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夏朝

讲述夏朝
讲述夏朝

讲述夏朝

补天裂

一、从有没有夏王朝说起

伟大的诗人屈原在《楚辞·天问》中写道:

洪泉极深,何以谮之?

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意思是说:

洪水的源泉那么深沉,大禹怎能把它填住?

土地分为九等,生了变化。大禹怎样把它划分?

这只是屈原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他对渺渺茫茫的夏代历史,曾经一连提出了二十多个问题,一个比一个令人费解。

屈原是战国(前四七五~前二二一年)时人,离现在已有两千多年了。那个时候,在他的心目中,夏代历史已是若明若暗,恍忧伤留。今天,我们距夏代四千来年了,要想弄清什么是夏代文化,它的面貌怎样,这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要讨论夏代文化,首先就要回答一个最起码、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夏王朝?

翻翻我国古代的一些记载,象《尚书》、《诗经》、《国语》、《左传》等历史文献,里面确实有一些关于夏王朝的记载,特别是经常能见到夏王朝的开国人物大禹的名字。可是你要仔细一查又觉得很不对头,这些历史文献有关夏王朝具体情况的记载,又往往非常简略,甚至是支离破碎的。即使有的文献讲得稍微具体一些,可是拿它和另一记载一比较,又是相互矛盾,使人越看越理不出一个头绪。夏王朝到底有没有呢?流传的那些有关夏王朝的片片段段的故事有没有根据呢?不仅屈原迷惑难解,就是以后的史学家也常常提出种种疑问,甚至有人干脆说这个王朝是虚造出来的,实际上并没有存在过。

1899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商王朝后期的都城所在)发现了一种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又叫卜辞。它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文字体系。它的发现,为我们解决古代史上长期争论的疑难问题,提供了证据。

历史学家把用甲骨文的记载和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对照着研究商代历史,发现了一个重要现象:尽管两者相距一千多年,可是《史记·殷本纪》所记述的商代世系竞和甲骨文中所反映的商代世系基本相符。司马迁写史态度谨慎、一丝不苟,这是公认的事实。不过,由于无法找到其他证据,所以,人们对司马迁的记载还不敢完全相信,然而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直接印证了《史记·殷本纪》的可

靠性。

这样,我们又很自然地联想到夏代的世系。在《史记·夏本纪》里,司马迁也把夏代的世系一一列了出来。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无法用夏代文字来直接核实《史记·夏本纪》的可靠程度。但是,既然甲骨文可以证实《史记·殷本纪》是确有根据的,那么,我们就应该相信《史记·夏本纪》也不会是没有根据的。也就是说,根据《史记·夏本纪》来判断,历史上确曾有过一个夏王朝。

当然,我们确定有夏王朝存在,也不光是依据《史记》,还有其他一些文献记载,也有重要的价值。举一个例子说,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一篇叫做《荡》,里面说:殷人应汲取的教训并不算远,夏代就是前车之鉴。类似的记载还见于《左传》和《孟子》。这就是说,商以前就是夏代。

另外,要说历史上有过夏王朝,单靠文献记载也不行,还需要与考古发掘结合起来。历史文献可以为考古发倔提供线索,而考古发掘又常常以它的遗迹和遗物为文献记载提供物证。按照古代文献的记载,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商王朝之前就是夏王朝,那么,在考古发掘中能不能找到夏代的遗迹呢?能不能找到夏代文化呢?下面我们就回答这个问题。

二、夏代文化是能够找到的

我们说的夏代文化,是指从夏禹到夏梁的十七君,即约自公元前二一○○年到前一六○○年这四、五百年间的文化。要寻找这种夏代文化,就要先看看夏王朝活动的中心地区在哪里。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一个传说,说是距今大约四、五千年以前,在草木榛榛的中原大地上,发生了一次特大的水灾。洪水从地底下喷涌而出,象脱缰的野马四处奔腾。白茫茫的大水淹没了平地,包围了丘陵和山岗。为了同洪水作斗争,人们推举出一个人来领导治水,这个人的名字就叫鲧。可是鲧辜负了大家的希望,治水很不得法。他只知道堵截洪水,不知道疏河、导流,结果失败了。古书上说鲧又号“崇伯”,住在嵩山,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登封境内。

继鲧之后领导治水的是他的儿子大禹。禹和他父亲不一样,办事认真,治水有方。他接受了鲧治水的经验教训,发动民众,用堵截、疏导并举的办法,治服了滔滔洪水,留下了万古美名。象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的故事,至今还流传着。大禹又住在哪里呢?古书上说他住在阳城,有的说“禹都阳城”。据考证,这里所说的阳城就在现在的河南登封县告城镇。最近在告城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阳城遗址,出土的陶豆上还印有“阳城食官器”字样。此外,在出土的汉瓦上也有“阳城”字样,这说明古来这个地方就叫阳城。

禹的儿子启也活动在这一带。据《左传》记载,启曾在钧台这个地方大会诸侯。钧台在今河南禹县,距告城只有几十里。

从登封西去就是伊、洛流域。很多古书,如《尚书》、《国语》、《史记》等,都说伊、洛、河、济之间是夏王朝禹、启以后的活动中心。甚至有的记载说由于伊、洛二水枯竭而导致夏王朝的灭亡。这虽然不是夏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也可以看出伊、洛二水对于夏王朝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寻找夏代文化,首先应把重点放在伊、洛流域及其周围地区,也就是今天的豫西地区(登封也在豫西)。

经过多年的努力,考古工作者终于在豫西我到了河南龙山文化晚期遗存。它是晚于河南龙山文化早期和中期,而早于商代的文化遗存。为便于了解它的特点以及与其他文化的关系,这里举出两个重要遗址。

一个是王湾遗址,位于洛阳市西郊涧河右岸的台地上。这是一处有多层叠压的古文化遗址。其中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就分了三层。最下面的那一层叫做一期,时代最早,属于仰韶文化;中间一层是二期。属于仰韶文化向龙山过渡阶段;上面的那一层是三期,也就是河南龙山文化晚期。

另一个是煤山遗址,位于河南临汝县境汝河北岸的台地上。根据地层唯积和包含遗物的特点,它也分为三期。一期是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二期相当于二里头文化早期,三期相当于二里头文化中期。它与王湾三期是同一类型的文化。拿陶器来说,多为炊具和容器,制作以轮制为主,少量手制。纹饰以蓝纹为主,也有少量的方格纹、绳纹。器形一殷多是小平底。这些正是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主要特征。

王湾三期的绝对年代,根据碳14测定,是公元前二○○○±九十五年。树轮校正年代是公元前二三○○年左右。至于煤山一期,它和王湾三期的文化性质相同,绝对年代也比较接近。

从以上看出,以王湾三期和煤山一期为代表的河南龙山文化晚期遗存,不仅在历史上记载的夏王朝的中心地区普遍发现,而且从年代上说,这种文化也恰恰在夏代的纪年范围以内。这样,我们就把它确定为夏代文化,很可能是夏代早期的文化遗存。

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相联系,又稍晚于它的一种文化是二里头文化。上面在谈煤山遗址的文化层次时已经提到二者的关系。二里头文化是由河南偃师县二里头遗址而得名的一种文化。二里头遗址位于偃师县城西南十八里。在洛阳平原的东部。它北靠洛河,南临伊水。遗址范围很大,东西约五里,南北约三里。发现了古代的墓葬、窖穴、冶铜、制骨作坊,以及大面积的建筑基址。遗物相当丰富。

从发现的遗迹、出土的遗物以及地层叠压关系来判断,二里头文

化是介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与商代文化早期之间的一种文化。而且三者之间是相互衔接的。也就是说,在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之后是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之后紧接着是商代文化。

