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有什么简易地栽技术

蘑菇有什么简易地栽技术
蘑菇有什么简易地栽技术

蘑菇有什么简易地栽技术

常规栽培蘑菇,出菇期集中在秋季与春季。据笔者经验秋菇采收结束后,为夺得春菇产量,越冬管理需抓好四要点:

一、清理料面。秋菇采收结束后,及时清理床面死菇、老菌块及干瘪发黄的老菌丝,避免滋生杂菌,同时堵塞鼠害。

二、通风打洞。秋菇经近两个月保湿催菇,菇房湿度大,培养料及覆盖土含水量较高,不利菌丝恢复生长。为此,料面清理结束后,将菇房门窗打开,进行大通风,并在料面用尖木棍打洞,以排出料

内水分和废气,促进菌丝恢复生长。

三、补充营养。培养料经秋季产菇,营养消耗大,pH值降低,

必须补充营养。方法是:取牛尿与过磷酸钙按200:5的量煮沸,冷

却后取澄清液喷施菇床,以湿润为度,或追施“蘑菇健壮素1

号”(按说明书使用)。同时,调整覆盖土的pH值在7—7.5之间,

并用细土覆盖露出床面的菌丝体,以防寒流到来时冻伤菌丝。

四、保温。菇床经过上述处理后,关闭所有的门窗保温。如遇降温天气,门窗外面还要加盖草帘或棉絮,确保新生菌丝安全越冬。

1备料与配方干稻草、芒箕、菜籽饼、过磷酸钙、复合肥、石膏、尿素、石灰、杂山草(干牛粪)。栽培料配方(按110平方米用料计):①干稻草1,250kg、芒箕300—400kg、菜籽饼60kg、过磷酸钙

500kg、复合肥50kg、石膏50kg、尿素1kg、石灰50kg;②干稻草1,250kg、菜籽饼50kg、过磷酸钙50kg、复合肥30kg、石膏50kg、石

灰50kg、尿素0.5kg、干牛粪250kg。

2堆料发酵一般堆料时间安排在9月10日前后。建堆时提前1

天把稻草预湿(越湿越好),第2天开始建堆,料堆宽2m,高1.5m,

长视栽培面积而定,一般110平方米栽培面积用料的料堆长8m左右。一层稻草,一层辅料。除石灰以外,其他原料一次性投入,堆高12

层左右,辅助原料要每层均分。堆料过程中要翻料4次,时间22—

24天,依次相隔7—6—5—4天进行翻料。在第1次翻料时,把石

灰粉加入料中分匀。料的水分若不均,必须在第1次翻料时加足,

用手扣紧料有10—15水滴为宜。以后翻料时不再加水和任何原料。

在翻堆后上层1m高以上要带斜度,上盖草帘防止日照和雨淋。同时

要开好堆料场地排水沟,在每次翻料时,料堆翻窄20—30cm,高度

不变,但在翻料过程中,第2、3次时必须在料的中间相隔0.5m排

放竹竿或木棍作为透气孔。每次要求把料抖松,最后1次,把料堆

翻宽2.5m,减少边料。

3做床进料稻田、山坪、菜地均可用作菇床(畦),有肥沃土壤地

段更佳。两床(畦)连在一起宽2.4m,一般利用率80cm左右,长10—13m,两床上面搭人字架,高1.6m左右,外覆薄膜,外部加盖

稻草或山草即成菇房,要求人可以直接进入棚内操作。进料要求厚

薄一致,一般厚16—20cm,上床的料必须要当天抖松,使料内的臭气、氨气、热气蒸发掉,于第2天待料温降到28℃以下没有氨气时,方可进行播种。

4播种发菌播种前所用的工具要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播种

前1天晚上用敌敌畏熏蒸生产种瓶口,第2天进行播种。一般采用

散播(播种量约1.2瓶/平方米),先播总量2/5在料上,用手轻轻抓

一抓使菌种掉在中、下部,再将剩下3/5的菌种均匀播上面。并用

木板轻轻拍平,使菌种与料层接触。然后盖预湿好的新鲜稻草,有

利于种粒萌发,同时在人字架顶部每隔2m左右打1个小气孔底部对

开打),保持菇房内空气新鲜。发菌温度掌握在28℃以下,播种后1—3天内以保湿为主,少换气,第4天后早、晚逐步加强换气,第

7天后菌丝在料面已发好要加强通风,待菌丝吃料深度65%左右即可

覆土。

5覆土与管理覆土要求土壤肥沃,可选稻田表层20cm以下的土

翻上备用,将土敲细,每平方米拌石灰20kg、砻糠50kg、多菌灵

0.25kg、敌敌畏0.25kg,调含水量为35%左右(用手捻土成一团,掉

在地上一散为好),混合拌好覆薄膜12小时即可使用。覆土厚3cm

左右,要求厚度均交。盖土后在两边用塑料薄膜封闭3—7天,少通

气让菌丝快速往泥土生长,一般在15—23天出菇。大部分位置已长

小菇蕾时,应及时喷重水2—3次。总之,出菇前打重水,出菇多勤

打水、喷轻水,出菇后停喷水,休菌1周后再进行出菇管理。越冬

管理,因气温低,出菇少,菌丝进入休眠期,期间应注意菇床表面

泥土不白,要求强加保温和保湿。一般在11月上旬开始出菇至第2

年4月下旬结束。

一、认真鉴别菌种质量

8月20日以后,蘑菇生产进入播种阶段,菌种质量对蘑茹的产

量影响极度大,因此,质量鉴别工作十分重要,可以从形、色、味、状四方进行鉴别。

1、形。好菌种,瓶子未打开过,瓶口没有破裂,棉塞包扎严实,瓶劲处没有污染杂菌,用手按菌种块有弹性。

2、色。凡好菌种,全瓶上下菌丝都呈白色,而且较为均匀,如

上白下不白,菌丝末发到底;菌丝发黄,说明菌丝衰退;有桔红、绿、黑等色斑,已被杂菌污染,不能使用。

3、味。闻菌种气味,购种时打开瓶闻闻味道,凡优良蘑茹菌种,具有蘑菇香味。若有霉味,已被杂菌污染,不能使用。

4、状。看菌种形状,凡新培养的菌种,全瓶完整的一块,菌丝

生长健壮,没有出现培养料萎缩,“吐黄水”现象。

二、合理使用菌种。

使用蘑菇栽培种,最好选用刚培养成的菌种,买来后马上就播种。购运菌种时,应在早晚或夜间没有阳光下进行,菌种一定要存在冷凉、干燥、黑暗的地方,开瓶前要用70%酒精擦手,开瓶后将靠近

瓶口一层挖弃,然后把菌种掰成蚕豆大小供穴播或撒播。

三、无公害杀虫、杀菌。

播种前要对培养料进行杀菌、杀虫,全面采用无公害药剂,用菇虫净、多菇丰1000倍液混合喷雾料面,闷棚48小时后播种。可全

部消来螨类害虫和其他菌类。

四、播种。

当培养料温度降到28℃以下时开菇播种,每1000尺2用麦粒种150瓶(500毫升)菌种。播种方式,采用层撒播,先将40%菌种撒在

整平的料面上,然后,用手反菌种翻入5厘米深料内,再将60%的

菌种第二次撒在料面上,再用手掌压实,使种、料接触,加大上面

的菌种优势,让菌种早吃料,菌丝早封干,天干可将菌种播深一点,如阴雨天,料偏湿,播江点,在棚两头通风口,表面用报纸覆盖保湿。

看了“蘑菇有什么简易地栽技术”的人还看了:

蘑菇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技术 我国栽培的蘑菇多是白色双孢蘑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其它营养成分,被誉为“人类健康食品”、内销、外销量均很大。因此,大力发展蘑菇生产,对发展农村副业,增加收入,有很大的作用。 一、菇房要求地势较高,四周开阔,环境清洁,房子朝南,顶上设风筒,墙壁上开设南北对称呈长方形的天窗和地窗。菇房要求防风防雨,室内能保温保湿,通风透光(散射光),地面便于冲洗,或便于每次栽培加垫新土夯实。四周墙壁用石灰水消毒,房内每次可用药剂熏蒸消毒,防止杂菌感染。 菇床可用竹制,木制或铁制,床宽1.2米,横档以毛竹或杂木搭架,摊上芦垫等。床与床间距0.4-0.6米,底层距地面0.3米;层与层间距0.6米左右。床架四周留出走道。参考以上条件,各地可根据情况,利用简易房室加以修理利用,或因地制宜搭盖菇房。 二、培养料的堆制 培养料要经堆制发酵处理,分解为可供蘑菇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过去多采用一次发酵,发酵不甚完全,养分末得到充分分解,杂菌和虫害还有存在。为解决这个问题,近年发展了二次发酵(后发酵)技术。 蘑菇培养料主要是用家畜、家禽粪便和麦草、稻草等配制而成。约7月上、中旬开始堆制,粪草比例一般为7:3或6:4。稻草类要先晒干切断,粪便要晒干粉碎。其它配料为少量的石膏粉,过磷酸钙等。培养料用清水或尿液浸湿,一层草一层粪堆好,然后可覆盖草帘保温湿。建堆3-4天后可第一次翻堆,水份不够可加

水增温。7-8天以后第二次翻堆,每100平方米培养料中加入1.5千克石膏粉。11-12天后可第三次翻堆,100平方米培养料中加入150克过磷酸钙。堆制后约13天,即完成前发酵。趁热将料搬进菇房,在菇床架上摊开,密闭房内窗户,迅速将室温提高到60℃左右,保持2-3小时,而后可降低到52℃左右,保持4-7天。室内加温可用煤炉或蒸汽管道,并维持室内一定湿度,这就是后发酵。后发酵是蘑菇培养中一项新技术,有杀虫灭杂菌的效果。并使培养料中产生大量有益微生物,氨味完全排除。由于嗜热性微生物的活动,大大地改善了培养料的质地,蘑菇可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增加了。 三、播种及覆土 料温下降到28℃以下时,即可开始播种。将培养料整理成平面,厚度12-15厘米,采用穴播,株行距约9×9厘米,每瓶菌种(750毫升)约播1平方米,若要发菌快,可多播一些。播种后需注意保湿,菌丝开始萌发生长时,要逐步加强通风,促使菌丝向料内生长,并控制杂菌生长(发现时可挖去)。菇床上要覆盖细泥团,蘑菇子实体正常形成,生长。可用晒干的菜园土上豆类土等肥土块过筛,大泥团约鸽蛋大小,小泥团约花生仁大小。当菌丝体发满表面,并已深入培养料之大部份时即可进行,先盖粗土,(约2.4厘米厚,含水量20%),后盖细土(约1.2厘米左右,略干)。 四、水份管理 蘑菇的水分管理要做到少喷勤喷。培养料和覆土层基本是底湿上干,内湿外干。温度保持在10-18℃,最适宜于实体形成生长。发现粗细土层上有小菌蕾时,要喷施出菇水,当子实体发育到有豆粒大小时,可多喷水,以利发菇。出菇期间,

大棚蘑菇栽培技术

蔬菜大棚蘑菇栽培技术 利用蔬菜大棚栽培蘑菇操作方便,大棚走道宽,进料便于操作;层数不高,凋水不用爬高爬低,简化了操作工序,减轻了劳动强度。并且,大棚保温性籽,秋菇结束迟,冬季可少量出菇,春菇出得早,易获得蘑菇高产,每平方米产量可达10公斤以上,亩收入达数万元左右。 一、大棚结构及床架设置栽培蘑菇的蔬菜大棚长以15~20厘米最佳,管棚塑料膜上盖双层草帘遮光,棚内床架可设2床3走道,床宽1.6米,中间走道1米,两边走道0.9米,搭3层,面积在144~192平方米。也可设3床2走道,中间床宽1.8米,可搭3层,两边床宽1.1米,走道1长,可搭2层,面积147~196平方米。 二、生产时间安排因大棚前期温度高,整个栽培期应比常规推迟1~2周,如华北地区以8月底9月初堆料为宜。 三、培养料配方配方一:稻草1800~2000公斤,菜饼120公斤,尿素3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石灰40~50公斤,石膏粉75公斤:配方二:稻草1750~2000公斤,于鸡粪750~900公斤,尿素15公斤,菜饼75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氨水50公斤,石灰30~40公斤,石膏粉75公斤。 四、堆料发酵(1)室外前发酵。建堆前2天,将稻草切成2段,进行预湿,边翻边浇水,稻草堆积不宜太厚,中间、下部要湿透。建堆前3~4天,将配方中的料(除石灰、尿素)进行顶堆,湿度控制在55%左右,中间翻1次堆。建堆前1天,在混合料上喷0.5%敌敌畏液,然后覆膜12~24小时。建堆按常规,翻堆间隔时间按5、4、3天进行,翻堆时加入尿素、石灰。含水量掌握在65%~70%,pH值7.5~8。(2)室内后发酵。把料抖松后,用翻斗车搬运至床架上(架底层不放),用煤炉或柴油桶蒸汽炉加温,当料温升到60~62℃,保持6~8小时;适当通气,待料温降至48~52℃时维持4~5天。后发酵结束,料呈深咖啡色,很柔软,稻草有弹性,手捏不粘手,无氨味,有较浓香味.并有大量放线菌产生,料含水量在65%,pH值7.2~7.5。 五、翻格及播种待料温降至28℃及时翻格,料厚18~20厘米,上层可稍薄些,整平床面。用麦粒种撒播,用种量1瓶/平方米,轻拍让菌种与料充分接触,两边靠门口的地方盖上湿报纸。 六、播后管理及覆土播种后调节好棚内空气与湿度。如棚内温度超过28~30℃,应加强通风换气,白天背风,夜间将门全部打开。7~10天菌丝基本封面,此后可加大通风,昼夜开门。一般播后20天菌丝发到底。覆土材料为砻糠混合土,覆土前10天,每111平方米准备3500~4000公斤泥,泥糠比例1∶24,干砻糠100~170公斤、石灰50公斤。按比例把砻糠、石灰撒在空地上,然后用中型拖拉机打碎,颗粒比大豆大一点,过筛,堆垄后用甲醛消毒。覆土厚3.5~4厘米,覆好后随即喷水调湿至饱和状态。 七、秋菇管理覆土水调好后,关门吊菌丝,菇房温度控制在20~22℃,适当通风换气。覆土后6~7天,部分菌丝开始露出土层,此时覆1层大豆大的土粒,厚1厘米。当土层内菌丝长足长好即可喷结菇重水,每天喷2次,每次约0.9公斤/平方米,连续喷2~3天。当菌丝扭结成原基并长至大豆大小时,喷出菇水,一般喷5.4公斤/平方米,分3~4次喷完。

