还会穿这种累赘的东西呢。而一国之君的气质也会影响了国民的思想,作为一个恪守本分,贤良安稳的女王,如同当时的风气—保守,遵从秩序,以及表面上对妇女道德的禁锢。这都使得服装本身变得严密,层叠,把女人包裹的不透风。 而和平的时代往往是科技与文化飞速发展的摇篮。科技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这使服装制作工艺有了提升,更重要的是加快了生产速度,从而更好的满足了市场需求。然而机器代替手工,在人工方面也可以节约成本,所以一些成品的价格变得更加亲民,普通阶层也可拥有。蒸汽船的出现促进了国家、地区间的贸易往来,商品流通业更加便利,不论是购入原材料还是出口成品,都节省了时间和金钱。这为服饰提供了更多的面料选择,也加速了这一风格的传播与推广。 影片中古典与浪漫相结合的文化气息赋予了人们更美好的想象,而这些想象恰恰反映在了服装设计的灵感上。经过历史上悠远的文化

积累。到这时候已经爆发了出来,超越了前代的浪漫,变得更加华丽奢侈。 在保守的维多利亚时代,为了纯洁风气的需要,女人必须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美国学者亨特这样描述:“19世纪20年代,英国妇女开始穿那些有花边饰带,胸衣紧绷,袖子挺直,把人箍的难以动弹的衣服。到了30年代,英国女演员范妮'肯布尔从宾夕法尼写信来说,美国妇女也把自己束缚进无法活动的服饰当中。从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这种带衬架的托地长裙使19世纪的妇女变成幻想中的天使而不是现实中长着两条腿的人。他们走路时总是小心翼翼的迈着碎步,在轻轻的窸窣声中向前滑行。” 维多利亚风格指1837年至1901年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的服饰风格,该时代女性的服饰特点是,大量运用蕾丝、细纱、荷叶边、缎带、蝴蝶结、多层次的蛋糕裁剪、折皱、抽褶等元素,以及立领、高腰、公主袖、羊腿袖等宫廷款式。 蕾丝 有古董感的蕾丝材质是维多利亚风格的头号代表。上好的蕾丝颇费手工,而且代价不匪,具有高级订制的珍贵感,而如今先进技术手法的运用,令坊间的蕾丝也变得较为柔软、透气、易熨烫,因此开始被大面积运用在了服装上。维多利亚时代,女人们喜欢在领口、袖口、裙摆处露出内衣的蕾丝花边,而就算是当时流行的下午茶,也要铺上白色刺绣蕾丝的桌布和餐巾,才显得情调十足,可见蕾丝在维多利亚时代的重要性。

新艺术运动_

新艺术运动 一、新艺术运动概述 新艺术运动是流行于十九世纪末期的新型设计运动,也是一场设计的运动与变革。新艺术运动旨在源于自然却又回归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以“回归自然”为设计口号,将自然、空间、表现的设计的要素融入设计中,表现出灵动自然的艺术本色形式。艺术设计的精髓在于给人们美的视觉冲击的同时,将设计理念融入自然,使人们从心灵和精神上带来极大的丰富和充实。新艺术者们力求打破旧时代的束缚,抛弃旧有风格的元素,创造出具有青春活力和现代感的新风格来。然而,尽管新艺术反对自然主义,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们实际上又是崇拜自然的,只是他们崇尚的是热烈而旺盛的自然活力,这种活力是难以用复制其表面形式来传达的。他们认为应该去寻找自然造物最深刻的根源,发掘决定植物和动物生长、发展的内在过程。新艺术最典型的纹样都是从自然草木中抽象出来的,多是流动的形态和蜿蜒交织的线条,充满了内在活力。它们体现了隐藏于自然生命表面形式之下无止无休的创造过程。这些纹样被用在建筑和设计的各个方面,成了自然生命的象征和隐喻。 二、艺术风格 1、取材与设计理念都倾向于“返璞归真” 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多取材于自然,多用自然中的曲线之美作为设计的素材,从自然之中寻找创作的灵感。甚至当今的展示设计者对大自然原始材料的特殊性深感兴趣,不惜将它们原封不动地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从而设计成一幅天然的作品。 2、取众家之长,成一家独创 新艺术运动的独特设计理念致使其成为了一场世界性的艺术革命和创新。这种独特而不可复制的艺术风格形成了独具魅力和艺术享受的艺术设计风格,艺术家使自己的思想、灵感、动机、行为甚至肉体本身凭借一种自己需要的方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得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艺术设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3、注重人性化的创新,倡导艺术化的可持续 新艺术运动以一种全新的姿态站在了对传统艺术设计的改革和创新的舞台之上,是对历史主义的否定和扬弃。新艺术运动善于借鉴历史元素和历史风格来形成了自身特有的韵味和包容的艺术设计表现形式,大力促进生态平衡及资源的节约与再生,重点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给人们营造一个舒适、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环境。 4、着重强调整体艺术环境 新艺术反对任何艺术和设计领域内的划分和等级差别,认为不存在大艺术与小艺术,也

