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铁路桥梁的钢结构抗疲劳设计

浅析铁路桥梁的钢结构抗疲劳设计
浅析铁路桥梁的钢结构抗疲劳设计

浅析铁路桥梁的钢结构抗疲劳设计

摘要:钢结构具有轻质、高强,抗拉、抗压性能强等优势,因而在我国桥梁建设中应用十分广泛,桥梁是为满足交通功能的建筑物,现代桥梁钢结构由结构钢加上单元经焊(栓)连接组成为复杂的受力系统,有明确的承载安全和服役耐久性要求。钢结构桥梁整体性能的好坏,与其整体设计密切相关。本文从抗疲劳的设计角度,对桥梁钢结构展开设计提出若干抗疲劳设计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桥梁钢结构完整性设计损伤容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钢结构桥梁的建设与应用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我国铁路运营的桥梁,钢桥已经达到3800座以上,全长300 km以上。钢结构桥梁的设计中,焊接应用越来越广泛。钢桥疲劳断裂是结构失效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疲劳失效的钢结构桥梁,越占失效结构的90%。疲劳一般从应力集中开始,而焊接结构的疲劳又往往是从焊接接头处产生。因此,焊接接头疲劳的设计是钢结构桥梁设计的关键技术。本文着重从构造措施上对桥梁钢结构的抗疲劳设计提出建议。

一、钢结构抗疲劳概述

钢材在持续反复荷载下,虽然在其名义应力远低于极限强度,甚至还低于屈服点时,也会发生破坏,这种“积劳成疾”的现象称为钢材的疲劳。在疲劳破坏之前,钢材构件并不出现明显的变形或局部收缩,和脆性断裂一样,是突然破坏的。所以对承受持续反复荷载的钢结构必须按其受载次数的多少来决定其强度和安全度。疲劳的机理是钢材内部及其外表总有杂质和损伤(微观的)存在,在反复荷载下,这些薄弱点形成应力集中,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继而应变硬化,于是在该处首先发生微裂(不是肉眼能见的)。由于反复应力长期地继续下去,遂使这种微裂逐渐扩大,形成裂纹。随着裂纹的发展,最后导致断裂。从疲劳试样的断口上,可以发现裂断情况是一部分呈纤维状(曲线部分),一部分呈晶粒状组织。纤维状部分,往往是由最外表一点起始,遂渐向内扩张,这一点便是疲劳裂纹的核心。在试样长期运转下,这一裂口(核心)是一张一合的(受拉张开,受压闭合)。因此该处的变形也是时生时停的。当裂口发展到某一程度时,该截面上的应力超过其晶粒结合力于是发生脆断。

二、引起桥梁钢结构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

1、残余应力影响

某铁路桥梁桥墩基础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目录 一、概述 (2) 1、工程概况和设计任务 ......................................................................................................... 2 二.方案设计 .. (3) 1.基础类型和尺寸 .................................................................................................................... 3 2.地基持力层 ............................................................................................................................ 3 三、技术设计 .. (6) 1.荷载设计 (6) 2.计算变形系数α ................................................................................................................... 6 3.计算刚度系数1234ρρρρ ..................................................................................................... 6 4.电算求解承台变位..a b β和桩顶内力i i i N H M ................................................................. 7 5.绘制桩身弯矩图,剪力图和桩侧土的横向抗力图 ......................................................... 8 6.桩身配筋计算 ...................................................................................................................... 13 7.桩水平位移检算 .................................................................................................................. 13 8.桩单位转角检算 .................................................................................................................. 14 9.承台结构设计计算 .............................................................................................................. 17 四.施工方案 (19) 1.基础施工方式 ...................................................................................................................... 19 参考资料.. (21)

铁路桥梁钻挖孔桩基础设计一般规定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文件 中铁二院科技发〔2007〕271号 关于印发《铁路桥梁钻(挖) 孔桩基础设计一般规定》的通知 公司所属各生产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桥梁桩基础的设计质量,使铁路桥梁钻(挖)孔灌注桩基础的设计更合理、更经济。根据《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结合设计经验和施工实际情况,公司制定了“铁路桥梁钻(挖)孔灌注桩基础设计一般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铁路桥梁钻(挖)孔桩基础设计一般规定 二○○七年六月二十五日