世界十大致命毒蘑菇 世界上最毒的蘑菇排名

世界十大致命毒蘑菇世界上最毒的蘑菇排名 周末到了,很多人喜欢郊游,可能会遇到野生的蘑菇。很多蘑菇既美味可口,又赏心悦目。但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提防自然界这些美丽的“诱惑”。接下来将要介绍10种毒性超强的蘑菇,切记一定对它们敬而远之。10【毁灭天使】主要在欧洲出没,与北美有毒的双抱鹅膏和赭鹅膏同源性极高,以一种难闻的气味告诫人们不要靠近。这并不能阻止一些人品尝其白色的肉。但是,这种蘑菇在幼年看上去像鸡蛋,识别起来更加困难,因为人们常常会把它同另外两种食用蘑菇混淆。9【死亡天使】是最常见的蘑菇杀手之一。人们很容易将白色的死亡天使与可食用的蘑菇混淆,包括草菇和洋蘑菇。死亡天使含有鹅膏毒素,可阻止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杀死细胞),通常始于肝和肾;几天内可致人于死地。8【秋日小圆帽】世界各地气候温和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纹缘盔孢伞(即秋日小圆帽)的身影。它表面看似光盖伞属的致幻真菌,事实上却具有相当大的毒性。与本属中的深褐色或淡紫色袍子不同,纹缘盔孢伞的孢子是淡棕色。7【毒鹅膏】在全球范围内,这种看似无辜的真菌可是多数与蘑菇有关的死亡事件的罪魁祸首。毒鹅膏含有鬼笔毒素与鹅膏菌素两种毒物,仅仅食用30克便足以致人于死地。症状可能会在食用以后8到12小时才出现,但可以在一周内引起肾功能衰竭,致人死亡。

6【大理石死亡帽】一般出现在夏威夷、澳大利亚和南非,与死亡帽是同属,也含有鹅膏菌素。这种伞状真菌常常生长在常绿乔木和桉树林。据说是同别的树种一道从澳大利亚被引入夏威夷。5【头套鹿花菌】学名赭鹿花菌,人们可能会将这种褐色鞍状蘑菇与一种美味可口的蘑菇混淆。赭鹿花菌含gyromitiri-n毒素,毒素在人体会转化为甲基联氨,甲基联氨是火箭燃料原料之一。赭鹿花菌吃进腹中一开始或许没有其他蘑菇那么致命,但它会逐渐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可能是一种致癌物。4【大脑蘑菇】因回旋状表面被称为“大脑蘑菇”。在西班牙、瑞典等地,仍有人将其煮熟后吃掉。鹿花菌通常被认为毒性不强。它还含有鹿花菌素,鹿花菌素可以产生甲基联氨。与其他许多种毒蘑菇不同,鹿花菌通常会引起神经性症状,包括昏迷和肠胃不适。3【毒蝇伞】游戏超级玛丽里的蘑菇就是它!又称毒蝇鹅膏菌、蛤蟆菌,是一种含有神经性毒害的担子菌门真菌,鹅膏菌属之一。生长环境遍及北半球温带和极地地区,并且也无意间拓展到南半球毒蝇伞。主要著名在于它的幻觉毒性。2【秋生盔孢伞】又称焦脚菌、秋生鳞耳。菌盖宽1.3~4.5厘米,钟形,后渐扁平,中部凸起,初为黄色,后变深,中央褐色。无特殊味道,但极毒。病人多死于肝昏迷或休克。病死率达70%以上。1【致命白毒伞】白色,菌体幼时卵形,后菌盖展开成伞状。剧毒,其毒素主要为毒伞肽和毒肽类,在新鲜的蘑菇中其毒素含量

种植蘑菇的技术与方法.doc

种植蘑菇的技术与方法 种植蘑菇的技术与方法 一、菇房设置 1、菇房建设 修建菇房,应选择地势高、排水方便、房边有堆料场地的地方。竹木结构的菇棚,棚架要牢固,棚周墙体和棚顶要用厚膜覆盖,并挂盖草帘和遮阳网。棚的大小由栽培规模而定,一般以每棚栽培110~330m2的蘑菇为宜。 2、床架排列 菇床与菇房垂直排列。菇床四周不要靠墙,留出0.6米宽的过道,如菇房窄于3米,可只留一条中间过道。床架之间留过道0.6米,床架可搭4~5层,每层菇距0.6米,底层离地面15~30厘米,最上层距棚顶1.3~1.5米,长度据菇房而定。床架一般用竹木搭建,过道两端墙上各开上下窗一对;上窗距棚檐15厘米左右,下窗离地面10厘米左右。窗的大小以40 45厘米为好,每隔2~3条棚道的中间棚顶设一拔风筒,筒高1.3~1.5米,顶端装风帽。 二、培养料的堆制、发酵

1、培养料的来源。主要有粪肥、稻草、麦草、饼肥、化肥、石膏,石灰等。 2、培养料的碳氮比。在堆制过程中,如含氮量过低,会造成微生物活动减弱,料温不高,发酵不充分,易染杂苗。如氮过高,又会造成发酵后料中的氨、胺和酰胺含量过高,抑制蘑菇苗丝生长。生产中培养料发酵前的C/N为30~33:1,发酵后C/N为17:1。 3、培养料配方: 干牛粪1000千克,大麦草1000千克,菜饼25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石膏粉40千克,石灰50千克,C/N为32:1。 干牛粪1500千克,稻草、麦草各1000千克,饼45千克,石膏粉40千克,石灰40千克,C/N为2943:1。 在粪肥缺少的情况下,也可以实行无粪栽培。 堆料中大部分粪草配比6:4、5:5、4:6。 4、培养料的堆制、发酵 堆制时间:在播种前20~25天左右进行。 建堆与发酵:建堆前,将场地打扫干净。一般堆宽2.1米,堆高1.5米,料堆长不限。先铺一层稻草;厚度0.3米左右,四边整

十大奇特蘑菇

蘑菇家族可谓集可怕与美味、美丽与平凡、神奇与怪异于一身。以下盘点的10种蘑菇分布在世界各地,以怪异或者美丽的外表著称蘑菇家族,其中包括火鸡尾蘑、大脑蘑菇、狗蛇头菌以及生物发光菌。 1.天蓝蘑菇 天蓝蘑菇

这种小蘑菇非常精致,主打蓝色,只有孢子菌褶略带红色 天蓝蘑菇学名“Entoloma hochstetteri”,生活在新西兰南北岛西部和印度部分地区的林地。这种小蘑菇非常精致,主打蓝色,只有孢子菌褶略带红色。其蓝色外衣由3种类色素所致。天蓝蘑菇不可食用,是否有毒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2002年,新西兰发行了一套涵盖6种本地菌种的邮票,其中就有天蓝蘑菇。此外,这种蘑菇也出现在新西兰储备银行1990年发行的50元钞票的背面。 2.出血齿菌

出血齿菌

出血齿菌也被称之为“恶魔牙齿”或者“草莓加奶油”,并不具有毒性 出血齿菌学名“Hydnellum pecki”,在美国西北太平洋沿岸和中欧的松树林非常常见。最近,韩国和伊朗也发现它们的踪迹。出血齿菌很容易辨认,表面的小孔向外渗出亮红色液体,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森林动物溅到白色菌盖上的血液。 出血齿菌也被称之为“恶魔牙齿”或者“草莓加奶油”,并不具有毒性。不过,这种蘑菇味道很苦,以避免自己沦为人类和动物的盘中餐。科学家经分析发现,出血齿菌渗出的亮红色液体中含有一种被称之为“Atromentrin”的抗凝血剂,拥有与天然有机抗凝血剂肝磷脂类似的特性。 3.狗蛇头菌