现代设计史题库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及成就 曲线派: 法国:在巴黎的有 新艺术之家的萨穆尔·宾推行新艺术运动 现代之家 六人集团的吉马德设计了巴黎地铁入口 在南斯的有 南斯派的盖勒进行玻璃装饰与家具设计 比利时:威尔德成立自由美学社、成立魏玛工艺美术学校成为德国工业同盟创始人之一; 博唯从事室内设计与家具; 霍塔设计了霍塔公馆和塔赛勒饭店。 西班牙:最具极端的人物安东尼·高蒂,作品有:文森公寓、圣家族教堂等 直线派: 格拉斯哥四人组:麦金托什是重要人物,作品有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建筑和杨柳茶社等。 奥地利分离派:领袖瓦格纳、霍夫曼设计了斯托克列宫。 德国青年风格:德国设计之父贝伦斯设计了AEG厂房。 名词解释 1、新艺术运动 该运动开展时间是1895-1910年左右,对欧美产生巨大影响,它是一场运动,而不是一种风格。 该运动的本质是一种线条装饰,手法分成曲线和直线两派,曲线派以法国和比利时为代表,直线派以格拉斯哥四人与维也纳分离派为代表。 该运动主张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代表人有:高蒂、威尔德、麦金托什等 2、威尔德 比利时新艺术时期最杰出的设计家,也是现代设计的重要奠基人。 他是比利时自由美学社重要的成员。主张艺术与技术结合,反对漠视功能。他在德国时期创立了魏玛工艺美术学校,还是工业同盟的创始人之一。具有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对德国设计影响深远。 3、安东尼高蒂(也叫高蒂的设计风格) 西班牙的高蒂是新艺术运动中最具极端的代表人物。 他深受宗教和自然主义的影响,并经过三个阶段变化:早期为“摩尔风格”阶段,中期是新哥特新艺术风格的混合,后期结合了自然、神秘的色彩,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高蒂在设计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其风格被新一代设计师加以借鉴,代表作“米拉公寓”以及“圣家族教堂”等。 4、格拉斯哥四人(或马金托什)

环境艺术设计及个性化解析

环境艺术设计及个性化解析环境艺术对于生产生活的影响逐渐增大,为了促进环境艺术设计事业的发展,需要将环境艺术与大众艺术相结合,实现实用与审美的协调统一。环境艺术设计力争最大限度地实现个性化,但是实际过程中也存在问题,设计者需要从环境技术设计的基本特征出发,解决实际问题。 20世纪80年代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更名为环境艺术设计系,其他一些院校纷纷仿效。当时的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指室内装饰装修、室内外设计、建筑装饰装潢等,在本质上属于围绕建筑进行的设计和装饰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环境艺术设计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大,包括对地球表面的所有地面环境进行美化装饰的所有设计领域。文章讨论的环境艺术的概念是指围绕室内外建筑所进行的设计和装饰,包括园林、景观、城市设计、道路桥梁。现阶段的环境艺术设计实现了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统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层次提高,从原有的实用扩展至精神的享受,建筑设计人员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使建筑在风格、颜色上不拘一格,满足了人们对于个性的追求,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环境艺术设计将建筑与自然生态紧密相连,对自然实现保护性

