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光学及凸透镜知识点

最新光学及凸透镜知识点
最新光学及凸透镜知识点

初中物理光学基础知识

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1)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2)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3)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

(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

(2)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3、平面镜的应用(1)水中的倒影(2)平面镜成像(3)潜望镜

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1、透镜的种类: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2、透镜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光心的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

3、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每个凸透镜都有两个对称的焦点;每个凹透镜都有两个对称的虚焦点

4、在透镜对光的作用中,光路是可逆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二、凸透镜成像

1、做实验前:

1)在光具座上,从左至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2)要先固定凸透镜的位置,然后点燃蜡烛调节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最后进行实验。

2、实验及结论:

结论:1)2f是像大小的分界点,f是像虚实的分界点;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成实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相

同,物越近像越远像越大;反之,物越远像越近像越小;

3)成实像时,像倒立,物像异侧;成虚像时,像正立,物像同侧;

4)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5)成实像时,物像的位置可以互换,但像的大小要改变,像的其他性质不变;

6)将透镜遮住一半,蜡烛仍会在光屏上成一个完整的像,只是像的亮度稍暗。

7)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3、实像和虚像:

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

2)实像可以在光屏上接收;而虚像只可以通过眼睛看。

3)无论是实像还是虚像都可以用照相机拍摄。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运像变小”

口决二:

三物距、三界限,成像随着物距变;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

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三、眼睛和望远镜、显微镜

1、眼球好象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上,形成物体的像.

2、眼睛的调节功能是靠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来实现的.

3、近视眼及其矫正: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利

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世网膜上.

4、远视眼及其矫正: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利

用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就能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5、眼镜的度数=φ×100=100/f.(f的单位为m,φ叫透镜焦度.)

注意:1)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2)镜片的度数越大(深),透镜的表面越凸,焦距越短.

6、显微镜要经过两次放大;望远镜要经过一次缩小,再经过一次放大.显微镜的反光镜和望远镜的物镜

也常用凹面镜.

7、视角:

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的大小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四、测透镜焦距的方法:

1)平行光聚焦法:在地面上铺一张纸,让阳光照垂直射在凸透镜上,来回移动

透镜,直到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时为止,测量光斑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就是该透镜

的焦距。

2)在透镜成像实验中,不断地移动蜡烛直到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像时为止,测

量蜡烛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在除以2就是透镜的焦距.

五、判断透镜种类的方法:

1)触摸法:用手摸透镜的表面,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

2)聚焦法:让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地面上铺一张白纸,来回移动透镜,若在白纸上能成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则是凸透镜,否则就是凹透镜。

3)成虚像法:用透镜近看课本上的字,若能放大字则是凸透镜,若能缩小则是凹透镜。

4)成实像法:用透镜看远处的树,若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树,则该透镜是凸透镜,若看到的是正立的树,则该透镜是凹透镜。

三条特殊光线: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1.当物距U> 2f时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f v V v 2f应用:照相机镜头 2.当物距U = 2f时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V = 2f应用:侧焦距 3.当物距f v U v 2f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V>2f应用:幻灯机、投影仪 4.当物距U= f时成不成像无像距应用:获平行光 5.当物距U v f时成正立放大虚像无像距应用:放大镜 一倍焦距分虚实, 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距大来像变小, 物和像来敌进我退 物离焦点越近,像越大 每一个既定的、对称的凸透镜,都有一个“焦距”。焦距是不变的!“物距”,是人施变的作为。 凸透镜成像,“像”的虚实、大小、正倒,就是“玩” “物距”和“焦距”这两个参数的“距”镜的“光心”是“物距”和“焦距”的起点。“焦距”是定准,“物距”是变数,“像”是结果。 记忆口诀: 前言:口诀中,每一句的前面系指“物”所处的位置;后面系指“像”所处的位置和大小的变化。 (句中后面虽无“像”字,但其义系指“像”的变化状态。背口诀时,括号内字应不读出声。) 1焦,2焦,分水岭;1不成像,2孪生。 1向2移,大趋孪;2后远走,像缩行。 1大:实像,倒,两边; 1 ?物愈近,像远、大。 1 小:虚像,立,一边;心?物愈近,像小、近 注:⑴、远、近,是指“物”或“像”与凸透镜“光心”之间的距离像”大、小,是指“像”与小相比。 ⑵、口诀中的“1 ”和2”系指凸透镜焦距的1倍(f点)处和焦距2倍(2f点)处。凸透 的实际大

