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住宅区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形态和设计

简述住宅区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形态和设计
简述住宅区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形态和设计

简述住宅区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形态和设计

目前, 人们所热衷议论的建筑主题多是居民建筑。居住区公共建筑, 它不仅是对建筑行业有所影响, 而且还会影响到人们的居住。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 人们不仅局限于建筑的技术和物质需求, 而且在考虑自身切身利益的同时满足更多的需求如色彩搭配、空气质量等, 为了满足许多居民的需要, 小区公共建筑将向人文、生态发展, 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住宅建筑发展的趋势。

1 居住小区的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高速、高效发展, 但同时, 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 空气污染、水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 当人们过着富裕的生活时, 他们在关注居住建筑的硬件设施的同时。也对软件设施提出来相应的要求, 如花园布局、居住地点、阳光照射等, 人类是大自然的一员。不管经济如何发展, 人类都是大自然的一员。因此, 考虑环境是人的本性和居民公共建筑的发展方向。当代中国著名建筑师已得出结论:在20世纪, 50年代和60年代, 我国建筑节能;在70年代和80年代, 我们的建筑是经济实用, 90年代以来, 我国建筑主要看中实用性;在未来, 我们将人文与生态建筑定为发展主题。从上述中不难看出, 我国的建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不

断创新发展, 在利弊取舍之后选择更为优秀的方向发展, 而发展的最终目的地, 是人文和生态, 这就是绿色环保、让人类回归“自然”的发展理念, 也是对华夏文化的历史传承。

每一座建筑都具有当代人文需求, 它是当代历史文化特征的反映。作为一个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 传承文化、维护多元文化设计是每一个设计师的责任。特别是对于建筑业来说, 建筑设计除了要达到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还需要有一定文化内涵, 这不仅是设计师的责任, 也是设计者的责任。居住建筑的生态要求应以绿色环保为重点。建筑材料的选择要注意无公害、无害化。在住宅的建设过程中, 排水系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高效的排水系统使用水的效率提高, 节约水资源。在园林进行设计时, 在关注整体设计的同时, 也要注意密度, 充分考虑植物的分布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维护环境;在建设中充分考虑如何节省不可再生资源, 也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科学和新技术的应用来减少能源污染。

2 公共建筑形态和外部空间设计

社区公共建筑的形式和外部空间设计应以社区环境建设为中心, 以满足居民的公共生活需求。为了适应整体的规划和设计的发展应在人文、生态的设计考虑, 人类创造的文化氛围、人文精神、生态方面应注重自然、合理的绿化, 住在完全创造视觉和思维的居民创造一个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整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卷首语 1、分析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共性问题,运用一般性原则,阐明公共建筑中带有普遍性和规律 性的问题。 2、学习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构思方法和必要的组合技巧。 3、公共建筑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 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等。 4、公共建筑的设计工作涉及到总体规划布局、功能关系分析、建筑空间组合、结构形式选 择等技术问题。 5、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分析题目、调查场地、总平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成果表达。 6、` 7、建筑分类:按建筑风格、建筑组合方式、结构类型、使用功能(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工业建筑)或高度划分。 8、建筑设计原则:经济、安全、适用、美观。 9、公共建筑:面向社会、具备公共参与性或开放性特征的建筑类型。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1)、建筑是什么 ! ——建筑是为了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利用物质技术,按照科学法则和审美要求,通过对空间的塑造,组织与完善所形成的物质环境。 2)、创造室外空间环境时,应考虑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的问题。 内在: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及美观的问题; 外在: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 3)、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 a、开敞的空间场所(集散广场) 在共公建筑中,因为人流比较集中而要求空阔的场所,形成一定规模的集散广场,需要各种流线的通行能力和空间构图的需要来确定其规模和布局形式。 因为这类广场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同时在艺术处理上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广场的空间尺度和立体构成等构图的问题,为人们观赏建筑景观,提供良好的位置与角度。 ; 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路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路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 b、活动场地 与室内空间的联系密切,应靠近主题建筑主要部位 c、停车场所 停车场位置,一般要设置在方便易找的地方,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后侧,但不应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和艺术性为原则。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试的试题

1.如何理解“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并说明建筑空间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名词解释 层高是指该层地坪或楼地面到上层楼板面的距离。 造型表现 :利用建筑自身存在的某些规律,运用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结合反映建筑空间处理、环境布局而构成的完美的建筑形象。建筑设计方法论的研究:设计应该如何进行与建筑师应如何思考和工作。 1、公共建筑: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空间尺度:就是人们权衡空间的大小、粗细等视觉感受上的问题。 3、韵律:所谓韵律,常指建筑构图中的有组织的变化和有规律的重复,是变化与重复形成了有节奏的韵律感,从而可以给人美的感受。 4、建筑构图原理:形式美的规律,运用于建筑艺术形式的创作中,常称之为建筑构图原理。 5、功能分区:在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更需要把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他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按区段加以划分,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和联系方便。使不同要求的空间,都能得到合理安排。 6、有效面积: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 使用面积: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 建筑面积: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 结构面积:建筑平面中结构所占的面积 7、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 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填空 建筑结构的发展。一方面是新材料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仿生学 建筑构图规律:1.统一与完整2.对比与微差3.均衡与稳定4.韵律与节奏5.比例与尺度6.主从与重点 2.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一般考虑建筑群体.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和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1.在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中,作为垂直交通联系的手段,常用的有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及坡道等形式。 2.功能与流线分析是现代建筑设计最常用的手段。 3.民用建筑按照它们的使用性质,通常分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两大类。 4.公共建筑通常以交通.使用.辅助三种空间组成。2 5.公共建筑交通枢纽的设计主要依据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功能要求,二是精神要求。 6.在医疗建筑中,基于防火疏散的需要至少设置2部楼梯。

