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区县地名由来

重庆区县地名由来
重庆区县地名由来

重庆区县地名由来

渝中区—渝州之中心。重庆简称“渝”,渝中区以位于重庆市主城区中部而得名。1995年由市中区更名为渝中区。

大渡口区—长江边的义渡。清末巴县一士绅在长江以北设义渡,该渡口为沿江数十渡口之首,大渡口由此而得名。1965年建区。

江北区—长江和嘉陵江之北。以位于长江、嘉陵江北岸而得名。1955年由重庆市第二区更名为江北区。

沙坪坝区—长江边的多沙平坝。沙坪坝原为嘉陵江边一块面积不大的平坝,因坝上多江沙,故曰沙坪坝。抗战时成为沙磁区中主要的文化区。1955年正式定名为沙坪坝区。

九龙坡区—传说中的九龙滩。该地早在明代就有地名九龙滩,抗战时先后建成九龙铺码头、九龙铺机场和九龙铺镇。1955年由重庆市第四区更名为九龙坡区。

南岸区—长江之南岸。以位于长江南岸而得名,1955年由重庆市第五区更名为南岸区。

北碚区—伸入江中的巨石。北碚濒临嘉陵江,有巨石伸入江中,古人称此现象为“碚”,又因在渝州重庆之北,故称北碚。1955年定名为北碚区。

渝北区—渝州城北称渝北。以位于重庆城区北部得名。1994年由江北县改设渝北区。

巴南区—原巴县长江以南部分。1995年,重庆市调整原巴县长江以南乡镇及九龙坡区部分街镇共同组成新的巴南区,以其主要辖地为原巴县长江以南部分而得名。

万州区—“万川毕汇”、“万商毕集”。万州以“万川毕汇”、“万商毕集”而得名,最早于唐贞观八年出现,1998年由原重庆市万县区更名为万州区。

涪陵区—涪水两畔多王陵。乌江自涪陵汇入长江,因古时乌江又称涪水,古巴国帝王陵墓多葬于此,故称涪陵。1997年由地级涪陵市改设重庆市涪陵区。

黔江区—黔中乌江古黔江。黔江古属黔中郡,乌江发源于郡,古称黔江,区名得名于此。2000年由原重庆市黔江开发区改设为黔江区,为重庆唯一的少数民族区。

长寿区—长寿山下长寿县。明初以县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多长寿老人,因此得名。2001年撤县设区。

江津区—长江之要津。隋开皇二年,改江阳为江津,以地处长江要津(“津”即码头、港口的意思)而得名。2006年撤市设区。

合川区—三川汇合称合川。因嘉陵江、涪江、渠江三川在此汇合而得名。2006年撤市设区。

永川区—“永”字三川称永川。唐大历十一年置县时,有三条河汇流于县城附近,形如篆文“永”字,故取名“永川”。2006年撤市设区。

南川区—南江别名称南川。今綦江河古称南江,其上游一支源于今南川境内,其源头之地遂被命名为南川。2006年撤市设区。

綦江区—夜郎溪水如苍帛。因境内有源于贵州的綦江而得名。綦江古称夜郎溪,江水色如苍帛,故名綦江(因“綦”字有苍青色的含义)。2011年与原万盛区合并后撤县设区。

大足区—大丰大足大足川。得名于大足川,即今天的濑溪河,因沿河两岸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生繁荣,大丰大足,故得其名。2011年与原双桥区合并后撤县设区。

潼南县—橦川府南潼南县。民国三年,因地处清代潼川府(四川省三台县)之南而由东安县更名为潼南县。

铜梁县—铜色石梁作县名。唐代以县城东的铜梁山命名为铜梁县。传说铜梁山其右梁横亘,形如五屏,每当阳光照射,石梁呈古铜色,故名铜梁。

垫江县—褺江一误成垫江。秦至南朝刘宋时,垫江县治在今合川合阳,恰为嘉陵江、渠江、涪江汇合之地,水如衣之重复,故曰褺江,《汉书》将“褺”写成“垫”,后世就沿袭为垫江了。

璧山县—重壁山下璧山县。唐代以境内的壁山得名,即今茅莱山,亦名重壁山。清雍正时,因该山出产一种明润如玉的白石,故改“壁山”为“璧山”。

荣昌县—古荣州、昌州,寓繁荣昌盛之意。明初因昌元县系古荣州、昌州之地,故改名为荣昌县,同时亦寓繁荣昌盛之意。

丰都县—平都山下丰民州。丰都县名,源于隋朝改名时,当时其治所位于平都山下的丰民洲,故取取丰民洲的“丰”和平都山的“都”命名为丰都县。

武隆县—武龙山下武隆县。唐时称武龙县,以境内武龙山为名。明初因与广西武龙县同名,遂改“龙”为“隆”,同时寓兴隆、兴旺发达之意。

奉节县—“临大节而不可夺”。唐贞观时改为奉节县并沿袭至今。当时为旌表三国蜀丞相诸葛亮,奉昭烈帝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故改名县为奉节。

开县—开江之畔称开县。因境内南河古称开江,故古称开州。明初降州为县,开县之名此后一直沿袭至今。

梁平县—梁山县里大平坝。原称梁山县,以境内高粱山为名。1952年,因县名与山东省梁山县同名,遂以境内有渝东第一大平坝而更名为梁平县。

巫山县—巫咸之山称巫山。传说中上古时帝尧的医师巫咸死后被封在这里,因此山称巫山,县以山为名遂称巫山县。

巫溪县—巫山之下巫溪水。巫溪县原为大宁县,民国三年因与山西大宁县重名而改为巫溪县。县名来源于县境内之大宁河,大宁河也称巫溪水,故改县名为巫溪。

云阳县—云安之南称云阳。因处于古云安盐场之南和五峰山南麓,古时山南为阳,故名云阳。

城口县—城口山下似城口。今城口地区于清道光二年置城口厅,因城口山为名。一说因该地为陕西、湖北入川门户,形如城口,故名。民国二年改设城口县。

忠县—忠心可鉴巴蔓子。忠县之名始于唐代所置之忠州,至民国二年改忠州为忠县至今。县名得名于忠心耿耿的巴蔓子将军。

彭水县—“彭彭”水声作县名。《彭水县志》记载,彭为鼓声,当时流经境内之乌江峡水澎湃发出“彭彭”似鼓之声,故名彭水县。1983年设立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石柱县—石潼、砫蒲,因名石柱。石柱最初以石潼关、砫蒲关二名首字而得名。1984年设立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秀山县—高秀山下秀山县。秀山置县始于乾隆元年,以县西一百八十里的高秀山为名。1983年设立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酉阳县—酉水之北称酉阳。汉高祖时在此置酉阳县,当时在今湖南永顺县南猛洞河与酉水河交汇处之王村,因位于酉水北岸而得名。1983年设立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河南部分地名的由来