1.1焦、2焦,分水岭;1不成像,2孪生。 凸透镜的1倍焦距(f点)处和2倍焦距(2f点)处,是物距和像距之间关联变化规律的分水岭;物距在1倍焦距点上(f点),不能成“像”;物距在2倍焦距上(2f点),“物”和“像” 的 大小、影像相同,犹如孪生的一样 2.1向2移,大趋孪;2后远走,像缩行 “物”,从焦距1倍点处(f点)向焦距2倍焦距点处(2f点)移动:“像”,在靠近焦距1倍处较大,随着“物距”逐渐拉大,“像”,随之逐渐缩小。待物距趋近于焦距2倍点(2f点)时,“像”,就趋近和“物” 大小、影像相同,犹如孪生的一样。 若物距〉2个焦距点(2f点)后,“物”,继续渐渐远离,则“像”,亦就随着“物距”的渐渐拉大,而渐渐缩小。 3.1大:实像,倒,两边;物? 1愈近,(“像”)愈大、愈远。 物距>1倍焦距点(f点):成实像,倒立的,“物”和“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物”愈靠近1倍焦距点(f点),("像”),就愈大、愈远。 4. 1 小:虚像,立,一边;物?心愈近,(“像”)愈小、愈近。 物距v 1倍焦距点(f点):成虚像,正立的。“物”和“像”位于凸透镜 同侧。“物”离凸透镜的光心越远,("像”)愈小、愈近。 另:(“物”)趋近1焦,“像”最大;物?心趋重,像最小。“物”、“像”最近 (在)四焦。 凸透镜成的像不能被光屏接受的几种原因 1. 蜡焰、透镜、光屏不在同一高度; 2. 蜡焰在透镜的焦点F上, 3. 蜡焰在透镜的焦点F以内(成虚像,光屏接收不到)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及习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五幅图 (1)当u>2f时,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u=2f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当f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当u=f时不能成像

(5)当u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单选题: 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u=8cm时,在透镜中看到正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u=10cm时,在光屏上看到倒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下列各值时,对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A.u=2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B.u=15cm时,成正立放大的像 C.u=9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D.u=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像 2、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1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18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为() A.10cm<f<18cm B.5cm<f<9cm C.9cm<f<10cm D.18cm<f<20cm 3、物体通过凸透镜可成() A.正立、缩小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 4、放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 A.透镜的焦点以内B.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 C.透镜焦点以外的任一位置D.透镜两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以外 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离透镜30cm处向15cm处移动时,则()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二、填空题: 6、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像距________焦距,得到了________实像. 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 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 镜24cm,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此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_________. 9、物体从焦点处向2倍焦距以外沿主轴移动,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像距如何变化?________;像的大小如何变化?________;像的虚实如何变化?________. 10、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在________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时,凸透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 三、作图题: 11、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远大于2倍焦距的地方,在光屏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 12、下图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示意图,图中A、B、C表示同一物体放在三个不同的位置,请通过画图大致表示出像的位置和像的性质.

2016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MS_office高级应用考试基础知识总结

选择题汇总 1.在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计算机中引进了两个重要的概念:采用二进制和存储程序 2.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3.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是:数值计算 4.英文缩写CAD的中文意思是:计算机辅助设计 5.办公自动化OA是计算机的一项应用,按计算机的分类,它属于:数据处理 6.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务活动 7.国际通用的ASCII 码的码长是:7 8.在计算机中,20GB的硬盘可以存放的汉子数是:10*1024*1024 KB 9.计算机中所有信息的存储都采用:二进制 10.大写字母B的ASCII码值是:66 11.汉子在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处理、和传输都使用汉子的:机内码 12.存储24*24点阵的一个汉子信息,需要的字节数是:72 13.组成中央处理器的主要部件是:运算器和控制器 14.操作系统对磁盘进行读/写的物理单位是:扇区 15.计算机能够直接进行识别和处理的语言是:机器语言 16.将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完成这种翻译过程的程序是:编译程序 17.多媒体处理的是:数字信号 18.所有计算机的字长都是固定不变的,都是8位 19.计算机病毒是指“能够侵入计算机并在计算机系统中潜伏和传播、破坏系统正常工作的一种具有繁殖能力的”: 特殊程序 20.将发送端数字脉冲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为:调制 21.实现局域网与广域网互联的主要设备是:路由器 22.Internet 中完成从域名到IP地址或者从IP地址到域名转换服务的是:DNS

