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

六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
六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

一、填空: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记忆)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在我们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手)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了解)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自制放大镜的方法有:广口瓶、玻璃杯、烧瓶、烧杯、塑料袋(盒)装水,冰块、水滴、透明玻璃球都有放大功能。(注:横向放大,纵向不放大)。(记忆)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少;反之,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少,视野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凹透镜)。(了解)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了解)

7、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昆虫是自然界中人类肉眼看得见的最小的动物之一,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昆虫的(口器)、(触角)、(翅膀)等特殊的构造。会画昆虫的各种触角。(了解)

8、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了解)

10、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记忆)

11、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记忆)

1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不是晶体)。晶体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等,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记忆)

13、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记忆)

14、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

15、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记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会用)

16、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记忆)

17、(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鱼缸里的水发绿,原来是(绿藻)的作用。

18、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功能。

19、我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记忆)

20、我们知道的微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眼虫)(喇叭虫)(鼓藻)(船形硅藻)等。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1、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场所。(了解)

22、(巴斯德)第一个指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记忆)

23、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

24、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25(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微生物对人类并非都是有害的,有许多微生物不仅对人体有益,而且我

们还离不开它。杂交水稻(袁隆平),酵母菌它可以分解面粉里的糖类,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加热时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使馒头、面包内部疏松多孔。

26、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抵抗制服疾病、酿酒、泡菜、发面、做酸奶、克隆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二、观察工具发展的流程图:(记忆)

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扫描隧道显微镜:纳米技术

三、你可有哪些方法来测定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了解)

方法一:将放大镜放在有格子的纸上,数出范围内的格数(A);再将提高,直至格子放大到最大、最清晰,数出范围内的格数(B);A除以B就是放大的倍数。

方法二:用直尺量出方格的边长(A);再将提高,直至格子放大到最大、最清晰时,将直尺搁在上量出被放大的格子的边长(B);B除以A就是放大的倍数。

四、实验题:

(1)怎样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有二,一是减少水分,即把某种溶液风干或加热使其水分蒸发,使物质重新析出;二是降低温度,即把某种物质的溶液加热制成饱和溶液,然后冷却,使物质重新析出。

(2)得到晶体的步骤:先制作食盐的溶液,然后用滴管或玻璃棒滴1—2滴在玻片上。为了蒸发得快,滴后要轻轻晃一下,让溶液扩散得薄而均匀,然后放在通风的地方。也可以用夹子夹住玻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加热时玻片离火焰要远一些,慢慢烘干。在溶液蒸发的过程中,千万不要用手或器物触摸它。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特征:(1)材料,口杯、清水、滴管、镊子、小刀、载玻片、盖玻片、碘酒、培养皿、吸水纸。(2)制作切片标本的步骤,a、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上滴一滴水b、用镊子把要被观察的标本放到载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要折叠c、用盖玻片或另一个玻璃载片倾斜着慢慢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在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d、需要染色的标本,可以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e、将做好的载片放到显微镜载物台上。(了解)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一、填空题: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

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2、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

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

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记忆)

3、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如(沙子)和(豆)混合;有些物质混合后

会生成新的物质,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记忆)

4、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新的气体——二氧化碳气体,这种气体能

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记忆)

5、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淀粉变成了麦芽糖。

6、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色),产生了一种蓝色的新物质。利用这一特性可

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10、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

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记忆)

1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记忆)

12、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利用(物质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了温度计,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又如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

变暖、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了解)

13、通过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我发现铁锈是(红褐色)、(有空隙)、(没有光泽)、(不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粗糙)等。(记忆)

14、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的物质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折纸)(水结冰)(加热水)(豆子和沙子混合)等。

15、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可以发现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新物质附着),同时蓝色的硫酸铜液体颜色会(变浅),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了解)

1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具有的特征是(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无色透明)。

17、哪些食物含有淀粉?(记忆)

类别食物名称

含有淀粉的食物玉米、土豆、番薯、苹果、面包、馒头、南瓜

不含淀粉的食物花菜、胡萝卜、白萝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洋

18、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防止、减缓铁制品生锈的速度?(记忆)

答:(1)制成合金;(2)铁制品表面涂防护层;(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1、日食成因?

