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和关节损伤学

骨和关节损伤学
骨和关节损伤学

《骨与关节损伤学》教案次页

【教学内容】:上篇总论第一章概述

熟悉内容:熟悉伤科学的发展

【教学要点】:重点:中西医骨伤科的发展史、问题与展望

难点:问题与展望

疑点:中西医骨伤科的展望

【课后作业】:1、历史的伟大与现实落后矛盾的解决方法

2、世界上最早记载下颌关节脱臼手法治疗、竹夹板固定骨折的

著作是什么?

3、分述骨折、内伤的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与关节损伤专著是什

么?主要成就?

4、采用悬吊方法对脊柱骨折脱位进行整复的专著是什么?哪

一部专著提出正骨八法?

5、骨折治疗的原则?

【教学内容】:上篇总论第二章损伤的分类和病因病机

【学时安排】:损伤的分类 1学时

损伤的病因 1学时

损伤的病机自学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损伤的分类

熟悉内容:损伤的病因

了解内容:损伤的病机

【教学要点】:重点:损伤的分类

损伤的病因

难点:损伤的分类

疑点:损伤的分类

【课后作业】:1、损伤的分类对治疗的指导作用?

2、病因病机与疾病假说?

【教学内容】:上篇总论第三章辨证诊断

【学时安排】:问诊 0.5学时

望诊 0.25学时

闻诊 0.25学时

切诊 0.5学时

量诊 0.25学时

特殊检查自学

放射检查 0.25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望闻问切四诊的方法

熟握内容:量诊方法

【教学要点】:重点:望闻问切四诊的方法

难点:问诊、切诊技巧与量诊方法

疑点:问诊、切诊技巧

【课后作业】:1、伤科患者现病史的问诊要点﹖

2、量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上篇总论第四章损伤急救

【学时安排】:讲解急救包扎的意义 0.5学时

止血、包扎操作示意 1学时

结合挂图练习止血、包扎操作 2.5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急救止血术,

急救包扎术

熟悉内容:急救止血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教学要点】:重点:急救止血术,

急救包扎术

难点:急救止血术,

急救包扎术

疑点:急救包扎术

【教学内容】:上篇总论第五章外治法

【学时安排】敷药 0.5学时

膏药 0.5学时

搽药 0.5学时

熏洗药 0.5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各种外治药物的应用原则

【教学要点】:重点:各种外治药物的应用原则

难点:外治药物的配伍与应用

疑点:外治药物的配伍

【课后作业】:外治药物的应用原则

【教学内容】:上篇总论第六章内治法

【学时安排】:初期内治法则、方药、临床应用 0.75学时中期内治法则、方药、临床应用 0.5学时

后期内治法则、方药、临床应用 0.75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内容:三期内治法则、方药、临床应用

【教学要点】:重点:三期内治法则、方药、临床应用

难点:辨证施法

疑点:辨证施法

【课后作业】:对一骨折患者,如何辨证施法﹖

【教学内容】:中篇骨折第七章骨折概论

【【学时安排】:骨折的创伤局解、自学

骨的力学性能自学时

骨折的病因病机 0.5学时

骨折的分类 0.5学时

骨折的诊断 1学时

骨折的治疗 6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掌握骨折的病因、分类、诊断及治疗

了解内容:了解骨的力学性能及骨折发生机制

【教学要点】:重点:骨折的病因、分类、诊断及治疗

难点:骨折的整复手法与固定

疑点:骨折的整复手法

【课后作业】:简述骨科基本分类。

骨科诊断基本特征﹖

骨折固定的原则﹖最理想的固定的标准﹖

功能锻炼对骨折断端有什么有利和不利作用?

怎样理解过度牵引对骨折断端预后的影响?

【教学内容】:中篇骨折第八章骨折并发症

【学时安排】:

骨折早期并发症 2学时

骨折晚期并发症 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掌握骨折并发症的诊断要点及基本处理原则

【教学要点】:重点:骨折并发症的诊断要点及基本处理原则

难点:骨折并发症的诊断要点

疑点:骨折并发症的处理原则

【课后作业】:是否所有筋膜间室综合症都必须切开减压?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断要点﹖

骨折晚期的三大并发症﹖

【教学内容】:中篇骨折第九章骨折愈合

【学时安排】:掌握骨折愈合的过程 1.0学时骨折临床愈合与骨性愈合标准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1.0学时

骨折愈合障碍 1.0学时

骨折畸形愈合 1.0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内容:掌握骨折愈合的过程、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骨折

临床愈合与骨性愈合标准

熟悉内容:骨折愈合障碍、骨折畸形愈合。

【教学要点】:重点:掌握骨折愈合过程、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骨折临床愈

合与骨性愈合标准

难点:骨折愈合障碍、骨折畸形愈合

疑点:骨折愈合障碍、骨折畸形愈合

【课后作业】:那些局部因素影响骨折愈合过程?

骨折迟缓愈合与不愈合的临床症状有什么不同?

骨折临床愈合与骨性愈合标准?

【教学内容】:中篇骨折第十章开放骨折

【学时安排】:概述及急救处理 1学时

新鲜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3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掌握开放性骨折的分类及处理要点

【教学要点】:重点:开放性骨折的分类及处理要点

难点:开放性骨折的处理要点

疑点:开放性骨折的分类

【课后作业】:开放性骨折的分类﹖

开放性骨折固定方法的选择﹖

开放性骨折创口闭合方法﹖

开放性骨折治疗的基本原则﹖

【教学内容】:中篇骨折第十一章骨干骨折

【学时安排】:概论 2.0学时

锁骨骨折 2.0学时

肱骨干骨折 2.0学时

尺桡骨骨折 4 .0学时

股骨干骨折 2.0学时

胫腓骨骨折 2.0学时

孟氏骨折 2.0学时

盖氏骨折 2.0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1.骨干骨折的病理特点、治疗原则及发展趋势。

2.各骨折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

熟悉内容:1.骨干骨折的发病情况

2.骨干骨折的解剖特点

【教学要点】:重点:1.骨干骨折的病理特点、治疗原则及发展趋势。

2.各骨折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

难点:1.骨干骨折的解剖特点、病理特点、治疗原则及发展趋势。

2.各骨折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

疑点:骨干骨折的治疗原则及发展趋势

【课后作业】:分析锁骨骨折、肱骨干骨折、桡骨干骨折、小腿骨干、股骨干骨折的移位机理。

怎样纠正肱骨下1/3骨折分离移位?

怎样恢复小腿骨折的生理弧度?

【教学内容】:中篇骨折第十二章骨端骨折

【学时安排】:概论 2.0学时

肱骨外科颈骨折 2.0学时

肱骨髁上骨折 2.0学时

桡骨远端骨折 2.0学时

股骨粗隆间骨折 2.0学时

股骨髁上骨折 2.0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1.掌握骨端骨折的病理特点、治疗原则及发展趋势。

2.掌握肱骨外科颈、肱骨髁上、桡骨远端骨折的诊

断治疗。

熟悉内容:1、熟悉其他骨端骨折的诊断治疗

2、熟悉骨端骨折的解剖特点

【教学要点】:重点:肱骨外科颈、肱骨髁上、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治疗

难点:骨端骨折的解剖特点、病理特点

疑点:骨端骨折治疗原则及发展趋势。

【课后作业】:为什么内收型股骨颈骨折危害最大?