附件: 铁路桥梁钻(挖)孔桩基础设计一般规定钻(挖)孔灌注桩基础具有施工机具简便,机械化程度高,适用性广的优点,在铁路桥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钻(挖)孔灌注桩基础已成为铁路桥梁的主要基础类型之一。随着铁路建设的蓬勃发展,桩基础在铁路桥梁基础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为使铁路桥梁钻(挖)孔灌注桩基础的设计更合理、更经济,进一步提高我公司桥梁桩基础的设计质量,根据《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结合以往设计经验和施工实际情况,制定“铁路桥梁钻(挖)孔灌注桩基础设计一般规定”以指导我公司铁路桥梁的钻(挖)孔灌注桩基础设计。 1、桩基与明挖 明挖基础和桩基础是铁路桥梁的主要基础形式。明挖基础适用于较浅基础,桩基础适用于较深基础。明挖基础和桩基础的分界应根据具体地形、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环保、技术经济比较综合确定。一般在挖深不超过6m,无地下水或地下水较少的情况下,应优先选用明挖基础;陡坡地段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2、柱桩与摩擦桩 在同一桩基中不应同时采用摩擦桩和柱桩。一般情况下,当桩底置于岩石中时按柱桩设计,当桩底置于土中时按摩擦桩设计。设计时,应根据基岩的埋深情况进行摩擦桩与柱桩之间的经济比选。当桩底置于软质岩,岩石单轴抗压强度R值小于4MPa时,可分别按摩擦桩和柱桩进行计算,在各自的力学指标符合实际的前提下,取单桩容许承载力较大者作为计算值。 3、地质参数的取值 地质物理、力学参数的取值对桩基的合理设计非常重要,是桥梁基础

(完整版)铁路站场(彭山)中间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中间站设计 专业:铁道运输 年级: 姓名: 学号: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指导教师 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1.2设计资料 第二章站型布置及确定主要设备 2.1 分析原图和设计资料要求 2.2 确定站型 2.3 确定客运设备 2.3.1 旅客站房布置 2.3.2 旅客站台布置 2.3.3 跨线设备 2.4 确定货运设备 2.4.1 仓库 2.4.2 货物站台 2.4.3 堆放场 2.5确定到发线数量及位置 2.6 货场平面计算 2.6.1货场布置图种类 2.6.2 中间站货场布置 2.6.3 彭山站货场平面计算 2.7 确定牵出线数量及位置

2.8 确定道岔辙叉号数 2.9绘制车站平面示意图 第三章平面设计 3.1 确定设计线间距 3.2确定车站信号机以及警冲标位置 3.3 坐标计算 3.4 线路有效长 3.4.1 定义 3.4.2 线路有效长计算 3.5 确定进站道岔中心里程与进站信号机位置 3.6 道岔数量确定 3.7确定铺轨长度 第四章CAD绘制彭山站布置详图

第1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计的题目为中间站设计,即根据所给的中间站的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周边环现有的车站布置图。设计目的是为了使大家学会综合运用中间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初步训练站场设计比例尺图的绘制,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建立设计中的竖向概念。按照设计要求,找出原有设计中不合理和不优的地方进行更改。从而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即综合运用中间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初步训练站场设计比例尺图的绘制,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建立设计中的竖向概念,搜集的资料分析原有设计图的优点与缺点找出不合理的地方,然后重新确定站型及主要设备的数量和布置方法来完成中间站的设计。包括各类线路,各个道岔的号数和布置,信号机的布置,警冲标的布置,轨道绝缘的设置。使新设计的中间站能够满足客货运量的要求已经车站各项作业的要求,最后用CAD绘制出车站的详图,独立完成中间站的设计工作。 1.2设计资料 本次课程设计为彭山站,车站中心坐标为成昆线K076K+884处。上行方向衔接青龙场站,区间里程为11.172Km,下行方向衔接太和站,区间里程为8.522Km。本站为新建单线Ⅱ级干线,在彭山县凤鸣镇新村路设中间站,预留站坪的平、纵断面资料见附件车站布置图;限制坡度6‰;到发线有效长850m;运输要求:车站作业量见附件;正线用高柱色灯信号机(基本宽度380 mm),站线用矮柱色灯信号机,并有轨道电路;本站除正线外,尚需一条到发线通行超限货物列车;货物线设计以附件图为基础进行设计。