答: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于同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日食分(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P54图要求会画)日食发生的几个特点:(1)、太阳被物体给挡住,(2)、挡光物体是球形(3)、地球、挡光物体和太阳差不多在同一条直线上(4)、挡光物体在运动。日食一般发生在初一,总在太阳光轮的西边开始。

2、月食成因?

答:当月球运动到地球的背日面,进入地球的阴影时,就会发生月食。月食发生在农历的十五前后,有月全食、月偏食。(会画图)

3、相对来说,月食发生的机会比日食要多一些,日食、月食的出现都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所决定的,同(天体的影子)有直接关系。

20、垃圾填埋场各部分的作用:

衬垫:防止垃圾与土壤直接接触;(记忆)

过滤液收集池和处理池:防止受污染的水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了解)

气体排放管:把发酵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和有毒气体排走。(记忆)

监测井:随时监测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状况。(了解)

21、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燃烧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记忆)

22、减少垃圾的方法有:(1)减少丢弃;(2)重新使用;(3)回收利用。(记忆

问题:

1、现在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记忆)

答:1、垃圾污染;2、水污染;3、大气污染。另外还有:白色污染、物种数量锐减、土地沙漠化、酸雨等。

2、请你制定一个家庭节水计划:(记忆)

答:1、洗手洗脸用水盆;2、淘米水用来洗碗;3、淋浴水用来冲马桶;养鱼水用来浇花草;使用节水器具等。

3、为了减少“白色污染”的环境问题,你会怎么做?(记忆)

答:购物时自带购物袋;少领取商店给的塑料袋;重复使用已有的塑料袋;买菜时带上菜篮子、布袋子;在单位或学校就餐,自带餐具;外出就餐,少用塑料快餐盒。将废旧塑料制品收集起来,卖给废品收购站回收炼油。

最新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全册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科 学 教 案

教科版修订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四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全)

四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全) 1、什么叫变化?自然界中有没有永远不变的事物? 答:变化就是指物体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情况。 世界上没有永远不变的事物。 2、在有天气预报之前,人们是怎么知道天气变化的?哪些自然现象能预知天气变化? 答:靠观测自然现象和物候变化来预测天气的。 答: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燕子低飞,大雨不久到。青蛙呱呱叫,大雨必来到。人们把把观察天气变化的经验积累成气象谚语来预测天气。 3、现在的人们是怎样知道天气消息的? 答:人们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电话、网络来了解天气变化。 4、表示风、雨、雪、阴、晴的图形符号。 5、自制雨量器的最底部的刻度应标为几?在使用雨量器前,应先往里加水,把水加到哪一刻度线,为什么? 答:把水加到0刻度线,因为它的0刻度没有从饮料瓶的底部起。

6、观测仪放在校园的不同地方,测量的数据一样吗?放在什么地方测量的数据最准? 答:测量的数据不一样。应该放在空旷无人处。 7、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收集天气数据。第二阶段:整理天气消息第三阶段:发布天气预报。 8、天气变化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有何益处? 答:天冷了,下雪了,都不利于人们出行,给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变,但可以冻死害虫、病菌,对来年的农业丰收、人们的健康大有好处。 9、人类活动对天气有哪些影响? 答:人类对天气的影响有:工业废气、废水和余热的大量排放导致气温和降水量变化。 10、酸雨可以使PH试纸变红,可以使牵牛花退色。 会膨胀,使车胎爆裂。 24、夏天人出汗后,为什么会在衣服上留下一些白色的东西? 答:人的汗液中含有盐,当出汗后,汗液中的水分蒸发了,