伸直型或屈曲型骨端骨折中,怎样理解肌肉在肢体屈曲或伸直

固定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中篇骨折第十三章关节内骨折

【学时安排】:概论 2.0学时

肱骨解剖颈骨折 2.0学时

肱骨小头骨折、 1.0学时

肱骨髁间骨折 2.0学时

尺骨鹰嘴骨折 1.0学时

尺骨冠突骨折、桡骨头骨折 2.0学时

桡骨远端背/掌侧缘骨折 2.0学时

股骨颈骨折 2.0学时

髌骨骨折 2.0学时

胫骨平台骨折 2.0学时

踝部骨折 2.0学时

距骨骨折 2.0学时

跟骨骨折 2.0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 1.掌握关节内骨折的病理特点、治疗原则。

2.掌握几种常见关节内骨折的诊断、治疗。

熟悉内容:关节内骨折的解剖特点。

了解内容:关节内骨折治疗的发展趋势。

【教学要点】:重点:肱骨髁间骨折、尺骨鹰嘴骨折、股骨颈骨折、髌骨骨

折、胫骨平台骨折、踝部骨折以及跟骨骨折的诊断治

疗。

难点:关节内骨折的解剖特点、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

疑点:关节内骨折治疗的发展趋势

【课后作业】:1、什么是关节软骨的模造作用?它对关节面的平滑具有怎么作

用?

2、关节内骨折的治疗要点?

3、髌骨骨折治疗方法选择?

【教学内容】:中篇骨折第十四章近关节骨折

【学时安排】:近关节骨折概论 1.0学时

常见上肢近关节骨折 3.0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 1.掌握近关节骨折的病理特点、治疗原则

2.掌握几种常见上肢近关节骨折的诊断、治疗

熟悉内容:近关节骨折的解剖特点

了解内容:其他近关节骨折的诊断、治疗

【教学要点】:重点:肱骨大结节骨折,肱骨外上髁骨折,肱骨内上髁骨折病

理特点、诊断治疗。

难点:近关节骨折的解剖特点

疑点:近关节骨折的治疗原则

【课后作业】:近关节骨折最容易在什么力量作用下发生?它对关节稳定和附近肌肉活动产生什么影响?

怎样消除因肌肉牵引所致骨折的再移位?

《骨与关节损伤学》教案次页【教学内容】:中篇骨折第十五章骨骺损伤

【计划学时】:6学时

【学时安排】:骨骺损伤发病情况 0.25学时

骨骺的应用解剖 0.50学时

骨骺损伤的形态 0.25学时

骨骺损伤的分型 1.0学时

骨骺损伤的诊断 1.0学时

骨骺损伤的治疗 2.0学时

骨骺损伤的预后 1.0学时

上下肢骨骺损伤自学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 1.掌握骨骺损伤的发病情况、损伤形态及分型。

2.掌握骨骺损伤的诊断、治疗原则、发展趋势。

熟悉内容:骨骺的解剖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

了解内容:了解上下肢骨骺损伤

【教学要点】:重点:骨骺损伤发病情况

骨骺的应用解剖

骨骺损伤的形态

骨骺损伤的分型

骨骺损伤的诊断

骨骺损伤的治疗

骨骺损伤的预后

难点:骨骺的应用解剖

骨骺损伤的形态

骨骺损伤的分型

骨骺损伤的诊断

骨骺损伤的治疗

骨骺损伤的预后

疑点:骨骺损伤治疗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堂讲授6学时。

【教具】:多媒体

【课后作业】:为什么骨骺板骨折最容易导致关节畸形?

为什么骨骺板骨折必须使对位达到3/4以上?

【教学内容】:中篇骨折第十六章躯干骨折

【计划学时】:12学时

【学时安排】:躯干骨折概论 2.0学时

肋骨骨折 2.0学时

脊柱骨折及脱位 4.0学时

外伤性截瘫 2.0学时

骨盆骨折及脱位 2.0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1.掌握脊柱、骨盆骨折的诊治要点

2.掌握外伤性截瘫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熟悉内容:1.脊柱、骨盆骨折的病理分类

2.肋骨骨折的诊治要点

了解内容:脊柱、骨盆骨折的治疗的发展趋势

【教学要点】:重点:1.脊柱骨折及脱位、外伤性截瘫

①发病情况。②解剖特点。③病理特点。

④诊治特点。⑤研究进展

2.骨盆骨折及脱位①发病情况。②解剖特点。③病理特点。

④诊治特点。

难点:1. 脊柱骨折及脱位、外伤性截瘫

①发病情况。②解剖特点。③病理特点。

④诊治特点。⑤研究进展

2.骨盆骨折及脱位①发病情况。②解剖特点。③病理特点。

④诊治特点。

疑点:脊柱骨折、骨盆骨折治疗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堂讲授12学时。

【教具】:多媒体

【课后作业】:最能早期反映脊髓损害程度的体征是什么?

怎样早期了解骨盆骨折后是否发生泌尿系统损伤?

脊柱三柱平衡理论对了解损伤机理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什么指导

意义?

【教学内容】:中篇骨折第十七章短骨骨折

【计划学时】: 2学时

【学时安排】:掌骨骨折 1.0学时

指骨骨折 1.0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掌握掌骨骨折、指骨骨折的诊治要点

熟悉内容:掌骨、指骨的解剖特点

了解内容:其他短骨骨折的治疗

【教学要点】:重点:掌握掌骨骨折、指骨骨折的诊治要点

难点: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治疗。

疑点:短骨骨折的治疗多采用掌背侧紧张位固定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堂讲授2学时。

【教具】:多媒体

【课后作业】:肌腱对短骨骨折移位产生什么影响?

为什么短骨骨折多采用内固定?

《骨与关节损伤学》教案次页

【教学内容】:中篇骨折第十八章新生儿骨折

【计划学时】:自学

【学时安排】:

【教学要求】:了解新生儿骨折的处理原则

【教学要点】:

【教学方法】:

【教具】:

【课后作业】:为什么新生儿骨折多为青枝骨折﹖

【教学内容】:中篇骨折第十九章病理性骨折

【计划学时】:自学

【学时安排】: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教学方法】:

【教具】:

【课后作业】:

《骨与关节损伤学》教案次页

【教学内容】:中篇骨折第二十章骨折的康复治疗

【计划学时】:自学

【学时安排】: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教学方法】:

【教具】:

【课后作业】:为什么骨折后遗症应加强心理训练和调整?

《骨与关节损伤学》教案次页【教学内容】:下篇脱位第二十一章脱位概论

【计划学时】:4学时

【学时安排】:脱位概念、病因病理及分类 0.5学时

脱位的诊断 0.5学时

脱位的并发症 1.0学时

脱位的治疗 2.0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脱位的诊治要点、脱位并发症的诊治要点

熟悉内容:脱位的病因病理及分类

了解内容:关节的力学性能及脱位机制

【教学要点】:重点:脱位的诊治要点、脱位并发症的诊治要点

难点:脱位的诊治要点、脱位并发症的诊治要点

疑点:脱位机制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堂讲授4学时。

【教具】:多媒体

【课后作业】:杠杆作用在关节脱位发生时具有什么关键作用?