开发,保护了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的多样性,有较高的生态价值;环境艺术设计符合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方向,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五位一体”,促进社会发展,有较高的社会价值。环境艺术设计并非单纯停留在建筑的层次上,它最根本的目的还在于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协调统一。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分为人造环境、自然环境、人居环境三个方面。人造环境主要是指园林、城市设计、道路桥梁等,这些建筑的目的在于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加深人与自然的联系,供人们休闲、放松,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更多的是指景观,人们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使天然存在的景观的个性化特征更加突出,挖掘其本身的美学价值,在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同时,对自然景观实行科学开放,更加有利于环境保护。人居环境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如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房屋,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人们的个性更加突出,人们希望自己房屋的建筑风格能够充分满足自身的审美需求,室内外的装修设计更加独树一帜。环境艺术设计通过将环境与建筑紧密结合,使房屋具有整体的美感,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1.积极性与无害性的统一 建筑的风格设计与室内外的装修设计对于居住者的情绪具有显著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居住者的精神生活。环

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

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 时间;19世纪八九十年代-20世纪初 发源地:法国 涉及地:欧洲和美国 范围:席卷建筑/家具/产品到平面设计,以至海报/雕塑/绘画等,是本世纪除了现代主义风格以外范围最广泛的一场设计运动 新艺术运动产生的背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映;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具有自然主义的倾向;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日本浮世绘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的目的;艺术与技术结合,追去与传统决裂,完全师从自然的全新风格(线条装饰) 新艺术运动的三大源泉;哥特式/洛可可式/日本浮世绘 19世纪末在法国开始酝酿,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是新艺术在法国展露头角的开始,该运动在法国历史20余年,是所有有关国家持续最久的一个 各国新艺术运动的名称;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新艺术”,英国-“现代风格”,德国-“分离派”,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工艺美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的派别(按线条装饰分)