铁路桥梁设计1

------------------------- 设计说明 一、概述 为满足改建铁路胶济客运专线建设的需要,编制本设计图。 二、设计依据 (一)《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铁建设函[2005]285号。 (二)《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 TB1002.1-2005。 (三)《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1002.3-2005。 (四)《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2005。 (五)《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 (六)《铁路线路设计规范》(报批稿)。 (七)《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J111(报批稿)。 (八)《铁路架桥机架梁规程》 TB10213—99。 (九) 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改建铁路胶济客运专线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 三、适用范围 (一) 设计速度:客车200km/h,货车120 km/h 。 (二) 线路情况:客货共线,双线正线(标准线间距4.4m ),曲线(曲线半径R=2200m )。 (三) 轨底至梁顶高度:0.7m 。 (四) 施工方法:挂篮悬臂灌筑施工。 (五) 地震烈度:基本地震烈度6度。 (六) 桥式:本桥桥跨布置为75+120+75m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全长271.7m (含两侧梁端至边支座中心各0.85m )。 四、设计原则及技术参数 (一)设计荷载 1. 恒载 (1)结构自重: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2.1-2005)采用,梁体γ取26.5kN/m 3。 (2)二期恒载:双线桥面二期恒载(包括钢轨、扣件、垫板、枕木、道碴、防水层、保护层、电缆槽、挡碴墙、人行道栏杆、接触网支架、人行道板等)按有碴桥面考虑,二期恒载q =198kN/m 。 (3)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根据《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2.1-2005)进行计算, 环境条件按野外一般条件计算,相对湿度取70%。 根据老化理论计算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系数如下: 徐变系数终极极值:2.0(混凝土龄期6天)。 徐变增长速率:0.0055。 收缩速度系数:0.00625。 收缩终极系数:0.00016。 (4)基础沉降:相邻墩台沉降差按25mm 考虑,且荷载组合时按最不利情况进行组合。 2. 活载 (1)设计列车荷载: 中-活载;设计加载时,标准活载计算图式可任意截取。 (2)列车活载的动力系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 ?? ??++=+L 30611αμ 式中α=4(1-h )≤2。其中,h 为轨底到梁顶道碴厚度;L 为桥梁跨度,以米计。 (3)曲线桥列车静活载产生的离心力:水平向外作用于轨顶以上2.0m 处。离心力的大小等于 中-活载乘以离心力率C 。C 按下式计算: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某铁路桥梁桥墩基础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基础工程 设计题目:某铁路桥梁桥墩基础设计 院系:土木工程系 专业:检测1班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2013年11月15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检测一班姓名学号20117565 开题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年月日 题目某铁路桥梁3号桥墩基础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 地基基础设计的目的是根据上部结构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形式在确定的场地条件下选择适宜的低级基础方案并确定其技术细节,使设计的地基基础在预定的使用期限和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能够安全正常地工作,在此基础上满足降低造价和保护环境的要求。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检算相关内容,设计满足要求的刚性基础,绘制基础横断面、平面图。该课程设计主要按如下步骤进行: 1.收集相关的设计资料 2.初步确定地基基础的技术方案 3.地基基础的技术设计 4.绘制施工图,计算工程数量,编制工程概预算 三、指导教师评语 四、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一章设计资料 1.1 工程概述 该桥梁是某Ⅰ级铁路干线的特大桥,路线为单线平坡,不考虑冲切荷载等。该地区地震强度较低,不考虑地震设防问题。 桥梁及桥墩部分的设计已经完成,桥跨由8孔32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1孔48m下承式钢桁梁和8孔32m预应力筋混凝土梁组成。 3号桥墩的已知设计资料如下图: 1.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土工试验成果表 土层编号及名称地 质 年 代 比重 Gs 重度 γ (kN/ m) 含水 量W (%) 液限 Wl (%) 塑限 Wp (%) θ c (kPa) 渗透系 数Κ (cm/s) 压缩 系数 a /MPa6 ①软粘土Q4 2.72 14.9 91.5 85.0 55.0 6°17′10.1 2.8E-8 0.494 ②砂粘土Q4 2.69 18.8 34.5 43.0 28.0 12° 05′ 19.4 3.4E-7 0.112 ③粗砂中密Q5 2.60 19.5 26.2 24° 32′ 2.7E-1 0.011 ④强风化 砂岩 K 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2.4MPa ⑤中风化 砂岩 K 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6.7MPa 1.3设计荷载 各桥墩作用于设计低水位处的设计荷载(高程22.00m处) 墩位号两孔满载(低水位)一孔重载(低水位)一孔轻载(高水位)一孔轻载(低水位)N H M N H M N H M N H M 1-6 8858.2 406.7 2720.1 7956.4 406.7 3160.1 6130.4 402.7 3039.8 7334.6 406.7 3055.7 7、10 8920.2 409.5 2739.1 8812.1 409.5 3786.4 6173.3 405.5 3061.1 7385.9 409.5 43077.1 8-9 13355.0 613.2 4100.9 11995.4 613.2 4764.3 9242.5 607.1 4582.9 11058.0 613.2 606.9 11-17 8858.2 406.7 2720.1 7956.4 406.7 3160.1 6130.4 402.7 3039.8 7334.6 406.7 3055.7 注:1.桥梁位于直线平坡地区,故只考虑纵向荷载组合。 2.竖向力N和水平力H的单位为KN,力矩M的单位为KN-m,H和M的符号相同 表示两者对基础的转动效果相同。

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20151-4总则、材料、结构计算剖析

《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 1 总则 3 材料及设计指标 4 结构分析 吴冲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 cwu@https://www.360docs.net/doc/686368939.html,

《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公告

?根据交通部《关于下达2006 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交公路发[2006]439 号文)要求,在《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主持主编单位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参加单位 同济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清华大学 长安大学 东南大学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

