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物候期

园艺植物物候期
园艺植物物候期

第一节园艺植物物候期调查

一、物候期观察

物候期的观察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随一年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观察记载园艺植物器官相应的生长发育进程。在园艺植物科研或生产上,均要进行物候期的观察,积累资料,进行比较,作为制定农业技术措施时的参考。由于园艺植物种类不同,记载的项目和标准也不一致,分别介绍如下:

(一)果树物候期观察主要有以下内容:

1.果树物候期观察要点

果树年生长周期可划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而物候期的观察着重生长期的变化。其观察记载的主要内容有:芽萌动、展叶、开花、果实成熟、落叶等。一般只抓住几个关键时期。当然,具体到个别树种,物候期还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记载方法,甚至在每个物候内亦根据试验要求,分出更细微的物候期。观察时各树种间物候期的划分界线要明确,标准要统一。在具体观察时应附图说明,以便于各地参考比较。

一般果树物候观察,可以果树的各器官作为观察对象,以一般落叶果树为例:

( 1 )叶芽的观察

可选营养枝的顶部芽或剪口芽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内容 :

芽萌动期: 芽开始膨大,鳞片已松动露白。

开绽期:露出幼叶,鳞片开始脱落。

( 2 )叶的观察

展叶期:全树萌发的叶芽中有 25 %的芽的第一片叶展开。

叶幕出现期:如梨的成年树,花后,短枝叶丛展开结束,初期叶幕形成。

叶片生长期:从展叶后到停止生长的期间。要定树、定枝、定期观察。

叶片变色期:秋季正常生长的植株叶片变黄或变红。

落叶期:全树有 5 %的叶片正常脱落为落叶始期, 25 %叶片脱落为落叶盛期, 95 %叶片脱落为落叶终期。最后计算从芽萌动起到落叶终止为果树的生长期。

( 3 )枝的观察

新梢生长期,从开始生长到停止生长止,定期定枝观察新梢生长长度,分清春梢、秋梢(或夏梢)生长期、延长生长和加粗生长的时间,以及二次枝的出现时期等;并根据枝条颜色和硬度确定枝条成熟期。

新梢开始生长:从叶芽开放长出 1 厘米新梢时算起。

新梢停止生长:新梢生长缓慢停止,没有未开展的叶片,顶端形成顶芽。

二次生长开始:新梢停止生长以后又开始生长时。

二次生长停止:二次生长的新梢停止生长时。

枝条成熟期:枝条由下而上开始变色。

( 4 )花芽的观察

从芽萌动期到开绽期基本上与叶芽相似。对于仁果类果树花芽物候期观察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时期:花序露出期:花芽裂开后现出花蕾。

花序伸长期:花序伸长,花梗加长。

花蕾分离期:鳞片脱落,花蕾分离。

初花期:开始开花。

盛花期: 25 - 75 %花开,亦可记载盛花初期( 25 %花开)到盛花终期( 75 %花开)的延续时期。

( 5 )果实的观察

幼果出现期:受精后形成幼果

生理落果期:幼果变黄、脱落。可分几次落果。

果实着色期:开始变色。

果实成熟期:从开始成熟时计算,如苹果种子开始变褐。

( 6 )根系的观察

按根系调查法,定期观察根的生长数量和长度以及新根的木栓化时期等。

果树的种类不同,观察物候期的项目和对象也不同,要因树制宜,分别制定。如核桃、板栗是雌雄异花,桃是纯花芽、无花序等。可按植株器官分别观察物候期,亦可按物候的顺序制定观察表。

2.物候期观察时应注意事项

( 1 )选具有代表性而品种正确、生长健壮的植株 3 - 5 株进行观测。如山地可选等高梯田内的植株观察。如株间差异大时,应按类选定代表树对全株进行观察。并进行点(代表株)面(生产果园)结合观测,才能确定各物候期。

( 2 )各物候期的观测项目的繁简要根据试验要求而定,记载方法要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才能进行比较。对每一物候期的起止日期必须记清。

( 3 )每物候期观测的时间,应根据不同时期而定。如春季生长快时,物候期短暂,必要时应每天观察,甚至一天内观察二次。随着生长的进展,观察间隔时间可长些,隔 3 - 5 天观察一次。到生长后期可 7 天或更长时期观察一次。

( 4 )物候期观察要细致,注意物候的转换期。一般以目测为主,亦可使用测具测定。同时要注意气候变化和管理技术等对物候期变化的影响。观察时应列表注明品种、砧木、树龄、所在地。物候观测应连续数年,观察结果有更大效用。

( 5 )观测物候期的同时,要记录气候条件的变化或参照就近气象台站的记录资料,观察项目:一般包括气温、土温、降水、风、日照情况、大气湿度等。

(二)蔬菜的物候期观察

一般蔬菜作物的物候期可以划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养分积累期、现蕾期、抽苔期,开花期。由于蔬菜作物的种类繁多,各类蔬菜的生长习性和食用部分不同,每种蔬菜又为若干不同时期,如大白菜的莲座期和结球期,根菜的直根膨大期等。生育期的观察记载应特别注意产品器官形成有关的项目,如马铃薯的现蕾、开花期(薯块开始迅速膨大),葱头地上部的倒伏期(葱头充分膨大)等。

生育期一般进行目测,以 10 %植株出苗时作为出苗始期, 75 %出苗时作为出苗盛期。应经常细心地观察,特别在物候期的转变前后,应增加观察次数,当气温高、物候期短暂时,应每天观察一次,有时一天观察二次;当生长变化减缓时,可以间隔一定时间观察一次。有经验的农业科学工作者认为观察物候期的时间也很重要,在干旱地区或年份应在上午进行观察,因为当蔬菜作物失去膨胀压力时进行观察 , 准确性较差,而在湿润地区和年份则应在下午进行,因这些地区早上的露水大,因而减低观察的准确性。

物候期的观察,如果各重复间生长比较一致,只需在取一个小区来进行,但如果各个重复间的植株生长发育不一致时,那么观察记载就要在二个或全部重复的小区中进行。

物候期可以用个体的日期来表示,如番茄育苗试验处理一的现蕾期是 2 月 15 日,处理二是 2 月 20 日,这种表示方法就某个试验、某个地区可以明确对比,但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份对比就比较困难,参考意义也不大,更不便于进一步的分析。如果改用绝对数字来表示,就可以克服这一缺陷,同样以番茄为例,处理一从出苗至现蕾 40 天,处理二则需要 45 天。这样提高了观察数据的对比价值。

蔬菜作物的种类多,不同种类物候期观察的项目和标准不尽相同,现就主要蔬菜作物物候期观察项目和标准介绍如下:

1.结球白菜生育期调查

出苗期:指子叶出土。

子叶开展:指子叶充分成长。

真叶开展期:指第一枚真叶成长,第二枚真叶显露。

4 -

5 真叶期:指 1 - 4 叶成长,第五枚叶出现,是移植的适期。

团棵期:形成一个叶环,俯视成盘状,早熟种 5 叶,晚熟种 8 叶。

莲座期:形成第二、三叶环,早熟品种 15 个叶片,中晚熟品种 24 叶。

结球始期:植株开始卷心,至叶球轮廓形成时。

结球期:叶球轮廓形成至充实。

采收期:叶球充分成长,外叶开始凋落。

现蕾期:主轴肉眼可见花蕾时,很多品种贮藏期间已形成。

抽苔期:主轴伸长,并出现侧枝时。

始花期:主轴第一朵花开花时。

盛花期:主、侧轴及小分枝上均开花。

末花期:尚有小侧枝少量开花。

结荚期:谢花至果荚生长。

种子成熟期:种荚黄熟,但未开裂,是采收种子的适期。

2.根菜类生育期的调查定苗期:最后一次间苗的时间。

直根膨大期:下胚轴的周皮裂开,标志直根开始膨大。

采收期:直根充分成长,未出现空心,指最适采收时期。

其他生育标准同结球白菜。播种期相同的试验,在表的右上角注上具体日期,如播种期不同,应增加一栏播种期,以便算自播种期至各生育期的天数。

3.茄果类生育期调查

子叶期:子叶充分成长。

4 -

5 叶期:第 4 、5 真叶开展。

现蕾期:是指第一花序,肉眼可见幼蕾的日期。

坐果期:是指第一花序幼果坐牢的日期。

采收期:始期是第一次采收的日期,盛期是旺果期,末期是最后一次采收期。

4.瓜类生育期调查

倒蔓期:节间显著增长,植株由直立状态开始匐伏地面,需支架或压蔓的时期。

分枝形成期:形成 2 - 3 分枝,分枝长度 5 厘米以上。

现蕾期:第一朵雄、雌花出现花蕾日期。

开花期:第一朵雄、雌花开花的日期。

其他生育期标准同茄果类。

(三)花卉物候期观察

花卉物候期观察可参照果树和蔬菜进行。

二、生态因子的观测

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生态因子密切相关。从栽培上看,所谓生态因子主要是气候和土壤等环境因子。因此,在进行科研时,对环境因子的观测十分必要,只有完全掌握这些因子的影响,才能更完善地分析试验结果和得出较正确的结论。

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尤以当地的小气候条件对园艺植物生长、开花、结果等物候期变化影响更大。因此,在试验地内每年都应有气候资料的观测记载,或利用当地气象站的记载资料。至于土壤条件也应进行调查,作为供试用地、用树、植株和制订措施的参考。具体观测的主要内容有:(一)气象因素的观测

1.平均温度年平均温度,生长季( 4 - 10 月)平均温度, 1 月及 7 月平均温度,和在 5 ℃ 或10 ℃ 以上的生物学积温;

2.绝对温度当地的最高和最低温度,常成为园艺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3.霜平均初霜期、绝对初霜期、平均终霜期、绝对终霜期、无霜期日数;

4.降水年平均降水量,降水日数及分布情况;

5.相对湿度和蒸发量年平均和月平均蒸发量;

6.日照晴天日数,日照时数,分布情况,辐射热量;

7.风风速、风向、持续时间;

8.灾害记载旱、涝、风、雹、雪、冻等灾害。

(二)土壤条件的调查

按土壤农化方法,观察下列各土壤条件项目:

1.土壤深度表土和心土厚度、各层土壤分布特点,母岩、不透水层深度;

2.地下水位深度、周期性变化;

3.土壤温度和湿度

不同土层( 20 , 40 , 60 , 100cm )不同季节土壤的温度、湿度变化可利用仪表观测;

4.土壤分析

测定土壤 pH 值、有机质含量和透气性。土壤肥力可以分析测定氮、磷、钾含量及可给态氮、磷、钾量;

5.土壤物理性状土壤组成、土壤种类及土壤结构(团粒)。土壤的植被和指示植物亦应记载。

(三)生物学有效积温和物候期的预测

园艺植物在年周期中,完成某一生长发育的阶段,需要一定的生物学有效积温,因此可以根据有效积温对主要物候期进行预测。

1.生物学零度和生物学有效积温的计算

根据从芽膨大至花瓣开出所需日数与这一阶段所需的0 ℃ 以上气温积温的直线相关,利用多年物候调查和气象记录资料,可以建立以下回归方程。

Y = T + KX

式中 Y 代表芽膨大至花瓣开出所需的0 ℃ 以上气温积温, T 为开花前所需有效积温, K 为生物学零度, X 代表芽膨大至花瓣开出所需日数。

根据直线回归的回归系数和截距的计算公式,可求得生物学零度( K )和开花前所需有效积温( T )。

例如,顾模等在吉林省观察苹果梨物候期和气温积温所得资料见表 4 - 1

表 4 - 1 苹果花期物候期与积温的关系

年份

花芽

膨大

花瓣

开出

花芽膨大→花瓣开出

日期气象积温

生物学

有效积温

有效日

平均温度1954

1955

1956

1957

1960

1/5

30/4

23/4

29/4

19/4

20/5

19/5

14/5

17/5

14/5

19

19

21

18

25

213.4

221.8

239.8

224.8

258.5

99.4

107.8

117.6

116.8

108.0

5.2

5.6

5.5

6.4

4.3

根据表 4 - 1 计算积温与天数的回归方程如下:

Y = 109.11 +5 × 89X

苹果梨的生物学零度为:

K= = = 5.90 ℃ ≈ 6 ℃

从芽膨大至花瓣开出所需生物学有效积温为 T =109.11 ℃ 。王承琴等在山西观察国光苹果物候期与气温积温所得结果为: Y = 183.28 + 5.07X ,国光平果的生物学零度 K =5.07 ℃≈ 5 ℃ ,花前有效积温 T =183.28 ℃ (见表 4 - 2 )。

表 4 - 2 国光苹果芽膨大至开花期间积温统计

年份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天数26 27 24 32 30 26 25 29 27 27 29 27 27 22

≥℃积温

314 337.8 323.6 352 344 319.1 293.4 314.2 304.6 313.3 314.1 337 327.6 288.4 (℃)

徐继川( 1984 )利用江西赣州园艺所 1970 - 1979 年间物候资料计算温州蜜柑的生物学零度为

10.1 ℃ ,花前有效积温为197.2 ℃ ,而实际这 10 年间≥ 10 ℃ 的积温为198.5 ℃ ,相差不多。

2.园艺植物开花期的预测

园艺植物萌芽、展叶和花开的时间,受早春气象因素的影响,不同年份有早有迟,如果能尽早由当地气象预报资料预先估计开花期,对栽培管理工作安排是很必要的,近年来国内外有很多报道。

开花期预测的方法是根据花前一个时期的气象要素与花期的回归关系,建立预测花期的回归方程,再根据当年的气象长期预报,即可估计当年的花期。为了建立有效的预测回归方程,应选择适当的自变量,一般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选择影响开花早晚最有效的气象要素;二是选择关系最强的气象观测时期。郑宝林( 1980 年)根据北京西山农场 15 年的气象资料和开花情况分析,认为 3 月份积温与山桃、杏、桃、苹果等果树的盛花期相关最为密切,而日照时数、日最高气温累计值也对开花日期有影响。孟秀美( 1981

年)用花前四旬( 3 月下旬至 4 月下旬)的旬平均最高温积算值来预测苹果的花期,= 71.70 -1.15x 。

开花期预测回归方程式的建立,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 1 )求开花最高相关日期

分别计算花前不同日数的日均温累计值与花期的相关系数,对这些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测验,选择相关系数最大,而且达到显著水平的组合,作为开花相关日期。

( 2 )求开花预测回归方程式

以花前某一阶段的温度为自变量,花期为依变量求回归方程式。花期要指定某一日期为起点,计算天数,如苹果以 4 月 1 日为起点, 13 天即为 4 月 13 日开花。求得的回归方程可以进行回归关系的显著性测验,并计算回归系数的标准误,在回归方程中表示出来。如日本学者中川计算白加贺品种梅的花期

预测方程为45.56 - 1.06x (± 4.53 ),式中为盛花期,以 3 月 1 日为起点, x 为 1 月中旬至 3 月中旬的平均气温的合计,± 4.53 为回归系数的标准误。