曲线派:主张师从自然,崇尚热烈而旺盛的自然活力,代表有法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等,特点:最典型的纹样都有从自然草木中抽象出来的,多是流动的形态和蜿蜒交织的线条,充满内在活力。 直线派:主张与机械生产相适应的简洁直线几何形态,代表有英国格拉斯哥学派/德国/维也纳分离派 新艺术运动产生的背景:英国轰轰烈烈的“工艺美术”运动,是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之源,工艺美术的设计领袖威廉·莫里斯,是现代装饰运动的最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对于中世纪风格的热衷,对日本等东方艺术的借鉴,对矫揉造作风格的反对,对于手工业的爱好,对于大工业化的强烈反感都成为新艺术的基本特征。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另一个代表人物阿瑟·马克穆多,设计更加讲究装饰的整体感,具有更加强烈的自认主义特点, 这个特点日后成为“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基本特点之一,他是“工艺美术”运动晚期代表人物和“新艺术”运动开创者,世纪之交是他的创作鼎盛时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工艺美术与新艺术的相似点: 工艺美术与新艺术的区别: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从20世纪80年代环境艺术的概念引入,到现在的整个中国轰轰烈烈的大规模城市建设,以及大量的农村居民迁入城市的城市化发展,为环境艺术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然而,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由过快发展所带来的影响、破坏,甚至灾难又使我们的环境艺术设计面临严峻的考验。快速的经济发展伴随着大量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而引发出令人担忧的全球问题,面临资源的枯竭与发展中国家在后工业化时代进一步沦为世界需要的工厂和环境污染之源。为此,国家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战略。 在当今我国社会发展的特殊阶段,在人类面临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之机,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个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的艺术门类,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手段,在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应有更多的思考与举措,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的、人文的环境艺术将成为环境艺术设计和实践的发展方向。通过艺术设计的导向引导社会价值的转变,充分利用和发扬先进文化,促进薪的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 可持续发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理念与措施环境艺术设计针对当前人类生存环境恶化、可利用资源进一步耗费的问题应形成其设计理念及相应措施。环境艺术设计在于空间功能的艺术协调,并不一定要创造凌驾于环境之上的人工自然物,重要的是其设计元素即满足人们的实际功能需要,又符合人们审美的精神要求,更重视人在环境中的情感调节和控制,使环境真正起到陶冶情操的功能作用。可持续发展观即科学发展观,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持续发展观在设计中并不是简单的环保材料与传统材料的互换,也不是对自然的简单模仿,它是一种设计思维的转变;是对生存环境的改善和对环境合理利用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必须考虑生态要求和经济要求之间的平衡,合理地选择材料、结构、工艺,在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地降低能耗,不产生环境污染和毒副作用,并易于拆卸回收,也就是少量化、再利用和能源再生的三个原则。 在环境艺术中尽量实施简化设计,避免设计的复杂对资源的消耗和占用,增加资源的利用率。简化设计并不等同于简单设计,不等于放弃艺术审美的追求。因此,简化设计即节约资源,同时又满足审美和使用功能,越来越成为评价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重要标准。在业内,我们应进一步加强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使当前先进的信息、生物、纳米等高科技术服务于环境艺术设计领域。除了对传统材料和技术的环保改造,同时也要加强对空中水资源、太阳能、风能的合理开发利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以持续发展观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将方案的前期规划、方案确定、施工、建成后的使用甚至停止使用后的回收过程作一整体设计构思。在整个过程的每一环节,我们应把环保节能的观念放在优先的位置,处理好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日本鹿儿岛建筑会社生态中庭,是一个将生态型建筑理念用于办公楼设计的尝试。无论是在建筑设计里,还是在室内环境空间里,都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运用常规设计的手段。 近年来,境外建筑师频频在中国中标从而直接参与到国内的建筑设计中来。这些具有国际水准的设计方案一方面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另一方面更激起大量中国本土设计师惊呼所谓“话语权的缺失”,还有相当一部分设计师,学者以及关

新艺术运动时期的广告设计

新艺术运动指的是1880—1910年,在整个欧洲和美国展开的近30年的装饰艺术运动,它被视为艺术和设计方面最后的欧洲风格,因为在此以后,再也没有这样地域范围广阔的艺术运动产生。它展示了欧洲作为一个统一文化体最后的辉煌,感性,浪漫,怀旧及憧憬的世纪末情怀,在传统审美观与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新的审美观之间的矛盾产物。 作为象征主义与包豪斯之间承前启后的时代运动,拉菲尔铁塔和水晶宫,都是在此期间诞生的杰作。而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劳特雷克、威廉莫里斯、穆夏、比亚莱兹、麦金托什、蒂芙尼、克里姆特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大师,对现代设计有着重大的意义。 广告发源地 新艺术运动时期,法国的海报及其他平面设计也非常出色,被设计界公认为是现代商业广告的发源地。图形大师儒勒·舍雷因在1866年把从英国学来的色彩石版技法运用到广告印刷上,使此法风靡一时而被称为现代“广告之父”。他一生设计了几百幅罗可可线条和亮色块为特征的招贴。 继舍雷之后,招贴设计迅猛发展,名家辈出,其中土鲁斯·劳特累克招贴的平块亮色,皮埃尔·波那尔招贴的粗犷字母和粗浓线条节奏,至今给人深刻的印象。土鲁斯·劳特累克设计的《快乐王后》、《简·阿伏勒》和《红磨坊》歌舞演出海报等堪称新艺术图形作品的代表。他的招贴用线条来勾勒物体与人物,选取日常生活的题材,令人感到亲切。最具独创性的,是他对人物性格的夸张,文字与图形的巧妙安排,有力的对比等。而阿尔丰斯·穆沙设计的招贴、海报因其具有强烈的新艺术运动特点:曲线、自然形式、高度装饰化、平面效果等,被誉为新艺术运动最杰出的平面设计师。据不完全统计,穆沙一生设计了近百张招贴,风格融合了多种影响,含有鲜明色块的日本高雅轮廓与来自拜占庭和摩尔人艺术的几何装饰糅合在一起。这些流露着拜占庭风格,以天使、棕榈叶和马赛克围绕的理想化女性形象为特征的招贴,将广告招贴提升到了美术品的高度。如他在1893年为“《JANEAVRIL》”设计的海报,就是这种风格最典型的例子。 “新艺术”一词成为描绘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运动、以及这一运动所产生的艺术风格的术语,它所涵盖的时间大约从1880年到1910年,跨度近30年,是在整个欧洲和美国展开的装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现象被许多批评家和欣赏者看作艺术和设计方面最后的欧洲风格,它的内容几乎涉及到所有的艺术领域,包括建筑、家具、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以及雕塑和绘画,而且和文学、音乐、戏剧及舞蹈都有关系。本书对新艺术运动展示的欧洲作为一个统一文化体的最后辉煌作了精彩全面的描述;对新艺术这一传统的审美观

