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培优试题及答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培优试题及答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培优试题及答案

周测培优卷1

三角形的认识及三边关系、内角和的应用

一、我会填。(每空2分,共16分)

1.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条边,()个角。

2.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第三边。

3.一个三角形最少有()个锐角,最多有()个直角。

4.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88°,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5.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它的每个角都是()度。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8分)

1.()

2.() 1/ 11

) (3.

)

(4.) 分分,共12(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3三、我会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中的3()1.下面6厘米6厘米、.A6厘米、4厘米8厘米、5厘米、B.2厘米厘米、1厘米、C.3 。)(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钝角C B.直角A.锐角。)厘米,腰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3.一个等腰三角形,底是5 15厘米C.17 B.厘米.A16厘米。)4.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是( 80度度度2080A.度度80度B.9010 57度度90C.度43 / 211四、对号入座。(10分)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五、我会画。(共11分)

1.请分别画出下面三角形底边上的高。(8分)

2.画一个三角形,使它既是直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3分)

六、算一算。( 9分)

3/ 11

求出下面三角形中∠1、∠2、∠3的度数。

七、解决问题。(16+18=34分)

1.如下图,小兔和小猴分别围成了一个篱笆,形状如下图。谁围的比较牢固?为什么?

2.用木条做一个三角形木框,选了一根长14厘米和一根长6厘米的木条,那么第三根木条的长可以是多少厘米?(取整厘米数)

4/ 11

答案

一、1. 332.大于3.21 4.锐角

5.等边三角形60

二、1.√2.×3.×4.×

三、1.C2.A3.B4.C

四、①④⑥⑧②⑦③⑤①④⑥⑧④⑧

1. 五、

2.

画法不唯一。[点拨]

55°50°=75°1=180°--六、∠115°25°=180°-40°-=∠2 =45°-90°-45°∠3=180°七、1.小猴围的比较牢固,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由14厘米-6厘米<第三根木条的长<14厘米+6厘米,可得8厘

米<第三根木条的长<20厘米,所以,第三根木条的长可以是9厘米、10厘米、11厘米、12厘米、13厘米、14厘米、15厘米、16厘米、17厘米、18厘米、19厘米。

5/ 11

周测培优卷6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图形的密铺

一、我会填。(每空2分,共12分)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它们是特殊的()。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50°,它的一个底角是()。3.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

4.一个梯形的上底是4厘米,下底是5厘米。如果将上底延长()厘米,那么梯形就变成了平行四边形。

5.一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48厘米,上底长10厘米,一条腰长12厘米,这个等腰梯形的下底长()厘米。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2分) 1.三角形任意两个内角的和一定大于第三个内角。()

() 2.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平行四边形能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3 )

( 4.每个梯形只有一条高。)

(5.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用两根长为8厘米和两根长为6厘米的小棒,能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18分)

6/ 11

1.一个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大于90°,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直角B.锐角C.钝角

2.电动伸缩门是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特性设计的。

A.稳定B.容易变形C.对边平行

3.从一个锐角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作出一条高,将三角形分成两个小

三角形后,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A.90°B.180°C.无法判断

4.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度数是75°,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可能是()。A.85°,20°B.35°,80°C.55°,60°

5.用两种图形进行密铺,可以是()。

A.正八边形和正方形

B.正七边形和正方形

C.正三角形和正五边形

6.用不同的正多边形密铺,在一个拼接点处的各个角的度数和为()。A.360°B.180°C.300°

)

共13分(四、画一画。在点子图上画一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

一个梯形,并分别1.

)

(9画出每个图形的一条高。分7/ 11

) 4分(每小题2分,共2.按要求在下面的图形中画一条线段。(1)

分成两个梯形。

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2)

)

45=分11+11+13(10五、解决问题。+3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1.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

168厘米,其中上底是厘米,下底是2.一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68 厘米。这个梯形的一条腰长多少厘米?

3.数一数,图中一共有几个直角三角形?/ 811

根小棒,72个梯形需要根小棒,摆.如下图,摆41个梯形需要4 个梯形需要多少根小棒?10个梯形需要根小棒,摆303摆

/ 911

答案

一、1. 平行且相等平行四边形2. 65°

3.梯形4.15.14

二、1.×2.√3.√4.×5.√6.√

三、1.B2.B3.B4.A 5.A6.A

四、1.

画法不唯一。点拨] [

(1)

2.