3.果实采收期的预测

预测果实采收期的基本原理与花期预测是相同的,对不同时期积温与果实采收期的相关系数进行比较,选择相关系数最大,而且达到显著水平的时期作为自变量,利用多年气象资料和采收期的记录,建立果实采收期的预测方程,例如在日本平塚,大久保桃的成熟期与盛花后 60 天间的积温之间的最高相关,其预

测方程为= 169.59 - 0.062x (± 3.10 ),式中为成熟日数,指盛花期至采收期的天数。 x 为盛花后 60 天间的平均温度的积算值。如果某年的盛花期为 4 月 1 日,盛花后 60 天间的积温达

891 ℃ ,则 y=169.59 -0.062 × 891 = 114.35 ,也就是说从 4 月 1 日起, 114 天后的 7 月 24 日为果实成熟期,以上花后 60 天积温与成熟日期的回归关系是建立在果实生长和成熟需要一定的积温的基础上的,但是实际上,影响成熟的因素,除温度外,还有树势、肥料、降水等方面影响,只有除温度以外诸影响因素固定以后,预测的效果才比较好。

此外,利用果实生长期(开花至果实成熟)也可预测果实成熟期,求出当地各年份果实生长期的平均值,加上当年的盛花期,可以估计大致成熟期,如大久保桃成熟日数为 108-114 天,变异系数为 2.89%-4.60 %。由于没有考虑当年的气象因素,预测的准确度要差一些。

园艺植物栽培学复习题

园艺植物栽培学复习题 一、全部的名词术语 1 园艺学:研究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生长发育规律和栽培管理技术、贮运加工或造型造景的科学 2 蔬菜:凡是一、二年生及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有多汁的产品器官作为食品的,均可列为蔬菜植物的围。 3 观赏植物具有观赏作用或可提供观赏价值的所有木本、草本植物(草坪植物)。 4 生物种根据不连续的繁育单位,即通过繁育上的障碍与其它的种区别开来,同种个体彼此间杂交能育或具有能育潜力 6 品种按人类需要选育出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并且在被繁殖后仍能保持其特征的人工生物群体。是劳动的产物。 7 主根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的根叫主根 8 根颈根与茎的交界处,上下通道,活跃敏感。 9 根际与根系紧密结合的基质表面,是以毫米计的微域环境,含根系分泌物、土壤微生物和脱落的根细胞。 10 菌根同真菌共生的根为菌根。菌丝不侵入细胞,只在皮层细胞间隙中为外生菌根,菌丝侵入细胞部为生菌根。介于二者之间为外兼生菌根,如草莓。 11 根瘤细菌入侵根部组织形成的共生体,该类细菌称为根瘤菌,刺激细胞分裂形成根瘤。 12 再生能力断根后长出新根的能力。 13 芽的异质性不同部位、不同时期、不同环境条件、不同营养状况下形成的芽,其质量有很大差异,称为芽的异质性 14 成枝力芽萌发后,长成长枝的能力,以萌芽中抽生长枝的比例表示。 15 芽的潜伏力潜伏芽的寿命长短及其萌芽力和成枝力的强弱。 16 花序几朵甚至数百朵花按一定顺序排列在花枝上,这样的花枝叫花序 无限花序,从基部向顶端依次开放或从边缘向中央依次开放。 有限花序,花序顶端或中心花先开,然后由顶向基或由向外开放。 17 异花授粉一个品种的花粉传到另一个品种的柱头上。异花授粉时供给花粉的品种与植株称为授粉品种与授粉树。 18 单性结实子房未受精而能形成果实。 19 无融合生殖不经过受精能形成种子,如柑桔珠心胚。 20 种子成熟是指种胚发育完全和后熟充足(生理成熟)的已具有良好发芽能力的种子状态。 21 植物的生长发育随着季节和昼夜的变化而发生着节奏性和周期性的变化,并表现出一定的间歇性,这就是生长发育的周期性。 22 物候期生物的器官与季节性气候变化相适应的动态变化时期称为生物气候学时期,简称物候期 23 休眠期植物芽、种子或其他器官生命活动微弱、生长发育表现停滞的时期。 24年平均温度 25 生长期积温:在生长期里日平均温度的累积只和。 26 冬季极端低温: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试卷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试卷 姓名: 成绩 1.什么是生物技术?(10分) 答: 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有时也称生物工程,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它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 2.细胞全能性的概念?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茎尖大小与脱毒效果及成活率的关系?(10分) 答: (1)细胞全能性是指在多细胞生物中每个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只要条件许可,都可发育成完整的个体。 (2)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 病毒在植物体内通过维管束和胞间连丝传播,因此在植物体内含量不均匀,顶端分生组织带毒少,病毒含量低。 (3)进行茎尖培养时,切取茎尖越小,带有病毒的可能性越小,茎尖越小脱毒率越高,脱毒效果越好。但茎尖太小,离体培养时成活率小,反之则反。 3.何谓原生质体融合?园艺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方法及体细胞杂种的筛选和鉴定技术?(20分) 答: (1)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

指通过人为的方法,使遗传性状不同的两个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借以 获得兼有双亲遗传性状的稳定重组子的过程。 (2)园艺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方法: 硝酸钠法、高钙离子法、PEG法、电融合法、多聚化合物法以及聚集微束激光法。 (3)体细胞杂种的筛选: 根据不同对象和目的,可用各种方法,如按细胞的形态大小,细胞繁殖状态上的差异,或利用融合细胞对温度、药物的敏感性、营养要求不同等特性进行分离选育,主要有遗传互补选择、形态特征选择、生长特性选择、敏感差异选择、低密度培养选择等方法。 (4)体细胞杂种的技术鉴定: ①、RFLP和RAPD应用于鉴定体细胞杂种;②、种特异重复DNA;③、Southern杂交在体细胞杂交中的应用;④、基因组原位杂交仔植物杂种中鉴定;⑤、其它方法。如SSR、核糖体DNA间隔序列分析及内部转录间隔区分析。 4.园艺植物常用的分子标记有哪些?分子标记在园艺植物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0分) 答: (1)园艺植物常用的分子标记有: 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APD(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SSR (简单序列重复)、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等4种。 (2)分子标记在园艺植物中的应用 1)品种鉴别与产权保护

园艺植物栽培学整理

园艺植物栽培学笔记 绪论 一、园艺:是指种植蔬菜、果树、观赏植物和茶等的生成记忆,是农业生产和城乡绿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 二、园艺学:是研究园艺植物的种植资源、生长发展规律、繁殖、栽培、育种、储藏、加工、 病虫一级造园等科学。 三、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学的一部分,运用现代生命科学理论和技术研究园艺植物的种 类、生长发育、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科学。 四、园艺的意义: 1.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2.平衡膳食结构,增加人体营养 3.美化环境,改善生态 4.出口创汇,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5.促进城乡居民就业,维护社会稳定 五、我国是蔬菜生产第一大国 第一章园艺植物的起源、分布和分类 一、园艺植物的起源和演化:是指园艺植物各种类类群原产地或次生地以及传播、演化和进 化的过程。 二、原生起源中学:植物显性性状和最大遗传多样性的聚集地区。特点是有野生祖先;有原 始特有类型;有明显遗传多样性;有大量显性基因。 三、次生起源中心:原生起源中心植物向外扩散到一定围时,在边缘地又会因作物本身的自 交和自然隔离而形成新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多样化地区。特点是无野生祖先;有新的特有类型;有大量的变异;有大量隐性基因。 四、瓦维洛夫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学说:8个起源中心,3个亚中心 五、同源平行变异律: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在相近植物的遗传变异性中出现平行现象。 六、植物学分类和园艺学分类 A、果树分类(根据农业生物学) 1落叶果树:指叶片在秋季或冬季全部脱落,第二年春季重新萌发长叶,具有明显生长期和休眠期的果树。 1)仁果类果树:这类果树包括苹果、梨、沙果、木瓜、山楂等。果实主要由子房及花托膨 大形成,食用部分是肉质的花托,果心中有多粒种子,果实为假果。 2)核果类果树:包括桃、杏、、梅、樱桃等。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有明显的外、中、3 层果皮;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是食用部分,果皮木质化成坚硬核。这类果实属于真果。 3)坚果类果树:核桃、银杏、榛子、阿月浑子 4)浆果类果树:葡萄、草莓、猕猴桃 5)柿枣类果树:柿子、枣 2、常绿果树:叶片全年常绿,春季新叶长出后老叶逐渐脱落。在年周期活动中无明显休眠期。 1)柑果类果树:柑、橘、柠檬 2)浆果类果树:桃、莲雾、番石榴