23.IE浏览器收藏夹的作用是:收集感兴趣的页面地址 24.关于电子邮件:发件人必须有自己的E-MAIL账户/必须知道收件人的E-MAIL账户/可以使用OUTLOOK管理联系人的信息 25.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1)1946-1959,电子管 2)1959-1964 晶体管 3)1964-1972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4)1972至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26.计算机的特点: 1)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2)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3)强大的存储能力 4)自动功能 5)网络与通信能力 27.计算机网络功能的重要意义:改变了人类交流的方式和信息获取的途径 29.网格计算的三要素:任务管理、任务调度、资源管理 30.云计算的构成包括:硬件、软件和服务 31.云计算的特点:超大规模、分布式、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价廉 32.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33.计算机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芯片 34.电子商务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互联网络上进行的商务活动,电子商务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商业技术的结合体 35.信息技术包含三个层次: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信息应用技术 3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数字化、多媒体化、高速度、网络化、宽频带、智能化 37.计算机中数据的最小单位是位,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8个二进制位称为1个字节 1Byte=8bit 39.计算机由输入、存储、运算、控制和输出五个部分组成 40.运算器(ALU)是计算机处理数据形成信息的加工厂,主要功能是对二进制数码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是计算机的心脏,指挥全机各个部件自动、协调地工作 控制区和运算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合称为中央处理器

透镜及其应用 知识点梳理

图1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梳理 ☆复习目标 1.能通过实例或实验,认识和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以及它们对光线的作用。 2.会用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了解和认识生活中的透镜及其原理;了解透镜的其他应用。 ☆重点: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难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复 习 过 程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一 透镜及透镜作图 1.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2.有关透镜的科学术语: 主光轴,光心,焦点(F ),焦距(f ), 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4.三条特殊光线:(如图1所示,比较两透镜的异同) (1)凸透镜 A.平行主光轴的光线----通过焦点; B.通过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C.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凹透镜 A.平行主光轴的光线----反向延长线通过同侧虚焦点; B.正对凹透镜另一侧焦点射出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C.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考点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表(将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物 距(u ) 像 距(v ) 像 的 性 质 应 用 大 小 正 倒 虚 实 无限远 v=f 极小 \ 光斑 测焦距 u >2f 2f >v >f 缩小 倒立 实像 照相机 u=2f v=2f 等大 倒立 实像 测焦距

2f>u>f v>2f 放大倒立实像幻灯机 (投影仪) u=f 无限远\ \ \ 获取平行光源和测焦距 u<f 同侧放大正立虚像放大镜 适时总结 焦点内外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像分居两侧倒,虚像则是同侧正,物 考点三眼睛和眼镜 1.构造 人眼的主要构造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可以改变焦距的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 屏。 2.视物原理 光线由所观看的物体发出,外界的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 经过角膜及晶状体的折射,会聚在视网膜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通 过视神经将这个信号传给大脑,人就看到了物体。 3.近视眼、远视眼的比较

Office知识点的总结(word文档物超所值)

三大办公软件Word、Excel、PPT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 Word文档知识点 第一章 Word文档的编辑与排版功能 一、Word2016操作界面: 由“文件”按钮、快速访问工具栏、标题栏、功能区(选项卡和命令组)、标尺、共享、页面区域、滚动条、状态栏等组成。 Word2016的默认后缀名是:.docx 二、word的基本操作: 1.文件的基本操作 1)不同输入法之间的切换:Ctrl+Shift键; 2)CapsLook=大、小写字母切换 3)NumLook=控制数字小键盘打开与关闭 2.输入日期和时间; 1)插入当前日期:Alt+Shift+D;2019/12/18 星期三 2)插入当前时间:Alt+Shift+T;19时31分 3.选定文本的作用:选定文本后,才能编辑和修改文本。 4.输入文档时,直接按“Enter”键可对文档内容进行换段;按“Shift+Enter”组 合键可对内容进行换行,并出现一个手动换行符“↓”。 5.选定文本的方法; 1)选择整个文档:在文档左侧页边距外侧的空白页面上,连续点击鼠标左键三次。 2)选择整个段落:在段落的左侧页边距外侧的空白页面上,连续点击鼠标左键两次。 3)选择一行:在一行的左侧页边距外侧的空白页面上,单击鼠标左键。 4)可以使光标插入点快速移到第一页页头的组合键是Ctrl+home。