狗蛇头菌

狗蛇头菌是一种细小的蛇头形林地真菌 蛇头菌学名“Mutinus caninus”,Mutinus是指古罗马生育之神Mutinus Mutunus,caninus意为“与狗相似”。它是一种细小的蛇头形林地真菌,“脑袋”呈黑色,上有粘性孢子,据说能够散发出与猫粪类似的气味,用以吸引昆虫。绝大多数人认为狗蛇头菌不可食用,不过,美国西弗吉尼亚等地区的人们还是把它们摆上餐桌。 4.鹿花菌

蘑菇种植流程

蘑菇种植流程 1堆肥:免加温发酵技术工艺流程: 稻草预温——建堆(加肥、加发酵剂) 一翻,二翻,三翻( 加石灰和石膏) 四翻,上料铺床, 发酵程式(天数)分别为5d、4d、4d、3d, 总计20~22d。在生产实践中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 1)堆料不宜过高, 最好是80cm 左右为宜。( 2)打好料堆孔。( 3) 覆盖物选择。覆盖物以透气保温的草帘或麻袋为好, 特别是秋后较多地区如不加覆盖物很容易因物料表面水分蒸发而导致料堆表层缺水而造成有益微生物分布不到而处理不周。最好是建堆, 打孔后在离料5~10cm 做一小塑料拱棚, 顺着料堆长的两面一定要压实, 仅在拱棚的两头留一小通风孔, 这样即可形成保温、保湿、通风的小环境。升温阶段, 在57~60℃高温下维持6~8h,。控温阶段。48~52℃并维持4~6d, 1.1预堆:先将麦秸用清水充分浸湿后捞出,堆成一个宽2- 2.5米、高1.3-1.5米、长度不限的大堆,预堆2-3天。同时将牛粪加入适量的水调湿后碾碎堆起备用。 1.2建堆:先在料场上铺一层厚15-20厘米、宽1.8-2米、长度不限的麦秸,然后撒上一层3-4厘米厚的牛粪,再按上述的准备量按比例撒入磷肥和尿素,依次逐层堆高到1.3-1.5米。但从第二层开始要适量加水,而且每层麦秸铺上后均要踏实。 1.3翻堆:翻堆一般应进行4次。在建堆后6-7天进行第一次翻堆,同时加入石膏粉和石灰粉。此后每隔5-6天、4-5天、3-4天各翻堆一次。每次翻堆应注意上下、里外对调位置,堆起后要加盖草帘或塑料膜,防止料堆直接受日晒、雨淋。 1.4发酵标准。堆制全过程大约需25天。发酵应达到如下标准:培养料的水分控制在65-70%(手紧握麦秸有水滴浸出而不下落),外观呈深咖啡色,无粪臭和氨气味,麦秸平扁柔软易折断,草粪混合均匀,松散,细碎,无结块。 2进棚播种。先在棚内菇床上铺一层3厘米厚的新鲜麦秸,再将发酵好的培养料均匀地铺到菇床上,料层厚15-20厘米。然后按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0克加甲醛20毫升的量熏蒸消毒,24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当料温降到28℃以下时即可播种,每平方米用500毫升瓶装的自制量菌种一瓶。将菌种均匀地撒在料面上,轻轻压实打平,使菌种沉入料内2 厘米左右为宜。 3播后覆土。播种后3天内适当关闭门窗,保持空气湿度在80%左右,以促使菌种萌发。注意棚内温度不能超过30℃,否则应在夜间适当通风降温。播种后15天左右,当菌丝基本长满料层时进行覆土。覆土方法:选择吸水性好,具有团粒结构、孔隙多、湿不粘、干不散的土壤为佳,每100平方米菇床约需2.5立方米的土,土内拌入占总量1.5-2%的石灰粉,然后再用5%的甲醛水溶液将土湿透。待土壤手抓不粘、抓起成团、落地就散时进行覆盖,覆土厚度为2.5-3.5厘米。

蘑菇栽培技术

纯草料栽培草菇新技术 栽培季节草菇菌丝体生长的适温范围℃为15~35℃,最适宜温度为30~35℃,子实体生长的温度为26~34℃,最适宜的温度为28~30℃。从堆料到出菇结束约需1个多月,是目前栽培的食用菌中需求温度最高,生长周期最短的类型。根据草菇对温度的要求,各地可选择适当的栽培时期。 栽培原料棉子壳、废棉、麦秸、稻草、玉米芯、玉米秸、花生壳及栽培完平菇等均可使用。要选用干燥、无霉变的新鲜草料。场地选择与处理菜棚、菇棚、室内、室外、树林下、阳畦、大田、果园等场所均可生产。大棚要加覆盖物,并在使用前撒石灰粉消毒,老菇棚要进行熏蒸,杀虫灭菌。原料处理在菇棚附近,挖1个长6米,宽2.5米,深0.8米左右的土坑(土坑大小可根据原料用量灵活掌握)。将挖出的土培在坑的四周,使土坑深度增加至1.5米。在坑内铺1层厚塑料膜,而后,铺1层草料,如此进行,直到填满为止,最上层为石灰粉,石灰总量约为草料总量的8%。在草料上面加压沉淀,以防草料上浮。最后,往土坑里灌水,直至没过草料为止。同时,把麦秸总量8%~10%的麸皮装入袋中浸泡,泡24~36小时。入棚建池播种把泡过的草料挑出,沥水半小时后入棚。南北向建畦,畦宽0.9~1.0米。先铺1层厚20厘米左右的草,再撒上1层处理过的麸皮。用手整平,稍压实后播第1层种。按每平方米0.75千克的播种量,取出1/3的菌种,掰成拇指肚大小的块,再按穴距和行距均为10厘米左右的规格,在哇两边分别点播2行菌种。中间部位,;因料温会过高而灼伤菌种,故不播。之后,再铺1层厚为15厘米左右的料草和麸皮,把剩余的3/2菌种全部点播在整个床面上。最后,在床面上薄薄地撒1层草料,以保护菌种。用木板适当压实后,将垄做成弧形,以利覆土。料的总厚度为30~35厘米,畦间走道宽30厘米。覆土盖膜把畦床压成弧形后,在料面上盖1层2-4厘米厚的黏性土壤。可在走道内拌入部分腐熟的发酵粪肥。覆土完毕,在床面上覆1层农膜,以保温保湿。废旧的薄膜要用石灰水或高锰酸钾消毒后再用。覆膜完毕,在料内插1支温度计,每天观测温度,将其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料温不要超过40℃,

露天高效高产蘑菇栽培技术

露天高效高产蘑菇栽培技术 室外露地栽培蘑菇可节省架材,不占房屋,成本低,效益好,管理方便,是农村应该大力发展的一项较好的种植业。现将其栽培操作技术简介如下: 一、材料准备:一般每亩土地栽培蘑菇的有效面积为400平方米,事先应准备新鲜干燥、无霉变、无病虫的稻、麦秸草2.8-3.0万公斤,干细牛粪800-1000公斤,人畜水粪8000-10000公斤,尿素50公斤,磷肥80公斤,石膏粉120-150公斤,石灰50-60公斤,或用300-350公斤菜籽饼代替干牛粪。 架设拱棚用材是2米长的竹片200-250公斤,塑料薄膜60-70公斤,长2米宽1米的草帘400条。 二、整地做床:选择地势高爽,排水通畅,土地稍粘,肥力中等,靠近水源,冬季能避寒风的稻田或其它茬口田为好。8月中旬深翻16-20厘米,整地后用500倍的敌敌畏喷洒床面。杀虫土壤中小动物及有害虫类,床为南北向,宽1.2米,床面中间筑一条宽10厘米左右的小土埂,形成二条窄床面,床两旁也筑成小土埂,宽15-20厘米,高12-15厘米。人行道宽60厘米左右,低于床面,以便排水。然后用竹片拱成小拱棚,竹片间距80厘米左右,拱顶用横枝相连接,棚顶距床面60厘米左右。 三、适时堆料:室外栽培菇类应避开高温气候,故是于7月底至8月初开始堆料发酵,先将各种原料分别浸泡浇湿,稻麦草应吸足水份,混合拌透。料堆宽2.5米,长为6-8米较好,堆高1.5-1.7米。