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说明书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淮安茂化国际姜女士雅居设计 作者:学号: 院、系:艺术与旅游学院 专业班级:环境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 . 2015年 5 月 25 日

设计总说明 本次的设计案例是一套140m2左右的高层,实际可使用面积只有90m2左右。我的设计风格是现代简约,以现代的工艺元素和手法,以淡黄色为主色调辅以白色黑色和浅咖色。通过灰镜,石材等装饰材料做点缀,减少繁琐的造型,复杂的线条,一切一简洁为主体,是一种简约大方而又充满时尚的浪漫气息。通过对设计过程的描述,阐释了现代简约风格的设计理念在本次家居设计中的运用。

目录 设计总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引言. 0 选题来源 (1) 第二章设计过程 (1) 调查阶段 (2) 对业主家居风格的沟通 (2) 对环境的调查 (2) 分析阶段 (3) 对业主需求分析 (3) 整体条件分析 (3) 设计理念 (4) 装修风格的定位 (4) 现代简约风格的设计理念 (5) 主体空间介绍 (6) 客厅 (6) 餐厅 (7) 创新价值 (8) 未来展望 (9)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第一章引言 通过三年的在校学习对于室内设计的有了专业性的认知,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室内设计风格也是和现代年轻人一样简约时尚。现代简约风格适用于很多家庭,简约但是不简单。学习了大量的专业知识也遇到了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比如很多颜色搭配的技巧,灯光的如何运用能很好的表达出舒适温馨的效果,空间的合理分配化,最大化的挖掘出空间的使用率。在本案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也在公司设计师前辈的帮助下将设计和家装主材相结合,使我在这一方案中能很好的给出设计定位。