是否所以脱位都存在关节囊破裂?

《骨与关节损伤学》教案次页

【教学内容】:下篇脱位第二十二章大关节脱位

【计划学时】:8学时

【学时安排】:肩关节脱位 2学时

肘关节脱位 2学时

髋关节脱位 2学时

膝关节脱位 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肩肘髋膝关节脱位的诊断要点和辨证论治

熟悉内容:肩肘髋膝关节的解剖特点和脱位的病因病理

了解内容:脱位的并发症

【教学要点】:重点:1、肩肘髋膝关节脱位的诊断要点和辨证论治

2、肩肘髋膝关节的解剖特点和脱位的病因病理

难点:肩肘髋膝关节的解剖特点和脱位的病因病理及治疗

疑点:脱位机制及治疗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堂讲授8学时。

【教具】:多媒体

【课后作业】:杠杆作用在肩关节脱位发生时机理?

回旋法整复髋关节脱位的机理?

《骨与关节损伤学》教案次页

【教学内容】:下篇脱位第二十三章小关节脱位

【计划学时】:4学时

【学时安排】:颞颌关节脱位 1.5学时

肩锁关节脱位 1.5学时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 1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颞颌关节、肩锁关节、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诊断

要点和辨证论治

熟悉内容:1、颞颌关节、肩锁关节的解剖特点

2、颞颌关节、肩锁关节、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

病因病理

了解内容:脱位的并发症

【教学要点】:重点:颞颌关节、肩锁关节、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病因病理、

诊断要点和辨证论治。

难点:颞颌关节、肩锁关节的解剖特点

疑点: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机制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堂讲授4学时。【教具】:多媒体

【课后作业】: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机制?

肩锁关节脱位的分类?

骨关节疾病与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

骨关节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运动损伤的防治1什么是运动损伤? 在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和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常见的运动损伤有哪些类型? 擦伤、肌肉拉伤、挫伤、扭伤:急性腰扭伤,关节扭伤,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扭伤,脱臼:即关节脱位,骨折。 3如何有效预防运动损伤呢? 1)、训练方法要合理。要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和运动技术,科学地增加运动量。 2)、准备活动要充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运动损伤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造成的。因此,在训练前做好准备活动十分必要。 3)、注意间隔放松。在训练中,每组练习之后为了更快地消除肌肉疲劳,防止由于局部负担过重而出现的运动伤,组与组之间的间隔放松非常重要。 4)、防止局部负担过重。训练中运动量过分集中,会造成机体局部负担过重而引起运动伤。 5)、加强易伤部位肌肉力量练习。据统计,在运动实践中,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运动伤最为多见。因此,加强易伤部位的肌肉练习,对于防止损伤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运动损伤的现场救治

1)擦伤即皮肤的表皮擦伤。如果擦伤部位较浅,只需涂红药水即可;如果擦伤创面较脏或有渗血时,应用生理盐水清创后再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2)肌肉拉伤指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主要由于运动过度或热身不足造成,可根据疼痛程度知道受伤的轻重,一旦出现疼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保持30分钟,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切忌搓揉及热敷。 3)挫伤由于身体局部受到钝器打击而引起的组织损伤。轻度损伤不需特殊处理,经冷敷处理24小时后可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成药,加理疗。 4)扭伤由于关节部位突然过猛扭转,造成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撕裂所致。多发生在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及腰部。急性腰扭伤:让患者仰卧在垫得较厚的木床上,腰下垫一个枕头,先冷敷后热敷。关节扭伤: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扭伤时,将扭伤部位垫高,先冷敷2~3天后再热敷。如扭伤部位肿胀、皮肤青紫和疼痛,可参照“肌肉拉伤”的处理。 5)脱臼即关节脱位。一旦发生脱臼,应嘱病人保持安静、不要活动,更不可揉搓脱臼部位,妥善固定后送医院治疗。 6)骨折常见骨折分为两种,一种是皮肤不破,没有伤口,断骨不与外界相通,称为闭合性骨折;另一种是骨头的尖端穿过皮肤,有伤口与外界相通,称为开放性骨折。对开放性骨折,不可用手回纳,以免引起骨髓炎,应用消毒纱布对伤口作初步包扎、止血后,找木板、