5)选择文档中竖块文本的方法,可以按住Alt键选择。 6)小区域选择:按住鼠标左键,从开始位置拖动到结束位置,松开鼠标左键。 三、文本和段落的基本格式 设置文字格式的操作有设置字体、字号、字形、下划线、边框、底纹、颜色等; 设置段落格式的操作有设置对齐、缩进、行间距、段间距以及边框和底纹等; 设置页面格式的操作有设置纸张、页边距、页眉和页脚、页边框等。 1、字体的安装: 1)选中字体文件,鼠标右键“安装”; 2)开始/控制面板/字体 2、段落文本的对齐方式包括:左对齐Ctrl+L、居中Ctrl+E、右对齐Ctrl+R、两端对齐Ctrl+J、分散对齐Ctrl+Shift+J(调整字符宽度) 3、按组合键【Ctrl+D】打开“字体”对话框,设置文本格式。 4、在文档中插入的分页符,为什么有的时候看不到? 分页符属于编辑标记,如果看不到文档中的分页符,那么它可能处在隐藏状态。此时, 单击“开始”选项卡,在“段落”组中单击“显示/隐藏编辑标记”按钮 5、要删除文档中重复的文字/空行/空格可以通过“查找和替换”来实现。 查找替换空行,“^p”代表一行。 6、制表位的作用:方便光标快速定位。 1)制表位的类型: 默认制表位(两个字符):一般用在正文段落中,按Tab键使用;即首行缩进2个字符 手动设置制表位:一般用在特定的排版,可以快速定位在页面制定位置; 2)通过标尺设置制表位 左对齐式制表位;居中式制表位;右对齐式制表位;小数点式制表位 ;竖线对齐式制表位(不定位文本,只在位置上显示插入的竖线); 7、插入_页面_分页【或执行“Ctrl+Enter”】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1. 当物距U>2f时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f<V<2f 应用:照相机镜头 2.当物距 U=2f时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V=2f 应用:侧焦距 3. 当物距f<U<2f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V>2f 应用:幻灯机、投影仪 4. 当物距U=f时成不成像无像距应用:获平行光 5. 当物距U<f时成正立放大虚像无像距应用:放大镜 一倍焦距分虚实, 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距大来像变小, 物和像来敌进我退 物离焦点越近,像越大 每一个既定的、对称的凸透镜,都有一个“焦距”。焦距是不变的!“物距”,是人施变的作为。 凸透镜成像,“像”的虚实、大小、正倒,就是“玩”“物距”和“焦距”这两个参数的“距”。凸透镜的“光心”是“物距”和“焦距”的起点。“焦距”是定准,“物距”是变数,“像”是结果。 记忆口诀: 前言:口诀中,每一句的前面系指“物”所处的位置;后面系指“像”所处的位置和大小的变化。(句中后面虽无“像”字,但其义系指“像”的变化状态。背口诀时,括号内字应不读出声。) 1焦,2焦,分水岭; 1不成像,2孪生。 1向2移,大趋孪; 2后远走,像缩行。 1大:实像,倒,两边; 1·物愈近,像远、大。 1小:虚像,立,一边;心·物愈近,像小、近。 注:⑴、远、近,是指“物”或“像”与凸透镜“光心”之间的距离;“像”大、小,是指“像” 与“物”的实际大小相比。

⑵、口诀中的“1”和“2”系指凸透镜焦距的1倍(f点)处和焦距2倍(2f点)处。 口诀释义: 1.1焦、2焦,分水岭; 1不成像,2孪生。 凸透镜的1倍焦距(f点)处和2倍焦距(2f点)处,是物距和像距之间关联变化规律的分水岭;物距在1倍焦距点上(f点),不能成“像”;物距在2倍焦距上(2f点),“物”和“像”的大小、影像相同,犹如孪生的一样。 2.1向2移,大趋孪; 2后远走,像缩行 “物”,从焦距1倍点处(f点)向焦距2倍焦距点处(2f点)移动:“像”,在靠近焦距1倍处较大,随着“物距”逐渐拉大,“像”,随之逐渐缩小。待物距趋近于焦距2倍点(2f点)时,“像”,就趋近和“物”大小、影像相同,犹如孪生的一样。 若物距>2个焦距点(2f点)后,“物”,继续渐渐远离,则“像”,亦就随着“物距”的渐渐拉大,而渐渐缩小。 3.1大:实像,倒,两边;物·1愈近,(“像”)愈大、愈远。 物距>1倍焦距点(f点):成实像,倒立的,“物”和“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物”愈靠近1倍焦距点(f点),(“像”),就愈大、愈远。 4.1小:虚像,立,一边;物·心愈近,(“像”)愈小、愈近。 物距<1倍焦距点(f点):成虚像,正立的。“物”和“像”位于凸透镜 同侧。“物”离凸透镜的光心越远,(“像”)愈小、愈近。 另:(“物”)趋近1焦,“像”最大;物·心趋重,像最小。“物”、“像”最近 (在)四焦。 凸透镜成的像不能被光屏接受的几种原因 1.蜡焰、透镜、光屏不在同一高度; 2.蜡焰在透镜的焦点F上,

