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学名人

山西文学名人
山西文学名人

山西文学史上的名人

作为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山西,人杰地灵,文脉相传,诞生过荀子、班婕妤、王勃、王维、王之涣、宋之问、关汉卿、司马光、温庭筠、柳宗元、白居易、元好问、白朴、罗贯中等一批名垂千古、灿若星河的文学大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以赵树理、马烽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体形成的“山药蛋派”,风格明显,独树一帜,饱受中国文坛赞誉。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晋军”作家强势“崛起”,在全国形成巨大影响,延续了山西文学的强势地位。

荀子

荀子(约前325—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故又称荀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先秦著名思想家。荀子早年游学于齐,学问博大,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约公元前264年,应秦昭王聘,西游入秦。后曾返回赵国,与临武君义兵于赵孝成王前。后来荀子受楚春申君之用,为兰陵(今山东苍水县兰陵镇)令。晚年从事教学和著述。

荀子学识渊博,继承了儒学并有所发展,还能吸收一些别家之长,故在儒学中自成一派。在人性问题,荀子主张性恶论,人性善是教化的结果。在天道观方面,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荀子对礼很重视,宣扬儒家的王道思想,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班婕妤

班婕妤(约公元前48年-2年),名不详,楼烦(今山西朔县

宁武附近)人,西汉女作家,汉成帝嫔妃,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是山西省最早的女文学家。班氏为班况之女、班彪的姑母、班固、班超、班昭的祖姑。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今存作品仅《自悼赋》、《捣素赋》、《怨歌行(亦称团扇歌)》三篇。

建始元年(前32),汉成帝刘骜即位,班十七岁时被选入皇宫,不久得宠,赐封“婕妤”。因她不干预朝政,谨守礼教,深受时人敬慕,有“古有樊姬,今有婕妤”之称。据史载,一次成帝到后宫去游玩,让婕妤与其同辇而行,她以古之贤君臣在侧,而亡国之主是嬖女相随的史实婉言谢绝。后遭赵飞燕妒嫉,受到排挤,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死后葬于距长安60余里的延陵。《自悼赋》叙述了自己一生荣辱悲欢的经历,及后来居深宫中苦闷与幽怨的心情,可以说是一篇小小的自传。

钟嵘《诗品》将她列入上品诗人十八位之列。西晋博玄诗赞她:“斌斌婕妤,履正修文。进辞同辇,以礼臣君。纳侍显得,谠对解份。退身避害,云邈浮云。”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代表著作有《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盛唐诗人的代表,创造了水墨出水画派,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擅书画,亦通音律,多才多艺。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王摩洁文集》等行世。

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字季凌,又字季真,汉族人,祖籍晋阳并州(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他的诗句感人肺腑,充满激情,深受后者喜爱。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圭爵,酷嗜闲放。”。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年-712年),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省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省灵宝)人,初唐时期

著名诗人。其诗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为近体诗定型的代表诗人。所作多粉饰太平、颂扬功德之应制诗,靡丽精巧,尤善五言律诗,对初唐律体之定型颇有贡献,尤其贬谪之后,诗句逐渐简单辽阔,但开盛唐气象。

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号已斋(一作一斋)、己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关于他的籍贯,还有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县)伍仁村、大都(今北京市)人,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0年前后),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初字公实,更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司马池之子。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籍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力荐德才兼备太常寺卿黄中庸为侍中兼枢密副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温庭筠

温庭筠(812—约866),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县(今属山西)

人。大中初(850左右)应进士,不第。黜为方城(今属河南)尉,改隋县(今属湖北)尉,后为国子助教。卒于咸通八年(867)以前。《旧唐书》谓其“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词有《握兰集》、《金荃集》,今不传。惟《花间集》中尚存其词六十六首。诗与李商隐齐名,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唐代河东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祖上世代为官,七世祖柳庆为北魏侍中,封济阴公。世人称之为“柳河东”、“河东先生”。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二。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太原(今属山西)人。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后为杭州刺史,又为苏州、同州(今属陕西)刺史,以刑部尚书致仕。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诗早年与元稹齐名,称“元白”;

晚年又与刘禹锡齐名,称“刘白”。[1]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词不多,但影响后世甚大。有《白氏长庆集》。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元好问

元好问(1190年—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世称遗山先生,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生活在北方中国金元之际,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代表著作有《中州集》、《南冠录》、《壬辰杂编》等。

白朴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1226年出生于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卒于1306年,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他的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

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赵树理

赵树理(1906年9月24日~1970年9月23日),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县尉迟村人,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1925年夏考入山西省立长治第四师范,开始写新诗和小说。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解放后先后在《工人日报》、《说说唱唱》、《曲艺》、《人民文学》等刊物工作,1964年回山西工作,兼任中共晋城县委副书记。文革期间遭到残酷迫害,于1970年9月23日含冤去世。赵树理的小说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他开创的文学“山药蛋派”,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其代表作品有《小二黑结婚》、《灵泉洞》、《三里湾》等。

马烽

马烽(1922-2004)编剧、小说家,原名马书铭,山西省孝义县人。幼年生活贫困,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0年进入延安鲁迅艺术

学院附设的部队艺术干部训练班学习,1942年发表短文《第一次侦察》,翌年赴晋绥边区文联文艺工作队工作,1944年在《晋绥大众报》工作,其间与西戒共同创作了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1949

年至晋绥出版社任总编辑,在此期间,又与西戎合写了电影剧本《扑不灭的火焰》,1964年写出另一电影剧本《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及续集,并创作长篇小说《刘胡兰传》。马烽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成长起来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和西戒的作品由于乡土气息浓郁而获得“山药蛋派”的美称。其代表作还有《村仇》、《一架弹花机》、《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等。后期创作的电影剧本有《黄土坡的婆姨们》等。