室内空间形态,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室内空间形态,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使得 室内设计的一些相关材料和形态设计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 得室内空间形态设计面临着新的形势。室内空间形态设计对室内风格形成有着直 接影响。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 更高要求,对室内空间形态设计越来越重视,室内空间形态设计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运用室内空间形态元素,进行合理设计值得研究。 关键词:室内设计;室内空间;形态;材料;研究 1前言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物质、精神的高度文明,人们对于生活空间的 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室内设计师是为人们勾勒美好生活品质的缔造者,人们越 发重视个人的生活起居环境,就越发信任和依赖于设计师的创造,因此,这个行 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则代表了整个社会群体对于自身生活环境的审美 价值观的变化。当然现阶段,设计师也并不能完全主宰设计,就当前商业社会的 大环境而言,确实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内许多优秀设计师的设计思维表达与 实现。在对一个设计方案竞标的过程中,甲方往往看重竞标公司的背景实力,诸 如是否海外公司或是否国外设计师设计主案;或依据公司背后主导者权利的大小 以及社会关系的轻重来评定中标的一方,可能过于注重设计师本身的明星效应反 而忽略了脱下商业光环的设计师所具有的创造力,以及无法避开世俗的衡量标准 而注重设计作品自身所带来的生命力。 2关于室内空间形态的几个基本概念 2.1形态 “形”通常指物体的外形或形状,它是一种客观存在。“态”是指蕴涵在物体内 的“状态”、“情态”和“意志”,是由“形”向人传递的一种心理体验和感受。“形态”在《辞海》中的解释就是“形状与神态”,“也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在 艺术设计领域中,“形态可以理解为由物体的形状、大小、空间结构、色彩、肌理和相互间的组配关系等要素,所产生的给人的一种有关物体的心理印象和精神反映。形态不仅仅有物质层面的所指,而且还包括精神、文化层面的意义。 2.2形式语言: 形式语言或设计语言是设计师或造型艺术家经常使用的词汇,其含义都是指 作者通过使用某种式样交流思想、传达意念。“形式”一词原本是亚里士多德和西 方中世纪哲学家使用过的一个哲学概念,专门用来指事物的内在结构规律。培根 后来沿用它并赋予它新的生命,他认为形式是物质性质的内在基础和根据,是事 物内部所固有的活生生的力量。就普遍意义而言,形式与内容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形式是传达内容的媒介,是内容的外在显现。形式也是一种美学概念,专门从艺 术本体上研究作品的意义及表现力。形式在造型艺术中常常表现为一定的结构秩序,这种秩序是艺术家对自然和生活的提炼与抽象,是对其内在规律性的把握, 它在形式要素的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平衡、以及主与次、虚与实、 局部与整体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美的意韵。事实上,任何一种造型艺术活动,都 是作者通过使用形式语言元素和历史上、现实中存在的视觉资源,不断创造出新 形象、新感觉的活动。 2.3视觉与形态: 视觉艺术是一种通过人的视觉感受而将客观内容纳入主观心灵并予以对象化

最新最全《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研)包含课堂笔记上课讲义

公共建筑的设计原理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2>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3>公共建筑的造型问题。 <4>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分析。 <5>空间组合的综合分析。 公共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场所。 公共建筑的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建筑师环境观: 1.给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 2.注意优美的环境,应该反映出国家,城市,乡镇最突出和鲜明的标志, 3.公共建筑与环境艺术是指“生活环境“与视觉艺术”完美结合。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 1.群体建筑 2.广场道路 3.绿化设施 4.雕塑壁画 5.建筑小品 6.灯光造型与夜间的光明艺术效果. 公共建筑总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1)环境中的空间与建筑. 2)环境中的空间与场所. 3)环境中的空间与绿化。 环境布局的最中目的: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环境中的空间与建筑: <1>通过设计组合所形成的空间环境应体现出一定的设计意图与艺术构思. <2>环境中应体现的主体建筑为中心,附属建筑的周围环境共同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设计思想。 <3>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物质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 场所:1)活动场所2)停车场所3)集散场所 作用: 1)主要给人们进行活动,游戏,缓冲,休闲等作用 2)主要包括汽车,自行车,停车作用三种类型; 3)场所环境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该综合室内空间构图要求,安排一定的绿化,雕