河南部分地名的由来 河南省的县名由来久远,自春秋战国至今各代都有产生和演变。市名多由县名而来,是封建帝制灭亡后的近几十年间才兴起的。县市名称的命名与变更,常常受到各个时代人为因素的影响和控制。河南现有127 个县市,从名称产生的先后顺序看:春秋战国4个、秦汉38个、三国至南北朝5

个、隋唐五代25个、宋金元12个、明清11个、民国16个、新中国16个。 可以看出,河南县市名称的形成有3个高峰时期,一是封建社会初期的秦汉时期,二是隋唐盛世,三是封建社会消亡后的近现代。从名称的来历、含义和演变看,都是名之有因。或记其物,或志其位,或描其形,或寄其意,或由生产,或因生活,或用方言等。无不与河南的地理、历史、政治、军事、经济、交通等密切相关。本文仅就河南县市名称的命名及其由来、含义作以下探讨。 一、与水有关的命名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自古人们在选择定居地时,首先考虑的是接近水源。河南以水命名的县市有27个。命名的规律如下: 1.因治所与河湖等水体的相对位置,依“水北为阳,水南为阴”的原则命名。治所在河流北岸,以“水北为阳”得名的县市有: 洛阳,在洛水(今洛河)之北。 宜阳,在宜水之北。濮阳,在濮水之北。 舞阳,在舞水(今三里河)北。 汝阳,在北汝河之北。 淮阳,在淮水(今淮河)之北。 泌阳,在泌水(今泌阳河)之北。

汤阴县,得名于县城在汤水之南,“水南名内黄县。有些县市由于治所迁移,地理环境已经变化,但名称仍保留至今。 比如,沁阳,得名于原县治(今武陟县沁阳村)在沁河北岸,今沁阳市区却在沁河之南。 荥阳,在秦代置县时,以县城(今郑州市邙山区古荥)在荥泽之北而得名,北魏县治徙大栅城(今市区老城),荥泽已不存在,荥阳一名沿用至今。 2.因位于河流发源地或滨临河川命名。 济源,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县,以地处济水(今济河)之源命名。 栾川县,北宋置,以鸾水(今伊河)源于此,得名鸾川,后“鸾”演为“栾”。 伊川县,因县境地处伊河川地,故名 。洛宁县,隋称永宁县,1914年以地临洛水(今洛河)改称洛宁。 临颍县,西汉因地临颍河设县取名。淮滨县,1952年得名于地处淮河之滨。 3.因河流流经县境命名。 如:浚县境内有浚水(卫河、淇水合流曰浚水) ,淇县境内有淇水(今淇河), 范县境内古有范水, 睢县境内有睢水,

远古时代(地名_)参考资料

远古时代 地名 ?开远禄丰元谋上那蚌村蓝田公王岭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郧县郧西马坝长阳丁村 ?许家萨拉乌苏柳江资阳金牛山 ?澧县彭头山渑池仰韶村 ?西安半坡村泰安大汶口章丘龙山镇赤峰红山余姚河姆渡余杭良渚镇香港大屿山黄河长江淮河 ?海河辽河浙江粤江中原阪泉涿鹿平阳蒲阪涂山会稽阳城阳翟安邑平阳晋阳 1,开远县名,隶属云南省。1956-57年在该县的小龙潭第三纪褐煤层里,发现了十颗古猿牙齿化石和动物化石。经鉴定,其中有森林古猿和腊玛古猿,它们对研究中国人类起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2,禄丰县名,隶属云南省。1975-80年在该县石灰坝煤场第三纪褐煤层里,发掘出许多腊玛古猿化石和共生的动物化石,这在世界上属于首次发现。禄丰古猿接近于人类的早期形态,是探索人类起源的重要材料。 3,元谋县名,隶属云南省,地形主要为盆地。盆地内为厚达695米的河湖相沉积,当中包含有大量的人类、动物化石。1965年在盆地边缘的上那蚌村发现了著名的元谋人化石。 4,上那蚌村位于云南省元谋县内的元谋盆地边缘,1965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在此发现元谋人牙齿化石、石器、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 5,公王岭位于陕西省蓝田县。1964年,在一个厚约30米的棕红色砂质粘土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现了蓝田人化石。以后又发现与蓝田人同时的哺乳动物化石、石器与用火痕迹 6,北京中国历史悠久的都城,也是中国人类发源地之一。著名的北京人、山顶洞人化石就发现于该市的房山县。1996年在市中心的王府井大街东方广场又发现了古人类活动的遗迹。 7房山县名,位于北京市南部。该县的周口店龙骨山是一处重要的古人类活动地点,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此先后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北京人、山顶洞人化石。 8,周口店隶属北京市房山县。1918年,瑞典人安特生和奥地利人师丹斯基在本村的龙骨山找到了一处面积大、化石丰富的遗址,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北京人遗址。1933年,中国学者裴文中在山顶的洞内又发现了山顶洞人化石。 9.龙骨山位于北京市房山县周口店村。1918年瑞典人安特生等人在此山上发现了古人类化石遗址。此后中外人类学家在此陆续发现了六个头盖骨和大量的人骨、人牙化石。1933年,中国学者裴文中在山顶的洞内又发现了山顶洞人化石。后来在此建成一座博物馆,陈列了北京人、山顶洞人化石和石器、动物化石,供人参观。该遗 10,山顶洞位于北京市房山县周口店村旁的龙骨山上,它是山顶上的一个洞穴,故名。1930年发现该遗址,1933年中国学者裴文中在此发掘出旧石器时代的晚期智人化石,即山顶洞人。 11,郧县县名,隶属湖北省。1975年中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该县发现了四枚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牙齿化石,即郧县人。 12,郧西县名,隶属湖北省,1976年在该县的神雾岭白龙洞,发现两枚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牙齿化石,即郧西人。 13,马坝乡名,位于广东省曲江县。1958年在该乡的狮子山石灰岩溶洞内,发现了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早