-园艺植物栽培学复习要点

园艺植物栽培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 一.果树的园艺学分类 (1) 按叶生长期特性分类: ①落叶果树:生长期和休眠期界限分明。苹果、梨、桃、李、杏、柿、枣、核桃、葡萄、山楂、板栗、樱桃等,多在北方栽培。 ②常绿果树:无明显的休眠期。柑橘类、荔枝、龙眼、杧果、椰子、榴莲、菠萝、槟榔等,多在南方栽培。 (2) 按适宜气候条件分类 ①寒带果树②温带果树③亚热带果树④热带果树 (3) 按植株形态特征分类: ①木本果树 A乔木果树B灌木果树C 藤本(蔓生)果树 ②多年生草本果树 (4)果树栽培学的分类 ①落叶果树 A.仁果类果树 B.核果类果树 C.坚果类果树 D.浆果类 E.柿枣类 (注:若按果实结构分只包括ABCD四大类) ②常绿果树 A.柑果类果树 B.浆果类果树 C.荔枝类果树 D.核果类果树 E.坚果类果树 F.荚果类果树 G. 聚复果类果树 H.草本类 I.藤本(蔓生)类二.蔬菜的园艺学分类 (1) 按产品器官分类(食用部位)

①根菜类 A.肉质根类菜B.块根类菜 ②茎菜类 A.地下茎类B.地上茎类 ③叶菜类 A.普通叶菜类B. 结球叶菜类C. 辛香叶菜类D.鳞茎菜类 ④花菜类 ⑤果菜类 A.茄果类B.荚果类C.瓠果类 ⑵按对温度要求分 ①耐寒多年生宿根蔬菜②耐寒蔬菜③半耐寒蔬菜④喜温蔬菜⑤耐热蔬菜 三.花卉的园艺学分类 1.按对环境要求分类 (1)根据水分要求分:水生花卉、湿生花卉、中生花卉、旱生花卉(2)根据温度要求分:耐寒、喜凉、中温、喜温、耐热花卉 (3)根据对光照强度要求分:喜光、耐阴、喜阴花卉 (4)根据光周期分:短日性、中日性、长日性花卉 2.按主要观赏部位分类 (1)观花类(2)观果类(3)观叶类(4)观茎类(5)芳香类3.按主要用途分类 (1)切花类(2)盆花类(3)地栽类 第二章 一.园艺植物的根系 ⑴根系类型

园林植物昆虫基础知识

第二章园林植物昆虫基础知识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世代、年生活史、两性生殖、孤雌生殖、变态、不全变态、完全变态、休眠、滞育、羽化、化蛹、孵化、虫龄、龄期、生长脱皮、补充营养、趋光性、离蛹、鳃叶状触角、具芒状触角、肘状触角、寡足型、无足型、多足型、鳞翅、半鞘翅、鞘翅、膜翅、捕捉足、跳跃足、携粉足、围蛹、被蛹、脉序、寡食性、性二型、多食性、趋化性、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二、填空题 1、昆虫的头部由于口器着生位置不同,头部的形式也发生相应变化,可分为3种头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昆虫翅的连锁机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种。 3、蝴蝶触角________状;口器是_______;足是_______;翅是________;属于_________变态。 4、昆虫的生殖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照刺激物的性质,趋性可分为3类______、______、______。 6、外界环境对昆虫的影响主要包括4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天敌昆虫包括______、______两大类。 三、单项选择题 1. 蝗虫的后足是: A.跳跃足 B.开掘足 C.游泳足 D.步行足 2.有一昆虫,已经脱了三次皮,,请问该昆虫应处在几龄? A.2龄 B.3龄 C.4龄 D.5龄 3. 蝗虫的前翅是: A. 膜翅 B.鞘翅 C.半鞘翅 D.覆翅 4. 蝉的口器是: A.咀嚼式口器 B.刺吸式口器 C. 虹吸式口器 D.舐吸式口器 5. 螳螂的前足是: A. 开掘足 B.步行足 C.捕捉足 D.跳跃足 6.蜜蜂的后足是: A. 开掘足 B.步行足 C.捕捉足 D.携粉足 7.蝼蛄的前足是: A. 开掘足 B.步行足 C.捕捉足 D.跳跃足 8. 蝶和蛾的前后翅都是: A.膜翅 B.半鞘翅 C.鳞翅 D.鞘翅 9. 蝶和蛾的口器是: A.刺吸式口器 B.虹吸式口器 C. 嚼吸式口器 D.舐吸式口器 10. 甲虫的前翅为: A.膜翅 B.半鞘翅 C.鞘翅 D.鳞翅 11. 蝽象的前翅是: A.膜翅 B.半鞘翅 C.鞘翅 D.鳞翅 12. 蜂的前后翅是: A.膜翅 B.半鞘翅 C.鞘翅 D.鳞翅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整合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就是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P1 答: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就是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她基础学科得科学原理,利用生物(或生物组织、细胞、器官、染色体、基因、核酸片段等)得特性与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能得新物质或新品系,加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得综合性技术。 生物技术包括传统生物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传统生物技术就是指通过微生物得初级发酵来生产产品,如酱油、醋、酒、面包、奶酪、酸奶等食品得制作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就是指以现代生物学理论为基础,以基因工程为核心得一系列技术得总称。 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林牧渔、医药食品、轻工业、化学工业与能源等领域,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2、什么就是园艺植物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 in horticultural plants)?P1 答:园艺植物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 inhorticulturalplants)以园艺植物为材料,利用生物技术,创造或改良种质或生物制品得一门技术,它就是园艺学与生物技术得交叉技术学科,就是在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工程、植物染色体工程、植物基因工程、植物分子标记与生物信息学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得、这些先进得现代生物技术在园艺科学上得应用构成了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得主要内容。 3.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得主要内容有哪些?P1—-5 答:①园艺植物组织培养(也称园艺植物离体培养) 指无菌与人工控制得环境条件下,利用人工培育基,对园艺植物得胚胎(成熟与未成熟得胚、胚乳、胚珠、子房等)、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组织(分生组织、形成层、韧皮部、表皮、表层、薄壁组织、髓部等)、细胞(体细胞、生殖细胞等)、原生质体等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再生发育成完整植株得过程。植物细胞全能性就是植物组织培养得理论基础。 ②园艺植物细胞工程 指应用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得原理与方法,通过某种工程手段,以植物细胞为基本单位,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培养、增殖,或人为地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得意愿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良品种与创造新品种,加速植物繁殖或获得某种有用物质得过程。 ③园艺植物染色体工程 培养获得单倍体,通过染色体加倍,迅速获得纯系;诱导多倍体,通过选育直接获得多倍体品种;通过染色体交换、附加或易位,获得染色体代换系、附加系或易位系、 ④园艺植物基因工程 就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与微生物学得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得基因(或DNA 分子),按预先设计得蓝图,在体外构建杂交DNA分子,然后导入园艺植物细胞,以改良园艺植物原有得遗传特性,获得新种质或新品种。 ⑤园艺植物分子标记 广义分子标记就是指可遗传得并可检测得DNA序列或蛋白质。狭义得分子标记就是指能反映园艺植物个 4、您认为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发展趋势有哪些?P11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特征得DNA片段。? ——13 答:①产业化步伐加快,②由转移抗性性状向优质、高产等多种优良性状发展,③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紧密结合得实用化进程加速(分子标记技术、胚挽救技术与细胞融合技术、单倍体培养技术、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筛选技术),④基因表达与功能研究更加深入 植物组织培养部分(第2-6章) 一.主要名词概念 1.植物细胞全能性:植物体得每一个细胞都含有一套完整得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得潜能、 2.脱分化:离体培养下,已经分化得细胞,组织或器官茎细胞分裂或不分裂,失去原有得结构与功能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得细胞团或愈伤组织。

