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一般要求

隧道施工一般要求
隧道施工一般要求

隧道施工要求

隧道明洞段朝阳明挖法施工,在确保洞口边坡稳定的情况下,就地全断面整体模筑钢筋混凝土。暗洞均采用新奥法施工,主要工序采用机械化作业,隧道出渣采用无轨运输方式,二次衬砌浇筑采用模板台车。一般情况下对于Ⅴ级围岩地段可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施工。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二次衬砌采用整体模筑混凝土。核心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上部留核心土支挡工作面,有利于及时施作拱部初期支护以加强开挖工作面的稳定性,核心土以及下部开挖在初期支护的保护下进行,环形开挖进尺为洞径的1.5倍。隧道台阶法开挖上断面后,下断面采用左右交错开挖,每次开挖长度为1.0~3.0米,且不大于3榀拱架间距。

隧道二次衬砌采用先施作仰拱再施作边墙及拱顶部位二次衬砌的施工顺序。隧道的开挖、支护、二次衬砌施作及监控量测等都必须严格执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2009)及相关规程,并参照《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隧道开挖时应少扰动岩体,严格控制超、欠挖,钢支撑必须紧密贴围岩面,支撑紧密,若有空隙,须加混凝土预制垫块塞紧,使初期支护及时可靠。二次衬砌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输送泵和衬砌模板台车的机械化配套施工方案,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內实外光。

1、 特长隧道L>3000m、长隧道3000m≥L>1000m洞口300米范围

采用复合式路面,洞身采用混凝土路面。

2、 中隧道1000m≥L>500、短隧道L≤500m采用复合式路面;

3、 复合式路面,水泥混凝土面板在铺设沥青层之前:铣刨,形

成干燥、洁净、粗糙的界面涂刷水性基沥青基防水粘结层,

0.4~0.7kg/m2,在铺设沥青混凝土面层;

4、本项目交通荷载等级为特重交通,水泥混凝土的弯拉强度标

准值应采用≥5.0MPa进行控制;复合式路面采用C40混凝土浇

筑;

5、混凝土路面施工每日施工结束横向施工缝应留在横向缩缝

处。长隧道洞口300米铺设复合式路面。横向施工缝(平缝加

传力杆)传力杆长50cm,直径32mm;纵向施工缝(平缝加

拉杆)拉杆长80cm,直径16mm;横向缩缝(假缝加传力

杆)传力杆长50cm,直径32mm;纵向拉杆布置宽5m,50cm

设置一根,共计9根;横向传力杆布置3.85m板宽,25cm设置

一根,共计15根。

6、洞口与正常路基段交界采用长度3m现浇C25混凝土埋板过度,拉杆共计设置方式同上;中短隧道路面全部为复合式路面,仅有洞口与正常路基段衔接处理。

2014年11月17日

隧道基本步距要求

隧道 六位一体 铁道部在2008年提出铁路建设管理“安全、工期、质量、环境保护、投资效益、技术创新”六位一体的建设管理目标。要求铁路建设单位围绕铁路建设项目的管理,不但要保证建设项目“工期、质量、投资“目标的实现,而且还要保证”环境、安全、创新“目标的实现。提出了比一般建设工程管理更宽、更高的目标要求。以适应高速铁路建设的推进要求。并且同时提出从建设单位开始,推进标准化管理,以确保”六位一体“目标的实现。 2、浅埋暗挖法施工的十八字方针: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 3、隧道开挖要求: (1)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V级围岩不应大于1榀钢架间距(0.6m),Ⅲ、IV围岩不得大于2榀钢筋间距(IV级1.6m-2m、Ⅲ级3m)。 (2)边墙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得大于2榀。 (3)仰拱开挖前必须完成钢架锁脚锚杆,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得大于3m。 (4)隧道开挖后初期支护应及时施作并封闭成环,IV、V级围岩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35m。 (5)隧道上台阶开挖长度为在倍的开挖直径(20m); 4、隧道拱底下沉和净空变化的量测断面间距:Ⅲ级围岩30-50m,IV级围岩不得大于10m、V级围岩不得大于5m。 5、隧道开挖过程中排水措施:应采取“防、排、堵、截相结合,因地制宜措施排水”。 6、隧道施工安全和工程进度的要求:一是规范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二是加强防汛安全管理工作;三是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7、瓦斯隧道施工要求: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经常化是基础;工序实名制、超前地质预报制、围岩量测制、瓦斯监控制、步长管理制、三员带班制、封闭管理制、进出洞实名制等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落实是关键;多种超前地质预报手段的综合应用、快速全面的瓦斯监控、强大全面的隧道通风能力是保证。 8、隧道安全步距: 仰拱距掌子面:Ⅲ级围岩不得大于90米;IV级围岩不得大于35米;V级围岩不得大于35米。 二衬距掌子面:Ⅲ级围岩不得大于120米;IV级围岩不得大于90米;V级围岩不得大于70米。 9、一管两包:一根通风管、一个工具包、一个食物包; 10、三条红线:超前地质预报、围岩量测、安全步距。 11、隧道管理四个标准化: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 1