初中语文文摘(社会)山水地名看重庆

山水地名看重庆 重庆是一座地形地貌独特的山水城市。远看是山,近看是城,城在山上,山在城中,所以也叫“山城”。独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重庆众多的山水地名,这些地名又突出反映了重庆的自然地理特征。 既然是山城,重庆自然少不了山。如缙云山、歌乐山、枇杷山、中梁山、凤鸣山、挂榜山、南山、黄山等。 重庆最著名的山是缙云山。缙云山雄峙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温塘峡畔,是7000万年前“燕山运动”造就的“背斜缙云山”山岭,古名巴山。山间白云缭绕,似雾非雾,似烟非烟,磅礴郁积,气象万千。早晚云霞,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古人称“赤多白少”为“缙”,故名缙云山。重庆称“巴山渝水”,巴山指的就是缙云山。 歌乐山位于沙坪坝区,距重庆市中心16公里。以山、林、泉、洞、云、雾等自然景观和“清丽、幽深、古朴、旷达”的风格,被誉为“山城绿宝石”,素有“天然大氧吧”的美誉。歌乐山因“大禹会诸侯于涂山,召众宾歌乐于此”而得名,有马蹄井、龙泉井、聪明泉、巴文化雕塑长廊等众多融入神话传说和充满灵气的巴渝人文景观,有“歌乐灵音”、“云顶烟云”、“狮峰幽岩”等几十处秀美清幽的自然景观,历来为巴渝游览胜地。 重庆地处丘陵、低山区,没有大面积的平原,仅有沿河谷地带分布着小面积的平坝。这些平坝起伏平缓,地面平均坡度较小,相对高度差不足20米,简称“坝”。重庆地名中带“坝”字的也特别多,如:沙坪坝、珊瑚坝、菜园坝、李子坝、回龙坝、广阳坝、打枪坝、刘家坝、乔口坝、德感坝、冬笋坝、苦竹坝、大石坝等。若按成因分,可分为河谷冲积坝、溪谷冲积洪积坝和溶积(含冲积)坝3种类型。沙坪坝是重庆的文化中心。 山有山门,路有路口。因而重庆地名中就有了朝天门、临江门、望龙门、储奇门、南纪门、千厮门、太平门、东水门、通远门、石门。明代时,重庆古城是按照九宫八卦设置的,所以有18个城门,朝天门、临江门都是以前的城门。重庆带“口”字的地名有:较场口、两路口、磁器口、大渡口、中渡口、道门口、南溪口、三溪口、滩子口、黄家垭口、汉口、井口,等等。 有山就有岩。因此就有了曾家岩、马家岩、观音岩、高滩岩、鹅公岩、金斗岩、华岩、红岩等。其中最著名的是红岩和曾家岩,是抗日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重庆的办公地点。 名山出名寺。金竹寺、相国寺、金马寺、罗汉寺、华岩寺、天心寺、上清寺就是佐证。 山与坪、坝相比较而存在,没有坪、没有坝,无所谓山。坡又是山与坪、坝间的过渡段,故重庆地名中就多了杨家坪、陈家坪、潘家坪、西山坪、马王坪、钻山坪、大坪、南坪、茨坪等;也免不了这坡那坡,如九龙坡、松林坡、石板坡、矿山坡、王家坡等。 自古山水相依,山水互养,故重庆地名中带“溪”的也不少。像茄子溪、黄沙溪、海棠溪、溉澜溪、狐狸溪、野猫溪、童家溪、詹家溪、董家溪等。 溪水易行舟,桥梁便跨越。为此,重庆人在河流溪水之上建起了一座座形态各异的桥梁。除长江与嘉陵江上的那些真正的大桥之外,还有一号桥、童家桥、杨家桥、化龙桥、观音桥、陈家桥、石坪桥、天星桥、土桥、上桥、新桥等。 1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名条例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名条例 【法规类别】林业管理 【发文字号】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号 【发布部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2013.07.31 【实施日期】2013.10.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二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名条例》已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13年7月31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3年7月31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名条例 (2013年7月31日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地名管理,适应城乡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地名的命名、更名、销名、使用、标志设置以及相关的管理服务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地名包括: (一)设区的市、县(市、区)、乡(镇)行政区划名称; (二)山、川、河、沟、塬、峁、湖、滩、湿地、水道、沙漠、关隘、地形区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 (三)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名称; (四)城市(镇)内的街(路)巷、桥梁名称; (五)自然村名称; (六)居民区、住宅区名称; (七)商贸大厦、宾馆饭店、餐饮娱乐场所、综合性写字楼等大型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名称; (八)工业园区、开发区、示范区、经济区、移民开发区等名称; (九)具有地名意义的油(气)田、矿山、盐场、农林牧渔场名称; (十)公园、广场、公共绿地、博物馆、展览馆、体育场馆、自然保护区、文物古迹、文化遗址、风景名胜、纪念地等公共场所名称; (十一)机场、铁路、公路以及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码头、水库、渠道、

银川历史地名来源考察

银川历史地名来源考察 发布:夏正建时间:2011/6/8 11:21:01 来源:宁夏教研网点击:1045讨论:1 (银川十五中林万青撰写于二零一一年五月)银川做为宁夏省城被正式定名设市成为银川市,是在1944年4月。 银川市的设立,是1944年4月由当时的宁夏省政府决定,呈报民国政府批准,经过三 年的筹备,于1947年4月正式批准设立的。 银川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成帝阳朔年间(公元前24年前后)的北典农城,是发展中的区域中心城市,在民间传说中又称“凤凰城”。那么,银川做为地名是怎么来的?简述如下: 在历史长河中,距今三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灵武横城水洞沟遗址和银川西北郊的镇北堡、贺兰暖泉等处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是银川地区最早的居民点。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熏育(荤粥)北羌、匈奴等民族的游牧地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秦将蒙恬北逐匈奴,收复包括今宁夏在内的大片土地,把吴忠平原及其周边“肥饶之地七百里”命名为“新秦中”(以与“秦中”即陕西关中相区别),同时沿河(黄河)筑44县城,富平县即其中之一。银 川地区为北地郡富平县(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设立,县治所在今吴忠市西南金积附近)所属地区。汉承秦制,此地仍为北地郡,汉初中原多战事,无暇顾及北部边地,匈奴部族由是“入北地居河南”。今银川为匈奴所居。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朝名将卫青大败匈奴,攻占久为匈奴盘踞的河南地(今宁夏、内蒙、陕西北部的黄河河套地区),修筑朔方城(今内蒙杭锦旗西北)设置朔方郡,管辖包含今银川地区在内的河套地区,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设朔方刺史部,宁夏境内复为北地郡,所以宁夏银川地区是汉朔方郡(朔方刺史部、北地郡)的属地。 西汉成帝阳朔年间(公元前24年前后),北地郡主持屯田殖谷的上河典农都尉冯参, 在今银川东郊建起一座管理屯田事业的北典农城,汉族人俗称吕城,附近的黄河渡口叫吕渡,而北羌、匈奴、鲜卑等民族则称此城为饮汗城,这是银川建城的最早记载。 两汉及以后相当长时期,银川地区属北地郡廉县(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前后设,存在300多年,治所“城”在今贺兰县与平罗县交界处的暖泉一带)所辖地区。后为匈奴、羌、鲜卑游牧区。南北朝五胡十六国时大夏国(公元407-431年)国王赫连勃勃在这里建成“丽子园”、海宝塔(又称黑宝塔,赫宝塔、赫连塔,今银川北塔),为游乐和屯兵及从事礼佛宗教活动的要地。北魏太延二年(公元436年)设薄骨律镇(今灵武、吴忠),今银川