六年级下册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形成性测试题 一.我会填: 1.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动物、植物的子代和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 2.人类有遗传不仅遗传现象,()和()也有遗传现象。 3.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指()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的变异;另一种是指在()下产生的变异,其()没有发生变化,称为()的变异。 4.金鱼品种繁多,这些品种的培育就是利用了金鱼繁殖时的()现象。 5.()和()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6.()被人们成为现代遗传学之父,我国的()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7.除了生物自身产生的变异,用()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 8.有些变异对生物是()的,有些变异对生物是()的,还有一些变异()。 9.()使物种延续,()使物种后代出现差别。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父母双方都是高个的,因为遗传的缘故,所生子女一定是高个的。() 2、太空椒是因为它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所以才长得果大色艳,籽少肉厚的。() 3、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4、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5、变异都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6、同遗传一样,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7、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遗传培育而成的。() 8、孟德尔被人们称为遗传学之父。() 9、变异对生物体都是有益的。() 10、袁隆平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①遗传; ②变异; ③繁殖。 2、俗话说:“一猪生九崽,连母个个样”就是对()现象的生动描述。 ①遗传; ②变异; ③繁殖。 3、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 ①繁殖; ②变异; ③遗传。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说的是()现象。 ①遗传; ②变异; ③遗传和变异。 5、10万株的三叶草中,才有一株会长出四片叶子,这是生物的()现象。 ①遗传; ②变异; ③自然选择。 6、人的智力与遗传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智力是先天遗传的; ②人的智力与遗传无关; ③后代的智力与遗传有关,但不是完全靠遗传决定的。 7、大自然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这是因为生物()的缘故。 ①变异; ②遗传; ③自然选择。 8、科学家对生物的变异现象做了一些有趣的利用。如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等都是利用了()现象。 ①遗传; ②变异; ③自然选择。 9、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没有发生变化,称为()。 ①变异; ②可遗传的变异; ③不可遗传的变异. 10、下列项目中,()不能被遗传。 ①相貌;②身高;③知识。 四、智慧问答: 1、写出关于遗传与变异的谚语。(各写三个) 2、什么叫可遗传变异?什么叫不可遗传变异? 五、分析与讨论: 生物变异现象有哪些利弊?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一、填空: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记忆)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在我们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手)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了解)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自制放大镜的方法有:广口瓶、玻璃杯、烧瓶、烧杯、塑料袋(盒)装水,冰块、水滴、透明玻璃球都有放大功能。(注:横向放大,纵向不放大)。(记忆)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少;反之,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少,视野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凹透镜)。(了解)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了解) 7、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昆虫是自然界中人类肉眼看得见的最小的动物之一,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昆虫的(口器)、(触角)、(翅膀)等特殊的构造。会画昆虫的各种触角。(了解)

8、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了解) 9、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记忆) 10、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记忆) 11、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不是晶体)。晶体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等,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记忆) 12、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记忆) 13、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 14、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记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会用) 15、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记忆) 16、(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鱼缸里的水发绿,原来是(绿藻)的作用。 17、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功能。(了解) 18、我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记忆)