第一层料30厘米厚,撒一层牛粪(或菜籽饼),浇足人畜水粪后,踩实,面堆第二层料,最后一层草料应浇透水粪,堆料顶呈龟背状,防雨水渗入料堆内,影响发酵。一般要翻堆4-5次,第一次翻堆间隔时间为7天左右,(料堆内温度升到65-70度时翻堆)第二次为4-5天,第三次为2-3天,第四次间隔1-2天,堆期长20-22天。尿素在第一次翻堆时加入,磷肥和石膏粉在第二次翻堆时加入,石灰在第三次翻堆时加入。注意翻堆时草粪应充分拌均抖松,保证料堆发酵均匀,色泽一致。 四、进床播种:将堆制发酵好的培养料乘热进入床内,撒于床面,让料温慢慢下降,直致料温降到28度以下时即开始播种。播种前将床料整平,捡去粪块和杂物,料厚约15厘米左右,然后将蘑菇菌种均匀播于料面上,可以穴播,每隔6-8厘米见方播一穴,或直接撒播料上,最后用塑料盒或木板轻轻拍实菌种与草料接触。每平方米用菌种2瓶(700毫升)或1公斤,用废旧报纸覆盖床面,最后用塑料膜覆盖拱棚并用绳拉紧,防风吹刮,同时盖上草帘等遮阴物。 五、发菌管理:播种后要随时检查拱棚内温度,一般不能超过28度,料温不超过30度为好。否则要及时通风换气,降温,防高温烧菌。夜晚无风时,可将拱棚两头薄膜掀开通风,保持棚内空气新鲜。 一般待播种后7-10天,菌种已发到料内即可揭掉覆盖表面的投纸让床表层料稍干,促使菌丝向料深层生长。若发现有少量绿霉等杂菌应及时将铲除并上洋灰或喷洒一些杀菌剂,防止杂菌扩散。 六、覆土喷水:磨菇菌丝将要长至料底时即可覆土,一般采用菜

世界十大稀有蘑菇

荧光小菇 你一定以为你眼花了,但你看见的确实是发出绿色荧光的蘑菇。这种绿色霓虹蘑菇,或称荧光小菇(学名),通常在雨季出现在日本和巴西的森林中,和它们同样闪闪发光的孢子一起布满地面。树干的根部、掉落的树枝、堆积的树叶和潮湿的泥土为这种蘑菇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这种蘑菇鲜艳夺目的外表是源于生物发光,这种诡异而奇妙的生物现象天然存在在众多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体上。

伞形毒菌(毒蝇伞)——世上最有名的蘑菇伞形毒菌,或毒蝇伞是一种作用于神经的剧毒真菌,这种真菌还有几种不同的亚种,每个亚种有不同的菌盖颜色,如黄色、棕色、粉红色等。在流行文化中,伞形毒菌是最容易被辨认也是最常见的。它们常常出现在儿童读物、电影、装饰品、贺卡以及电脑游戏中。在《爱丽丝梦游仙境》中,在经典卡带游戏《超级玛丽》中,你会毫不惊奇地发现它们的身影。它也常被叫做捕蝇菌,因为在德国著名哲学家大阿尔伯特的著作中曾说道:“它被叫做捕蝇菌,因为把它放在牛奶中它能杀死苍蝇。”

世上最稀有的真菌——恶魔雪茄这是蘑菇中的明星,叫做恶魔的雪茄,它也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真菌。同时它也被称作德克萨斯之星,因为这种真菌只被发现存在于德克萨斯州中部(最近又刚刚在日本奈良的群山中发现)。平时,它的菌盖是深棕色雪茄形状的;当它裂开释放孢子时,它会变成图中这样黄褐色的星星。它也是已知的少有几种会在释放孢子时发出奇特的口哨声的真菌。

大脑蘑菇(鹿花菌)鹿花菌,真菌的一种,广泛分布于欧洲和北美。它在春季和初夏出现,一般生长在松柏树下的沙质土壤中。它的子实体(即蘑菇)呈不规则大脑形状,颜色一般是深棕色,约10厘米高,15厘米宽,栖息在月6厘米高的白色粗壮的菌柄上。尽管属于有毒的不可食用菌种,但它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欧、北美五大湖北部地区等地,仍然是一种流行的美食。在西班牙,它是禁售的。在芬兰,它的售卖不被禁止,但必须伴有明确的警告标示和正确使用的详细说明。它不能生吃,食用时必须把它煮的半熟,但即使是充分煮熟,也不能保证 完全安全。

学蘑菇种植技术

学蘑菇种植技术 场地的选择和控制。场址的选择必须远离普通作物大田、化工厂、医院、垃圾场、养殖场等污染地带,以及矿山、煤场、陶瓷等粉尘 地带,并在近2年内没有使用过农药。确定有机蘑菇的栽培地块后,栽培品种、生产数量(产量)等均需严格控制,并在销售时按照实际 产量使用有机食品标志。 原料的采购。首先是菌种,不得使用转基因菌种。其次,原材料要求,一是使用经过有机认证的原料,如经过有机认证后的小麦, 其秸秆可用于有机蘑菇栽培,并需注明认证号;二是使用原生态原料,如原始森林中的树木枝干加工后的木屑等。再次,材料辅料类,如 塑料菌袋等应使用符合有机食品要求的材料。 原料的采购。首先是菌种,不得使用转基因菌种。其次,原材料要求,一是使用经过有机认证的原料,如经过有机认证后的小麦, 其秸秆可用于有机蘑菇栽培,并需注明认证号;二是使用原生态原料,如原始森林中的树木枝干加工后的木屑等。再次,材料辅料类,如 塑料菌袋等应使用符合有机食品要求的材料。 发菌的管理与操作。发菌场所的处理,可采用漂白粉等进行喷洒消毒,菌袋离开地面,层架式培养。培养室应采取防虫网、黑光灯 等防治害虫。其他操作可按常规进行。 出菇管理与整理。出菇棚的消毒可参考发菌室,并可在地面撒施石灰粉;菇棚内根据栽培品种及栽培模式等需要进行整理,彻底清理 卫生并通风后,使用5-15%石灰上清液喷洒墙面、地面,适当通风; 保湿用水应符合饮用水标准;不得使用任何违禁药物、激素等;采收 时应戴乳胶手套,事先将工具、容器等用酒精或石灰溶液进行消毒 处理,小批量采收时,应将手用肥皂洗净后方可进行操作;采收后, 集中于加工车间进行整理,去掉菌柄基部携带的基料残渣,进行分

