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每课一测22:文化对人的影响(含答案)

每课一测(二十二)文化对人的影响

一、选择题

1.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家庭教给人生第一课。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和为人处事道理。树立好家风,代代都受益。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要树立良好家风,是因为(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深远持久的

③要全面继承传统道德准则和处世道理

④家庭教育是传达社会规范、培养良好风尚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B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强制的,故排除②;传统道德准则和处世道理有精华也有糟粕,③中“全面继承”说法错误,排除;①④符合题意。

2.文明家庭,区别于一般家庭的重要表现就是,他们更注重言传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这告诉我们( )

①教育具有传递、沟通、共享文化的强大功能

②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③文化决定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传承家庭美德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选D 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文化的强大功能,①说法错误,排除;文明家庭中,更注重言传身教,体现了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②符合题意;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而非决定,③错误;通过文明家庭的家教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家庭美德,提高公民道德素质,④符合题意。

3.2018年1月的“月全食血月+超级月亮+蓝月”是难得一遇的三合一的天文奇观。是如何形成的呢?那些没有读过多少书的满脸皱纹的老人可能会想起“天狗吃月”的传说,那些受过现代教育的中年人可能会讲一段科普知识,而那些中小学生可能在优酷或其他软件中寻找一段月食的形成动画。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②文化素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③人们的文化活动往往带有各自的时代印记④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C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受其阶段文化教育的影响,对“月全食血月+超级月亮+蓝月”这一天文奇观,有着不同的反映,故②③入选。题中未说明①④。

4.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第二届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在芜湖举行。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文化意义是( )

①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增强人们的敬业品质

②弘扬工匠文化,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

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④文化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选D 题干指向“文化意义”,②说明工匠文化的发展,与题干指向不符。①强调职业技术教育,与弘扬工匠精神没有直接关系,舍去。③④是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文化意义。

5.诗,是志的浓缩,是情的净化,是文学的躯体、哲学的灵魂、美学的霓裳,是文学、哲学、美学的统一。对于诗人来说,“独有诗心在,时时一自哦”;对于芸芸众生来说,“诗心”往往需要外界的激活。这体现了( )

①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文化素养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③文化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④文化具有多种表现形式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解析:选A 诗人之所以能做到“独有诗心在,时时一自哦”,是因为诗人长期接受的文化熏陶,对其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芸芸众生的“诗心”往往需要外界的激活,则体现了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文化素养,故①③正确;②强调了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④强调了文化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与材料无关,均排除。

6.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音乐家创作了《富强之路》《民主之风》《文明之花》等13首歌曲,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故事中、在诗歌中、在音乐中,将24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充分说明( )

①人的文化素养可以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培养出来

②适当的载体是文化得以广泛传播之根本

③不同形式的文化是人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常发生于潜移默化之中

A.①④B.②④

C.①③D.②③

解析:选A “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故事中、在诗歌中、在音乐中,将24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说明人的文化素养可以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培养出来,也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发生于潜移默化之中,①④正确;文化传播需要一定的载体,但这并不是文化得以广泛传播的根本,②错误;只有优秀的、健康的文化才是人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③错误。

7.一书一世界,多藏一本书,就多拥有一个精神世界,多拥有一方自由天地;多看一本书,思想境界就高一层,人生视野就宽一度。这蕴含的道理有( )

①书香飘溢的文化环境有利于促进人的成长

②优秀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人的成长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有形的、强制的

④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选B 题干强调的是优秀的书籍能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对我们个人成长起积极作用,①④符合题意。题干并不能体现优秀文化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排除。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无形的、非强制的,③错误。

8.书信是有情物,每一封信都在打开一个栩栩如生的真实场景,在手写书信传统悄然逝去的今天,《见字如面》电视栏目,用书信打开历史,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故事,汲取精神养料。从这一文化现象中可以体味到,手写书信( )

①可以传递情感,滋养人们的心灵

②作为交流方式,已经失去存在的价值

③作为文化符号,可以展现人们的精神情怀

④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B “用书信打开历史,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故事,汲取精神养料”,说明手写书信作为文化符号,可以展现人们的精神情怀,也可以传递情感,滋养人们的心灵,①③正确;手写书信仍然有存在的价值,②错误;手写书信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力量,④错误。