多发性骨关节与关节损伤的治疗体会

多发性骨关节与关节损伤的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2-04-16T17:01:10.2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7期供稿作者:马辉杨艳张劲梅[导读] 多发性骨关节与关节损伤,并无太明确的定义。原指除手、足小骨骨折外,有2处以上的大骨骨折为多发骨折。 马辉杨艳张劲梅(黑龙江省医院 150036) 【中图分类号】R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7-0222-01 【关键词】多发性骨关节关节损伤 多发性骨关节与关节损伤,并无太明确的定义。原指除手、足小骨骨折外,有2处以上的大骨骨折为多发骨折。蔡汝宾等从临床角度将人体分为24个部位:头面、胸、骨盆、脊柱各为一个部分,其他如肩(包括锁骨及肩胛骨在内)、肱骨干、肘、尺桡骨、腕手部、髋、股骨干、膝、胫腓骨以及踝足部等皆为双侧,每一次作为一个独立部分。凡2个或者2个以上部位发生骨折或脱位者,均称为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同一部位内的多处骨折脱位如多根肋骨骨折、耻骨骨折、坐骨骨折等,或由于同一外力机制造成的损伤如孟氏骨折(Monteggia骨折)、盖氏骨折(Galeazzi骨折)等,均按单一损伤计算。对脑、肺、腹腔脏器、神经、血管等其他系统损伤,均列为合并伤。 1 临床表现 1.1病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以青壮年为多。是否有外伤史一般有严重外伤史,引起多发性骨关节损伤的原因多为:交通事故、压砸、高处堕落、机器损伤、生活损伤(如老年人行动不慎而跌伤)等。 1.2检查首先要了解的是确定有无全身并发症和局部合并伤,如休克、脂肪栓塞、脏器损伤、血管神经损伤等;其次才是骨关节损伤情况。 1.2.1一股情况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有无剧烈疼痛或大量出血导致的休克。有无危及生命的损伤如胸部伤致张力性气胸、颈部伤致呼吸道堵塞、腹部脏器的内出血、严重颅脑损伤意识障碍等的表现。有无危及肢体生存的损伤,如四肢大血管伤。 1.2.2局部皮肤的颜色和温度,有无疼痛,肿胀,有无功能障碍。有无骨折的特有体征:畸形、异常活动、骨擦感或骨擦音。关节内有无积液和游离的活动物体;滑膜是否肥厚。肢体的主动、被动运动,感觉。上下肢的损伤均应检查神经功能。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的范围,活动过程中有无异常响声及疼痛。⑤伤肢动脉搏动和末梢血液循环状况。对于危重不能活动的病人,注意翻身检查腰背部。对机器绞伤上肢者应检查手、前臂、上臂至胸部。 2 方法 多发性骨关节损伤的早期处理:在治疗时,当患者出现并发症和合并伤处于即刻生命威胁时,抢救生命是首要的,但对于生命体征处于相对稳定或经抢救而相对稳定肘,大量资料表明处理骨关节损伤,早期将主要骨干骨折行手术内固定,有利于防止严重并发症及器官功能衰竭,降低死亡率,并为后期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1)手术时机对多发性骨关节损伤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应积极进行复苏及抗休克治疗,一旦生命体征稳定,立即行骨折内固定。合并脏器损伤而需手术者,可先处理脏器损伤,并在同一麻醉下完成主要骨干骨折的手术处理。如为开放性骨折,亦可考虑分组同时进行手术。 (2)关节内骨折的处理若缺乏良好内固定材料时,基本要求是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得到关节面的平整,并应注意防止旋转和偏移轴线的畸形。有治疗条件者骨折尽可能达到牢固内固定,以利于早期恢复关节功能。在骨折未达到牢固的情况下,要辅以牵引,以在牵引保护下进行早期关节功能锻炼。这应根据骨折损伤类型作内固定的设备条件来决定,万不可在没有牢固内固定又无牵引保护的情况下,一味强调早期活动而导致内固定松动脱落,骨折不愈合。关节内固定时,应同时早期修复损伤的韧带结构,以免日后的关节不稳定。 (3)严重开放性骨折的治疗特点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骨折,作为多发性骨关节损伤的一部分,在处理时应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手术所需时间、抗感染能力以及伤口愈合能力等,与单一开放性骨折处理不尽相同。 3 讨论 随着工业、交通以及高层建筑等事业的发展,使致伤机会增加,且多发损伤有着日益增多的趋势,多发严重损伤已成为城市人口致死或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多发损伤包括了全身各个部位和系统的损伤,涉及范围甚广,在医学科学深入发展的今天,欲达到高水平的抢救和治疗,是任何一种专业医生所不能胜任的,需要各专业医生的协同,如神经外科、胸外科、腹部外科、血管外科以及麻醉科等。而骨科医生的任务是处理及研究其中的骨关节损伤部分。 按骨折部位,可以将多发性骨折分为3类:即脊柱、骨盆骨折加下肢骨折、同一肢体的多发性骨折和不同肢体的多发性骨折。 多发性骨关节与关节损伤的特点是有严重的创伤史,由于强大外力的持续作用,或者短时间内重复暴力、冲击力或反作用力共同作用所致,伤情复杂而严重,常是直接外力和间接外力的共同作用。表现为休克、脂肪栓塞、开放性骨折和合并伤等,发生率较高,并发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多见。 参考文献 [1]王建.四肢开放性骨折的程序疗法.中一新国际骨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1994, 1271. [2]王亦璁.近年骨折治疗观点的反思.中华创伤杂志, 1998, 1: 1. [3]王建.金属架外固定器的发展与应用.河北医药,1989, 5: 287. [4]李文锋,候树勋,张伟佳,等.外固定器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中华创伤杂志, 1996, 5: 280. [5]梁进,蔡锦方,孙宝国等. Bastiani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Ⅲ型胫腓骨骨折.中国骨伤, 1997, 5: 31.

骨与关节损伤的康复治疗

骨与关节损伤的康复治疗 发表时间:2011-05-13T09:35:36.0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谭红卫吕志丹耿向东[导读] 骨与关节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一般不很困难,但治疗效果却往往不够满意。谭红卫吕志丹耿向东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2-0208-02 【摘要】骨与关节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一般不很困难,但治疗效果却往往不够满意。除去某些因损伤严重、病情复杂而引起的不易避免的后遗症外,由于重治疗、轻康复的医疗观点造成的功能障碍十分常见。如经长期外固定治疗骨折的患者常发生关节活动障碍,甚至关节僵硬,以及肌肉萎缩、粘连、变性等等。而其中有些功能障碍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这里,合理而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关键词】骨与关节损伤康复康复治疗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主动活动是锻炼的根本,被动活动则是它的准备和补充。早期康复阶段以被动活动为主,中晚期康复治疗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 1.早期康复方式损伤后或手术后4~6周内,其方式有 (1)抬高患肢以利静脉、淋巴回流,消除肿胀。 (2)按摩对损伤部位以远的肢体进行按摩,以利消肿和解除肌痉挛。 (3)关节的被动运动昏迷、截瘫患者无法进行主动活动时,对其未僵硬的关节进行轻柔的被动活动,以预防粘连。 (4)肢体末端未包括在固定范围内的关节,应进行多次主动活动。 (5)肢体固定范围内的肌肉,行等长收缩,每日进行多次。 (6)骨折关节或骨干骨折两端关节的活动则应视内固定、外固定方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如骨干骨折坚强的固定、髌骨骨折张力带钢丝固定等术后,在手术疼痛缓解之后,即可开始练习关节活动,幅度逐渐加大,在骨折愈合之前,关节活动范围多可接近正常;如小腿骨干骨折行有效短外固定之后,可以早期开始膝关节、踝关节的活动。 (7)持续被动运动(CPM)器械的应用病人在术后(如坚强内固定术、关节松解术等)麻醉作用尚未消失之前,将患肢置于CPM器械上,有限度、有节律地进行持续的关节被动活动,可产生良好的疗效。 早期康复治疗中,应以治疗原则为指导,此期骨折尚未愈合,锻炼活动时须避免发生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如股骨粗隆间骨折时髋内收,Colles骨折的腕背伸等都有加重骨折移位的可能而不能进行此种活动。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中期康复方式 损伤后或手术后1~3个月,此期软组织已愈合但发生粘连,骨折尚未完全愈合,被固定的关节粘连,肢体肌肉萎缩,但尚未挛缩,此期康复目的是恢复肌力和活动关节。方式有: (1)主动锻炼患肢肌力肌力Ⅲ级以上者,逐渐增加抗阻力锻炼。 (2)关节活动锻炼因骨折尚来完全愈合,关节活动也要循序渐进。 3.晚期康复方式 指骨折已愈合,去除外固定情况下,此时主要病理变化是关节内、外软组织粘连,韧带挛缩、肌肉萎缩与挛缩。此期的目的是增强肌力,克服挛缩和活动关节。 (1)肌力的锻炼需要渐进性、持久性的锻炼,从简单到复杂,肌力达Ⅲ级者,主要通过抗阻力训练来增强肌力。 (2)关节活动锻炼包括主动活动、被动活动及两者交替的练习,目的在于恢复关节的主要功能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关节活动度。如膝关节主要为伸屈活动,应先练伸直,以便能稳定站立;肘关节以伸屈为重点,但屈曲比伸直在日常生活中更为重要。具体康复方式举例:膝关节屈曲障碍。主动活动是利用肌肉收缩来进行;被动活动则可以坐于床上屈膝,双手合抱小腿前面中下部,以双臂和将膝关节屈曲或者站立位,两手扶墙或护栏,屈膝下蹲,以自己躯干的重量向下压,被动屈曲关节,被动屈膝的程度和力量,病人可以控制,逐日进行,慢慢发生效果。 (3)理疗包括电、热、超声等治疗,可缓解疼痛促进血运,可作为浦助手段。 (4)手法和手术治疗方式对较严重的关节粘连与肌肉挛缩者,自我锻炼无效时,可行手法治疗,但应有前提:①骨折牢固愈合,手法治宁时不致发生再骨折。②肌力Ⅲ级以上。③能积极配合治疗。如膝关节,麻醉下术者抱住小腿以双臂或重力、躯干力,使膝被动屈曲,当听到组织撕裂声并有屈曲角度增加时,则谓成功。手术治疗也可进一步改善某些经过康复手段不见成效的肢体障碍,如关节松解术、关节重建术、关节融合术等。参考文献 [1]苏博文.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及时诊断与早期救治 [期刊论文]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6(05). [2]骨与关节十年与中国 -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3,23(2). [3]南登昆.康复医学 1999.