蘑菇种植流程

. 蘑菇种植流程: 堆肥:免加温发酵技术工艺流程1四翻,上料铺( 加石灰和石膏) 建堆(加肥、加发酵剂) 一翻,二翻,三翻稻草预温—— 在生产实践中需注意以下。20~22d总计分别为5d、4d、4d、3d, , 床发酵程式(天数)覆覆盖物选择。80cm 左右为宜。( 2)打好料堆孔。( 3) 几方面: ( 1)堆料不宜过高, 最好是 特别是秋后较多地区如不加覆盖物很容易因物料表面盖物以透气保温的草帘或麻袋为好, 打孔后最好是建堆, 水分蒸发而导致料堆表层缺水而造成有益微生物分布不到而处理不周。仅在拱棚的两头留一小, 5~10cm 做一小塑料拱棚, 顺着料堆长的两面一定要压实在离料℃高温下维持, 在57~60通风孔, 这样即可形成保温、保湿、通风的小环境。升温阶段4~6d, 。控温阶段。48~52℃并维持6~8h,米、长度不米、高1.3-1.51.1预堆:先将麦秸用清水充分浸湿后捞出,堆成一个宽2-2.5限的大堆,预堆2-3天。同时将牛粪加入适量的水调湿后碾碎堆起备用。 1.2建堆:先在料场上铺一层厚15-20厘米、宽1.8-2米、长度不限的麦秸,然后撒上一层3-4厘米厚的牛粪,再按上述的准备量按比例撒入磷肥和尿素,依次逐层堆高到1.3-1.5米。但从第二层开始要适量加水,而且每层麦秸铺上后均要踏实。 1.3翻堆:翻堆一般应进行4次。在建堆后6-7天进行第一次翻堆,同时加入石膏粉和石灰粉。此后每隔5-6天、4-5天、3-4天各翻堆一次。每次翻堆应注意上下、里外对调位置,堆起后要加盖草帘或塑料膜,防止料堆直接受日晒、雨淋。 1.4发酵标准。堆制全过程大约需25天。发酵应达到如下标准:培养料的水分控制在65-70%(手紧握麦秸有水滴浸出而不下落),外观呈深咖啡色,无粪臭和氨气味,麦秸平扁柔软易折断,草粪混合均匀,松散,细碎,无结块。 2进棚播种。先在棚内菇床上铺一层3厘米厚的新鲜麦秸,再将发酵好的培养料均匀地铺到菇床上,料层厚15-20厘米。然后按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0克加甲醛20毫升的量熏蒸消毒,24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当料温降到28℃以下时即可播种,每平方米用500毫升瓶装的自制量菌种一瓶。将菌种均匀地撒在料面上,轻轻压实打平,使菌种沉入料内2厘米左右为宜。 3播后覆土。播种后3天内适当关闭门窗,保持空气湿度在80%左右,以促使菌种萌发。注意棚内温度不能超过30℃,否则应在夜间适当通风降温。播种后15天左右,当菌丝基本长满料层时进行覆土。覆土方法:选择吸水性好,具有团粒结构、孔隙多、湿不粘、干不散的土壤为佳,每100平方米菇床约需2.5立方米的土,土内拌入占总量1.5-2%的石灰粉,然后再用5%的甲醛水溶液将土湿透。待土壤手抓不粘、抓起成团、落地就散时进行覆盖,覆土厚度为2.5-3.5厘米。;. . 左右。覆土后的空间湿度应保20%4覆土后的管理。覆土后调节水分,使土层含水量保持在18℃)。应视土层干湿状况适时喷水,℃之间(最佳温度为13-2015-持在80-90%,温度在严格控制温湿度。厘米时应及时采收,若采收过晚会使品质变劣,并且抑2-45适时采收。当双孢菇长到直径制下批小菇的生长。采摘时,用手指捏住菇盖,轻轻转动采下,用小刀切去带泥根部,注意

食用菌栽培技术汇总

食用菌栽培技术——香菇 一、概述 香菇又名香蕈、香信、香菰、椎茸,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香菇属。香菇的人工栽培在我国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栽培香菇都用“砍花法”,是一种自然接种的段木栽培法。一直到了60年代中期才开始培育纯菌种,改用人工接种的段木栽培法。70年代中期出现了代料压块栽培法,后又发展为塑料袋栽培法,产量显著增加。我国目前已是世界上香菇 生产的第一大国。 香菇是著名的食药兼用菌,其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含有18种氨基酸,7种为人体所必需。所含麦角甾醇,可转变为维生素D,有增强人体抗疾病和预防感冒的功效;香菇多糖有抗肿瘤作用;腺嘌呤和胆碱可预防肝硬化和血管硬化;酪氨酸氧化酶有降低血压的功效;双链核糖核酸可诱导干扰素产生,有抗病毒作用。民间将香菇用于解毒,益胃气和治风破血。 香菇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特产品之一,其一级品为花菇。 二、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香菇菌丝白色,绒毛状,具横隔和分枝,多锁状联合,成熟后扭结成网状,老化后形成褐色菌膜。子实体中等大至稍大。菌盖直径5~12厘米,扁半球形,边缘内卷,成熟后渐平展,深褐色至深肉桂色,有深色鳞片。菌肉厚,白色。菌褶白色,密,弯生,不等长。菌柄中生至偏生,白色,内实,常弯曲,长3~8厘米,粗0.5~1.5厘米;中部着生菌环,窄,易 破碎消失;环以下有纤维状白色鳞片。孢子椭圆形,无色,光滑。 2.生活条件 (1)营养 香菇是木生菌,以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质、淀粉等作为生长发育的碳源,但要经过相应的酶分解为单糖后才能吸收利用。香菇以多种有机氮和无机氮作为氮源,小分子的氨基酸、尿素、铵等可以直接吸收,大分子的蛋白质、蛋白胨就需降解后吸收。香菇菌丝生长还需要多种矿质元素,以磷、钾、镁最为重要。香菇也需要生长素,包括多种维生素、核酸和激素,这些多数能自我满足,只有维生素B1需补充。 (2)温度 香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25℃,低于10℃或高于30℃则有碍其生长。子实体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0~20℃,并要求有大于10℃的昼夜温差。目前生产中使用的香菇品种有高温型、中温型、低温型三种温度类型,其出菇适温高温型为15~25℃,中温型为7~20℃,低温型为5~15℃。 (3)水分 香菇所需的水分包括两方面,一是培养基内的含水量,二是空气湿度,其适宜量因代料栽培与段木栽培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①代料栽培。长菌丝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55%~60%,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出菇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40%~68%,空气相对湿度85%~90%。 ②段木栽培。长菌丝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45%~50%,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出菇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50%~60%,空气相对湿度80%~90%。 (4)空气 香菇是好气性菌类。在香菇生长环境中,由于通气不良、二氧化碳积累过多、氧气不足,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会受到明显的抑制,这就加速了菌丝的老化,子实体易产生畸形, 也有利于杂菌的滋生。新鲜的空气是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 (5)光照 香菇菌丝的生长不需要光线,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菌丝生长良好,强光能抑制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散射光,光线太弱,出菇少,朵小,柄细长,质量次,但直射光又对香菇

蘑菇种类及图片大全

蘑菇种类及图片大全 蘑菇别称食用菌、食用蕈菌、食用真菌等,指具有食用价值的子实体的 大型真菌的统称,广泛分布于地球各处,在森林落叶地带最为丰富,为 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常见的有双孢蘑菇、香菇、平菇、金针 菇、茶树菇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蘑菇种类及图片大全吧! 双孢蘑菇 双孢蘑菇别称白蘑菇、蘑菇、洋蘑菇等,欧美各国生产经营者常称之为普通栽培蘑菇或纽扣蘑菇,为世界性栽培和消费的菇类,有“世界菇”之称,可鲜销、罐藏、盐渍,菌丝还作为制药的原料。我国双孢蘑菇栽培最多的有福建、山东、河南、浙江等省,栽培方式有菇房栽培、大棚架式栽培和大棚畦栽等。