园艺植物栽培学知识点

一、几种种植方式及其优缺点 (1)连作------是指一年内或连续几年内,在同一田地上种 植同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优点:充分利用同一地块自然资源 管理上简单。 缺点:病虫害严重 土壤理化性状与肥力均劣变 连作障碍(作物机体生理机能失调、出现许多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异常现象)(2)轮作:是指同一田地里顺序地在季节间 或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类型作物的种植。 优点:有利于防治病虫害 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调节土壤肥力 是开发土壤资源的生物学措施。 (3)间作:指同一田地按一定次序同时种植两种 或几种作物,一种为主,另外一种或几种为间 作物的种植制度。 优点:充分利用空间 互相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 促进主栽与间作作物的生长发育 缺点:管理上复杂、用工多,应用机械作业困难 (4)套作(relay intercropping):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或畦间或架下栽植后季作物的一种种植方式。 优点: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提高复种指数。 混作(mixed intercropping):是指两种或多种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按一定比例混合种植于同一田地上的种植方式。 优点: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率 2、种植园规划设计的七个大方面 水土保持的规划设计 园区的土地规划 树种、品种选择和授粉树配置 园区防护林设计 园区排灌系统的规划设计 道路系统规划 建筑物及其它规划 一、水土保持工程 水土保持工程的重点 山地-----修筑拦水坝、梯田 平原或滩涂地------营造防风林 山地的水土工程 应实施“小流域治”的原则

提倡生态效益好又省工、省力的植被坡 营造梯田是山地实施种植的主要途径 工程措施:修筑梯田 拦蓄降水、减少冲刷,便于耕作、易于排灌 提高地力、促进增产,改善环境、减轻灾害 生物措施:植被覆盖 二、园地的土地规划 主作面积防护林道路绿肥基地其他附属设施 80-85% 5-10% 4% 3% 4% 种植园小区规划设计 要求:小区是种植作业的基本单位 小区内气候和土壤条件、管理基本一致 利于水土保持、防止风害、运输和机械化作业 面积: 条件一致的园区:8-12hm2 山地地形复杂、气候、土壤条件差异大:1-2hm2 形状:长方形,长短边的比例为2:1-5:1 现代化的规模经营、专业化程度高的种植园,基本上一个小区种植较单一的园艺作物三、作物种类、品种的选择与配置 选择树种和品种应注意: 1、优良品种、有独特的经济性状 优良品种 生长强健、抗逆性强、丰产、优质 独特的经济性状 美观的花形、果形,颜色 熟期的早晚 种子有无或多少 风味或肉质的特色 适于鲜食、加工, 2、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优质丰产 3、适应市场需要,经济效益高 大、中城市为市场周年供应鲜产品为主要目标 距离城市较远或运输条件较差的地区耐运输、贮藏的树种和品种 外向型商品种植园与国外市场的消费习惯和水平接轨 生产加工原料适宜加工的优良品种 择适宜酿酒的红色葡萄品种 产品不同成熟期、不同用途的种类、品种配置: 大面积种植,早、中、晚熟品种各占一定比例 方便上市,也方便管理 授粉树的配置: 自花不实的现象必须配置授粉品种 杨梅、猕猴桃、银杏、香榧等类雌雄异株果树 柚子、桃等果树,异花授粉,显著提高产量 授粉品种具备的条件

第一章园艺植物的分类

第一章园艺植物的分类 第一节概述 地球上的植物有40多万种,其中高等植物30多万种,归属300多个科,绝大多数的科含有园艺植物。据统计,全世界果树(含野生果树)大约有60科,2800多种,其中较重要的果树有300多种,主要栽培的有近70种;蔬菜约有30多科,200余种,我国栽培的蔬菜有100多种,其中普遍栽培的有40~50种;观赏植物远多于果树和蔬菜的种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地增加。 一些含重要园艺植物的科及园艺植物(种)。 不论从研究和认识的角度,还是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都需要对纷繁复杂的园艺植物进行归纳分类。总体上来说,园艺植物分类方法有两个分类体系,一是科学分类法,即用植物学专业术语描述其性状特点和用世界上统一的拉丁学名命名,二是实用分类法,即除尽量参考植物学特征外,更重要的是按照从有利于生产管理、有利于营销等角度考虑,将用途或生产等方面相同或比较接近的归为一类,例如园艺植物分为果树、蔬菜、观赏植物就是按照用途来进行实用分类的。实用分类法最大的优点是方便人们应用,在分类过程中不要过多地去考虑植物本身的特点,而实用分类法往往会出现一些交叉现象,比如银

杏,其种子可供食用,其树型挺拔、叶型奇特,而且其叶片有可以提取药用成分,因此既是果树,又是观赏植物和药用植物;再比如百合和藕(荷花)既是观花植物,又是蔬菜植物。另外,实用分类法在实际应用中也会有一些局限性,比如覆盖较全面时分出的类别太多,不便于识记,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办法是将某些植物归为其他类,而这一类中个体间特点各异,实际上还是没有全面地归类。 第二节植物学分类 一、植物学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植物学分类属于自然分类系统的范畴,其理论基础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自然选择学说。 传统的植物学分类是借助形态学、解剖学的证据,按照植物间亲缘关系的远近和进化过程进行分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植物学分类可借助的资料来源也越来越广泛,包括细胞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孢粉学、植物地理学、分子生物学和数量分类学等学科领域的资料。植物学分类可以使人们比较深入地了解植物科、属、种间在形态、生理上的关系,以及在遗传和系统发育上的亲缘关系,对指导园艺植物育种和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植物学分类的等级

园艺植物栽培学要点(2)