(2)

[点拨] (1)(2)题画法不唯一。

五、1. 180°-30°-30°=120°

答:它的顶角是120°。

2.(68-8-16)÷2=22(厘米)

答:这个梯形的一条腰长22厘米。

3.图中一共有12个直角三角形。

[点拨]观察可发现每个直角都对应着2个直角三角形,6个直角对应着12个直角三角形。

10/ 11

4.摆30个梯形需要91根小棒。

11/ 11

(完整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培优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培优题 1、草长莺飞春来到,快乐踏青好逍遥。瞧,村长慢羊羊正组织大家去春游呢,96只小羊乘坐“羊羊1号”和“羊羊2号”两辆车就要出发了。2号车上有点拥挤,需要下来8只小羊去坐1号车,这样两辆车上的小羊就同样多了,如果不去数,能知道两辆车上原来各有多少只羊吗? 2、赵新同学不小心把自己期末成绩中的语文和外语的成绩用墨水弄污了一部分,你能算出来吗? 3、你能算出下面加法的得数吗?试一试。 2 + 4 + 6 + 8 + 10 + … + 96 + 98 + 100 4、小马虎由于粗心大意把30×(○+3)错算成30×○+3,请你帮忙算一算,他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多少? 5、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育才小学举行大型表演,其中有9人唱同一首歌,99人伴奏,999人又多3人伴舞,参加这次大型表演的共有多少人?(用简便算法)

(1)2 + 4 + 6+ … + 18 + 20 (2)20-19+18-17+…+4-3+2-1 7、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66×21+19×21+85×19 (2)36×111+888×8 (3)99×99+199 8、甲数比乙数多10,乙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是0.48.甲数是多少? 9、甲乙两数的和是264,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则两数相等。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10一位会计在结账时发现账面上多了10元3角5分,经检查,是把一笔钱数的小数点错了一位。记错了的这笔钱实际是多少钱?

11、小马虎在计算时2.53加上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4.18。正确的得数应当是多少? 12、两个加数的和是98,一个加数增加7.36,另一个加数减少5.5,改变后的和是多少? 13、小明和小华去超市买文具。小明买了1枝钢笔和2枝自动铅笔共用去14.6元,小华买了同样的1枝钢笔和4枝自动铅笔共用去18.6元。这种钢笔和自动铅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4、一位老人在公路上散步,从第1根电线杆走到第12根电线杆处共用了22分钟。这位老人走了40分钟,这是他走到第几根电线杆处? 15、王涛坐在小汽车里看外面的路灯杆,从第1根到第16根共花了30秒钟。如果小汽车时速为72千米/时,每两根路灯杆相隔多少米?(每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都相等) 16、有58辆彩车排成一列,每辆彩车长4米,彩车之间相隔5米,这列彩车队共长多少米?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一、分数乘法: 1、六楼的王大爷病了,小明帮王大爷送早餐,从一楼走到二楼用了53 分钟,用 同样的速度从一楼到六楼王大爷家要用多少分钟? 2、一位市场营销员从甲城坐火车到乙城。火车行了全程的一半时,营销员睡着 了。他醒来时看了看路标,发现剩下的路程是他睡着前火车所行路程的31 。想 一想,这时火车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3、观察左边的两个等式,找出规律,然后在右边等式的( )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29+79=29×79 ( )+47=( )×47 38+58=38×58 511+( )=5 11 ×( ) 4、一袋食盐重0.5kg ,第一次用去了0.15kg ,第二次用去了余下的7 3 。哪次用的盐多为什么 5、有两袋大米,第一袋大米重20kg ,如果从第二袋中取出5 2 kg 大米放入第一袋中,两袋大米就同样重。这两袋大米一共重多少千克( 用两种不同方法解答) 6下面的( )里可以填的最大整数是多少? (1) 157×85<)(7 (2)54×8)(<8 5 (3)98×6)(<32 (4)74×3 ) (<1 7、一本书有120页,小敏第一天看了全书的83 ,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 3 2 。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8、买电脑。原价是5000元,先降价101后,再涨价10 1 ,现价是多少元? 9、六(1)班有学生54人,将六(1)班学生的91 调到六(2)班,那么两班人 数相等。原来两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10、用简便方法计算。 (1)54×4+52×2+51×16 (2)2013 2012×2012 三、分数除法 1、如果x × 145=y ×15 14 =1,那么5x-2y=( )。 2五个连续奇数和的倒数是45 1 ,这五个奇数中最大的奇数是多少? 3、把一段长85 米的钢管锯成若干相等的小段,一共锯了4次,平均每段钢管长 多少米? 4、小马虎在计算一个数除以83时,看成了乘83,结果得到109 ,小马虎计算的那 一道算式的正确结果应该是多少? 5、喝牛奶。一瓶纯牛奶200克,我第一次喝了41,加满水摇匀后,又喝了3 1 。这时瓶中剩下多少克纯牛奶?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四则运算》培优题 人教版

四则运算 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里应该填多少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两个数的和是58,差是2,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4-36=80 2) 68+□÷5=124 3、把下面用图形表示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1)▽÷△=□2)□-△=☆ ▼+▲=■●÷▲=★ □×▲=☆☆+ ●=◇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一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是除数的24倍,是商的15倍,被除数是多少? 5、一个乘法算式中,如果第一个乘数增加2,积就增加24;如果第二个乘数减少3,积就减少48。原来的积是多少?