福建近代现历史十大著名人物

福建近现代历史十大著名人物 1、林则徐 (1785~1850) 清朝大臣、爱国政治家。福州人。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选庶吉士。历任编修、协修等京官,两度外放江西、云南乡试考官。二十五年(1820)起,先后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道光十年(1830)任湖北、河南布政使,次年升任河东河道总督,十七年(1837)升任湖广总督。是时鸦片危害日炽,他提出6条禁烟方略,并率先在湖广实施。十八年(1838)十一月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节制广东水师,查办海口。他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除,本大臣一日不回。”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等传讯洋商,撤买办工役,封锁商馆,逮捕主要烟犯60余人,迫使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交出鸦片19179箱、2119袋共237万多公斤,于十九年(1839)六月初三在虎门销毁。此间,他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翻译西方书报,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等,是近代中国“放眼看世界第一人”。为防范外国侵略,林则徐大力整顿海防,英国侵略者舰队多次侵犯粤海,均被军民合力击退。同年十一月,遵旨停止中英贸易。十二月授两广总督。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开始,英军攻粤、闽未逞,改途进犯浙江,陷定海,再北犯天津大沽。二十一年(1841)五月,道光皇帝以广东战败,归咎前任,林则徐被革去四品卿衔,充军伊犁。此间,他协助办理垦务,亲历南疆勘察,行程3万里,沿途倡导水利,开辟屯田。二十五年(1845)被重新起用,署陕甘总督,次年转任陕西巡抚,二十七年(1847)升云贵总督。二十九年(1849)因病归籍,三十年(1850)九月奉旨赴广西镇压太平军,行至广东普宁,病卒。赠太子太傅,谥文忠。 2.沈葆桢 (1820~1879) 清代洋务运动重要人物之一。福州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同治三年(1864),赐一等轻车都尉世职,赏头品顶戴。五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倡兴船政,荐为首任福建船政大臣,主持福建船政,建造近代中国第一批舰船;并着眼于“船政根本,在于学堂”,创办船政前后学堂,培养造就了大批海军及造船人才,奠定了近代中国海军和船舶工业基础。同治十三年(874),因日本借牡丹社事件侵台,任钦差大臣办理台湾防务,率福建水师赴台。日军撤退后,为开发台湾经济等作出计划,并倡建郑成功祠以祀先贤。翌年,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扩充南洋水师,参与经营轮船招商局,妥善处理“皖南教案”。在修水利、固海防、选贤能诸方面颇有政绩。卒赠太子太保,谥文肃。 3.林祥谦 (1892~1923) 京汉铁路大罢工领导人之一。福州闽侯县人。早年在私塾读书。1911年入京汉铁路江岸机器厂当工人,在陈潭秋的教育培养下,参加工人运动。1922年1月被推选为京汉铁路江岸工人俱乐部会计干事,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选为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次年2月1日到郑州,参加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总工会决定京汉铁路全线大罢工,林祥谦为江岸地区罢工负责人。7日下午,被吴佩孚部湖北督军府参谋长张厚生逮捕,缚于江岸车站电线杆上,强迫复工。林祥谦坚定回答:“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坚贞不屈,英勇就义。 4.严复 1854~1921)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福州人。特赐文科进士出身。清同治五年(1866)以第一名考入福建船政学堂,光绪三年(1877)派往英国。学成归国任福建船政学堂教习,翌年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升会办、总办。甲午战争后,致力译著,他翻译的第一部西方学术名著《天演论》于1898年正式出版。至1909年,先后译出亚当·斯密的《原富》等西方名著160多万字。他是近代中国系统翻译、介绍西方学术思想的第一人。通过翻译《天演论》,将科学进化论带到中国,并使之超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范畴而具有

近代名人简介

1:梁启超——他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公车上书,并参与了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民国后成为著名教授、社会活动家: 2:林则徐——他是封疆大吏,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其亲身参与了虎门销烟,被人们誉为民族英雄 3: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4:曾国藩——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曾经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 5:左宗棠——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他修建的福州船政局(又称马尾船政局)成为中国第一个新式造船厂 6:洪秀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7:李鸿章——李鸿章是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8: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 9:康有为——康有为是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同时他也是戊戌变法主要参与者 10:袁世凯——北洋军阀的领导人,在辛亥革命时期,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 11:谭嗣同——清末百日维新著名人物,维新四公子之一;谭曾著《仁学》一书,维新派代表人物,变法失败后,甘愿流血牺牲,英勇就义。 12:孙中山——是医师、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家、中国民族主义者、中国国民党总理、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亦为中华民国国父。 13:蔡元培——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14:陈独秀——思想家、政治人物,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及首任总书记。 15: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评价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6:蔡锷——中国政治家、军事家。湖南宝庆(即今邵阳市)人。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17:汪精卫——早期革命家,青年时代加入孙文的革命组织,成为孙文的得力助手。18:蒋介石——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 19:李大钊——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20:胡适——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著《天演论》,是早期的共产主义者。 21: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22:朱德——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军委第一副主席;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十大元帅第一。 23 :刘少奇——中央人民政府第二副主席;军委第二副主席;曾拟授元帅。 24 ;周恩来——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军委第叁副主席;政协副主席;曾拟授元帅。 25 :任弼时——七大中央书记处第5书记兼书记处秘书长,政治局委员。 26 :彭德怀——军委第四副主席;十大元帅第二;西北政府主席,中共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 27:林彪——十大元帅第叁;中南政府主席,中共中南局第一书记;中南军区司令员 28:邓小平——人民政府委员;军委委员,曾拟授元帅;西南政府第二副主席;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区政委。