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诊疗分析

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诊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2-01-09T15:39:06.2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23期供稿作者:谢伟文[导读] 对于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治必须注意及时给予详细检查和做相应的辅助措施。 谢伟文(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骨三科 514031) 【中图分类号】R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3-0233-01 【摘要】目的研究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诊断特点,及治疗处理对策。方法本文的临床资料选自我院骨科自2009年6月-2010年7月所收治的149例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患者,对其损伤情况进行了诊断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及时给予处理。结果 149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24例,其中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共11例,占7.38%,小腿筋膜室综合征患者5例,占3.35% ,脂肪栓塞综合症6例,占4.02% ,最终采取截肢措施2例,占1.34%。结论对于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治必须注意及时给予详细检查和做相应的辅助措施,如此可降低漏诊及误诊,对其治疗应注意主次与轻重,在保证患者生命前提下,尽量保证肢体,并最大限度保存肢体功能正常运作。【关键词】多发性骨折关节损伤漏诊 引言 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交通业与建筑业也成了我们目前发展最快的行业,而因此造成的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发生情况也越来越频繁,且多为因高速度与暴力伤所造成,我院骨科自2009年6月-2010年7月所收治的149例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患者149例,对其诊治情况进行了分析,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中多发性骨关节损伤患者共149例,其中男性111例,女性38例,闭合性损伤患者共65例,开放性损伤患者84例,致伤原因分析,总结以下几个重要原因,其中利器伤32例,高空坠落伤26例,交通事故撞伤91例,其中骨或关节损伤共985处,骨折830处,关节损伤105处。 1.2方法 1.2.1急救措施:临床,对于较为严重的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必须给予患者补给血容量,以防止出现大出血症状,为了防止并发症,如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必须应及早给予患者行骨折制动固定,此外对于出现较严重并发症,如胸腹腔的内脏损伤或者颅脑损伤,都应尽早采取保命措施,行适应的抢救治疗,这时,应注意采用石膏制动,或者是采取骨牵引措施,防止骨折部位再次出现并发性的损伤。 1.2.2手术治疗策略:在对多发性骨关节损伤的治疗中,首先应以保命处理为前提,先采取急救措施,采取主次轻重来依次处理骨折部位,并根据骨折部位来制定治疗的确切方案,在出现和关节牵连的骨折,应给予患者手术治疗,于患者受伤后的10d左右采取手术治疗。 通过解剖手术来复位并行有效的固定,对于出现一侧下肢多部位骨折情况,应给予手术复位固定,其手术的顺序依次为,先行股骨固定,然后为胫腓骨。对于后内踝同侧股骨干骨折的治疗则应采用重建带锁钉固定法,或者采用骨干用加压钢板,使用三根空心钉对股骨颈进行固定,若出现双侧肢体多发骨折,则应该分选两组医生,同时行手术复位。 2 结果 本组149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24例,其中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共11例,占7.38%,小腿筋膜室综合征患者5例,占3.35%,脂肪栓塞综合症6例,占4.02%,最终采取截肢措施2例,占1.34%。骨或关节损伤共985处,在患者入院后,5d内可明确确诊的部位共33处,延诊率为3.35%,具体见表1。 3 讨论 交通事故或高处跌落等强大暴力导致的多次的损伤,是造成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指损伤部位大于等于2个部位的骨关节损伤[1]。此类伤害初期常常伴有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还并发有颅脑、胸、腹部等重要脏器的损伤,为保住生命应及时对这些早期出现的症状进行积极救治。多发性骨关节损伤在临床表现上易误诊漏诊。而且误诊漏诊率相当高[2]。漏诊因素有:早期并发症较多不能及时显现出骨关节损伤的症状;长管关节骨骨折是最明显的症状这样就盖住了其他部位骨关节的症状;例如胸椎等躯干深部,其横突轻度骨折,或者粗隆间等稳定型的骨折,都会因为其体征不明显,而被医生忽略;医生对损伤情况了解不足,只驻足于骨折明显体征上,忽略对膝部及周围的检查,或者因为将主要诊治方向放在挽救患者生命上,将治疗集中于脑部与胸腹部等损伤;手足部位的骨折可因体征不够明显而造成漏诊,或者延诊;X线平片质量不合格,或者不规范都可造成临床上的漏诊或者延诊[3]。 故此对于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治疗,必须要及早进行诊断,做好相应处理,及时给予详细检查和做相应的辅助措施,如此可降低漏诊及延诊,尽早挽救患者生命,帮助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雍宜民.主编.实用骨科临床第1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 999:261. [2]高中玉,张涛.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漏诊分析与对策.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10(10):676. [3]张亚狮,陈清楷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周围骨折脱位.骨与关节损失杂志2003,5(5):303.

常见四肢骨折

常见四肢骨折 (总分:31.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题型(总题数:14,分数:14.00) 1.关于锁骨骨折的叙述中,下列哪项不对______ (分数:1.00) A.多因间接暴力,多发生在青少年人 B.典型体征是健手托患肘,头偏向健侧√ C.患肩下沉,向前、内倾斜 D.手法复位后横“8”字绷带固定 E.固定3~4周 解析: 2.下列哪项骨折易引起桡神经损伤______ (分数:1.00) A.锁骨骨折 B.肱骨干中、下1/3骨折√ C.肱骨髁上骨折 D.肘关节脱位 E.尺桡骨双骨折 解析: 3.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表现中不对的是______ (分数:1.00) A.垂腕 B.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 C.拇指不能伸 D.前臂旋前旋后障碍√ E.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弱或消失 解析: 4.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于______ (分数:1.00) A.2~4岁幼儿 B.5~12岁儿童√ C.13~17岁青少年 D.成人 E.老年人 解析: 5.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断端移位方向是______ (分数:1.00) A.远端向前移位 B.远端向后移位√ C.远端向尺侧移位 D.近端向后移位 E.近端向桡侧移位 解析: 6.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外形如肘关节脱位,鉴别要点是______ (分数:1.00) A.局部肿胀、皮下瘀斑 B.肘关节屈曲障碍