1、计算下面各题 162-125÷(18+7) 182÷(36-23)×7 288-(26-14)×8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600 ÷〔840÷(180-□)〕=20 2)〔58-(□+18)〕×40=320 3、在批改作业时,老师发现红红抄算式时丢了括号,但结果是正确的,请你给 红红的算式填上括号。 4 + 28 ÷ 4 – 2 × 3 - 1 4、加上适当的括号,使算式成立。 6 × 8 + 24 ÷ 4 – 2 = 36 6 × 8 + 24 ÷ 4 – 2 = 46 6 × 8 + 24 ÷ 4 – 2 = 60 6 × 8 + 24 ÷ 4 – 2 = 72 5、根据运算顺序给算式24 ×800-600÷25填上括号,然后计算。 1)先除再减最后乘。 2)先减再除最后乘。

1、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每分钟行200米,15分钟到校,到校后发现作业本忘在家里了,他马上以每分钟比原来多行50米的速度返回家,他几分钟后到家? 2、张师傅每小时做18个零件,王师傅每小时做20个零件,两人同时工作,6 小时后完成,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3、纸箱里装有许多质量相同的小包装饼干。已知12袋饼干连纸箱重7000克, 而7袋饼干连纸箱重4500克。每袋饼干和纸箱各重多少克? 4、甲和乙分别从东、西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两地相距100千米,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如果甲带一只狗和自己同时出发,狗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向乙奔去,遇到乙后即回头向甲奔去,遇到甲后又回头向乙奔去,直到甲乙两人相遇时狗才停住。这只狗共跑了多少千米?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训练题(3套)

小小学学六六年年级级数数学学培培优优训训练练 一、填空 。 1、在所有分母小于10的真分数中,最接近0.618的是( )。 2、在0.85014这个循环小数中,小数部分的第58位是( )。 3、甲数是24,甲、乙两数最小公倍数是168,最大公约数是4,那么乙数是( )。 4、某铁路上有11个车站,有一个收集火车票的爱好者,收集了这条线路上所有车站发售的通往其它各个车站的火车票,他一共要收集( )张。 5、有浓度为8﹪的盐水200克,需稀释成浓度为5﹪的盐水,需加水( )克。 6、三个数的平均数是6 , 这三个数的比是 2 1︰ 3 2︰ 6 5,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是( )。 7、甲、乙、丙三人共加工1000个零件。甲、乙两人完成数量的比是7︰5,丙比甲少完成 64个零件,乙完成了( )个零件。 8、一个楼梯有7阶,上楼时每次可以跨一阶或两阶。从地面到最上层共有( )种不同的走法。 9、六(1)班男生人数的31 与女生人数的41 共16人,女生人数的31 和男生人数的41 共19人,六(1)班共有( )人。 10、王老师带一些钱去买一种工具书作奖品,这些钱可买8本上册或10本下册,现己买了一本下册书,余下的钱若配套买,还可买( )套这样的工具书。 二、计算下列各题。 11、 12 、 13、 14、 15、 三、解答下列各题。 16、如图3所示,在长方形内已知有三块面积分别为13、35、49,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

面积是多少? 17、 18、 四、解决问题。 19、甲、乙两车同时从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仍按原速前进、又经过5小时,乙车到达A 地,这时甲车已超过B 地90千米.A, B 两她讲目距多少千米? 20、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小明的6倍,几年后,祖父的年龄将是小明的5倍,又过几年以后,组父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4倍。问父亲今年多少岁? 21、若干人共同做一项工作,后来有5人因工作需要不参加,这样余下的人就得每人各做1天,临开工时,又有8人退出,于是最后余下的人又多做2天。问原来每人做多少天? 22、食堂运来一批大米,第一天吃了全部的52 ,第二天吃了余下的31,第三天吃了又余下的43 ,这时还剩下15千克。食堂运来大米多少千克?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复习资料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计算器知识点 1、拿到计算器,认识计算器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课本第3页)。 2、记住计算器计算的步骤。(课本第3页) 3、会用计算器计算一些有规律的算式并找出规律。 第二单元用字母表示数知识点 1、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2、a×a简写成(a2),a+a可写成(2a),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3、求路程s=vt 求时间t=s÷v 求速度v=s÷t 4、正方形面积:s=a.a或a2 周长:c=4a 长方形面积:s=ab 周长:c=2(a+b) 5、用c表示总价,a表示单价,x表示数量,计算总价可以写成:c=ax 第三单元运算律知识点 1、加法运算律有(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种规律叫加法交换律。字母公式:a+b=b+a 3、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和不变。这种规律叫加法结合律。字母公式: (a+b) +c=a+(b+c) 4、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这种规律叫减法的运算性质。字母公式:a-b-c=a-(b+c)或a-(b+c) = a-b-c 5、乘法运算定律有(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6、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种规律叫乘法交换律。字母公式:a·b=b·a 7、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积不变。这种规律叫乘法结合律。字母公式:(a·b)×c=a·(b·c) 8、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乘积。这种规律叫除法的运算性质。字母公式:a÷b÷c=a÷(b×c)。 9、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它们分别乘这个数,再把积相加。这个规律叫乘法分配律。字母公式:(a+b)·c=a·c+b·c 或a·(b+c) =a·b+a·c 两个数的差乘一个数,可以把它们分别乘这个数,再把积相减。这个规律叫乘法分配律的拓展。字母公式:(a-b)·c=a·c-b·c 或a·(b-c) =a·b-a·c 1)常见乘法计算: 25×4=100 125×8=1000 2)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3)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50+98+50 488+40+60 =50+50+98 =488+(40+60) =100+98 =488+100 =198 =588 4)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5)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25×56×4 99×125×8 =25×4×56 =99×(125×8) =100×56 =99×1000 =5600 =99000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一课一练(全册)