设计隧道的基本要求

1.设计原则 隧道必须根据隧道所处地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情况,综合考虑运营和施工条件,按照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设计。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的隧道和二级、三级、四级公路上的短隧道的线形及其与公路的衔接应符合路线布设的规定。 二级、三级、四级公路上的特长及长、中隧道位置,原则上应服从路线走向,路、隧综合考虑。当隧道线形为曲线时,其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路线布设的规定。隧道洞口的连接线应与隧道线形相配合。 隧道内的纵坡一般应大于0.3%并小于3%;时洞和短于50m的隧道其纵坡不受此限。 2. 隧道净空 隧道净空应符合本标准2.0.4条关于公路建筑限界的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平原微丘区的隧道,其侧向宽度可适当减小。 三级公路山岭重丘区及四级公路上隧道的行车道宽度一般采用 7m,仅在路基宽度为4.5m的路段上采用4.5m。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的隧道,一般应设计为上、下行两座独立隧道。特长、长及中隧道,应根据需要按本标准3.0.6条的规定设置应急停车带。 单车道隧道可视隧道长短按本标准3.0.7条的规定在隧道内或 两端设错车道。

隧道内人行道的宽度,应按本标准6.0.4条的规定采用。不设人行道的隧道应设避车洞。 3.隧道分类 隧道按长度分为四类。 隧道按长度分类 注:隧道长度系指进出口洞门端墙墙面之间的距离,即两端墙墙面与路面的交线同路线中线交点间的距离。 4.隧道防水和排水 隧道应根据防、截、排、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做妥善处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的隧道,应有可靠的防、排水措施,保证行车安全及隧道结构和设备的正常使用。 5.隧道附属设施 隧道应根据需要设置通风设备和照明设备。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的特长及长隧道庆设置通讯、警报、消防及其它应急设施;二级、公路、四级公路上的特长及长隧道亦可根据需要设置必要的上述设施。

隧道工程施工要点教案资料

隧道工程施工要点

隧道工程施工要点 一、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基本原则 根据我国公路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的经验,隧道施工采取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少扰动、早喷锚、勤测量、紧封闭”四句话十二个字。具体说,是指在隧道开挖时,必须严格控制,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次数、扰动强度、扰动持续时间和扰动范围,以使开挖出的坑道符合成型的要求,因此,能采用机械开挖的就不用钻爆法开挖。采用钻爆法开挖时,必须先作钻爆设计,严格控制爆炸,尽量采用大断面开挖。选择合理的循环掘进进尺,自稳性差的围岩循环掘进进尺谊用短进尺,支护应紧跟开挖面,以缩短围岩应力松弛时间及开挖面的裸露风化时间等,此称“少扰动”。 “早喷护”是指:对开挖暴露面应及时地进行地质描述和及时施作初期锚喷支护。经初期支护加固,使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而不致变形、坍塌失稳。以达到围岩变形适度而充分发挥围岩地自承能力。必要时可采取超前预支护辅助措施。 在隧道施工的全过程中,应在对围岩周边位移进行的现场监控量测,并及时反馈修正设计参数指导施工或改变施工方法。以规范的量测方法和量测数据及信息反馈,通过对施工中量测数据,对开挖面的地质观察,进行预测和评价围岩与支护的稳定状态,或判断其动态发展趋势,以便根据建立的量测管理基准,及时调整隧道的施工方法(包括开挖方法、支护形式,特殊的辅助施工方法)、断面开挖的步骤及顺序、初期支护设计参数等进行合理的调整,以确保