四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

四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

1、人的骨骼有什么作用?答:骨骼有运动、有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2、如何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答:(1)坚持锻炼;(2)合理营养;(3)注 意安全; 3、关节有什么作用?(有固定、连接小骨、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4、关节为什么可以自由转动?(是因为我们身体里有旋转关节,如:手腕关节 和踝关节。能够自由转动就是旋转关节所起的作用。) 5、怎样在运动中注意安全,避免肌肉受伤?(1、使用适当的保护性措施 2、 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 3、遵守合理的运动规则 4、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等 5、不要让肌肉过于疲劳,运动量不要突然增大,要循序渐进。) 6、骨骼关节受伤怎样处理?(如果受了伤,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将一 块冰敷在受伤的部位并高高地抬起;受伤后一定要告诉家长、老师或长辈。 医生给你医疗指示,一定要配合他们。若伤口没有痊愈,不要马上就参加运动,应有充分愈合的时间,这样可避免病伤复发) 7怎样加强骨骼和肌肉的保健?(为了使我们的骨骼和肌肉更加强健,我们应该每天坚持合理的体育运动;合理的搭配营养,多吃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总之,要锻炼身体、丰富营养、注意安全。) 8经常运动有哪些好处?(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1、改善身体的柔韧性 2、增强心脏功能和增大肺活量,使人更有耐力。3肌肉发达,体力充沛,收缩力强。 4延缓衰老 5身体均称。6、改善人体心血管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7、增强免疫力、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增强心脏功能和增大肺活量;肌肉发达,体力充沛,延缓衰老;身体匀称等等。) 9、怎样预防运动受伤?答: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做好准备活动。 10、不运动时,身体的哪些肌肉仍在工作?答: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还有胃肠的蠕动。 第二单元 1你的养蚕经验是什么?(1、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要干净、通风,桑叶要新鲜,不能带有水迹。2、别忘了在盒子扎孔,蚕宝宝也要呼吸。 3、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等,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 4、蚕宝宝不喝水,桑叶洗净后必须要控干水分才能喂养它。 5、刚出壳的蚕宝宝很弱小,不能用手去捏它,如果想让它挪地方,应该用洗净的干毛笔或羽毛轻轻地帮它;桑叶切碎后给它吃; 6、脱皮的时候不能弄断它身上的丝。) 2怎样辨别蚕蛾的雌雄?(雌蛹腹部大,雄蛹腹部小而末端较尖,雌蛾翅膀扇得慢,雄蛾翅膀扇得快) 3、蚕和蝴蝶的相同点和不同是什么?(相同点:1、都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都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有3对足, 2对翅膀,不同点:蚕一生要4次脱皮,蝴蝶5次脱皮;蚕食量大,蝴蝶食量小;蚕身子大,翅膀小,飞不起来,蝴蝶身子小,翅膀大,能飞行等。 4、蚕为什么要蜕皮?蜕皮后有什么变化?答:因为旧皮限制了身体的长大,只有蜕皮后蚕宝宝才能长大。蜕皮后的颜色变得浅了。 5、蚕蛾是什么样子的?答:蚕蛾的身体有头部、胸部、腹部三个部分,胸部有翅膀和足。 6、在养蚕过程中,你发现蚕经过哪些变化?答:(1)我看到蚕从卵里出来变成虫子,吐死以后又变成蛾子。(2)蚕吐丝结茧变成蛹,蛹又变成蛾。(3)我养的蚕一生要蜕4次皮。(4)蚕蛾资本后就开始产卵。 第三单元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 复习题及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2分,共20分): 1、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发明了(),而()的发明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2、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等。 3、我们利用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4、放大镜把通过透镜所能观察到的范围称为()。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 6、如果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40×,那么物体图像将被放大()。 7、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鼻子”。 8、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那是植物进行蒸腾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 ( )。A、反射 B、折射 C、不变 2、凸透镜是( )、透明的镜片。 A、中间厚边缘薄 B、中间薄边缘厚 C、一样厚 3、()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细胞学说 B、动力学 C、仿生学4、蟋蟀的耳朵在 ( )。 A、头部 B、足内侧 C、腹部5、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 ) 倍。 A、200 B、2000 C、200万6、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 。 A、相同 B、相反 C、无关 7、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对足。 A、2 B、3 C、4 8、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 ( ) 越小。 A、放大倍数 B、焦距 C、视野 9、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物体,可以获得 ( ) 的信息。 A、更少 B、同样多 C、更多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六年级科学下册简答题