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层次。本身可分成四期,用一期至四期分别出土的遗物,经碳14测定,确定其考古年代约为公元前一九○○年至公元前一六○○年,正好在夏王朝的纪年范围。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二里头类型文化分布的地区和历史记载的夏王朝的地域基本相符。在今天的豫西、晋南,沿着黄河向东,直到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处,都分布着这种文化,历史上所说的夏王朝的活动范围大体上也是这些地区。尤其是在夏王朝的中心地带豫西,二里头类型的文化遗址更为集中。例如在登封告城,洛阳东干沟,荣阳上街,偃师灰咀,陕县七里庙,巩县小芝田,济源庙衔等地,都相继发现过这种文化遗存。值得注意的是,象偃师二里头、济源庙街、登封告城等遗址,它们所处的地理位臵恰恰与文献记载的夏王朝的一些国都所在地相符合。这样看来,二里头文化确实应该属于夏代文化,很可能是夏代后期的一种文化遗存。

夏代文化终于找到了脉络,一个是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一个是与它紧紧相接而稍晚于它的二里头文化,无论从地域分布上,还是从地层关系、时代范围以及文化性质上进行分析,都说明二者应属于夏代文化。

三、农业

要了解夏代文化,首先值得提出的就是那个时候的农业生产。

夏代的中心地区位于黄河中游,气候适宜。每当秋天到后,经常下着阴雨,一旦放晴,又十分清爽,阳光也不很炽烈。沼泽地带的芦苇含絮欲放,蓬惹遍地。寒蝉在树上嘶鸣,狸子到处窜来窜去。往后,天气渐渐凉爽起来,秋收季节到了,人们纷纷到田地里去收割庄稼。谷也叫粟,是当时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主要的收割工具有石刀,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石刀正面呈梯形,上有两面对穿的圆孔,一面刃,样式很象后世北方掐谷穗用的“铁爪镰”。二里头遗址还出土了一些弯月形的石镰和蚌镰,这也是那个时候的主要收割工具,石镰和蚌镰不仅能收割谷穗,而且连谷物的杆也可以收回来,可见那时的农业已脱离了原始状态。

进入九月以后,大雁开始南飞,貉、鼠一类的动物也逐渐蛰伏起来。人们开始翻地、种麦子了。翻地的工具主要是木耒和石铲。在二里头遗址的房基、灰坑和墓葬的壁土上能看出木耒留下的痕迹。古书上说,大禹“身执耒亩以为民光”。耒是木质的,现在很难见到留存下来的实物。不过从壁土上遗留的痕迹来看,它的形状大体是在木柄的

一端分成双叉,主要用来掘土。石铲在二里头和洛阳锤李遗址的四期文化层中(相当于二里头早期)都有发现。矬李的石铲是磨制的,呈扁平状,上窄刃宽,两面刃,为了安装木把,在铲的中间还钻上孔。在黄土平原比较松疏的土地上,这种木耒和石铲就担负起翻地掘土的主要任务。

农业生产的发展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水井的使用。水力的出现可能在夏代以前。在河北邯郸涧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就发现过水井。到了夏代,水井的使用肯定比以前有所增多。在洛阳矬李、偃师二里头都发现了水井,矬李的水井是圆形的,口径1.6米,深6米多,在这口古井中发现有高领罐、直领罐等遗物,可能是当时汲水落井遗留的器物。二里头的一口井是长方形的,长1.95米,宽1.5米,井深4米。

以上,井筒是光滑的直壁,证明它不是窑六。壁上有对称的脚窝,那是为了掏井和捞拾落井器具而挖的。水井的使用可以改变那种追逐水源、迁徒不定的生活,使人们有可能长期定居在一个地方,而定居生活又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水井还可以浇地,不过,当时的条件不可能出现大面积的水浇地。

这个时期出现了大型的陶制容器。例如在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大口尊、瓮以及大陶罐等,与龙山文化早期、中期的器物相比,它们确实成了庞然大物。这些大型器物,有一些应是贮存食物的用具。只有农业的相当发展,制作大型容器才成为必要。

在这个阶段上,专用酒器也出现了。在二里头遗址的一些墓葬中发现有细长的觚(音“孤”)、有带管状流的盉(音“和”),还有那种三个空足、有耳有流的鬹(音“规”)等专用酒器,足见当时饮酒风气十分盛行。有的文献上记载说,古时候用黄米做“酒”是夏代第六个国王少康发明的。有的文献很形象地描绘出夏人饮酒的场面,说是夏人经常痛饮,醉了的人倒扶着没醉的人,没醉的又急忙扶住喝醉的人,并且嘴里不停地唱着歌,活现出酗酒成风的情景。我们知道,酿酒的主要原料是粮食,没有相当多的粮食收获,大量酿酒是不可能的。所以从专用酒器的普遍出现,就可以推测出农业生产发展的概况。

四、制陶、青铜器和其他手工业

在手工业生产中,最使我们重视的是制陶业的发展和青铜器的出现。

二里头遗址中发现有当时的陶窑。窑是直壁圆筒形的,直径在l 米左右。它的大体结构是这样的:在下部有火膛,那是燃料燃烧的地方,一侧开有火门。中间是窑革箅,厚0.05米,箅上布满了圆孔。窑的顶部已塌毁,看不出它原来的形状,但从窝室残壁看来,顶部应

该是圆形的。由于久经火烧,火膛和窑草都变成红褐色及青灰色。从这种窑的形制和结构来看,比龙山文化时期有了进步,那些分布在窑箅上的密密麻麻的圆孔,使陶器的烧成水平有所提高。

当时陶器的制作方法也复杂了,有模制,有轮制,有手捏,也有泥条盘筑。大部分陶器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制成的。

陶器的种类很多。主要的有作炊器用的鼎、鬲(音“利”)和深腹罐,有作食器和容器用的深腹盆、三足盘、大口尊、豆、澄滤器和高领罐,有专用酒器舰、爵、蚕、篱等器物。仅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种类就在三十种以上。带有时代烙印的陶器纹饰,在夏代的四、五百年内也有发展变化。初期,陶器的纹饰以蓝纹为主,方格纹、细绳纹并不多见;后来以细绳纹为主,蓝纹大减;到晚期蓝纹、方格纹几乎绝迹,而盛行粗绳纹。内壁普遍施加麻点。这里仅仅是就纹饰来说的,至于陶器的形制和种类也伴随着制陶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着。

夏代有没有青铜器呢?古书上说,大禹的时候曾用铜铸成了九个大鼎;还说夏代是“以铜为兵”。总之,这都说明夏代已经有了青铜器。在考古发倔中也可以找到这方面的证据。在二里头遗址中,不但发现了青铜器,而且还发现了当时的冶铜、铸铜遗址,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之为冶铜手工作坊。那里,有冶铜时留下的铜渣和柑墒碎片,以及铸铜用的陶范残片。这就证明当时确实已经出现了青铜铸造业。在青铜器物的种类方面,有作工具用的铜凿、铜镑、铜椎等。凿是方柱形,一面刃,顶端留有使用过的痕迹;铜锛,扁平体,略微上曲,圆刃;铜椎,呈扁平状,四棱向前聚成银尖。还有作兵器用的戚、戈,作酒器用的爵以及小件铜器铃、箭头、鱼钩等。在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也发现了铜凿、铜箭头等青铜器物。

青铜器的制造和使用是当时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青铜不同于质地饺软的黄铜,它是一种铜、锡合金。制作这样的青铜器,从采矿、配料、冶炼到制造泥模,做成陶范,以及灌注铜液,制出成品,每一个过程都要有熟练的技巧。象二里头遗址中出土的一件铜爵,通高13.3厘米,爵的流和尾比较长,平底束腰,三个足长短不一,在把上还有三缕孔。它是用四块以上的范,由合范法铸成的,其制造技术已相当复杂。

夏代的青铜器目前发现的并不算多,而且没有找到大件铜器。但是,那些闪烁着绿色光泽的小型器物也同样可以告诉人们:历史已经迈进到了青铜时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飞跃。

除了陶器和青铜器的制作以外,能够说明当时手工业发展水平的,还有生产领域的进一步扩大和分工程度的加强。当时的制骨、琢玉、编织、纺织等手工业也都发展起来,建筑业也随之兴盛,我们下

面要介绍的那种大型的建筑物的出现,要是没有手工业之间的分工,是无论如何办不到的。

我们还要顺便说一下,手工业的成就和分工的发展,又使交换和贸易成为可能。在二里头出土的贝、玉和松绿石等,它们都不是当地的产品,而是通过贸易和交换等方式从外地运进来的。

除了实物以外,作为交换的媒介,当时已经有了原始的货币。在二里头的一个土坑内一次出土了十二枚贝,在二里头的另一些遗址中还发现了仿海贝式样制戍的小巧耐用的骨贝和石贝,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的货币。汉代的《盐铁论·错币》中说:“夏后以玄贝,周人以紫石,后世或金钱、刀布。”它告诉我们:夏代已有了以贝为主的货币。

五、墓葬说明了什么?