中国古代著名人物及作品汇总

高考语文复习必知:中国古代著名人物及作品汇总1.《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被列为“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首。著名篇目有《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等。 2.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他用楚辞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古传诵。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 3.孔子:名丘,字仲尼,世称“圣人”,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私学创办人。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20篇中。《论语》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是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 4.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主要作品为《孟子》7篇,各篇取开头几字为篇名,该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为“四书”之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即出自《孟子》。 5.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其中《兼爱》《非攻》等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公输》即选自《墨子》。 6.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为《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代表作《逍遥游》。 7.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子的弟子,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韩非子》一书。《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等均出自此书。。 8.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字子长,别称太史公。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裁。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陈涉世家》即选自《史记》。 9.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之首。代表作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属乐府歌辞。开创“建安风骨”新风。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10.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东晋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饮酒》等。 11.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一。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最有名。是“初唐四杰”中成就最高的诗人。

历史名人介绍

1: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创始人,政治领袖 2:牛顿发现日光十七色混合的人;发明反射式望远镜的人;微积分,二项式创始人;四大运动定论创始人;《原理》作者;恒星起源学创始人 3:耶稣基督基督教创始人;《圣经》作者 4: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 5:孔丘儒教创始人 6:保罗基督教最伟大的使徒;《新约》作者 7:蔡伦纸的发明人 8:古登堡活字印刷及活字印刷法的创始人,推广人 9:哥伦布美洲大陆发现者 10: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相对论,相对论学创始人,核能发现者 11:巴斯德生源说创始人,细菌学创始人,疫苗创始人 12:伽利略“无阻力时不同重量物体下落速度一样”定理创始人,惯性定律创始人,太阳黑子,卫星论创始人;日心说创始人之一 13:亚里士多德古代史中最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天文学,动物学,胚胎学,地理地质学,物理学,解刨学,生理学,形而上学创始人14:欧几里的《几何原本》作者 15:摩西犹太教创始人,率领希伯来人走出埃及的人 16:达尔文进化论奠基人 17:秦始皇统一中国者 18:奥古斯都古罗马第一任皇帝 19:哥白尼日心说创始人 20:拉瓦锡基本化学理论创始人,元素说创始人,“呼吸等于燃烧”重要理论创始人

21:君士坦丁大帝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罗马帝国皇帝 22:瓦特蒸汽机发明人 23:迈克尔法拉第发电机创始人 24:迈克斯韦创立了一组有四个方程式的表达电磁间基本定律的方程组25:路得欧洲宗教改革的发起者 26:华盛顿美利坚合众国开国总统,美国解放者 27:卡尔马克思社会主义学说创始人 28:莱特兄弟飞机发明人 29:成吉思汗古元国开国皇帝 30:亚当斯密经济理论学奠基人 31:爱德华德维尔(莎士比亚)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 32:约翰道尔顿将原子假说引入主流科学的人 33:亚历山大大帝世界上最著名的征服者 34:拿破仑伯纳巴著名的征服者,法国皇帝 35:托马斯爱迪生发明大王 36:安东尼凡列文虎克微生物发现者,高倍率显微镜发明人 37:威廉默顿将麻醉引入手术的人 38:马可尼无线电发明人 39:希特勒著名独裁者,征服者,前德国元首 40:柏拉图西方主流哲学创始人 41:克伦威尔英国议会民主制奠基人

中国古代著名人物籍贯一览表

中国古代著名人物籍贯一览表 魏晋南北朝开国皇帝籍贯分布统计 内蒙古5:拓跋珪(北魏)元善见(东魏)元宝炬(西魏)高洋(北齐)宇文觉(北周)江苏3:刘裕(宋)萧道成(齐)萧衍(梁) 浙江2:孙权(吴国)陈霸先(陈) 河南2:司马炎(西晋)司马睿(东晋) 河北1:刘备(蜀国) 安徽1:曹丕(魏国) 五代十国开国皇帝籍贯分布统计 河南5:王建(前蜀)王审知(闽国)马殷(楚国)刘隐(南汉)高季兴(荆南) 山西4:李存勖(后唐)石敬瑭(后晋)刘知远(后汉)刘旻(北汉) 河北2:郭威(后周)孟知祥(后蜀) 安徽2:朱温(后梁)杨行密(吴国) 江苏1:李昪(南唐) 浙江1:钱镠(吴越) 《中国哲学史》目录古代人物籍贯分布统计(附近代) 河南14:老子庄子墨子惠施韩非王弼郭象范缜韩愈刘禹锡二程张载王廷相浙江5:王充陈亮叶适王守仁黄宗羲 安徽3:桓谭方以智戴震 山东3:孔子孙武孟子 江西4:李觏王安石陆九渊罗钦顺 河北3:董仲舒欧阳建颜元 福建2:朱熹李贽 湖南2:周敦熙王夫之 山西1:柳宗元 江苏1:王艮 四川1:扬雄 甘肃1:李翱 无考3:公孙龙(河南、河北)荀子(山西、河南、河北)顾頠 附近代: 浙江2:龚自珍章炳麟 湖南2:魏源谭嗣同 广东2:梁启超孙中山 福建1:严复