福建各县市地名的由来

福建各县市地名的由来 福建省一些地名的命名很大程度上与山、水、年号、祈福祥瑞和合成等相关,这与福建的地理环境关系密切,说明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试举例如下: 因山命名的地名十六个: 福州,因福山而命名。 泉州,因泉山(北山,清源山)而得名。 长乐,因长乐山而得名。 仙游,因仙游山而得名。 龙岩,因龙岩山而得名。 福鼎,因福鼎山而名。 东山,因有东山(苏峰山)而名。 云霄,因有云霄山而名。 连城,原为莲城,因有莲峰山而名。 屏南,因处古屏山之南而名。 华安,因县治在华峰岭而民安居乐业于此。 柘荣,因有“柘洋东山,东望海外数百里”而得名。 平潭,因海坛岛的山石如坛故名。 霞浦,因霞浦山而名,也有说因有霞浦江而名。 福清,因“山自永福里,水自清源里,会于治所。”而改名。 武夷山,原为崇安县,因有东南名山“武夷山”而改名。 因水命名的地名二十四个: 连江,因连江而名。

罗源,因罗江(罗源溪)而得名。 闽清,梅溪与闽江在此相汇,“江水浊,溪水清”舍浊就清故名。 厦门,因地处海道下方且似门,名下门,谐音为厦门。 清流,有龙津河且流水清澈而名。 尤溪,因有尤溪而名。 沙县,有闽江支流沙溪而得名。 大田,有大田溪而名。 晋江,因晋江而名。 安溪,原称清溪,溪水清澈而名,后有“盗起”,改今名。一称“溪流清莹,顺下好驶,故曰安溪。” 漳浦,因漳江(漳溪)而名。 浦城,因城在南浦溪而得名。 南安,“因县有南安江,取以为名。” 古田,“有谢能者,因古时田亩开垦而居,故名古田。”但也有闽江支流古田溪之故。 松溪,因松溪而名,溪水两岸皆乔松,“百里松荫”。 武平,因境内有武平河,为汀江支流。 明溪,有“明溪在县东,亦曰明江,……东北流,岩侧有大小二阜,对如明字,因曰明溪。” 漳州,因漳江(溪)而得名。 漳平,“邑据漳江上流,万山之中,此为平衍云。” 建阳,因在建溪之北而名。 长汀,因汀江而名。“汀水向南流,南,丁位也”。 顺昌,县西北有顺阳溪,故名。 清流,因县北有清溪,为沙溪上游,沿溪森林多,溪水澄清如练,故名清流。

重庆地名由来观音桥

观音桥 文档记录,清朝康熙末年,在江北区境中部,现观音桥一带,修有一座庙宇,名观音庙。庙附近又修两座石板桥,根据观音庙的“观音”两字,及石板桥的“桥”字,故得名观音桥。20世纪70年代以来,因市政建设,毁桥拆庙,但其地名仍沿用至今。观音桥泛指建新东路、建新南路、建新西路、建新北路交汇处附近一带,原为乡村小集市,仅一小街与少数居民。1966年,嘉陵江大桥建成后,观音桥发展成繁华地区,为区内商业、贸易中心。一些在观音桥生长至今的老人告知了观音桥以前的详细地形。现在的阳光城到海洋公园一带,是一条小河沟,而洋河体育场是一个水库。在阳光城附近,修有一座石板桥,桥边,则供着一座土地菩萨。 鱼洞 人们常常把“鱼洞”写成“渔洞”,这肯定是写错了。此地长江边有一片石岩,石岩底部可能是被江水侵蚀,形成斜洞,鱼喜欢藏于其中,于是称为鱼洞。鱼洞右侧有一条小河在此注入长江,名箭滩河,又名一品河。那入江处俗称“溪口”,鱼洞也被称为鱼洞溪。 双碑 清道光年间,有人为詹家溪附近修筑一条人行道路进行募捐,并对捐款人立双碑给予表彰纪念,那条路就被称为双碑街。 磁器口 磁器口最早叫白岩场,因白岩寺而得名。明建文四年,建文帝朱允炆被其四叔朱棣篡位,从地道逃出皇宫削发为僧,亡命天涯。流落巴蜀时,曾在白岩山上的宝轮寺“ 挂单” 隐匿达四、五年之久。因真龙天子曾隐于此,后来世人将宝轮寺易名龙隐寺,所在白岩场也改称龙隐镇。龙隐寺由此而香火旺盛,成为川东名刹,龙隐镇也随之沾了光。龙隐镇改名为磁器口,源于瓷器,此以巴县志为证。志载:“ 青草坡古窑所产之青花碗,施彩釉,乡民乐用, 远近驰名, 里人又呼: 磁器口。 解放碑 此碑位于民权路、民族路和邹容路交汇处,它是抗战胜利和重庆解放的历史见证。它还是全国唯一的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为了动员民众抗日救国,于1941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中区都邮街广场建成了一座碑形建筑,名为"精神保垒"(意指坚决抗战的精神)。保垒为四方形炮楼式木结构建筑,共5层,通高7丈7尺(象征"七·七"抗战),为防日机轰炸,外表涂成黑色。 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市决定在原"精神保垒"的旧址上,建立"抗战胜利纪功碑",以纪念抗战胜利。"抗战胜利纪功碑"1946年10月31日奠基,12月动工,1947年8月竣工。全部采用钢筋水泥建造,十分坚固。碑高27.5米,为八角形柱体盔顶钢筋混凝土结构。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对"抗战胜利纪功碑"进行改建,由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题字,将"抗战胜利纪功碑"改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 长寿县 唐代武德二年,正式置乐温县(即今长寿区域),隶属涪州。“因其地常温,禾稼早熟,民乐

中国各个省市的简称介绍

中国各个省市的简称介绍 四个直辖市 北京市京北京 天津市津天津 上海市沪上海 重庆市渝重庆 五个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 西藏自治区藏拉萨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 两个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 23个省 黑龙江省黑哈尔滨吉林省吉长春辽宁省辽沈阳 河北省冀石家庄山西省晋太原青海省青西宁山东省鲁济南 河南省豫郑州江苏省苏南京安徽省皖合肥浙江省浙杭州 福建省闽福州江西省赣南昌湖南省湘长沙湖北省鄂武汉