六年级科学下册简答复习题 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足迹 1、人类的祖先是怎样演变成人的? 答:人类的祖先是由古猿经过用手长期劳动,下肢能直立行走后进化成人的。 2、关于人类的祖先,你还有哪些要提问的问题? 答:如:人类的祖先吃什么?人类的祖先是怎样生活,人类的祖先住在什么地方等问题。 3、面对运用各种方法所搜集到的资料,我们该怎样做?答:运用各种方法所搜集到得资料,往往是杂乱无章的,有的可以作为证据验证我们的猜想,有可能不符合我们的猜想。因此,需要把搜集到得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这也是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 4、你知道女娲造人的传说吗?请你讲讲吧? 答:古时候,有一位神仙名叫女娲。她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感到很孤独,于是就按照自己的模样,用泥土捏成一个个小人,吹口仙气,小人就活了,都叫做女娲妈妈。女娲为了人类不会绝种,边让男人和女人结为夫妻,繁衍后代 5、科学家是怎样推测出猿人的生活方式的呢? 答:科学家主要是通过观察分析人类祖先的骨骼化石及遗留痕迹来推测猿人类的生活方式。 6、很久以前,非洲原始森林里的古猿是怎样生活的?答:距今大约1500万年前,非洲的原始森林里,生活着很多古猿。后来,气候发生了巨大变化,森林随之减少,其中一些古猿被迫从树上下来,开始直立行走,并用石块、树枝等天然工具获取食物和防御敌人。 7、科学探究是怎样的过程? 答:科学探究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8、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在内,都是从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9、请你对不同肤色人种在世界的分布给出一种解释。答: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例如,非洲光照强烈,主要生活着黑种人,欧洲人光照较弱,主要生活着白种人,这就是各种不同肤色的种族在世界各地分布状况的一种可能解释。 第二单元:绿色社区调查 1、什么是绿色社区? 答: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共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2、绿色社区包括哪些因素? 答:绿色社区建设,除了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节水、节能和新能源设施以外,还包括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居民良好生活习惯等因素。 3、我们心目中的绿色社区应该是什么样的? 答:我们认为,绿色社区应该是这样的: 绿化:各种花草树木,绿地面积要达到20%。 节能:普遍使用节能灯,少开空调。 节水:每家都能做到节约用水。 行为: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不乱扔垃圾。 4、我们做调查研究时所采取的步骤有哪些? 答:做调查研究时所采取的步骤有: ①选择调查内容。 ②明确调查目的、方法。 ③制定调查计划。 ④展开调查,搜集数据。 ⑤分析和整理数据。 ⑥得出结论,写出调查研究报告。 ⑦展示调查研究的成果。 5、调查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调查研究的方法主要有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 6、筛选获得的资料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筛选资料时要思考: ①这些是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吗? ②资料是否真实可靠。 ③它们是最新的吗? ④记下获取资料的时间了吗? 7、针对小区居民浪费水的现象,我们可以提出哪些建议? 答:①平时注意节水,尽可能安装和使用节水器具。 ②继续推进中水利用技术,使用中水浇灌绿地,并采用喷灌等节水技术。 8、请你列举《绿色社区居民环保公约》的几条内容。答①节约用水,一水多用,随手关紧水龙头。 ②选用无磷洗涤用品,减少水污染。 ③节约用电,少开空调,尽量使用节能灯和无氟电器。 ④以自行车、公交车为代步工具。 ⑤珍惜纸张,少用贺卡;使用再生纸,保护树木。 9、调查研究过程中要做到哪几点? 答:调查研究要做到:①团队合作。②准备充分。③文明礼貌。④注意安全。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科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学期 期末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8分) 1. 认为生物的种是不变的,认为生物的种是可以改变的,达尔文提出的得到了全世界的赞同。 2.生物的进化规律是:由到,由到,由到。 3.太阳系是由太阳、、、和等构成的天体系统。 4.科学家发现300万年前的的化石,能直立行走;距今115万–65万年前的,能;距今70万-23万年前的,会。 5.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和三大类。 6. 是植树节,是世界环境日,是世界水日。 7.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制作出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8.北斗七星属于座,北极星属于座,发生流星雨特别有名的是座。 二、我会选(每小题3分,共36分) 1.科学家在()年前的生物化石中,发现只有海洋生物。 A.3.60亿 B.4.08亿 C.5亿 D.1.44亿 2.太阳系中有着巨大光环的行星是() A.金星 B.火星 C.水星 D.土星 3.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 A.金星 B.土星 C.木星 D.火星 4.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 A.水 B.岩石 C.气体 D.生命 5.流星发光的原因是() A.太阳的反射光 B.闯入地球时与地球上的空气摩擦燃烧产生光 C.