《一百位杰出思想家》人物籍贯分布统计 河南21: 老子墨子庄子韩非子惠施贾谊王弼何晏阮籍范缜智顗玄奘韩愈刘禹锡神秀张载程颢程颐邵雍王廷相吕坤 浙江17: 王充沈括吕祖谦陈亮叶适刘基王守仁朱之瑜黄宗羲李之藻 刘宗周章学诚龚自珍章太炎朱执信蔡元培鲁迅 安徽7:管仲桓谭嵇康方以智戴震胡适陈独秀 山东7:孔子晏子孟子孙子仲长统何承天吕才 广东8:慧能陈献章湛若水洪仁轩容闳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 江苏7:葛洪颜之推胡瑗范仲淹王艮顾炎武王韬 江西6:陶渊明王安石陆九渊罗钦顺何心隐宋应星 河北3:董仲舒颜元李大钊 福建4:欧阳修朱熹李贽严复 山西3:柳宗元司马光傅山 湖南3:周敦颐王夫之谭嗣同 四川3:扬雄苏轼唐甄 陕西3:司马迁僧肇李颙 上海1:徐光启 湖北1:熊伯龙 广西1:梁漱溟 甘肃1:王符 无考3:荀子(山西、河南、河北)公孙龙(河南、河北)陈克 《中国历代文人名家简介》人物籍贯分布统计 河南5:杜甫白居易李贺李商隐韩愈 山西4:王维柳宗元白朴郑光祖 安徽3:曹操曹丕曹植 江西3:陶渊明王安石曾巩 四川3:苏洵苏轼苏辙 浙江2:陆游龚自珍 山东2:辛弃疾李清照 广东2:梁启超黄遵宪 北京1:马致远 福建1:欧阳修 湖北1:屈原 甘肃1:李白 无考1:关汉卿(一说北京、一说河北、一说山西) 《历代名家中国古代书画家》人物籍贯分布统计

家乡历史文化名人简介

家乡的历史文化名人 谢邦彦,字朝美,号后洲先生,生于宋徽宗初年(公元1100年),祖籍长溪绯洋漈源(今柏洋乡柘头村),系柘头村始祖谢十九公的第七丗孙,对《春秋学》颇有研究,宋代著名词人、诗人,其中《霞浦山》一诗脍炙人口、颇为流传,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无限赞美之情:“十里湾环一浦烟,山奇水秀两鲜妍。渔人若问翁年代,为报逃秦不计年。”从此“霞浦县”便因“霞浦山”而名。 謝翱(1249年-1295年),南宋著名爱国詩人,被誉为“南宋翘楚”、“宋末诗人之冠”,字皋羽,一字皋父,號晞發子,生于长溪(今霞浦县),祖籍绯洋漈源(今柘头村),先祖谢邦彦。自幼聪颖好学,“苦思力索、淹贯诸经史”,深受其父谢钥(通《春秋》,著《春秋衍义》、《左氏辩证》传于时)思想的熏陶,性格倜傥,不拘小节,胸怀报国大志。27岁时倾尽家资招募乡兵数百人,投奔文天祥麾下,任咨议参军,为复宋大业呕心沥血,表现了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和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 他辛勤笔耕,创作丰富,其散文“是天地间的至文”(黄宗羲语),最著名的有《登西台恸哭记》(曲折地表达他哭祭文天祥的沉痛悲愤之情,感人至深,今浙江富春山西留有“謝翱哭台”);写景则文风峭劲(得力于柳宗元的散文),如《游赤松观羊石记》写羊石群象、形神俱肖,《金华洞记》

写洞中灵怪、形象生动;其诗传于今者约200篇,如《宋铙歌鼓吹曲》、《宋骑吹曲》(写宋太祖建国时东征西讨之事)文句炫煌、音韵雄壮,读后有“亲在短箫鼓吹间”之感;《鸿门宴》似李贺,《效孟郊体》似孟郊、贾岛。其诗文在反清斗争中产生过积极影响,编有《晞发集》、《天地间集》、《□发集》、《□发遗集》、《浦阳先民传》、《国粹丛书》等。 林瞪(1003-1059),柏洋乡上万村林氏开基祖,是一个早于方腊近百年就加入明教的领军人物。公元1027年(宋真宗咸平三十年)弃俗入明教门,斋戒严肃,历二十有二年,功行乃成。林瞪在摩尼教教徒的阶层中有较高的品级,其法脉在福建“明教门”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促使摩尼教进一步“脱夷化”,演变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明教门”。林瞪在上万村附近有一个堂口--乐山堂,有弟子数百人,他的两个女儿就像后来金庸小说中描写的明教圣女一样终生未嫁,只是她们的称呼不叫“圣女”,村民都称为“龙凤姑婆”,在乐山堂附近还建有姑婆宫。 许旺(1903-1937),原名许品旺,柏洋乡柏洋村人。1929年始,经常在霞安柘等县交界山区做木工的许旺自发参加了反鸦片游行示威等早期革命斗争活动;1932年2月由马立峰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以木匠身份作掩护,在