新艺术风格

新艺术风格 新艺术运动的思想主要表现在用新的装饰纹样取代旧的程式化的图案,受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主要从植物形象中提取造型素材。在家具、灯具、广告画、壁纸和室内装饰中,大量采用自由连续弯绕的曲线和曲面。形成自己特有的富于动感的造型风格。 新艺术风格的产生直接受到了19世纪60年代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新艺术运动延续和发展了工艺美术运动的自然植物造型,许多新艺术的艺术家也是工艺美术运动的参与者。在欧洲传播的东方文化也是新艺术风格产生的灵感来源之一。19世纪的欧洲几乎控制了所有的非洲、东南亚、印度和太平洋国家,从这些国家掠夺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从这些国家引进文化和艺术。在1862年的伦敦博览会上,日本等国的商品在此公开展售,日本的纺织品、扇子、高级瓷器和著名版画家的作品是欧洲市场上的新鲜东西,这些带有异域文化特点的商品成为艺术家所喜爱的收藏品,其风格特征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体现。 新艺术风格的流行时间大约从1880到1910年左右,是指当时在欧洲和美国开展的装饰艺术运动。这种艺术新形式带有欧洲中世纪艺术和18世纪洛可可艺术的造型痕迹和手工艺文化的装饰特色,同时还带有东方艺术的审美特点,也运用工业新材料,包含了当时人们的怀旧和对新世纪的向往情绪,是人们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过渡时期所有复杂情感的综合反映。这一运动带有较多感性和浪漫的色彩,表现出怀旧和憧憬兼有的世纪末情绪,是传统的审美观和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新的审美观念之间的矛盾产物。 新艺术运动风格被许多批评家和欣赏者看作是艺术和设计方面最后的欧洲风格,因为在此以后,欧洲几乎再也没有这种地域范围广泛的艺术运动产生,新艺术运动展示了欧洲作为一个统一文化体的最后辉煌。它试图打破纯艺术和实用艺术之间的界限,内容几乎涉及所有的艺术领域,包括建筑、家具、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以及雕塑和绘画,而且和文学、音乐、戏剧及舞蹈都有关系。 代表建筑有高迪设计的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和霍尔塔设计的布鲁塞尔让松街6号住宅、索尔威旅馆等。 爱德华·蒙克作品《呐喊》,1893年

环境艺术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环境艺术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环境艺术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全方面的专业学科,在这个专业里包含了很多门得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在我们今后的工作当中必不可少。环境艺术专业可以分为:手绘制图、建筑结构分析、材料运用、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制图软件学习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环境艺术设计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分为室内设计和室外设计,而室内设计则主要以家装设计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推移,现代室内设计具有以下所列的发展趋势:健康环保设计,施工中运用环保和天然材料;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根据不同的业主做出不同风格的个性化设计;简洁装修,精致陈设,陈设是能营造出不同文化气息和高品质的新手法,不同的室内设备能与陈设有机协调并互相补充,等等。室内就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室内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不同的人对室内环境设计的需求不同,设计师的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而人的需求体现在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体现在对人的关怀上。人们的要求会不断持续更新发展与不断的丰富多彩,而人性化的设计也体现在方方面面,室内装饰设计的目的就是综合运用技术手段,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的作用,积极发挥创作思想,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创造一个既符合生产和生活物质要求,又符合人们生理、心理要求的室内生活环境。设计中表现对人性要求的关怀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向往自然和天然的无害材料,渴望住在环保绿色的环境中。因此,室内装饰设计将更为重视环境保护和绿色装饰材料的运用,创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室内环境。在此基础上,设计师们应该不断在回归自然上下工夫,创造新的生活环境,将现代化和自然化结合起来使人们联想自然,使设计与环境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建筑装饰行业已成为我国一大朝阳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由于我国室内设计起步较晚,设计和技术都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今中国的工业化生产造成了国内建筑统一化的问题,相同的楼房、相同的格局、相同的室内设备,毫无个性化可言。并且盲目照搬照抄现象极为严重,缺乏独特的创新精神,很少形成自己独有的设计风格,这些都已经成为我国

环境艺术设计实习报告.

环境艺术设计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了解室内装潢设计的流程。 2、在公司了解和学习在学校学不到的。 3、尝试把学校里学习的室内设计知识与理论运用到实习过程中。 4、初步做好认识室内设计师是一个怎样的行业,熟悉室内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步骤。 5、培养人际交往与社交能力,为成为室内设计师作准备。 三、实习内容及进度 首先需要了解室内设计的程序步骤: 1、设计准备阶段 设计准备阶段主要是接受委托任务书, 签订合同, 或者根据标书要求参加投标; 明确设计期限并制定设计计划进度安排,考虑各有关工种的配合与协调; 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如室内设计任务的使用性质、功能特点、设计规模、等级标准、总造价,根据任务的使用性质所需创造的室内环境氛围、文化内涵或艺术风格等; 熟悉设计有关的规范和定额标准, 收集分析必要的资料和信息, 包括对现场的调查踏勘以及对同类型实例的参观等。 在签订合同或制定投标文件时, 还包括设计进度安排, 设计费率标准, 即室内设计收取业主设计费占室内装饰总投入资金的百分比。 2、方案设计阶段