8 园艺植物的植株管理 植株管理:茎、叶、花果类产品器官的管理;二植株枝干生长势以及株形、株姿的管理。 ★8.1 植株生长控制的目的和意义 植物植株的生长控制:植株大小、生长势强弱、株冠紧凑与否。 生长控制,包括生长的抑制和促进两方面,其目的和意义主要是: 1.调节生长 ①抑制局部生长,促进另外部分或整体的生长。 ②调整植株内枝叶密度,改善植株内光照状况,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有利于产品器官的产量和品质。 ③抑制强旺的营养生长,使植株的生长活力、营养物质向生殖生长方面转化,未结果的幼年果树,控制生长的措施很重要,能促使造成花早结果。 2.去枝疏果 ④疏除过多的果实,减小负载量,也能促进营养生长。 ⑥去除病虫枝、弱细枝,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无效损耗,促进正常枝梢的生长。 3.整形修剪 ⑤使树木有整齐的树势、树姿、树形(型)。 4.复壮 ⑦复壮。回缩性修剪,减少生长点数目,都能达到复壮的目的。 植物生长控制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物理方法;改变环境方法。 8.2 果树与观赏树木的修剪技术 幼树修剪目的是造就树形,特称整形,成年树目的是保持树形以获取优质高产,老年树目的则是恢复树形,以尽量保持较大的树体积和延长结果年限。 ★8.2.1 修剪的时期 多年生木本植物修剪时期主要分冬剪和夏剪。 (1)冬剪 落叶果树,秋末冬初落叶至第2年春季萌芽,或常绿树木冬季生长停止的时期,这一段时间即休眠期,进行的修剪称为冬剪或休眠期修剪。 优点:一,劳动力便于安排,无其他活茬挤占,易从容进行;二,落叶后树冠内清晰,便于辩认和操作;三,此时修剪,果树的营养损失少。 修剪顺序:应先剪幼树、先剪经济效益大的树、先剪越冬能力较差的树、先剪干旱地块的树。从时间上讲,应先保证技术难度大的树修剪。 (2)夏剪 由春至秋季末的修剪称夏剪,又称带叶修剪。 优缺点:调节光照、调节果实负载量、调节枝梢密度,夏剪更准确一些,也较合理;但夏季果园劳力紧张,夏剪的及时性难以保证。 (3)有“伤流现象”树木的修剪时期 葡萄、核桃等果树每年有个固定的时期出现剪口的“伤流现象”,这个时期称“伤流期”。8.2.2 修★剪的基本手法及其功能 (1)短截 短截,亦称短剪,即剪去1年生枝的一部分。重短截;轻短截;中短截。 特点:是对剪口下芽的刺激性大,以剪口下第1芽受刺激作用最大,发出的新梢生长势最强,离剪口越远刺激作用越小。短截后枝的萌芽力提高,成枝力增强,以中短截的效果最好。短截对母枝的增粗有削弱作用。(促进分枝) (2)疏剪 疏剪,是将1年生枝或多年生枝从基部疏除。 127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教案 实验一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与实验仪器 一、实验目的 实验室和实验仪器是开展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的基础平台,对实验室布局和仪器配置的掌握程度是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性的重要体现。华中农业大学国家农作物分子技术育种中心和国家柑橘育种中心的生物技术研究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并有重要国际知名度,其实验室布局和仪器配置能代表目前国内外生物技术实验室的整体情况,通过现场参观和老师讲解加深同学们对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的认识。 二、实验场所选择及实验内容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开展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直接相关的实验室分工与布局和主要仪器:如与组织培养有关的超净工作台、高压灭锅、接种至、培养室等;与分子生物学有关的如高速冷冻离心机、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等。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相关背景知识回顾:对课堂讲述的各种生物技术如分子标记、细胞和组织培养等操作过程进行回顾,重要指出每个环节要用到的必备仪器的作用、性能指标、操作注意事项及仪器选购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2、每班分为两小组简要介绍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的布局,及功能分区情况;针对每个分区的重要仪器进行讲述,结束时对所有参观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四、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有很多易损仪器或有毒试剂,参观时要求同学们认真记录,不要随意动手,以保证仪器和人身安全。 五、思考题 1、根据参观内容,描述本次参观有了解到的主要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2、一个现代化生物技术实验室应具备的基本功能的必备仪器有哪些?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教案 实验二植物组织培养 一、实验目的 植物组织培养是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原生质体融合、病毒脱除、离体快繁及遗传转化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胡萝卜以其培养体系成熟、再生容易而被视为组织培养的理想外植体材料,本实验通过胡萝卜的组织培养使同学们掌握基本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及培养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原理 基于1902年德国科学家哈勃兰特(HabrlMdt)提出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理论,即指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分化发育成新个体的潜能。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都具备再生成完整植物的能力。 三、主要仪器及试材 仪器:PH计、微波炉、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培养室、三角瓶、封口膜、无菌滤纸、手术刀片、镊子、酒精灯、记号笔等 试材:新鲜胡萝卜,培养基配制所需相关试剂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培养基的配制(小规模实验应按比例减少,避免造成很大的浪费): 大量元素(10倍液):称取下列药品分别溶解定容到1升后,加到5升存储瓶中。 KNO395 g NH4NO382.5 g KH2PO48.5 g MgSO4?7H2O 18.5 g CaCl2?2H2O 22.0 g 注意事项: 1、配置母液前要仔细清洗存储容器 2、应按照顺序分别彻底溶解后混合,每加完一种药品,摇动存储瓶使其混合均匀; 3、溶解时最好加热,以便充分溶解,避免沉淀的产生; 4、夏季要用新制的蒸馏水,并加热,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水中带菌量过大而产生沉淀,同时可以减缓绿藻的生成; 5、沉淀的产生一是由于溶解不充分就混合造成的(浑浊型沉淀),所以配置时一定

园艺植物栽培学

1、园艺植物栽培学 是园艺学的一部分,主要研究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是园艺生产的主要理论基础。 2、茎源根系 利用植物营养器官具有再生能力,采用技条扦插或压条繁殖,使茎上产生不定根,发育成的根系称为茎源根系。 3、叶面积指数 是指园艺植物叶面积总和与其所占土地面积的比值,即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 4、花芽分化 花芽分化是指叶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向花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化的过程,是植物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长生的转折点。它主要包括两个阶段:一是生理分化;二是形态分化。 5、天然单性结实 无需授粉和任何其他刺激,子房能自然发育成果实的为天然单性结实 6、真果 真果是完全由花的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 7、长光性植物 在较长的光照条件下(一般为12~14h以上)促进开花,而在较短的日照下,不开花或延迟开花。 8、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则通常将土壤中有机质及矿质营养元素的高低作为表示土壤肥力的主要内容。 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或畦间或架下栽植后季作物的一种种植物方式。 9、嫁接 嫁接即人们有目的地将1株植物上的枝条或芽,接到另1株植物的枝、干或根上,使之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1个新的植株。 10、短截 短截,亦称短剪,即剪去1年生枝的一部分,剪得多称重短截(如剪去1/2~2/3),剪去的少称轻短截(如剪去1/3或更少些)。 二、填空(每小题分,共40分) 1、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园艺植物和栽培技艺的交流,最早当数汉武帝时(公元前141至公元前87年),张骞出使西域,他由丝绸之路给西亚和欧洲带去了中国的桃、梅、杏、茶、芥菜、萝卜、甜瓜、白菜、百合等,大大丰富了那些地区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 2、中国享有世界级“园艺大国”和“园林之母”的声誉。英国著名的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现有中国园林植物1527种及变种,该园以拥有这么多中国园林植物为骄傲。 3、主要根的变态有以下3类:①肥大直根;②块根;③气生根。 4、叶序是指叶在茎上的着生次序。如2/5叶序表示1个完整的螺旋周排列中,含有5片叶,也就是在茎上经历两圈,共有5叶。而单子叶蔬菜其叶序多为1/2,双子叶蔬菜2/5是最普遍的叶序。 5、对于含多朵小花的花芽,花在花轴上呈一定方式和顺序排列,即花序不同。无限无序花从基部向顶端依次开放或从边缘向中央依次开放。而有限花序则是花序顶端或中心花先开,然后由顶向基或由内向外开放。除伞房花序和聚伞花序为有限花序外,其余花序类型均为无限花序。 6、将低温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叫春化作用。感受低温影响的部位是茎顶端的生长点。用5%氯化铁及5%亚铁氰化钾处理,如果已完成春化的,其生长点为深蓝色;而未经春化的,或者不染色,或者呈黄色或绿色。 7、授粉分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同一品种内的授粉称自花授粉,一个品种的花粉传到另一个品种的柱头上则称为异花授粉。自花授粉后能正常结果,并能满足生产上对产品的要求,称自花亲和,即能自花结实;反之则为自花不亲和,又称异花亲和。 8、根据果皮是否肉质化可将果实分为干果和水果两大类。干果(dry fruit)的特点是果皮干燥,食用部分为种子,且种子外面多有坚硬的外壳。如核桃、板栗、椰子、榛等;水果又称肉质果(fleshy fruit),成熟时果肉肥厚多汁,果皮亦肉质化。其按果肉结构不同又分5种类型。一是浆果;二是核果;三是仁果;四是柑果;五是荔枝果 9、成熟的果实有如下变化:一是果实变甜;二是酸味减少;三是涩味消失;四是香味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试卷