C.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D.远折端向后突出 E.局部疼痛、压痛 解析: 7.尺桡骨双骨折时临床表现中不对的是______ (分数:1.00) A.前臂疼痛、压痛 B.肿胀畸形 C.前臂不能旋转活动 D.假关节活动 E.合并肘关节脱位√ 解析: 8.Colles骨折出现“枪刺刀”畸形是______ (分数:1.00) A.侧面观 B.正面观√ C.背面观 D.掌面观 E.斜面观 解析: 9.桡骨下端骨折是指______ (分数:1.00) A.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 B.是松质骨和密质骨交界处的骨折 C.多见于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 D.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骨折 E.屈曲型骨折又称为Smith骨折 解析: 10.最易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骨折类型是______ (分数:1.00) A.头下型股骨颈骨折√ B.经颈型股骨颈骨折 C.基底型股骨颈骨折 D.股骨大转子骨折 E.股骨小转子骨折 解析: 11.股骨颈骨折出现的畸形是______ (分数:1.00) A.屈曲、内收、内旋畸形 B.患肢短缩外旋畸形√ C.患肢成角畸形 D.患肢旋转畸形 E.患肢斜方畸形 解析: 12.关于股骨干骨折的描述中不对的是______ (分数:1.00) A.车轮碾轧引起横骨折或粉碎性骨折 B.股骨干骨折呈短缩外旋畸形 C.中1/3骨折会损伤腘动静脉√

多发性骨折与关节损伤的临床护理对策与研究

多发性骨折与关节损伤的临床护理对策与研究 发表时间:2016-11-14T15:23:10.0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2期作者:李昕 [导读] 探讨多发性骨折与关节损伤的临床护理对策并进行研究分析。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折与关节损伤的临床护理对策并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研究是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6例多发性骨折与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3例,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不同的临床护理对策,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综合性护理。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治疗期间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并发症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满意度之间的比较存在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多发性骨折与关节损伤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综合性护理方式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并有效降低患者在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综合性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发性骨折;关节损伤;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2-0264-02 多发性骨折与关节损伤是指当人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位出现骨折或产生脱位的现象[1]。此病的发病病理机制比较复杂,患者出现多发性骨折与关节损伤其创伤面积大,且患者容易出现休克,此病的漏诊率较高,具有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经临床调查发现,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患者因频繁受疼痛等因素的影响,患者会出现一些负面的心理情绪,如焦虑、烦躁或抑郁等[2],这些负面情绪直接影响到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下面主要是探讨多发性骨折与关节损伤的临床护理对策并进行研究分析,现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是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6例多发性骨折与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男性患者83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的年龄在24~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4.17)岁。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符合如下条件:患者的病情经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被确诊为多发性骨折与关节损伤;所有患者均无药物过敏史;患者没有严重的心、肝、肾等系统方面的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等资料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3例,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不同的临床护理对策,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综合性护理。常规护理的主要内容有对患者进行基本的药物护理、皮肤护理及饮食护理等。综合性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患者因频繁受疼痛等因素的影响,患者会出现一些负面的心理情绪,如焦虑、烦躁或抑郁等,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给予患者心理辅导,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帮助患者进行恢复的肢体功能训练、适当的参加健康教育活动,提醒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进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等知识;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护理人员要定时帮患者进行翻身并安置肢体于功能位以减轻疼痛。疼痛较轻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通过为患者播放舒缓、轻松的音乐或适当的进行按摩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疼痛较剧烈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遵循医嘱对患者使用止痛药帮助治疗;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提前告知患者家属如何进行居住环境安全性的评估,妥善安置日常生活中可能对患者带来影响的障碍物。对于下肢骨折的患者,应指导患者使用步行辅助器械或轮椅。日常的步行训练时,需要有家人陪伴,以防摔倒。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治疗期间护理的满意度。其中满意度是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选项,其中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66%,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有1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96%,试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情况 试验组中,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病例数一次为36例、16例、1例;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病例数一次为18例、21例、14例,两组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近年来,出现的交通事故、刀伤事故及多发伤等越来越多,我国目前多发性骨折与关节损伤患者人数一直呈现上升状态[4],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生命健康质量带来严重的威胁。又因为多发性骨折与关节损伤存在着突发性、病情严重、伤势复杂以及临床并发症相对较多的特点[5],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在临床救治的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际病情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保证患者治疗的

多发骨与关节损伤40例护理经验与体会

多发骨与关节损伤40例护理经验与体会 发表时间:2015-08-04T11:17:20.5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4期供稿作者:陈连梅许明娟[导读] 应用全面综合护理对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陈连梅许明娟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医院江苏省淮安市肿瘤医院江苏淮安223200) 【摘要】目的:研究对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40例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全面综合护理对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多发骨;关节损伤;护理满意度;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4-0261-01 多发骨以及关节损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病情复杂且易并发并发症,如若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严重的后果[1]。为研究对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40例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现将报告陈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40例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20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在22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64±2.46)岁;实验组20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在24至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48±2.39)岁。经检查,患者血液系统健康良好,患者其他器脏、新陈代谢系统、神经系统均无其他严重疾病。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组间差异较小(P>0.05),组间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做法如下:(1)一般护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输液的同时并补充血液。陪伴患者做各项检查并测定血型,为手术的进行做好铺垫。(2)饮食护理,患者的新陈代谢速度较快,远超过常人,需多食高热量类食物以补充患者所需。建议患者少吃多餐,补充每日所需营养的同时也保护了肠道。(3)心理护理,很多患者发生多发骨与关节损伤疾病后易产生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现象。护理人员应该多与患者进行沟通,给予患者开导和鼓励,排除其不良情绪并增强其信心。(4)预防并发症,服用常规抗生素以防止感染,告诉患者科学的排痰方式,并进行深呼吸。密切观察患者受伤部位的变化,保持患者皮肤干燥。(5)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教育宣传,让患者了解该疾病的注意事项。并科学地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帮助患者康复[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数据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在实验结束后均准确地录入到SPSS16.0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当P<0.05时,表明数据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从研究数据可得,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一所示。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从研究数据可得,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二所示。 3. 讨论 多发骨与关节损伤疾病具有高危险,发病快等特点,所以对患者进行高效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综合护理,不仅加速了患者的康复速度,也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3]。 在本次研究中,本别从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综合护理。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健康状况,及时对患者进行输血、输液工作,防止机体环境平衡遭到破坏。患者的饮食也是一重要的护理方向,为患者科学地制定饮食方案可以帮助患者加强免疫功能,快速恢复身体健康。患者在发生多发骨与关节损伤疾病时往往会伴有极度恐惧、紧张等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该帮助患者排遣心中的焦虑,增强信心。很多患者在护理期间容易发生并发症,所以护理人员在护理时应该采取预防措施,确保患者的健康。对患者进行健康宣讲也非常有必要,让患者科学地认识自身疾病能够防止患者的胡思乱想[4]。

下肢骨关节损伤考点总结

下肢骨关节损伤考点总结 考试大纲 下肢骨关节损伤 髋关节脱位 股骨颈骨折 股骨粗隆部骨折 股骨干骨折 膝关节韧带损伤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胫腓骨干骨折 踝部骨折 考情分析 重难点:骨折的表现、特点及区别。 易考点:①股骨颈骨折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区别②根据临床表现作出诊断③B型题 髋关节脱位 1.概念 按股骨头脱位的方向可分为前、后和中心脱位,以后脱位最为常见,占全部脱位的85%~90%。 2.分类 髋关节后脱位的分类按有无合并骨折可分为5型。