不同历史时期的墓葬,各自有它自己的埋葬制度和习俗。原始社会里,人死了以后要埋葬到氏族墓地去,象半坡遗址的氏族墓葬制度就是这样,它有一个集中的公共墓地。一般来说,原始社会墓葬中的随葬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没有多大差别。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墓葬的情况就不同了,贫者和富者,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在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显著差别,甚至在剥削者的墓葬中还会发现人殉现象。墓葬可以成为当时社会生活的历史见证。

夏代是我国古代奴隶社会的开端,从夏代的墓葬中可以看出当时财产私有、贫富悬殊以及阶级压迫的一些情况。在临汝煤山的龙山文化晚期的一个单身竖穴墓里,曾发现了十余件随葬品,有彩绘的高足盘和杯等。在二里头的一座墓葬中,竞发现有二十一件随葬品,其中有舰、爵、盉等专用酒器和贝、玉、松绿石等。可是另外的一些墓葬,仅发现有一两件简陋的陶器,在矬李遗址的同期文化层的一座墓葬中却找不到一件随葬品。那个墓非常小,长1.7米,宽只有0.32~0.35米。这些差别很大的墓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奴隶社会的一个重要侧面。

在二里头遗址还发现了一个墓穴十分窄狭的墓葬,死者两手紧贴着骻骨,左右上肢骨已经脱位,似乎是被捆绑后活埋的。另一个墓葬,入骨架是俯身,两手高举过头,手腕相交,躯干微弯,下肢伸开,也象是被捆着双手活埋的。

二里头遗址中有一个很特殊的墓葬,内有四具人骨架,有的仅有躯干和下肢骨,有的只有头骨和下肢骨,有的则仅有半个头骨和躯干的一部分,实在惨不忍睹。

此外,在灰坑中还发现了没有墓穴的尸骨,在一个灰坑的北壁跪伏着一具人骨架,头向西,面向下,显然也是受迫害而死。

这些人无疑都是当时毫无任何社会地位的奴隶。他们或者是挨饿受冻而死,或者是惨遭毒刑而丧生,甚至有的成了人祭、人牲的牺牲品。

六、宫殿遗址

关于夏代文化,还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就是当时的宫殿遗址。

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许多处夯土台基。最大的一处,就是一号台基。它位于洛河南岸,整个夯土台基呈正方形,每边长约100米,总面积在l0000平方米左右,合今十五亩以上。方向基本上是正南正北。基址全部由夯土筑成,夯打的痕迹至今犹存,夯印似半个圆球,直径为3.5厘米。夯打后的土层十分坚硬,最厚的地方达4米以上。在夯土台基上留有墙基和排列成序的柱洞。

根据墙基和柱洞的排列,可以大体上复原出这座宫殿的原来面貌:遗址的中心建筑是东西长30.4米,南北宽11.4米,面阔八间、进深三间、四坡出檐的大殿堂。殿堂的屋顶呈被状,屋檐下面有一周间隔相等的挑檐柱。

中心殿堂的前面是开阔的庭院。在庭院和殿堂四周环绕着一组“廊”式的建筑,与后世的“廊房”相似。墙是木骨结构,在立柱与立柱之间束以芦苇,然后用泥涂成。尽管如此,在那个时代,那长长的廊底也会衬托出整个建筑的美观。

从殿堂往南穿过庭院就是大门,大门位于南廊的中段,是一座宽阔的牌坊式建筑物,这样不仅进出方便,而且增添了宫殿的威严。

由殿堂、庭院、廊房、门楼组成的这座宫殿,在当时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从结构、布局到它的外观,不知花费了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不知凝聚了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只要看看它的复原图,我们就会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

这个工程是相当艰巨的。在建筑过程中,首先要挖掉台基范围内的熟土,再夯填原生土的低洼处,接着是平整地面,再夯出三米厚的主殿基址,底部还加垫三层鹅卵石,然后要在主殿周围夯出约一万平方米的大台基。整个夯土台基的体积在两万立方米以上。台基完工后,还要挖柱洞、筑墙、盖屋顶、起廊。在二里头遗址中类似这样大小不等的台基还有许多处,俨然是一个宫殿建筑群。在以木石工具为主的时代,要建造这样多的建筑物,只有投入成千上万的奴隶劳动才能实现。这是原始氏族时期所不能想象的。

宫殿的出现是国家产生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不仅是供国王和贵族尽情享乐的地方,而且是奴隶制国家发号施今的中心,古代文献说夏代的最后一个国王叫桀,他曾大修宫室台谢,筑起了很高很高的“瑶台”,建造了占地面积惊人的“倾宫”,把天下的珍宝、美女集中到里

面,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二里头的宫殿基址的发现,恰恰为古文献的记载提供了实物证据。

七、结束语

根据考古发掘材料,参照文献记载,从地域上、时间上、出土遗迹和遗物的性质特征上,都可以确定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应该属于夏代文化。

夏代文化有着比龙山文化早期和中期更为发展的农业和手工业。尤其是那闪着亮光的青铜器,则成了那时革新的标志。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使私有制不仅产生,而且不断加强。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奴隶制出现了。从二里头遗址的墓葬中可以看出这种端倪。

至于宫殿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已有了奴隶制的国家机构。而原始文字的出现,也会使人们想到:社会的发展,就在这个阶段开始进入到“文明时代”。

总之,从各个方面来看,社会已脱离了原始氏族公社阶段,而发展到阶级社会。也就是古代文献中所说的由“大同”社会转变到“小康”时期。这些正是夏代文化的重要内容。

夏代文化的发现不仅证明历史上有过夏王朝,而且还使我们认识到夏王朝时代社会面貌的某些方面。

2019高考前选择题专练之中国古代史(可编辑修改word版)

【题组24】 名校模拟题之中国古代史 1、据《周礼》记载,大司马的属官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ft林川泽之阻”;大司徒的属官土训“掌道(解释)地图,以诏地事”,遂人“以土地之图经田野”。这一记载反映出西周 A.中央集权开始萌芽B.分权制约意识巳经出现 C.国家专营局面形成 D.地图绘制已有相当水平 2.对于秦始皇“焚书”事件,西汉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述为“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而东汉王充在《论衡·书解》中则记述为“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俱在”。据此可知 A.两种记述因差异过大均不足为信 B.历史记述会因依据不同而相异 C. 各种历史记述都需通过考古实证 D.时间性决定历史记述的真实度 3.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多为颂扬先祖、祝愿家族昌盛之类的套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很多还记载了监制者的官职名号、工长名与工匠名,有的量器还记载了容量、重量和使用地点。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集权政治的趋向B.宗法观念的消亡 C.生产技术的进步D.礼乐制度的完善 4、《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这一变化体现了 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 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 5、白狄鲜虞建立的中ft国处于赵、燕、魏三国之间。在河北平ft中ft 1 号墓出土的三篇铜器铭文中有大讲忠、孝、仁、义、礼、信的内容。在中ft王方壶铭文中也说“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贤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由此可知中ft 国文化 A.认为民生是影响统治稳定的关键因素 B.体现了其对华夏先进文化的认同国 C.反映出分封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D.将教化民众作为治国的主要内容好 6、.三代早期,华夏各部族的始祖神话大相径庭;春秋以降,“诸夏共祖”说或“五帝同源” 说成为主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交融的加快B.宗法观念的增强 C.变法运动的推动D.自然科学的进步 7、《诗经》中多篇诗歌描述几位从事劳役的农夫的家庭,因为服役者长期在外,导致田园荒芜,父母失去依靠。《国语》中也记载尹铎为赵简子守晋阳,为争取民心,乃“损其户数”(“民优则税少”)。这些记载共同反映出当时 A.争霸战争使人心趋向统一B.政府抑制小农经济的兴起 C.土地制度出现了根本变革D.社会动荡冲击了宗法观念 【题组25】 1.图4 为全国出土的不同时期铁农具数量对比示意图。图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中国历史_夏朝