一、将下面词组相对应的中文译成拉丁文或拉丁文译成中文。 1. Propagation 2. liquid medium 3. antibody 4. vitrification 5. SSH 6. 克隆 7. 接种 8. 非对称融合 9. RT-PCR 10. 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 二、判断下列各题正确与否,正确的填“Y”错误的填“N”。 1. 培养基灭菌后其Ph值会略微降低。 2. 胚状体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专门术语,是指由体细胞形成的、类似于生殖细胞形成的配子胚发育过程的胚胎发生途径。 3. 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多采用湿热灭菌。 4. DNA电泳操作时要戴手套,是因为其中的EB是一种强致癌物和诱变剂。 5. DNA复制时,新合成链的延伸方向是从5’到3’方向。 6. 可用作病毒鉴定的草本指示植物种类很多,常用的有藜科、茄科、豆科、十字花科、

葫芦科等植物。 7. 花药培养属于小孢子培养,而花粉培养则属于器官培养的范畴。 8. 胚抢救主要是对由于营养和或生理原因,造成难以播种成苗或要发育中期阶段就败育或退化的胚进行中期离体培养。 9. 理论上,从同一植物的根、茎、叶等不同器官中分离的DNA样品它们之间不存在多态性;但分离Mrna再合成Cdna后可能存在丰富的多态性。 10. 引起病毒类病害的病原包括病毒、类病毒、植原体、螺原体和韧皮部及木质部限制性细菌等。 11. 常用的报告基因吸cat、GUS、Ant、Luc、AFLP等。 12. 植物生物技术的外植体材料以离体操作为主。 13. 载体的条件是:能在宿主细胞中能自我自制并能稳定保存,要有多个酶切位点,每种酶切位点最好只有一个,酶切后不损坏其自制能力及选择标记基因并能嵌于外源DNA具有可作为选择。 14. 在DNA电泳中,分子量大的片段比分子量小的片段距负极更近。 15. DNA双链中AT间形成的氢键比CG间少。 三、填空题:将下列各题空缺部分的答案填在后面的方框内,两者用“,”隔开。 1. 常见的启动子有_、_、_等。 2. 进行胚抢时,就最终对胚抢救成活及成苗率影响大小而言,所利用的组织优劣顺序是:_、_、_、_。 3. 日前世界上有200多种植物成功地再生出单倍体植株,其中我国首先报道的有40多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整合版

1.什么是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P1 答: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是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利用生物(或生物组织、细胞、器官、染色体、基因、核酸片段等)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能的新物质或新品系,加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综合性技术。 生物技术包括传统生物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传统生物技术是指通过微生物的初级发酵来生产产品,如酱油、醋、酒、面包、奶酪、酸奶等食品的制作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是指以现代生物学理论为基础,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 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林牧渔、医药食品、轻工业、化学工业和能源等领域,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2. 什么是园艺植物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 in horticultural plants)?P1 答:园艺植物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 in horticultural plants)以园艺植物为材料,利用生物技术,创造或改良种质或生物制品的一门技术,它是园艺学和生物技术的交叉技术学科,是在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工程、植物染色体工程、植物基因工程、植物分子标记和生物信息学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些先进的现代生物技术在园艺科学上的应用构成了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 3.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1——5 答:①园艺植物组织培养(也称园艺植物离体培养) 指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人工培育基,对园艺植物的胚胎(成熟和未成熟的胚、胚乳、胚珠、子房等)、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组织(分生组织、形成层、韧皮部、表皮、表层、薄壁组织、髓部等)、细胞(体细胞、生殖细胞等)、原生质体等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再生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植物细胞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②园艺植物细胞工程 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某种工程手段,以植物细胞为基本单位,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培养、增殖,或人为地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良品种和创造新品种,加速植物繁殖或获得某种有用物质的过程。 ③园艺植物染色体工程 培养获得单倍体,通过染色体加倍,迅速获得纯系;诱导多倍体,通过选育直接获得多倍体品种;通过染色体交换、附加或易位,获得染色体代换系、附加系或易位系。 ④园艺植物基因工程 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或DNA 分子),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交DNA分子,然后导入园艺植物细胞,以改良园艺植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种质或新品种。 ⑤园艺植物分子标记 广义分子标记是指可遗传的并可检测的DNA序列或蛋白质。狭义的分子标记是指能反映园艺植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特征的DNA片段。 4. 你认为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发展趋势有哪些?P11——13 答:①产业化步伐加快,②由转移抗性性状向优质、高产等多种优良性状发展,③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紧密结合的实用化进程加速(分子标记技术、胚挽救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单倍体培养技术、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筛选技术),④基因表达与功能研究更加深入 植物组织培养部分(第2—6章) 一.主要名词概念 1.植物细胞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2.脱分化:离体培养下,已经分化的细胞,组织或器官茎细胞分裂或不分裂,失去原有的结构和功能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 3.再分化:脱分化的细胞或细胞团在适宜条件下可重新分化,形成另一种或几种细胞,组织,器官,甚至完

园艺植物栽培学讲座

园艺植物栽培学讲座 看往常先喝杯茶哟,整整20层楼。 第一章绪论 [内容提要] ● 国园艺业进展悠久历史 ● 极其丰富的中国园艺植物资源 ● 园艺业进展前景和热点 ● 果树、蔬菜、观赏植物的分类 园艺,是指园艺生产技艺,要紧是栽培治理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园艺既是一门生产技术,又是一门形象艺术。 园艺学,是研究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生长发育规律与栽培治理技术的科学。

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学的一部分,要紧研究园艺植物的栽培治理技术,是园艺生产的要紧理论基础。 园艺业,即园艺生产产业,它包括蔬菜生产、果树生产、西瓜和甜瓜类(简称西甜瓜)生产、花卉和观赏树木生产、芳香与药用植物生产等。在现代农业中,它已不只是人们吃的、喝的、玩的物质的生产,其本身的存在即价值,它的存在是改善人们生存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结合的一种形式,是人们休闲娱乐、文化素养和精神享受的一部分.经济与文化发达的国家、地区或城镇农村,不只是园艺生产者从事园艺业,任何社会成员也都会参与园艺业,把它当成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1.1 园艺业进展简史和现状 人类早在远古年代,为了生存而采集野生植物,可能最早被采集的是野生的蔬菜植物,因为这类植物可食时刻长,有的食叶,有的食根或嫩茎;由采集到栽培,首先也是这些植物。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的科学家们认为,园艺业是农业中较早兴起的产业。中国的黄河流域,神农氏时期我们的先民已开始引种驯化芸薹属植物白菜、芥菜,栽培桃、李、橘柑等果树以及禾谷类粮食作物。新石器时期遗址西安半坡原始村落中,发觉菜籽(芸薹属),距今7000多年;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发掘出7000年