广东省粤广州 台湾省台台北 海南省 琼海口 甘肃省甘或陇兰州 陕西省陕或秦西安 四川省川或蜀成都 贵州省贵或黔贵阳 云南省云或滇昆明 各个省的简称- - 简称的命名,大致可归纳为: 一、以历史名称命名:如沪、渝、桂、冀、晋、鲁、豫、鄂、粤、琼、秦、

蜀等。 二、以境内河湖山脉名称命名:如赣、湘、贵、浙、陇等。 三、以全称中的一或多个字代替。 四、综合上述几类情况命名:如闽、皖、黔、滇、黑、辽、青、藏、甘等。 一、四个直辖市 1、北京(京) 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 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

“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 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 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 重庆古称“巴”。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

浅谈中国地名文化

浅谈中国的地名文化 地名是历史的精髓要素之一,虽是一个个简单的名称,却道尽了地与人,地与事、地与物的种种关系。中国地名体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区的变化、传统文化等观念,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大如省、自治区、市县名称,小到镇、村、街道、桥梁名称,还有大量的雅称、简称、别称等。有的地名历千年不变,有的地名则多次更换,每个地名的背后有一段故事,每个地名的后面另有一串地名。地名的由来、命名的原则、寓意都蕴涵着历史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碎片;一个地名,就是一幅风情画卷。看似杂乱无章的地名,其实蕴含着众多的逸闻趣事,更承载着城市的人文底蕴。 地名是各民族语言中的普遍现象。作为一种语言符号,除了表示城市、农村、河流、山脉、道路、街巷等地理位置以外,地名词与社会、文化历史的联系也是很密切的。它的词义往往既反映着人们对地形、地物及地理位置的具体认识,同时也反映着该地的历史人文的变迁。而这一切都是借助地名的语音特点和词义特点来表现的。所以,汉语中的地名,也是中国社会历史文化信息的承载体。通名和专名原始人类同地名是无缘的,地名应该是人类进入文明阶段后的产物。最早的地名大约就是借用图腾的名称,这从国内一些少数民族的地名可以推断。比如云南彝族,曾以虎为图腾,哀牢山有彝村就名“罗摩”(母虎),山岗就叫“纳罗”(黑虎),意谓母虎族、黑虎族居住的村落、山岗(参见牛汝辰《中国地名文化》)。又云南有“鹤拓”一名,据张了先生伊鹤拓”考说》,其起源就与白族先民的鹤图腾祟拜有关。汉民族的历史地名也留下了图腾的痕迹。如山西汾河一名,就因一个一度定居此地的崇拜风鸟图腾的部落而得(王克林《汾河释名》),“风”,古与“风”通假,则也可读如“分”“汾”。不过由于时世迁易,比较难于考证罢了。 现代汉语的词汇在数量上是以双音节为主的,但在历史上却经历了一个从单音节到双音节的发展过程。汉语地名词的发展也不例外。商代和周代的地名大多数是单音节的,如商代七次迁都,七个都城名都是单音节的:毫、嚣、相、邢、庇、奄、殷。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名也还是单音节占优势。但到了汉代,单音节的地名就不多见了。现代汉语中的地名一般都是由专名和通名构成,所以至少是双音节的(一些书面语中的简称如沪、津、京除外),甚至也不乏三音节、四音节、五音节、六音节等多音节的地名,如石家庄、羊肠子沟、大秃顶子山、一三五食宿站。这说明,地名词在语音上的演变过程与整个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步调是一致的。汉语地名一般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构成,而且专名在前,通名在后。比如江苏省、南京市中的“省”、“市”就是通名,放在最后;而“江苏”、“南京”就是专名。由于地名是中性词,所以不包含“老”、“小”、“阿”这样富于感情色彩的词头,也不用叠音和虚字。通名和专名一般都是有着特定意义的实词类。 汉播地名起名根据不同性质粗略可以分成三大类 (1)自然地理环境的通名,如:山类:山、峰、岭、冈、坡、丘、陵、高原、山脉水类:水、河、江、湖、泊、溪、池、潭、沟、浦、海地貌类:岛、港、湾、洲、角、屿、半岛、盆地、沙漠 (2)人类居住聚落建筑的通名,如:聚落类:乡、村、庄、镇、巷、街、道、路、弄、胡同、坊口、条、新村 建筑类:楼、台、亭、阁、城;寺、庙、宫、观、店、堂铺、集、墟、场、市、店 以上如“寺”、“庙”等多属各种宗教的建筑物名,历史上由于宗教信仰的繁盛也常用来做地名通称。“道”、“路”在古代曾经一度作为行政区划的通名,近代起演变成街道通名。 (3)国家行政区域划分的通名 中国的行政区划,在漫长的历史上,变化很大。先秦代诸侯鼎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古中国为:十六郡,郡的下面设县,这是最早的全国统一的行政区汉承秦制。唐

中国各省名称的由来

中国各省名称的由来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各个省(直辖市)名称和别称的由来源远流长,各具特色,读来使人对祖国的秀丽山川倍感亲切。 一、四个直辖市 1、北京(京) 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当时的“北平”为“北京”,意与南京相对之意,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 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

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 重庆古称“巴”。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 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维吾尔自治区(新) 辖区古称西域。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17世纪中叶以后,清朝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在天山南北设伊犁将军。清光绪10年(1884年),改为新疆省,意为“故土新归”。1955年,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取全称中的“新”字作为简称。 3、西藏自治区(藏)

河南省各地区县名录

河南省各县、市、区长途电话区号表 郑州市区号0371 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回族区、金水区、上街区、邙山区、中牟县、巩义市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登封市 开封市区号0378 龙亭区、顺河回族区、鼓楼区、南关区、郊区、杞县、通许县、尉氏县、开封县、兰考 洛阳市区号0379 老城区、西工区、廛河回族区、涧西区、吉利区、洛龙区、孟津县、新安县、栾川县、嵩县、汝阳县、宜阳县、洛宁县、伊川县、偃师市 平顶山市区号0375 新华区、卫东区、石龙区、湛河区、宝丰县、叶县、鲁山县、郏县、舞钢市、汝州市、 安阳市区号0372 文峰区、北关区、殷都区、龙安区、安阳县、汤阴县、滑县、内黄县、林州市、鹤壁市区号0392 鹤山区、山城区、淇滨区、浚县、淇县、 新乡市区号0373 红旗区、新乡县、获嘉县、原阳县、延津县、封丘县、长垣县、卫辉市、辉县市、 焦作市区号0391 解放区、中站区、马村区、山阳区、修武县、博爱县、武陟县、温县、济源市、沁阳市、孟州市、 濮阳市区号0393 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濮阳县、 许昌市区号0374 魏都区、许昌县、鄢陵县、襄城县、禹州市、长葛市、 漯河市区号0395 源汇区、舞阳县、临颍县、郾城县、 三门峡市区号0398湖滨区、渑池县、陕县、卢氏县、义马市、灵宝市、南阳市区号0377宛城区、卧龙区、南召县、方城县、西峡县、镇平县、内乡县、淅川县、社旗县、唐河县新野县、桐柏县、邓州市 商丘市区号0370 梁园区、睢阳区、民权县、睢县、宁陵县、柘城县、虞城县、夏邑县、永城市 信阳市区号0376 师河区、平桥区、罗山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潢川县、淮滨县、息县、 周口市区号0394 川汇区、扶沟县、西华县、商水县、沈丘县、郸城县、淮阳县、太康县、鹿邑县、项城市 驻马店市区号0396 驿城区、西平县、上蔡县、平舆县、正阳县、确山县、泌阳县、汝南县、遂平县、新蔡县、