(约为前2070年—约前1600年) 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重要王朝,依据史书记载,自唐、虞至夏、商、周三代皆封建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此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所以其文化及文明程度高于新石器晚期文化。但是由于迄今为止在考古学上还没有找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文字依据(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出于商朝),因此其真实存在性没有得到正式确认。但许多中国历史学家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便是夏朝遗存。对夏王朝记载比较多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记载,夏王朝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前后大约有470余年,经历了4个多世纪,有16个帝王先后作为统治者。 早在大禹治水之后,由于大禹深受拥护,根据“禅让”制而做了舜的继承人。他在位时,曾经将当时的中国划为9个州,这大概就是“九州大地”的来历。大禹还制定了各种制度,为夏朝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权位。启在与伯益争夺权位的斗争中获胜,而且杀死了伯益。而伯益本来是大禹按照禅让制选定的传位的对象,启的即位,打破了禅让制,成了历史上王位世袭继承制的开端。也就是“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启在位期间,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时期。夏朝统治的范围大约以今天河南省的西部为中心,北到河北,南到湖北;东到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的三省交界处,西到山西南部。 可是,启死后,继承王位的太康在东夷族的进攻下丧失了权力,经过3代的争斗,直到少康继位以后夏朝才得以巩固稳定。这就是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的过程。以后的统治者都善于控制东夷,或是同东夷搞好关系。可是到了桀统治的时候,却一味地讨伐边国,耗费了大量财力。而且,桀是一个昏庸无能、贪图享受的暴君,残害百姓,重用奸佞。在夏王朝陷入内外交困时,商汤对它进行了讨伐。桀被商汤战败,被放逐以后就死了,夏王朝被商朝所取代。夏王朝的各种制度和经济文化上的发展,尤其是在农业生产、铸铜技术、天文历法等方面的进步都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由于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所以,长期以来对其了解还主要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包括夏朝的国王、官吏、军队以及刑狱情况。现代以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遗址中大型宫殿、墓葬以及许多青铜器的出土,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作为奴隶制的晚期部落联盟夏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 夏朝都城位于安邑,即现在的山西省运城市夏县。

中国法的起源与夏朝法律概况

法制史:中国法地起源与夏朝法律概况 一、中国法地起源 中国法律地起源问题是一种众说纷纭地问题.迄今为止,主要有三种解释,一种吸取中国本土资源,依据《尚书》等古籍地记载,认为中国法律产生于黄帝和舜时代;一种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地国家学说,将法地产生与国家地产生联系在一起考察.还有些学者试图从文化学地立场,对中国法律地起源进行解释.分别考察,盖有五种.b5E2R。 (一)关于中国法律起源地几种观点. 、法源于天说.最早见于《尚书》.《皋陶谟》:“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意思是,天惩罚有罪地人,用五种刑罚惩治五类罪人.《大禹谟》:“故圣人因天讨而作五刑”.p1Ean。 、刑起于兵说. 《史记.律书》:“故教笞不可废于家,刑罚不可捐于国,诛伐不可偃于天下”:《考证》谓语本《吕氏春秋·荡兵》篇.按兵与刑乃一事之内外异用,其为暴力则同.故《商君书·修权》篇曰:“刑者武也”,又《画策》篇日:“内行刀锯,外用甲兵.”《荀子·正论》篇以“武王伐有商诛纣”为“刑罚”之例.“刑罚”之施于天下者,即“诛伐”也;“诛伐”之施于家、国者,即“刑罚”也.《国语·鲁语》臧文仲曰:“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故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之市朝;”《晋语》六范文子曰:“君人者,刑其民成,而后振武于外.今吾司寇之刀锯日弊而斧钺不行,内犹有不刑,而况外乎?夫战,刑也;细无怨而大不过,而后可以武刑外之不服者.”《尉缭子·天官》篇曰;“刑以伐之.”兵之与刑,二而一也,杜佑《通典》以兵制附刑后,盖本此意.杜牧《樊川文集》卷—○《孙子注序》亦云:“兵者,刑也.刑者,政事也.为夫子之徒,实仲由、冉有之事也.不知自何代何人,分为二途,曰:文、武.”(《管锥编》(一)第页)DXDiT。 概括言之,兵与刑地联系,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兵”是“刑”地手段.用甲兵、斧铖对敌对部族大行杀伐,这是最大地刑罚;用刀锯、钻凿截人肢体、毁人器官,这是中等地刑罚,此主要针对所辖部属;鞭打是最轻地刑罚,主要施于内部集团成员.其二、“刑”是“兵”地条件.为组织开展军事行动,必须创制和实施一些号令.《易经.师》:“师出以律”.就是说,军队出征、打仗要遵守号令.这个号令就是法.后来成为军法.法律有暴力特征和强制属性,古人已认识到了.RTCrp。 、法源于苗民说.苗是南方地少数民族.《尚书.吕刑》篇:“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法刑同意,刑起于兵.5PCzV。

中国古代史练习题1

中国古代史练习题(一) 班级姓名学号 ——原始农耕、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 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 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 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2.中华大地文明的起源犹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其 中,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位于左边地图中 的 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能证明中国是世界农业主要起源地之一的最有力证据是 A.距今1万年前后人们已学会栽培谷物 B.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传说 C.新石器时代已形成农耕聚落 D.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 4.当人类做出划时代的新发现――不仅靠采集食物,而且通过栽培植物也可养活自己时,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面前”。这个“新发现”距今约 A.1000年 B.1万年 C.10万年 D.300万年 5.史学家苏秉琦指出,中国农业起源也具有“满天星斗”的特点,下列最能体现该特点的是 A.北京人遗址发现采集和猎取食物的遗迹 B.浙江河姆渡遗址中发现大量稻谷遗存 C.陕西半坡、湖南玉蟾岩、浙江河姆渡等遗址发现粟和水稻遗存 D.除黍、粟、水稻外,起源于中国的粮食作物还有稷和大豆等 6.“炎帝神农氏,姜姓也,人身牛首,长於姜水,有圣德,都陈,作五弦之琴,始教天下种谷,故号神农氏。”《帝王世纪》的这段记载是 A.神话传说,基本上没有史料价值 B.原始史料,证实了原始音乐起源C.神话传统,但能够印证农业革命 D.一手史料,印证了人类进化历程 7.炎黄传说是 A.早期先民创世的历史 B. 华夏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C.早期先民创世的英雄事迹 D.华夏族形成和发展的集体记忆 8.一般认为孔子及儒家所称颂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种理想社会终结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中国古代史之夏朝