山西名人录

山西名人录(部分) 乔吉(约1280——1345),也称乔吉甫,字梦符,冀宁路阳曲(今太原市)人。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戏曲理论家。 萨都剌(约1272——?),字天锡,号直斋,回族。元代著名的少数民族诗人,并擅长书画,至今故宫还珍藏着他的两幅名画。 关汉卿(约1220——约1300),元朝戏剧家。号已斋叟,解州(今山西运城)人。在大都的玉京书会中从事杂剧创作。他多材多艺,会围棋,会歌舞,会吹弹,会吟诗,会演剧。所作杂剧六十余种,现存十三种,有《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等,其作品对后世影响极大,为元曲四大家之首。 白朴(1226——约1306),元朝戏剧家。山西河曲人。金末战乱时失母,由元好问教育成长。入元不仕,参加玉京书会,从事杂剧创作。作品存目十六种,今存《墙头马上》、《梧桐雨》,《墙头马上》为代表作,歌颂自由恋爱,反对封建礼教。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郑光祖,元后期剧作家。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作剧十八种,今存八种,主要是爱情剧和历史剧,《倩女离魂》为其代表作,表现封建压迫下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强烈愿望。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清徐人。相传为施耐庵的学生,撰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演义》、《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义》。诸书多传世,但均为后人修改。有说《水浒传》亦为他所撰,或说施耐庵撰,罗贯中编次。另有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薛宣(1389——1464年),字德温,号敬轩,明代平阳府河津人。是明代大臣、学者和文学家、教育家。正统中因忤奸臣王振,下狱论死,多人请愿,才得免死。其学说宗程、朱,以复“性”为主,又以主张“理在气中”修正朱熹“理在气先”之说。有《读书录》、《薛文清集》、《从政名言》、《河汾诗集》等。 乔宇(1457——1524),明朝大臣,字希大,号白岩,乐平(今山西昔阳)人。成化进士,授礼部主事,官至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宁王朱宸濠反,扬言旦夕下南京,他严为警备,斩宸濠潜伏南京为内应之羽三百人,吏其不敢东向。宸濠败,武宗幸南京,论功加太子太保,又加少保。世宗即位,召为吏部尚书,朝政为之一清,凡为权贵所黜者,皆起列庶位。“大礼”之争起,世宗召席书、桂萼等,他力谏,因忤帝意,被夺官。他善诗文,有《乔庄简公集》。 王琼(1459——1532),字德华,号晋溪,太原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事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个皇帝,官至户部、兵部、吏部尚书,连进“三孤”、“三辅”。主要功绩有治理运河,整束西北边防,任用王阳明平定了宸濠叛乱。史家称他与于谦、张居正为明代三重臣。 麻贵,大同府右卫(今右玉县)人。明代守边抗倭将领之一。曾援助朝鲜抵抗日本侵扰,同朝鲜将领合力作战,将日寇全部驱逐出境。 王家屏(1538——1603年),字忠伯,明大同府山阴(今山阴县)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敢于冒死直谏,以为人正派不阿权贵著称。近年来有学者认为《金瓶梅》为其所著。

历史名人以及作品介绍

历史名人以及作品介绍 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鲁迅 1.鲁迅简介 原名周樟寿,改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 笔名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2.鲁迅的代表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华盖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南腔北调集》《坟》等16部。 小说集:《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呐喊》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社戏》——选自《呐喊》(《呐喊》主要描写农民和知识分子) 《祝福》《伤逝》——选自《彷徨》(《彷徨》描写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故事新编》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 散文诗集:《野草》:独语式的抒情散文生命哲学如:《雪》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回忆性散文。如:学过的课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杂文集:“社会批评” “文明批评”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 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人的觉醒意识。 成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标志。 《阿Q正传》

《阿Q正传》是唯一的中篇小说,批判“精神胜利法”。这个封闭落后的农村流浪汉,有农民憨厚、质朴的一面,但更明显地具有偏狭、愚昧、盲目、无知、落后的一面。其最突出的性格是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 自我麻木的“精神胜利法”。 1.《阿Q正传》的创作特色 ①艺术描写的高度典型化。作品将阿Q放在未庄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从而为阿 Q的“精神胜利法”的产生和滋长找到了合适的土壤。 ②精彩的细节描写。如赵府点灯的描写,出现在不同的段落里,使赵太爷的吝啬 贪小的性格一层深一层地从三个“例外”里反映出来。这种精细入微的描写,刻画了地 主阶级卑污的灵魂。 ③强烈的批判与讽刺特色。小说不仅有头有尾两部分的议论,其他许多地方也都 穿插着议论成分。这些议论诙谐而精辟,给作品涂上了一层浓厚的批判、讽刺色彩, 显示了鲁迅作为一个战斗的思想家的特色。 ④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练,饱含幽默感,有好用反语,喜欢夸张,显示了 作者卓越的语言艺术。 文学研究会 时间: 1921年成立于北京 地位: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阵地:茅盾主编《小说月报》 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清、冰心等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重视文学揭示社会问题 和批判社会现实的功能 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被称为“世纪老人”,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的爱的哲学:母爱、童真、大自然+爱祖国 ?作品:诗集《繁星》《春水》;通讯散文《寄小读者》——中国儿童文学奠基之 作 散文:被称为“冰心体” 用书信体形式向少年读者报道自己身处国外的生活和心态。笔调轻盈、文字隽丽、感情细腻,既发挥了白话文流畅的特点,又兼有文言文凝练简洁之长。

河南省历史名人简介资料

河南省历史名人简介资料 1、黄帝-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军事家,中华民族的共同的祖先 2、元稹-唐代著名文学家,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河南洛阳人; 3、石守信-宋代大将,河南开封人; 4、戚继光-明代抗倭名将,河南卫辉人; 5、史可法-抗清名将,河南开封人; 6、仓颉-黄帝的史官,传说中的文字创立者,有“仓颉造字”之说 7、杜康-夏朝第五代国王 8、商汤-商朝开国帝王 9、姜子牙-周朝宰相,助周武王灭商,河南许昌人 10、老子-原名李耳,著有《道德经》,道教创始人,河南鹿邑人; 11、庄子-原名庄周,道家集大成者,著有《庄子》,河南民权人; 12、墨子-名翟,墨家创始人,河南鲁山人; 13、商鞅-秦国的著名改革家,河南濮阳人; 14、范蠡-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著名的军事家、