施工安全、坑道稳定,支护衬砌结构的质量和工程造价的合理性,此称“勤量测”。 “紧封闭”是指对易风化的自稳性较差的软弱围岩地段,应使开挖断面及早施作封闭式支护(如喷射混凝土、锚喷混凝土等)防护措施,可以避免围岩因暴露时间过长而产生风化降低强度及稳定性,并可以使支护与围岩进入良好的共同工作状态。 二、隧道浅埋断和洞口段施工方法 1、隧道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段的开挖 在浅埋和洞口加强地段,进行开挖施工和支护,应根据地质条件、地表沉陷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以及保障施工安全等应速选择,并应考虑施工效果及工程费用确定。 隧道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段,通常位于软弱、破碎、自稳时间极短的围岩中,若施工方法和支护的方式和支护的方式不妥当,则极易发生冒顶塌方或地表有害下沉当地有建筑物时会危及其安全。所以,应采用先支护后开挖或分部开挖等措施,以防止开挖工作失稳或地表有害下沉等。 2、隧道浅埋施工方法和支护方法技术要求 隧道浅埋施工和支护应符合下列技术规定: (1)根据围岩周围环境条件,可优先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或 留核心土开挖法,围岩的完整性较好时,可采用多台阶法开挖。严禁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否则,对属于大断面的公路隧道全断面开

隧道施工的基本要求

隧道施工的基本要求 一、隧道工程测量 1、洞外控制测量 1.1隧道洞外平面控制,应符合测规的有关精度要求和作业要求。高程控制应采用水准测量进行施测。 1.2洞外控制测量应在每个洞口附近测设不少于三个平面控制点和两个水准点,作为洞内测量的起测依据。 1.3隧道水准测量的高程应利用一端洞口线路定测水准点的高程作为起始高程进行测量,并传算到隧道另一端洞口进行闭合。 2、洞内控制测量 布设洞内导线应以洞口投点为起始点组成多边形闭合导线环。导线边的边长应根据测量设计要求,并考虑通视条件,宜选择长边,在直线地段不宜少于200米,曲线地段不宜短于70米。 3、洞内施工测量及竣工测量 3.1洞内施工测量 3.1.1用导线测设,中线点间距直线地段150~250米,曲线地段60~100米;应根据导线设立,其距离可用导线边长距离;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控制测量的隧道,中线点间距距离直线地段不宜短于100米,曲线地段不宜短于50米。 供衬砌用的临时点必须用经纬仪测定,其间距可视放样需要适当加密,以不大于10米为宜。 3.1.2洞内施工用的水准点应根据洞外、洞内已设定的水准点按施工需要加设,并应经常复核,其精度可按中线复测精度执行。待控测后该水准点应再作

修正。为保证隧道底部按图纸所示的纵坡开挖并满足衬砌的正确放样,洞内每隔50米应设一个水准点,隧道中线测桩之间距,在直线上不得超过10米,在曲线上不得超过米。 3.1.3隧道的衬砌内轮廓应符合设计要求,在立模前应复核中线和高程,并放出横断面十字线方向,标出拱架顶、边墙底和起拱线高程。立模后必须进行检查及校正,以确保无误。 3.1.4隧道贯通后,应将相向两方向测设的中线,各自向前延伸一适当距离,如贯通面附近有曲线始终点时,则应延伸至曲线以外的直线上一定距离,以确定中线调整。 3.1.5当隧道贯通后,中线及高程的实际贯通误差应在未衬砌地段进行调整。该段的开挖及衬砌均应以调整后的中线、高程进行放样。其调整方法按?测规?办理。 3.2竣工测量 3.2.1隧道竣工后,应在直线地段每50米、曲线地段每20米,以及其他需要的地方,均应测量隧道净空断面,包括内拱顶高程、起拱线宽度、轨顶面以上1.1、3.0、5.8米处宽度,均以线路中心为准。 3.2.2隧道竣工测量后应埋设永久中线点。直线上每200~250米设一个,曲线上应在缓和曲线的始终点各设一个,原曲线地段可根据通视条件加设。隧道内水准点每千米设一个,短于1公里的隧道至少设一个。隧道永久中线点、水准点位置应在边墙上绘出标志。 3.2.3隧道竣工后,应交净空断面测量和永久中线点、水准点的实测成果及示意图,报监理工程师审核。