中国古代史之夏、商、西周 一、朝代更替 夏(前2070—前1600)禹---启建都阳城(今河南登封)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共天下----家天下末王夏桀 商前1600---前1045)汤建都亳(后屡迁)商王盘庚迁都殷(今河南安阳) 末王商纣 西周(前1046---前771)周武王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前841年“国人暴动” 二、政治制度 1.夏、商:王位:王位世袭制(家族世袭父子相传兄终弟及神秘色彩) 行政管理:中央---相卿士 地方---侯伯 评价: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进步 2.西周:A分封制 目的:巩固统治有效治理新扩疆土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帝王后代 分封内容:土地人口 特点受封者权利:相对独立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受封者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影响:积极---天子对地方统治加强扩大统治区域拱卫王室 消极---相对独立实力渐大周王衰败分封破坏 B 宗法制 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持续解决贵族间权利、财产、土地继承上的 矛盾,提供分配方案 特点:依据父系血缘关系亲疏 嫡长子继承制 作用:保证贵族特权维护内部稳定 把“国”与“家”结合在一起 随血缘关系的松弛而破坏影响深远 C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结合 分封制是分配权力宗法制是分配权力的原则 宗法制是核心 D 礼乐制

三、经济 A农业: 1.土地制度---井田制 2.生产工具---木制石质骨质少量青铜工具 3.耕作方式---奴隶与庶民集体耕作 4.生产技术---开沟排水杂草沤肥 5.作物种类---粟稻 B 畜牧业: 占有重要地位饲养家畜多除食用外用于拉车和祭祀 C 手工业:(以青铜器为代表—官营) 1.青铜器---夏商周三代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夏朝较少商与西周鼎盛 2.玉器--- 商代精美 3.纺织业---最早养蚕缫丝商有织机西周有斜纹提花织物 D 城市与交通 1.交通工具车船橇 2.商周道路宽阔有旅舍邮驿传递制度 3.商朝--商民善经营以贝为货币商都繁华 作业: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18分) 1.夏朝的建立使得禅让制被()所代替。 2.商朝时,中央设相、卿士,而地方则是封()和()。 3.分封制的目的是(),授予()、()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一定 的()和人民,让其建立王国,拱卫王室。 4.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承担()、随从作战、()和朝见述职的 义务;诸侯可以在自己的封国内继续()。 5.宗法制的目的是加强()、解决( )。 6.分封制用父系()的亲疏来维系,实行()继承制。()是天下的大 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7.商民之所以被称为商人是因为(),通用货币是()。 8.夏商西周时期的农具以()为主。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夏朝历史事件

夏朝历史事件 大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尧命鲧负责领 导与组织治水工作。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鲧治水失败 后由其独子禹主持治水大任。 舜帝说:“禹!你也谈谈高见吧。”禹拜谢说:“是啊,君王, 我说些什么呢?我整天考虑的是孜孜不倦地工作。”皋陶说:“哦, 到底是些什么工作?”禹说:“大水与天相接,浩浩荡荡包围了大山,淹没了山丘,民众被大水吞没。我乘坐着四种交通工具,顺着山路 砍削树木作路标,和伯益一起把刚猎获的鸟兽送给民众。我疏通了 九州的河流,使大水流进四海,还疏通了田间小沟,使田里的水都 流进大河。我和后稷一起播种粮食,为民众提供谷物和肉食。还发 展贸易,互通有无,使民众安定下来,各个诸侯国开始得到治理。”皋陶说:“是啊!你这番话说得真好。” 以后禹首先就带着尺、绳等测量工具到中国的主要山脉、河流作了一番严密的考察。大禹在河北东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考察。一次,他们来到了河南洛阳南郊。这里有座高山,属秦岭山脉的余脉,一直延续到中岳嵩山,峰峦奇特,犹如一 座东西走向的天然屏障。高山中段有一个天然的缺口,涓涓的细流 就由隙缝轻轻流过。 他还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难以通过汛期洪水;还发现黄河淤积,流水不畅。于是禹大刀阔斧,改“堵”为“疏”。就是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地通过。禹采用了“治水须顺水性, 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 根据轻重缓急,定了一个治的顺序,先从首都附近地区开始,再扩 展到其它各地。

大禹决定集中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开道。艰苦的劳动,损坏了一件件石器、木器、骨器工具。人的损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伤了,有的上山时摔死了,有的被洪水卷走了。可是,他们仍然毫不动摇,坚持劈山不止。在这艰辛的日日夜夜里,大禹的脸晒黑了,人累瘦了,甚至连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脚指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但他还在操作着、指挥着。在他的带动下,治水进展神速,大山终于豁然屏开,形成两壁对峙之势,洪水由此一泻千里,向下游流去,江河从此畅通。 夏朝共传14代,延续约471年,最后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那么,夏朝为什么叫夏朝呢? 据史书记载,在夏后氏建立之前,曾出现过夏族与周围其他部族之间争夺联盟首领的频繁战争。夏部族大约是在中国古史传说中的颛顼以后逐渐兴起的。有不少古代文献均把夏族追溯到颛顼。 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关于“夏朝”这一称谓的来源有十种说法,其中较为可信的观点是“夏”为夏族图腾的象形字。司马迁记载“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的名号,以“夏后”为首,因此建立夏朝后就以部落名为国号。 夏朝是在原始社会制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唐朝张守节则认为“夏”是大禹受封在阳翟为“夏伯”后而得名。“夏”是从“有夏之居”、“大夏”地名演变为部落名,遂成为国名。中国中原地区从此出现“国家”的概念这便是不少历史学家所认为中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的起始。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夏”意为“中国之人。 从这以后,我们就知道了夏朝的来历,也知道了自己为什么是华夏子孙。中国文化每一个细节之处也是有独特的内涵的,只要细心研究,就会有新的发现。 夏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颇有名气,一是因为他是因治理大水而有名的大禹的儿子,二是因为他是中国夏朝的第二个君主,三是因为

中国历史夏朝历史事件

中国历史夏朝历史事件 本文是关于中国历史夏朝历史事件,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中国历史夏朝历史事件篇一:夏朝都城为什么迁移 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重要王朝,依据史书记载,自唐、虞至夏、商、周三代皆封建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此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所以其文化及文明程度高于新石器晚期文化。美国历史学会最新出版的高校教科书《新世界史》(杰里.本特利编著)已经对夏朝经济生活和社会形态做了全面详细的论述和承认。由于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遗址的出现,历史学家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便是夏朝遗存。对夏王朝记载比较多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记载,夏王朝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初到公元前16世纪初,前后大约有500余年,经历了5个世纪,有17个帝王先后作为统治者。 早在大禹治水之后,由于大禹深受拥护,根据“禅让”制而做了舜的继承人。他在位时,曾经将当时的中国划为9个州,这大概就是“九州大地”的来历。大禹还制定了各种制度,为夏朝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权位。启在与伯益争夺权位的斗争中获胜,而且杀死了伯益。而伯益本来是大禹按照禅让制选定的传位的对象,启的即位,打破了禅让制,成了历史上王位世袭继承制的开端。也就是“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启在位期间,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时期。夏朝统治的范围大约以今天河南省的西部为中心,北到河北,南到湖北;东到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的三省交界处,西到山西南部。 可是,启死后,继承王位的太康在东夷族的进攻下丧失了权力,经过3代的争斗,直到少康继位以后夏朝才得以巩固稳定。这就是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的过程。以后的统治者都善于控制东夷,或是同东夷搞好关系。可是到了