(完整版)初中物理透镜及透镜成像知识点练习题

凸透镜与凹透镜知识详解 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凹透镜 外形特征中间厚、边缘薄中间薄、边缘厚 对光的作用会聚发散 相关概念 三条特 殊光线 【提示】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 知识典例 1、同样材料制成的大小相同的凸透镜() A、表面越凸,焦距越长 B、表面越凸,焦距越短 C、表面的凹凸程度与焦距长短无关 D、表面越凸,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小 2、下列说法对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 C、有时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有有时对光起发散作用 D、所有通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都比原来会聚 3、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线通过凹透镜一定不会相交 B. 光线通过凸透镜一定能会聚于一点 C.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 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4、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5、如图所示,表示小欣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应是________透镜,乙透镜应是________透镜.(填“凹”或“凸”) 甲透镜乙透镜 6、永州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秀丽,园内严禁游客丢弃饮料瓶,这不仅是为了保护环境,更重要的是因为透明饮料瓶装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它对太阳光有________作用,可能引起森林火灾.

7、作图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 装置 安装 细节 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的中 央 评估 交流 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均得不到像的原因:一是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不在 同一高度;二是蜡烛在一倍焦距以内或蜡烛在焦点上 深入①遮住凸透镜一部分,成像性质不变,像变暗 知识详解 凸透镜成像规律

(九年级物理)第1课时 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

第1课时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 一、课前知识准备 1.什么叫凸透镜?什么叫凹透镜?利用太阳光怎样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二、名师解读点拨 知识点: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 如图所示,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发现纸上有一亮点, 这个点叫,表明凸透镜,换用凹透镜不能得到上述现象,并且透镜的正下方的纸比周围纸偏暗,表明凹透 镜. 【比较】 项目凸透镜凹透镜 外形中间厚、边缘薄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的作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焦点 平行主轴的光线经透 镜折射后实际光线会聚 的点(实焦点) 平行主轴的光线经透 镜折射,折射光线的反向 延长线会聚的点(虚焦点)光路图 掌握三条特殊光路: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对凹透镜来说,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虚焦点.②通过焦点的光线(对凹透镜而言,是指其延长

线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③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易淆点】透镜的“会聚”与“发散”作用 在下图中,两条折射光线相对于两条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相互靠近”了,这就是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的结果.这时的两条折射光线不是会聚而是发散的,可见会聚作用并不等于会聚! 同理,在上图中,两条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相互远离” 了,这就是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这时的两条折射光线不是发散而是会聚的,可见发散作用也不等于发散! 可见判断透镜的“会聚”、“发散”作用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将原光线延长,将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和经透镜折射后光线的传播方向进行比较,若通过透镜后的光线相对于原方向向主轴偏折,即为会聚,向外偏折即为发散. 不能简单地认为折射光线交到一点就是对光起会聚作用,否则就是发散.实际上对透镜来说光线总是向厚的一边偏折射。 三、拓展整合创新 【例1】当小玲在观察阳光通过甲、乙两个眼镜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时,发现两个眼镜形成的光斑不同。阳光通过眼镜甲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亮,而阳光通过眼镜乙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由此可以判断眼镜甲是透镜,眼镜乙是透镜。 解析:阳光通过眼镜甲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亮,说明眼镜甲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判断眼镜甲是凸透镜,阳光通过眼镜乙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说明眼镜乙对光有发散作用,眼镜乙是凹透镜透镜。答案:凸凹 【例2】如图是一束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

Word知识点总结.doc

2. 刺进横线的几种办法 (5) 3. 在 WORD 中,窗体的运用 (5) 4. WORD 中,能够在页眉页脚中设置页面左边的相关装饰物 (5) 5. WORD 中表格内数据的核算 (5) 6. WORD 中,分栏时能够钩选“分隔线”选项 (5) 7. WORD 中,已刺进“ (5) 8. 有关“试卷排版”中的一些技巧 (6) 9. 有关“ Math Type 5.2 数学公式修正器”的介绍 (6) 10. 在 WODE 中,铲除页眉里那条横线的办法 (6) 11. 在 WODE 中,将布景图片设置成水印的办法 (6) 12. 在 WODE 中,躲藏答案的办法 (6) 13. 在 WODE 中,把艺术字打散的办法 (6) 14. 字符输入办法 (6) 15. 符号的输入的办法 (7) 16. 改写 (7) 17. 便利键 1 (7) 18. 便利键 2 (7) 19. “重复”与“康复”的差异 (7) 20. 主动更正 (8) 21. 便利键 3 (8) 22. 阶段对齐办法 (8) 23. 设置制表位 (8) 24. 纵横混排 (9) 25. 兼并字符(最多 6 个汉字) (9) 26. 双行兼并 (9) 27. 在 WORD 中,能够刺进的图片文件格局有 (9) 28. 图形暗影效果 (9) 29. 比照 (10)