隧道工程施工要点

隧道工程施工要点 一、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基本原则 根据我国公路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的经验,隧道施工采取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少扰动、早喷锚、勤测量、紧封闭”四句话十二个字。具体说,是指在隧道开挖时,必须严格控制,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次数、扰动强度、扰动持续时间和扰动范围,以使开挖出的坑道符合成型的要求,因此,能采用机械开挖的就不用钻爆法开挖。采用钻爆法开挖时,必须先作钻爆设计,严格控制爆炸,尽量采用大断面开挖。选择合理的循环掘进进尺,自稳性差的围岩循环掘进进尺谊用短进尺,支护应紧跟开挖面,以缩短围岩应力松弛时间及开挖面的裸露风化时间等,此称“少扰动”。 “早喷护”是指:对开挖暴露面应及时地进行地质描述和及时施作初期锚喷支护。经初期支护加固,使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而不致变形、坍塌失稳。以达到围岩变形适度而充分发挥围岩地自承能力。必要时可采取超前预支护辅助措施。 在隧道施工的全过程中,应在对围岩周边位移进行的现场监控量测,并及时反馈修正设计参数指导施工或改变施工方法。以规范的量测方法和量测数据及信息反馈,通过对施工中量测数据,对开挖面的地质观察,进行预测和评价围岩与支护的稳定状态,或判断其动态发展趋势,以便根据建立的量测管理基准,及时调整隧道的施工方法(包括开挖方法、支护形式,特殊的辅助施工方法)、断面开挖的步骤及顺序、初期支护设计参数等进行合理的调整,以确保施工安全、坑道稳

定,支护衬砌结构的质量和工程造价的合理性,此称“勤量测”。“紧封闭”是指对易风化的自稳性较差的软弱围岩地段,应使开挖断面及早施作封闭式支护(如喷射混凝土、锚喷混凝土等)防护措施,可以避免围岩因暴露时间过长而产生风化降低强度及稳定性,并可以使支护与围岩进入良好的共同工作状态。 二、隧道浅埋断和洞口段施工方法 1、隧道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段的开挖 在浅埋和洞口加强地段,进行开挖施工和支护,应根据地质条件、地表沉陷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以及保障施工安全等应速选择,并应考虑施工效果及工程费用确定。 隧道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段,通常位于软弱、破碎、自稳时间极短的围岩中,若施工方法和支护的方式和支护的方式不妥当,则极易发生冒顶塌方或地表有害下沉当地有建筑物时会危及其安全。所以,应采用先支护后开挖或分部开挖等措施,以防止开挖工作失稳或地表有害下沉等。 2、隧道浅埋施工方法和支护方法技术要求 隧道浅埋施工和支护应符合下列技术规定: (1)根据围岩周围环境条件,可优先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或 留核心土开挖法,围岩的完整性较好时,可采用多台阶法开挖。严禁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否则,对属于大断面的公路隧道全断面开挖,对围岩的扰动很大,会导致周壁围岩出现松动,且支护结构难以及时施

隧道施工方法

隧道施工方法 一、隧道施工特点: ①地下工程,水文条件、地质条件起决定作用; ②狭长建筑物,两个工作面,速度慢,工期长; ③地下施工环境恶劣,烟尘、渗水; ④多位于山区,交通不便,供应困难; ⑤埋设于地下,一旦建成,难以更改; 二、隧道施工方法 明挖法 三、选择施工方法应考虑 ①工程重要性:工程的规模使用上的特殊要求及使用上的缓急; ②隧道所处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③施工技术条件和机械装备状况; ④施工动力和原材料供应 ⑤工程投资与运营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⑥施工安全状况 ⑦有关污染和地面沉降等环境方面的要求和限制 必要时,应开挖实验洞对理论方案进行实践验证。