政治家,世称陶朱公,河南南阳人; 15、吴起-战国著名军事家,河南濮阳人; 16、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河南郑州人; 17、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河南洛阳人; 18、李斯-秦国丞相,是秦朝统一六国的关键人物,河南上蔡人; 19、韩非-战国时思想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著有《韩非子》,河南郑州人; 20、吕不韦-编著《吕氏春秋》,河南省濮阳市人; 21、陈胜-大泽乡起义领导者之一,河南登封人; 22、吴广-大泽乡起义领导者之一,河南上蔡人; 23、张良-西汉初年政治家、军事家,河南郏县人; 24、陈平-刘邦主要谋士之一,河南原阳人; 25、张释之-西汉时执法不阿的知名清官; 26、贾谊-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过秦论》,河南洛阳人; 27、程颢-世称明道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河南嵩县人。

中国近代史人物简介(图文版)

中国近代史人物简介 中国近现代史 林则徐:封建地主阶级代表。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伟大的爱国者。 (1)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 (2)到达广州暗访密查,缉拿烟贩。 (3)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 (4)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 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 坚强意志。 (5)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积极防御,使英军 无隙可乘。 (6)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7)学习他以国家危亡为已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左宗棠:清朝地方官员。 (1)参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2)洋务运动的代表之一,创办福州船政局,掀起了 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 (3)1875年,被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兵打败阿 古柏,收复新疆;根据他的建议,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 省,不仅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而且还维护了国家的利 益、民族的尊严,同时对新疆的建设和开发有着重要的 意义。 (4)作为爱国者的左宗棠在收复新疆和建设新疆上功不可没,纵观左宗棠的一生,功大于过。 (5)与其相关的诗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6)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奏稿》 (7)“天地正气”——左宗棠题字刻石。(藏陕西西安碑林) (8)学习他为了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而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P15 1.力主收复新疆。 2.1876年,率领清军分路进入新疆,先后收复乌鲁木齐、吐鲁番、南疆。

3.协助曾纪泽收复伊犁。 4.1884年,清政府根据他的建议,设立新疆行省。 邓世昌:清朝将领,致远舰的管带。爱国民族英雄。 (1)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为保护旗舰,沉着应战, 最后壮烈牺牲。 (2)名言:“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 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3)光绪帝为其题词:“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4)学习他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李鸿章:清朝官员。(1)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后, 被慈禧太后任命为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1895年4月,与日 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全权 议和大臣。(2)洋务运动的地方代表之一。1865年,与曾国藩 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 业。在上海民用工业创办轮船招商局。(3)甲午战败后,李鸿 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 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曾国藩:清朝官员,洋务运动的地方代表。1861年创办了军事工 业安庆军械所。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张之洞:清朝官员,洋务运动的地方代表。创办民用工业汉阳铁 厂和湖北织布局。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普遍兴办学校。促使清政 府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 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并于1905年宣布复出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 科举制度。

山西名人

三晋大地,人杰地灵,两千多年来,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著名的人物。他们之中,有著名的君主晋文公,我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著名的政治家蔺相如、狄仁杰、毕士安、田呈瑞、杨深秀,著名的军事家和将领廉颇、卫青、霍去病、关羽、薛仁贵、杨业,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和学者王勃、王之涣、王维、王昌龄、柳宗元、白居易、司马光、米芾、白朴、关汉卿、郑光祖、罗贯中、傅山、阎若璩,地图学家裴秀,治黄专家贾鲁……。他们象历史长河中灿烂的群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给当时的社会以积极的影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重尔(前697年——前628年),春秋时晋国国君,即晋文公,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献公妃狐姬(戎族)所生,因遭骊姬之乱,流亡在外十九年,后由秦穆公发兵护送回国,被立为晋君。他重用狐偃、赵衰等人,协力修明内政,整饬法纪,增强战备,又号召诸候勤王,平周室王子带之乱,迎襄王复位,树立了政治威信。后于城濮(今山东鄄城临濮集)与楚军接战,诱敌深入,大败楚军。旋在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主盟诸候,周天子亦奉如参加,策命他为“伯候”(霸主)。 廉颇,战国时赵国将领。惠文王时,将兵破齐,拜为上卿。后多次击败齐、魏,歼敌立功,以勇敢善战闻名于诸候。秦、赵为争夺上党,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北)大战,他统帅大军,筑壁坚守,相持三年。前251年,他大破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晚年悒郁不得志,愤而奔魏。后又离魏适楚,死于寿春(今安徽寿县)。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原为宦者令舍人。惠文王时,奉使报秦,当庭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前279年,秦、赵会于渑池,他随侍孝成王,面斥强秦,不辱国体。以功任上卿,居廉颇之上。由于他善自谦抑,相忍为国,使廉颇受到感动,负荆请罪,遂成刎颈之交。 赵盾,春秋时期晋国正卿,即赵宣子,赵衰之子。前621年在晋国执政,节俭奉公,注意整饬政纪,大得民和,又以车八百平周乱,立匡王。前607年,晋灵公图谋杀他,他避难出走,未及越境,灵公被杀。他回朝迎立成公,继续执政。 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一称史狐。前607年,赵盾族弟赵穿攻杀晋灵公于桃园,他认为赵盾身为正卿,“亡不出境,返不诛国乱”,罪责难逃,乃直书“赵盾弑其君”,以正视听。孔子以其“书法不隐”,赞为“古之良史”。 百里奚,春秋时秦国大夫。少时贫困,乞食于齐,一度以养牛谋生,后为虞大夫。晋献公灭虞,把他虏去,作陪嫁的媵臣,押送往秦。中途逸去,又为楚人所执。秦穆公以五张黑牡羊皮把他赎回,故号“五羊大夫”。时年七十余,曾向秦穆公推荐老友蹇叔,共襄国政。 孟明视,春秋时秦大夫,百里奚子。前627年,奉秦穆公命,与西乞术、白乙丙(皆蹇叔子)将兵袭郑、灭滑(今河南偃师东南),归途过崤山(今河南渑池东)时,遭晋军伏击,三将均被俘。后释放回国,穆公仍不咎既往,复职如故,而礼待盖厚。他悉心雪耻,三年后,又将兵伐晋,渡河焚船,大败晋人。