(1)单纯性髋关节后脱位,无骨折或只有小片骨片。(2)髋关节后缘有单块大骨折片 (3)髋臼后缘有粉碎性骨折,骨折块可大可小。 (4)髋臼缘及髋臼底有骨折。 (5)合并有股骨头骨折。 3.表现 ·后脱位:患髋屈曲、内收、内旋,较健侧肢短缩 ·前脱位:患髋屈曲、外展、外旋,较健侧肢延长 ·中心脱位:患髋短缩,剧痛,功能障碍 后脱位 (1)明显外伤史 (2)明显的疼痛、髋关节不能活动 (3)下肢缩短,髋关节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4)可以在臀部摸到突出的股骨头,大粗隆上移明显。(5)部分病例有坐骨神经损伤表现。 (6)X线检查了解脱位情况及有无骨折。

5.治疗 第1型的治疗: 1)复位——Allis法复位,即提拉法。 ①必须麻醉。 ②复位宜早,最初24~48小时是复位的黄金时期。 2)固定 患肢做皮肤牵引或穿丁字鞋2~3周。不必石膏固定。 3)功能锻炼 卧床4周。2~3周后开始活动关节。4周后扶双拐下地活动。3个月后可完全承重。 5.治疗 第2~5型的治疗: 考虑到合并关节内骨折,日后产生创伤性关节炎的机会明显增多,因此主张早起切开复位与内固定。 股骨颈骨折 1.解剖 股骨颈的长轴线与股骨干纵轴线之间形成颈干角,为110°~140°,平均127°。 儿童的颈干角大于成年人。在重力传导时,力线并不沿股骨颈中心线传导,而是沿股骨小转子、股骨颈下沿传导,因此形成骨皮质增厚部分。 若颈干角大于127°为髋外翻,小于127°为髋内翻。 从矢状面上观察,股骨颈的长轴线与股骨干的纵轴线也不在同一平面上,股骨颈有向前的12°~15°角,称为前倾角。

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分析和漏诊因素分析

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分析和漏诊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6-08-24T10:15:45.58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9期作者:戴祥 [导读] 因交通意外与工作失误造成的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越来越多.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01 【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临床诊疗效果和漏诊因素。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间收治的85例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利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不同因素的感染例数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经过诊治后,7例患者出现膝关节功能下降,占8.2%;3例患者出现截肢,占3.5%;6例患者出现延迟愈合,占7.1%;2例患者死亡,占2.4%;3例患者需要进行二次手术,占3.5%;6例患者出现漏诊的现象,占7.1%;58例患者恢复良好,占68.2%。85例患者中有6例出现了漏诊,占7.1%,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创伤因素、患者病史、临床检查、影像学资料以及患者自身原因等因素与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漏诊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针对患者的不同并发症进行处理,还要从创伤因素、患者病史、临床检查、影像学资料以及患者自身原因等多方面着手降低其漏诊率,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关键词】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临床诊断;漏诊因素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目前建筑业与交通业成为了我们发展迅猛的行业,因此因交通意外与工作失误造成的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越来越多,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成为了骨科及外科临床的多发病与常见病,患者常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位发生脱位或骨折,因其伤情复杂,患者就诊时间较短,医生工作量大,且有的医生临床经验不足,经常会有急诊漏诊的情况发生。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间收治的85例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6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2.1±5.1)岁。分析患者的损伤原因,交通事故损伤有46例,高楼坠落损伤有8例,砸伤损伤8例,机器引发的损伤有10例,刀砍伤有7例,因为其他因素而损伤的有6例。在这些患者中,开放性损伤45例,闭合性损伤40例。患者的平均就诊时间为(8.2±1.5)h,随访时间为2年。 1.2受伤部位及并发症 在这85例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患者中,胸腹部损伤有7例,占8.2%;颅脑损伤有6例,占7.1%;出现大面积皮肤脱落伤的患者有2例,占2.4%;重要血管神经损伤患者有3例,占3.5%;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有2例,占2.4%;出现并发性休克患者有65例,占76.4%;出现应激性溃疡患者有2例,并发脂肪栓塞患者有4例。 1.3患者的损伤程度评价 本研究根据AIS-ISS 评分标准对患者的损伤程度进行评价,其中,不超过10分的有16例患者;11-15分的有35例患者;16-10分的有19例患者;21-25分的有10例患者;26-30分的有4例患者;大于30分的有1例患者。 1.4治疗方法 对于这85例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患者,应当在救治中抢救患者,纠正患者的休克。对于存在颅脑损伤的患者应当实施开颅手术,清除患者脑内的血肿,降低患者的脑内压。对于胸腹部损伤的患者应当及时进行胸腔引流术,并针对不同患者出现的不同并发症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于骨与关节损伤的患者,应当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骨折处理,合理选择内固定或外固定方案。对于具有神经核血管损伤的患者应当采取修复手术,对于大面积皮肤脱落的患者应当先进行伤口清理,然后进行植皮手术。 1.5统计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17.0软件对不同因素的感染例数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治疗结果 经过诊治后,85例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患者中有7例患者出现膝关节功能下降,占8.2%;3例患者出现截肢,占3.5%;6例患者出现延迟愈合,占7.1%;2例患者死亡,占2.4%;3例患者需要进行二次手术,占3.5%;6例患者出现漏诊的现象,占7.1%;58例患者恢复良好,占68.2%。 2.2漏诊情况 85例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患者中有6例出现了漏诊,占7.1%。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创伤因素、患者病史、临床检查、影像学资料以及患者自身原因等因素与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漏诊具有相关性(P<0.05)。 3.讨论 随着现代交通技术的发达以及高楼建筑的不断崛起,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且主要原因多为交通事故,本研究的85例患者中,交通事故损伤有46例,占54.1%。另外,高楼坠落和砸伤也是造成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楼坠落容易造成患者的脊柱、骨盆、下肢骨折或者关节脱位进而引发连锁损伤,砸伤多造成患者的胸腹部以及脊柱脊髓的损伤,机器损伤的患者往往会面临截肢的危险。掌握熟悉不同创伤因素的受伤特点和患者的临床表现对临床上快速地处理不同原因的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患者具有极大的帮助和借鉴意义。 在本研究的85例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现了漏诊现象,占7.1%。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创伤因素、患者病史、临床检查、影像学资料以及患者自身原因等因素与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漏诊具有相关性(P<0.05)。 从患者伤情因素来分析,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患者往往身体损伤严重,伤情复杂,按照诊治次序应以抢救生命为先,有时来不及做细致而全面的检查,早期有脑外伤神智不清或并发休克的患者无法叙述其症状,主要伤情会遮盖次要损伤,在这样患者病情不稳定、患者