9.(2019·黄山一模)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中与前述引文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②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③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A.①④B.①②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A 对故乡的思念和留恋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②的意思是说我的僻性是特别喜欢写诗琢句,如果写不出惊人之语,那就至死也不肯罢休,③说的是书法妙道,如果不注重字外工夫修炼,即使闷头练的用坏的笔堆成山,也未必能写出好东西,想要写出真正的好作品,非多读书不可,舍此无良方,②③均不符合题意。

10.歌曲《长城谣》创作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期,乐曲苍凉悲壮,歌词充满爱国热情。那时,当哪里响起“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边是故乡……四万万同胞心一条,新的长城万里长”的歌声,人们就会感到哪里就有自己的战友,就会陡增无穷力量。这说明( )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文化②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具有重大影响③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C 题目中,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期人们创作了抗日歌曲《长城谣》,说明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文化,当听到这首歌曲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就会充满了力量,说明了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故①③入选。②强调的是文化对政治、经济的作用,与题意表述不符。④与题意不符。

1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下列选项中,对核心素养认识正确的是( )

A.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其核心与标志

C.培育核心素养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D.当前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核心素养

解析:选A 培育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项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与标志,B项错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C项错误;当前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D 项错误。

12.2019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一本好书是一本财富,好的文学作品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培养人的健全人格。这形象地说明( )

①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④文化引导着人们的世界观,传递正能量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选A 好的文学作品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培养人的健全人格,这说明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正确;好的文学作品像清风一样净化人的灵魂,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②正确;文化并不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不选;优秀的文化才能传递正能量,④不选。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进一步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2018年9月19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13部门发出《关于组织开展2018年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的通知》,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宣传推选出100个最美志愿者、100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100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和100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开展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的意义。

(2)假如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准备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请为该活动拟定活动方案并说明《文化生活》依据。

解析:本题第(1)问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考生可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等角度进行说明。第(2)问属于探究类试题,可从文化影响人的来源等角度进行设计并说明理论依据。

答案:(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有助于营造全社会甘于奉献、互帮互助的文化氛围,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可以把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影响青少年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有利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示例:①发出学雷锋活动倡议,学习雷锋精神——优秀文化塑造人生。②举办雷锋事迹专题讲座——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著名作家王蒙说:“读书不仅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态度。”中国人历来重视阅读,书籍对于人,对于社会,对于国家,都是进步的阶梯,提高全民族的

文化素质,要从读书开始。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读书,尊崇书香门第。譬如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更有孙康映雪、车胤囊萤、李密挂角等等,不胜枚举。可以说书香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而当今社会,读书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却日渐成为一种奢望。远离了阅读,就远离了与思想的对话。很多好的思想和观念就无法入心、入脑,内化为能量。可以说,一个缺乏阅读精神和书香气息的社会,是功利、浮躁的社会,也是缺乏创新和活力的社会。

“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继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全民阅读”之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书香社会”。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用好氛围为书香社会添活力,让书香为社会存正气,为发展增底蕴,为时代聚精神。

(1)从“文化的作用”的角度谈谈我国政府倡导“建设书香社会”的理由。

(2)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阐述倡导全民阅读的价值观依据。

(3)请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写两条宣传语,要求每条宣传语不得超过20字,言简意赅、主题鲜明、朗朗上口。

解析:本题第(1)问,首先明确知识限定为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既包括文化的一般作用,又包括文化对个人的具体影响等。其次结合材料信息来组织答案,做到有理有据。第(2)问的知识指向是“价值观”,“倡导全民阅读”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可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等角度组织答案。第(3)问,注意宣传语的条数和字数,答案要点紧扣推动全民阅读,注意语言表述的易读易懂。

答案:(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建设书香社会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创造能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建设书香社会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举措,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③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书香社会,有利于健全人格、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④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凝聚精神力量。

(2)①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它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倡导全民阅读,有利于提升人们的素养,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改造世界,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倡导全民阅读,是涵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抓手,是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作出的正确选择。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倡导全民阅读,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创造有利的主观条件。

(3)示例:①阅读与人生相伴,文明与城市同行。②书声刺激听觉神经,文字带来视觉盛宴。③文字,是我的生命;书籍,是我的灵魂。④人类因读书而高尚,生活因有书而精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