中国地名变更由来

中国地名变更由来 研究古今地名更替,发现河南是被误会得最惨的。古代叫宁邑,现在竟然叫新乡;古代叫应城,现在竟然叫平顶山,古代叫怀州,现在竟然叫焦作;古代叫颍川,现在竟然叫登封;古代叫归德,现在竟然叫商丘;古代叫汝南,现在竟然叫驻马店!很多人高呼我高端大气的中原文明,竟硬生生地给改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调查后的事实告诉你: 1.很多地名本身就是沿用的某个朝代的古地名,如“西安”之名沿袭自明朝。 2.部分地名所指代地区存在偷换概念的问题,例如汝南和驻马店,却不知道汝南之名现在仍在被使用,就是驻马店市所辖的汝南县。驻马店市辖1个行政区9个县,汝南固然历史悠久知名度高,始于春秋的新蔡县就没历史没内涵?西周时就建立封地的遂平县(西周时为房国,唐宪宗改为遂平县)。 此外,撇开地名的历史由来不谈,很多名称本身是很有意趣的,如“商丘”,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仿佛承载了华夏五千年文明的重量,居然被世人误会成不如“归德”一名,此等逻辑和审美让人叹息。

我们来简单探讨下部分被误会得最厉害的地名出处,看看到底是谁“没文化毁历史”。时间和篇幅有限,只重点说某地区目前使用的地名渊源。 西安-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刘邦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唐玄宗把长安所在的雍州改为京兆府。该地区在宋代则经历了“永兴军路-陕西路-京兆府路”的沿革。元代先后改京兆府为“安西路”和“奉元路”。明洪武二年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之名沿用至今。长安自古帝王都,若都城改换,长安之名自然不适合沿用。 宝鸡-陈仓:宝鸡地区是周秦王朝发祥地。公元前11世纪,周先祖之一的古公亶父率族人迁徙到岐山下的周原(今宝鸡市岐山县)。秦文公四年(前762年),秦在“千渭之会”建立国都,称为“陈仓”(今宝鸡市金台区代家湾一带),这是宝鸡建城史的开端。秦德公元年(前677年),秦国迁都于雍(今宝鸡市凤翔县)。唐朝时改陈仓为宝鸡,沿用至今。一说唐玄宗有关,一说和唐肃宗有关。《旧唐书?地理书》凤翔府下载:“至德二年,肃宗自顺化郡幸扶风郡,置天兴县,改雍县为凤翔县并治郭下。初以陈仓为凤翔县,乃改为宝鸡县。”揣其用意,当是取“天兴唐室”、“凤翔原

重庆地名的语言学分析

重庆地名的语言学分析 重庆地名的语言学分析 重庆古称江城。母亲河长江从西到东穿城而过,西面有嘉陵江与长江交汇而 来,东面有巫峡、瞿塘峡、西陵峡共筑长江三峡美景,周边的山脉与山岭又孕育了 大量的小溪、小河,这些山中水、山外水同样萦绕在重庆百姓的生活中,山水相 映,构成了一幅真实的山水画卷。这些江,这些河,这些溪,甚至于那些江边的 桥、河边的岸、溪外的井都被爱水的江城百姓录入了地名之中。 了大量的与水有关的名词。例如大溪沟街、嘉陵江、石马河街、寸滩街、五江路、 江北区、南岸区、虎溪镇、北温泉镇、澄江镇、龙溪镇、仁沱镇、几江镇、油溪 镇。 这些只是专名中含有与水有关的字眼的部分地名,还有许多是以江名河名桥 名为专名的,如化龙桥街、观音桥街、嘉陵路、张桥镇、龙井镇、井口镇、八桥镇 等。在我们所统计的 876 个城镇地名与重要街道地名中,与水有关的地名多达 186 个,占地名总数的 2 1.23%。 3. 与动植物有关的专名 有山有水的地方不仅人喜爱,就是动植物也乐于生 长、欢于繁衍。物产丰富的重庆在地名中记录了它们的名字。 香树村、麻柳沱、莲花乡、柏柳乡、枇杷山、海棠溪、斑竹乡、 黄葛乡、荔枝 街。 以我们所统计到的 876 个城镇地名与重要街道地名为例,与动植物 (不包括龙 凤等动物图腾 )有关的有 71 个,所占比例为 8.1%。 4. 独特的半边街 半边街在重庆地名中所占的比重可能并不是很大,不如前三 类那样引人注目,但是很有地域特色。这是因为重庆的特殊地貌形成的,在山体坡 度较大时,沿山开凿的街只有一边可以盖房子,于是,当地人就形象地称之为半边 街。这在平原地区是无法想象的。比如重庆市荣昌县有半边街镇,重庆境内以半边 街命名的,还 有如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市合川区钓鱼城大道、重庆市綦江区、重庆市 九龙坡区白市驿镇,等等。 ( 二 ) 通名用词 重庆地名的通名十分丰富,据王连勇先生的统计,在重庆的 鹿鸣乡、花鹿坪、珊瑚湾、蚂蝗梁、鹿滚池、燕窝乡。 以植物命名的有 : 重庆地名中包含 以动物命名的有 :

地理谜语猜城市

地理谜语猜城市 金银铜铁——无锡 倾盆大雨——天水 四季温暖——长春 双喜临门——重庆 风平浪静——宁波 盼天明——巴黎 八月飘香香满园——桂林 千里戈壁仅是沙——长沙 夏天穿棉袄——武汉(捂汗) 船出长江口——上海 银河渡口——天津 风平浪静——宁波 久雨初晴——贵阳 千里戈壁——长沙 拆信——开封 双喜临门——重庆 夸夸其谈——海口 白日依山尽——洛阳 圆规画蛋——太原 白浪滔滔大江流-—银川 四季温暖——长春 快乐之地——福州 一路平安——旅顺 海中绿洲——青岛 觉醒之地——苏州 大力士——武汉 年年丰收——常熟 泰山之南——岳阳 莹火当灯——昆明 东西北三面堵塞——南通 脑袋缠绷带——包头雨————天水 清水河——湛江 不冷不热——温州 和平城市——宁都 长空逞威——高雄 空中码头——连云港 大楼入口——厦门 全民炼钢——大冶 珍珠港——蚌埠 烽哨——烟台 翼王故里——石家庄 长江、珠江、黄河、淮河——四川