《外部空间设计》

1、广场宽度的最小尺寸等于主要建筑物的高度,最大尺寸不超过其高度的2倍——Camillo Sitte 2、外部空间可以次啊用内部空间尺寸8~10倍的尺度,称之为「十分之一理论」(One-tenth theory)。 3、外部空间可采用一行程为20~25米的模数,称之为「外部模数理论」 每20~25米,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有变化,或是地面高差有变化,那么,即使在大空间里也可也打破其单调,有时会一下子生动起来。 4、重复质感的方法:假定有饰以掺花岗岩碎石预制混凝土板的外墙,人靠近这个外墙,能充分地观赏它材料质感的范围可考虑为第一次质感。然后,当达到看不到碎石的距离时,考虑由预制板接缝的分格构成第二次质感。第一次质感与第二次质感是分别按适宜视距有意识地进行布置的。如果要更加明显地表现第一次与第二次的顺序,那就是在视觉上故意处理成不连续的。例如,:其间布置水面或灌木丛,使人不能通行,就可以提高上述效果。 5、要使汽车领域与行人领域在视觉上有连续干,同时又有分隔,那就采用哪怕一两步台阶,改变室外的标高。这样布置可以创造像客厅的壁龛那样的领域,同时改变铺装材料,也可以丰富外部空间。或是布置小的水流及矮墙之类。 6、分成运动和停滞来考虑空间时,二者既有完全独立的情况,也有浑然一体的情况。不过,停滞空间如不从运动空间分离开布置,就不能创造真正安静的外部空间。 停滞空间中用于静坐、眺望景色等时,应当相应地在空间中设置长椅、绿荫、照明灯具、风景点等。用于合唱、讨论等时,希望或是地面有高差变化,或是背后有墙壁而围成的空间。饮水、洗手、厕所等处,用途是极明显的,因此在容易找到而又不受其妨碍的地方,同室内差不多地进行布置就行了。运动空间希望平坦、无障碍物、宽阔,而且多是巧妙地过渡到并非停滞空间那样细致手法的状况 7、着手途径:外部空间设计要尽可能赋予该空间以明确的用途,根据这一前提来确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墙壁的造型、地面的高差等。 8、沿着棋盘式道路修建建筑时,建筑物转角成为以直角突出到道路上的阳角,而且,即使在创造一幢建筑都不修建的外部空间时,也会由于四角的道路形成的缺口,而削弱了封闭性。相对的,在保持转角而创造阴角空间时,即可大大加强空间的封闭性。 9、圆柱没有方向性,同时具有扩散性,没有充分形成封闭空间。 10、矮墙主要用于领域与领域之间的划分,在阴角处采用转折墙或独立的直墙,对封闭性没有多大关系。勿宁说,可以认为在地面有高差处,或沿水流及绿化处作为边框使用是好的。 11、选择摄影构图时,由于在近景上收入屋檐或下垂的枝叶等,收束流笼统的远景,就可以形成有尺度感的空间。在外部空间构成上,也可以把视线收束在画框之中,使远景集中紧凑,给空间带来变化和期待感。 12、日本庭院常用技法:或是利用地面的高差,或是很好地配置树木,或是运用相当人视线高的墙壁,就可以简单达到随着人的移动远景时隐时现,变化着的空间。 13、碰到墙或绿篱之类就转直角的手法,里面完全不能看通,带来深邃的印象。由于改变行进方向,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景色,打破空间的单调,在空间中产生跳跃,这是在通向重要建筑的引道或神社参道等处采用的日本外部空间设计传统手法。 14、外部空间设计中,西欧技法与日本技法常有的区别在于:一个是从一开始就一览无余地看到对象的全貌,给人们以强烈印象和标志;一个是节制地不大给人看到全貌,一面使人有种种期待,一面采取可以一点一点掌握空间的布置。 15、安排高差就是明确地划定领域的境界,由于高差就可以自由地切断或结合几个空间。地面低于基准地平面的低庭院(sunken garden),具有与竖起墙壁同样的封闭效果,而且,从地面看低的部分时,因为容易在一瞥当中掌握整个空间,所以在外部空间设计中是极有效的技法。低庭院的手法可用于外部空间规模较大、平面复杂、人流大量集中的市中心地带空间难以掌握的情况,或是一方面使空间上连续,同时又把有入场券和无入场券者加以区分的情况,可以说它的使用范围是相当广的。 16、外部空间的踏步最好宽度较大,人们能充裕地交错通过。而且,踏步高度与室内相同或是根据情