三、新奥法的施工原理 1.新奥法中认为,岩体是结构体系中的主要承载单元,在施工中必需充分保护岩体尽量减少对它的扰动,避免过度破坏岩体的强度。为此施工中断面分跨不宜过多,开挖时应采用光面爆破、预裂爆破、机械掘进等方法; 光面爆破: 是指通过正确选择爆破参数和合理的施工方法,分区分段微差爆破,达到爆破后轮廓线符合设计要求,临空面平整规则的一种控制爆破技术。是支撑新奥法原理的重要技术之一。目前,国内外虽然在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技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但理论研究还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发展需求,光面爆破技术应该向着标准化、定量化、数字化、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预裂爆破:是指进行石方开挖时,在主爆区爆破之前沿设计轮廓线先爆出一条具有一定宽度的贯穿裂缝。以缓冲、反射开挖爆破的振动波,控制其对保留岩体的破坏影响,使之获得较平整的开挖轮廓。预裂爆破不仅在垂直、倾斜开挖壁面上得到广泛应用;在规则的曲面、扭曲面、以及水平建基面等也采用预裂爆破。预裂爆破适用于稳定性差而又要求控制开挖轮廓的软弱岩层。 2.为充分发挥岩体的承载能力,应允许并控制岩体的变形。一方面允许变形,使围岩形成承载环,另外一方面又必须限制它,使岩体不至过度松弛而丧失或大大降低承载力。为此在施工中应采用能与围岩密切及时砌筑又能及时加强的的柔性结构,例如喷锚支护等,这样就能通过调整支护结构的的强度、刚度和它参加工作的时间来控制岩

隧道施工的基本要求

隧道施工的基本要求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隧道施工的基本要求 一、隧道工程测量 1、洞外控制测量 隧道洞外平面控制,应符合测规的有关精度要求和作业要求。高程控制应采用水准测量进行施测。 洞外控制测量应在每个洞口附近测设不少于三个平面控制点和两个水准点,作为洞内测量的起测依据。 隧道水准测量的高程应利用一端洞口线路定测水准点的高程作为起始高程进行测量,并传算到隧道另一端洞口进行闭合。 2、洞内控制测量 布设洞内导线应以洞口投点为起始点组成多边形闭合导线环。导线边的边长应根据测量设计要求,并考虑通视条件,宜选择长边,在直线地段不宜少于200米,曲线地段不宜短于70米。 3、洞内施工测量及竣工测量 洞内施工测量 3.1.1用导线测设,中线点间距直线地段150~250米,曲线地段60~100米;应根据导线设立,其距离可用导线边长距离;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控制测量的隧道,中线点间距距离直线地段不宜短于100米,曲线地段不宜短于50米。 供衬砌用的临时点必须用经纬仪测定,其间距可视放样需要适当加密,以不大于10米为宜。

3.1.2洞内施工用的水准点应根据洞外、洞内已设定的水准点按施工需要加设,并应经常复核,其精度可按中线复测精度执行。待控测后该水准点应再作修正。为保证隧道底部按图纸所示的纵坡开挖并满足衬砌的正确放样,洞内每隔50米应设一个水准点,隧道中线测桩之间距,在直线上不得超过10米,在曲线上不得超过米。 3.1.3隧道的衬砌内轮廓应符合设计要求,在立模前应复核中线和高程,并放出横断面十字线方向,标出拱架顶、边墙底和起拱线高程。立模后必须进行检查及校正,以确保无误。 3.1.4隧道贯通后,应将相向两方向测设的中线,各自向前延伸一适当距离,如贯通面附近有曲线始终点时,则应延伸至曲线以外的直线上一定距离,以确定中线调整。 3.1.5当隧道贯通后,中线及高程的实际贯通误差应在未衬砌地段进行调整。该段的开挖及衬砌均应以调整后的中线、高程进行放样。其调整方法按?测规?办理。 竣工测量 3.2.1隧道竣工后,应在直线地段每50米、曲线地段每20米,以及其他需要的地方,均应测量隧道净空断面,包括内拱顶高程、起拱线宽度、轨顶面以上、、5.8米处宽度,均以线路中心为准。 3.2.2隧道竣工测量后应埋设永久中线点。直线上每200~250米设一个,曲线上应在缓和曲线的始终点各设一个,原曲线地段可根据通视条件加设。隧道内水准点每千米设一个,短于1公里的隧道至少设一个。隧道永久中线点、水准点位置应在边墙上绘出标志。