宝地——贵州 大家都笑你——齐齐哈尔 百万雄师过大江——济南 中华崛起——兴国 二、猜外国国名、城市: 1、零存整取——加拿大 2、初见成效——刚果 3、蜀——古巴 4、双花之园——荷兰 5、明天再见——约旦 6、光谱——以色列 7、灰尘吹来——埃及 8、百废俱兴——万隆 9、精装辞书——雅典 10、举头望明月——仰光 11、长鼻盛会——万象 12、故宫——名古屋 13、到了关口——达卡 14、耙地——平壤 15、天宫——神户 16、华丽之邦—美国 17、赛跑到终点————冲绳 18、红面粉———————丹麦 19、苏美英法——————四国 20、绊马索—————马来半岛 21、悬崖勒马————危地马拉 22、开卷有益——————智利 三、其他地理谜语 蜀地丛莽。(打一亚洲国名)巴林 天明再会。(打一亚洲国名)约旦 他们两人都去了。(打一亚洲国名)也门 今天。(秋千格,打一亚洲国名)日本 更加窘困。(粉底格,打一亚洲国名)越南 白专。(打一亚洲国名)不丹 盖图章必用之物。(粉底格,打一亚洲国名)印尼颜料展览。(打一亚洲地区名)以色列 丰富的资源。(打一亚洲国家地名)茂物 到了关口。(打一亚洲国家首都名)达卡 举头望明月。(打一亚洲国家首都名)仰光 乱开支。(打一亚洲国家城市名)孟买 赛跑至终点。(打一亚洲国家地名)冲绳 孔融曰。(打一亚洲国家地名)北海道 相。(打一亚洲国家地名)箱根 只有男子的都市。(打一亚洲国家地名)汉城

陕西各地地名

陕西省名、九个市名、八十六个县名的来历 那么,三秦是什么意思?这要从“陕西”说起,“陕西”二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要从历史说起,下面,咱们就谝一谝陕西各地地名的来历——陕西:起于西周。西周成王时,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陕,指古之陕塬,今河南陕县。当时规定,周公治陕之东,召公治陕之西。陕西始见于史。陕西的简称是“秦”,最早指今甘肃天水一带。西周时,秦人先祖非子因养马有功,受封于“秦地”,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驾周平王东渡有功,受封“岐山以西之地”,建秦国。从此,陕西始有“秦”的概念。陕西在口语中还被称为“三秦”:最早为楚汉战争之际项羽在关中设置的三秦王。楚汉战争初期,项羽封刘邦为汉中正王,为防止他北上,将三员秦国降将分封在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他们分别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这就是最早的“三秦”概念。现在的“三秦”,是指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区。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隋时,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长安作隋时也被称为“大兴城”。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元代,易名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延安:商以前延安属鬼方。公元前13世纪时,武丁伐鬼方,延安成为商王朝的势力范围。西周时期,此处为大戎等民族控制。春秋时、晋人大败那里的白狄,将这里纳入晋国版图。战国时,秦人置上郡管辖该地。汉时设高奴县于此地。隋开皇三年(583年),设延安州,延安之名始见于史。延安地控1个区和12个县。其中,区为宝塔区。县有延长、延川、子长、安塞、志丹、吴旗、甘泉、富县、洛川、宜川、黄龙、黄陵。 榆林:明永乐六年(1408年),在今红山(雄石峡)建榆林寨、榆林之名始见于史。因当地的土壤特别适合种榆树和柳树,故名。榆林地处沙漠地带,城置其中,又似一匹行进中的骆驼,故又名“骆城”。榆林于1988年撤县改市。目前、管辖一个区、即榆阳区;县11个,即米脂、绥德、靖边、清涧、吴堡、神木、府

重庆区县地名由来

重庆区县地名由来 渝中区—渝州之中心。重庆简称“渝”,渝中区以位于重庆市主城区中部而得名。1995年由市中区更名为渝中区。 大渡口区—长江边的义渡。清末巴县一士绅在长江以北设义渡,该渡口为沿江数十渡口之首,大渡口由此而得名。1965年建区。 江北区—长江和嘉陵江之北。以位于长江、嘉陵江北岸而得名。1955年由重庆市第二区更名为江北区。 沙坪坝区—长江边的多沙平坝。沙坪坝原为嘉陵江边一块面积不大的平坝,因坝上多江沙,故曰沙坪坝。抗战时成为沙磁区中主要的文化区。1955年正式定名为沙坪坝区。 九龙坡区—传说中的九龙滩。该地早在明代就有地名九龙滩,抗战时先后建成九龙铺码头、九龙铺机场和九龙铺镇。1955年由重庆市第四区更名为九龙坡区。 南岸区—长江之南岸。以位于长江南岸而得名,1955年由重庆市第五区更名为南岸区。 北碚区—伸入江中的巨石。北碚濒临嘉陵江,有巨石伸入江中,古人称此现象为“碚”,又因在渝州重庆之北,故称北碚。1955年定名为北碚区。 渝北区—渝州城北称渝北。以位于重庆城区北部得名。1994年由江北县改设渝北区。

巴南区—原巴县长江以南部分。1995年,重庆市调整原巴县长江以南乡镇及九龙坡区部分街镇共同组成新的巴南区,以其主要辖地为原巴县长江以南部分而得名。 万州区—“万川毕汇”、“万商毕集”。万州以“万川毕汇”、“万商毕集”而得名,最早于唐贞观八年出现,1998年由原重庆市万县区更名为万州区。 涪陵区—涪水两畔多王陵。乌江自涪陵汇入长江,因古时乌江又称涪水,古巴国帝王陵墓多葬于此,故称涪陵。1997年由地级涪陵市改设重庆市涪陵区。 黔江区—黔中乌江古黔江。黔江古属黔中郡,乌江发源于郡,古称黔江,区名得名于此。2000年由原重庆市黔江开发区改设为黔江区,为重庆唯一的少数民族区。 长寿区—长寿山下长寿县。明初以县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多长寿老人,因此得名。2001年撤县设区。 江津区—长江之要津。隋开皇二年,改江阳为江津,以地处长江要津(“津”即码头、港口的意思)而得名。2006年撤市设区。 合川区—三川汇合称合川。因嘉陵江、涪江、渠江三川在此汇合而得名。2006年撤市设区。 永川区—“永”字三川称永川。唐大历十一年置县时,有三条河汇流于县城附近,形如篆文“永”字,故取名“永川”。2006年撤市设区。 南川区—南江别名称南川。今綦江河古称南江,其上游一支源于今南川境内,其源头之地遂被命名为南川。2006年撤市设区。