室内空间形态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室内空间形态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发表时间:2017-09-07T16:07:47.6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作者:吕文毅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经济不断进步,社会生活使得设计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小到一个茶杯,大到一个城市,无不需要设计。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528400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经济不断进步,社会生活使得设计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小到一个茶杯,大到一个城市,无不需要设计。设计师所有的构思都来源于具体的形态,所以,形态是设计者设计思想的彰显,也是设计作品具有实用功能和审美价值的具体体现。由于现在很多年轻的室内设计者对形式法则了解甚少,许多人一味强调凭感觉来处理设计中的形式问题,这是非理性的指导。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需要把各种形态要素运用形式法则的原理积极的构建起来。随着历史进入后工业信息时代,形态设计已从最初的满足使用功能发展成为一种装饰手段,与之相适应的,室内空间形态设计也日渐趋于个性化,再也不能把它容纳到传统简单而统一的空间形态之中,设计者在室内空间中进行形态设计,应致力于达到美的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形式的统一。室内设计在生活、工作活动空间的创造方面与当代技术进步紧密相连。随着现代新材料的日新月异,不同的材料与形态设计之间互动构成的关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何种形态能够发挥材料的最优性能或是可能暴露其缺点,都需要精确的把握处理。无论如何,历史景仰创造者,只有新颖的设计才富有鲜活的生命力,对于室内设计来说,设计者要能预见公众审美观念和审美爱好的发展方向,重视独创性、前瞻性。 关键词:室内设计;形态美感;设计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现代建筑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在加上建筑材料的不断变化、设计风格的不断变化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这都使得室内空间形态设计的理念产生了变化。室内空间形态设计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变化发展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社会的形势,这样才能使得建筑能够很好的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当前的室内空间形态设计必须要有足够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当代人的审美观念。 1、当前室内形态设计的现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空间的审美要求也在提高。室内空间形态设计和人们的起居环境息息相关,只有做好其相关工作,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相关需求。室内空间形态设计和人们的审美观念的发展变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会审美价值观的变化。然而目前,能够对室内空间形态设计造成影响的也不完全由设计师来掌握,有很多的相关因素对室内空间形态设计造成了影响。比如,公司的一些竞标实力都会对室内空间形态设计造成一定的影响。设计师对于室内空间形态设计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当前形势下,创造力对于室内空间形态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设计时,只有不断的创新发展,才能使得室内空间形态设计不断的进步发展。 2、室内空间形态的意义 形态对于室内空间设计是极其重要的。设计需要把各种形态要素运用形式法则的原理积极的组合起来,应致力于达到丰富的内容和接近完美的形式的统一。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布鲁诺 ? 塞维曾说过:“ 尽管有其他艺术为建筑增色,但只有内部空间,这个围绕和包含我们的空间才是评价建筑的基础;是它决定了建筑物审美价值的肯定和否定。所有其他因素是重要的,或者我们只能说可能是重要的,但对空间概念来说,它们总是处于从属地位。” 所以说,室内空间是建筑物真正主角,对它的研究是建筑最基础、最根本的研究,而其对人类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 3、室内空间形态设计的基本理念 视觉与形态视觉艺术是一种通过人的视觉感受将客观内容纳入主观心灵并予以对象化呈现的艺术形态。一些美学研究者认为,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艺术离不开创造者和欣赏者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都是通过一定的感官和所创造的形态物质媒介,前者创造出审美对象形态,后者达到审美愉悦。空间指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物体存在的广延性。时间和空间具有客观性,同时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割。可以说,空间是万物存在的基本形态,是各种事物活动的环境,是物质存在的并序性,空间和时间与物质分不开。 4、形态美的塑造 室内空间的设计应该满足其功能需求与其精神需求,如果需要用一个方法来表达其意义我认为是形态美感的塑造。如果说艺术的表现没有对错之分,但是一定有高低之分,也就是说在设计涉及到结构布局、软装饰、形态塑造时一定是有高低评判标准。如果说要举个现实的案例来说明我这个理论,那么这就好比我给AA方设计了一个案子,审美的水平可以满足给AA方,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AA方审美水平的提高,我设计作品观念在AA方的观念里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设计师就应反省,到底形态美的塑造是迎合当时的审美趣味需求还是应该追求其艺术品质的追求与塑造让自己的设计变得经典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更倾向于后者。 4.1形态的色彩语言 如果说色彩有各自的语意的话,那么色彩在形态的塑造上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说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那么色彩的搭配一定是空间的艺术。在设计不同空间时,设计师必须考虑其形态之中的色彩语言,这就好比设计一所富丽堂皇的酒店设计师大部分会用到黄色,不管材料是否是木材还是石材。这就好比中国古代天子才能使用黄色,平民百姓却并不行,用了便会致其重罪,在人们潜移默化之中,认定黄色便是富贵的象征,其形态表现上的语意便是富贵。其实这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关于人们对色彩的认知与理解也一定是会变化,这关乎到时间,地域,文化,甚至是气候。在此我想表达的便是色彩的表达一定得是对于设计师自身设计的一个表达,色彩的形态语言一定是对设计师理念的阐述而不是为了表达做出一些迎合的行为。我认为,设计师在设计整个空间时就跟谱曲或者绘画一样,色彩关系是有其韵律之美与节奏之美的。 4.2点、线、面、体 点、线、面、体是构成形态美的四个基本要素,所有形态美都是由这四个基本要素组成的。这四个基本要素的关系是相互独立而又互相联系的。首先,点是视觉艺术中最简单的形态,给人一种灵活感和弱小感。点具有向心性,这样就使得点可以成为空间造型的中心或者重心。比如,人民大会堂顶端的设计就是由一颗五角星向外散发出无数小点,这样将万众一心的凝聚力很好的进行了展现;线在艺术设计中具有细长锐利的表现性,设计师用不同的线条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法,不同的线条类型也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冲击,设计师在进行利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利用;面具有非常明显的动感,这使得面在形态美中更具有感情韵味,不同规则的面也会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结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建筑师环境观: 1.给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 2.注意优美的环境,应该反映出国家,城市,乡镇最突出和鲜明的标志, 3.公共建筑与环境艺术是指“生活环境“与视觉艺术”完美结合。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 1.群体建筑 2.广场道路 3.绿化设施 4.雕塑壁画 5.建筑小品 6.灯光造型与夜间的光明艺术效果. 场所:1)活动场所2)停车场所3)集散场所活动,游戏,缓冲,休闲室外空间与建筑:与主体建筑相配合,围合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 室外空间根据使用性质不同,一般可划分为下列几种形式:①开敞场地②活动场地③停车场地④服务性的院落 服务性的院落:大多数公共建筑还需要设置服务性的院落,如锅炉房,厨房等。一般为了出入方便,常设置单独的出入口。 停车场地:停车场的位置,一般要求尽量设在方便易找的部位,如主体建筑物 的一侧或后侧,以不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与艺术性为原则。 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口处,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入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 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有利于干道转角处车辆拐弯处的视线要求,同时也有利 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 公共建筑前面常常后退红线一段距离,形成开敞的室外场地,主要原因是:形 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主要是为了用来疏散人流。为了充分利用场 地,常被用作停车;人们活动之用;供人们观赏建筑之用。 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1)利用环境.2)改造环境.3)创造环境.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俗则摒之,嘉则收之 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概括出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 1:从建筑的实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分析