?主编: 张喜刚 ?主要参编人员: 裴岷山、赵君黎、吴冲、强士中、雷俊卿、聂建国、王春 生、陈惟珍、程刚、张克、黄李骥、冯苠、冯良平、 刘玉擎、姚波、刘晓娣、钱叶祥、胡广瑞 ?参与审查人员: 万珊珊、徐君兰、王福敏、李怀峰、韩大章、代希华、廖建宏、李军平、沈永林、杨耀铨、张子华、王志英、田克平、包琦玮、姚翔、郭晓东、黎立新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调整了规范适用范围; 主体工程采用钢材的钢结构桥梁,如钢板梁桥、钢箱梁桥、钢桁梁桥等, 采用钢材的桥梁结构或构件,如斜拉索、钢塔、钢桥墩等。?采用了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疲劳计算除外);?改进了钢结构的强度、稳定和疲劳设计与计算方法 考虑剪力滞影响 增加板件和加劲板局部稳定计算 增加了疲劳荷载模型,采用容许应力幅方法计算;?补充和完善了钢板梁、钢桁梁、组合梁、缆索系统、支座与伸缩装置的计算和构造规定;?增加了有关钢箱梁、钢管结构、钢塔、防护及维护设计的相关规定

浅谈铁路桥梁设计原则

浅谈铁路桥梁设计原则 “十一五”及其以后几个五年规划期间,铁路运输需求增长空间巨大,因此铁路的设计任务也在不断加重。铁路桥梁作为铁路设计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需要有最基本的设计原则,本文主要浅谈了铁路桥梁设计中的各项设计原则。 【标签】铁路桥梁设计原则 铁路桥梁设计是一项复杂,精细的设计项目,但也有着一些可以共同遵循的设计原则,本文主要从桥梁水文及孔径设计、桥梁布置、曲线和坡道上布置等方面粗略的解析了铁路桥梁的设计原则。 (一)桥梁水文、孔径设计原则 1、排洪桥梁的冲刷计算,采用《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公式计算,即64-1、65-1公式计算冲刷深度。 2、岩石河床的冲刷深度,参照《桥渡水文》手册“岩石上桥墩基础冲刷及基底埋置深度参考数据表”确定。 3、对于洪水已达桥台的桥梁,必须进行桥台冲刷计算。 4、在山区河流上,桥头路堤及锥体均不应进入洪水河槽(包括边滩)。 5、在流冰的河流上应根据流冰水位、冰块大小、流冰方向及破冰措施,考虑桥孔布置及适当加大流冰孔净跨,减少冰块对桥墩的撞击和对桥孔的阻塞。 6、斜交桥应按水面坡度及斜交角度分别求出桥两端设计水位,作为检算路肩高程的依据。 7、位于河弯处的桥梁,设计水位应加算河弯超高值。 8、山前区宽浅河流平均水深小于1.0m时,容许冲刷系数可大于1.4。 9、桥台锥体坡脚处建桥前的天然流速,一般不宜大于2.0m/s,否则应增加桥长。 (二)桥梁布置一般原则 1、桥梁长度不能单纯按流量来决定,要综合考虑桥头线路的技术经济条件。当桥头路堤占用农田较多,且需大量土方或远运填料数量较大时,应适当延长桥孔。一般情况下,应避免高桥台和大锥体。

无缝线路课程设计

路基上无缝线路课程设计 ——中和轨温及预留轨缝设计 姓名:张小冬 学号:09231123 班级:土木0904 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 时间:2012年6月9日

目录 一、简介————————————(1) 二、设计参数——————————(2) 三、设计内容——————————(5) 四、设计总结—————————(13) 五、参考文献—————————(14) 六、程序设计—————————(14)

一、简介 (一)、无缝线路锁定轨温及预留轨缝简介 无缝线路是当今轨道结构的一项重要新技术,是把标准长度的钢轨焊连而成的长钢轨线路。它是当今轨道结构的一项重要技术,是与重载、高速铁路相适应的新型轨道结构。无缝线路是当今轨道结构的最佳选择,世界各国竞相发展。我国铁路无缝线路的发展,近年来在技术上有很大的进步,在数量上有较快增长。 无缝线路是铁路轨道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经济效益显著,在桥梁上铺设无缝线路,可以减轻列车车论对桥梁的冲击,改善列车和桥梁的运营条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养护维修工作量。这些优点在行车速度提高时尤为显著。然而铺设无缝线路是有条件的,主要是考虑气候温度的影响,因为万物都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对于无缝钢轨,温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只有选择适当的温度(我们称为锁定轨温),才能尽可能的避免这方面的伤害。锁定轨温一般采用高于本地区的中间轨温。 (二)、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中和轨温(即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是无缝线路设计的关键问题,涉及《轨道工程》这门课的主要理论。该设计目的是通过实际设计,更深入地掌握《铁路轨道》的基本理论,自主练习,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的设计中,学以致用。 完成该课程设计的意义在于让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加固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逐渐熟悉使用规范,设计手册和查阅参考资料,培养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三)、设计任务 (1)收集资料,综合分析。 通过专业书籍及相关学术期刊的学习,了解无缝线路铺设的意义及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并对路基上无缝线路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步骤有较清楚的了解。