河南省地名来源探微

河南省地名来源探微 摘要:河南历史悠远、文化深邃,其五花八门的市区县地名即是一个典型。从其现有地名的来源上看,可以分为环境地名、历史古迹地名和风土人情地名等几大类,其下又可各自细分为山岭地名、水文地名等等几个小类。通过对现有的河南市区县地名的渊源作一些分类研究,还可以探求河南地名的地方特色和命名原则的规律。 关键词:河南地名来源稳定性 河南地处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缩影,从河南的市、区、县地名中我们就可以窥其一斑。地名,是人们对特定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其形态特征共同约定的语言符号,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地名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又决非静止不变,随着历史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它也在发展变化、新陈代谢。 目前的河南省行政区划包括17个市级行政区和1个省辖县级市(济源),其下又包括48个区、20个县级市和89个县级行政区①。这175个市区县地名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它们是在漫漫的历史进程中不断产生、变更、代谢而形成的。各个地名的由来和河南的地理环境、历史古迹、人物典故及风土人情都有密切的联系,积淀着厚重的河南地方文化。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著作,笔者斗胆对现有的河南市区县地名的渊源作一些分类研究,以探求河南地名的地方特色和命名原则的规律。 一、环境地名 1、山岭地名 河南处天下之中,居于全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过渡带,太行山、崤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呈半圆状从西部环绕,其各支脉山岭蜿蜒曲折,起伏延伸。东部又靠近山东丘陵,也有许多山丘残脉,诸多的山地丘陵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为许多地方的命名提供了现成的参照,比较典型的如郑州邙山区,嵩县、鲁山县、鹤壁鹤山区,桐柏县、方城县、罗山县、确山县分别以其境内山名或邻近山名而命名。 “山南水北为阳”②焦作山阳区则因地处太行山一余脉山岭之南而名,三门峡市和西峡县则因分别邻近太行山的三门峡和地处南阳盆地西部峡口而命名。光山县因其县西北有浮光山,省“浮”而名。中牟县原为战国中牟邑,因境内有牟山,而东有外牟,故称中牟。 2、水文地名 河南境内山岭众多,地势又西北向东南倾斜,因此河湖较多,尤其中上古时期,生态平衡稳定,更是河湖遍布,成为许多地名的直接渊源。 按照“山南水北为阳”③的原则,郑州的荥阳市,洛阳市及其辖下的汝阳县、宜阳县,焦作的沁阳市,濮阳及辖下的濮阳县,漯河的舞阳县,商丘的睢阳区,周口的淮阳县,驻马店的泌阳县因其原政府驻地别居于荥泽、洛水、汝水、宜水、濮水、舞水(今名三里河)、睢河、淮河及泌水之北而命名,安阳的汤阴县则因其政府驻地位于汤河(原荡水)而得名,由于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许多地域可能已不限河水一岸,但其地名仍沿用。另外,由于历史上黄河的多次泛滥改道,一些河湖已不复存在,如荥泽和濮水,至使荥阳市和濮阳市、濮阳县已名不符实。

地理地名谜语集锦[1]

地理地名谜语集锦,猜猜看 一、猜中国省区、城市: 1、船出长江口——上海 2、银河渡口———天津 3、风平浪静———宁波 4、久雨初晴———贵阳 5、千里戈壁——长沙 6、拆信————开封 7、双喜临门——重庆 8、夸夸其谈——海口 9、白日依山尽———洛阳 10、圆规画蛋———太原 11、白浪滔滔大江流--银川 12、四季温暖——长春 13、快乐之地—福州 14、八月飘香———桂林 15、一路平安——旅顺 16、海中绿洲——青岛 17、金银铜铁——无锡 18、觉醒之地——苏州 19、大力士———武汉 20、年年丰收——常熟 21、泰山之南—岳阳 22、莹火当灯——昆明 23、东西北三面堵塞—南通 24、脑袋缠绷带——包头 25、雨————天水 26、清水河———湛江 27、不冷不热—温州 28、和平城市——宁都 29、长空逞威——高雄 30、空中码头——连云港 31、大楼入口——厦门 32、两个胖子——合肥 33、全民炼钢——大冶 34、珍珠港——蚌埠 35、烽哨———烟台 36、翼王故里——石家庄 37、长江、珠江、黄河、淮河——四川 38、宝地——贵州 39、大家都笑你—齐齐哈尔40、百万雄师过大江—— 济南 41、中华崛起——兴国 二、猜外国国名、城市: 1、零存整取——加拿大 2、初见成效——刚果 3、蜀————古巴 4、双花之园——荷兰 5、明天再见——约旦 6、光谱——以色列 7、灰尘吹来——埃及 8、百废俱兴——万隆 9、精装辞书——雅典 10、举头望明月——仰光 11、长鼻盛会——万象 12、故宫———名古屋 13、到了关口——达卡 14、耙地———平壤 15、天宫——神户 16、华丽之邦———美国 17、赛跑到终点——冲绳 18、红面粉———丹麦 19、苏美英法——四国 20、绊马索———马来半岛 21、悬崖勒马——危地马拉 22、开卷有益——智利 三.其他地理谜语 1蜀地丛莽。(打一亚洲国 名) 巴林 2天明再会。(打一亚洲国 名) 约旦 3他们两人都去了。(打一 亚洲国名) 也门 4今天。(打一亚洲国名) 日本 5更加窘困。(粉底格,打一 亚洲国名) 越南 6白专。(打一亚洲国名) 不丹 7盖图章必用之物。(粉底 格,打一亚洲国名) 印尼 8颜料展览。(打一亚洲地区 名) 以色列 9丰富的资源。(打一亚洲国 家地名) 茂物 10到了关口。(打一亚洲国 家首都名) 达卡 11举头望明月。(打一亚洲 国家首都名) 仰光 12乱开支。(打一亚洲国家 城市名) 孟买 13赛跑至终点。(打一亚洲 国家地名) 冲绳 14故宫。(打一亚洲国家地 名) 名古屋 15天宫。(打一亚洲国家地 名) 神户 16孔融曰。(打一亚洲国家 地名) 北海道 17只有男子的都市。(打一 亚洲国家地名) 汉城 18戊.(打一亚洲国家地名) 亚丁 19兄长不少。(打一非洲国 家名) 多哥 20乘风添帆。(打一非洲国 家名) 加蓬 21初见成效。(打一非洲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