全国通用中考历史专项练习中国古代史夏朝的兴衰无答案38

中国古代史夏朝的兴衰 1. 下列哪个朝代又叫殷朝() A. 秦 B. 夏 C. 商 D. 西周 2. 夏桀和商纣亡国的主要原因是() A. 周边国家的进攻 B. 连年发生自然灾害 C. 修筑豪华宫殿 D. 实行暴政,失去民心 3. 商朝又被称为殷朝,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A. 商汤灭夏 B. 盘庚迁殷 C. 平王东迁 D. 诸侯争霸 4. 夏朝和商朝的建立者分别是() A. 启汤 B. 启盘庚 C. 禹盘庚 D. 禹汤 5. 如图,此情景为公元前1046年,发生在牧野的一次重大战役。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商汤灭夏 B. 武王伐纣 C. 城濮之战 D. 长平之战 6. 从夏、商、西周灭亡的历史中我们能得到的启示是() A. 只有实行“禅让制”才能保王朝的巩固 B. 只有建立强大的国家机构才能确保王朝的巩固 C. 只有实行王位的“世袭制”才能确保王朝的巩固 D.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 7. 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 A. 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 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C. 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 他们都爱民如子 8. “(商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反映了() A. 商纣王关心百姓,尽力发展建筑业 B. 商纣王用增加赋税的办法来发展建筑业 C. 商纣王为老百姓筑屋修桥,尽心尽力 D. 商纣王靠剥削百姓来满足他的享受欲望 9. 下列各项史实,按其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①牧野之战②周平王迁都③盘庚迁殷④国人暴动。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④ ② C. ③④①② D. ②③④① 10.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历史事件应该是() A. 夏朝建立 B. 商汤灭夏、 C. 武王伐纣 D. 国人暴动 11. 四大文明古国之所以得名,最主要原因是() A. 最早创造了文字 B. 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 C. 最早进入奴隶社会 D. 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 12. 考古学者在今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这里不仅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这反映了() A. 夏朝的中心地区在今山西境内 B. 夏朝时期的疆域辽阔 C. 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D. 夏朝用武力统治民众 13. 历史往往带给我们经验教训,夏、商王朝的覆灭给后世君主的主要启蒙是应该() A. 重视教育 B. 勤政爱民 C. 加强国防 D. 发展经济 14.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告别了禅让制,开始了王位世袭制,第一位世袭王位的国王是() A. 禹 B. 商汤 C. 启 D. 夏桀

庶出的亚伯拉罕与中国夏朝的神秘渊源

庶出的亚伯拉罕与中国夏朝的神秘渊源 [日期:2006-04-24]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一)亚伯拉罕的后代在东方建立国家 25:1亚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给他生了心兰、约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书亚。约珊生了示巴和底但。底但的子孙是亚书利族、利都是族和利乌米族。米甸的儿子是以法、以弗、哈诺、亚比大和以勒大。这都是基土拉的子孙。 亚伯拉罕将一切所有的都给了以撒。亚伯拉罕把财物分给他庶出的众子,趁着自己还在世的时候打发他们离开他的儿子以撒,往东方去。 这里的“东方”是哪里呢?不象是回到美索不达米亚,看情形他们根本回不去那里,当初亚伯拉罕就是从那里被赶出来的。那么他们是到印度半岛去了吗?或者是到更远的东方中国了吗?一般认为亚伯拉罕时期距今4000年前左右,这个时期也是中国的夏朝开端。 一种猜想是,夏甲带着他的孩子可能到了“最远”的距离——中国,因为她的身份最低:妾。并且她的儿子少:只有一个。可谓势单力薄。基土拉名分上是妻,她生了心兰、约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书亚等六个孩子,所以她可以到相对距离中东近一些的地方去。 还有一种猜想是,两个女人一同带着他们的孩子到了中国,但是由于夏甲在前,所以她的身份为高,并且她的孩子最大,离开的时候可能她的十二个孙子都可以独撑一面天了。暂时基土拉这支的六个儿子就隐姓埋名地生活,但是他们以后是否会成为中国“六祖”呢,这方面的资料太少,无法推测,存疑。 以实玛利儿子们的名字按着家谱记在下面。长子是尼拜约,又有基达、亚德别、米比衫、米施玛、度玛、玛撒、哈大、提玛、伊突、拿非施、基底玛。这是以实玛利众子的名字,照着他们的村庄、营寨作了十二族的族长。以实玛利享寿一百三十七岁。他子孙的住处在他众弟兄东边,从哈腓拉直到埃及前的书珥,正在亚述的道上。 我们有理由认为,他们去了中国,甚至更远。 首先,从KJV的翻译(见注解2)只能看出他们是朝亚述(Assyria)方向走去,但目的地看来并非那里。当时的印度半岛已经被雅里安人占领,所以这批人至多可以从印度过境。 另外一个版本说到以实玛利建立的新国家的位置“在埃及的东方”。我的心在狂跳,以上所有这些信息表明,以实玛利的家族所处位置只能是印度半岛或者中国,甚至美洲!这是由《圣经》三种不同的版本表达的信息比照的结果。 首先,地理上“在埃及的东边”只有三个地方:今天的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还有一个是东亚和北美洲。但是,“And they dwelt from Havilah unto Shur, that is before Eg ypt, as thou goest toward Assyria”却限定了他们是从迦南朝东北方向走的!既不可能是

中国古代史(按朝代整理).

中国古代史 ·原始时代(新石器时代)(~前2070) 经济:农业:刀耕火种 纺织:纺织技术萌芽 原料:麻、葛 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冶炼:黄河流域,小件铜器(小工具、生活用具),使用金属器具 陶瓷:山东蛋壳黑陶,釉陶,原始青瓷 商业:早期交换 政治:出现城 禅让制 贫富分化产生 文化:文字:刻画符号(文字起源) 绘画:陶器图形、壁画 ·夏(前2070~前1600) 政治:启继禹禅让制→世袭制“家天下”始 传贤→传子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政治关系 ·商(前1600~前1046)都:朝歌 经济:土地制度:井田制 纺织: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文物:玉蚕甲骨文:祭祀蚕神 冶炼:铸铜生产规模大,青铜器为礼制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政治:祭祀:奴隶为祭祀祖先神灵之“人牲” 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宗族为政治实体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政治事务占卜决策 文化:文字:甲骨文(较成熟的文字) 金文(商周) ·西周(前1046~前771)都:镐京 经济:土地制度:井田制 纺织:国有六职,纺织业地位重要 商业:交易频繁,币需数增,流通骨铜贝 政治:制度:宗法制: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分封制:同姓王族:召公之子:燕(蓟),姬 周公长子伯禽:鲁(曲阜),姬 晋:后三分为韩(郑)赵(邯郸)魏(梁),姬 功臣:姜尚:齐 先代贵族:亲周商旧贵族微子:宋(商丘) 特点: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文化:文学:《诗经》 ·东周(前770~前256)[此处泛指春秋战国] 经济:农业:铁犁牛耕(黄河中下游地区)

文化:火药:具有有关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和硝石的知识 春秋(前770~前476) 经济:冶炼:中国最早人工冶炼铁器 文化:儒:孔子:“仁”、“礼”、“德治”、敬鬼神而远之 “有教无类”,培养六艺,注重全面发展 创儒家学派,以六经为基本文献 道:崇尚自然,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老子:“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 转化是无条件的,“弱者道之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小国寡民” 战国(前476~221) 经济:土地制度:商鞅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制 水利:李冰都江堰(川) 郑国郑国渠(关中,汜水和洛水) 冶炼:淬火的钢件 商业都会:出现市井(商业区) 政策:商鞅变法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政治:行政单位: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 文化:儒:孟子:“仁政” “君轻民贵”为早期民本思想之基础。 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精华,丰富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 “天行有常”(天人关系) “制天命而用之”(人道有为) 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道:庄子:“道”为最高原则,“道”无所不在 “齐物”:万物没有界限和差别 法:形成重“法”、重“术”(驾驭群臣的统治之术)、重“势”(权势)的不同学派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秦统一全国起到重大作用 汉代,其法治思想被儒学体系吸收,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李悝:“尽地力之教”,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国家田租收入 用严刑确立以集权为特征的政治秩序 《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 商鞅: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根据军功制定尊卑爵秩的等级 奖励耕战,重农抑商 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制 加强中央集权 韩非子:集法家思想之大成 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 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墨:结成的学术团体纪律严密 推崇夏朝的政治,学习大禹刻苦俭朴的精神,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 “兼相爱、交相利”,与儒家区别等级名分、重义轻利的主张针锋相对