隧道工程施工的主要注意事项

隧道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注意事项 一、从设计理念和施工方法方面来分析质量控制 本项目隧道均采用新奥法设计和施工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岩体力学的理论,通过对隧道围岩的超前雷达地质预报、量测监控,采用新型的支护结构,尽量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指导隧道设计和施工的方法。其特点是在开挖面附近及时施做密贴于围岩的薄层柔性喷射混凝土锚杆支护,必要时施做超前支护(如超前锚杆、注浆小导管、管棚等),以便控制围岩的变形和应力释放,从而在支护和围岩的共同变形过程中调整围岩应力重分布而达到新的平衡,以求最大限度地保持围岩的固有强度和利用其自承能力。 作为新奥法最重要的手段超前雷达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必须通过这些手段比较准确做好围岩级别判定和事前调查,科学合理的决定以下四个方面:一、开挖方法;二、支护的布设及支护的最适宜时机;三、是否设置仰拱及设置的时间和方法;四、是否采用辅助施工方法及其种类。从隧道新奥法设计和施工理念的原理及特点可以看出:超前雷达地质预报、施工监控量测必须真实、准确及时,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科学合理的评价隧道围岩的级别、

判定设计的合理性,从而决定是否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这是确保隧道施工质量的一个根本条件。为此,隧道施工质量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选择专业的且具有相应资质的监控单位对隧道进行地质 预报和监控量测,同时施工单位也要进行相应的监控量 测工作; 2、按照超前雷达地质预报能预测的范围做好每一期地质预 报,比较准确的判定围岩级别,通过地质预报检查或复 核设计的合理性,然后严格按照设计施工,确保质量; 3、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监控量测的手段和方法及时、全面 而真实的进行隧道的监控量测工作,并搞好相应的数据 收集整理和分析。 4、通过上面两个手段的实施,互相验证,更加完善隧道的 设计和施工方法,从而达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控制施工质 量。 二、从施工过程中控制工程质量 隧道工程施工的主要部分:超前支护、洞身开挖及初期支护、防排水工程、仰拱及二次衬砌、路面、机电、通风等附属结构物等,

隧道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规范)

隧道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1 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隧道主要工序施工方案和配置的主要机械设备见表1-1 主要工序施工方案和配置的主要机械设备表

2 隧道工程施工方法 2.1 洞口工程 ⑴ 洞口土石方 洞口土方开挖采用明挖法由上到下分层开挖,见图1-1所示。 施工前根据设计图及洞口的具体地质情况确定洞口加固处理方案,然后进行 刷坡。边、仰坡开挖自上而下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碴至弃碴场。开挖时要确保边坡的平顺和稳定,尽量避免超、欠挖和对边坡的过大扰动。如遇石质需爆破开挖,则采用微松动控制爆破,严格控制炸药用量,加强防护和安全警戒工作,确保不影响周边群众的生活。松软地层开挖边坡、仰坡时,做到随挖随支护,随时监测、检查山坡稳定情况,加强防护。 ⑵ 洞口防排水工程 仰坡环形截水沟于洞口土石方开挖前完成,尽早起排水作用,使洞口及仰坡稳定。 2.2 明洞及洞门工程 流程:测量放线→明洞开挖→仰拱衬砌→衬砌台车就位→绑扎钢筋→浇注混凝土。 施工方法:明洞开挖施工同洞口开挖,明洞基础要落在稳固地基上,如在土层上,须挖至基岩,用浆砌片石或素砼回填找平。明洞衬砌采用液压钢模衬砌台车全断面一次衬砌,外模及外支撑采用定制木模和钢管支撑,整体式灌注。砼采用现场拌合站拌制,砼运输车运到工作面,砼输送泵泵送入模。其具体施工方法同暗洞洞身衬砌,并加强各部位的内外支撑,防止移位。明洞防水层按设计要求 Ⅳ ⅢⅡⅠ1∶m 1∶m 1-5 洞口土石方明挖施工顺序图 图1-1 洞口明挖作业示意图