第1课时计算器

答案提示: 1.开关;清除屏;清除;清除 2. (1).ON/C;(2).1;7;8;(3).×;(4).6;9;(5).= 第2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先用计算器计算出每组前三道算式的结果,再按照规律写出后两道算式的结果。 1. 9×9= 99×99= 999×999= 9999×9999= 99999×99999= 2. 19+9×9= 118+98×9=

1117+987×9= 11116+9876×9= 111115+98765×9= 答案提示: 1. (1).81(2).9801(3).998001(4).99980001(5).9999800001 2. (1).100(2).1000(3).10000(4).100000(5).1000000 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 1.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到欢乐谷玩。车上有男同学m人,女同学15人,共( )人。看到路边红花有50盆,黄花有n盆,红花比黄花多( )盆。欢乐谷的成人票价为w元,儿童票价为成人的一半,儿童票价为( )元 2.已知2,4,6,8,10,…第(n+1)个数是()。 3.小小有n元,淘淘的钱比小小的3倍还多4元,淘淘有 ()元。 4.小明今年m岁,小刚今年(m+4)岁,五年后,他们相差()岁。

答案提示: 1. (m+15);(50-n);w÷2 2.2n+2 3. 3n+4 4.4 第2课时用字母表示等量关系

1.今年妈妈a岁,小明b岁,妈妈和小明相差岁。 A.ab B.(a+b)C.(a-b) 2. 小红家本月的用电量是70千瓦时,交电费c元,那么电费每千瓦时是元。 A.c÷70 B.(c+70)C.70 c 3. 汽车每小时行x千米,8小时行千米。 A.(8-x)B.(8+x)C.8x 4.每袋有a条鱼,3袋有条鱼。 A.3a B.(a+3)C.(a-3) 5.汉口到上海的水路长1125千米,一艘轮船以每小时26千米的速度从汉口开往上海。开出t小时后,当t=12时,离开汉口有()千米。 答案提示: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培优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培优题一 1、小亮用3个星期写了315个毛笔字。他平均每天写多少个毛 笔字? 2、一辆汽车10时30分从甲城开往乙城,平均每小时行36千米。 已知甲、乙两城的路程是180千米,这辆汽车到达乙城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3、学校买来10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每层可以放48本书,这些书架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 4、学校图书室买来960本书,放在8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5层,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 5、同学们从学校到公园春游,每分钟行60米,学校到公园的路程是3600米。 (1)出发15分后,同学们走了多长的路程? (2)同学们从早上8:30分出发,走完一半路程时是多少时间? 6、希望小学四年级有四个班,其中一班和二班共有81人,二班和三班共有83人,三班和四班共有86人,一班比四班多2人,一班有多少人? 7、爸爸、妈妈今年的年龄和是86岁,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今年爸爸、妈妈两人各多少岁? 8、哥哥比弟弟多做54道数学题,哥哥做的数学题比弟弟的4倍

多9道,两人各做了多少题? 9、在一次校运动会上,甲班参加田赛的有15人,参加径赛的有12人,既参加田赛又参加径赛的有7人,没有参加比赛的有21人,那么这个班有多少人? 10、《红楼梦》分为上中下三册,全书共108元,上册比中册贵11元,下册比中册便宜5元。上中下三册各是多少元? 11、同学们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2套。5000元买票够吗? 12、如果每个箱子装24袋牛奶,135箱能装多少袋牛奶?一个奶站有500袋牛奶,用20个箱子够装吗? 13、中美饭店想买12张桌子和136把椅子,已知每张桌子156元,每把椅子48元,他准备8000元钱够不够? 14、一种观赏蔬菜袖珍南瓜买5盆送一盆。王阿姨一次买5盆,每盆便宜多少元?15、一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题

一、分数乘法: 1、六楼的王大爷病了,小明帮王大爷送早餐, 从一楼走到二楼用了53 分钟,用同样的速度从一 楼到六楼王大爷家要用多少分钟? 2、一位市场营销员从甲城坐火车到乙城。火车行了全程的一半时,营销员睡着了。他醒来时看了看路标,发现剩下的路程是他睡着前火车所行路程的31。想一想,这时火车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3、观察左边的两个等式,找出规律,然后在右边等式的( )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2 9+79=29×79 ( )+4 7=( )×4 7 3 8+58=38×58 5 11+( )=5 11×( ) 4、一袋食盐重0.5kg ,第一次用去了0.15kg , 第二次用去了余下的73。哪次用的盐多?为什