历史名人简介

历史名人简介 【名人1】孔子 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他概括了中国人的基本思想,成为独创一套信仰体系的鼻祖。他的哲学根基于人生道德和用道德典范来教育人、管理人的政治观念,贯穿于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之中长达两千年之久,对世界上许多人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儒学的经典包括诗、书、礼、乐、春秋。马王堆帛书易《要》篇说“得一《易》以群毕。”是说六经中,其他五经的精华都囊括在易经的损益之道里了,《易经》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 教育思想 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⑵安贫乐道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⑷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怀着与人为善的理念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名人2】孟子 中国哲学家孟子是孔子最重要的继承人。他的学说如在《孟子》中所阐述的,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完整版)历史人物岳飞事迹介绍完整版

抗金名将------ 岳飞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英雄,他生活的那个朝代是距今有好几百年的宋朝。他率领的“岳家军”精忠报国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今天就让我来给大家讲讲他的故事吧。 那是在一个冬天的下午,外面吹着寒风,小岳飞在河南一个农居的小房子里诞生了。那时屋外房上上正好有一只大鸟盘旋飞过岳飞的爸爸拍了拍脑门说:就把这孩子叫做岳飞吧,希望他以后能像大鸟一样展翅高飞。 岳飞小时候家里比较穷,所以他很早就跟随妈妈到田里劳动。有一天,他在劳动回来的路上,看到一个放牛娃手里拿根木棍在沙地上划着玩。他心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既然木棍能在沙地上画画,那就一定能写字。于是就央求妈妈教他认字、写字,他用细柳棍儿在沙土上学了好多知识,字也练得很漂亮。岳飞非常好学,常常看书到深夜。他从书中知道了很多的知识,他特别喜爱看打仗的书,立志长大以后做一名大将军,率领军队保家卫国。 后来,小镇上来了一个叫周桐的老爷爷,他的武艺十分高强, 岳飞就和一些小朋友跟周桐爷爷练武学艺了。由于岳飞训练时不怕吃苦,所以武艺长进得非常快。周桐爷爷有一项绝招是射箭,可是他一开始并没有教岳飞,却只让他头上顶一个小碗蹲马步,, 一站就是半天。一连几个月下来,岳飞觉得什么都没学到,开始有些沉不住气了。周桐爷爷看出了他的心思,特意拿出了珍藏多年的长弓交到岳飞手上说:“你如果能拉开这张弓,我就教你射

箭。”小岳飞一开始满不在乎,他使出全身的劲去拉那张弓,可 怎么也拉不动,周桐爷爷站在一旁哈哈大笑起来。从那以后,小岳飞明白了周桐爷爷的良苦用心,更加刻苦地练习基本功。经过了几年的训练,小岳飞长成一个文武双全的大小伙子,不仅能很轻松地拉弓向射箭,而且射出去的箭百发百中。他能站在一个很远的地方把一片柳树叶射中。 又过了几年,那时北方的金兵常常来攻打中原,老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岳飞知道后非常着急,于是他准备离家参军、保卫国家。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岳飞的妈妈虽然很舍不得他,但仍就深明大义,道是没有国哪来的家。她取来针和墨盒,在岳飞的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目的是为了让儿子要记住以国家为重,为祖国效忠。孝顺的岳飞始终牢记母亲的教诲,那四个字后来就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岳飞还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英勇的抗金部队一一“岳家军”。由于岳飞身先士卒,言出必行,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所以“岳家军”的士兵都能严格遵守纪律,英勇抗战,取得了很多战役的胜利。由于岳飞立了不少功劳,名声也传遍了大江南北,后来为封为了大将军。“岳家军”所到之处都能受到百姓的欢迎,他们的士气让金军闻风丧胆。金兵统帅长叹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金兵的将领中有个叫金兀术的人,是一个非常阴险的人,打仗时他常用铁链把许多马链上,后面跟着很多用铁甲包成的

三晋历史名人

三晋历史名人 历史名人炎帝 华夏族先祖,号烈山氏,一作厉山氏。黄帝时代姜姓部族首领。相传炎帝始种五谷以为民食,制作耒耜以利耕耘,遍尝百草以医民恙,治麻为布以御民寒,陶冶器物以储民用,削桐为琴为怡民情,日中为市以利民生,剡木为矢以安民居,重演八卦以探天象,后在南巡中为民治病采药,日遇七十毒而不辍,终因误尝断肠草而崩。后人为了纪念他,将我国的第一部医学著作命名为《神农本草经》。山西省高平市神农镇庄里村有炎帝陵。 尧 姓伊祁,名放勋,因封唐侯又称唐尧,号陶唐氏。黄帝时代帝王。史载: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传其帝70年。晚年因子丹朱不肖而禅位于舜。其“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为孔子所称道,成为成为儒家精神上的始祖。 舜 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黄帝后裔,因贤孝被