星光的照射 D.自己发出的光 6.银河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像银河系一样的()集团。 A.星系 B.恒星 C.行星 D.卫星 7.生物进化演变以及人类的起源最可靠的证据是()。 A.古生物的化石 B.科学家的理论 C.解剖 D.外貌特征 8.下列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 A.大猩猩 B.黑猩猩 C.猴子 D.长臂猿 9.太阳系里有()。 A.银河系 B.火星 C.河外星系 D.仙女大星系 10.秋季,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11.天空中的星星,除北极星之外,其他的都会向() A.东移 B.南移 C.西移 D.北移 12.下列不能证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总复习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总复习 简答题: 1.请您写一写放大镜下的昆虫有哪些秘密?(5年1考) 答:(1)昆虫的翅膀上布满小鳞片;(2)昆虫的眼睛分单眼与复眼,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3)昆虫的耳有各种各样的外形,在身体上的位置也不固定;(4)昆虫的头部有一对触角,不同种类的昆虫,触角的形状与生的位置也各不相同。 2.细胞对于生命体有什么意义?(5年1考) 答:①除病毒外的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②细胞就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与功能单位、③细胞就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④细胞就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⑤细胞就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⑥细胞就是遗传的基本结构单位。 微生物对人类有利不?举三个例子说明。 答:微生物对人类有利。例如:(1)微生物为人类提供食用菌等食品,(2)人类利用微生物蒸馒头、酿酒,(3)人类利用微生物提取出各种抗生素与药品,保护人类健康。 3.写一写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与步骤? 答:一、取镜与安放 :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与物镜。二、对光 :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瞧到白亮的视野。 4.如何正确的使用放大镜? 答: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与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与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到图像大而清楚。方法二:把放大镜防止眼睛前,移动物体,直到图像大而清楚。 5.怎样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答:找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用纸筒与胶带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6.制作供显微镜观察用的生物标本的步骤? 答:制作生物标本的步骤:①采集标本②培养③制片。 说一说细胞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答:细胞就是有生命的,它会生长、繁殖、变化、衰老与死亡。生物体的发育过程就就是细胞不断生长、繁殖、变化的过程,生物的衰老、死亡也就是细胞的衰老与死亡引起的。 7.您知道哪些微生物,把它们的名字写出来? 答:我知道的微生物有:变形虫、鼓藻、草履虫、船形硅藻等。 35、说出几种我们周围物质发生的变化?(至少写出4种) 答: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如: ①煮饭的时候,米变成了米饭;②写字时纸上留下了字迹;③自然界中的岩石风化变成了沙子;④雨后路上的水慢慢地变成了水蒸汽消失在空气中。 8、传染病的流行与微生物有关,请问微生物都就是有害的不?请简单说出人类利用微生物服务生活的例子。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简答题专项训练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简答题专项训练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1 . 河边的鹅卵石又光又圆,是________作用的结果。 二、简答题 2 . 怎样检验食物中是否存在淀粉、脂肪这些营养成分呢? 3 . 一般的食品包装袋上有哪几类主要信息? 4 . 在组成简单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5 . 如何检测土豆和花生中含有的营养成分? 6 . 饮食好习惯有哪些? 7 .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包括哪些? 8 . 膳食纤维存在于什么食物中?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9 . 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哪些? 10 . 孔雀鱼在繁殖期间都有哪些行为? 11 . 东营市有什么油田?说出几种石油的用途? 12 . 用一块羊毛制品反复摩擦气球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这个侧面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将两个充气气球紧挨着悬挂在约1米的木尺上,用样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 13 . 哪些食物生吃好?哪些食物熟吃好?为什么? 14 . 怎样判断矿物的硬度?哪种矿物的硬度最大?哪种矿物的硬度最小?