香菇 香菇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别称花菇、香蕈、香菌等,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经日晒后转成维生素D)等。 平菇

平菇是种相当常见的灰色食用菇,别称侧耳、糙皮侧耳、蚝菇等,为担子菌门下伞菌目侧耳科一种类,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每百克于品含蛋白质20~23克,而且氨基酸成分种类齐全,矿物质含量十分丰富,具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而且,平菇中的蛋白多糖体对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金针菇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别称毛柄小火菇、构菌、智力菇等,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而得名,属伞菌目白蘑科针金菇属,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疗作用。在自然界广为分布,中国、日本、俄罗斯、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在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新疆均适合金针菇的生长。

盘点世界上最为“诡异”的十大植物

盘点世界上最为“诡异”的十大植物 勒颈无花果(Ficus aurea)。勒颈无花果原产于美洲,是一种寄生树,其会将种子植于另一棵树中,直到它的根系长出缠绕在树干上,最终将寄主杀死。

盘点世界上最为“诡异”的十大植物 捕蝇草(Dionaea muscipula)。捕蝇草是世界上最着名的食虫类植物。其拥有完整的根、茎、叶、花朵和种子。它的叶片是最主要并且明显的部位,拥有捕食昆虫的功能,外观明显的刺毛和红色的无柄腺部位,样貌好似张牙利爪的血盆大口。

盘点世界上最为“诡异”的十大植物 佛手(Citrus medica var.sarcodactylis)。这个与亚洲柑橘类似的水果看起来似乎很香——不过,由于其恐怖的,扭曲的手状形态,估计很多人都要错过这一美食了。 盘点世界上最为“诡异”的十大植物 水晶兰(Monotropa uniflora)。这并不是你在午夜漫步时就可以偶然碰见的植物。这是一种外形诡异的寄生植物,其全株几乎都呈现为白色,其并不需要通过阳光汲取能量。水晶兰往往都生长在黑暗的森林中,通过真菌轮番从周围的树木中吸收养分。

盘点世界上最为“诡异”的十大植物 黑蝙蝠花(Tacca chantrieri)。这株样子极像蝙蝠的植物原产于亚洲热带雨林。不过,坦率的讲,我们更希望其一直留在那里。

盘点世界上最为“诡异”的十大植物 娃娃眼(Actaea pachypoda)。娃娃眼是一种怪异的多年生植物,原产于美国北部,因其类似于眼睛的浆果而得名。这种植物看起来好像并不怎么恐怖,不过它的剧毒可以瞬间致命。

盘点世界上最为“诡异”的十大植物 眼镜蛇瓶子草(Darlingtonia californica)。眼镜蛇瓶子草的中文名称来源于其类似于眼镜蛇的管状叶及其类似蛇信子的管状叶末端叉状部分。该植物常生长于沼泽地区及冷水浸润地区,通常会利用花蜜诱捕黄蜂及苍蝇等昆虫。

蘑菇栽培技术汇总

蘑菇种植技术 一、菇房设置 1、菇房建设 修建菇房,应选择地势高、排水方便、房边有堆料场地的地方。竹木结构的菇棚,棚架要牢固,棚周墙体和棚顶要用厚膜覆盖,并挂盖草帘和遮阳网。棚的大小由栽培规模而定,一般以每棚栽培110~330m2的蘑菇为宜。 2、床架排列 菇床与菇房垂直排列。菇床四周不要靠墙,留出0.6米宽的过道,如菇房窄于3米,可只留一条中间过道。床架之间留过道0.6米,床架可搭4~5层,每层菇距0.6米,底层离地面15~30厘米,最上层距棚顶1.3~1.5米,长度据菇房而定。床架一般用竹木搭建,过道两端墙上各开上下窗一对;上窗距棚檐15厘米左右,下窗离地面10厘米左右。窗的大小以40×45厘米为好,每隔2~3条棚道的中间棚顶设一拔风筒,筒高1.3~1.5米,顶端装风帽。 二、培养料的堆制、发酵

1、培养料的来源。主要有粪肥、稻草、麦草、饼肥、化肥、石膏,石灰等。 2、培养料的碳氮比(C/N)。在堆制过程中,如含氮量过低,会造成微生物活动减弱,料温不高,发酵不充分,易染杂苗。如氮过高,又会造成发酵后料中的氨、胺和酰胺含量过高,抑制蘑菇苗丝生长。生产中培养料发酵前的C/N为30~33:1,发酵后C/N为17:1。 3、培养料配方(以110m2栽培面积计标): (1)干牛粪1000千克,大麦草1000千克,菜饼25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石膏粉40千克,石灰50千克,C/N为32:1。 (2)干牛粪1500千克,稻草、麦草各1000千克,饼45千克,石膏粉40千克,石灰40千克,C/N为2943:1。 在粪肥缺少的情况下,也可以实行无粪栽培。 堆料中大部分粪草配比6:4、5:5、4:6。 4、培养料的堆制、发酵 (1)堆制时间:在播种前20~25天左右进行。 (2)建堆与发酵:建堆前,将场地打扫干净。一般堆宽2.1米,堆高1.5米,料堆长不限。先铺一层稻(麦)草;厚度0.3米左右,