园艺植物栽培学整理

栽培学试题整理 问答题 1.果实成熟时,果皮颜色和色素的变化有哪些? 答:果皮色泽变艳,果皮中叶绿素酶含量逐渐增多,叶绿素逐渐被破坏丧失绿色,而由于叶绿 素中原有的类胡萝卜素呈现黄色或由于形成花色苷而呈现红色。 2.园艺植物种植园的规划包含哪些内容? 答:1)水土保持工程 2)种植园小区规划设计 3)作物种类、品种的配置 4)防护 林体系 5)排灌系统 6)道路系统 7)建筑及其他 3.园艺产品的采收方法有哪些? 答:1)人工采收 2)机械采收 3)化学采收 4.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有哪些? 答: 1)砧木和接穗的亲和力 2)嫁接的时期、温度、接口湿度、氧气、光线 3)砧穗质量 4)嫁接技术 5.疏花疏果的作用是什么? 答:1)早疏除多的花或幼果,能促进留下的果实的坐果率。 2)疏除劣小果,择优留果,也是 控制果实负载量,改进果实质量的重要措施。 6.打破块茎休眠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答:1)温光处理 2)层积催芽 3)激素处理 7.有哪些热量指标影响园艺植物的分布? 答:影响分布的热量指标有:1)年均温、积温 2)冬季极端低温值 3)冬季低温累积值。 8.园艺植物定植方式? 答:1)正方形定植 2)长方形定植 3)三角形定植 4)带状定植 5)计划定植 9.蔬菜定植方法: 答:蔬菜秧苗栽植方法,一般是开沟或开穴后,按预定距离栽苗,覆一部分土,浇水,待水渗 下后,再覆以干土。这种栽植法,既保证土壤湿度,又利于上表温度的提高。这种栽苗法速度 快,根系能够散开,成活率也较高。栽植深度依蔬菜种类不同而异,黄瓜、洋葱宜稍浅,番茄、 茄子可适当深栽,大葱深栽有利于葱的加长。在春季,温暖、天睛、无风时栽苗容易成活,缓 苗期也短;夏季栽苗时,在阴天和无风的下午定植易于成活;越冬前栽苗,必须在越冬时已发 出一定数量的新根,否则易遭冻害。 10.定植后管理: 答:1)定植水 2)缓苗水 3)中耕 4)间苗 5)补苗 6)防风 7)防寒 8)防病虫害

《园艺植物栽培学各论》作业参考答案

《园艺植物栽培学各论》作业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寒带果树温带果树亚热带果树落叶果树常绿果树 2、肥大xx块根气生根 3、顶芽侧芽不定芽 4、春化作用茎顶端的生长点 5、地面灌溉喷灌滴灌地下灌溉 二、名词解释 1.叶幕: 指在树冠内集中分布并形成一定形状和体积的叶群体。 2.茎源根系: 利用植物营养器官具有再生能力,采用枝条扦插或压条繁殖,使茎上产生不定根,发育成的根系称为茎源根系。 3.真果: 是完全由花的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 三、简答题 1、果树授粉品种的选择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答: 授粉品种的选择条件有: (1)与主栽品种授粉亲和力强; (2)与主栽品种花期基本同时,花粉量大,发芽率高;

(3)与主栽品种同时进入结果期,经济寿命相近; (4)果实大,品质好; (5)最好与主栽品种互相授粉。 2、简述嫁接成活的原理及其过程。 答: 当接穗嫁接到砧木上后,在砧木和接穗伤口的表面,由于死细胞的残留物形成一层褐色的薄膜,覆盖着伤口。随后在愈伤激素的刺激下,伤口周围细胞及形成层细胞旺盛分裂,并使褐色的薄膜破裂,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不断增加,接穗和砧木间的空隙被填满后,砧木和接穗的愈合组织的薄壁细胞便互相联接,将两者的形成层连接起来。愈合组织不断分化,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进而使导管和筛管也相互沟通,这样砧穗就结合为统一体,形成一个新的植株。 3、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有哪些? 答: (1)砧木与接穗的亲和力; (2)嫁接时期和环境; (3)砧木、接穗质量和嫁接技术。 4.简述蔬菜植物的需肥特点。 答: (1)蔬菜是喜肥植物,需肥量比大田作物多。 (2)蔬菜为喜硝态氮植物。 (3)蔬菜需钙量大。 (4)蔬菜需硼量高。

园林植物昆虫学

园林植物昆虫学 1昆虫的定义:身体对称,身披几丁质外壳 1身体明显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 1头上有一对触角,三对口肢,胸上有三对足,两对翅,腹 部无足 1用气管呼吸 1需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发育成熟 2昆虫繁盛的原因:体小、有翅、繁殖能力强、口器适应范围广2园林植物虫害的特点:园林植物种类和配植的多样性 2园林植物栽培方式的多样性,品种交换频繁 2园林植物虫害防治措施的特殊性 2?有四吗?又没写 2头部的形式:前口式:捕食类 2下口式:植食性 2后口式:刺吸式 3触角具有触觉和嗅觉的功能哦~ 4触角的结构:柄节(有肌肉),梗节(有肌肉),鞭节(无肌肉着生)

4触角的类型:刚毛状:蝉,蜻蜓 4丝状:蝗虫,天牛,蟋蟀 4念珠状:白蚁 4锯齿状:口头甲,芜菁 4羽状:天蚕蛾,毒蛾 4膝状:蜜蜂,象甲

4具芒状:蝇类 4环毛状:雄蚊,摇蚊

4棒状(球秤状):蝶类 4腮片状:金龟子 4触角的功能:(这里不是就是刚才说的只有嗅觉和触觉那么简单了)感知作用 4平衡身体 4帮助捕食 4抱握雌体 4复眼和单眼的比较:(后面还有一个眼睛的专题部分要看看的)复眼:辨别近距离的物体,特别是运动中的物体 4单眼:只能感受光线的强弱和方向,而无成像的功能 4昆虫是红色盲,而对紫外线格外敏感日出性昆 虫和夜出性昆虫的眼各成什么样子的像:日出: 每个小眼只是呈了物体像的一个光点,各个小眼 捕捉到的光点组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目标的倒像 (并列像),适宜在白天强光下运动

4夜出:每个小眼中都成一个物体的倒立像,这 些像组合起来就形成了目标的倒立的像(重叠 像),适于在弱光的夜晚使用 4三种不同的口器形式咀嚼式口器:上唇,上颚x2,舌,下颚x2,下唇 4刺吸式口器:半翅目(蝽),同翅目(蝉),双翅目(蚊) 4虹吸式口器:鳞翅目昆虫的成虫 5胸节的构造:背板,侧板,腹板 6胸足的基本构造: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6昆虫胸足的类型:(书上P20有图,最好结合图看一下)跳跃足:蝗虫,蟋蟀 6开掘足:蝼蛄、金龟子 6携粉足:蜜蜂、熊蜂 6捕捉足:螳螂、猎蝽 6步行足:蚂蚁,瓢甲 6抱握足:雄性龙虱, 6游泳足:龙虱、仰蝽 6攀握足:虱 6翅:多半为三角形三个边缘:前缘,后缘(内缘),外缘 6三个角:顶角,吞角,肩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