15 . 电荷的特征是什么? 16 . 两年前,战士们来到宝石岛上,小岛远离大陆,没有蜜蜂,也没有别的昆虫。去年,站长和战士们撒下了几颗西瓜子。瓜苗出土了,瓜秧拖蔓了,还开了一朵朵小黄花。可是到了收获季节,竟连一个小瓜也没结。为什么瓜秧开了花不结瓜?你有什么办法才能让瓜秧结出西瓜来? 17 . 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 18 . 植物是用哪些方法传播种子的? 19 . 名词解释。 完全花: 20 . 你知道哪些动物的卵没有卵壳吗? 21 . 为什么接通开关后电动玩具可以动起来? 22 . 植物的器官都有什么作用? 23 . 根据矿物的透明度,我们把矿物分为哪几种? 24 . 为什么园林工人在移栽植物时,要去掉一部分枝叶,请你用所学植物的知识解释一下? 25 . 避免触电有哪些方法?(写出3条) 26 . 你能解释山上的岩石为什么布满了裂缝,山脚下为什么堆满了碎石吗? 27 . 试着写一写人工传粉的过程。 28 . 老师用镊子夹着小石块烧再投入冷水中,反复了多次,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这个实验是在模拟什么现象? 29 . 小林为了探究“种子发芽是否一定需要光照”,他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把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放在阳光下,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放在黑纸盒里,不加水。你认为他的实验设计科学、严谨吗?如果不严谨,需要怎样改进? 30 . 植物的花担负着什么任务? 31 . 面对不知名的岩石或矿物你怎样去认识它?(至少写出三个步骤) 32 . 避免触电有哪些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测试题