方案设计阶段是在设计准备阶段的基础上, 进一步收集、分析、运用与设计任务有关的资料与信息,构思立意,进行初步方案设计,深入设计,进行方案的分析与比较。 确定初步设计方案,提供设计文件。室内初步方案的文件通常包括: (1平面图: (2室内立面展开图; (3平顶图或仰视图; (4室内透视图; (5室内装饰材料实样版面; (6设计意图说明和造价概算; 初步设计方案需经审定后,方可进行施工图设计。 3、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需要补充施工所必要的有关平面布置、室内立面和平顶等图纸, 还需包括构造节点详细、细部大样图以及设备管线图,编制施工说明和造价预算。 4、设计实施阶段 设计实施阶段也即是工程的施工阶段。室内工程在施工前, 设计人员应向施工单位进行设计意图说明及图纸的技术交底; 工程施工期间需按图纸要求核对施工实况, 有时还需根据现场实况提出对图纸的局部修改或补充;施工结束时,会同质检部门和建设单位进行工程验收。 其次了解室内设计方法,设计师给我讲解了以下三种:

维多利亚时期的平面设计

维多利亚时期的大众化平面设计 亚历山大丽娜*维多利亚是英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女皇。于1840年与表兄阿尔伯特亲王结婚。维多利亚时期,是英国国力达到登峰造极地步的时期,殖民主义扩张在远东持续发展。 维多利亚是19世纪的英国君主,她把18世纪和20世纪联系起来,创造了一个和平、繁荣的、没有战争的动乱的稳定局面,从而使英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得到极大地发展和进步,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从历史学来说,往往把维多利亚时代的结束时期放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为止。 由于生活的安定,物质的日益丰腴,经济高速发展,因此人们对于艺术、审美和追求新形式、新艺术的时代。风格一方面表现出复杂的矛盾和折中倾向,同时也体现出由于物质丰腴而造成的繁琐装饰化趋向。显著特点是对于中世纪哥德式风格的推崇和流行。主要推动人物是英国建筑家-普京。设计了英国国会大厦。 绘画上的代表人是路易斯*普朗。特点是怀念中世纪的浪漫情调,力图以这种情调来与工业化抗争。形成了“拉斐尔前派”。 有上述特点的设计家还有欧文*琼斯。1842年-1845年出版了《阿尔汉布拉宫的规则、布局、局部和细部》。1856年出版《装饰的语法》。 1849年维多利亚女王丈夫阿尔伯特组织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于伦敦海德公园“水晶宫”(玻璃和钢筋,面积80万平方英尺)。其设计师是约瑟夫*帕克斯顿。 一.石版印刷的发展 石版印刷是由德国阿罗斯*森尼非德1796年发明的。1819年初步掌握了彩色石印方法。 法国-画家及印刷技师戈德弗罗依*恩格尔曼1837年完成了比较完善的彩色石版技术。 二.波士顿彩色石版印刷学派 英国-威廉*沙普。将彩色书籍石印插图技术引进美国。 美国-查*霍。完善了滚筒式石印机,可以印刷彩色。 约翰*布弗特及儿子1884年设计了参加美国总统竞选的候选人格罗夫*克里夫兰与托马斯*亨德里克竞选海报,利用美国国旗和象征美国的白头鹰、自由女神作为装饰。 1860-1900年是彩色石版印刷的黄金时期。有现代彩色贺卡设计和出版家路易斯*普朗。1860年成立普朗公司。1873年在英国发行了第一张供邮寄圣诞卡,1874年设计出版了美国第一张邮寄圣诞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