四岳推举为尧的继承人。佐尧摄政时惩处四凶,举用八恺、八元等才德兼备之人,并巡守四方,整顿礼制,减轻刑罚,统一度量衡。尧去世继位后,都蒲阪,举用禹、皋陶、弃、契、后稷等人,任官吏考核制度,使天下大治,“远近众功咸兴”。史称: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晚年荐禹为继承人。运城市区以前十公里的鸣条岗舜陵,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几毁几建。湖南九嶷山的舜帝陵庙亦数次迁移。禹姒姓,亦称大禹、夏禹、戎禹,名文命。鲧子。黄帝时代 帝王。《史记·夏本记》:“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 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他奉舜命治洪水,劳身焦思,十三年而功成。又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分划田地等。制定贡赋,佐舜大治天下。舜选禹为继承人。舜去世后即帝位。禹东巡时崩于会稽(淅江绍兴东南)。傅说(约公元前1335——1246)据正史典籍、近年考古发现及傅氏早期家谱等文献记载, 是中华汉族傅氏家族的始祖。殷商王武丁的至高权臣--大宰相(即上三公第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及建筑科学家。其在今山西平陆东从事版筑时,被武丁擢拔为相。担任相国之后,辅佐武丁,大力改革政治,开创了商代后期的极盛时期。史称:殷道大兴。关于傅说与武丁君臣际会的传说,在唐代孔颖达《尚书正义》等有载反映出傅说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姬虞

广东清远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广东清远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清远历史上的卓越伟人,你认识几个?清远,中国广东省辖地级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中部、北江中下游。清远历代名人辈出,从汉唐两代到清末民初,都有杰出英才不断涌现。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感受他们的风采吧。孟宾于诗名远扬,终中科举孟宾于,字国仪,号玉峰叟,连州(今为清远)人,后晋天福九年进士。曾受孟氏辟,为零陵从事。南唐时,授丰城簿,迁淦阳令。宋太宗太平兴国中,归老连上(《诗话 总龟》前集卷五引《雅言系述》)。年八十三卒。有《金鳖集》,已佚;《南唐书》卷二三有传。郭仪长名御史,奕世名勋郭 仪长(1732—1809年),字震元,号豫堂。郭氏第十五代传人,其父郭曾荣与其叔郭贵荣于康熙年间从祖居太平乡大埔岗迁居邑城下郭后街迎恩社兴仁里,故史书多称郭仪长为清城下廓后街人。朱汝珍末科榜眼,颇具传奇色彩朱汝珍(1870—1943年),字玉堂,号聘三,又号隘园,清远人,清末民初书法家、文章家。光绪三十年(1904年)末科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曾以 县试冠军入读清远县学,22岁时又凭优异成绩考入广雅书院,取列广州府闱第一。27岁考取拔贡,以朝考一等钦点七品小京官,签分刑部江苏司行走,开始了仕途生涯。李文楷黄花岗起义中的“活烈士”李文楷,广东清远人,生于清光绪十年

(1884)一个书香门第,字正清。父亲李庆庚是清末一位贡生。文楷少年好学,先中秀才,继之入山西大学,不久到日本早稻田大学就读,后入宏文学院。参加黄花岗起义牺牲,后经证实仍幸存,被称为“活烈士”。赖松柏农民英才,爱国团长赖松柏(1901年--1928年4月),革命烈士,广东清远人,1924年参加清远县农民运动。1925年1月,参加第三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10月被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委员,任清远工农革命军独立团团长,1927年12月发起了清远农军暴动。1928年4月被叛徒出卖逮捕后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年仅27岁。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大全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大全 在古代那种不安分,战火四起的环境下,骁勇善战还重情重义的人实属难得,下面这些是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中国古代历史名人大全中国古代历史名人大全:秦琼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唐朝开国将领。历史上的秦琼以勇猛彪悍著称。最初是隋将来护儿部将,后随张须陀讨伐李密。兵败,张须陀战死,秦叔宝归裴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得到重用,被任用为帐内骠骑。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于619年(唐高宗武德二年)同程知节等人一起投唐,被分配到秦王李世民帐下。参加了李世民的历次征战,每战必先,常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秦琼待人义气为先,深得兄弟们敬佩,那时称之为秦二哥。 秦琼不仅在唐王朝创建伊始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在唐王朝内部斗争的“玄武门之变”中,坚决站在秦王李世民一边,一起诛杀了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为李世民当太子夺皇位扫清了道路。唐武德九年(626)六月,秦王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八月接王位,改号贞观,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秦琼也因有功,拜为左武卫大将军,赐给七百户的封邑。秦琼的传奇人生后被演义进了戏剧以及说唱文学之中,并且被人们誉为“山东好汉”。济南一地也附会出了不少关于秦琼的遗迹,像秦琼卖马槐、秦琼府、秦琼墓等等。至今在济南王龙潭仍留有“唐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叔宝故宅”的石碑。

尉迟恭(公元585年; 658年),字敬德,朔州鄯阳(今山西朔县)人,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传说其面如黑炭。李世民有次率500骑兵巡视战场,至魏宣武帝陵(洛阳北邙山上)时,被突然而至的王世充所率万余步骑兵包围。王世充骁将单雄信挺槊直逼李世民,在此危急时刻,尉迟敬德及时跃马大呼,横刺单雄信落马,救了李世民,王世充军见状稍退,尉迟敬德趁机护卫李世民杀出重围。随后尉迟敬德再率骑兵突入王世充军中,奋勇冲杀,如入无人之境。后屈突通率大队唐军赶到,大败王世充军,尉迟敬德活捉其冠军大将军陈智略,斩首1000余级,俘虏6000,王世充只身逃脱。战后,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比众人证公必叛,天诱我意,独保明之,福善有征,何相报之速也!”特赐金银一箧。自此,君臣关系愈加密切。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大全:李孝恭李孝恭唐初大将。高祖族侄。武德初,以赵郡王任山南道招慰大使,招降巴蜀三十余州。又任荆湘道行军总管,用长史李靖计,击降萧铣,并遗李靖等招降岭南各地。武德七年任行军元帅,率李靖等诸将,镇压辅公祜,破广陵、丹阳,平定江南。拜扬州大都督。贞观初任礼部尚书,改封河间郡王。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大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