夏朝

夏朝(公元前 2033 至公元前 1562)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时期。标志着中国若干万年的原始社会基本结束,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从此开始,他的诞生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夏朝总共传了十四代,十七个王,延续近五百年。(夏朝的世系年代无定说,此为一家之说) 夏禹治水有功,被禅位为天子,成为夏王朝的建立者。禹即帝位后,都于阳翟(音「敌」,今河南禹县),又曾都安邑(今山西安逸)或平阳。他一再会合诸侯,并将中国分为九州岛岛(历来说法不一,有禹贡九州岛岛、尔雅九州岛岛、周礼九州岛岛等分别。一般乃指周礼九州岛岛,为扬、荆、豫、青、兖、雍、幽、冀、并),定贡赋的制度。 九黎,三苗的侵扰,是远古时代的严重编患。「少昊」、「颛顼」的时候,黎、苗继作乱,尧、舜曾征讨,至大禹时代才将之平服。从此,长江中游平定,黎、苗不再北侵。这是远古对抗南方部族的一长期的艰苦战争。 禹既治平水患,又征服黎苗,功业甚大,因此得到「大禹」的尊称。大禹死后,他的儿子破坏禅让的传统,自立为王,恢复了黄帝王朝初期父子相传的古老制度。从此,王位的传子不传贤,实行世袭制度,开始了古人所说的「家天下」。这是一种政治上的进步。 夏启即位后,很能继承大禹的事业,可惜死后,他的儿子「太康」无能,被一位诸侯首领、传说中「嫦娥」的丈夫「后羿」所逐。太康死后后羿立太康的之弟「仲康」为夏王,但实权操纵在后羿之手。仲康死后,其子「相」立,后羿被他的臣子「寒浞(音「浊」zhuoˊ)」所杀,又杀「相」自立。当「相」被杀时「相」的王后「缗(音「民」minˊ)」正在怀孕,逃奔到「有仍」(今山东济零县),生「少康」。「少康」长大后,就收聚夏的残存势力,灭掉「寒浞」,光复夏王朝。史称「少康中兴」。少康之子「杼(音「注」zhuˋ)在位时拥有一支比较强大的武装,彻底肃清了「寒浞」的势力,并征伐东夷,使夏王朝发展到了鼎盛。其后的五代六王,社会比较安定,经济持续发展。夏王朝的统治,东至东海、西连西河、北及燕山,南逾江淮。当时已经能冶炼较好的

中国古代史划分

远古:从距今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070年这段时期,也就是原始社会。 上古:较早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夏商周秦汉这个时期。有时亦兼指史前时代。 中古:较晚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魏晋南北朝隋唐这个时期。 古代:过去距离现代较远的时代(区别于‘近代、现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世纪 中叶以前。1840是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分界线。 近代:近代,是指中英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到五四运动(1919年)这中间的一段时间。 现代: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段时期。 PS:当代:1949年以后为当代。 远古、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讲中国古代史,先要明白几个时间段:宋元明清时期属于近古,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古,夏商周秦汉时期是上古,三皇五帝时期是太古,伏羲氏以前就属于远古了。中国远古 史的奠基就是盘古开天地。现代科学证明:地球是在50亿年以前形成的,生物是在40亿年以前出现的,人类是500万年以前出现的,所以我们的老祖先盘古氏距今至少有500万年的历史了。 盘古氏下来就是天地人三皇,这个时期太久远太古老了,没有文字只有传说,所以太古史 不可考证。《鉴略妥注》是儿童读的历史课本,里面唱道:乾坤初开张,天地人三皇,天 皇十二子,地皇十一郎。人皇九兄弟,万八寿最长。人皇时代人的寿命最长,有一万八千岁。那时的人是穴居,住地窖、山洞,即潮湿又不安全,经常遭到野兽的袭击,于是在树 上搭窝盖屋,吃水果、戴树叶,就进入有巢氏时代。接着学会了钻木取火,进入燧人氏, 也就是"火帝"的时代了。 火帝下来是龙师伏羲氏,伏羲也写作"伏牺",就是制伏野兽的意思,这个时期就是历史学 家说的"狩猎阶段"。伏羲氏姓风,号太昊,这个时候黄河里面出来了一个长着马头、龙身 的怪兽。它身上的毛带卷卷的,有斑点和花纹,伏羲氏见到以后受到了启发,划出八卦的 符号,又根据龙马身上的花纹发明了渔网,人类文明进入了渔猎时代。因为伏羲氏见到了 龙马,于是用龙来给百官命名,如有青龙官、赤龙官、黄龙官等等,因此把伏羲氏叫做龙师,在位115年。 人类学会使用火以后,文明阶段就开始了。这个时期的冠军就是神农氏,神农氏姓姜,号 炎帝,他自称是太阳神、火德王,两个火字为炎,所以神农氏也是"火帝"。神农氏选五谷、尝百草,教民稼穑,在位140年。他是农业的始祖、又是医药之王,药王庙供奉的药王就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为争夺对黄河中下游的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有决定意义的战争。袁绍于公元199年灭了公孙瓒,地跨青、冀、并、幽四州,势力很强。他想以消灭公孙瓒之余威,率兵南下,一举消灭曹操,进而黄河中下游地区全部纳在他的统治之下。袁绍以精兵十万,劲骑万余匹,南渡黄河。袁绍虽兵多粮足,但内部矛盾重重,军纪松弛,人心涣散。曹操能用于迎击袁绍的士卒虽不过两、三万人,兵、粮都远不及袁绍;可是曹操的统治集团内部比较稳定,将士用命。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十月,他以五千奇兵,夜袭袁绍军于官渡(今河南中牟)附近的乌巢,全烧袁军粮食、辎重一万余车,袁军大乱。他又乘势以万人,大破袁军主力于官渡,全歼袁军七万余人,袁绍仅率八百骑兵逃回河北。这就是历史上以弱性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曹袁官渡之战”。官渡之战以后,袁绍病死。曹操在巩固了他在兖、豫地区的统治之后,又进兵河北,消灭了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袁熙等势力。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又北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打败与袁氏勾结的乌桓头人,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北方。 赤壁之战别称乌林之役。东汉末,曹操先后平定袁术、吕布、袁绍父子后,据有河北及中原大部。建安十三年(208)七月南征荆州,欲进而统一南方。时荆州牧刘表卒,表幼子琮举州降。寄寓于刘表的刘备,自樊率众过襄阳,退至当阳,遣关羽率水军往江陵接应。操率轻骑五千穷追,于当阳长坂大破备军,备率余众与羽及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会于夏口。操军夺取江陵,将顺流东下,并写信给孙权招降。备遣诸葛亮请教于孙权,权犹豫未决,亮指出操军远来疲弊、不习水性、荆州民未服,孙刘合力必能破操,则鼎足之势成。张昭等则以势力悬殊,不如迎之。鲁肃劝权不可放弃已据江南之局面,周瑜力言操军可破之理由,权乃决心应战。以瑜、程普为左、右督,以肃为赞军校尉,率兵三万与备两万会于樊口,时操军约二十余万。是年东战于赤壁。时操军已有疫疾,初战不利,退至乌林,操军战船首尾相连,瑜将黄盖献计伪降,以斗舰十艘满载引火物,及接近操船舰同时发火,烧尽北船。时东南风急,遂沿及岸上营地。操军大溃,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率军继进,操遂烧余船资,从华容败逃。瑜、备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是役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操留曹仁、徐晃守江陵,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备旋地荆州四郡(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后又得益州,遂与孙、曹渐成三足鼎分之势。 屯田亦称屯垦,即对土地所行之有组织垦种。西汉以来,历代为解决军粮供给、军费开支及补充国库储备,多组织兵士、利用人犯或招募农户垦种。主要采取军屯和民屯两类形式。军屯即以军事组织形式由军兵及其家属进行屯种,民屯即以民户为主体之有组织屯种,其中包括一般民户屯种及罪犯屯种。为了解决军队的粮食问题,曹操接受了枣祗、韩浩等人的建议,实行屯田。民屯的农民称屯田客或典农部民,与国家按四六或对半分成。军屯的生产者称屯田兵或田卒。屯田制度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唐宋时,称军屯为屯田,民屯为营田。金元屯田甚盛,元代除军屯、民屯外,并有军民混合屯。明代掌于工部屯田司。清沿明制,而屯田规模更大。历代所行屯田,组织性强,耕种面积大,便于水利建设,变大片荒地为良田,对当时减轻农民负担、恢复发展生产、开发边疆起到积极作用。 曹魏屯田曹操实行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屯田分民屯和军屯。民屯就是招募流亡农民,把他们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几十人为一屯,在屯田官吏管理下,垦荒种地。屯田农民要把收获物的一半或一半以上交给政府,不服徭役,但不许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整理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0.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宋代时,在边境设置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 2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2.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