31. 表格的修正 (10) (1)手动拖动改动行高或列 宽: (10) (2)标题行重复。 (10) (3) 使用“自动调整”命令调整行高或列宽。 (10) ○1 右键表格的便利办法中(主动调整)○2 “表格和边框”工具栏 (11) 32. 表格的排序与核算 (11) ○1 排序 (11) ○2 核 算 ............................................................................................... (11) (1)单元格参数与单元格的值 (11) (2)用公式命令计算。 (12) 33. 将文本转化为表格 (12) 34. 款式在排版中的运用 (12) (1)检查款 式。 .................................................................................................. (12) (2)替换款 式。 .................................................................................................. (12) (3)仿制款 式 .................................................................................................... (12) (4)从头套用款 式 .................................................................................................... (13) (5)加载模板。 (13) (6)文档模板 (14) 35. 宏的妙用 (14) 1.宏的基础常识 (14) (1)宏的举例阐 明 ............................................................................................... .. 14 (2)宏的界 说 ............................................................................................... (15)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1.u2f时,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而且像物分处在透镜两侧;生活中具体应用是照相机。 2.fu2f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而且像物分处在透镜的两侧;生活中具体应用为幻灯机。 3.uf时,初中不讨论此时的像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而且像物处于透镜的同侧;生活中具体应用为放大镜。 4.u为无穷大时,即物体离透镜无穷远时(一般将物距远远大于镜头的尺寸或入射光为平行光时就认为物距为无穷大),vf,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极亮极小的亮斑,该亮斑就近似为焦点;生活中常用此方法来测量透镜的焦距。 5.两个特殊点 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而且像物分居在透镜两侧,此点为像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 uf时,不成像,此点为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在解题中的应用1.由焦距、物距判断像距 例1.用一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如果将物体放在距透镜50cm处,移动光屏可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光屏到物体的距离应在什么范围内? 解析:要求光屏与物体的距离所在的范围,必须知道像距的范围,然后加上物距即可,所以此题转化为求像距的范围。

已知焦距f20cm,又已知u50cm,即u2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的像距fv2f,即20cmv40cm,所以,光屏到物体的距离D等于uv,即 70cmD90cm。 2.由物距、像距判断焦距 例2.一物体位于距凸透镜80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6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大约在多大的范围内?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当物距u大于像距v时,物体通过凸透镜只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有以下的不等式成立: u2ffv2f12 代入数据为: 80cm2ff60cm2f解得:30cmf40cm 3.由焦距、像距判断物距 例3.将物体放在一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凸透镜27cm 处得到一清晰的像,估算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 解析:因为f12cm,而v27cm,所以v2f,即fu2f,因此, 12cmu24cm。 4.根据成像性质判断焦距 例4.一支点燃的蜡烛距离凸透镜20cm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小于实物的清晰像;当蜡烛移至距凸透镜12cm时,在光屏上看到一个大于实物的清晰的像,请判断此凸透镜的焦距。解析:当u2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缩小的像(光屏上像为实像),可知:u2f,即: 20cm2f1

凸透镜和凹透镜(教师版)

凸透镜和凹透镜 教师版 知识梳理 一、透镜(光的折射现象应用) 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 点叫焦点。 乐点:一心只读圣贤书(打一物理名词)———光学 乐点:谁敢砸瓮救溺童(物理名词一)——(司马)光 乐点:心有余而力不足(打一光学名词)———光心 2.透镜的种类: a.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有2个焦点。 O F1F2 F1F2O b.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有2个虚焦点。

O F1F2 O F1F2 3、填表: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应用 名称又名眼镜实物 形状 光学 符号 性质 凸透镜会聚 透镜 老化 镜 对光线有会 聚作用 凹透镜发散 透镜 近视 镜 对光线有发 散作用