四肢骨折的分型

四肢骨折的分型 【上肢骨折的分型】 1、锁骨骨折 儿童锁骨骨折多为青枝骨折,成人多为斜行,粉碎型骨折。按骨折部位又可分为锁骨中断骨折和锁骨外端骨折。 2、肩锁关节脱位 可分三型: 第一型肩锁关节囊与韧带扭伤,并无确切的韧带断裂。 第二型肩锁关节囊与韧带破裂,锁骨外端“半脱位”。 第三型肩锁韧带与喙锁韧带均已破裂,锁骨外端真性脱位。 3、肩关节脱位 可以分四型 1 前脱位:又可分成喙突下脱位、盂下脱位,和锁骨下脱位。 2 后脱位: 肩峰下脱位,盂下脱位和冈下脱位。 3 盂下脱位 4 盂上脱位 4、肱骨外科颈 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2~3cm,即肱骨大结节之下,胸大肌止点之上,也就是肱骨干坚质骨与肱骨头松质骨交接处,最易发生骨折故名为外科颈骨折。此种骨折好发于中年和老年人。 一、骨折原因及类型 (一)无移位肱骨外科颈骨折无移位肱骨外科颈骨折包括裂缝型和无移位嵌入型骨折。直接暴力较小,可产生裂缝骨折。跌倒时,上肢伸直外展,手掌触地,两骨折断端嵌入而无移位产生无移位嵌入骨折。 (二)外展型骨折间接暴力造成骨折。跌倒时上肢外展,手掌触地在外科颈处发生骨折。骨折近端内收,骨折远端外展,外侧骨皮质嵌插于近侧断端内侧,形成向内、向前成角移位。或者两骨折段断端重迭移位。骨折远端移位在骨折近端内侧,形成向前、向内成角畸形. (三)内收型骨折较少见。与外展型骨折相反。跌倒时手或肘着地,上肢内收,骨折近 段肱骨头外展,骨折远段肱骨干内收,形成向外成角畸形 (四)粉碎型骨折 5、肱骨干骨折 指肱骨外科颈下1-2cm至肱骨髁上2cm段内的骨折,分类:

1 三角肌止点以上骨折近端向内向前移位远端向外向近端移位 2 三角肌止点以下骨折近端向前外移位远端向近端移位 3 下1/3骨折大多有成角旋转畸形 6、肱骨髁上骨折 1.按受伤机制分类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两种,以伸直型多见,伸直型骨折又根据侧方受力的不同分为又可分为尺偏(内收型)和桡偏(外展型)。 2.按骨折移位程度分类(Gartland分型)1959Gartland把伸直型骨折分为三型:I型:骨折无移位II型:骨折远折段后倾,或同时有横向移位,后侧骨皮质仍完整III型:骨折断端完全移位,骨皮质无接触1988年Pirone等对此分类略加修改,把II型骨折分为两个亚型,即:IIIa型:骨折单纯远折段后倾,后侧骨皮质完整IIIb型:骨折横向移位,或兼远折段倾斜,断端仍有接触 7、肱骨内上髁骨折 Ⅰ°损伤:仅有骨折或骨骺分离,移位甚微。 Ⅱ°损伤:骨块向下有移位,并向前旋转移位,可达关节水平。 Ⅲ°损伤:骨折块嵌夹在关节内,并有肘关节半脱位。 Ⅳ°损伤:肘关节后脱位或后外侧脱位,骨块夹在关节内。 8、肱骨内髁骨折 将骨折分为三度。 Ⅰ°骨折:骨折无移位,骨折线由内上髁上方斜向外下达滑车关节。 Ⅱ°骨折:骨折线与Ⅰ°相似。骨折块有侧方或伴有轻度向上移位,但无旋转。 Ⅲ°骨折:骨块有明显的旋转移位。最常见的是在冠状面上的旋转。有时可达180度,致使骨折面完全对向内侧。也可在矢状面上旋转,导致骨折面向后,而滑车关节向前。有时尺骨可随骨折块向内移位而导致肘关节半脱位。 9、肱骨外髁骨折分型 根据骨折移位程度分3型(图10—13): I型(无移位型):骨折块无移位,表明局部的腱膜、骨膜未撕裂。 Ⅱ型(侧方移位型):折块向侧方、前方或后方移位,骨折端间隙增大。轻度移位者伸肌腱膜、骨膜未完全撕裂;重度移位者可完全撕裂,复位后骨折块不稳定,固定中可再移位。 Ⅲ型(翻转移位型):折块向侧方、前方或后方移位,并有明显的旋转移位,由于局部伸肌腱膜、骨膜完全撕裂,在前臂伸肌的牵拉下,骨折块发生冠状面上的旋转,严重者可达90°~180°,也可同时伴有矢状面不同程度的旋转。肱尺关系无变化。 一般分为3型。北京积水潭医院根据病理变化分为4型。 Ⅰ型:无移位骨折型。骨膜未撕裂,X线片可见到干骺端有骨折线。

骨骼肌肉病的康复

骨骼肌肉病的康复 骨骼肌肉伤病的康复学时掌握:骨折康复原则及各期主要康复训练内容、颈椎病的急性期康复目标、腰突症的概念及主要治疗方法、类风关的诊断标准及康复治疗方法。 了解:软组织损伤康复的主要内容、脊柱骨折康复的训练方法、肩周炎的功能锻炼法。 一、骨关节和软组织损伤的康复(一)概述:、骨折的概念:是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了破坏。 包括骨裂。 、骨折专有体征:)畸形)骨磨擦音磨擦感)反常活动、骨折康复新理念:只要骨折端固定牢靠即可进行康复治疗。 可以静力性练习逐渐过渡到动力性练习。 等长收缩可以促进骨痂愈合。 、骨折康复治疗的目的:在于尽快促进血肿和渗出的吸收促进骨折断端纤维连接和骨痂形成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疏松防止骨止后的并发症。 、骨折的稳定性与康复稳定性骨折:外固定后不移位。 如骨裂、青枝骨折、嵌插型骨折、横型骨折、压缩性骨折压缩程度不稳定性骨折:外固定性后易移位。 如压缩性骨折压缩、斜形骨折、螺旋型骨折、粉碎性骨折(块以上)、骨折康复原则及各期主要康复训练内容骨折早期(血肿机化期):应在骨折后日即开始原则应以动静结合、局部和全身并重。

以患肢肌肉等长收缩训练为主非固定关节的患肢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尽量保持健肢关节的正常活动。 (~周内)骨折中期(纤维骨痂形成期):此期骨折断端已有纤维骨痂形成骨折已较稳定。 应在原运动的基础上逐渐增加运动量增加强度对相关肌肉进行抗阻训练。 (~周)骨折晚期(骨折塑形期):此期骨折已达临床愈合此期康复重点应在因骨折而被固定的关节。 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及重新训练肌肉的灵巧度。 以主动运动为主必要时辅以被动和抗阻运动。 如在持续被动机器(CPK)辅助下运动。 临床愈合看间接叩痛有无。 、软组织损伤一般是指皮肤、肌肉、肌腱、韧带等损伤。 必须重视和及时康复以免遗留后遗症。 (二)四肢骨折后的康复复位、固定和康复是现代医学治疗骨折的三个主要环节。 首先在心理上要有正确的“康复”。 其次四肢骨折无论手术或石膏等方法固定只要局部固定是牢固而有效的都要及时地进行功能锻炼。 早期治疗、骨折后~周:骨折早期(血肿机化期):应在骨折后日即开始原则应以动静结合、局部和全身并重。 以患肢肌肉等长收缩训练为主非固定关节的患肢的主动和被动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