铁路桥梁养护

铁路桥梁养护 为保持桥梁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对桥梁病害进行的检查和分析、修理和加固、局部更新和全部重建等工作。 桥梁病害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桥梁在自然环境中受到侵蚀而产生病害。如桥梁所用钢铁产生锈蚀;通过泥石流沟谷的桥梁,雨季中被堵塞或冲毁;跨河桥梁受洪水或冰凌的危害;通航河流上的桥梁可能受船只的意外碰撞;地震区的桥梁可能受地震的影响等。②桥位不当,桥跨孔径不足或基础深度不够等引起的病害。如钢梁结构不合理,钢梁焊铆质量不佳,结构细节上应力集中,疲劳引起钢梁裂纹等。③桥梁圬工质量不高造成的病害。如圬工梁在横隔板和腹板上产生竖向裂纹病害;支座锚螺栓孔灌注不实,在寒冷地区发生冻融作用,造成混凝土裂损;活动支座滚板粗糙不密贴或翘起,甚至生锈失去应有的作用,引起墩台断裂或剪断锚螺栓。 病害检查用量具和仪器等对桥梁状态进行的检查。中国铁路桥梁检查分为经常检查、秋季检查、春融和汛前检查三种。经常检查是对桥梁容易发生变化和对行车有直接影响的部位进行监视,以保证行车安全,并按规定格式把监视情况填在病害检查记录簿内。秋季检查是在洪水过后对桥梁进行的全面检查。春融和汛前检查是在春融和洪水到来前对桥梁进行的全面检查。桥梁限界情况,每五年用检查架检查一次。限界不足的桥梁要测出具体部位和具体尺寸,并根据各测点的最小距离绘制该桥的综合限界图。 桥梁检定也是桥梁检查的一个组成部分。桥梁检定是在桥梁全面检查的基础上,按照现行标准及规范进行分析研究,以及进行必要的荷载试验,以了解桥梁结构的安全载重能力,确定其使用条件。 养护工作指按照规定的技术标准和验收条件对桥梁进行的养护工作,主要包括桥梁日常保养、桥梁计划维修和桥梁大修等工作。 桥梁日常保养工作包括:保持桥梁清洁,清除积水、冰雪、煤烟、污垢和尘土等;保养好各种螺栓,打紧道钉和防爬器;修理桥面木质的个别部分;修补桥梁小片的油漆;添换防火用的砂、水;保养标志等。 桥梁计划维修工作包括:桥面修理,钢梁局部油漆;钢结构(包括支座)修理;圬工梁拱及墩台修理;防护设备及调节河流建筑物的修理;安全检查及照明设备的修理。 桥梁大修工作包括:更换整孔桥面;油漆整孔钢梁;加固或更换钢梁、圬工梁拱、桥梁墩台及基础;进行桥梁扩孔;更换或增设圬工梁拱防水层;进行整座木桥大修;整治河道;增设或修理防护设备及调节河流建筑物;增设或更换安全检查设备等。 养护组织中国铁路桥梁养护从组织上和费用上都同线路、房产养护完全分开。在工务段内设桥梁领工区,负责组织桥梁养护工作,包括日常保养、计划维修和重点病害整治工作。领工区本着预防为主的维修方针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维修计划。工区按照工务段规定设置桥梁巡守工,加强看护长大、重要或有病害的桥梁。遇有较大的修理、加固及更换工程由桥隧大修队(段)负责,每个铁路局设有桥隧大修队(段)或桥隧大修分队(段)和桥梁检定队。 由于修理桥梁一般须在不间断行车情况下进行,更换桥梁亦必须在有限的间断时间内完成,因此,桥隧大

高速铁路桥梁设计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高速铁路桥梁设计 主讲人: 勘察设计院 京沪北京

目录 1.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2.高速铁路桥梁设计的一般规定和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高速铁路桥涵设计注重结构的耐久性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高速铁路桥涵具备良好的动力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高速铁路桥优先选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高速铁路混凝土梁部结构的形式以箱形截面为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中小跨混凝土梁部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 跨度16m及以下的桥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高速铁路梁型的选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1 简支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2 连续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3 其它梁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高速铁路梁型有关梁体斜交的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 高速铁路桥涵建筑结构的间距................. 错误!未定义书签。3.高速铁路桥梁设计荷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荷载组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竖向荷载设计图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动力系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离心力折减系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横向摇摆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脱轨荷载...................................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 汽车撞击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 其他荷载................................... 错误!未定义书签。4.高速铁路桥梁结构变形、变位和自振频率的限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梁体的竖向、水平变形和扭转.................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高速列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动力响应评判标准错误!未定义书

铁路选线课程设计版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珠海到后河铁路选线设计院系: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专业:09级运营管理 小组成员:XXX 指导教师:

线路走向及方案概述 一、沿线地形地貌概述 线路起点 A位于珠河镇附近,中心里程 D1+000 ,中心高程35.0m。终点B位于后河镇附近,中心高程 50.0m。起点和终点地势平坦,适于建设车站。沿线有两河流,中河和后河。 沿线路起点,地形呈上升趋势且坡度较陡。三个垭口分别位于上、中、下三线上,其高程分别为113.5m、121.8m和84.3m。三个垭口后的地形呈下降趋势且坡度放缓,直到中河。中河后的地形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后河后等高线分布稀疏,地形平坦。 沿线有居民点若干,张村、李屯、笔湾、陈庄、马家、曾溪、周口、春头、孙家坎、理店、兰村等。 二、线路走向方案 本设计采用中线方案。线路大致走向为 A→中线垭口→B。 AB 两点航空折线距离(含中线垭口)为 12.125km。 从中线沿线地形来看,中河以前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高差大;中河以后地形相对平坦,高差小。 中线垭口附近高程较大,为克服高程障碍、降低越岭高程、缩短线路长度,需设置隧道。行经途中有汇入河中的细小水流,需设置涵洞。 初步概略定线方案为 A→李屯附近→中线垭口(高程121.8m)→中河→垭口(高程 62.0m)→孙家坎附近→垭口(高程 63.0m)→后河→ B。线路通过中河、后河,需设桥两座。

选定方案定线说明 一、定线原则 1、紧坡地段定线原则: 紧坡地段线路不仅受平面障碍的限制,更主要是受高程障碍的控制,这时主要矛盾在纵断面一方。紧坡地段通常应用足最大坡度定线,以便争取高度使线路不至额外展长。当线路遇到巨大高程障碍时,若按短直方向定线,就不能达到预定的高度,或出现很长的越岭隧道。为使线路达到预定高度,就需用足最大坡度结合地形展长线路。在展线地段定线时,应考虑到若在长距离内机械地全部用足最大坡度,丝毫不留余地,必然会给以后的局部改线带来严重困难。所以,应注意结合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在坡度设计上适当留有余地。线地段若无特殊原因,一般不采用反向坡度,以免增大克服高度引起线路不必要的展线长和增加运营支出。 在紧坡地段定线,一般应从困难地段向平易地段引线。因为垭口附近地形困难,展线不易,故从预定的越岭隧道洞口开始向下引线较为合适。个别情况下,当受山脚的控制点控制时,也可由山脚向垭口定线。 2、缓坡地段定线原则: 缓坡地段线路不受高程障碍的限制,这时主要矛盾在平面一方。只要注意绕避平面障碍,定线时可以航空线为主导方向,按短直方向定线,既要力争线路顺直,又尽量节省工程投资,即可得到合理的线路位置。

新建时速200km客货共线铁路桥梁设计

行车高平顺要求,又能适应轴重25t 、牵引5000t 、速度 120km/h 货物列车大运量运行,并且尽可能减少维修工作量的轨道结构以及路基和桥梁的结构与标准。 (4)为使我们所期望的时速200km 客货共线铁路得以顺利发展,得到国民的认可,除必需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的技术装备外,还应该保证国民在旅途中自始至终能够得到高水平的运输服务。通过提高旅客乘车的舒适性、安全性和缩短在途旅行时间,以及使旅客在最方便、合适的时间出发或到达,为最大可能吸引旅客创造有利条件。参考文献: [1] 钱立新.世界高速铁路技术[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收稿日期:20040511 第一作者简介:柯在田(1964— ),男,副研究员,198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及结构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新建时速200km 客货共线铁路桥梁设计 柯在田,殷宁骏 (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北京 100081) 摘 要:通过铁路桥梁在提速状态下的实测结果研究分析,结合国外最新的铁路桥梁结构设计,分析我国既有铁路常用桥梁对速度200km/h 客车、120km/h 货车的适用性,提出新建时速200km 客货共线铁路桥梁设计一般规定的建议。 关键词:时速200km 铁路;客货共线铁路;铁路桥梁;箱梁;T 梁;桥墩 中图分类号:44215+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2954(2004)07003003 1 概述 我国既有铁路桥涵大量采用标准设计,常用跨度桥梁一般采用单线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双片式T 梁桥,两片T 梁通常用横隔板联结,部分20m 以下的双片式T 梁无横向联结;钢桥跨度小于等于40m 时多采用简支钢板梁,再大跨度多采用半穿式或穿式桁梁桥,桥面系采用明桥面;桥墩一般采用实体墩,为节省圬工,也采用了一些轻型墩台和柔性桥墩。由于当时考虑的列车设计速度较低,客车一般按120km/h ,货车在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但实际运营速度一般只能达到60km/h 。因此,桥梁设计主要满足承载能力和节省材料,而对桥梁的结构构造、刚度、长期变形、动力性能和耐久性考虑不足,造成了在长期运营中桥梁存在整体性和耐久性差、养护维修投入大等问题;并在提速试验中发现一些跨度和结构形式的桥梁(包括梁体和桥墩)刚度不足和动力性能差等问题。这些桥梁的设计在当时条件下应该是正常的,但随着桥龄增长,铁路交通发展很快,客货车的速度不断提高,既有桥梁的问题便逐渐显露出来。因此,桥梁的设计标准和理念急需更新。为适应铁道部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部建设司组织编制《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本文通过我国铁路桥梁在提速状态下的实测结果研究分析,总结了既有桥梁设计经验教训,结合国外最新的铁路桥梁结构设计,分析了常用铁路桥梁结构形式对速度200km/h 客车、120km/h 货车的适用性,提出了新建时速200km 客货共线铁路桥梁设计一般规定的建议。2 既有桥梁结构存在的问题 我国既有铁路桥梁的设计,由于当时条件和认识上的限制,通常都偏重于一次建设投资的经济性考虑和便于快速施工。常用跨度混凝土桥梁均采用工厂预制、火车运输、架桥机架设的双片式T 梁标准化设计,设计的结构以满足承载力要求,节省材料为主,对桥梁的刚度、长期变形、动力性能和耐久性则考虑不足。因此,在长期运营中和提速中出现一些问题,制约了铁路运输的发展。主要可归纳为桥梁长期使用状态问题和提速问题两大类。211 长期使用状态问题 混凝土梁的设计主要由于结构构造处理不当以及对耐久性和混凝土材料性能认识不足,造成:(1)横隔板断裂;(2)预应力梁上拱度过大;(3)混凝土碱骨料反应造成部分桥梁严重的纵向水平裂纹;(4)混凝土保护层过薄,放排水系统失效,污水流经梁体表面,造成钢?设计标准?