施做,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外铺一厚3cm的水泥砂浆保护层。防水层在明洞外模拆除后采用人工进行。墙背填充采用浆砌片石,墙背回填两侧同时进行,拱背回填对称分层夯实,由于回填量不大,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具进行回填。在回填土石上设粘土隔水层。明洞仰拱、铺底、水沟、路面施工同暗洞施工。 施工工艺: 施工技术要求: ①灌注砼前复测中线和高程,衬砌不得侵入设计净空线。 ②按断面要求制作定型挡头板、外模和骨架,并采取防止跑模的措施。 ③浇注砼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方可拆除内外支模架。 ④在外模拆除后立即作好防水层。 ⑤明洞回填每层厚度不得大于0.3m,其两侧回填时的土面高差不得大于 0.5m。夯实度不小于93%,洞顶以上最大填土高度不超过3.5米,回填至拱顶齐平后,立即分层满铺填筑至要求高度。 ⑥明洞回填在衬砌强度达到70%后进行。 ⑦拱背回填作粘土隔水层时,隔水层与边、仰坡搭接良好,封闭紧密,防

隧道工程文明施工标准

**********隧道 洞内文明施工标准 一、总则 为规范化隧道施工,确保文明、干净、整洁、顺畅的施工环境,树立中铁五局终南山隧道良好的对外形象,特制定本标准。 二、路面养护 1、基本要求 1.1 洞内路面平整、通畅,无大的坑洼,行车应无颠簸感觉;路面干燥,无 积水和淤泥; 2、施工要求 2.1 路面标准:路面宽度9.8m,路面纵向和横向坡度不得小于隧道设计坡 度。 2.2路面整平时对坑洼处应用合适的填料填平整,如用爆破后的碎渣铺底, 应在碎渣上铺垫碎石或砂。 2.3出渣时如由石渣遗洒,应及时清理干净,确保行车安全。石快及淤泥不 得随意丢弃和堆放,应统一堆放于路旁,达到一定数量后运出洞外。 三、排水 1、基本要求 1.1排水系统通畅,无阻塞,路面不得有积水。 2、施工要求 2.1排水沟标准:排水沟设于进洞方向左则,紧靠隧道边墙,宽度1米,深 度0.35米,水沟纵向坡度与隧道纵坡相同。右则根据隧道渗漏水情况设置局部水沟,右则水沟通过横向予埋排水管与左则水沟连通。

2.2水沟应定期清理、排淤,确保水流顺畅,路面无积水。 2.3排水沟靠路面侧沟邦应用片石码砌,沟邦顺直。 2.4洞内渗漏水部位,埋设弹簧半圆管或铺设防水板将水引至两则水沟。2.5仰拱施工地段,将仰拱前后水沟通过钢管连通,积水通过抽水机排开, 不得引起水流漫流。 四、风管线路 1、风水管路吊挂整齐、平顺,无明显起伏;风筒、风管无漏风、漏气现象。 2、电线线路布置于同一高度,电灯间距均匀,照明充足。 喷浆施工标准 一、总则 为规范隧道喷锚施工,提高喷锚质量,节约施工材料,特制定本标准。 二、质量要求 1、喷砼表面平顺,喷砼厚度达到设计要求;喷砼回弹率控制在25%~30%之间。 2、锚杆按设计数量和长度施工,锚杆施工时应垂直于岩面,锚杆眼内锚固剂饱满,锚杆外露长度不大于5厘米。 3、挂网喷浆时,钢筋网紧贴岩面,喷砼将钢筋网完全包裹。 三、其他要求 喷砼后,喷砼地段及时清理回弹物,通畅水沟,路面不得积水。 *********隧道工程指挥部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3-2018更改