大田种植蘑菇的方法

大田种植蘑菇的方法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土地的管理,要大规模发展食用菌,建设标准化的蘑菇房将会遇到较大困难。因此,将蘑菇种植由室内向室外发展成了今后大规模种植蘑菇的方向。产量每平方米7~9千克,而且设施简单,成本低,病虫害少,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用工量。种植蘑菇后的菌渣,就地处理,又成为有机农家肥,创造了良好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其栽培措施是: 1.选地搭棚稻田种菇是利用水稻收获后闲置的冬水田来种植蘑菇。当水稻在散籽后,排干稻田水,开始整地作厢有:2沟3厢式,中厢1.5米,边厢1米,厢沟宽0.3米,深0.3米,长度10~15米;3沟两厢式,厢宽1.5米,沟宽0.3米。作厢时,将沟中的田地挖出,垒在厢边上,形成土埂,用以挡住培养料。厢沟又作操作人员的走道和排水之用。在厢面上搭建人字棚,人字棚中部用竹或木棒支撑成棚的中部立柱,高2.4米。立柱之间用大竹竿连接成顶梁。用地膜覆盖顶梁,拉直两边成自然的三角形。再用稀薄的稻麦草用重型夹成大毛扇靠放在顶梁上,起到遮光的效果。也可用黑色的塑料膜,经过顶梁后,两边拉伸形成人字三角棚,而不使用毛扇遮光。人字棚的两头,用草帘遮光。棚外应做好四周的排水沟。 2.培养料的发酵培养料的配方与室内种菇相同。可采用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室外二次发酵法不用燃料加温,而是利用初秋的自然高温来达到二次发酵的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方法是用砖、石做垫墩,高约20厘米。在热墩上放置木棒,木棒上放置竹片,尤如一个床架,做成宽1.5米,长不定的基座。把经过前发酵的料堆,调水至用手捏料有5~6滴水,再用石灰粉调pH值到7.8~8。然后将培养堆在基座上,预置木棒或竹成通气孔。料堆成高0.8~1米,通气孔作成丁字形,当料堆好后,抽出木棒或竹子,就自然成空洞,作料内空气交换之通道。用0.5%敌敌畏或三氯杀螨醇喷雾料堆表面杀虫。再在料堆四周用竹搭成一个简易的框架,离料堆20厘米左右,防止塑料薄膜直贴到培养料上影响发酵。最后罩上薄膜。料堆在薄膜严密封闭中,充分利用白天的阳光增温,加上料堆中积累的发酵热,使料堆温度迅速上升到62℃以上。当高温结束后,每天降温1~2℃,通风3~4次,每次30分钟。控温在50℃左右,6~7天发酵结束,最后将温度降到45℃以下时,就可把料搬进人字棚。 3.铺料与播种在料进棚前两天,用0.5%的敌敌畏对栽培床进行全部喷雾杀虫,作好培养料进棚的准备。培养料进棚铺在床面时,料含水量掌握在63%~65%,用手捏有1滴水为宜,料pH值7~7.5,无氨味。铺料厚度在13~17厘米,边铺边拌,力度均匀。料铺好后,应用温度计测定料温,若料温在28℃以下是老谋深算可以播种。播种多使用班次粒种,每瓶种可播0.7~0.8平方米。播前操作人员将手、工具和菌种瓶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播种时,用菌种的2/3撒于培养料的表面,然后用手翻拌到料的踣,再将余下1/3的种撒于料面,并用干净木板轻轻压实。 4.发菌及出菇管理播种后的3天内,紧闭人字棚,棚两头用草帘遮严,保温保湿,以促使菌种萌发和吃料。3天后,晚上可以适当掀开棚两头,通风换气。15天后,料内菌丝基本长满,就可以覆土了。覆土采用湿土拌砻糠。分次将粗土、细土均匀覆盖在料面上。当菌丝长上土缝时,开始喷一次重水,促使蘑菇迅速长大,在整个了菇期间,对水分管理,采用轻喷勤喷,保持覆土湿度即可。开春后,气温上升,注意增加喷水量,力争多出春菇,4月份

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Microsoft Word 文档

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一、概述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Lang)Imback ]又名蘑菇、洋蘑菇、白蘑菇等,在真菌分类学中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属(黑伞属)。双孢蘑菇的人工栽培始于法国路易14时代,距今约300年。目前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栽培双孢蘑菇,世界年产量已由1982年的100万t增加到2003年的350万t,居各种食用菌之首。 我国人工栽培双孢蘑菇起步较迟,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等大城市只有少量人工栽培。现在双孢蘑菇栽培已遍及全国,2004年我国双孢蘑菇年产量已达156万t,产量较多的有福建、广东、浙江、江苏、四川、上海等省(市),其中以福建的产量最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我国每年生产的盐渍双孢蘑菇罐头畅销世界各地,年出口量达20万t以上。 国外的双孢蘑菇生产,如法国、荷兰和美国等主要是工厂化栽培,一次性投资大,产量高、质量好;我国现阶段主要是利用废旧房屋、室外空地等进行棚架式栽培,以手工操作为主,虽然成本较低,但产量不高。 二、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结构 双孢蘑菇的菌丝体是由许多分枝的丝状菌丝组成。菌丝由担孢子萌发而来,呈蜘蛛网状,称为绒毛状菌丝体,如母种、原种、栽培种及培养料里的菌丝。绒毛状菌丝体进一步生长发育,覆土后在粗、细土间形成线状菌丝,线状菌丝遇到适宜的条件产生瘤状突起,称原基;而后发育成幼小子实体,称菌蕾;最后由菌蕾长大为成熟子实体。子实体由菌盖、菌褶、菌环等部分组成。菌盖又称菇盖,白色或乳白色,直径5~12cm,表面光滑,初期半球形,后逐渐展开呈伞状;菌肉白色,肥厚。菌柄又称菇柄,白色圆柱形,长3~5cm,直径0.8~1.5cm,中实,基部较粗,着生于菌盖中央。优质双孢蘑菇柄粗短,无空心,生长不良的双孢蘑菇往往柄细而长。菌环白色膜质,是子实体开伞时菌盖与菌柄连接处的菌膜残留在菌柄上形成的环状痕迹。菌褶初期粉红色,后呈咖啡色,最后变黑色,每片菌褶的两侧生有许多担子和担孢子,多数担子上着生有两个担孢子,故称双孢蘑菇。蘑菇形态见图6—1。 (二)双孢蘑菇主要品种简介

牛粪种植蘑菇技术

牛粪种植蘑菇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牛粪种植蘑菇技术 重庆通茂农业 https://www.360docs.net/doc/68917038.html, 在蘑菇种植技术中,用牛粪配合稻草作为主要的培养料能大幅度降低成本,尤其是对很多养牛的养殖户来说更是“种养循环利用”的最好方法,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和种植户十分重视的模式。这里介绍一下牛粪种蘑菇的技术过程,需要掌握这门技术的朋友一定要学习完整的技术,特别是要很好的利用视频影像资料,全面系统、直观易懂的特点,把握好每一个技术环节。最好使用我公司编制的“蘑菇栽培技术大全”视频光盘认真学习一下,这套光盘系统完整地展示了国内目前最全最新的蘑菇种植技术以及相关的案例故事和知识。没有金钢钻,就别揽磁器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用牛粪拌稻草发酵做基质种植蘑菇,适宜的品种有双孢菇,毛头鬼伞,姬茸菇和草菇等。 一、培养料配制: 一间菇房需要稻草8000千克,干牛粪4000千克,稻草需要晒干没有霉菌才能使用,牛粪要粉碎,直径不超过一厘米为宜。牛粪的纯度要在80%以上。除了牛粪和稻草外,还要增加饼肥和化肥,用来补充养分和增加培养料的松透性。 饼肥需要200千克,过磷酸钙150千克,复合肥100千克,生石灰200千克。 二、稻草的预湿处理: 把稻草放入水中全部浸湿后捞出,堆放成2米高的草堆,放置5—7天,每天要在草堆表面喷水1—2次。

三、建堆: 1.把预湿好的稻草和牛粪混合在一起堆起来进行发酵, 2.2米宽,30厘米高,18米长。每堆一层稻草就铺一层牛粪,牛粪的比例为二分之一,然后在铺稻草,一层稻草,一层牛粪,直到所有的稻草都用完。 2.在建堆过程中浇水,原则是底层不浇水,中层少浇水,上层多浇水,一直到料堆周围有水溢出为止。 3.这样堆好的料一般在第四天左右温度就会升到70度左右,大约需要20—25天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要翻堆四次,第一次翻堆在建堆后5—7天,合适的水分是用手拧稻草有水溢出,第一次翻堆后5—6天进行第二次翻堆,第二次翻堆后5天左右进行第三次翻堆,同时进行施肥,施肥量为:饼肥12千克,复合肥4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第三次翻堆后四天左右进行最后一次翻堆,最后这次翻堆要把料的PH值调整到7.8—8之间。 四、二次发酵: 栽培料进棚后用高温水蒸汽进行二次发酵,温度58—60度,维持24小时,然后逐渐降到50度,维持48—72小时。 五、播种: 播种时间要选在晴天下午3点以后进行,播种前要在菇床上喷一遍水,把菌种均匀撒在培养料上,用种量每平方米1.5—2瓶。 六、发菌管理: 发菌阶段大约需要25—30天,发菌管理中温度的控制非常关键,最高不超过29度,保持在22—27度之间。播种后7天菌丝已布满培养料表面并开始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