倒立或正立 实像或虚象 放大或缩小 U>2f f2f 倒立 实像 放大 幻灯机、投影机 U=f 无 无 无 无 / U

Word与Excel知识点总结

Word知识点总结 1、页面设置(包括纸张大小、纸张方向、页边距、分栏等) 设置页面格式的方法:选择菜单“文件-页面设置) 2、字体设置(包括字体、大小、颜色、下划线、斜体、粗体、阴文、阳文等) 进行字体设置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选择文字,选择菜单“格式—字体” 方法二:选择文字,在文字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字体”。 3、段落设置(包括行间距、首行缩进、段后间距、段前间距等) 方法一:选择需要设置的段落,选择菜单“格式—段落”、 方法二:选择需要设置的段落,在选择的段落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段落”。 4、插入文本框及文本框格式设置(边框颜色、填充颜色\底纹、版式、大小等) 插入:将光标定位到需要插入的位置,选择菜单“插入—文本框—横排|竖排”,(不要再给出的画布上绘制,在画布旁的位置绘制) 文本框格式设置:在文本框边框上单击鼠标右键(注意不要在其他地方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文本框格式” 5、插入图片及图片格式设置(大小、边框、版式等) 插入:选择菜单“插入—图片” 图片格式设置:在图片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图片格式”。 6、插入艺术字及艺术字格式设置(填充颜色、边框颜色、大小、版式等) 插入:选择菜单“插入—图片--艺术字” 艺术字格式设置:在艺术字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艺术字格式”。 7、插入表格及表格格式设置(边框与底纹、单元格对齐方式、表格对齐方式、文字环绕方式、行高、列宽等、合并单元格、添加删除行或列)

插入表格:选择菜单“表格—插入—表格” 表格属性:在表格的任意单元格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表格属性” 插入表格:选择菜单“表格—插入—表格” 8、插入页码 选择菜单“插入—页码” 9、首字下沉 将光标定位到需要首字下沉的段落,选择菜单“格式—首字下沉”。 10、分栏 选择菜单“格式—分栏“ 11、条件格式 选择需要进行条件格式设置的单元格区域--选择菜单“格式--条件格式”--设置条件与格式。 12、边框与底纹 选择需要进行设置边框与底纹的对象--选择菜单“边框与底纹” 13、查找、替换 选择菜单“编辑-替换” 14、项目编号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一.成像规律 二.记忆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和像的移动方向一样)三.考点归纳:凸透镜焦距的测量:用平行光(太阳光或远距离的手电筒)垂直照1.用刻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承接到最小最亮的亮点,射凸透镜,由此可知,即是凸透镜的焦距。度尺测量出亮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实验器材的 摆放顺序:2.先将凸透镜、蜡烛、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使它们在同3. 一高度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1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的原因:4. 1)烛焰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2)烛焰在一倍焦距处不成像;

()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3成像变化情况: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物体靠近凸透镜,同时光 5. 屏远离凸透镜;(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处,像越大;成虚 像时,物体越靠近6. 焦点处,像也越大。(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7.蜡烛 燃烧后会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位置会上升。 实验中选择蜡烛的缺点:蜡烛燃烧会变短,光屏上像的位置会上8. 烛焰会晃动,成像不稳定。改进:选发光二极管,优点:成像更升; 稳定,容易对比大小。9.发光二极管图案的选择:最好左右不对称,上下不对称。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凹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大,光屏需要远10. 离凸透镜,相当于近视眼的原理。 11.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凸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小,光屏需要靠近凸透镜,相当于远视眼的原理。 2 如果用遮光布遮住透镜的一半,12.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则屏上的像是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移动光屏,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如图所示,13. 则人眼在图示位置能观察到蜡烛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若撤去光屏,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归纳修订稿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 归纳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归纳 1.测定凸透镜的焦距f并做好记录,方法:平行光聚焦法 器材: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 2.将实验器材按如图(书中72页图4-40)所示摆放 *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 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具体见下表: (1)u=f是成实像和虚像,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倒立一定是实像,实像—物像异侧;正立一定是虚像,虚像—物像同侧。 (2)u=2f是想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3)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成实像时(焦点外) 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增大)(减小)(变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5)成虚像时(焦点内) 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变小 (增大)(增大)(变大) 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 *二倍焦距见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倒实正虚 (6)垂直主光轴移动问题: ①凸透镜移动方向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同——————像随透镜同向移动 ②蜡烛移动方向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像随蜡烛反向移动 (7)凸透镜成像为实像时上下相反,左右也相反。 5.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 ①蜡烛在焦点以内成虚像;②烛焰在焦点上不成像;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⑤可能凸透镜不在蜡烛与光屏中间。