1.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________。 2.生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 3.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 4._______是指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东西,它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 5.植物的“杀手”有________、________等。 二、选择题 二、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_______发明的。①牛顿②达尔文③列文虎克2.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是________。 ①罗伯特.胡克②列文虎克③达尔文 3.下面的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 ①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②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③把废纸送到回收站 三、判断题 1.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2.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3.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4.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5.一个细菌又称一个菌落。() 6.细胞学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7.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8.填埋场在填满垃圾后,可以在上面种植庄稼。() 9.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天然原料制取玻璃便宜。() 10.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一、填空题 1.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发生________而_________,而人认为从物体反射的物体反射的光是__________传播的,所以通过凸透镜看物体会感觉放大了。2.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_________。 3.目前,对待垃圾最积极,最科学的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请按距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写出它的八大行星:________、________、地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得到可靠的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像科学家那样采取__________的方法。 二、判断题 1.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象金字塔。() 2.今天的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3.菌落是很多细菌聚集到一起形成的。()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六年级下册科学简答题

简答题: 1、日食是怎样形成的?(5年4考) 答: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2、当前全球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哪些?你应该怎么做?(5年2考) 答:我们现在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有:①垃圾和水污染、②大气污染、③白色污染、④物种灭绝速度加快、⑤全球气候变暖等。 我们应该这样做:①不乱扔垃圾,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回收。②节约用水。③不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④保护野生动物。⑤少开车,多乘坐公交车。 3、你知道的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有哪些?怎样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5年2考) 答:①发光、发热②改变颜色③产生气体④生成沉淀物。 看是否产生新物质是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 4、请你写一写放大镜下的昆虫有哪些秘密?(5年1考) 答:(1)昆虫的翅膀上布满小鳞片;(2)昆虫的眼睛分单眼和复眼,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3)昆虫的耳有各种各样的外形,在身体上的位置也不固定;(4)昆虫的头部有一对触角,不同种类的昆虫,触角的形状和生的位置也各不相同。 5、怎样防止铁生锈?说说其中的道理?(5年1考) 答:(1)制成合金;(2)铁制品表面涂防护层;(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 6、科学课文中我们做了很多实验,请你在本学期所做的实验中选择一个实验作出计划。(5年1考) 我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 实验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 实验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实验材料:两个盘子、两枚铁钉、菜油 实验方法:①、用同样大小的盘子,一个空着,另一个装上菜油。 ②、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另一枚完全浸没在菜油中。 ③、每天观察、记录一次。 实验现象:空盘子中的铁钉生锈了。 实验结果: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7、细胞对于生命体有什么意义?(5年1考) 答:①除病毒外的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②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③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④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⑤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⑥细胞是遗传的基本结构单位。 8、回收垃圾的好处有哪些?(5年1考) 答:(1)回收可再生资源。(纸张、废金属、等资源可回收利用) (2)有利于处置有毒有害物。(如废电池等) (3)有利于利用资源。(如有机垃圾可制成肥料) (4)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9、全球气候变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5年1考) 答:①大量燃烧煤炭、天然气等产生大量温室气体; ②森林破坏严重,使得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的能力下降。 10、微生物对人类有利吗?举三个例子说明。 答:微生物对人类有利。例如:(1)微生物为人类提供食用菌等食品,(2)人类利用微生物蒸馒头、酿酒,(3)人类利用微生物提取出各种抗生素和药品,保护人类健康。 11、家乡的环境对于我们的生存非常重要,你有没有看到家乡的环境受到污染了?哪些方面受到污染了(至少3方面)?你认为家乡的人们怎样自觉来保护环境?(至少写3条) 答:有受到污染了,如①垃圾②水污染③白色污染。告诉人们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1)不乱扔垃圾,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回收。(2)节约用水。(3)不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 12、什么是太阳系? 答: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小行星、卫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六年级科学下册练习题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1-3课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2.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3.科学家根据化石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的(外形),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的(原貌) 4.我们居住的地球上生活着(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生物 5.最早的马出现在距今约(5000)万年前,称为(始祖马) 6.约(300)万年前,出现了完全现代类型的现代马 7.(达尔文)是英国的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8.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下来 9.恐龙是陆地上生活的大型(爬行动物),生活在距今(1.3)亿年前,是当时地球上(称霸一时)的动物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 1.化石的形成是它们自己死后变成的(×) 2.古代的猛马象的牙齿比现代象的牙齿要长而弯(√) 3.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别(×) 4.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 5.为了吃到更高出的树上的嫩叶,长颈鹿的颈长得特别长(√) 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就是自然选择学说(√) 三、问答题 1.人们通过什么可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 (通过研究古代的地层和古生物的化石) 2.地球上的生物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 (不是,古代生物经过千百万年的发展进化才形成今天这个样子) 3.古代的气候环境与现代有什么不同? (古代的气候环境比今天的气候环境更温暖.更湿润,更适宜较低等的动.植物生长) 4.昆虫的的化石一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一般是以琥珀的形式存在的)5.中华龙鸟与现代鸟有什么不同? (中华龙鸟身上大羽毛较少,大多是绒羽,翅膀上还有一队前翅) 四、实践技能题 1.这是一块鱼化石(见课本P3下图),推想这条鱼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鱼死后〈或者鱼被活埋〉)被覆盖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2.观察比较两种恐龙化石中的牙齿(课本P4上图),推测这两种恐龙分别吃什么。 (前一种恐龙吃动物属肉食动物,后一种恐龙吃植物属草食动物) 3.观察课本P7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古到今马的前肢有什么变化? (2).现代马比它们的祖先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 (〈1〉.马的前肢变化有:前肢骨越来越长,脚趾由四趾逐渐变成一趾,第二.四趾只留痕迹;〈2〉更能适应,原因见课本P8上小资料) 4.观察课本P9图,讨论为什么有的地雀能生存下来,有的地雀不能生存下来?(见课本P9小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