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分析 前言 当代生活中,很多人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封闭而毫无意味的环境中度过,坐在隔断的空间内,空气是处理过的,周围的材料是人造的或合成的,有时甚至光线也是人造的,由于失去了与自然界的联系,人们的感官变得迟钝起来。人们渴望生活和居住空间有意义,内心盼望与自然沟通,于是就有了安藤忠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见解:“自然应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很接近的存在。它应成为日常生活如工作、购物、与友人约会聊天时最好的伴侣,我希望将自然重新引入都市之中,并与日常经历相联系”。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远不止于地形和地点,自然光作为最基本的自然要素引入建筑,同时引入了户外景致,使室内外自由衔接;同时,自然光引入了时间,使人们能感觉到季节的交替与时间的流逝,于是人们的居住场所变得有意义和意味。 一、公共建筑的特点 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和建筑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当今社会出现的建筑科学的进步和现代艺术的发展,使人们对建筑和室内环境设计有了新的理解。公共建筑面临新时代各种建筑思潮的挑战,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高科技建筑产品和设施的应用使“高技派”建筑成为经久不

衰的“时髦”。在建筑设计中,采用传统建筑手法和美学法则与现代空间造型、现代材料、结构技术相结合,追求典雅的建筑新气派,是某些大型公共建筑设计新的理念与方法。强调新建筑的地方风格和乡土气息,更注重建筑的人性特征。 1.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特点 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发展表现为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新理念的产生,即包括环境、生态、科技、经济、社会、文化等的综合观念。室内设计是通过室内设计元素对各种事物及含意进行表现的,室内设计形式可以看作是室内设计元素加上从建筑室内设计学的历史中积累中选取的“引用语”\。在建筑室内设计符号学中有很多种对室内设计元素的分类方法,室内设计元素分为表现的元素和内容的元素两大类,表现的元素包括覆盖表面的元素和形式表现的元素;内容的元素包括生活方式、种族领域的元素,社会人类学含义元素和表现个人心理意图的元素。 二、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内容 现代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综合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设计及实施的过程中还会涉及材料、设备、定额法规以及与施工管理的协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分析(doc 8页)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分析(doc 8页)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实例 ——贝律铭作品分析 摘要:本文试通过分析贝律铭的图书馆建筑,依据建筑设计基本原理,探讨新时期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去综合地解决建筑面临的种种矛盾。 关键词: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贝律铭,美术馆 在我们的设计中,往往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摸索、去解决,有时往往回到最基本的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上来。从最基本的点出发,抓住最主要的矛盾,然后再丰富发展,力求做到完善。贝律铭的作品往往一开始面临很大的挑战,从开始到完成体现了一个基本的思路,他不是从形式到功能,也不单单是现代主义的形式追随功能,而是综合环境、城市脉络、轴线、功能、空间、人们的心理和生理体验等等各方面因素。 一、大师简介 贝律铭是最富盛名的华人建筑师,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18岁到美国,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作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博采众长,受柯布西耶影响,建筑中表现雕塑性,同时受密斯风格的影响,展现结构之间的直接相接的构筑美,他自己也摸索适合自己的建筑材料,其中最擅长的便是混凝土的应用。在图书馆建筑的设计中,贝氏加入中国传统建筑的庭院元素,为现代建筑增添了精彩的一笔。同时他表示中国的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他援引自然的观念,试图为中国的现代建筑寻找新的方向。相对于中国其他探索中国式建筑的建筑师们任意拼贴中国式的建筑元素,贝律铭的方法显然高明的多,是从中国建筑的本质出发进行的探索。 二、作品分析 (一)、伊弗森美术馆 该作品是贝律铭的第一件美术馆作品,任务面临两项挑战:(1)该馆需要经常进行特展和巡展,所以空间要适应多变的类型不同的展厅。(2)该馆是地方性的小美术馆,且位于市中心更新区,想要成为吸引人的场所,势必要有与众不同之处。第一个挑战是对建筑功能的要求,第二个挑战是对建筑造型的要求。贝律铭从造型着手,做了高低错落、大小不同十余个展示厅,既满足了不同类型展馆的需求,也形成了丰富的体型。 主体的展室厅是外挑的四个大小高低不同的方盒子,深深的外挑展现了结构美,同时高低错落,榫卯相接,很有层次,也表现出几何形体的雕塑感。从总平面图可以看出,主体建筑是四个展馆围绕中心的内廷雕塑厅,形成一个风车的形状。