铁路桥梁基础知识

铁路桥梁基础知识

第一章 桥 梁 第一节 基本知识 一、概述 桥梁是跨越河流、山 谷、线路及各种障碍物的架空结构,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桥梁可分为很多种类:按照桥梁长度分有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按使用材料分主要有木桥、钢桥、圬工桥、石桥、混合桥、结合梁桥;按梁跨结构分主要有梁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按按桥面位置分有上承式桥、下承式桥、中承式桥。 桥梁由上部的梁或(和)拱、支座、墩(台)、基础组成。也有把桥梁分为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两部分。上部结构:包括梁或(和)拱、桥面、支座等跨越桥孔的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及下面的基础。桥梁附属建筑物:包括护锥、护坡、护底、护岸等防护建筑物;有时还需修建导流堤、拦沙坝等调节河流建筑物。 桥梁的特点:造价高,构造复杂,技术性强,一旦遭受损坏加固或修复比较困难。 二、高速铁路桥梁基本知识 高速铁路桥梁的总体要求是简洁、耐久、美观,便于施工和养护维修,具有较大的竖向、横向、纵向和抗扭刚度,小的工后沉降,具有良好的高速行车动力性能,并满足限界、通航、立交净空、渡洪、抗震要求。 高速铁路桥梁设计使用年限规定为100年,设计洪水频率百年一遇。设计活载采用ZK活载。对高速铁路桥梁首次提出在预定作用和预定的维修和使用条件下,主要承力结

钢桁拱桥 钢桁梁斜拉桥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钢管拱组合桥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钢管拱组合桥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钢箱梁系杆拱 钢箱叠合拱桥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和桥上CRTSⅡ型板式轨道基本组成

第二节 高速铁路桥涵技术特点 1.墩台基础以桩基础为主 为确保高速铁路正常行车和减少维修量,墩台大量采用桩基础,以严格控制墩台基础工后沉降。常用跨度简支梁,根据墩高及地质条件采用直径1.0m或1.25m桩基础;大跨度连续梁及其它特殊形式的采用直径1.5~3.4m桩基础。 2.一字型桥台 高速铁路的设计活载ZK活载较中—活载小很多,在结构受力上,桥台力学指标不控制桥台设计,无需采用大体积重力式桥台,而大量采用一字型桥台,一字型桥台较好地适用于台后路基填土高度10m以下桥梁。 双线一字型桥台(单位:cm)

钢结构桥梁的入门-

钢结构桥梁的入门级别 小跨度与大跨度钢箱梁 建国以来长江上几座里程牌式钢桥,高瞻远瞩,胸怀大志,入门开始 武汉长江大桥(128m跨度,3号钢Q240)

南京长江大桥(160m跨度,16Mnq Q345) 九江长江大桥(216m跨度,15MnVNq Q420)

芜湖长江大桥(312m跨度,14MnNbq Q345) 天兴洲长江大桥(504m跨度,14MnNbq Q345) 一、桥梁用钢牌号 1、Q235qD Q345qD Q370qD Q420QD 第一个Q为屈服拼音第一个字母,屈服之意; 数字235表示屈服强度(是一个应力数值),数字后q为桥梁第一个拼音q,表示为桥梁用结构钢;最后一个大写字母D 为钢材等级,钢材等级之分有A、B、C、D、E5个等级,A不做冲击功要求,B表示