么? 5、有两袋大米,第一袋大米重20kg ,如果从第 二袋中取出52 kg 大米放入第一袋中,两袋大米就 同样重。这两袋大米一共重多少千克?(用两种不同方法解答) 6下面的( )里可以填的最大整数是多少? (1)157×85<)(7 (2)5 4×8)( <85 (3)9 8×6 )(<32 (4)74 ×3 )( <1 7、一本书有120页,小敏第一天看了全书的83 ,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32。两天一共看了多 少页? 8、买电脑。原价是5000元,先降价101后,再涨价101,现价是多少元? 9、六(1)班有学生54人,将六(1)班学生的 9 1调到六(2)班,那么两班人数相等。原来两个 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10、用简便方法计算。 (1) 5 4×4+ 5 2×2+ 5 1×16 (2)20132012×2012 三、分数除法 1、如果x × 14 5 =y × 15 14=1,那么5x-2y= ( )。 2五个连续奇数和的倒数是451,这五个奇数中最 大的奇数是多少? 3、把一段长85米的钢管锯成若干相等的小段,一 共锯了4次,平均每段钢管长多少米? 4、小马虎在计算一个数除以83时,看成了乘83,结果得到109,小马虎计算的那一道算式的正确结 果应该是多少? 5、喝牛奶。一瓶纯牛奶200克,我第一次喝了4 1,

最新小学数学六年级培优题库 - 培优题库

最新小学数学六年级培优题库 - 培优题库 一、培优题易错题 1.对于实数a、b,定义运算:a▲b= ;如:2▲3=2﹣3= , 4▲2=42=16.照此定义的运算方式计算[2▲(﹣4)]×[(﹣4)▲(﹣2)]=________. 【答案】1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4)=2﹣4= ,(﹣4)▲(﹣2)=(﹣4)2=16, 则[2▲(﹣4)]×[(﹣4)▲(﹣2)]= ×16=1, 故答案为:1 【分析】先利用定义计算括号中的值,再进行计算即可.在利用新运算的时候需要先判断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根据其选择算式. 2.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b=a×b-a-b2+1,例如3★(-4)=3×(-4)-3-(-4)2+1.请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2★5; (2)(-2)★(-5). 【答案】(1)解:2★5=2×5-2-52+1=-16 (2)解:(-2)★(-5)=(-2)×(-5)-(-2)-(-5)2+1=-12 【解析】【分析】根据新运算定义得到算式,再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先算乘方,再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3.如果一个正整数能表示为两个连续偶数的平方差,那么称这个正整数为“神秘数”.如:4=22-02,12=42-22,20=62-42,因此4,12,20这三个数都是神秘数. (1)28和2012这两个数是神秘数吗?为什么? (2)设两个连续偶数为2k+2和2k(其中k取非负整数),由这两个连续偶数构造的神秘数是4的倍数吗?为什么? (3)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取正数)是神秘数吗?为什么? 【答案】(1)解:找规律:4=4×1=22-02, 12=4×3=42-22, 20=4×5=62-42, 28=4×7=82-62,…,2012=4×503=5042-5022,所以28和2012都是神秘数 (2)解:(2k+2) 2-(2 k) 2=4(2k +1),因此由这两个连续偶数构造的神秘数是4的倍数 (3)解:由(2)知,神秘数可以表示成4(2k+1),因为2 k +1是奇数,因此神秘数是4的倍数,但一定不是8的倍数.另一方面,设两个连续奇数为2 n +1和2 n -1,则(2 n +1) 2-(2n-1)2=8n,即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是8的倍数.因此,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不是神秘数.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测试题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测 试题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单元测试 一、认真审题,准确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数一数下面的物体各有几个正方体组成。 ( )个 ( )个 ( )个 ( )个 2、摆一摆,填一填。 ① ② ③ 观察上面的三个物体可以知道:第①个物体从上面看到( )个正方形,第②个物体从正面看到( )个正方形,第③个物体从侧面看到( )个正方形。 2、从( )面和( )面看到三个物体的形状完全相同;从( )面看到的形状不同。 二、请说出下面四张照片分别是在房子的哪一面拍的。( 12分) ( ) 面 ( ) 面 ( ) 面 ( ) 面 三、 观察连线。(6分)

从正面看从右面看从左面看 四、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18分) 1、如右图,数数它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 ① 9 ② 10 ③ 11 ④ 12 2、 左图是四个小正方体堆成的,从侧面看到的是() ①②③④ 3、用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右边的物体,下面的图 形是从( )看到的。 4、下列图形,从上面和侧面看,形状完全相同的是()。 ①②③ 5 的是()。 ①②③ 6 )。 ①②③ 五、仔细看图,填图号。(8分) ①②③ ④ ⑤⑥⑦⑧ (1)从正面看到的是C的有( (2)从侧面看到的是B的有( (3)从上面看到的是A的有() ①正面②侧面③上面 B C