公共建筑空间室内设计

公共建筑空间室内设计 田沛荣鲁睿编著 一.公共建筑空间室内设计内涵与基本观点 1.公共建筑空间室内设计内涵是指这项创作活动的本质属性,是指根据建筑所处环境、功能性质、空间形式和投资标准,运用美学原理、审美法则、物质技术手段,创造一个满足人类类社会生活和社会特征需求,表现人类文明和进步,并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的特定的公共建筑空间室内设计环境。它反映了人们的地域、民族的物质生活内容和行为特征。体现当代人在各种社会生活中所寻求的物质、精神需求和审美理想的室内环境设计,其中包括既具有公共活动的科学、适用、高效、人本的功能价值,又能反映地域风貌、建筑功能、历史文脉等各种因素的文化价值。 2. 现代公共建筑空间室内设计几个新趋势: (1).回归自然化。(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流派) (2).整体艺术化。 (3).高度现代化。 (4).高度民族化。 (5).服务方便化。 3. 公共建筑空间室内设计从整体上把握设计对象的依据: (1).使用性质—建筑物和室内空间性质和功能要求基本情况; (2).所在场所—建筑物和室内空间周围环境状况的基本情况; (3).经济投入—相应工程项目的总投入和单方造价标准的控制。 4. 公共建筑空间室内设计基本内容 现代公共建筑空间室内设计涉及许多新兴学科,如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环境物理学等。在公共建筑空间室内设计组织布局及装饰处理等方面应体现一下内容: (1).与当代哲学思想、美学思想、社会经济、民风民俗密切联系。 (2).设计师文化积累、艺术修养、鉴赏能力和驾驭空间的能力。 (3).施工技术、材料选择、统筹设备。 5.公共建筑空间室内设计范围: 文教建筑:幼儿园学校图书馆 医疗建筑:医院诊所疗养院 商业建筑:商场商店超市餐饮店 旅游建筑:宾馆酒店旅店 观演建筑:影剧院大会堂音乐厅 办公建筑:各类办公楼营业厅 体育建筑:体育馆游泳池 展览建筑:展览馆博物馆 休闲建筑:网吧咖啡厅健身美容洗浴游艺厅 交通建筑:车站港口候机楼 科研建筑:机房实验室 6.公共建筑空间室内设计的基本观点:

室内设计中的的15种空间类型

?室内设计中的的15种空间类型 ?室内空间的规划是一切室内设计活动的根本的根本,重中之重!专业的设计师会在此花费大量的精力.......首先让我们弄清楚室内空间的三个组成元素: a、基面:通常是指室内空间的底界面或底面,建筑上称为“楼地面”或“地面”。 水平基面:水平基面的轮廓越清楚它所划定的基面范围就越明确。 抬高基面:采用抬高部分空间的边缘形式以及利用基面质地和色彩的变化来达到这一目的。 降低基面:将部分基面降低,来明确一个特殊的空间范围,这个范围的界限可用下降的垂直表面来限定。 b、顶面:即室内空间的顶界面,在建筑上称为“天花”或“顶棚”、“天棚”等。 c、垂直面:又称“侧面”或“侧界面”,是指室内空间的墙面(包括隔断)。 弄清室内空间的组成元素之后就让我们总结一下室内空间的类型有那些: 1、结构空间:通过对外露部分的观赏,来领悟结构构思及营造技艺所形成的空间美的环境。 具有现代感、力度感、科技感和安全感。

2、开敞空间:开敞的程度取决于有无侧界面,侧截面的围合程度,开洞的大小及启闭的控制能力。具有外向性,限定度和私密性较小,强调与周围环境的交流、渗透,讲究对景、借景,与大自然或周围空间的融合。 3、封闭空间:用限定性比较高的围护实体(承重墙、轻体隔墙等)包围起来的、无论是视觉、听觉、小气候等都有很强的隔离性的空间称为封闭空间。具有领域感、安全感和私密性,其性格是内向的、拒绝性的。 4、动态空间:动态空间引导人们从动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把人们带到一个由空间和时间相结合的“第四空间”。其特色是: (1)利用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设备如电梯、自动扶梯等加上人的各种活动,形成丰 富的动势。 (2)组织引人流动的空间系列,方向性比较明确。 (3)空间组织灵活,人的活动路线不是单向而是多向。 (4)利用对比强烈的图案和有动感的线型。 (5)光怪陆离的光影,生动的背景音乐。 (6)引进自然景物,如瀑布、花木、小溪、阳光乃至禽鸟。 (7)楼梯、壁画、家具、使人时停、时动、时静。 (8)利用匾额、楹联等启发人们对动态的联想。 5、悬浮空间:室内空间在垂直方向的划分采用悬吊结构时,上层空间的底界面不是靠墙或柱子支撑,而是依靠吊竿支撑,因而人们在其上有一种新鲜有趣的“悬浮“之感。也有不用吊竿,而用梁在空中架起一个小空间,颇有一种”漂浮“之感。具有通透完整,轻盈高爽,并且低层空间的利用也更为自由、灵活。 6、静态空间:

外部空间设计 读书报告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报告 书籍介绍: 名称:外部空间设计 作者:芦原义信 出版日期:1985年3月 作者简介: 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194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现任东京大学教授,并开设有芦原义信建筑研究所。他曾主持设计了1967年蒙特利尔国际博览会日本馆、驹泽公园奥林匹克体育馆等建筑。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作者在本书中通过对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味的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五十年代以来,他设计了各种类型建筑作品公达一百余例,其中不少作品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译者认为:“本书既包含着空间论,也包含着方法论。作者融汇了当前世界上的空间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有创造性的提出了‘内部秩序与外部秩序’、‘N 空间与P空间’、‘逆空间’等一系列颇有启发的概念。而且,更难得的是全书所引用的建筑实例均系作者本人作品,这些作品又都是作者本人理论的产物。因此,此书不仅可供阅读,更可作为设计实践中有价值的参考。” 芦原义信的主要著作除本书外,还有《街道美学》、《建筑空间的魅力》、《续街道美学》等。 主要内容与思考: 全书分为四章,从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到要素、设计手法以及空间秩序的建立四个部分由浅入深、并附加大量实例来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讲解,通俗易懂、语言生动有趣,可读性极强,很容易让读者在初学知识概念的同时得出共识。现如下分章节具体介绍: 第一章、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 由空间概念入手: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主要是根据视觉确定的。有此认为限定空间的三要素为:地板、墙壁、天