常温20゜冲击功,C为0゜冲击功,D表示-20゜是冲击功,E为-40独冲击功要求.冲击功与钢材韧性相关, Q345qE 联合起来意为:屈服强度为345MPa应力的桥梁用钢,-40゜有冲击功要求,一般不小于47J.钢材安全系数一般取为1.7,那么Q345钢材容许应力为345/1.7=202.9MPa,规范中采用200MPa.Q345中345为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更大,一般为容许应力的2.5倍,所以Q345抗拉强度为200*2.5=500MPa,规范中取值510MPa.抗剪容许应力为基本容许应力的0.6倍,局部承压为基本容许应力的 1.5倍,规范中Q345钢材抗剪容许应力120MPa,局部承压容许应力为300MPa. 二、钢结构桥梁的设计方法 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2015没出来之前,公路钢结构桥梁仍然采用容许应力法设计:各项荷载系数为1,荷载组合下外力应力只要小于容许应力200MPa 即可.现在新出钢桥规范为了与混凝土统一采用两个极限状态设计法一致,钢结构桥梁也采用了极限状态设计法,以Q345qD钢为例说明问题的实质性: 1)容许应力法 外荷载组合系数:1x恒载+1x活载+1x其它可变活载 荷载组合下的应力小于规范中的容许应力200MPa (345/1.7=203) 2)极限状态法 外荷载组合系数:1.2x恒载+1.4x活载+1.4x其它可变活载X0.75 综合起来极限状态法相比于容许应力法荷载综合系数采用了1.35 荷载组合下的应力小于规范中的容许应力275MPa (345/1.7x1.35=274) 所以极限状态法相当于外荷载系数乘了个1.35的数值,相对于容许应力法中的容许应力相应同时乘以1.35的数值,本质一样,游戏而已.

铁路车站课程设计

铁路车站课程设计

目录 1设计基础资料-------------------------------------------------------2 2 车站布置图型及站内线路类型及数量-------------------------------3 2.1车站布置图型-------------------------------------------------------3 2.2站内线路类型及数量------------------------------------------------3 3 股道编号及线间距-------------------------------------------------4 3.1股道编号 ----------------------------------------------------------4 3.2线间距-------------------------------------------------------------4 4 道岔编号、道岔选型分析及相邻道岔布置--------------------------5 4.1道岔编号-----------------------------------------------------------5 4.2道岔选型分析 ------------------------------------------------------5 4.3道岔使用情况表-----------------------------------------------------5 4.4相邻道岔布置-------------------------------------------------------5 5 货物平面计算------------------------------------------------------8 6 车站进出站信号机以及警冲标位置计算----------------------------9 6.1出站信号机与警冲标位置确定-----------------------------------------9 6.2进站信号机位置确定------------------------------------------------12 7 坐标计算----------------------------------------------------------14 7.1上行到达端坐标计算------------------------------------------------14 7.2下行到达端坐标计算------------------------------------------------15 8 股道有效长计算---------------------------------------------------16 9 车站两端最外进路道岔中心里程及进站信号机里程计算-----------17

铁路桥梁框架墩设计论文

铁路桥梁框架墩设计 摘要:某新建铁路特大桥41号墩采用框架墩形式跨越既有准东铁路,本文就该框架墩的内力计算,分别采取midas及bsas程序建模进行计算及校核,并对横梁、墩柱及桩基检算进行探讨。 关键词:框架墩横梁墩柱桩基 abstract: a new railway construction super major bridge pier 41 with frame pier form both zhundong across railway, this paper the framework of the pier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and bsas midas were taken respectively program is calculated and checked modeling, and the beams, pier column and pile foundation inspection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framework pier beam pier column pile foundation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概述 (一)项目概况 某新建铁路等级为国铁i级,设计时速120km/h,预留160km/h 条件,为双线铁路。此新建铁路特大桥与准东双线铁路斜交35°,原设计采取一联(48+80+48)m连续梁跨越既有准东铁路,现受工期制约较大,故该桥变更为40、41号墩采用框架墩形式跨越准东双线,上部结构为(16+24)m不等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 (二)墩部构造 框架墩横梁部分采用预应力结构,其余部分均采用钢筋混凝土

路基课程设计--单线铁路

路基课程设计--单线铁路

路基工程课程设计 姓名:任闯闯 学号:09232054 班级:土木0911 专业:土木工程(铁道工程) 指导老师:冯瑞玲

目录 第一章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设计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基本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路基断面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绘制设计断面处的地形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路基横断面各部尺寸拟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路基面加宽量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绘制路基横断面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路基边坡稳定性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路基面上的载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进行初步设计断面的边坡稳定性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最终设计断面边坡稳定性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填土沿天然地面滑动稳定性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绘制路基横断面设计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施工方法及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及下部填土的填料选 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施工方法及主要机具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质量检验方法及主要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 一、设计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同学们在课堂上已获得的知识和参阅其他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已有资料。设计曲线地段路基的横断面及验算边坡稳 定性的能力,以及确定施工程序。通过本设计,可以培养同学们在已学知 识的基础上,查阅文献,进行独立设计的能力。 二、基本资料: 1、线路资料 铁路等级:I级单线铁路 路基设计时速:160km/h 曲线半径:R=5000m 设计路肩标高:H=194.6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