六、下面的物体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请你 在方格纸上画出来。(18分) 七、创新提高。(18分) 1、用4个同样的正方体按要求摆一摆。从上面看到的是,共有多少种摆法试一试,自己摆出来。 2、下图是从正面看到的图形,若是由3个正方体摆放,该如何摆若是由4个正方体该如何摆试一试,自己摆出来。 3、用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如果从前面、侧面 是看到的形状都是,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你能搭出这个立体吗试一试。 ( (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专题训练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列方程解应用题: (1)一个箱子,如果装橙子可以装18个,如果装梨可以装16个,现共有橙子、梨400个,而且装梨的箱子是装橙子箱子的2倍.请算一下,装橙子和装梨的箱子各多少个?(2)一群小孩分一堆苹果,每人3个多7个,每人4个少3个,求有几个小孩?几个苹果? (3)一架飞机在两城之间飞行,风速为24千米/时.顺风飞行需要2小时50分,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求无风时飞机的速度和两城之间的航程. 【答案】(1)解:设装橙子的箱子x个,则装梨的箱子2x个,依题意有 18x+16×2x=400, 解得x=8, 2x=2×8=16. 答:装橙子的箱子8个,则装梨的箱子16个 (2)解:设有x个小孩, 依题意得:3x+7=4x﹣3, 解得x=10, 则3x+7=37. 答:有10个小孩,37个苹果 (3)解:设无风时飞机的航速为x千米/小时.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得: (x+24)× =(x﹣24)×3, 解这个方程,得x=840. 航程为(x﹣24)×3=2448(千米). 答:无风时飞机的航速为840千米/小时,两城之间的航程2448千米 【解析】【分析】(1)根据梨和橙子与各自箱数分别相乘,相加为两者的总数,求出装梨和橙子的箱子数。 (2)利用两种分法的苹果数是相同的,列出方程求解出小孩数和苹果数。 (3)利用逆风和顺风的路程是相同的,列出方程求出速度,再利用速度和时间求出航程。 2.某检修小组从A地出发,在东西向的马路上检修线路,如果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一天中七次行驶纪录如下。(单位:km)

(1)求收工时距A地多远? (2)在第________次纪录时距A地最远。 (3)若每千米耗油0.3升,问共耗油多少升? 【答案】(1)解:根据题意列式-4+7-9+8+6-5-2=1km. 答:收工时距A地1km,在A的东面 (2)五 (3)解:根据题意得检修小组走的路程为: |-4|+|+7|+|-9|+8|+|+6|+|-5|+|-2|=41(km) 41×0.3=12.3升. 答:检修小组工作一天需汽油12.3升 【解析】【解答】解:(2)由题意得,第一次距A地|-4|=4千米;第二次距A地-4+7=3千米;第三次距A地|-4+7-9|=6千米;第四次距A地|-4+7-9+8|=2千米;第五次距A地|-4+7-9+8+6|=8千米;第六次距A地|-4+7-9+8+6-5|=3千米;第五次距A地|-4+7-9+8+6-5-2|=1千米;所以在第五次纪录时距A地最远. 故答案为:五. 【分析】(1)根据题意得到收工时距A地(-4+7-9+8+6-5-2),正数在东,负数在西;(2)根据题意得到五次距A地最远;(3)根据题意和距离的定义,得到共走了的距离,再求出耗油量. 3.十字交叉法的证明过程:设甲、乙两瓶溶液的质量分别为和,浓度分别为和(),将两瓶溶液混合后所得的溶液浓度为,求证:.【答案】证明: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则混和溶 液中的溶质质量为,所以混合溶液的浓度为,所以,即,,可见。 【解析】【分析】溶液的浓度=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浓度。根据计算方法分别表示出两个容器中溶质的质量和混合后的浓度,得到等式后用十字交叉法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套单元测试题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套单元测试题 一、小小知识窗;显我本领强。(20分) 1、0.85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这样的个计数单位;再添上()个这样的单位就是1。 2、图中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用小数表示是( )。 3、3分米=()米4角=()元 2.5千克=()克 4、已知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字是7;十分位上的数字是8;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是()。 5、若a×10=b÷0.1(a、b都不等于0);则a()b。(填上“>”、“<”或“=”) 6、0.30是( )位小数;读作();它与0.3的大小()。 7、2.7×2.8的积;小数部分有()位。 8、0.25扩大它的100倍是();再扩大它100倍是()。 9、把4.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也就是把原来的数()倍。 10、把6.068去掉小数点;原数就( )。 1 / 38

二、小小审判员(对的打上“√”;错的打上“ד。)(10分) 1、一个小数要扩大3倍;小数点要向右移动3位。() 2、近似数是5.38的三位小数不止一个。() 3、5.29在自然数5和6之间;它近似于5。() 4、四位小数一定比三位小数大。() 5、在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我来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分) 1、比较大小:3.105 ( ) 3.15 A、> B、< C、= 2、大于2.109而小于2.209的数( )。 A、只有一个 B、只有两个 C、有无数个 3、把84.6缩小到原来的()分之一是0.846 2 / 38