城市公共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研究

城市公共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城市建设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 需要对建筑设计进行合理有效的提高。本文就针对城市公共建筑入口空间设计进 行分析,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关键词:城市化;公共建筑;入口空间设计 1、建筑入口的定义 如果说建筑是一本“书”,那么人们无时无刻不在“阅读建筑”,但人们对于建 筑的阅读,绝大多数是“无意识的阅读”。而“无意识的阅读”是从脚下起步,从走 进建筑开始。正如一本书的“引言”,人们体会建筑,“阅读”建筑需要从建筑的入 口开始。顾孟潮在《入口的故事中》的这段话对入口有了明确的定义,它是进入 建筑物或场地所经过的门或口儿,是人们进行场所转换的过渡空间,具有联系空 间内外的作用。建筑入口是建筑空间的一部分,它是依附于建筑又独立存在的空 间部分。建筑入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建筑入口指建筑大门,以建筑中一 个或几个点的构成形式存在,是具体而固定的空间;广义的建筑入口指建筑大门 的前沿和后续空间,包含边界、大门、周边环境、自然构成要素等,这时的建筑 入口是由入口各组成元素集合起来的复合式空间,包含了建筑内部空间与建筑外 部环境在建筑入口处的组成部分,是主宰场所转换的过渡空间。 2、城市公共建筑入口设计的现存问题 2.1建筑入口标示和引导功能模糊 纵观我们身边的城市公共建筑群便不难发现,某些很有气势的城市公共建筑 群却有着毫无特色的城市公共建筑入口。有些大型购物商场的主入口和次入口分 工不明确,城市公共建筑入口的引导界面并没有提升到立体的状态。城市公共建 筑入口的标识功能和导向功能是其最基本的功能,它们决定着城市对消费者的信 息传达,也决定着人们对城市建筑的认知。试想一下,如果将两个不同城市公共 建筑入口的标识去掉,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并不能很准确的对建筑的信息进行准 确的定位,说明城市公共建筑入口的识别度低会导致人们对城市公共建筑的认知 不明确。 2.2城市公共建筑入口与本体建筑形态美的失衡 有些城市公共建筑都是因为社会时下需要而迅速完成的,经营商和设计者并 没有从每个细节都做出周详的考虑,导致城市公共建筑入口空间与本体建筑形态 的失衡。例如城市公共建筑入口的标识与招牌风格不符合建筑的风格、城市公共 建筑入口的样式单一简陋等,这说明城市公共建筑入口作为本体建筑的关键部分,并没有与城市公共建筑达到和谐统一,而是一种失衡的状态。 2.3建筑入口设计与周边环境不融入 建筑入口是用来调节城市公共建筑空间和城市周边环境的媒介,有典型的过 渡作用。而现在一部分商业中心的建筑入口并没有对其空间环境做良好的规划, 导致了城市公共建筑在城市环境中的突兀感、混乱感。由于有些城市公共建筑过 分的强调自己的标新立异,没有考虑到和周边街区的融合,极大的影响了城市的 整体风貌。例如,商业街入口与居民小区在同一位置出现,不仅增加了居民生活 中噪音指数,还没有将住宅区与商业区划分合理,造成了城市公共建筑入口设计 与周边环境的不融入。 3、空间入口设计的要点 3.1 空间秩序的安排

外部空间设计读后感1

《外部空间设计》读后感——设计自己的生活空间 刚刚放下《外部空间设计》的小册子,薄薄的一本书,却讲了很多有关城市设计的理论知识。《外部空间的设计》是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的作品,1975年由日本彰国社出版。芦原义信194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现任东京大学教授,并开设有芦原义信建筑研究所。他曾主持设计了1967年蒙特利尔国际博览会日本馆、驹泽公园奥林匹克体育馆等建筑。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作者在书中通过对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味的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 解。 这本书既包含着空间论,也包含着方法论。作者在融汇了当前世界上的空间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内部秩序与外部秩序”、“N空间与P空间、”“逆空间”等一系列颇有启发的概念。而且更难得的是全书所引用的建筑实例均系作者本人的作品,这些作品又都是作者本人理论的产物。因此,此书不仅可供阅读,更可作为设计实践中有价值的参考。作者在书中首先提出了自己的重要关键词——外部空间。外部空间即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不同于无限伸展的自然环境。进而提出了积极空间(P)与消极空间(N),前者满足人的意图,从确定外部边框并向内侧整顿秩序;后者是自然发生的,具有扩散性。在一些概念相对明了之后,作者开始对外部空间的设计要素进行了探讨: 1.外部空间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是由人所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地面和墙壁是外部空间设计的决定性元素。 2.以意大利人作为起居室的意大利广场为例,如果把周围的房子无顶搬开覆盖到广场上,那么内部空间的顺序将颠倒,原来的外部空间就成了内部空间。卢原先生依据这种内部空间可以转换的可逆性,提出了“逆空间”概念。“逆空间”的主要设计元素是墙壁和地面。 3.从空间论观点看来,满足人的使用意图,有计划创造的内部空间,即从首先确定外围边框再转向内侧整顿秩序,是一种有积极性的空间。反之,在自然界中发生的,以内侧向外增加扩散性空间,是一种消极空间。当两幢建筑距离与高度之比小于2时,他们之间可能会形成中和空间。 4.建筑物与建筑之间相互影响有作用的数值是D/H小于3(D为间距,H