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八种方法

凸透镜与凹透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区别:外形特征、对光线的作用、成像特点及用途等。具体方法如下: 方法一:用手摸,镜子的中央部分比边缘厚的是凸透镜,镜子的中央部分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 方法二:隔着镜子观察距镜子较近的书上的字,有放大作用的是凸透镜;字变小的是凹透镜。 方法三:隔着镜子观察距镜子较近的书上的字,移动镜子,若发现像的移动方向总是与镜子的移动方向相同,则该镜子是凹透镜;若发现像的移动方向总是与镜子的移动方向相反,则该镜子是凸透镜。 方法四:隔着镜子观察窗外的物体,若能看到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这种镜子是凸透镜;若看到像是正立的,这种镜子是凹透镜。 方法五: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透镜适当距离处,在另一侧光屏上能得到倒立实像的是凸透镜;无论怎样调节,在另一侧光屏上不能得到像的是凹透镜。 方法六:让镜子正对太阳光照射,在镜子的另一侧放一张与透镜平行的白色卡片纸,耐心调节镜子与纸之间的距离,能得到一个小亮点的是凸透镜;始终不能获得小亮点的是凹透镜。 方法七:观察阳光通过了两副眼镜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若形成光斑的中间比四周明亮,则镜子是凸透镜;若形成光斑的中间比四周暗,则镜子是凹透镜。 方法八:近视眼镜,是用凹透镜做成的。老花镜,是用凸透镜做成的。 说明:辨别凸透镜与凹透镜有好多方法,哪种方法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如果待辨别透镜的中央与边缘的厚薄差异不明显,就不能用“摸”的方法(况且精密光学仪器是不允许直接用手去摸的);在有太阳光与没有太阳光的场合,所选的方法也不同。总之,一种好方法,应该简便、易行、有效。它是随场合变化而变化的,不宜一概而论。 技巧:当你想要判别两件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时,就需要用比较与对比的方法。比较就是找出事物的相似性,即共同特征。对比是找出事物的不同点。用这种方法来分析事物,能帮助你发现一些平时容易忽略的细节。 凹面镜与凸透镜成像对比

Word和Excel基础知识总结汇总

Word和Excel基础知识总结 Word基本知识 WORD界面可以分为标题栏、菜单栏、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标尺、编辑区、滚动条、状态栏。 二、WORD文档编辑 (一)文本的选择 1、选择任意文本 将光标定位在待选择文本的开始处,拖动鼠标指针至结束点,再释放左键,就可以选定文本,用这种方法可以选择任意大小的文本。 2、选择列 将光标定位于待选择文本的开始处,然后按住Alt 键不放,拖动鼠标指针到待选择的文本的末尾处,释放左键,这样就可以选择一个矩形文本块。

3、利用选择条快速选取 选择条是位于正文左边的一个空白区域。将鼠标指针移至编辑区的最左边,当指针变成右斜的箭头?时,表明鼠标指针已位于选择条上,此时单击,可选定光标所在的行;双击可选定光标所在的段;在选择条上拖动,可选定多行或多段文本;三击可选定整个文档。 4、选择整个文档 可以使用快捷键CTRL+A (二)文字的设置 文字的设置包括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字形、下划线、字符间距、文字效果等。 修改方法: 1、选中文字后使用菜单命令:格式→字体命令进行设置。

2、也可以选中文字后在选择的文字区域中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字体” 不管使用哪种方法,都可弹出“字体对话框”。字体对话框分为“字体”、“字符间距”、“文字效果”三个标签。在“字体”标签中可以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字形、字体颜色等。在“字符间距”标签中可以设置文字的缩放、间距、位置等内容。在“文字效果”标签中可以设置文字的动态效果。 (三)段落的设置 1.对齐方式 对齐方式是指段落在水平方向以何种方式对齐。Word 2003中有四种对齐方式:两端对齐、居中、右对齐和分散对齐。在格式工具栏中分别用四个按钮表示,从每个按钮的图标就可以看出对齐的方式。 (1)两端对齐 两端对齐是Word 2003默认的对齐方式。一般情况下,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及习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五幅图 (1)当u>2f时,f v v v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u=2f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当f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 (4)当u=f时不能成像

(5)当u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单选题: 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u=8cm时,在透镜中看到正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u=10cm 时,在光屏上看到倒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下列各值时,对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A. u=2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B. u=15cm时,成正立放大的像 C. u=9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D. u=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像 2、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1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18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为() A. 10cm v f v 18cm B. 5cm v f v 9cm C. 9cm v f v 10cm D. 18cm v f v 20cm 3、物体通过凸透镜可成()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4、放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 A.透镜的焦点以内 B.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 C.透镜焦点以外的任一位置 D.透镜两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以外 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离透镜30cm处向15cm处移动时,贝(()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二、填空题: 6、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像距__________ 焦距,得到了__________ 实像. 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 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 .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 镜24cm,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此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 9、物体从焦点处向2倍焦距以外沿主轴移动,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像距如何变化? ________ ;像的大小如何变化?__________ ;像的虚实如何变化?___________ . 10、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 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___________ 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在___________ 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 ____________ 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 _______ 时,凸透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这是__________ 的工作原理. 三、作图题: 11、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远大于2倍焦距的地方,在光屏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 12、下图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示意图,图中A、B、C表示同一物体放在三个不同的位置, 请通过画图大致表示出像的位置和像的性质. 四、实验探究题: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