A、10 B、100 C、1000 4、30个0.01和3个0.1相比较( ) A、30个0.01大 B、3个0.1大 C、它们大小相等 5、≈( )亿(保留整数) A、75 B、76 C、75.54 6、把0.5改写成大小不变;以百分之一为单位的小数是( )。 A、0.05 B、0.50 C、0.500 7、5.384中的“8”在 A、十位上 B、百位上 C、百分位上 8、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数的大小() A、不变 B、发生变化 C、可能变;也可能不变 四、把下列各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 / 38

(完整word版)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2017)

第一单元备课计划 教材分析: 教材分两段编排:第一段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第二段教学使用计算器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教材为了突出使用计算器在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价值,在“万以上数的认识”单元后专门安排了“使用计算器”这一单元。这样安排,(1)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以及探索数学规律,(2)便于学生感受在什么样的问题情境下使用计算器,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学习,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计算器键盘上各种常用键的功能。 难点:掌握计算器正确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计算器(1) 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学情分析: 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 3、在师生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会利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作业含答案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作业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某检修小组从A地出发,在东西向的马路上检修线路,如果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一天中七次行驶纪录如下。(单位:km) (1)求收工时距A地多远? (2)在第________次纪录时距A地最远。 (3)若每千米耗油0.3升,问共耗油多少升? 【答案】(1)解:根据题意列式-4+7-9+8+6-5-2=1km. 答:收工时距A地1km,在A的东面 (2)五 (3)解:根据题意得检修小组走的路程为: |-4|+|+7|+|-9|+8|+|+6|+|-5|+|-2|=41(km) 41×0.3=12.3升. 答:检修小组工作一天需汽油12.3升 【解析】【解答】解:(2)由题意得,第一次距A地|-4|=4千米;第二次距A地-4+7=3千米;第三次距A地|-4+7-9|=6千米;第四次距A地|-4+7-9+8|=2千米;第五次距A地|-4+7-9+8+6|=8千米;第六次距A地|-4+7-9+8+6-5|=3千米;第五次距A地|-4+7-9+8+6-5-2|=1千米;所以在第五次纪录时距A地最远. 故答案为:五. 【分析】(1)根据题意得到收工时距A地(-4+7-9+8+6-5-2),正数在东,负数在西;(2)根据题意得到五次距A地最远;(3)根据题意和距离的定义,得到共走了的距离,再求出耗油量. 2.某检修小组乘一辆汽车沿东西走向的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向东走为正,某天从A地出发到收工时,行走记录如下(单位:km):+15,﹣2,+5,﹣1,+10,﹣3,﹣2,+12,+4,﹣5,+6 (1)收工时,检修小组在A地的哪一边,距A地多远? (2)若汽车每千米耗油3升,已知汽车出发时油箱里有180升汽油,问收工前是否需要中途加油?若加,应加多少升?若不加,还剩多少升汽油? 【答案】(1)解:+15+(-2)+5+(-1)+(-10)+(-3)+(-2)+12+4+(-5)+6 =19(km),答:检修小组在A地东边,距A地19千米

最新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备课计划 教材分析: 教材分两段编排:第一段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第二段教学使用计算器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教材为了突出使用计算器在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价值,在“万以上数的认识”单元后专门安排了“使用计算器”这一单元。这样安排,(1)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以及探索数学规律,(2)便于学生感受在什么样的问题情境下使用计算器,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学习,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计算器键盘上各种常用键的功能。 难点:掌握计算器正确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计算器(1) 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容: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 3、在师生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会利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 1、师、生自备计算器。 2、教师准备一些有关计算器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 课前小研究

(完整版)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所有单元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背诵或默写知识点 知识点一:用字母表示数第1点能理解,第2点要会背得分: 1、用字母表示数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 可以省略不写。省略时,通常把数字写在字母前面。数字1与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字母按顺序写。如:a×b=ab、5×a=5a、1×a=a、a×a= a2 注意: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结果时要注意格式:首先写出字母等于几,再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然后利用脱式计算的形式,将字母换成数再计算即可。 2、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数量关系,如:s=vt;计算公式,如: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a或s= a2 ; 3、正方形的周长:C=4a 长方形的面积:S=ab ;长方形的周长:C=2.(a+b)=2(a+b) 注意:2 a与a2学习时注意区分,不能混淆。2 a表示两个a相加,a2两个a相乘。当a等于0或2时,2 a=a2 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 (1)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那么,s=v×t ;v=s÷t ;t=s÷v (2)用a表示单价;b表示数量;c表示总价。 表示求总价的公式是:(c=a×b ); 表示求单价的公式是:(a=c÷b ); 表示求数量的公式是:(b=c÷a )。 (3)用a表示工作效率,t表示工作时间,c表示工作总量。 表示求工作总量的公式是:(c=a×t ) 表示求工作时间的公式是:(t=c÷a ) 表示求工作效率的公式是:(a=c÷t ) 3、用字母表示平面图形公式: (1)长方形: 周长=(长+宽)×2 C 长 =(a+b)×2 面积=长×宽 S 长 =a ×b (2)正方形: 周长=边长×4 C 正 =a×4=4a 面积=边长×边长 S 正=a×a 或S 正 = a 2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培优专题:第 1 讲 整除(含答案PDF)人教版