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研究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分析

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一一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越来越发达,各种公共建筑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建设与发展。公共建筑室内设计的任务就是综合运用技术手段,考虑周围环境因素的作用,充分利用有利奈件,积极发挥创作思维,创造一个既符合生产和生活物质功能要求,又符合人们生理、心理要求的室内环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公共建筑装饰与室内设计的研究也被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同时世界上每个国家与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设计的现代性”、民族性”或地域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同时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对设计的影响,业界有目共睹。室内设计有一段时期是引导着材料走的,而最近几年新的材料、新的工艺促进了室内设计的发展步伐。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方法与措施。 1.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特点 1.1公共建筑的特点 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和建筑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当今社会出现的建筑科学的进步和现代艺术的发展,使人们对建筑和室内环境设计有了新的理解。公共建筑面临新时代各种建筑思潮的挑战,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高科技建筑产品和设施的应用使高技派”建筑成为经久不 衰的时髦”。在建筑设计中,采用传统建筑手法和美学法则与现代空

间造型、现代材料、结构技术相结合,追求典雅的建筑新气派,是某些大型公共建筑设计新的理念与方法。强调新建筑的地方风格和乡土气息,更注重建筑的人性特征。 1.2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特点 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发展表现为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新理念的产生,即包括环境、生态、科技、经济、社会、文化等的综合观念。室内设计是通过室内设计元素对各种事物及含意进行表现的,室内设计形式可以看作是室内设计元素加上从建筑室内设计学的历史中积累中选取的引用语”\。在建筑室内设计符号学中有很多种对室内设计元素的分类方法,室内设计元素分为表现的元素和内容的元素两大类,表现的元素包括覆盖表面的元素和形式表现的元素;内容的元素包括生活方式、种族领域的元素,社会人类学含义元素和表现个人心理意图的元素。 2.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所表现的元素 2.1覆盖表面的元素 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建筑物的最外一层,即建筑的表层,所能了解的也经常是这表层所携带的含意,而非深层的建筑含意。按符号学的 重要等级进行划分,它或许在表现元素中占据首位。由于民族、文化

室内设计空间的十四种类型

室内设计空间的十四种类型 室内空间的多种类型,是基于人们丰富多彩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日益发展的科技水平和人们不断追求新的开拓意识,必然还会孕育出更多样的室内空间,下面介绍十四种常见的室内空间类型。 一、结构空间: 通过对结构外露部分的观赏,来领悟结构构思及营造技艺所形成的空间美的环境,可称为结构空间。 人们对结构的精巧构思和高超技艺有所了解,引起赞赏,从而更加增强室内空间艺术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这已成为现代空间艺术审美中极为重要的倾向。 室内设计师应充分利用合理的结构本身为视觉空间艺术创造所提供的明显的或潜在的条件。结构的现代感、力度感、科技感和安全感,是真、善、美的体现,比之繁琐和虚假的装饰,更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 二、开敞空间: 开敞的程度取决于有无侧界面,侧界面的围合程度,开洞的大小及启闭的控制能力等。 开敞空间是外向性的,限定度和私密性较小,强调与周围环境的交流、渗透,讲究对景、借景,与大自然或周围空间的融合。和同样面积的封闭空间相比,更显得大些。心理效果表现为开朗、活跃,性格是接纳性的。 开敞空间经常作为室内外的过渡空间,有一定的流动性和很高的趣味性,是开放心理在环境中的反映。 三、封闭空间: 用限定性比较高的围护实体(承重墙、轻体隔墙等)包围起来的、无论是视觉、听觉、小气候等都有很强隔离性的空间称为封闭空间。其性格是内向的、拒绝性。与周围环境的流动性

较差。 随着围护实体限定性的降低,封闭性也会相应减弱,而与周围环境的渗透性相对增加,但与虚拟空间相比,仍然是以封闭为特色。 在不影响特定的封闭机能的原则下,为了打破封闭的沉闷感,经常采用灯窗、人造景窗、镜面等来扩大空间感和增加空间的层次。 四、动态空间: 动态空间引导人们从“动”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把人们带到一个由空间和时间相结合的“第四空间” 动态空间有以下特色: 1. 利用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设施如电梯、自动扶梯、旋转地面、可调节的围护面、各种管线、活动雕塑以及各种信息展示等, 2. 加上人的各种活动, 3. 形成丰富的动势。 4. 组织引人流动的空间系列, 5. 方向性比较明确。 6. 空间组织灵活, 7. 人的活动路线不 8. 是单向而 9. 是多向。 10. 利用对比强烈的图案和有动感的线型。 11. 光怪陆离的光影,12. 生动的背景音乐。 13. 引进自然景物,14. 如瀑布、花木、小溪,15. 阳光乃至禽鸟。 16. 楼梯、壁画、家具、使人时停、时动、时静。 17. 利用匾额、楹联等启发人们对动态的联想。 五、静态空间: 人们热衷于创造动态空间,但仍不能排除对静态空间的需要,这是基于动静结合的生理规律和活动规律,也是为了满足心理上对动与静的交替追求。静态空间一般有下述一些特点:1、空间的限定度较强,趋于封闭型;2、多为尽端空间,序列至此结束,私密性较强;3、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