中国夏朝编年史

中国夏朝编年史 张书林配图编著 1.约公元前2070年前后,禹建立夏朝。 禹的出生具有传奇色彩。屈原《天问》:“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这里明明说鲧是 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 大业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 …… 这都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时代。 鲧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山海经·海内经》: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动用了尧部落的土地,尧不 能容忍,杀掉了鲧。禹正是鲧死后剖腹产下的孩子。 鲧治水采用筑坝拦水,这在黄河流域小支流是 不错的方法,可以蓄水,干旱时有水灌溉。但用在 大支流、主流,就是错误的方法。禹总结了鲧治水 的经验教训,疏堵结合,取得了治水的胜利。 禹继承了鲧一心为公的精神,有三国家门而不 入的传说。 禹还有划九州铸九鼎的传说,州的古意就是河 流中的沙洲,划九州就是治河,九和三五一样,是 一个大致数字。九鼎成为后世权力的象征,春秋有 楚庄王问鼎中原,可见是确有其事。 2.启废除禅让制,形成王位世袭制。 《孟子·万章上》载:禹死,“荐益于天”,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这是学习尧舜做法,企图继续实行禅让制。但是,启的势力已经超过了益的势力,《史记·夏本纪》说“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竹书纪年》说“益于启位,启杀之”,证明此时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过程中,斗争异常激烈。 3.后羿代夏。 继承启的是太康,此时后羿部落强大起来,占据了夏朝的根据地。关于后羿的传说有下列几个: 其一是善射,尧时射掉天上九个太阳。 其二是他的妻子嫦娥奔月,成了月神。 其三是被寒浞篡位。 总之,后羿是部落名称,不是人名,不然,怎么可能从尧时代活到太康时代? 后羿代夏反应了世袭制和禅让制的斗争,家天下不是一帆风顺的。 4.约公元前1600年,夏桀暴虐亡国。 太康之后,夏朝经历仲康、相、少康,少康灭掉寒浞,称为中兴。后又经历予、槐、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 1、分封制 这是中国古代帝王分封王室子弟和功臣的制度。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极盛于西周,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故有诸侯国之称。分封对象的主体是同姓亲族,分封的主要形式是“授土”、“授民”。分封制下,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的统治权,且自臵官署,任免官吏,征收赋税,拥有属于自己的军队,但诸侯需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承担定期朝觐述职、进贡献礼、驰援拱卫王室的义务。因分封给诸侯的土地,名义上仍归周天子所有,故而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社会局面。但由于其主要依靠血缘关系的纽带作用,无法对地方实行有效的绝对管理,随着地方诸侯势力的强大,周王室的逐渐衰微,分封制的弊端逐渐显露,至秦朝终被郡县制所取代。 2、宗法制 这是中国古代对家族内部成员区分亲疏关系的制度。其起源于西周时期,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宗法制下,属同一原始血缘的后代被分为大宗和小宗两大支系,嫡长子传宗继统,即大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及庶族系兄弟受封为诸侯,接受天子封赏的土地和城邑,是为小宗。大小宗体系是相对而言的,他们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宗法制,旨在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它对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有助于凝聚宗族力量,强化王权,实现“国”和“家”的密切结合。进入封建社会后,分封制崩溃,但宗法制仍然延续,尤其是嫡长子继承制对维护社会统治产生深远影响。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这是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始建于秦朝,指的是封建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封建官僚机构管理并控制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其基本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其中专制主义是就中央决策方式而言的,体现在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上,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权力都具有一定的独断性和随意性;而中央集权则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的,主要体现在郡县制和选官制度上,即中央机构对地方拥有绝对有效的管理,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它奠定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格局,有利于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和社会文化发展繁荣,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但随着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其弊端也日渐显现,在封建社会末期,逐渐成为妨碍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重大因素。 4、郡县制 这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下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它起源于春秋时期,发展于战国时期,极盛于秦汉。郡县制下,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县臵县令(长)、县丞和县尉。郡县长官均有皇帝直接任免,皇帝的命令通过郡县直达百姓,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郡县制的建立,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最终确立。秦汉之后,郡县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州郡县、道府县、路州县等地方行政制度,至元发展成为行省制度。

中国古代史简答论述题汇编含答案

中国古代史简答论述题汇编(含答案) 简答题: 1夏朝是怎样灭亡的? (1)夏朝最末的一代国君名桀,暴虐无道。又筑倾宫、瑶台,生活更加奢侈腐朽。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亦更加残酷,阶级矛盾日益尖锐。(2)这时东方的商族日益强大,商族首领汤率兵伐夏,约在公元前16世纪,夏为商所灭,桀被放逐而死。 2商代青铜器共分为哪几大类? 商代青铜器可分为四大类:一是礼器,这一类器物纹饰瑰丽浑厚,典雅质朴,制作最为精细。著名的司毋戊鼎就属于这一类。二是饮食器,常见的有鼎、鬲、簋等,其中酒器尤多,证明商代奴录主贵族确是嗜酒成风。三是生产工具,有斧、锛、刀、锯等,多是手工业工具,农具很少,当时农业奴隶使用的农具多是木器、石器、骨器和蚌器。四是兵器,有戈、矛、钺、刀、箭镞等,其中青铜箭镞的数量是很大的,这在世界其他古代国家中是少见的,因为箭镞在射出后不能收回,如果不是青铜业发展到相当高度,就不可能用大量青铜铸造箭镞。此外还有乐器和车马器等。 3简述西周井田制。 井田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所谓“井田制”有三种含义:一是土地所有制。周天子名义上是全国土地的所有者,他以共主的身份,把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将封地内的土地分封给卿大夫以至于士。各级贵族世代承袭受封的土地,所受之田,不经王室或公室的特许不准随意买卖或转让,这种土地占有制是奴隶制国家土地所有制。二是田地的形式。井田一般经过精心的疆理,整治为十分方正大小相连的方块田,田块之间有纵横交错的大小沟渠和道路,每一方块田为一百亩,做为耕作单位,称为一田,纵横相连的九田合称一井。三是经营方式也就是剥削方式,耕作井田的奴隶称为庶人或庶民,周天子在封授土地的同时把这种耕作奴隶成批地赐与臣下,以周天下为首的各级奴隶主贵族驱迫大批农业奴隶在井田上进行集体耕作,农业奴隶不仅为奴隶主贵族种田,还要服各种力役。 4略述“百家争鸣”发生的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由于处于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斗争复杂而又激烈。当时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5简述刘秀的用人政策及其目的。 刘秀实行了“退功臣而进文吏”的用人政策。东汉初年,刘秀认为他的功臣多是戎马出身,不熟悉封建的典章制度,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可是他们往往又自恃功高,不听命令,或不遵守法纪。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勋,刘秀封其中功劳最大的360多人为列侯,给予他们尊崇的地位,但却解除了他们的实权。刘秀很重视隐居山林、不仕王莽的士人。他认为这些人既熟悉封建制度,懂得治理国家;又情操高尚,不与时浮沉。所以就多方访求,重礼征聘。刘秀实行这一政策,其目的是为了能“总揽权纲”,加强中央集权。 6简述《史记》的内容及其意义。 《史记》上起黄帝,下迄“当代”(武帝时),全书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篇,52.65万字。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编年和纪事,体例严整,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7简述张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