第1讲 整除 一、整除的定义 如果正整数a b 、满足a 除以b 的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则称b 能整除a ,或a 能被b 整除,记作b a (读作b 整除a ).此时,a 为b 的倍数,b 为a 的约数(或因数). 例如:1234÷=,记作312,可以称12能被3整除,或3能整除12. 如果正整数a b 、满足a 除以b 的商不是整数,则称b 不能整除a ,记作b a . 二、常见数的整除判定方法 1.末位法: ①如果一个数的个位能被2或5整除,则此数能被2或5整除; ②如果一个数的末两位能被4或25整除,则此数能被4或25整除; ③如果一个数的末三位能被8或125整除,则此数能被8或125整除. 2.截断求和法: ①如果一个数各位数码之和能被3或9整除,则此数能被3或9整除; ②如果一个数从右向左每2位截断后,各段之和能被99(11、33)整除,则这个数就能被99(11、33)整除. ③如果一个数从右向左每3位截断后,各段之和能被999(27、37)整除,则这个数就能被999(27、 37)整除. 3.截断求差法: ①若一个数的奇数位数码和与偶数位数码和之差能被11整除,则这个数能被11整除; ②若一个数从右向左每2位分段,奇数段和与偶数段和之差能被101整除,则这个数能被101整除. ③若一个数从右向左每3位分段,奇数段和与偶数段和之差能被1001(7、11、13)整除,则这个数能被1001(7、 11、13)整除. 三、整除性质 性质1 如果a 和b 都能被c 整除,那么它们的和或差也能被c 整除,即如果c ︱a ,c ︱b ,那么c ︱(a ±b ). 性质2 如果a 被b 整除,b 又能被c 整除,那么a 也能被c 整除,即如果b ∣a ,c ∣b ,那么c ∣a . 性质3 如果a 被b 和c 的乘积整除,那么a 能被b 或c 整除,即如果bc ∣a ,那么b ∣a ,c ∣a . 性质4 如果a 被b 整除,也能被c 整除,且b 和c 互质,那么a 就能被b 和c 的乘积整除,即如果b ∣a ,c ∣a ,且(b ,c )=1,那么bc ∣a . 性质5 如果b |a ,那么bm |am (m 为非0整数). 性质6 如果b |a ,且d |c ,那么bd |ac .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训练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训练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一个自然数若能表示为两个自然数的平方差,则这个自然数称为“智慧数”.比如:22-12=3,则3就是智慧数;22-02=4,则4就是智慧数. 从0开始第7个智慧数是________ ;不大于200的智慧数共有________ . 【答案】8;151 【解析】【解答】解:(1)首先应该先找到智慧数的分布规律. ①∵02-02=0,∴0是智慧, ②因为2n+1=(n+1)2-n2,所以所有的奇数都是智慧数,③因为(n+2)2-n2=4(n+1),所以所有4的倍数也都是智慧数,而被4除余2的偶数,都不是智慧数. 由此可知,最小的智慧数是0,第2个智慧数是1,其次为3,4, 从5起,依次是5,7,8; 9,11,12; 13,15,16; 17,19,20… 即按2个奇数,一个4的倍数,三个一组地依次排列下去. ∴从0开始第7个智慧数是:8; 故答案为:8; ( 2 )∵200÷4=50, ∴不大于200的智慧数共有:50×3+1=151. 故答案为:151. 【分析】根据题意先找到智慧数的分布规律,由平方差公式(a+b)(a-b)=a2-b2,因为2n+1=(n+1)2-n2,所以所有的奇数都是智慧数,所有4的倍数也都是智慧数,而被4除余2的偶数,都不是智慧数;由此可知,最小的智慧数是0,第2个智慧数是1,其次为3,4,得到从0开始第7个智慧数是8. 2.列方程解应用题: (1)一个箱子,如果装橙子可以装18个,如果装梨可以装16个,现共有橙子、梨400个,而且装梨的箱子是装橙子箱子的2倍.请算一下,装橙子和装梨的箱子各多少个?(2)一群小孩分一堆苹果,每人3个多7个,每人4个少3个,求有几个小孩?几个苹果? (3)一架飞机在两城之间飞行,风速为24千米/时.顺风飞行需要2小时50分,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求无风时飞机的速度和两城之间的航程. 【答案】(1)解:设装橙子的箱子x个,则装梨的箱子2x个,依题意有 18x+16×2x=400, 解得x=8, 2x=2×8=16. 答:装橙子的箱子8个,则装梨的箱子16个 (2)解:设有x个小孩,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黄河掠影 ——————用字母表示数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几何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 1、用字母表示数 2、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3、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 4、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5、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通过算式的变换,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4、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5、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

简洁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 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四、教学难点: 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五、课时安排:8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信息窗1: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情景图) 师:观察情景图,你看到了什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生:我知道了黄河三角洲目前的面积已达5450平方千米。 我知道了黄河三角洲形成的原因。 我知道了黄河三角洲平均每年向渤海推进2——3千米。 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黄河三角洲。 二、新授: 师: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