3、基本规定 第 ,可调整进场检验频次、试验数量 ,属于同一工程项目同期施工的多个单位工程,对同一厂家生产的同批次原材构配件、半成品、设备等可进行统一验收。 不得有严重缺陷,不合格点不得集中。增加第4条 3.3.3 增加第3条涉及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抽样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应 规定。 ,委外进行实体检测或抽样检测。 4、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 新增第4章将原材料单独进行解释说明,原材料技术要求按照相关产品技术要求 进行规定,不在单独进行规定。 支护材料4.1.1 混凝土、钢筋所用原材符合10424 可扩大检验批一倍,出现不合格,不得在扩大。 4.1.3 实行工厂化生产,半成品、构配件等可采用出厂检验合格证作为质 量证明文件 进行分别标识、分区存放,工厂化生产的半成品宜采用信息码进行编码溯源。 706、11263 4.2.4 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管符合8162。 防水材料增加VA含量检验。 4.3.2 排水板检测符合3354。 18173.3。 2000m一批。 ,按进场批次和产品标准确定批次容量。 4.4构配件和半成品 4.4.1 管棚、超前小导管、锚杆(管)、钢架、钢筋网片等半成品检验符 合相应设计要求。,管棚50根检查3根,超前小导管、锚杆(管) 100根检查3根,钢筋网片100片检查3片。 ,数量符合10424. ,盖板尺寸、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大于1000块为1批每批3块。 4.4.5 管片螺栓符合设计要求,按进场批次和产品标准确定批次容量。 4.4.6 排水管沟的规格和强度等符合设计要求,同规格同类型不大于100 节为1批,每批1节。 4.4.7 水泥基钢筋保护层垫块强度不小于混凝土强度,尺寸满足钢筋保护 层厚度要求,不大于5000块为1批每批5块。 ,不大于2000米为一批,每批3根。 5加固处理 ,检验方法表5.2.5 数量按照总数的2%,且不少于3根。 5.3.3 预注浆加固效果应符合设计要求每循环不少于3孔。

隧道施工技术

隧道施工技术 一、掘进技术 1、人工开挖:主要适用黄土地区或破碎松散岩石或土质隧道。一般用新型手持式封鎬。十锅镐进行掘进,用铁锹、簸箕和翻斗车进行装渣和出渣。人工掘进对围岩扰动小,能有效保护围岩,防止围岩因扰动过大而发生塌方。但掘进速度慢,工人劳动强度大。 2、钻爆开挖:即是通过钻孔、装药、爆破开挖岩石的方法,简称钻爆法。这一方法从早期由人工手把钎、锤击凿孔,用火雷管逐个引爆单个药包,发展到用凿岩台车或多臂钻车钻孔,应用毫秒爆破、预裂爆破及光面爆破等爆破技术。施工前,要根据地质条件、断面大小、支护方式、工期要求以及施工设备、技术等条件,选定掘进方式(1)打眼前必须先放好断面中线,水平,并在开挖面划好轮廓线,按钻爆参数图布置炮眼位置。 (2)炮眼的深度、角度、间距按钻爆参数要求确定。掏槽眼间距误差和眼底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cm,辅助眼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得大于5cm,周边眼沿隧道设计断面轮廓线上的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cm,周边眼外斜率不得大于5cm/m,眼底不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0cm,最大不得超过15cm。内圈眼至周边眼的排距误差不得大于5cm,炮眼深度超过2.5m时,内圈炮眼与周边眼宜采用相同的斜率。(3)掏槽眼布置在开挖断面的中央稍靠下部,以使底部岩石破碎,减少飞石。周边炮眼应沿设计开挖轮廓线布置,辅助眼应交错均匀地

布置在周边眼与掏槽眼之间,并垂直于开挖面打眼,力求爆下的石碴块体大小适合装碴的要求。开挖断面底面两隅处,应合理布置辅助眼,适当增加药量,消除爆破死角。断面顶部应控制装药量,防止出现超挖量。 (4)装药前应将炮眼内泥浆、石屑吹洗干净。已装药的炮眼应及时用炮泥堵塞密封。周边眼的堵塞长度不宜小于20cm,采用预裂爆破时,应从药卷顶端进行堵塞,不得只堵塞在眼口。 (5)钻爆施工中严格控制超欠挖。当岩层完整、岩石抗压强度大于30Mpa并确认不影响衬砌结构稳定和强度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欠挖,隆起量不得大于5cm。拱、墙脚以上1m范围内断面严禁出现欠挖。 钻孔常用的机具有:凿岩机(手持式风钻、支架式风钻、液压凿岩机一般深度为三米左右)凿岩台车(轮胎式四臂液压凿岩台车) 装药就结构而言分为正向起爆装药,反向起爆装药,双向起爆装药 装药前要检查炮眼位置及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前多采用正向起爆装药,经实践证明,反向装药能提高炮眼利用率,减少瞎炮,减少岩石破损块度,增大抛渣距离。降低炸药消耗量,炮眼越深效果越好。连线:在爆破过程中,电爆网络可设计成串联 并联: 混合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